时间:2023-03-08 14:54: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空调年度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本年度报告所指的2009年度为2008年8月—2009年7月,部分品牌的销售统计与本报告划定的年度不同,因而可能导致部分品牌的统计数据与本报告统计数据不同;
■在本年度报告中,我们根据厂商反馈意见,对前几年年度报告中由于统计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误差进行了调整,因此极个别图表并不能直接和前几年进行对比;
■本报告外销市场的部分数据参照引用了海关及各方数据;
■本报告统计数据是在工厂分公司、工厂各地办事处、商、直营商、全国各区域市场经销商等多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因而会因库存等因素导致部分品牌在部分区域的销售额出现10%左右的系统误差;
■本报告在关于商业库存的统计中,会由于厂商隐瞒部分库存导致统计结果偏小。尽管本报告已作了适当的调整,但仍然可能会出现最终部分品牌实际内销量略小于本报告统计结果;
■本报告仅为本刊调研数据,在部分区域以及对部分厂商的销售结果的统计可能出现较大偏差,欢迎业内批评指正;
■本报告为编者对全国市场的独立调研结果,整个调研过程未得到任何企业和个人的费用赞助;
■本报告仅作为空调行业内部参考资料,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因此任何企业及个人利用本年度报告及相关区域市场报告的市场宣传行为,以及由此出现任何形式的纠纷与本刊无关;
■本报告作为行业内部交流资料免费对业内开放,免费赠阅广大读者,欢迎来电来函索取;
■近年来,本刊接到多起相关机构肆意剽窃本报告制作成收费报告对外销售的投诉。对于上述行为,本刊保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
第一节 市场总体特征
2009年度,中国空调行业显示出有别于2008年度的发展特征。如果说2008年度行业运行状况是前高后低的话,那么2009年度却表现为明显的前低后高的运行态势。行业气氛从信心不足到提振信心再到信心倍增,市场销售表现出像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特点。
有关人士称2002年度是空调器行业的分水岭,通过中企调研监测网对全国618家媒体的平面广告监测数据看:2002年度与2000年度、2001年度相比,投放费用的增幅分别为26%和36.6%,平面广告的投放费用和频次都有了新的突破,众多品牌纷纷加入、宣传亮点频繁出现是空调器行业广告投放费用增长的重要原因。从品牌数量上看,三个年度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2001年度的品牌数量增长率超过了73%。预计空调器行业品牌的增长速度将不会突破73%的高速增长值,但广告投放费用将会有新的突破,品牌的急剧增加势必会使竞争更加激烈,有实力的品牌将主导市场,小品牌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市场将进一步规范。 国产品牌矗立鳌头 国外品牌快速追赶
空调器行业中,国内、外品牌之间的竞争并不像IT领域那么激烈,但以松下、LG、伊莱克斯等为代表的国外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仍在稳步上升,快速追赶,众多国外品牌都看好中国市场的广阔前景,纷纷加快了本土化的进程。从广告投放情况可以看出:前时十位品牌中,国外品牌占据3席,排名最靠前的是松下,与海尔和美的共为空调器广告市场的前3强,其中海尔在空调器行业总量中的所占比例达到了10.5%,显示了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近几年来,海尔的成长速度之快,尤其是国际化进程的速度更是业界的代表。
各品牌广告宣传的重点以产品推介、企业形象宣传为主,另外本年度“申奥、世界杯、入世”等广告宣传亮点频繁出现在各厂家的广告中,促销活动宣传广告亦成为企业热衷的宣传点。 广告投放集中在华东、华北、中南三个行政区
经济水平决定消费市场,空调器行业平面广告投放区域的集中趋势比较明显,经济发达地区是广告的主要地区,华东、华北和中南地区集中了3/4的空调器广告,其中华北地区费用所占比例更是高达32.6%。西南、东北和西北三地只集中了1/5的空调器广告,经济发达程度对空调器产品的广告投放影响尤其明显。空调器行业的广告更多的是对地方市场的深化,而对广告宣传的广度关注相对较少,全国性媒体的利用程度明显低于地方性媒体。另外从季节性因素来看,华北和中南地区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而华北地区相对平稳。
空调器广告分布的城市范围大,全国主要城市都有广告投放,一、二级城市是投放的重点,尤其是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领先的优势较大。空调器行业在主要行政区的投放策略也各不相同,在华北区,广告集中投放在北京和天津;在华东和中南区选择投放的城市相对分散。广告投放量大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东北地区没有城市进入广告投放前10位。前10位城市集中了51.4%的空调器广告,集中趋势明显。 北京、广东、上海三地媒列榜首
本年度空调器行业在400余份报纸、杂志媒体上投放了显性广告,以下是投放费用前20位的报纸媒体。空调器行业投放广告主要选择读者群大、覆盖层次广,贴近居民生活的大众类报纸媒体。其中《北京晚报》、《广州日报》和《新民晚报》均以1000万元以上的广告投入位列前三甲,三媒体集中了18.6%的空调器广告。 价格依然是2003年空调市场的主旋律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总结出本年度空调器行业广告的几个特点:
1、空调业的生产经营年度已经结束,经过今年的休整观望期,在新的空调销售年度里,价格异动将集中于一线品牌,价格竞争仍然是2003年空调市场的主旋律。明年将是一线品牌重整旗鼓、收复失地的一年,生产、营销、技术、服务乃至价格等强大优势将凸显出来。国外品牌在今年收获颇丰后也会更加积极地介入市场竞争。年产销量50万台以内的三线品牌的格局将有重大调整,一部分不具实力的企业将被淘汰。2003年的空调价格方面将集中于一线品牌,价格调整势在必行。与此同时,销售集中的态势将进一步明显:消费者的购买向少数品牌集中;厂家的权限向少数经销商集中;终端市场的销售向少数商家集中,在区域市场也将出现这种趋势。
2012年3月11日-12日,净化行业领军空调企业“雅士中央空调”,在世界风筝之都――山东・潍坊富豪大酒店召开了2012年一季度营销会议。雅士空调董事长王洪军携董事会所有成员及公司高管就公司发展规划与展望,参加了此次“聚志・聚焦・赢未来”营销会议。
雅士空调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行业发展、市场服务和技术更新方面沉淀了深厚的基础。随着2011年度山东雅士基地的建立,雅士在行业市场的品牌地位的树立,将更上一层楼。
11日上午,雅士总裁张秀兰女士的欢迎致词,拉开了雅士空调2012年一季度营销会议的帷幕,同时也吹响了雅士2012年度再创新高的号角。雅士全国各销售办事处一季度的工作总结报告中,连续月度销量超过三千万的数据中,彰显了雅士的品牌魅力及雅士人的凝聚力及对2012年度目标的信心。
会议中,作为公司的掌舵者,雅士空调总经理龙利民先生围绕公司整体战略发展规划结合行业的整体发展再次明确了雅士的今年超3亿,3年超5亿的销售目标。
营销总监石志强先生结合市场和公司发展方向对销售政策进行解读,同时对第一季度雅士爆发性的销量增长做总结性发言,“只有完成不了目标的团队,没有完成不了的目标,雅士一季度连续两个月销量超过3千万的事实已经证明,雅士的今年是成功的。同时为了再攀更高目标,雅士的今年会通过重构需求边界、重构行业边界、重构客户边界来实现不拘一格的销售模式,打破常规的营销思路,多元化多角度的涉足各行业,技术上更大距离的领先于行业,销量上快速追赶并跨越一线品牌,雅士一季度的销量已经让今年的3亿目标没有悬念,这个斗志高涨的销售团队将会踏上挑战更高辉煌的未来。”
近期,据来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中心的消息,定频空调人市能效级别标准将推迟于明年初由相关部门审定公布。届时定频空调的人市能效级别到底是2级还是3级将会有最终答案。
早在2004年,国家在颁布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标准》中已明确规定,自2009年3月起,将禁止低于2级指标的空调产品上市销售。而在2008年6月,国家标准委向各空调企业下发《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征求意见稿时,将新的定频空调能效标准门槛定于现行的2级标准。业内却为此争论不休,一方认为淘汰低能效产品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却认为能效“3级跳”(指从现行的5级提升到2级)操之过急。因为业内各方没有达成共识,人市能效级别的标准自此一推再推。受此牵连,变频空调至今仍然没有获得国家相关补贴。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王若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即将公布的第三批节能空调补贴招标中并没有变频空调。
政府部门对节能空调的冷处理,给曾在2009冷冻年里大放异彩的变频空调当头一棒,而一些主推变频空调的企业态度也变得微妙起来;加之迟迟没有下达的定频空调能效人市标准,空调厂商们压力倍增。
难产的新标准
不能否认的是,国家对于推广高效节能空调是下了巨大的决心。
在今年5月份正式启动的“节能空调惠民工程”中,有关方面就将补贴范围限定在能效等级为1级或2级的定频空调。而在即将出台的新标准中,业内盛传仍然将会是当初所设定的能效2级。
分析师指出,对于空调企业而言,空调能效等级入市门槛的提高,并非只是单纯地提高技术能力那么简单,这也是为什么业界对以2级还是3级为能效标准仍争论不休的原因。
“新能效标准的实施,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大量的商能耗产品因此提前退场,那些创新能力不足,成本管理能力有限的空调企业,也将面临巨大经营压力。”家电业观察家刘步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实际上,单从空调技术方面而言,从2004年标准颁布至今,尽管过去已有5年,空调节能技术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高效能标准一旦实施,时下数百万台4、5级的空调将被淘汰出局,”分析师继续指出,“加之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过早推广高效能空调,产品一旦提价,市场的接受能力也为众多空调厂家所担忧。”
“就目前的空调技术、市场因素而言,提高到能效3级是比较符合空调业发展实际情况的。”相关业内人士也认为过早推广高效能标准不符合目前国内市场实情,新标准一旦执行,将给生产企业增加15%左右的成本,这给下一个冷冻年的销量带来压力。 相关资料显示,尽管2009冷冻年的销量与2008年持平,但由于售价降低,成本上升,销售额和利润率同比都出现下降。不少的空调厂商都希望能效入门标准能在3级“缓冲”一下,并坚持认为《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的能效2级标准对于国内空调市场并不合适。
然而,也有人指出,能效等级2的人市标准并非就是操之过急。在2009冷冻年内,“节能空调惠民工程”标准一出,国内空调企业的产品结构转型速度非常之快。以海尔为首的国内空调企业就立马淘汰了能效4级以下的机型,此后格力、格兰仕等品牌也已减产能效3级以下产品。
仍未获补贴的变频空调
与定速空调备受国家政策呵护不同,从政府开始推行节能惠民工程以来,一直将变频空调划在补贴圈外。即便如此,变频空调在2009年的市场表现仍然不俗。
《2009冷冻年度国内重点城市空调零售市场白皮书》中数据显示,2009冷冻年度变频空调总销量突破250万台,占空调总销量的17.37%,比上年同期高出10个百分点。
“这一结果很大程度来自于美的等原定频空调巨头的加入,这些厂家极大地推动了变频空调市场的发展。”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说。据悉,2008年9月1日,美的高调宣布以“变频行业领导者”的身份突进变频空调领域,并打破现有产品均价,向消费者普及变频空调。随后,格力宣布与日本大金公司合资,力推G-Matrik直流变频空调。
各大品牌的强力进入使得变频空调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并带动了其均价的下调,变频空调销售在2009冷冻年度前8个月狂飙突进。业内有人兴奋地认为,国内空调市场已经由定频时代走向了“变频时代”。
而来自格力空调的一组数据显示,在格力2009冷冻年度总计2200万台的出货量中,仅考虑内销方面,变频空调所占比重为10%~15%。“15%的比重相对来说还是很低的,高能效定速空调仍是格力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主体,”相关专家指出,“而不是业内某些人认为的已进入变频时代。”
此次变频空调仍然未列入补贴名单里,无疑给了狂飙突进的变频空调厂商一盆冷水,使得2009年初许多力推变频空调的企业在态度上开始有所转变。
局势不明
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迟迟未下,变频空调享受补贴的前景仍不明朗。
库存压力加上迟迟未能最终明确的入门等级标准,这让不少空调厂商如坐针毡。为了更好地应对新能效标准,包括海尔在内的国内几个主要空调企业已计划提前停产3级以下能效空调,格兰仕也将低能效的库存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在节能惠民工程中,整个空调行业似乎在这一年内就完成了能效水平的升级。”相关专家无不担忧地指出,“而行业内的一些弊病也正随着高能效的产品而暴发出来。”
在节能惠民工程推出后,整个空调行业中能效4级、5级的产品库存并没有得到及时消化。“如果最后出台的政策将人市标准定在能效2级,企业的压力将会在能效3级的产品之上。”上述专家指出,如何消化库存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相关资料显示,在过去的2009冷冻年内,以奥克斯为主的空调企业一直都在力推能效为3级的产品。
在变频空调领域,主推变频技术多年的海信科龙,将在新冷年开始走双高效的路线。海信科龙总裁周小天指出,将奉行变频空调与1、2级定速空调并行推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