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风花雪月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4: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古诗中的风花雪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篇1

逐舞飘清袖,

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

吹花送远香。

“谁见过风?你没有,我也未曾见过,但每当大树点头鞠躬,那便是风的行踪。

如果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大漠,那边是风飞奔在漫天黄沙里;如果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浩瀚长江,那便是风遨游子猛浪湍旋中。

风使无影无踪的,走到哪里,停到哪里。正式那句“*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百花红紫斗芳菲——花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古诗词吟唱了最后一曲,从容离开,成就了一曲《葬花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诗圣杜甫写下了令人魂牵梦绕的《江畔独步寻花》而有在江南另遇李龟年。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瑟瑟西风,满地寒香来。正是那幕“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辉煌绚烂不由得使诗人黄巢吟叹“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林盖白色一片——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路边赛著名诗人岑参写下“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的大雪纷飞。描绘了“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往里凝”的八月飞雪奇景。更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烂漫奇异。

天涯共此时——月

李太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自古拖月寄情。思乡之情远隔一方,正是“我寄愁心与明月”这样的苦苦思念,把所有的哀伤,忧叹融入到月色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四海之内,月下当空,月夜思乡,月光如水。

篇2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最初打开人们寂寥冬季下的心的便是春风吹拂下的一棵棵柳树,春风袅袅吹拂着湖边的柳丝,这便是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时节,几场春雨便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大雨纷飞,春雨染绿了世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就连那南归的燕子,也竞相争着沐浴在早春温暖的阳光下,它们在光彩照人的阳光下筑着巢,它们是多么的快乐,多么的幸福,多么的勤劳!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在夏日的星空下,一起共赏着月亮独特的艺术美景,在星空下,鸣蝉的歌声悠扬而动听,真是令人神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夏日湖畔边,那顶着圆盘露出水面的荷花,清新而典雅,在蜻蜓的装点下,更是美不胜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是五彩缤纷的,是单调的,但单调中又显出其特色。枫叶是红色的,让人一看就会想到“火热”,这便激起了活力,枫叶的红便是秋的写照。

篇3

我爱诗词,因为诗中有“他”。“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首词让我读到了诗词中那个“他”——坡的旷达和豪迈。“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让我读到了诗中那个“他”——李白的孤独寂寞。“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让我读到了词中那个“她”——李清照的慵倦情思。

我爱诗词,因为诗中有“歌”。诗不仅能朗诵,还能歌唱。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在这一曲曲美妙的古韵古歌中,我又学习了一首首的诗词,增长了见识,熏陶了思想,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

我爱诗词,因为诗中有“我”。记得2008年,当时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亮剑》,中日双方激烈交战,双方伤亡严重,我随口吟诵:“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让妈妈非常惊喜,她想不到六岁的我在背诵唐朝诗人王翰的《凉州词》后懂得了学以致用。

也是在2008年,我去看望在贵州工作的爸爸,站在马岭河上,爸爸有感而发:“这条马岭河的下游就是我们的家乡红水河。”我脱口而出:“阿爸住马岭河头,我住马岭河尾。天天想阿爸不见阿爸,共饮马岭河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阿爸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是从宋朝李之仪的《卜算子》中得到灵感,创作的属于我的第一首诗,它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思念。

篇4

“唐诗以韵胜,故浑雅”,教材中的诗歌大多数都是近体诗,它们形式固定,格律严格,节奏感强,便于诵读和记忆。在教学时,可以通过不断的吟读背诵,展开自由的联想和想象,体味古诗词韵味的美和意境的美。如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诵读,如个人表演读,集体朗读,小组对读,男女生对读等,就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诗人那种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之情,再加上教师精炼的提示,自然而然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了。

好的诗歌总有其震撼人心的地方,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字,都有可能打动人们的心灵。例如读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第3联,即言“胜事自知”,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索性就地坐了下来。“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正如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再从艺术上看,这2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在这一读一品之中,学生便深深感受到了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心境,也不由地心向往之。

品诗,还要品它的艺术技巧,这样不仅可以体味到诗歌内蕴的博大与深沉,更可以体味到一种美的享受。如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第2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迁的感慨,用典巧妙贴切,感情深沉。

品诗,需要教师把自己对诗的品评技巧准确地告知学生,通过广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激情的语言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共同感受心灵的颤动。

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脍炙人口的精品,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或仿写,例如古诗《君子于役》《石壕吏》《天净沙•秋思》等,或故事性强,或意境优美,可要求学生将其改写成散文或小说,在写作的时候走进诗人的心灵,更深切地感受诗人的情感。

积累

诗词作品多数是诗人有感而发,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到诗歌天地中去寻芳探幽,撷取名篇佳句,分门别类,编成专题诗集。如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水风光,学生可以为自己的专辑起一个别致新颖的名字,对诗句作简要介绍和点评,还可以加上前言和编后记,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随时感受心的悸动。

运用

篇5

语文综合性学习“漫步古诗苑”则把以前学习古诗的课程转化为一系列的活动。它安排了三项活动,即:(1)分门别类辑古诗;(2)别出心裁品古诗;(3)声情并茂诵古诗。而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又归纳了学习古诗中的几项活动,即绘声绘色讲古诗、饶有趣味唱古诗、自编自导演古诗。

在多年的古诗教学实践中,我就是以这六种活动来贯穿整个古诗教学过程中的,它们对于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很有帮助。这里,我将自已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声情并茂诵古诗

在古诗学习中,我将此项活动放在首位,因为这是学生学习古诗的基础,学习古诗离不开诵读。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我常常在古诗课文上选择一两首学生喜欢的古诗,认真领会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配上大家喜爱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后,学生模仿诵读。也可让学生自己根据意境来诵读,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搞一次小小的诵读比赛,让人人来参与,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评判诵读者,选出优胜者,给予适当奖励。此项活动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古诗的意境中去,同时对于提高他们背诵的速度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绘声绘色讲古诗

我国古代的文人骚客在写诗时,往往都会有自已的写作背景,或者诗中则蕴含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或生动的故事。因此,还是本着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引导学生学习一首古诗时,我总会用一分钟左右给同学们讲讲有关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或由这首诗引发的故事。如学习《赤壁》这首诗时,由于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当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学生学习时往往会把彼处当成此处。因此我先讲赤壁之战的故事,再讲作者来到赤鼻矶游览的背景,由此再谈到作者借题发挥带出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这些故事一讲,学生诵读情趣非常浓厚,诗中赤壁之战,东吴大乔、小乔两位美女的典故也再用不着我赘述,学生在诵读中早就对号入座、自我消化理解了。整个古诗从讲解、诵读到背诵不过10分钟左右。当然,有的诗歌也可由学生由此及彼讲讲有关的故事。如学习《过零丁洋》时学生知道了文天祥的故事,可在同学们中开个小小故事会,举办一次“绘声绘色讲古诗”活动,讲讲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举办此类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广泛搜集汇编的资料,互相交流,然后勇敢上台讲诵,它既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能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更能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感悟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自编自导演古诗

此项活动是在前两项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在学生已经把握古诗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自己编剧、自己演出来活化诗中的人物形象,把诗中的人物形象具休化,这也是学生自我能力的一次体现。我在上《过零丁洋》时,学生把文天祥被俘,敌人威逼劝降和他宁死不屈,提笔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这些过程全都绘声绘色地演了出来,不仅博得了班上同学的掌声,在学校文艺汇演中也赢得了殊荣。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学古诗的劲头更浓了,哪怕只是一首纯的抒情诗,他们也往往会带你声情并茂地领略一番古人的闲情逸致。

四、分门别类辑古诗

这项活动是专门为古诗有着浓厚兴趣活动的学生准备的,有兴趣的学生可将已读过的古诗根据自己的爱好把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等分门别类制成一本专题诗集。但作为小学生他们读过的诗相对来说较少,即使兴趣浓厚的学生编辑古诗的内容仍显单薄。因此,此项活动可视其情况让个别或少量学生课下辑录,教师可适当引导。

五、别出心裁品古诗

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许多诗歌只要你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许多诗歌都可以绘成画,谱成小曲,编成舞来欣赏。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根据王菲所唱的这首古曲和这首词的意境可请音乐老师指导学生编一段舞蹈。

六、饶有趣昧唱古诗

篇6

兴趣是先导,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教学古诗时,可以用以下方式:1、配乐,教师描绘画面;2、猜谜引入;3、复习背诵学过的古诗;4、课件出示诗歌描绘的情景;5、谈话、创设情景导入。

二、感知诗意

教师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全诗有关的概略性信息,初步感知诗意。

1、从插图感知诗意。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图资源”。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让学生了解诗歌大意。

2、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有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的内容。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3、从已有的知识入手,感知诗意。学生学习古诗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步储备积累一些古诗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促进对新诗的感知。这时,不必提过高的要求。比如《夜宿山寺》,学生在朗读几遍后,就可以粗略地知诗的大意。

三、解读诗句

学生对全诗大意有了整体感知后,接下来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对诗歌词、句的进一步理解,深化对全诗的理解,纠正初步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为体味诗情、进入诗歌意境做好准备。

1、再现形象。诗歌是以形象来说话的,读诗也就是要把握住诗人创造的形象,再现于自己的头脑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想象,实现语言符号到头脑中的形象转化。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枝红杏出墙来”等,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表现的形象。

2、填补丰富。诗歌语言是凝炼的、含蓄的,富有跳跃性的。再现诗歌形象时,就要求读者作必要的补充丰富。教师要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知识,把一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挖掘出来,把“碎片”还原成完整的形象。

3、联想深化。联想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进行理解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诗歌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就可以通过联想得到。如“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通过联想当时的情景,可以理解古诗的内涵。

四、领悟诗情

在逐一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的认识较初步感知阶段深化了。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地把学生带回到全诗的把握上来,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表明的道理。例如:为什么看到庐山千变万幻的峰峦,诗人就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从中隐含一些什么道理或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引导学生悟情明理,把诗读懂读好读活。在教学时,可以依据诗所描绘的景象领悟感情,或者在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后,立即趁热打铁,有感情地朗读,甚至背诵诗歌,加深对诗人情感的体味。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自由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可以播放抒情的轻音乐,老师充满深情地诵读这首诗;还可以配乐,男女生分别诵读。

五、进入诗境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进入意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水融的艺术境界,为之动情。在进入诗境我们可以借助以下一些方法:

1、朗读入境。即借助朗读、想象,悟情入境。

篇7

兴趣是一个人的动力。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学诗亦然。诗词没有“故事”的情节吸引,更没有感官刺激。诗词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原始的好奇心和浅显的感官满足中跳出来,获得一种纯正的文学趣味,实现“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

不同的诗词有不同趣味,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趣味。辛弃疾的《西江月》:全词写“夜行”见闻,词人营设的一连串生动具体的精美意象,却使人获得丰富而切身的情绪体验。而词的趣味在于前六句的写景,使人疏忽了“夜行黄沙道中”的叙事,而最后两句的“返照”便显得意趣横生,词的藏露的巧妙构成了词的最大趣味。因此,这首词表达了生活意趣,更有传达这种意趣的技巧。教师在“返照”上做好问题设计,学生必然会豁然开朗而获得盎然意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的趣味,可以说在一个“理”字上,短诗不过是阐释一种生命的理趣,一种生活的态度。王安石为“士”提供了另一种活法,另一种理想。这里既有“独善其身”的理念,又有自给自养的淡泊,还有放情田园山水的情韵。李清照的《如梦令》追述往事:乘兴郊游,沉醉于绮丽的大自然中,不记回归之路,兴尽揽舟归来,误入荷塘深处不得回渡,却惊起一滩鸥鹭。词的趣味就在意兴阑珊之时又不期然地找到更美的景象,一个“误”字,把词人导入了生活的另一景观。

教师要细致深入地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善于捕捉激趣的时机,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使唐宋诗词魅力四射,照亮课堂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产生纯正的读诗兴趣。

二、提高学生理解意象的能力

一切有形之物,风花雪月、雾雨雷电、草木霜露……在诗人看来都是有情之物,形成意象。意象经过历代诗人的提炼和创造,都带上丰富的意味和作者主观色彩。它们不仅仅是一个物象,而是一种寄寓感情的载体。

意象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影响,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如岁寒三友中的“梅”象征“傲霜斗雪”的风骨;“竹”象征“刚正有节”的节操;“松”,象征“坚韧挺拔”的性格。学习唐宋诗词需要了解这些事物特有的文化内涵,辨别赋予细腻感情之意象的细微差别。

许多意象在诗词中是反复出现的。如“暮霭”、“烟陌”,“斜阳”、“夕照”, “罗帐”、“秀帖”,“细雨”、“丝雨”, “柳丝” 、“蜡泪”,“双燕”、“鸳鸯”……这些意象被赋予特定情感内涵,有一定的规约性。“暮霭”、“烟陌”以烟雾之景出现,内含的情感是凄迷与惆怅。“斜阳”、“夕照”,以斜阳、夕照柔弱的光线及将要逝去的光明表达感伤之情与凄美。“罗帐”、“秀帖”也是闺房的陈设,往往借用来表达相思之情。“细雨”、“丝雨”以连绵的小雨,寄托缠绵无可摆脱的忧愁。 “柳丝”、“蜡泪”是别情的指代,前者泛指所有的别情,后者则特指男女的惜别。

意象由于排列组合方式的不同,表达的情感也千差万别。诵读了大量的唐宋诗词后,我们会感觉到如同聆听无标题音乐一样,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就好比是音乐中常出现的乐符,它们会触发心灵的颤动,能引起情感上的种种联想。

通过大量阅读,熟悉唐宋诗词的常用意象,引导学生辨别分析它们的细微差异以及不同组合方式的区别,准确把握诗词的内涵。

三、提升学生感悟意境的能力

意境是多个意象形成的整体形象感知及其对应情感体悟,是诗人营造出的一个“可意会而难言传”的艺术境界。体会诗的意境是诗词教学的难点、重点。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意境:

1.了解作者,寻找意境

唐宋诗词高于生活,而又源于生活。不同的历史情况、不同的作者赋予诗歌不同的内涵。古诗中的意境会打上时代和作者的烙印。只有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才能更好地感悟古诗的意境。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古诗的注解,让学生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把古诗词放在历史的大环境中加以学习,这样学生更容易把握诗歌的意境。如:学白的《行路难》,了解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很想像管仲、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学生明白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就容易领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恰当点拨,感悟意境

古诗词的意境,要注重让学生自己感悟。学生感悟意境离不开教师适时、恰当的点拨。点拨要在学生充分诵读诗词的基础上进行。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存在疑难处,教师进行点拨,学生就会把自己的感悟和教师的指导结合在一起,全面地把握诗的意境,达到理解诗词的效果。

点拨要以启发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为主,不能以解释诗中的字词为主。如:学习苏轼的《赤壁赋》,点拨学生要注意全诗的情感的变化“喜—悲—喜”,全诗就很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可以感受到作者最终流露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3.放飞思绪,开阔意境

篇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里的“语文实践”指的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那么古诗教学又该如何立足于“语用”点,挖掘出古诗词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以体现古诗类文本的语用功能?

中国的古诗词一般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其语言具有含蓄性、跳跃性、精炼性的特点,教师在解读时,对于诗词的用韵、用律和用词,诗中的意象、意境和空白,都应有一定的关注。实际上,就古诗教学而言,我们的教材在编排时对其言语形式的目标指向并不明晰,这就需要教师在解读古诗词时,对其“语用”目标有一定的关注,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关注朗读,感受语言之美

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韵美。古诗讲究音律、节奏。因此诵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受到悦耳和谐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因此,落实语用,古诗教学要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教学之中。

在湖南省怀化市古诗词教学比武中,向君叶老师在执教唐代张志和写的《渔歌子》一词时,就是用一个“读”字贯穿始终。“读”虽是学习古诗词最传统也最常用的方法,但在教学中君叶老师将这一传统学习方法赋予新意。初读、趣读、听读、诵读、拓读,读的活动始终贯穿于其中,并将教学目标一一落实在每个读的环节。初读时,向学生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词读流利、读正确。趣读时则要求读出节奏,读出点儿词的味道来。听读时,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体会词所展现的画面美。为了使学生感受到词人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诵读环节,老师与学生采用一问一答式的对读,“以诗词解诗词”的方法,抓住“不须归”引导学生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把读与品、读与悟融为一体。

古诗词教学中,落实“语用”,“读”占鳌头,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更能达到背诵积累、增添其文化底蕴之功效。

二、关注选词,感验用词之妙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作诗向来很注意遣词造句,他们往往因斟酌一个词语而苦思冥想,甚至捻断胡须。许多诗词就因一个字的妙用,而使整首诗词的意境得到完美的表现。诗人王安石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只一个“绿”字,就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字,一番推敲之后,才最终选定“绿”字。就如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话语悟其神。”古诗词教学要求我们关注选词,时刻保持敏锐的语言意识,做到字斟句酌,悟字品义。

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暮江吟》就是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诗句前两行描写了一幅斜阳照水,波光闪动,半江碧绿,半江红色的日暮景色,如一幅油画。作为前两行诗中的唯一一个动词,“铺”字用得精妙,形象地表现了太阳的斜射。

基于这样的解读,在教学《暮江吟》一诗时,笔者就是先抓住诗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通过观察画面、替换字词、动作演示感悟“铺”这一神来之笔,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接着用课件出示一些学生课内或课外读的一些古诗,通过活动“炼字会”让学生填写诗句中所缺的字,进一步巩固认识。最后再出示教师所写的一句诗,让学生帮忙填写一个字,尝试学习“炼字”。

如此教学,学生不仅体会到了诗句中言语表达精妙的地方,而且在语言运用实践中对语言形式的感知渐渐地敏锐起来。

三、关注意象,感知言外之意

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在文本解读时,我们需关注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探寻品析这些经典意象所表达的文化深意,引导学生借鉴、内化、运用。

“风花雪月”是古人最喜欢也最擅长描写的四种景物,因此成为古诗文中经典的四种意象。《江雪》是语文S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它描绘的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寒江独钓图”。前两句是天寒地冻的大背景:千山叠嶂,白雪皑皑,万径盘曲,冰封凄凄,天空中没有一只飞鸟,路面上没有一个行人。后两句是小焦点:江面上有一小渔船,渔船上有一穿蓑戴笠的老渔翁,老渔翁手持一根钓竿,独自垂钓。宏阔的天地和微小的渔翁形成鲜明对照,而整幅画面给人直观感受是“冷”和“寂”。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苦寒静寂的图画背后,是诗人怎样的情怀呢?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比较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千山鸟飞,万径人踪”,一静一闹,形成鲜明对比,虽文字中没出现一个“雪”字,但我们无形中感受到了“无雪”胜“有雪”的孤寂与冷清。接着问学生:“为什么老渔翁独自一人在钓鱼?”体会老渔翁的孤独寂寞,发现诗歌的奥秘,这是一首藏头诗:千万孤独。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写作背景的资料,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咏三叹”,体会诗人厄运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虽深陷绝境而不悔其执着之心,虽历冰雪而不改其高洁之志。

诗歌蕴含的文化深意还有很多。诸如:《夜书所见》中“萧萧梧叶送寒声”,其中的“萧萧”便是古人通常用来描写秋冬景色的,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伤。《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桃花流水”,在中国古诗词文化中多用来形容春日美景。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枫桥夜泊》时就是抓住“钟声”这一意象,反复吟咏,带领学生穿越千古,与诗人对话。

“诗言志,歌咏言。”教学中,我们关注意象,把学生引入意境,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使学生感知诗句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四、关注想象,感悟情感之真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人的思维品质包括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等,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中逐步培养的。

古诗词内容跳跃,常省略了有关情节或细节,这些对于只有十来岁的小学生来说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难度。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为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体味诗中美好的情趣或深刻的思想感情。

笔者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时,让学生弄清诗的大意和人物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问了什么?假如你是书童会怎么回答?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一一作答,然后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在对答如流的对话中,感悟诗的意境。

又如学生在学习了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后,懂得了李白对老朋友孟浩然的情深谊厚。教师可启发: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为老朋友送行?他怎么为老朋友送行?他们在黄鹤楼上怎么想的?会说些什么?看着孤帆远去,李白心情怎样?学生受到启发后驰骋想象,随诗补白,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情景便跃然纸上。

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用敏锐的触感去体悟古诗词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挖掘特别、经典、可供训练的言语材料和范式,立足“语用”点,教好古诗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的教学手段下,让计算机进入教室,已成为教师得心应手的教学工具,也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学习观的转变。这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鉴于其课程特点,正在迈出和信息技术结合的步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通过信息技术,使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具体化

根据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特点,由师生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例如,在学习了《孟子两章》后,开展关于“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为专题的综合性学习时,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将学习内容具体为若个问题,便于学生在网络上学习,加以探索。

1.你了解孔子、孟子的主要生平和经历吗?你知道孔子和孟子及其弟子的一些故事吗?2.《论语》、《孟子》何时被列为“四书”的?何时成为古代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书?3.孔子、孟子对周边国家文化有何影响?4.了解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的特点、规模及收藏品等情况。5.收集评价孔子、孟子的对联。

通过网络,学生在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事迹的基础上,进一步走进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并汲取精神营养。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信息技术的魅力所在。如果没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是不能达到这种效果的。

二、通过信息技术,使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研究化

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主动地获取由老师汇编整理并传送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他的网络资料。学生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组织者的角色参与和引导学生讨论,这样,教学过程就由传统的接受型转变为探究型。

例如,在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课时,将《记承天寺夜游》、《醉翁亭记》、《西湖游记》等有关写景抒情类散文进行整理,供学习探究分析。学生通过网络资料对不同作者的身份、经历、际遇、处境、思想性格等各方面的比较得出:写景类抒情散文的思想精华,完全取决于作者对人生的态度,从而深入把握此类散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方面的特点和技法。

在讨论、探究不同作者世界观的同时,也是对学生的思想心灵进行的一次洗礼,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正确人生观。这样的学习过程,不再是以往的被动接受,而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趋于研究型。

三、通过信息技术,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网络化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培养学生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从而养成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习惯。

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故事苑漫步”。在课前,教师结合学情特点和语文学习特点,按照利于学生提升、便于互相配合的原则,把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古诗中的离愁别绪”、“古诗中的名胜古迹”“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山水风光”、“古诗中的日月星辰”等。由教师引导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查找、筛选、分析、讨论,然后编写成诗集(也可以是网页、文档或幻灯片等电子作品),最好能为诗集写上“前言”或“编后记”,配上相应的图片。最后到课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自己所收获的知识,教师与学生对各学习小组的学习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又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从教材编写角度来说,这一单元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其设置目的主要是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关于月亮的资料非常丰富,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人文现象,都值得探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探究,切实开展关于月亮的科学与人文的探究活动。

四、通过信息技术,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结果创新化

网络是学习环境,探究是学习方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于上述的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能力得到较大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例如,我们结合《小石潭记》一文的学习,适时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活动题目:“抒情入画”。即自题自画抒幽情。

说明:每人各画一张柳宗元行踪图。

活动过程:1.交换所画行踪图,人各一张。2.根据所持创意不同的图画,在课文中找寻最恰当的词句,题写于画面上(不限一句)。3.共同欣赏比较,鉴赏画题是否相符,观摩切磋。有的画的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有的画的是“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有的画的是“四面竹树环合”,不一而足,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理解力和综合学习的能力。

该活动的实施,充分利用了所学成果。要在真正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美术知识、生活中旅游知识,还要有比较熟练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才能搞好这项活动。活动本身就融合了知识性、文学性,达到了信息素养与文学素养双向发展的培养效果。

五、通过信息技术,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效果明显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推荐了多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意在课内外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课本每学期都安排“名著导读”的内容,如何将这一符合现代语文教学观的良好设想如何落到实处呢?我们的做法是每学年指定四本名著进行研读。比如初一要研读《爱的教育》,初二要研读《西游记》,要求学生按周次循序渐进阅读,并作好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别建立了《爱的教育》和《西游记》等著作的研读网页。

篇10

二、大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学习古典诗歌是为了发展美、感受美、鉴赏美,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感悟风花雪月、人情世故,是为了陶冶情操,提升修养。但很多大学生无法了解学习古典诗歌的真正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师的督促下,学生也只能把学习古典诗歌当作苦差事,无奈地去做。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古典诗歌有兴趣。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结合大学生的心理,激发他们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在精神美与文化美的层面上去教,将古典诗歌的教学提升一个品位层次。

(一)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

在古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学习主体———学生,应该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前,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预习、准备,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包括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这个活动可分组进行,以小组模式去搜集,人人参与,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使其在搜集过程中加深印象。把这些搜集的资料整理到一个固定的本子上,当学到同一个诗人或同类型诗歌时,有助于比较学习,还可以随时复习。在课上,教师更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去学,乐意去学。在讲解时,可运用多媒体,包括相关歌曲或图片。比如,讲到李煜的《虞美人》时,可以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作导入,讲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可以放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境界之美。为了活跃气氛,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玩诗歌接龙游戏等等。课后要巩固复习,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学以致用、大胆创新。鼓励学生以诗歌形式写日记或周记,然后评比优秀作品,贴于教室,以此互相学习和激励。

(二)讲解过程中学习诗歌文化

古典诗歌文化博大精深,它具有独特的体裁样式,非凡的文字内涵,含蓄的情感韵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还要熟悉诗人的不同风格。既要学习诗歌的文字内涵,又要体味诗人的情感流露。此外,还要领悟诗歌的奇妙构思、夸张想象、优美诗句及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等。

1.结合写作背景,反复吟诵。作为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在讲解古典诗歌时,首先要解说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人的生平。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回答或分组回答,运用他们收集的资料,教师予以点拨、补充和总结。古典诗歌需要反复吟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朗读教学中,要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和韵律美,根据所含不同情感而选择不同的音调,用心去感受。如用愉悦、轻快的语调去读《钱塘湖春行》,感受西湖美景及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则要用感伤、低沉的语调,诗人吊古伤今,对人生苦难、生不逢时、理想破灭的愤懑之情一泻而出。

2.教师精讲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还可以选定作品精讲,同类型或易理解的诗歌可略讲或交给学生自己交流学习。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也可以锻炼学生。我国古典诗歌类型多样,但按内容主要分为:写景咏物诗、赠友送别诗、羁旅思乡诗、边塞诗、咏物怀古诗等。比如李商隐的《锦瑟》就需要教师详解。因为这首诗歧义多解,可以让学生讨论,自由发表见解,最后点明多以“悼亡诗”“身世诗”为其主旨。但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了解诗歌背景后,便可意会其为一首赠友送别诗,学生易理解。有些诗歌内容易理解,重点讲其艺术特色即可。比如柳永的《雨霖铃》,熟读后我们了解了这是一首离别诗,诉说了依依惜别的离愁别绪。但这首词,上阕为实景,写眼前的离别,下阕为虚景,写设想的离别后的场景,虚实相生,而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还用了点染手法。“点”表意语,“染”表情语,第一句为“点”,第二句为“染”,先点后染,情意更浓。在学习古典诗歌过程中,较容易或相似的古诗词让学生分析,可培养其自主分析作品的能力和鉴赏能力。例如,王昌龄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中所写四种景物很容易被找出,“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从字面也可以理解所写的北方荒漠的旷远荒凉之景。但深入思考一下“孤烟“”落日”的特点是什么?这个特点又说明了什么?“孤烟直”说明无风“,落日圆”更衬托了大漠的孤寂与荒凉。学生深入学习,也不难解。

3.比较中彰显诗歌多样文化。古典诗歌类型种类繁多,风格迥然不同,意旨也丰富多彩。这与诗人所生活的历史时期、思想信仰、气质性格、生活实践等有重大联系。古典诗歌按主题划分主要有:忧国忧民、感怀身世、寄情山水、淡泊世俗、离愁别绪等等。

(1)在诗歌教学中可以将同种题材或主题的诗歌放在一起讲解。比如,同样写愁,李白的“举杯消愁愁更愁”使愁成了再生资源;秦观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使愁细化;“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形象地描写了多愁,将其量化。

(2)可以把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歌拿出来对比学习。比如,苏轼属于豪放派还是婉约派,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交流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以读出他的激昂澎湃,可谓豪放洒脱;而“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又可见其柔情温婉;“一蓑烟雨任平生”又可体现其超然物外的旷达虚无。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苏轼在现存诗词中,多为婉约清丽的婉约词。

篇11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以含蓄、简约和微妙见长。诗歌主要靠意象来构成诗的意蕴,“意象”一词也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认为意是内在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从某种意义上说,诗即意象。因此,从翻译角度上来讲,译诗即译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可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两种。对于前者,译者一般采取直译法,在保留原诗意象的同时再现原诗意境;对于后者,译者应善于变通,必要时可舍“形”取“神”,以保留原诗意境。

1.意象的分类

对于意象的分类,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笔者从意象是否带有特定的文化色彩这一角度出发,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两种。前者指诗人运用描述性语言,把自然界实实在在的客观事物记录下来,以表达自己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意象常以具体代抽象,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些客观事物不带特定文化色彩,如《滁州西涧》中的“草涧黄鹂树春潮雨野渡舟”等。后者指诗人运用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语,如中国特有的人名、地名、花鸟树木和典故等,表达独特的思想感情,营造独特的意境,反映真实的生活情境。“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以及各个民族初民时期的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谢天振,1999)。文化意象的形成是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长期积淀的结果,是各种文化因素和个人经验融合的结果。例如,“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扬州”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意象。古诗英译时,译者必须首先区分不同的意象,并对不同的意象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2.两类意象在古诗英译中的处理方式

(1)非文化意象的英译方式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非文化意象运用得最为广泛。这一是因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有“借景抒情”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诗人都善于“借物咏志”;二是由于汉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奈达指出:“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可能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形合和意合之间的区别。(As regards Chinese and English,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ast in linguistics is the 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郭建中,2000)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汉语是一种“意境”语言,几个汉字组合在一起,就可描述几个形象,创造一种意境。“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只用十个汉字,就勾画出几种重要而典型的形象,整首诗所要表达的那种旅人早行的情景便宛然在目,栩栩如生。

对于这种非文化意象,译者必须如实再现,不得妄自添加或删减。这是因为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具有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对于大部分常见事物会有相似或相同的感受。在古诗英译中,译者应该借助形象思维,在脑海中构建原诗意象,细心揣摩,得其神韵后在译语中找到对等的意象,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既保留原作的意象,又再现原作的意境,做到“形神兼备”。

以唐诗《春晓》(孟浩然)为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吃多少?”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春天是诗人的永恒主题之一,它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英语里也有“Spring,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这类诗句)。下面是翁显良的译文:

Late!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All 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The storm last night,I senseed its fury.How many,I wonder,are fallen,poor dear flowers!

为了保住诗歌中的意象,他不惜改用散文的形式,这种译法的优劣且不说,但这首诗不但形式全无,连全诗的意象也被破坏殆尽。如“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一个cry全然没有了莺歌燕舞的情趣,给人以乌鸦聒噪的感觉。再如“The storm last night,I sensed its fury.”一句,风雨何来“愤怒”?总之,原诗的喜悦和淡淡的惆怅变成了深深的哀怨和愤恨,笔者认为理解有些偏差。再来看丁衡祁的译文:

A Refreshing Morning in Spring

Waking on a spring morn’after a sleep tight and sound,

I hear bird in the trees chirping and cheeping all around.

There was a rainstorm last night,sweeping across here,

What a lot of buffeted flowers are scattered on the ground!

首先,丁译基本保全了原诗的形式和意象。其次,他用了“chirping and cheeping all around”来形象、生动地表现“处处闻啼鸟”一句。通过使用头韵ch,表现鸟的叽叽喳喳声,透出屋外一派春光明媚的气息,同时也是诗人欢快心情的写照。最后一句用了“scattered”准确地传达了“花落”的意思,对比翁译的“fallen”一词,传达出了完全不同的心境,笔者认为更胜一筹。

(2)文化意象的英译方式

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以及对于某些相同事物的相同感受,让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对于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意象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描写,因而译者在古诗英译过程中处理某些非文化意象时,可采取直译的方法,既保留原作的意象,又再现原作的意境,做到“形”“神”兼得。然而,对于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事情就远非如此简单。此时,若一味直译只会歪曲原诗的文化意象。在这方面,国外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译便是例证。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的人名、文化地名文化民族图腾民间传说和典故等同英美诸国相去甚远。独具特色的人名文化地名文化及传说、典故等频繁地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这就为古诗英译者设置了一道无形的绊马索。对此,王佐良深有感触地说:“译者处理的是个别词语,而他面对的却是两片文化。”(王佐良,1989)对于中国古典诗歌中某些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通过形象思维在脑海中予以再现,领会其所要传达的寓意,即它所要体现的意境,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变通手法,尽可能用目的语再现原诗的意象和意境。例如: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的《春怨》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但并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层重叠,极尽曲折之妙,直至最后“辽西”出现,读者才豁然开朗,领会全诗的意境:唐代的连年对外战争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妇女带来了巨大痛苦。诗中“辽西”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既指丈夫,又指边疆,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因此,译者处理好这一意象是译好本诗的关键。Fletcher将该诗译为:

Oh,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

在此英译中,“辽西”被译成了“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辽西”作为全诗的中心意象已荡然无存,读者无法看出唐代连年战争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妇女带来了痛苦。相反,译文在意境上增添了一层风花雪月的色彩,可谓“形”“神”两失。这是因为译者不谙中国地名文化,没有进行形象思维,不能再现原诗的意象,未能体会原诗的意境。而另一位译者,Bynner意识到“辽西”是一个文化意象,将其音译为“Liao-his”:

Drive the orioles away,

All their music from the trees...

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his

To join him there,they wakened her.

很明显,这样处理仍无法使英语读者理解Liao-his(辽西)的文化内涵,只好在译文后加上“Liao-his,in ancient China,refers to the frontier where soldiers were stationed to prevent invasions from other countries;it is usually the token of a battlefield.”这样的注释。然而,正如吕叔湘所说:“读诗非加注不明,则如焚琴煮鹤,大煞风景。”(吕叔湘,1980)

为了克服上述两种处理方式的缺陷,许渊冲进行了“意象对等”处理,将全诗译为: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在许老的译作里,“辽西”这个寓意深刻的中国文化意象由英语意象“the frontier”代替了。这样,不仅原诗的意象和意境在译作中得到了再现,而且降低了英语读者理解上的困难。许译比Fletcher和Bynner的译文高出一筹。中国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喜欢引经据典,常常通过典故来构建文化意象,表达独特的思想感情,或反映特定的社会现实。但外国读者对中国典故所知甚少,原诗通过典故所建构的文化意象很难在译诗中得到再现。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该善于变通,做到舍“形”取“神”。许老译诗不仅重视传神达意,更善于传递原作的言外之意。

美国诗人Robert Frost 有一句名言:“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诗者,译之所失也),不管这句话是否合理,它还是道出了诗歌翻译的难处。中国古诗更有其“主题多义和朦胧美感”(吴晟,1994),成为翻译界的一大难题,而这一特点正是通过精心构筑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因此,翻译中再现中国古诗神韵,意象的传递是关键也是难点。笔者就中国古诗意象及其英译作了初步的探讨。译诗时,译者随时都应将意象的翻译置于首位。意象的翻译因其“以幻写真”和语言文化差异必导致意象的失落,译者在重构意象时,要准确理解原诗意象及其文化内涵,同时还要积极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尽量使译文意象走向原文意象,使译文读者和诗人产生共鸣。“一方面要认识甲文化数千年来民族的意识、默契、联想构成的传统力量下所产生的作者的思维状态与境界,一面要认知和掌握乙文化数千年来民族的意识、默契、联想构成的传统力量下所产生的语言表达的潜能与限制”(叶威廉,1992)。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英汉民族的思维共性决定译者可以直译非文化意象;英汉民族的思维个性要求译者在处理文化意象时采取变通手法,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具体为抽象,既不使目的语读者产生误解,又保留原诗文化意象的意,必要时还可淡化原诗意象,舍“形”取“神”。翻译的效果取决于“情”和“境”的完整再现。个体意象的翻译要符合“情”与“境”传达的需要,微观层面上的改变只要不损害意境,便是可以接受的。

参考文献:

[1]陈月红.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意境问题刍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2.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2003,(2).

[4]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6]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7]吕叔湘.英译唐人绝句百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8]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9]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10]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1]吴晟.中国古代意象诗的哲学探究[J].文艺理论研究,1994,(3):51-59.

[12]姚振军.“原始语言”与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对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

[1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4]叶威廉.中国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2.

篇12

唐诗成就的辉煌使得宋诗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却也使得宋代诗人被迫在艰难的境地下努力探索盛唐诗歌未涉及到的新天地。唐诗对宋代诗人创作的影响是极大的,纵观唐诗并恰当地利用以唐诗作对比的方法,可以使后代学者更好地了解宋诗的特点。严羽在《沧浪诗话》中高度概括了宋诗的特点,即“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已成为后世的纲领性标准。在这一总结性论点之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宋代诗人在探索诗歌的创新之路时使宋诗呈现出的鲜明的特点。

唐诗之盛――后世求变之艰难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韩愈《山石》

唐诗在文学史上是一个宏大的文学现象,造就了一批批伟大的诗人,他们在艺术史上各自占着自己独特的位置。从古诗的音律、章法、结构方面来讲,唐代诗人都已经做了广泛的探索,挑选了其中最适宜产生美感的诗歌形式,使得唐诗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登上了诗歌的顶峰,而其登峰造极的形势也给无数后来之人带来了继续探索的迷茫感。段首的诗歌所表达出的就是韩愈因感到盛唐的难以超越而产生的难以继承的困扰。即使是生活在唐代后期的人,也已感受到逾越唐诗艺术成就的重重困难,宋代诗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继盛唐之后宋代诗人进入的是诗歌急于求变的环境,他们只能以破坏庞大的唐诗体系中某一些链条来试探是否存在更好的表达效果。

求变过程――追求异于前人的表达

在宋代诗人不断的思考追问下,他们开始采取各种或继承唐诗风格或另辟蹊径的做法。有些诗人一边模仿前人,努力靠近自己喜欢或认可的诗人风格及创作原则,一边再进行自我的创新。由于时代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使得宋代诗人对前人的模仿只能是风格上的相似,所以他们的诗歌倒也走出了一条独具意味的小径。也有些诗人想走一条比较极端的路,直接摆脱唐诗的影响,一反唐诗的各种常态,以极其狂放恣肆的新式手法进行创作。

就在这种环境下,宋代诗人开始了他们持久的探索旅途,并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宋诗的序幕就在他们的探索中徐徐展开。

一、宋诗中杂糅了各种唐代诗歌风格

宋代诗人在经过长期的探寻后,有的一改之前的创作风格,转向学习另一家的主张及创作原则,其中有所处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自身心境的变化,因此取舍便有了差异,诗歌中的元素也随之增加。很多诗人都饱读前代诗歌,多彩繁异的唐朝诗歌给予了他们很多的养分,使他们领略到了诗歌作为一种文化样式所独具的魅力。他们在接触唐诗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受到多家影响,这样他们的诗歌就融入了前人的各种风格元素,显得丰富多彩而极具特色。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作品中就有浓厚的多家元素的意味,同时也不乏自己的特征。他以“适用“作为自己的文学创作准则,他的诗长于说理,较多议政论史之作。他早年诗风近韩、欧,以文为诗,奇崛雄健,后来则服膺杜诗,显得“绪密而思深”(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他的《元丰行示德逢》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宋诗诗歌杂糅的特点:

“四山映赤日,田背坼如龟兆出。湖阴先生坐草室,看踏沟车望秋实。

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旱禾秀发埋牛尻,豆死更苏肥荚毛。

倒持龙骨挂屋敖,买酒浇客追前劳。三年五谷贱如水,今见西成复如此。

元丰圣人与天通,千秋万岁与此同。先生在野故不穷,击壤至老歌元丰。”

这首诗王安石写于晚年,即使在当时他已经由于变法遭到了一些官僚士人的坚决抵制,导致他被迫第二次辞去相位,退居到金陵半山堂闲居,但他仍系心朝廷,关心变法。虽自身远离朝野,但是心中却始终系着朝廷。前八句中写的亦是农村中的干旱盼雨情景,类似杜甫笔下的农村景象,一系列的农村景物都和杜诗有相似之感。三四句写的很平实,不动声色不加修饰地写出了湖阴先生心中的急躁,他以一个平静的旁观者的形象对所见之景做了叙述,看似平静实则波澜内蓄。七八句写的是久逢甘霖后田间作物面貌的焕然一新,诗人选取了最朴质的“旱禾、豆荚”,即农村中最常见的两种景物进行描写。但是就是这两种极为普通的农作物的丰收才能牵引出农民最深的喜悦之情。他有着杜甫对农民生活状况及心理的深刻描写和有力刻画,能从平实的景物中带出背后的深蕴。从一二句和五六句来看,王安石又兼有韩愈诗中恢宏的气势:一二句中写农村干旱的境况给人带来一种震撼感,“四山的草木植物在烈日的不断暴晒下像枯焦的鸟尾一样的颓废稀疏,没有气力,干涸的田地的坼裂像龟甲一样的坑坑洼洼而又深入骨髓,诗人这两句带有如此有力的笔劲,使得干旱严重之貌瞬间跃然纸上。五六句写雷声上下轰鸣,惊天动地,像电光般迅疾划过,乌云滚滚,浩浩荡荡而来,这两句话把雷雨天的场面写的极富声势,一片浩大之境立刻展现。以上体现出了王安石所受到前人的几种风格影响的状况。另外在诗中王安石也加入了自己的风格。从第六句中可以看出他的用字之精炼,他把雨的到来称为“载”,让人感受到了雨的绵厚实在,继而又用一个“输”字,与民众心里盼雨的长久渴望互相映照,也使人们感受到了旱中逢雨的舒畅与欢喜。最后四句与王安石的政治主张有关,他亦把此融到了诗歌中,使诗歌的元素变得更为丰富。宋代很多诗人受到很多前人诗风的影响,他们的诗中综合了多家的风采,因此使得宋代的诗歌显得更纷繁多彩,风格奇特多样。

二、以用典、化用连接前代艺术,极力突破传统观点,在立意上求新

西昆派作为一个北宋初年声势很盛的流派,在改正浅显平直的五代文风上作出了他们的贡献,但是他们跳不出前人反复的几个典故,而极力吟咏风花雪月,歌舞升平。从西昆派往后,诗人们为了求新,想跳开声律、对偶、辞藻对诗歌的限定。其中江西派中黄庭坚的创新理论很有特色,它是与人文精神上相接连的,他提出了“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理论,采用用典、化用的手法,使得诗歌取得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从他的代表作之一《寄黄几复》中可以看到他对自己理论的实践。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左传》中有楚子问齐桓公的一句话“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原文是用来形容地隔遥远的,而黄庭坚却以此用来形容与亲密的友人间隔之远,就显得格外的幽默和风趣了,这种新意源于诗人的独具慧眼。第二句“鸿雁传书”的故事又典出《汉书》苏武之事,当时已成为固定的文化含义,前人已经把这一典故多次使用,而黄庭坚又深入一层,加入了鸿雁只能飞到湖南衡阳的传说,这一典故的运用使得原先各家对典故的普通引用黯淡无光。“谢不能”三字把对典故的使用又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典故的叠加使用为诗歌增添了更深刻的文化色彩,连续的使用又衔接得很巧妙,没有任何堆砌之感。颈联中又使用了司马相如“家居徒四壁立”和《左传》中的“三折肱,知为良医”的典故,以此来表现友人的廉洁清正和治国救民的美好品德,完全是从侧面来烘托出,并未进行直接描写,用典使得诗歌减少了直抒情谊的表达。但是诗人经过了一番对记忆中相似物的搜索,并加以升华使得诗歌的蕴藉味更浓,时空感更强。

化用是指在前代诗歌的基础上经过改造达到一鸣惊人效果的一种方法。面对先前如此多的文学素材,诗人们加以适当采撷运用使得创作出的诗歌更加出彩,还有些诗人不局限于只化用一句,开始采用连续化用各家诗歌的方法,加以恰当的衔接重组,倒使诗歌生出了独特的韵味。梅尧臣《东溪》中颔联为“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其中上句化用的是杜甫《漫兴》中的“沙上凫雏傍母眠”,下句化用李白《长歌行》中的“枯枝无丑叶”,把两句名家的诗歌经过七言的整合,放在了一起,起到了极美的心理感受。吕本中《春日即事》中的颈联“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化用了李商隐《二月二日诗》中的“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和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并引》中的“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吕本中是把他人的作品化解开来,进行重新组合,灵活地加以运用,使得诗句读来产生一种独特的感受,呈现出一种新的意境,诗歌完全脱离了原本中的运用之意,转而用来表达诗人自己在某时的微妙心理感受。陈与义《襄邑道中》的前两句为“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分别化用了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和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千里江陵一日还”,以借此表达自己愉悦的心情。但是他在化用中亦有创新,崔护用桃花映衬少女,写的是静景,显得婀娜多姿,而陈与义用飞花映衬自己,写的是动景,显得风流飘逸,展现出一片飞花飘散在船及波面上的景象。诗人在立意上也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把一些旧的事例进行新的品味和解读,从独特的视角出发赋予事件新的观察角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王安石所写的的《明妃曲》之一“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王安石独出机杼,于传统见解中翻出新意:因为专制帝王对嫔妃只有玩弄之意而并无真实爱情,才导致昭君宁愿含恨离汉。这是一个极具反传统意味的立意,却引发了读者对事件的更深层次的探讨而不局限于表面。

三、自我作为独特个体的出现,更注重情感,形式退居后位

宋诗中更加注重融入自我,似乎自我也是诗中的一个要素,在诗中可以静默地观看,亦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苏舜钦有一首《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这首诗歌写得非常明丽可爱,但是更应引起注意的是在体味后两句诗歌时,似乎能读出作者作为一个主体独立于江边的场景。诗人于阴暗的天色下独自泛舟登岸,在满川的风风雨雨之中看着潮起潮落。诗人的思想情感融进了诗歌中,因此使得诗歌一读就能感受到他的存在。同时诗人的情感也体现出来,虽然在“孤舟”、“古祠”的转换下,在看到“满川风雨”时,面对着潮起又潮落之景,诗人感受到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情致,潮起潮落自有时,风雨自有时。

而苏轼更是脱离了“象”的束缚,直接以表现自己、叙述事件为主要目的。他的《洗儿诗》突出表现了这一点“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全诗几乎没有形象性所在,完完全全在讲说自己的心境及自己的愤慨之情,公卿们没有才能却居高位,而有才能有抱负之人却被排挤在外,平实的话语道出的是自己的想法,诉说滑稽可笑的世道现象,以高傲的姿态进行着叙说。他的另一首诗《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中“我”作为一个重要人物,在诗中进进出出:“风浪忽如此,吾行欲安归。挂帆却西迈,此计未为非。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居民见我还,劳问亦依依。携酒就船卖,此意厚莫违。醒来夜已半,岸木声向微。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我行无南北,适意乃所祈。何劳弄澎湃,终夜摇窗扉。妻孥莫忧色,更有箧中衣。”诗人很自然的把生活场景艺术化,以平淡的笔调勾勒出了生活中的意趣。他使用平实的语言,随意叙说了一些身旁之事及心中随之而产生的一些想法,流畅又自然。诗人在诗中成为主体,在各种场景中出现并突出了自我。在诗中诗人把风浪升华到人生的风波,把自己的情感融进诗中,缓缓道来:即使风大浪大,却还是有着希望,还是随意而安,人生在世,适意为所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