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4: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物理课堂教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物理课堂教学

篇1

一、创新课堂模式

物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揭示了现实生活中诸多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的奥秘,初中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关键成长阶段,理应对物理课充满兴趣,但是由于传统课堂模式“重理论轻实验”“重灌输轻讨论”,造成课堂单调乏味,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的物理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验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强调解决问题、搜集和查阅资料,提出假设、用实验验证假设的能力培养,以主动、负责的精神完成有目的、不断改进经验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采用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新知识,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发现新的问题,陶冶学生的情操。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自我塑造“发现者”的形象。物理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探究。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实验或探索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理学的真实性。

二、转变师生角色

教师主导课堂,滔滔不绝,面面俱到,唯恐不周,而学生则被动接受,毫无兴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这种教学模式导致教师疲惫不堪,学生疲于应付,教学双方都事倍功半。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需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并使学生尽量有合作、交流,调查、质疑、辩论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参与思维活动,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属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应坚决还给学生,不要怕浪费时间,学生知道的或能自主学懂的再不必浪费时间大讲特讲。坚决做到学生会的不讲,需要合作交流的学生交流合作完成。在思想上要彻底摒弃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只怕学生学不会的填鸭式的教学。教师做的最多的应是课前准备及课中引导并赏识学生的眼光,多给学生以肯定与鼓励,引导学生做好合作探究讨论及交流,增强竞争的学习氛围。

三、构建“开放式”教学环境

新课程下的创新教学过程是一种开放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环境与氛围的创设上,一是开放的人文环境,要求教师营造民主的为学生接纳的,无威胁的富于创造、主体性的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比较自由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开放的时间空间环境,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时空观,即不限于时间,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三是开放的知识系统,不局限于概念、规律、公式及考试范围。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等、靠、要”的被动的情形。

在开放式教学这种环境中,教师不是“权威”,而是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善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发言。在互动式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下,学生积极探究,学习情绪处于最佳状态,通过探索知识的奥妙,品尝成功的甜蜜,从而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能更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效率。

四、优化评价体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为少数尖子生的理解”向“全体学生的理解”转变。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对现有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进行优化,放弃“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模式,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考察,也要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每个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智力遗传等客观条件的不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学习效果可能有所差异,但是学习过程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是不受客观条件左右的,学生是否具有高涨的物理学习热情、是否具有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应当成为考察重点。另外,在评价过程中不仅应注重理论知识的考察,也要注重动手能力的考察,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对学生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能力的培养,因此,应通过评价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评价过程中不仅应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关注“学生对学生”“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对每一个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形成“表扬优等生、鼓励进步生、帮助潜能生”的良好风气,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寻找乐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的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

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物理教师要适应课程的要求,努力汲取知识,不断吸收“百家之长”。物理知识涉及面广,更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充电。现在的学生了解认知世界的途径宽了,教师要想与时俱进,走在学生前面,就必须不断地用知识武装自己,唯有如此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

参考文献:

[1]何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技术物理教学,2013。21(2):35-36

篇2

二、晓之以理,注意区别与联系

初中物理知识的理解既有举一反三之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同而意义上不同之区别。如,欧姆定律公式I=U/R表示的意义是“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其变形公式R=U/I在书写格式上与I=U/R是相同的,那么它是否也可以理解为“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呢?初学者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认为可以这样理解,但教师如果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回顾“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后,学生一定会能得出正确的理解。又如,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在正确连接滑动变阻器时,必须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上接线柱任意接一个都可以,但在接不同下接线柱时向同一方向滑动滑片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应当特别引导学生理解滑动变阻器在使用过程中是怎样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的。

三、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切忌以“我”为中心,夸夸其谈地讲个没完没了,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对于一些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潜能生,教师应当把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发挥“搭把手”和“一帮一”的互助学习作用。在解决问题方面,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任务,教师只在学生确实不能完成的情况下进行启发式引导即可。

四、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迎难而上的精神

农村初中生虽说在生活上自立能力强,但在学习能力上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加强。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处于一种时学时不认真学和一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的情况。所以,在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注意加强教学引导和教学监督,对布置的学习任务要不停地对每位学生进行不定时的检查,一旦发现有偷懒现象,应及时给予指正和鼓励,使其在学习上能持之以恒。另外,在教学检测中还发现很多学生只青睐于完成选择题和填空题,而对于字数多、动手能力强的实验与探究题、作图题以及计算题,就容易放弃不做,然后等待老师的讲解,把答案抄好就算完成任务了。对于这类情况,教师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在课堂上大发雷霆,应当从一些简单的案例入手,耐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景中去,实行逐个突破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待困难问题迎难而上的精神。

篇3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工具,教师如果能激发学生对于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那么必定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成效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初中物理教学内容都过于抽象化,以往初中物理教师只是死板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灌输,长时间作用下,会消减学生对于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对物理课堂教学成效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述与《浮力》有关的物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摆放一个装满水的水杯和两个同样体积的球体。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如果将这两个球体同时放入水杯中,那么这两个球体承受的浮力是否相同?”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疑问,学生心中也会随之产生很多想法。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并且要求学生将内心的想法大胆讲述出来。教师需要认真听取学生的众多想法,矫正学生思维上存在的误区,然后进行实验环节的开展。这种动态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自主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学习成效也会大幅度地提升。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二、注重学生评价,为学生提供和谐展示动态平台

为了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积极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合理、科学的赏识评价,为学生提升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1)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不要过多地限制学生的发言,让学生大胆地将内心的想法讲述出来与学生分享,对学生进行赏识动态化的评价。(2)教师需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特别是那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一定要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信心,消除基础较差学生对于物理课程学习存在的恐惧感和焦虑感。例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还有那些较为内向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发言机会,使这些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认可和重视。(3)对于学生有价值性的回答,以及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教师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利用“你回答得很好,下次继续努力”等言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学生的学习成果包含内容众多,不仅有学生的作业,同时还有学生的实验作品。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例如,在班级内部开展作品展览,要求学生对相互的作品进行评价,使学生感受到物理课程学习的魅力所在。

篇4

——课堂上如同上紧花条的闹钟,何时提问、何时实验、何时讨论等问题都预设得“丝丝入扣”.尽管师生都忙忙碌碌,但仅45分钟的有限课堂时间,好些环节只是走走过场而已,课堂氛围太紧张,教学效果欠佳.其实,“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教授语).既然这样,那我们又何必刻意面面俱到,预设那么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且照本宣科地施教呢?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几乎不敢说个“不”,生怕一不小心就扼刹了一个“发明家”、“科学家”.于是呼,“你真聪明”、“你最棒”等鼓励性语言却几乎成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口头禅,其实,很多时候学生的回答并不“聪明”.不错,我们教师的确要充分鼓励、赏识每一个学生,要尊重学生特有的、多元的反应,但同时也必须把握其价值取向.倘若教师对学生过于溺爱,无原则性地表扬,那势必影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那么,怎样使物理课堂教学得以优化呢?笔者以为,物理课堂教学应彰显在:落实课程理念、务本、求实、创新.这里,笔者谈些个人感悟,以期抛砖引玉.

1 物理课堂教学要落实课程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一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二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三是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四是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五是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作为物理教师,理应将其融会贯通,并切实付诸教学实践,这样的物理课才会名副其实,学生的物理素养才能真正形成并得以提高.

课程基本理念的切实落实,笔者以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注重:①积极践行科学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②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注重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③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提倡用身边物品做实验.④加强STS的联系,激励学生关注身边物理和科学发展前沿,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⑤构建多元化与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和健全人格.

2 物理课堂教学要务本

一是以学生为本.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总之,教师要依托学生、为了学生、尊重学生.

二是物理的本体.物理这门科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的自然科学,它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为此,学物理,不能只是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且应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物理教学,不能没有物、没有理,而应做到物中有理,理中有物.只有让学生触摸到物理,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和感悟,进而享受探究的乐趣,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三是文本.我们常讲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其实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便是物理教科书.因为它是《物理课程标准》精神的具体化,是对课程基本理念的具体落实.

当然,超越文本的做法的确不错,但首先必须研读文本、熟悉文本,与本文对话、与编者对话.倘若教师对文本尚未吃透,不理解编写意图,谈何超越?怎能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物理素养?

3 物理课堂教学要求实

物理课堂教学要倡导真实、朴实、扎实.然而,时下有些物理课,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少.比如,不管是否需要,都要用用多媒体,都要问问学生(提问方式又大都为是否选择句式).又如,动不动就让前后四人进行小组讨论,但还没有说上两句,又立马叫停.再如,不视探究实际,“提出问题”等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几乎都要涉及.课堂上貌似热热闹闹,却难以看到学生的自主探究、规范操作、扎实训练及资源生成,这样的物理课堂教学,学生又何有所得?其实,即便上公开课,也不必作秀,应主张以平常心上好常态课;搞课题研究,也要提倡一种实事求是的风气.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有自己的尊严,体现自己的智慧和思想,摈弃形式主义,力避“散乱的活跃”,走求真务实的课改之路,这样的物理课,于人有用,于已有益.

篇5

从当前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况来看:课堂效率较低,物理课堂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难出新意,灌输式的教学导致学生不能灵活掌握物理知识,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很不乐观。

一、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侧重知识灌输,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环节普遍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由于受应试教育环境影响,物理课堂教学强调对学生物理的知识灌输,使得学生丧失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教学浅尝辄止,学生似懂非懂。

初中生从初二开始学习物理,很多学生对这门新课的学习程难以适应,主要因为物理学习不是侧重于理论推导和知识记忆而是侧重于理解。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这点,即便注意到了,为了追求教学进度,也不肯停下来慢慢引导学生,帮学生迈过学习物理的第一道门槛。课堂上老师不能对新概念进行透彻的分析讲解,导致学生听得迷迷糊糊,表面上感觉是那么回事但经不起追问,在实际做题环节屡屡卡壳。

3.物理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

初中物理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尤其在讲电学、力学和压强的时候,当老师提出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时,学生很难回答。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进度提不上来,教学效率低下,这些都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4.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初中物理老师课堂教学手段十分单一。物理不同于数学,只要一张纸、一支笔就能上课,物理来源于生活。现在一些老师习惯拿着课本,或者带着教案,像讲文言文一样啃书本,这样根本啃不出什么反而脱离生活实际。物理课堂教学应借助一些现代工具、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

二、课堂上感性认识与理论学习相结合

1.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在学习抽象的物理概念时可多从实物角度类比,如水流类比电流,让学生能更形象地理解其物理特性,还要培养学生从一般现象抽象出具体物理模型的能力。

2.联系生活,多举例子。

物理现象来源于生活,物理规律是从物理现象中总结而来的,物理课堂不能脱离具体生活。尤其是初中物理,注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定性的分析,所谓的定量计算也只是测试学生理解情况的手段。如讲光这一节时,老师把“为何日出太阳又红又大”“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星星为什么会闪”这一类生活中的例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就会很轻松地牢固掌握。

三、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解答问题

1.精讲知识、随堂练习。

初中物理中力学和电学是重难点,也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应花大量课堂时间带领学生精读教材,理清知识点,对于重点知识和典型例题,以及典型例题的变式题要反复讲不怕麻烦,最好能随堂进行一些练习,趁热打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2.互动式教学,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师生关系应是亲密无间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满怀热情、面带微笑,只有有了亲和力,学生才愿意和你接触,才能毫无顾忌地问各种问题,能力才能提高。这就要教求师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对于一些物理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探讨,相互交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和大家共同学习进步的,没有了畏惧心理,又解决了学习障碍,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自发学习。

四、灵活授课,张弛有度

1.适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初中物理课程的难度是不均匀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难度大的内容时候放慢进度,在课堂上多花时间为学生讲解知识点,解答疑点。在学习难度不大的内容时不拖泥带水,在确保学生掌握的情况下,简明扼要,加快进度。

2.课堂上根据学生课堂反映调整讲课方式。

老师在讲物理知识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反应,当看到学生愁眉紧锁、满头雾水的时候就要询问听不明白的原因并耐心讲解,当看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回答问题响亮一致时就要将这种良好的状态保续下去,并适度拓深知识,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五、多方位、多侧重、多远瞻的教学方式

1.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初中物理学习更侧重于认知理解,而认知最直观的手段就是用五官感知和用手操作。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种直观有效且很适合物理学科特点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其作用不可小觑。

2.提高起跑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在物理课堂教学的开始,老师一定要为学生做好起跑的准备,初二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把学习的头开好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十分重要。在课堂教学起始阶段要注重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比如多讲讲物理学发展史、物理上的名人趣事等。当然这还不够,还要让学生学习物理有计划、有决心、有钻研、肯努力才行。这就好比运动学中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决定谁能最快到达目的地一样。

3.紧跟新课标,把握物理教学新动向。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物理教学还要跟上时展的步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渗透前沿知识外,还要不断学习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能闭门造车。

六、将人关怀渗透到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会让学生终生难忘,同时是激发学生好好学习的不竭动力,自然科学不能脱离人文教育,因而要将学好科学知识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出有品德、有情操的人才。

物理教师要善于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要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变换教学方式,从多方面入手,由形象到抽象,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有激情、有热情、有感情,在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的同时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篇6

物理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与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同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技术应用广泛、知识创新快的特点,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很多学生对于物理的学是抱着“怕”的心理,认为物理比较深奥,甚至把物理学习当成负担。在此情况下怎样从物理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成为了每个物理教师都在探索的问题。要改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应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好入门教育,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接触物理学科时,有一种新鲜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停留在表面上,随着知识的难度的加深,一些学生对物理教学产生惧怕的心理,甚至对高中阶段的学习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做好高中物理的入门教育,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入教学环节。

1.物理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运用。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物理学更是一马当先。因此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高其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课堂演示实验能直观地再现抽象的物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动手动脑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多做演示实验,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际中的物理原理,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高中物理是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构成的系统性强的基础性学科,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严谨求实的思维品质,才能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扎实抓好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讲清物理要领的形成过程,解释清楚物理概念的定义、含义、特性等。教师应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物理要领的理解。在物理规律的讲解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对与其相关的概念规律,教师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模糊感。在课堂讲授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既要生动有趣,又要严谨求实,这样才能使学生领悟到物理学科的严密性,树立其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在习题讲析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抽象物理情境、运用规律、列式求解、作出结论。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处理上,首先,课堂教学要全面反映物理学与技术、社会的广泛联系,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实际出发,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要求。其次,教师要落实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表现为质疑探究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建模计算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开展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懂得所学知识的用处,最重要的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动手”,通过实践检验物理规律。学以致用,通过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是素质教育的精髓之一。在日常生产、科学实验、社会生活中有许多有关物理的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其进行解释。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物理既是有趣的,又是实用的;学好物理,可以解释许多自然现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物理课,既与教师对教学所付出的努力有关,又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启发、教师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把课本中的物理知识学好学活,培养他们各方面能力,这就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宋善炎.物理教学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7

课堂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实践新课程尤为值得研究的一个教育话题。新一轮课改是一个挑战,也是基础教育得以更快发展的一次机遇。中学物理教学改革,重在总结中学物理教学的优秀传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改革才能健康快速发展。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物理教学极具趣味性和可操性。然而当前物理课堂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具体分析起来存在如下现状:

1、课堂教学的目标单一,注重知识结论的传授而谈论化物理情景与物理过程的分析,这种着重传授知识结论谈在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教学仅对学生做题起主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具有传授知识的适用性,却往往存在使学生理解不彻底,不全面的隐患。学生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2、课教学模式单调。众多情况下是教师讲授多,学生接收参与少,严重出现老师备课很充分而学生毫无感觉。

3、课堂学生学习效率低,课堂参与少。一般情况下学生听课除了“听”就是“写”,接受知识十分被动。十分孤立。经常出现老师讲到哪。学生就听到哪,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知识拓展能力十分欠缺。

4、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层次”较低,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只当看“电影”注重课件的画面与动画而忽略知识的掌握。课堂节奏不紧促,气氛不和谐。

5、实验操作技术差,实验技术操作课往往起不到训练学生动手的能力。

6、复习课效率低,多搞间接“题海战术”训练的题型归纳与总结,方法定位不够。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正因为有此诸多弊端与不足,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被动接受结论的多。自主分析的

少。随着知识层次的加深使学生会有更多的物理过程不理解,更多的物理情景不善于分析。只能是越学越

难,越学越深对自己丧失信心。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需求,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时展的要求。

二、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1。转变教学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旧有的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重在思维能力的训练。现在,根据时代要求,新课标明确提出: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这就是科学素养。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物理教学的最高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不能将教学作为训练和灌输的工具,而是及时转换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行处理大量信息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知识要由学生自主建构,让大学生大胆猜测,大胆探索。

2。与高考改革紧密结合,确保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高考成绩是当前社会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准,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怎样能在高考中拿到高分,家长、学生和教师就怎样做,每所中学都视高考成绩为学校的生命。虽然这种评价不够全面,有偏颇,但是,如果脱离了高考或降低了学校的高考成绩,课堂教学改革也就没有生命力了。所以,推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与高考改革紧密结合才会取得成效。为此,我认为要处理好下面几个问题:

3.1注意吸收传统教学中的精华,重视双基的学习和训练

传统教学思想中,把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反复灌输,强化训练,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学科基础是比较扎实的,思维能力是比较强的。而且新的课标对“双基”的要求也是很明确的,就是要求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双基”教学是不能削弱的。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时候,不但不能全部否定传统教学,而且还要对传统教学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借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双基”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灌输的方式改为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建构的方式,使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更加深刻和透彻。例如在学习“加速度”概念的时候,上课前先让学生观察研究人、自行车、摩托车、汽车、轮船、飞机等的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速度变化及其实际意义,广泛了解加速度的应用,再归纳其定义,然后在实验室进行加速度的测定,最后到课堂上进行讨论答辩。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佳。总之,教育改革应避免搞形式主义,何况高考的命题仍是以考查双基为主,只有重视双基教学,才能使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才能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

3.2高考改革应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前面

不管课本怎么变,教法学法怎么变,最终的教学都要聚到高考这个指挥旗之下。因为高考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大检阅。所以我认为,要使课堂教学改革扎扎实实地在各中学落到实处,高考的改革要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前面。高考命题必须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必须促使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必须激励学生自觉地投入到科学探索和研究之中。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改革才能顺利出来。纵观28年的高考历程不难看出,物理科的试题是稳中求变,在稳定中求发展,跟教材的反复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其特点可概括为四个转向:从以考查知识和思维能力为主转向以考查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主,从虚拟物理情境模型转向结合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实际的可视模型,从以客观题为主转向以主观题为主,从以考查解题速度为主转向以考查思维过程为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考题与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越来越重视对创新能力的考查,不少问题是课本中没有的。

3.3物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整个高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同步

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改革某一学科的教学行为,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将物理的课堂教学改革纳入整个高中的课堂教学改革之中,与其它学科的改革同步,才能坚持下去并取得成效。目前,为了提高高考成绩,很多学校对时间都抓得很紧,制定了许多补充的作息制度,由不得学生选择,如早上从6:30分开始进教室,晚上18:30进教室,并且有考勤,以此来确保一些主要科目在高考中取到高分。在高考中,物理科只是其中一科,而且还不是主要科目,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又怎么能进行下去呢?所以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与整个高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同步,才能实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4。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改变旧的评价标准,制定新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新的教学模式变成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就会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学评价是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这是教育者争议的焦点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教师放在主导核心的位置,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把学习者视为知识的接受者,因此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评价的内容也就围绕教师的教来展开。现在,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改变了,一切为了培养学习者的科学素养,突出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所以教学评价的重点对象必然要从教师转向学生,评价的出发点是看课堂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及是否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等

篇8

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知道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方式。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不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教师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初中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都成为一种必然。

物理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理论性的基础课。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终解决问题的模式。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顺应时展要求

顺应时展要求,“研究性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正以十分快的速度发展起来。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知道下,通过一系列自主的探索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培养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文摘周报》2000第44期的文章《研究性学习要换脑》指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

1、教师不是把知识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提出问题或提供线索,让学生一步步自己去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获得结论。

2、研究性学习不太在乎知识本身,而在乎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本领。

3、重视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了解和探究过程中科学观念及科学精神的形成,不十分在乎探究的具体结果。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1、要改变学习方式:变原来的“接受型”学习为研究型学习,要改变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怀疑的传统习惯,在探究过程中要向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提出疑问,用自己的研究去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

2、要变“怕”为“敢”:不要怕自己知识少,基础不扎实,更不要怕在探究中出错。

二、“研究性学习”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由于物理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很难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经过学习和研究探索,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了一段时间“研究性学习”法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教学思路是: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的方向,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目标和做法如下:

目标一: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分析。

“读书”是学生的基本任务。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每进行一个新的教学课题,都应当指导学生学会读书,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通过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理解定义、概念。通过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学习者的阅读,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的活动中接受知识。教师在这个阶段中的作用是准确地把握课题内容的深度广度、知识点、组织学生掌握知识及其学习方法。

方法:例如,在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明白本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交代给学生阅读的内容,同时设计一些思考题,布置给学生,例如:

[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新知识不断膨胀,人民必须找到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从大量的知识信息中,去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学习和掌握自己需要的新知识,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立于不败之地。学校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其主渠道之一的课堂教学方法。目前初中物理教育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有新思路、新方法。因此,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迫在眉睫,研究性学习方法,正是适应了这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初中物理

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知道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方式。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不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教师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初中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都成为一种必然。

物理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理论性的基础课。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终解决问题的模式。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顺应时展要求

顺应时展要求,“研究性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正以十分快的速度发展起来。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知道下,通过一系列自主的探索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培养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文摘周报》2000第44期的文章《研究性学习要换脑》指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

1、教师不是把知识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提出问题或提供线索,让学生一步步自己去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获得结论。

2、研究性学习不太在乎知识本身,而在乎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本领。

3、重视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了解和探究过程中科学观念及科学精神的形成,不十分在乎探究的具体结果。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1、要改变学习方式:变原来的“接受型”学习为研究型学习,要改变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怀疑的传统习惯,在探究过程中要向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提出疑问,用自己的研究去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

2、要变“怕”为“敢”:不要怕自己知识少,基础不扎实,更不要怕在探究中出错。

二、“研究性学习”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由于物理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很难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经过学习和研究探索,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了一段时间“研究性学习”法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教学思路是: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的方向,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目标和做法如下:

目标一: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分析。

“读书”是学生的基本任务。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每进行一个新的教学课题,都应当指导学生学会读书,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通过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理解定义、概念。通过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学习者的阅读,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的活动中接受知识。教师在这个阶段中的作用是准确地把握课题内容的深度广度、知识点、组织学生掌握知识及其学习方法。

方法:例如,在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明白本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交代给学生阅读的内容,同时设计一些思考题,布置给学生,例如:

总之,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希望达到培养学习方法的目的,进而希望把这种良好的习惯引入到其它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要适当地指引学生,而不急于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让学生进行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难点问题,最后才由教师帮助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我想,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学生学习知识不再是简单地对教材中既定知识结论的接受和记忆,课程知识成为学生反思、批判、运用并促进学生重新理解的材料。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走向“研究性学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应了这种趋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时性地应用研究性学习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物理学科、物理教师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由于目前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新的成功经验和突破性进展还比较少,实际困难也很多,还需要做更多的探索与实践。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208-01

初中物理是初中阶段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课程,也是中考中的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其教学效率的高低受到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其教学管理的好坏有着直接的联系,下面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展开具体的分析。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中应当遵循以下的一些基本的原则,才更有助于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越来越感兴趣。

(一)主体性原则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之中也应当同样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之中,不断的严于律己,提高自身的自律意识,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二)民主性原则

所谓的民主性原则指的是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中应当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不要刻意的去偏袒任何一个学生,并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给予他们自由平等的权利,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出学生的最大潜力。

(三)合作性原则

合作性原则指的是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合作的关系,使得他们之间能够相互依赖、保持和平友好的局面,这也同时是师生之间对各自的一种认可,有助于初中物理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情感性原則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之中,教师应当将自身的感情融入到其中,从内心出发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之中能够感受到你的爱,既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又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以情感作为基础开展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将有助于师生之间顺利的沟通,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管理,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成为当前众多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下面以笔者自身多年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之中,需要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调整和创新。素质教育环境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如果不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变,那么教师开展的所有教学活动将仍旧是围绕着传统的管理理念来进行,使得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较为低下。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中应当注重管理理念的转变,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构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

(二)充分利用问题进行管理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许多的教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感到焦躁,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又不能够放任这些问题不管。此时,教师应当培养一种充分利用问题进行管理的方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需要充分了解问题发生的根源,并经过详细的调查,了解事件的真实性,然后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思考是否能够将这个问题转化为一件好的事情。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激发和鼓励学生一起来共同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尽量去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

(三)目标管理创新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之中应当立足于这些的基础之上,然后开展课堂教学目标管理创新。但是目标管理创新应当达到以下一些要求:首先,要让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使得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能够顺利的开展和实施。其次,建立初中物理课堂常规,让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之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目标的设置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让整个集体都能够得到提升,同时让学生建立起集体意识。第四,在管理创新中,应当课堂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尽量少走错路,从而提高创新管理的有效性。

(四)增强人际沟通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之中,人际沟通是保证其开展和实施的首要前提条件,如何保障沟通的有效性,极大的影响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增强人际沟通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增强人际沟通首先需要教学双方建立起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只有互相信赖之后沟通起来才会变得更加的方便。其次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当做教师和学生交流谈心的平台,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强二者之间的信任度,同时通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也能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交流,让学生之间能够更加的团结友爱,有助于整个班集体的和谐,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帮助。

三、结束语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总结和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从而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为主动的投入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之中来。

参考文献:

[1]吴军霞.初中物理开放性课堂教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2]王玉哲.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黄云.新课标下讨论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2.

篇10

我们面对课堂,如何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实效、高效,是每一个物理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普遍存在着很多“虚假现象”,甚至于一些公开课也是“作秀”的产物,如交往的形式化、合作的固定化、课堂的垄断化、问题的单一化、媒体的滥用等。笔者从教二十年,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一条提高物理课堂实效性的路子,近几年来初中物理教学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现结合自己如何使课堂实效性作具体阐述。

一、研究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很重,学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损害他们自尊心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冷漠、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有伤学生尊严和不利学生个性发展的手段,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因为学生感受了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对老师就会更热爱更信赖。学生就自然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吐露秘密。师生心灵相通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教师要放下架子,融入学生之中,给人一种亲切感,师生良好合作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

在师生关系上,决定了学生对你的态度。再调皮的学生对于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教师总是十分尊敬甚至崇拜。所以,要和谐师生关系,教师的自身素质必须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只有素质高,涵养好的教师才能散发出更高的人格魅力。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美;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些也是一种美,并且是最永恒的美。在走进课堂时,不管有多大的烦忧,露出你真诚的笑脸,便可以拉进师生间的距离,常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次真诚的交流,一则带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就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达到至高的教学境界。

在实施实效性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以极佳的心理状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精神饱满,感情充沛,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结合学情、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诱导参与、催促思维。特别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鼓励,就是差生提出很“傻”的问题时,也不要讥讽,而应从神态、语言、动作上表露出对他们的支持,并诚恳地引导他们找出错误所在。特别是怎样对待课堂的违纪现象,这是一项艺术,它关系到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关系到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一句看似简单的训斥损伤的是学生的自尊,影响的是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受到影响。因此,在对待违纪学生时切忌简单粗暴。但是,亦不能放任自流,怎样对待?幽默风趣的语言胜过任何的说教。

二、研究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从兴趣培养入手,使学生“乐学”、“想学”;要以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方法,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激发学生“乐学”、“想学”的内在动力;要以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主要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学会学习。只要使学生“乐学”、“想学”、“会学”,就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完成物理教学的目标。

1.创设情景,还课堂给学生,为克服课堂教学过程的单一化,需要教师

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适当的引入小组学习、个别指导。

2.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保持在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听课习惯方面格外重要,课堂教学是日久天长的,保持兴趣不是一节课的事,我们的目标是要学生天天想上物理课,盼着上物理课才可以,嫌物理课时少,总感觉物理课堂时间比别的学科短。

如实验提趣。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利用有趣的实验能增强学生好奇心;鲜明、生动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时,利用针筒下面挂板凳的实验,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他们好奇心理,然后逐步启发分析:空气有重量,这样空气就会像液体一样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先用趣味实验激发,然后阐述,这样,学生在趣味中很自然地理解了大气压强,而且印象深刻。

还可以利用近代的物理知识的“新”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高温超导、磁悬浮现象、纳米技术等,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他们树立献身科学的理想。

3.注重课后反思

教学是一门永远没有完美的艺术,教学活动是一组没有底片的照片组成的。及时的反思能让我们在失败中前进,能锦上添花。反思的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否科学,课题的引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概念的形成与分析是否准确、透彻并利于学生理解,定律、公式的概括与推证是否简明、严谨和具有启发性,实验操作是否清晰可信,例题的选取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突出本课重点,学生练习题的份量、难度是否适当,小结是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再结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和修订,扬长避短使之更科学、更完善,切实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

三、研究学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目前,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在具体学习环境中指导学生掌握的具体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学法指导不仅使学生要学,而且会学、善学、巧学,使学生从那种拼时间拼体力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不做书本的奴隶,而作学习的主人。因此学法指导应引起教师的从分重视。

根据物理学习的过程,应对学生进行预习,听课,复习及作业巩固的指导。

1.预习指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无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既是眼前学习的需要,也是将来工作的需要,故应予以重视。一般应在前一天将要学习数学内容预习,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对于定理、公式等重要内容,不仅要记住结论而且要特别注意其推过程。预习时要手脑并用,疑难问题要记下来,以便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效率。

2.听课的方法

有了充分的预习,听课将是轻松而高效的。一要注意听目的要求,听知识的引入及形成过程,听重点及老师对难点的剖析,听解题分析思路,听小结。二要在听课的同时注意思维,要善于大胆地提出问题,由听产生联想、猜想、归纳,学会反思。三是记录,记要点、疑点、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和课后思考题。

篇11

    【关键词】 多媒体          优化课堂教学

    【正文】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结合起来,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教学中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的把握,营造研究问题的情境,激发探究热情。生动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能激活课堂气氛,创设出一个和谐轻松的求知氛围,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合理利用各种多媒体,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一、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课堂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输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所以很难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电教媒体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景象,以其形、声创造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和意境,不仅使学生产生新奇感,而且使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大大增加,而这种趣味性很强的内容很快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知识。如讲授《重力》一课时,通过多媒体展示跳伞运动员飘逸的身影,滚滚长江之水东流而去,宇航员在太空中艰难地行走等画面,进而设问运动员为什么会往下落,什么力量使河水永不停息地流动,宇航员在太空中行走为什么那么难,、引导他们对画面内容进行观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诱发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又如在讲解《令人厌烦的噪声》时,为了能让学生知道噪声与乐音的区别,我从网上下载了两组画面:一组是古典民乐演奏,丝竹声声,一组是战争画面,炮声隆隆,让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感受去分析、比较,自然就能得出了噪声与乐音的不同点。在讲解《光现象》时,我播放了扬州瘦西湖五亭桥和白塔的图片, 同时播放配乐散文“走进大门,只见桃红柳绿连绵数里,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之中,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画跃然眼前,真不知大自然是怎么创造出如此缤纷的色彩?”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桃红柳绿、蓝天白云、五彩缤纷的景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去探讨光的色彩。这样新颖有趣地引入了课题,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效果也随之提高。   

    二、优化教学手段  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主要是指由于知识的深度、学生的经历以及知识的模糊性等因素造成的。尽管有些教学难点并不是教学重点,但在教学过程中若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势必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借助多媒体手段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依据,促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易观察到的事物用电教手段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为突破难点创设了良好的求知氛围。如讲解导体和绝缘体时,因为导体易导电和绝缘体不易导电原因很抽象,于是我设计了一组Flash动画,生动展示了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它们可以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而绝缘体内部的电荷却束缚在原子核周围不能自由移动,通过动态的过程揭示了现象的本质,帮助得出结论以突破难点;再如在讲解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学生虽然动手做了实验,由于实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物像变化较多,物距和像距变化规律较复杂,因此这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我们的做法是设计一组动画实验,让蜡烛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同时显示了像大小的变化情况和像的位置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物距变小则像距变大(还可总结为:物近像远像变大),对于两个特殊点(即一倍焦距处和两倍焦距处)用了不同的颜色加以特别说明,通过这样的画面化静为动,使得在黑板上难以展示的事物变得清晰可见,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显示物理过程  演绎物理原理  体现物理规律

篇12

课堂是提供给师与生研究探讨问题的场所,可以采取对话式互动教学。以对话、聊天、讨论的形式取代传统的空洞枯燥的理论学说的说教形式,可以避免传统教学师对生单向传输知识带来的弊端。我认为,学生上课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巩固强化基本概念和规律,把握一些主要的问题。预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疑难或模糊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对这部分知识给予特别关注,直到通过讨论得到解决。

二、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教学

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要抓住最基本的主干知识,抓住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应用最广泛、最活跃的知识,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误区具体详细讲解。一节课时间有限,老师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使学生较为深入地理解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把这些东西弄清弄透,进一步提高和运用,才有牢靠的基础。

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

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懂得所学知识的用处,最重要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同学们一方面要善于应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另一方面要善于“动手”,通过实践去检验物理学规律。讲过理论知识后,讨论一些应用所学知识的典型事例。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的知识和教育背景、兴趣爱好不同,培养目标也必须有弹性。对于能力的培养,我们提出同一的较高的要求和目标,并不意味着人人要达到同一思维水平。我们不能挑选学生,却可以选择因材施教。在统一要求的同时,也能体现个体发展的目标,体现不同水平层次的差异性。

五、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