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4: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及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计算。
三、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用具: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硬纸片、剪刀、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出主题:
师:大家知不知道我们学校正在将操场隔壁的地方改造为校园一角,专门留出两个空地作为我们同学们的学农小基地(在黑板上贴出两个图案,一块是长方形——甲地,一块是平行四边形——乙地)。下面我们就看一下这两块空地是什么形状的?学校啊,又决定将甲地分给四年级,乙地分给五年级负责除草,那么大家知道哪一个年级负责地方要大一点呢?
师:现在我们先看一下甲地。我们要求这块长方形地的面积,只要量出什么啊?
生:长方形的长和宽(点出长、宽)。
师:现在老师已经量出来长15米、宽10米,那么它的面积是什么?
生:(计算)150平方米。(要求学生回忆起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运用公式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公式)
师:同学们现在都能很熟练地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啦!那么,这块平行四边形地的面积是多少啊?我们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的问题啦!(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得出公式):
师:以前我们是用面积器量数出长方形有多少个小格子或是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来用面积公式来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那我们可不可以运用以前的知识或是我们的经验,想出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方法呢?有哪位同学已经想到办法来?
生:用剪刀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再拼成长方形,再用尺子量出底(长)18厘米,高(宽)10厘米。面积是180平方厘米。(让学生把操作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他是沿着高来剪,再拼成一个长方形。那老师现在再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剪拼成长方形?
生:因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而长方形面积我们会求。
三、得出结论:
师:沿着这条垂线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把三角形移到梯形的一边,就变成了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板书),所以我们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板书)。我们称这种方法为“割补法”(板书)。如果我们用s来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来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h来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你能自己写出平行四边形的字母公式吗?
生:s=a×h
师:我们还可以将这条公式缩写为:s=a·h或者是s=ah。
四、巩固提高:
练习: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为4.8厘米,高为3.5厘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1、理解矩形判定的探究过程。
2、掌握矩形判定定理的应用。
教学重点:矩形的判定定理
教学难点:定理的证明方法及运用
一.
预习导学
矩形的定义及性质:
预习P53-P54,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B)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D)有两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平行四边形内角平分线能够围成的四边形是(
)
(A)梯形
(B)矩形
(C)正方形
(D)不是平行四边形
3.如图,E,F,G,H分别是四边形ABCD四条边的中点,要使四边形EFGH为矩形,四边形ABCD应具备的条件是(
).
(A)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互相平分
4.矩形的判定方法:(作图、证明)
二、课堂导学
5、已知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OB是等边三角形,AB=4cm.(1)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吗?说明你的理由.(2)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6、如图,以ABC的三边为边,在BC的同侧分别作3个等边三角形,即ABD、BCE、ACF.请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1)四边形ADEF是什么四边形?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矩形?
二次备课教案:
三、自主检测
1.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EF过点O,且AFBC,
求证:四边形AFCE是矩形
2如图,BO是RtABC斜边上的中线,延长BO至点D,使BO=DO,
连结AD,CD,则四边形ABCD是矩形吗?请说明理由.
3.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ABC=90°,BD=CD,E是B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BED是矩形.
4.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是BC的中点,∠MAD=∠MDA,
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5、如图,M、N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边AD、BC的中点,且AD=2AB,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三方面进行考虑,以体现学科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思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首先把学习知识应有的思维活动“外化”为动手操作,然后通过这个“外化”的活动再“内化”为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操作、思维、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这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是理解面积公式的算理。
华罗庚说过,“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造能力,就必须重视推导公式的过程教学,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组织学生去大胆地操作实践,探求规律,推导出公式。
二
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过程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求的过程。把教材的间接经验通过自身的活动去重新发现、完善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1.抓住新知识的基础,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选取复习内容的依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复习的重点。三角形面积这个新知识的基础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图形的转化和变换。在教学新知识之前除了要复习好以上的内容外,还要指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唤起“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学习方法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知识的、能力的以至情感方面的准备。
2.新知识的教学可以分为4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操作学具。启发学生用学具袋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全等)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第二层,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长与宽,以及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第三层,推导公式。利用图形之间各部分的对应关系,思考它们面积之间的关系,最终推导出: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两个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第四层,深化认识。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进一步启发学生,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的办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再次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得出(如下图)如下计算公式:
(附图{图})
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三角形面积=(底÷2)×高
经过学生两次动手、动脑、交流,运用转化和变换多向探索,把求三角形面积这一探索过程充分展示出来。不仅深化了对公式的理解而且渗透了转化和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新知识教学后要及时组织练习。
练习可从4个方面进行。口答题(理解算理的练习),(1)已知图形的底和高,可以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那么,这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形?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面积有什么关系?(2)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不对?为什么?看图口算(运用公式计算的练习)。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6×5÷2求出,为什么(选择条件的练习)?
(附图{图})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求它的底?如下图,在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中,有一个三角形(阴影部分),求三角形的面积(灵活运用知识的练习)。
(附图{图})
新课后的练习一定要练在重点上和关键处,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
本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要为学生创造主动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推导和深化4个教学层次,使学生不仅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而且进一步体会运用旧知识去研究新问题的学习方法,从“学会”逐步到“会学”,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推理的能力。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过程。
附三角形面积教案
一、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平行四边形,复习它的计算公式。
2.投影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看图辨识三角形各条边上的高?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授
1.操作学具。
师:你能用学具袋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熟知的平面图形吗?
学生拿出学具动手操作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
(附图{图})
出示学生拼出的图形。
2.观察与思考。
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①用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学过的平面图形?②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③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与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讨论、相互交流、弄清楚面积关系以及底、高之间的关系。
师小结板书: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个三角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3.推导公式。
(1)怎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2)平行四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都是由几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组成的?
(3)怎么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师随着完成上面的板书并引导学生小结:怎么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
4.深化认识。
师启发回忆
(附图{图})
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运用割补的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那么运用割补的办法能不能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研究、讨论、相互交流,教师辅导提示,得出下图。
(附图{图})
积=底×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底的一半×高
=底×高÷2=底×高÷2
(1)说一说你是怎么割补的?
(2)议一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长和宽与三角形底和高的关系?得出什么结论?
(3)师整理公式(完成上面的板书)
(4)师总结: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板书字母公式:S=ah÷2),可以理解为底×高乘积的一半,也可以理解为底×高的一半,还可以理解为底的一半×高。
四、巩固练习
(一)理解性练习(口答)
1.三角形的底乘以高得到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再怎么求才能得到三角形面积?
2.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不对?为什么?
(二)运用公式的练习(口答列式)
(附图{图})
(三)选择条件的练习
(附图{图})
哪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6×5÷2?其它两个为什么不是?
(四)灵活运用知识的练习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三方面进行考虑,以体现学科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 、动口表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首先把学习知识应有的思维活动“外化”为动手操作,然后通过这个“外化 ”的活动再“内化”为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操作、思维、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这一教学 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是理解面积公式的算理。
华罗庚说过,“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要培养学生的 空间观念和创造能力,就必须重视推导公式的过程教学,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组织学生去大胆地操作实践, 探求规律,推导出公式。
二
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过程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求的过程。 把教材的间接经验通过自身的活动去重新发现、完善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1.抓住新知识的基础,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选取复习内容的依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复习的重点。三角形面积这个新知识的基 础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图形的转化和变换 。在教学新知识之前除了要复习好以上的内容外,还要指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唤起“ 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学习方法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知识的、能力的以至情感方面的准 备。
2.新知识的教学可以分为4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操作学具。启发学生用学具袋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动脑相互交流, 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全等)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第二层,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三角 形的底和高与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长与宽,以及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第三层,推导公式。利用图形之间各部分的对应关系,思考它们面积之间的关系,最终推导出:因为,平 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两个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所以, 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2
第四层,深化认识。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进一步启发学生,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的办法推导出三 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再次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得出(如下图)如下计算公式:
(附图 {图})
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三角形面积=(底÷2)×高
经过学生两次动手、动脑、交流,运用转化和变换多向探索,把求三角形面积这一探索过程充分展示出来 。不仅深化了对公式的理解而且渗透了转化和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 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新知识教学后要及时组织练习。
练习可从4个方面进行。口答题(理解算理的练习),(1)已知图形的底和高,可以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 。那么,这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形?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面积有什么关系?(2 )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 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不对?为什么?看图口算(运用公式计算的练习)。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6× 5÷2求出, 为什么(选择条件的练习)?
(附图 {图})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求它的底?如下图, 在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中,有一 个三角形(阴影部分),求三角形的面积(灵活运用知识的练习)。
(附图 {图})
新课后的练习一定要练在重点上和关键处,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
本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要为学生创造主动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 过操作,观察, 推导和深化4个教学层次,使学生不仅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而且进一步体会运用旧知 识去研究新问题的学习方法,从“学会”逐步到“会学”,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观察能力,分析推理的能力。使课堂教学 的过程成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过程。
附 三角形面积教案
一、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平行四边形,复习它的计算公式。
2.投影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看图辨识三角形各条边上的高?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这节 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授
1.操作学具。
师:你能用学具袋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熟知的平面图形吗?
学生拿出学具动手操作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
(附图 {图})
出示学生拼出的图形。
2.观察与思考。
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①用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学过的平面图形?②平行四边形、长方 形、正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③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与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讨论、相互交流、弄清楚面积关系以及底、高之间的关系。
师小结板书: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个三角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3.推导公式。
(1)怎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2)平行四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 正方形面积都是由几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组成的?
(3)怎么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师随着完成上面的板书并引导学生小结:怎么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
4.深化认识。
师启发回忆
(附图 {图})
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运用割补的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那么运用割补的办法能不能 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研究、讨论、相互交流,教师辅导提示,得出下图。
(附图 {图})
积=底×高的一半 三角形面积=底的一半×高
=底×高÷2 =底×高÷2
(1)说一说你是怎么割补的?
(2)议一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长和 宽与三角形底和高的关系?得出什么结论?
(3)师整理公式(完成上面的板书)
(4)师总结: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板书字母公式:S=ah÷2),可以理解为底×高乘积的 一半,也可以理解为底×高的一半,还可以理解为底的一半×高。
四、巩固练习
(一)理解性练习(口答)
1.三角形的底乘以高得到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再怎么求才能得到三角形面积?
2.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不对?为什么?
(二)运用公式的练习(口答列式)
(附图 {图})
(三)选择条件的练习
(附图 {图})
哪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6×5÷2?其它两个为什么不是?
(四)灵活运用知识的练习
预设是对未来教学过程的前瞻性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只有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安排、假设,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才能获得预设的教学目标。预设实际的是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实施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标准。作为教师,应在课前对教学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并且在课堂上按照预先的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有效性。可见预设对课堂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前置性学习为教师教学的预设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从我校何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中,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行对比,我们就不难发现前置性学习对预设课堂的重要性。
1.传统课堂预设
师: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它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
生1: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合成平行四边形,我还发现了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生2:用两个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两倍。
师转问:两个大小不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行吗?
生:不可以。
2.前置性课堂的预设
师:怎样把三角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
生1:把两个同样的锐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通过旋转、平移的方式拼成平行四边形。
生2:把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通过旋转、平移的方式,拼成平行四边形。
生3:把两个同样的钝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通过旋转、平移的方式,拼成平行四边形。
师转问:我把两个三角形(任意的)拼在一起,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请帮我拼一拼。
生(操作之后):不行,两个三角形不一样。
两个任意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对于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从两种课堂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课堂教师对这个关键性的问题并没有充分地预设,好在这位教师还是很机智的,当学生没有说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来拼成平行四边形时,抓住这一生成进行及时、机智的调控,顺势解决这个关键问题。而前置性课堂因为有课前的学习任务单做参照,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当学生都能完整的表述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后,教师有准备、有针对性地提出“两个任意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吗?”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为学生了解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做好充分的铺垫。
由此可见,前置性课堂使教师的预设更充分,更有指向性,目标更明确,使课堂学习更有效。
二、前置性学习使生成更精彩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个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备生成性的。从生命力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可见课堂生成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它能够焕发师生双方的生命活力,推动教学过程的双向互动,促成三维目标的统一融合。因此,如何让课堂生成更精彩,也是我们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而前置性学习就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从何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行对比,也不难见分晓。
1.传统课堂的生成
师: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它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
生1: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合成平行四边形,我还发现了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生2:是用两个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两倍。
生3:我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当教师再问“其他小组还有其他方法吗?”此时学生无人反应表示没有。
2.前置性课堂的生成
师:怎样把三角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
生1:把两个同样的锐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通过旋转、平移的方式,拼成平行四边形。
生2:把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通过旋转、平移的方式,拼成平行四边形。
生3:把两个同样的钝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通过旋转、平移的方式,拼成平行四边形。
当学生展示了这几种方法之后,当教师再问“其他小组还有别的方法吗?”此时出现意外的惊喜,还有学生高高举起小手。
生1:沿三角形的高的中点画一条线(和底平行),沿着这条线剪下把它拼到右边,此时三角形的底和梯形的底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二分之一。(如下图)
生2: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将期中一个沿高剪开,和另一个三角形两边拼接。(如下图)
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生成对比中可以看成,前置性学习的生成可谓出乎意料的精彩。“怎样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这个问题,传统课堂是让学生上动手操作,时间空间都比较有限,可想而知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面学生除了想到用拼这个常用的最容易方法之外,没有足够的时间再去思考去探索,这样的课堂何来的方法多样化?何来的开拓学生的思维?显而易见,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而前置性学习,有了学习任务单的引领,学生在探究方法时不仅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他们除了自己动手操作,还可以和同学、教师、父母交流,甚至还可以自己去查阅资料,这无形中为课堂学生精彩生成做了很好的铺垫,使课堂学习更加精彩有效。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七校
挂 牌 专 家
鲜文玉
重庆市南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数学教研员,重庆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重庆市小学数学教学名师,拟推荐为重庆市教育专家资源库成员。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参编国家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教案选。执教录像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获市一等奖;20余篇论文获国家、市一二等奖,先后在《小学数学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教学论文50余篇。
王:鲜老师,您好!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的面积。这些内容的教学都要让学生经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而这些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都运用了转化的方法。我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学习了平面图形面积后,我感觉学生的空间观念不太强。
【课堂回放】
1.复习导入新课
(1)口算图形面积(如下图)。
(2)回忆推导方法。
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师相机板书:转化
(3)小结揭示课题。
2.合作探究公式
(1)引发认知需要
出示红领巾问:做这样一条红领巾,需要多大的布?
(2)合作推导公式
第一步:引导推导公式。
教师引导: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一拼,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拼后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
①口述拼的过程。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原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原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关系?④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⑤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师追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底 × 高 ÷ 2,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面积都用“底 × 高 ÷ 2”计算?
第二步:自主验证公式
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拼一拼,验证所有三角形的面积都用“底 × 高 ÷ 2”计算。
第三步:抽象概括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 × 高 ÷ 2
第四步:字母表示公式。
师:我们用拼一拼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如果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你能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并板书。
3.实践应用深化
(1)出示例题: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是33cm ,红领巾的面积是多少?
( 学生尝试完成并板演,再评价。)
(2)根据条件求三角形的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3)测量并计算(数学书P86第2题。)
(4)做2个这样的标志牌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课件展示)
(5)拓展:教材第6题。
4.全课总结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中,我让学生经历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可学生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时,还是忘了除以2。我认为是学生空间观念不强造成的。怎样才能使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更有效?
【专家解惑】
鲜:这个问题是一线教师在教学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常常思考的问题。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应突出核心概念――空间观念。为使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更有效,可以从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勇于实践,勤于反思”三方面入手。
王: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也觉得学生应该带着问题学习,使得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效果更好。怎样引导学生质疑呢?
鲜:《三角形的面积》一课题中,“面积”二字是题眼,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课题的题眼入手,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质疑。揭示课题后,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当问题提出后,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1)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以上三个问题,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只要学生能自主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形成就不是一件难事。长期坚持这样引导学生质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更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王:以上三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课的难点。怎么应对这一重难点,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鲜: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空间观念。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要给予学生独立操作的时空,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再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三角形有什么联系,从中发现规律,抽象概括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建立“s=ah÷2”的数学模型。
王:操作中,我发现学生拼平行四边形很困难。
鲜:观课中,我也发现有的学生拼平行四边形很困难。我们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教学。课前,让学生准备不同类的三角形各2个,标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课上,让学生独立选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教师巡视。当发现学生不会拼平行四边形时,教师不要急于告知学生怎么拼,而要耐心等待,可以跟学生这样说:“再试一试,你能拼出来的?”学生仔细琢磨后,你可以欣喜地发现他们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由此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的教学原则。
王:展学环节,我们往往是小组汇报,教师草草追问完事。参与汇报的学生和成绩好的学生空间观念比较强,而成绩较差的学生空间观念不强。
学生的认知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形成认知矛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中位数”时,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
师:跳绳测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小明跳了110下。已知小组跳绳成绩是平均每人跳了117下,小明跳绳成绩在小组中处于什么位置?
生:既然小明跳绳的成绩比平均数低,他在小组中一定处于“中下水平”。
师:高于平均数就属于中上水平,低于平均数就属于中下水平。真是这样吗?下面看一看这个小组跳绳的具体成绩。
师:从小组成员跳绳的成绩看,小明的成绩在小组中实际排列在第几?(生:第三。)为什么小明跳得比平均数少,成绩还是第三名?
(这一情境让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
生:小军和小李跳得太好了,把平均数提得很高。这个平均数高于小组大多数同学的成绩,不能代表小组成绩的中等水平。(其他学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师:正如同学们分析的那样,平均数也有“失灵”的时候。当一组数据中的数值比较集中,差异不大的时候,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这组数据情况的中等水平,而当一组数据中出现极端数据时,平均数往往不能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这时要用中位数表示更合适。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新的数学概念“中位数”,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中位数是表示一组数据一般水平的数据,它与平均数、众数一样,都是统计量。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中位数的意义,教师没有直接呈现中位数的概念,而是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出“中位数”的概念,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对“中位数”的理解。
二、引导化难为易,回归知识起点
突显数学学习过程的思考性,让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是一节成功的数学课的重要特征。我们只有层层分解,在矛盾中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才能体现浓浓的数学思考的趣味。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从“平移和旋转”步入“正确数出平移格数”这个环节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出示图1,略。)黄小鱼想和红小鱼交朋友,黄小鱼怎样平移才能跟红小鱼重合呢?需要平移多少格呢?
生:向右平移1格。
生:向右平移4格。
师:到底谁的想法对呢?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1?郾层层分解——由点到线。
师:(教师出示图2,略。)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一个点来研究。黑色小圆点平移到灰色小圆点那儿,需要怎样平移,平移了几格?
生:(齐声)向右平移了3格。
师:我觉得应该向右平移了4格。(教师故意将起点数成1。)
生:老师,起点不能数成1,因为还没有移动呢。
师:原来如此。我们一起来数数。(师生一起数,在数的过程中,课件同步出现数字:1、2、3。)
师:(教师出示图4,略。)我们再来看看线段的平移。黑色线段要平移到灰色线段那儿,该如何平移呢?
生:向左平移2格。
师:向左平移了2格,它上面的小圆点该如何平移呢?(教师课件演示小圆点移动的过程。)
生:我发现小圆点向左平移了2格。
生:线段平移的格数和线段上的点平移的格数是一样的。
师:我们在数线段平移的时候,只要数出线段上的一个点平移的距离就可以了。也就是说,线段上的点平移了几格,线段就平移了几格。
2?郾层层深入——由线到面。
师:我们解决了点和线段的平移,这种方法可不可以用到小鱼的平移上来?想一想,黄小鱼向右平移几格和红小鱼重合?(出示图1,略。)
生:向右平移了4格。我是看小鱼嘴角上的这个点到对应点向右平移了4格,所以,黄小鱼就向右平移了4格。
生:我也认为黄小鱼是向右平移了4格,我是数小鱼背上的一条线段的平移格数。
师:通过大家的研究,我们要知道一个物体平移了多少格,只要找到其中的一个点或一条线段,再看平移后对应点或对应线段的位置,数出中间的格子数就可以了。
3?郾步步为营——优化策略。
师:老师数出黄小鱼身上的这个点(不在格子图交点上的点),可以吗?
生:我认为这样数是可以的。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这个点的对应点在这儿,应该也是向右平移了4格。
生:我也觉得有道理,不过好像有点麻烦。(部分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师:是啊,我们可以数物体上的任意一个点或任意一条线段,不过,我建议大家选取关键的、容易找的点或线段,使我们容易看清移动情况。
当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路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化难为易”来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寻找建构新知识的支点。顺利地把点、线段的平移方法迁移到小鱼的平移上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通过“数不在格子图交点上的点”,让学生真正明白,在移动时还要选择容易找到的关键的点或线段,自然而然地进行了思维的优化。
三、形象直观演示,解读教材难点
在很多情况下,教师虽然有“因学而教”的思想,但客观上都不愿意打破既定步骤。而教师设计的教案常是封闭的、线形的,课堂随机调整的空间不大,不能很好地进行生成性教学。因此,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因学而教”的思想,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注意在每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列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将解决每一个问题的对应策略注明,以便随时调整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谁来说说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由平行四边形割补转化而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平行四边形变成了长方形,说明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
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
生: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长方形的周长相等。
师: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与转化后的长方形的周长到底相不相等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教师出示课件,如图。)
师:看明白了吗?你知道了什么?
生: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和长方形的两条长相等,但是平行四边形左右两条边和长方形的两条宽(即原平行四边形的高)不相等,因此它们的周长是不相等的。
由于课前预设时我估计到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周长是否相等是学生认知的难点,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认识。因此,设计课件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使学生明白:长方形的宽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平行四边形的两条斜边不相等,所以两个图形的周长不相等。这样的演示远远胜过空洞的讲解,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一、把握好学生学情,重点体现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统一
教学目标的确定,除了依据课程标准,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是确定学生的学习方法、选择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在探究剪拼方法时,因为是借班上课,我课前只是与学生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对学生已有的情况了解不足,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面对异常活跃的学生、多种多样的剪拼方法与我脑子里已有的预设之间产生冲突时,我真的有点手足无措,尽管还是勉强拉了回来,但是仍然给人“强拉学生”之嫌。因此,我深深的体会到,在备课时,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多设计几种假设,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有所应对;教师千万不可拘泥于原来的预设,要根据具体情况因势利导。也就是说在备课时要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既要根据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教育活动,又要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动态的调整,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主动进行探究新知的活动。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在课前真正把握好了学情,才能有效实现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统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恰当的选择教法和学法
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前提,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需要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决定。而有效的课堂教学预设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最有效,必须仔细推敲。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又能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新课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一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由于这是一个小学数学中很多人研究过的一个有代表性的课题,指导教师们为了突出特色、考虑本人的教学特点,按照“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设计教学。首先,通过学生动手用两根5厘米和两根7厘米的小棒摆出平行四边形并进行观察,发现同样使用两根5厘米和两根7厘米的小棒围成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有的认为面积相等,有的认为面积不相等,引发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思维碰撞。再通过活动平行四边形和课件让学生充分感受当长方形拉动变化成平行四边形时,面积变得越来越小,从而自然提出:“有什么办法能够验证:在拉动变化的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变得越来越小?”明确研究的问题,激发研究欲望。在把长方形拉动变化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既让学生发现了需要研究的问题,又渗透了极限思想。其次,在探究验证方法时,通过小组合作,发现数方格、重叠剪拼等方法,放手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在与原长方形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转化”,让方法在探究中生成,逐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这样的设计从教学现场的情况来看,应该是非常成功的。可见,只有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有效地完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一教学核心。
三、要有充分的教学资源
今天的课堂已经不是“粉笔+教案” 的传统模式。要想传达给学生足够的信息量,教师上课要用到许多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和教具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较好的制作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好!还认识我吗?(认识)我是谁?(王老师)来自哪儿?
生:琵琶镇九年制学校。
师:你们知道琵琶镇吗? 生:……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介绍我的家乡和学校的短片,想看吗? 生:想!
师:好!请带着数学的眼光观看吧,看看其中有哪些图形?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师生观看短片)
……
这样根据地区特色和学生实际选择把问题蕴藏在课前谈话的教学短片中,学生在了解琵琶镇盐文化、灯文化、龙文化的视频短片中发现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又自然的引入课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充分借助了教具和学具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把静态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生动活泼地表现为动态的过程;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完整展现平行四边形的剪拼过程,更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了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动态过程,这样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加深印象,并达到活学巧用的目的,以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
可见,备课时,多站在学习者的立场上,恰当运用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以能顺利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标准选择教学资源,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具。在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实效,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实质性整合。
四、要设计精当的练习
课堂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课堂练习设计的恰当性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不仅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有针对性、重点突出。
一、在儿童“个性化理解”处介入
笔者以为,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不注意倾听儿童的回答,压根就是“假倾听”。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逐字逐句地记教案,虽说有一定的优势,但也不排除它的弊端,因为教师往往会去想下一句教案是什么,而无法专注倾听学生的发言!
不妨先看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认识小数”教学片段。
师:这个分数是几分之一?(生议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
师:为什么不是二分之一?
生:因为它里面还藏着3个三角形。
师(没有搭理)另外喊人回答,终于听到“因为没有平均分成2份”的预设答案……
笔者以为,教师只顾着想听到预设的答案,而不注意倾听学生发言!其实,“藏”字,便是“奇音”,亦是儿童个性化的理解。这个字,无疑是学生对本题的深入理解,显然,这个学生已经意识到,下面的这个梯形里,还“藏”着3个三角形。如果教师能意识到这点,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引导:“咦,孩子们,刚才他说里面还藏着3个三角形,你们明白他的意思吗?”“真好,你能画出藏着的3个三角形吗?就请你上来画”……
主张生本教育的郭思乐教授曾经说:“孩子的天性是活泼的、创造的,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当课堂上学生呈现个性化的理解时,如果我们不及时地调整教学行为,而是“变了脸色”,硬是把学生拉往自己预设的方向,于是,课堂上便看不到“人”,只看到“走教案”;看不到过程,只看到结论。
具有儿童印记的、个性化的理解,教师一定要倾听与关注。有些时候,教师很难听懂学生的话语,因为成人与儿童之间,由于年龄经历上的差异,彼此的认识差异,总免不了一条鸿沟横亘其中。
陈鹤琴老先生说:“儿童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所能理解的更为深刻。”教师听不懂的,不妨先让听懂的儿童去解释,教师再顺势引导进行辩论,学生就容易启动思维,即兴表述。
二、在“核心问题”处介入
教师备课离不开研读教参,笔者以为,每节课一定会有“核心问题”,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以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便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教师应该利用学生动态生成中的相关资源,围绕“核心问题”,适时调控,展开教学。
不妨看笔者执教的“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片段:
生1:我来画个图(如下图)。0.6根据小数性质,就是0.60,也就是,所以我涂了60份。0.48就是,所以我涂了48份。
生2:我还有一种方法。0.6元就是6角,0.48元就是4角8分,当然是6角大。也就是0.6>0.48。
生3:0.6就是0.60,60比48大(孩子读成了六十比四十),所以0.60比0.48大。
此处,笔者刚想“否定”学生的想法,但是转眼想到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其实质就是比较两个数里包含了多少个相同的计数单位”。结合这点,笔者忽然发现,学生口中的“六十”,不就是“六十个0.01嘛”,如此,教学还可以更进一步:
师:大家觉得对吗?你知道他说的60是什么意思吗?48是什么意思?(生没反应,沉默)
师:请看生1的图(如上图),看着图你知道60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60个小方块。
师:那也就是60个?
生:百分之一。
师:那48呢?
生:48个百分之一。
师:明白你们的想法了。你有60个这样的单位,而这里只有48个这样的单位,所以0.6>0.48……
核心知识是每个教学单元中必须要让学生掌握、理解、探明的主要知识技能,是一个学期教学、一个单元教学、一节课教学的主体内容与知识主干,是整个教学活动链条中的关键链环,是联系全部教学活动的主心骨,是教学活动之魂的栖息地。当学生沉默时,教师及时结合核心问题介入,“请看生1的图(如上图),看着图你知道60表示什么意思吗”,如此,学生的目光又重新聚焦到数学本质上了。
课堂中,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动态生成,而这已不是在备课中能完全了然于胸、把握在手的。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牢牢把握“核心问题”,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驰以及情感的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处理动态生成的信息,即时调整教学进程,真正实现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生成的课堂。
三、在“数学知识网”处介入
数学课堂不是一个一个的“孤岛”,而是前后紧密衔接的系统。我们都知道:一节节的课是前后呼应的整体,每一节课之间都应该是环环相扣的。课堂教学如果只是将眼光局限于某一节课的知识点,学生获得的,无疑就是一个个孤立的片段,而难以形成普遍联系的知识网络。这种被遗弃的“网络”,在如今的课堂中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教师应该在“数学知识网”处进行介入,适时调控,逐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形成连续的环节,延续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在对知识内在联系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将所学的知识进行串联,形成系统的知识网,达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的目的。
不妨看笔者执教的“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片段:
2×3= 6×8= 4×7= 5×9=
200×3= 6×800= 400×7= 500×9=
5×900=
师:做这2道题(方框内)时,你们都是怎么想的?(生答略)
师:在400×7的上面还有一道题,我忘记给大家看了,猜猜看可能是怎样的算式呢?为什么?
师:5×9 =( ),你们想在下面会是怎样的乘法算式呢?(生答略)
师:这么说来,整百数与一位数相乘时,我们一般都是怎样算的呢?可以举例说明。(生答略)
师: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一组题,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生1:第一横排都是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位数乘一位数。(受到生1的启发,举手的人一下子多了)
生2:第二排都是今天学习的整百数乘一位数。
师:说得好!孩子们,我们今天学的知识难吗? 回顾过去,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和今天所学的内容有联系或相类似?
生3:整十数乘一位数。
师:放眼未来,猜一猜我们还会学习什么样子的口算?
生4:整千数乘一位数。
生5:整万数乘一位数。
师:如果是遇到整千数乘一位数,这样的内容我们还需要再从头开始学吗?
笔者把本课教学的知识(整百数乘一位数)置于整体知识(乘法)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回顾过去”“放眼未来”的两次介入,笔者觉得必须得有。唯有如此,才能够帮助学生打通“一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等知识的联系。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训练的同时,是否也该多一些这样的纳入与发展的介入呢?
教师的介入策略,唯有靠经验不断积累,同时需要教师且行且思且改进。但对于教师的介入,有一点必须要考虑,就是教师在上课时要面向全班同学,而不是一个同学,简言之,你的引导、调控,应该要适合全班同学。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说,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片段: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在学完平行四边形面积之后要学的内容,但是有个学生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他是这样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
“老师,三角形的面积=底乘高除以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两倍,所以也就是底乘高除以2再乘2,所以也就是底乘高。大家同意吗?”(其他学生大部分没反应)
虽然内容不适合展开讲,但是他的发言也有闪光的地方。
师:三角形的面积我们后面会学,不过,他的发言告诉大家,看图(教师顺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关系吗?(生答略)
师:如果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0,那三角形面积是多少?
学生看着图,很容易发现两者的2倍数量关系。
师:看来,还真有联系!三角形的面积还没有学,这两者的联系,咱们就研究到这里。好吗?
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这个联系必须自然贴切、合乎学生的情趣。由此可见,在先进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仅仅是为了设计与生活相关的资源,更注重的是学生的生活情趣、生活体验、生活经验、生活实际。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认为,“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打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发生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运用这一情境导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含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因为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的,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而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则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基础。
二、关注活动经验
陈省身教授曾为青少年提过这样一句话“数学好玩”,为什么说数学是好玩的,数学好玩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数学道理呢?我想,陈教授这句话是提醒我们作为数学老师、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在活动中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例如在“一一列举”学习过程中,老师提供了结构性材料,让学生通过周长相同的小棒摆不同的长方形,学生在从无序摆放到有序排列的过程中列出5个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就已经对周长相等面积不等有初步感知,如何将这一活动过程转化为学生的经验呢?教师这时让学生算一算不同长方形的面积,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在算的活动过程中找到规律,发现长和宽不一样,所以面积就不一样。长和宽相差越大,它们的面积就越小,长和宽相差越小,它们的面积就越大。学生的这一数学活动为积累数学经验做好了铺垫。
三、关注知识经验
学生的不断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提升获取知识的能力的过程,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经验的支撑。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经验将逐步转化为新的知识,有时学生也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
教学圆柱体积计算时,学生会想到的计算方法可能有:学生会利用生活经验,将圆柱体转化成规则形状的物体计算,如将圆柱浸入装有水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中,求出变化部分水的体积。但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告诉他们,计算形体图形肯定有一定的公式,学生会经验已有的学习圆面积公式的知识经验将圆柱转化成一个长方体来计算体积。又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学生结合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很快就会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结合除法与分数的性质寻找到比类似的性质。
四、关注生成经验
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产生意外,不断在意外中找到灵感、解决问题、积累经验的过程,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不要只停留在表面,对于学生瞬间出现的火花,我们要及时地进行引导、利用。钟启泉教授早就指出,教材和教案只是剧本,教学如同实际的演出,若要把戏演得精彩,则需要导演对剧本独具匠心的诠释和演员对所演角色的创造。
在教学完《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后,有一位老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猜一猜多少度,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成资源:
1.想法多样性
学生通过度量,算一算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和是360°。一般情况下得到结论我们就到此打住了。但这时有一个学生还举着手,我就问:“你有不同意见吗?请讲一讲”他站起来说:“在平行四边形里面画一条线,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两个三角形的和就是360度,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就是360度。”生二:“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角是相等的,所以量出挨着的两个的角的度数就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四个角的和。”生三:只要把平行四边形那个尖尖的角剪下来,再补到下面那个钝角的边上,拼一拼好是不是180度,两个这样的180度就是360度。还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能问一个问题吗?是不是所有的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和都是360度呢?”我说:“这个问题猜测得好,到底这个结论正确吗?我们要通过验证证明一下。”
这里的所谓“轻负”,就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及由此带来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这里所说的“高质”就是较高的教学质量和良好的办学效益(主要指社会效益)。总的来说轻负高质,就是要做到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所神往的,也是国家教育所追求的。我们要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用最佳的教学方法、高效的操作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一、指导教学细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课堂。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处理课堂中那些闪光的细节是否得心应手。在新课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关注课堂的教学细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如果教师能运用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智慧对教学细节之处进行有效地指导,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更加有效,我们的课堂将会更精彩。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为了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数学规律,我设计这样的教学步骤:①先和孩子们一起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边数边讲解:我先数……,它是……平方厘米;再数……,它是……平方厘米;两部分合起来是……平方厘米。②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③让学生动手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④通过自由剪、拼的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⑤互相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一过程教师要积极参与,关注操作、讨论的进展情况,确保结论的可靠性。如: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操作过程,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强调以下步骤: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出示剪刀,闪动被剪掉的部分)。②左手按住右手的梯形,右手抽拉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直到两斜边重合为止。这样就得到一个长方形。③学生根据刚才的演示模仿操作,体会平移的过程。
这样的细节指导对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数学思维方法,以至于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二、预设教学细节,保证课堂教学畅通无阻
教师为了能更好地驾驭课堂,为了不被节外生枝的偶发事件所困扰,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预设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我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的细节预设。
1、教具的选择
教具的选择要本着具有典型性、可操作性、直观性原则。教具的选择是否恰当,操作活动是否规范、有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情况。甚至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教学认识整十数、读写整十数内容时,利用计数器这样进行讲解:如果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几个十呢?4个十是多少?40怎么写?如果在十位上拨8个珠子,表示8个什么?是多少?怎样写?计数器选取简便易行,保证操作活动高效地开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问题的设计
师生情感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是课堂提问。数学问题的价值在于能激起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因此教师设计的提问题要留给足够探索空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发现规律,自主获取数学知识。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内容时,我准备许多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鼓励学生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出你喜欢的长方形。然后设计这样几个问题:①说出你所摆的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②请你告诉老师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③你敢确定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这样的问题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给学生的思维以动力,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能激起学生挑战困难的勇气。
3、作业的布置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班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和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如:在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之后,布置以下作业①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②一个长方形花池的面积是18平方米,长是6米,宽是多少米?③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④用一根铁丝围成长为6分米,宽为2分米的长方形,再用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比较一下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要求优等生全部完成,后进生只完成前二个即可。中等生完成前三个。这种有层次性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了练习、提高、发展的条件,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三、捕捉教学细节,展现教学魅力
课堂教学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思想,所以课堂节外生枝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对“意外”的善待,对“节外生枝”的捕捉,都是利用教学细节生成教学资源,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上如果遇见节外生枝的情况, 我们首先要保护学生课堂学习的良好状态。
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善于捕捉、放大这样的节外生枝,使数学知识能在“节外生枝”中得以拓展。让学生智慧之花精彩绽放,让学生创造火花熠熠生辉。
四、反思教学细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是一门知识延续性很强的学科,原有的学习对后继的学习既有正迁移,也有负迁移。在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方法是促进正迁移的形成,防止负迁移的发生。其实,教师若能积极有效地利用“负迁移”所产生的错误资源,有时反而能让概念教学更深刻。
一、更新理念,直面学生的负迁移
新课程最核心的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时代教学的要求,不但要重视学生的正迁移,更要直面“负迁移”。在教学中,教师对负迁移若能运用得当,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在《三角形的高》的教学中,学生受生活经验的负迁移,一般认为高都是从上往下垂直于水平底线。针对这一负迁移,我通过旋转三角形,让学生感知高不仅使他们有从上往下垂直于水平底线的,而且还有其他各种方向的。接着用几何画板拉动三角形,演示从“内高”到“外高”的过程(如图1),从而丰富了学生对高的认知表象,突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使他们真正理解三角形高的定义。
二、了解学情,收集负迁移素材
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是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真正了解学情,才能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负迁移”。因此,教师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收集负迁移素材,以准确把脉学情。
1.通过前测收集。
在设计教案前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生长点,明确学生“现在已走到哪里”――即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而前测是准确地解读学生的一种有效途径,尤其是有助于了解学生的“负迁移”因素,避免教师“想当然”,使教学更加凸显“以学定教”。
例如,在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时,我通过前测发现学生真正的学情是:很多学生都将数学意义上圆的定义与生活中的圆形相混淆。在前测中我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圆形和指出心目中的圆指的是什么。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大部分是钟面、硬币等圆形实物,而这些实物学生感知到的更多的是圆面。因此受生活认知的负迁移,79.8%的学生指出的是圆面积。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的这一负迁移,触及圆的概念本质――在平面内,到顶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收集错例。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汲取知识比从自己的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错误与探索相联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作为教师,我们要宽容错误,收集错例,真正了解学生的负迁移,将此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巧妙地加以运用,使概念教学更科学有效。
例如:下图的长方形分成两个部分,想一想,哪个部分的周长长?
较多的学生都认为A的周长长。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周长概念掌握得不理想,没有从边的长短去分析,而是从面的大小去分析;二是面积对周长产生了负迁移。对此,我从学生的上述错误入手设计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周长的概念及精准地认知面积与周长的关系。
三、加强策略指导,让概念教学更深刻
1.对比分析,凸显概念本质。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负迁移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还与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似性有关,这是造成负迁移的外在原因。在教学中对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更能加深学生的思维体验。
例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中,已有的长度和面积知识对学生建立体积概念产生了负迁移,很多学生局限于关注某个长度或某个面的大小,较难关注到体积是“立体的、整体的”。因此,我在教学时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空的抽屉和放了书包的抽屉,来初步感知空间的存在,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说明“谁占了谁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理解体积概念中的“所占空间”“空间大小”等抽象词。接着,我创设了“比一比A、B两个长方体(体积不同)哪个体积大”的环节。这时学生会受已有知识负迁移的影响出现很多错误,如有比较棱长的、比较一个面的面积的等错误。这时我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课堂中生成的错误,创设了猜一猜A、B两个长方体哪个体积大的环节。(1)先出示一条长:A:20分米,B:12分米,哪个体积大?(2)接着出示宽都是10分米,猜哪个体积大?(3)最后出示高:A:1分米,B:20分米。通过长度、面积、体积三者之间的对比让学生在辨析中深入理解三者之间的区别,凸显了体积概念的本质,同时渗透了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有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厘清形式与实质,触摸概念本质。
学生在学习某一个数学知识之前,从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对一些问题已形成了某些自己的观念。但学生存在的这些观点往往带有一定的表面性和片面性,有的甚至和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相矛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获得的感性经验来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并积极引导学生严格区分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的异同,实现从生活经验向数学概念的转化。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一课中,由于学生受生活中常见的堤坝、梯子、手提包等实物直观图的负迁移,他们常常认为梯形就是类似于 ,而没有真正从梯形的本质概念上去认识梯形。因此,我采用了几何画板动态演示的办法,通过旋转梯形(如图2)、拉动梯形(如图3)等来让学生观察感知:不管梯形位置、形状大小如何变动,它“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本质属性没有变,所以还是梯形。以上教学中,学生生活经验的负迁移引发了学生思维的冲突,让学生经历生活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再借助于变式和类比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3.着眼整体,深刻理解概念。
概念本身有自己严密的逻辑体系。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概念的确定性。但是,小学阶段的概念教学,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往往是分阶段进行的。因此,数学概念的系统性和发展性与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成了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对矛盾,由此会产生一些负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