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4: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调查分析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居民的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消费也逐年攀升。据资料显示,在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中,医疗保健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个行业之一,并且保健食品的销售额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长。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内,保健食品已经迅速的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
保健食品产业之所以蓬勃发展,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其次,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多层次的社会需求,为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常见的保健产品多为补钙、补血、补微量元素的,它们为保健食品的传统领域,也是保健食品企业争相涉足的重点类别。“脑白金”“黄金搭档”等产品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然后盲目的跟从社会的潮流。这股保健食品热的兴起,不仅让商家赚得盆钵皆满,更让购买和食用保健食品的人越来越多。
但是,大部分人对于保健食品的认识,选择上都是有错误或不健全的理解。而且,绝大多数保健食品是依据中医药理论和中医养生思想而设计的,再有科学组方配伍而成。由于组方不同,原理不同,甚至配伍剂量不同,原料来源不同,工艺剂型不同均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而且在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身体状况、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当中也会有不同的体现。同一保健食品在不同人身上作用效果不同是客观事实,也需要在上市后通过循证医学研究给产品客观的评价。
一.基本情况
1.参与人数:19人
2.材料来源:网络收集资料、药王孙思邈有关书籍
二.调查定位
调查定位:食品养生与保健
三.分析结果
1.食疗与药膳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是食疗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者,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设有“食疗”卷,他广罗百家,凡食疗养生之方,悉皆收入。孙思邈明确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声也;不明药忌者,不能存病也”。把食疗放在医疗的首位,可见他对食疗的重视,真可谓“药治不如食治”。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即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治疾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据调查统计,全世界以各种形式应用中医药膳治病的人,已占世界人口的近1/3。以美国为例,热衷于用中医祛病保健的人越来越多,加利福尼亚州甚至批准了中医药的费用可用作为医药保险费报销。因此,中医药膳销路非常走俏。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美已有1.1万多个中药销售点和中医保健食品供销点,每年销售总额高达16亿美元以上。总之,食疗与药膳的推广,不仅增强人们养生保健的观念,而且对预防疾病,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都有很重大深远的意义。
2.保健食品应用定位的思考
保健食品应用定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定位稍有不当往往就会有违反食品管理的有关法规之嫌。这时,消费者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食疗”与“药疗”的关系。对疾病的治疗,随着科学的发展,也开始强调不能单纯的依赖药物,而应该从全方位(包括饮食、环境、工作压力、生活习惯……)来进行综合治疗。这从我国传统的“食疗”观点分析,也应该认为是合理的,是符合科学的。
关于定位中的“食疗”,许多人认为是把保健品当作药品,是违规、是误导消费者。而这则是对“食疗”的认识问题。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指出:“为医者,当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可见食疗为治疗之首选,而现在却否定了“食”与“治”的关系,把“药”作为治病的首选甚至是唯一,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单纯的“药治”无效现象屡见不鲜。所以,部分消费者是在“药疗”绝望的情况下,寄希望于“食疗”。《现代医学报》07.3.27中题为“望闻问切、把脉中医”一文中,谈及中医是否伪科学时,引用一位普通群众的一段话“科学不是最高目的,中医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并不重要,只要中医能够在西医之外,提供多一种就医的可能性,就没有舍弃中医的理由,西医也不是万能的,那么多一种选择,对病人来说不是更好吗?”对待“食疗”,也应持有这种观点,“药疗”不是万能的,多一种“食疗”对病人来说有什么不好呢?当然这里应该有“度”,食品和药品是绝对不能等同的,“食疗”仅仅是“食疗”,要让消费者明白二者的区别,不要让消费者被误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情况:根据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将护理学基础和专科护理安排在实习前1~3学期学习,因此有些课程学习结束后,距离下临床实习还有半年甚至到一年的时间。以下是这次毕业实习后关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表2所示。从以上表1、表2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在校学习成绩中等水平的占66.4%,高达83.1%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感到专业知识不扎实。
3.学生在校所学的各项技能适用于临床的情况。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原因是在校所教的一般是最传统最经典的,教材内容陈旧,临床上的新技术、新产品更新速度快。下面从四个方面来了解学生在校所学的技能操作运用于临床的情况。(1)你认为在校所学的各项技术操作能适用于临床吗?调查结果有72.7%的学生认为在校所学的各项技术操作基本能适用于临床。(2)你认为在校所学的操作程序与临床是否一致?调查结果有84.1%的学生认为在校所学的操作程序与临床是基本一致。(3)你认为学校实训课的模拟情景与临床实际是否一致?调查结果有83.8%的认为学校实训课的模拟情景与临床实际基本一致。(4)临床操作器材与学校教学使用器材一致吗?调查结果有87.1%的学生表示临床操作器材与学校教学使用器材基本一致。以上数据结果表明毕业生对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学质量、教学情境模拟以及操作程序比较认可。
4.下临床前岗培内容的实用性及技能考核必要性的调查结果。岗前培训是为护生准备进入临床第一线实习前而安排的一项教学任务,为了让护生尽早适应临床新的环境,较快地进入实习状态,也为了避免实践教学滞后临床,护理教研室根据自编的《护理专业职业综合技能训练》教材中的各项操作进行强化训练,并做了考核,成效如表3,表4所示。表3调查结果表明,下临床前岗培内容学生更倾向于临床常用技能操作项目,而不是教科书上所有项目的重复。表4调查结果表明,下临床前的技能考核是很有必要的。
二、讨论
1.针对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问题,本人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为满足多元化的护理需求,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学生在校除了努力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护生本人努力外,关键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其一,在教学内容方面,立足于传统知识固然重要,但一定要体现“新”和“实用”,否则教师只是一个教书匠。“新”指的是课本外的知识延伸,要不断把临床前沿的东西带给学生。“实用”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在学生今后的工作中能切实地应用到。传统的知识传授能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新”和“实用”的知识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其二,教师要树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我校是高职院校,扩招后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停留在中学阶段,没有完成从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转化,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又由于我们专业的特殊性——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教师教会学生掌握一套有效的自主学习的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讲授各种学习方法和策略,还要培养学生课堂外的学习能力和意识。比如,教师要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检索文献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书籍与资料,还要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共同进步,等等。使学生离开课堂还能继续学习,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些都应该是一名教师的本职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81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8.067
“学困生”(又称差生)是指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的那部分学生,依据成因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学生本身智力水平低下,不能像普通的学生一样学习;另一种是智力水平和其他同学一样,但是学习成绩却明显低于同年级的学生。
转化是指在教师和家长共同帮助下,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经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一、具体实施
1.确定个案调查研究。在全校28个班选择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学困生”进行摸底,建立个体档案。
2.对“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进行问卷调查。从基本情况、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进行问卷调查。
3.选取有代表性的“学困生”家访或电访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学困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与学生本人进行谈话,了解他在学习上遇到的障碍,进而了解其心理、情绪等。
4.通过对本班学生及任课教师的访谈,了解学困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现。对学困生的作业、试卷等书面形式的文字材料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
二、材料分析
山丹县第二中学“学困生”约占总数的12%左右,在调查的280名“学困生”中男女生的比例大约为2.2:1,随着年级的升高“学困生”呈增长趋势。
通过对“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的问卷调查”分析我们得到一下结果:
1.通过问卷的数据统计发现,男生占“学困生”的大多数,其中大多是居住在农村,从农村转学而来的学生。
2.大多数学生有进取心,希望班级有好的班风,自己也想好好学习,但自我控制能力差,怕动脑筋,上课发言还不够积极。
3.这些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教师讲课的内容他们多数听懂的地方,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也不多。
4.大部分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但他们没有稳定的工作,而关注孩子的机会少,在家的家长知识水平较低,不能担起辅导的职责;大部分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家人对他们的期望值很高,没有过多的家务劳动,但比较溺爱他们。
三、发现的问题及结论
课题组成员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家访,发现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从教育教学角度可将其形成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
(一)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学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甚至违反纪律。平时贪玩,作业拖拉,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困生”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考试屡考屡败,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缺乏学习信心。
3.学习方法不当。“学困生”往往是课前不预习,课堂上懒得做笔记,课后不知道去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外部原因
1.社会的因素。在这个网络盛行的时代,它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和便捷,也对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使其沉迷网络游戏,逐渐产生厌学、弃学的心理等。
2.家庭因素。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进行隔代抚养,他们长期在缺少父爱、母爱的环境下成长,加之爷爷奶奶只知溺爱,不知关心其学习,造成他们学习日趋困难。有的虽父母都在家,但文化程度低,对其子女在教育管理上方法欠妥,致使这些学生产生学习的困难。
四、转化的策略及建议
(一)转变教学观念,建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关心体贴、循循善诱、耐心细致的教师,会被“学困生”所尊敬,“学困生”往往会顺应教师的期望,主动、热情地投入学习。
(二)发现闪光点,增强“学困生”学习兴趣和信心
教师要善于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教学过程中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减少“学困生”学习的挫折次数,以此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向“学困生”介绍身边成功的经验,让他们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这样才能使“学困生”树立学习信心,也才能使“学困生”转化为合格生甚至优秀生。
(三)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避免只用分数高低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等。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学困生”应按他们的实际进行激励性评价。
(四)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
有些“学困生”学习有积极性,但成绩却总不理想,主要是他们缺乏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学困生”普遍存在压抑感,具有厌学情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多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做到优先交流、及时表扬,消除恐惧心理。
据统计,我国主要新闻网站和取得登载新闻资质的商业网站创造了国内绝大多数的网上浏览量,在全国60多万家网站中处于主导地位。
随着网民的增多和需求各异,网络媒体的内容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权威的同时,频道分工亦朝专业化和行业化、地方化方向发展,频道之间的竞争、频道的生存空间、频道的发展空间、频道的经营之道等越来越受人关注。
强者恒强 弱者恒弱
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频道创建时间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相一致,以2000年-2003年为高峰。改版一般为一年一次,可以断定,频道栏目、版面的设计生存期为一年左右。调查中发现,1999年及以前创建的频道,改版次数一般在六次及以上,2000年至2003年频道创建最多,而改版二至三次的也最多。
频道数量大多在10个―19个,大型网站在40个以上。频道栏目多样化,9个以上的为80.5%。反映出“分众化”的新趋势。由此可以判断:频道化是为受众“细化”而出现的,而再进一步的细化则在频道内部的栏目。因为网站首页的设计需要保持一个合理的容量,即首页能容纳的内容有限。我国的网站相比于国外网站在首页的表现风格上属于“长化”,首页呈现的内容很多。但过多则会增加网民的接收成本,因而下一步满足受众细化要求的方法应该是频道内部的栏目多样化。
员工数量与更新频率呈现两极分化,这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31.6%的频道员工数量是一人到两人,27.8%的频道有10名及以上员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相应地日更新频率在50条以下者高达41.7%,201条以上的则占30.6%。原因为以下三个:
一是政府对中央级网站重点扶持,投入巨大财力,并有相应政策支持,使中央级重点新闻网站实力强大。
二是商业网站占据先行之利,加以体制的灵活与资本的运作,能够保持领先地位。
三是这两者之外的网站则生存艰难,1-2人主持一个频道,可能只是作为母体媒介的附属物,起到使母体媒介在网上“露露脸”的作用,母体媒介对其根本不重视,视其为可有可无之物。
新闻来源选取标准
网站的内容来源、对不同来源内容的真实性判断与内容选择标准涉及到国家的相关政策,也与网络信息的可信性,网络编辑的编辑取向密切相关。
我国相关法规规定,非传统媒体背景的网站不能刊载自采性新闻内容。对比此次所做调查问卷中“网站分类”结果就可以发现,94%以上的网站频道在内容来源上是“部分自采”,部分由母体媒介或其他媒介提供,而调查对象中商业网站比例是22.2%。这意味着至少有部分商业网站有自采原创信息,要么是违犯有关国家法规政策,要么是打“球”,采用“官方授权网站”或不挂新闻牌子而实质是新闻的作法。
互联网信息的可信性低于传统媒介,自网络新闻诞生之日起,逐步形成了“网上虚假新闻泛滥”的刻板成见。这固然有任何个人都能隐匿地使用网络新闻的客观原因,但为什么非个人的网站也会背上“假新闻多”的恶名呢?因为频道编辑们在选择内容时,排在第一位的标准是“重要性”,而不是“真实性”。网络编辑对内容真实性的把关作用并不明显。这可能是出于这样一种心理――权威媒体是可信的,能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因而对于来自权威媒体的信息完全相信。
所以,要减少乃至杜绝网络虚假新闻,一方面要加强管理,提高编辑的鉴别能力与对“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认识;另一方面,权威媒体对真实性的把关作用不容低估。网络世界不同于传统传播空间,传统媒体的失实虚假信息,其受众范围大都局限于某个地理区域、行业区域,而在网络上,因网络的无界限性,加之互相的连环转载,对失实虚假信息就会有一种放大作用。可以说,网络失实虚假新闻不一定比传统媒体多,但其恶劣影响则大得多。
广告VS内容:孰重孰轻
各频道注重经营,但其经营情况不尽人意。80.6%的频道与其他组织合作进行过推广宣传活动,拥有和正在创建品牌栏目的频道达到88.9%,这一切都表明频道对经营活动是相当重视的,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但这些尝试是否有效呢?一位调查对象在问卷上写道:“频道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经营途径”。频道年广告收入在10万以下的达到了47.2%,10万元,刚够两个人发工资。网络媒介,尤其是新闻网站,仍需寻找有效的赢利途径,探索可行的赢利模式。
非常遗憾的是,就是这样微不足道的经营已经干扰了内容,当广告与内容相冲突时,61.1%的调查对象表示会采取经营至上或照顾经营的作法。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怎样避免经营对新闻内容客观性、公正性的影响,使网站不至被广告所控制而丧失其媒介基本原则,是一个值得重视并研究的问题。
商业网站的经营好得多,本次调查中有2个年广告经营额过500万的频道,均属于商业网站,说明商业网站在广告市场上仍居于优势。
用一句话来描述典型的网站员工,就是“年轻的大学生,月收入三四千,时常加班”。
【正文】
2021年企业春季用工调查分析报告
为及时掌握我市各类企业用工现状以及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用工服务,缓解用工矛盾,2021年1月,市人社部门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了2021年企业用工需求抽样调查工作。
一、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分布
按企业规模分,100人以下6538家占81.45%,职工人数21.17万占29.42%;100人以上500以下1274家占15.87%,职工人数24.78万占34.43%;500人以上215家占2.68%,职工人数26.02万占36.15%。
按企业经济类型分,国有集体企业340家占4.24%,职工人数7.7万占10.7%;外资企业(含港澳台)365家占4.55%,职工人数6.66万占9.25%;合资企业245家占3.05%,职工人数4.23万占5.88%;民营企业7077家占88.16%,职工人数53.38万占74.17%。
按企业所属行业分,以纺织服装、机械装备、电子电器、石油化工、船舶海工为主的制造业4570家占56.93%,职工人数44.72万占62.14%;建筑业793家占9.88%,职工人数7.64万占10.62%;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主的服务业2434家占30.32%,职工人数17.68万占24.56%;其他行业230家占2.87%,职工人数1.93万占2.68%。
2.员工分布及薪资水平
目前调查企业职工总人数71.97万人,其中非**籍员工21.3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9.67%。全部行业中,减员较多的行业有纺织服装业、电子电气以及机械设备制造业。2020年企业离职总人数12.35万人,其中退休2.26万人,年度离职率为17.16%。
调查显示,3成企业在2021年的薪资将上升,受调查企业预计2021年新招用员工平均月薪为4009元。薪资上升的企业中,有72.63%来自于制造业,18.16%来自于服务业,其中以机械及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主,该行业新入职平均月薪为4569元。
二、用工需求特点
1.五成企业有招工计划,超半数为补充流失
2021年有招工计划的企业3853家,占企业总数的48%。计划招工12.56万人。有2766家企业认为目前仍处于缺工状态,占比34.46%,用工缺口8.6万人。主要原因有:54.48%的企业用于补充流失,缺口5.14万人占45.81%;40.24%的企业用于新项目投产,缺口5.86万人占52.23%;补充退休人员的需工企业占5.28%,缺口0.22万人占1.96%。
2.民营企业需求量大,各类规模需求较为平衡
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含港澳台)、合资企业、民营企业招聘人数分别占比4.04%、11.9%、7.74%、76.32%。从企业规模看,100人以下、100-499人、500人以上企业招聘人数分别为3.35万人、4.96万人、4.25万人,分别占比26.68%、39.46%、33.86%。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人数占比差距不大,相对平衡。
3.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信息技术招聘需求依旧旺盛
从产业用工需求看,一产、二产、三产的占比分别为0.64%、83.74%和15.62%,其中制造业用工需求比上一年度上升2.2个百分点。从需工行业类型看,制造业中纺织服装、电子电气、化学化工是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分别占产业需工总量的11.61%、10.8%和7.59%。服务行业中需求量较大的行业为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居民服务业,分别占产业需工总量的26.74%和16.16%。
4.对新员工的学历要求提高,年龄限制进一步放宽
从企业对招聘新员工的文化程度要求看,本科及以上14471人占11.52%;大专23397人占18.63%;高中技校及中专42813人占34.09%;学历无要求44918人占35.76%。与往年相比,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反映出企业对新员工的整体文化水平要求逐步提升。
对新员工年龄要求看,35周岁以下54498人占43.39%;35-45周岁43498人占34.63%;无年龄要求27603人占21.98%。与往年相比,无年龄要求占比提升11.48个百分点。随着用工紧缺、招聘难度加大,企业对用工年龄需求有进一步放宽的趋势。
5.有一定技能的员工仍是香饽饽,普工需求有增无减
调查显示,我市企业对普工需求有增无减。企业对新员工的技能要求中,中、高级工12933人占10.3%,初级工、熟练工34535人占27.5%,无要求78131人占62.2%。我市高速发展的当下,大量基建工程、大项目工程投产,企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技术工人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仍是企业比较青睐的对象,但由于市场上这类群体比较紧俏,部分企业会招收普工再进行培养。
6.对服务企业用工的意见或建议
调查中有38.9%的企业提出服务企业用工的意见建议,其中:建议通过搭建信息平台提供有效对接的占63.69%,建议组织到劳务基地招聘的占14.94%,建议组织到高校招聘的占11.8%,建议增加招聘会频次的占9.57%。
农业产业化是通过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以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使产、加、销一体化,农民不仅能获得生产环节的效益,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享受“从田头到餐桌”的利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上浦镇地处虞南地区,全镇约2.3万农业人口,耕地面积2.23万亩,山林面积6.73万亩。近年来,通过积极争取上级农业部门的项目,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推进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文秘范文)
一、 上浦镇农业发展现状
1、农业开始走向产业化。以九连村为例,全村共有1861人口,600多户农户,有土地2400多亩。到xx年,全村有100多户农民种蔬菜,形成蔬菜基地652亩,除了一些不适合种蔬菜的土地外,基本上都种上了蔬菜,农民每亩田的收入从600多元增加到xx多元,蔬菜基地成为九连村的特色农业。
2、特色农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到xx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652亩,桑园2500亩,杨梅2110亩,竹林2400亩,茶业1430亩,板栗xx亩。
3、畜牧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出一批特色畜禽产品。目前全镇拥有5个养禽场,规模5500羽以上,6个养猪场,年出栏7500头以上。
4、农业企业及专业合作社有所发展,目前有金达茶厂、玉龙茶业有限公司、绿鼎茶业有限公司、谷贤粮油加工厂等四家农业龙头企业。有一家专业合作社(九连蔬菜专业合作社)。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民增收渠道有新的拓展。通过发展加工业,开展劳务输出,逐步把农民引导到二、三产业上来,改变了农民就业结构,出现部分离土农民。
二、 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乌海市;公交;问卷调查
Key words: Wuhai city;public transportation;questionnaire survey
中图分类号:U49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312-02
1 问卷调查背景
此次问卷调查是科研课题“乌海市海勃湾区公共交通优先系统的研究”项目的实地调研成果。由本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组织多名调查人员对乌海市部分企业、事业单位、饭店、公交站场、火车站、商场等各类人员展开不记名调查问卷调查的成果,实发问卷800份,回收填写内容认真完整的有效问卷600份,有效问卷比例为75%,符合问卷调查要求。
2 被调查者的概况
在本次调查问卷所有的调查者中,男性共354人,占总人数的59%;女性为246人,占41%。从年龄结构来看,虽然是随机抽样调查,但被调查者以中青年为主,18岁以下的共17人占2.8%;18-30岁的青年占53.5%;而30-40岁的中青年占20.3%;40-50岁占14.8%;50-60岁占6.5%;60岁以上的占2%。从被调查者所从事的职业来看,企事业单位职员占38.67%;私营及个体老板占10.33%;学 生占32.83%;公务员和离退休人员各占6.33%,其它5.50%。月收入2000-5000元占40.33%;5000-8000元占13%;无收入占29.83%,2000元以下占12.50%。由以上所占比例可知,企事业员工收入两到五千人数最多,大中专学生无收入次之,个体经营者高收入者第三,他们的出行方式各异因此对乌海市的出行现状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3 被调查者日常出行情况
被调查者的出行情况,主要从被调查者家中小汽车的数量、通常出行选择的交通方式、最近一次(通常)出行的目的是、出行的距离以、平均每天的出行的次数以及出行时间和费用消耗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
从被调查者私家车的数量来看,家中有1辆的占近半数为48%;无车的占38%;有两辆车的人数也绝非稀少占12%,此外两辆以上的占3%。这也反应了乌海市私家车保有量飙升的现状,也正由此,在日常出行方式选择上私家车出行比例略低于公交31.7%的比例占28%;此外步行、自行车、出租车及出租换乘公交分别占到19.3%、8.5%、5.7%和1.8%,共占总出行量的35.3%。问及通常出行的目的51.3%是日常上班(上学)或下班(放学);此外,探亲、访友、娱乐、购物、看病占24.2%;外出商务或办事占25.8%。可见居民日常上班或上学是出行的主要组成。乌海市属于中小型城市,38.5%的被调查者日常出行的距离都在2公里以下;但仍有28%的居民出行在3公里以上,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乌海市的部分工业厂房迁至城市的工业园区所以上班路程较远。对于被调查者每天出行次数的问题出行1-4次所占的比例基本相近。从这些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未来乌海市公交发展中,海勃湾内公交以及和工业园区之间公交的发展将是重中之重。
从居民的出行时间和成本来看,如果您乘公交出行时耗为25分钟以内占30%,25分钟左右占48.5%,40分钟以上占21.50%;但是同样的出行距离如果改坐私家车或出租车需要的时间为15分钟以内占45.17%,15分钟左右占34%,20分钟以上仅占20.83%,可见公交车出行的时间消耗和私家车或出租车相比所需时间要多不少,私家车在节约时间成本上优势很大。而对于出行费用选择公交出行费用一般在两元以下,因为乌海市属于中小城市,一般情况下最多换乘一次就能到达目的地,如果是私家车,因为出行距离一般不是太远所以根据调查每次出行的燃料费和停车费基本在10元以下,占私家车出行的64.33%,可见在出行费用上公交车并不比私家车占据太大的优势。此外,问及“您认为乌海市的交通出行环境如何?”33.83%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好,认为一般的占27.83%,认为很好和好的共占25.33%,较差和差的共占12.66%,可见公交出行环境尚可,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出行时耗问题是乌海市公交发展目前面临的最不利因素,同时也反映出乌海公交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亟待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
4 乌海市居民出行需求弹性
调查中,“假如停车费上涨,同样的出行距离和出行目的,您会放弃使用小汽车出行吗?”62.5%的出行者表明会放弃,但仍有37.5%的不会。这说明停车费对于出行方式的需求弹性影响不大,但是如果不使用小汽车出行,优先选择的交通方式中公交占到近半数的48.67%,说明公交车的出行很大程度上受到私家车出行的制约和影响,而进一步假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得到改善,乘坐过程不再拥挤,更加舒适,84.3%的人愿意改乘公交;假如乘坐公共交通的等车时间和步行到站的时间缩短,82.5%亦会考虑采用公共交通出行;这说明公交出行的需求弹性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出行时耗、舒适性及便利性是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和公交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提高公交的服务水平、降低公交出行时间、优化换乘站点以及提高公交乘车的舒适性等方式来增大公交出行的需求。此外在如今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实施公交优先已经成为城市健康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对被调查者的调查发现62.5%的出行者听说过公交优先,且85.17%的被调查者表示支持公交优先,这说明对于未来公交优先的实施是很有优势的。
5 结语
从上述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乌海公交为乌海市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市民出行,也降低了市民出行的成本,乌海市民基本上对乌海公交是认同的。但是随着乌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乌海市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乌海公交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而私家车的飙升更会对公交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挑战。但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实施公交优先,改善出行环境,降低出行时耗等方式来利用公交的综合优势来吸引或引导市民朝着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乌海市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才能促进乌海市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乌海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厉亚军,段涵,陈俊等.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对策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02/03:28-31.
[2]邓宇鹏,刘伟.东莞公交问卷调查分析报告[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9(12):1-4.
一、调查发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企业用工稳定性较差,流动性过大。尤其是商贸、餐饮等服务类企业,多数是“流水式”职工。某民营股份制船舶运输企业从**年成立以来,现有职工50余人,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企业工作的只有7人,包括4个股东,4只船仅船长一年就要换2、3人。某餐馆郭老板说:我原来招聘服务员要年青的、漂亮的、有一定文化的,实际上这种人留不住,一旦有更好单位,她们连招呼都不打一个就走了,从**年元旦开业以来,一直延续下来的老职工只有4名,而他现有职工150余名。
出现这些问题,一是社会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较快,用人需求量增加,出现一定的用人竞争,对于年轻、有一定文化,尤其是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能够比较顺利地找到或挑选较理想的工作单位和岗位,随时“跳槽”便成自然;二是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社会服务业,成立时间不长,资金积累不多,较多企业只有微利,职工工资普遍偏低,职工一旦有机会找到收入更多一些的单位,“舍旧求新”便成必然;三是出现这种现象的企业,基本上没有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对职工无约束力。
(二)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认真履行难。此次调查的83户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0%以上,但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街道服务类企业、乡镇企业,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足50%。较多中小企业只与少数管理岗位上的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而与一线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很少。据白涛办事处社保所调查资料反映,该办事处的城镇中小企业职工未签订个人劳动合同的有18%左右,未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有90%以上。有的虽然签有劳动合同,但对企业和职工双方的约束力并不大,要认真履行更难。少数企业只是为了应对劳动保障等部门的检查,规避法律而与职工签订形式上的合同书,实际上并未按合同上的条款履行。
出现此问题,一是劳资双方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由于企业用工来源渠道多,其中很多职工与企业负责人(特别是小型企业老板)有着沾亲带故、哥们熟人的关系,认为不签订劳动合同也不会出现问题,仅以“感情”、“私交”、“义气”用工。职工也认为与老板“结交深”,“信得过”,用不着签合同来约束双方。某运输企业有职工45人,其中骨干职工都是企业开办时就与老板一起“摸爬滚打过来的”,是老板的同学或邻友,在座谈会上双方都说“不会发生劳资纠纷,签不签劳动合同都一样”。二是企业或职工不愿意签劳动合同。企业认为,劳动合同条文要包括职工的工资、保险、假期、生产安全、培训等各方面内容,一旦写成书面条文,想变就变不了,如果企业想减员减不了,不与职工签合同,随时可以减员或辞退不想再用的职工,工资支付只要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就行。职工不愿签合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部分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在拟订合同条文时没有与职工平等协商,甚至有一些“霸王”条款,职工认为对自己不利,不愿签订;另一方面部分职工、特别是农民工认为签订劳动合同后把自己“捆死了”、“套住了”,想走走不了。三是企业和职工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学习理解不深,对如何签订劳动合同不甚了解;有的企业主观上不愿将劳动合同条文写具体,怕写具体了难以变更。四是有关部门对劳动合同的具体签订指导工作欠缺,相关学习培训少。
(三)职工工资收入低,有的还被拖欠,克扣,职工迫于“另寻出路”。此次调查的83户中小企业职工人月平均工资统计虽达到1180元,但普通生产岗位职工月工资上1000元水平的却并不多,多数生产一线岗位职工、特别是农民工一般只有600—800元左右。据某办事处社保所长组织人员对辖区136户中小企业走访,多数私人小企业职工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每天工作在10小时以上,而工资有的还没有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560元)。某国营造船企业的一名技术人员文某,2006年从哈尔滨工学院毕业进入企业时,企业想与他签订为期5年劳动合同,但文某认为企业付给他的工资每月不足3000元,比起同学在沿海同类造船企业每月8000—1万元低得多,就迟迟不在合同上签字。企业认为像文某这种专业对口人才难得,一方面将文某调到更重要的科技岗位上工作,同时一次性给文某1.5万的科技补贴,使文某安下心来,与企业签订了为期9年的劳动合同。
出现上述问题:一是多数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受金融危机冲击,经济效益下滑,甚至处于暂时停产半停产状态,被迫调低职工工资标准,职工为了维护本人生计和供养家人,不得不中断原有的劳动关系,寻找新的就业门路;二是少数私营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为降低人工成本,获取最大利润,或达到“软裁员”目的,以金融危机影响,经济效益下滑为借口,有意采取压低职工工资或提高劳动定额标准等手段,迫使职工主动提出辞职,不需支付经济补偿。如某中外合资企业,从2007年底至今,采取这种“软裁员”手段就先后辞退了200多员工。三是企业工资分配制度不规范、不健全、不合理,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存在问题较多,没有工资协商制度,工资标准和分配办法基本上是老板说了算。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老板可以随意决定劳动定额和工资标准,劳动力价格太低。四是国家对企业,特别是对非公有制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政策不健全,同时督促检查乏力,企业自主分配基本成了“随心所欲”分配,分配不公、差额过大的现象比较明显,有的企业内部职工收入高低差距达10倍以上。
(四)社会保险参保面还较窄,较多职工还游离在社保大门之外,对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影响较大。此次调查的83户中小企业五大社会保险,除国营企业外,集体企业、民营股份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相对好一些,其余四项社会保险均较差,企业的参保率只有50%左右,职工的参保率不到20%。另据某办事处材料反映,该辖区内105户小型企业,参加了五项社会保险的企业只有20户左右,80%的企业只选择参加了其中一、二项(多数企业选择养老、工伤保险)社会保险,有15户企业不给职工参加任何一项社会保险费。某矿山企业,现有职工325人,其中农民工219人,除参加工伤保险外,农民工没有参加其它社会保险。某办事处辖区内有民营水陆运输企业23户,职工3000余人,参保职工只有200余人。
存在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小企业普遍经济效益较差,利润微薄,难以承担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多数企业采取选择一两项险种参保,或只为少数管理层人员、技术骨干职工投保。二是企业为了减少用工成本,增加利润积累,主观上不愿为职工投保,尤其不愿为全体职工五项险种都投保。某餐饮企业老板郭某说得很直率,他说:“我的餐厅仅职工工资每年就要支付130—140万元,如果再给每位职工都缴纳五项社会保险,每年需要增加支出40—50万元,这样用工成本太高。三是部分职工有现得利思想,本人不愿参加社会保险。这些员工认为,工资收入本来就不高,扣缴社会保险后工资收入更少,难以生活和养家。特别是多数农民工,出门打工就是为了挣钱,供养老人和子女入学,只能将全部收入用于现实需要,对养老保险等问题无力顾及。因此,部分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条文中,有将社会保险费直接计发给职工的约定。
(五)工会组织和职代会制度不健全,职工很难与企业建立起稳定的劳动关系。调查的83户中小企业中,建有工会组织占一半多一点,但其中1/3左右的工会组织基本上是“有名无实”,无专职人员、无活动经费、无单独的工会活动、无工人代表会制度或职代会制度。据有的办事处调查,私营企业和小型企业基本上都没有工会组织及职代会制度。
出现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小企业职工人少,条件十分有限,工会组织和职代会制度难以建立;二是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者,尤其是私营企业老板,内心不愿意建立工会组织和职代会制度。三是有关部门对中小企业建立工会组织或工会小组和职代会制度检查、指导不够。
(六)劳动保障监察的力度不够,手段乏力,监管办法和措施不到位,未能将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及早发现和消除。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经费短缺、设备缺乏,“手长衣袖短”。*区劳动保障监察行政部门目前只有专职监察员3人,劳动争议仲裁人员3人,要面对全区4000余个各类企业、数十万劳动者(仅2009年1—5月就调处劳动争议案件500余件,其中涉及劳动关系方面案件120余件),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建议
(一)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自保意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工会法》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及政策,较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资产所有者(老板)、劳动者目前还并未掌握,很多条款的具体内容还不知晓,不熟悉。部分中小企业负责人和劳动者,也还不甚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法律法规宣传必须坚持经常化,通俗化,多联系实际问题,针对性要强些。中小型企业要尽可能设置专(兼)职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特别要充分发挥乡镇社保所的作用,对小型企业老板进行宣传和组织一定的学习培训,将人力资源法律法规落实到实处。
(二)强化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内部工资分配政策调控和指导,保持职工工资有一定增长,用职工的经济收入增长来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改变目前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工资分配政府基本不管或无法管理的状况。国家要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认真研究国有垄断性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工资分配的政策措施,保证工资分配的相对公平公正,控制社会分配不公继续蔓延,提高劳动力价格。
(三)健全完善统筹城乡的、统一的社会保险一体化体系。将社会保险扩面单位重点放在中小型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上,参保人员扩面重点放在农民工、季节工、非全日用工的劳动者上。对刚兴办的、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一段时期内,可以适当降低养老保险缴费比率,包括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比率,减轻企业和职工个人的负担,提高参保积极性和参保率。对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雇工、经济困难企业、季节性、临时性员工等,可以推行“弹性社保”政策,包括缴费时间“弹性”,缴费基数、费率、方式等“弹性”。对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的养老保险,实行自愿分步走战略,缴费比例允许分阶段逐步到位,不搞“一刀切”。对暂时不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中小企业,应允许经济效益好转后补缴。对过去没有缴纳养老保险金的老职工,只要企业和职工本人都愿意补缴,应放宽补缴条件,减少相关手续,使老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能有15年以上,能每年领取到养老金,对稳定社会和民心有利。
(四)将劳动关系管理的重点转向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小型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应以集体劳动合同为主,以此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人力社保部门、地方工会组织、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等要把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包括集体劳动合同签订的指导、检查作为劳动关系管理工作的重点,积极引导,热情帮助,尽快实现劳动合同化管理的规范化,稳定中小企业劳动关系。对于只有几名、十几名职工的微型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雇工、季节性、临时性雇工、职工流动性较大、更替频繁的生产工作岗位,可以签订集体劳动合同或“岗位式”劳动合同,只要劳动者到这样的企业或岗位工作,无论是否再签订个人劳动合同,都受集体合同或“岗位合同”的约束,发生劳动争议纠纷,都以这种合同作为处理依据。这样既适应职工变化的需要,方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履行,减少劳动者个人和企业签订合同的麻烦,又可以起到应用劳动合同约束双方,调解矛盾纠纷,稳定劳动关系的作用。
纵观高良镇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虽然各种作物均有种植,但比例不协调,以至于经常出现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情况。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投入与产出比例相当,甚至投入大于产出,生活难以得到改善。
本次调查以高良农民为样本,在高良镇各村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97份,其中有效问卷97份。问卷回收率97%,问卷有效率97%。 在有效的97个个案中其中罗阳方向35个,旺埠方向占18个,新江方向占44个。
一 数据分析
1、农民选择种植该种经济作物的原因
在农民种植该种经济作物之前,他们了解关注有关的种植信息、学习有关种植技术、看清产品市场前景等都十分重要,如果对这些基本情况都不了解就盲目种植,很难取得较高的经济收益的。(见表1)
表1农民种植之前对该种经济作物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
选择种植该种经济作物的原因
种植前对该作物种植技术的了解
政府指导
一、调查目的
《经济生活》曲线类选择题具有直观性强、信息量大、新颖灵活等特点,能够很好地考核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因而被高考命题专家所青睐,成为高考选择题常见的题型之一。由于此类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科学性、敏捷性、发散性,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而也是同学们易错的题型之一。为了全面真实的了解我校学生解答此类题的能力水平,我们课题组成员选择了典型的20道曲线类题为例做学情调查。
二、学情调查的基本情况
1.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对曲线题掌握的真实情况,我们课题组在历年的高考题及各校的模拟试题中精选了20道选择题,作为考察的试题,限时为45分钟答完。
2.学情调查的实施
调查方式采用试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的方式。这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率为100%。调查的对象是我校高二年级与高三年级文科方向的学生,采取了分层抽样的方式,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使得调查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校文科方向的学生在没有复习前与复习后对曲线类试题的掌握
情况。
三、学情调查的统计及分析
高二年级,共47人
高三年级,共54人
根据答题情况和与学生的面谈,我们找出如下问题:
1.函数思想没有建立起来
做经济学曲线题的关键是读懂曲线,基本方法是:观察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因变量的取值会有什么变化。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能力欠缺,再加上经济学与数学有区别,数学上习惯以横轴为自变量、纵轴为因变量,而经济上的习惯恰恰相反,以纵轴为自变量、横轴为因变量,当然具体题目也有依数学习惯的,这就加大了做此类题的难度。
2.基础知识不扎实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答题的第一依据,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前提。我在调查中发现我校的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对经济生活中涉及的基本理论不掌握,也就不能明确这两个变量究竟应该是什么关系,这也是答题中容易出错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知识面狭窄
思想政治是一门时代性、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改革中的政治课日益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就决定了这门学科的教学必须紧密地联系现实,联系国际、国内和生活周边以及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而面谈中有很少的学生能够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这也许与教师的引导不够有关系。所以,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对材料中出现的时政背景材料的理解不透彻,这也增加了学生答题的难度。
4.平时功夫不到位
高三一轮复习到的题,学生答的比较好,而没有复习到的就很差了,高二的学生比高三的学生更差,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教材本身就缺少对这些曲线图像的介绍,而我们的老师在高一高二上课的过程中没有特别重视对此类知识的讲解,到了高三一轮复习开始以后才接触。学生本身的基础就差,这样一来压力就会加大,一部分同学对此类题从心理上产生了畏惧。
四、建议
1.注意学科理论素养的培养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愈准确,所以,考生在复习中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要求考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2.注重学科综合,教学重视学科渗透
政治曲线类选择题的问题设置有这么两种类型:①以图求文:以一幅(个别题目也有两幅的)曲线图作为题干,辅之以简短的文字说明,展现某一经济现象、经济规律,如数值变化、数量关系;四个选择肢则以文字形式呈现,涉及对相应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的认识、理解。②以文求图:题干以文字形式描述某一经济现象、经济规律,而以四幅曲线图作为选择肢,要求考生从中选出符合题干文字描述的一幅。函数思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的规律,人为的构造一种客观函数关系去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人为的因素造就一个自以无限为有限,用有限的公式去描述一个有着无限数据的事物。其实这类型的题就是思想函数在经济学领域里的应用,实质上这样可以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关注数学与经济学这两门课程内容的融汇点。
3.知识的积累很重要
注意经济曲线试题的归纳。知识的积累很重要,这里的知识积累包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时事政治,明白一些时政词条的含义,比如什么是CPI,还有就是练习从历年的考试题中收集的试题。只有当量变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在复习备考中,我们既要对经典高考题进行归纳整理,同时又要注意收集调研考试中出现的此类试题,建立属于自己的经济学曲线“文件夹”。这样,有助于我们加深和拓展对学科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培养和拓展解题技能,有助于我们加强思维缺陷的防范和训练,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优秀的思维品质。
4.锻炼坚强的意志
20*年我市涉外房地产企业正式登记注册的有4户。至20*年,由于项目开发和销售完结,有两家企业停止经营,另外又有新注册的企业两家。故20*年登记户数仍为4户。注册类型均为外商投资企业。
(二)经济税源及入库税收收入:
20*年我市涉外房地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721万元。20*年实现销售收入574万元。
20*年元至12月,我分局共计入库房地产行业税费350万元。其中:纯税收入344.87万元(营业税340万元、个人所得税2.41万元、印花税1.62万元、土地增值税0.84万元)。
20*年元至12月,我分局共计入库房地产行业税费180.10万元。其中:纯税收入169.90万元(营业税156.30万元、个人所得税3.02万元、印花税8.44万元、土地增值税2.14万元)。
二、××市涉外房地产企业趋势分析:
从调查分析的情况来看,我市房地产行业,尤其是涉外房地产行业发展呈以下几个趋势:
(一)在新一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金融紧缩政策出台后,首先减弱了住宅金融支持度。由于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对银行金融支持依赖度过高,金融紧缩之后将对房地产市场带来较大冲击,产生“急刹车”效应。
(二)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房地产行业投资的速度明显过快。然而在缺乏决策层有效控管和指导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影响和冲击相当严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房地产的投资增长远远大于销售增长,只是商品房空置率上升,更深层次的后果则是造成房地产投资结构不合理,吸收了大量银行贷款的房地产业成为泡沫,税收自然呈萎缩状态。
(三)私有制股份制房地产公司成为该行业的主流。目前我市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性质以私有、股份、有限公司居多,约占全市房地产企业的80%左右。涉外房地产企业中更是100%的为私有性质,且销售和财务人员多为家族成员,纳税人素质参差不齐,纳税意识较低,主观偷税和非故意偷税的可能性都比较大。
(四)市区内房地产开发的重心转移。随着城市改造的深入,以及有关房地产开发相关政策的不断规范,我是原有易开发资源逐渐萎缩。新项目开发地由西向东,逐渐由市中心转移向市区边缘城郊结合部,或地价相对便宜、房地产业尚在起步阶段的的县级区域,而且时间和项目都比较集中。在这个因素下对涉外分局的税收管理的冲击是最明显的。
三、涉外房地产企业在税收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根据省局和市局的部署安排,我局对所辖房地产企业20*年度和20*年度税收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因房地产企业自身原因,造成发展受阻。在涉外分局征管的四家房地产企业中,真正形成一定规模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只有华嵩置业有限公司,其他几家为“项目”公司,规模小,竞争和抗风险能力差,做完单一项目就陷入半关停状态。新增房产项目不多,部分在建房产项目还因受挫而停工。如招商国际房产公司就已处于停产状态而无税可交。
(二)纳税主观方面的因素:不少企业存在主观意识上的偷欠税收。部分企业将收取的房款在“预收账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中长期挂账不做销售处理,通过推迟“预收账款”结转“销售收入”的时间,有意识地延缓销售收入的视线,影响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造成营业税、所得税申报纳税滞后。另外还有企业提供虚假或不完整的销售面积、采取以物易物手段隐匿收入、假“代建”真开发等手段增加税务人员核算难度,达到少缴或不缴相关税款的目的。
(三)纳税客观方面的因素:企业帐务混乱。该行业大部分是私营经济性质,帐务设置不规范,没有专门的税收会计。虽然设置了帐务,但科目不齐全、核算不准确,基本上只将销售(预售)收入费用等进行了登记,而没有系统地核算和调整。另外,财务凭据以白条居多,甚至仅凭经理的一张便条就予以开支。帐务处理上的极不规范,使得税务检查有一定难度。
四、关于房地产税收征管方面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规范企业财务核算的标准及财务管理制度。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特殊性,对可售面积的单位预算造价的计算,应由主管税务机关参与和认可,一经确定不得擅自改动,这样做有利于掌握企业结转成本的方法,使成本结转的随意性得到控制。
(二)加强票据管理,健全票据领、用、存制度。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现实情况,特别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使用的对外收据,如预收房款收据、代收各种集资款收据应视同发票进行规范管理,实行统一印制、发放和缴销,并健全领、用、存制度。
(三)完善对预收款监管的手段,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通过现场实地的调查了解等方式,及时掌握楼盘销售的进度,特别对售楼部加强适时监控,保证销售信息、预收房款的真实性、准确性,多角度对预收款进行监控,确保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此次调研活动,采取了随机听课,及时反馈指导的方式,深入到了5个乡(镇)、10多所学校,共计听课30多节,召开座谈研讨会10场。教研员就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与授课教师做了面对面的评价与指导,大家就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难问题,在和谐、融洽的交流、研讨气氛中,畅所欲言,最终达到了共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次调研活动,虽历时短暂,但使我们感受颇深:
一、感受了英语教学工作在基层乡、校较前变化巨大。
变经之一:领导、教师观念的变化。首先,我们所到之处,看到的是乡(镇)教育组及所在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美原、流曲、庄里等乡(镇)教育组的领导,自始至终陪同我们参与听课与调研;各学校的校长、主任等领导与我们同听课、同评课、共研讨。同时也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线教师对我们到来的热烈欢迎,特别是一些学校的教师,争着上课,抢着让教研员评课的极大热情,令我们深为感动,用他们的话说:“希望你们常来指导,多提意见,这样的活动我们欢迎。”这种对教学工作的真诚与坦荡,与过去教师那种害怕听课,害怕指出其课堂中的缺失等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如上变化说明,基层教育教学工作者,渴望发展和提升自己的意识有了鲜明的增强。
二是在调研期间我们发现,所有乡、校都能开足开齐英语课程,师资配备到位,有的学校已配有专职英语教师,所配备教师的素质普遍较高。一改过去那种将英语科视为“副课”的观念,这足以说明领导的重视,带来了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新变化。
变化之二:城乡英语教师素质差距在缩小。以前城镇英语教师的素质普遍好于乡村英语教师的素质,大校好于小校,然而通过这次调研发现:大部分乡村英语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已不再低于城镇教师的水平,有的甚至高于城镇教师素质,这种令人欣慰的变化,说明全县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已在逐渐提高。
变化之三: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通过随机听课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案设计科学,大部分教师有一定的挖掘教材与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用语准确,发音标准,书写规范,均能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注重听说训练。同时能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有的教师还能借助现代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注重知识的迁移与拓展,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学生那娴熟的口语表达和会话能力的展示,使我们看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在感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目前我县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各年级英语教材版本的不统一,影响了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建议各年级的教材版本尽量统一化,为教与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架起一座通畅的桥梁。
2、专业英语教师仍较匮乏,英语科任教师中非专业教师居多,农村学校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步伐。
3、英语科教学的配套设施设备不足,目前尚无一所小学有专业语音室以辅助英语教学,致使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难以经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