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4: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描写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描写教育教学论文

篇1

一、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环境的描写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详细理解这些环境用法,不但可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能提高自身写作能力水平。

(一)交代背景,为人物出场作好铺垫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常会通过生动的环境描写,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人物活动埋下伏笔,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实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如学习《孔乙己》一文时,作者在文章开头部分便巧妙地运用了环境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开头处先介绍了鲁镇酒店的基本格局,接着又交代了喝酒的两类人物,即在柜台前站着喝酒的短衣顾主和屋里慢慢地坐着喝酒的长衣衫顾主。这样的环境描写,为主人公孔乙己的正式出场作了铺垫。

(二)渲染氛围,为人物活动创设环境

事件的发展并不是单一性,直线性,一定会有其客观存在的环境决定着事件的发展,事件的人物特性。相对于舞台艺术和影视艺术而言,文学作品属于一种静态语言艺术,不能直观的创设出动态的环境氛围来渲染读者,只能通过对场景的文字描绘,将有关的声响,色彩,情境都用文字记录,比拟,使读者可以想象出作品中所描述的环境,通过读者的想象力来演绎动态的事件产生,从而为作品中的人物行为埋下伏笔。

(三)展示形象,为塑造人物性格提供平台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必然存在着大量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述,作者之所以来描述强调这些环境,主要就是为了突出人物的存在合理性,人物发展的必然性,从而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具有立体感,让读者阅读时更能建立事件动态线。

二、引导学生在习作练习中巧用环境描写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大部分的学生对作文的写作都抱有抵触感,写出来的作文大多为应付式。实际上,是因为学生觉得无话可写,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足够的写作技巧。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拓展迁移的能力,就能引导学生借鉴前人通过描写的环境来塑造人物,通过描绘景物来营造意境,抒感的写作方法,就能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大幅度提升,写作内容更加丰富。

(一)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多看,多练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多看就是善于观察。文学作品源于生活,生活中无论景物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才能确保文章更加真实、生动。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确定好写作情感线索的前提下,按照主题要求去选择相应环境描写,这样在写景的字里行间便流露出真实的感情,做到寄情于景。不掺加任何感情的景物仅是美丽苍白的“躯壳”,无法真正地感染人。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环境描写时必须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个人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使读者嚣雾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美的享受。此外,教师也应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只是以景衬情、借景抒情的重要手段,避免学生走人“情不 够,景来景来凑”的误区。特别是在记叙文当中的写人记事上,作者之所以使用环境描写,是为后文烘托人物形象服务的,因此,在进行这一类的环境描写时,必须三思而后行,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达到“景上添花”的效果。

篇2

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理当明确教学任务,形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等,用以引导和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那么,阐述“教学目标”的语言一定要体现教学性,即明确教师活动的要点、步骤和预期结果等。 

比如《散步》一文,一位教师这样设计教学目标: 

1.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学习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3.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这里的教学目标体现的是“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要实现的目标。学生读到这样的句子,能够明确《散步》这一课要完成哪些任务,预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要求。但是,从教学的角度,并没有体现出“教学性”。 

所谓教学性,即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性、指向性、策略性,表现出教师本位的设计思想。所以纳入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应当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规定、约束、引导作用,其表述的语言应当告诉执教者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改为: 

1.通过点拨、示范、播放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在朗诵、品读中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结合具体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揣摩用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 

3.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师生分享对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赏析。 

这样的设计即体现出师本位的思想,专为教师量身打造,服务于教,具体说明了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比如目标1“通过点拨、示范、播放视频”,这是指出具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表明教师活动的性质,“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是具体的预期结果。可见,目标阐述从方式方法到预期结果,比较全面地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 

什么是教学目标?它“是指由一定的教学理念支配的、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学结果”,即帮助教师弄清楚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问题,是专门提供给教师参照执行教育教学活动的。 

令人遗憾的是,有的教师在出示目标时,竟然把“教学目标”赫然呈现出来。学生有必要了解领会教师的设计意图吗?他们只要明白“学习目标”就已经足够。比如教学这一课时,我们不妨这样设计“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找出课文精彩的细节描写,说说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方法表现主题的作用。 

3.勾画最为精彩的语句,初步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这样的设计体现出学生本位的思想,把教师本位当成学生本位阐述,从源头上出现方向性错误,自然不能强化教师的主导意识。 

二、把“学习目标”当成“课堂目标” 

凡是在课堂上展示“学习目标”的教师几乎都犯了一个错误,即混淆了“学习目标”与“课堂目标”的概念,致使目标展示的针对性不强。 

“学习目标”应该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标准和要完成任务的总称。它的达成时空可以横跨各个领域,也可以纵向勾连一个时间段,不一定限制在狭隘的课堂时空里。学生为了完成某些“学习目标”,可以凭借教材,也可以查阅资料,收看视频,甚至走出校外、家庭,到社会上访问、调研、考察等。比如《散步》一文的学习目标,学生为了完成这三个目标,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查阅资料,或者收看微课视频,也可以充分和他人探讨,只要凭借自主的设计、布局,有了自主的学习体会,经历了整个目标达成的过程就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而“课堂目标”则特指学生在课堂活动场所的限定内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它有一定的限制性: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情境、特定的人群、特定的方法。 

如《散步》一文,我们不应当把“学习目标”不加调整地当做“课堂目标”。请看笔者的加工: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和大家分享蕴藏其中的感情。 

2.结合具体例子赏析细节描写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3.积极与大家分享你对课文中富有表现力语言的赏析。 

对比“学习目标”,我们不难发现,“课堂目标”的表述语言符合课堂活动的特点,体现出课堂活动所需要的情境、动作,如“分享”一词即现场展示,为大家营造一个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的氛围。其中“诵读”、体会感情、“赏析细节描写”、“分享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学习活动,完全可以适应课堂情境,学生也能听得真切,准确领会其中的意图。 

可见,语文课堂目标,是教师“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在课前设定的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效果的预期设想”。它必须体现出从教师出发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出发的“学习目标”、从课堂出发的“课堂目标”的高度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定义出师生共同活动的课堂情境所必须的“课堂目标”的概念,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篇3

课题往往被称为文章的“题眼”,是文章精要内容的概括与浓缩。好的课题不仅能显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折射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此时,我们可以把课题当作德育渗透的切入点,从而进行德育渗透。如在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时,先引导学生理解“高贵”“灵魂”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根据经验说说哪些行为是高贵,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从而引发学生逐渐形成了对高贵灵魂的认识,那就是有思想,有丰富的精神财富和纯正的追求。 

二、在导入中渗透德育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导语,通过导语感染和教育学生。如: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教学中,不妨先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们感受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巍峨、雄伟、庄严,并提问:“那作者到底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呢?”这样的导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们了解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1840年以来,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三、在探究新知中渗透德育 

语文课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的德育不是强加的,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必须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渗透,因此,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德育。 

(1)在朗读中渗透德育 

语文课程强调“以读为本”。学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文章中人物思想的感染与熏陶,从而受到德育教育。如:在《沁园春·雪》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教到这里时,应引导学生多读,从而才能让学生深深了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豪迈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在分析人物形象中渗透德育 

为了让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学生面前栩栩如生地站起来,并铭刻于心,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借助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既初步懂得描写人物方法,又受到人物崇高思想、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初中语文教材中收集的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尤其是我国古代、近现代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名人都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让我们的学生从中感受到这些形象的道德感召力。 

(3)在重点词、句的讲解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只有扎扎实实地抓住字、词、句的理解,才能清楚地阐明课文所体现的内在思想,才能在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受到具体生动的思想教育。我在讲《背影》一课时,紧紧抓住父亲为“我”买橘子翻栅栏的动作,让学生们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在这节课结束前,我让学生们谈了感受,并布置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的作业,这节课,学生受到的道德教育我们不言而喻。 

(4)在习作中诱导德育 

新课程教学建议对写作提出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这不仅是教作文,也是教做人,可见学生习作要融进学生生活,与学生的行为习惯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写作感知做人道理,学会做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全面地观察社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有利时机,有意识地站在育人的高度教书,这对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有机渗透道德教育。例如:写“我的妈妈”,要求大家写出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照顾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那么,我们应该对父母做些什么?从中让学生接受孝敬父母的教育。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爱使得他们习惯于什么事都只从自身的角度来考虑,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养成自私的毛病。通过作文,惭惭让他们懂得如何去面对生活,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起来。 

五、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将课堂内外德育做到有机结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语文课外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例如举办文艺作品欣赏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这些活动形式生动活泼,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很受学生欢迎。初中生的可塑性强,课外活动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如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六、在作业批改中渗透德育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篇4

以旧换新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过渡方式,即以学生所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在此引申或深化,从而提出另一个新的知识点。在复习旧知识时,应当注意复习方法的使用,并能巧妙地将其与所教的新知识相联系,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实际上,以旧换新的过渡方式符合心理学上所说的教学正迁移。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并不是杂乱无序的,而是根据不同单元和单元中不同课文之间的联系科学编排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明确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利用正迁移的理论,在复习旧知识时设计适当的导语引领学生进入新的教学环节。如本节课所讲的课文《我的叔叔于勒》,联系之前所学的《故乡》,教师可以从文章体裁的角度入手,设计如下导语:“我们上节课学的是《故乡》一文,体裁是小说,那么大家还记得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吗?今天所学的《我的叔叔是于勒》同样是小说,同学们是否可以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来分析这篇文章呢?”这样的导语使得学生产生了很强的求知欲,纷纷投入到学习当中,探索旧知识带给新知识的启示,为课堂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设置疑问,发散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的,包含古今中外很多不同的优秀文学作品,并且涉及各种不同的题材,通过语文课堂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各种文学作品的写作形式和写作方法,能够分析不同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感受它们的意境。也正是由于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众多,不同文学作品之间存在各种不同的联系,包括时间上的纵向联系,内容上的横向联系等,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将教材中的众多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既要做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又要做到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形成良好的过渡作用。其中设置疑问是一种有效的课堂过渡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为例,其中一段描写的是菲利浦一家乘船出游的情景,教师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让你自己来写这篇文章,你会如何安排下面的情节呢?”问题提出后,很多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大多数同学的想法都比较单一,随后教师让学生朗读剩下的课文,学生发现作者莫泊桑机智、巧妙地处理了后面的情节,让文章充满了戏剧性。紧接着教师又提出此文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三、理清线索,自然过渡 

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应当处理好新旧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做好不同知识之间的衔接工作,使得教学环节科学、严谨,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线索,高效学习。所以在“过渡”教学的环节,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针对所教内容的内在联系,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其存在的线索完整而形象地呈现出来,这样既可以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顺着线索提出自己的思路,养成边学边思考的好习惯,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如,鲁迅所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课文主要描写作者儿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情景。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从两个不同情景的切换引出过渡,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具体方法,体会鲁迅先生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情感。如在描写百草园的景色时,作者呈现出了一幅生机盎然、活泼有趣的图景,也反应出了作者的欢乐心情。然而,读书的时候需要离开自己的百草园转而进入三味书屋学习,从对其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留恋。 

四、拢好缰绳,结语过渡 

篇5

初次登上讲台面对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孩子,我总是板着脸,装着一副严肃的样子,想以"师道尊严"德尔传统道德威慑他们。然而不久,他们很快的发现了我的"友善",向我玩起了把戏。上课时有小声说话的,有做小动作的。对此我当然怒不可遏,将他们狠狠的训一顿。此后,我发现,我的训斥大有作用,上课他们正襟危坐。可是同时我也发现,学生见了我绕着走,上课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我的心不禁颤动起来,是不是我做错了?这是办公室的老教师给我送来"灵丹妙药":与学生沟通,用心去爱他们。慢慢地,我用老教师那里得到的"灵丹妙药"去和学生交朋友。我在每个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尽量让每个学生树立起信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不以你的真挚之情,诚挚之心是不会换取同学们纯真的心的。很快的,我们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牢固的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双重关系。

曾看过一个心灵小品《时间和爱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事在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富裕、虚荣、知识和爱",还有其它各类情感。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即将下沉,便纷纷逃离小岛。只有"爱"留了下来,他想要坚持到最后一刻。然而,过了几天,小岛真的下沉了。"爱"想请人帮忙,恰好"富裕"乘着一艘大船经过,"爱"便恳求"富裕"带她走,可是"富裕"却冷漠的回答道:"不!我的小船上有许多金银财宝,没有你的位置。"紧接着,"爱"又向站在华丽小船上的"虚荣"求助,"虚荣"瞟了一眼全身都湿透了的"爱",担心弄脏自己漂亮的小船。懒洋洋的回答道:"很遗憾,我帮不了你。""悲哀"是在太悲哀了,他想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儿。"快乐"是在太快乐了,竟然没有听到"爱"的呼救。

就这样,当"爱"一次又一次地向情感们求助,却一次次地遭到他们的拒绝。后来一位长者主动来到濒临沉默的小岛,把"爱"带走了。"爱"大喜过望,竟忘了问他的名字。登上陆地后,长着悄悄的走了。"爱"对他感恩不尽,问另一位长者知识"帮我的那个人是谁?""他是时间。"知识老人答道。"时间?"爱问道:"他为什么要帮我?"知识老人笑道:"因为只有时间才能理解爱有多伟大。"

这是我从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因为其蕴含的深刻哲理,当时如饮醍醐,过目不忘,至今记忆犹新。

有爱就有一切,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在故事中如此,在生活中更是如此。全国师德郑琦老师47年如一日的教育历程不就是"时间见证爱"的最好写照吗?只有对学生永恒施爱,才能彰显师爱的伟大。有人这样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对学生就需要这样一种神圣的爱,她不求回报,言慈相济,这种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因为,一旦学生体会到这种爱的情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篇6

1.字词镶嵌式 

朱光潜: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在描述句中,嵌入表达作者用意的字词,作谓语、定语、状语、插入语等,进行定性定位定向评论,表明作者意图,渲染气氛,点染意境。如网络上对80后90后大学生的说法: 

(1)回不去的乡村,留不下的城市。 

(2)漂在北上广,8090后倔强成长! 

解说: 

第一句用“回不去”修饰“乡村”,用“留不下”修饰“城市”,在第一层矛盾“城市”与“乡村”的基础上,构成新的矛盾“回不去”又“留不下”,凸显了当今大学生的困窘与无奈。 

第二句一个“漂”字,生动地表现了大学生的无着落,无方向;一个“倔强”又展示了积极、进取、向上的精神面貌,给人无限的希望! 

2.半句嫁接式 

前半句话是描述,后半句话马上转化为心灵和情感的反应,马上转化为主观想象和内心独白,表达思想感情。 

(1)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2)林中有两条路,你永远只能走一条路,怀念着另一条路。 

解析: 

第一句是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的感觉,前半句是描述,后半句主观想象“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从树缝里透过来的路灯光暗淡中又明暗不均的特点,表达作者心中那淡淡的忧愁与淡淡的喜悦。 

第二句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林中路》中留下的一声叹息,先交代“林中有两条路”,马上转化为心灵反应,作者借此表达选择的无奈、执着的坚守和追寻的希望。 

3.句段提炼式 

在记叙、描写相对独立完整的句子段落后面,用一二句话,或另起段落,提炼普遍性、广泛性或自我化的警世意义,即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总结、评论等,表达写作意图,揭示主题。如: 

(1)陆蠡《囚绿记》第8段: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解说: 

前面两句主要是叙述描写囚绿的原因、目的;后面三句主要是用议论抒情来表达情感。 

(2)郁达夫《故都的秋》第13段: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解说: 

这是另起的说理性的段落。作者先表明观点南国之秋“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然后用具体事物对比说明南北秋色不同,秋味不同,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二、综合运用 

文以载道的“载”是“述”,“道”是“评”。文章可先述,也可先评,但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都是有述有评,都要议论抒情。 

1.写人记事 

①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②一头花白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③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④而左腿,却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⑤这条腿何时、为什么截去,我们不知道。⑥只记得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氏造人传说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挥丢了腿和胳膊。”⑦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苏叔阳《我的老师》第三段) 

解析: 

(1)字词镶嵌式 

第①句在肖像描写中嵌入“慈祥”作定语,修饰“眼睛”,突出老师的和蔼安详,激发读者的想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半句嫁接式 

第②句前半句描写头发充当句子的主语,后半句转化为主观想象作谓语,以有形接无形,虚实相生,让抽象的“忠厚”具体可感。 

(3)句段提炼式 

第③到⑦句是句段式写法。第③到⑥句描写老师的腿,有肖像描写,有语言描写。老师讲课时即兴发挥,借女娲造人的传说为自己解嘲,寥寥几笔就使老师直面人生的气度和乐观、幽默、风趣的个性特征跃然纸上。第⑦句马上转化为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反应,表达学生对刘老师的尊敬。 

2.写景状物 

①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③据说,当年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过的。(韩开春《荷叶》第一段) 

解析: 

(1)镶嵌式,第①句话中的“皱褶”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寓评论于描述,点明地理特点和季节时间,渲染了古徽州的深秋气氛,与古徽州的粉墙黛瓦的典雅古朴浑然一体。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2)嫁接式,第①句话在叙述季节时间,描写宏村特点后,马上嫁接“果然气派非凡”,表达作者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惊叹。 

篇7

因此,我校提出了“小学语文中高年段文本读写训练点的研究”实验,希望能够结合语文教材,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设计出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二、课题的设计

(一)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本课题主要是以鲁教版小学三、四、五年级语文课文为文本,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着重研究如何在小学中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读写结合的训练点,确定研究目标如下:

1.解读教材,寻找中高年段语文教材中读写结合训练的切入点。

2.围绕切入点,设计读写结合训练的方法与过程。

3.指导学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精心指导,归纳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读与写能力。

(二)课题研究方法

1.实验法。在三、四、五年级中分别抽取2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的语文老师尽量多的挖掘到课文的读写训练点,并在备课、上课中体现出来。

2.搜集资料法。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老师们搜集大量的有关课题的文字资料,包括书籍,网络资料、教科研成果等等。

3.语文课例研讨。课题实验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进行阶段性的课例研讨,这样既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又为课题研究积累了一线资料。

4.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法。课题顺利结题后,把研究的材料形成一本有特色、有实用的校本课程,并把总结到的经验推广到我校全体语文教师,把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全校的语文教学中。

三、课题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这一阶段首先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了有关的理论书籍,如《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等,认识了此项研究的意义,通过作文比赛摸底的方式了解当前我校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写作兴趣状况,并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动员。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5月)

1.根据课题的要求,3-5年级段成立相应的课题研究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现将老师们读写结合训练点的设计方法总结如下:

(1)填补课文空白

教材中,有的课文部分内容写得较为简略,其实是叙述描写留有空白,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学中我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实现对文本的充实,让学生对人物品质体验更加深刻。

(2)丰富故事情节

古诗、文言文语言精炼,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文言文教学中,我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在熟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把一些文言文编写成一个小故事。这样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学生大都是非常喜欢的。

(3)续写课文结尾

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如《穷人》一文,第二天,桑娜和渔夫会怎样跟孩子解释?他们会怎样对待西蒙那两个孩子?两个孤儿的命运将会怎样?今后,桑娜一家人的生活会怎样?老师要引导孩子围绕着桑娜一家人的生活,这两个孤儿的命运,合理展开想象,为文章续写结尾,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再现主人公美好的心灵。

2.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教师进行了培训。

采取了自学加培训学习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选择对课题理解透彻、工作开展到位的老师和班级作为试点,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教法研讨、学法指导,共同学习,推进课题工作的开展。

3.对精彩的练笔集中展示,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全班同学阅读、欣赏其他同学的练笔,并集中进行评论。通过交流互动,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点滴进步,也可以与孩子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三)总结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

改进和完善前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成果汇编,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验收,对课题研究进行反思与总结,并将研究初果推广到全体三、四、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四、研究成果

1.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提高

本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变得乐于习作。“读写训练点”的研究课题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地一起,做到立足于“读”,着眼于“写”。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就养成了。整体来说,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较之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形成了优秀学生作文集锦。

2.教师素质得到提升

通过研究,老师们不仅寻到了一些读写迁移训练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方式,而且学校语文组科研能力正在提高,实验教师的教研水平得到提升,形成了“读写训练点”教学论文和案例集。

五、讨论与思考

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3-5年级段在写作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教研组反思和改进:

(一)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在同一班级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实行“文本读写训练点”实验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何让尖子学生“吃得饱”,让学困生的“吃得好”,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佳的发展,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我们的课题虽然经过了不少理论学习和研究探讨活动,但是总觉得缺少专家、学者高层次的指导和点拨。今后,我们将加强理论学习,加大向专家、学者请教,虚心向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的兄弟学校请教,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寻求阅读教学中读写训练的最佳点。

今后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潜在价值,赋予传统的“读写训练”新的力量,让阅读和写作比翼齐飞。

参考文献

篇8

记叙文中作者对所叙事件发表意见、主张和看法时,就要用到议论的表达方式。议论用在不同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1.用在文章的开头,能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得到鲜明的表达;能使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能揭示记叙的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

2.用在文章的中间,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间紧密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用在文章的结尾,能够提高读者对作者所叙事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抒发作者的情感,表现人物的形象;能够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4.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对最典型的事例进行议论,在动人之处进行议论,在作者感情最激动的时候进行议论),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孔乙己》在记叙孔乙己遭到酒客嘲笑之后,用了一段议论:“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寥寥23个字,点出孔乙己迂腐无能的性格特征,又暗示孔乙己的悲剧结局。这样的议论精辟深刻,帮助读者理解文中的人和事,起到点明主题、突出中心的作用。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细分起来有多种,写法各有不同,主要是针对所记叙的事情或人物,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回答好“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问题。

评价人和事物。如《我的老师》:一个老师排除了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揭示事情的实质。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我深深知道,我经历的这件事,在敬爱的一生的伟大革命实践中,不过是微乎其微的一件小事,然而,从这件小事上,我们看到的是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

正面揭示事物的规律。如《萝卜花》:一位年轻的厨师,能够创作出如此新颖而奇异的艺术品来,多么感人!看来,确实是行行出状元。我们现在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定会为祖国作出贡献。

反面揭示事物的规律。如《我的农夫梦》:当一个农民就那么容易吗?理想与现实之间并不是一步之隔,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补充、提高自己。于是,我又背起了书包,昂着头,挺着胸,大踏步地走进了校园。

正面揭示事物的意义。如《我的“倔脾气”》:这种向上的精神,这种进取的性格,在我的成长道路上,起了多么大的作用啊!它使我惭愧,催我自新,催我去追求更高的目标。“90后”的我们,不正需要这种性格吗?它使人振作,它使人奋进,它鼓舞人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反面揭示事物的意义。如《不要拒绝做小事情》:如果忽视眼前的努力,忽视思想上、学习上、作风上的小漏洞,那么,你未来事业的大厦,有朝一日将会坍塌,毁于一旦。

领会作者的用意。如《我成长中的一件事》:爸爸、妈妈认为我长大了,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样去哄了。他们是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教育我要谦逊,不要沾染上浮夸、自满的恶习。多么纯真的爱呀!

指出写作的目的。如《怀念》:啊!亲爱的哥哥,你牺牲得多么壮烈,又多么泰然!我明白了,你冒着枪林弹雨,是为了保卫我们祖国的安宁;你不怕流血牺牲,是为了让祖国千家万户的亲人团圆。

古人云:“意高则文胜。”高远的立意还需要借助精炼、优美的语言来传达,尤其是在记叙文中,议论点睛更需精辟,三言两语即可,不宜长篇大论。

1.譬喻论理,涉笔成趣。譬喻,以不言代直言,可谓“深”;以彼物言此物,可谓“形”。要使议论既深刻又形象,譬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父爱如铁,如铁般朴实,如铁般憨厚,如铁般威严。

2.明确指点,凝成警句。画龙点睛,常常是文章揭示题旨的关键,一般需要在语言上千锤百炼,凝成精炼而富有诗意的警句,启人智慧,发人深省。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就是点睛警句。这样的议论,能够使文章的思想与意境表现得更为集中、深刻、强烈并富有哲理意味,使读者过目不忘。

1.切忌空洞的议论。口号式的议论,大而空洞,缺少感人的力量,不如不要。下面这两个例子,不空洞,很感人。

例1 这就是我的父亲啊,在他的货被人抢走,在家境无比困难的条件下都不曾叹息的父亲,竟然仅仅为了忘记帮女儿带菜而叹息不已了!

这里的议论抓住“叹息”这个情态,用对比的手法,使“父亲”的形象更为真实、丰满。

例2 而如今,这双脚明显变得老了,皮肤松弛了,骨骼更加凸出了,连脚指甲都变得似乎更加坚硬了。可这双脚,也曾经丰腴过,也曾经柔软过啊!

此例通过具体可感的描写引发议论,把“母亲”的脚进行前后对比,“母亲”的勤劳、“母亲”的慈爱,跃然纸上。

2.要有“实”有“虚”。实主要指具体而直接可感的艺术形象,虚主要指由物象引起的联想、想象。

例3 又一阵狂风吹来,山冈又被铲掉了一层,它存心要把整个世界吞噬。我看到了什么?那棵树的树枝,不,应该是树干都在风中剧烈地颤抖,但,那些根死死地揪住土地,紧抓住脚下一方寸土,任风狂沙密,任地燥天寒。狂风过后,它竟安然无恙!风不断吹过山冈,回首看那苍老的树,我竟微微笑了。

这样的语句借描写树来象征人,表面上在写虚,实际上在写实。

3.要“深”而不“浮”。

例4 我意识到我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穷人的风骨是什么。

篇9

一张书单背后的文化视野

要想描绘一个人头脑中的文化图景,办法之一是看他的藏书。

赵鹏飞说:“我个人爱好是阅读、体育运动,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就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他还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

中国传统经典自不必说,从他繁多的引文中至少可见《论语》《孟子》《老子》《诗经》《礼记》等。西方文化他也很有研究。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教师带头读书学习,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爱读书、有学养的教师,往往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学生效仿,有很多学生就是在老师的影响下爱上读书的。”赵鹏飞说道。

在赵鹏飞的办公桌上,一沓沓厚厚的笔记本引人注目。翻开笔记本,密密麻麻地写着所有读书的心得。边读书边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赵鹏飞已经坚持了几十年。赵鹏飞说:“一个教师读书的厚度决定了他站在讲台上的高度。只有见多,才能识广。教师不读书的结果,便是知识越教越少,知识越教越旧,教学水平越教越低,等到学生不喜欢,便扬头叹气,‘老了,跟不上趟了。’要做一名好教师,上一堂好课,不仅要在课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一生都在下功夫。只有平时多读书,多积累,上起课来才会胸有成竹。”

实践证明,好的学习者是好的教导者,好的教导者,往往也是好的学习者。赵鹏飞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教以来,他从来没有放松过自己的业务学习,源于持续不断的学习,使他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教研能力走到了众多教师的前列。

赵鹏飞深知读书对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工作之余不忘读书,经常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名家名师案例,写读书笔记数万字,领略他们的风采,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同时还笔耕不辍,经常写随笔,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他先后在国家、省、市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十余篇,《学校管理的新理念》发表于《甘肃教育》2004年第7期,《教育品质概念的提出及阐述》发表于《天水师院学报》2010年第30卷,《语文教学要增强背诵的自信》发表于《甘肃教育督导》2012年第6期,《语文教学不存在“死记硬背”》发表于《语文建设》2013年第11期。《构建学校教育的教育品质》发表于《中国教师》2016年7月份。除此之外,他还独立完成省级自选课题2项,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问题的实践与研究》《天水市枣园巷小学校本培训规划构建与实践研究》均通过了省级鉴定,参与完成省级鉴定课题3项。

痴心于教学,让课堂绽放精彩

“赵老师知识渊博,上课理论联系实际,妙趣横生,我们很喜欢听他的课。”不少学生这样说道。

在多年的教学中,赵鹏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多次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

“赵老师上课不喜欢照本宣科,总喜欢结合身边的事例及同学们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教学,做到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指导生活。在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以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在学校教学设备不齐全的客观条件下,多方搜集教学资料和材料,并在平时阅读大量的教学杂志及理论书籍,积累了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搜集整理了一部分实用的教学信息并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谈及赵鹏飞的教学特色时,天水市解放路第一小学教师张华说道。

三尺讲台,一根粉笔,助他挥洒生命的诗意,演奏诗意而唯美的交响。对于醉心语文教学的赵鹏飞而言,课堂是他诗意的舞台,是他激情的生命场。课堂是他的至爱,也留下他坚实而闪光的足迹。

赵鹏飞崇尚“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有饱满的教育教学热忱,而且还必须博学、多识、善教”,他始终认为:把备课当设计,梦呓中呼唤的都是精雕细刻;把讲课当创作,企望堂上的每个细节都是灵感之源;把教育当对话,相信理解与尊重能树起做人的全部尊严。

近几年来,他勤于学习,坚持向同行学、向专家学、向书本学。自费订阅教育期刊20多种,做了近10万字的读书笔记。教学上,他潜心钻研,严谨治学,形成了自己“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他善于用无穷的知识魅力吸引学生,用先进的教学艺术感染学生。尤其是善于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编成口诀,让学生“听得轻松,学得愉快,记得牢固”。

早在2004年,赵鹏飞率先提出了“同课异构”公开课教研模式,已被多校推广应用。他先后提出的“教育品质”、“语文教学不存在绝对的死记硬背”,语文的教学原则:“先求读熟,不急求懂”,数理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教学原则:“先理解,再学习”,语文课堂“四环节”教学模式,“学习语文其本质是学习语言应用能力”等教育思想,不光影响了他的学生,而且正在影响着他身边的教师。这些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具有前瞻性。这从他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天水师院、陇南初等教育研究学会等地所做的多场报告中可见一斑。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赵鹏飞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教学研究成果突出,多次荣获省、市级奖励,2006年获第六届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2012年论文《教育品质的提出及阐述》在甘肃省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二等奖,2000年获甘肃省小学语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体现合作学习”观摩课二等奖,所授小学语文《黄河象》被评为市级一等奖,2001年获区级优秀教案三等奖1项。

关注青年教师成长,积极承担培训任务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赵鹏飞本身就是一个有着浓浓书卷气的校长,凭着他的人格魅力、学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以文化治校,让老师和学生每走一步,都浸润着圣贤留下的余香,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充盈着浓浓书香味,进而丰富师生人文素养,促进心灵健康成长,人格日趋完善。

近年来,赵鹏飞在认真完成自己教育教学任务,主动履行岗位职责的同时,还积极承担了省市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师培训、家长培训任务,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5年5月应邀在陇南市初等教育研究会2015年学术年会上做了题为“学习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首选策略”的主题报告。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在“国培计划”甘肃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天水师范学院小学语文班完成了“道不远人,对话真语文教学”的专题报告。2011年至2014年连续四年在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甘肃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天水师范学院小学数学班完成了“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专题报告。2014年在天水市儿童美德教育家长培训活动中,先后在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武山县完成了“儿童品德行为与家庭教育”的培训讲座。2014年10月,在天水市儿童美德教育推进工作中,完成“儿童品德培养的重要作用”的培训讲座4次。

在校本培训中,赵鹏飞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受学校委托,先后举办了多场专题讲座。他提出的语文课堂 “四环节”教学模式,突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落实了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避免了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泛滥。他所倡导的语文教学的“五项活动”,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凸显了对学生读和写的训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随着培训的开展,让广大教师明确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找到了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学校的语文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赵鹏飞认为,一个良好的师资团队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教师成长不仅仅意味着自身的职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着学生的成才质量和学校的发展水平。

作为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一个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为特征的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学习作为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手段,将延续个体一生,成为持续的终身活动。

教师的成长是精神成长,是教育教学观念的生长与转变。要转变观念,首当其冲,就要抓好教师的学习。

实践证明,教师持续学习的过程,是不断提升专业精神,增强专业修养,拓展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完善自我,体现人生价值,实现幸福人生的过程。既然在学校管理中首先要管好教师的学习,一谈到学习,就会牵扯到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

在谈及学什么的问题时,赵鹏飞说道:“一是学习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的学科知识,以及与学科知识有密切关联的其他文化知识。这是教师从教的基础。二是学习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生成教育智慧的知识,是教师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的策略性、程序性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三是学习课改知识。四是坚持思想政治学习。自古至今,教育就是一项与社会道德密切相关的工作,教师经常被当作社会道德的化身,社会在给予教师应有尊重的同时,对教师职业的纯洁性、高尚性有高于社会其他职业的期望 。这不仅是社会要求,也是职业自身的要求。”

作为一名校长,平时要管理的事项很多,但赵鹏飞认为学校最有价值的管理是教师队伍的管理,其本质就是对教师“学习”的管理,即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促进教师的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使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提升,进而促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成了必然。

大胆创新,优化语文教学结构

赵鹏飞认为,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学生应在多方面合格发展的基础上有生命出彩的地方,具体来说,学生应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展特长、培养兴趣,从而享受学习过程所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长期以来,赵鹏飞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反思,大胆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两个目标”、“三件大事”,确立了语文课堂“四环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了语文教学的“五项活动”。

“两个目标”,即能读懂别人的文章,自己会写文章。这两个目标的提出,有效回避了现实语文教学中教师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的方向性错误,让教师走出了对文本解读泛滥的误区。在作文教学中,他把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的障碍锁定在语言障碍上,明确提出了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的本质内涵,有效落实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训练。

“三件大事”,即:少讲精讲,多读多背,坚持写日记。为什么要少讲精讲,赵鹏飞认为:“老师讲得再多也是教师个人对文本的理解与价值判断,这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想层次、情感层次是有一定距离,学生对思想情感的理解,有待于回归到生活情景中去完成,所以语文教学要有所期待。语文学习不同于数理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习,数理自然科学类课程是知识性课程,其知识结构是逻辑结构、链条式结构。学习中,任何一个知识点的缺失,都会导致知识链条的断裂,造成继续学习的困难。所以,数理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习原则是‘先理解,再学习’。语文教学多关乎思想、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读文章是理解别人的思想情感,写文章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思想情感就不是知识体系,它有层次之分。往往年龄越小,认知水平越低,阅历越浅,学生的思想情感层次就越低,对文章理解起来就越困难,所以,语文学科的学习原则是‘先求读熟,不急求懂’。”

赵鹏飞认为,学习语文,首先是学习语言,语言的学习包括语言的积累和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语言的积累有三条途径:一是在生活中积累语言(语言习得),二是在阅读中积累语言,三是在背诵中积累语言。

多读是让学生海量阅读、整本书阅读,在阅读中涵养精神,培养语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另一个目标。语感是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能力。但凡能力,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绝不是老师教会的。学生海量阅读的过程就是语言实践的过程,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就自然形成了。

坚持写日记,是锻炼学生的用语能力,形成用语技巧,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赵鹏飞说道:“日记教学的策略是鼓励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保持这种形式是最重要的。至于写得好坏,写什么都是次要的。要避免拔高要求,制造畏难情绪,否则学生就不敢写了,最终也就不会写了。”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为了构建高效课堂,突出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训练,赵鹏飞自行设计了语文课堂教学“四环节”教学模式,即:读文――走入文本――走出文本――背诵。

读文有课前读、课中读、课后读。读法有齐读、朗读、默读、速读。旨在读正确、读流利、读通畅,让学生自读自悟,熟读成诵,这是学生理解文章的前提。

走入文本,是指理解课文。学生在大量自读自悟的过程中,对文章一定会有自己的理解,多数能够明白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只是学生在表述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时语言不够准确罢了。在现实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串讲串问,大讲特讲取代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当然,必要的讲解要有,但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

走出文本,是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写的,看作者叙述、描写、表达思想情感时,运用了怎样的语言文字、怎样的表达方式,要让学生学习作者的用语技巧,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形成自己的表达能力。这一环节旨在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要把教会学生怎样写作为重点,训练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这一工具的能力。现实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往往缺失了这一环节。

背诵,学过的文章要背会,把文章烂熟于胸,只有文章背会了,文章所负载的思想情感,在日后的生活体验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思想情感层次的提高,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达到真正的理解。如果文章没有背会,将一无所获。因此,赵鹏飞提出:背诵不光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更是思想积累、情感积累、智慧积累、民族精神积累的过程。

“五项活动”,是赵鹏飞就语文教学提出的策略性方法,内容包括:阅读进课堂、记读书笔记、一周一故事、坚持写日记、写规范字。

随着他在语文教学中“五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落实了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形成了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良性发展。

篇10

        高等教育

        (1)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deo listening texts 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张景京

        (3)impact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on word understanding 黄伟

        (6)on the schema theory in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徐小靓

        (8)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c approach for

        polytechnics students whose is not specialized and not major in english

        徐硕雁

        (10)大学英语课导入部分的互动性及教育性 姜华

        (11)英语课堂用语的语用学分析 李鑫 陈盼

        (12)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刘娟

        (14)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潘丽萍

        (15)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状况及对策研究 王静

        (17)英语三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的应试技巧和策略 王国琼

        (18)推进项目教学法 构建高职语文与专业课结合的平台 姜静

        (19)高校微积分的教学浅析 林喜季

        (20)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方式的探讨 邵杰

        (22)钢琴曲《彩云追月》音乐分析及演奏处理 张美静

        (23)科学发展成人教育的对策探析 俞红梅

        (24)关于将雷锋精神融入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的探索 胡丽芳

        (25)浅谈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 李满 刘恩锁

        (26)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李花 孟得华

        (27)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 陆路 李萍

        (29)浅谈现代微生物课程教学的改革与体会 宋兆齐

        (31)“丑”之我见 苏敏

        (32)高职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王又军

        (33)微电影语境短片创作的教与学 吴迎君

        (35)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辛悦

        (36)浅议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 颜冬

        (37)凝聚班集体向心力 建立和谐大学班级——大学生班长有效管理班级的策略浅探 张旭

        (38)参加技能竞赛,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张亚东 郑玉娟 孙德刚

        (39)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研究 邹静兰

        (40)人体工程学在展示中的应用 班乃明

        中学教育

        (42)大阅读——学生全面发展的营养品 鲍冬梅

        (4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偷懒” 董海英

        (44)高中名著阅读教学初探 黄非冰

&

nbsp;       (45)语文教学中“关联作文”的实践和思考 蔡登科

        (46)作文教学备考策略与技巧 冯华琼

        (48)“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在语文复习课中的应用例谈 褚芳芳

        (49)让生活的浪花绽放——浅述体验在作文中的运用 王恒

        (50)让“思维”飞一会——浅谈高三语文课堂留白艺术 谭蕾

        (51)中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蔡亮

        (52)浅谈新课标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冯军梅

        (53)新课标下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方略 戈静

        (54)细节之美——谈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高立志

        (55)综合性作文题型引导作文教学改革方向 冯兴华

        (56)2012年高考作文给教学带来的启示 黎静萍

        (57)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措施探讨 高尚武

        (58)苏北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困难和对策 杨孝雷

        (59)谈中学生作文由模仿到创新的渐变策略 葛春荣

        (60)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指向 刘军

        (61)刍议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方法 韩志勇

        (62)中考文言文节奏划分的解析 马艳

        (63)做一个会激趣的老师 李芹

        (64)浅析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地位 马路

        (65)初中语文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刘晓艾

        (66)朗读对初中生的作用之我见 孙子东

        (67)高中生不良阅读心理及其优化 王美莲

        (68)注重教学艺术性,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王万元

        (69)课后练习在初中语文复习中的运用研究 汪东风

        (70)“文”和“言”的完美结合 魏杰允

        (7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探微 杨爱玲

        (72)巧用多媒体,优化文言文的教与学 杨德东

        (73)借助想象、联想,提高教学效益 杨家山

        (74)回归高中文言文教学 彰显汉语语言魅力 姚春亭

        (75)试论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避免的误区 于千

        (76)浅谈排比在高考作文写作中的有效应用 张玲

        (77)情在不言中——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赵启云

        (78)高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赵宗明

        (79)作好读书 达到良好的诵读效果 钟冰

        (80)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周成平

        (81)巧借诗歌三篙力,赢得作文一脉香——浅谈如何在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朱凯

        (82)激发学生兴趣,展现文言魅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路浅探 周成荣

        (83)浅谈本土文化与作文资源的结合 朱燕英

      &nb

sp; (84)如何让学生喜欢文言文 周云田

        (85)读出诗歌情韵来 宗玉波

        (86)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程长胜

        (87)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二次函数综合问题中的运用 贾兴艳

        (89)“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张海莺

        (90)立体几何教学之我见 曲显明

        (91)树立创新教育意识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 阮秋月

        (92)构建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 高宏军

        (93)初中数学期末复习技巧例谈 吴月军

        (94)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研究 肖云

        (95)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朱秀华

        (96)谈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徐晓霞

        (97)数学后进生问题的对策思考 仲其龙

        (98)农村英语“后进生”产生原因及其转化途径 陈洁

        (99)例谈初中英语听力阶梯式教学 陈国强

        (100)发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陈连红

        (101)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浅析 陈丽

        (102)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黄斌

        (103)实施任务型教学,创建精彩课堂 李洪英

        (104)浅谈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锦兰

        (105)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 李义满

        (106)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的答题策略 黄德志

        (107)初中英语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研究 李慧

        (108)我的学习我做主——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汤晓蓓

        (109)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马宜江

        (110)浅谈高中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教学 王辉

        (111)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陆洪燕

        (11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许朝银

        (113)如何让语法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黄斌

        (114)九年级英语复习备考策略浅谈 张玲

        (115)初中英语教学中新型教学关系的构建策略 王薇薇

        (116)新课程教学中政治教师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翟新鲜

        (117)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 李铁

        (118)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究 齐洋生

        (119)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改革 王永波

        (120)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出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裘建

        (121)探求初中地理教学的“三模块教学

” 杨梅

        (123)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陈金凉

        (124)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培养的方法 李云

        (125)高三物理复习课之快乐小攻略 李小明

        (126)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王达浩

        (127)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傅丽华

        (128)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开发与培养的策略 任利军

        (129)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洪秀玲

        (130)浅谈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崔世林

        (131)浅谈提高初中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钱书江

        (132)如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徐军

        (133)初中体育教学中推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研究 许波

        (134)高中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的再认识 杨登轩

        (135)浅谈在体育课改中如何提高高中女生的运动兴趣 刘琼

        (136)如何解决美术鉴赏课存在的问题 王洪梅

        (137)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杨伟琳

        (138)谈肖像素描方法 周游

        (139)高中美术教学中实现校本推进策略的研究 黄秋雁

        (140)见仁见智各千秋 郭莲

        (141)浅谈分层教学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华翠芹

        (142)试论网络环境下家校互动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顾建忠

        (143)高效集体备课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零玉英

        (144)论初中信息技术的高效教学 孙祥

        (145)班主任的人文管理艺术 张金丹

        (147)浅谈新形势下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策略 陈志斌

        小学教育

        (148)教学中要注重细节 陆文霞

        (149)激活创新思维 闪现智慧的火花 白兰花

        (150)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写话 郝妍

        (151)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感悟 贺秀

        (152)架设小学生“作文”和“新意”的桥梁 季文修

        (153)聚焦“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鲍俊武

        (154)创新教育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陈远俊

        (155)语文美育思想研究 付金风

        (156)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姜玉君

        (157)浅谈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语感的培养 王正婧

        (158)创新内容,改变形式,不断提高学生日记写作水平 葛希波

        (159)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徐思花

   

;     (160)研究习作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华学红

        (161)最是书香能致远——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王素君

        (163)农村小学生作文思路拓展的几点思考 李桂芝

        (164)电教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浅析 李尚海

        (165)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李永明

        (166)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解题能力之我见 林素霞

        (167)浅谈低年级写字教学 刘庆庆

        (168)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马学瑾

        (169)小学语文教育对张扬儿童自塑个性的研究 李金跃

        (170)互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钱瑜

        (171)探讨小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 施淑梅

        (172)联系生活实际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史林艳

        (173)书香润泽校园,阅读充盈生命——关于小学阅读指导的几点思考 施彩华

        (174)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魏志东

        (175)浅谈低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许东

        (176)学以致用为根本 黄红兰

        (177)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杨颖

        (178)广开言路 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 薛玉珍

        (179)小学语文有效认知教学策略研究 周月侠

        (180)如何让阅读教学高效 张小飞

        (181)构建以评价为主导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吴英

        (182)挖掘生活源泉 优化作文教学 朱荣梅

        (183)优化小学写作教法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杨志权

        (184)走进文本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朱作梅

        (185)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策略简探 陈士高

        (186)智慧应答 成就精彩课堂 孙华峰

        (187)用趣味开启小学低年级数学之门 丁平

        (188)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李伟杰

        (189)创新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顾建芳

        (190)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 扈善国

        (191)打造小数数学高效课堂刍议 毛志林

        (192)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策略探索 李杰

        (193)把握“五度”,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谢怡梅

        (194)小学数学教学浅探 孟令巧

        (195)浅析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王玉东

        (196)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验证、拓展能力 严正光

        (197)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钱永梅

        (198)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杨丽娟

        (199)试论体态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蒋蓉蓉

        (200)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意义 章慧

        (201)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探究 殷艳

        (20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朱晨霞

        (203)浅谈课堂评价的激发作用 赵宝森

        (204)在沟通中寻求和谐——浅谈小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陈永红

        (205)向往“至圣”的道德理想境界——由《中庸》的一句话想到的 郑丽芹 冯兆海

        (206)整合电子白板技术,搭建信息技术课堂新平台 黄勇

        (207)用语言浇灌,以情理育人——谈班主任的语言艺术 李勇

        (208)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罗晓明

        (209)在情境中激感的火花 孙佳

        (210)开展游戏教学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田原

        (211)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 谢祥斌

        (212)浅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张美红

        (213)试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张素美

        (214)浅谈小学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 谢环

        (215)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例谈 陆卫

        (216)农村小学美术课改十年后的思考 冯素云

        (217)多途径提高农村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张淑华

        (218)浅谈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赵彩凤

        (219)爱是一种责任 石云秀

        幼儿教育

        (220)充分利用农村环境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王玉春

        (221)简谈如何进行刚入园幼儿的教学工作 常媛静

        (222)阳光体育 快乐体验 方娅萍

        职业教育

        (22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黄喜超

        (224)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程迎春

        (225)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 丘素珍

        (227)听说读写在小班化语文课堂中运用策略 孙国军

        (228)不仅仅是生命活力的颂歌——刘成章《安塞腰鼓》创作风格解读 郝雪琴

        (229)中职语文兴趣教学——《雷雨》一文课堂教学的尝试 张峰

        (230)比较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郭菊兰

        (232)谈谈中职数学的分层次教学 谭鹏

        (233)做好职中毕业生就业指导 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功能 金霞

        (234)浅谈几何形体在素描学习中的作用 金书芳

        (235)运用图书馆资源激发职业学校学生的写作 林慧

        (237)谈中专生静物素描训练方法 蒋成瑞

        (238)?a href="baidu.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

畚谋镜闹魈逍约捌湟庖宓纳?杨科

        (240)研究性作业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刘芳

        (241)浅谈钳工实训安全教育 孙宏林

        (242)引发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动力——幼师地理课堂教学克服学生学习障碍的实践与思考 武洪川

        (243)中职电子电工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究 孙玉锋

        (244)职业中专《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项目教学法 崔涛 燕子连

        (245)浅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张建伟

        (247)小议中职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张军

        教育探讨

        (248)《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设计 毕红书

        (249)《家》教学设计 李素芳

        (250)《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潘玉蓉

        (251)《学棋》第二课时 汤维克

        (252)19.《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吴新华

        (253)《二氧化碳的功与过》教学设计 翟其君

        综合文稿

        (255)浅谈怎样做好女工工作 袁金蓉

        (256)小组工作在涉外收养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邱文婷 何丽菲

        (257)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的探讨 闫彬

        (259)关于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相关关系的论述 许云祥

        (260)浅谈陶瓷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曾良焕 郑永泉 陈炎良

        无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前段时间,妈妈不知大家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这篇题为《妈妈回来了》的作文,是笔者无意间在网上看到的,仅107个字。此文近日在海内外5万多篇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冰心作文奖小学组一等奖。这让身为语文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的笔者深深思索了很久,学生到底该写什么样的作文?

目前作文课与儿童生活世界脱轨,是小学生写的作文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儿童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一方面是儿童作文写作内容的缺乏和单调乏味,作文课与儿童生活世界不能有机结合,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只有把作文课与儿童生活世界有机结合,那么,作文课与儿童生活世界如何接轨,作文课与儿童生活世界接轨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1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作文评价标准有很多,诸如立意新颖、语言生动、布局巧妙、选材新颖,但是,作文讲评课,把作文是否写了自己熟悉的生活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可以加强导向,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凡是作文写自己熟悉的生机勃勃的校园生活、幸福美妙的家庭生活、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的,教师就表扬,给作文得高分,给作文较高的评价,这样学生自然地就会去关注自己生活的圈子,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了。

比如在四年级第一学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让写一处景物,笔者就让学生写美丽的校园,小区的绿地、街道、甚至是马路边的行道树;作文题目是写一个熟悉的人,于是提醒学生可以写自己的老师、同学、爸爸妈妈;如果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就让学生写庆祝国庆节合唱比赛、庆祝元旦游园活动、跳绳比赛、学生社团活动;学生有话可说,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生活气息很浓,令人耳目一新。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更高了。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作文观:作文并非艺术品,而是与他人沟通的媒介。也就是说:学生的作文指向了交际――回归到真实的言语状态。

2从写作方法上加强指导,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系统

新课标在写作阶段的目标设定,特别强调感情态度方面的原因,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方面,让孩子们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第一学段的相关表述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到第三学段才过渡到有初步的写作意识, 即“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四学段则提出“写作就是贯彻了语文课程标准这样的思想”。

只有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是学生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活印象深刻,最感动的内容”;学生在积极地放胆地表达生活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写作技能的水平,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对“放胆文”的指导和评价,要以表扬为主,通过作文朗诵会、作文走廊、作文比赛等多种形式,鼓励全体学生,满腔热情地肯定他们的点滴成绩。所以我的作文指导课,指导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圈子出发精心选材,写出最有价值的生活,从写作方法上加强指导,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系统。小学生的作文不能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也应该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观察生活首先要有顺序、有条理。写静态事物时要写出它的形状、颜色、大小、用途等内容。并要求学生按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去观察,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写动态事物应包括写动物、活动变化的事物等。如写动物,就要写出它的外形体态及生活习性的内容。写活动变化的事物,就要写出它活动变化的情况。对这类动态事物,我们可以采取“游动”的方法来观察。如在一次写一动物的作文过程中,事前我讲明了“游动”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按这方法去观察自己家养的一种动物,并让学生有条理地写出来。这样,有的学生写“我家的一头黄牛”,能把黄牛写得栩栩如生,看了他的文章,就像亲眼看见他家养的牛一样。写叙事时,要求学生按时间推移或地点变换的顺序来观察,要观察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是观察事情的经过和主要办事人物的行动。作文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来,把主要办事人办事的过程写具体即可。写人时要求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活动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人的文章可以“一事表人”,也可以“多事表人”。如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作文,作文让写家乡的一处景物,让学生从生活的圈子出发精心选材,如校园的花草、宝轮寺塔、双龙湾、虢国博物馆等,学生兴致勃勃,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写作素材,作文写得个性鲜明、内容丰富多彩,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令人欣喜。

3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建立高效的作文训练系统

课外活动课,让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圈子出发写生活日记,参加作文比赛或投稿,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建立有效的作文训练系统。笔者经常让学生写“随笔”,通过“以观察实物为途径,以段落和简单的篇章做形式,将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反应周围生活的记叙文训练”。随笔为了强调不拘于形式,段落和简单的篇章适合于中年级,而简单的篇章和较为复杂的篇章则适合于高年级。表现手法也不限于“描写”和“叙述”。随笔可以写自己的观察,也可以写自己对身边事的看法,对一个现象的思考,也可以写生活中细小的感动或是某种触动心灵的情绪。不拘泥于形式和字数,只是记录,学生在这样的记录中自然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了。

参考文献

篇12

全书由《绪论》和三章构成。《绪论》分析了明代社会佛教、道教的发展状况及其对俗文学创作的影响,介绍了所选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阐述了作者展开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 

书中前两章基于宗教对文学影响的维度,探讨“三言二拍”中宗教思想的表现。第一章讨论了“三言二拍”中的佛教思想。佛教博大精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多层次的影响。就小说作家与普通民众而言,其影响主要在于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地狱之说、观音信仰等方面。本章抓住这些关键问题,系统考察它们在“三言二拍”中的表现。首先,“三言二拍”198篇作品程度不同地涉及了因果报应观念,表现为小说所写的现报、生报、后报等内容。“三言二拍”宣扬的因果报应观与印度佛教教义中的因果报应观内涵有所不同,已被中土文化改造:一是它与中土固有的“天报”思想相结合,认为受报应者不仅为作业者本人,而且会延及其子孙后代;至于报应的发生原因,不仅出于作业者的个人行为,而且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天命观;二是不同于魏晋六朝小说中自神其教的释氏辅教之书,“三言二拍”的因果报应观与当时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其次,从“三言二拍”还可以看出,当时人们较为普遍地接受了生死轮回之说,这甚至影响了他们对人生命运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他们的人生态度。再次,“三言二拍”作品表明,时人意识中的地狱实际是佛教地狱观与泰山冥府观念的杂糅,这一中土化的地狱观念深入人心。最后,佛教诸神中拥有最多信众的是观音菩萨,“三言二拍”宣扬观音灵验,这主要集中在观音送子和观音救苦拔难的故事内容之中。 

要论中国古人的宗教信仰,佛教之外即道教。神仙信仰和道教法术是道教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前者是道教思想的核心,为道教最具特色的神圣信仰;后者是道士及其他信仰者追求长生与成仙的手段,为道教宗教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这一理论理解,第二章从神仙信仰和道教法术入手,分别探讨道教思想在“三言二拍”中的表现。本章指出“三言二拍”艺术地表现了道教多神崇拜的特征,全面开列了各篇写到的近80位道教神灵,并对他们予以分类归纳,进而以城隍、土地与后土夫人、五显神、真武大帝、关圣帝君等神仙为重点,概述其由来,指向其在“三言二拍”中的形象特征和民间信仰体现。本章还指出,通过“三言二拍”也可看出明代道教发展的新特点:一是神仙信仰世俗化,在作品中体现为神仙形象的世俗化和仙道观念的世俗化转向;二是修心成仙,小说宣扬识心见性、去恶为善、行善积德、去欲为仙的道教思想。同时,“三言二拍”写到的道教法术名目众多。本章通过小说对道教法术叙述的分析,使我们看到了道教在当时社会的旺盛生命力,它已经扎根于民间,融入了普通百姓生活之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