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4: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纪检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严格规范,努力完成 本职工作。
通过了解,纪检部在晚自习和课堂上的查勤情况直接与综合测评挂钩。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综合测评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所以说,对于纪检部查勤的公平工作态度是很重要,同时落实责任分工也非常重要。对于我来说,作为年级干部,就不仅仅只考虑自己和班级的利益,可能说大话一点,就是为整个年级服务的。是考虑整个年级,为同学创造更好的教室自习和学习环境。每周执行两到三次的不定时的晚自习查勤,并且做具体登记,同时每周五做一次小结和资料统计,最后交到年办。作为以后综合测评的参考依据。
二.增强内部沟通和了解,强化团队凝聚力。
我认为一个团队特别需要凝聚力,尤其是一个优秀的团队。纪检部工作需要每星期的整理、总结、统计整个年级的查勤情况。其中的资料包括每班副班长晚自习和上课时的查勤情况,还有年级干部查勤的情况。有时工作量有些重复和耗时,但这也不可避免。所以每个人各司其职,为了使工作顺利有序,就必须要求各个纪检部的人员要互相熟悉和了解,同时加强交流和沟通,相互团结、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当然这不只针对纪检部内部人员,这很适用于整个年级干部团队。
同时我觉得每周的年级例会就是一个强化团队凝聚力的有效方法,大家相互交流,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效率,提出工作上的困难和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
三.时间合理调配,学习和工作两不误。
作为年级干部,就要懂得合理调配自己的学习时间,不要顾此失彼,那就得不偿失了。我认为在工作闲暇,努力学习,保持学习进度和激情。同时在不影响自己学习的同时,认真向其他成员交流,学习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
一.严格规范,努力完成 本职工作。
通过了解,纪检部在晚自习和课堂上的查勤情况直接与综合测评挂钩。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综合测评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所以说,对于纪检部查勤的公平工作态度是很重要,同时落实责任分工也非常重要。对于我来说,作为年级干部,就不仅仅只考虑自己和班级的利益,可能说大话一点,就是为整个年级服务的。是考虑整个年级,为同学创造更好的教室自习和学习环境。每周执行两到三次的不定时的晚自习查勤,并且做具体登记,同时每周五做一次小结和资料统计,最后交到年办。作为以后综合测评的参考依据。
二.增强内部沟通和了解,强化团队凝聚力。
我认为一个团队特别需要凝聚力,尤其是一个优秀的团队。纪检部工作需要每星期的整理、总结、统计整个年级的查勤情况。其中的资料包括每班副班长晚自习和上课时的查勤情况,还有年级干部查勤的情况。有时工作量有些重复和耗时,但这也不可避免。所以每个人各司其职,为了使工作顺利有序,就必须要求各个纪检部的人员要互相熟悉和了解,同时加强交流和沟通,相互团结、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当然这不只针对纪检部内部人员,这很适用于整个年级干部团队。
同时我觉得每周的年级例会就是一个强化团队凝聚力的有效方法,大家相互交流,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效率,提出工作上的困难和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
三.时间合理调配,学习和工作两不误。
作为年级干部,就要懂得合理调配自己的学习时间,不要顾此失彼,那就得不偿失了。我认为在工作闲暇,努力学习,保持学习进度和激情。同时在不影响自己学习的同时,认真向其他成员交流,学习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
1、改善例会气氛,整顿内部秩序
在以前例会制度的基础上,让干事自我介绍,表达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自己擅长、喜欢做的某项兴趣、爱好。用自己的兴趣、爱好说明自己适合哪类办活动中需要做的任务,并加以合理、分配;而劣势则妥善处理好。例会期间,制定纪律制度。干事的出勤、早退将给予一定的奖惩性。
2、加强内部交流
为了使工作顺利有序,干事在每月结束之时,相互交流,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效率,提出工作上的困难和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在一学期结束后,写一份工作心得!要求干事严格要求自己,多做批评和自我批评,表现出我部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增强外部沟通和了解
我部计划在例会期间与各部门,互相交流与沟通,以便扩大纪检部与其他各部分之间的合作性,促进各干事之间信息交流,使我们的队伍更团结、更融洽。
4、强化服务意识
为了使每项活动都能顺利完成,培养我部干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积极配合我系各部门开展的相关工作,做好各项活动的监察工作
二、干事工作的指导
1、早、晚自习出勤情况
我部计划在原有的自习检查的基础上,检查人员可选择不定期的检查各班的出勤情况,对于旷课、早退,等现象,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定期进行汇报,向大家公开,以便大家核对,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2、指导干事培养自身的积极性
我部计划当各部门有活动时,鼓励干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以便更加努力学生会工作。
3、纪律维持和活动考勤
我系各部门举办活动时,对于活动期间的纪律维持将避免干事无事可做、有事不做的现象。指导干事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否则给予一定的惩罚制度!而活动考勤则以签到的方式记录出勤情况,活动期间有扰乱秩序的个人或群体先给以警告,否则登记上报,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理!
4、指导干事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我部将了解各干事对于举办的活动提出意见或建议,提出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考虑活动的创新性,干事及干部分析其活动的实行性,若可实行,我部将计划举办新的活动,让我系更加斑斓一新!
总之,本学年,我部将展示新的一面,尽职尽责,努力工作!
本学期是新一届高一入学的学期,同往年一样,我们将招收一批新成员进入纪检部以满足工作上的需要。高二的成员将以身作则带领着高一的新成员开展工作,使我们部的工作始终充满活力。
二、检查
仪表仪态检查始终是纪检部一项重要的工作。良好的仪表仪态,显示出一个时代中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我们将一如继往的严格检查。对初查不合格的同学进行公布并组织复查,直到这些同学整改完毕。检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依照台州一中学生仪表仪态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
我们检查的内容是同学们的头发、指甲及首饰佩戴,包括学生校服着装问题。检查要求是男生不能留长发,即鬓发不能过耳根,前面的头发不能过眉毛,后面的头发不能过衣领,女生不能烫发、染发。此外,男女生一概不得佩戴首饰,指甲不能过长。必须穿校服裤。
1.组织各队报名,详细了解各报名队伍的信息和准备情况,为其提供各种服务及便利条件,如去年的有些队伍拿出了一些成品作为其产品展览,引起评委的注意,使队伍在比赛中加分,而我们就可为其提供这些类似的帮助。我们的目的也就是让参赛队伍感觉不到是在孤军奋战。
2. 组织统一的专业知识培训,请来以往创业大赛的参加者及获奖者来介绍经验。吸取上次活动的教训,利用起各种资源,集思广益,使各参赛队的内容不仅新颖,而且要切合实际,模拟公司不仅仅是口头上能开起来,而且是能从实际中开起来的。从以往的经验看,评委对参赛队的细节方面特别关注,经常问一些如资金流动的细节问题,而往往这些地方也是一个队伍体现其可行性的地方,要做好这方面的把握和指导。
3.参赛队伍若较多,可在系内举行筛选,以选出精华代表民商参赛。
2、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3、建设心理咨询室,力求使之成为合格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
二、内容与途径: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已有心理咨询员2名,4名正参加培训,并有15位具备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及25位参加培训的老师,本学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将进一步得到扩大。心理咨询室将会以沙龙、个案讨论、教研活动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进一步培训。心理教育吴扬的工作范围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承担全校各年级学生讲座,王天文负责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承担全校各年级家长和教师的心理讲座。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开设高一心理课、各年级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在高二高三年级开设校本课程,全校开设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个别咨询与辅导。继续开放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上一级心理健康教育部门。
(3)在班级设置心理班委,搭起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同学之间的桥梁。
(4)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我校的省级重点心理课题将在本学年全面开展,主要是实证研究。做好集体备课活动,统一安排。配合市区开展各级教研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与科学管理,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注重做好教科研研究工作。
(7)做好市区志愿心理咨询工作.。
我校已进入两校合并的第二年,各项工作逐步进入正轨,心理咨询室将配合学校各项工作,重视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
篇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几年不断努力取得相当成绩,并经过实践不断摸索出一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模式 双全互动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何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继续取得长足发展,如何使学校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再上一个台阶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新要求,我们制定以下新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计划。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学校全体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实践心理辅导活动课。但随着学校班主任队伍的新变动,我们发现其中有很多近几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许多是以前并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了。但这些教师大多没有参与学校前几年对班主任进行的系统的心理辅导知识、技巧的培训。这就造成无论是班主任执教心理辅导课还是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很困难的。
2、前几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学校关于心理课题的带动,而学校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和校本培训的研究》课题即将全面结题,如何确立新的科研课题,并以次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有效抓手也就成为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3、学校在完成静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20XX-20XX年)的交流总结已经结束,如何针对前三年发展规划中存在和新发现的问题展望新的三年规划,是区里每个学校应该思考的。
4、上海市许多学校开始试点 生命教育 ,就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之间的联系,学校也可以考虑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如何有效融入生命教育。
5、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也踊跃加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中来,如何完善学校的心理社团。
二、新学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1、对新一届班主任队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的培训。整合各种有效资源,比如邀请专家、学校心理老师、以及前几期接受过培训的班主任对未接受过培训的新班主任进行培训。内容可以适当精简为关注学生心理、如何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建设等几个与班主任工作休戚相关的几个内容。
2、结合新教材的教学,发展学校 双全互动 模式。仅把学校的班主任队伍调动起来,还远远不能达到 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心理健康发展 的要求。学校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可以充分调动课任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注。 双全互动 模式也可以由原来的班主任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成为教师全员参与。学校的预备年级和高一正在实施新教材的教学,也为我们结合新教材组织这两个年级部分学科的老师就本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行探讨提供有利契机。从寻找学科教学目标中的关于心理的部分、实现这些心理目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3、发挥班主任力量,干预学生家庭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但许多家长对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还不是很了解,这样就容易采取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仅不能作为我们学校教师的有利支持,有时候反而会抵消我们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班主任和家长的密切联系关系,让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班主任对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指导。当然这也仅仅是一种设想,我们可以以一、两个年级进行试点,探讨其可行性及操作方法。
4、发展学生心理社团。以前因为学生的活动时间有限,将学生社团的社员组织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心理社团一直得不到有效发展。本学期结合心理老师的高中选修课任务,一方面为对心理感兴趣的选修课学生进行关于心理方面教学,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将学生心理社团发展起来。
二、工作思路
以扎实开展心理危机预警工作为基础;
以朋辈辅导和心理委员辅导相结合为辅导模式
以寝室心理健康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以及院系心理咨询工作组为信息链做好日常工作;
重点以“新生适应”为主题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
三、工作要点
1、制定本学期心理健康工作计划。
2、建立好心理委员和寝室信息员的飞信群。
3、经常深入学生宿舍,走访、了解、熟悉、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
4、做好心理危机干预的常规工作,严格落实“五早”信息预警机制,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月通报和周通报工作,确保心理预警学生稳定。定时更新预警库的信息。
5、配合院系,认真开展XX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认真做好心理普查、心理访谈、心理档案的建设工作;完成新生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健康信息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完成新生心理拓展训练活动等。
6、配合院系加强对我系任心理委员和寝室信息员的培训与指导,通过座谈会、案例交流、知识讲座等形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水平。
7、加强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信息员的队伍建设,围绕主题,召开朋辈辅导员经验交流会,构架沟通、交流的平台,加强对新生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通过严格考核等形式,增强朋辈辅导员的角色归属感和责任感。
一直以来,年是县建县年纪念。县都在努力打造“客家古邑,人文”形象。年,市委书记同志提出了作为“客家古邑”文化形象,而这一计划的实行又以成功申办年“世界客属肯亲大会”为载体。自秦汉赵佗开发以来,北方先民不断踏入这块热土,并通过向南迁徙,使得成为客家地区中开发最早的一个地方,堪称“客家古邑”也在年通过申请,成为“千年古县”因此在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历史上,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学术界对此问题研究甚少,考察在客家形成历史上的历程与作用,对客家文化将是一个重大补充,对打造“客家古邑”文化品牌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县的大部分历史文化至今保存的十分完好。一些历史文化遗产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至今保存完好。如:等。
为县乃至市建设成为“客家古邑”形象的目标提供科学的调查数据和文献支持,将努力通过本次暑期社会调研活动。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市年世客会的顺利举行贡献我一份力量。
二.活动意义和目的
客家千年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县于年月被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批准成为“千年古镇”镇内很多的古迹至今保存完好。为市成功申办年的世客会作出巨大贡献。基本上都因为一些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而让各种宝贵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为什么县的文化遗产保护得这么好?为什么像这样优秀的千年古镇并未被世人所认知?这其中问题出在哪里?
发现目前国内在客家文化保护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空白,通过大量的网上搜索和查阅文献资料。或者是进行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专项研究,不能很好地进行总结和概括,而一些民间学者的研究又只能小范围发表,不能很好地宣传和推广。
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其他地方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案。让我优秀而又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团队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针对县作为一个千年客家古城的文化保护经验的一个调查。还可以传播优秀的客家文化,为市打造“客家古邑”文化形象的策略提供助力,市世客会的成功举办,必将带来新的一轮招商引资热潮,为乃至的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服务。
三.实践课题
实践团队选题为:客家古邑文化保护经验及借鉴---以市县。
四.完成课题的设想及方法
(一)可行性分析
1.运用多种适当的调查方法。解研究现状;当地政府多方协调和大力配合下实地参观调研;邀请当地的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与老百姓参加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为课题的论证提供充足的论据,课题确立符合当地实际,具有很强针对性。
2.团队稳定而优秀。团队成员都具备社会调查研究相关经验。准备充分,具有很高的配合度。有专业且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带队,请专家论证我报告初稿,成为我坚强后盾,确保了调查任务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研究课题具有很大的可提升价值。通过探讨客家古邑文化保护研究的现状。通过对其研究方法的改良和具有创造力的提升,使得我研究体现出卓越性和突破性的飞跃,填补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缺。
(二)研究方法
1.基本思路:
从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出发,本课题按照“问题提出—构建分析框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思路展开研究。首先。阐明政府机构与民间团体近年来对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现状,分析影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制约因素,并结合大量证题研究与理论分析,进而搭建课题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界定所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性质、特征和范围;接着,采用理论思辨的方法解答相关理论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和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方法,收集材料和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检验假设、修订完善理论认识和假设模型;最后,以理论论据和实证论据为支撑,对问题进行多维度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思路。
2.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的调查和分析方法有:
1文献研究法:围绕客家古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这一主题。并进行归纳、对比和提炼,获取对本课题研究内容的基本理论认识和假设。此外,搜集涉及古邑文化保护与修复、旅游资源开发、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数据,为评估保护研究效果提供素材。
2问卷调查法:主要用与普通百姓的调查中:①在开发证题研究时。选定景点附近百姓未调查对象,调查当地保护方案落实情况,以及文物真实保护情况②用于评估客家古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效果。采开放式问卷和结构化问卷调查相结合,拟在案例发生地县,选取普通民众中分层抽样调查,获取他对客家古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主观评价和期望。
3实地研究法:由深度访谈法(10人次)和观察法(不确定次数)组成。呈现详尽的调查客家古邑文化的背景、原因,保护措施的运行状态和效果,存在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
4统计分析法:主要用于问卷调查信息处理。并划定等级标准和确立标度、标号;综合应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模型的项目质量和信度、效度。
五.预期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题目:客家古邑文化保护经验及借鉴----以县为例。
撰写调研报告和论文,团队会根据我调查研究结果统计分析的得到资料和数据。反馈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同时,各大媒体投稿,争取发表,总结出客家古邑千年文化保护的经验的基础上,将这种具有共性的文化保护经验推广出去,让其他地方得到借鉴。因此我成果将会以报告以及论文的形式展现出来。
会全力做好准备工作,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调研活动之中。完成前期的申报工作以及申报后的完善细化工作,中期的调研工作,后期的总结和报告撰写工作,最终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六.实践前准备工作
1.查找大量相关文献。
解人们文化保护方面的研究已经进行到哪一方面,期刊网上查找资料。哪些方面又还有待加强和改进。同时也登陆当地政府门户网站,解当地的有关于文化保护方面的政策以及当地的一些其他信息。
2.制定调查方案。并请校内知名教授指导问卷。
3.与当地紧密联系。及时政府部门以及文化相关部门联系。解当地的相关情况,也为我今后的调查研究提供便利。
4.每三天召开一次会议。明确团队成员的工作进度,至少三天就会开一次例会。而且也将大家的一些准备工作的经验分享。
5.分工合作。团队分为四个小组,团队信息交流畅通的前提下。每个小组负责每一个模块,例如有小组负责计划书的撰写,有小组负责问卷的制作,每个小组的成果出来之后大家一起讨论修补,最后通过。
七.实践后的总结内容和日程
1.统计调研资料。与指导老师一起分析调研结果。
2调研结果按照“现状—分析—总结—建议”思路布局写成调研报告《客家古邑文化保护经验及借鉴---以县为例》。
“大学文化建设”是需要高校全员参与的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还影响着学校的改革和长远发展。当前,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起着指导性作用,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大学文化建设基本呈现了积极的发展态势。但是,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具体进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带来的影响。二是大学文化在校园主体行为层面上呈现出的非规范、非道德、非健康、非自律现象。三是大学在其内部的管理模式上仍有较浓厚的行政色彩。四是我国大学的校园建设在环境文化层面上有趋同化现象,大学文化在客体的呈现上大同小异。面对这些问题,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其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还有利于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1、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现今,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而大学文化建设就是要充实并丰富和谐文化,在师生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使优良的校风学风、和谐的育人环境,较高的师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构成和谐的校园文化,并以此来建设和谐的校园,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凝聚人心,协调利益,增进共识,最终引领和推进大学和?C文化的发展。
2、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大学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好坏上,这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指标。因此,大学只有对其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倡导先进的文化理念,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建设战略,才能不断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最终打造出学校的品牌竞争力,在更好发挥社会职能的同时推动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高校工会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工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为党领导的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在高校就是要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的职能,团结和动员广大教职工投身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建设工作中。因此,高校工会是学校的重要组织之一,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
1、高校工会可以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
大学的教职工是高校发展的主要力量,教工队伍的相关道德素质水平以及精神风貌对于广大的青年学生们具备着非常优良的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及价值,对于学生们的学风以及道德观念有着非常直接的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也反映出了学校的教学水平以及人才培养的相关质量。
2、高校工会可以参与执行大学文化建设的方案
高校工会在现阶段,面对新的教育教学相关任务,始终要围绕着学校的中心思想进行教育工作,也要承担起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教育责任。要通过做好教职工的文化建设以及相关的教育工作,去不断的满足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以及其他方面的教育需求。
3、高校工会可以帮助制定优良的大学文化建设目标
推进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高校工会在大学文化建设目标的设计中具有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相关系统工程的强大优势,也可以更好的把教职工们组织起来、凝聚在一起,总结并且反映出教职工对于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意愿及要求,通过人人参与到大学文化建设中,使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把价值观、职业观、道德观和学校精神根植于人心。
宿舍文化建设是现代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宿舍是学生休息休闲的地方,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据调查,学生一天大约有3/5的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的。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学生由陌生到熟悉,由松散状态到个性化特征的形成,都离不开宿舍文化的影响。宿舍文化的氛围、风气将会直接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影响。宿舍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宿舍文化建设是现代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高等院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源复杂,基础不一,宿舍成员生活习惯及性格特征各不相同,学生上课的时间、地点不统一,安排学习的自由度大,使得学生在宿舍里的时间停留过长。为适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宿舍管理服务工作,创建优秀宿舍文化尤为必要。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宿舍管理工作:
一、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
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在公寓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用形式多样、内容健康向上的各类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公寓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辨别和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文化的侵蚀,培养文明行为和集体主义思想;开展文明宿舍创建和评比,共同营造一个团结友爱、文明卫生、遵纪守法、生活有序的公寓环境;协调学生与物业管理部门的关系,及时反馈学生的意见和要求,使公寓管理部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满足住宿学生的需要,推进公寓管理改革目标的实现。
二、积极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的环境建设
一是公寓设施建设。根据社会物业管理的需要,学院新建宿舍一律按公寓化要求,并对所有学生宿舍配备电话和风扇,并留有学生活动室。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和高等教育需要,新建学生宿舍配备各种网线。现在学生公寓内部基本生活实施齐全,符合公寓化管理标准。
二是公寓治安保卫建设。社会化的公寓区要加强宿舍区的安全保卫工作,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宿舍区的安全稳定。学校公寓治安工作既要治标又要治本。
三是净化周边环境。周边社区和校区大环境直接影响宿舍区的治安小环境,为消除周边的乱源,廊坊师范学院积极与驻地政府及公安部门配合,对周边环境进行整顿,加强了管理,维护了校区的稳定。
三、创新管理模式,改进工作方法
1 实现物管与思政双管齐下,加强生活园区的管理力度。为了加强园区的管理、服务、育人的工作,我们增设了“生活老师”岗位,“勤工助学”岗位和班主任入住学生宿舍,在学院已初步形成教育合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学院逐步形成了以党委书记牵头的领导班子负责全员思想政治工作,由院系两级思想政治工作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思想政治规划,辅导员做好日常的督导并与宿舍管理员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2 改变工作方式。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动,消极等待是难以取得成效的,在工作中积极深入学生,了解、发现问题,将其解决在萌芽状态。为更广泛地获取学生信息,成立了一只信息员队伍,建立健全了信息管理制度,信息员分布在各公寓、各楼层,以口头、信件、电话、网络等形式及时反馈学生思想动态,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耳聪目明。
一、宿舍工作
1、统计七年级住宿新生人数,做好学生寝室分配工作。
2、9月2日晚召开住宿生本学期第一次会议,提出本学期生活、纪律、安全、学习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3、9月10日下午14:40召开住宿生家长交流会。
4、做好住宿生思想工作,关心留守学生的生活,做好心理辅导。
5、准备10月份的住宿生安全疏散演练。
6、11月做好住宿生的冬季室内保暖工作
二、评星晋级
1、9月1月大课间班主任评星晋级培训。
2、检查各班小组分组,上交名单。
3、第一周安排教师示范课。
4、一个月一公布评星晋级情况,各班星级学生、优秀小组。
5、检查各班评星板、评星课、学生评星手册。
三、营养餐
1、做好统计上报。
2、监督检查各班实名制签字、存档。
四、纪律管理
1、课间巡查,发现学生矛盾、说脏话及其他违纪行为,及时处理。
2、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通报各班出现的问题,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麻烦问题。
3、树立学生文明守纪、爱国爱校、懂事明理的好品德。
4、严抓学生吸烟、早恋、手机、小食品行为。
5、做好安全教育活动、班会活动。
五、大课间
1、规划好回班路线图,对新生提出大课间要求,检查弟子规背诵。
2、做好检查工作,提高班主任、体育教师认识,提高大课间质量。
3、提高回班级队列走、做操质量,让学生身体得到真正的活动锻炼。
4、创编一套适用我校实际情况的韵律操。
六、体育工作
1、七年级体育校本教材的课程开展,完善我校特色体育。
2、做好学校运动会的所有准备工作。
3、做好《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统计、上报工作。
七、其他临时性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上海东华大学2002年底对大学生就业及成才问题进行了一项大型调研。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与成才方面存在以下问题:成才意愿强烈但目标不明确、定位不清晰;热衷考研考证不是出于个性需求而是盲目从众;寻求就业指导时注重履历表制作、面试技巧等技术性知识,而对保障自己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却知之甚少,等等。
在接受调研的学生中,8l%的学生表示“非常渴望成才”、“成才意识比较强烈”,而且均表示大学生活对将来的工作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在被问及有关成才的具体目标、定位、途径时,学生们的态度就显得很迷茫。比如对“您为自己树立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这一题目,绝大多数学生都回答不出来。据学生们反映,大学一、二年级是他们感到最茫然的时候,原因是“没有现实可行的明确目标”。目标不明确,自我定位不清晰,使一些大学生在考证考研热中落人“盲区”。数据显示,28%参加考证考研的学生是因为“周围的同学都参加,迫于压力,我也参加”;22%的人则是抱着“社会需要这种文凭,不读没办法”的心态。还有不少人认为,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读研是找不到工作的应急之举。考研“盲区”的存在,同时也反映了学生认知的成才途径还比较狭窄。成才意识强,但对保障就业成才的法律知识却十分欠缺,有近55%的学生对《劳动法》、《高等教育法》、《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等表示“不了解”,38%的大学生只是略知一二。当问及“法律法规对你的就业成才起到怎样的作用”时,24%的学生认为“无任何作用”,65%的受访者认为“效果一般”、“对个人指导性不强”。调研中在对一些高校现任就业指导工作老师进行访问时,大多反映,当前不少学生在寻求就业指导时较注重面试技巧、履历表的制作、调整心态等技巧性知识,对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及劳动就业的法律保障知识却缺少思考。
调研中还发现出当前大学生对就业成才指导方面的需求与学校能提供的帮助处于不对称状态。68%的被访者对高校目前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表示不满意,认为“不完善,指导渠道过于单一”。在回答“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多选)”时,学生们的选择涉及多个层面,如提供更多实践机会(47%)、创新能力的培养(4l%)、心理咨询(35%)、社交能力指导(23%)等。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对于大学生对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急切要求,我国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冷热不均”。在武汉市某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笔者看到该中心只有两间办公室,3名工作人员。今年刚刚就职的该就业中心主任向笔者抱怨:现在想搞活动太难了!人手太少,忙不过来。由于没有自己的活动场地,全校3000多毕业生,只有分院系开展活动,就业指导工作只能一般化。据了解,不少高校的就业中心与这所高校情况类似。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呈现出“马太效应”:越是就业形势不好的学校越不重视就业指导工作,越是就业不愁的学校反而危机感越强。武汉地区某些就业率较高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拥有自己的一幢小楼,使用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楼里有会议室、人才测评室、资料信息查询室,还设有面试专用的房间;专职工作人员5~8名,还有不少兼职人员。两种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1998年大学毕业生由计划分配改为双向选择以后,高校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职能逐渐发生了变化,不仅名字大多已改为“就业指导中心”,功能也从过去的以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工作重心改为向学生提供政策、心理咨询和就业信息。据2003年对武汉市教育部直属院校情况统计,毕业生85%的就业信息不是来自社会,而是来自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掌握了丰富的用人单位的资源,为毕业生顺利就业起到了关键作用。由此可见,这支专业化队伍应该具有相对稳定性。可是,有些高校至今仍沿用旧的体制、旧的习惯来管理就业指导中心。过去人事组织部门规定涉及人、财、物的部门,干部必须定期轮岗。主管毕业生分配的干部过去隶属于人事部门。一些学校至今仍机械地执行这一规定,从而导致就业指导中心的管理骨干频繁更换。一批干部刚刚熟悉工作,建立起用人单位的联系网络,岗位接着就变了;换上一批新人,必然会造成一部分人际关系的流失,减少毕业生就业的机会。其实,即使是那些就业相对冷清的学校,招生工作都毫不马虎,“招生办”的地位远比“就业办”高。反差之大,不能不让人提出疑问:学生是学校的产品,检验产品的好坏当然要看市场。
从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来看,目前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导人员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支持。由于从国家、省市各级教育部门到基层院校,尚缺乏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就业指导教师大多数基本上是“单干户”,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培养和培训,多为兼职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方面尚没有规范的标准,不能因指导成绩的突出而评先进、获奖励,一些指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二是就业指导内容与时代脱节,呈现“几多几少”现象,即就业信息提供的多,就业观念指导的少;商业性的指导多,教育性的指导少;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讲如何找到满意工作的多,讲找不到满意工作怎么办的少;讲面试时怎样闪烁其词给人留下“好印象”的多,讲平时怎样诚实守信给人留下“好名声”的少;仅在大四进行就业指导的多,把就业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始终的少;每年重复性的招聘会组织的多,深人探讨改进就业指导的专业性会议少;仅为完成就业率指标为学生找工作寻出路的指导多,发现和认真改革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的少;为学生走出校门找不到工作而着急上火忧心忡忡的多,为如何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坚持大学教育主旨,培养青年学生“精神成人”而进行深刻思考并身体力行的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三是就业指导时间得不到保证。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使得上课时间格外紧张,在此情况下,尽管“就业指导课”列于课程表中,但事实上是常常被其他课目所挤占,笔者所接触到的一些就业指导课教师曾坦率地承认,只有每年的五六月份学生开始填报就业志愿时他才能受到青睐;四是就业指导所需经费短缺。要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无论是培养、培训人员、购置设备仪器、组织教学研讨,还是测试、调研、参观、见习等都需要经费。尽管近期教育部专项发文要求各校加大就业指导人员及就业经费的投人,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专项拨款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存在问题的原因
1.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尚不完善
市场决定的均衡工资率远未形成。劳动力供需均衡状态下的市场工资率是调节劳动力流向与流量的重要指示器,对于市场的有效运作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目前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换时期,地区问、行业间、单位间工资水平差距很大,市场决定的均衡工资率远未形成,一些垄断性行业和单位工资水平过高,而另一些单位由于经营困难、效益低下致使工资发放毫无保障。目前的工资水平既不能反映劳动力供求状况,也很难反映人力资本的投人状况。就一个人来讲,其工资水平的高低往往不取决于自身素质而更多地受其所在行业和单位的影响。在这种“失真”的工资信号导向下,一方面,劳动者为了追求高收人而流向非己所长的岗位;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能得到“补偿”而使更多的人放弃这种投资。此外,目前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措施不够配套。一是以失业、养老保险为核心内容的覆盖全社会所有劳动者的社会化保障体系尚待完善;二是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尚待建立健全,对人力资源劳动能力、任职资格、职业技能的社会化评价体系尚未确立;三是受身份、户籍、档案、住房等制度限制了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四是市场法制不健全,一些必要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上述机制的不尽完善之处,既导致部分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造成人才的浪费,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对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需求。
2.社会观念守旧
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部分毕业生及学生家长习惯于国家包办式就业的传统做法,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仍然存在着依赖思想,缺乏竞争意识。特别是有些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安逸的家庭环境中,缺少积极进取的教育,在择业和就业问题上仍然存在靠政府、靠父母、靠关系的“三靠”思想,他们不愿主动地接受学校的就业指导,不愿主动出击、到就业市场去竞争。同时,受传统文化观念影响,部分毕业生(包括一些学生家长)仍然坚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将读书求文凭当作唯一的正道,他们不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不注重提高自身的技能、特长,不考虑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行情变化,一味追求到大城市、环境舒服、待遇优越的单位工作,不愿到艰苦的、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
3.教育思想陈旧
尽管近年来教育界强调“应试教育”应向“素质教育”转变,但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教育界深层次的改革力度还很不够,教育观念的转变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有关部门依然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学校、学生、家长仍然是围绕着学生考试这根指挥棒转,分数至上、文凭至上,而置“教育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于不顾。在这种陈旧的教育思想影响下,一些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很难找到用武之地。
三、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外部条件
(一)营造良好的就业指导舆论氛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变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就业指导工作在指导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愈来愈显示出其必要性与重要性。但由于它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还不长,因而人们对其地位、作用、性质、任务等还缺乏了解,对当前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还不够,一些部门及个人在推动此项工作时还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发动工作力度,通过出丛书、发专刊、作报告及各种新闻媒介的宣传报道,普及与就业指导有关的一般知识,更新人们传统的职业观、人才观,吸引社会各界接受、支持、参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为此项工作的广泛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动力。在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一定的前提下,要激发社会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需求,必须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进一步强化市场配置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引导学校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服务于人力资源市场,从而实现学校就业指导动力激发的良性循环。
(三)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多方面的配套措施为基础条件。目前,针对我国人才市场的实际状况,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以保障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实施。
1.做好职业分类和就业信息工作
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边缘性、交叉性职业不断在我国社会中产生。同时,原有一些职业的分工也愈来愈细。面对众多新的职业,我们可以结合正在进行的国家职业分类与职业资格认定等工作,对它们的名称、定义、性质,职业的内涵和外延,从业人员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要求,作出新的分类和明确的界定。学生职业定向方面的许多问题都源于缺乏对职业世界的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因而职业信息咨询服务便成为就业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就业指导者可通过口头、书面、声像等形式向学生全面深入地介绍社会职业状况,各种职业的性质、条件及发展机会等信息。在介绍各种职业资料时,指导者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与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有关职业的知识与自我进行对比性评价,从而收到更好的指导效果。
2.继续做好面向学生的人才测评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学校职业指导的基本任务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促进学生职业自我概念(包括职业角色技能与生活角色技能)的形成与发展。要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除了依靠教师对他们的谈话、观察及相关文献材料的分析外,更多的还需借助心理测试、情景模拟、定量考核等评价手段。但由于人员素质、仪器、工具等多方面的限制,大多数学校自身目前还无力承担这些工作。为此,学校必须主动加强与社会服务性的人才测评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之间的合作,积极探索面向学生的科学测评与鉴定方法,利用这些机构的评价优势,更好地开展学校职业指导工作。
3.强化社会需求信息的搜集、加工、传输工作
高校要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需求信息的。如果这些信息的搜集、加工仅仅依靠学校自身来进行,既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当前必须迅速建立以信息搜集、加工、咨询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信息服务网点,依靠它们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还要疏通信息传递渠道,减少行政机构对信息传递的干预,避免信息传递的失真,避免就业指导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失明”、“失聪”。
4.积极开展校正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