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艺术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4: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艺术考察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艺术考察报告

篇1

这次在北京首都博物馆,故宫,潘家园等地见到以前只能在书上翻阅到的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艺术所描绘的鱼纹、人面纹及花叶纹等装饰图形,及北宋时期的文人绘画(清明上河图),我发现从原始社会的图形符号一直到封建社会晚期的各类绘画艺术,总有一些永恒的主题,而在这些主题之中,“形”的表现往往是中国

历史艺术家借以传情达意的一种外在形式,也就是古代画论所说的“以形传神”、“借物咏志”。中国画艺术家在表现某一种自然物象时,更多地是注重与“形”所蕴涵地精神意义,而不是对自然物象作物理形态的外形模写。正因如此,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自然物象的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更多的“理性”色彩,将自然物象之形抽象为一种图式化的符号语言,这些理念很接近我们工作室。

而在798,宋庄;及中艺博览会看到的现代艺术它的形式不仅再是架上的绘画,还有很多装置,影像等运用新的结构关系,新视点,集中概括社会问题的当代艺术已逐渐成为主流。这些现代艺术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细部,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各个不同的比例,把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并运用一些手法,启发人们的联想。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载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么简练夸张,要么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等等形式含蓄委婉的地表达所要表达艺术家对社会不同层次的关注,赋予作品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关注的新介入点,阐述自己的情感,观点及思想。

在这些方面,中国绘画讲究构思上的“以一当十”、“以少用多”,构图上“计白当黑”等审美追求能为当代艺术家提供大量的营养。我这次考察看到的当代艺术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如: 在《研究与超越——第二届中国小幅油画展》看到不少作品都是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这实际上强调的也是老庄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意境。

篇2

采风,在我国古代主要是指采集民歌,也包括民谣、谚语等。采风活动可以追溯至三千年前的周代,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就是一部采风得来的民歌总集。隋•王通《中说•问易》曰:“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可见我国的采风活动起源之早,历史之悠久。这种传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延续中一直中断没有。“五四”后,“采风”的含义扩大了,它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神话、传说、歌谣、故事、谚语、小戏、说唱、谜语等口头创作和风俗。到了现代,其他民间文学艺术种类的现场采访也都称之为采风。

多年来,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为了开阔学生艺术视野,增加学生民间音乐文化的积蕴,普遍在实践教育课程中开设了田野采风内容。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考察对象锁处的生活环境中去,了解特定区域民族的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考察、学习和感受民族民间音乐,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底蕴,增加社会生活体验,田野采风已成为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艺术实践教育内容。

一、田野采风的实践教学性质

实践教学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方面。田野采风作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一个内容,它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民间音乐,在了解、学习和收集民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感触、体验和认识其中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我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形成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在人类衍育、发展过程中与生来的情感文化,有在生产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作文化,有在社会融合与民间交往中形成的社交文化,也有对自然现象与各种灾难迷惑不解而产生的宗教文化。音乐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最普遍的文化形式,紧紧地依附和融合在这些社会民俗文化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根植于民间、积淀于历史中的珍贵民族文化财富,既保留了朴实而单纯的原始人文因素,又体现着凝重而精深的民族历史沉淀,它反映了当地民众独特的生活情趣、审美观点与精神品质,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系统地学习了现代音乐理论体系,掌握了音乐学科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田野采风组织学生深入民间基层生活,通过接触色彩斑斓的民间音乐事象,体验原生态的民间音乐活动,领略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民间音乐文化特质,感受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民间音乐的原生环境,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机会。学生在感受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民族文化修养,激发了艺术创作灵感。在采风中所收获的考察成果,必将成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及开展科研的重要素材与题材。田野采风是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其收获也将是一笔有益学生终身的精神财富。从某种意义来看,田野采风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感情,甚至对他们艺术观念及民族文化认同思想的形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田野采风活动的实施

我国疆域辽阔,各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信仰各有不同,其文化形态的存在与发展千差万别。一方面大多数民间音乐存在于各种社会生活与约定俗成的节庆活动中,具有很广泛的群众性与广场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在传播的方式上多数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特别是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历史的推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少稀有乐种已经后继乏人,甚至濒临失传,其对采访进行有一定难度。因此,田野采风应首先对采风选题进行前期调研,制订周密的考察计划,让学生了解采风活动的目标、内容、作用和基本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学生提高田野采风的调查采访能力、拍摄记录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只有坚持执着的求索精神、细致的工作态度,作好必要的物质准备,才能持有较好地完成采风任务。

(一)田野采风考察内容的选题

田野采风的目的,就是客观深入地考察、体验、了解和学习民间音乐文化。那么,在采风中考察什么内容,是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田野采风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民间音乐文化现象考察

民间艺术是民族的母体文化,是民间围绕着人类生存与发展主题产生的精神文明,是地方民族文化与审美意识得以传承的物质载体。人类远古时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在与凶猛野兽的抗争中形成了强烈的群体意识,从原始部落狩猎捕获的狂欢到现代社会各种民俗活动的喧闹,无不体现了群娱群乐的广场文化特征。民间音乐文化现象主要是指在各种民间活动中,与音声有着直接联系的形式和内容。如民俗节庆活动中的歌会、歌节、歌圩以及各种民间艺术活动;各种民间宗族、家族仪式中的音声;各种寺庙、道观及民间宗教活动中的音声;各种农事,务工活动中的音声等。采风可从这些民间音乐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进行程式,产生渊源、历史衍变、文化内涵、流传区域及传承方式等方面进行。

2.民间音乐文化形态考察

我国民间音乐艺术种类繁多,古往今来与人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民族的传统,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审美,民族的风情。民间音乐文化形态就是指民间音乐艺术的类型,有演唱类、演奏类、舞态类、曲艺类以及综合艺术等种类。在演唱类民间音乐形态的考察中,主要了解其歌种特征及产生渊源,演唱形式及声部组合,旋律特点及曲式结构,演唱方法及传承方式,流传曲调及各种谱本等;在演奏类音乐形态考察中,主要了解其乐器种类及相关文化,乐器构造及演奏技巧,乐器产生或传入年代,乐种类型及组合形式、传统曲牌及流传曲谱等;其他艺术种类则是重点考察其民族文化内涵与民间音乐表现方面的艺术特征。

3.民间音乐文化载体考察

千百年来,由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音乐,以绵绵不断的生命力跨越时空,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承载着这些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民间音乐事象中的群体与个人,包括民歌演唱群体与歌手,民间音乐演奏乐社与乐手,民间歌舞表演群体与艺人,以及其他民间艺术种类表演群体与个人。田野采风应重点了解地方各种民间音乐表演组织的创办时间和背景,主要成员与活动方式,组织结构与活动内容,班社的艺术风格与表现特色,技艺特点与传承方式,收藏实物及音乐资料。民间艺人的采访主要了解其从艺历史及师承授徒情况,掌握技艺的门类及技艺特长,个人表演风格及艺术成就,主要历史贡献及社会影响,艺术生涯代表作及保留曲目,收藏传谱及艺术器具,重要演出与获奖情况等。

(二)田野采风的采访方式

强烈执着的求知欲望,敏锐科学的观察能力,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是田野采风的行为要求。只有不辞辛苦、不畏艰难深入采风地,真诚地以传统为师,进行认真细致的实地考察,才能获得真实、生动的第一手考察资料,达到采风活动的目标。

我敫髅褡宥嘧硕嗖实慕谇旎疃往往带有强烈的人文因素与浓厚的文化色彩,而最具民族与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就生成在这些民俗活动之中。集体考察是采风活动最常用的方式,它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既节约经费又能获得最好的考察效果。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地体验民俗活动的感人场面,感受乡土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更能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激励他们努力探索民间音乐的热情。

面对五彩缤纷的民间音乐文化,考察者的关注视线与兴趣是不一样的,要满足采风者的不同要求,小组采风是比较灵活的一种方式。可在总考察项目中分出若干子考察项目,进行分组并成立相应的组合机构,拟出子考察项目的采访内容与采访计划,达到深入探究、各得其所的采访目的,共同完成采风考察任务。

三、田野采风成果的整理与展示

经过田野采风,学生对民间音乐的了解与感受,对采访对象资料的采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要很好地整理与总结采风成果,以便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使用,这是采风活动重要的后续工作,也是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成果的体现。

(一)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

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要经过整理资料和处理资料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采风现场采集的各种原始资料与档案;后一阶段将这些资料进行技术性处理,以便整理成终端性的档案材料。

民间音乐文化的文字资料是采风成果整理、建档的基础,包括采风中收集的原始材料及采访笔录资料。要按照民间音乐类型分门别类进行建档,并按乐种事件产生的年代、历史记载、社会背景、传承方式、发展现状进行整理和造册登记。对尚欠缺部分记录在案,以便日后再行补足。

民间音乐乐谱的收集是田野采风的重要内容,包括民间保存的乐谱手抄本、复印件和拍照图片。可根据乐种分经典曲目、一般曲目、失传曲目来整理,收集表格填写内容有乐种类别、记谱种类、演奏要求、采集地、流传区域、传谱人、抄本年代、收集人及收集时间等。在整理中尽可能将乐谱中的速度标记及各种演奏技巧符号重新订正并标注准确。为保证收集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使用音高测定器或电脑记谱软件进行测定和重新记谱。

田野采风中拍录的图片和音像也是珍贵的收藏资料,它客观地记录了采风的实况,特别对一些老艺人或濒临失传乐种的录音录像尤为重要。要注意整理音像资料的技术性问题,尽可能让这些珍贵的资料能够长期保存。可存放教学单位的资料室或电子阅览室,让更多的师生得以资源共享。如能长期持之以恒,势必成为学校甚至地方不可多得的地方民间音乐文化之库。

实物也是采风活动材料收集的内容,在民间音乐文化活动中使用的乐器、道具等都是采风实物采集的重要物品。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乐种与其特有的乐器是分不开的,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把乡土乐器原件收集上来,以供日后研究使用。如收集确有困难,也可详细了解其乐器构造、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以便仿制。对采集的乐器、道具、服饰等实物应进行消毒、除霉、保洁,使之能长期保存。

(二)撰写民间音乐文化考察报告

认真做好考察总结是田野采风后续工作的重要任务。采风结束后,应按照采风计划上的具体内容,在认真整理采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考察总结,其中包括总考察项目及子考察项目的总结。对民间音乐文化个案的考察分析,应从其民间音乐形态的历史与现状、传承与流变、挖掘与保护、发展与利用等方面的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事件要求真实,数据要求准。对民间艺人个人调查可从其从艺生涯与艺术成就,社会影响与历史贡献进行专题考察报告。学生也可对采风活动的体会与收获进行总结,作为个人参加采风教学实践活动评价的依据。

(三)举行采风成果汇报展演

田野采风收集的资料经过整理后,以汇报展出的形式向广大师生展示,是一种很好的总结方式,一方面让参与者重新回顾采风活动过程,加固学生在采风中引发的民间音乐感受与情感;另一方面能扩大采风活动及收获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共享采风成果。将拍摄的各种采风照片整理编辑后,加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出版采风活动宣传版报;将采风中采集的民歌、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民间曲艺等民间艺术,经过重新编排,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原生态地展示,使采风者通过自己的表演加固对民间音乐文化的感受,也让更多未能参与采风的师生分享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四、田野采风的后续研究

(一)积极围绕采风题材开展科研活动

经过田野采风,许多关于民间音乐的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其中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题材也会让他们萌发研究兴趣,因此,要引导学生田野采风结束后积极开展科研工作。音乐论文是音乐学术研究的主要载体,是传递和储存信息,传播与普及音乐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和技术交流的流通形式。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学术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论文的写作得以实现的。在田野采风活动中,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民族民间文化,无论是民间音乐的表现艺术或文化内涵都在感动着他们,不少历史悠久、深藏民间的地方音乐需要人们去挖掘,去研究,因此,选择采风活动中引发的研究问题,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很有价值的题材。

(二)充分利用收集素材进行艺术创作

挖掘学生艺术潜质,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是高校音乐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构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采风活动结束后,学生把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带进专业课堂教学,将采风活动中采集的民间音乐素材充分应用到歌曲写作课程的实践中去,将会拓宽学生艺术创作的题材,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使他们的音乐作品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民族气息,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我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本来就是歌与舞联系在一起的,在歌中舞,在舞中歌是不少民族民间艺术的特点。经过田野采风,琳琅满目的民族舞蹈艺术还给学生的舞蹈学习与创作带来了新的动力。其鲜明的舞蹈特色、丰富的舞蹈语汇为专业舞蹈形体教学带来了艺术借鉴,也为师生的舞蹈创编带来了创作的启迪与题材的拓展。

结语

田野采风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四年大学生活中为数不多的走出校门、亲近大自然、触摸民间音乐文化的实践活动。它在拓展学生艺术视野、转变学生文化观念、树立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信念、加固对民族母体文化的认同、增强自身艺术素质与民族文化素质底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田野采风给他们的大学生涯留下难忘的印象,使他们带着被唤起的全新信念走向未来的人生。田野采风活动也给高校实践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给音乐专业的学科建设与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动力,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朝着学科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静芳. 乐种学〔M〕.华乐出版社,1999年出版.

篇3

艺术史论课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通常是必修的基础理论课,也是一门比较难教的课程。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相对于史论课的讲解来说,学生更看重动手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入校时的文化课分数普遍不高,文化基础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校艺术史论课的教学还走以往“满堂灌”的路子,势必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从事艺术设计专业的艺术史论课教学多年,主要承担的课程有中外美术史、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建筑史、中外园林史等。为了使高校艺术史论课的教学跟上新时代,本文提出转换教学策略的思路。

一、教学策略:由“教导性”教学转换为“发展性”教学

按照传统的教学习惯,艺术史论课的教学大多是“教导性”教学,即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动地位,多为讲述艺术史内容、传达艺术事实、提供正确答案,重在知识输出。在课堂上,教师的“讲”很重要。当学生总是处于被动聆听者的角色,部分学生会在无意间依赖教师的督促,因为教师掌握着教学的主动权和学生所需要的信息。“发展性”教学则强调教师是一个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动者与积极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治学方法来更好地完成学习。教师不再是提供正确答案,而是要提供“好的问题”,并重点关注学生研究思维的建立和发展。每个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依赖教师的教导。一般情况下,教师不会去修正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去发掘答案。为了确保学生能真正学到手,除了要求学生用心听讲外,练习、作业、考试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

二、教学目标:由“知识输出”转换为“研究思维培养”

发展性教学的教学目标是最关键的要素,它决定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一般情况下,高校的艺术史论课教学都以知识输出为主,即以教授艺术史知识为基本目标,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艺术现象、艺术作品等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提高审美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会旁涉文化、习俗、哲学、宗教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种教学目标固然没错,但在当今时代,通过各种电子媒体获得知识已经非常便捷,课堂上单纯的知识输出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新意,甚至没有必要。在这种情形下,教学目标由知识输出转换为“研究思维培养”势在必行,其优势在于:第一,符合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律。按照我国应试教育传统,知识输出型的理论课教学很容易被看做是中等教育的延续。尽管课程更专业、教师级别更高,但从教学本质来看,高校的课堂教学几乎跟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差别。唯有研究思维培养才更符合高校的人才培养规律。中小学大多没有研究思维培养的意识,以致学生到了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依然非常缺乏研究思维。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是具备独立学习和问题研究的能力。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艺术设计创作和创新的基础。艺术设计专业课以技能培养为主,不注重研究思维的培养;而在艺术史论课上,研究思维培养却可以贯穿整个课程,学生可以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艺术的发生、创作和发展过程,并由此提高学术研究意识。第二,符合“用较少的课时,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的要求。一方面,在大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时量占较大的比重,而作为基础课的艺术史论课一般课时安排较少,通常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在目前一般大学的低年级基础课教学中,英语、体育、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等必修课程往往占据一学期的主要学时,这样,留给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就非常有限。另一方面,艺术史的广度和深度是无限的。在有限的课时里,所教授的内容要涵盖中外艺术史的大部分知识是有难度的。知识输出型教学重在知识的教授,因此“获得多少知识点”就成了教学效果的一个评估指标,而有限的课时是这个教学指标的瓶颈。研究思维培养导向的教学则可以轻松化解这个难题,因为学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和研究思维的建立,可以使知识的获得、选择与利用变得长期有效。第三,符合基础理论课教学和专业设计实践结合的要求。高校课堂教学不能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教授,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更应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独立研究、思考和创作能力的人才。研究思维培养导向的艺术史教学,可以从艺术、历史、文化、政治、宗教等多维度出发,帮助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进而成为有独立创造能力的设计师。

三、教学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改进

(一)教师教授方法的改进

在发展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从课堂的主角身份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无需在意自己讲得有多好,而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潜能。碰到针锋相对的讨论或问题时,教师在教学心理上不是要用自己的权威去压制学生,而是要以谦卑与宽和的心态,激发其展开更深入的思考。在具体的教学手段上,教师应力图做到以下五点:第一,教学语言口语化,尽量使用易懂易记的语言讲解枯燥难懂的学术内容,让学生把握艺术史的整体脉络与课程重点;第二,注重图例分析,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与观察分析能力;第三,多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以问题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重点掌控能力和问题研究能力;第四,运用艺术史上艺术作品的古今、中外对比,提升学生对艺术史的整体理解与融会贯通的能力;第五,强调学有所用,培养发散思维和设计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设计创作能力。

(二)学生的课堂讲解与分享

学生在课堂上以PPT课件形式进行讲解和分享是课程设计的一个必要环节。在笔者的教学课堂上,笔者负责教授艺术史的整体内容,而学生负责讲解艺术史上的一个知识点,即某时期的某个艺术流派,或某位艺术家作品的分析。学生的讲解不仅能反映他们在课外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学习效果,也能够使他们加深印象与发现问题。对教师而言,根据学生的讲解情况,可以补充教学内容、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这样即使是一名教师教授不同班级,也可以掌握每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此外,有的学生学习态度认真,在课外下了大功夫,他们所呈现的讲解内容往往非常丰富,对其他同学也能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的讲解有几项基本的要求:首先,学生选择的讲解内容要与教师的教学进度保持一致,要在课前先掌握这些知识,杜绝讲解时照念大段文字;其次,学生在学习和讲解的时候,必须从一个问题出发,把握一个中心,所讲解内容不求多,而求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最后,鼓励通过简短的视频资料来丰富所讲解的内容。

(三)课外考察

鼓励学生课外进行各种实地考察,如参观博物馆、艺术馆、艺术院校的展览馆、艺术区画廊等。课外考察的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考察前和考察后的学习研究工作。以学习中国园林史的学生考察颐和园为例,在考察前应阅读教材中关于颐和园兴建与演变的历史,掌握各时期的园林规划平面图,并观看一些关于颐和园的视频。二是有主题地进行考察。以学习中国建筑史的学生考察北京故宫为例,可以有意识地重点考察故宫的规划布局与主轴线设计、建筑中的伦理规制、宫与殿、大门和门院、屋顶与脊兽、建筑与花园等;三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提交考察报告。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能表达自己研究思路的思维导图,根据教材内容和网上的辅助学习资料,结合具体考察经验与实地照片,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反映课外学习研究与考察的结果,如需要也可以配上自己手绘的图例;四是根据考察和研究设计创作方案,画出草图或实际效果图。

(四)课程考核

按照高校理论课的教学要求,艺术史论课的考核应是提交论文报告,但真正潜心于撰写研究报告的学生只占少数。笔者经过多年课程考核的实践与总结,发现以闭卷的形式进行考核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虽是闭卷考试,但试题的设计不是传统的选择、填空、名词解释题等。试题应是一个大题,侧重于考核以下三点:一是注重学生对教材范围内的艺术史纲要的掌握,要求学生能掌握艺术史的主要脉络,并进行艺术古今中外的对比;二是能用艺术史的眼光来分析当代艺术的问题;三是能从所学知识中有所领悟,并应用到自己的设计创作中。通过课程考核的特别设计,能督促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艺术史的发展脉络和重点,并从学术研究的层面来思考艺术的问题,同时有助于开发艺术设计的创作思维。

(五)网络课程

篇4

艺术设计专业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因而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集中实践环节是以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开展的教学环节,包括参加各种各样的观摩、实地考察、专业研讨、社会调查和专业设计比赛、专业设计项目,等等。其目的是,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从事艺术设计所需的各方面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基于此,要高度重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理沦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

一、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意义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中心,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发展艺术设计教育的必然选择。进入高年级后进入的专业课程训练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重点。艺术设计是实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建立教学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培养高水平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般来说,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践环节、集中实践环节(社会实践)和毕业实践环节等。企业见习旨在验证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培养专业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暑期实践旨在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加速社会化进程,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市场调研旨在把握设计专业的前沿设计理念和市场流行趋势,明确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成为一名市场型设计师而奋斗。校内实训旨在为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服务,训练各种专业技能,初步形成动手能力。创业活动(为此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旨在培养创业意识,使学生知道怎样与客户打交道,怎样使客户满意,包括适应客户要求和引导客户认同自己的艺术创造。边学边实践(由于高年级学生较少或几乎没有公共课,将专业课集中在一周的两三天内完成,其余时间可到企业实践)旨在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弥补前面没有掌握或未曾涉及的知识。生产实习旨在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熟悉并掌握工艺流程,理论联系实际,形成独立工作的能力。毕业设计(选题可以来自社会或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旨在检阅学生的设计水平,提高创新水平以及与市场结合的紧密度。

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

由于院校资源、教学体系以及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问题,目前的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普遍重视书本理论和概念性的虚拟设计,参与社会设计工作项目的实践操作机会很少,学生对设计的理解常常是一种理想状态的为设计而设计,对市场的需求现状等知之甚少,缺乏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几乎没有具体工作的操作能力,这与设计行业对专业设计人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使学生毕业后很难在短期内适应新的角色。所以不少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设计公司的工作来提前获得设计的实践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市场需求,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值得鼓励。

三、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探析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会得到明显提高。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才时,往往优先考虑有相关工作经验者,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实践能力。由于我们的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市场意识和设计创新能力,因此越来越受用人单位欢迎。

1.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引入实践性教学

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引入实践性教学,以具体的设计实践结合理论教学,强化知识积累与处理具体实践环节问题的有机联系。例如中央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授环境生态理论知识的同时就结合传统民间建筑的调研与测绘,在认识与总结传统民居生态学意义的基础上,由教师带队为农民设计符合生态原理并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民居及其环境,建立教学与实践的互动,拉近学校与社会的距离。

2.加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注重与业界的横向联合,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践基地,选择优秀的公司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拓展与企业、行业协会等的合作渠道,聘请设计公司的负责人在学院里兼职教课或举行讲座,通过他们让学生及时了解第一线的相关知识,丰富合作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寒暑假等,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考察、户外写生、专业课程体验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研、业务咨询或至企业实习等,藉此实现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程度。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增强其专业实践能力;其次,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设计师作为兼职教师,向学生传播最新设计理念,使学生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动向;再次,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室教学模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

4.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涵盖与实践教学有关的所有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和质量管理体系,正确认识和评价实践教学的质量水平,加强监管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之间的联系,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如实验室制度、实习基地制度等;其次,要构建贯穿实践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机制,在开展实践教学时,需制定好实践教学的目标,对艺术采风、市场调研、实地考察等实践环节从严要求,强化管理。考察之前,要明确考察的主题、中心任务和具体的要求,考察结束后,要写出心得体会或考察报告。另外,还要加强对毕业实习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实习指导文件和有关的规章制度,保证实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大学体育要建立“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的多目标体育教育,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教育目的的实现,要求用一种新的视角审视大学体育教育,本文试以“DBAE”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

一、“DBAE”理论及其思考

“为了适应培养和发展创造力的时代要求,应对‘学科结构’课程改革运动对艺术教育严峻的生存挑战,美国加强了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反思了过去以自我表现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在‘艺术制作’的基础上增加了艺术史、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知识,极大地扩充了艺术教学内容。在这个基础上,盖蒂艺术教育中心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DBAE由美学、艺术史、艺术创作、艺术批评四个学科构成。”这四门学科“互动互补关系,试图将艺术教育建构成一门交叉性的人文学科,以便提高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效度,‘培养青少年健全的艺术感觉’或艺术鉴赏能力,最终改善国民素养。”

“DBAE”理论作为一种以学科为基础的全面综合的艺术教育教学和学习方法,在艺术教育领域方兴未艾,对国内外的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较大影响。除此之外,对于大学的体育教育,笔者以为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理念和方法。因为从本质上看,“DBAE”理论看到了艺术教育中矛盾的全面性、统一性、发展连续性和均衡性,这也体现了“DBAE”理论的特点:“全面性、综合性、均衡性、连续性、合作性、开放性”而这些,对于同是教育范畴的大学体育教育而言,具有矛盾的普遍性。

二、基于DBAE理论之上的大学体育教育分析

1.大学体育教育的全面性

大学体育教育的全面性首先表现在面对的教育对象上,不仅是少数偏爱的体育“尖子”,而是要面对所有的学生,因为体育教育是任何均衡完整的教育体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次表现在体育教育内容中,“过去,我国一些大学体育教育极其强调体育运动知识和体育运动技术教育,不仅竞技运动知识与技术、竞技运动教学与训练形式成为大学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且学生个体也只以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完成一定的技术动作、获得一定等级的运动成绩为目的。”现在,“整个大学体育教育过程应当推崇艺术化、人格化、民族化、伦理化。研究的主要概念是‘意义’、‘内省’、‘理解’、‘移情’、‘直觉’、‘历史感’等”。

再次,表现在大学体育教育价值与目的的确立上,要兼具本质主义和工具主义。大学体育教育的本质是能力教育,“体育能力教育是以人的基本素质为核心,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健身实践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健康思维水平,强身健体的创新能力以及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心理素养与健康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并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品质。……我们所要强调的是,既要重视学生和掌握知识,更需要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既让学生掌握“三基”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又要让学生获取如何健身的方法,学会运用健身理论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学会把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素质和能力,就是说使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用于健身强体的实践认知,使之终生受益。”

2.大学体育教育的综合性

大学体育教育的综合性首先表现在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即学校要提供综合性的课程供不同兴趣的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需求、兴趣和基础选取不同的组合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增加身体锻炼的知识和方法,增加保健学、心理健康学等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扩大选择的余地。”体育教育的综合性还表现在教法和学法的综合性。“学

生选择上课内容、上课时间、考试项目,教师由原来的主授者变为组织者和辅导者,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师积极采用启发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和发现问题的欲望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独创性习惯,引导学生由传统的“学会”向“会学”转变。”

3.大学体育教育的持续性

大学体育教育的连续性主要表现在根据学生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要求,设置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要有连贯性和系统性。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也呈不断变化趋势。其变化特征分为:(1)短暂兴趣阶段(第一学期);(2)兴趣相对稳定阶段(第二学期、第四学期);(3)兴趣下降阶段(第五、六学期);(4)兴趣回升阶段(第七、八学期)。”通过连续性的课程设置,“既体现了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体育能力的提高、体育习惯的养成,又实现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身水平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乃至终身把体育锻炼作为体质投资的终身需求。”

4.大学体育教育的合作性

随着后奥运时代的来临和广大群众健身意识的增强和需求的增长,学校和社会在体育教育的合作将会越来越密切。在合作方式上,“一是请进来,请社会上的长寿老人、专家到学校为大学生讲健身之道,讲保健知识,请优秀运动员到校与大学生见面,将体育卫生部门摄制的有关录像带借到学校给大学生放映;二是走出去,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可以组织有体育特长的大学生到社区去,到中小学去辅导那儿的体育活动,还可以到社会上去做一些与体育产业有关的事情。”还可以把学校优质的体育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在满足广大民众需求的同时,也会解决一部分体育教育的经费问题。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没有高水平的体育工作,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的标语,揭示了高水平的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DBAE”理论基础上对大学体育教育的全方位审视,有利于我们下一步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大学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罗海鸥.开放、多元、综合的艺术教育——美国艺术教育考察报告[J].教育研究,2003,(1):90-94.

[2]王柯平.美国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及其探讨[J].哲学动态,2006.

[3]常存文.以学科为基础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DBAE”理论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97-100.

[4]梁利民. 21世纪大学体育教育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新概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1):96-98.101.

篇6

纵观日本教育史上的重大改革,大体可概括为三次:第一次是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学制》,其重点是提倡普及全民教育,极大地降低了文盲率;第二次是日本政府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将学校体系确定为6、3、3、4制(即小学6年,初、高中各3年,大学4年),而且首次将国民义务教育延长至9年,从而使初中教育得到普及;第三次是1971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以及整建的基本措施》的咨询报告,全面改革教育制度,强调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适应科技立国的需要,把教育重点转向了培养有个性和创造能力的高级人才,其核心是推动终身教育政策。总之,日本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灵活变化以及持续平稳发展的过程。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突破以往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轻视非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格局,更好地发挥高校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日本也和中国一样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本科课程改革。以非专业性的一般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从而带动整个本科教育的改革。通过改革,日本大多数高校的本科课程已实现了教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一体化。在教养教育的实施上,主要以全校各专业学部共同负责制取代原先地位较低的教养部,这样做既提高了大学的自主性,也促进了“大学教育个性化”的改革。

笔者在日本四国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国立大学法人爱媛大学农学部作访问学者期间,有幸接触到了一些有关日本农业高等教育及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感兴趣的问题,尤其是对该校生物生产系统学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专门请教了一些专家学者和友好人士进行解读,收获颇多。深感日本爱媛大学农学部生物生产系统学系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我校乃至国内其他兄弟院校的相似专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注重开阔视野和人文素质培养,学生接触专业较早

日本大学的学士培养目标很明确,即培养通识性、复合型人才,不强调专业,只讲学群门类,如自然科学、理工、人文,医学、体育、艺术等大类。爱媛大学农学部的教育理念和目的是:基于对生命现象以及循环、更新概念的理解,学习与生物生产技术的开发和传播、生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环境保全和创新等有关的高等专业知识、技术;解决地区社会和国际社会上关于食品、资源、环境的各种问题;以培养能为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循环型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为教育理念。爱媛大学农学部共设7个系,系下再分为若干研究室。其中生物生产系统学系共分为10个研究室(作物学、果树学、柑橘学、蔬菜花卉学、花卉育种学、畜产学、植物病理学、环境昆虫学、分子生物资源学、土壤肥料学),学制均为四年。学生的履修方案(即人才培养方案)如表1和表2。

从中可以看出,一年级学生主要以通识教育(即公共课程)为主,课程设置包括教养类(占52.4%)、基础类(占45.2%)和专业公共课(占2.4%)。特点之一是重视专业教育。新生的人文类研讨课和初级培训课程由农学部开设,通过教师介绍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以及进展等,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教育,培养科学研究必需具备的基本态度,并尽可能地让学生早些了解农学部的专业设置全貌。特点之二是外语学习,主兼修并举。除主修英语外,还兼修一门其它外国语,如德语、汉语、法语等。这对扩大学生的思路和视野也有重要的作用。特点之三是科学基础课少而精。基础类的科学基础课程,除了解析学入门和统计学入门必修以外,其它四门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爱好自由选择其中三门。特点之四是实践活动开展早。一年级暑期在附属农场完成一个单位学分的“生物资源科学实习A+生物资源科学实习B”(共计4天),通过观摩学习果树修剪、人工除草、打扫畜舍等简单的农事活动,培养专业兴趣;与此类似的还有二年级上学期的“生物资源科学实习ⅡA、ⅡB、ⅡC……ⅡG”,实习内容涵盖了农学部的7个系(生物生产系、设施生产系、资源与环境政策系、应用生命化学系、森林资源学系、地域环境工学系和生物环境保全系);实习方式主要以参观见习社会上的一些相关设施为主,例如水库、污水处理厂等,学生可根据爱好自由选择其中两门,在完成实习报告后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二、专业课目设置宽泛,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农学部的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第一次专业分属(即分属于各个系,类似于我们国内高等农业院校的农科学生在完成大类培养之后的专业分流),分属的主要依据是之前的成绩,并且经过教授会讨论决定,未按照规定修完学分的学生不能参加此次分属,等待三年级上学期的第二次机会。进入到生物生产系统学系的学生再依据个人成绩和意愿申请进入到各个研究室,继续修满毕业所需要的专业课程学分(必修课28学分,选修课42学分)。

表2是该系学生二年级下学期以后的专业课程和实习的安排,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设置的课程几乎涉及到整个大农科内容,除了理论课以外,实验和实习占了很大比例。而相关的实验课及实习安排都在三年级全年进行(春季4月~次年1月末或2月初,暑假除外),其中实验课的时间安排是按照课程门数做循环式进行,例如作物保护学实验(植物病理学和环境昆虫学)和畜产学实验均从4月开始(每周2下午),每门课程隔周安排时间,一直持续到次年1月下旬。

农业生产管理学实习的时间和地点相对固定,均在每周一(全天制)进行,地点是在学校的附属农场。实习内容很丰富,例如果树(柑橘、桃、柿、葡萄等)的嫁接、套袋;水稻移栽、收获、品质检查以及稻米食味测试;蔬菜(洋葱、蚕豆、马铃薯等)定植、栽培管理及收获;花卉扦插;土壤调查及分析;农场生物多样性调查等。教员根据学生每次提交的实习报告或者作业以及出勤情况等评判是否给予学分;实习带给学生新鲜感和趣味性,同时也锻炼动手能力。

课程和实践的“综合化”,对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有益的,而且这也是加强学际领域研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而且,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有利于连续对作物和动物进行关于其生活史、生长发育规律等的观察,了解各种农事活动的意义和操作要领,锻炼动手能力。

三、研究室实行教师负责制,重视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培养

日本教育向来提倡培养学生的能力,知识经济的出现与日本发展战略的变化对大学生探索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日本教育审议会1996年发表的《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的报告,要求日本要彻底改变教育“培养以死记硬背为中心的缺乏主见与创造性能力的、没有个性的模式化人才”的状况,强调把“创造性”当作个人在“今后急剧变化的社会里的‘生存能力’的重要内容”。大学审议会在1998年的报告里更明确地指出:“今后日本各个方面的体系都要进行大的转变,由过去的追赶型体系转变为能独立于世界前列、开拓新纪元的体系,基于目前状况和对未来的展望,今后高等教育方面,要从中等教育阶段旨在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为基础,转为着重培养学生的课题探索能力”。可见,日本正在进行的重视培养大学生探索性和创造能力的高等教育改革,是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而进行的社会变革为背景的。从客观上说,这一改革的努力从根本上反映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点,对日本社会和高等教育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日本大学里的基层科研组织是研究室或实验室,实行教师负责制。爱媛大学农学部的学生,从四年级开始正式进入到各个研究室,在完成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中将受到教授在学术思想和科学研究素质等方面的严格训练。有趣的是,教师拟定出研究题目后,学生从中选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即可开始最基本的基础训练,并没有开题答辩的过程。学生们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对问题提出假设;对观察、实验的结果详细记录并以图像、表格等方式进行归纳,再提出进一步要探索的问题……如此反复,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此外,研究室每周各有一次“研讨会(Seminars)”和“课外阅读与讨论”,教师和三年级以上的本科生以及硕士生、博士生都要参加;参加汇报的学生将近期的研究进展(观察结果、疑问以及下一步计划等)或者阅读过的相关文献资料做详细讲解后,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日本要求的大学生六大能力之一。被学界称为“席明纳教育模式”的研讨式、开放性教育模式对训练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是非常有益的,目前在国内高校研究生教育以及专业研究机构中开展得较为普遍,但在大学本科中尚显不足,今后还应该尽可能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

四、结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此次学术访问中的交流和考察,爱媛大学农学部生物生产系统学系在本科生人才培养中注重拓宽专业领域、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些经验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不仅可以在学生交换培养,人才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还可以在类似专业体系的综合实践技能训练中不断完善我们的体系。

参考文献:

[1]崔贞林.中日教育思想与改革之比较[J].东疆学刊,1999,16(4).

[2]何奎.日本大学教育的现状、改革及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4).

[3]尹秀艳,李胜,高俊霞等.日本大学教育情况考察报告[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4).

[4]郭波.日本大学教育情况及对我校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23(3).

篇7

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在中学有限的课时内无法使学生全面了解这些作品,只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作品进行筛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流派的美术作品,尤其是现代派作品在我国迅速传播,改变了多年来写实作品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对现代派作品如何认识、如何欣赏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当代中学生思维敏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新事物有探索精神,在此,我在教学中加大了现代作品的比重和授课时数,并进行对比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美术除了画画以外,似乎没有别的内容了,沉闷而又乏味。学生根据书上的图案“复制”作品,学生想象力、创造力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学习的过程应当是小鸟学习飞翔一样轻松愉快的过程,现代美育教学应当更积极地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要你学”转变成“我想学,我要学”。根据不同的教材,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比如:《人物动态写生》一课中,分别在同年级两个班上课。A班我采用谈话、演示等方法,把写生技法要点反反复复多遍讲解,提出作业要求,在让学生观察后写生。一堂课下来,我讲的口干舌燥,学生交来的作业,几乎找不出合格的。于是在B班,我重新安排教学过程。首先,我把讲与练的时间作了调整,做到“精讲多练”。为了更形象直观,贴近学生,我请班上两名学生做模特,一边讲,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写生要领。然后,在让学生看一段运动比赛录像,观察运动中的各种状态。接下来再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一些典型的动作姿势,并提出“你能不能上讲台来表演这个动作?”而对下面的同学则说:“你能把他画下来吗?”画完这个动态就另请他人表演,并且对作业进行讲评。如此一来,每个同学都会有表演的机会,亲身参与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调整教与学的关系,还让学生在愉快中不知不觉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极大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多用讨论式和问答式。由于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例如,在立体派美术作品的欣赏课教学中,我把两课时集中为一次上。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搜集有关资料,包括毕加索的生平、作品介绍,毕加索及立体派的作品等。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教具准备,包括毕加索的大幅作品,自动幻灯机及立体派作品幻灯片等,上课时,把准备好的作品及学生搜集到的作品都挂出来,并组织学生自由讨论:立体派美术作品有什么特征?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虽然这种讨论非常不成熟,但是却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适机进行小结:立体派产生和主要活动的时间是1906年――1920年;立体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毕加索;产生地点:法国;表现形式和产生的思想来源:把物像分解成几何形体切面再互相重叠。它的产生和后期印象派塞尚热衷于表现客观对象的体面结构的创作思想密切相关。

教师重点介绍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毕加索的作品:毕加索依靠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追求客观对象立体构造所具有的美。《亚威农少女》是立体派的开端,《弹曼陀玲的少女》是典型的立体画。《格尔尼卡》创作的历史背景是:德国侵略者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炸死了许多无辜的居民,毕加索怀着十分愤怒的心情,揉合象征、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这幅画。整个画面动感极强,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色彩,强烈地体现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情感。教师经过提问、解答,并结合放幻灯片,把立体派作品和其他流派的作品进行对比讲解,达到了使学生感受深刻,能初步阐述立体派作品的特征和内涵,能用正确的观点分析作品的目的。

篇8

 

6月13日—14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各乡镇、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20余人,赴XX县就扶贫开发工作方面进行了学习考察,重点对该县XX镇XX村XX村、XX镇XX村XX村、XX镇村前村和XX窖遗址保护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此次学习考察,进一步开阔了个人的眼界视野,进一步打开个人的思维空间,本人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现将个人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外出学习考察的总体感受

XX县在农业农村工作上,特别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上,发展理念明确,思路思维清晰,工作重点突出,重点打造了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党的建设“三位一体”的敦永线、吉新线百里示范带,同时加速推进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户一亩XX葡萄、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进园务工的“四个一”百姓致富工程,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一)XX镇XX村XX村:村庄打造“精”

突出了追求精致与因地制宜。该村是山区贫困村,人口仅18户6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5人。在扶贫开发上,该村脱贫致富不盲目,在“精”字上下足功夫,在全村仅有耕地150亩的情况下,以通过实施村庄整治,整理出房前屋后空地80余亩,见缝插绿种植井冈蜜柚2500多株,户均4.5亩,其中5户贫困户更是户均6亩以上。

(二)XX镇XX村XX村:规模效应“显”

措施有“力”。为保持产业的健康发展,该县出台了贷款担保、现金奖补、贷款贴息、产业保险等“四轮驱动”产业政策,妥善解决了群众的远虑近忧。同时,还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产业发展的各项配套。带动有“用”。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带领村民全村发展葡萄种植1300多亩,户均种植达13亩以上。扶贫有“果”。“十一五”期间,该村有贫困户31户10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4%,经过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产业,目前,贫困户为6户1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29个百分点。

(三)XX镇村前村肉鸡养殖小区:模式效益“好”

该小区有两个自然村村民投资兴建,与XX温氏禽畜公司发展合作养鸡,采用“公司+贫困户”的模式。破解了资金难题。采取赊销记账方式,提高鸡苗、饲料、疫苗,实现零成本养殖。破解了就业难题。每户家庭无需外出辛苦打工合作养鸡户实现户均年收入4.8万元。破解了技术难题。禽畜公司派出技术员进行养殖培训,养殖指导,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养殖风险。破解了市场难题。由禽畜公司全部收购养殖户养殖的合格肉鸡,养殖户无需跑市场。

(四)XX窖遗址保护公园:历史底蕴“厚”

先做旺人气。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镇村联动,集聚人口,加强古窑址保护,吸引市民观光。再扩大名气。大力建设XX窑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宋街等,全面打造好古窑遗址保护区。后填充底气。引进永和瓷业、香港向荣集团、书香叶等8家陶瓷艺术企业落户XX窑,发展陶瓷生产作坊10余家,下一步规划建设陶瓷文化产业园等。

二、外出学习考察的几点启示

2015年,XX镇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部署,结合学习考察的经验和自身实际,建立健全扶贫开发新机制,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沉下身子,全力以赴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一)抓项目争取,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衔接与沟通,加大向上争资争项力度,围绕扶贫产业发展及群众脱贫,着力加强产业发展所需的道路、电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节约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成本,完善其生产生活设施。

(二)抓产业扶持,促进农民增收。抓好重点扶持,引导帮扶大墩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好绿茶生产示范基地。抓好特色扶持,引导周田、桂岭、王屋、团丰等村发展好苹果桃、火龙果、肉牛、灰鹅、猕猴桃、石参、油茶等种(养)殖业,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

(三)抓就业培训,增强致富技能。按照扶贫重“扶智”的思路,大力开展好实用技术培训、产业技能培训等相关培训,力争培训人员达到700人次。积极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在阳光购物、东源果业、亿丰果业等企业设置贫困群众就业基地,力争解决贫困群众就业500人以上。

(四)抓移民搬迁,改善人居环境。加大移民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督促引导深山及有地质灾害隐患的住户进行移民搬迁,力争全年完成394户1455人进城进园。全力打造好王屋村移民安置区,进一步完善亮化、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

(五)抓基层组织,健全各项机制。健全镇村干部考核机制,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村干部或有经济基础的村民争做精准扶贫带头人,带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健全精准扶贫工作督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自身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自查、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加快工作步伐。

三、外出学习考察的几点建议

针对全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再提几点粗浅建议:

篇9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91-02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新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产学研结合多侧重于“产”和“研”结合,而“学”的主体地位经常被忽略。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教学在产学研结合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广告行业是一个变化迅速的实践性行业,脱离实际的象牙塔式教育与盲目无序的跟风都将导致专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丧失,因此,广告教育必须时刻关注宏观环境的变化与行业发展,而实践环节就是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和企业需求,锻炼自我的一个必要途径。基于这一点,本文将结合株洲户外广告环境和本地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广告学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思路。

一、高校广告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迫切性

区域环境作为人才培养的“社会大学”,具有区域环境改造与拓展的功能和使命。随着长株谭一体化的建设,使株洲创意产业发展获得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而也引发了许多新的人才培养研究命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大前提下,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经济文化的密切结合就日益彰显出其迫切性与重要性。

人才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教育培养中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后备人才短缺,实践能力较差,创新能力缺乏等。在广告教育领域这种弊端同样是非常明显的,《中国广告高等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高等广告教育从理论到理论,教师甚少涉足广告实业,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教学时从书本理论到书本理论,实践课程少,模式单一,理论和方法研究严重滞后,与行业需要严重脱节”。而如今蓬勃发展的地方文化创意产业不失为一条解决此难题的可行之路。

二、地方高校广告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刘波在其《关于中国广告学科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与思考》中指出“目前,整个广告业对广告教育的评价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低等等,这种批评只要是指学生没有实际广告操作经验,广告项目只能停留在表面不且实际的方案上。”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领域仍以理工科为主,人文社科类缺乏类似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新兴的创意文化产业更是缺乏。地方高校广告教育较多沿袭传统教育模式而轻视实践教育,致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广告实践教学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无论是广告策划、广告调研还是文案和媒体等课程都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实践教学应该贯穿于整个高校广告教学环节之中。

此外,在广告教育工作者身上也存在着制约实践教学效果的因素,比如专业背景,还有有的老师虽然是科班出身,但工作后与业界的交流较少,致使与现实脱节,教学也就多偏重于理论而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也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在实践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同时,虽然学校安排了寒暑假、实习期让学生参加实践锻炼,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之学校的管控有限,造成很多实践教学名不副实,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高校广告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思路

基于以上方面,本文将结合株洲的经济文化环境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广告教学方面的一些看法:

(一)以课程为参与地方创意产业的主体

广告学专业依托经济管理类院校教学科研优势,秉承与社会市场需要紧密结合的理念,逐渐摸索出“社会项目进课堂”和学科交叉教育的办学特色。教学中引进社会需求的广告设计项目“实题实做”,或参加设计竞赛“虚题实做”,使教学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将艺术设计、传播学和经济管理等多学科交叉教学,培养复合性广告人才。例如《广告策划》课程考试形式是策划提案,要求6-8人组成一个小组,命题为“株洲湘江风光带七匹狼服饰户外广告策划”,要求运用所学习过的广告策划基本知识和主要工具,完成策划案。

(二)注重构建完整的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

具体的方式如下:借鉴个别高校的“以赛带教”的教学模式,把社会上的一些与广告设计有关的设计比赛引进课堂教学,比如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金牍奖、201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公益广告征集活动等。

科学设置实践项目,如广告见习、广告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同时,根据形势变化、人才市场需求,在不同的年级还设计了不同的实践项目,如广告单项业务实践、广告综合业务实践、广告客户调研等。由于广告学专业的实践性特点,在其课程教学计划中就必须考虑适当延长实习。四年教学计划中必须安排足够的参观实习时间,使广告专业的学生能够了解广告活动的基本运作流程和实际操作方法,以及广告行业对广告人才有哪些具体的要求。此种实践环节对于学生明确学习目增设专业考察课。从学生历年的求职情况来看,招聘方对学生的工作经验和成功案例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并且要求学生出去就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业务。所以,实践更应该是对行业流程的熟悉和对行业规则的把握,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株洲市内考察相关户外广告,教师现场讲解,学生完成考察报告,通过考察让学生学习业内成功案例,了解广告行业先进的操作理念与发展趋势,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为毕业实习与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重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生进入合作单位实习,把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实践,让教学与未来对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对学生来讲,在大学学习中能够尽早接触社会和工作,于学生、高校、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很大益处。同时这种方式等于为地方文化创意产业提前培养和储备了人才,对于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注重毕业论文选题的贴近性。特别是对于广告学这样综合性、实战性极强,与市场对接紧密的专业,学生单纯的理论研究不足以检验全面的专业能力,并且容易与社会需求相脱离。可以要求学生的论文必须有一半以上是市场调查报告类的或者是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的选题,做到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的高度对接。

通过以上途径,高校广告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操作性日益增强,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较多问题,因此,高校广告教育要争取在广告理论上达到一定高度,做到与业界的平等对话,争取与业界合作办学。学界只有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一定成果,并能够指导行业发展,才能和业界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争取在合作办学上的主动,从而为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篇10

郑保章,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静静、王一茹,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作为西方新闻传播学的经典概念之一,媒介素养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当时伴随着大众传媒在西方国家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开始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大众传媒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信息服务的同时,所引起的各种社会负面现象也日益增多。在此背景下,为捍卫本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不受流行文化的侵蚀和影响,有关学者提出了“media education”的概念,旨在通过对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实施恰当的媒介教育,使其具备抵御外来低劣文化的基本能力。随后,这一概念得到了欧美各国的广泛认同,并相继传入其他国家。

在中国,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卜卫于1997年在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上发表的文章《论媒介教育的内容、意义和方法》,是我国媒介素养研究的开端。文章中,卜卫系统地介绍了公民媒介教育的概念、意义和内容,并就如何实施媒介教育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此后,媒介素养这一议题开始引起国内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媒介素养的相关研究呈现井喷式发展,2004年更是被誉为“媒介素养教育年”。[1]与过去相比,近5年来我国媒介素养的相关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态势?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研究方法有何改进?为探究以上问题,笔者基于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这一平台,搜索了以“媒介素养”为主题的文章,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070篇,剔除一稿多发的稿件和新闻、广告、目录等无效稿件,共剩余有效文章2016篇。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些文章的年载文献量、核心出版物、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勾勒出我国近5年来媒介素养研究的总体发展状况。

一、基本情况

尽管“媒介素养”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热情丝毫没有减退。与2007年的228篇相关文献相比,2008―2012年我国以“媒介素养”为主题的文章,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从数量上来看,2010年与2012年的文献增长量较为明显。其中,2010年的相关文献数量为415篇,较2009年相比增长率达45.6%。而2012年的文献数量更是超过了600篇(图1),成为5年来媒介素养研究的最高产年。从文献的发表刊物来看,近5年来刊载“媒介素养”相关文献数量居前10位的刊物分别是《新闻世界》《东南传播》《新闻爱好者》《青年记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知识》《新闻界》《今传媒》《现代传播》和《当代传播》。从刊物的质量来看,排名前10位的刊物中,只有《新闻爱好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知识》《新闻界》《现代传播》和《当代传播》是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则只有《现代传播》和《当代传播》,其他刊物均为一般刊物。这也表明,我国媒介素养研究虽在数量上取得了可喜进步,但在文献质量上,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二、研究内容

在我国,“媒介素养”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受到了业界学者的持续关注。十几年来,我国媒介素养相关研究趋于成熟,研究视野不断开阔,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纵观近5年来媒介素养研究的相关文献,可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关于媒介素养的定义、内涵和理论渊源等基础性研究。此类性质的文章在媒介素养最早提出时,曾受到学者的强烈关注。伴随着媒介素养在我国社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开办媒介素养相关课程的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日益增多,学者对于媒介素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如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宋萍曾在文章《对媒介素养内涵的再认识》中结合现代社会的传媒环境,[2]通过媒介认知、信息处理和媒介参与三个维度重新分析了媒介素养的概念与内涵。而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杨书昆和孙文彬,则结合欧美大众传播与媒介研究的背景,对“媒介素养”自20世纪30年代提出以来至今的演变历史进行了梳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媒介素养研究在中国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因此,关于该类型的研究并非只是近5年来关注的重点。

2.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多重研究。在意识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之后,如何正确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我国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如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黄旦等人就曾在《媒介教育教什么?――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理念的变迁》,[3]分析了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和理念的变迁,对于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到了重要的学习和借鉴作用;湖南师范大学的蔡骐则在《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中,[4]从人类普适性的终极追求――“真、善、美”三个角度出发,对媒介素养进行了解读,并提出要从技术、艺术、道德三个维度来提升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公民的媒介素养。总之,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既有对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原则和意义的定性研究,又有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途径和方法的定量研究,这些文章已占据了近5年来媒介素养相关文献的半壁江山。

关于中西方、内地与港台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比较,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媒介素养最早起源于西方,因此,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研究相比,我国的媒介素养研究仍处于不成熟阶段,西方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学习、借鉴和参考的重要资料。如黄娟的《英国媒介教育的发展及启示》,[5]对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而袁军在《国际新闻界》发表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世界视野与中国模式》,[6]则是结合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的原则,以供讨论。与此同时,与内地相比,港台地区的传媒环境相对发达,无论是在媒介素养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还是在教育资源方面都略胜一筹。因此,关于两者的对比,也是我国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如袁磊等人的《港台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其启示》,[7]就是从教育目的、推动力量和教育实践三个方面,对内地与港台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了对比研究。

3. 关于不同群体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不同群体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一直是近5年来我国学者关注的重点,研究对象包罗万象。按照受众的媒介环境分,可分为现实受众的媒介素养调查和网民的媒介素养调查两部分。如周葆华、陆晔的《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现状》,张晓冰的《“网络问政”中网民媒介素养的培育》,徐君康的《数字化时代网民媒介素养非理性表征原因探析》等。按照受众的地理环境分,可分为城市受众的媒介素养调查和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调查两部分。如王嘉的《长沙市居民媒介素养与媒介接触情况调查报告》,杜永梅的《甘肃地区受众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思考――以靖远县为例》,郭颖的《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彭月萍的《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初探――以井冈山区域调查为例》等。按照受众的年龄段分,可分为少年儿童、青少年(中小学生)、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调查研究。如罗树范的《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及对策》,王世华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李安英等人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分析――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等。

在学者的研究对象中,需格外指出以下几类群体:首先是公务员、政府官员、领导干部等群体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伴随着“网络问政”时代的到来,这一类人员的媒介素养水平已成为其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近几年来关于该群体媒介素养的调查开始逐渐增多。如姜德锋的《公务员媒介素养重构之现在时,多元共生――哈尔滨市公务员队伍媒介素养调查报告》,郑欣的《政府官员:一个特殊群体的媒介认知及其应对行为研究――以700名处级以上干部媒介素养调查为例》,丁柏铨等人的《领导干部媒介素养考察报告――基于对南京市局级领导干部的一项调查分析》等。其次是少数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受众的媒介素养调查研究。与发达城市相比,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贫穷和落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受众的媒介素养水平,已成为提高少数民族受众整体素养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因此,关于该群体的媒介素养研究,开始成为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关注的一个新的领域。如胡永刚和白浩然的文章《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报告――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张景龙的《少数民族地区媒介素养的文化思考》等。再次是新闻专业学生和新闻从业人员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作为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新闻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一直是学者关心的一个领域。如李茫、徐会的《“准新闻人”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培养途径探析――以宿州学院新闻学专业为例》,陆丹的《媒介批评课程教学方法与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研究――基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特点的思考》,姚治兰的《媒体人的媒介素养与媒体责任》等。最后则是不同职业群体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如蔡斐、许建兵的《法官媒介素养论――从保障审判独立的角度切入》,张红、张朱博的《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现状调研与对策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孙素华的《企业员工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模式研究》等。总之,我国媒介素养的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青少年、大学生群体,其研究范围正不断扩大。

三、研究方法

纵观近5年来我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不难发现,其研究方法正由以往思辨主义的定性研究,逐渐向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式转变。同时,由于研究不同群体的媒介素养,需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展开调查,因此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仍以问卷调查居多。如生奇志、展成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一文,[8]即以某具有理工科背景的985高校为对象,采用系统抽样的方式,随机选取在校各年级大学生及部分研究生进行抽样,匿名答卷,并从被调查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媒介接触情况、校内媒介情况、对媒介的认知和判断及其媒介使用能力5个方面出发,进行了分析。郑素侠的《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则是在2010年1月4日至24日农民工返乡高峰期间,[9]在郑州火车站、二马路汽车站、二马路劳务市场、郑州长途客运公司等农民工聚集较多的场所,进行了一次中型规模的问卷调查。而郑欣的文章《政府官员:一个特殊群体的媒介认知及其应对行为研究――以700名处级以上干部媒介素养调查为例》,[10]则是在南京市7000余名处级以上干部中随机抽取700名作为样本,通过派专人面访调查、网络邮件、特快专递、在线答题等方式展开调查,并从媒介认知、媒介接触、媒介使用、媒介环境适应等四个方面,对此次调查结果进行了陈述。

除问卷调查外,在研究媒介素养的过程中,还常常使用个案分析、内容分析等其他研究方法。如张琳娜的《从网络推手运作模式看网民媒介素养――以蒙牛“陷害门”为例》,[11]即以蒙牛“陷害门”为例,分析网络推手的运作模式,对网络推手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如何使媒介素养成为净化网络的切入点。任素华的《论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以2008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为个案分析》,[12]则采用了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以2008年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为个案,分析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特色,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而郑巧群的文章《试论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新闻传播学的学生专业实践为例》,[13]则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德育素养和心理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总而言之,我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的相关研究,已不局限于“闭门造车”式的定性研究,而是逐渐深入到了大学生、农民工、领导干部等不同的社会群体,在开展研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结 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媒介素养研究相较于西方国家虽起步较晚,但也在经历一个趋于成熟和完善的发展过程。从2008年至2012年的年载文献量来看,我国的媒介素养研究正处于平稳发展的研究阶段。尤其是2012年,以“媒介素养”为主题且为篇名的文章已超过600篇,这也表明,我国学者对于媒介素养这一议题仍抱有极大的研究热情。从媒介素养的出版刊物来看,我国刊载媒介素养相关研究的刊物水平相对较低,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相对有限,对于媒介素养的研究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在研究内容方面,我国媒介素养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不断加深和扩大。对于不同的群体纷纷给予了关注。然而,尽管媒介素养研究的受众群体千差万别,但在提升媒介素养的策略方面,所提出的观点仍大同小异,内容相对空洞,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商榷。在研究方法方面,研究方法相对单一。多数文章只采用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缺乏长期深入的观察和分析,且所设计问题相对简单,缺乏对变量的综合分析。由于媒介素养涉及受众的媒介接触情况及对媒介信息的处理能力等,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不能简单地通过问卷调查加以判断。另外,许多学者在调查某一所高校大学生、某一城市受众的媒介素养时,简单地将研究结果总结为全体大学生、全体受众的媒介素养水平,这种观点也不够严谨和准确。我国的媒介素养研究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马萍. 我国媒介素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评述[J]. 新闻知识,2009(1):30-32.

[2] 宋萍. 对媒介素养内涵的再认识[J]. 文学界,2011(5):233.

[3] 黄旦,郭丽华. 媒介教育教什么?――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理念的变迁[J]. 现代传播,2008(3):120-123.

[4] 蔡骐. 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J]. 现代传播,2008(6):106-108.

[5] 黄娟. 英国媒介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 新闻爱好者,2011(2):64-65.

[6] 袁军. 媒介素养教育的世界视野与中国模式[J]. 国际新闻界,2010(5):23-29.

[7] 袁磊,陈晓慧,霍娟娟. 港台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其启示[J]. 中国电化教育,2010(7):33-36.

[8] 生奇志,展成.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6-70.

[9] 郑素侠. 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河南省郑州市的调查[J]. 现代传播,2010(10):121-125.

[10] 郑欣. 政府官员:一个特殊群体的媒介认知及其应对行为研究――以700名处级以上干部媒介素养调查为例[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3):64-72.

篇11

3.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途径及对策分析 张建新

4.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考 张新光

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与思考 邵郁

6.浅论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作用 王正坤,蒋涛涛

7.科研和教学互动促进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发展 吴婉玲,王英华,陈斌

8.论中华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骆锐,史蓓蓓

9.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母泽亮

10.云南滇西高等教育考察报告 张晴,王启平

11.高校思想品德课应对"90后"大学生的教学新思路——合作学习模式 蒋祎,蒲川,沈春明,钱矛锐,冯磊,田尧

12.认真贯彻"三个了解"、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刘晓佳

13.高等学校来华留学生教育浅析 刘培锋

1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秦响应,任倩,苗绘,刘兢轶,张晶,刘秀兰

15."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与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马红

16.高等林业院校树木学教学改革探讨 谷会岩,穆立蔷,王洪峰

17.畜牧兽医专业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薛剑

18.《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慧霖,张平宽,李梅丽

19.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刘敬,张庆武,王彩红,许德平

20.浅谈《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 李旭升,王海燕

21.综合应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理解与教学 李湘华

22.高等代数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周亚兰

23.对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汪建先,张春宝

24.用回归教育理念剖析大学公外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资谷生

25.谈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陈凯

26.食品类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赖克强,蔡闯,周冬香,吴继魁,甘建红

27.打破思维定势,运用教学策略——综合英语教学反思与启示 李芹

28.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高爱华

29.课堂教学中信息的有效传递 李芳兰

30.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仪器分析》教学内容的探讨 徐德平,程芳

31."雷电原理"多媒体辅助教学探讨 李霞,王振会,张其林,郭凤霞,李祥超,LI Xia,WANG Zhen-hui,ZHANG Qi-lin,GUO Feng-xia,LI Xiang-chao

32.环境教育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探讨 刘怀如

33.大学化学教学方法初探 郝素娥,强亮生,范瑞清

34.高职电信类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及实践 李娟娟,王槐生

35.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进行"讨论式教学"的设想 陈彦彦,陈蕊

36.《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式教学的探讨 尹庆玲,YIN qing-ling

37.国际结算课程内容的再认识与教学思路的改进 王伦强

38.语篇分析与阅读教学 马美兰

39.问题驱动型教学方法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王娟,夏承遗,孙世温

40.浅谈规范组织员谈话是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 罗楠

41.中外合作办学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思考 肖文宁,高礼霞

42.对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 陈健旋

43.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周元一

44.合并高校校园文化实质性融合的研究 顾建国,林贵宝

45.专业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 高兴荣,童利标,陆文骏,王新

46.影响高校网络评教质量几个关键因素及其管理 董文军,黄新民

47.院级研究生教学管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吴云鹏,苍晶,任晓东,张清兰,赵东旭

48.高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探讨 徐颖芳

49.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刁秋梅

50.新形势下高校基建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康介莲

51.对高校档案工作环境建设的思考 王晓景

5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新建本科师范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 黄琼英

53.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创新管理 李冬梅

54.基于缓存服务器的电子阅览室上网行为管理 杨芳,夏正伟

55.高校负债问题的理论透视和化解思路 汪来喜

56.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误区分析 高珂强

57.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探讨 储俊

58.高校二级学院实验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 吴霞,孙坚,徐宏伟

59.浅谈Excel中函数嵌套的用法 孙瑾

60.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讨 张东方,许可,詹福建,陈松泉

61.提高高校会计人员素质探析 钱秀峰

62.How to improve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 夏红菊

63.浅谈学科队伍建设与学科设岗 强洪夫,马洋

64.对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刘桂芳

65.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张毅

66.关于网络教育质量问题的一点思考 薛晓燕,袁灵

67.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彭仙娥

68.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李东园,王莹

69.浅谈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 吴芸

70.高职教育实训课程的开发流程探索 沈敏艳,李良德

71.教学案例开发"成都统一"乡村市场分销运作 范莉莉,余江,刘新华

72.试论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动员机制 文斌兴

73.依靠科教良性互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张智,罗润林

74.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 敖崧

75.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和对策 宋志坚,曲晶升,冯慧敏,刘浩

76.当前经济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分析与探讨 尹宗毅,张宏标,许海媚

77.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推进信息化教学 赵世宜,刘伯蕤

7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高度关注生活世界 吴威威

79.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 薛晓华,陈大鹏,杨金兰

80.对外语教与学的再认识——传统的办法,新的理念 李蔚华

81.刘固联合小学在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田秀荣

82.浅谈构建师德师风 张珊莉

83.浅析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法 王琳,谭凤训,刘静,朱兆亮,侯树国,武道吉

8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杨斌

85.论中国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梁颖萍,赵安源,梁慧萍

86.我国大学品牌认知与塑造 韩国良

87.日本德育对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启示 刘振中

88.教育技术学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芦丽萍

89.浅谈高校德育价值导向及其实现 蒋涛涛,王正坤

90.PBL教学模式在中药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适用性 琚辉

91.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吴芳,王金沙

92.综合英语教学与翻译能力培养 廖顺珠

93.参加各种设计竞赛促进实践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孙慧莲,陈广秋

94.关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分析研究 施绘程

95.论大学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 史洁

96.公共英语课堂提问-积极反馈模式研究 江莉

97.浅谈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 李玉禄,王曼

98.对大学生就业难成因的社会学思考 吕国升,金天星,吕屹

99.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体会 王经文

100.影响中职生顶岗实习心理问题因素及对策研究 梁刚

101.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赵凯雷

102.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杜宪增,陈兴军

103.高校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整合分析与研究 王华东,邢林芬

104.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赵文晶,树学峰

105.提高专业课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 吴锦铸

106.高职课程开发的思考——以《吸毒违法行为矫治》课程为例 李岚,黄焕

107.PLC仿真教学系统及其应用 祝红芳,方元春,马栎

108.《计算机控制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毛建东,于军琪,何波,孟月波

109.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现代生物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李西腾

110.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王兆炎

111.信号与系统课程及实验教学管理 王新,李从利,罗军,高兴荣

112.案例教学在PLC课程中的应用 任国梅,康大友

113.面向东盟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实践教学构想 谢海娟,尤谊

114.也谈多媒体教学-以机械精度设计与测量为例 吴作伦,张海天

115.试论工科研究生学术创新培养 王霞,郭了萍

116.中美"大学物理"教材比较的研究 冯灏

117.将数学建模融入微积分教学的探索 田添,张洪斌

118.高职高专《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吕维体

119.本科物理师范类学生讲解技能现状调查研究 石磊,Shi Lei

120.《生物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探索 刘昀,郑易之

121.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周小娟

122.一种单信道无线多机通信的实现 冯筱林,丁红

123.B/S和C/S混合模式基于PBL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 庞淑侠,李明

124.面向流程工业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实践 董金善,顾伯勤

125.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 刘丽,郑佳

126.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探索 刘建,夏承遗,汪日伟,苑静中,孙世温,徐光平

127.关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的几点体会 张秋娜,肖继先,刘琳琳

128."数据结构及应用算法"精品课程建设实践 朱明,尹东,顾为兵,袁平波

129.基于软件工程过程的C语言项目训练 邱建华,熊耀华,郭玲

130.浅谈汽车车载CAN网络技术 符海华

131.选配数学习题原则及流程 赵彦堂

132.基于UG参数化的产品优化设计 陈兆荣

133.快速准确绘制单跨静定梁内力图 胡拔香

134.提高微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 申屠旭萍,高永生,张明洲,俞晓平

135.ERP沙盘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杨德岭

136.离子液体在萃取有机物中应用及展望 姬登祥,计建炳,裴文,章连众,于凤文

137.工程研究应用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佟威,嵇启春,贾媛

138.留数定理在定积分上的应用 肖贤春

139.高校工科专业教学实习改革探讨 王春涛,刘松平

14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验课设置探讨 梁鹏,唐国强,吴群英

141.浅论公共行政伦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王世俊

142.上的国际政治因素探析——《政治学原理》学习心得 葛诗明,李百齐

143.从传统民间舞蹈艺术走向舞台艺术 高莎

144.从营造艺术氛围到树立剪辑意识 周浩峰

145.长沙高校绿地植物造景调查与分析 陈霞

146.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探讨 张兵,张建生,黄文生,孙俊

147.朝鲜族民间舞蹈的特征 白松株,刘航束

148.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贫困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 孙孝军,王福刚

149.论高等服装设计人才能力培养的系统化 徐蓉蓉

150.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三贴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以"三贴近"原则来提高实效性 张毅萍

151."同一个世界"-赛珍珠作品价值的根本体现——浅析赛珍珠"跨文化思想"中的唯物辩证主义 王大维

152.基于敏捷供应链的装备制造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汪克夷,张爽,马倩

153.我国在职人员英语学习需求分析 刘凌云,王淑雯,刘慧

154.水声通信环境下协作分集的伙伴选择 荣雯皓

155.机械加工中刀具的使用技术 周文兵

156.大学校园为什么会流行"流行音乐" 于大江

157.浅谈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和方法 王国良

158.高校排球激导式教学促进学生健康素质发展的实验研究 李智敏

159.第二信号系统在武术套路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陈艳萍,覃明路

160.浅析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李晔

161.浅论图书馆电子化时代的馆员素质 李军,邵斌

162.学术期刊文后参考文献引用之我见 赵莲英

163.浅谈哲学思维与大学生素质 王金玲

164.浅析古典舞剧目在古典舞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吕静

165.闻一多诗歌的唯美主义特色 谷秀鸿

166.设备管理中条形码的应用 江远民

167.分析罩杯结构和造型的关系 杨雪梅,周小燕

168.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 徐香梅

169.对跑的技术核心的研究 徐登喜,叶吉波

170.HP(M)空间的内插定理 高秋菊

171.符号之符号:语言中介支撑下的货币 孙露玉

172.《作物栽培学》课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的探索 赵燕

173.论英汉语言的共性——从"上"、"下"方位隐喻谈起 李桂春

174.恩施州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本地区高技能人才浅析 李木

175.高师音乐教育新理念的探索 柴伦党

176.关于教学质量和一个研究课题的设计 刘晶,樊静波

177.高校校级科研项目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徐静

178.船母谐声关系的语音统计分析 阳蓉

179.管鲍多媒体电子教室在教学中的应用 管嫄,Guan Yuan

180.放射科在职护士培训体会 林芝宇,李雪,熊坤林

181.面对"三本"学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杨帆

182.浅谈图形创意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林海

183.试论创新高校学生会运作模式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张磊

184.数据流诊断电控发动机故障方法简析 田兴强

185.高校辅导员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张健

186.无效合同辨别及处理 陈春安

187.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 应时彦,彭宏,梅一珉

188.构建与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途径 胡征力

189.体验式管理,传递爱与责任——90后大学生管理重心探究 曾晓泉

190.采用综合教学法,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刘俊红

191.浅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周军

192.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于耀华

193.初探高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 李静

194.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 蒋艳杰,黄兆嫒

195.对《统计学》教学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祝刚

196.干旱区绿洲学特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张凤华,杨乐,庞伟,王开勇,潘旭东

197.架起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 刘卫民

198.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 夏义全,张雪梅

199.对建立我国专科医师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 崔太根

200.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素质的几点认识 李叔娥,周桂香

201.建筑计划学在建筑教学中的应用 赵晖,白山,焦惠毅

202.教师全程控制,学生全程参与,师生互动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胡东辉

203.论社会转型期高校师德现状及建设 许扬榜

204.民办高校学生处分权行使研究 宋刚勇,沈洪科,胡晓飞,赖阳星

205.浅论高校文秘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王江华

206.浅谈高等院校消防安全的管理与防范 章璋,马海兵

207.融合——浅谈传统图形符号与现代标志设计 吴蔷薇,徐波

208.生物课程改革的教学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邱宗波,王林嵩

209.言语行为与翻译之阐析 屈纯,李莎

210.个性化英语学习探究 马晓梅,徐素云

211.以科学发展观促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吴勃

212.深圳市都市农业思考——之二:加强政策倾斜以发挥非农产业的优势发展都市农业 王先琳,符江波,陈利丹,王翠叶

213.面向企业需要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戴秋莲

214.加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岑伦,潘宁敏

215.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张树丽

216.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实践共同体的问题与对策 蔡旻涛,林贤吟

217.医学微生物学虚拟实验网络趣味软件的实践 杨致邦,王政力,迟晶,董文辉,邸婧

218.基于"前店后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扬州职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胡章鸿,刘小中

219.着力搭建发展平台,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梁祖菲

220.基于《中图法》的分类号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原,钟子强

221.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 韦幼玲

222.联合作业分析和工序平衡技术在汽车装配生产线上的应用 王洪广,陈善球,张丽丽

223.高校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 张义贤

224.我校港航物流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朱惠君

225.使用中继实现校园网多VLAN环境下的DHCP服务 张立新

226.浅谈SIMPLORER在电子类专业教学中的学科整合 施晓东

227.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促进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王太霞,于广丽,孙华,师学珍,李景原

228.前景璀璨的新型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 马喜锋,郭红

229.概率统计教学的几点感悟 倪艳

230.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 赵艳明

231.在跳远起跳技术中应用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的教学实验研究 杨帆,李露波,王伟

232.图书馆两种国外全文电子数据库的比较分析 张琳琳,梁茹,汤志云

233.影响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卢鸿进

234.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裁判能力的培养 谭迪雄

235.区域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指标选择 陈艳秋,郭琨

236.地方财经院校保险精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于卓熙

237.地方院校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模式 谭凤训,武道吉,王琳,刘静,朱兆亮,侯树国

238.艺术类研究生学习方法探讨 唐倩

239.落实三个注重做好军校学员学习引导工作 季现中,敖宏奎

240.发挥医学继续教育优势,提高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水平 张少华,何志超,梁琼芳,莫少娴

241.牢固树立四种理念加强军校学员队科学管理 丁红全,张卫国,陈叶强

242.高职院校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探讨 申剑飞

243.关于《中医药资源与开发利用》课程考试方式的探讨与思考 张琦,伍红贤

244.新时期工科院校专业教师的素质与责任 ,丹,郭黎演

篇12

(一)国际视野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经济全球化要求学校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为此,学校要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意识;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大气大度、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爱国主义者。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国家意识首先是公民意识。学生到高中阶段,有关国家的相关知识已基本掌握,因而重点高中的公民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有关体验,学会不同情景下的选择判断,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这需要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其次,国家意识是法制的意识,这就要求公民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它指人发自内心的对国家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信念基础之上的。因而,这种信念只能是建立在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然而,我们的爱国主义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还要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国际视野要有国际意识,这就是要在审视国际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情况下,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的意识,从而能走出一条自强自立的道路;国际意识要有国际竞争的意识,要能在找到自身相对优势的基础上,敢于与别国竞争;国际意识要有国际合作的意识,要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在国际竞争中把别国的长处变为自己的长处;国际视野还要求我们学生能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有着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理解。只有在广泛地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基础上,中国才能发展得更好,我们的文化才能更灿烂。

(二)基于科学认识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一些人的享乐主义,而高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导致了重物轻人、重事实轻价值、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学校教育更要倡导精神追求胜于物质追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艰苦探索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思想创新、方法创新的成功,从而树立远大理想,拒绝不思进取;崇尚精神追求,拒绝享乐主义;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远离平庸,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竞争基础上的团队合作精神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要求社会每一成员有很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是应对经济全球化需要的重要措施。

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力量影响生活各个层面的关键性品质因素,它可以分为:1.情绪控制:这是个人摆脱和消除焦虑状态,控制冲动与愤怒,保持镇静与信心、化解不良情绪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需要在人际交往中锻炼提高。2.认知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的感受,是共同生活的基础。目前中小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学生受到太多宠爱,容易形成这方面的心理缺陷,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因而正确地理解他人已经成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面。3.人际交往:纠正中小学生,尤其是个别“偏才”和“怪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问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问题,因为任何“卓越”的人才首先应是身心健康的人。4.竞争意识。现代人要有敢于参与社会竞争,在竞争中推动社会发展的勇气。要把竞争与合作在更高的水平上结合起来。

(四)富有激情而又持续稳定的心理品质

在我国中小学的学校教育目标中,心理品质的目标常常受到人们的忽视。然而,事实证明,不管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还是从事社会其他工作,富有激情才会有工作的动力,持续稳定才能保持工作动力经久不衰。因而,培养学生富有激情而又持续稳定的心理品质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它包括:1.自我感知和自我激励;2.胜不骄,败不馁,勇于挑战,具有承受失败与挫折的勇气;3.处惊不乱,冷静地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

在对社会需要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几个关键词: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逐步增长等。

二、自主发展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我校在多年实践的探索中形成了“自主发展”的德育模式,这一模式是建立在对学生情感发展认识的基础上的。

1.思想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情感领域“自主发展”的过程就是一种知情意行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知而行,由行而成情,最终成为他的意志品质。在这一意义上,只有学生自主的发展,才有学校德育的实效,这是学生态度、情感发生发展规律本身所决定的。

2.思想认识提高是不断内化的过程。把社会期望学生具有的态度、价值观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观念的过程,是态度与情感内化的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这一过程中,外部的条件是重要的,但这一转化能否最终成功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学校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在于精心设计德育环境。

3.德育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教育体制由筛选型、集权型转向综合型、分权型,教育结构由刚性、封闭式转向弹性、开放式,师生关系由权威型转向以独立性、相互负责和交换意见为特征的平等和谐型、民主型,教育方式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教育评价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与发展,教育管理由集中、封闭式转向参与式、自主式。对于民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而言,造成一代具有民主意识、能够妥善使用民利的一代公民,其任务自然由教育来完成。由此,实施师生之间民主对话、教学相长的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与当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自我发展”的基础是良好的自主性水平与自主性品质。这就是说,学生已经具有较高水平的自主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的认识与能力,并且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具有积极的、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效应。“自我发展”的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空间,即每个学生依据自主发展状况,确立一个可能的发展位置。“自我发展”的载体是学生集体性活动,通过各类有序、健康的学生集体活动,使自身的发展得以实现。

三、自主发展模式的教育实践

我校师生立足学校教育的实践,在教育活动和教育情景中加以不断修正与完善,逐步构建了一套与“自主发展”德育模式的理论模型适应的实践操作体系。

(一)自我教育

我校一贯注重大德育环境的营造工作,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教育的主渠道,把它当作学生自主教育的基础途径。从寓德育于教学开始,挖掘教学的教育性,然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再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教育自己。

1.把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我们提出了“将课堂还给孩子”的口号,这不仅是学生智能发展的要求,同样也是学生情感发展的要求。政治课教师难教、学生不愿学是当前政治课教学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也是困扰政治课教学的一大难题。为此,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所谓政治课中的学生参与教学,就是在政治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应用、实践的能力,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我校教师在尝试和运用参与教学方法的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方法:共同参与教师的备课,客串教师进行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自己回顾、小结归纳,由学生根据教学的要求自己来组织和筹划社会实践,设立公民论坛。

2.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任务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在掌握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重视学生的“内化”,也只有在学生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内化”。

为此,教师在让学生通过“学生导读”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根据“导读”内容自编自排小品等活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向社会请教。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3至5人为一组。先由组长召集,确定考察专题、联系考察单位、设计考察提纲以及考察报告的撰写和打印等分工负责。同学们在社会考察中,采用多种形式,如实地参观、听领导介绍、采访职工、收集资料、摄影、摄像等。考察结束后,在政治教师及语文教师的指导下,每组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考察报告或论文。最后由课代表或班干部主持,召开各组的考察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二)自我评价

在学校德育中,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与学校要求的差距,作出恰当的学习决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判断能力的提高,将在德育自我评价中形成的能力迁移到其他学习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日常行为的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往往通过活动与交往表现出来。因而,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评价首先通过考察和评价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来进行的。

2.对学生班队活动的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各种活动之中。因而,一方面学校把开展各种活动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本身来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的指标是:活动的独创性、活动表现形式的艺术性、内容的思想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等,分别赋值并加以综合评价。评委由学生自己担任。

3.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对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评价的依据是:选题的现实性,看选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报告的独特性,看选题的视角是否新颖,是否有独到见解;报告的思想性,看报告内容是否健康向上,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成就等;报告的逻辑性,看报告的分析是否合理,逻辑性是否强。有时还举办一些社会实践的汇报展览,既让全校同学接受了教育,又检验了同学们社会实践的成果,并要求学生自我作出评价。

4.个性心理素质评价。随着社会的变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个别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学校奋发向上的精神给一些同学带来了沉重的学习压力;个别学生由争强好胜发展到自私自利;个别学生有较严重的内向型性格;少数来自全国各地来的学生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等。学校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中所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结合中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特点,将心理教育与个性心理素质评价结合在一起,注重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教育性。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每天向学生开放,由富有经验的心理咨询教师接受学生的咨询,做到诊断、咨询相结合;心理咨询室除坐堂咨询外,还设立了“悄悄话”信箱,解答同学们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解除同学们的心理困惑。依据这些材料,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会同教育研究室和其他各方面的老师,对一些学生进行个案分析,较全面地评价他们的个性心理素质,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三)自我管理

1.树立学生示范群体

在学生中树立示范群体,是我校“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学校德育的重大实践活动之一。它对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先后培养了四个示范群体。

一是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学生党建示范群体。我校已坚持高层次德育多年,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党建工作,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举办了数十期青年业余党校,参加培训人数达2000多人。每学期发展学生党员7-8名,近几年来已发展学生党员70人,学生党员不仅自身要求严格,而且在班级、年级、学校各层面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同学,成为学生中的表率。

二是发扬“金牌精神”、品学兼优的示范群体。这部分同学不仅学习目的性明确、学风端正、成绩突出、成果累累,而且品德优秀、表现突出,在班级、年级和学校中的影响很大,是同学们羡慕的“成功者”,这批学生成为学生中科技与人文结合比较完美的榜样。

三是不断注重人格完善的团队干部示范群体。这部分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乐意担任社会工作,珍惜学生干部岗位,不辜负同学们的信任。他们在实践中注重自我修养,无论在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技艺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锻炼很大,提高很快,他们最终以胸怀宽广、为人诚恳、情趣广泛、学习努力、成绩优秀、言行一致、工作主动、办事公正等优良作风赢得全校学生的尊重。

四是在逆境中不断成长成才、自强不息的示范群体。这部分学生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面对困难、正视困难、自强不息、刻苦顽强、克服一个个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2.创建特色班集体

学校的特色班创建工作是根据自主、自愿、自动的原则展开的。首先各班同学根据本班学生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讨论制定班级特色,而后在充分吸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主要由班委、团支部围绕特色讨论并制定特色班级创建计划,向学生处提出申报。学期末学生处将根据各班申报计划和小结对各班特色创建工作进行审核,再对审核合格的班级进行表彰并举行特色班挂牌仪式。

特色的创建是一个自主建班的过程,它给每个集体留下了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同学们能够自己选择自我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选择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在同学们的努力下,一份份有班级特色的班级公约出台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活动开展起来了。班级集体在同学心目中产生了更为强大的吸引力,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一个家。

3.开展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同学们自主活动、自主学习的重要阵地之一。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课外学习内容,自己策划、组织学习的形式和过程。我校学生爱好广泛,兴趣浓厚,喜欢钻研,原本都是个体行为,学校及时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下设27个社团。学生社团联合制定了章程,学生社团、协会、俱乐部等也制定了管理条例。每个社团由社团成员自己聘请一名指导教师。社团小型活动两周一次,参观、制作网页、沙龙、咨询、讲座等,活动形式多样,生活活泼。同学们在自己喜爱的社团里施展着自己的才华,社团活动的开展弥补了课堂学习的不足,尤其让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社团活动中找回了自信,找到了发挥自己价值的土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