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欣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4: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美术作品欣赏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

篇1

美术欣赏是依靠人的理解力的增强发展起来的。这要求教师不仅知识要更新,能广泛涉及中外古今美术史知识,而且要求教师的知识必须准确。高中美术课时安排少,在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下面就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理论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很多美术欣赏课只是停留在简单甚至肤浅的层面上,而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仅以“像”和“不像”,“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品,就是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不能并重的表现。很多美术欣赏课常常是烦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地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的很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整节欣赏课由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同样,以“美”和“不美”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和谐谓之美,悲壮谓之美,崇高谓之美,有形式之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所有这些,说明一点:作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二、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注重对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欣赏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这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既向学生传授了审美知识,又给学生做出了审美示范,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应具体到内容和形式上。

美术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自参与和体验,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所以教师自身须苦下工夫,提高自身专业、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能意会,可言传”,语言准确而言简意赅,风趣幽默而具有感染力。如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一课中讲到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教师在讲解这幅作品的时候,先从画面的形式切入:画面中只有一位老者,独坐船头在垂钓,周围是一大片空白。后引导学生完思考周围大面积的空白表示什么意思?这幅画描绘的内容是什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在学生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可再进一步引出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并阐明诗的意境与画中内容的吻合。但要避免像上语文课那样在欣赏评述中完全以“文学解释”代替美术作品欣赏。如果作品中所涉及的故事、人物与情节、诗词的介绍不能和作品的美术语言、形式、风格结合起来,那也不是真正的美术欣赏。另外还应避免把美术欣赏课上成美术史论课而陷入史论的之中,而应欣赏到点子上,并把握好作品内容和形式两个要素。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还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界限,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并且从中受到教育。

我们提倡的审美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认识美的规律,触动学生的感官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注意沟通,共同参与

美术作品欣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与艺术作品直接交流,理解作品信息,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是沟通学生与美术作品之间的桥梁,其任务是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分析,并提供必要的知识,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

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学生对美术作品必然会产生各种看法或不同的评价。教师可以做一些提示或补充,但绝对不要轻易地将专家或教师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因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本无统一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学生自己会慢慢懂得作品真正的内涵。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只有当学生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亲自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把握才能成为可能,从而更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所以在课堂中要注意师生共同参与,实现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要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欣赏的热情,而实际上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或多或少地都可以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需要的就是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敢说、想说,而这个平台则需要教师去构建,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方向,给予引导,使师生在共同参与、平等切磋的过程中,完成教学活动。当然,这一切都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包括情境设计、问题设计、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

总之,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突出学科特征,并做到德育与审美教育相互渗透;美术基础知识的引导和作品欣赏相结合;注重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欣赏;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注意沟通,共同参与;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思。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完善自我,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与时代的步伐相一致。

参考文献:

[1]郑和钧,邓京华,等.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1.

[2]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美术教学参考书(一).1版.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05.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122-02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当我们有了对美术的兴趣,我们才会把注意倾向于美术,并在兴趣的引导下,经常参与美术活动,并会精神振奋,情绪愉悦,因而表现既自觉又积极,可见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动力。学生有了对美术的兴趣,教师才能完成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内的教学任务,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决定着他们学习的动力,也决定着老师上课的质量,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美术兴趣的前提

通常,我们都会认为学生很喜爱美术,喜欢上美术课。事实上在农村初中美术课中,学生不但不喜欢,还有厌学情绪,当问及为什么不喜欢时,回答说:画不好。当我们认真思考学生简单而真切的内心感受,为什么画不好呢?这是由于学生从九岁左右开始逐渐进入客观写实期,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表现在绘画方面就显得拘束了,他们往往想得多,而为制作不出来苦恼。进入初中后,不但知识阅历丰富了许多,而且从心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认为自己是中学生了,有一种成熟感,欣赏一些客观写实的作品,并讥讽儿童绘画是幼稚低劣的。这些学生常常过低估计自己的绘画能力,感到自己没有绘画天赋,即使有时一些简单的东西也怕画出来让周围的学生哄笑,就出现了眼高手低的现象,即欣赏水平与艺术修养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而自己的绘画水平还没有达到相应的层次。因此在教学中,面对学生的这种情况,要求我们的美术老师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多种表现方式的学习,另一方面让学生欣赏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知道客观写实并不是评价一幅画优劣的唯一标准。

二、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激发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要是美的东西,人人都会喜欢,都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愉悦,产生美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愉快的,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从心底产生兴趣。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这种美的感受是需要视觉形象的传递,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对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因为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引起情感的共鸣,思想冲击,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对美的探索的兴趣,去发现生活中美的真谛。从重视优秀美术作品欣赏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获取知识的质量。美术作品欣赏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包括美术教材中专门的欣赏课,也包括每一课中的作品欣赏,还包括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优秀作业欣赏,有条件的还可以欣赏一些美术展览。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我们就好像与作品对话,受到启发,从而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

三、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上需要教师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以种种途径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的情意和认知相适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学习乐园。

1.以故事创设情境

学生最爱听故事了,如欣赏凡高的作品时,可以讲凡高传奇身世的故事,用故事串联教学中的几个切入点,让学生在入迷地倾听中轻松地学习。

2.以游戏表演创设情境

每个学生都有表演欲望,渴望展现自我。主动活泼的游戏既能吸引学生们自觉参与又能为孩子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在《远古的呼唤》教学中,先安排几个学生戴面具,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样学生们的兴趣马上就都体现出来,为自己也制作一个面具的愿望非常迫切。

3.以演示创设情境

形象直观的实验演示对于理解掌握美术抽象知识很有效,它能引发学生直觉体验。在手工制作课和色彩课比较难理解的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学习,避免了枯燥抽象的讲授。如材料拼贴和色彩综合练习的课节,可适当做些演示,学生理解会比较容易。

4.以多媒体创设情境

学生生活经验少,阅历不多,知识面不够广,就导致大脑中图像信息少,面对现代科技日益发达,知识大爆炸的现状,在美术课中可应用多媒体。

四、体验成功的快乐,提升学习的兴趣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955

一、 新课标下的人文素质教育

新课标下,高中教育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高中的每堂课程都应该是这样的要求。而作为美术老师,我更加觉得应该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到美术欣赏的课程之中。而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课堂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

人文素质是指在人文方面,人们所应该具有的品质或者应该达到的发展程度,它强调关注人的价值、发展和综合素质。高中美术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则是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高中美术欣赏课,进而通过美术教育,有效的培养高中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 "人文素质教育"引入高中美术欣赏课堂的意义

(一) 在美术欣赏中传输人文知识

美术,是各种文化知识的综合体。对于高中美术欣赏课而言,优秀的作品欣赏有助于陶冶学生们的艺术情操。通过欣赏,了解各种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史。通常而言,一部优秀的作品通常会涉及文字、历史、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通过教师的旁征博引,在备课环节,应针对教学内容,充分与自己的人文知识相联系,并借以辅助工具书或者网络,构造出一个完美的知识综合体。

例如:对于敦煌莫高窟艺术欣赏课,笔者先用一段音频和视频记录篇勾起学生的艺术兴趣,进而通过地图,带领学生找到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在介绍地理位置的过程中,就会提及玉门关、阳关等地名,然后启发学生回想自己所学的提及这个地名的古诗词,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诗句。通过这样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的印象,并且对学过的古诗词有所新的领悟。

(二) 在美术欣赏中陶冶人文性情

一件美术作品是拥有自己的情怀和内涵的。美术作者将自己饱满的情感通过作品的方式得以体现。培养人文素质,仅仅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还是不够的,想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应该是学生具备人文性情和精神。美术作品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健全人格和陶冶情操的目的。

老师在欣赏课堂中,应该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所蕴含的情感因素,与这些伟大的艺术家进行精神交流,感受他们的高尚品质和人格。这对于陶冶学生性情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 在美术欣赏中塑造人文品行

良好的人文素质需要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良好的人文品行则应该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归宿,是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很多的美术作品都能够体现出作者对人文平行的追求,比如常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等。例如,在毕加索的名作《格尼尔卡》表现的就是他本人对法西斯暴行的强烈抗议。体现了毕加索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追求。

所以,美术欣赏老师应该善于挖掘教学资源,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在美术作品的感召之下,学生的人文品行就会逐步得到塑造和培养。

三、 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高中美术欣赏课堂的措施

(一) 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前提

所谓师者,即为可以为人学习的人,是在某方面有专长并且通过日常的教学和相处,使学生得以掌握某种本领或者陶冶情操的人。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美术欣赏课堂,则作为美术老师,从自身的角度来讲,应该具备具体而全面的文化素养,对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甚至文学、历史等都应该有很深的了解。另外,要求老师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素养。对于专业老师,不仅自身拥有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懂得如何鉴赏美,以及如何将自身的"气质"传递给学生。

为了使教学达到专业效果,对于老师而言,除了自身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还应该不断的补充知识。那么如何达到最优的要求呢?首先,应该重视教师继续培育工作。老师应该多听优秀课并注意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反思。多参加优秀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及论文等教学经验交流评比活动;其次要重视美术新课程研究工作,将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深化高中美术教学的改革;最后是教师自身要多注意学习,随时随地的提高知识量和业务水平,定期组织外出写生、参观学习达到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 挖掘人文素材是保障

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老师"稍微注意"就可以达到的。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美术欣赏课堂,需要途径。那么,有哪些途径呢?在我看来,首先,应该完善欣赏内容。每堂课的欣赏内容应该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和精心安排的。也许课本上会有素材,但是,仅仅局限于教材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欣赏课的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见解灵活地运用教材,调整教学内容。对于初学者,应该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并且易于接受的内容。收集素材则应该尽量的贴近同学的心境以及使学生对艺术保持好奇感和新鲜感。素材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画家或者艺术家的作品欣赏。其内容可以按照艺术主题、绘画技巧、主题思想等不同风格。比如《向日葵》、《最后的晚餐》等。另外,在教学的选材中也要注意主次,重点应放在有代表性的名作欣赏上,引导学生欣赏时从具体作品的形象、色彩,到抽象的形式和主题上,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提高自身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三) 教学方法的优化是纽带

美术新课改后,在欣赏课教学中为了避免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学生被动无聊的听的现象,教师应从创设轻松、欢快、自由的学习环境和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入手,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认真研究新教材,变讲授为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用新颖、灵活、实用的科学教学手段来上课。美术欣赏课教学导入过程方法"新"一点,授课过程 "活"一点,把各种活动引入课堂,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乐学"。具体方法可以但不限于一下几点:

1. 导入式开场

可以用一段视频和音乐中感受美术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品的没,激发学生美术欣赏共鸣。或者以设置悬念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究"事实"的效果。

2. 尝试流

鼓励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件艺术作品说出自己的直观感受,艺术欣赏在于心境和个人领悟力,其不应该有对错的模式。教师最好充当一名带路人的角色,带领学生进入艺术的殿堂,教授学生鉴赏艺术的常识以及注意事项,至于具体的艺术分析,应该强调其解析仅为其中之一,学生应该有自己的见解。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鼓励式的交流

在课堂欣赏当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同时,老师应该注意反馈工作,在反馈的过程中,应该留意措辞。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可能导致以为艺术家的产生或者一位天才的陨落。评价学生作业时,先用鼓励性的语言抓住作品中的闪光点表扬其好的一面,再评价一下不理想的地方,但要注意学生的自尊心不能用词太犀利。美术专业课教学中要充分给学生在绘画中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国外人们把美术称为"无错误的学科",可见它对错误的谅解和新的尝试态度有多么的宽松。所以学生作品中表现出的差异是可贵的,因为它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特征应得到尊重和赞扬。

四、 结语

总之,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是一门艺术,对于教师来讲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丰富课堂。对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课程的思考应该结合学生和老师的实际,做到实时更新,与时俱进,让人文素质伴随每一个学生的一生。

参考文献

篇4

国内对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成果较多,但涉及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就少了许多。从近几年国内的论文及著述来看,虽然关于儿童艺术教育的学术性研究不少,但都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在具体教学中的方法和过程的实践性创新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前美术教育的理论创新,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践创新发展。

一、社会环境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影响

社会文化的传播方式有很多种形式,其中美术与音乐则是不需要语言就能够让人从音乐的旋律和美术的创造中体会其创作者的情感和社会体验。从美术方面而言,人们则可以通过前者的文字描述和线条、颜色、形状等方式来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在人们传递历史的过程中,还会增加一些被神化的人物形象以及具有某些历史意义和教化意义的故事来教导幼儿,教会幼儿如何运用线条、形状等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感受。不难发现文字也是通过线条的方式体现在我们的眼前,美术不仅能体现美的事物的发展过程,还能体现文字的历史发展进程,它是我们传递、创新、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式。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前人所书写的文字、人物形象、各种与生活相关的物品并进行联想,在教师的引导下,推断提供的图片文字表现的是什么物品或与现代文字的联系又是怎么样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地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艺术作品给幼儿欣赏,这样可以让幼儿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获得对美的感受。例如,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可以用其民族服装上的图案、线条、形状以及颜色的对比来反映其自身特有的文化环境及其发展史,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还能向幼儿传播其民族特有的文化知识、文化背景、文化的传播方式以及现在的发展进程。让幼儿了解其历史过程能够有助于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向幼儿传播正向的、积极乐观的创新精神,这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应当保有的工作态度和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而奋斗终身的目标。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启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提升幼儿对美的事物的认识以及再创新。

各民族的风俗既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又是在相互团结、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若展开此类教学活动,教师可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给幼儿展现某一民族的风俗习惯,使幼儿对其他民族风俗有基本的了解。例如,“傣族泼水节”这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于每年的傣历六月举行)。可在园中开展“特别的祝福”活动,教师说明该节日的发展历程:“泼水节也称为“桑勘比迈”,节日当天穿着代表自身民族特色的服饰,手拿各种打水工具,无论男女老少皆可向对方表示自己的祝福。人们还要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教师再将节日时场景通过视频或图片的方式给幼儿观看,并运用语言引导的方式带领他们仔细观察,其民族的服装特色都有什么标志性的饰物或颜色等。让幼儿在认识当地民族风俗的同时对其服装也有一定的了解,教会幼儿懂得可从哪些角度去发现事物的不同,从而发掘自身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民间艺术不但汇集了我国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凝结了劳动人民对于生产生活的思想感情与审美趣味,更是丰富美术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宝贵宝库。而在现当代社会,文化显现出多元化特征,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艺术在日益渗透到我们的幼儿园生活中。外来文化虽然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认知,促进幼儿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但是也常因为幼儿园不顾外来文化的适宜性,对外来文化一味跟风,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部分幼儿园为了“赶时髦”或展现所谓的“国际特色”,片面重视外来文化的宣传,而忽视了幼儿对民间优秀文化和艺术的传承。汇集了我们国家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蕴含了不同的地区、民族和文化间的审美情结,传递了中华民族浓厚且真挚的思想情感,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学龄前儿童思维情感处于发育期,教育者应从学前教育阶段注重对其民间文化的熏陶,使幼儿对民间文化有初步的了解与感受,进而可以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其萌发出初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彰显中华民族淳朴原生的审美理念,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现在的教师和家长,很多人对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关注度和理解度不足,幼儿生活中接触欣赏民间传统艺术活动的渠道有限,应努力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元素融合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让幼儿潜移默化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2]。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环境创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园的生活环节也是民间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即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当中。让幼儿与这些喜闻乐见的环境产生交流,让特有的民俗文化、人文景观走进幼儿园。如清晨幼儿们入园的时候,我们可以播放一些有趣、欢快又好记的民间童谣,让幼儿每天伴随着愉悦、欢快的心情来到幼儿园;午睡前我们可以给幼儿讲述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或神话故事;课间操的时候,让幼儿在民乐的伴奏下进行律动等。让幼儿在幼儿园中,时时刻刻都处于民间文化的氛围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民间文化艺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让幼儿对民间文化艺术有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戏曲文化、饮食文化、神话传说、节日风俗、民俗工艺、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内容都可以补充到创设具备民间文化的幼儿园环境中来。除此之外,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像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都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创设选材来源。

二、教师自身要具有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对于一名幼儿教师而言,如果其没有存在这类的意识,那么幼儿的能力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创造性思维素质的修养,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在不同的年龄班要求可以有所改动。因为,各年龄段幼儿的思维发展都有所不同,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不相同。在年龄较小的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幼儿都是用简单线条和形状来表示自己的感受与认知。相较于小班的幼儿而言,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在运用线条以及形状的能力要较为强一些,他们能够创造出较完整的画面以及情节出来,在教师的命题作画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幼儿自由表现所想象的事物,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大胆地无拘无束地刻画他们所见所闻,鼓励幼儿运用联想、夸张等多种方式表现物象,正是幼儿的大胆创想,才使得幼儿的绘画充满生命力与创造性。尽管他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还有所欠缺,并不完全,但是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也能改变他们的创造性能力。

三、创造一个适宜幼儿学习的环境,是幼儿实践操作的前提

学习是一种心理活动,幼儿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其学习方式是在生活和活动中积累知识经验,所以创设适宜的情景,可以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具有“吸收性心智”,他们可以从创设的环境中吸收大量的信息。并善于运用感觉器官去了解认识新事物,不断积累和建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3]。所以在具有情节性的场景中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出来。一个优美且适宜学习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当然,要想创设适合幼儿的环境,就必须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熟悉幼儿的心理发展机制。

四、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的创造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给予过多的提示。教师只做引导不做指挥是较为正确的方式之一,教师的过度指示,只会将幼儿的思维固定化,这样他们就不会自己思考,而对教师产生依赖性,即依附于教师的思考和想法进行“复制”美术作品。对于幼儿自由创作的作品,教师在给予评价的同时也要多多鼓励他们创造属于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绘画作品。无论使用简单线条还是复杂线条,形状简单的,还是各种所谓“稀奇古怪”的形状,只要是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并且能够自由组织绘画语言,表现对美的感受和认识,那就是好的美术作品,就应该得到教师的赞赏,爱的鼓励也能激发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与此同时,美术也是儿童自我表达的一种语言,美术可以将幼儿自己的想象、愿望变成可见的作品表达给他人。有时儿童的任意“涂鸦”不仅表现他们的天性,还可以培育他们注意观察与认识周围事物。儿童的绘画也可以看作是他们想要表达的一种语言和方式。这种语言表现了儿童对外面世界的感知、理解、建构,以及他们内心的情绪情感波动[4]。尽管在运用绘画这种方式表达的过程中会存在着许多不符合逻辑的现象,但是这也代表了他们对世界的初步了解和认知,更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需要。

五、活动材料是激发幼儿兴趣和想象力的有力保证

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就连成人也是相同的情况。如果一个人对一样事物没有任何的兴趣,那么就不可能有动力去做好它。所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的活动材料,如果没有能让幼儿提起一定的兴趣的话,那么这堂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幼儿没有兴趣就不会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也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更不利于幼儿深入探索习惯的养成。他们的美术作品也不会有太多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所以,材料的投放数目、种类要适度,而且投放的材料应该具有层次性,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当幼儿的兴趣浓烈的时候,他们所创造出来的作品甚至会比一些成年人画得还更加有情感和画面感。除此之外,材料的多样性也能够促使幼儿自主探索不同的方法表现所思所想,并且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新的东西并且大胆地表现出来。与此同时,幼儿的美术技能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美术技能的提高还能影响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当幼儿的美术技能提高后,在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他就能用所掌握的技能将自己所创新的东西描绘到作品中,这样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更加富有创造性。我们不应当只追求美术作品在“形”上与客观事物是否相似,而是应当遵循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和其身心发展特点。

六、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为创造性实践活动提供不竭源泉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幼儿对生活中的最直接的接触体验是幼儿美术创作的源泉。所以说在幼儿的美术创作过程中,教师应当带领和引导孩子们去关注、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一切相关事物,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特别是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的认知发展过程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他们对外界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会有所差异,在美术创作中,对事物的创造性描绘也会不尽相同。教师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当地增加一些与外界事物相似或者相关的替代物。这样幼儿在作品的创造中就可以依据教师提供的“替代物”进行联想,幼儿在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观察对象进行相对的创作与创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知能力也会逐渐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的时候就可以依据这一儿童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幼儿的美术创新能力。

七、教师应教授幼儿艺术作品欣赏的简单方法和技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