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措施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4: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困生转化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困生转化措施

篇1

3、布置作业因人而异把习题系统分类,采取难易筛选,让不同的学生从中受益。 课堂上对于以些简单 题目给予他们机会,让这些学生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作业有目的布置,使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从而达到一定的效果。

4、教给他们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实践表明,学困生在学习上主要体现为知识相对孤立,方法理解较肤浅,使用时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缺少系统的归纳与整活动内容。

5、通过面批的方法,让学困生学会数学思维方式

篇2

培养目标:

1、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培养学生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自主创新。

一、具体措施

1.保护优秀生的学习积极性,经常给予鼓励和肯定。培养他们大胆实践的精神。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及时复习的习惯,练后反思的习惯,总结归纳的习惯,积极探究的习惯等等。

4.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的知识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5.给予优秀生个别的具体指导,对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进行提高性的练习,强化自学能力,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能。

二、学困生分析及转化措施

1、行为习惯极差,不守规矩,调皮好动,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他人学习。

2、不会听课,常常心不在焉,注意力很难集中,自制力差,小动作多,思维混乱,惰性严重,玩性较大。

3、反应迟钝,思维缓慢,理解能力差,疑难问题长期积累,形成了学习困难,成绩低下。

三、工作措施与方法

篇3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8-0004-03

所谓学困生就是这样一类学生:他们智力水平正常,感官上也没有什么障碍,但其学习成绩却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达不到老师所制定的预期学习目标。由于学习成绩落后,学困生往往会表现出特有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孤僻、封闭、叛逆等。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健康,而且对其后续的学习活动、健康人格的形成及师生关系等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探寻学困生的成因,有针对性地加以教育,于生、于家、于校甚至于国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学困生的表现

每个班级、年级由于各种原因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学困生在外貌特征上与常人无异,但若仔细观察,他们在心理及言行上与普通学生有着较多不一样的地方。

一心理特征

从心理学上去考察,学困生都有着比较固定而稳定的心理特征。如自卑、孤僻、封闭、叛逆等。由于在学习成绩上不如别人,现行教育体制又以成绩来评价人的高下,学困生往往形成了比较强烈的自卑心理,他们不敢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一起讨论学习问题,一起参与其他教学活动,甚至一起聊天等。

二语言表现

学困生多表现为孤僻和封闭。他们不喜欢群体活动,不喜欢说话,自我封闭,不喜欢表达自己真实的心理和情绪,沉默寡言,离群索居,不易接近。

三行为表现

有的学困生在课堂上,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他不说话,似乎也在听课,但他的心根本不在课堂上,老师讲什么他压根就没听。特别是坐在后面的学困生,因为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内容,索性搞自己的小动作,如玩手机、小刀等;或者与周围的同学讲话,即使老师批评了,也只是暂时收敛一下,没过几分钟老毛病又犯了。课后,除了少数比较封闭的以外,学困生都比较喜欢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羽毛球或排球,等等,有时甚至已经放学了,他们还在球场上忘我地投入其中,自得其乐。出了校门以后喜欢在马路上成群结队,相互追逐嬉戏,不太顾及公共秩序;有的甚至故意欺负那些弱小的同学,滋扰生事。与课堂上的表现相比,活脱脱一个脱缰野马,放荡不羁。

二、学困生的成因

学困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仔细分析研究他们的起因,才能对症下药,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个人原因

学困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也是由不同的因素造成的。有的学困生是小学基础就比较差;有的是父母关系不好,自己从小就得不到应有的关爱;有的和社会上的三教九流来往密切,受到他们不良行为的影响,等等。

二教师原因

有的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成绩上,观念也有问题。感情上或心理上总倾向于喜欢听话的或成绩好的学生;而对那些不听话的、调皮捣蛋的、成绩不好的学生总是另眼相看。作为学困生得不到老师应有的关心和爱护,其学习积极性得不到保护,其学法得不到及时的指导,成绩自然得不到提高。

三家庭原因

有的家庭,夫妻俩上班忙,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孩子逐渐远离了学习的轨道,成绩便逐渐走下坡路;有的夫妻关系紧张甚至离异,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呵护,对学业更是无心专注了;有的夫妻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动不动打骂孩子,孩子到了初中阶段,自尊心逐渐加强,如果得不到尊重,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不接受父母的管教,甚至抵触父母的管教,我行我素,在学习上自然就变成学困生了。

四社会原因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有益的、有害的理念和行为从四面八方涌现出来,呈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对人们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好的东西偏偏难以进入学困生的脑子,坏的东西却在他们面前显得特别有市场。如: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自从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招收数量比以前几近翻了几番,相应地,毕业人数也是逐年以数十万增加,造成了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的局面,甚至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新的读书无用论随之冒了出来。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学困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再就是,享乐之风的影响。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娱乐之风、享受之事随处可见。受此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的学生学会了抽烟、酗酒,甚至打牌赌博。试想,染上这些不良嗜好以后,有谁还有心思去学习?即使原来成绩不错的学生也会变成学困生。

三、转化学困生的思路

一先从心理方面着手

篇4

一、“学困生”的形成及表现

所谓“学困生”,就是在班里学习成绩跟不上其他孩子,而智力却正常,他们在课堂上会自由散漫,课下会生龙活虎,却从不会按时上交作业。这些孩子需要老师花更多的精力用更多的教育。那么,“学困生”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来说,这是孩子本身、家庭与教师三者导致的结果。

(一)学生的错误的自我评价。

作为一名“学困生”,他往往会认为自己不管在哪一个方面都不如班里别的孩子,过分的放大了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学困生”经常会对班级事务产生一定阻碍,别的孩子也往往会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他们,害怕他们,不肯与其交朋友,不会给其太多的言语、行动帮助,就算他们有信心改正之前的错误,也不会给予太多鼓励与信任,结果往往使“学困生”产生了心理对抗。

(二)家庭的不良教育。

1.父母平时工作的压力,对孩子照顾欠佳。现今社会,很多父母都花精力赚钱养家,而把孩子托付给家里的老人看管。可老人对孩子存在的溺爱往往很多,他们并不能对孩子严格管理,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也听之任之。这样一来,孩子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没有得到家长的正确管教而越发增长了。

2.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低下,从孩子呱呱落地,父母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会直接的影响孩子。有些父母自己本身素质就比较低,不能很好的为孩子做好教育引导,却又对孩子望子成龙,期望值过高,让孩子必须达到自己所要求的,这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及其不利的影响。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很严,而对自己的行为却不加约束,如赌博、喝酒,这看在孩子眼里,都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

(三)“学困生”的表现。

1.心理感到自卑、矛盾。不管哪一个孩子,从入学开始就想成为老师眼中的“红人”。当然,“学困生”也不例外。他们想让老师多关注些,多给一些鼓励,多一些爱。因此,往往会做出许多出格的事来引起老师们的注意。可是对于他们出格的事情,教师往往感到心力交瘁,而成绩的一次次退步,也让老师愈加烦扰,于是,不管是老师,还是班级同学,总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反感,而他们自己也越来越的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们的内心其实很简单,想博得老师同学的好感,所以会想法设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是另一方面又不想让他们看不起自己,怕遭到老师同学的嘲笑。心理的矛盾成了“学困生”最大的特点之一。

2.思想品德不高。“学困生”的表面看起来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对生活,对学习,没有长期的目标,真是过一天算一天,赖了今天的作业,少了明天的作业。有的孩子还缺乏该有的爱心,班级事务好像与他毫无关系,少了该有的责任感。

二、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一)多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每一个孩子把老师看作是他们的守护神,老师的一个最简单的动作也能触动到他。因此,对待这些特殊的“学困生”,教师更应该给予像朋友般的态度,从内心发出真正的爱,用爱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到学校生活的美好,老师的温暖。转化“学困生”,教师是一剂强心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多发现他们的亮点。

在转化过程中,发现“学困生”身上存在的亮点,对于转化工作有着很大的好处。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我们做教师的要引导学生努力展示自己的优点。“学困生”自己会经常认为他无可救药,任何好的事情都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他们往往也有着其他孩子的心理——爱表扬,希望被接受。哪个孩子不想被老师所喜爱呢?他的亮点是需要我们老师好好发现,精心呵护的呀!

(三)多帮助他们排除自卑。

“学困生”都大同小异,他们经常会受到家长、老师、学生的排斥,认为他们什么都做不好,久而久之,他们自己也认为失败是平常事了。自卑感越来越重。想要转化,就得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自卑远离,让他们看清自己和任何一个人是相同的,自己也能得到肯定与信任。

“学困生”的转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教师要做好长期的努力准备,多给他们爱,多给他们机会。那么,“孤雁”就会即将回家!

参考文献:

篇5

“学困生”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态度不端正、方法欠妥、习惯较差,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这样的学生很多,并且随着年级的递增、课程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衰退,信心锐减,英语学习成绩下滑严重。不断增加的英语学困生使英语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困难. 同时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这给学生的后续发展及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如何遏制和减少英语学困生. 帮助现有的学困生走出英语学习困难的阴影,并最终摆脱“贫困”,这是广大英语教师所面临的富有挑战意义的重要课题。通过不断地进行思索、分析、总结,采取了以下一些补救措施。

一、分层教学,体验成功

著名心理学家加涅说:“学生的差异就和指纹一样各不相同。”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掌握同一知识,具有一定的差别。在教学中. 教师如果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或向学生提出同一要求,就会使“尖子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分层教学解决这一矛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果子”,达到心理上“最近发展区”。如学完“teacher”这一单词后,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会读、能写出这个单词:要求程度中等的学生除会读写外,还要总结出与这个单词“ea”组合发音相同的单词:基础扎实的学生能用这个单词造句。在布置作业时,我采取分层作业法,根据学生学习水平、能力等,将学生分为a、b、c、d四组,a组为高层,b组为中偏高层,c组为中偏低层,d组为低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性差异的习题,使每一位学生均得到“最优”发展,并彻底解决了“尖子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问题。

二、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发其自信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到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对于学生的学习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应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冷静地认识现实,客观公正地分析对待事实。面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灰心,不能将学生看扁了,而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去发现他们的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即使他们有一点点的进步都要注意多表扬、多鼓励,充分发掘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变学习压力为学习动力,使学困生自觉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例如,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多给予鼓励性语言和掌声,如回答正确,则给予积极肯定:“very good!well done!congratulations!”如果回答错误. 也不要一棍子打死. 完全否定他们的答案,更不要责骂,而应真诚地、面带微笑地说:“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 thank you al1 the same. ””

三、改变评价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英语学困生,教师可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突出该生的个性特点,让每个学困生都展现出自己闪光的一面。评价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课堂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正确、恰当,特别是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多给予鼓励性语言和掌声。如回答正确,给予积极肯定:

“good!very good!excellent!weudone!congratulations!”

如果回答错误,不要一棍子打死,完全否定他们的答案. 更不要责骂,而应真诚地、面带微笑地说:“though your answer is not right,your pronunciation is very good. thank you all the same.”

2. 作业评价。

所有的学生都十分关心和在意给自己的作业评价. 因为一个分数、一句评语都表现了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作业评价是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的一块园地,也是同学们之间相互比较的根据和相互竞争的动力。细致的批改、积极的评价不仅反映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而且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四、根据英语特点,采取科学方法

1. 认知法主张动用多种感官,灵活记忆。

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强调利用认知规律培养外语交际能力。记忆单词是学困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困难。教师在教生词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使他们读其音、观其形、明其义,并充分运用自己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而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每个单词。如,讲完单词,教师看单词的数量,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快速记忆,然后比比谁记得多,再比比谁会写得多;还可以让学生把单词编写成一段短文,不仅记忆了单词,还练习了写作能力.

2. 强化学困生的听课意识。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审斯基曾形象地比喻说“注意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英语教师要加强学生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动脑的意识。由于学困生自制力差,上课老是走神。为此课堂上应鼓励学困生勇于开口,大胆表演,不怕出错,努力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教师有意识地提醒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面。

篇6

“学困生”是每一所学校、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现实。在一个班里,既有学习成绩好、行为习惯很好的优秀学生,也有的学习成绩较差、行为习惯差的学困生。教师要有为学生的发展负责,对家庭社会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想方设法转化学困生。虽然成功转化一名“学困生”非常棘手,但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信心,有耐心,想尽办法转化“学困生”。 因为学困生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学习方面表现出来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学困生”的转化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的。正因为如此,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自信、掌握方法、克服困难、不断进步。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兴趣不浓,积极性低。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的许多方面发生障碍,再加上学习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或由于自身的智力问题,因而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

2.学法不当,缺乏信心。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困生在这方面就是缺乏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学困生很努力,但就是不得法,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触类旁通。再者,上课听课效率不高,重难点抓不住,别人一听就懂的事情,学困生就是弄不明白。久而久之,缺乏学习的信心;

3.贪玩好动,自控力差。一般来说,学困生比较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如数学作业没有完成,就和别人一起在玩了,当天的没学明白,以后又学了新的知识。于是,没明白的越积越多,终于停滞不前,数学不像语文,数学是前后有联系的,是系统学习的,不进则退。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对学困生引导和督促;

4.复习预习,遇难不究。学困生往往表现在缺乏有效的复习和预习,甚至不复习和预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再好的记性,再好的脑子也需要勤操练。预习时遇到一点难题就不想探究,不把问题列举出来,打些小问号,做些小笔记,总有一种依赖教师的想法,怕吃苦,怕动脑。长此以往,形不成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往往对以后的学习处于被动的地步;

5.师生情感,不够融洽。学困生一般来说不受教师们的欢迎,主要受考试,竞争等影响,认为拖后腿,导致教师上课不再让学困生发言,有时甚至发生言语、动作的冲撞等情况。因此学困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教师你看不起我,你的数学课上得再生动,再好,我也不听,这主要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所致;

6.家庭教育,重视不足。如有可能是家庭的原因,父母迷于赌博、父母离异、家境困难、重视不够漠不关心等;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学,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其实哪里听得进去,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作业拖拉。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学困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学困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困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2.融洽师生情感,提升学困生信任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 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困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要爱学生,尤其要爱学困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篇7

(1)学困生一般思维模糊,再认能力差,缺乏逆向思维,对于一个简单的问题往往要从头开始。推理能力低,逻辑性差,对数学问题的反应不敏锐。分析综合过程不连贯,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迁移能力差,归纳概括能力差,对所学知识不能学以致用。

(2)学困生对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较差,反映在运算、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实验观察、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能力较差。数学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也不强。

(3)在数学情感方面,学困生表现为厌学,心理压力大。由于成绩差,影响班级成绩,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指责,造成了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乐趣,产生了自卑心理。情绪非常失落,从而在他身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我们要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一般因素有以下几种:

1.社会的因素

由于科技的日益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游戏也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余活动。许多的孩子就是因为沉迷于其中而逐渐成为学困生。我现任教五(4)班的罗钲宝同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每天晚上放学后,先到朋友家玩电子游戏后才回家,父母也拿他没办法。为此家庭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像这样的学生我们只能采取转移他的兴趣爱好。这次的校运会我让他代表班级参加50米迎面接力,还有抛绣球比赛,这孩子表现很积极。校运会过后希望能因此趁热打铁,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达到转化的目的。

2.家庭的因素

一个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如何,家长的文化素质水平,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那么孩子对读书将无动力、无压力、无监督,成绩会直线下降,变成学困生。

3.教师的因素

目前虽已是素质教育,但很多地方仍受“应试教育”的困扰,在学校里班与班比,校外学校与学校比,乡镇与乡镇比,仍暗藏着竞争。部分教师为了达到高分的目的,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于教材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教学方法单一,对学困生缺乏爱心乃至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

4.学生自身的因素

主要表现为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习惯不好、自主学习能力差、基础较差,平时不敢问同学不敢问老师,对学习数学失去了信心。

三、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措施

针对学困生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我们应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转化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不管多高级的教师,不管多认真的学生,不利用好的学习方法,再努力认真也不到最佳效果。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我们还应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养成的最高境界是形成人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放在首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起着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通过学生的内部强化,增强行为的自觉性,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2.教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

数学课本是教师的教学之本,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依据。教师要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课本,熟记教材的内容、概念、法则和公式,正确地掌握例题的格式。对于具有一定自学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来说,我在我们五(4)班采取了课前预习(阅读)、启发引导、独立阅读的办法,课前对学生明确预习范围、目标和要求,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读、讲、论、练的方式进行自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一帮一”、“优带差”的活动,达到双赢的教学效果。

3.完善知识结构,查漏补缺

学困生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新知识接受能力不强,久而久之就成了课堂上的“陪客”教育家卢姆把学生比作医院里的病人时指出:一个医生的责任不是在做出有利还是无利的诊断后就结束下来,还应当自问自己还能为病人的现状做些什么。教室看待学困生,也应当帮学生在作业、试卷中基础知识的错误,整理出来,从错误中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4.用爱心去关心感化学困生

学困生由于成绩的原因或多或少在课堂上有自卑的心理,教师应该格外关注他们,可以选取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做,让学生能感觉到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课后及时的进行辅导,并在平时注意培养学困生的信心和兴趣,达到转化的目的。

小学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需要我们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不断吸取经验,尽快的找到更可行的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方法,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龙爱琴.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之探微――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11)

[2]王锦霞.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探微[J].教师.2013(04)

篇8

数学是基础性的学科,学不好数学会最大限度地影响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等其他科目。近几年来,由于数学理解与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出现了一些数学学困生,这些数学学困生渐渐成为学校发展的一大阻碍,而如何转化这些高中数学学困生更是高中数学教

师面对的一大难题。

一、学困生的简单分类

高中学困生,是指学习上某些方面有困难。它的具体分类如

下:基础薄弱型、态度不端型、智力低下型、效率低下型。

然而,效率低下型学困生又分为:学习方法不当型和注意力不集中型。另外,态度不端型学困生又可以分为:师生关系紧张型、家庭环境不良型、社会环境影响型、学习动机薄弱型、成败归因不当型、意志力薄弱型以及自卑型。其中,家庭环境不良型又分为溺爱型、放任型和对立型。

二、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简析

通过调查发现,高中数学学困生是普遍存在的,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可分为两类:内因和外因。

1.内因(学生本身)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内因,主要是学生本身的因素,可概括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学生个体的智力有一定的关系,智力因素,就是指学生本身各种认知能力的综合,是形成高中数学学困生的一大内因。由于一个班内,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每个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以及想象能力都各自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另外,非智力因素也是高中数学学困生的一大内因,也就是学生在后天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障碍。比如,学生在学习中态度不端正,而对数学学习没有形成科学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就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如此的非智力因素还有很多,如,数学学习方法欠妥、学习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学习目标不明确等。

2.外因(外在环境的影响)

学生所处的环境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由此可知环境对学生

的重要性。外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材与教法的不恰当和教学要求偏难、偏深、偏高。当学生步入高中,就会发现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大不相同,其灵活性与抽象性大大增加,包含的教学内容也随之增强。因此,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将思维转换过来,无法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方式,学困生也随之产生。而课本上的习题针对性极

强,但综合性却不强。然后,通过测试使学生渐渐感到高中数学太难,从而失去了兴趣。另外,教学要求偏难、偏深以及偏高,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为难情绪。有时,教师的教学内容偏难,不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

三、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学生要有自信,端正学习态度

自信是成功的桥梁,一个学生如果过于自卑,那么他在学习数学时将会渐渐失去自信,失去兴趣,然后成为数学学困生。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想办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学生有了自信才会有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而兴趣恰是学生学习

最好的老师。从主观的角度来讲,学生的学习态度至关重要,能从本质上决定一个学生是否成功。

2.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学生进行互动,相互交流,了解实际情况,以便于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有效。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将教材知识更加透彻化。当然,教师必须提高本身的技能。

参考文献:

[1]王锋.略议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与转化[J].学周刊, 2011(26).

[2]李辉.高中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类比迁移策略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篇9

转化学困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否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大问题。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用爱心去温暖学困生的心灵

转化学困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学困生需要一个过程,学困生的转化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我发现学困生的内心是十分敏感的、矛盾的。学困生的心理特点通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学困生复杂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只有让学困生敞开心扉以便更好的了解他们,才能有效地转化他们。学困生在进步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反复,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广大教师、班主任与学困生心连心,保持心灵相通,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人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并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一定会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学困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学困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学困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学困生的成长。

二、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

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困生一样有其闪光之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用心去寻找、发现那些隐藏在问题和缺点下的闪光点。教育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班主任可能都曾遇到过成绩、品德都不好的“双学困生”,那么如何对待这些学困生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尤其是对那些落后程度比较严重的学生,更应该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淹没于问题与缺点之中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赞扬。这样才能重新点燃他们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发奋进取的勇气和自信。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及时地发现、充分地肯定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能使他产生“最佳情绪体验”。班主任应有意创造机会,让学困生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用恒心去触动学困生的心灵

俗话说:“学坏三天,学好三年”。我们要转化、教育好学困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对其进行教育,进行引导。我们当中有些教师对一些经过三番五次的教育后仍无明显改正的学困生往往失去信心,认为这些学生已经“无药可救”了,其实只要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对这些只有十几岁的学生来说,是不是把教育目标定得太高了,给他们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了,把他们的行为是否看得过分严重了,我们这些成年人在他们这个年龄是否就很完美呢?他们必竟还属于未成年人,思想意识还比较淡薄,正处于好动、贪玩、好奇心较强的时期,对于那种紧张的学习生活他们还适应不了,于是他们紧张的情绪就会通过干扰别人来释放,他们的举动有些纯粹是恶作剧,而不是有意伤害别人,他们的目的只是引起学校、班主任和同学的关注。因此,作为教师更应该用恒心去触动学困生的心灵。

篇10

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可通过专门讲座、课堂教育、心理辅导、个体交流和沟通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及他们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感。比如你可以从身边具体的人和事例出发,也可以举一些伟人事迹,也可以让学生读一些名人传记让学生明白,一定要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学识和素质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过一种更加幸福充实有意义的生活。

二、唤醒学生的自信心

大多数学困生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是因为没有自信心。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呢?

1.关心学生,排除压力,做学生的知心人

只有真心关心学生,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心里,做学生的知心人,才能从根本上排除学生的压力,唤醒学困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动机。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家庭和同伴中经常抬不起头来,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同学的歧视,有较强的自卑感。作为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应该加倍关爱,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家庭以及兴趣、爱好等,并给与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提高他们在同学中的形象,以爱心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2.低起点,小步子

高效课堂中英语学困生自身转化的措施一定要低目标,慢慢来,不能急。曾经有一个英语学困生英语成绩是40分,我通过交流、谈心、商讨说下次能不能争取考60分?l知该学生面露为难之色说50分行不行?我说行。就在这10分,甚至是5分的进步中,该学生一年之后的成绩考到了70多分。逐步养成了学习英语的习惯,从一个学困生成功转化为正常生,并朝着优等生的目标继续进发。

三、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困生

赏识教育法的创造者曾说过:“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教师要用真诚而富有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其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教师要用期待的眼神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提出质疑,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学习充满热情和期待,并具有较强的成就感。教师要学会赞赏学困生,赞赏他们的闪光点,赞赏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赞赏他们付出的努力和取得进步,并跟学生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我们知道有一个教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就是对刚入学的小学生们,随机挑了几个进行赏识教育,表扬他们说:“你们真的很聪明,学习一定很好的。”结果在以后的跟踪调查中,这些孩子真的表现很好。

四、让学困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经常的成功体验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自我效能,使其激发“我能行”的力量。一方面,老师可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教学原则,另一方面,要经常给予他们鼓励性评价。对这类学生,他们更在乎他人的正面肯定。因为他们的初始改变是被动的,虽然他们也有改变的愿望,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想辜负老师的一片苦心,想要努力做好来报答肯定他们的人。此刻,他们显得敏感又脆弱,老师的温言细语会让他们倍感亲切,他们内心里最“真诚善良勇敢”的那部分意识被唤醒,这会让他们克服惰性,努力学习。而这种意识如能被小心呵护,就会发展成自我需求,行为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了。教师可以坚持让这些学生每天在同学面前读一段文章,或者背诵一小段课文,也可以在课堂上提问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并适时加以鼓励和表扬,让其获得成就感。

五、加强对学困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篇11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学困生是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而且还影响着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学困生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尤其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必须将学困生转化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从而确保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本文从分析学困生的特点入手,对小学生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学困生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155-02

一 学困生的特点

1.学习方法不正确

学习方法实质上就是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选择的方法正确与否不但关系到知识的掌握效率,而且对学习结果也有一定影响。绝大多数的学困生都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们不会理解记忆,习惯死记硬背;课前不预习,课后不总结整理,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课余时间的安排也不合理;常常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也不会制定学习计划,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总是习惯自己解决,不愿求助教师和其他同学。

2.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态度本身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反映了学生对待学习的多个方面,如果学生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则会使学习事半功倍,若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则会对学习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学困生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与其他同学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上课不注意听讲、不喜欢被教师提问、不愿主动思考问题,有的甚至不做作业,对考试成绩漠不关心。他们对学习抱有一种冷淡、厌烦的态度,上课想着下课,下课想着放学,从不理会教师和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正是这种不良的学习态度导致学习上的问题越积越多。

3.学习基础差

学习既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个连续的活动过程,承接性是学习较为典型的特征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若是在入学的初期阶段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随着课程难度的不断增强,会对后续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无法做到有效的承接。通常情况下,学困生所掌握的知识中存在较多的缺陷,并且条理也不是非常清晰,由于持续的不良积累,致使其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而导致作业无法按时完成、大量的习题不会做等情况出现,更有甚者会出现学习障碍。因良好学习习惯的缺失,加之学业无成,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和进取心,从原本的想学习,逐渐演变成怕学习,最终成了厌学、不学、弃学。

4.学习习惯不良

学习习惯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的一种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然而,学困生在该时期却并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缺乏学习主动性,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上课经常溜号,考试还有抄袭现象,课后不认真复习。

二 小学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1.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的转化手段之一。首先,班主任应当让学困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可以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困生的学习注意力,并为他们多创造一些能够解决问题的情境,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转化成相应的课外活动,借此使学习轻松化、游戏化,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愉快,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其次,班主任要善于发掘学困生的兴趣、爱好,并尽可能从其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引导,逐步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将学困生对学习以外的兴趣引导至课堂上来,在对他们已有兴趣进行肯定的基础上,找出这些兴趣与学习的共性,由此进一步提高其学习兴趣。

2.激发学习动机

强烈的学习动机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此,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班主任要帮助学困生认识到学习活动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学困生切实体会到学习的含义,并将学习目标与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班主任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困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巧妙地引导学困生进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道路上。同时,班主任还要始终保持乐观、积极、耐心的态度,对学困生表达出合理的期望。如班主任可通过贴心的话语、真切的交谈等,让学困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殷切期盼,进而与班主任产生情感上共鸣,提高学困生学习热情。

3.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给学生带来强烈的精神感受,产生独特的心理效应。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班主任要与学生一同建设积极的班级氛围,加强生生交往,使学困生感受到来自同伴的肯定和激励,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同时,在同伴努力学习的氛围下,也会促使学困生做出相应的积极行为,进而产生“森林效应”。首先,班主任要转变对学困生的消极看法,以善意的态度、积极的情感与学困生进行交流,公正地评价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引导班级良好的学习风气。其次,班主任要增加与学困生交往的机会,给予学困生充分的信任,如让学困生担任班干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班主任重视;组织各种活动,给予学困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困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获取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再次,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建设班级文化。班主任要利用黑板报等交流途径,向学生传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使学困生获取前进的动力。

4.建立帮扶学习小组

出于工作的关系,班主任很难一直关注学困生的行为和心理变化,而通过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够弥补师生交往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增强学困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为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帮扶学习小组的方式,来帮助转化学困生,具体做法是建立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帮扶机制,将生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制度化,让学优生与学困生组成两人的学习小组,一对一地进行帮助学习。同时,学优生可以参与到班主任与学困生交往计划的制定当中,进一步明确转化目标,了解学困生的弱点和优点,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而学困生在遇到学习难题时,可先与同组的学优生进行交流,如果没有得到答案,则可再与班主任交流。在课堂学习中,学优生要积极带动同组的学困生,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一旦发现学困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要及时进行提醒,借此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帮扶活动的实效性,班主任可组织帮扶团体竞赛,评选出优秀团体,并进行奖励,增强团体内部成员的帮扶积极性和主动性。

5.适度批评和惩罚

目前,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当他们犯错时,班主任的批评和惩罚必须适度,尤其是在帮助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更要适度地对其进行批评和惩罚。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本着公正、尊重、宽容的原则,按照个体的承受能力选择他们能够接受的惩罚方式,既不能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心,又要让他们在惩罚之后改掉不好的习惯。如对学困生的惩罚和批评不要过分张扬,尽可能单个进行,使他们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同时班主任要积极了解学困生犯错的原因,并与他们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班主任在对学困生进行惩罚和批评时,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如微笑、触摸学生的头和手,表现出自己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这样可以使学困生更容易接受批评,并将惩罚转化为促进其发展的外部动力。

篇12

1.学习习惯不好。大多数的学困生,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吃东西,反正找各种理由拖延写作业,即使写作业时也东张西望,磨磨蹭蹭,作业一写写到半夜,甚至到半夜还没写完。第二天上课萎靡不振,课堂效果可想而知。日复一日,忙坏了学生,累坏了家长。能写作业还算好一点的,有的学困生根本就不写作业,家长、教师问及作业之事,以谎话应付。

2.基础知识不牢。一些学困生连一年级的拼音都不会,到五年级学习时当然吃力,读起课文来结结巴巴,生字认识不多,好多句子都是自己顺下来的,成绩怎么可能好起来?知识的脱节使他们学习时困难重重,尽管个人很努力,但仍然摆脱不了学困生的境地。

3.对学习没有兴趣。教师上课没有注重学生的动手探究或讨论,或教学方法不灵活,或在课堂上过多的关注优秀生而忽视学困生,长此以往,使学困生对学习丧失兴趣,越来越不爱学习。

4.家长的过分溺爱。有些学困生本来写作业就磨蹭,作业写到了9点多,一个哈欠接一个哈欠,家长一看心疼了,说:“孩子,咱不写了,太晚了,我给老师打电话。”孩子一看有了主心骨,不写就不写吧,正中他的心意。于是,他们抓住父母溺爱的软肋,学习越来越不用功,越落越远。

5.过分自卑。连续不断的失败,使学困生可能会受到教师的批评,也可能会受到同学的嘲笑,使他课上不敢发言或不愿发言,学习的自信心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卑感,总感觉自己做什么都不行。

二、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努力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是教师的职责。根据平时的实践经验,以下做法可以借鉴。

1.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状况,帮助家长分析学困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农村家长,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科学的教育方法的指导。其实平日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多,约占2/3,寒暑假、节假日与父母相处的机会更多,如果家庭教育跟不上,势必影响孩子学习,所以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把丰富的教育理论,把自己平时积累的教育方法传授给家长,让家长掌握教育的自身规律,运用科学的家教方法,培养孩子优良的品行。支持家长与孩子多沟通,对孩子多鼓励、多赞扬,多支持孩子参与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由于学困生平时受到的批评多,他们常常自卑,对事物冷漠,但其内心深处是渴望得到温暖的,只要教师真心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他们会对你付出真情实感。“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才能使学困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以良好的情绪去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上他所任教的学科,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教师而讨厌学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