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5: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应用文写作学习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应用文写作学习计划

篇1

新学期由于学校组织参加省电脑应用文写作技能竞赛,老师对进一步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结合自身学习情况,特制订下列学习计划

一、学习要求

深入学习《应用文写作基础》内容,全面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争取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学习内容

1.了解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包括主题、材料、结构、语言。

2.学习行政公文(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决定、意见)传播应用文(消息、广播稿、演讲稿)事务应用文(证明信、推荐信、感谢信、慰问、贺信、倡议书、建议书、申请书、计划、总结、会议纪要)礼仪应用文(欢迎词、欢送词、开幕词、祝词)三大方面,学习每种文种的格式、写作要求、内容、语言、排版要求。

3.从网上下载试题,尤其对计划、总结、演讲稿加强练习。

三、学习方式

以自学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分配好每天的学习内容和时间,多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经验。

篇2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通过贺信、请柬等进行交际,加强联系沟通;通过写启事等求得别人的帮助;通过毕业论文、求职信函等可以顺利毕业、谋求工作;通过写经济合同、诉状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写计划、总结等使自己的工作、生活更加有条理。结合高职院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应用文写作可以说是必备的素养和技能。

一、针对“注册入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应用文写作教学体系

从2011年开始,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开始实行“注册入学”。“注册入学”给更多的考生带来入学的机会,但是实施注册入学的录取方式,取消了高考分数线的门槛,直接导致生源质量普遍不高。“注册入学”生源的质量又决定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大多不尽如人意。一方面他们在在文字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等方面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注册入学”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和学习主动性的差异较大,使得原有的应用文教学体系难以适应新情况,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教育对象的新需求。

1.了解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构建专业所需的应用文写作知识平台。“注册入学”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差异较大,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为了给应用文写作教学找到一个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平衡点”,首先要摸清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构建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基础知识平台。

2.围绕培养目标,构建适合学生特点的应用文写作教材体系。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多,教材中对各种文种的介绍面面俱全,没有突出不同的专业特点和专业需求。为应对“注册入学”录取方式所带来的教育对象的新变化,民办高职院必须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应用文写作的教材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更新。可以针对“注册入学”学生的知识特点,改变过去从“行政公文”这类语言刻板、格式固定、写法僵化文种入门的方式,从申请书、演讲稿、计划总结等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礼仪类、事务类文种入手,由浅入深,构建循序渐进的教材体系,以适应注册入学学生的新需要。

3.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在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中,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对学生常用应用文种进行强化训练,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应用文,如:书信、请假条、借条、通知、广播稿、学习计划(总结)、申请书、倡议书、介绍信、表扬信、请柬,等等,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较大的提升。通过大量结合实际需求的实践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充分理解应用文的意义和作用,明确应用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语境,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和职业的素养。

二、因材施教,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

民办高职院校要在摸清“注册入学”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前提下,认真研究,深入进行教学改革。

1.注重基础知识的延伸衔接。“注册入学”的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兼顾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意识地将现有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向基础方向延伸,使之能与学生头脑中既有的知识衔接起来。如:从请假条、借条、学习计划等学生熟识的文种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使基础稍差的学生也能进入课堂教学所要求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应用文写作教学所要求的目标。

2.精选文种,精讲多练。目前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多,教材中对各种应用文文种的介绍面面俱全,没有突出专业特点和专业需求,学生短时间内学习起来难度大,不能达到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目标。因此,必须根据市场对专业的实际要求和“注册入学”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教学大纲中的文种进行遴选,采取精讲多练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那些专业要求必备的文种,并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以学好最有效的知识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叶圣陶先生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中说:“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得到本领。”多练要做到“三多”:多读、多写和多改。①多读,要求多次阅读教材、例文,逐步增强应用文写作的语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应用文写作的语境。②多写,把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应用文写作语境与实际需要的情境结合起来,按照应用文写作的规范要求,进行练习性的写作,努力追求“心手如一”,不断写出符合规范的应用文。③多改,应用文要写得好,表达规范而且得体,是需要反复斟酌修改的。写出文稿初样后,需要精心修改,不仅是重点内容重点改,还要做到一般内容认真改;不仅要斟酌立意、调整结构,还要斟酌词句、修改标点;不仅要自己修改,还需要请贤能者评改。强化“三多”的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进步提高的过程,所以,学习者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实践。

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模拟工作情境(如:会议、求职、演讲等情景),来设计应用文课程的教学环节,巧妙地再现、演示生活工作场景,不仅可以使枯燥的应用文理论知识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而且可以使教师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工作场景和情境体验,也更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应用文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三、多种方式交替,优化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即通过教师讲解教材内容,使学生学到教材知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世界观),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丰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有效教学方法。

1.问题探源教学法。“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应用文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如:什么是应用文?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应用文?应用文的各种文体规范体式及意义,等等。所谓“问题探源法”,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问,一个是教师向学生提问。由此可以派生出四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提问学生答,学生提问教师答,教师提问学生答,教师提问教师答。最理想的当然是前两种模式,在学生主动提问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种的领悟,从而准确而牢固地掌握文种写作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写作能力。同时教师只有深入发掘,科学设计,热忱评点,牢牢掌握教学的主动权,才能确保“问题探源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典型任务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如:市场调查报告、制订学习计划,等等。任务驱动教学法采取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的方式。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应用文写作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灌输式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团队合作、探索发现的新型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应用文写作学习的主动性。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即运用丰富典型的范文、病文分析,讲解应用文写作理论。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例文的阅读、分析,病文的修改,让学生发言讨论,在典型的案例中调动学生的亲身体验,经对比、分析研究,对具体文种的认识由抽象到具体,对知识点从零散的状态到集中的状态,对理论知识从表面的认识上升到规律性的总结,从而解决了学生在写作中“无从下笔”的困难。

4.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师根据应用文不同文种的应用环境设计不同教学情景,设定学习情境,以实际工作内容作为任务,如召开班会、参加就业招聘会、就业自荐书、社团就职演讲等为教学的依据,引导学生在某种特定的工作情境中,扮演职场角色,以角色的身份构思应用文写作内容和格式,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轻松而又愉快地掌握应用文写作的知识和技巧。

综上所述,应用文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写作的文章。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针对“注册入学”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心寻找处理新问题的新观念、新方法和不同策略,让我们的教学生涯充满活力,不断成长,利用学生反馈进行课堂评价与研究,采取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改变学生的“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人才有了多元化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文字撰写能力也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不可或缺的标准之一。尤其是能够撰写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高质量的应用文体,已被视为现代人职场工作能力的重要表现。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这一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应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培养现状与高校毕业生的应用文撰写能力并不容乐观,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应用写作教学,以及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态度与认知都存在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1]我根据自己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见闻、感受、思考与经验,试图为高等院校《应用写作》教学走出困境提供参考。

一、培养难题与教学困境

在从事《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对五届学生的调查与观察,发现该课程在教与学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障碍,而这些问题往往只有在教学一线长期从教的人员才能有深切感受,现总结、提炼归纳为以下几点。

《应用写作》教学之所以举步维艰,存在的核心症结于学生方面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重视程度与语言基础等方面。

(一)缺乏认识、陌生畏惧的“三不”障碍。

“不认识、不了解、不会写”,“三不”现象是我对所带班级学生多年调查的最终结论。连续五年我在新开课年级所作的关于应用文写作常识的测试结果不仅令人吃惊,而且每况愈下。04级所带211名学生大约有60%对于常用文种有所了解,如留言条、请假条、书信、寻物启事等,都基本能够正确书写,而且语言规范、格式完整。其后四年我虽所带班级总人数每年不同,但该比率逐年下降,至08级,226名学生中仅30%的同学对于常用应用文有所了解,绝大多数同学居然不知应用文为何种文章,基本是第一次听说该名词,对课程所要学习的内容更是一概不知,甚至连随堂测试的请假条都写得错误百出,更不要说像总结、计划、调查报告之类的大部头文体了。在此特摘录当堂测试一名学生写的请假条,作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三不”现象的佐证:

亲爱的老师:我今天感冒发烧、头疼得厉害,要去看医生不能来上课,请老师批准,谢谢!

该请假条乍看似乎有称谓,且请假事由明确,还加上了“亲爱的”、“谢谢”之类礼貌用语。但仔细分析:一无标题,文种不明;二无请假时间段,难以准假;三无落款,申请人不清,请假时间无法判断;四格式错误,称谓与具体内容不应并作一行;五语言累赘、过于口语化,影响整体严肃性。

正因对该课程缺乏认识、了解和本身对写作规范的陌生感,多数同学在未进入具体课程内容学习之前便心生畏惧、进而厌学。

(二)急功近利、缺乏重视的学习态度。

在专业课程与信息网络化的双重冲击下,多数同学对应用文缺乏重视、不愿学习。“专业课程是大学学习的重中之重,其他课程均为辅内容,可有可无”。这一认识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之间,尤其在不同学科分类的学生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在校文科生由于考虑到未来就业,以及与本专业的关联性,普遍认为学习应用文比较重要;而理科生则普遍认为不重要,一是在校期间基本用不到、眼下看不到“效益”,二是认为专业知识过硬便可行遍天下。如计算机系的一位同学所言:“我们既不想当国家干部又不想干行政文秘,应用写作学了实在没用。”殊不知在校写作的实结、学习计划、毕业论文都属于应用文,走向社会则用得更多。“追求功利、注重效益”的学习态度使很多专业开设的应用写作课程形同虚设,学生上课期间要么编程序,要么画图纸,有的索性“养精蓄锐”。

另外,信息网络化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冲击也不容忽视。网络为其提供的各种应用文体范式,使之对应用文学习失去耐性和钻研的动力,草率地将这一学习简单化。在调查时,其中有50%以上的同学毫不隐晦地说:“开设应用写作课没必要,需要写时,只需从网上下载,稍加改动便可。”我曾向一些专业课老师了解学生写实习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及论文的情况,他们一致反映学生写作时大多从网上下载,稍加改动而成,特别是毕业论文,有的将几篇论文各取所需拼凑一下,有的则全篇雷同,内容、观点与网上相差无几,只是署名不同罢了。缺乏基本的写作能力助长了抄袭的恶劣风气。

(三)词汇匮乏、表达艰涩的薄弱功底。

应用写作虽不以辞藻华丽、情感饱满取胜,但其对语言的要求却另需一份锤炼之功。它要求语言表达严肃庄重、简洁明了、准确凝练、朴实得当。然而越是朴实简洁的语言,对词汇的积累与语言驾驭的能力要求越高。这对词汇贫乏、积累无几、语言表达惯用重叠词和外来词的当代大学生来讲很是吃力。“好好喜欢”、“哇塞”、“欧耶”等词是他们表达乏语的集中体现,再加上写惯了劣质的记叙、议论和抒情文,在撰写应用文时,总是力不从心、很难上道,往往会混淆口头语言与应用文语言的区别,混淆文学语言和应用文语言的差异,甚至写出的东西令人啼笑皆非。如某同学在批评性决定中用到“天地不容、人神共愤”;某同学在通知中如此表达:“大家听好,这是班委会刚才说定的事情,最好不要忘了。”

在读图时代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在影视艺术泛滥与网络图画的包裹中很难突围,读书少、积累少,表达艰涩、词不达意、浮躁自大成为他们致命的弱点,应用写作的撰写正使得这些缺点裸地暴露出来,让他们感到焦躁不安,兴趣全无。有位同学在一次撰写调查报告时说到:“老师,我调查得很认真、数据记录得也很详细,就是不知道咋动笔,写了好多次总觉得不是心中想的,表达不准确,所以就不交作业了。”

当然,将应用写作的培养难题与教学困境完全归罪于学生未免不公,教师的教学方式,学校的重视程度、课程安排,以及教育机构的敦促与支持都至关重要,但在此不再赘述。

二、相应对策探讨

针对以上诸多教学障碍,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有些初见成效,有些略有改善,在此仅供参考与讨论。

(一)系统介绍,鼓励尝试,做足课前引导。

由于在高等教育以前的基础教育序列中,学生很少系统接触应用文写作,因此找准“三不”缺口,在正式进入课程具体内容讲解之前,先花两节课的时间做好课前引导,这一步至关重要,对症下药能够使很多同学产生新观念、新认识、新兴趣,从而为日后教学的顺利开展作好铺垫。

“一问、二写、三认、四了解”,遵循这一引导步骤在解决“三不”问题上更具有循序渐进的逻辑性。“一问”即首先询问调查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知识了解的现状,做到知己知彼。最好以集体提问和个别发言的方式进行,快速作出数据分析,以便判断下一步的引导措施。如掌握情况表明大多数人对应用文概念较为熟悉,则不必再在认识与了解阶段下功夫,直接将方案调整为“一问、二写、三纠错”。“二写”,印证古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教诲,让学生体验写好应用文是需要认真、科学的态度和反复实践的。如果直接引入概念,则大多数人还是会似懂非懂。教师应先鼓励大家写几个日常化、简单化的文种,如请假条、留言条、借条借据之类,写完之后稍做点评顺势导入什么是应用写作的概念完成“三认”,“三认”的重点在于教师的准确点评。“四了解”即在概念导入后作具体的阐释和扩充。对多数人认为应用文就是请假条、书信、借条借据、寻人启事等简单化的理解加以纠正,并以征集意见方式询问学生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判定的应用文体还有哪些,逐一扩展,引出广义的概念涵盖面,介绍如总结、调查报告、申论、公文、市场可行性分析等文种亦属应用文,从而使学生通过动手和主动思考对应用文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

另外,教师还应将应用文写作与专业需求相结合,采用不同专业讲授内容有所侧重、体现显明专业倾向性,使应用文起到专业支撑作用,让学生觉得写作不是游离与专业之外,而是专业的基础支点。

(二)分析心理,号准脉搏,做好因势利导。

面对学生急功近利、注重眼前效益,以及依赖网络抄袭等诸多不良心态,我们不应批评打击,板起面孔严肃纠正,而应因势利导,变弊为益。

1.为学生作出一个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毕业就考虑就业和未来发展是当今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讨论其未来发展进程时,可以引入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如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大学生,第一步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并顺利通过大学的各种考核。学习要想事半功倍,就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是否有效,要靠总结去检验和完善;要想顺利毕业,就必须能撰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后要想提升职称与薪水,必须以发表有一定建树的科技论文作为晋升条件,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加入和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应用文体的实际撰写问题,诸如要写申请、个人说明、竞聘演讲词、规章制度、策划书、聘书、海报、通知、请柬等。在遇到实际写作问题时,他们便会积极学习、认真钻研、主动请教任课老师,从而较早感受到应用文写作能力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

3.打破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观念局限,做好教学沟通。除了在写作训练和作业巩固中严格要求,避免学生进行网络抄袭以外,应用写作老师应和专业课、选修课老师达成一致,在作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严格监督,尽量减少乃至杜绝学生网络抄袭的依赖性,使之养成独立撰写、认真思考、主动钻研的良好习惯。

(三)抓好基础,巧妙鼓励,培养好读兴趣。

良好的语言表达功底离不开丰厚的阅读与积累,而要克服现今学生语言匮乏、词不达意、厌读怕写的弱点,仅仅就应用写作本身展开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逐渐培养其阅读兴趣与积累信心,抓好再练基本功工程,否则所有应用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都将成为纸上谈兵。

阅读是一项较为艰苦的工程,定制度、划任务是很难见成效的,教师在授课中可适当穿插、提点一些名篇佳作,并对其作出独特见解与点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诸如,现今绝大多数学生都只看过《红楼梦》电视剧,并未读过原著,我对其中精彩片段加以介绍,并给出名家精辟点评。许多学生课下便阅读该书,并和我进行探讨。《红楼梦》历来被认为是语言艺术的精华,多数学生读完后感言受益匪浅。我认为此种方法不仅可以使应用写作教学的枯燥性得到缓解,而且通过一定量的积累,部分学生由开始仅读几本书,发展到要求老师给自己划阅读书目,制定阅读计划,甚至经常写出阅读心得与教师分享。此类学生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显而易见。诸如,我所带07级建筑工程专业的某位学生,开始连通知都不会写,半学期后竟能写出2000多字的读书心得,进步之快令人欣喜。可见巧妙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名篇佳作,做好基础性积累,是提高应用写作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之法。[2]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对应用文的学习兴趣,准确把握其主题思想的能力,我在教学中还尝试开展了让学生自主撰写、编辑、策划手抄报纸竞赛活动,课前3分钟新闻播报与时事政策分析活动,模拟办公对决赛活动,等等,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也颇显成效。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应用写作》教学与能力培养工作任重道远,其制约因素众多,以上仅就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并提出拙见,仅供参考讨论。

篇4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48-02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提高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基础课程。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会写工作和生活中的实用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可见,应用文写作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高下的重要标准之一。由于受市场经济功利化倾向的制约,高职院校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某一方面具体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打着“适应市场需要”的口号把高职教育演化为一种专才教育、谋生教育甚至“饭碗”教育。在高职教育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型中,一些高职院校办学实践中所谓的“能力本位”实质上是一种技能本位,把对“能力”的理解仅仅局限在岗位技能的范畴,存在着对“能力”内涵理解上的偏差与错位。“素质诉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离开素质,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目前,作为唯一一门在各高职院校均有开设的大学语文类课程,《应用文写作》义不容辞地担负着提升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修养的重任。在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素质教育思想,采取灵活适当的素质教育策略,从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明确的自我规划意识,加强团队合作的精神,锻炼观察判断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的水平等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职大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应用文的写作讲究求实性,尤其是公文的写作,要求材料真实,数据准确,来不得半点虚假或浮夸。除了严肃权威的行文内容,在公文写作的学习过程中,严格规范的发文格式,严明的收发文程序,严谨庄重的行文用语,以及各文种对应的写作注意事项等等,均来不得丝毫地粗心大意,否则极易使文书写作归于败笔。在公文学习中,针对部分高职大学生粗疏马虎不求精准的写作现状,任课教师可结合具体文种的学习训练不断予以引导与纠正。以事故情况的通报为例,教师可结合例文示范强调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情况,必须是经过一线的调查核实之后在文中交待得清清楚楚,并联系学生写作练习中频频出现的“前些天”、“死伤无数”、“损失惨重”之类的语句作重点的纠错与修正,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公文准确严谨的用语特点以及必须秉持的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这一阶段在任课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经过以学生为主体的记忆—训练—修改—反思—再训练—再修改—再反思的系统训练,能够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这一学习过程于“润物细无声”中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等良好的职业品性。

二、树立明确的自我规划意识

没有奋斗的目标、努力的方向,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文种的学习,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策略,在任课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可以促成广大学生及早树立自我规划的意识,明确奋斗的目标。如讲到常用事务文书“计划”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出自《礼记·中庸》的一句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乱,事前定则不困”,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计划的重要性,以及自觉养成制订计划这一习惯的必要性。在学习计划的写作时,教师不妨针对当前很多高职大学生不善于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的实际情况,在课后布置相应的书面作业,要求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以一个月或一学期为时限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并告诉学生该作业将会在期末返还给本人,以便自我对照计划的完成情况。布置这一作业除了是对计划写法的复习巩固外,还意在引导广大学生及早养成自我规划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确保计划完成实施的自我监督机制。又如在讲“求职信”一节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合理虚构自己毕业时的个人学业、持证数量及能力素质情况,向某企业写一求职函。布置这一作业的旨归不仅仅是让学生完成一份格式规范文笔流畅的求职信,更为重要的是基于这一写作要求,学生必须对自己今后各方面的大学生活蓝图作出实事求是的系统规划,从而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三、加强团队合作的精神

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在应用文写作学习过程中,一些较为综合性的文体写作需要依靠团队合作才能高效完成。如调查报告的写作,可以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愿组成各个小组,每个小组以四至五人为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集思广益,互相协作,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与统计,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最终形成调查报告的一系列工作任务。又如在合班上课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或以宿舍为单位分成小组,完成这样的课后任务:从近期(一个月内)的报纸或网络上找出一则你感兴趣的新闻,试作详细分析,写出500字左右的评论稿,并向全班同学作口头评述。之后每次上课前抽出几分钟时间安排一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新闻评述,上交的评论稿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计入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样的考查机制,使每个小组成员都会产生相应的压力及其催生的动力。要想高质量地完成这一项目任务,从选择话题、确立论点、搜集资料、拟订提纲、写出评论稿,到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台演说,都需要全体组员的群策群力。其间在小组长的统筹下,在既有民主又有必要集中的协作基础上,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彼此信任,沟通协作,扬长避短,各有分工,任务明确。无疑,完成整个项目任务的过程,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团队合作实践,能够使各小组成员充分感受到团队合作的氛围,感悟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从而达到初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并在一定程度树立起他们今后的团队合作意识的教学目的。

四、锻炼观察判断的能力

对周围客观事物做出快速准确的观察判断是一个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在应用文写作的学习过程中,有些文种是容易混淆的,如:公告与通告,通知与通报,报告和请示,会议纪录与会议纪要,市场调查报告和市场预测报告等,教师要把这些相近文种的比较学习当作锻炼学生观察判断能力的契机。如比较印发性通知与转发性通知在写法上的异同,教师先分别给出直观的例文,让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然后给出自己的判断意见。接下来,有的同学看出二者标题的共同点是都要标注“印发”或“转发”字样,都要写明印发或转发文件的名称;还有的同学说出二者正文篇幅都比较短小,都要把印发或转发的文件作为通知的附件,也有同学指出来文渠道为本机关的,要用“印发”,来文渠道不属本机关的,则要用“转发”等等。其间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在学生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用足大脑和眼睛之后,再让其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教师只是作最后的补充、修正与总结。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多展示一些有瑕疵的病文,多让学生进行一些改错练习,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是对他们查缺补漏、辩证纠错的能力进行训练的良机。日积月累,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分析方法,养成他们擅于观察鉴别,长于分析判断的良好习惯,逐渐朝着成为一个思想犀利、眼光敏锐的现代职业人的方向前进。

五、提升逻辑思维的水平

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或“闭上眼睛的思维”,有关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逻辑思维能力类型大学生的创造力倾向存在显著差异,低等逻辑思维能力类型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较低,中、高等逻辑思维能力类型学生的创造力倾向都比较高,逻辑思维的培养训练严重不足是造成我国学生创造力不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2]。高职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在“读图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80后”和“90后”,相对于形象思维的活跃与发达,逻辑思维能力却普遍显现出不容乐观的薄弱与欠缺。应用文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各类文体的写作都要遵循法定或约定俗成的惯用格式,在思维方式上侧重于逻辑思维。应用文写作的整个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强化学生逻辑思维、提升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的过程。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具备明确的训练意识,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训练的材料与情境,在此训练过程中,对一定数量的例文进行精读从中形成规律性认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比如对于通报的学习,教师可以分别给出表扬通报和批评通报的两篇例文,让学生进行精读,通过认真的分析思考,由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由他们自主总结出通报正文的一般写法(即由情况原由、分析评价、决定事项、希望与要求四部分内容组成),从而形成理性认识用以指导后续的写作实践,并在不断实践的信息反馈中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理性认识,从而使写作的知识体系与实操技能不断得以完善提高。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来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很容易误入为练而练的单纯重复性练习的怪圈,并由此造成只有量的积累而无质的提升的尴尬局面,只有注重逻辑思维习惯的养成与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才是真正能够全面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捷径”。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3]。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当前,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对职业教育的理论定位,都已跨越了单纯以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提升为主的初级阶段,转而强调职业人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都能有效融入素质教育的因子,无疑将是全方位提升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样,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我们也理应秉持素质教育的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方法,真正把这一教学理念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篇5

1.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内容及特点

1.1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

1.1.1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之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遣词造句是语言学习的根本内容,词语、句子都是文章的基本组成部分,汉语的词汇体现了语音的结构和变化,组成语句又体现了种种语法关系。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部分,也是写作的基础,而词汇理解不当也是写作中最经常出现的偏误之一。书面表达不同与口语表达,无法借助其他手段来弥补语言造成的欠缺,只能通过语言准确地传达意思,这就使得写作更需要词汇运用能力。

1.1.2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语段教学

所谓的语段,即一组句子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按着一定的逻辑联系,通过一定的结构形成的语言片段。一个语段内,会涉及到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文法等诸方面的汉语知识和中心、选材、结构、表现手法的要素,因而语段事实上是一个大的语言单位,具有结构的完整性,对语段的理解关系对整个篇章的理解及作品主旨的领悟。

1.2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特点

1.2.1使用第二语言写作与第一语言写作的差异

首先,第一语言写作与第二语言写作使用的语言工具不同;其次,第一语言写作与第二语言写作语言应用的相关能力不同;再次,第一语言写作与第二语言写作学习的过程不同;最后,第一语言写作与第二语言写作学习的文化背景不同。

第二语言写作,语言能力的训练是核心。第一语言写作基础对第二语言写作学习进程的影响不可忽视,第二语言写作极易受到第一语言的影响而产生偏误。语言之外的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引导,由此可以看出对外汉语写作教学具有与母语截然不同又息息相关的特点。

2.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教学原则

2.1综合性原则

第一、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输出性环节,是整个汉语学习后的应用,他不仅考察学生们的遣词造句,还考察了如标点符号的使用,语法,语义等方面。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应该遵循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原则,综合各项知识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第二、训练形式的综合性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训练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词到句,在由句到段落,最后由段落走向全文;还可以是从标点,语义,语法等方面来训练,最后综合指导。

2.2群体性原则

写作是个人行为,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应保持群体性原则,用课堂组织形式来进行教学,有交流,有对比才能更好地进行写作指导。

第一、课堂组织形式

用课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对外汉语写作课,例如分组阅读并且讨论语言运用、语言结构组织等特点,小组讨论学习计划,班级辩论,描述表演等形式充实写作素材,或是加深题目的理解。

第二、多种形式交流

课堂上,可以用互相交流写作素材、写作内容、写作感受、和写作意图或互相批改等的方法,从其他人的作文中汲取自己不足的地方,改正自己文中的缺点。

3.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3.1 课堂写作与课外写作相结合

课堂写作能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但是单纯的课堂写作会使学习者感到枯燥单调,课堂写作中,写作素材也比较单一和死板。课外写作能扩展学习者的思维,使学习者从紧张的课堂学习中跳脱出来,适当的用课外写作练习来调节学习者的思维,常常的能引发学生的巧思,做出好文章。

写作教学最好的教学场景应该是在自然中,自然的写作环境也就是说,将学习者带进自然中进行写作,在进一步也就是说为学习者创设一个好的写作环境,最好在命题之后根据题目创设环境。

3.2对外汉语写作教学应与“听、说、读”的教学法相结合

外国学习者在学习一段时间汉语之后,也许会听、会说、会读,但是不一定会写。“写”对于学习者来说,难度要远远大于“听、说、读”,因此对于对外汉语“写”的学习要立足于“听、说、读”的教学法。

4.对外汉语写作教学存在的偏误及解决对策

教学的非母语性、语言教学的性质等因素,决定了它是一门教与学都相当有难度的课程。留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偏误虽然与我国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同小异,但是也有一些特有的问题。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偏误如下:

第一、延用母语标点

标点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到母语标点的符号的影响,许多留学生在书写汉语标点符号时,常常会延用母语的标点符号、自创标点符号或者不写标点符号。

第二、部分学生缺乏对写作的重视

学习者往往重视“听”和“说”,不重视“写”的方面。但是“写”与“听、说”同样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从应用文开始,例如日记、邀请函、通知等等有实用性的文章开始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感觉到写作的重要性。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首先,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增加专业知识,在课堂上对于留学生们掌握的不好或者不到位的地方要加强研究,要诱导学生克服母语带来的习惯,掌握汉语的语言色彩,语法及语体风格等等。

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依靠平时的生活进行素材的积累,要善于从身边选取素材;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偏误点,多学多练,勇于交流,学习好的,剔去差的,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技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