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5: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讨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自读注释1,了解《左传》情况。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4、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及用法

⑴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

⑵通假字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共其乏困共,同“供”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⑶词类活用烛之武退秦师退,使……撤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灭亡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驻军

越国以鄙远鄙,当作“邑”

⑷古今异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人

⑸特殊句式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夫晋,有何厌?”

4、翻译语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三、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背景

背景简介:

四、研析课文

1、请大家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秦晋围郑的原因,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明确:

2、提问: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明确:

4、烛之武的目的达到了没有?何以见得?

(板书:秦晋退兵)

5、速读课文,思考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明确:

6、总结烛之武的形象: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外交家。

五、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1、提问:全文四个段落,哪些段落详写,哪些略写,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

2、找出文章中的伏笔与照应文字,并分析表现效果。

明确:

六、小结:由秦晋围郑,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之势,到秦晋退兵、危机解除,总算是有惊无险。但如果烛之武没有过人的胆识,没有非凡的口才,没有缜密的思考,又怎么能使秦穆公化敌为友留军戍守?又怎么能使晋文公偃旗息鼓未敢妄动?正所谓“五论救郑国,妙语退秦师”

七、作业:背诵并翻译课文

八、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围郑秦晋退兵

五越晋难治——以退为进

论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78-02

《烛之武退秦师》的中心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而使之退兵。说辞虽仅125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宕,极富语言艺术的魅力,是高超的、经典的外交语言艺术的典范。下面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秦伯),而使之退兵的原文。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烛之武这段辞约而义丰、话短而情深的游说之词,从现在、过去、未来的“三维”时空间角度对秦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忆之以史,示之以害,最终让秦晋利益联盟解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建立了自己的丰功伟绩,留下了自己的千古英名。

下面将具体分析之。

现在:秦国毫不利己,专门利晋

(一)动之以情:坦言郑国危如累卵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句是大实话,但充满大智慧,是烛之武今夜游说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就当时的国际形势看,郑国非常弱小,现在又面临秦晋两大强国的联合攻击,郑国的国破家亡是不会有任何悬念的。烛之武的大智慧就在于“实话实说”所产生的效果。这样说至少可有以下效果:第一,直面惨淡的国情,让秦伯产生烛之武说话真实可信的感觉,以后的话,就可能更会让秦伯相信;第二,杀人不过头点地,灭国不过已知亡,有可能让秦伯产生对郑国的同情心理,前两点,都可以说是一种感情投资;第三,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可能让郑国获得逃生的机会,从而,完成今天的历史使命。烛之武,一上来首先打出的是一张“悲情”牌。他要用悲情的“眼泪”首先赚得秦伯的同情;有了这种同情,后面的所有的游说手段才有可能产生效果。所以,秦国参与晋国围郑是为不必!

(二)晓之以理:以利为轴心,展开解构秦晋联盟的多重攻势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史记·货殖列传》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西方哲人有云:“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烛之武在动之以情后,又晓之以理,这个“理”就是“利益”;烛之武以利益为核心,多层次展开对秦晋利益集团的解构。这段话又分四个层次,及四个“理”。

第一个“理”:亡郑,无益于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态度之端正,令秦伯感动。如果亡郑对秦国有好处,我们郑国就自行了断了,哪里还用得着秦伯您老人家千里迢迢的奔波呢。第二个“理”:您的愿望的实现,没有现实基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在秦郑之间还隔着一个大国,这就是晋国。如果秦国想在这场国际干预中获得土地的利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谁让这种利益成为泡影的,正是您现在的利益共同体——晋国。第三个“理”:邻厚君薄,秦之大患。“邻之厚,君之薄也”,为人火中取栗没有好处倒也罢了,现在是对自己的国家战略会产生重大的阻碍作用。在这场国际冲突中,晋国是最大的受益者,秦郑两国都将是受害者。所不同的是,郑国被秦晋利益联盟所害,而秦国是被自己的利益联盟的另一方所害,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被朋友买了,还要替人家数钱”。对秦国来讲,这不仅是损害了国家的战略利益,而且是给国家智商蒙羞。从大的国家利益的角度看,潜在对手的力量增长,相对来说,自己的力量就在削弱。此消彼长,长远的讲,秦国在国际大格局中,吃亏就太大了。第四个“理”:舍郑,对秦国有大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前面从三个方面谈“亡郑”之害,这里谈“舍郑”之益。谈“亡郑”之害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让秦伯“舍郑”才是此次“夜缒而出。见秦伯”的目的,才是郑国的国家利益。四个理,其实就是一个理:国家利益!所以,秦国参与晋国围郑是为不该!

过去:忆往昔,峥嵘岁月“仇”

通过讲现在,讲利益,秦伯退兵的可能性已经浮现,但,还很不坚定。为了坚定秦伯退兵的决心,烛之武再出一招:忆之以史,揭开秦伯的伤疤。“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说的正是秦伯(秦穆公)本人的事:当年正是秦伯派兵护送晋惠公回的国,这是有恩于晋国。晋惠公当时答应要用“焦、瑕”两座城池作为对秦国有恩于晋国的回报。然而,结果是:晋惠公一踏上自己的国土,就命令晋国人在过境上修筑防御工事,以防秦国人入侵。所以秦国参与晋国围郑是为不值!

烛之武搬出这段秦晋之间的这段不痛快历史,是要揭开当年秦穆公被晋国所欺骗的伤疤,唤醒秦穆公的痛苦回忆,增加秦穆公对晋国的不信任感。触摸历史,自己被晋国国君所欺骗;看看现在,自己又即将被晋文公所骗(如果与晋国一起攻打晋国的话):新欺旧骗、新仇旧恨缠绕在一起,历史与现实的伤痛交织在一起,秦晋的利益联盟必将会土崩瓦解!

篇3

1.《荆轲刺秦王》:〔竖子〕对人的蔑称。(P19注释17) 

2.《鸿门宴》:〔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P25注释7) 

两处注释虽然都有道理可言,但毕竟前后不一致,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竖子”的义项之一为:小子。对人的蔑称。不妨依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注解,只须在“竖子”首次出现之处加以注释即可,以凸显注释的有效性。 

二、 本末倒置型注释 

1.《鸿门宴》:〔为(wèi)〕介词,替、给。(P22注释8) 

2.《鸿门宴》:〔谢〕道歉。(P23注释19) 

3.《鸿门宴》:〔意〕料想。(P23注释24) 

这些被注释的文字其实在其前一课《荆轲刺秦王》中均已经出现过:嘉为先言于秦王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遗憾的是,这些字在《荆轲刺秦王》中全部没有注释。同样含义的相同的文言词汇却只在其第二次出现之处被注释,这种本末倒置型的注释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还有碍于教师教学,大大降低了注释的有效性。 

三、 蜻蜓点水型注释 

1.《荆轲刺秦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现在去如果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P18注释8) 

2.《荆轲刺秦王》:〔函封之〕用匣子封装起来。函,匣子。 

3.《鸿门宴》:〔因〕趁着。 

在例1注释中,我们根据全句的翻译,可以确定教材将“行而无信”中的“而”解释为转折连词“却”,相当于“但是”。这样的注释虽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总给人一种蜻蜓点水的感觉,没有深入到句子或文本的内部。我们知道,转折连词的应用应是在一个既定事实的基础上,对上句所陈述的事实的转折。从文中可以看出,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还没有形成一个既定的事实,仅仅是行刺之前的一种假设而已。据此,笔者从注释的有效性角度认为:此句中的“而”应解释成“如果”可能更好一点。其实“而”表示假设的含义早已在初中课本中出现过。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例2注释中,教材简单地将“函”注释为“匣子”,其实这只是其字面意义。从全句的完整注释中可见,“函”应注释为“用匣子”更为妥当。笔者认为此处的注释不妨参照《烛之武退秦师》中“鄙”的注释方式,将“函”注释为:函,匣子。这里用作状语。 

在例3注释中,“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义项之一为: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条件,可译为“趁机”,前者为动宾结构,后者是动词。而教材中却对后文“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中的“因”作了注释,对前文“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荆轲刺秦王》)中的“因”未作注释,不仅犯了本末倒置的毛病;而且笔者认为,根据原文语境,最好将其注释为“趁机”这种动宾结构形式,或许比教材中将其注释成“趁着”更便于翻译一些。 

四、 重复累赘型注释 

1.《鸿门宴》:〔要(yāo)〕通“邀”,邀请。(P23注释10) 

2.《烛之武退秦师》:〔许〕答应。(P16注释16) 

篇4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郁达夫,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获得对文本的初步印象。或课堂导入之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2.质疑置疑

问题①:通过预习课文,同学们有哪些疑问?郁达夫笔下的北国的秋有什么特点?(整体理解,找出文眼)

问题②:作者在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中写出了哪些独特感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交流明确全文思路:恋秋(1-2)――写秋(3-12)――议秋(13-14)。“清、静、悲凉”之情愫贯穿于全文之秋景中)

问题③:老师将第3段进行删改,同学们任选一处品析改动前后的特别之处。(用改动分析法品读第3段)

(投影)在北平即使你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间破屋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坐在院中,你也能看到蓝色的天,飞过的鸽子,你还能看到透过槐树射下来的日光,也会注意到墙壁腰上像喇叭似的牵牛花。如果你观察仔细,你还会注意到牵牛花下长着的秋草,使作陪衬。(引导学生将删改过的片段与原文进行比读。教学生抓住动词、形容词、量词、色彩词、细节描写和一些特别的意象等去鉴赏散文)

3.探究释疑

问题①:故都北京,即使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美景,明艳绚烂有香山红叶,壮丽繁闹有故宫、颐和园等,作者为何避而不写?(知人论世,明确手法:情景交融,“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问题②:运用“情景交融”法品读文章其他写景的段落。(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展示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4.运用迁移

投影2014年高考四川卷第18题:“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自然有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仆人。(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学生思考,交流)

二、诗歌阅读教学(以《涉江采芙蓉》为例)

1.初味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读诗,说一说你对其形象、情感等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一致认为诗歌表现的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对抒情主人公却有不同的认识,暂以游子为准来理解这首诗的语言、形象、技巧和思想情感)

2.品味

①了解“变序”,体会诗情。

问题:开头“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怎么理解?

②赏析诗歌中的设问、寓情于景等艺术技巧。

问题:“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运用了什么句式?

3.深味

问题①:有人说本诗是“游子思归乡”,也有人说是“思妇盼归人”,你认为呢?(学生思考交流,师总结)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对“还顾望旧乡,长路慢浩浩”的理解。若认为是实写,主人公便自然是游子;若认为它是虚写,便是家中的女子想象远方亲人思家的情景。

问题②:后一种写法在古诗中也很常见,能举例吗?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4.实践运用

下面这首词有人说是“游子思归乡”,也有人说是“思妇盼归人”。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诗歌阅读教学应运用“1+x”的教学方法

“1”是“精读”一首,引导学生通过初味――品味――深味,习得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获得一定的鉴赏能力。“x”指的是引导学生阅读与“精读”与诗歌相近、相关、相似或相对的其他x首诗歌,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例中学到的方法进行“依法自学”,从而强化学习效果,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三、文言文阅读教学(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1.自学质疑

布置预习,阅读课文,画出疑难字词句,了解《左传》。

2.互学解疑

①师生合作吟诵感知,整体把握文本内容。问题:通过诵读,同学概括故事内容。

②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组内学生互相提问,梳理重点字词和句子。

③品读“劝说艺术”。问题:烛之武是怎样一步一步打动秦伯的?请同学们思考,小组交流展示。

④品读“烛之武形象”。问题:秦晋围郑,烛之武为什么去见秦伯,却没有去见晋侯呢?烛之武是怎样的一个人?

3.助学释疑

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合作、交流,教师梳理、点评,必要时作适当引导。对学生有疑难的地方教师要重点讲解,强化理解。

4.练习扣疑

投影有关重点字词句义的练习题,进行反馈训练,巩固当堂所学。

5.作业留疑

篇5

一、重视朗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脱离语言环境,干巴巴地去记一些语法规则是很难达到效果的,最好是在阅读过程中,掌握词语的用法及重要的语法现象。多读可以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语感,以达到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而且,古代的作品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阅读可以充分地领略古文的音乐美,增加学习的兴趣。

正音。准确发音是朗读的基础,因此在学生朗读之前老师要对容易读错的字词正音。正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形近字,例如要区分“即”和“既”的读音;二是多音字,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是多音字,在这里不读一声,读二声,可以翻译成“那”;三是通假字,通假字如果和本字的音不一样,读本字的音,如《荆轲刺秦王》中的“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不读“说”的音,读“悦”的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习惯性的误读,老师应指出并纠正,例如“吾”,人们习惯读一声,实际是错的,读二声才对。

读的方式。读的方式应该多样,个别读,齐读,小组读。

背诵。准确流畅,除了教材要求背诵的段落,还可以让学生多背一些段落。我让学生背诵了《烛之武退秦师》全文,背诵了《荆轲刺秦王》的5个段落。

在讲解的时候,老师将朗读穿插其中,可以营造课文的意境和氛围。在讲解《荆轲刺秦王》中的“易水送别”一段,我反复诵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并且让学生朗读这一段。

二、掌握基本知识结构

学生学习文言文,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很大的难点,突破这些难点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在讲课文的过程中慢慢总结,一个先把文言文的语法先囫囵地吸收,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巩固。我用了两个课时系统地讲了文言文语法现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固定短语,文言句式。并且让学生做了笔记。在讲课文的时候,反复强调这些重点。讲完之后,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固定短语,文言句式”的顺序整理重点。

篇6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5-057-1

有一些教师对于偶发事件,缺少灵活机智的处理办法,个别教师则采取简单草率、主观武断的做法,甚至舞动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大棍,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惩罚之、解决之和处理之。这无益于问题的根本性解决,反而使师生的情感产生了沟壑的裂痕,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受到了损害和影响,更给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记得有一次我听一位刚毕业的年轻老师上老舍先生的《想北平》这篇课文,他本着让学生体验的原则,让学生自己阅读和讨论作者老舍对故乡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在鉴赏到文本第二、三段时,他提出了下面这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文章第一句说“可是,我真爱北平”这可以看成是本文的文眼,但紧接着作者马上又说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这“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4次出现,并反复强调,作者是怎么解释他“说不出”的原由的?而实际上你觉得是怎么样的?(要求学生用原文回答)

在经过了学生一番讨论之后,老师公布了预设的答案:作者解释是因为他“不是诗人”,不会“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实际上,并不是作者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照着通常的方法去写,因为即使用尽了“一切好听好看的字”也难以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

为此他还制作了PPT进行解释:作者老舍先生另辟蹊径,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北平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看似平常最奇崛”,这不仅恰当地道出了作者对北平爱得真切和深沉,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是文坛的佳话,他将北平喻为自己的母亲,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几分。

然而就在此时,突然一个男生站起来大声说:“爱就是应该说出来,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全班一下子静了下来,鸦雀无声。这个学生可能也意识到了自己这句话的严重后果,于是又连忙补充说,前天班会课上,班主任就告诉我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就要勇敢地说出来。”

我看得出当时老师很尴尬,涨红了脸,怒视着那个不按规矩出牌的学生,只是因为我们坐在下面听课才没有发作,强忍怒火,勉强说了一句,这个问题到此结束,我们看下一个问题。这个学生因为有人听课而逃掉了课上的处罚,但课后会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我也曾不止一次的在教学中就遇到这样的窘境:当学生的课堂活动井然有序,教学活动正在自己的指导下紧锣密鼓地朝着预期轨道前进时,突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打乱了整个教学设计,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但每次我都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借力打力,恰到好处地进行及时妥善地处理,从而收到了令人满意的课堂效果。

有一次在《触龙说赵太后》的教学过程中,讲到触龙见到太后时并不直接谈长安君做人质之事,而是问饮食住行、求舒祺之事、论王位承袭,最后才谈到人质,这时,竟有几个学生小声地在下面说:“好假哟!”

篇7

汉字从造字开始, 它就具备了鲜活的生命, 历经几千年, 仍然美不胜收。教师就得教出汉字生命的本然,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建构以及发展的脉络, 在汉字的个体语境中去解读, 用汉字美的姿态去唤醒学生内心的学习自觉, 引领学生穿行于汉字的世界, 真切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意境美、 表意美。

首先, 传授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的构字方法和转注、 假借这两种用字方法。也可以在硬笔书法上, 引领学生欣赏汉字各种字体的美。将汉字各种字体作一些比较欣赏, 谈谈它的点画结构、 取势运笔等, 让学生感到汉字外在的形体美。

其次, 引导学生欣赏汉字的意境美。意境美主要集中在会意字中。如 “休” , 左边为人, 右边为木, 表达人靠在树上休息的情境, “罗” 上边为 “网” , 下边为 “隹(鸟) ” , 隹在网之下, 表示以网罗鸟的情境。

第三、 汉字具有表意功能, 文言文教学若能带领学生进入表意美的境界, 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如 “鄙” 字的意项, 学生不易掌握, 教师就该将 “鄙” 字意项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鄙” 的本字是 “啚” , 上边的方形 “囗” 表示人们的聚居地, “囗” , 即村邑; 下面的 “十” 与 “回” 合起来是设在田野的临时谷仓, 表粮仓之意, “啚” 字本意就是粮仓之邑。后来又引申为形容词 “未开化的” “缺乏教养的” “粗俗的” 。也引申为动词 “轻视” “看不起” 。如此教学, 学生对 “鄙” 字的意项的掌握, 就有了系统性, 学生不仅记得牢, 而且理解深刻。

二、 在特定的语境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真实的情境

特定的文本有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走进了文本情境, 才能为学生理解文本打好基础。因此, 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走进文本情境。还原再现文本情境就是一个有效之法。让学生一起还原文本的情境, 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 感受其或冷或暖的情境、 或喜或悲的情怀, 诠释其存在的合理性, 揭示其厚重的人情文化, 定会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如教 《烛之武退秦师》 , 可以让学生一起还原文本情境。首先是还原历史背景。晋文公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公元前630年秦、 晋围郑, 战争一触即发, 气氛相当紧张。其次, 还原人物境遇。烛之武一直没被重用, 且年事已高, 心怀不满和感伤。郑伯道歉并分析利害关系。第三, 还原说秦伯场景,说辞的关键要站在秦伯的立场说话, 亡郑只对晋有利, 而对秦有害; 留郑对秦有益; 晋国过河拆桥、 忘恩负义、 贪得无厌。第四, 还原子犯与晋文公的对话场景。通过让学生一起还原文本情境, 深入文本, 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 领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进而把握人物的形象。

三、 在经典文本的语境中反复吟咏诵读

吟咏在本文中指的是有节奏地诵读, 吟诵玩味。诵读指读出声来。它们都是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地语文活动, 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能使学生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吟咏诵读讲究视听结合, 使静态的文字借助形象化、 动态化的声音表现出来, 再现语言的自然本色, 以帮助学生理解古文, 能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讲授 《陈情表》 时, 教师在解决字词积累和翻译后, 可以侧重于以读促理解, 在反复吟咏诵读中把握文本的深刻内涵。具体吟咏诵读流程如下: 先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所处的背景环境: 时局动荡, 皇帝想重用曾为蜀国重臣以孝著称的李密来取得民心。其次再梳理文脉: 遭遇不幸, 从小丧父, 孤独多病, 无依无靠, 与病重卧床的祖母相依为命, 而朝廷多次征召, 优礼有加, 自己处于忠孝两难的境地, 最后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想法。第三, 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 学生模仿感悟。第四, 学生自由吟咏诵读。要求角色代入, 读出文意, 读出真情。第五, 学生代表吟咏诵读。师生点评矫正。最后齐读。当然, 教师在学生吟咏诵读过程有必要适当作些指导。

四、 在特定的语境中挖掘文本深刻的内涵

课堂上的文本解读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在特定的文本情境中,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是一种走进→体悟→审美的过程。深入解读, 读出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意志、 人文情怀和文化底蕴, 感受文本的魅力和文化蕴味, 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丰富学生的体验和内心世界,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如解读 《赤壁赋》 , 引导了解生活处境: 作者被贬黄州, 生计困难, 既对残酷的现实表示愤懑, 又希望从老庄佛学中得到解脱。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领悟: 为何写清风明月、 浩瀚江水?为何写 “望美人兮天一方” ?为何写悲凉的箫音?为何写曹操?第四段为何要宽解对方?最后为何写开怀畅饮?在教师的主导下细嚼、慢品, 一步步走进文本深处: 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是现实生活的外化, 既想借游玩忘却烦恼, 又难以排遣生活中的种种失意, 洒脱与悲情, 乐观与消极, 人生无常的怅惘和对待生活的理性态度纠缠在一起, 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矛盾的内心世界。开怀畅饮, 难道是真的转悲为喜?还是悲后的一种无奈的借酒渲泄?在细致、 反复的阅读中, 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从而将学生思维引向人生、 历史、 宇宙等更深、 更广的领域。

篇8

【关键词】以问导思 语文 课堂教学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让学生自能读书,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法导学,突出一个“导”字,以问促思,突出一个“问”字。

一、导——“点拨”

什么是“点拨”?蔡澄清先生认为,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这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在此我称之为“导”。

二、以问导思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在实施教学的“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阶段,由教师对上一堂课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述、机械地重复,然后通过老师讲授,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在实施“讲授新课”阶段中,教师主观地讲,力求讲得深、讲得透、讲得细,让学生听懂;学生则被动地竖耳倾听,充当知识的接受器让教师装填。在实施“巩固练习布置作业”阶段,教师布置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做,这时学生有了动手,动脑的机会,但这种动手、动脑只不过是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的“再现”,所介绍方法的模仿,是一种机械的重复。这种教法,是“应试型”的教法,培养出来的多是高分低能的学生。而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是“智能型”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所以传统教学法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以问导思”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表示为:设疑讨论交流点拨训练矫正小结。

“以问导思”教学法大胆地提出了以学生的思考为核心,通过设疑,以解疑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想法。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给学生以引导、指点和提供思考研究的环境和条件,注重如何使学生在心智、能力方面的提高,以及身心协调完善上。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翅膀得到放开锻炼;摆脱传统教法的教师主观地给学生灌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束缚。

三、如何设疑导思——巧问妙启

1.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

“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众多名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就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语文课堂中能否做到有效设问,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围绕以学生为主体,发现、寻找使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问题情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空间,以合适的方法把它呈现出来。有效的课堂提问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能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情趣的激发、知识的内化和学习能力的形成的问题就是有效的问题。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人教版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我是这样设计问题:①从文本的题目入手: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什么?②从重点语句入手:烛之武刚开始为什么拒绝郑伯,后来又为什么答应去退秦师?③从重点语段入手:烛之武怎么凭一己之力退秦师?④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入手: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当个人遭遇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作为青年学生的你们该如何选择?这些问题的设计既注重了文本的中心、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节的跌宕起伏,又通过文本的人物渗透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2.设计递进式问题,拓展学生思维

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设计的习题一定要有层次性,即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要变教师“多讲”为学生“多想”,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将问题深化。通过设计递进式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比如,在教学《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时,我就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以组为单位研读文章理清层次,说说作者介绍了他由童年到青年成长过程中的几件事情?②分组探讨三件事对作者的教育作用,初步了解文中的科学精神。③把握三件事的内在联系,认清科学探索的过程,理解诸多科学精神的整体作用。④作者的“教育历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第二、三两个问题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重难点内容;第四个问题是拓展学生的思维。

又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我这样逐层设计问题:(1)焦母赶走刘兰芝的理由是什么?(2)焦母对刘兰芝的这些责备或者说这些赶走刘兰芝的原因是不是符合事实站得住脚呢?(3)既然焦母毫无正当理由却偏偏要赶走兰芝,拆散仲卿与兰芝之间的幸福生活,而且竟然得逞,这说明什么呢?这样从解读问题入手巧妙地解读全文,既加深了主题认识,又对重点语段作出详细分析,使学生体会到艺术特色,比起传统分析课文的方式实在有益得多。

《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就是说,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以上四个问题在思维水平与综合解题能力要求上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认识规律,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通过问题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体会、体验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各种感受,拓展学生思维,这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3.设计引申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教学中不能就题论题,要善于适当引申和变化,逐步延续伸展,在培养学生思维变通性的同时,让学生思维变得更为深刻、流畅。

比如,我在讲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后,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文章仅仅只是一段对话吗?仅仅只是“各言尔志”吗?有人说这篇文章“言志”之外还有很多很丰富的东西,你从中(从问、答、评)还能读到什么?读出什么?这个问题设计可以使学生产生很多联想,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出很多方面,给学生理解以足够思维空间上的尊重。

又如,《六国论》一课,在深研原文后我就问:本文中心旨在反对拿钱帛、土地换取苟安,可是为什么历史上反复出现这样的荒唐行径呢?此问题可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思维品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符合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为学生开辟了思维的新天地。

从一个问题入手,挖掘其内涵,进行必要的、科学的引申,不但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联想能力,渗透类比思想,可以让相关、相似知识的规律性内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解一题,带一串,通一类”的理想境界。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达到了知识整理、方法提炼、思想感悟、经验积累的目的。

4.设计拓展性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因此,在每节课,我一定想方设法设计相应的拓展性问题对文本材料进行深度挖掘,用这样的问题来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用拓展性问题来满足课堂教学中个性化的需求,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例如,我在教《师说》时,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当时的现实意义及长远影响来谈,学生可以展开思维,拓展想象空间)?使语文由课内走向课外,塑造学生健康的心态。

又如,我在教《咬文嚼字》时,文中讲到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善用联想意义,我就设计了一题: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花时节有几层意思?答案:有四层意思,1.点明与李龟年相逢的时令暮春;2.暗指李龟年不幸的身世;3.暗指自己不幸的身世;4.暗指唐王朝衰落时。既与课文紧密结合,又拓展了思维,效果也很好。

篇9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75

一、引言

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如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翻译艰涩、语句不通、教学效率低下等等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水平,已经成为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提高文言文的若干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心理期待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说明了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能推动学生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对学习产生浓厚的求知欲,进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进而学有所获具体的办法包括:

第一、教师在课堂上要将文言文教学内容讲出趣味性,以便激发学生喜欢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可能源于一句名言的触动,也可能是受到文中人物的感染,还有可能是来源于一个有争议的字的解释等等不管是哪一方面,教师都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或者着重让学生朗诵、背记,或者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者是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对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或者从与文章有关的历史典故、神话寓言、成语故事出发来讲解等等,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从而实现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比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就可以从“秦晋之好”这个成语出发来导入新课,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顺利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第二、多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增长学生的见识,提升学生的兴趣。俗话说:“文史不分家”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这个时代的文章不仅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体现了当时很多社会现实问题,并且很多人物、事件都是相互关联的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多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方便记忆以及系统学习。在扩充学生见闻的同时,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求知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文章。教师就要联系史,理顺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对学生进行生动、细致、传神的讲解,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率。

2.对文言字词、句式的教学要灵活。教师要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反复强调,并加以归纳和总结,使其更有条理性。例如,文言文的字词教学,除了基本的字音、字形以外,还要反复强调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及通假字等概念。所谓灵活指的是文言文教学方法上应立足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更加生动灵活地让学生接受,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考纲要求高中生必须掌握120个文言实词和l8个文言虚词,在如此重的任务下,教师要对这些文言词汇进行总结整理,打印成资料发给学生。对于文言句式,教师要逐步教会学生各种句式的用法,切忌盲目求快。比如,让学生慢慢掌握判断、省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常见句式,知道它们的判别和使用方法。

3.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其次,要体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特点。最后,教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技巧。1.留:对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年

、官职名、人名、物名等,还有经常使用的成语、习惯语等,如席卷天下、门庭若市、气象万千等。这些不必翻译。2.补:补充省略成份。如:还矢(于)先王。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3.换:把古汉语直接换成现代汉语。如:把“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中的“孰”换成“谁”。“使六国各爱其人”中的“使”换成“如果”。4.调: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倒装句进行调整,使其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4.加强课外阅读。丰富赏析内容教材中的文言文作品虽然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但是学生要想学好文言文,只读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要引导、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文言作品,对于名篇、名段、名句要多诵读、记忆,以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在大量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比如引导学生阅读“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元曲以及话本小说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自由的阅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文言语言、积累文言文知识、学习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理念,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文言文鉴赏水平,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总结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倘若按照以上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去教授文言文,那么就会很快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还可以大大增加学生文言文知识的储备,从根本上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改变目前的现状。虽然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难度很大,但是教师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不断探索,一定会让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伟民虽化诵读注重积累师生互动回归本色—一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探讨[j].中学语文.2009(15)

篇10

1.激发学习兴趣

除少许文学作品外,很大部分的“知识链接”是专门介绍学习方法的,却努力避免抽象的条分缕析。它往往借助生动的小故事、浅显的言语和精彩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内化知识,掌握方法。如“说话要有中心”讲了“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撇开郑国的生死存亡不谈,而紧紧围绕灭掉郑国对秦国的利弊来分析,从而打动秦王,使其退兵,这就是突出了问题的关键。学生在会心一笑中,既感受了烛之武的聪明才智,又明白了说话有的放矢、直刺要害的重要性。

2.紧密结合文本

“知识链接”放在相应的课文之后,自然就发挥了文本解读的支持作用。它通过作者、主题、内容等方面的意义勾连,使学生在遇到“瓶颈”时,能借助这个台阶,作纵向横向的拓展,加深理解。这在七年级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刚进入初中,尚未适应初中的学习方法、学习进度,遇到比较陌生、抽象的学习内容,倘若给予相应知识支持,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之于汪国真的《旅程》、《人生寓言》之于原野的《人生》、《化石吟》之于三张化石图片,《看云识天气》之于“云的解说”,就能缓解他们学习上的无所适从以及由此带来的焦虑、茫然,提高学习效率。

3.完善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涉及“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但都无法通过相关的模块加以落实,即使“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等“阅读”要求,也难以转化为具体的实际操作。“知识链接”则使《课程标准》有了物化的保障。如七年级下“朗读的好处”“要读出感情来”“朗读要注意重音”“学习快读”四个“知识链接”,明确了朗读的作用,分解了朗读的要求。又如“综合性学习”中的“口语交际”侧重于任务驱动的话,八年级“测一测你的听力”“养成良好的听话态度和习惯”“说话要有中心”“说话要连贯”“说话要简洁”“说话要讲究方式”“说话要看对象”等一系列“知识链接”就侧重于“口语交际”的方法指导。

二、“知识链接”的有效运用

1.随文而教,彰显“知识链接”的价值

“知识链接”的一个重要意图,是分解学习难点,降低学习难度,并有机渗入对应的文本阅读。

首先,融入文本阅读。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将“知识链接”作为文本阅读的有机组成,融入课堂教学。当然,融入只是手段,激活思维才是最终目的。从融入指向看,找准融入的节点,帮助学生有效理解主题,迁移方法,提升能力。从融入时机看,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智慧,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如“新课导入”时,以之明确阅读方向;“文本解读”时,作为知识背景,让学生灵活类推,准确剖析文本;“迁移巩固”时,搭建拓展的平台,让学生演绎才情,学会学习;甚至以此作为新的知识窗口,透视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增强后续学习的动力。

其次,依托文本训练。对操作性强的“知识链接”,则立足于文本阅读,结合具体的言语环境,探寻规律,领悟方法。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学生情感朗读的范本。如把《要读出感情来》放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后面,可谓珠联璧合。它告诉我们,只有“把握文章的内容,领悟语句的意蕴”,“把握朗读的技巧,例如快慢、轻重、长短、升降、停顿等等”,才能使“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触摸文中先抑后扬的起伏、由缓而急的节奏、由悲愤而昂扬的情感波澜,进而“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2.适当加工,完善“知识链接”的作用

“知识链接”篇幅短小,内容单一。作为专项知识点,融入文本进行训练时难免会捉襟见肘,就有必要对“知识链接”二次加工,凸显知识本身的框架体系和操作方法,便于学生理解、运用。所谓二次加工,就是教师从学生现状和潜能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选择或者重组,以期教师“教”的内容不断转化为有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活化的“学”的内容,使“教”与“学”不断发生变革和创生,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以满足自身生命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首先,教师巧妙加工。写作教学本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教材缺乏完整的指导体系,教师只好利用自身积累起来的经验、学识和才情,给予学生切实的指导。而关于写作的“知识链接”提供了有力的可行性支撑。教师可以艺术凸显“知识链接”中的合理元素,或有效补充“知识链接”中尚不够具体的内容,突出其教学价值。“知识链接”告诉我们,初中写作训练有扩写、缩写、改写、续写。它们基于模仿,又不局限于模仿,而是从模仿开始,逐渐过渡到创新。

《学习续写》提供的训练思路是:“熟读原文,做到故事情节烂熟于胸,人物性格准确把握,全文旨意透彻理解”,并使“中心事件不变,叙述人称不变”,“人物性格特征,必须与原文一致,即使人物性格发生变化,也要合情合理”。而这必须与文本相合相契,才能提高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教师不妨作如下处理:一是把这个“知识链接”移到21课《桃花源记》之后,布置《再入桃花源》的续写,使写作训练、“知识链接”与文本之间有更多的相关性、延展性。二是提供续写方法:确定续写主题;找准切入点;运用“巧合”“转折”等手段,安排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细节;不要简单重复。这样的未雨绸缪,使学生的续写更有方向感,更具操作性。

其次,学生自主加工。课程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教育经验,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不断共同生长、发展的过程。教师不仅要考虑“教”的策略,更要考虑“学”的策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二次加工“知识链接”,自主梳理知识,把思维层面由“识记”提高到“理解”和“运用”。

语文教学历来主张“听、说、读、写”的和谐统一,现代社会更强调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要求之一是“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怎样才算连贯?怎样才能连贯?仅靠教师的单向灌输而不予以践行,学生是很难掌握的。《说话要连贯》这一“知识链接”本是一个情节色彩比较浓的场面再现,口语交际方法没有直接点明,而是隐藏其中。但是,笔者并不直接言说,而是分三步引导。第一步,让学生揣摩三次表达的侧重点:第一位阐述“我的家乡”的特点;第二位揭示其言语的不连贯;第三位提出修改建议(三者之间体现了从问题提出到行为跟进的递进)。第二步,让学生提炼语言连贯的方法:根据“鱼米之乡”这一表意中心,合理安排语序,做到前后一致。第三步,鼓励学生补充连贯语意的其他方法。学生兴趣高涨,利用平时积累的学习经验,加上自主研究、合作讨论,得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总之,利用“知识链接”,有机结合文本阅读、写作训练、综合实践等,由点到面,由理念到行为,由外在的相机诱导到内在的主动建构,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知识链接”中的方法,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篇11

关键词:注释朗读法 文言文 诗歌 现代文

大多数的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都忽略了课文小字注释的功用。其实,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注释朗诵法”是一种快捷、方便、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绝好方法。

“注释朗读法”指的是同学是大声地、集体地将注释朗读出来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法有两大优势:第一,全班集体大声朗读,语速适中,且注释里的每个字必读,自然全部注释就了解于心。第二,集体朗读的声音较大且有气场,能帮助部分容易思维分散的同学集中精力。

大体来说,课文注解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言文和诗歌的注释,一类是现代文的注释。

文言文和诗歌的注释篇幅较长,一般情况下,如果同学能够掌握注释,那么对课文的理解也就相当到位了。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使用“注释朗读法”呢?

学习文言文时,我们可以以课文的自然段为单位进行划分。可先读一段自然段的注释,而后读一段课文原文,然后再用教师提问的方式进行巩固。如此施行的原因是文言文的注释通常较长,注释部分往往要超过原文很多篇幅。例如人教版必修五课文《滕王阁序》的注解便有三个页码。如果不分段朗读,学生一次朗读内容过多,容易产生倦怠感且不便于记忆。

诗歌的注释一般较短。故而我们可通篇朗读注解,而后朗读原文进行理解。例如人教版必修二课文《涉江采芙蓉》共有七条注解,篇幅共三行。老师便可让学生朗读全部注解以及朗诵全文,而后提问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

朗读文言文与诗歌注解有什么功用呢?

首先,朗读文言文与诗歌注释可以扩展同学的文化底蕴。例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收录了《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诗三首》四篇文章,而这四篇文章文后的第一个注解分别详细介绍了《诗经》、《楚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古诗十九首》等四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品。能对中国传统典籍有所接触并产生兴趣对于同学来说肯定是有着莫大好处的。

其次,朗读文言文与诗歌注释可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通过人教版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的课后第二条注释学生可以了解到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通过人教版必修一《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的第二十一条注解,同学可了解到古代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通过人教版必修二《兰亭集序》这篇文章的第二条注解,同学对“天干”、“地支”纪年法有了个初步的认知;通过人教版必修五《陈情表》这篇文章的第十五条注解,学生可以了解期为穿一周年孝服的人,指的是关系比较近的亲属。语文学科承担着一个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而读注释恰恰能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再次,朗读文言文与诗歌注释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阅读王粲所著的《登楼赋》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平时朗诵注释的同学来说,这不是一件难事。例如《登楼赋》有个句子——“临皋隰之沃流”。乍一看,无从理解。但如果同学曾经朗读过人教版必修五《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这句诗的注释,便可得知“皋”是水边高地的意思。纵然我们不知道“隰”的意思是低湿的地方。但我们仍就可以推测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楼的某个方位临水。再比如《登楼赋》有个句子——“漫逾纪以迄今”,如果同学朗读了人教版必修三《马嵬》中“如何四纪为天子”这句诗的注释,就知道“纪”的意思是十二年。那么自然知道了“漫逾纪以迄今”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种流亡生活至今已超过了十二年。老师教授文言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同学能自己熟练地毫不费力地阅读文言文。而朗读注释这一方法确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现代文的注释相对来说简短些,但这些注释与高考题的基础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的第一题B选项考查了“锱铢必较”中 锱字的读音。而“锱(zī)铢必较”这个词是在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这篇文章的注释里出现的。而江西卷2011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的第二题A选项考查了“不落言筌”这个词的字形。而这个词在人教版必修五《说“木叶”》这篇文章里以“不落于言筌”的形式出现在注释中的。

篇12

试卷上有些文言实词,我们可以结合已有的知识,联想课文中有关语句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例:(2012新课标卷)4.对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答案】【D】

教材探源:

A.属(课文中出现的义项):

(1)托付,嘱咐: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类、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

(文本中“属”后带了宾语“公”,应作动词,故此处理解为“托付”。)

C.易(课文中出现的义项):

(1)交换,更换: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2)容易: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谏太宗十思疏》)

(文本中“易”带了宾语“一员”,应作动词,故此处理解为“更换”。)

2.借助语境推义法。

一个词可能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在阅读文言文时,理解文言实词需要结合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人情事理来推断。“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决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

例:根据上下文语句信息推断词义。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冯梦龙《古今谭概》)

根据上下文,请回答“弄璋”“弄瓦”分别是什么意思?

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

上文:“我夫人有娠”(娠:怀孕)

下文:“果双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

故:问题“弄璋乎?弄瓦乎?”弄璋:生男;弄瓦:生女

3.成分分析法。

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例:沛公军灞上(“军”处在谓语的位置上,用作动词,词义为“驻军、驻扎”。)

4.结构观察法。

有些文言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采用互文的修辞形式或对偶、对比、排比、并列等形式相近似的句子,其对应结构中的字词意义往往有相同、相近、相反、相对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对称的特点来推知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词义。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出难。

例1: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

怎样理解“圣君治国”这个词?是“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吗?

【推断】上下句以“而”连接,表并列。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为并列关系, “圣君治国”当翻译成“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对应。全句可翻译为“亡国破家的事件一个连着一个,而圣明的君主和清平的国家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过了。

5.借助成语推义法。

许多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虽已不能单独使用,但其意义却保留在现代汉语合成词中,尤其是成语中。所以可以借助此来推断该词的意义。

例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速: 联想成语“不速之客”,其“速”意为“邀请”,引申为“招致”。

例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当:联想成语锐不可当、螳臂当车可知。词义为“抵挡”。

6.音形推义法。

汉字中以形声字居多,而形声字的形旁表示该字的意义,所以可以用形声字的形旁去推断词义。针对文言字词,有时可以从语音上着眼,选择文意翻译得通的同音字进行替换。

练习:请根据读音推断下面划线字的含义:

(1)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二、如何准确翻译文言语句。

命题特点:

(1)含有关键词的句子,如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等,这是得分点。

(2)特殊句式,这也是得分点。

翻译要求:1.信。要忠实于原文意思。

2.达。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3.雅。要尽量做到有文采,能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意译,指在直译有困难的地方,从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出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翻译方法:

(1)在原文中找到该句,并仔细阅读前后文,熟知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2)看句式特点。把文言文句中的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调整过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宾语、介词等)

(3)翻译重点实词和虚词。

1.直译:

(1)留。凡是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词,以及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照原文抄录,不必变动。如: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

(2)删。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为语气助词、或表停顿、或是凑足音节 、或起连接作用,在翻译时就可以删去,而不必硬译。

(3)增。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或词语活用后的新增内容。

(4)换。将大部分单音节实词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对译出来。(注意古今异义词)

(5)拆。文言文中有时连用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词, 需要拆成两个单音词来翻译,而不能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的词义去解释。(如:指示、以为、妻子等)

(6)调。把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2.意译:在直译过程中遇到翻译不通的地方用意译,如:

(1)比喻、借代、互文、用典故等修辞句。

(2)固定结构。

小结:

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