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5: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诵读优秀古诗文,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本节课中利用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去体现教学时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积极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诗歌世界,让学生在读—想—说的过程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古诗的热爱,从而继承并发扬中国的灿烂文化。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哪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初学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圈出来。
指名读。正音
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悟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一)知诗意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品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从近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
师: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用心去思考,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三)悟诗情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表达了他对庐山的赞美之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
生:用各种方法诵读古诗提供背景音乐: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有一个地方却很难让人理解:苏轼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师: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师:总结,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四、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盲人摸象》。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五、想象成诗人,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岭) 侧(峰)
远近高低(实写)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的学习场所”。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巧设情境是为学生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应该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创设问题情景,既能使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数学信息,又可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下面就不同的问题情景的创设,在数学教学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一、联系生活实际,拓宽数学资源,使数学课活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设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重视数学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伴随着丰富的情景走进数学世界。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越能使学生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越好。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数学趣起来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数学知识放到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在联系沟通中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原来是那么贴近生活那么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教学七年级的教材中《从不同方向看》时有的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多媒体显示古诗欣赏宋代诗人苏轼名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题1你能说说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蕴含的数学道理吗?此时学生争先恐后想说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思维活跃。设计意图营造数学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欣赏古诗学会用数学原理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刚一展现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欣赏这首古诗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既挖掘了数学内涵又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渗透。
三、创设趣味情境,开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玩”数学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能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蕴含其中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乐中思考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把这一节的内容讲完很容易但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就比较困难了。一位老师这样处理,教师先介绍了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他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时突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像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从而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兴致就调动起来了。结果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兴不但达到了讲授知识的目的而且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陶冶了解了数学史的知识。
四、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安排适当的数学活动,使数学动起来
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个面?量一量每个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想一想表面积如何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得到解决
巧设探究情境,寓乐学于主动探索中。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发挥,促使他们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的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数学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数学教学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才所必应具有的思维品质。针对当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营造优质的数学课堂情境,培养积极有效的思维情境,即可刺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有效地学习,发挥其主体积极作用,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过程中感受数学魅力,掌握学习数学本领,提升学习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杰,王丽丽.数学教学创设情境的认识与实践.中学数学教育,2006,(1),(2).
一、现状与分析
目前,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首课”的教学百花齐放,各有不同。我就“初中数学学首课是如何教的?”和“初中数学学首课留给你什么印象?”这两个问题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数学教师和学生分别做了访谈,并对访谈的结果进行了归纳与分析。
(一)开门见山式
所谓“开门见山”就是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直接开始讲授教材内容,省略了这堂重要的始业教育课。这种单刀直入式的设计,教师忽略了第一印象产生的效果,同时也忽视了导入课的重要作用。多年前我也曾采用此方式上学首课。一个月后问学生“第一堂数学课还有没有印象?”多数的学生都摇摇头,只有少数的学生说:“我只记得老师很亲切,接着就开始上课了。”至于上课的内容是怎么样的,却什么也说不上来了。很显然,单刀直入式的设计并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粗犷开放式
开放式的课,教师上课一开始就和学生聊这聊那(与数学有关、无关的都聊),从闲谈中获取学生的信息。之后就让学生自由地安排,或预习或看书或做同学间相互介绍。此种类型的设计目的性很明确,一是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二是从学生自主地安排中了解学生,为以后的教学做了铺垫。但从课堂内容的安排上看,似乎注入的数学元素太少了。说得通俗一点,你数学课可以这样上,我语文课、英语课甚至是班会课也可以这样上。学生方面的认识又如何呢?“说真的,第一天上课很轻松,好像什么课都差不多,我们根本没有事情可做。”“我们数学老师很能说,应该教语文。”有的干脆说“没印象”。很明显,这样的学首课除了给学生留下个“老师很能说”的印象以外,有关数学的印象几乎是零。
(三)填鸭说教式
填鸭说教式教学的特点是以教师的说为主,向学生介绍教材的编排和内容,以及课堂课后要求等。此种教学方式留给学生的印象是“老师很严”“数学很难”“我不想学数学”。
(四)综合并进式
多数的教师是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性地结合了前面的几种方式。此种方式的教学与前面几种相比,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教学中很少注入“数学元素”。
总结起来,在初中数学学首课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教学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强。
其二,课堂气氛沉闷,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
其三,缺少“数学元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初中数学学首课的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刚刚进入一个新的校园,这里的老师和同学都是陌生的。同时他们的心中也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了解校园里的一切。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消除“陌生”的感觉,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呢?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情绪饱满,对上课充满信心,带着轻松自信的情绪走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其次,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课堂上可以适当穿插诙谐笑话,引发数学史话,增添人文意蕴,提倡灵动、幽默的点染,力求使课堂充满情趣与生机。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学生才能以愉悦的心态享受数学,进入优化的探究发现状态之中,强烈、快速、高效地引发数学的优质认知建构。
如教学“七巧板”时,我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了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学生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句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人际交往的过程,教师发挥的是引领作用,而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应该在教师的引领下承担自主学习的责任。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直接告诉的问题结论或一些知识,是非常容易遗忘的。1981年心理学家巴纳特等以大学生为测试对象做研究,研究表明:记忆中运用多种通道协同记忆效果最好,只用眼睛,在单位时间和强度下能记住60%,只用耳朵能记住70%,眼耳并用则能达到80%。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学生看做是简单的认知体,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为学生留足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时空,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识记,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现代媒体手段,通过多彩的色调,活泼的形象,极富变化的语气、声调和节奏来呈现数学题材,凸现数学问题,提高感知信息的刺激强度。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是为传授知识而设计的,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少案例是“教师嚼烂了喂给学生吃”,唯恐学生“噎”着,“教师搭好梯子让学生爬”,唯恐学生“摔”着。新课程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尝试”为核心来设计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学生自主研讨、自主分析,体验到了获取知识的过程,领悟到了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只有把数学课的课堂定位于探索科学思维的实验室,建立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的基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师生合作,才能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例如“绝对值”一节的教学,我按四人一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难得出:(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零的绝对值是零;(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哪些?(2)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吗?(3)若a>0,则=?摇?摇?摇?摇;若a=0,则=?摇?摇?摇?摇;若a<0,则=?摇?摇?摇?摇;(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学生通过思考探索,总结出绝对值的一些重要性质。
“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基本上可以把问题解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数学课程标准》也一再地强调: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产生欲望。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课时学习发生兴趣时,就会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向,这种意向使得感知清晰,思路活跃,情绪稳定,意志坚定,有利于学习的成功,而成功的又会进一步激发新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使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实际出发引出数学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魅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例如:守门员如何站位,才能缩小对手的射角?在参加跳远运动的时候,怎样跳才能跳得更远?你能测量自己跳远的距离吗?这些问题一呈现,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美丽的色彩,灵动的画面,多变的语调,也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多种感官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多媒体的运用也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如:我在讲解“视图”时采用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学生把图画和诗结合起来读时会很快发现讲什么,学什么,注意力高度集中,心情高度兴奋,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四)明确学生的学习规范要求
数学学习要讲究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方法科学,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一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二可以减轻学习的负担,三可以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从哪里来?这要从数学的学习规律、数学的各个学习环节出发,寻找适合身身特点具有自身特色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下复习、作业练习,课外学习,复习小结,各个时段,各个环节都要“优化”。
总结许许多多的科学家,数学家、数学优秀生、数学特级教师的治学经验,我归纳出数学的学习规范要求,就是“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后提问,经常总结学习规律”,简言之,就是“三先三后一总结”。
数学的教学非一朝一夕所能之事,教学效果也不是仅凭一节导入课就可以立竿见影的。但我认为一堂好的起始课,多少总能给学生留下一点有用的东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绍康.教师课堂提问研究进展[M].2008.1.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76-1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都把其作为古代文学的重要篇目加以编排。近来笔者连续听了几节《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课,听课之余,有所感。现述如下:
这几节课,由不同的执教者执教。纵观这些课,教者都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均能不同程度地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时代对话、与抒情主人公对话、与作品中塑造的形象对话。但由于执教者的个人学养、个人特长、个人阅历、个人情感态度与世界观等的差异,在教学中又明显地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为了便于叙说,笔者把不同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处理描述为现象。
现象一:教者凭借自己出色的诵读功底,侧重于对学生朗读体悟能力的培养。如节奏声调技巧的指导、清诵与配乐诵等不同的朗诵表现艺术形式指导,在指导朗诵的过程中,通过背景介绍、重点词句揣摩、重点意象分析等不断寻机让学生用心体悟作者的情感,用声音传达出这种情感,或集体朗诵或个人朗诵,形式多样,整堂课师生口诵心维,其情融融、其意切切、其势洋洋。
现象二:教者在必要的诵读指导外,对文本的处理,则侧重于对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内心情感、表现手法等深入地探究。课堂上有激烈的思维交锋,饱含着思辩色彩。作者通过“走进文本、走进作者”与“与历史对话”的教学板块的设计,把对文本的认识、对历史的认识、对人生的体验等不断地深化、升华。课末教者设计了“我与苏轼对话”的小练笔,这个教学环节则把学生个人的人生经验与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利于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与表达,从而把课堂教学氛围推向了。看得出每个学生心中都有自己的赤壁、自己的苏轼、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现象三:教者除了让学生体验写作过程中的丰富情感外,更侧重于让学生对大情之中的逻辑思维的把握:词的上阙侧重于写什么?(写景)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壮阔)作者写壮景除符合实情外还有什么用意?(壮景引英雄)词的下阙写了哪个美人?(小乔)为什么要写美人?(美人配英雄)写壮景写美人作者仅仅是为了赞美英雄、仰慕英雄吗?(借机插入背景介绍,学生自然明白作者本意并非如此,自然过渡到对词末作者感怀的体悟)以上一连串的发问,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引人深思。师在问答之中,寻机板书:
如此让学生明白,即使生活中有大情怀,大感悟,要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必须要有很强的逻辑性。纵观整个思维流程,于文本而言,便于整体把握;于写作而言,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应该说教者很好地做到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
现象四:教者花半节课的时间疏通文本,诵读感知,然后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作者的其它豪放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同时代的辛弃疾的豪放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感受同为豪放词人,同为怀古诗,不同词人因境遇不同、所处时代不同,其表情达意的异同之处,甚或同一词人不同境况、不同背景下的豪放作品,其风格、意蕴、情感等也有诸多差别。此外作者还引导学生阅读了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让学生领略了苏轼缠绵多情、凄哀悲婉的一面。通过对同一词人同一风格或不同风格的词作的对比阅读,让学生学会全面多维地走进词人、了解词人的方法。
可以说以上教者的课都极具特色,都能给人教益,都能从不同角度彰显课堂教学理念。笔者现就个人的体会,谈谈从以上课堂中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课题
上课铃声刚响,我迈着轻盈的脚步,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候后,我对全班学生说:“这节课,我给同学们上一节语文课,好不好?”
(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主动提出要给学生上一节语文课,已让学生感到好奇了。)
我听到的不是齐声说“好!”看到的也不是激动和兴奋,而是惊奇、诧异和怀疑的表情。(这些不同的表情,正体现了学生的不同心里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一个学生说道:“老师,这一节不是数学课吗,怎么要上语文?”
又一个学生说道:“老师,你教数学,还会教语文吗?”
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的吟起了宋朝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避而不答,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我最后一句吟完,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一个个兴奋不已。
一个学生说道:“老师,没想到你朗读的这么好!”很多学生附和说,是啊!是啊!(由猜疑,惊奇和不信,变成现实,学生由衷的鼓起掌声!)
我一看刚才惊奇、质疑的表情没有了,赶紧说道:“现在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学生声音响亮的答道:“愿意!”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以上各环节的处理,让学生由惊奇、猜疑和不信的思维状态,到不由自主的鼓起掌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被动式的学转向主动式的学,这是《新课标》倡导的,也正是主体性高效课堂所追求的目标。)
好!下面请同学们先和老师一起有表情的朗读一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生一起朗读后我问道:“谁知道这首诗的大体意思?”
一个同学答道:“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庐山后的观后感,描写了庐山美丽的景色。”
我赶紧表扬说:“不错!你基本上概括出了这首诗的意思。下面老师简单的把这首诗给同学们分析一下,如果老师分析的不全面或不准确的地方,下去后可以查一查相关资料或网上搜集一下相关内容。”
“这首诗是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教师简单而短暂的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诗的大体意思,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重要的是为《观察物体》这一课做好了铺垫。)
我给同学们分析完后,问道:“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一个学生答道:“观察任何事物,不能只停留在某一个位置,某一个面上,不然你看到的只是片面的。”
“你回答的真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好不好?”我边说边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面。(课题的引出恰到好处,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学生高兴的答道:“好!”
二、动手操作,观察探究
1.让学生先拿出自己准备的纸箱。
2.讲观察要求(两人一小组,观察时视线要与观察物体的面保持水平与垂直)。
3.每观察一次,把自己观察到的若干个面和形状在大脑中想一想,说给同位听,然后把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下来。
4.两人转换方向和观察角度,再观察,再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观察要求和目标,即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来达到教学目标。同时,这一环节的处理,即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交流;教学内容的组织,即重视了过程,又处理好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即重视了直观,又处理好了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即重视了直接经验,又处理好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三、汇报交流,总结评价
1.我请一个小组的两个同学汇报观察的结果:
(1)我问甲生:“第一次你看到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
甲生答:“我看到一个面,是长方形。”(我在黑板上板书:一个面)
(2)我又问乙生:“第一次你看到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
乙生答:“我看到两个面,是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我接着板书:两个面)
(3)我问甲:“第二次你看到几个面,各又是什么形状?”
甲答:“我看到了三个面,两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我板书 :三个面)
2.我向全班质疑:“同样一个长方体纸箱,放在那里没动,为什么有的同学看到一个面,有的同学看到两个面?”
一生抢着举手回答道:“因为观察的角度和方向不同,所以同一小组的两个同学,看到的面的多少和形状也不相同。”(随即板书:观察角度和方向不同)
听完他的回答,我会心的笑了,同学们也为他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一位不善言答的学生,我知道这一节课他在用功了。
(教师的微笑是对回答问题学生的一种肯定和嘉奖,教师的微笑也引导了全班学生为他掌声鼓励,这种时时对学生的呵护和鼓励,激发每一个学生积极向上。)
3.我接着问道:“一个物体最少可以看到几个面?最多可以看到 几个面?”
看到同学们纷纷举起了一双双可爱的小手,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班上平时不回答问题的一位女生。
她颤颤惊惊地站起来答道:“最少一个面,最多三个面。”
我带头为她鼓起了掌声,同学们也随之响起了热烈 的掌声。
(《新课标》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要因材施教,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这一细小举措,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把简单的问题留给那些学困生来回答,让他们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品尝学习的乐趣和喜悦,实现《新课标》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同学们鼓掌的同时,我在前面板书的“一个面”的前面添上“最少”二字,在“三个面”的前面添上“最多”两个字,这样,这节课的知识同学们掌握了,板书也层层递进完成了,难点也突破了!
4.阶段评价:我看到同学们一个个高兴的样子,赶紧说道:“这节课到目前为止,同学们都学的很认真,很积极,只要我们坚持这样,每一个同学都会是最棒的,最优秀的!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评价达到了及时,恰到好处。)
学生高兴答道:“好!”
四、猜测验证
一个长方体纸箱,四个同学分别垂直、水平对着每一个面。
1.猜一猜,谁和谁观察到的面的形状是一样的?
2.游戏验证:四人一小组分别坐在纸箱的四个面前,把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下来,然后交给你认为和你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相同的同学手里。
3.汇报游戏验证结果:前――后、左――右,与猜测结果相同。
(这一环节的处理,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即缓解了学生学习的疲劳,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五、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甲生说:“一个物体,当你的观察视线与物体水平垂直时,你只能看到一个面,无论你怎样转换角度,最多也只能看到三个面,不可能看到所有的面。”
我赞许的点头说道:“这节课你学的很不错,希望保持下去!”
乙生说:“观察景物,观察物体是这样,只要你换个角度,看到的就不一样。对于我们生活中的事情也是这样,如两个同学要动手打架,赶快换个角度去想一想:我这样做对吗?如果他这样对我,我会怎样?这样两个人就不会打起来了!”
我听到这位同学说这么好,随即说道:“是啊,就像刚才这位同学说地一样,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只要你换个角度去考虑,想一想,也许什么事情都解决了,学习成绩提高了,同学之间也不会闹矛盾了!”
(课堂评价全面,及时,不只简单的停留在知识层面上,思想教育抓住时机,恰到好处)
随着话音刚落,下课铃声也响了,这节课在欢乐中结束了。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首诗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学生营造了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
1.创设情境,有效导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一个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给学生上一节语文课,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惊喜,又是惊异。学生半信半疑,学生的大脑已进入思维状态,这也应了“学来源于思,思来源于虑。”教师这一有效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和集中了过来。
2.评价及时恰当。《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本节课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或者简单的语言激励,或一个微笑,或带头鼓掌,语言之简练,动作之简单,可很有效。在评价时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有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还关注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了自我,找回了自信,明白了道理。
3.教学思路清新,环节流畅,知识点联系紧密。本节课由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上一节语文课,把学生带入半信半疑的状态,同时也把 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教师的有感情的朗读和热情简单的讲解,提出读后之感受,由学生的回答,巧妙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有效的提问和解答,游戏的猜测与验证,既调配了学生学习的疲劳感,又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人选取了从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雪梅》这首诗写出了梅与雪的特点。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
学情分析: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收获。
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学习,通过初读解字词,熟读知大意,品悟情感的思路推进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诵阅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可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古筝曲《渔舟唱晚》。
学生:搜集三首诗的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背诵古诗。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画面引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厉害,他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你们相信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
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背景。
二、指导学诗,体会意境
1.理解题意。
(1)题目“暮江吟”你是怎样理解的?
(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古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暮江吟》的图画。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从学生的绘画中挑选出几份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图画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对比诗文进行评析。
2.多媒体出示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3.多媒体出示后两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出示注释,学生自读自悟后两句诗。
可怜:可爱。
似:好像。
(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师指点回答。(因为这是可爱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还是弯弯的月牙。)
4.最后一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们能说出来吗?
师指点: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
(1)提问: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江边的景色?
(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的江边景色,可见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新月升起的时候)
(2)从诗中描绘的景物,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5.朗读指导。
(1)请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古诗,看谁能读出诗的韵律美,节奏美,读出诗人的情感。
(2)(教师播放动画:诗人站在江畔激情吟诵)此时你们就是那位身着古装的白居易,面对奇景吟诗一首……谁先来展示一下?
(3)有与他不同理解的吗?以你的理解读读吧!全体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
(4)看同学们读得热火朝天,我心里直痒痒,谁来和老师比试读一读。
(5)听范读。(出示课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一句,平缓,轻柔;第二句,惊叹;后两句赞美)
(6)大家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再次齐声读一遍。(呈现秋景图,播放古典乐)
四、绘画着色,感受诗文的画面美
学生通过学诗,了解了诗中描写了深秋时候,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江边的景色,你们能把这两幅画涂上适当的颜色吗?
板书设计:
暮江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
3.体会诗人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诗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4.理解诗句的含义,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诗。(板书:题西林壁)
2.谁来说了你对苏轼相关情况的了解。
(学生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写此诗的背景,教师指点、补充)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互查,了解大意。
3.指名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把不理解的标出来。
5.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深入感悟
1.小组汇报。
2.教师对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引导,并适时提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你有没有体验过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结果各不相同的例子?你从这首诗中受到什么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文,想象古诗描绘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师范读)
4.两个同学对读,深入体会。
5.小组接龙练习背诵。
四、小结学法
初读,读准读通;再读,了解大意;三读,理解句意;四读,体会情感;五读,想象情境。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意,领悟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课件出示: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提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课件出示: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雪梅》。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板书:各有长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
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让我们来背一背古诗。
三、拓展延伸
1.这首诗的作者在写完诗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雪梅(二)》)
2.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
板书设计:
雪
梅
白____香
各有长短
教师只考虑书本知识设计教案,以书教书,教师在课堂上仍旧是占有“统治”地位,整节课滔滔不绝只顾讲授书本上的知识,四十五分钟恨不得把它用足,全然不想学生感受,一节课下来,教师累得大汗淋漓,学生就像雾里看花,全然收不到效果,令人不禁感叹。
二、穿新鞋走老路
“情境――问题――探究――应用”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倡的教学设计的一种新模式,有的课堂之流于形式,穿新鞋走老路,如蜻蜓点水般,达不到目的,如一说课堂中要确定学生主体地位,于是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把小组合作引入进来,当教师提出问题,一声令下“小组讨论”,只见学生三五成群,满教室是嗡嗡的声音,小组中每个人都在说话,谁也听不清别人讲的什么。汇报时一张口就是我认为怎样怎样,只是关注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小组的,收不到我们想达到的效果。只是表面流于形式,追逐课堂气氛,结果可想而知。
三、分数压死人
当前依然存在只看分数,评学生,评教师,有的学校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片面地只以分评人,分数高的意味着老师是好老师,学生是好学生,这就迫使教师、学生向分数看齐,迫使教师的课堂设计以教为核心,学生只能是填鸭似的接受,出现满堂灌的现象,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效果等等从何谈起,显然这样容易踏入应试教育的泥潭。
立足教学设计的发展,新理念下的数学课程设计应运而生。新理念下的数学课程设计更多强调围绕学生的“学”而设计,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建构,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以此可看出教学不再是一味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学生无条件接受,而是转化为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合作、探索、体验,获得理解性的掌握和全面性的发展。我仅就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如何确定学生的地位谈谈几点想法:
1.课堂主人定位。新型教师能够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正_设计教案,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课堂中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正如皮亚杰说过“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形式接受新知识,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课堂组织者、设计者,也是课堂参与者,不仅是学生的向导,也是学生的合作伙伴,这样一节课中,当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就有可能不断被学生打断,反过来学生提出问题难住老师,教师发现在数学课中,自己的作用越来越小,自己说话的时间越来越少的时候,你离新型教师的距离就不远了。
2.课堂设计新时尚。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首先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引导学生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如我在教学《从不同方向看》时,首先引用了学生熟悉的苏轼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此让学生体会同一事物从不同方向观察会得到不同效果。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和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激发了学生求知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建立丰富的问题情境。将实际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鼓励学生思考、探索情境中的问题,将问题数学化建立一定的模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 。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在课的开始,通过屏幕显示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圆,如钟面、车轮、硬币等,接着又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圆形的物体。课的结尾让学生讨论车轮为什么要制成圆的,并出示小猴坐车的几个形象动画,使学生具体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在教学中教师充当“导演”出示问题,学生思索、探究,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接着,学以致用是目的。在学了新知识之后,一般情况下是进行练习达到巩固的目标,在这个时候练习由基础题到拓展题。课堂上教师在安排习题时注意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收到预期效果。
最后,学生从知识情感等方面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顾内容,让学生自己谈体会,借学生的嘴小结本节课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B-0020-02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教学过程的把握,以及学生的学习环境的营造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一种新的课堂文化正在形成。对数学科来说,教师正致力于选择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数学化过程,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指导者,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一种自觉追求。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使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充满了希望。为了更好地达到新课程目标,本文对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对新课程实施的思考
1 教学活动要抓住主题
在数学教学中,知识、技能的传授经常结合一定的活动进行。如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分析一个具体的范例或进行某种操作性活动,这样能贴近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每节课都应有准确的数学定位,活动要注意及时切入主题,摆脱无关因素的干扰。比如,在教学《等式的性质》时,为了直观地引入课题,我们可以用天平来演示,但是演示的次数不能太多,要注意不能让学生把注意力转到天平上,要不然会影响到后面的时间安排。
2 教学情境的设置要发挥作用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引发探究活动和数学思考,因此不能把情境仅当成“敲门砖”,还要充分发挥其对于“数学理解”的作用,要让学生把新的现象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或者把熟悉的现象用新的知识去解释,从而改善原有的知识结构。要起到这个作用,情境的选用或创设要恰当。比如,在第一章《正数和负数》的课堂引入中,教师不能生搬硬套课本里的例子,因为在农村中学里很多学生没接触过足球,这个例子中的情境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就更不用说激发学生的兴趣了。
3 通过活动促进数学思考
新课程强调过程、方法。教科书中许多地方没有采用肯定性语句直接给出数学结论,而是选择了用“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等活动呈现问题组。这些问题组牵引着数学活动的基本走向,将活动引向学习主题。不能把这些问题组看成是任务性指令,甚至当成通向答案的指路牌。它只提供了怎样进行数学思考的“支架”。长期以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获得“中介学习经验”。
4 充分开展合作交流
合作与交流不仅在同学之间进行,而且也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中的一个问题“搭成n个连接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对这个问题学生中通常会出现多种表达形式(可能包含失误)。教师可以从“个人角度”认同或质疑学生的思想,重复与强调不同的想法并鼓励学生作出各种评价。对同一问题赋予更多的理解,可展现不同的认识风格。多重表示、多种意义是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交流可以扩大视野,使每个人都获益。
二、对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考
当前,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学活动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 活动就是一切
有些教师面对一个新的课题时,不知如何设计学生活动,于是翻遍各种版本的国内外新旧教材,一旦发现有内容沾边的,便如获至宝,不加分析,一股脑地全部拿来堆砌在一节课上。如在“游戏公平吗?”这节课中,只见学生时而转动转盘,时而掷骰子,时而摸球,时而掷硬币。“丰富多彩”的活动令人目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是数学新概念的应接不暇,什么可能性、概率、可能性的大小、概率的表示、等可能性、游戏公平等,一个概念接一个概念频繁出现。学生一会忙于做试验,一会忙于统计,一会又忙于向全班作汇报,一个环节套+环节,忙得不亦乐乎,哪里还有时间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哪里还有时间去理解这些新概念,更不要说进行什么交流讨论了。整节课给人的感觉——活动就是一切。
这种层次不清地将各种活动堆砌于课堂的课,表面上是让学生经历了活动的过程,事实上学生并没有真正经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这种华而不实的活动课,多数出现在“公开课”上,虽然不在日常教学中占多大的比例,但是它的导向作用应该引起重视。
2 离数学内容太远
以教学“三视图”为例,一些教师喜欢从“盲人摸象”的寓言、苏轼的“题西林壁”等情境引入,这是不错的。但有的教师将学生引导到对“看问题要全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讨论中去,而且教师对此有很多话要说,学生发言似乎也相当踊跃,着实占用了不少时间。
在数学课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应该的,但我们倡导的是在数学课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总不能说对情境中的问题已经讨论一段时间了,学生仍然对“从物体不同的侧面看会得到不同的视图”完全没有感受,是一种成功的课堂引入。值得思考的是,我们设计情境问题和操作性活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以上这种情况的出现,有时是源于认识问题,但也有时是因对“优质课”评价的形式主义造成的。从形式上看,这节数学课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就认为这节课是成功的,这种做法不仅有失公平,而且对教学设计有不好的导向。因此,我们对“优质课”的评价也需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3 浅层次的思考
前面说到,即使是好的数学活动,也不能不分层次地堆砌于课堂。在教学中还出现的另一种现象,就是学生活动脱离数学内容,或与数学内容没有多少联系,或活动层次太浅。
如某些用七巧板拼摆图形、小动物或进行“图案设计”的活动中,数学内容很少,基本上就是“手工课”,课的内容与中学数学学习的要求和学生的思维水平明显不匹配。这样的活动除非时间短,否则实在太浪费时间了。
又如,在一个重点班的课上,教师设计的学生活动是“利用一副常用的三角板,看看可以拼摆出哪些不同的角”。这样的活动对这个班的学生明显缺乏挑战性,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结果是学生对这样的活动不以为然,三三两两环顾左右而言他。
像这样的活动设计,在思维层面上是比较浅层次的,不能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应进行重新设计。
作者简介:覃保钢(1973-),广西河池东兰县人,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任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县城中学数学教师(中教一级)。
1 深入挖掘《课程标准》实质
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把握精神实质,探研适宜新教材的教学方法,探讨学法,而且还要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都学有所得。教师不能充当知识的“复印者”,必须结合本地方、本学校、本班级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灵活机动、大胆创新地使用新教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2 准确把握新教材的精髓
2.1 让学生亲自参加教学活动实践
现实生活是教学的宝库,也是认识世界的途径。对教材的某些内容,学生如能亲自实践,身临其境,要比教师的泛泛讲解好万倍。如教学七年级下册“认识百万分之一”时,为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感受“百万分之一”并形成概念,我在课堂上设计了几项活动:一是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二是估计一支铅笔长约多少千米;三是估计一个鸡蛋重约多少千克?为此,我课前便准备了鸡蛋、弹簧秤、刻度尺等材料。“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时,有学生先数出100张纸,量出它的厚度,除以100,便得出纸的厚度。“估计一支铅笔长约多少千米”时,学生认为用千米做单位,太大,不恰当,应用厘米做单位,然后再化成千米,这样才比较方便。 “估计一个鸡蛋重约多少千克”时,我让一学生用弹簧秤称鸡蛋重量,让另一学生数鸡蛋个数,求出一个鸡蛋的克数,再转化为千克。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米、厘米、克、千克等单位,都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
2.2 把古诗文知识引入数学课堂
教学七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时,我引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与题目吗?学生回答:作者是坡,题目是《题西林壁》。我又问:哪位同学能说出坡是怎样观察庐山的呢?学生回答:横看、侧看、远看、近看、身处山中看。此时,我提醒学生:此诗中隐含着如何观察物体的知识。此时,我趁机引入新课内容: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看。这样做,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而且还使学生领会了绚丽多姿而深邃含蓄的数学美感。
2.3 让“静”的知识“动”起来
如教学 “平行线特征”内容时,教材给出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一个“静态”的基本图形,我在课堂上便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请问大家,能不能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并说说你的折法。学生进入独立思考,但无结果。这时我恰到好处地点拨,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于是,问题得以圆满解决。最后,学生在我的启发和引导下折出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线。此时, “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根据图形,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进行分组测量,个别学生还剪下了一个角,把它放在与它同名的角上进行观察比较,它们是否能重合。这节课,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快活氛围中轻松地学到了知识。学习“截一个几何体”时,除了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动手参与“切截”活动,从中体会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外,我还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向学生演示切截的过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4 适当拓展延伸教材内容
教师应根据优化课堂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即在“课标”的框架内敢于适当增删一些材料,或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教材中的内容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教学活动。
2.5 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信息社会越来越多地要求人们自觉地适用数学思想,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中,要善于适时地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和适用到问题的解决之中。如教学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想一想”中的第3个问题: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分别在ABC边AB、AC的反向延长线取点D、E,使DE//BC,对ADE是ABC放大后的图形。依题意,此题有三种可能,放大、缩小或全等,这些学生很容易理解,但作为教师,这时应乘机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使学生的认识提升一个高度,更好地体会数学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的情感、能力、知识都得到全面发展。
“为创新而教”,“教会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社会创新人才”,已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根据时代的需要,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开展全面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近年来,本人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不断改革、试验、思索、归纳,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作了如下一些探讨.
一、完善教育教学目标,强化创新思维发展的动机
传统的教学设计过分重视学生获得知识而忽视发展思维能力,过分重视知识的“对号入座”和模仿的机械性学习活动,而忽视知识的迁移和变通应用. 例如,教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节,不少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以下两个:(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证明方法. (2)记住定理内容并利用此定理证明简单习题. 这些教师错误地单单要求学生记住并利用判定定理内容和应用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把通过“判定定理”探究学习过程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忘记了,这样长期下去,必然导致学生思维呆板、僵化,当然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于是我的教学目标设定以下五个:(1)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2)通过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通过动手操作、测量、归纳、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 (4)在动手画图与小组协作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探索、创新的精神. (5)培养学生类比、联想、猜想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活创新思维能力
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活创新思维有许多行之有效的途径,如:(1)目标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具体而恰当的教学目标,可增强学生努力的热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到“数学实验室”里“做”数学,在实验中发现数学规律,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比如我在讲授七年级数学“从三个方向看”一节时设计这样的教学环境,先让学生体会苏轼《题西林壁》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引入课题,提炼诗中的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体会数学中的“美”,感受本节内容的主要性. (3)让学生“团结协作”,“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助”,做到“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4)教师常提出一些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适时地去怀疑、去思疑、去质疑. 例如. 我在教学“圆”这个概念时,一开头就问:“车轮是什么形状?”因为题目太简单,学生都笑着说:“圆形”,我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难道不能做成别的形状,比如说,做成三角形、四边形呢?”同学们纷纷回答:“不能!”“他们无法滚动!”我又说:“那就做成这样的形状吧!”(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椭圆形),同学们开始茫然,继而大笑:“这样一来,车子前进就会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我进一步发问:“为什么做成圆形就不会忽高忽低呢?”同学们议论纷纷,最终共同找到答案:“因为圆形的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 ”至此,教师就自然地引出圆的定义.
三、加强发散思维训练,提高创新思维技能
思维的发散性是创造性思维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发散性是指向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 有的传统教学法之所以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就是过分强调思维的求同性,而忽视了发散思维的“三维度”(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尤其发散思维的变通性. 因此,我十分重视逆向思维培养,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例如,求(-2)2007 × (-0.5)2008等于多少?
不少学生对本题表现出较大困难,究其原因,本题首先需将(-0.5)2008化为(-0.5)2007 × (-0.5),这里需要逆用法则am·an = am+n,其次要将(-2)2007 × (-0.5)2007化为[(-2) × (-0.5)]2007这又是法则(ab)n·anbn的逆向应用,这就需要教者耐心教导,因此适当地加强这方面训练还是必要的.
四、注意直觉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
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跃性的一种表现,教学中多让学生对问题的“直观感受”,去进行推测和猜想,比如教授不等式性质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类比方程中的等式性质,去进行推测和猜想;由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中有“边边边”,在三角形相似判定时可类比猜想有“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判定方法.
另外,发展学生“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的直观习惯的养成,比如教勾股定理时,让学生注意勾股数“3,4,5”,“5,12,13”等;教授应用题时,让学生体会如何发现数量关系,并运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教授图形对称时,可以提出“某汽车的车牌倒映在水中,你能根据水中影子确定车的牌号吗?” 总之,要让学生大胆去猜想,大胆去实践.
五、注重学生个性特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个性
在研究创造性时,学者们普遍发现,创造性思维不仅受到认识因素影响,而且受到个性的巨大影响.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教师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要重视的.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双向性”备课法,提出教师“权威性”备课权应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去预习,去阅读,去体会,去思索,去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教师从中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与教学关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融于教学中.
总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然,教师在进行思维训练设计时,还要注重逻辑思维的启迪,两者都不能偏废,缺少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成为无源之水.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数学课堂教学特点,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启迪和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中华民族是诗歌大国,诗词歌赋在滚滚历史进程中闪烁着绚烂的光辉。早在公元前六世纪,《诗经》就已诞生,并以其辉煌著称于世。爱诗、诵诗、作诗,中华民族这一深远的诗教传统,使历代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多为唐宋时期的名篇佳作,如《江雪》、《望庐山瀑布》、《山行》等。
一、古诗的特点
意境美。所谓意境,是诗人内在感情与外界的景物有机结合而创造出来的鲜明、生动、含义深刻的生活画面。而意境美就是故事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语言美,是指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哲理美,是指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不仅诗中有情,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作品还诗中有理。音乐美,是指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
二、古诗的阅读方法
1.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古诗词句凝练、语意含蓄,是用古汉语写成的,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特点,跟现代汉语的距离较大,阅读时,首先得把它读懂。要把诗句读懂,可以通过注意认识古汉语中的通假现象、了解古汉语中词的活用、懂得一些古汉语中的词义变迁现象、理解古汉语中句法的不同特点、抓住“诗眼”等方法,因为这些往往都是理解诗句的障碍或敲门砖。熟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字词语句的理解。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如王维《鹿柴》中的“柴”同“寨”;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绿”为形容词作动词用;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是“因为”,不是今义的“坐”等等。杜甫的《春雨》中“好雨知时节”的“好”就是此诗的“诗眼”,体现着文章的主题。
2.走进情境,感受意境美
在阅读古诗时,要激发感情,走进古诗的意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了解作者及背景。古诗是“诗人生活在情绪的流波中的影子”,我们要去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例如《江雪》这首诗,是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打击,被贬永州时写的。在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后,就更能体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对当时生活困境的影射,以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的作者面对失败和困境时不甘屈服、理想不泯的精神。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如阅读《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时,可联系生活中所见的春景以及自己放风筝的经历,从而激起共鸣,自然而然走进诗歌的意境。三是利用音像资料。在古诗阅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景物,若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图片和录音等,使自己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望庐山瀑布》一诗,可通过收集一些与庐山瀑布有关的影象资料来增强对这瀑布直观形象感。四是丰富想象,阅读时要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例如《江雪》这首诗,通过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场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3.领悟诗中的“理趣”,品位哲理美
诗中的一些议论往往表现得十分凝练,充满哲理,从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等。这些名句,包含着诗人深刻的生活感受,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哲理,思想容量极大,常常成为全诗的警句。在阅读时,应当注意品悟这些警句妙语,发掘其中的“理趣”,领会诗的哲理美。
4.品位语言美、鉴赏音乐美
在深刻理解了古诗诗意之后,再去品位古诗的语言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如品位前面讲到的通假、活用、词义变迁现象等。音乐美的鉴赏可以通过诵读来实现。“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对阅读古诗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要使自己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必须加强朗读。古诗本身就平仄和谐,声韵动人,诵读起来音乐感十足。再加上对于诗中语言文字和诗意的细致品位,可使我们诵读的时候能更好地把握古诗感情基调,处理好节奏停顿和重音等朗读技巧,从而更加感受古诗的音乐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看来,只要我们教给学生阅读诗歌的方法,指导学生走好每一步,学生就不会为诗歌阅读而头痛,从而能够通过反复朗诵,深入体会,来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1]周一贯《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136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8
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使教学效果最大化。而数学课堂结构模式是开放性的,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新课改下有效的数学课堂结构,应包括情境创设、探索活动、精讲例题、巩固练习、课堂小结5个部分。
1 情境创设
有人说开始3分钟就能基本看到一节课的效果,说明情境创设在实现有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所谓教学情境是一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教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教学行为的条件。好的情境能激发起学生的疑问,从而产生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何创设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首先要关注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否引起更多学生的兴趣,引起更多的深入思考;其次要关注问题的“障碍性”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在讲“确定圆的条件”这节课时,教师先给出这样的教学情境:小芳不小心打碎同学心爱的圆形镜子,为了不让同学失望,她拿了其中的一块碎片(图1),到玻璃店准备划新镜子。接着教师提出问题:画玻璃的师傅能否划出一模一样的镜子?确定圆需要哪些条件?(用几何画板演示一动圆。)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那么经过几点可以确定一个圆?这样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实际,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直线到曲线,由三角形到圆,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另外一个方面,教学情境还要简短,能反映数学本质,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不拖泥带水,不拐弯抹角。如一位数学教师在上“从三个方向看”这节课时,直接叫一个学生背诵苏轼的《题西林壁》,然后提问:“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意境?”迅速地把这节课的研究方向指明。这是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
2 探索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可供学生进行有效活动的问题串,随时观察学生在思考什么,思维上有无障碍,如何引导。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很多数学概念、数学规律都是借用符号来表达。因此,教师在设计探索活动时必须考虑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分析、讲解,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如某位教师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时,设计问题串,供学生探索。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讨论诸如“一个同学在一条东西的跑道上,先向东走了20米,又向东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的位置位于出发点的哪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等有关在出发点的东边与西边的4个问题。
2)就其中一个问题讲解怎样用正负数表示,在出发点的东边还是西边,怎样将行走过程与结果数学化。如先向东走20 m,再向东30 m,可以记作(+20)+(+30)=+50。再提出问题:你能把其他3个问题中的行走过程与结果用等式表示出来吗?
3)在讨论4个等式含义的基础上,提问:你能用上面的方法表示出“先向东走10 m,再向西走20 m”“先向西走30 m,再向东走100 m”行走过程与结果的式子吗?学生再次借助于生活经验,得出这几个问题的结论。
4)让学生汇总刚才得到的等式并用表格记录下来,在表格中还出现一些新的等式,要求学生填空,如(-70)+(+30)=,在学生填上答案后,还要用语言叙述这些等式的含义。
5)由学生讨论问题: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如何确定?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一个规定,如何让学生从生活情镜中感受它的合理性,如何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理解它的内涵并概括它,这正是教师创设的一串问题串的目的。从这个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把这个探索活动问题化,通过这些问题串,学生解决一个个问题,逐步把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的行走位置引导到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学生观察、探索、讨论后,对加法法则的归纳和接受就水到渠成。
3 精讲例题
在课堂教学中,例题能承上启下,能够加深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教师要精选例题,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笔者认为,例题的选取应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主,教材中的例题是经过众多的专家严格筛选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典型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在使用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或进行一定的拓展延伸。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规范的说理、书写等。
4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可分为基础训练和拓展延伸两个部分。基础训练应以人人能够掌握的目标描述的学习内容入手,体现层次分明的递进特点,防止机械的重复。基础训练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以培养能力为辅,通过基础训练,让学生将自主构建的新知进行内化。而拓展延伸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目的是允许学生认知上的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按需学习。正如新课标所要求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拓展延伸在选题时要切合本节课内容,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果子。如某位教师在教师“勾股定理”时,给出问题:如图2,两个边长不同的正方形连在一起,请你剪两刀,再把所得的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感觉成功的喜悦。本题的实质是陈杰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为下节课勾股定理的证明做了铺垫。
5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学生动脑、动手,发自内心的课堂小结,既能巩固学生的记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许多数学教师在常态课中往往因为时间关系而草草收场或代为包办,唯恐学生讲的不清楚,归纳不全面,分析不透彻,留给学生的只有机械的听、记、写,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结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不系统。
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必须建立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上,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议”,放开手脚让学生“说”。教师要紧扣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方法、结果及体验进行反思,抛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一个铺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