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研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5: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体育教师研修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体育教师研修总结

篇1

一、有力的领导小组是成功的前提

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对学校发展必须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优先发展的认识,针对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知识构成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构成特点,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具体实施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专人负责、分工明确、分层培训、分类推进、高效务实”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原则,确立形成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网络”,制定了“通识教育与分层次校本教师教育”的培训计划,有力的督促和推进了校本教研的工作进程。在开展工作中,领导小组经常深入教学工作当中,全力促进素质教育,围绕科研氛围的营造、教育理论的宣传、常规教研的落实、考试改革的研究等重点工作,开拓创新,真正突出以校为本的教研,使我校逐渐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成名之源。

二、积极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

在实施校本研修中,学校开展以理论培训、思想教育、经验交流、制度管理等方式,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切入点,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以《解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书,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宣传,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利用升旗仪式、政治学习介绍)、经验交流、未成年人教育法规、师德教育文件和“八荣八耻”教育等培训。真正把师德教育落实在培养教师事业荣誉感、岗位责任感、生活幸福感和对学生充满爱心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实施校本研修中,我校教师积极申报小课题,并得到了教研室的立项批准。为此,学校观看了郑州市教科所专家卢臻等三位老师的讲座,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在实施校本研修中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教师新课程培训,提高其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开展新课程标准研究、新教材研究,新教材教学设计与典型案例分析,学习《用心做教研》、《高效课堂22条》和《有效备课》等书籍,通过多种形式的通识性培训和自学教育理论专著,切实更新了教师教育理念,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增强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意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完善了教研组织,健全了教研制度

学校教研组根据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安排,结合各组教师实际,均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和学科课题工作计划,加强了对教师教研、教改的课题指导。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保障机制,整合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和课题组等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专业人员等校内外各方面的作用,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了平台。在实施研修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设立不同的内容,采取专题系列培训、自学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使教师的业务学习常学常新,与时俱进。严格检查,注重过程管理,建立教师继续教育个人档案,详细记载了每学期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资料,包括课后反思、论文、学习体会、教学点滴及研究的原始资料等。同时,在研修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查继续教育内容,从长远的角度确定教师的发展方向,尊重教师的个性,每个人都制定自身发展计划,确定活动内容,与时俱进,走自身特色发展的道路。

四、加强教育教学的研修

1.课堂教学技能培训。本学期教导处对教师的备课、说课、听课、评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环节开展培训,主要通过教学评优、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经验交流、课后反思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并对教师进行了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与此同时开展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专业知识更新与拓展等专业培训。各项培训主活动贯穿于学校的教研活动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2.教育教学能力的研修。开展小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教学评价、教育科学研究的培训,通过校本研训的方式,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武装教师,使他们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拓展专业知识,提高教研能力。并能紧密结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撰写教学经验总结及学科论文,探讨继续教育和小学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五、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1、继续开展读书活动。采取通读、选读、摘录读等形式,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自修和反思相结合,以教育教学专著为内容,开展读书活动,要求教师每人每年记读书笔记,并撰写读书心得。

2、严格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和课程表上课,每一节课后都要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教案书写要规范、要有创新,要及时对学生的各种作业进行细致批改。

3、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并作好记录,写好心得。

4、教师要积极按时参加教导处组织的业务学习,做好记录,完成各种任务。

我校在实施校本研修中积极为教师搭建了三个平台。即“走出去”与“请进来”的交流平台、领导班子与普通教师的交流平台、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的交流平台;实现三个结合。即个人自学反思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学研究培训与专业人员引领相结合、新课程标准学习与新理念课堂教学相结合。以培带训,发挥老教师的经验、年轻教师的激情、骨干教师的专业的三大群体力量,实现新思维的突破、新模式的突破、新方法的突破。

篇2

为大练体育教师基本功,全面推进我区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20××年4月,任城区体育教师基本功(教学技能大赛)在石桥中心小学举行。根据省市教学基本功大赛的要求本次展评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其中理论为当场抽签,教案设计。实践涵盖球类、体操、韵律武术、田径四大类共计十三小项。

纵观本次展评和比赛,评委一致认为,我区体育教师整体教学基本功较好,但选手差距较大,学段和专业发展不均衡。

1、绝大部分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较为全面,课堂教学设计清晰,显示我区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不错。

2、个别体育教师不重视基本功的全面提高。特别是韵律操、武术两大项目,个别体育教师动作僵硬不规范,滥竽充数,动作是是而非。

3、应加大教学基本功培训力度。体育教师如果体育教学技能不全面,在实际教学中肯定会忽视自己教学技能水平不高的课,从而在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的制定上带有片面性,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部分学生喜欢的项目没有接触到,学生学习锻炼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今后应进一步掀起体育教师大练基本功的,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经过精心指导,济东中学的靳新老师和济东二小的李刚老师分别于今年8月代表我区和我市参加省基本功获得省初中组一等奖和省基本功小学组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为我区和我市赢得了荣誉。

二、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执教能力,向高层次看齐。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体育课堂教学能力,迎接市、省能手和优质课评比活动,20××年4月,任城区小学优质课在济东一小举行,初中优质课在九中举行,高中优质课在任城二中举行。5月份。小学公开课在南张小学举行,初中公开课在济东中学举行,高中公开课在任城二中举行。回顾过程,大家一致感到:随着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在角色定位、在学习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新课程所倡导的“精讲多练、少教多学”和体育课程所倡导的“让所有孩子都动起来”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2、教学目标明确、合理、可检测,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得以落实并有效达成。

3、我们区所倡导的“合作探究法教学”在课堂中得到了贯彻,课堂上关注了师生的互动和生生的互助,“情趣导入—科学热身—体验练习—针对指导—游戏巩固—身心恢复”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4、教师的角色有了明显的变化,教师就是一个参与者、组织者、引导着,教师的激情、亲和力以及调控能力在课上体现的淋淋尽致。

5、教学步骤明确清晰,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6、重视体育器材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如将彩带运用到投掷教学中,将校垫子运用到障碍跑教学中等。

7、用音乐贯穿全课并用音乐控制开始与结束。

8、随着我区体育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经过精心指导,济东二小的李涛老师代表济宁市参加5月份举行的全省第六届小学优质课评比获得省小学优质课二等奖;11月,济宁九中的王勇老师代表济宁市参加省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获得“山东省初中体育教学能手”称号,快速跑一课也获得了大家一致好评。

三、加强学习,提升综合素养。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1.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改进新方法,接受新观念,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

需要。

2.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是于洪区小学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发展现状的需要

本区体育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所有教师的大多数,他们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强,但是教学经验少,教学能力欠缺,中老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固有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很难更新,专业能力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因此,全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教育杂志、科研书籍和报刊等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掌握已有的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研究状况,搜集相关研究的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掌控研究方向。

2.调查法

在研究的准备阶段,对于洪区小学体育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教学能力提升的态度和想法

以及对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需求,以便进行有针对性和有实效的研究。

3.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阶段,针对于洪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教师的需求,开展相关研究和培训活动,边实践,边总结,以行动促研究,不断摸索经验和规律。

三、研究过程

1.研究的准备阶段:发放问卷,了解需求

在研究的准备阶段,通过向全区教师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访谈等形式,了解全区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现状,以及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体育教师对于提升教学能力的内容、方法和培训形式的需求。

2.研究的实施阶段

(1)提高学科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水平

①提倡和鼓励教师以刊物为师,除了订阅像《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之类的书籍或杂志,还要通过网络自主研修、体育教师QQ群题库、撰写学习笔记等形式积累理论知识,汲取营养,支撑实践。

②借助校本教研和区域教研的平台,聘请省市级名师亲自对全区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和教授方法的指导,培训后及时组织各类技能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2)提高备课和上课能力,跟踪指导

这个研究层面依托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教研活动,帮助教师建立研究的意识,形成研究氛围,提高教师备课和上课能力。不同层次的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和提升水平,充分挖掘教师潜能,帮助教师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例如,开展新教师多轮磨课,上公开课;骨干教师上观摩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老教师上好常规课,使所有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努力的方向。以校本教研和区域教研为载体,通过集体备课、专题讲座、教学技能培训比赛、课堂教学大赛等形式开展教学研究。

另外,还要抓住一切机会参加市级以上的研修活动。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后通过学习心得交流和上模仿课等形式向全区教师汇报学习成果,在自己提升的同时,把好的东西带给所有教师,使全区教师都受益,使学习效果最大化,从而促进全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3.总结阶段

收集和整理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组织教师基本功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撰写相关论文。

四、结论

通过实践研究,全区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研究过程中,教师们也在不同层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找到了提升本区教师专业技能的方法,探索出了适合本区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1.形成一个模式

一个模式指的是“131”研训模式,即“1”指每个研究阶段都有一个主题;“3”指体育理论知识、体育专项技能、教学能力三个内容;“1”指一个宗旨,即全员提升的基础上加强梯队建设,打造本区精英教师,带动全区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有不同层次的提升。

2.采用两个方式

两个方式即请进来和走出去。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聘请各级名师专家来到本区给体育教师以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同时定期派教师到沈阳市内或外地体育教学比较优秀的学校或地区交流学习,取长补短,自我提升。

3.运用三种手段

三种手段即专家引领、自主研修、大赛推进。通过专家理论和实践指导,各种研训活动的开展以及各级各类竞赛的组织,帮助体育教师实现理论知识、专项技能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刘晋.体育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J].体育教学,2013(1).

篇4

一、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可分为知识层面、技能层面与态度层面。其中,知识层面包含:一般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及体育专门知识;技能层面则有:教学技能、教学管理技能、运动技能;态度层面有:健康身心、自我训练和敬业态度与服务精神。

体育教师教学专业化,一是强调专业知识。专业化发展不仅要求体育教师熟悉了解自己所教专业的必备知识,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当今社会知识的迅速发展使得教师学习更新知识的课程更为重要;二是强调专业技能的必要掌握。终身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要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因而,向学生传授终身学习的技能比传授学科知识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掌握必要的学科专业技能,培养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实践进行分析、评价、判断和反思的技能;三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倡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精神;四是强调专业知识的学术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专业化水平,不断创新。

现在的体育教学,特别是与已经逐步展开的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相关的体育教学,使中小学体育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主要是学科教育学的理论准备不足、实践能力不够。一句话,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够。当然,新的课程改革也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现专业化的机遇,但对于新课程的体育教学来说,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其教学理念的实践运用是一个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教师必须将其突破,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才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二、年轻体育教师教学思想紧跟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实际上就是要把有些教学问题的研究归回到教学活动的现实之中,使理论研究的思想切实运用于实践中。而教师在实践中对教育教学意义的主动探求,会推动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和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教师的主体精神没能在观念改革上得到发展和提升。这种情况下接受的有关教育教学思想,时常停留在字面上或表层;或者说它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如果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教育观念和思想的建设,就应当创造条件,使教师主动地去理解教育、理解教学,使自己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体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终形成自己教学的特色、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年轻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年轻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成为一个专业化的教师,关键还是靠自己,关键是要实现“个人专业的自主发展”。 首先,年轻体育教师要强化自主学习和研修。每位刚工作的体育教师,其本体性知识差别不大,条件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则各不相同。因此,多阅读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法等方面的书籍,拓宽视野,积累知识。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提高是课改的一项重要的策略和任务。因此,体育教师要自主研修课程理论,不断转换角色,努力实施新课程。要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实践。

其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学校是体育教师发挥才智的场所,也是教师进行体育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所以,体育教师要在学校体育教师群体中、在体育教师团队里,借助学校的各种活动和资源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一是,体育教师要在体育组研究教学。可采用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和集体评价等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新课程实施的教学活动中增进专业对话和协作。也可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子”等活动,加强教师个体之间的互动和指导,增加课余闲暇时间沟通的机会,从而共享教学教研成果。

第三,努力创造学习机会。创造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通过观摩学习其他学校体育教师的经验,增进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与运用的理解。加强学校、教师和专家之间的听课与交流,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第四,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可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建立与校外专家、教师团队的合作关系,立足学校搞研究,借助外力求发展,提高自身专题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专业化水准确性。

第五、通过网络平台研修。参与网络学习与讨论,为自身研修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和学习平台。经常浏览 “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网”、或中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远程教育研修网等专业层次较高的网站,学习相关文章、收集专业资料;参与网上论坛、博客等新媒体交流活动,在互动交流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年轻体育教师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教育改革为年轻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新挑战与新机遇。对于新时期体育教师来说,其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是个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我们一定把握时机,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在实践和研修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教师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机遇,新课改中的教师一定要树立专业意识,专业发展的意识,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作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不要作课程改革的旁观者。因此,作为自己应该:1、要树立课程意识。就是说,教师不要作课程产品的被动用户,而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开发、创造、实施、评价的全过程,参与了这个过程,不仅使得新课程从理想变为了现实,而且也会使教师自身获得专业成长的机会。2、教师要拥有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教师应该将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当成自己专业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新课改的真正参与者。年轻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研究主要应定位于“行动研究”,即“为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对行动研究”,教师的行动研究要把握好以下特点: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3、年轻教师要注重体育学科专业化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学科专业化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交给学生基本的知识,这种学科专业知识就显得格外重要。除此之外,年轻体育教师还要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学习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生物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等。总之,教师要改变坐、等、靠的旧工作习惯,树立主体意识,自觉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要具有科学研究意识;要主动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自觉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要树立新的知识观,立足于自我实践的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逐步培养反思能力;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成为一个有理性思考的人,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自己的职业和发展;要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改革,善于运用科学研究解决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要加强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总结,要学会分享教育教学经验。

五、结束语:

新时期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年轻体育教师自身要主动更新教育理念,积极适应素质教育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体育教师要主动融入教育教学研究团队成为新课程的主体践行者。既需要在体育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又需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行动研究,在课程实验、课程开发活动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开明出版社 徐世贵著 2003年11月第1版。

篇5

1、积极参加年段教研活动,与同组人员认真备课,共同研讨,把握好教材,积极思考并及时将工作心得发于博客上,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及教学风格。 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小学教学》《听名师讲课》《给教师的建议》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所提高。

2、做到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准确定位自己,用先进的理论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经常听课,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教育水平。

3、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时刻做到两个反思:教学前反思,教学后反思。

4、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观摩名家教学,撰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0xx年中小学体育研修计划书(二)教与学,是学校教育工作亘古不变的重心,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最基本的目标。体育学科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不能忽视育人的宗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尽快改变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能力,跟上现代化教育教学形式的需要。通过这次专家培训,为了让自己快速成长,特制定个人发展三年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掊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促进新建学校更好的发展。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课堂时效性,注重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二、总的目标

1.继续继承优良体育教育教学品质,衣着符合教师规范,以普通话教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提前下课。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树立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向业务水平高的“经验型”青年教师转型。

2.继续体育专业理论结合专业技能的学习。熟知《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等有关着作,更新个人专业知识、认识教材,做到因材施教;能科学合理地设计每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并与单元计划相配套;在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展示实践课中,开发教育资源,从而寻求自身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设计上有所突破。

3.坚持每周1-2小时的阅读,除教育教学类书籍,增加案例、课例的阅读参考,寻求在理论研究上有建树,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研究的能力,并结合实践有成效。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和发展型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独特风格。促进自我展示与自我实践,自我监控与调整能力,同时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构建个性课堂教学模式。

三、具体目标

1)继续自己的专业学习,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舒适、轻松的体育课堂环境。

2)继承优良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寻求自身教学特点,发挥所长,利用各种器材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逐步建立个人教学风格。

3)阅读有助于自身教学提高和教师个人素质提高方面的书籍,教学方法和理论方面等的着作

4)积极参与各教育教学类学术活动,做好笔记及完成其相应要求和功课。

有健全的职业道德,充满爱心、耐心、细心,有大胆的勇于尝试和创新之心,能多学多看多尝试,凡事多从学生的立足点出发,成为一个善良的,有个性,有思想的人。

第一年:在合格教师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认真上好每节课,力争达到优秀教师的水平。

第二年:多读教学方面的书籍,多观摩名师的课程,多进行教学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年:在两年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反思整合自己课堂,向骨干教师靠拢。

四、具体措施

针对以上的目标,我将在这三年里做到以下几点:

篇6

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草根教师,虽然我的成长有些曲折,但总体说来还是非常幸运的。

1996年从南师大毕业分配到观河中学。看到对角线才能画出50米跑道的泥地操场、严重匮乏体育器材室,我蒙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将如何实现自己的体育梦想呢?带着这样的困惑,我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那时,我们观音山归通州市管辖,上级组织的活动都由八一中学作为代表参加,赛课、运动会等等通通都跟我们搭不上边。学校又没有专职的、科班出生的体育教师,那时的我没有师傅的引领、指导,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生活在观中——那一方小天地中,像一只"井中之蛙".直到2017年,观音山划归崇川区管辖,我才有了参加各类活动的机会,这让我看到了"井"外的天空是多么地美好!

2017年,区教体局推进名师培养工程,我有幸作为培养对象,踏上了由"被迫"到"自动"、痛并快乐着的专业成长快车道。

回顾这四年的经历,我深切体会到:

一、目标——专业成长的自我觉醒

在教体局的安排和倪胜勇导师的建议下,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我将"南通市骨干教师"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成为推动我前进的强大动力,激励着我不断前进。这正如"跳蚤效应"告诉我们:人必须要有吸引他们未来的目标,这样才能唤醒生命成长的自我觉醒。

二、学习——专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古人云:"读书使人进步".为了使自己能跟上"名师培养共同体"成员的步伐,我放弃了喜爱的广场舞、手工编织等爱好,将业余时间都利用到学习上,正所谓"学无止境。我先天不足,唯有后天勤奋补上!"

1.阅读——促我自新

有人说:"体育教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一介武夫而已。"这话虽然说得有些偏激,但也折射出部分体育教师的个人修养、文化底蕴的不足,正是这种偏颇的看法成为制约我们体育教师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与导师——倪胜勇的第一次见面会上,他便教导我:"体育教师要想进一步发展,要想成为‘有为’之人,‘阅读’是最好的途径。"

我敷衍了一段时间,收效甚微,便没有了动力。王丽琴博士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新路"讲座,让我感触颇深,有一种想飞起来的冲动!是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我们去挤,总会有的,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日积月累,那将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呀!于是,我开始克服人性的弱点——懒。工作之余专注于阅读,由开始的茫然不知所措,不论什么书籍都读,到后来的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这为我积攒了教育教学理论,让我的体育课堂增添了生机和活力。现在,阅读已成为我生活中的常态,每天至少阅读一个小时,节假日适当延长。

2.研修——促我提升

区教体局安排各级各类专家的专题讲座,让我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更唤起我的提升意识,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只有恪守教师专业伦理,勇于探索,才能做一名与时俱进的体育教师。在"国培"学习、名师成长论坛和主题性研讨等研修学习中,我坚持做好笔记,反复琢磨专家的教育教学方法,及时整理自己的学习心得,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实现学习——反思——实践——总结——提升。

3.网研——促我起航

加入区名师培养共同体后,我虽然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但一直没能突破写作的瓶颈。偶然的机会,我加入到"学体"qq群,这样有了和全国各地的同行交流的机会。在群中,得知了《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的存在,在群内老师的帮助下,我开通了自己的新浪博客。在参加学体"草根争鸣"论坛活动中,我找到写作的素材;通过撰写博文,我达到练笔的目的,从而也提高了自己驾驭文字的能力。近四年,我在国家级刊物《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已发表12篇文章。

篇7

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是对体育教师整体素质的基本反映,通过此次技能大赛,您认为应该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

夯实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功,提高教学质量

赵永忠(新疆教科院)

新疆代表队在今年自治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的基础上,选拔出六名体育教师于12月11日赴克拉玛依市参加了为期12天的集中训练。这六位体育教师中有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汉族,他们克服了生活、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困难,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每天的训练中。集训中,老师们不仅要熟练掌握中小学生广播操和武术操、队列队形、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舞蹈这四大部分的集体项目,还要掌握理论部分(撰写教学设计教案,听课、评课),以及本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实践部分(自选项目,规定项目共计三十个),这是对每个参赛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严峻考验,新疆代表队本着“务实创新、全面练兵、以赛促培”的原则,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

通过参加这次比赛使老师们认识到,做一名教师难,做一名体育教师更难,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贯彻实施《课程标准》,夯实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日趋重要。体育教师承担着发展学生健康体能、传授良好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只有注重加强自身锻炼,才能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体育教学的需要。

开阔视野 坚定方向

张弓(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由于受过去的一些思想观念的束缚,一部分体育教师笼罩在“职业怠倦”的阴影下,工作只是低水平的重复。如何注重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加速体育教师成长的专业化进程、提升教学水平已是各级教研员工作的当务之急。体育教师若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新课程,则必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做到以下几方面:

1.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首先,观念的改变是教师对体育新课程的作用和改革主体地位的肯定和确定。我们强调教师就是课程,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把教师融入到改革的大潮中来,教师要面对课程的建构,认识课程改革的作用和意义。观念的转变还体现在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合理性的认可。作为改革的实施者,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才能主动接纳、积极践行,使课程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其次,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基本依据新课程标准规定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目标和基本方法。新课标需要有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等。在熟悉理论的前提下,多组织类似于基本功类的专题培训,让教师经常性、目的性的进行相互的研讨、提高,让教师更注重课堂实效在教育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的重难点等方面相互切磋与交流,进而提升专业能力。

2.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观、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

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才能不断的加强自我修养,加强自己的形象塑造,成为一个自我形象良好的合格载体。体育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甘于吃苦就是要求体育教师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组织好每天的“两操”、课余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工作,认真、踏实、任劳任怨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和成绩赢得同事在工作上的支持,以及领导对自己的赏识和关注。此外,善于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具备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

3.加强教师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受到传统体育教学以传授技术为主的理论思想影响,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束缚、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生力军,学校体育的教学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体育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不但要具备一身过硬的基本功,搞好教学,同时要善于记录、反思和总结,提升科研能力,记录能够帮助我们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累积下来,而反思和总结能使我们有时间提炼和升华这些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寻求创新。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使体育教师向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研究型教师努力。

海汶(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强化体育课关键在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技能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课的兴趣和锻炼效果,这样的比赛对于提高广大体育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都会有重要意义。在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决议的过程中,这样的比赛将会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对于此次大赛的项目设置、比赛方式、组织方式及评分规则方面,您有何建议?

赵永忠 (新疆教科院)

对本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建议:

一,既然是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参赛教师应参加所有自选项目的比赛,并且在所有的项目中抽签上模拟课,这样才能体现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

二,评审专家应聘请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教研员担任,因为他们对比赛项目相对比较熟悉。

张弓(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本次比赛在各方面都较以往有了不小的改善,但在个别细节问题上还有待提高。首先,在项目设置上,模拟授课的教材选择太不接地气,小学的内容多是中学的,中学的内容多是高中的。高中和初中一起评课,两块目标还不一样,评委老师水平差异大。在裁判过程中,脱离了比赛规程的要求,只强调专业性,而忽略了模拟授课中的对象和方式,与实际教育教学的授课脱轨,使得教师在本次比赛中慌了手脚,抓不住重难点,就失去了模拟授课的意义,脱离了教师的课堂,模拟授课就体现不出它的价值。

此外,在组织上安排强度太大,体能消耗大。评分方案不透明,所有参赛选手不知道如何计算成绩,也不知道自己的各项成绩名次,成败在哪一无所知。比赛中裁判的评判尺度不一,项目不同打分的尺度和把握点也不一样,失去了比赛的价值和公平性。

建议:1.比赛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交流,比赛时要给参赛选手更多学习的机会。2.评分方法提前告诉各省带队领导,让领对较好的把握比赛的进度。3.评委的评分点一定要接近教学一线。4.主办方能够推出一些优秀的参赛教案、评课,模拟授课的视频等供大家学习。

陈明祥(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国家此次比赛从下文到比赛的时间太短,省里没有充分的时间选拔和准备,建议至少提前半年下达相关文件。各省派出的教师都是层层选拔的,体育教师的发展环境也不是特别乐观,希望设置奖项的时候,设置成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教师指导奖,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广播操、武术操比赛十几个队同时上场比赛,且是排成纵队,评委也只是看个大概,无法看出各个参赛教师的真实水平。从参赛教师项目选择均衡性来看,建议减少广播操、武术操和队列队形的分值所占的百分比。队列队形比赛建议每个参赛教师自喊自做,这样更能体现教师的水平。广播操、武术操和队列队形是先计算团体分数,再分别计算到每个参赛教师身上,这样对有些优秀的参赛教师不公平。广播操、武术操所占比例建议减少到5%,队列队形所占比例不变。

比赛的项目设置上,从一专多能的角度出发,建议每个参赛教师必须选择两个自选项目,所占百分比建议减少到25%,以引导高校学生认真学习运动技能。

如果比赛时间允许,每个参赛教师选择两个规定项目,其中一项为参赛教师自己最擅长的,另一项为最擅长的一项和两个自选项目除外的7项中抽取一个。所占百分比建议增加到40%。

海 汶(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1.规定项目选择教材的统一性和适用性问题

在规定项目中,分中学组和小学组,但在实际教学中各地区所使用教科书的版本是不同的,而且有些教材的名称混乱不能统一;此外,比赛中中学组是有初中和高中之分的,而高中实行的是模块教学,在比赛中规定项目比赛,有的教师对教学对象把握不清。因此,亟需对现有教材进行梳理,请有相关专家把关,使教材名称科学化。

2.规定项目的抽签问题

一是取消大项目的抽签,直接抽小项,但竞赛规程公布须提前,让教师有充分的准备时间;二是直接规定教材,像自选项目一样让参赛队自主安排,但队员间不能相同,目的是展示最好的教学。

3.评审专家的组成问题

由于教师技能比赛不是用时间、距离、高度等量化指标来评判成绩,而是根据动作规范性与运用效果由裁判员凭自己的经验和直观的感觉进行评分,这种评判方法给评委们增加了评判的难度。在比赛过程中,要求各项目裁判严格遵守比赛规程,尊重运动员,尊重客观事实,严肃认真、公正地裁决,秉公执法,以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和专业的裁判素质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此次比赛裁判是由各省市大学教师选派,但没有制定相关的同省教师考核裁判回避制度,造成比赛评判公正性的缺失。建议建立以高校专业教师为主的专家库,今后技能比赛的评审专家主要将在专家库中抽取,并且制定评审中的回避制度,以提高专业性和公正性。

4.成绩公布与奖项产生问题

成绩录取的方法,应提前告知,比如本次T值计算方法的取分,会前未明确公布,还有笔试部分考试成绩没有公布,造成公开性的缺失。

篇8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首先主管副校长在班子会上向中层以上干部传达和学习文件精神,认识体育专项督导检查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和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接着向教职工传达文件精神,组织体育教师学习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让广大教职员工进一步明确,加强体育锻炼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气质、性格,并且引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全校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

二、制定方案,开展工作。

我校一贯把体育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建立校长领导下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分管负责制。成立校体育领导小组,刘晓峰校长任组长,王春富副校长任副组长指导学校体育的全面工作。成员:政教主任、教务主任、团委书记、总务主任、体育教研组长学期初商讨工作计划、注重过程检查、及时进行期末总结,把体育工作作为学校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政教这一条线,做好班主任工作,督促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学校主要领导积极学习国家体育教育工作政策和法规。学校每学年的工作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中,都把体育教育工作的内容作为重要的一项。学校还有专项的体育教育工作计划和专项工作总结,从而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自查结论:

1、加强师资培训,构建优质教师队伍。

三井子中学一直把优化学校体育、卫生教育师资队伍作为提高体育、卫生工作水平的重要方面来抓,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学校按规定配备专职体育教师3名,专职校医1名,为了保证体育、卫生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学校积极为体育、卫生教师购买服装,不断选派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培训率达到100%学习,其中李泽军(组长)和李迎奎老师都毕业于体育学院,具有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具有从事体育教学必需的基本能力,包括:口令清晰、响亮,口哨运用自如,动作示范准确,语言表达清楚、简练,教法恰当、新颖,队列调度合理;有教学总结和教研能力,有组织体育竞赛和运动训练的能力;学历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校医宋术荣老师虽然不是医学专业毕业,但她熟知相关的医学知识,了解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经验丰富,并刻苦研修,责任心强,能够出色的完成所负责的各项工作任务。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正常教学秩序。

篇9

2、提高综合素质:俗话说,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体育教师也是如此。教师只有认识到了体育课的重要性,理解了体育课的教学目标,那么就要想法设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因此教师必须强化自己的体育综合素质,就应该加强各方面的学习,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多学习和掌握体育有关方面的知识,才能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1)教师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不仅要身体强壮、意志坚强,还要在体育学习和工作中,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因为体育教师工作的特殊性,需要经常带领学生一起运动,不仅课时任务重,还要长年累月地在室外上课,教学强度大,如今各种竞赛和评比竞争又激烈,不得不在工作之余积极地充电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以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而参与教育科研,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运动技术、技能等,都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予以支撑。否则,体力和精力难以得到保证,很容易影响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更谈不上充电学习提高了。任何一个体育教师要在其岗位上有所成就,就必须练就一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让体育教师娴熟地驾驭体育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及时地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得到有效改善,不仅有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还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敢于吃苦、积极进取:体育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敢于吃苦,要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组织好每天的“两操”,课外活动的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学校参加各种田径球类比赛的集训等工作,认真、踏实、任劳任怨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在工作上的支持,让领导对自己的赏识和关注。但是,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仅仅只是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够的,还要善于认真总结自己的得失,反思在教学和工作中的成败,善于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具备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

(3)积极参加教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体育教师要想学到更多的东西,促进自己专业的成长,就离不开一个优秀体育教研组的影响和培养。首先,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在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少不了体育教研组优秀教研文化对自己的影响。积极参加教研,能吸取同组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科研方法等。做到学海无涯、勤能补拙、不甘落后。

3、教师上好体育课要有热情:

(1)让每一位体育教师爱上体育课。小学体育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明白了这一教学目的,就会增强工作责任心。上课前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时精神饱满,示范准确,指导更到位;下课后,认真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这样做,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让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越来越喜欢上体育课。观念的转变,其实就是思想认识的转变,思想认识提高了,教师也就有了爱上体育课的动力,有了动力,那还有什么体育上不好的呢?体育课上好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在长年累月的锻炼中,不就能更好地提高吗?

篇10

《江苏教育研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是本着什么原则进行的?坚持了哪些基本理念?

修订工作组:修订课程标准坚持几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实验稿课标所确定的指导思想、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二是一以贯之地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修订是为了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时展的要求。三是坚持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应以共同性和原则性的内容为主,不可能、也不应该过多地涉及过于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四是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修订过程应是一个不断听取意见、不断调查研究、不断讨论和分析、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广大专家和一线体育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这几条基本理念是构建新课程的核心思想。可以说,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坚持了实验稿的主要思想和精神。

《江苏教育研究》:请给我们介绍一下修订后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修订工作组:总体看,修订后的课标大约有这样几方面的变化:

一是调整课程名称。将义务教育阶段该课程统一取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这主要出于三点考虑:第一,更加充分体现“体育为健康”的思想,也是为了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第二,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课程名称情况来看,课程名称基本上都是统一的。第三,通过调查,大多数人认为应统一课程名称。

二是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虽然强调以体育学习为主,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融合了部分健康行为养成和健康教育的内容,这样,可使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辅相成,更有助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三是对性质表述更加清晰和明确。修订后的课标在完善实验稿提出的课程性质定义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本门课程的四个特性,即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基础性主要强调学生要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实践性主要强调“身体练习”,即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体能的练习和体育游戏活动。综合性主要强调两点:第一点是注重健身育人功能,即本门课程既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又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规范意识、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第二点是强调本门课程以体育学习为主,同时融合部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是合并学习领域。修订后,将实验稿中“学习领域”改为“学习方面”,将实验稿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领域合二为一,最终形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

五是提高课程内容的指导性。修订后,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改为了“课程内容”,以举例的方式,列举了一些教学内容供一线教师选择,并增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课程内容以“水平一”和“水平二”表述,重点发展学生的基本身体活动能力,倡导多采用体育游戏活动以及义务教育阶段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

六是加强教学建议部分的针对性。主要从设置学习目标、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且力争内容的明确和简洁。

七是重视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评价建议除保留了实验稿的评价思想和主要内容外,还作了以下一些调整和修改:考虑到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都是为了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和发展,故在评价建议部分去掉了实验稿中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为了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增加了可供教师直接参考的案例。在对“体能”的评价中,特别注意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除此之外,还特别增加了“体育教师应正确处理体育学习评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中考’和‘体育、艺术2+1’等测试之间的关系,避免大量的‘应试课’冲击和替代正常教学课的现象,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说明。

《江苏教育研究》:课程标准的修订删减了“繁、难、偏、旧”,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繁、难、偏、旧”是什么?

修订工作组:大家都非常清楚地知道,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繁、难、偏、旧”是指那些复杂的竞技运动体系内容。至于删什么,减什么,是指那些与学生生存、生活无关紧要的、对促进健康作用不大的运动技术和内容。例如删去铅球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包括背向滑步推掷铅球的复杂运动技术;减去中国竞技体育界影响最深的“跨栏”运动技术教学内容等。这都是因为它们虽然在竞技运动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形成了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完整体系,但并不一定对学生今后生存、生活和身体健康有非常直接的作用,完全可能以一种更为直接、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内容来取代。

《江苏教育研究》: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实施修订后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关注?

篇11

一、小学体育校本教研现状

1.体育学科认识因素

社会与学校对体育学科的认识误区,体育学科的教师逐步被边缘化,又因为意识上的误区使体育教师有意识地学习、研究、实践较少,对教研没有深入的学习与实践,导致了体育学科教研的“低效”。

2.体育学科组织因素

校内现有将7个科任学科划分为一个教研组,这种组织结构不利于学科教研功能的发挥。

3.体育师资专业性不足

在教研时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学习、研究、实践、探讨,效果不太明显。校内教研多是教师个体说课、上课、评课,或教师从自我角度出发,三言两语的发言没有对教学、教研问题和困惑聚焦。

4.教研缺乏区域引领

区域教研员作为本学科指导者和引领者,应参与到学校的校本教研中,指导教研主题的确定、教研内容的安排、教研方法的确定、教研效果的呈现等,但由于区域特点,一个区体育学科仅有一名体育教研员,而全区公办小学和体育教师人数众多,一个学科教研员面对的是区域所有学校和一个学科所有的体育教师,教研员工作覆盖面宽。

5.校本教研形式单调

由于区域内个类别学校众多,学校对教研经费和支持力度不一,有些学校没有订阅与教育研究相关的杂志,没有提供国内、国外教研情报信息、咨询服务、研究成果与经验。

二、小学体育校本教研对策研究

1.教研组的整体发展

在全区域内各小学推行的由教研员、学校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建立起来的对教学、教研专业管理机制,由教研员、学科组长、学科教师建立起来的学科教学、教研、学业测评的专业指导机制,从三级(区、校、组)两线(专业管理、专业指导)的“三级教研联动”中,形成学校学科教研共同体,促进教师同伴互助,合作成长,团队发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这样的小学体育校本教研为体育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思考。

2.教研组长能力提升

让教研组长更有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了主人翁意,让教导处更有左右臂得力助手之感,对学科的指导更具有专业引领作用。教研组长不同于以前,只是对事务工作的传达,通过有效校本教研的开展,从专业管理上教研组长在管理能力上得以提升,从专业指导上教研组长在业务能力上更得以提升。

3.学科教师专业进步

让体育教师回顾课堂教学:备课、教学设计、上课、评课等方面的研究,形成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让教师体验到职业幸福感。

明确了学科的最新动向,多角度拓展了教研的思路,促进了课堂的研讨,增进了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关注,知道了自身的发展方向。提升了学校学科教学的研讨深度,让教学变得规范和有效。

前所未有地增强了教师教研的责任心,并落实了每级的任务,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以常规促规范,开展教务常规督查;以活动促特色,开展学科实践活动;以科研促提升,形成小团队微型研究课题。

对促进体育教师对组织教学过程的深入钻研,提高了教师上课、评课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形成体育校本教研组织体系,让教研有保障

“三级、两线、三主题”的体育校本教研系统性更强,强调系统中“三级”要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要破除传统教研中区域促进、学校促进、教师自我促进中各自为政的格局,通过专业管理和专业指导保障的方式达到校本教研系统的整体发展,最终作用于教师,促进专业发展。对课程性质而言,由“补偿型教育”向“提高、参c型教育”转变。对学校教师而言,由“被动性进修”向“主动性、参与性进修”转变。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使教师得到可持续发展,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对课程培训的方式而言,由“单一性、封闭性”向“多样性、开放性”转变。面授、研讨、实践研究、主题研究、专业会议、示范教学、问题解答、自修阅读等等。对培训机构而言,由“学校权威型”向“共同协作型”转变。

(2)形成体育校本教研活动体系,让教研有根基

区级活动六大系统:集中培训、集体视导、质量检测、现场研讨、学科教研、蹲点视导。校级活动四大系统:大组教研、小组教研、联线教研、联片教研。建立“1+X”模式的。体育校本教研的研修团队以“项目+团队、分工+轮换”的创新格局打破了传统研修模式的弊端,将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进行有效整合,有效构建了一个个研究型、学习型“同研联盟”共同体团队。建立“实施共同体”,营造“专业研修场”,衍生“个人情怀”与“团队情感链”。

把“开展自己的教研,解决自己的问题,亲历自己的成长,促进自己的提高”作为教研目的。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确实受益匪浅。校本教研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关于开展有效教研的认识,通过区校级十大活动系列性研究,在符合区情、校情、师情的实际环境中,真实开展体育校本教研,确实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深度发展。

(3)形成体育校本教研实施体系,让教研更有实效

通过“有效教研、有效教学、有效测评”的三大主题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将教研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三大具体问题为对象,研究有效教研是有效测评的前提,有效教学是有效测评的基础,有效测评能促进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充分发挥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才能去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让教研有效,并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真正发展。

2.建议

虽然小学体育校本教研搭建了校本教研组织体系、培训体系、活动体系、实施体系、支持体系、评价体系,但要从区域整体推进还需形成教研共同体且均衡发展,否则仍然各校各自为政,资源不能最大化利用和整合。

(1)建立教研共同体

在全区域内各小学推行的由教研员、学校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建立起来的教学、教研、管理机制,对学校学科教学、教研、测评的研究,形成学校学科教研的共同体,促进教师同伴互助,合作成长,团队发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建立教研共同体。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体育学科教研组校本有效教研即“以体育学科为本的教学研究”,着眼于在真实的体育组教学研究的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学测评有效性,从而推动体育学科教学的顺利实施,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3)区域整体均衡发展

区域推进即从全区整体发展出发,发挥“整体优势”,推进学校、学科、教师的发展,促进教研共同体形成,起到区域整体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

(4)研究校本教研模式

以解决学校体育组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将教师的日常教学、教学研究、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团队精神和同伴互助,为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成长提供有效平台,努力研究和构建“协同工作、共享智慧、和谐发展”为宗旨的体育校本教研模式。

希望达成:在有效体育校本教研研究中发挥“整体优势”,推进学校、学科、教师的发展,促进教研共同体的形成,起到区域整体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形成学校体育学科教研共同体,促进体育教师同伴互助,合作成长,团队发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篇12

二、同课异构的概念

“同课异构”中的“课”是指教学内容,“构”是指教学设计。“同课异构”就是针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不同的学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自身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构想,由此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继而进行施教。

三、校本研修的实施

校本研修的实施首先以体育教学为突破点,选择四年级的快速跑教材做为课题。上课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有的采用自主学练式,有的采用导入式,有的采用情境式。教师对教材的切人点和角度也不同,有的从运动技能的形成切入,有的从运动参与切入,有的从心理调适切入,有的从人际交往切入。在体育课的开始部分中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导入,如游戏、设问和讲故事等方式。

给参加校本研修教师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学习目标①学生能知道加速跑中跑的速度要逐渐加快。②学会加速跑的方法,做到摆臂积极,跑得轻快。③乐于参与游戏,与同伴密切配合,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学习内容①奔向南京2014青奥会(加速跑)②游戏:“舞龙欢庆”。

本节课开始,就以明了的方式切入主题,教师手中的“奔向南京2014”字样烘托出迎接青奥会的喜庆气氛。教师进行激励性导入:迎接青奥会要用实际行动,阳光体育的开展要求我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强身健体,下面就进行慢跑练习并做一套彩带操。通过玩彩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确保学生能热情饱满地参与学练活动。

主教材50米加速跑的教学中,首先带领学生做一些辅练习:原地摆臂和高抬腿,然后讲解、示范,重点提示学生跑的速度要逐渐加快,利用火车启动时的声响给学生以提示,帮助他们理解加速跑的加速含义,并跟着音乐做一次原地跑步。接着请一名学生示范50米加速跑,并根据学生的示范动作加以点评。然后组织学生先进行站立式起跑的30米加速跑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注意点评,一个往返后过渡到50米加速跑。练习中采用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兴趣,金黄色彩带作为奖励送给做得好的学生。彩带飘起高度的变化反映的就是学生加速的过程,练习结束后简要点评学习效果。

在放松环节,集体站成五环形状,欢天喜地扭秧歌,迎接青奥会的到来。在音乐的伴奏下举起手中的彩带拼成五环标志,高呼“祝2014南京青奥会圆满成功”。

四、校本研修的成效

1.我校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形成了精致而细化的教学过程和环节,优化了课堂结构。

2.同学科同课题的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教学班级进行施教,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给予听课教师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3.集中集体智慧,集体研讨,实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带来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4.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参与的教师“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通过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踏踏实实地经历“理解教材——独立设计——教研组说课——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的校本教研过程,并在研讨中达成共识,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5.“同课异构”校本研修为教师提供更为便利的交流互动机会和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对教材的重难点及热点问题进行共同探讨,交流彼此的观点。在教学理念、教学风格上带给参与者更多的思考,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师钻研教材的重要性。相同的教材,不同的教法建构出完全不同的课堂;多维的角度,不同的策略在彼此交流之中碰撞、升华,达到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有效结果,直接引发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升。

五、校本研修的反思

1.潜心钻研,形成风格。教师对于新课标的理解和体验不同,自然会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不同的教学特色。“同课异构”中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形成各显风采、各具特色的课堂,成为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