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5: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五年级数学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计算下面各题.

二、探究新知.

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教学例1(没有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师提问:回忆一下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遇到有括号的,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师谈话:请同学们打开书136页读一下第一段的文字.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1.出示例1:计算

2.观察算式:这是一个加减混合运算的等式;

三个分数是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时应当从左往右计算;

分母不同,计算时应先通分.

3.学生独立解答.

第一种算法:

第二种算法:

思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便?

教师强调: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4.总结没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5.反馈练习:

(二)教学例2(有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继续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出示例2计算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号)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学生独立解答.

思考:这道题为什么分步通分计算比较好?

3.总结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4.反馈练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四、随堂练习.

1.填空.【继续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____________相同.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______________;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____________,后算______________.

2.计算.

3.计算.

篇2

【情景说明】首先,虽然本套教材不是从过去的整除定义出发,而是通过一个乘法算式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但在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只是略去了许多中间描述。因此,要注意,只有在这个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积都是整数的情况下才能讨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其次,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第三要注意区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和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别。第四,要注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时我一开始引导学生从因数的概念出发求18的因数,也就是让学生明白:那两个整数相乘的是积是18.找到时候引导学生有序的思考。等学生把18的所有因数都写出来,再让他们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来。为后面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做准备。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P12一14,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本12页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操作空间,初步感知。

1.同桌用12块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要求: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才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

2.学生动手操作,并与同桌交流摆法。

3.请用算式表达你的摆法。

汇报:1×12=12,2×6=12,3×4=12。

【评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想象、表达等环节,既为新知探索提供材料,又孕育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思考方法。

二、探索空间,理解新知。

1.理解因数和倍数。

(1)观察3×4=12,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完成以下板书:

3是12的因数

12是3的倍数

4是12的因数

12是4的倍数

3和4是12的因数

12是3和4的倍数

(2)用因数和倍数说说算式l×12=12,2×6=12的关系。

(3)观察因数和倍数的相互关系。揭示: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指的数是整数(一般不包括O)。

2.求一个数的因数。

(1)出示2,5,12,15,36。从这些数中找一找谁是谁的因数。

学生汇报。

师:2和12是36的因数,找1个、2个不难,难就难在把36所有的因数全部找出来,请同学们找出36的所有因数。

出示要求:

①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合作。

②可借助刚才找出12的所有因数的方法。

③写出36的所有因数。

④想一想,怎样找才能保证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教师巡视,展示学生几种答案。

生1:1,2,3,4,9,12,36。

生2:1,36,2,18,3,12,4,9,6。

生3:1,4,2,36,9,3,6,12,18。

(2)比较喜欢哪一种答案?为什么?

用什么方法找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按顺序一对一对找,一直找到两个因数相差很小或相等为止)

师:有序思考更能准确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完成板书:描述式、集合式。  

   (3)30的因数有哪些?

【评析】学生围绕教师出示的思考步骤,寻找36的所有因数。既留足了自主探索的空间,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导,避免了学生的盲目猜测。通过展示、比较不同的答案,发现了按顺序一对一对找的好方法,突出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3.求一个数的倍数。

(1)3的倍数有:——,怎样

有序地找,有多少个?

找一个数的倍数,用l,2,3,4……分别乘这个数。

(2)练一练:6的倍数有:

,40以内6的倍数有:一o

【评析】由于有了有序思考的基础,求一个数的倍数水到渠成,本环节重在思考方法上的提升。

4.发现规律。

观察上面几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例子,你对它们的最大数和最小数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汇报,归纳: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I,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评析】通过观察板书上几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放手让学生发现规律,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三、归纳空间,内化新知。

师生共同总结:

(1)因数和倍数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2)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应有序思考。

四、拓展空间,应用新知。

1.15的因数有:——,15的倍数有:——。

2.判断。

(1)6是因数,24是倍数。(    )

(2)3.6÷4=0.9,所以3.6是4的因数。    (  )

(3)l是l,2,3,4……的因数。    (  )

(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2l,这个数的因数有l,5,25。(    )

4.选用4,6,8,24,1,5中的一些数字,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一句话。

5.举座位号起立游戏。

(1)5的倍数。

(2)48的因数。

(3)既是9的倍数,又是36的因数。

(4)怎样说一句话让还坐着的同学全部起立。

   【评析】本环节的前3题侧重于巩固新知,后2题侧重于发展思维。通过“说一句话”和“起立游戏”,展现了学生的个性思维,体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体验有序思考的重要性。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

一、留足空间,让探索有质量。

留足思维空间,才能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发挥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探索成为知识不断提升、思维不断发展、情感不断丰富的过程。第一,把教材中的飞机图改为拼长方形,让同桌同学借助12块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由于方法的多样性,为不同思维的展现提供了空间。第二:放手让每个同学找出36的所有因数,由于个人经验和思维的差异性,出现了不同的答案,但这些不同的答案却成为探索新知的资源,在比较不同的答案中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思考方法。第三:通过观察12,36,30的因数和3,6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由于提供了丰富的观察对象,保证了观察的目的性。第四:让学生“选用4,6,8,24,1,5中的一些数字,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一句话”。不拘形式的说话空间,不仅体现了差异性教学,更是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的不同发展。

二、适度引导,让探索有方向。

引导与探索并不矛盾,探索前的适度引导正是让探索走得更远。探索12块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教师提示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可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这样的引导,是尊重学生不同思维的有效引导。

篇3

2、结合课文介绍的“读书计划的制定”和“读书计划的执行”两部分内容领悟总分的写法。

3、初步学会制定读书计划。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爱读书吗?都读过哪些书呢?

2、课外书种类繁多,我们应该怎样提高读书效率,得到读书的最佳效果呢?我们学过这篇课文以后就知道了。

3、板书课题:16 读书要有计划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读书为什么要订计划?怎样制定读书计划?怎样执行读书计划?)

二、自学课文

1、过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学习。出示学习要求:①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选学习小组长组织学习。②读通课文,解决提出的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朗读情况。

2、交流讨论学习收获并相机指导。

(1)相机板书:读书计划 ①书名 ②计划时间 ③每日进度

(2)你能读懂《明日歌》的意思吗?(有人考证这首诗应是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次子文嘉所作。大意是:过了明日,还有明日,明日是何等的多啊!如果天天总是等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日,一事无成。)

(3)你们还知道有哪些鼓励督促人们抓紧时间读书的古诗或者是名言警句? 《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使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 韩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

四、总结课文

1、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说明“读书要有计划”这个问题的?画出段落中总述的语句。(先讲了读书要订计划,再讲了读书计划要切合实际,然后讲计划制定后要认真执行。)

2、所画的句子和其他的句子之间什么关系?(总分)

3、引读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

五、制定读书计划

1、就自己最近打算阅读的一本书,订一个读书计划。

篇4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从统计的角度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作用,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习题单等。

【课前准备】

课前交流,了解学生现状,拉近师生距离,为课堂引入作好铺垫。

1.同学们,有认识我的同学吗?

2.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有没有感到新鲜好奇的同学?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想问问老师?(好奇心是学习者的第一美德,我喜欢向我提问的学生。)

3.玩游戏

同学们,大家既然这么把我当熟人和朋友,那我们一齐来玩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做:相反的游戏。(介绍方法)什么意思呢?老师让你举左手,你就举右手,老师让你起立,你就坐下,明白了吗?

第一轮:举左手;举右手;举双手

第二轮:举左手;举右手;举双手;起立(别被老师误导了);坐下(这下大家反应够神速,老师佩服大家,好!坐下);(我就知道有人会上当)起立!这就对了嘛。

第三轮:好玩吗?有意思吗?还玩吗?

同学们,刚才这个游戏主要目的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让我们可以轻松自由的进入课堂。不过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就不用这个规则啦,老师让你们干什么你们还得干什么。(也就是老师让你举手就得举手,让你回答问题就得…)明白了吗?那么现在准备上课。

询问学习小学建设情况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1.开场语:同学们,课前玩游戏的时候,老师一共出了10个口令,如果每做对一次计一分的话,回想一下,你得了几分?

(评价:老师真佩服大家的反应速度;老师喜欢你这种实事求是的风格;)

2.过渡语:老师在来给大家上课以前,也在我自己的班上做过这样的测试,并用收集了部分同学的成绩,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读出哪些数学信息?

3.提出问题:

根据这几个抽样信息,你觉得,老师班的同学是男生反应快?还是女生反应快呢?说说你的理由。

二、合作探究

(一)师生互动、激活思考

1.注意点拨:个人、人数、总分、平均分。(适时板书)

2.大家的想法都挺有道理的,究竟哪种比较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呢?说说你的看法。

比总分为什么不行?(人数不同、不公平)

个人成绩能代表男生的综合实力吗?

3.比较平均分有什么好处呢?

平均分是综合所有数据进行考虑的,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男、女生各自的综合水平。

大家的分析已经接近了数学家的思考,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对一组组大小不一的数据进行统计(板书:统计)分析时,总想找到一个同样多(板书:同样多)的数据,从而反映出这组数据的一般规律。

(二)移多补少、求和平分

1.男生数据

大家把目光关注到男生的统计图上,谁能通过移动这些小方块,让每个人的成绩看起来同样多呢?

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完后,男生组每人看起来都得了几分?(课件)

大家知道由这三个数据内部移多补少后产生的新的数据6,叫什么名称吗?

对,在数据分析时,人们最常用的一个统计量正是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准确的说,6是2、10、6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和老师一起说一遍……)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通过计算来完成,谁再来说说这种方法?(板书算式)

这个计算,我们经历了两个程序,先求出这三个同学的总分,再平均分给这三个同学,我们把这一方法称之为求和平分(板书:求和平分),也能得得到2、10、6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

2.女生数据

谁能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到女生的平均数呢?(课件)

如果用求和平分的计算方法,请一个同学说算式,老师来板书(板书算式),唉,这里为什么要除以4呢?这个7又叫什么名称呢?谁能准确的说一说,这里的7是哪些数的平均数呢?

咱们一起说一说。

(三)深度对话、理解意义

其实,无论合并平分也好,移多补少也罢,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这一组数据看起来一样多,这个同样多的数就是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1.提出问题

现在让我们抬头看看我们的杰作吧!如此的整齐,好看吗?好看之中,你能发现什么不合理的问题吗?或者说,这反映的是每个人的真实情况吗?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儿?

这分真的说给就给吗?是真给还是假给?对,这9分天经地义地就属于刘英,而陈心语即使是死皮赖脸,也只能接受2分的现实。同样的道理……

通过还原,此时,你对平均数又有什么新的理解呢?说实在的,这个问题非常困难,为了降低难度,老师给大家一点提示:

(1)平均数是怎样产生的?

(2)平均数反映地是谁的水平?

(3)平均数是真实的数?还是虚拟的数?

2.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对,平均数是通过数据内部的移多补少得到的一般水平。

它反映地是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板书:整体水平)

由此,我们完全能体会:这里的平均只是数据统计上的平均,而不是现实意义上的平均分,大家能体会吗?

打个比方,我们看男生组的平均数是6,而李平的得分也正好是6,你个人觉得哪个数据是真实的?哪个数据是虚拟的呢?(课件)

同意吗?对,我们统计出的平均数彻头彻尾的是一个虚数。(板书:虚数)但这个虚拟的平均数却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3.深入理解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当人数或者数据的个数不一样时,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是公平合理的,从这几个数据分析,王老师班上的男生反应快,还是女生反应快一些?

说到公平,我想采访一下男生,这样做真的就非常公平吗?你有什么建议?

对呀!要做到更公平,似乎我也应该再调查一位男生才行?王老师当然有备而来?我一下找来了三个男生成绩,你想把谁的成绩纳入来次统计之中呢子?

(学生选择)

这种情况下,不计算,猜一猜,这时候他们的平均数大概是多少?

这个不难,聪明的孩子一合计就准,不过,我想采访一下大家,你会猜此时的平均数是2吗?10呢?你有什么发现?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其实,这是平均数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它一定介于这组数据中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你能列式算出这种情况下的平均数吗?

如果选择的是别的同学,又是什么情况呢?你想抽谁?你是怎样得到此时的平均数的?

现在,请大家组合这幅图,对比一下这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难怪有人说,平均数这东西很敏感,任何一个数据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现在看来,这话有道理吗?(生:有)其实呀,善于随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这正是平均数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因此,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人们往往增加抽样的数据,从而让平均数更加的准确、可信。这不,老师又找了一些数据,请大家练习计算,此时男女生的平均数分别是多少?

根据这一结果,你能大胆猜测出老师班上男女生的反应水平吗?

你的悟性太高了,对,同一年段的男女生,他们的反应力或聪明程度是差不多的,这也是儿童成长的一般规律,所以平均数既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又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数据背后的一般规律。(板书:一般水平),这正是平均数最显著的作用和特点。

4.数学文化

其实平均产生的历史非常久远,早在三千年前,我国《周易》即已产生了平均数的思想。《周易》“谦”卦说:“谦,君子以裒(póu)多益寡(guǎ),称物平施。”(课件)

裒(póu)多益寡(guǎ),称物平施削的意思是:减多余,用来增补不足,根据物品的多少,做到施与均衡。其实就是咱们今天所讲的移多补少的思想。

有这种认识,我想解决下面两个问题一定不在话下:

三、导练提高(8分)

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下面的说法正解吗?为什么?

1.平均身高

生:有可能。

师:不对呀!不是说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吗?

生:平均身高160厘米,并不表示每个人的身高都是160厘米。万一李强是队里最矮的一个,当然有可能是155厘米了。

生:平均身高160厘米,表示的是篮球队员身高的一般水平,并不代表队里每个人的身高。李强有可能比平均身高矮,比如155厘米,当然也可能比平均身高高,比如170

厘米。

师:说得好!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出示中国女排的合影)这是去年勇夺奥运金牌的中国女子排球队,他们的平均身高为189厘米,大多数的队员都等于或接近这个高度,可是队里最高的队员有199厘米,最矮的仅为171厘米。因为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并不代表其中的每一个数据。所以这种说法是……

2.平均水深

生:不对!

师:怎么不对?小强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比如150厘米。所以,冬冬下水游泳可能会有危险。

师:说得真好!我们到现场去看看!

生:原来是这样,真的有危险!

师:以前老师告诉我们不要下河塘游泳,我们只知道危险,却不知道危险里面原来蕴藏着平均数的奥秘,你们会去冒这个险吗?

四、拓展延升

调皮的平均数

马腾是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和所有大学生一样,他迫切的希望找到一份工作,学业优秀而喜欢创新的他,特别希望进入IT行业,经过四处奔走,他找到了两家条件差不多的公司,唯一不同的是……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选择?为什么?

部分同学已经感觉到这里面的蹊跷,这正是平均数又一特点,也是它的缺点,今天就让我们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自己去探寻里面的奥秘。

五、结束语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说得真好!走出课堂,愿大家能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下课!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移多补少

同样多

(虚数)

篇5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2、3页

折纸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的过程,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体验数学直观模型和“数学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解决相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习惯,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折纸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人准备正方形纸片、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主题情境图。

师:从情境图上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生1:他们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生2: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生3:还剩下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探究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异分母分数相加

解读问题他们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让生明确数学信息后,并用纸折出1张纸的1/2和1张纸它的1/4)

列出算式:列出算式:1/2+1/4,并结合情境理解1/2+1/4的意义

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独立探究(教师提示: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涂一涂,也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想一想,算一算)

组内交流,整理计算方法

汇报展示

方法一:运用画图法计算(折一折,涂一涂后)。

学生汇报画图计算的过程1/2+1/4=3/4,并引生反思,如果从算式出发,怎么算出答案是1/2+1/4=3/4,3/4的分数单位是1/4,就启发我们把1/2的分数单位转化成1/4,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出将

1/2再次平均分成2份的意义。这样就能得到脱离直观背景的算法(方法二),并能够沟通两种方法的内在联系。

方法二:运用通分法计算。

1/2+1/4=2/4+1/4=3/4

启发生思考:运用到我们学过的那些知识?

分析比较:

师:观察两种方法,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找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引导生理解面积模型中每个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使生理解1/2+1/4表示半个正方形+1个正方形的“一角”即2个正方形的“一角”+1个正方形的“一角”明白只有化成相同单位的分数才能得到它们的和,从而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的道理)

引导学生明确通分是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一般方法。

(2)自主探究异分母分数相减。(鼓励学生探究直观运算与通分法之间的联系,结合方格图说明各自的思考过程,用于理解异分母分数减法的意义)

(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独立算一算,组内说一说,全班交流

注意:1、交流计算结果;2引导生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用画图法要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计算过程

二、尝试计算,展示交流

算一算-,并与同伴交流你的做法。

学生自主尝试。师巡视,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

2、思考质疑。

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优化算法:不特意的强调要求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在计算的过程中,让生尝试“智慧的偷懒”。体会出用最小公倍数通分的方便,达到算法优化的教学。

3、算一算

指名板演,其余生在本子上做。集体讲评。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2+1/4

1/2-1/4

通分=2/4+1/4

篇6

知识与能力:通过多媒体欣赏了解松树的构造及组成部分,并能够学会并掌握国画干笔中锋勾勒及墨色的变化,提高学生国画的鉴赏能力及绘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照片和国画松树的对比,了解国画松树的表现方法,并通过教师演示,掌握竹子的绘画方法及绘画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表现国画松树,探索用水墨自由创松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通过画松树,感受并学习松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松树干、松树麟以及松针的画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三、教学策略

通过上堂课写意动物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的方法,但是由于国画这种艺术形式不是一招一式便能掌握的绘画技能,它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巩固,这样就需要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更轻松的掌握其方法和技巧,所以在本册国画教学中我采用“欣赏——演示——尝试体验——小组分析——尝试创作——欣赏提升”这样的教学策略及模式,让学生了解国画课的流程,并从中学会掌握国画用笔用墨技巧方法,为以后创作更多类型的国画做铺垫。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接诗游戏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和我玩个游戏,叫接诗游戏。我说上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到下一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你知道这句诗是赞美什么的诗句?

生:“松树”。那这句诗说明松树有什么样的性格呢?(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

师:那今天我们一起用国画的形式画一画松树

引出课题——学画松树

多媒体出示松树照片与国画松树的对比,提出问题:

1.现实中的松树与国画松树有什么区别?

2.国画松树是怎样表现的?

3.你觉得国画松树的绘画步骤是什么?先画什么?然后呢?

利用真实的松树和国画写意松树做比较,分析其中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国画画面是怎样描绘真实实物,初步感受中国画给人们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观察欣赏

1.

一般以扇状、车轮状、马尾状来表现同一单元的密集松针。以“品”字形结构合成一组松针。

2.

画松针时用笔要挺劲,有疏密变化,并有浓淡层次感。

通过教师演示,能够让学生直观的观察欣赏国画写意松树是怎样表现的,包括它的绘画步骤及用笔用墨的方法以及松树的枝干及松针

的绘画方法。为下一步学生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尝试体验

通过刚刚欣赏教师演示,让学生尝试体验其中用笔用墨的方法。(包括中锋运笔、侧锋运笔,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用墨汁调出不同深浅的墨色,焦、重、浓、淡,轻。)教师巡视指导并提出问题。你在尝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你觉得松树哪部分比较适合运用中锋运笔?侧锋运笔呢?(叶子适合中锋干笔,在后面的染色环节可以运用湿笔侧锋来画)

初步用国画用具尝试在生宣纸上创作,体验国画艺术魅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在国画绘画中用笔,用墨的技巧方法。解决重点。

欣赏分析

欣赏

师:请同学们欣赏国画作品,小组交流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教师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放置一幅国画松树。)

分析所欣赏国画松树的作画流程。1.分析运用了哪些松针的表现方法。2.画面中还运用了哪些颜色?在你的国画颜料中找一找叫出它们的名字。(藤黄、花青、曙红、赭石、三绿、酞青蓝等。)学生分析时引导学生可以对照画面举例分析。

通过欣赏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再次通过观察直观的了解国画的绘画步骤及用笔用墨的方法,欣赏的同时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分析能力。

联想创造

通过前面所学及尝试得到的经验,在生宣纸上临摹或写生一幅松树画面。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学生创作作品,提高学生的国画绘画能力,动手能力。

自评互评

教师请学生展示最后完成的绘画作品,并请学生说说对自己作品的想法。其他同学给他好的建议,教师做最后指导评价。

培养学生学会美术评价语言,能够从美术的审美角度评价作品。

拓展欣赏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通过探索,学会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求物体的4个或5个面的面积之和的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思维的灵活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较熟练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在计算中考虑到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情况。

三、教学过程

1.巧设情景,激趣引思

1、谈话:

现实生活中,有些长方体、正方体物品只需要研究5个面或者4个面。谁能举例说说?

如:做一个无盖的金鱼缸需要多少玻璃,饼干盒的商标纸,火柴盒等。

2、点题: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方式揭示本节课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与已经解决的实际问题

2.

自主互动

探究新知。

1、探究:

(1)用课件出示例题。

指名学生说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解决的问题。

请你看看我们自己的教室,想一想粉刷教室墙壁需要粉刷那些面,哪些地方不要粉刷。你能说一说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吗?想好后在小组讨论。

(2)指名汇报。

学生的想法可能有

①分别求出前、后、左、右和顶面的面积,再相加,然后减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

②用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加上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再加上顶面的面积,然后减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

③先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再减去地面的面积,然后减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

2、计算:

大家选择一种方法算出结果吧。

学生列式计算,教室巡视,发现不同的算法,有针对地安排学生板演。

3、评议:

全班共同评议。

4、探究:

除了同学们说到的计算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呢?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底面,我们把四周看成长方体的侧面,如果把侧面展开,联成一排就成了一个大的长方体,(用纸板模型演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呢?你能一下子算出这4个侧面的面积吗?按照这种思路你能完成这道题的计算吗?

指名板演,共同评议。

5、小结:

你觉得在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时,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解决问题中,要注意什么?(实际是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思维的灵活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应用拓展,反思交流

试一试和练一练

四、板书设计

面积计算的应用

①分别求出前、后、左、右和顶面的面积,再相加,然后减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

篇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水墨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技能,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水墨表现自己喜爱的动物,在造型中体会墨色的变化,提高观察、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表现水墨画动物,通过探索用水墨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国画的魅力,学习国画动物的技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

三、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国画用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那种小动物?谁能给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介绍?

2、欣赏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我带来两张的小动物的照片,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一个写实,一个写意。一个更富有装饰性,更加简练。

师:动物活泼、可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画家笔下的描绘对象。今天就请同学们一起感受一下国画动物的乐趣。

3、出示课题:写意动物

利用真实的动物和国画写意动物做比较,分析其中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国画画面是怎样描绘真实实物,初步感受中国画给人们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二)介绍绘画大师

1、介绍齐白石

师:说到写意动物,也让我不由得想到了一位绘画大师,他就是齐白石。齐白石是在各个方面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他跨越了两个世纪,活到将近百岁。齐白石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的绘画、诗句、书法、篆刻都出类拔萃。齐白石画虾可说是画坛一绝,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画家写虾,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笔。齐白石画的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

2、欣赏绘画作品,感受水墨画的意境

(三)教师演示

师:欣赏完齐白石老先生的作品,我也来画一幅,大家来看一看!

教师在黑板前面演示写意动物小金鱼的绘画方法及步骤,并在演示时介绍用笔、用墨的方法及名称。

用笔:用笔方法分为中锋运笔,侧锋用笔及中锋侧锋组合的运笔方法。

用墨:墨色分为焦、重、浓、淡,轻。墨色的变化和放水的多少有直接关系。

(四)欣赏分析

1、欣赏

师:请同学们欣赏国画作品,小组交流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2、画面中是那种动物?你想画哪种小动物?

(五)尝试体验

作业要求:常试用水墨画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通过前面所学及尝试得到的经验,在生宣纸上临摹或写生一幅写意动物画面。教师巡视指导。

(六)自评互评

篇9

邴朝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式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

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迁移,概括的能力。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新

1、小黑板出示题目,列式计算。

有2升果汁,倒入容量是2/5升的杯中,需要准备几个杯子?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说说是怎样列式的?是怎样计算的?

2、引入谈话。

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方法,都转化成乘除数的倒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例4,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提问:这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2)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怎样列式?

板书:9/10÷3/10

师:这个算式与我们前面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分数÷分数)

揭示课题(板书):分数除以分数

2、画图分析,引导探索

(1)你能试着在图中把9/10升,按每3/10升为一杯分一分吗?看看可以倒几杯?请大家画图探索一下得多少?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交流汇报(3个)。

(2)讨论:分数除以分数,能不能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呢?学生试着完成书上的计算。

请大家计算一下它的积,看得数与我们画图的结果是不是一样?

(3)交流:结果是3个,与分一分的方法结果相同吗?这说明了什么?(分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成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

3、统一方法

(1)前面所学的分数除以整数以及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都是怎样计算的?

今天所学的分数除以分数是怎样算的?由此可见,不论是整数除以分数,还是分数除以分数,都可以这样算?

归纳得出(板书):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4、完成“练一练”。

(1)第一题。

说说3/5在图形中怎么表示?3/5里面有几个1/5?那么3/5÷1/5得多少?

说说3/10表示的意思?3/5里面有几个3/10?

学生完成计算后,说说通过看图与计算,可以验证什么知识?

(2)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校对,注意个别学困生的辅导。

提示:转化为乘法计算后,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一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校对。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一第13、14题。

六、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分数

例4:量杯里有9/10升果汁,茶杯的容量是3/10升。这个量杯里的果汁能倒满几个茶杯?

甲数除以乙数,等于

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9/10÷3/10=3(个)

篇10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最后一节新授课,本单元内容丰富(老教材两个单元的内容合并成了一个单元),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分别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等内容。本课时教材的编排,给学生留出充分的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他们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同时,教材也突出先通分再比较这种方法的应用价值。这也是教材把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编排在通分的后面教学的目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时,已经借助图形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以及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本单元前面的教材里也有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两个同分子分数的大小,还有比较一个分数与一个小数大小的练习。因此,学生对比较分数的大小已经有了一些经验。本节课的重点是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难点是理解不同比较方法并能灵活应用。

设计思想:

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我在设计本课时充分尊重教材,努力挖掘例题的教学价值,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化的习惯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练习的设计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所改编,有所突破,让学生在掌握比较分数大小基本方法的同时,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灵活运用方法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

2、使学生经历探索、交流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感受引用已有知识可以探索、解决问题,体会知识的联系;理解不同的比较方法,体验方法的多样,培养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通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比较方法并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比较分数的大小

指名回答。

提问:前两组分数,你是怎样直接比大小的?后两组呢?

学生回答后指出:同分母分数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都是1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大。

板书:同分母分数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

分子都是1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大。

2、揭题:这是我们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大小比较的知识,今天的数学课继续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课始,复习同分母分数和分子都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

1、引发比较需求

出示例15:

提问:轻读题目……想一想这里的和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

引导:和单位“1”都是什么,因此要比较谁看的页数多,就只要比较什么?

2、自主探究,组内交流

抛出数学问题:想一想,和怎样比较大小呢?

先把比较的过程在作业纸上表示出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方法。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收集不同的方法。

3、展示多种方法

谈话:大家的方法多种多样,老师收集了几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学生边指边说。

预设:

方法一——画图比较(圆、直条、数轴等)

点评:画一画的方法比大小虽然费了点时间,但是很直观。

方法二——找一个标准比较

点评:找到一个标准,然后把两个分数分别与这个标准比大小,这种方法很灵活。

方法三——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

点评:运用通分的知识,把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就可以用以前的方法来比出大小了。

板书:通分

谈话: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种方法,先把和化成分母是45的分数=

=,

然后再比大小,

因为>,所以>。

随回顾板书过程。

方法四——先化成同分子分数再比较

点评:你能联系分数的意义,讲一讲比较的具体过程吗?

方法五——先化成小数再比较

点评:可以吗?

结合课件演示小结:刚才有的同学想到了画图,有的同学想到了找一个标准比较、有的同学转化成同分母或者同分子分数再比较等等,方法不同,但都是在联系旧知学习新知。的确,很多新的数学知识都是从学过的知识中延伸出来的。

(设计意图:例题教学首先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要知道谁看的页数多,只要比较和的大小。对学生来说,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虽然是新的问题,却有许多知识经验可以应用,因此鼓励学生独立解决,在交流中体会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独立解决新颖的问题,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多种方法,虽然具体的过程不同,但都是应用学过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开放地安排学习活动,既重视数学知识本身的探究过程,又无痕渗透了“转化”这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4、突出先通分再比较的普适性

出示:

提问:这几组分数你准备怎样比大小?

学生回答第一题后追问:为什么不画图比较?/为什么不找一个标准比较?

指出:这四组分数,大家都想到了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看来,这种方法是比较分数大小的基本方法,所以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掌握它。

下面就请同学们先通分,再比较每一组分数的大小,在作业纸上做一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学生练习后交流,关注出错的学生。

5、比较总结

课件出示:

提问:同学们,今天学习的比较分数大小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比较的方法又有什么联系?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

指名回答。

指出:分母不同,我们把它们叫做异分母分数。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小结: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一般可以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当然,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我们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比较方法。比如……

(设计意图:通分是比较分数大小最常用的方法,适合大多数学生使用。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方法的普适性,我把教材练一练第一题稍作改变,学生观察后发现画图太麻烦,找一个中介数这种方法也走不通,于是不约而同想到了通分。此时,抓住时机提出通分后比较是最基本的方法。这样安排,通分比较这种方法不是教师硬生生要求学生去做,而是学生自己体悟,觉得需要这样去做。)

三、巩固深化

1、练一练第2题

(1)出示

提问:先观察,再思考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逐一回答。

追问:大家都发现每组分数的分子相同。分子相同,也可以直接比较大小。谁能举例解释一下道理。

学生任选一二说说。

明确: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越多,一份越小,相应的几份也越小;平均分的份数越少,一份越大,相应的几份也越大。

(2)比较小结

出示:

谈话:同学们,其实课刚开始的复习题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了同分子的情况,谁能用一句话简洁的概括一下同分子的两个分数怎样直接比较大小。

根据学生回答,改写板书:同分子分数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大。

指出:同分母或者同分子分数都可以直接比较大小。

2、出示:用你喜欢的方法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交流:第一组你是怎样比较的?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第二组、第三组呢?

第四组又是怎样比较的?有没有不同的方法?第五组呢?

学生回答第四组后指出:这两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再比较,只要比整数部分就行了,十分简便。

小结:看来,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要根据分数的特点选择最简便的方法。

板书:灵活选择

3、补充

用分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再比较每组商的大小。

3÷5和5÷8

11÷12和12÷11

11÷12和10÷11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交流:每组的两个商分别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学生回答第二组时追问:一个商是真分数,一个商是假分数,能

否直接比较,为什么?

明确:所有的真分数都比假分数小。

学生回答第三组时追问:除了用原来的分数通分比较大小外,能

不能换个角度比一比?

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把一

个圆平均分成12份,取其中的11份,还剩下几份,也就是剩下这个圆的十二分之几;如果把这个圆平均分成11份,取其中的10份,剩下几份,也就是剩下这个圆的十一分之几?

因为小于,所以大于

指出:把比较和的大小转化成比较和的大小,也不失

为一种灵活的方法。

4、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

指名读题。

提问:平均步长是什么意思?要知道谁的平均步长长一些,实际上只要比较什么?

学生独立做一做。

交流: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指出:列式计算时通常要把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补充:如果老师走9米用了10步,谁的平均步长长呢?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循着从基本到灵活,从简单到复杂的线索设计,引导学生边练边总结,从而得出比较分数大小的几种常见情况: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较大;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较小;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的分数,一般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这些经验是比较分数大小的基本方法,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

篇11

1.

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事例,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会读写假分数。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学、交流、操作、发现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养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并思考问题的

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经历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的过程,会读写假分数。

教学难点

假分数表示的意义。

教具学具

课件、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清点学生人数,应到30人,实到30人。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图片上的人物是谁?

生:猪八戒

师:他在做什么?

生:吃西瓜

师:猪八戒把西瓜平均分成了几份?

生:4份

二、德育教育

通过师生的对话,让学生知道把西瓜皮丢在地上,会伤害他人的

健康;西瓜皮应丢在垃圾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猪八戒吃西瓜),但有一个要求,同学们在听的时候,要把藏在故事里的分数找出来。

猪八戒吃西瓜

猪八戒最喜欢吃西瓜,有一天,他在路边的瓜田里看见了又大又圆的西瓜,馋得口水直流,于是就买了一些,想带回去和师傅、师兄一起吃。猪八戒挑着西瓜走在回家路上,走着走着,他觉得渴了,就坐在路边拿出一个西瓜,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一口就吃了其中的一份,他咂了咂嘴,觉得还没有尝到味道就吞了下去,于是又一口吃了两块,吃完后,他看了看最后一块,心想,还有一块,带着也不方便,我也吃了吧。就这样,一个西瓜就被他吃完了。可是八戒很贪吃,还想吃一块,怎么办呢?

师:谁来说说故事里的分数是哪一些?

生:

过渡:同学们在故事中找出了分数,很了不起,那请用你们手中的学具把你最喜欢的一个分数涂色表述出来(请学生上台展示)。

2.师带领学生说出

刚好涂满一个圆,有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1个分数单位,表示的分数是

3.学生分组涂色表示

这个分数,然后上台说出自己涂色的过程。

4.师:刚才我们所涂色的都是分母是4的分数,那谁来说出一个分母是5的分数。

生:

师:请同学们把

这个分数涂色表示出来,然后上台汇报。

师:

里有2个分数单位,再加上8个分数单位,

表示的分数就是

小组合作:把

这个分数涂色表示出来,然后上台和大家分享他的思考过程。

师:

涂色时需要两个圆片,但这里是把一个圆片看作单位“1”。

里有10个分数单位,再加上3个分数单位,表示的分数就是

请同学们把这个分数表示出来(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然后上台汇报自己的涂色过程。

5.认识真分数与假分数

师:请同学们观察刚才这些分数,想一想,可以把这些分数分成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小组进行讨论)

生;第一类

依据是分子比分母小

第二类:

依据分子比分母大

依据是分子和分母相等

小结:我们把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作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

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作假分数。(边讲边板书,从而揭示课题)

6.概括特征

师;回顾涂色的过程,讨论和思考:真分数与1有什么关系?假分数与1有什么关系?

生: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真分数没有涂满一个圆,假分数刚好涂满一个圆或多于一个圆。

四、课堂练习

1.

第一关:挑战自我(自己站起来回答问题)

“练一练”第1题。

2.第二关:对口令(师读出一个分数,你们就说出它是真分数

还是假分数)

“练一练”第2题。

3.第三关:爱心传递(爱心卡在谁的手上,谁就回答问题)

(1)写出分母是7的所有真分数。

(2)写出分子是7的所有假分数。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什么是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和假分数有什么特征?

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

篇12

本课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再来进行学习的。它将为后面继续学习小数乘法等内容奠定基础。在本课中,学生要理解整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材首先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法,以包装盒纸的价钱的情境引入,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然后教材先让学生估计积的范围,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再呈现多种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的课程理念。在横式计算中初步感知算理。然后教材在竖式中标出每一步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并通过试一试、练一练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

出示情境后,先出示尝试题,让学生尝试列出算式并且进行估算,本节课的主题是竖式计算,不过小数乘小数的估算意识也应该进行训练。然后让学生在原有的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尝试计算。因为整数乘小数学生比较熟悉,所以说可以放手让学生来算,重点放在让学生说清楚算理,并总结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小数乘以小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分析及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计算问题的成功体会。

【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特别是整数乘小数的学习经验,对本课的学习能起到正迁移作用。但是学生的思维仍然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理解算理上还是有难度的。同时,他们的概括、归纳能力也尚不完全,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的概括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困难。

个别化对象分析:通过小数乘整数的作业来看,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把小数转化乘整数,而后进生在一内容上也能较好的学会小数乘整数,而小数乘小数的难点探究积的位数与因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探究出来的结果他们应该也能很好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笔算算理,掌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探究、合作

【教学环节】

一、情境创设,准备练习

出示图片,寻找信息。

种植草坪长:每米26元

包装纸:每米2.6元

种植草坪宽:每米85元

彩带:每米0.85元

【引导】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呢?

1.提出问题,列式计算。

【引导】种植一个长8米的草坪,需要多少元?

26×8=?

学生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后反馈校对。

【小结】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出新知,揭示课题。

(1)包装一个礼品盒用纸0.8米,需要多少元?

【引导】(1)请同学们根据问题列一列算式

2.6×0.8=

(2)这个算式和刚才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3)今天我们要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

揭示课题:小数乘小数(板书)

【设计意图】以操场和礼品盒为素材,通过对比两个不同大小物体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物体的差别。通过对整数乘整数所提问题的解答,回顾了整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为新知的导入和探究作了水到渠成的迁移。

二、尝试练习,探究算理

1.初步估算

【引导】估一估,2.6×0.8大约是多少?

【预设】学生估算,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结果:

估算1:

2.6

3

0.8

1

3×1≈3

估算2:

2.6

2

2×0.8≈1.6

比1.60多

估算3:

2.6

13

3×0.8≈2.4

比2.4少

估得2.6×0.8的积的范围大致在1.60和2.40之间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应重视并加强估算。这一环节教学,学生通过对估算取值范围的确定,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另者,也提高学生快速判断计算结果正误的能力。

2、

尝试计算

【引导】要想知道2.6×0.8精确值是多少,可以怎样计算?

【组织】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巡视期间,师抽生板演

方法一:

2.6米×0.8米=

26厘米×8厘米

=208厘米=2.08米

方法二:

26×8/100

=208/100

=2.08

方法三:

2.

6

×

0.

8

2.

8

方法四:

2

.

6

×

.

8

2

.

8

【预设】估计算法有:

3.明确算理

【组织】板演展评

【引导】(1)这些算法各是怎么想的呢?

抽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4.算法择优

【引导】看来一道题目我们可以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算法,那到底哪种是最好的呢?请同学们选一种自己喜欢的算法,独立完成下题。

①变化题目:包装一个礼品盒用彩带2.4米,需要多少元?

【预设】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做法:

做法一:

0.85×2.4

=85×24×0.001

=2040×0.001

=2.04

做法二:

0.8

5

×

2.

4

3

4

1

7

2

.

4

在讲评时,沟通二种做法之间的联系。

0.8

5

×

2

.4

3

4

1

7

2.0

4

两位小数

一位小数

三位小数

②继续变化题目为:0.56×0.04

【引导】估计这时大多数学生在计算这题时就采取竖式计算了。

.6

×

.4

0.2

24

两位小数

两位小数

四位小数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小结]随着数字的不断变小,我们要了解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总结】请学生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

小数乘小数算法:

两位小数乘两位小数,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的末尾就跟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接着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就跟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再把所得的两个积相加,再加上小数点。

5.检验笔算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与笔算结果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最省事的教法就是将计算方法和盘托出,然后进行大量的训练。但这样的教学是填鸭式的,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学生对计算的掌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本节课,教师先让学生尝试练习,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找到解决问题计算的方法。学生根据其固有的经验和思维特点,找到其固有的计算方法(4种)。然后,教师引领学生把4种计算方法进行分类,说理,判误。沟通方法二和方法三之间的关系:道理一致,书写形式变化。至此,老师并没有简单主观地判定方法一乘法拆分法的不可取,而是在接下来的一个环节设置了145×13,让学生感悟145×13再把13拆分成几成几,已不可能,由此感悟到把乘法算式的一个因数拆分成两个数再相乘法,并不是普便适用的方法。接着,老师把题目的数字改大,让学生感知随着乘数数字的增大,拆分后用乘法分配率来计算的方法也不简便。至此,学生经过了方法择优的过程,体会到了用乘法竖式计算的必要性,乘法竖式的学习就显得自然而然,源于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

三、巩固知识,发展思维

1.小数点搬家

学生独立完成

(提醒学生:在竖式计算时,为了使竖式计算方便些,我们通常在上一行写三位数,下一行写两位数。)

2.基础练习

4.8×0.25=?

0.32×0.8=?

9.8×1.8=?

学生独立完成

(提醒学生:在竖式计算时,为了使竖式计算方便些,我们通常在上一行写三位数,下一行写两位数。)

3、

综合练习

运用所学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