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防护措施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5: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雾霾防护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雾霾防护措施

篇1

雾和霾是自然界的两种天气现象。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颗粒物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雾形成的气象条件一是微风,二是水汽充足,即大气中水汽含量达到90%以上至100%,并且伴有冷凝,产生雾滴。三是近地层空气形成下冷上暖的稳定层,或称逆温层,空气流动性差。雾一般是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夜间和清晨,即具备形成雾的气象条件。有各种气象条件形成的雾,如辐射冷却形成的辐射雾;另一种是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平流雾;有时兼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等。还有锋面雾、坡面雾等。

霾的形成主要原因是气象条件和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有三:

(1)静风现象在水平方向增多。静风现象增多,是由于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2)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是指上层大气的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这样会影响空气中的对流,使对流层底部的气流和上层气流困难,污染物一时难以消散,形成空气污染)。发生逆温的大气层叫“逆温层”,厚度可从几十米到几百米。逆温层形成后近地层大气稳定不容易上下翻滚而形成对流,这样就会使低层特别是近地面层空气中的粉尘和污染物在低层堆积,增加近地面层和大气低层污染程度。(通俗讲:“逆温层”就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盖在地面上空,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污染物不能向上扩散,“无路可走”又向下蔓延,从而形成了“霾”。)(3)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猛增、工业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悬浮物污和染物排放大量增加。

雾和霾的影响从大的方向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雾霾天气对交通的影响,雾和霾天气的出现能大大降低其能见度,造成航班延误甚至取消,引发海陆空交通受阻、事故多发,以及高速公路关闭等一系列问题。它们被公认为是对交通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

除了对交通的影响外,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是雾和霾对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所造成影响。雾中含有各种病原微生物、碱、酸、酚、胺、盐、尘埃等有害物质,它们的含量相当于几十倍的普通大气水滴,雾和霾中含有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还包括来自工业和交通运输燃烧的化石燃料以及煤柴的燃烧等。主要是PM2.5 和PM10对人体健康有害,它们所构成的威胁对老人和儿童健康尤其大。雾和霾可以引起急性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持续不散的雾和霾还会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造成传染病增多,易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加重老年人循环系统的负担,可能诱发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绞痛等致命疾病;同时,紫外线的缺乏易使儿童体内吸收钙的维生素D生成不足,引起佝偻病、生长减慢等疾病的发生。另外,霾中的微小颗粒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肺叶和呼吸道上,尤其是更小的颗粒会分别附着在肺泡和上、下呼吸道中,引起支气管炎、鼻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可能诱发肺癌。此外,由于光线较弱及低气压阴沉的雾和霾天气,容易使人产生悲观失落情绪,精神懒散,长期如此,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雾和霾已成为威胁人类社会健康的主要灾害之一。

人类对雾、霾的预防措施:

①居家:使用空气净化器,关闭门窗.在有雾和霾天气情况中,居室把窗户和门紧闭,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可使用空气净化器,选择多功能复合型空气净化器对去除PM2.5的效果较好,等到霾散尽太阳出来之时再开窗换气。②出行:雾和霾天气市民应尽可能减少出门,如果出门,尽可能戴口罩。因为雾和霾一般在早上比较严重,到了下午和傍晚则会逐渐减轻,所以这个时段取消晨练等户外运动。普通的棉纱口罩和流行的卡通口罩、个性口罩,对细小颗粒的过滤效果欠佳,所以出门时最好戴上医用口罩防护,N95、KN90 等型号的专业防护口罩孔径非常小、密封性强,都对PM2.5 有很好的防护作用。而外出归来,应立即洗脸、洗手、清洗的肌肤、及漱口。③饮食:雾和霾天气的饮食宜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水果,选择富含维生素A、β- 胡萝卜素、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多饮水,这样不仅能起到祛痰止咳、健脾补肾、润肺除燥的作用,还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大力推荐具有滋阴润肺功效的食物橙子、梨、黑木耳、百合等。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病的患者,应规律服药。对于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儿童,应保持规律的生活和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74-0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即静脉输液加药混合集中配置,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临床医师处方,经药师审核其配方的合理性后,在超净台装置内无菌操作,于静脉输液内添加其他注射药物,使之成为可临床直接静脉输入药液。PIVAS的建立是医院管理创新和实现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使开放的配置环境转移到更为洁净安全的环境,能明显减少药物对配置者的危害[1],但很多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密闭的工作环境、连续、机械的配置工作对配置护士的身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2],现有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职业的危害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1 PIVAS 风险因素

1.1 物理因素

1.1.1 利器损伤 配置中心人员与注射器、安瓿等锐器频繁的接触,且每天集中配置大量补液。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紧张、工作节奏快等,引起疲劳、烦躁、忧郁、注意力分散,造成锐器伤害[3]。毛秀英等人报道: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率高达80.6%,年人均3.5次[4]。由此看来,针刺伤已严重威胁着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1.1.2 噪音 静脉配置中心存在一定的噪音,主要来源于风机、空调、振荡仪、打印机等。资料表明,噪音声级超过50db(A),就会影响人的休息和睡眠,声级达到70-90db(A),就会使人感到厌烦,影响学习工作效率[2],长时间的接触可引起耳聋;机体植物神经紊乱和内分泌功能紊乱。

1.1.3 环境密闭性强,自然通风欠佳 配置中心有两个核心部分,配置间、更衣间,房间设备有空气滤过净化设备、压力泵进风和排风系统等组成,区域洁净度高,准备区、成品区与外界有缓冲区相隔离,整个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环境密闭性强、无窗无对流风,自然通风欠佳,工作人员在此工作时间长,人员相对集中,对工作人员有大脑缺氧。缺氧可引起代偿性红细胞增多,血容量增加,血粘度和循环阻力增高,更加重了肺动脉高压,右室负荷加重[5],如:胸闷、心电图证实Q波、ST-T改变、心动过速、各种心率失常。

1.2 化学因素

1.2.1 药物的影响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排药和冲配的过程中,药物不慎打碎,药液的洒溅可形成肉眼看不到的含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在工作间空气或工作台表面可测到致癌药物,药物被皮肤、呼吸道吸收到人体。长期接触可造成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肝功能异常、乏力、食欲不振、脱发。接触化疗药物的几率高及药物的蓄积作用则有可能引起脏器损伤和致癌[6]。有报道显示:护士每天与各种药物反复接触,导致其过敏反应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尤以过敏休克为甚[7]。

1.2.2 化学消毒剂影响 目前尚无一种化学消毒剂符合无毒、无致畸、无致癌等国际公认的理想消毒剂标准。配置人员每日使用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75%酒精。此类消毒剂有一定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长期接触,会对人体呼吸道、神经系统有不良影响,出现皮肤过敏、头痛、气喘、胸闷、流感样症状等。

1.3 生理、心理因素

1.3.1 心理负担过重 工作的特殊性,在保证配置输液的质量及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这对配置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使配置人员的精神压力更大,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生活缺乏规律,易身心疲劳,导致配置时易注意力分散甚至造成工作失误[8]。超负荷的工作应激会损坏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9]。正常生理节奏受到干扰,家庭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导致护士情感抑郁、烦躁,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唐冠英报道:护士群体中肯定焦虑发生为10.53%,可能焦虑的发生率为32.79%[10]。逢冰杰等报道:护士人群的心境抑郁、心理紧张和焦虑失眠者发生率较高,分别为58.6%、58.0%、58.1%[11]。

1.3.2 姿势损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由于连续排药,连续冲配药物,身体长时间处于前倾前屈的固定姿势,可引起肌肉劳损、手指关节劳损变形、颈椎病、肩周炎等。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职业安全培训 建立全面、完善的培训体系,保证每个配置人员都受到正确的培训,不但熟悉本岗位工作内容要求及操作规程,还要了解相关岗位工作[12]。加强配置人员的职业安全知识培训及预防教育,增强防护意识,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掌握各种药物特性,、副作用及冲配方式。

2.2 锐器伤的防护 配置人员在戴手套前,手指用橡皮膏包裹,再戴手套。尚且操作中严格操作规程,这样能有效防止玻璃安瓿划伤。掌握锐器和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方法,不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使用后的针头直接投入耐刺、防渗漏的容器内。禁止用双手分离针头和注射器;禁止用手弄弯或弄直针头;禁止用双手回套针头帽。操作中保持足够的光线,防止疲劳工作,规范操作行为,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2.3 减轻噪音 配置人员做到四轻,既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和关门轻。各房间之间可用隔音板,操作台噪声可向厂家反映,进行工艺上的改进,从根本上解决噪音。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使用的仪器、设备、系统要定期加以维护保养。

2.4 环境自然通风欠佳的防护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增加通风设备。工作过程中,定时到室外做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2.5 药物防护 配药和排药过程中,药物轻拿轻放,防止药物打碎造成溅洒。严格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要求操作,保持处于“开放窗口”。 建立一系列化疗药物配置相关规章制度,如:生物安全柜的清洁规程,使用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制度,静脉化疗药物配置要求[14],并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同时预防和正确处理药物溢出,如安瓿打开之前确保顶部无残留药液药粉,纱布包裹颈部,在远离操作者的方向折断,稀释剂沿壁缓缓注入,振摇前确保所有药物湿润,保持瓶内负压状态,负压技术抽取药液。

2.6化学消毒剂防护 掌握各种化学毒剂的使用方法、浓度,同时保持消毒场所通风系统良好。配置人员穿防护服,戴帽子、口罩、橡胶手套,可有效避免皮肤与消毒剂接触,防止皮肤损伤及呼吸道损伤。

2.7 生理、心理因素防护 护士面临的工作环境和心理健康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要从根本上重视对护士队伍的健康,为她们创造一个良好工作环境,让护士以健康的心态为患者服务。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加自身抵抗能力。工作中重视自我姿势的调节。

3 小结 终上所述,静脉配置中心是较为科学和完善的输液配置方式,但在药液集中配置的工作环境,对配置人员存在一定的职业损害。预防是减少损伤的关键,比治疗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配置人员的职业防护管理及预防教育,增强防护意识,规范操作程序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职业危害,才能保证护理人员的自身健康,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1] 苏素红,王雅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潜在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海峡药学,2008,20(5):130-131.

[2] 刘群.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工作利与弊[J].实用护理学杂志,2010,4(20):78-80.

[3] 陈玉皇,李前,闫铁丹,张炜霞. 静脉药物集中配置过程中锐器伤的防护及体会[J].药事组织,2008,17(22):5.

[4] 毛秀英、劲得燕,于荔梅,等.实习护士发生医疗器伤的调查[J].中医感染学杂志,2003,13(2):110-112.

[5] 刘卓拉,薄建平,宋满景.肺心病血清酶与预后关系的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8):477.

[6] 田永洁,王玲.浅谈肿瘤科护士的自我防护[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5,11(1):49-50.

[7] 姚继梅.临床护士自身发生青霉素过敏现象与对[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1):50-52.

[8] 陈玉皇,张炜霞,赵春芝,汪立梅.静脉药物集中配置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及实践[J].山西医药杂志,2010,3(39):217-218.

[9] 吴勤,罗嗣琼,王玲,等.军队护理人员工作应激调查报告[J].护理杂志,1996,13(1):3.

[10] 唐冠英.临床护理焦虑情绪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杂志,2002,7(4):9.

[11] 逢冰洁,张曼玲,江志群.护理应激与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8):437.

篇3

PM2.5是霾的罪魁祸首

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导致空气质量显著下降。在雾霾天气中,细颗粒物(PM2.5)是“罪魁”,它是指环境空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形象地说,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由于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组成复杂,易于富集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故已被公认为大气环境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污染物。

雾霾天气易诱发多种疾病

空气中大颗粒进入鼻腔时已被过滤掉,小颗粒会随后被人体呼出,直径在2.5~3微米之间的颗粒则不容易被人体清除。雾霾天气中的细颗粒物可吸附有毒有害化学物及细菌、病毒等,通过吸入方式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后,刺激人的鼻黏膜、支气管黏膜等敏感部位,或者被直接吸入到肺部,从而诱发过敏、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越小粒径的颗粒物影响越大,将PM10与PM2.5作对比,粒径更小的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因为粒径>5微米的颗粒大多停留在上呼吸道,即沉积在鼻咽区、气管和支气管区。这些颗粒物不会久留,经过纤毛运动、吞咽或咳嗽、打喷嚏而被扫除。而粒径

由于雾霾天气时气压低,空气中的氧含量有所下降,人们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霾还会造成冷刺激,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

此外,雾霾天气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些间接影响。雾霾的出现会减弱紫外辐射,并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雾霾天气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使人产生压抑、悲观等不良情绪。

6 大预防措施要记牢

1. 少外出

严重雾霾天气时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儿童、孕妇及患有心血管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外出。如需外出,最好等雾霾天气减轻后再出行;外出时应采取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并尽量减少户外停留时间。

2. 少开窗,少吸烟

室内PM2.5主要来源于室外,故雾霾天气时应尽量关闭门窗,减少外环境颗粒物进入室内的机会。室内确需开窗通风时,应避免长时间开窗,并尽量避开雾霾高峰时段。

室内PM2.5还可来源于吸烟等途径,雾霾天气时应减少室内吸烟,有条件的家庭可使用空气净化器,以控制室内颗粒物的污染。

3 . 做好个人卫生

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洗脸最好用温水,以有效清除附着在皮肤上的空气污染物;漱口的目的是清除附着在口腔内的脏东西;最关键的是清理鼻腔,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或者反复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注意避免呛咳;儿童应在家长监护下清洗。

4. 保持合理膳食

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腐及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5. 注意调节情绪

心理脆弱、患有心理障碍的人在这种天气里会感觉心情异常沉重,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这类人群在雾霾天气时要注意调节情绪,可以听听音乐,做些令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

6. 正确选择与使用口罩

对于什么程度的雾霾天气需要戴口罩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或规定,一般来说,对于老年人、过敏体质和体质较差的人,在雾霾天气期间外出时,建议佩戴适宜有效的口罩。

篇4

4千余名学生返乡调研的范围覆盖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又以天津、河北、山西、辽宁、河南、山东、北京等受雾霾影响较重的地区为主,学生们通过面对面的形式邀请受访者填写微信调研问卷,共收集问卷35980份,其中针对普通居民的问卷33372份,针对企业员工的问卷2608份。

在调研报告里,有一项全国居民对空气指数关注情况的统计,其中每天关注空气污染指数的人比例为22.8%,每周至少关注3次的人比例已达到51.8%,而在雾霾最严重的京津冀地区,民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要高于这一比例;对于民众采取防护雾霾侵害措施的统计,从未注意防护过的人比例只有16.1%,而八成以上的人开始注意偶尔或经常采取措施防护雾霾侵害。

近八成人认为,现阶段政府针对空气污染和雾霾的治理措施仍待进一步完善,44.5%的人认为政府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是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超过50%的人认为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法规加大对扬尘及排放工业废气的惩治力度、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宣传低碳出行方式、增加城市绿化面积能够有效治理雾霾。

政府企业个人应协同治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