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0 14:47: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向日葵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向日葵教案

篇1

美术有别于其他学科课,常常以精美的教具、精彩的示范、精心的设计吸引人。但是美术课必须是名副其实的“美术课”,都必须立足于本学科专业特征,以美术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为底线,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规划教学设计,灵活地掌控教学过程,切实提高美术课的效率,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美术课如何科学规划教学设计,合理掌控教学过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科学规划教学设计

科学地规划好教学设计,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我们在设计美术课堂教学时,应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等,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准确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这充分说明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预期达到并可以测度的学习结果及具体规格。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整节课的核心与灵魂。在一节课中,教师准备教什么?希望学生学到什么?这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课堂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如:浙美版第三册《好大的向日葵》,有些老师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向日葵的基本特征。2、感受向日葵有大有小的画面风格3、鼓励小朋友用多种颜色画出五颜六色的画4、通过观察向日葵花盘、叶子的形状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我觉得该目标过于笼统,不好界定,而目标3的主体对象是教师,目标4更是空洞,课堂上很难达成该目标。因此根据教材的安排和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认识向日葵、欣赏向日葵的美;2、了解向日葵的各个部分,感受向日葵变化多端的花瓣,饱满的形象、以及向日葵丰富的色彩;3、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半命题画《—――的向日葵》,培养学生有创意的表达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任务明确,也容易达成。还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内容合理

老师们在上公开课时,有时为了展示课堂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往往将两课时的内容压缩到一课时中,于是,课堂教学上就出现了大容量、快节奏、高密度的现象。到了学生做作业的时候,老师们催促声不断:“好了没有”,“快一点,抓紧时间了”、“还没完成的同学先放一下” 更有甚者,学生水粉颜料刚调好,下课的铃声就响起,只好把作业放在课外,课内就不能很好地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给课堂教学留下遗憾。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当考虑学生最需要的什么,时刻提醒自己该环节对于目标的达成和重难点的突破有无帮助,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和话语都应尽量避免,尽可能的在有限40分钟内,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

(3)教学形式适度

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的确能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过于花哨的课堂只会令学生忙得不亦乐乎,热闹过后却什么也没有学到。例如有一位老师在上《线条的魅力》一课,开始时,请大家欣赏一段flas,短片内容很新奇,引得学生哈哈大笑,看似把课堂气氛调节得很不错。可短片内容跟本堂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而后的作业展评环节,教师更是别出心裁地运用了花瓶拍卖会的形式。立刻,孩子们情绪高涨。然而,静心细想,这样的形式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到底有没有帮助?课堂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环环紧扣,更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适度地把握教学形式,切忌过度包装。

二、合理掌控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不是单纯地实施教学方案,它是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是师生思维的相互碰撞与交流的机会。因此,我们在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在学科、学生、教师、师生互动等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关注教学的全过程:抓住学科特征,凸显主体地位,适度留有空白,关注动态生成等。

(一)抓住学科特征

美术,“美”即“审美”,“术”即“技术”。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美术教育必须包涵审美教育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而美术审美教育和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只能通过美术的手段来实现。比如课堂上教师的示范,不但加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他们清楚地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和方法,而且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比如:上《椅子设计》,教师课堂上亲自折纸,展示了不同的椅子(如图),这种示范,使学生在通过直观欣赏、观察、思考进而模仿的过程,掌握了椅子基本的制作方法和创造方法,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

正如上海师范大学胡知凡老师所说的:“美术老师不要忘本,自己的专业是美术,专业素养与专业以外的东西如何把握,这是教师们需要好好考虑的。希望老师把课堂教学落实到实处,认认真真地上课,扎扎实实地上课,还美术学科的本位是十分重要的。”

(二)凸显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总是围绕着教师的表现,教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就算是偶然关注到了学生的行为表现,也都被当作是教师“教”的效应,或者是教师“教”的反馈。而教师更多的也只是关心自己的教案能否顺利完成,根本无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和学生学习的支持者,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学生共同感悟、讨论和实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多多关注学生的需要,将“主人”的地位归还给学生,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平台,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掌握学习的方法。如:就拿一年级的《东南西北》一课来说吧,东南西北是学生们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会折了,那么,我们不妨就请会做了的小朋友上来示范,教师只要从旁提醒一下注意要点即可。这样一来,既让该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其继续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其他孩子的一种激励,让他们也能主动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

(三)适度留有空白

“留白”原指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技巧,即在创作时为了充分地表现主题而留出空白的艺术行为。欣赏者则凭借显露出的“冰山一角”进行想像、联想,去补充那些空白,领悟作品的内涵。“留白”能营造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可以借鉴“留白”手法,把它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

1、示范留白

教师示范是美术教学中最为直观、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完整的示范却很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且又浪费时间。因而,示范时,教师不一定每幅画都画得那么具体、详细,只要抓住关键,抓住要点、难点,选择局部来进行示范,通过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让学生掌握创作方法的同时,留给学生一点探索的机会和创新的空地。例如在执教的《齐白石笔下的蔬果》一课,我用毛笔蘸藤黄色加一点赭石色,用中锋一笔勾出半个琵琶,再用同样的方法勾出另一半。其他的如勾蒂,侧锋两笔画叶子,浓墨勾筋,画枝,则没有画出,而是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

示范留白使学生既感受到教师精彩的技法演示,又能创新表现,作业异彩纷呈。留白的目的在于给学生创造天地,激发创新热情,激活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2、知识留白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学生没有疑问的课并非一节好课,教师可以留下一些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探索思考,带着问号结束新课,从而促使他们课外继续观察和发现,把课堂延伸至课外。如在执教《做做陶艺》一课,在欣赏《唐三彩马》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这匹马造型非常逼真,非常精美,但为什么尾巴这么小,和生活中的马尾不一样呢?”这时,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中有没有谁知道?”这时一个学生说:“是为了节省材料。”另一位同学说:“马尾巴的毛掉了。”“马尾巴受伤了。”教室里哄笑一片,其实没有谁知道真正的答案。我并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同学们,而是让学生课外先观察家里或商店里卖的唐三彩马,它的尾巴是不是都是很短的,然后查资料或调查,下一次课来一起交流。课中留白,促使学生课外探究,到生活中去观察和思考。

“留白”是美术课堂常用的艺术,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能给学生创造自由翱翔的空间,并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主动性,从而积极地参与探究、学习和创造,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既要留下教学空白,又要利用好留白,做到实处含虚,虚处探实,激活课堂。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创新思维。

(四)关注动态生成

平时我们的课堂大都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只是教学预案的忠实执行者,不允许学生“旁逸斜出”。若有学生超出了教案预设的答案,教师就会努力“引导”其“回归正轨”。殊不知,教师和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体,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和教材、教案的不断碰撞,往往会闪现出出人意料的火花,灵感和创意随即迸发,从而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

1、及时捕捉生成,演绎课堂精彩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预设”和“预设生成”外,往往还会产生动态的、精彩的生成资源,而这个精彩总是在那一瞬间激发。因此,发现这一瞬间、把握这一瞬间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剪拉花》时,正要示范其制作方法时,突然发现有个学生已经开始在下面动手了。我用眼睛的余光斜视了一下,没有批评该学生不认真听讲,反而还请他上来当小老师。只见他动作娴熟,而且一边做,还一边提醒大家哪些要点是要特别注意的。没料,学生们听得格外认真,个个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一眨眼而错过了学习的机会。生成性资源也许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但它往往是隐蔽的,需要我们老师目光敏锐,并及时地捕捉和利用,从而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

2、机智处理意外,增添鲜活色彩

许多发现、发明很多时候是从意外中获得灵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意外情况,适时更改或增加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兴趣、引发好奇心、引发思考的有效途径。记得在教学《东南西北》的时候,我本意是想让学生学会东南西北的制作方法,并利用画、剪、贴等各种方式对“东西南北”进行夸张的再创造,从而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美丽的立体造型的“东西南北”(例如:小动物等)。可谁料,在学生创作时,一个小朋友突然“卡擦”一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你在干嘛呢?”我上前问道。“老师,你看,照相机!”她兴奋地举起手中的折纸玩具告诉我。“是呀,还能操作的,可真形象!”我很好奇,于是问,“你是怎么想到要做照相机的?”她什么也没说,只见她三两下功夫又折了一个,我恍然大悟,原来“照相机”的折法跟“东南西北”差不多,只是最后的几步稍微变了一下。就这样,课后,我给大家留了一个任务——根据“东南西北”的折法,试试还能变成哪些好玩的东西,看谁变得多。结果第二天早上,孩子们真的带来了好多小玩意儿,“衣服”、“裤子”、“手枪”……应有尽有(如图)。试想,如果我当时就遏制这个小朋友的行为,要求她必须做小动物的话,那样不仅可能会消灭学生的创作热情,更损失了这可遇不可求的教学财富。

可见,我们教师只要敏锐地发现课堂中出现的“生成点”,机智地处理好这些“意外”,它将带给我们更加鲜活而精彩的课堂。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环节时,我们可以留出一定的“弹性区域”,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总而言之,虽然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式呈多元发展态势,但美术课终归是“美术课”。美术教师必须牢牢坚守美术课堂的底线——科学规范地进行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目标准确,教学内容合理,教学形式适度;合理掌控教学的过程,紧紧抓住学科特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进行艺术留白,关注课堂动态生成,从而扎扎实实地落实课堂教学规范,促进课堂教学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年5月

篇2

一、构建气氛活跃的美术课堂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其实和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学科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案给学生上课,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很少主动思考,学习兴趣不浓。但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美感,美术课堂带给学生的应该是美的感受。要想美术课堂区别于其他文化课,教师就应该构建一个活跃的课堂。为了能让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不扰乱课堂秩序的前提下,随意摆放自己桌椅的位置,教师也不再站在讲台上,而是走到学生中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例如,“闪光的烟花”一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自己画烟花。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局限,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见过烟花吗、烟花是什么形状的、烟花都有哪些颜色呢”。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限定类型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创作。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敢于将自己脑海中想象的事物画出来。例如,大多数学生认为草一定是绿色的,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心中不一样的颜色,让学生知道艺术是没有界限的。只要是用心思考出来的结果,都应算是一种艺术创造。

二、注重美术作品的赏析

篇3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注意创设生活中观察情境。在教案设计中注意这方面安排。介绍花的结构就设计一张表请学生回家通过观察填写有关内容(表1);学习种子结构后请学生观察家中的种子填写表中内容(表2)。

学生通过观察,更牢固地掌握生物学知识。生物老师还要抓住学生春秋游走进大自然的机会设计观察内容。根据已学过的生物学分类知识,请学生找出科的代表植物,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在生活中观察生物,掌握生物学知识。

利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各种现象。

生物学是一门生命科学。在生物学教材中培养学生实用技能的知识很多。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现象,有机的加以渗透生物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讲授“种子萌发条件”这节课后,布置学生回家做种子萌发实验。全班40名同学,其中31名同学实验成功了,9名同学实验失败了,于是就组织同学一起观察失败的实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大家找出了4名学生实验失败是由于他们没有给种子及时浇水,刚开始萌发就了,还有几位学生实验失败是由于放多了水,种子全部浸在水中没有氧气腐烂了。实验中有些学生做了观察日记,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提出了一些问题,例种子萌发时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菜场里卖的发豆芽,不该是发豆芽应该是发豆根。有的同学发现培根突出种皮后有往地上长的特点。有的同学发现绿豆芽长高了放在阳台上它的茎弯向窗外一边……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提出疑问相互讨论寻找理论依据得出结论,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向日葵向阳开,是因为植物顶芽有趋光性,韭黄只能在暗处培养,是因为叶绿素形成需要光;米变成酒是因为菌类起作用…… 这样的学习学以致用,掌握知识也就牢固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学习掌握生物学知识,创造科学的全新生活。

篇4

教师节赞扬的现代诗歌一你是蜡烛,

闪耀微弱的烛光;

你是园丁,

流下辛勤的汗珠滴滴闪亮;

啊!

老师--

你把我培养成人,

让我为祖国发光;

啊!

老师--

你教会我怎样做人,

我的血液里有你的心血在流淌!

老师,辛苦了

是谁--

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

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

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么奉献的人们。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师!

教师节赞扬的现代诗歌二我原想收获一缕清风,

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您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我原想撷取一枚绿叶,

您却给了我整个森林。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您却给了我整个银色的世界。

您在点才绽放美丽,

也把最美丽的时刻全给了学生,

一种损失让您因为那刻骨铭心的美而获得了永恒。

那绚丽无边的晓晨和一个渐渐远去的背影,

已定格为我心中永远的一帧老照片!

教师节赞扬的现代诗歌三感谢老师,

是你们赐予我们知识。

假如你们是园丁,

我们就是那温室里的花朵,

在您的浇灌下一点一点的成长。

假如您是蜡烛,

我们就是蜡烛旁无尽的黑暗,

是您照亮了我们,

帮助我们找到了通往光明的道路。

假如您是白云,

我们就是天空,

天空没了白云就会失去光彩。

老师真的很感谢您,

谢谢您对我们的一点一滴,

这些您对我们的好,

我们都铭记在心。

您花费了一生的时间来教育我们,

您是无私的,

您把您的知识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我们。

在那百花盛开的春天,

我愿化作明媚的阳光,

为您增添几分光彩。

在那烈日炎炎的夏季,

我愿化作一把遮阳伞,

为您遮住那酷热的阳光。

在那树叶飘落的秋季,

我愿化作一件大衣,

为您取暖。

教师节赞扬的现代诗歌四几度春秋

几度风雨

穿越热暑的迷茫

重拾过去的记忆

只为那份爱与敬的记录

悄悄地她来了

一如久违的甘露

撒播在我们的心田

一如漂泊的小船

找到了停泊的港湾

多少次

知识的殿堂里走过

灯光中笑容的可掬

蓦然回首

你的恩,你的情

在白云的天空放飞

神圣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我站在岁月的边缘

大声呼喊:

老师,您辛苦了!

教师节赞扬的现代诗歌五几十平米的教室是你的责任田

长方形的黑板是你培育幼苗的温床

厚厚的教案是你密密的年轮

飘飞的粉末是你苍白的华年

几十颗绝顶聪明的脑瓜

是你精心种下的向日葵班的希望

你用精心筛选的诗句喂养我们

你用母亲般的爱引导我们

你用加减乘除教会我们爱与恨

你用横平竖直教会我们做人

让阳光穿过我们每一个细胞

让雨露滋润我们稚嫩的心房

然后给我们智慧和翅膀

像母燕一样教会我们飞翔

然后我们长成参天的大树

你在旁边默默守望

然后我们成了世界的脊梁

在人生的巅峰为你歌唱

然后你拢一拢岁月的鬓发

抬头看那一轮朝阳

篇5

Brief talk about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plant teaching of the vocational school

Mou Xiaoling

【Abstract】If we want to cultivate student’ innovation ability, we shoul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call for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cultivate student’ learning attitude of participating actively, taking delight in research and cooperating and them make the achieve the demand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has made a discuss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who study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Keywords】Plant teaching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爱学、乐学是任课教师职责。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欲望,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这就要求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授课方式,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

1.创设问题情境,为课堂互动打好基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的理想气氛。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考虑:

1.1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出问题,使学生清晰地知道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学好了有什么作用,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1.2 问题需与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相呼应。教师应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设计并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境界。如:为什么果树开了许多花而结果不是很多?(传粉,授精知识探索)

1.3 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中专生有好奇心、爱听表扬、争强好胜的心态。因此,问题的提出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引发学生的好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有些植物的花特别美丽,而有些一般,有些不好看?又如:怎样使向日葵多结籽?(人工授粉知识)

2.体验问题,独立自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汲取知识的主体,就必须让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这样才能增强自我意识,提高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2.1 亲自体验过的知识要比听到的深刻。学生通过预习教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到学习的乐趣。记忆的强度,要比教师说出答案的效果好得多。

2.2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预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学习不够主动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鞭策。对于好学生来讲,预习可引导他们做好课后练习或知识归纳总结。

2.3 充分利用课堂间歇时间。教师在黑板上写好板书要点,并巡回于学生之间,有问即到,送教到人,主动启发引导。

3.师生相互切磋,把课堂互动引入。

3.1 共同讨论。通过学生自学、思考、体验、探索,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并展开讨论,相互补充纠正,教师总结,归纳出本节课的教学要点。

3.2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力。对于性格内向、不敢举手的学生,要注意观察其表情,尽量创造机会让其发言,消除胆怯心理。同时应要求学生把教材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

3.3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小结能力。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零碎的、片面的,他们只归纳自己知道的知识点,而对不理解的知识点就难以归纳。因此,教师要在知识中起指导作用,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处理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他们留有发挥的余地,不要把学生的思路拘禁在教师设计的教案框框内,问题讲到关键处有意卡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4.学生出题,教师答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4.1 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使之主动积极地运用知识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具体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把学生从被动的地位中解放出来。这样能使学生积极联想,丰富想象力,训练思维能力,使教学民主化,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篇6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是实施有效备课、有效课堂的前提。对于教材使用,我采取以下两种策略。

1.1走进教材吃透教材。

对教材的处理,我首先认真研读把握教材特色;其次和教材平等对话,明确目标、把握要求,吃透重点难点,抓住关键点,做到尊重教材、源于教材。如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第一课时,依据教材,凸显画线段图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策略之一,突出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精心组织教学。

1.2活化教材将教材内容情境化。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力求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可操作化;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或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与补充,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以本班学生抖空竹的例子改编例题,让学生感到亲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六年级数学教学要从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这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基础。因此教师了解学生实际,就能防止因脱离实际、学习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过浅而使学生索然无味;就能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训练,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启发诱导,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参与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行为的参与是否积极,努力;二是认知参与,也就是学生在参加课堂活动中思考的程度;三是情感参与,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我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有效参与。如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自己发现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或半径是直径的1/2。再通过欣赏: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古老的阴阳太极等,让学生深深感受到生活中圆的美。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有效参与使课堂绽放出生命的活力。

3.总结经验,教给方法。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无捷径可走,但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抓住课堂。

理科学习重在平时,突击复习是不行的。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0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同时要说明一点,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诸如“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

3.2高质量完成作业。

写作业时,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这时就要有意识地考查速度和准确率,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考,诸如它考查的内容,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规律、技巧等。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思考题,也要认真完成。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成功会带来自信,而自信对于学习理科十分重要。

3.3勤思考,多提问。

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的内容要认真研究,提出疑问,追本穷源。对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尽量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克服那种死守书本、机械呆板、不知变通的学习方法。

3.4总结学习经验,评价学习效果。

学习中的总结和评价,是学习的继续和提高,它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解题规律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调整和评判能力的提高。更深一步是涉及具体内容的学习方法,如:怎样学习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法则、数学定理、数学语言?怎样提高抽象概括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解数学题?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差错?怎样获取学习的反馈信息?怎样进行解题过程的评价与总结?怎样准备考试。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将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注重反馈,提高质量。

4.突出思维,发展个性。

六年级数学课必须突出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给学生以能力的钥匙,不给知识的包袱,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作为小学阶段思维训练的一门主课,六年级数学课应责无旁贷地促使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材料的选择上,要做到“不超纲,不超前”,知识与能力训练尽量做到前后配合,否则,就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长才能的教学目的就会落空。

5.寓于思想,提高品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学生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介绍一些我国的数学历史和我国的数学家及研究成果。比如: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欧洲则早一千年;又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其精确度远远超过当时其他各国数学家……通过介绍历史,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了他们为祖国发展而学习的热情。

6.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篇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专美术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职专美术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

1.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

我国一些职专对美术教学不重视,部分教师上课也不认真,再加上长期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大多数教师形成了思维定势,他们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落后,阻碍了职专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美术是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教师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加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在我国的一些地区,职专美术教师大都照本宣科,根据教辅材料“鉴赏”美术作品,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得到调动,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3.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1)从评价目的和功能看,教学评价多为奖惩性评价,主要用于对教师进行晋级、嘉奖,容易使教师一味追求成绩,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从评价形式看,对职专美术教师的评价大多采用终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末或年末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评价的反馈,很难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善。

(3)从评价流程上看,教师评价的流程不规范,难以实现既定的评价目标;评价过程缺少必要的动态追踪,不能及时向教师提供有效的反馈。

(4)从评价内容上看,职专教师评价体系强调内容的全面性和普适性,大都实行“一刀切”,不能体现美术教学的专业特点,无法激发美术教师的创新热情。

二、职专美术课堂高效教学的策略

1.转变教师角色,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提高职专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转变教师主导课堂的现象,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美术教师要实现由课堂“演讲者”向“指导者”“点拨者”的转变,提供给学生鉴赏美术作品和创作作品的思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指导和点拨;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创作新颖的作品,促进学生差异化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

(1)以新课改的目标要求为基础设计教案。教案设计要充分体现新课改对职专美术教学的要求,注重探究式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的应用,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目标,注意学生发展的层次性和差异性,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职专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2)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在职专美术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课堂问题的引入。在课堂刚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或设置问题进行引导。比如:在学习“西方油画的流派”这一单元时,可以先设置这样一种场景:“假如同学们现在位于世界著名的艺术品拍卖现场,有许多西方著名油画进行拍卖,如果你是拍客,你将各出多少钱?”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不同流派的西方油画代表作,如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梵高的《向日葵》、立体主义代表人物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的《红色中的和谐》、表现主义代表人物爱德华・蒙克的《呐喊》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探究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注重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不同的思想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创新学生的思维。

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以新课改的目标要求为依据,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指标,除了学生成绩,还应该包括课堂有效性、创新性等;增加过程性评价,并及时反馈,以便教师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评价方式要体现美术教学的特点,如创新能力、艺术体现性等。

总之,要在职专美术课堂上体现高效教学,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研究,分析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反思、总结,形成对职专美术教学的规律性认识。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职专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肖莉.多元化美术教学评价在高效课堂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1,(08).

篇8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要求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学

习欲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为课堂互动打好基础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了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度的理想气氛。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考虑:

1. 根据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针对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出疑问(能反映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重点),使学生清晰地知道一节课内学什么,怎么学,学好了有什么意义,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时的积极思维。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深入地理解。

2. 问题须与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相呼应。教师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并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入探索问题的境界,如:为什么桔树花开了许多而结出的桔子数不是很多?(传粉、受精知识探索)。以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并与本节新知识相衔接的问题,如:被子植物的生殖方式是什么?(新旧知识衔接)。经过学生自学找到问题的答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满足学生的成功感。

3. 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有好新奇、盼肯定、爱表扬、争好胜的心态,问题的提出要考虑学生能直接推理得到,是动态思维、贴近生活实践以及思维转折次数多少等因素,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好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有些被子植物的花很美丽,而有些则很“难看”?(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要使向日葵多结瓜子怎么办?

4. 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生活中能够遇到但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去解答的问题,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立刻要想知道的欲望,如我们吃的西瓜有些有籽有些无籽为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质疑心理。

二、体验问题,独立自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摄取知识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让学生自己阅读,独立思考。对照问题和学习任务,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能使学生学得深刻,而且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1. 亲身体验过的知识要比从他人处听到的要深刻。学生通过预习教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到学习的乐趣性。就记忆强度而言,这要比教师直接告诉原因要强得多。

2.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预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特别对于学习不够主动的学生来说则是一个很好的鞭策机会。对于好的学生或课前预习过的学生则引导他们做好课后练习或知识归纳小结。

三、师生相互切磋,把课堂互动引入

1. 通过学生的预习自学,经学生自己的思考、体验,在个人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并展开学生之间的讨论,互相补充与纠正,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以肯定、鼓励为主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不能任其自流,无休止地争论下去,必须适可而止。

2. 锻炼学生发言的胆量和语言表达概括能力。对于性格内向、不敢举手的学生要注意观察其表情,尽量创造机会让他发言,消除其胆怯心理。有些学生回答问题按教材的语言来表达时,教师逐渐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答案。

3.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小结能力。学生预习到的知识是零碎的、片面的,只归纳自己知道的知识点,而不理解的知识点就难以归纳。因此,教师在知识归纳中起指导作用,让学生起主体作用。要处理好“空白”教学,即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处理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他们留有发挥的余地,不把学生的思路拘禁在教师设置的教案框框内,问题讲到关键处有意卡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四、学生出题,教师答题,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的智力活动处在积极状态中,为传授和巩固知识奠定基础。这样有利于:

1. 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使之主动积极地运用知识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具体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把学生从被动的地位中解放出来。这样能促进学生积极联想,丰富想象力,训练思维力,热烈讨论可使教学民主化,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2. 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原则。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发教师,不断循环往复,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双边提高”和“双向交流”的效果。

篇9

中学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生物学史教育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基本策略:

策略一:利用生物学史的材料进行探究

施瓦布在“教师手册”中说:“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理解在科学发现过程中,问题是怎样提出的,如何得到验证的,最后又是怎样得出结论的。”他把利用科学史为素材的探究称作对“探究”的探究。

利用生物学史的材料进行探究,是生物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生物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利用生物学史的材料设计好自己的教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已经收集的材料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带领学生进入科学家探究的工作过程中,并能让他们领悟科学家是如何进行探究的,他们的方法,他们的思路又是如何的,同时体验科学家对科学探索的精神。例如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教学中,我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阳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弯向光的方向生长呢?向日葵的花盘总是跟着太阳转呢?让学生自己讨论,并说出他们各自的想法。此时,我就告诉学生早在1880年达尔文就利用了金丝雀藕草的胚芽鞘对植物弯向光源生长进行了研究,此后詹森、拜尔、温特等几位科学家也利用胚芽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之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分别展示达尔文及几位科学家所做的实验,让学生讨论,发现实验的不足以及总结实验的结论,跟着科学家的脚步一步步来探索生长素的发现,最后学生归纳总结植物向光性的原因。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他们体验了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策略二:提高教师对教育功能的认识

众所周知,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工具,能否发挥教材教育功能的关键在教师。同样,为了有效发挥生物学史教材的教育功能,生物教师本身也必须具有较高的生物学史素养,这样才能在掌握生物学史知识的基础上,从认识生物学史的角度,来把握生物科学的发展轨迹与规律,才能挖掘生物学史的教育功能。不仅如此,提高生物学史的认识对教师全面发展和把握生物学科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具有长远的意义。

策略三:对生物规律进行合理的总结

生物学史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才能进行有效地教学,才能使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生物学史教学有着多方面的规律,目前需要尽快认识和把握的,如生物学史科学与知识、技能教学之间的关系;生物学史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如科学家故事、科学探索的背景、科学发现过程、方法论等之间的关系等。教师对这些关系的认识、协调与处理,既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保证其健康发展的条件。只有当真正解决好生物学史教学与知识,技能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生物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才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科学素质、智力和操作技能的均衡发展,而不致走向顾此失彼、矫枉过正的偏颇境地,甚至阻碍了生物教学的正常开展。

策略四:开展生物教学实践研究

由于应试教育,使目前生物学史教学被相当多的生物教师所轻视,从而使教学方法较为落后,一般仅限于传统讲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不可能充分体现完整生物史的教育功能和思想。为此,广大教师必须重视生物学史教育,有计划地组织生物教师在实践中开展生物学史教育研究,深入分析教材内容,适当补充科学史料,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例如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作为课程内容要素的科学史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等,而仅仅作为素材的科学史有: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促胰液素的发现、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等。教材中的生物学史的内容还远远不够。因此,教师应进行生物学史教材的分析,适当补充有关科学探索的背景、科学发现过程以及方法论方面的生物学史材料,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促使学生动手学习科学发展历史,领会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篇10

1.人员保障。我园对于课题研究十分重视,课题组成员由园长、教科主任、年级组长、骨干教师等组成,年龄结构合理,既有朝气蓬勃、冲劲十足的年轻教师,又有经验丰富、沉着老练的老教师,他们都承担或参与市级以上规划课题的研究经历,具有良好的科研意识,研究能力强,研究成果丰硕。同时这些老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她们的通力合作下,定能完成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的效果。

2.制度保障。课题组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理论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将课题研究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和教师的教科研考核之中,积极投入课题研究的教师优先享受外出参观、学习、交流的权利,对在课题研究中有科研成果的教师予以奖励。

3.经费保障。本课题研究与我园的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我园投入大量的必要的研究资金用于聘请专家现场指导、研究活动的正常开展、各种现代设施设备的添置、成果推广等。同时提供充裕的研究时间,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和深入实施,从而确保研究活动的正常化、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重视实践研究,丰富研究过程

1.课题研究细致化。我们将课题进行细化展开,由教研组长负责二级子课题的研究,分别是《幼儿园美术欣赏与信息技术整合模式与策略的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美术欣赏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和《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美术欣赏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的研究》。各班老师进行三级子课题的研究,分别从人物画欣赏、动物画欣赏、抽象画欣赏、建筑画欣赏、扇面画欣赏、装饰画欣赏、剪纸欣赏、陶艺欣赏、吊饰欣赏等与信息技术结合,针对美术的各个方面展开欣赏研究,每位老师研究的方向都不一样,各有针对性,避免重复现象。

2.理论学习针对性。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重视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更新,组织教师培训、学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先后组织教师观摩几所市示范幼儿园的活动,还邀请领导、专家来园作专题讲座进行指导。平时,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自学和集体学习的形式,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如《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名画欣赏中的运用》、《美术构图色彩的专题讲座》等,并要求教师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研究之中。我们还聘请小学的教技主任来园对教师进行电子白板、Flas制作的技能培训,促使每位老师都熟练地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运用。

3.实践研讨常规化。为了使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落实,使课题研究规范而深入地开展,我们将各种活动常态化管理。在课程安排中每班每周安排一节特色活动课,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子课题研究内容,正常开展特色教学活动,将自己的研究内容作为班级的特色,促使班班有特色、人人有课题。每两周定期开展一次与课题相关的活动,如经典作品赏析活动,课题案例分析活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评比活动,我谈美术欣赏和信息技术如何运用交流活动等,定期组织课题组的老师进行研讨,将课题实施的情况汇报给课题组,并组织教师交流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经验和成果。每学年组织课程组老师开展课题研究实践课活动,将自己一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并对教师的课题研究情况及时作出评估,使老师的科研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4.课题环境全园化。《指南》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在课题组人员的筹备下,我们在幼儿园楼梯通道、美术室、走廊、班级墙面等区域,创造了丰富的美术环境。如:在美术室内,我们将国内外美术大师的作品进行展示,如:凡・高的《向日葵》、徐悲鸿的《奔马图》、齐白石的《虾》等,请幼儿欣赏,并引导幼儿体会大师在作画中大胆用色、抽象表现及创意等,然后开展多样性的创作活动。在西面楼梯道上,呈现幼儿创作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的剪纸作品、扇面画、各种吊饰;在幼儿园长廊中,呈现幼儿的一幅幅水墨画,青花瓷装饰的服饰、纸盘、杯子等。这种用幼儿的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建构出的美术欣赏的大环境,既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及成就感,又有效地激发幼儿继续进行美术创作的欲望。

三、注重反思总结,提高科研成果

1.教师的发展。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研究成果总结,每位课题组人员每学期围绕自己的子课题撰写有关总结、心得,每学年完成课题论文一至两篇。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如野兽派马蒂斯、点彩派修拉、现代派画家毕加索、超现实主义画家米罗、剪纸发展史等美术欣赏专题培训,老师们了解了各种时期、不同画派及风格的代表画家的生平事迹,了解了不同画派的作画特点及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美术欣赏修养和美术欣赏能力。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互帮互学蔚然成风,一支“观念新、理论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2.幼儿的发展。儿童具有极大的潜力,只要解放他们,充分调动他们喜欢、乐于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就能凭着直觉像大师那样作画。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便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展开丰富多彩的美术欣赏活动,使幼儿喜欢参与美术欣赏,并在活动中获得快乐感和自信心,在幼儿园举办的“幼儿美术作品展”中,孩子们作品各展其能,各具特色。同时将幼儿绘画的优秀作品进行保留,在本园网站上开辟专门的幼儿美术作品展示版块,让孩子、家长、社会各方面都能看到孩子作品,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创作的自信心得到有效的培养。

3.幼儿园的发展。美术欣赏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也是我们的办园特色。我园注重课题研究与特色建设的整合,以科研促特色。多次向幼教同行开放特色课,展示办园特色,获得同行们的一致好评。我们汇编了《课题论文集》、《课题教案集》、《课题专集》,收录了上百篇有园本特色的优秀活动设计、活动案例分析、研究论文,刻录了多个课题研讨活动光盘,收集了大量的幼儿美术作品及几十个优秀的教学课件,大大丰富了园本幼儿美术欣赏教育课程资源库的信息量。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300-01

我们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培养和促进学生创新呢?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创新

兴趣始终是学生的重要学习动机之一,兴趣本身具有生动、新奇、鲜明的特征,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刺激力,这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这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锻炼。在科学课中,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比如:《磁铁的力量》一课,观察磁铁吸引曲别针的数量,发现磁力的大小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实验过程中学生不易操作,需要材料多,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物体的距离有无关系”,结果学生想出了许多办法,最简单的就是将直尺放平,在直尺的起点处放一颗小铁钉,然后用条形磁铁靠近小铁钉,这样通过用“距离远近比较同距离吸引几个铁钉”来观察磁铁吸引几个铁钉的能力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更简单、直观、科学,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执行了教案,体现了教改,更丰富了课堂过程,充分地诱导了学生的在科学学习中创新。

二 给学生创设创新的课堂学习情境

科学课的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学生身边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科学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科学的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充分调动自身与情景相关的已有认识,努力就各种解释不清的现象提出问题,经集体努力逐步明确待研究的问题。

对于教师来说,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发展水平,创设一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造成学生的思维冲突的教学情景。

如《蜗牛》一课教学。在上这一节课时需对蜗牛进行观察,可是蜗牛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想观察它了,它就会自觉的从壳里爬出来。上课时学生也发出了感叹:“蜗牛不出来怎么观察呀?”看着他们焦急而无奈的表情,我灵机一动:何不让他们对怎样让“蜗牛出壳进行”探究?于是我就面带微笑对同学们说:“你们不要着急蜗牛不是不出来吗?那我们就想办法让它出来,怎么样?“行”学生异口同声。我又抓住时机,说:“现在小组就讨论:用什么方法有可能让蜗牛爬出来?”学生们积极的投入到小组讨论中,想出了许多可能让小蜗牛出壳的方法。有的小组认为:用食物引诱;有的小组认为:把蜗牛放出来;还有的小组竟认为“用力往里吹气它就会出来”;也有认为“用火烤”、“在地上磨它的壳”——想法真可谓五花八门。“那同学们认为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我又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当学生明确了需要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后,我又指出:“下面各组就把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验证,有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找老师,开始吧!”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取水的取水,找火柴的找火柴,切苹果的切苹果——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当一个兴奋的声音传来“蜗牛出来了!”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只听这位同学接着说:“我们是把蜗牛放在瓶盖上,然后往上洒水,就象下雨一样,但水不能没过蜗牛,过一会儿它就爬出来了。因为我家的墙上总是在下完雨之后才会有蜗牛爬出来。”瞧,学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进行科学探究了,这不正是我们科学课所希望的吗?看着那张兴奋的小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我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三 加强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的核心

动手操作是智力结构的五大要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动、喜动的特点,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在参与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思考、发现和创造。如前面阐述的关于激发兴趣、鼓励思维和创设情境环节等,其实都离不开实践活动,都要以实践活动为前提展开。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去搞科学,去探索,去创新。这正如,不经历简单电路的安装过程,学生就不了解小电珠发光的原因;没有亲自做一做物体沉浮的实验,学生也就找不到物体沉浮的规律。 在科学教学中,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实践活动。教师要想方设法多让学生进行分组观察和实验,尽量指导学生独立观察、独立实验、独立思考,使学生获得最清晰、印象最深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此外,还要多开展自然课外实践活动,如制作指南针、种向日葵,布置生物角等,还要多辅导学生进行各种科技类活动,如进行气象观测、能源开发、航模制作等专项辅导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做,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其科学知识面,而且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科学素质得到更广泛意义上的培养和发展。

四 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科学的课的学习中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也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的一环。创新能力的形成不是依靠教师简单地讲授给学生的,更多地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所以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实验,给予他们这种机会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如能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进行自主评价,对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很有帮助。

篇12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2-0024-03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级愿景、班级意志、班级形象的综合反映,也是班级理念的载体。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形成,乃至走向社会的人生道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班级文化的内涵很广,学校在实践中,主要在班级名称、班级标志、班级旗帜、班级口号、班级誓词、班级格言、班训班规、班歌班花、班级板报、班历班会、文化快线、班级沙龙等等方面,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1.班级名称。我们认为班名是一个班级最直接、最简洁的文化表征,也是班级文化的第一个重要符号。我校在按年级专业命名班级名称之外,又由学生根据自己班级风格来命名班级。比如空冷1班的班主任和同学们更喜欢把自己的班叫做“传奇1班”,幼教班又称“玫瑰2班”,还有现代保尔班、现代雷锋2班、巾帼3班等等。这样既有个性又能叫得响,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分量,比班级的规范名称更响亮,影响力更大。

2.班级标志。为从形象上表征班级意志,同学们采用了有寓意的几何图形、字母或汉字组成的简单图案,代表班级的最高意志,象征着全班同学的统一目标和愿景,由于简单明了,又极具表现力,便于制作成班徽,出现在班级教室后黑板的正上方,再配上两旁的班级口号,与班级教室前黑板正上方的国旗标识遥相呼应,彰显教室环境其爱国爱校爱班的浓厚氛围。

3.班级旗帜。一个班集体在校园及校外活动中,必须用班级旗帜来作为统一的有效信号标志,来展示一个班集体的精神形象,它也由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各班同学用班徽的简化图案来制作班旗,在隆重场合展示使用,有助于同学们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班旗的设计与制作更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

4.班级日历。同任何一个单位一样,每个时期都有阶段工作计划与工作日历,班级日历较之于工作计划更有简明性的特征。我校各班级学期初都依据校历和班级工作计划,按学期周次编排每周主题活动制定《班级日历》,作为全班的活动备忘录,便于查阅,易于操作,彰显学期班级工作主线,师生感觉效果很好。

5.班规。它首先是一种制度文化形式,但是它与普通班级管理制度的不同,在于它以正向要求的形式出现,较少限制性要求,而且由全班学生民主产生,是一种积极的班级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构成了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我校在向魏书生老师学习当中,班班自主制定,同学们人人参与、自觉遵守,又有不少新内容,体现和充实了班级管理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精神。

6.班会。每学期的主题班会有一条围绕班级工作计划的主线,每周的主题班会都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贯穿和体现了整周的重点工作要求,它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生可以谈认识、交流思想、介绍经验,开展表扬与批评。比如“新学期新目标新措施”“我实践·我成长·我自豪”“让美德成为习惯”“让自律铸就成功”“追忆往昔,铭记历史”“阅读经典,插上成功的翅膀”“感恩师长,回报社会”“我的舞台我来演”等等。班会一般固定在每周日晚自习时间召开,以承上启下,班主任依据班历写好《主题班会教案》。第一个主题班会有班级集体宣誓,每次都唱班歌,通过一项重要决议时集体喊班级口号,把班会的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统一起来,融为一体。

7.励志班歌。它是班级文化的音乐元素,也是一种生动的班级行为文化。我们借用经典歌曲或流行的励志歌曲,填上班级歌词,在每天课前或大型集会集体演唱,以提振精神,营造气氛。

8.班级励志故事。班级励志故事是有情感、有情节的班级观念文化,它对班级文化建设有特殊的吸引作用。今年春季开学,我校在各班开展了“人人讲励志故事、班班唱励志歌曲、全校树‘十个一’文明新风活动”,各班同学人手一本健康向上的人物传记、经典诗文、历史读物等,利用思品课、班会以及课余时间,人人阅读传诵,形成了品读、体味、感悟、践行的浓厚氛围,使精英模范精神、优秀传统文化洒满课堂宿舍和同学们的精神生活空间。三月初层层选拔读讲能手和优秀作品,参加全校讲励志故事大赛,评比出“十大讲故事能手”进行表彰奖励,在全校迅速出现了学习生活开门红的局面。

9.班花。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疲劳,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选举和培养师生最喜欢的作为班花,是一种新型的班级环境文化形式,也是班级风格的最佳视嗅觉文化象征,是最鲜活的班级文化形式。如君子兰花,玫瑰花,月季花、向日葵,鸡冠花,“朱顶红”等等,有的班级还有每个小组的“组花”,同学们特别精心护理大家钟爱的“精神之花”,教室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花香四溢,成为班级教室整个环境布置中最具生命力的亮点。使学生在一个窗明几净、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中,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学习风气和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优良品质。

10.班级宣誓。任何一个团体或集体的意志激发与凝聚,都有一种庄严的集体表达形式。近年来我校各班形成了一种惯例,每次主题班会在做重要班级决定时,全班集体在班旗下齐读“班级誓言”,每次升旗都有两个班庄严宣誓,唱班歌喊口号展示班级形象,校领导发表热情洋溢的国旗下讲话,优秀学生发表激情澎湃的表态发言,场面十分壮观震撼、激动人心。如空冷二班的誓词:我们是现代学子,我们骄傲,我们自豪!面对国旗我庄严宣誓:我要勤奋上进,牢记知识改变命运;我要创新实践,坚信技能改变人生。爱我青春,刻苦学习;爱我未来,立志成才!爱我现代,振兴母校!

11.班级口号。这是班级意志最具外在表现力的班级行为文化,它简短精练,高度浓缩,每天早操、课前、晚自习、聚会等,喊起来铿锵有力,震耳发聩,极富现场感染力、震撼力,使每个人精神振作,斗志昂扬,可以大大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如空冷2班的班级口号是:夺我乾坤,铸我班魂,空冷二班,霸气永存。还有“放飞梦想、非比寻常,机电一班、永远最强”“ 和衷共济,拼搏进取,从我做起,誓争第一”“ 放马金鞍,惟我三班,超越梦想,激情无限!”等等。

12.班级格言。班级格言是借用经典来表达班级意志的观念文化形式,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了三点:一是全班同学轮流推荐、向同学们展示;二是格言内容选自古今中外伟人名士的经典警句,也有的是自己老师、同学的佳句箴言,三是固定出现在班级黑板右侧,每天更新,由推荐人在第一节课前宣读并简要阐释格言要义与自身感受。

13.节日文化。传统法定节日,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过节使学生接受传统美德的影响与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校每逢纪念日均进行专题纪念活动,如元旦文化报告会、 抄写春联和拍摄春节节庆活动、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五一”社会实践誓师会、国庆节励志红歌大赛等等;在学校及班级特定日期,我校也形成了较成功的文化活动传统,比如学期或学年开学典礼暨表彰会、春季体育节、迎新艺术节、就业展望暨毕业典礼等等。

14.班级板报。班级板报是一种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活泼的班级文化,是教室面积体量最大、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班级文化形式,它容量大,版面活,常办常新,赏心悦目,也是一个班级的主题创意、新闻敏感、文字水平、版面设计、绘画技巧、参与广度等班级文化元素的高度综合与统一。每次校团委评比时都发现这是各班教室的一道亮丽景观,它确实是一座引领学生价值取向、树立健康的价值追求、培养审美观的班级精神丰碑。

15.班级图书馆。在三月份讲励志故事活动中,有的班级趁势将同学们手里的人物传记、经典诗文、历史读物等各种书籍汇集起来,建立了班级图书角,由“图书馆长”集中管理。在故事大赛后,仍然使同学们能经常欣赏到一本本自己喜爱的书籍,我校各班书香味很浓,同学们精神食粮很丰富,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占领着班级文化阵地,有效推动了培养一流好品德、一身好习惯、一股好精神的“十个一”活动深入开展。

16.宿舍文化。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是同学们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的地方,也是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服务能力的课堂。我校各班结合封闭式准军事化管理,都举办过“宿舍文化创意主题班会”,开展宿舍文化长廊展示,公布《文明宿舍创建标准》,实施楼层长负责制,多次评比文明宿舍并颁发流动红旗等,我校学生宿舍被褥方块叠放,物品一条线摆放、地面床面桌面干净,空气新鲜清洁,横幅标语醒目,同学和谐相处,大家舒心地生活在一个温馨有序的大家庭里,学生家长都很满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