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14:48: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景区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景区管理论文

篇1

绝大部分公共景区要么依赖自然地理风貌天然形成,要么传承历史文化积淀人工巧匠而来,由此注定了公共景区旅游并非一般的普通服务。由于其相对垄断性,尤其是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公共景区门票价格无法实现完全的市场调节。以世界文化遗产之类的公共景区为例,由于其独特的风景特性,即使门票价格提高,其需求也不会显著减少,譬如张家界景区、黄山景区,都没有因其涨价而失去客源。这就是说,公共景区旅游服务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由于没有竞争性,加上全国大大小小各类公共景区被地方分割、条块管理,公共景区持续涨价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结果,这个时候市场机制根本不发挥作用。同时,即使考虑景区维护成本的因素,也会遇到各个景区维护成本并没有直接关联问题。从现实而言,公共景区的涨价,更多时候是跟风涨价。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只要行业的垄断大企业涨价,那么行业内其他企业必然也会跟随涨价,而后者涨价并不一定是因为成本上升。虽然国家价格主管部门针对景区价格,规定了不少于3年的限价令,但是只要3年期限一到,公共景区“你涨我也涨”的轮番涨价潮也就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个独特现象。这就是公共景区门票价格的市场失灵,此时市场机制对于公共景区这种独特的垄断资源无法发挥作用。或者说,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公共景区门票价格的管理问题上并没多大舞台。为什么国家发改委及价格主管部门用“看得见的手”并没有完全遏制公共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态势?笔者认为,下面几个原因不容忽视。

第一,缺乏其他相关政策尤其是中央财政预算支持的情况下,意图控制景区门票涨价的政策,实际上难以有效控制公共景区门票价格的轮番上涨。一方面,3年调价间隔期的规定并不科学,反而造成了或者有可能造成每隔3年全国各地景区轮番涨价的结果。在缺乏足够公共财力支持的情况下,我国公共景区主要依赖门票收入维持运转。由于景区人工等费用伴随社会物价总水平持续增加,因而即使不考虑对景区本身的维护,公共景区的日常维护开支也会增长。这表明公共景区对门票价格的上涨具有内在必然性。由于国家政策规定3年不能涨价,部分景区就会面临一个问题:原有的门票收入无法维持正常运转,所以,人为限定3年禁涨期,显然不是最佳的政策选择。由于不同的景区上一次涨价的时间不一致,当某一个景区因为维护等费用开支增加而涨价后,其他景区在3年解禁期到后,也会跟着涨价。因为按照国家政策,公共景区门票价格调价时,类似的景区价格上可以相互参照。一旦5A级景区都已经涨价,那么4A级景区也会适度提价。最终,全国各级景区都会轮番持续涨价。另一方面,国家控制不同级别景区涨价幅度也值得商榷,其根本缺陷是没有考虑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景区的个体特征。理由是:不同地区或者不同类别的景区,其所面临的维护成本不同。当成本增加后,没有国家或地方财力支持下,景区就需要提高门票价格。综合两个方面,无论首先涨价的景区其背后理由是什么,最终的结果都是各家景区将持续提高门票价格。从我国公共景区的现实而言,门票价格上涨是普遍现象,除了城市内一些普通公园以外,鲜有降价的A级以上公共景区。总之,这两个价格控制政策,行政任意性色彩较浓,实际执行效果不理想。

第二,公共景区下放省以下地方政府管理,为门票价格的轮番涨价打开了闸门。国家下放公共景区管理权限,意图是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同时发挥地方的管理能动性。但是,这个美好的意愿在实践中无形为各地景区门票价格持续上涨打开了闸口。公共景区尤其是那些世界遗产之类的景区具有唯一的资源价值,下放地方管理后,景区与地方的利益共同体就已经形成。因此,不管景区运行成本是否增加,一旦景区提出要涨价,那么地方价格主管部门否决涨价几乎没有强有力的理由。更不用说一些地方财政本身要从公共景区挖走一部分门票收益,地方价格主管部门岂能阻止景区门票提价。因此,虽然国家发改委有3年的禁涨期,也对不同门票价格的景区规定涨价幅度,但是只要禁令期一到,各地景区就会有涨价的冲动。特別是在地方预算拨付景区维护资金不足,或者地方财政需要依赖景区门票经济的情况下,涨价就成为必然。

第三,公共景区的公益性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按照常识,一些全国有名尤其是具有唯一性的旅游景区,它们应该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这些景区更能、也更应该体现公益性。事实上,国家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的政策,也非常重视公共景区的公益性。然而现实中,公益性变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公共景区尤其是世界遗产之类的全国有名景区,并没有在门票上体现多少公益性。相反,公益性已经为地方利益共同体让路,一些有名的公共景区成了地方的摇钱树。如果考虑公共景区维护管理成本自然上升的情形,在没有国家财政预算支持的情况下,即使公共景区想要体现公益性,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综上所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导致公共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出现“调而不控、控而不灵”现象,使公共景区门票价格呈现轮番涨价,难以体现公共景区的公益性。

公共景区门票管理的出路

根据上述分析,我国公共景区门票价格面临“双失灵”。构建我国公共景区门票管理的新模式,应在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避免政府失灵。具体而言,新模式的基本内涵如下。

第一,国家重新收回所有世界遗产以及一些重要5A级景区的管理权,成立中华国家公园管理局全权管理。之所以要收回这些公共景区管理权,是因为这些景区具有唯一性,是国家利益的所在。即使这些景区位于不同的省份,例如张家界在湖南省,但是它们依然是全中国人民的共有、共享财富。收回管理权,才能避免一些地方政府不惜代价力争上世界遗产或者5A级项目,而一旦申遗成功或者申报5A成功后就把景区作为摇钱树,出现对景区管理开始松懈的现象。[12]国家集中管理世界遗产及重要的5A级景区,方能避免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这样能更好地体现这些景区的人类财富共性,而且有助于确保此类景区开放与保护的基本原则。此外,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也完全有了支撑集中管理此类景区的实力。国家经济的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增加公众福祉。我国虽然还无法支持全国公共景区的中央统筹,但是对于世界遗产以及重要5A级景区,完全有必要集中统一管理。国家集中统一管理这类景区,由新设立的中华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中华国家公园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列入中央集中统一管理的公共景区的维护、管理、建设以及发展规划,实行收支两条线,其所属国家公园的门票等收入上缴中央财政,其维护管理及建设所需费用由中央财政按年拨款支付。

第二,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的公共景区实行低票价制度,真正体现公益性,并为全国各类各级公共景区树立公益性榜样。国家集中统一管理世界遗产以及重要5A级景区后,对此类景区门票实行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相匹配的低价制度。具体来说,首先确定国家公园的一个基本价,或者说初期价格P0。然后,国家公园每5年调整一次价格,价格调整比例参照过去5年全国居民人均年收入增长率的平均数确定(参见式子(1))。[13]上述低票价的国家公园,真正体现了公共景区的公益性。由于世界遗产之类的门票价格已经大幅下降,而且体现公益性以及社会效益,那么全国其他5A级以下景区也将跟进,而不再追求以涨价为唯一手段的管理行为。相反,各家景区还会根据市场情况尤其是竞争情况,主动调整门票价格。这时门票并非各家景区竞争的主要手段,提高服务以及延伸旅游服务的其他功能成为各景区吸引客流的主导手段。所以国家公园低价门票的出台,将会促进全国各地景区提高质量、开发更具附加值的旅游产品,而不再依赖门票作为其唯一或主要的收入来源。由此,备受诟病的门票经济可以迎刃而解,旅游经济才能出现。同时,这样的一种管理思路,无疑为市场机制在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舞台。

篇2

2景区设施管理维护不当

细节的管理和维护是国内很多景点都忽略的,在去往山人真迹陈列馆的小路上,许多破损的墙角和窨井盖及涂鸦小广告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们在煞风景的同时也隐藏安全隐患,山人梅湖景区的在管理上更应关注细节,不在小事上疏忽,避免在细节上给景区的形象打折扣。管理者想要提升景区形象就必须注重细节,树立干净整洁的景区品牌形象,加强保护景区设施的宣传力度并及时给予修护破损的公共设施,避免安全隐患。不断挖掘景区文化内涵,与时代结合,进行艺术创新,以日本富士山景区为例,在景区道路上的窨井盖井面上浇铸出富士山的图案,将呆板的井盖改造成一幅幅风景画,不但美化了景区道路,更吸引游客眼球,赏心又悦目,让景区形象刻入记忆。这种在细节的处理值得山人梅湖景区借鉴。由于前往山人梅湖景区的游客,大多是慕名“山人”而来,从主入口进入景区后却没有太多关于的影子,似乎整个景区和山人没有太大的关系,作为景区不可复制的最具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核心元素——山人没有任何体现和利用。连排的仿古建筑形象单一枯燥,山人景区在形象管理上可以利用这些不起眼的井盖做文章,烘托景区气氛,提高景区艺术品位。将的画浇铸在井盖上,景盖的外形复古别致,让行走的氛围更加美好,游客们从中感受到艺术的美好,用心去呵护景区设施,更能成为山人梅湖景区的一大特点。

3景区管理开发缺乏品牌概念

山人梅湖景区在管理上缺乏品牌的概念,如今旅游业飞速发展,景区品牌标识的设计对于提升景区的形象和信息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许多景区都推出了自己景区品牌的旅游纪念品,如迪士尼乐园。迪士尼旅游纪念品都有属于自己的商标。而山人景区内并没有专门的纪念品商店,更没有关于山人梅湖景区品牌的纪念品,仅有的几本各种出版社出版的山人书画集根本满足不了中国人到此一游的纪念情结。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山人梅湖景区在形象管理上应意识到:拥有自己的品牌,并将自己的旅游纪念品品牌化是快速在旅游行业中凸现的必经之路。景区必须要有自己的标志和一成套成熟的山人旅游纪念品。标志的设计代表着景区的形象,它至为关键。对于标志的设计我认为应当体现“传承”和“融合”,传承山人的文化和精神,融合现代与时俱进。传承与融合似乎这也是景区管理的最高精神层次,在山人纪念馆标志设计的元素选择上,选用了印章这个传统元素,山人有很多的印章,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驴印,然后选用了一幅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花鸟图中提取元素,将国画元素融入印章中,在颜色的选择上红图白底,红衬托出的白底图案是笔下的小鸟,都说画里的鸟眼珠子都能转动,传神的眼神指示前下方,把人们的视线引到山人纪念馆的主题上。设计完后的标志远看上去像国画里的印章,醒目而有韵味,与山人梅湖景区的整体氛围和谐统一。在山人纪念馆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上,应避免纪念品形象单一,树立精致儒雅的新型品牌形象。在书籍,扇子这些传统纪念品的品种以外,可以推出一些有设计感的现代化的纪念品如:山人文化T恤和明星片等。纪念品种类的多样化方便旅客选择,旅客购买纪念品,更是一种对景区文化和形象的宣传和支持。

篇3

二、石林景区旅游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石林景区的突发性旅游危机管理在基础设施建设、卫星监控及制度制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危机预防与处理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旅游危机意识不强。

从信息中心反馈的数据看,针对游客进行的危机宣传与自我防护不到位,游客对某些景点的旅游资源价值型获取有限。另外,景区目前执行的是高峰疏导分流游客的办法,在游客进入方面管理不足,安全意识与危机意识有待提升。

2.旅游危机管理制度不健全。

石林景区的突发性旅游危机管理制度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已经出台的制度性文件更多的关注在危机事件的应急预案等方面,属于事件处理,在危机的管理上制度较少,需要加快危机管理的制度建设。

3.宣传教育不到位。

从景区内的安全教育宣传标示及宣传册的数量上看,旅游危机的宣传教育不到位,众多游客不能及时的掌握景区有安全隐患的景点内容,导致游客缺少相关旅游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办法。

4.旅游资源安全防控的高技术要求。

高技术设备以及在石林景区的安全监控中普遍应用,但是某些景点的监控仍存在一定的盲区,由于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盲点地区的危机可能无法及时反馈到信息中心,因此高技术设备对解决这些问题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5.安全方面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从景区内部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看,石林景区的建设配备比较完善,在危险路段和景区的警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某些存在安全隐患的低端只设有警示或警告牌,并没有相关的保护措施,比如防护栏、防护网等,因此景区安全方面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

三、石林景区旅游危机管理的对策

针对石林景区旅游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石林景区的旅游危机管理水平。

1.加强安全教育和危机意识的宣传。

众多旅游景区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发生主要是由于游客的安全意识不足和自我保护方法欠缺造成的,因此景区在教育宣传方面应加大力度,从动态的视频宣传到导游讲解,再到各种标志物的设立等不同方面强化旅游的危机意识,最大限度的降低突发性旅游事件的发生概率。

2.提高技术手段。

在景区的数字化建设和监控等方面不断提高技术手段,建设数据平台,对景区内发生的危机事件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并有效的协调危机处理部门,如消防、急救中心等科室进行有效的配合,在保障安全旅游环境的同时对发生的危机安全事件能够做到最大限度的补救。同时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危机事件的防控能力,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概率。

篇4

2管理过程动态化

矿山建设管理是动态的过程,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开展,施工位置、工作环境、地质条件都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另外,合同变更、组织管理不力、技术难题等问题也常常出现。在矿建施工过程中,针对性和应变性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各部门要对竖井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进行计划与实际对比[4-7],分析偏差产生的实际原因,并针对实际情况积极组织调整。施工进度开展动态控制的措施有:分析关键线路,对偏差及时控制;加强生产要素配置管理,对不同施工阶段所需的材料、设备、人员要提前组织到位;严格控制工序,对竖井掘砌中的爆破、通风、出渣、浇筑等环节要积极组织,努力把工序转换时间降到最低,同时各工序本身要加强动态优化控制,比如出渣尽量采取双桶提升、浇筑井壁采取商用混凝土浇筑等。质量动态管理则主要是PDCA循环管理过程,建立健全PDCA循环系统对工程质量动态管理意义重大。在竖井施工过程中应积极开展定期与不定期质量抽查和全面检查,对材料、设备实行三检制度,对进场人员实行培训教育。成本动态控制过程中,应抓好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即预算管理、定额管理、计量工作和原始记录。采取分析表法、挣值法、价值工程法等对施工成本进行动态控制管理[6]。

3管理过程细节化

在主井区建设过程中,为挖潜增效,提高竖井建设速度和质量,针对施工过程的不同环节、不同专业领域问题,成立了方案优化与质量控制小组、爆破参数优化与安全小组、排水系统优化小组等5个小组。例如,方案优化与质量控制小组对井建中的措施、方案和施工图进行细致研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问题,做到方案最优、质量得以保证;爆破参数优化小组,针对竖井凿岩爆破效果差、井筒掘进成型恶劣现象,统计分析以往爆破参数中的不良因素,对工作面炮孔布置、炸药消耗、段次划分、连线方式等进行全面优化(见图2、图3),最终提高了炮孔利用率、降低了炸药单耗、改善了井筒掘进成型。通过对主井区施工的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施工现场生产秩序正常,施工工序转换顺畅,项目建设质量和安全都得到了有效保障,工程建设再无遗留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