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培训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0 14:48: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网络课程培训自我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网络课程培训自我总结

篇1

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习自主性这一概念逐渐成为语言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Holec(1981)将自主学习定义为“一种担负起自己学习责任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确立学习目标、定义学习内容、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监控学习的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五个方面”。随着语言教学越来越趋向于交际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被看做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先决条件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及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2007年7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温州医科大学自2008年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基于多媒体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已成为课程设置中的一大重要模块。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经过短暂的一段时间后,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存在兴趣不高、态度不积极、学习方法欠佳、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通过分析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影响英语自主学习的主观因素――学习者个人因素,从而构建科学可行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使教师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优化学习策略,培养积极的情感因素,提高其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和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者网络自主学习能力调查及分析

本文研究对象为温州医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验班(简称教改班)的学生。教改班采用以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支撑,课堂教学、面授辅导和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问卷调查随机抽取2011级(大一)和2010级(大二)各110名学生,两个年级研究对象均按相同比例选自临床、麻醉、药学和护理四个专业,并均有半年以上网络自主学习经验。

笔者基于Pintrich、庞维国、刘润清及高一红等人的相关问卷及量表,并结合我校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现状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影响因素两大部分,前者包括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学习频率、学习求助、学习内容管理、自我评估五个方面,后者涉及学习动机、目标设置、认知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几大重要个体因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随机访谈和课堂观察,旨在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获得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中情感状态、学习策略运用等方面的原始资料,为提出更切实有效的建议方法建立事实依据。

根据自主学习能力五大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能力总体不高。如,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未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网络自主学习态度不积极,自我效能感较低;普遍缺乏具体的学习目标,或即使设置了学习目标,也未能很好地付诸实践;学习过程中策略意识薄弱,不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元认知能力欠缺,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也很少对学习结果进行总结、反思和评价。

此外,对各因素和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表明:动机、目标设置、认知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均与自主学习能力呈明显的正相关。对两种动机类型――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的深入研究显示,大一与大二学习者中,工具型动机均占主导地位,两个年级的融入型动机均与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工具型动机与其相关性不大。

二、教学启示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结合访谈和课堂观察所得,笔者试探性地得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即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1.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网络自主学习中,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融入型动机,并合理利用学生的工具型动机。

2.引导学生设置或倡导学生自我设置具体、可见的近期目标和有一定挑战性而切合个人实际的远期目标,并鼓励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3.加强英语认知策略培训。在日常教学中,要让学生系统地了解认知策略,并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包括听、说、读、写、译及应试技巧的使用;利用网络平台上论坛、公告栏等实时和非实时交流的手段,经常开展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实现学生相互交流,自主答疑。认知策略的培训可通过策略意识培训,与学生签订英语学习计划合同以及具体英语认知策略培训循序渐进地进行。

4.加强元认知策略训练,引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对每一阶段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自我总结,不断调整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法。评估反思活动可以采取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自评和他评过程也将纳入平时成绩的评估中,以提高学生进行及时反思调整的积极性。

该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纳入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配合,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双管齐下为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系统地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在课后有针对性地操练实践,逐渐提高网络自主学习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2]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篇2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教学资源库 教学改革

课题:湖南省教育厅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编号:ZJC2012030)资助。

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注重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推动高职教育理念变革,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一、高职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有一定了解,但不全面。信息技术正在走近课堂,但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滞后于社会;信息技术应用模式依然单一,存在“教室被设备绑架、教师被软件绑架”的现象;信息技术辅助教得多,辅助学得少,没有根本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与当代学生喜用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匹配;信息化基础建设和信息化资源建设还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脚步。

二、提高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为了提高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掌握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信息化设备,在教学中获取、应用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突出教学重点、破解教学难点。第二,将信息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与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高职教学“教学做”一体化的需求。第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教师提供丰富有效的信息化资源支持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实现翻转式教学模式。

三、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2006〕16号)关于高职教育的重要文件中提出,高职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加快数字校园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技术应用和文化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以重点专业及核心课程建设为基础,构建共享型教学资源系统。以课程标准、网络课程、虚拟仿真、教学课件、专业技术资料和标准库、考证培训模块、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远程教育和培训等教学资源为主要共享内容;通过共享资源管理更新机制及时更新内容,保证教学资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信息化教学的实施

以高职机电类课程电力拖动为例,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信息化资源为纽带,将教学环节分为:任务确定、创设情境、任务实施、任务评价、提高拓展共5个环节。

1.任务确定

课前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下达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利用互联网、资源库等预习相关内容。这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检索的方法,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创设情境

播放工厂各种机床的工作视频。视频来自生产现场,形象生动,让学生身临其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任务实施

(1)原理分析:让学生进入虚拟平台,点击交互式动画,自己分析工作原理,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工作原理。

(2)虚拟仿真:传统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而虚拟仿真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过程纠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虚拟布局、接线、排除故障,真正体现了“做中学、做种教”。

(3)实训操作:播放网络资源库里的示范操作视频,让学生了解实训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接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实操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通电试车,通过实训操作学生能把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成实践技能。

4.任务评价

主要采用自评、互评、师评三位一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学生根据任务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则根据学生课程表现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为了实现与企业零距离,特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实训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实训考核。任务评价是自我总结和相互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5.提高拓展

教师布置拓展任务,学生利用网络查阅相关知识,进入空间交流群参与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

篇3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一直将课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自2008年起,校企合作对《导游实务》进行开发建设,其教学资源库建设已初步完成,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网络交流测验、相关职业院校课程资源共享及企业社会人员培训,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导游从业素质技能,并为今后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其他课程教学资源库和社会服务平台积累了经验。

一、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的理念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以“高职教育理念突出、科学系统设计、校企开发管理、资源开放共享、持续有序更新”为设计理念,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邀请黑龙江教育国际旅行社、哈尔滨飞扬国际旅行社、松花江国际旅行社及黑龙江海洋国际旅行社四家企业,通过企业调研、学生座谈、专家讨论,总结了工作过程导向的《导游实务》课程教学资源需求,由专业教师协同现代教育中心教师一起进行资源库的开发操作,企业员工参与教学资源库的使用并委派专人进行部分功能的管理,充分保障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思路、建设系统、建设内容和使用效果。

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目标

1.最大程度地实现反转课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该资源库自主学习、复习检测、考证辅导、合作交流、大赛培训、协作研究等功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翻转课堂,提高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及人才培养质量。

2.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辐射国家旅游发展

资源库在典型工作任务、授课案例等内容的选取上多数立足黑龙江省旅游业实际,有利于学生企业实习和导游证考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在培养导游词创作、记忆、讲解及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等方面兼顾国家著名景区景点等,具有普适性,有助于学生走出龙江,尽快融入各地的导游队伍,辐射国家旅游发展。

3.实现资源共享,服务院校、企业和社会

与相关高职院校、企业和行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企业员工培训,服务院校、企业和社会,推动示范院校建设成果的固化、采集和推广,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与技能,实现示范院校的对外引领与服务。

三、建设内容

资源库共建设了十个板块,构筑了相对完整的《导游实务》教学资源库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1.网络课堂

主要包括课程说明、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导游行业规范化标准和电子教案、电子课件、授课录像、实训指导、作业习题等,便于学生自学课程基本知识或进行自主复习。

2.考证辅导

融入全国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相关内容,围绕考试大纲梳理了资格证书考试中的知识点并提示性地做好了总结工作。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知识树”的形式设计了学生总结填充树叶的环节,提示学生的自我总结复习。整理、设计了1000道模拟试题,便于学生自测考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较好。

3.导游家园

严把准入标准,将企业的优秀员工、资深导游引入互动版块,为行业精英与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发挥行业人员“传帮带”的作用帮助学生,同时为企业搭建选人、育人和用人的平台。

4.名家讲坛

邀请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做专业报告,并通过互动答疑解惑,为学生传播知识,也对企业人员给予相关培训指导。

5.知识集锦

以文本、图画、视频及动画等多种形式不断添加导游知识、景点欣赏、奇闻趣事等,丰富学生和企业人员的知识,为其实现“博杂精”提供机会。

6.名作欣赏

将网络搜集的优秀导游词、游记及摄影作品,以及使用者们的优秀作品和心得体会放在此平台上共享,供大家借鉴品评、学习交流。

7.技能竞赛

将各级导游词创作大赛、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导游摄影大赛等技能竞赛的赛程、试题、比赛实况录像等结集共享,让学生观摩欣赏,对大赛有兴趣的同学们也在此交流经验,也实现了选手们部分赛项的自主训练,帮助学生学习成长。

8.情景再现

利用文本、视频、动画等方式展示导游带团流程及案例,让学生们模拟实践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个别要求,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实践能力。

9.招聘求职

在校企之间搭建一个招聘求职的平台,企业和学生可互相选择,既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也为企业解决旅游旺季用工难和人才频繁流动问题,为企业挑选并长期培养忠实员工提供机会。

篇4

第一,开放性。对信息教学来讲,其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开放性。而正是这个特点,也赋予了其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具备开放性。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让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并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资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完善的网络环境解决数据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教师在这整个过程中,都是以一个组织者的身份在参与,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对获取知识的兴趣。

第二,主体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根据教学的需要对信息进行整合,并将其传递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讲,在信息加工方面,他们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让学生在知识的建构中主动队知识进行构建,从而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学习方式、信息渠道等。

第三,诊断性和交互反馈性。通过网络的功能,让学习数学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不断地获取,然后不断地自我反省和自我测试。以此通过这种自我的学习、自我总结等,不断对目前的学习方式进行改进,以此大幅度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另外,良好的总结和反馈还有利于学生成功。

第四,创造性。在教学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能理解知识,还希望借助网络的作用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而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创新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在利用多媒体对课件进行制作的过程中,由此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做。

2.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优越性与先进性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逻辑与直观、抽象与具体是永恒的矛盾。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使的数学课堂教学生动化、直观化、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它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同时呈现,能带给学生形式多样化的感性和理性材料,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会学、愿学、乐学。数学老师上课更为灵活,学生注意力也集中了。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形象的动态表示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的理解数学题意,对于难以理解的数学题目,对学生有着直观的感受。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可以使得数学教师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CAI软件可以使得数学教师讲解更加简单易懂,学生学得映像更深,同时引起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变革。

3.应用计算机开展数学课程教学的完善策略

3.1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水平

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中担任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因此为了更好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计算机,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计算机水平,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相关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得教师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的相关操作,并且能够将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数学课程教学中,从而更好地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應用计算机开展数学课程教学时,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的角色,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指导,从而将课堂的主导地位还给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对于促进计算机的应用和课堂效率的提高都有重要的作用。

3.2努力完善学校的教学设施

第一,加大对学校计算机相关设备的投入,从而进一步体现对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视,同时也可以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相关的设备,从而为开展数学课程教学提供设备保障,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第二,相关的教学设施完善后,可以在开展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课程,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内容;第三,建立数学课程教学的沟通和交流平台,计算机在教学中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需要较多的时间来适应。因此可以建立教学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中进行相关课题内容的讨论,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从而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对于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3.3教学内容还需要进行改革

第一,教师应该对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熟练地掌握,然后了解哪些内容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表现。对这些内容进行精确地筛选,制作相关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从而能够使得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计算机更好地结合起来;第二,注重教学内容的轻重选择,对于数学课程教学来讲,其中一些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进行理解,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可以一笔带过,进行粗略地讲解即可。但是,有些重点内容,需要进行特别详细的讲解,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的内容。

4.结束语

虽然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在教学中具有优越性与先进性,但是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同样与存在一些问题,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在数学教学中借助计算机技术以是社会发展大方向。数学教师只能迎难而上,不断教研。不断转换教师的教学观念,用最新、最好的教学手段教育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秀芳,周树森,张利锋.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数学类课程教学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16,01:120-125.

[2]王艳,郭键.基于计算机学科情感培养的离散数学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6,03:19-21.

[3]贾花萍,李尧龙,何小虎.计算机专业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06:37-41.

篇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缘起

近年来,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在学习领域内广泛应用,引起了高校学习环境的变革,催生并孕育出了“网络学习环境”。但是,面对学习环境的变革,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不适应”导致“网络学习困难”。

笔者所在的上海建桥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在日常从事教学和思政工作的实践中发现,学生的计算机考证通过率很低,能顺利和独立完成网络公开课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同学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效率低下。要解决上述问题,仅仅依靠网络的普及是不够的,从培养和提高网络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入手才能治标又治本。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感觉、思维和行动。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网络学习领域内的表现。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将对其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和学习成绩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 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

2.1 自编《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

197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指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能力的知觉或信念,是个体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对自己能否胜任某一任务的认知。

参照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笔者认为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预期或信念。即大学生对自己能否有效地借助网络手段,凭借自己拥有的技术或技能,克服网络学习中师生之间的时间、空间和情境距离障碍,完成网络学习任务的能力的评价。也是大学生对控制自己网络学习行为和调节能力的预期评价和认知。

结合大学生的日常网络学习状况,笔者认为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应该包括大学生个体本身的网络学习行为、网络学习能力、网络学习环境及个体对网络学习行为、网络学习能力和网络学习环境的认知和控制。根据这些内容,笔者设计出了具有60道题目的调查问卷,随机抽取上海建桥学院的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初测,收回有效问卷312份。将回收的有效数据用SPSS16.0进行整理,对数据进行辨别力评分、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最终确定包括26道题目的问卷,问卷的KMO检验结果为0.908,抽取到5个因子,方差贡献率为53.163%,这5个因子和初步理论框架的内容基本相吻合。

随机抽取上海建桥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上海邦德学院、上海中侨学院的500名大学生进行正式的测试,经整理有效问卷有410份,有效率为82%。将回收的有效问卷的数据用SPSS16.0进行整理,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和信度、效度分析,以进一步检验问卷的有效性。结果发现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价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的工具,问卷包括五个因子(见表1)。

2.2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状况比较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比较不同性别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在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差异。发现女生比男生具有更高的网络学习操作能力,更能控制自己的网络学习行为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对网络学习效果更为自信,而男生比女生具有更高的网络学习概括能力、对网络学习环境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进行不同年级在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上面差异性的研究,发现四个年级中大四学生的平均值最高,四年级学生相对具有较高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他们具有较高的网络学习能力、网络行为控制能力和网络环境适应能力。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比较不同专业科类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在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及各因子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体育艺术类民办高校大学生在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各因子和总问卷上的得分相对来说最低,这说明体育艺术类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

2.3 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状况的总体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总体不高,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说明年级、性别、专业对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有较大的影响,这与我们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和对大学生的访谈结果是基本相符的。

我们也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对自己的网络学习成绩和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认知,只是认知的程度不同。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同学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或自己适当地调整,化网络学习挫折为学业进步的动力;反之,得不到及时调整的同学,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的状况会愈演愈烈。

3 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由五个因子组成,这五个因子可以进一步归纳为网络学习能力、网络学习行为和网络学习环境,这些因子既是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3.1 网络学习能力的高低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高低

网络学习能力的高低是影响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而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此方面的能力缺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部分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缺乏熟练的网络操作技巧,不能及时地检索到自己想要的知识,不能熟练地对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途径较少。调查数据表明,7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网络检索能力不强;74%的同学认为自己利用网络查阅资料的途径不多。

其次,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缺乏对网络学习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不能经常对上网的技巧和策略进行归纳总结,不知道在网络上如何寻求帮助。调查发现,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42.7%民办高校大学生不擅长总结学习经验;对于网络中所搜索到的学习资料,34.4%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归纳概括。

再次,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不足,比如,对所要检索和利用的信息源、对所获得的信息内容的评估能力差等。数据显示,55%的大学生认为资料不准确、不齐全、容易产生误导;60%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资料不详细,不能解决一些特定的问题。

3.2 具体的网络学习情况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

具体的网络学习情况包括大学生参与网络学习的兴趣、网络学习的目标、具体的网络学习行为、对网络学习行为的控制力及个体对网络学习效果的认知等。

第一,参与网络学习的兴趣的高低影响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网络学习缺乏很大的兴趣和热情,就会造成学生参与网络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从而影响学生网络学习的成绩。问卷结果显示,39.3%对网络学习缺乏很大的热情;40%的人对网络学习缺乏很大的兴趣。

第二,学习态度不端正是造成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原因之一。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35%的同学每次上网不会主动去查看网络作业;30%的同学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网络学习;81.7%不能独立地完成网络作业;从数据来看,能否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对克服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低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对网络学习行为的控制力不强是造成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另一个原因。学习实践表明,凡是网络学习成绩较好,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除了个别具有较高的网络学习兴趣外,更多的是具有较强的控制力。然而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控制力也是相对不足的。数据显示,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只有33%的大学生能够不受干扰完成学习任务;76.4%的大学生不能合理地分配好网络学习和网上娱乐的时间。

第四,对网络学习效果的信心不足。调查数据表明,81.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够正确地利用网络;41.7%的大学生认为知道的网络知识比其他同学少,这说明对网络学习效果的信心不足是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之一。

3.3 具体的网络学习环境及个体对网络学习环境的认知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

第一,网络学习环境的虚拟性影响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网络学习环境是一种虚拟的学习环境,没有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缺乏教师对学生直接的关注和信息反馈,容易使学习者产生产生紧张、烦躁和无所谓的情绪。调查数据显示,33%的大学生认为无法向老师直接询问,没有面对面教导的感觉,不够真实;45%的大学生没有耐心听完全部网络课程,因为他们认为没有传统课堂老师讲解得详细。

第二,网络学习课程平台的运行情况、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风格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网络平台中网络传输是否畅通快速、网络学习系统操作是否方便、网络课程内容是否丰富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结果显示,80%的大学生认为课程中心网页经常崩溃、进不去;40%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课程的可操作性不是很强,因为给予的步骤、细节问题的处理方法不完全;41%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课程的内容枯燥;39%的同学认为网络课程设计不合理。可见,网络课程的硬件和软件情况等都会影响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

4 提升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教育对策分析

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教育对策应当结合对学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数据,参照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对策。以下从指导教师、学生自身、改进学校网络课程平台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4.1 指导教师应采取的教育策略

从前面的分析和个案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网络学习能力的缺乏会影响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因此教师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

第一,加强对网络操作技能的培训,增强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在网络学习之前,指导教师可以以文字或短片的形式给大学生讲解网络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并对其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的技能进行培训,包括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有用的网址、基本的网络检索方式方法等。在网络学习的阶段性总结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播放网络学习成功学生的事迹录像,也可以开展座谈会,交流网络学习经验,加强学生进行网络技能技巧的学习。

第二,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定期的总结,培养其选择有效网络信息的能力。在完成一个阶段的网络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应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自我总结,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教师也要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对于学生的网络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对于不完善的地方鼓励其改进,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另外,面对开放的网络学习环境,海量的网络学习信息,教师应指导学生提高对自身能力和网络知识的辨别,加强对信息的处理和判断,学会自我管理。

第三,讲究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教育的方法和艺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时,要结合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既要结合学生平时的网络学习经历,又要考虑学生的网络学习承受力。

首先,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的网络学习状况进行跟踪研究。利用精心设计的问卷搜集资料是研究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状况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在现代社会,大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其网络学习状况的异质性程度也日益增强,不记名式的问卷调查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用计算机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比较科学的分析,更加客观和直观。例如本研究中利用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具体研究性别、年级、专业等的差异,根据分析结果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预测。

其次,明确不同年级的教育目标,采取阶段性的教育计划。对于低年级学生应开展网络学习适应性教育。比如在入学之初,学校可以下发一些介绍及指导大学生如何进行网络学习的小册子,让他们了解大学网络学习情况,了解网络学习的必要性及如何进行网络学习。对于高年级同学,在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网络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教师主要应对他们进行网络学习兴趣、网络学习习惯、网络行为控制力、正确归因方面的强化性教育,要注意利用榜样的力量,典型示范。应注重学生网络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网络学习的重要性,增强网络学习的主动性。

4.2 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对于学生自身来说,面对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不高的状况,不仅要对自我的网络学习情况有正确的认知,而且还要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网络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网络学习困境。

第一,学生自身要有正确的网络学习动机,端正网络学习态度,学生要对自己的网络学习动机进行调整,要从提高学业水平、增强综合能力角度去参与网络学习,要经常对自己的目标、进度、预期结果和学习方式、内部学习资源和外部学习资源进行评估和反思,总结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有效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克服网络学习的困难。

第二,学生自身应培养和锻炼学生坚定的网络学习行为控制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学习行为控制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学生只有学会管理网络时间,成为一个管理时间的能手,才有可能应对网络学习情况,因此学生要能够更好地分配网络学习和课堂学习的时间比例、分配网络学习和网络娱乐的关系。其次,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积极应对网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意志坚定的人都是积极的,而失败的人总是以种种理由拖延自己的计划。只有在学习实践中主动克服千百次的困难,才能成为网络学习意志坚强的人。

第三,学生应对网络学习情况进行正确的认知和归因。调查和访谈发现,不少学生对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不能正确归因。有些同学认为网络成绩不高是由自己运气不好或者课程太难等外部因素引起的,还有一些学生把网络学习成绩过多地归于主观原因,认为由于自己懒惰或自己的网络学习能力不强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以上两种现象都是对网络学习情况的错误归因,其结果都将导致学生走向极端,错误对待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不高的情况。在网络学习生活中,学生的学习困境是不可避免的,网络学习困境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带来障碍和阻碍,但也可以变成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自己及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并积极应对。

4.3 学校在改进网络学习资源方面应采取的策略

发达的互联网络,海量的信息,往往超过了学生的认知和组织能力,很多学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认知困难、沉迷网络信息等情况。民办高校目前的网络资源必须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以便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分配网络学习时间和注意力,提高网络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第一,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加强对网络资源的管理。从目前民办高校现有的网络学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来看,可以有效利用的学习资源比较少,学习资源内容比较枯燥、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提升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必须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比如为学生提供多种数据库和优秀网站等相关资源的链接,方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另外,网络课程的内容应具有层次性、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清晰的行为标准、内容应由易到难,适合学生的掌握。网络课程的设计要以操作简单为目标,要方便快捷、布局合理,不设计过多的冗余的操作步骤,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很快掌握网络学习的技巧,避免被繁杂的信息干扰,令学生在不断地接近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还有潜力可挖,从而增强其网络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第二,完善网络课程的反馈机制。完善网络课程的反馈机制,不仅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及时的交流、及时的反馈,也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探讨,使大家有紧密感,激发学生对网络学习的兴趣和对自身的自我认同。如果教师与学生无法同时在线,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例如学生在讨论区、作业区提问,教师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回复,目的是及时帮学生解决疑惑,消除网络学习中的孤独感。

第三,提供网络学习资源的提醒业务。网络课程的管理者应通知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学习信息,并及时给予反馈;还要督促学习者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保证他们的学习进度。比如在网络课程平台设立最新信息区,及时信息,也可以利用短信、QQ群、邮件等群消息,对学生网络学习的进度、学习作业的完成情况都要给予及时的提醒,以便培养和激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动机,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

第四,保持网络课程平台的畅通,避免网络崩溃、无法连接等情况。网络学习平台的良好运行是网络学习顺利进行的基础,但对现有网络课程运行情况调查发现,网络学习课程平台无法保持畅通、网络经常出现崩溃、网络无法连接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网络学习热情。因此,网络教学平台的管理者应该利用较高的网络技术搭建学习平台,时刻关注平台情况,时刻保持网络学习平台的畅通性,避免无法登录,避免网页之间的无效连接,保证学生和教师的沟通畅通无阻,增强学生网络学习积极性。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学校的管理者,都要更新观念,用辨证的眼光看待网络学习。

参考文献

[1] 傅晋斌.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3.

[2] 董艳.自我效能感在国内远程教育领域中的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8.6.

篇6

WebQuest教学模式最早于1995年提出,可以理解为“基于网络的探究性活动”。为了进一步了解WebQuest在我国中小学中应用发展的情况,我们进行了调查统计,主要抽样收集WebQuest相关文献,文献取自权威网站中国知网所提供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在主题选项以“WebQuest”或“网络探究”进行文献搜索后,截至2010年8月1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26篇。对这些论文的作者单位进行筛选,发现中小学阶段的教师只占55篇,仅为总数的10.4%比例,其中中学的40篇,小学的仅15篇,其余文献的作者绝大部分都是高等院校或教育培训机构的工作者,巨大的数据差距说明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一线老师在WebQuest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相当薄弱的;从对这55篇抽样论文的内容分析来看,仅35篇属具体应用类,20篇属认识讨论类(无应用实践)。我们对这些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内容包括学段分布、地域分布、学科分布等,如图1、图2、图3所示。

统计结果显示,WebQuest在高中阶段开展得比较多。分析原因可能是WebQuest的应用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加上当前我国传统教学模式还处在转型阶段,高中阶段的学生才基本具备一定的信息水平和学习能力,为WebQuest的开展提供可能性。

开展WebQuest除了师生的信息素养外,网络软硬件环境的搭建更是不可或缺,所以WebQuest应用案例的分布情况难免存在不均衡现象。从抽样调查结果来看,文献作者主要来自江苏、浙江、广东、湖北、北京、上海、天津、青海、江西、湖南、重庆、山东、陕西、山西、黑龙江、辽宁、四川等17个省市区,其中仅江苏、浙江、广东、湖北、北京、上海、天津等6个省市区就已占总量的60%,原因则可能是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网络设施建设较好,电脑及网络普及率较高,WebQuest的开展就更具可能性。

从学科分布来看,文献中的WebQuest案例涉及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研究性学习、英语、数学、地理、化学、生物、体育等14个学科,但差异也很明显。其中,设计或应用较多的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研究性学习等学科。原因可能是这些学科综合性较强,且网络资源相对丰富,适合采用WebQuest开展探究式学习。而数学、化学等学科理论性较强、应用又偏少,教学倾向于追求逻辑条理性,相关的网络资源也不够丰富,因而影响了WebQuest教学模式的开展。

二、WebQuest本土化实施过程

WebQuest创始人伯尼・道奇认为WebQuest的实施应包含七个步骤,分别是设计一个合适的课程单元、选择一个能促进高级认知发展的任务、开始网页设计、形成评价、制定学习活动过程、以文字形式记下所有活动内容以供别人借鉴、最后的检查和改进。但近几年在我国的实际推广过程中,我们又形成了其他一些实施步骤略有不同的WebQuest模式,下面笔者以我国许多学者共同的基本观点来简单介绍WebQuest的本土化实施过程,主要包括:

1.设计一个合适的课程单元

判定合适与否,教师应考虑该课程单元能取代原来令人不满意的课、能否有效地利用网络、能否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等因素。

2.选择一个能促进高级认知发展的任务

一个好的任务是可操作的、具有吸引力的,并能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伯尼・道奇把任务划分为:复述、汇编、神秘性任务、编写新闻、设计、创造性作品、达成一致、劝说、认识自我、分析、判断和科学任务等12种类型。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我国目前比较集中选择其中的分析、判断、达成一致、设计、创造性作品等作为任务来开展。

3.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国内教师往往是通过多媒体或网络展示某个案例,综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心理,创设情景,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一般教师还会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网站或RSS让学生自行阅读,并罗列具体的案例主题供学生进行调查,例如,综合实践之“我家的生活垃圾”,信息课主题之“怎么用word排版报刊”等,通常也会采用同一单元多个主题供选择的方式。

4.学生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学生围绕主题,采用走访或调查以及信息搜索,结合个人特长及小组分工来独立思考、探索。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会对学生预先指导,介绍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分析处理信息的技巧等。

5.小组合作,协作学习

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面对面或者通过网络与同学或老师展开交流,经历不同观点的碰撞来加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修正他们的知识结构,同时形成了个人和小组的研究成果。

6.学生成果交流,效果评价

各小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网络或多媒体呈现来互相学习和交流,既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又要认真观摩别人的研究成果,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其进行评价并记录。

7.总结与反思

学生对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学习方法的运用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老师也要自我总结和提高。

三、WebQuest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目前,WebQuest的有效性已被许多国家所证实。虽然其引入中国才几年,但有效性也已被不只一门学科教学所证实。例如,刘丽、娄晓黎将WebQuest带到了地理课堂中,发现WebQuest能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工具进行学习,培养他们对地理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运用能力,有效改进了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陈冬云把WebQuest尝试带到历史学科中,提出WebQuest的教学模式拓展了知识空间,了解更多的历史背景,学生非常喜欢,同时也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代表性观点得以充分的体现。

总之,webQuest作为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一类进化后的教学模式,其本质是引导学生在“自行探索”、“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辅助作用,是符合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的,值得我们深入借鉴、应用和开展。

四、促进WebQuest有效实施的若干建议

1.重视网络平台的搭建

经调查和走访,许多教师都有意识尝试将WebQuest模式付诸教学实施,但由于网络支撑平台的不到位,真正得以顺利、扎实开展的并不多。有些老师采用博客平台来进行交流,但另一方面评价环节就无法有效实施。也有许多学校采用纸质问卷来实现评价,但这势必增加许多工作量,目前我们提倡在设备允许的条件下,建立专用的网络平台来实现互动交流及相互评价,例如Moodle平台,师生都比较容易上手。

2.重审探究目标的确定

探究目标的确定至关重要,WebQuest是要让学生应用知识和充分思考来建设性地解决问题,所以问题设计应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因为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案例中往往将探究目标定位在事实性或原理性标准化的知识领域,任务设置偏重知识性目标要求,且结论单一化,无法体现WebQuest的探究价值。一些设计一般或较差的WebQuest反而把学生带向简单的信息概括或总结而已,未能有效促发学生发挥高级思维能力。

3.加强对探究学习过程的有效指导

通过文献调查后发现,许多教师并未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事先培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没有什么体验经验,他们往往试图在网络世界中直接寻找问题答案,或采用复制、粘贴等方法来拼凑所谓的研究成果,从而导致网络学习丧失了“分析一思考一综合一创造”的过程及探究意义。因而老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事前指导,主要包括:①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性质、目标、意义、步骤和评价等,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②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4.评价尽量多维化

过程评价好过于成果评价,可是目前许多案例的评价仍把重心放在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评价仅停在表面,究其原因除了工作量太大之外,另一主要原因是比较缺乏可操作的量化指标。老师要加强过程性记录,可从以下几点入手:①对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的评价;例如,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②对学生在小组协作学习中的协作与贡献的评价,例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程度,学生在小组协作学习中所起的作用等;③学生是否最终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例如,学生的研究报告的质量如何,是否达到了研究的目的等。

五、结束语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一边探索一边总结的道路上,教育机构可以先从WebQuest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应用入手,促使更多的教师能在自己学科教学中合理地利用高科技和网络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输送新型人才。

注释:

篇7

世界网络时代潮流汹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随着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信息网络技术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巨大实惠,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而中学生作为一个成长中的群体,正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如何让中学生在当前环境下健康成长是家庭、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

通过问卷、座谈、观察等形式,我们认识到学生上网大多通过手机,或在家上网,还有极个别同学常惠顾网吧。面对网络这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呢?为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学校除了正常的学业,要努力创设专门的情感与训练活动,培养青少年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及行为习惯,以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学校多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来充实课外时间,包括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让中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积极接触社会生活,学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断地成长和提高。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乒乓球组比赛,篮球组比赛,广播操比赛,文艺演出,常组织学生到老年公寓打扫卫生,宿舍卫生大比拼,夏令营等活动。充分展现自我,实现价值,并在活动中找到友谊和自信心。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引导,通过开展活动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扩大人际交往范围,让学生掌握一般的人际交往的技巧,促进中学生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改善和提高。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利于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满足个体人际交往的需要。

学校要净化、美化生活环境,加强艺术教育功能,发挥艺术熏陶作用,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真正达到团结、友爱、严肃、活泼的校风校貌。

二、开展主题班会

在班级中联合班主任开展关于健康上网的主题班会,搞好学生的班集体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格感染力,从多角度审视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与糟粕,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

三、设置“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信箱”,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开展性知识教育课程

消除中学生对性的神秘感和苦闷,对性有正确的认识,以消除他们对黄色网站的热衷,从而减少网络成瘾的可能性。学校还要积极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普及网络知识,促进网络教育,使学生认清网络本质,并养成科学上网的生活习惯。

四、引导家长配合老师尝试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和方法,

加强家长与相关老师随时电话联络,对“网络成瘾”学生进行行为纠正

篇8

1.1思想教育我国传统文化,在对于社会道德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祖国文学“重中庸、和谐求统一”,使研究生缺乏竞争意识,从而也导致了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匮乏,民族区域传统文化信仰根深,眼域相对狭窄,所以在创新上难于积极跟进。在研究人员构成上,我国与欧洲迥异。国内教育专注于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学者比例很少。而在欧洲[1],有相当一部分学者以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使得欧洲学者的研究具有更强的理论性,研究也更具有深度和广度。我们局限的科研能力自然与教育水准联系紧密,科研能力低下导致我们成果数量有限。民族区域以及地方民族教育薄弱,区域矛盾较大。在思想教育的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队伍中[2]遴选机制不够完善,导师培训制度基本缺失。不仅仅是完成专业知识的传承,而应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导师对于学生所做任务一定要有一个衡量规则。

1.2课程改革研究生阶段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很难起到因材施教的效果。课程设置[3]需要在符合各自院校特色的基础上,努力开设出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课程体系,使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学的重中之重。改革学位课程设置,加强学术交流,是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主要对策,各教研室可以定期定时开展学术讨论,以PBL教学为模型,增强研究生提出和思考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研究生创新学习思维。任务型教学法[4]是把语言教学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研究生在校期间完成任务的多少也从一个方面可以窥探研究生教育的程度和水平。民族区域院校,课程模式固定,创新性差,与社会需求相矛盾,自然发展滞后。在学术讲座课程方面,王轶欧[5]讲到香港研究院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在教育和教学中的应用。在民族地区,都普遍存在一个信息交流局限的问题,学校和医院开办讲座和学术交流的次数较国家发达地区明显差距很大,这也是我们在认识和创新上不足的原因之一。

1.3科研手段

1.3.1文献前提:研究生科研手段软弱。邓要武[6]调查研究生在文献信息素质方面谈到三点:研究生信息意识淡薄,信息知识短缺和获取信息能力薄弱。研究生未能充分掌握各种文献数据库的检索,获取信息量匮乏,当前众多研究生多使用搜索引擎来查找资料,可见文献信息质量低下,难有深度。真正的科研用在检索上的时间要占总过程所用时间的近半数,所以这方面一定作为关键加强优化,否则科研难得事半功倍。

1.3.2实验方法:首先,在实验室的应用和管理方面,实验室秩序混乱,人员配置权责问题不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室的效力时间,同时,对于培养研究生的思维模式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其次,研究生实验方法陈旧,套用导师,或者学长做法,自己难有突破,自身主动获取实验方法的能力欠佳。研究生对于自身实验检索能力培养的忽略,也必然降低其科研实验速度。最后,民族区域实验室条件局限,同样是科研是否与时俱进的大难题。

1.3.3临床实践:在科研临床中,研究生动手能力差,基本操作生疏,无故缺勤等众多问题,也是制约研究生临床实战水平的因素。在临床接诊、病例书写以及疑难病例讨论等方面,研究生表现出知识面狭窄,对于问题解决能力的不足,对于应急事件不能有条不紊。2对于特殊人才的培养方面民族区域地方各级政府和学校也需要积极构建高速的外部信息流通基建,提高自身科研的影响力,吸引人才,扩大交流,拉动内需。在特殊一类群体研究生中,导师在处理偏激型学生方面,一定要抓住学生的突出点,盲点,偏激点,适时引导,并且时常交流讨论,且给予研究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不做过多干预,只从生活上旁敲侧击的去了解,能够耐心认真的倾听学生的思想,并适当做出点评。

3研究生管理

3.1网络手段关于研究生的管理方面,西部地区可以积极采用网络手段,研究生网格化管理模式[7]这一模式对于充分发挥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自主性,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依托网络管理,可以随时关注研究生在校动态,在对于研究生的细节方面要做好定位、定性。例如:适应当代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特点的学籍管理[8]应该是能够实现及时更新、方便操作、多条件查询、科学统计、深层分析等功能的动态化管理模式。对于研究生信息收集整理并且及时反馈,必然提高校园研究生教育的可控制性。而目前在少数民族院校明显可见管理水平不足,导师和学生网络沟通环节缺失或者不完善,导致学生毕业设计的困难和学术性质量低下等现象。院校应该建立内部网络平台,例如美国Bspace的互动网络方案,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效率。

篇9

一、师德立足高,寓德于教。

我坚持“爱是教育的工具,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教师从心眼里热爱学生,学生才能反过来“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我尽力做到“在传授知识时是老师——循循善诱;关心疾苦时是慈母——无微不至;交往中是朋友——心心相印;生活中是兄弟姐妹——无话不谈;犯错误时是医生——治病救人”。在学生生活经验、学习方法、人际关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上,去关怀和体贴他们,帮助他们明辨是非,远离“误区”,用师爱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民主、和谐、信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重视对学生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我以身示范,高标准的道德感染力,以期影响学生的言行。对学生我从来就说到做到,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无论是学生范了什么错误,我都压抑住内心的怒火,对学生作耐心细致的教育,关爱学生,用行动和语言去感化学生,直到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为止。处理问题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国家教委规定的教师行为的《六条禁令》,从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生也尊重我,拥护我,反应良好。

在教育工作中,我常用现代教育理论去引导学生。无论是作为班主任还是作为任课教师,我常对学生讲:“我不是警察,你们也不是小偷”、“我们都是人,我们都是可以相通相融的”等人本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我也对学生讲:“我这人严如师,亲如兄,爱如父”等情感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这些理念都是我在新课程标准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坚持每天收看新闻,了解科技动态消息,利用每晚读报时间,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业精于勤”,强化业务能力。

“人活到老学到老。”加强业务学习,加强进修,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和业务水平,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树立的一个终身信念。在这五年间,我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参加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对每一次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我都积极报名参加,紧抓不放。五年来,我一共参加过学校举行现代教育技术等业务学习达20余次;XX年,我和学校领导一起参加了巫山“电子说课”听课活动 ;XX年,我又被派往到重庆市开明中学参加新课程标准培训;XX年5月,我主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云中听课活动”;XX年10月,我又去参加了重庆市教育科研管理培训。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还自学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通识部份)》,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为全校教师举办了题为《教师行为角色的变化》(XX年暑假)的讲座。这些学习的机会,对我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对提高我的业务水平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是在教学基本功上了有了较大的提升;二是在专业技术上提高了一个层次。同时作为教育科研管理者,我还阅读了《重庆市教育科研指南》、《中小学教育科研》和《教育实验研究指导》等书籍,对提高我的业务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之余的时间,我还挤出了大量的时间“走访”学校阅览室和图书室,查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每年我都自费订阅了大量的教学杂志,每天定时阅读,向那些“名家”拜师学艺,对我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XX年3月,我还参加了西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数学本科学习。在此期间,我严格按照学院的要求,每天定时上网学习,查阅学习资料,了解课程信息,听网络课件。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加深了我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再认识,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更新了我教育教学思想。

三、立足教学研究,以研促教。

我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钻研的人,为响应“二十一世的教师应是科研型教师”这一号召,我常在课后认真反思,细致总结,写好反思记录,这成为了我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教法和学法的统一,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发生过程。这五年来,我教过两届毕业班,每次毕业教学成绩都位居全县前列。培养了李倩倩、蒋彬彬、刘春梅等十多名优秀学生升入奉中,有张德志、匡东梅等十二名学生参加全国及重庆市初中数学竞赛分别获得国家级和市级等级奖。尤其是在99年的“三峡杯”数学竞赛中,我指导的学生李倩倩同学以满分120(全县仅有三个)的好成绩荣获一等奖。

99年,正值“普九”高峰阶段,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主动承担起了校级课题“分层教学的实施”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撰写了研究论文。XX年我又主动加入了我校县级课题“实践—感悟—创新教学法”的研究,并担任主研员。无论是课题研究,还是平时的常规教研活动,我都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对待,经常深入课堂,与学生交流,与老师们切磋,不耻下问,一道总结,形成经验。XX年秋,我主持申报的县级课题《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批准立项,组织部分老师正在实施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在我正在研究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以陕西师大罗增儒教授编著的《数学解题学引论》为纲,试图让学生掌握解题的规律和思维程序,推动我校的数学教学。

篇10

期:___________

2021年参加县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__年__月__日,我有幸参加了景东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县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活动,__月__日至__月__日的集中学习是本次培训全程的第一阶段。我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集中培训的日子里,我始终以骨干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培训班的每一次活动。虽然第一阶段培训的时间非常有限,但这次培训活动给我的收获却是无限的。

一、专家培训,提高认识

1、对骨干教师的概念认识

十年之前,我被分配到了现在所任教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我是年龄最小的,刚回来时,凭着年轻和学校里的豪情壮志,我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充分运用于教学中,那时的工作算得上是得心应手。工作了几年之后,当初的豪情壮志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失,人也渐渐被老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教学方法也在不知不觉中和应试教育接上了轨。当面对学生渺茫的目光,我才认识到了转变自我势在必行,从哪里入手呢?幸亏参加了这次培训,专家们的讲座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迷茫中豁然开朗。没来学习之前,听习惯了别人说自己是骨干教师,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也误认为自己真的是骨干教师,进入了骨干班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哪是什么骨干教师,比起在座的同行,自己跟他们简直是相差千里,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技能上,自己都低人一等。为了追赶那些真正的骨干教师,在集中学习期间我按时到校,专心听课,认真做笔记,积极参与讨论,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在校培训的时间是紧张而有序的,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就是学习,时间安排得挤挤的,有时甚至晚上,我们都要加班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时间虽然过得匆忙,但每天的感觉都是充实而兴奋的,因为每天的忙碌都给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收获。以前我总认为无论是运用什么手段,只要让所教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就是骨干教师,现在才发现自己的认识原来是那么的肤浅,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师那是全方位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观念、专业知识与能力、教育能力、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都是在一般教师水平以上的,审视自己,里面的许多条件都是我所欠缺的。听了专家的讲座我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后我将重新看待职业倦怠,___孩子的性格特征,注重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明确要改善的方向,努力向骨干教师行列靠近。

2、对人文精神的认识

通过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人文素养,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适得其反,人文精神灌输重在熏陶,感染。作为语文教师,不是只懂一些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要在以下两方面加强自身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乎先情。”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它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是言传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学生的学习榜样,教师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一生,如果我们有不良行,那么它将直接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深远影响,甚至是心灵的扭曲,人生的改变。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3、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认识

以前我总会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读物,后来有同事告诉我:“学生根本不用去增加什么课外知识,现在的学生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牢固就不错了。你看看我们班,一本课外书都没有,可学生每年的成绩都不赖,让学生看课外书是很一种耗时的活计。”听着同事的好心劝告,再看看她们班每年的统考成绩,我开始困惑了——继续还是停止呢?幸好参加了这次培训,它让我认识到了学生读课外书的重要性,课外书不仅要读,而且还要加大力度读。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学生光学教材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日后自身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展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除了那些不健康的书籍之外不管是历史、哲学,还是科技读物、人物传记都可以读。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进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外阅读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是一种促进,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语文教师这个引导者的角色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4、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进一步认识

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让我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新课程的知识观:学生不仅要掌握陈述___,更要掌握程序___和策略___;

新课程的的人才观:自觉地围绕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着眼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发展学生的潜能;

新课程的教学观:自觉地___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

新课程的学生观: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和谐地发展,都能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人

新课程的的评价观:自觉地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不断改进教学的作用。

从讲座中我知道了所谓的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观念是改革的先导,不同的教学理念,将会带来不同的教学设计,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新经济形势下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还知道了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创新的教学模式才是新的教学模式、以及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怎样写优质教学案例、怎样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才是有效、

二、电脑培训、提升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将成为今后人们获取知识、从事工作、了解世界和与人交往的主要途径。不懂电脑,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文盲”。在教学领域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势在必行。作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电脑培训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是老师的讲解,学员们的交流让我认识到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好处,它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增大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它的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三、课堂观摩、汲取精华

第一阶段培训接近尾声时,辅导老师带我们走进了县小和民小的实战课堂,每听完一节课,指导教师都___我们认真进行评课,自我反思,找出课堂中的闪光点,取长补短。评课活动中,我们小组的成员团结互助,积极发言,一起讨论教学中的困惑,交流听课中体验到的精髓,每一次讨论、交流,仿佛都是彼此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一次次的评课活动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技能,同时也增长了学员之间的感情。在为期一个星期的教学观摩中我的收获颇多,特别是县小杨成金老师的那节课让我感触甚深,在杨老师的课堂中,我不仅领略了他高超的教学艺术,同时还被他的那种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参加培训之前,为了节约时间,课堂上一贯都是我先提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答案,从中掌握知识。课堂虽然勉强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但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却丝毫没有得到发展。通过观摩杨老师的课堂,我发现让学生自己质疑不仅不浪费时间,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充分的在问中学,学中疑。短短的一周教学观摩,不仅更新了我的教育思想与观念,探索了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提升了我的评课和教育教学能力。

四、分散学习,完善自我

__年__月__日至__年__月__日,是培训的第二阶段,这阶段主要是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工作中,我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和别人新进的教学方法进行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空就多看一些关于教育教学的书籍,抽时间走进同事们的教学课堂,以此来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水平。上课时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同时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做到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讲授新课时保持学习兴趣,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课后经常写简短的教学反思,对该堂课的得失有所记载。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如此,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写教学反思,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不断的解决不足和弥补遗憾的过程中得到提升,以便今后上课时做到扬长避短。

篇11

加拿大的技工教育

加拿大的教育系统相对比较完善,大学教育已相当普及,而大学之下的各种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也比较多,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不久前,笔者曾有幸前往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南阿尔伯塔技术学院学习,该学院的性质比较接近于国内的技工学校,主要以培养具体职业岗位上的技术操作型人才为目标。

(一)SAIT的概况

SAIT的全称为South Albert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中文译为南阿尔伯塔技术学院,位于阿尔伯塔省南面的卡尔加里市。这是一所建立于1916年的技术学院,每年为大约7万名学生提供优秀的教学与培训服务。SAIT拥有可颁发证书和类似于大专文凭的专业74个,可授予应用学士学位的专业4个,还有29个初级培训项目以及1900个职业的与个人的短期培训项目。

加拿大是个重视劳动人群的国家,在加拿大做“蓝领”一样会受到尊重与关怀,收入也不低。加拿大人比较实际,花钱读书,就是为了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既然大学毕业后不好找工作,就到类似于SAIT的技术学院学习一种具体的技能,这样往往还未毕业就有公司找上门了。所以在SAIT的学生中,一大部分是大学毕业生,还有一些是在社会上工作了许多年的工人,也选择来SAIT继续深造。在SAIT就读的学生平均年龄为28岁。

卡尔加里也有一所大学——卡尔加里大学,但从卡尔加里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找工作并不容易,反而是SAIT的学生好找工作。所以,许多卡尔加里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又选择来SAIT读一个技术证书或大专文凭,学习具体工作技能。公司与企业也趋向于聘用SAIT的毕业生而不是卡尔加里大学的毕业生,因为使用SAIT的学生可以使公司和企业的成本降到最低。

当然,这种情况也非由来已久,早些时候SAIT也不好招生,加拿大孩子的父母都趋向于将子女送进大学读书深造。然而随着行业中缺乏技能人才,SAIT培养的技能人才又可以真正满足社会的需要,SAIT的声誉就慢慢建立起来了。目前SAIT已成为加拿大非常出名的技术学院。

SAIT每年的教育资金有一半来源于政府拨款,另一半来自于企业捐助与学生的学费。对于学校而言,政府的拨款永远是不够的,而学生的学费也只占教育资金总投入的一小部分,因此很多时候需要寻求企业与私人的赞助。SAIT有一个专门机构负责与行业、毕业生开展联谊活动,通过各种公关活动与行业、毕业生取得联系,争取他们对学校的教育进行赞助。

2005年12月7日,加拿大历史上对教育事业最大的个人捐助就发生在SAIT。于1981年毕业于SAIT石油技术专业的毕业生Keith MacPhail向他的母校捐献了一千万加元,作为鼓励,政府也给SAIT下拨了相同数额的资金。

(二)加拿大计算机技工教育的特色

在加拿大,上大学是件很容易的事,不像在我国,需要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才能挤入高等学府。和我国一样的是,加拿大每年从大学毕业的不少学生一样不好找工作。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的都是技术学院毕业的低文凭的技能型人才,因为只有他们才适合岗位的实际需要,毕业后可以立即上岗,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就是实际工作中的内容。

在课程设置上,SAIT并没有采用大学普遍实施的学分制,学生要完成取得一个证书或大专文凭的学习,需要修完相应专业的所有课程。学院成立有专门的委员会,负责与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联系,并成立了专家委员会,由专家委员会提供建议与对用人的要求,由学院分析整理专家们的建议,并对相应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技工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与大学也很不相同。大学教师需要经过一系列严谨的培训、考核过程,必须获得教师资格才可以到大学任教。而在SAIT之类的技工学校,教师可以是来自行业的专家,也可以是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经过必要的教学能力培训后,就可以在SAIT任教,因为学校是要将工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能力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很快适应岗位工作环境,为企业提供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在SAIT学习期间,笔者选择了计算机专业的System Information、A+、Network Database、Microcontrol、Perl System Administration等课程进行学习。通过课堂学习的亲身体验,我总结归纳出加拿大的计算机技工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1.班级规模较小。每个班一般有20人左右,如果人数达到30,就会配备两个教师进行教学与指导。

2.学生在课堂上很自由。学生可以任意打断教师的讲授或演示,可以提很多问题,甚至可以坐在课桌上,当然,教师也可以很随意地坐在课桌上喝饮料甚至吃东西。

3.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很融洽。学生可以和教师讲笑话,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开玩笑,甚至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可以对调,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明显的隔阂。

4.教师很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教师会留意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提问题、参与讨论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消化知识并思考新的问题。

5.学生非常自觉。年轻人在课堂上免不了比较活跃,但都很尊重教师,如果上课玩游戏或使用手提电脑做其他事情被教师发现,都会很配合教师的要求,如关闭电脑、退出屏幕等。如果由于自己的原因导致成绩不理想,也不会怨天尤人,但如果是由于教师的原因,比如评卷出错,学生就会抗争到底。转贴于

6.教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如果课程有要求学生做的项目,教师就会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组内各有分工,大家共同学习,完成课程项目。

7.课程项目与行业紧密结合。如果课程中有安排学生做的项目,那么这个项目会与行业的实际紧密结合,通常要求学生自己出去寻找项目主题,通过学生自己的寻访使其了解行业信息,并挖掘出课程项目。如System Information课程的教师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让他们自己根据教师的要求去寻找公司或企业,向公司或企业要求项目资料,并提供免费项目,而这个项目也就成为System Information课程的项目。

8.学生通过更多的课外时间学习课程内容,完成课程项目。下课后,很多时候都可以在图书馆看见学生项目小组聚集在图书馆进行讨论、相互学习并完成小组项目。如果在学习、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就找教师咨询。

9.在课外教师与学生多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在SAIT,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SAIT的各个学习角落都有网络接入口,学生在学校上网非常方便。教师如果有什么任务要布置给学生,或者学生有什么问题要咨询教师,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而且多是通过E-mail的方式。SAIT也为教学提供了一个WebCT平台,这是一个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将课程要求与学习课件提供给学生,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并得到教师的解答。

10.教师的教学效果主要靠学生评价。SAIT采用北美流行的SIR II评价系统对教师进行评价。学校方面没有专人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教师享有教学上的自由,提前下课在这里极为正常。教师的教学效果全靠学生进行评价,平均来讲,SAIT的每个教师都会有两门课程得到学生的评估。

11.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与学生的联系多。在SAIT,因为教师有一定的自由度,课堂气氛也比较轻松活泼,其课程的进行与组织与国内的技工学校是非常不同的。如两个小时的课程,教师只需要讲授半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则让学生自己操作与练习。

加拿大的计算机教育借鉴

通过在加拿大SAIT的研究与学习,对比我国与加拿大技工学校的计算机教育,笔者认为,我国技工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在如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应减少或删除数学课程技工学校不是要培养发明家、创造家、理论家,而是要培养具备实际动手能力的岗位工作者。在加拿大,别说SAIT的学生了,就连SAIT的教师对于一元二次、二元一次方程不知如何求解也不新鲜,但他们都是行业能手,能教授学生具体的技能,能使学生凭这些技能在岗位上工作得得心应手。数学是大学的课程,技工学校并不需要,完全可以减少或取消。

课堂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堂上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使学生多练习、多操作,通过练习和操作掌握知识与技能。技工学校的学生缺少自我约束、自我学习的能力,但可以培养其实际操作与动手的能力,要在课堂教学中让他们进行练习与操作而不是在课后。

应延长专业课程的单次课堂教学时间可以将半天或一天都安排成专业课教学,多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操作,专业课程是技工学校的主打课程,两个小时的专业课时间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完成一个具体操作项目的需要,如果教师再进行讲解、纠错的话,时间根本不够用。如果单次课堂教学的时间适当延长,就可以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一种操作技能。

课堂教学中应提倡教师少讲,学生多做技工教育主要是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讲解应尽可能少,以学生自己做为主。教师辅导学生,可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发现共同问题与特殊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与演示,使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应建立能够满足学生自带手提电脑需要的网络机房在加拿大的SAIT,许多学生都有手提电脑,在教室或学校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接入到校园网络,无论是无线的还是有线的。因为涉及使用软件的版权问题,一些教学中使用的软件是不能安装在学生自己的手提电脑上的,学生必须借用SAIT统一安排的手提电脑,学生可以借用该手提电脑直到毕业,当然,每个学期需要支付一定的使用费,到毕业的时候,学生可以选择以非常低的价格购买这台手提电脑。让学生自己保管借来的电脑,同时在教室中提供足够的网络与电源接口,学生来上课时将电脑接入网络既可,免去了学校统一维护、升级机房电脑的麻烦。这主要是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操作方式,其他专业的学生要学习计算机课程,则可以安排在普通计算机机房进行。

我国技工学校的发展应借鉴先进国家同类学校的优点,为实际岗位的需要培养对口人才,凭借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的优势,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拓展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篇12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自我加压,才能将信息知识更流畅地、轻松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始终走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前端,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步伐。积极认真地参加本学科的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学习各种理论知识,认真、主动地向其它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深入钻研信息技术教学教材,在备课上下功夫,查阅大量的书籍。特别是三年级没有教材,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征,自编了,集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实用性的教材,使学生变得乐学、好学。

二、努力探索,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利用网络,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通过网络,教师可以获得所教学科的各方面资料,拓宽学生视野,优化课堂教学。比如:在微机室里,我可以用操作电脑,展示教学课件;播放vcd、dvd、录像等格式的教学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中的难点;变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巧设练习,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并适当采用学生竞赛的方法,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和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师生合作,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课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准备,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与学生共同安装“绿坝护航”软件,安装时要跳过还原卡的保护,才能一步步的的安装,让学生体会到维护维护维修计算机的坚辛苦,激发学生爱机护机的意识,并强化网络安全意识,使学生在机房上课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在上机练习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引导优胜帮助一般学生,一般学生协助优生,及优生帮差生。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使学生之间地关系更加和谐,便于学习的交流,促进。走进差生的心灵,给他们鼓励,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对他们的学习不时的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四、共同努力,齐创学校的和谐教育

这学期是一个紧张而忙碌的一学期,全校的师生都因忙碌而快乐着,开学伊始,学校组组织了的各教研组“名师送课” 活动和“人人上一堂优质课的”活动,接着进行了全校的教学能手参评活动,在这些讲课活动中,老师们的课件,有80%的课件都是我帮着指导制作的,做课件可是费脑费时的事情,虽然忙碌辛苦,但我却以为而高兴,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制作课件的水平和知识面也不断的提高。有人说“信息技术老师是学校里的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其实,每个教师都是学校的一块砖,都为学校的建设“添砖加瓦”。在举行学生才艺大赛和庆六一的活动中,所有的人都忙碌着,我主要负责计算机的才艺大赛,不但要负责出参赛的试题,还要负责组织召集学生比赛,最后还合计成绩,这项工作繁琐而复杂,可看到学生取得成绩后的喜悦,自己的疲惫也随之消失了。在上好课的同时,我也积极投入到庆六一的准备工作中,特别是在演出那天,我们化妆组的是最早来到学校帮助学生化妆的,我们的认真仔细确保演出质量。

五、辅导竞赛方面

开学初,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大赛,我总结以往参赛的经验,积极帮助指导设计修改作品,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从100多名参赛的学生作品中,优中选优,选出15件作品参赛,这些学生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三年级的刘洋洋同学夺得了济宁市比赛绘画组的第一名,其作品又被推荐到省里参赛。今年参赛的作品,在构思创意,制作技术上,超乎评委老师的想像,我这些优秀的作品都收集学校机房的服务器上,并上传到校园上,让全校师生和家长、社会各界共享,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1】

2010—2011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总结经验,改进方法,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使我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