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3 10:15: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营数据分析材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由于经济运行缺乏一整套制度化的计划测算、跟踪测量、监管分析、反馈改进工作模式,企业作为经营管理主体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体现。主要体现在:
经营计划指标分解测算的过程不透明,缺乏基层单位参与。有时计划目标测算下达不及时,基层单位无法及时作出工作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到了基层单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员工工作没有计划,只是被动的服从上级工作安排,盲目性、随机性比较严重,不能调动和发挥全员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差。
市场一线的真实需求与实际工作脱节。经营计划下达后的督促落实不深入,缺乏自下而上的、全面的对阶段性经济运行数据的分析对比,无法发现数据后深层次的问题;对市场的真实需求缺乏分析研究,甚至出现购进卷烟的牌号长期压库,形成了滞销占用资金等现象。
重复劳动、数据失真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缺乏系统、规范、明确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说明资料,当员工岗位调整变动或新进人员时,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工作要求,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不同部门整理汇集相同项目的数据时,往往存在数据差异和失真,无法保证正确的的数据分析和领导决策。
因此,建立完善一整套涉及事前、事中、事后的经济数据分析统计管理机制已势在必行,新机制围绕进一步提升统计工作对企业经济运行的参与,涵盖科学测算下达经营管理计划目标、及时整理汇总专销数据、定期开展经济运行分析查找问题、以三级考核促进问题改进提升的PDCA模式循环,管理重点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逐步转变。具体来讲,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点做法:
一、健全机制,规范经营管理计划测算下达流程
滨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编制印发了《经营管理计划编制下发管理办法》,对全市系统经营管理计划目标的测算、编制、下达等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在每个经营周期(年度、月度)前完成经营管理目标的测算、编制和下发工作,明确项目部门职责和计划目标的测算方法,采取自下而上的计划提报方式,由主管部门汇总整理,经分管领导审核批准后下发。
二、建立“综合数据资料库”,实现系统内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全市系统“综合数据资料库”。市局(公司)各部门根据职责编制“综合数据资料库”对应内容,需要进行社会调查的,向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等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活动。各单位和部门所负责的数据资料编纂完成后,要报市局(公司)牵头部门汇总、整理和审核。完成审核后统一上传市局(公司)内部网站,内部网站设立专门栏目,专门存放综合数据资料,作为综合数据资料的载体。内容涵盖地方经济发展、人口数据、企业概况、财务管理、卷烟经营、网络建设、专卖管理、客户商圈、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人力资源、制度建设、检查考核、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及流程等具体内容。为了使综合数据资料的准确性、有效性,规定每季度对数据资料进行更新和调整。
三、丰富统计手段,定期开展经济运行分析
首先,建立健全经济数据统计分析制度,要求各单位、部门定期编报统计分析材料,综合信息科对全市系统的统计分析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定期编印“全市系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其次,将经济运行统计分析工作纳入对各单位、部门的工作质量考核,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报告报送的及时性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考核,并与薪酬分配挂钩。第三,定期召开全市系统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对经济运行数据统计分析进行阶段性通报讲评,以及时反馈统计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实现各项工作的持续改进。
四、加强分析深度广度、服务企业发展大局
在市局(公司)的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统计部门采取了以幻灯片为影像载体、辅助现场讲解的崭新形式,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数据分析,通过不断改进经营统计分析的方式和方法,注重在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工夫,不断提高经济运行分析质量,努力做到给企业发展当好参谋,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一是从打造一支企业经营分析人才队伍入手,统计部门注重对各级统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为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二是积极探索,采用新的数学模型实现统计工作的不断深入,例如我们对各单位的销量、单箱销售收入的测算采用了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将各单位卷烟经营指标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如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对比,进行认真细致的测算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三是扩宽分析思路。不仅与自己对比分析,同时做到跳出滨州看滨州,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和先进地市进行对比分析,做到取长补短,对及时调整经营工作思路、指导经营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企业工作效率与质量稳步提升,全员执行力大大提高。数据资料库包含近年来的历史经营数据和客户资料。在编制测算经营管理计划目标时,可以直接借鉴和使用相关历史数据,根据一年来实际运行情况看,实际经营结果与测算的计划指标基本相符,实现了计划指标的可行性、合理性、科学性,对基层单位较好地发挥了指导、规范、激励的作用。综合数据资料库建成后,新进员工、岗位调整的员工可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同时降低了员工培训成本。全面开展经济数据统计分析工作不仅提高了全员特别是一线客户经理的工作能力,而且企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针对市场形势变化调整经营策略,提高了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
(一)深化“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行预约、上门服务制度
本窗口以“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为指导,根据市审管办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行有关行政审批项目实施“预约、上门”服务制度。经过认真摸底调查,逐条对照审批项目,确定可预约、上门服务项目2项:粮食收购资格许可、成品油零售企业(加油站)年检年审。另有其它7项项目虽可上门服务,但因涉及规划、国土、安监、环保、消防等部门而不宜预约:一是生猪定点屠宰及定点屠宰场设置审查;二是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资格初审;三是肉品品质检验人员资格初审;四是石油成品油零售设施的市场建设项目及其经营资格的审核;五是编制石油成品油仓储、零售企业行业发展规划送审;六是商品市场和农贸市场建办;七是成品油零售企业(加油站)竣工验收。同时,提出了撤销成品油批发、仓储企业年审申报项目的建议。“预约、上门”服务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方便了前来窗口办事的人员,促进机关树立良好形象,把我局的服务形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做好综合窗口轮值工作
窗口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不仅代表自己,代表单位,更代表政府的形象。按惯例,我局在综合窗口轮值时间一般为每年2月份(3月15日前要完成全市加油站年检年审项目),本局以规范化、标准化为目标,积极参加窗口轮值工作,对窗口人员实行离岗失职问究责任制,一旦发现或接到离岗举报,将严肃处理。同时,还要求参加轮值的工作人员平时加强学习,熟悉其他部门的业务知识,把他们的项目当作本部门受理项目一样对待,遵纪守法,规范办事,文明待人,并杜绝超越权限或违规办理。在受理办结78件项目,其中:粮食收购资格认可11件、加油站市场建设项目及经营资格审核8件、加油站年检年审58件、加油站竣工验收1件,承办项目全部在网上审批,并在承诺时限内提前办结,无一例差错,办结率100%。今年至2月底轮值快结束时,发现还有17家加油站还未来办理年检手续,我局轮值人员一方面主动联系审管办业务科,要求适当延长窗口轮值期限,同时主动通知有关业主抓紧办理,后至3月10日全部办结好全市58只加油站年检项目才结束轮值,并于5月份(需省厅盖章)把换证后的证件全部返回到窗口发放,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
(三)注重行政审批工作效能,开展季度数据分析工作
我局行政审批工作关乎百姓的米袋子、菜蓝子和油罐子,与全市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数据,给上级领导提供充分有力的决策依据是我局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按照每季度一次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数据分析,截至目前已提供3期。2010年第三季度,我局受理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检审项目时,发现我市没有一家国有粮食加工企业,政府缺乏粮食应急处置主动权,为此,我们于去年底提出了相关建议:要求在尚桥中心粮库建造一家由政府投资的国有粮食加工企业,增强政府粮食调控能力。这一建议曾在行政数据分析专刊“阳光大厅”(2011年第1期)刊登并被采纳,今年,经市政府同意批准立项,投资2400万元建设中心粮库二期工程,目前已进入融资阶段。
第一季度,针对窗口受理项目全部为加油站年检年审这一现象,重点对我市加油站的等级、销售规模、地域分布、经营情况及合理布局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二条建议:一是成立加油站(点)协会,搭建学习交流沟通平台,发挥其在行业协调、行业自律以及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二是新建一座储备油库,应对柴油供应紧张问题。第二、三季度,因受理项目较少,数据分析材料内容相对简单。第四季度,接省粮食局、工商局、物价局联合发文,要求加强对粮食收购资格项目审核,对原粮食收购许可证进行检审及换证(该项目今年4月份曾暂停受理,10月份恢复受理),并规定年收购量低于50吨的个体工商户也须取得粮食收购资格(原无此项规定),这说明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为此,我局会同市工商分局、物价局联合发文,对我市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11家企业提出了换证和检审工作的具体要求,数据分析中对我市的粮食收购、加工、储存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国有粮食购销公司、民营粮食企业与其它县市区进行现状对比,发现我市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比较丰富,粮食安全保障较为有力。同时就加强粮食收购资格审核、规范粮食收购市场秩序、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严格审核粮食收购资格条件,提高粮食收购资格准入门槛,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随时暂停或取消其收购资格。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强化联合执法力度,规范粮食收购市场秩序,有力打击无证收购扰乱市场的行为。三是政府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国有粮食企业收购和地方储备粮粮源。
(四)重视社会管理权限工作,保证新扩权项目既“提速”又“提质”
今年,我局在新建商贸网站中设立行政审批栏目,公布了项目名称、办理程序、申报资料、受理部门、办事结果等信息,及时上报月办件统计表及审管办布置的有关资料,极大地方便了办事人员。在审批前置涉及民间中介机构的清理工作中,我局逐个调查摸底,并将调查结果上报审管办。同时注重审批工作流程规范化,10件项目全部纳入电子监察事项,今年季度绩效考核分数名列前茅,群众满意度及社会认可度高。
为切实办理好我局6项扩权强县事项,我们主动联系上级业务部门,学习有关业务知识,掌握执法规范操作,及时向审管办做好项目衔接工作,明确下放的审批项目和工作要求,并在市政府网站公示公开。同时,从强化新业务能力着手,千方百计缩短承办工作日,做到既提速又提质。我局受理项目中最长法定期限为30个工作日,平均承诺期限为7.5个工作日,实际办结时间为2个工作日,为前来办事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好更快的服务。
(五)注重审批信息的畅通,做好行政审批的信息报导工作
信息是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政令、民情上通下达的重要载体,我局及时、准确、迅速地做好了相关信息报道工作。截至12月上旬,我局行政审批科共报送信息13篇,7篇被市审管办《阳光大厅》录用,8篇被市贸易局录用,圆满完成了审管办对我局信息报送的考核要求,也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六)注重档案的整理工作,做好行政许可案卷的自查工作
根据市法制办、市审管办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行政许可案卷和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要求,我局分商贸、粮食两条线进行自查,对从去年6月1日至今年5月31日的12件行政许可案卷档案进行认真整理、造册、归档,做到案卷整洁、内容齐全、专人保管、便于查阅,确保每件项目都有据可查。
二、行政审批工作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局领导高度重视行政审批工作,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切实增强行政审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形成了局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以行政审批科为主,各科室配合的工作格局,明确任务,落实分工,确保措施落实到位,并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
(二)组织学习,切实提高业务办理能力。网上审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技术性高,为此,我局相关人员多次主动到市审管办有关科室咨询技术,向技术人员学习政务网络平台各项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在线办理能力和水平。针对新业务,主动请教上级主管部门,以适应新项目的办理工作。
(三)服务群众,推进政务公开。按照“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原则,我局工作人员着手编制了“商务局行政审批办事指南便民条”(一事一卡)和审批项目公示栏(一楼大厅),分别将各类行政审批项目办理的每个环节、步骤、要求加以说明,使前来办理审批事项的群众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到行政审批办理手续,努力打造成为“阳光政府”排头兵。
(四)落实分工,确保行政审批事项流转顺畅。经过多次实践操作,我局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行政审批操作流程,不让审批项目重复或卡在某个环节上,不让群众跑冤枉路,并及时公布咨询电话,热情接待咨询人员,目前整套行政审批流程运作良好。
三、明年的工作思路
2012年,我局行政审批工作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树立服务经济、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理念,坚持服务为本、便利为重、打造阳光政府的改革原则,继续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的一系列工作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流的创业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一、选煤厂经营成本管理的意义
就选煤厂而言,经营成本管理对其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实现选煤厂成本计划和成本目标,就必须要通过成本管控来保证。不进行经营成本的管理,选煤厂就无法实现成本计划及目标,这就会影响到选煤厂的经济效益。因此,对经营成本的管理不仅能提高选煤厂的经营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改善选煤厂的经营管理水平。第二,在市场环境下,选煤厂要实现最大的利润目标,就不得不加强经营成本管理,限制不必要消耗的发生,从而在不影响选煤厂正常经营管理运作的情况下,达到成本的最小化。第三,选煤厂发展要面临着两方面压力,一个是与其他选煤厂之间的竞争;另一个是选煤厂内部的经营管理压力,加强经营成本管理才能够提高选煤厂抵抗压力的能力,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比较来说,降低选煤厂的经营成本才是最重要的。选煤厂成本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也就随之降低,这样在与同类产品竞争中就更具有优势。
二、乌兰木伦选煤厂2015年和2016年的经营状况
2015年年初乌兰木伦选煤厂计划商品煤730万吨,5月份调整为400万吨,实际完成382.76万吨。完全成本完成13.43元/吨,超计划5.07元/吨,可控成本完成10.11元/吨,超计划3.38元/吨,考核成本完成5.13元/吨,超计划1.22元/吨。因乌兰木伦煤矿下半年停、限产计划,所以就导致了乌兰木伦选煤厂经营指标与年初计划相差较大。
2016年乌兰木伦选煤厂全年计划商品煤产量为400万吨,完全成本总额为5665.61万元,吨煤完全成本为14.16元/吨,其中可控考核成本11.12元/吨。 乌兰木伦选煤厂2016年1-5月份计划外运商品煤165万吨,实际完成160.28万吨,欠4.72万吨;1-5月份计划完全成本14.3元/ 吨,实际完成14.34元/吨,超计划0.04元/吨;可控成本计划11.14元/吨,实际完成11.175元/吨,超计划0.035元/吨。乌兰木伦选煤厂全年计划外运量减少,月均只有33万吨,导致各项经营成本均有所增加。
三、乌兰木伦选煤厂经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年初预算存在着不合理之处
(1)防冻粉,在给定防冻粉全年费用的基础上,分摊原则出现一些偏差,2016年全年4-9月份防冻液没有进行分解费用,一、四季度进行了分解。由于3月份气温回升有9.8万吨商品煤未喷洒防冻液,且10月份防冻粉预算0.66元/吨,预计10月份不需喷洒25万吨,总额不变,需要在月度预算中进行调整。
(2)介质药剂、中小修理费,厂部在年初按外运商品煤量进行了预算,工艺煤质部、机电技术部按照全年总费用进行摊派,由于选煤厂预算与部门预算指标出现不符,所以就要在预算中进行有效调整。
2、电力费用不足
乌兰木伦选煤厂2016年1-4月份虽然与预算相比略有结余,但在日常管控中已基本进行了全方位管控,具体原因:(1)电费结算是上月25日至本月25日为一个月结算周期,由于元月份电费结余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12月25-31日有6天乌兰木伦选煤厂停产,没有消耗电能,其余月份电力管控基本与计划指标持平;(2)在3、4月份矿井过构造时略有超支,矸石产率超10%;(3)乌兰木伦选煤厂2016年生产效率大幅下降,力争完成商品煤5400大卡,旁路系统不起,末煤系统全部入洗,生产效率在950吨/小时,2015年生产效率为1100吨/小时。鉴于以上这些因素,有必要对电力指标增资调整。
3、成本管理模式存在弊端
目前,乌兰木伦选煤厂已经形成了一套成本管理模式,工作内容涵盖方方面面,既包括成本预测和考核,也包括决策和控制,既包括成本分析也包括计划,此外还包括成本核算等。但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及业务的发展需要,成本管理模式要适应新的变化也需要一定过程。原本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它因循守旧,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是它的主要管理范围,这一管理范围已经不能满足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
四、加强乌兰木伦选煤厂经营成本管理的对策
结合着2015年的经营情况,乌兰木伦选煤厂在2016年按照公司及中心经营工作整体部署,为了扭转经营成本压力问题,进行了全面经营管控。在新的形势下,乌兰木伦选煤厂大大转变了经营管控理念,全体员工攻坚克难,统一成本控制这思想成为了利润中心的关键,严格执行好各项指标的使用与控制,杜绝浪费,要养成过紧日子的良好习惯,为乌兰木伦选煤厂创收增收。各机关、车间要不断强化经营成本意识,转变成本管控思维,紧盯生产系统效率最大化,结合中心实施的内部市场化及作业成本法,细化经营成本过程管控,利用在线数据分析及化验数据合理组织生产,实现效率+效益转变。为此,采取的主要对策有以下几个:
1、改进预算管理工作
(1)设立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作为预算管理机制运行的前提条件,只有建立起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才能实现选煤厂的预算管理目标。首先,选煤厂要成立一个预算管理小组。它是预算管理的领导机构,主要负责有关预算管理的政策、规定、实施细则的审定,审议预算的编制方案,预算的执行和监控、预算的调整、考评等具体工作。其次,要成立预算办公室。在预算小组的领导下,预算办公室负责预算管理具体的日常工作。第三,还要确立一个预算管理职能部门,主要是按照各职能部门的不同,对所有的预算项目进行分工、管理。
(2)制定出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预算管理与管理基础工作的关系十分密切,进行预算管理能规范和完善管理基础工作。而要搞好预算管理工作,必须依靠一系列的制度来保证实施。所以制定财务预算管理办法刻不容缓,明确预算的运转流程,严格预算的审批程序,并制定出具体业务事项的管理办法。总之,通过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真正形成权责明确,执行有力,奖惩分明的预算管理体系,这对于乌兰木伦选煤厂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2、电耗方面的对策
(1)生产效率的提升:针对2016年生产方式来进行改变,分析系统效率提升瓶颈环节,例如:块煤末煤入洗不均衡影响,设备保护误动作影响,设备故障影响,仓空仓满装车影响,人为因素影响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来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从而实现最大化生产。
(2)大功率设备的管控:为实现电费的目标性管控,乌兰木伦选煤厂2015年采取“主抓大头”的原则,将全厂设备按照功率进行分类,对于100kw以上的大功率设备实行重点管控,如:针对压风机的管控,采取启车三十分钟后才可起压滤、根据现场耙位、扭矩决定是否需要开启压滤,全员树立提高效率、节电意识。
(3)设备空载率的管控:严格的把控系统启、停车过程、故障处理过程中设备的空载时间,辅助设备强化管理,杜绝长明灯,办公及宿舍要做到人走关电。采取措施降低设备及辅助设施无效运行。例如:2015年所进行的起停车优化。
(4)对远程抄表系统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利用,做到每班对电量进行分析,为系统生产及电能控制提供在线数据支持。
3、大力推行新的成本管控模式
深入推进以消耗定额为基础的成本管控模式,形成厂—车间—班组整体工作规范及标准,做到对发生的成本事项进行事前预控、事中监控、事后分析,发现成本管控的“出血点”,有针对性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4、提高生产效率
要提高乌兰木伦选煤厂的生产效率,合理的选择选煤工艺就成了重中之重。针对乌兰木伦选煤厂的实际情况,可以选用多种方式来提高选煤厂的生产效率。例如:通过对选洗工艺优化改造,来增大工艺系统的灵活性,与此同时还能将生产潜力充分的发挥出来;运输选后产品时,运输机械的负载往往只有其运输能力的20%—50%,像运输水分高的产品、配料以及添加产出量小的产品等都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输送机电机的转速来有效的降低电耗。
除了上述外,使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化还包括简化工艺流程。许多情况下减少大容量设备的数量和改善对机械设备的利用,可以大大节约用电量。乌兰木伦选煤厂原有的系统较为复杂,并且有较多故障点,在经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后,使工艺流程更加简化了,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总之,为提高选煤厂的生产效率,就必须消除机械设备联系系统中影响生产能力的薄弱环节,采用先进的工艺或改进现有工艺,以达到工艺系统的合理与优化。
5、加强材料管控
(1)盘活库存资金(每月至少对库存进行一次盘点),对库存结构做好分析,保证库存物资的进出均衡。同时,通过改造、上交等方式合理消耗库存物资,做好交旧领新工作(执行物供中心相关交旧领新要求),并掌握周边各厂的库存状况,从根本上提高备件的利用率,进而打造标准化库房管理。
(2)根据2015年乌兰木伦选煤厂各车间材料的消耗情况,再结合着2016年上半年材料消耗的情况,来制定出车间材料的消耗指标。另外,还要求选煤厂的各个车间及驻厂队都要有计划的使用材料,一般可以每日集中领料两次,上下午各一次为好,这样对于标准化库房的进一步管理有重要意义。要跟踪好车间领用材料的使用情况,确保在场材料的有效使用,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
(3)加强材料计划的提报管理,每月10-15日期间要召开月度材料计划审核会,分析材料需求的紧急程度,在数量、使用性、采购周期、价格差异、占用库存等方面应进一步考虑,并合理使用生产计划资金。为了能够提高计划的准确性,杜绝出现物资领用打白条的现象,就要严格控制计划资金账目。
(4)在实践中,乌兰木伦选煤厂还坚持从细微处着手,进一步完善了各班组内部管理制度,细化责任目标,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同时根据各班组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材料领用管理细则》,实行材料定额管理,与此同时还要积极的向员工灌输“节约就是效益”的成本理念。及时回收废旧物资及配件,修复再利用,从而降低厂内的生产成本。在开展修旧利废的过程中,乌兰木伦选煤厂将提高旧件的重复使用率作为根本目标。一是继续执行补焊齿板、刮板滑道等一系列工作,减少对此类备件的采购;二是继续执行破损面积较小的筛板现场补焊;三是对进口、国产泵件进行修复,由于此类备件较为昂贵,必须要经过鉴定后才可报废;四是将库房内更换下来的的阀门进行配套组合使用,用喷淋方式对胶带机托辊进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五是分类存放废旧的型材、钢材,以便提高废旧钢材的再利用率;六是重视起外部维修工作,及时送修本厂无法修复的备件,并做好台账跟踪,进而能保证备用物资的完好。此外,还要建立修旧利废奖惩办法,做好修旧利废相关台账,便于统计分析。
(5)要加强入厂原煤掺配,保证煤质小指标考核及入洗原煤质量稳定。乌兰木伦选煤厂的原煤来自多个煤层,不同煤层的原煤可选性、水分、灰分等指标也各不相同。所以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免出现入选原煤煤质波动大的问题。同时还要加强煤质小指标考核,通过数据统计及煤质情况阶段性分析系统介子药剂消耗量,优化工艺系统,控制介质药剂消耗指标。由于当前乌兰木伦选煤厂在生产系统调节方面还存在着滞后性,这样就导致商品煤的质量出现了波动,影响了商品煤产率,给选煤厂的经济效益也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应按照比例进行均质化配煤等选前储煤、配煤措施对不同原煤进行合理配煤来稳定煤质,改善洗选条件,使原煤可选性、灰分、水分等指标趋于稳定,实现入洗原煤煤质均匀稳定、波动小, 有效改善分选条件, 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
(6)推进设备备件国产化,进一步按照厂内部署执行设备国产化,如破碎机、浅槽、离心机、泵等备件,确保在2016年实现进口备件的国产化。
五、结束语
中图分类号:F8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全面预算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其固有的局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预算是对未来各种未知条件加以估计、汇总的数字计划。因此不可能完全精确。二是预算本身不具有自动执行的功能,预算编制完成后,还需经营者的悉心指导、员工的全面投入,才能达到预算的既定目标。三是全面预算只是提供一项详细的数字资料以辅助决策。不能代替日常经营管理的决策地位。四是全面预算的设立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也应讲究成本效益原则。
铁路企业当前着眼于促进铁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改革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块管理模式,形成系统化、战略化的整合管理模式,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成为必然选择。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应以上述功能的实现为目标来衡量预算的优劣,同时要注意克服全面预算局限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切实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
2.材料涨价对铁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2.1材料价格上涨分年度对造价的影响
我们重点分析测算了铁路工程过去几年每半年主要材料价格(含运杂费)上涨对所完成工程量造价的影响,其中:
2007年上半年段工程完成总价值占合同额10.34%(其中路基工程0%,桥涵工程14.28%,隧道工程9.09%)主要材料上涨到2007年上半年价格水平对总造价影响1.33%,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桥涵工程影响1.69%,隧道工程影响1.29%。
2007年下半年段工程完成总价值占合同额28.43%(其中路基工程1.26%,桥涵工程27.32%,隧道工程34.78%)主要材料上涨到07年下半年价格水平对总造价影响5.41%,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22%,桥涵工程影响5.08%,隧道工程影响6.56%。
2008年上半年段工程完成总价值占合同额24.1%(其中路基工程3.05%,桥涵工程12.57%,隧道工程38.01%)主要材料上涨到2008年上半年价格水平对总造价影响7.21%,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81%,桥涵工程影响3.59%,隧道工程影响11.04%。
2.2五大材料同时上涨对铁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我们测算了五大主材上涨对太中银铁路项目该项目部所承担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了主要材料(五大材)同时上涨从1%至50%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以发现假如五大主材同时上涨10%,路基工程造价上涨1.88%,桥涵工程造价上涨3.99%,隧道工程造价上涨3.99%,对整体造价影响达3.58%。
2.3单项主要材料对铁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2.3.1水泥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我们分析了该段工程中水泥从上涨1%至50%对各类工程和造价的影响,可以得出结论:水泥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1.19%,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21%,对桥涵工程影响1.25%,对隧道工程影响1.3%。从分析可以看出的水泥涨价对隧道工程影响最大,桥涵工程次之,路基工程影响较小。
2.3.2钢材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我们分析了该段工程中钢材从上涨1%至50%对各类工程和造价的影响,可以得出结论,钢材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1.27%,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09%,对桥涵工程影响1.18%,对隧道工程影响1.07%。可以看出:钢材涨价对影响桥涵工程最大,隧道工程次之,路基工程影响较小。
2.3.3当地料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我们还分析了该段工程中当地料从上涨1%至50%对各类工程和造价的影响,可以得出结论,当地料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1.14%,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81%,对桥涵工程影响1.15%,对隧道工程影响1.2%。分析看出的当地料涨价对影响桥涵工程最大,隧道工程次之,路基工程影响较小。
2.3.4火工品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火工品上涨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我们分析了该段工程中火工品从1%至50%上涨对各类工程和造价的影响,可以得出结论,火工品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0.25%,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05%,对桥涵工程影响0%,对隧道工程影响0.47%。分析看出的火工品涨价对隧道工程影响最大,路基工程次之,桥涵工程影响较小。
2.3.5燃油料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我们分析了该段工程中燃油料从1%至50%上涨对各类工程和造价的影响,可以得出结论:燃油料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1.25%,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2.56%,对桥涵工程影响1.09%,对隧道工程影响1.15%。分析看出的燃油料涨价对路基工程影响最大,隧道工程次之,桥涵工程影响较小。
2.4辅助材料涨价对铁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随着主要材料的上涨,辅助材料也同期上涨,我们对辅助材料上涨对工程造价影响做了测算,辅助材料每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0.99%,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93%,对桥涵工程影响1.16%,对隧道工程影响0.88%,分析看出的辅助材料涨价对桥涵工程影响最大,路基工程次之,隧道工程影响较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铁路工程中材料费用占的比重较大,本工程材料费用占44%,各项材料因子价格上涨对工程造价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主要材料的涨价对桥涵工程影响最大,隧道工程次之,路基工程影响较小。
3.铁路铺轨定额预算分析
3.1铁路铺轨内容
铁路铺轨包括无缝线路、机械铺轨、人工铺轨、标准轨轨料、弹性支承块式无砟道床人工铺轨、钢梁桥面人工铺轨、道岔尾部无枕地段铺轨等内容。机械铺轨、人工铺轨、铺设长钢轨未含钢轨、轨枕、扣配件和接头夹板等轨料,使用时应与相应标准的轨料定额配套使用。
3.2铁路定额计算
新铺线路换铺法铺设长钢轨定额应与轨节拼装、辅设轨节及长钢轨运输定额配套使用。倒用轨的回收运输费用已含在铺设定额中。其中铺设长钢轨定额,不含长轨焊接费用,实际发生时执行工地钢轨焊接相应定额。
钢轨铺设定额如用于1km以上长大隧道内,人工和机械消耗量乘以1.25系数;如用于12‰以上长大坡度地段,定额中机车消耗量乘以2.0系数,人工和机械(除机车以外)消耗量乘以1.25系数。钢轨运输定额如用于12‰以上长大坡度地段,定额中机车消耗量乘以2.0系数。无缝线路轨料运输的增运定额(GY-9、GY-11)系按新建设线路上运输编制,如轨料用于营业线铁路运输时,则应按运杂费计算。场内焊接长钢轨定额包含焊头落锤试验内容及费用,不含型式试验费用,不含焊轨基地建场费;本定额系按25m标准轨焊接工艺编制,如用于100m定尺轨焊接,人工和机械消耗量乘以1.8系数。工地钢轨焊接定额如用于道岔内钢轨焊接时,人工、机械消耗量乘以1.1系数,此定额包含焊头落锤试验内容及费用,不应含型式试验费用。
3.3铺轨轨料预算
轨料定额中的钢轨,其工地搬运及操作损耗率,仅适用于正线。当用于站线及新建枢纽编组站时,需采用站线增加钢轨损耗定额分别增列0.1%和0.2%的损耗。标准轨轨料定额包括因铺设短轨而引起接头增加所需接头夹板和螺栓的数量。对混凝土枕线路不同类型的扣配件按一根轨枕所需的含量整合。即将混凝土轨枕的扣配件整合成一个材料号,单位为组,每根钢轨一组。
3.4铺轨工程量计算规则
(1)铺轨的工程量按设计图示每股道的中心线长度(不含道岔长度)计算,道岔长度是指从基本轨前端至辙叉根端的距离,特殊道岔以设计图纸为准,铺轨工程量不扣除接头轨缝处长度;
(2)道岔尾部无枕地段铺轨,按道岔根端至末根岔枕的中心距离以km为单位计算;
(3)长轨压接焊作业线、长轨铺轨机安拆与调试定额,在一个铺轨基地仅按安拆一次计列;
(4)长钢轨焊接按焊接工艺划分,接头设计数量以1个接头,10个接头为单位计算;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8-0050-03
【作者简介】徐杨,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江苏徐州,221005)教科处处长,高级教师,徐州市学科带头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学习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单纯的在线学习仍然达不到人们的要求,因此,混合式学习应运而生。
所谓“混合式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认为:“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将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起来的一种学习方式。
近年来,人们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黎加厚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指对所有的教学要素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将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策略、媒体、技术等按照教学的需要娴熟地运用,达到一种艺术的境界。”我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将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媒介、学习方式等教学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的学习方式。
高三复习课具有容量大、效率高、反馈及时的特点,而学生学习能力、学科基础的差异需要个性化、针对性的学习。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采用混合式学习式,针对差异,增强反馈时效,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搭建混合式学习平台
混合式学习平台是为开展混合式学习提供支持服务的综合各媒体的学习平台。它为教师进行在线教学、课堂教学,学生进行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
那么选择怎样的媒体来搭建呢?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曾提出媒体选择定律:预期选择概率=可能得到的报酬/需要付出的代价。公式表示,媒体的选择和使用,应以报酬与代价之间的比值为目标,也就是说选择媒体应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报酬。因此,我以免费使用、操作简单、使用便捷为原则,搭建了以下混合式学习平台。(见图1)
我将以上媒体工具有效整合,旨在将其建设成为学习资源的载体、学习活动支持系统和互动交流平台,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使用,促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二、设计混合式学习资源
(一)设计原则
1.基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始终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中心任务。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资源,其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对于高考来说就是针对考点;其形式要具有多样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基于教学目标设计的学习资源能够对学习活动起到导向作用,使学习活动有的放矢,不走偏路。在复习“生产、劳动与经营”这一单元时,基于让学生了解财富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这一目标,设计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掌握与生产活动有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其内容涉及基本经济制度、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资金筹集等三个方面,既与高考考点要求相符合,又与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有联系。
2.基于学生学习需要。
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设计学习资源,体现了对学生学的行为的关注。从高考复习的学习需要来看,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要能够弥补知识缺漏,强化难点重点知识,学会解题方法。如“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是一个难点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做题的出错率高,我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专门讲解此知识点的微课,内容包括知识讲解和近几年相关的高考试题练习和解析,让学生课后能够反复学习。课堂教学时运用经济生活中的事例,分析其是如何体现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进行课堂强化,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个知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二)设计内容
1.课堂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单元复习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明确高考考点、课堂学习任务,重难点问题突破。主要由考点点击、基础知识梳理、重难点分析、当堂检测等几部分构成。
(2)多媒体课件。旨在创设情境,重难点讲解、作业反馈。主要内容包括与本课知识相联系的时政材料展示与分析、作业情况反馈、高频错题讲解。
2.在线学习资源。
(1)自主学习任务单。针对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提出自主学习内容和要求、学习情况反馈。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要求、我的疑问、自主学习测试题。
(2)微课。针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讲解的微课视频,主要内容包括知识点讲解和典型例题讲解。
(3)专题学习网站。利用网上现有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深化知识、拓展学习。此资源为学生选学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
(4)网上测试卷。利用“问卷星”的相关功能在网上试卷,学生限时在线答题,旨在对学生进行单元复习检测,通过“问卷星”的分析功能,发现学生知识盲点,查缺补漏,反馈问题,实现学习环节的闭合。
三、构建混合式学习模式
以“生产、劳动与经营”单元复习为例,我将单元复习的学习流程确定为五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来共同完成。(见图2)
1.明确任务。
高三复习应是一种基于任务的学习,需要确定单元复习任务。在课堂教学导学案中,我设定了单元复习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中,我突出设定了重难点知识和能力目标,这两个目标之间是整体与关键部分之间的关系,做到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比如在“课堂教学导学案”中,我设定的学习目标就是高考考点的要求,包括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公有制及其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企业与劳动者、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劳动和就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我国的商业银行及其主要业务、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四种投资理财方式等内容。而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中我设定的学习目标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重点内容,使自主学习的目标更为明确,重点更为突出。
2.重点知识探究。
学生在线学习时,通过观看微课来完成这一学习环节,微课是针对某一重点知识的讲解,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解决问题,并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中“我的疑问”一栏记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中反映出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重点讲解。这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旨在解决疑难问题。比如学生利用微课学习“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这一知识,能听懂教师的讲解,但在做题时就出现听得懂做不对的现象,其原因在于没有弄清楚生产决定消费这一理论中的四个具体表现的区别。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堂教学时就设置了一个经济生活中的情境,通过分析材料,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找出关键词,引出其包含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具体表现,并展示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深化认识。
3.学习检测。
学习检测包括单元导学案中的当堂检测和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自主检测。当堂检测基于基础知识,目的在于夯实基础,让学生基本学会;自主检测基于微课内容,目的在于掌握重难点知识,让学生深度学会。两种检测之间是面与点的关系。
4.师生交流。
师生交流主要是针对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和收获,创设交流的平台,体现合作与共享的理念。在线交流是一种课后随时随地的交流,具有即时性;课堂交流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不仅可以交流知识,更可以交流情感、价值观,可以丰富交流的内容,提升交流的内涵。这两种方式交流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提高交流的有效性。
5.反馈评价。
学生通过做“问卷星”中的试卷,进行在线限时测试,提交试卷后会获得自己的得分、班级排名和答案解析等内容,从而对本单元的学习做出自我评价。教师通过网上后台数据分析,不仅掌握学生个体学习情况,还能掌握班级整体情况。教师对照学习目标,针对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反馈,明确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引导学生改正提升。
以上这五个学习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的学习过程,做到了环环相扣、师生互动、逐步提高,从而使复习课更有效。(见图3)
四、混合式学习在复习课中应用的作用
1.巩固强化。
基于任务的混合式学习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导明确,训练针对性强,符合高考复习课的要求。
2.系统梳理。
三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和两次的在线学习,可以使学生构建起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并且做到由点到面,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有效地解决了知识掌握零散、碎片化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68-02
一、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
线损是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各环节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线损率是在一定时期内电能损耗占供电量的比率,是衡量电网技术经济性的重要指标。它综合反映了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的技术经济水平。
一般来讲,线损由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部分组成。技术线损是指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经由输变配电设施所产生的损耗。管理线损是指电能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不明损失。线损管理要以“技术线损最优、管理线损最小”为目标,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在工作中做到细化管理,分区、分压、分元件、分台区进行线损管理与分析,实现从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切实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线损管理水平,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电能损耗。
二、线损主要影响因素及降损措施
(一)技术影响因素及降损措施
1、调整不合理的网络结构
在实际的电网结构中,我们发现输电线路负荷重、线路供电半径长、分散性大或迂回供电,是造成输电网络损耗增大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合理配置电源点,保证变电站、变压器尽量设置在负荷中心,确保供电半径经济、负荷布点均衡。对输电导线按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横截面的面积,一般如果输送的电力负荷保持不变,通过将横截面小的细导线更换成横截面大的粗导线方式,可有效降低导线的电阻以起到降低线损的效果。我们也可以采用输电线路并联运行的方式实现输电线路运行截面积增大。总之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能增大输电导线的截面积,从而降低输电导线电阻,降低有功损耗。
2、合理选择变压器及安排正确的运行方式
合理选择变压器。首先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应根据实际用电负荷的大小来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使变压器按能损最小的方式运行,达到最经济的目的。其次淘汰高耗能变压器。电网中旧型号变压器如热轧及冷轧硅钢片变压器,技术落后,空载损耗高,也是影响线损的重要因素之一,应逐步淘汰。在老旧变压器更新的过程中选择新型变压器选型时要选取安全性好、环保性好和便于维护的变压器,同时注意尽量选择节电潜力大的节能变压器。
其次确保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变压器经济运行是指在保证供电质量和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变压器最佳组合的运行位置、最经济的负荷分配、最优的运行方式等技术上的措施,起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变压器损耗和提高其电源侧的功率因数的目的。双绕组单台变压器运行时,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相等时,效率最高,运行最经济。两台以上的变压器运行时,要掌握变压器的额定容量、短路电压百分比、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代表日24小时的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运行电压等参数,从而计算出经济负荷,为经济运行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3、加强电压管理
为避免重复降压,简化电压等级是有效地降损措施。对重复降压的、非标准电压的或者负荷过重的要进行升压改造,这样我们既可以避免拆除现有的电力设施,从而避免浪费电网投资,更重要的是,如果提高电网的供电电压,将大大的降低电能损耗,且降损率相当高。理论及实践证明,如果将线路的运行电压等级由110kV提升到220kV后,功率损耗的降低率将高达75%左右,与此同时输电线路的线路输送能力可大大的得到加强。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变压器运行电压的方法达到降低电能损耗的目的。合理调整运行电压是指通过正确投切电力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调整调相机、发电机的无功功率等方式以影响系统无功功率的平衡情况。通过调整变压器有载分接头的位置,使供电电压在规程允许的偏差范围内进行适当的改变以降低运行中电能损耗。当铜损和铁损的比率大于1时,提高运行电压可起到降损节电作用,当二者之间的比率小于1时,通过降低运行电压可起到降损目的。
4、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网损耗
在电网中有功功率损耗一般不超过电力负荷的10%,而无功功率的损耗却占到无功负荷的30%-50%,因此无功功率的总损耗比有功功率的损耗大的多。降低无功损耗,意义重大。针对目前电网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提高系统的无功功率补偿能力。二是实现无功功率的合理平衡调度与自动控制。三是重视用户的无功管理。四是加强无功功率和电压的管理。
(二)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1、加强线损率指标管理
健全线损率管理制度,指导全员开展节能降损工作。实行线损率指标承包制度及考核制度。每年年初将企业承担线损率指标进行分解下达,企业内部各车间根据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二次分解到班组、到人,形成线损率指标分级管理体系。同时企业制定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使各车间承包指标完成结果直接与每个员工的经济效益相挂钩。做到线损管理压力到人,使人人都有压力和动力,人人都参与到降损节能的过程中。
2、加强营销管理,降低管理线损
要建立营业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报装、接电、抄表、稽查、收费等岗位的岗位职责,防止出现因职责不清、责任不明而出现的扯皮现象。加强减少内部责任差错,防止窃电和违章用电,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防窃电管理。坚持开展经常性的营业普查,对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电量损失,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以降低管理线损。加强抄、核、收工作,杜绝估抄、漏抄表码的现象。严格抄表制度,减少统计线损的波动。
3、建立线损分析例会制度
建立线损分析例会制度,结合本单位线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至少每月召开一次线损分析例会。按月、季进行线损完成情况分析,全年进行一次总结。线损例会的分析材料要重点涵盖以下内容一是做好理论计算线损值与实际线损值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找出管理上和设备上的问题,并将线损理论计算分析结果作为制定和实施降损技术改造项目的重要依据。二是做好线损异常波动的分析工作。承担线损率指标的各个单位应按月对线损率进行统计分析,当线损率存在超过规定波动范围的异常波动时,必须分析并查明原因,制定相应改进措施。
4、定期开展线损理论计算
对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网应结合调度部门的潮流计算,每季度或每半年进行一次计算,并与统计值进行分析比较。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网由于收集运行参数困难、庞大,至少每二年进行一次全面计算。简化计算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对低压台区应选择不同类型进行典型计算。将线损理论计算的结果,与以往的理论计算值进行全面比较,与实际工作中线损统计值进行比较,分析线损电量在电网中得到分布情况及组成部分,分析电网结构是否合理,供电管理是否科学,找出计量装置、设备性能、用电管理、运行方式、抄收统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制定和实施降损技术改造项目的重要依据。
(一)税收业务报表体系的概述
在集中编报改革前,*地税系统填报的税收业务报表有79份,其中78份是国家税务总局要求上报的报表,1份是自治区地税局要求上报的《*重大投资项目税源监控表》。税收业务报表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至上而下分部门布置下达,按部门组织采集和使用。这种分部门统计、分析和使用模式,在技术手段较比落后、信息共享需求低的情况下,存在合理性,对反映税收工作成果及税收决策提供依据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税收报表的编报工作也出现新的变化和需求。首先是报表指标更趋于细化,数据来源更趋向于征管一线。其次是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硬件的更新,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软件开发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报表编报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手段,也给税收业务报表编报提出了更高要求。
税收业务报表按管理的部门可以细分为7类,即税收会统核算类、税收政策法规类、财产行为税类、所得税类、流转税类、征管类和稽查类。
(二)各类税收业务报表产生的背景
当前填报的绝大多数的税收业务报表是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下发,各类税收业务报表都有着一定的产生背景。
6.征管类。
(1)征管情况报表:其主要目的是为适应税收征管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力求综合反映税收征管基础工作情况。
(2)征管质量报表:其主要目的是为有效检验税收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规范税务行政执法,切实强化管理,促进执法意识、管理质量和干部素质的全面提高,确保税收征管行为依法、公正、廉洁、高效。主要考核指标登记率、申报率、入库率、滞纳金加收率、欠税增减率、申报准确率和处罚率。主要填报的报表有《征管质量考核得分汇总表》、征管质量考核分项统计表(1)-(3),共计4张表。
(3)其主要目的是为及时掌握重点集贸市场和个体大户的生产经营及纳税情况,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积极稳妥推进大户建账工作,逐步提高查账征收的比例。主要填报的报表有《个体工商大户税收征管情况报告表》、《重点集贸市场税收征管情况报告表》。
7.稽查类。稽查类税收报表15张,主要反映稽查部门人、财、物的配备,稽查部门查处案件的情况。例如:税收专项检查报表主要是对国家税务总局统一部署和组织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工作进行统计及情况汇报;年度税收违法举报案件分析统计表主要是为加强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反映各地税务违法案件受理和查处情况;税务稽查机构查补收入统计表主要是为全面了解和掌握税务稽查工作及税务稽查案件查处的总体情况。
(三)税收业务报表的编报软件系统
随着税收业务报表填报要求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编程软件、数据库技术等不断发展,税收业务报表填报使用的软件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当前税收业务报表软件呈现以下特点:软件形式多样,功能相对单一,网络化程度及信息共享程度低。以下是各类税收业务报表软件发展状况。
1.税收会统报表软件。从*年税务机构分设后,全区地税系统市局以下单位采取手工填报报表,自治区、各市局统一使用《KT-PC》会统核算软件。*年1月1日起在全区地税系统推广应用《*地税基层管理信息系统》(税收会统模块)(以下简称新税收会统软件),原税收会计核算软件《KT-PC》停止使用。*年,市级用《*地税信息管理系统》(税收会统模块),自治区用《税收计会统管理系统(TRS)》。
2.法规类税收报表,主要采取EXCEL电子表格填报,通过FTP上报。
3.所得税类报表软件,从*年开始采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汇总表》简称“汇总表”软件系统采集,汇总上报。
4.征管类税收报表软件,从*年开始推广使用征管报表系统(1.03版)。
5.稽查类税收报表软件,*年推广应用新版的《税务稽查管理信息系统》(TAMIS)。从*年推广应用《税收违法检举案件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从*年起推广应用《税务稽查统计系统》。
(四)税收业务报表发展趋势及特点
1.报表数量呈现逐步增长态势。随着税收征收管工作的不断深入,各个税收业务部门不断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体现在税收业务报表方面即报表数量及统计指标的增加。从报表的分类情况看,报表数量增加较快的报表类型为税收会统类,主要以税收统计报表增加为主。其次是稽查类报表,主要是加强了专项检查及税务违法案件情况的统计。再次是征管类报表,主要是加强了征管情况及征管质量的考核。
2.报表统计、使用部门化。随着各税收业务部门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在管理中自然而然地细化了本部门业务报表管理。当前主要体现在各部门都形成了从上到下的一套报表收集管理方法,形成了本部门的一套报表指标,开发了本部门的报表管理软件,上下级间有相对固定的报表管理人员。报表的指标设计主要满足本部门管理使用需要,报表数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难被其他部门利用。
3.报表统计指标明细化、数据来源多样化。从前面的分类型报表发展状况不难看出,税收业务报表数量在不断增加,税收业务报表从大的方面来说,涉及的统计指标在不断增加。从细的方面来说,同一指标的分类更加明细化。例如税收会统报表中的《营业税分行业分企业类型统计月报表》,原来只统计到涉及营业税的行业大类“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水上运输”,而现在已经统计到“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水上运输--内河货物运输”。在报表指标细化的同时,税收业务报表的数据来源也趋于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从原来注重税务机关内部工作情况的统计,逐步扩展到外部对纳税人经营情况、税收政策的影响等方面的统计。比如*年开展的重点税源管理,就是加强对纳税人的经营状况的管理,重点税源报表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的财务报表。
4.报表统计方式、软件多样化。从税收业务报表发展看,税收业务报表统计主要经历了手工编报、手工与电子表格结合编报、单机版软件编报、网络版软件编报等几种方式。当前税收业务报表的编报方式是几种方式并存,同时由于各税收业务部门不断设计报表软件,现有的税收业务报表软件已有6种。
二、税收业务报表编报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当前税收业务报表编报使用存在的问题
1.报表重复报送。受大而全、小而全传统统计观念影响,少数部门统计工作只考虑自身便利,缺乏统计成本意识和全局整体观念,报表随意增加,简单重复统计,表现在上级多个部门同时要求下级报送内容基本相同的报表,或上级职能部门可在本级取数编制的报表仍由下级单位逐级上报。造成基层单位忙于报表的统计,减弱了基层单位的征收管理力度。具体表现在:
(1)税收会统报表中有《纳税登记户数统计年报表》,主要按纳税人登记类型统计“登记户数”,“纳税户数”“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的数量,而征管部门统计上报《税务登记户数年度报告表》,其中也包括了按纳税人登记类型统计的“登记户数”,“纳税户数”“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指标。
(2)稽查报表中《税务稽查机构查补收入情况统计表(季报)》,主要是按季统计查补和实际入库的“税款”、“滞纳金”“没收非法所得”“罚款”数量,而在税收会统报表中的《查补税金及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明细年报表》也对稽查机构查补和实际入库的“税款”、“滞纳金”、“没收非法所得”、“罚款”按月进行统计。
(3)所得税报表中《企业所得税管户情况统计表》,该表内统计指标已经可以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汇总表》中反映,这只是一种简单重复,其中的新办、老转新、内转外、消亡等指标,在现实中缺乏统计基础,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
上述各表统计内容基本一致或是其中一张已经包括了另外一张需要统计的内容,由于部门间缺乏必要联系,所以造成内容相同的报表向下级布置了两次,增加了基层工作量。
2.指标设置标准不一,同一指标数出多门,数据严肃性受到质疑。表现在各部门均按照本部门业务管理需要设计统计指标体系、指标涵义、计算方法、计算口径、分类目录、统计编码和上报要求等,难以在全局形成统一标准,其结果是指标多头采集、统计口径各异、数出多门、相互矛盾,例如对税收查补收入的统计,除了在税收会计报表中有反映,同时在稽查查补报表、征管报表中都有统计,而这些报表要求的取数来源、计算口径都不尽相同,所以最终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3.业务系统平台不统一、信息共享难以实现、投入大效率低。首先每个业务部门都开发了本部门的报表编报软件,这些税收业务报表系统技术平台各异、互不兼容、信息共享度低,使信息在业务部门之间无法横向流动。其次是多个部门的报表软件最终都要在基层税务机关使用,给基层税务人员在使用上带来较大困难,特别是基层人员岗位轮换时,对不同的报表软件应用需要较长的时间去熟悉和掌握。同时多种报表软件开发,消耗了税务机关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各级税务机关的维护、推广应用带来了诸多资金困难,投入大而利用效率低。
4.管理体制不健全,岗位责任不明,造成报表编报不够顺畅。税收业务报表的编报涉及的层级和岗位多,其中总局要统计的报表就可能涉及总局、省级、市级、县级、分局、征收一线的管理员共6个层级,具体岗位就因报表统计指标而异。这种多层级多岗位的工作,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明确数据的采集标准、数据来源,以及平时数据的准备和积累。由于当前我们在税收业务报表管理制度和岗位考核上的缺失,所以造成我们在编制报表时容易出现分工不清,报送不及时,数据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5.不断增加的报表编报工作量给工作人员带来压力。税收业务报表数量从*年的27张发展到*年79张,其间报表数量还有增有减,总量已经增长了近两倍。而税务干部从*年的8421人发展到*年12140人,增加了44%。而税务机关管理的纳税户从*年42.47万户发展到*年的56.56万户,增长了33.17%。这样数量相对固定的税务人员就要承担日益增长的税收业务量,用手工编制或应用不同软件来采集各类数据,给各级税务机关的税收报表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税务部门在加强专业化管理的同时,缺乏有效的部门联系机制。各个部门只注重本部门的工作需要,把税收业务报表的编报仅作为本部门内部工作考虑,缺乏大局意识和统筹安排。从内因来分析,就是我们上级管理人员缺乏团队精神,做事情没有从团体工作去思考,只顾本部门想要的数据能够统计上来,与其他业务部门缺乏沟通。从机构职能分工来说,当前缺少负责税收业务报表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税收报表的管理和报表信息,各部门在处理税收业务报表方面,更多采取的是各自为政,造成报表信息资源浪费。
2.税收业务报表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亟需进一步提高。税收业务报表的数据绝大多数来源于征管数据的汇总,征管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税收业务报表的质量。多年来,我们在税收征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基层数据质量仍有待提高。一是受人员数量、素质、岗位操作流程等因素的影响,岗责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征管工作不够规范。二是征管数据只注重录入,缺乏数据质量的监管,征管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急需加大管理力度。三是征收管理工作过于重视过程,忽略工作成果的归档管理,结果填报数据一大堆,但是要用的却取不到。因此,只有加强征管基础工作才能确保税收业务报表数据来源准确。
3.缺乏统一的报表管理平台。从报表表现形式来看,税收业务报表有着相对固定的模式,一般都具备表头、报表统计指标、填报单位、数量单位、制表、审核、制表日期等组成因素。统计方式上主要采取相同指标的累加或是同类记录的汇集。基于税收业务报表的相同特性,应采取统一的管理软件实现对税收业务报表进行统一管理。
三、集中编报税收业务报表、提高报表编报效率的总体思路
*地税系统税收业务报表集中编报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实现全区地税系统税收业务报表集中编报,切实减轻基层税务机关负担,避免重复编报各类报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报表编报“统一规范、分岗采集、集中汇总、统一上报、平级传输、分类研究、信息共享”。
(一)加大报表整合力度,进一步压缩报表总量。一是建立报表定期清理整合制度。定期调查,规范管理,对报表设计过时、数据分析现实指导意义较弱的报表进行清理,对内容基本雷同重复编制的报表予以整合;二是严格控制新增报表,能与上级报表合并采集的就不要单独列表,能从同级相关部门取得的就不要基层单位重复报送,能一次采集的就不要分次布置,能自动取数的就不要手工填报。对确需新增的报表,必须事先向管理信息部门提出申请,按规范标准设计报表格式,编写编报说明,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增加执行。对非常规报表,要求凡临时报送超过规定次数的必须到信息管理部门备案,并规定具体截止时限,以防止非常规报表向常规报表转变。
(二)理顺部门统计关系,确立统一的税收报表编制管理部门。结合当前各部门在职能分工上的特点,税收业务报表的管理工作交由计统部门来负责比较合理。首先是计统部门原来就负责了税收会统报表的统计,在数据的统计分析方面基础较好。其次把税收业务报表统一由计统部门管理,有利于今后税收业务报表数据及共享利用。
(三)做好税收业务报表的基础管理,完善税收业务报表体系。首先优化指标设计,建立报表统一数据标准是建立统一报表体系的关键,建立覆盖所有税收征收管理业务的指标库,详尽解释指标内涵,统一指标口径,形成全系统标准化指标体系。其次要加大税收业务报表指标的采集力度,税收业务报表指标的采集要以日常采集为主,周期性分类汇总。再次采集来的报表指标尽量采取数据库技术进行存储,以便实现从数据库自动提取指标生成报表,避免重复采集指标数据,解决不同出处的数据相互矛盾的问题,保持报表设计适度灵活,增强报表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四)加大科技投入,构建税收业务报表平台。首先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起全系统税收业务报表管理平台,连通各业务部门的报表信息,开辟不同业务系统间的报表数据传输通道,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部门不同报表系统间数据不一致、信息不共享的问题。其次要强化业务部门与计算机中心的沟通,促进《*地税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充分为税收业务报表编报服务。
(五)不断完善考核制度,细化岗位工作流程,为税收业务报表提供准确的数据源。税收业务报表数据主要来源于税收征收管理一线,我们的征管一线工作是否到位,流程规范与否,这都直接影响到报表的质量。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入,我们税收征管业务流程不断得到规范,但是我们要更加注重流程的细化。只有细化的工作流程,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才会有可操作性。
四、*地税系统开展税收报表集中编报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
(一)税收业务报表集中编报的具体实践
1.成立领导小组,确保工作有序发展。为了确保全区地税系统税收报表集中编报工作的顺利开展,自治区地税局成立了税收报表集中编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市、县(市、区)地税机关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
2.清理简并税收报表,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今年年初,自治区地税局下发了《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清理简并税收报表的通知》,把原来国家税务总局和自治区地税局要求各地编报的税收报表123张进行简并,保留了78张税收报表(其中77张是国家税务总局要求上报的税收报表,1张是我局要求上报的税收报表)。并明确要求从*年1月1起,各级地税机关只向自治区地税局编报保留的税收报表,其他税收报表不再编报。若有增加、变化的税收报表,一律以正式文件明确,未经自治区地税局批准,各市、县(市、区)地税机关不得擅自向基层税务机关要求定期增编、增报税收报表。
3.自主研发税收报表编报管理软件。我局在全区范围内抽调业务和计算机技术骨干,在充分论证业务需求的基础上,由技术人员进行攻关,用一个月的时间成功开发了《*地税税收报表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税收报表系统)。我局在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前数据信息大集中的发展趋势,确定了税收报表数据的存储采取省级集中的模式,采用数据库实现税收报表数据存储管理,充分利用了通用制表软件EXCEL的强大表格处理功能。税收报表系统的功能界面既简洁又通俗易懂,同时方便操作。
4.采用“点面结合”,开展多层次培训,确保各级操作人员熟练掌握税收报表系统。为了税收报表系统推广的顺利开展,我局举办了两期税收报表系统应用师资培训班,共培训市、县(市、区)师资人员170多人。同时各市、县(市、区)地税机关也按自治区地税局的要求开展基层操作人员的培训。为了让各级地税机关的领导对税收报表系统有深入了解,我局在举办领导干部信息技术基础应用培训班上安排了税收报表系统专题介绍,确保各级领导对税收报表系统有较全面的了解。
5.实行倒计时工作日程安排,使各级税收业务报表集中编报工作统一有序进行。推广税收报表系统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工作,为确保该项工作在*年7月1日开始上线使用,自治区地税局下发了《关于集中编报税收业务报表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了《*地税税收报表管理系统推广应用日程表》,对推广准备工作进行逐项明确,实行倒计时督查,确保全区推广应用工作做到步调一致,有条不紊。
6.明确岗位工作职责,强化部门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自治区地税局下发了《关于明确税收报表集中编报审核分析工作职责的通知》和《税收业务税收报表分岗填报说明表》,对税收业务报表集中编报各岗位的填报、汇总、审核、分析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确保了整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各业务部门充分利用税收报表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材料,为领导决策及有关部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信息。
7.及时总结经验,加强宣传推广。自治区地税局于*年8月13日举行了全区地税系统税收报表系统应用视频演示会,对税收业务报表集中编报取得的阶段工作成果进行了总结,并与地市编报人员对税收报表软件的功能实现互动演示,让全区地税系统干部对税收报表系统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会议得到国家税务总局计统司的支持,舒启明司长亲临会场指导,并对税收数据应用提出具体要求,对完善税收报表集中编报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税收业务税收报表集中编报的具体成效
1.统一了税收报表编报软件。现在所有税收业务报表都统一通过税收报表系统来进行采集上报,避免了多种软件互不兼容给采集人员带来的工作困难。基层税务机关的人员只要应用税收报表系统,就能取得税收报表的统一表样,并进行填报、审核、分析、上报,操作简单,口径统一,减少工作量。
2.明确了岗位职责,强化了编报人员的责任感。由于在税收报表系统中对每一个填报人的工作职责进行了逐一明确,填报人只要登录到税收报表系统就能清楚地了解自己要填报的税收报表,上级管理汇总人也能通过税收报表管理系统了解每一张税收报表的具体填报单位及填报人,及时了解掌握填报的数据质量,这样有利于监督考核,也有利提高填报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3.实现了税收报表数据全区集中,数据资源充分共享,提高了税收报表数据的利用率。使用税收报表系统后,全区地税系统所有编制的税收报表数据统一存放在自治区地税局的服务器中,由自治区地税局进行统一维护管理,确保了税收报表数据的安全。各级税务人员可以通过登录税收报表管理系统,查询到权限范围内所有的税收报表数据,有利于税收报表数据的充分利用。
4.强化了部门协作,加强了税收报表的分析和审核。使用税收报表系统后,原来由各税收业务部门管理的税收报表改由计统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使税收报表的编报由分散式向集约式转变,部门间的协作关系更为紧密,税收业务报表的指标体系更加规范,数据处理效率进一步提高。税收业务报表统一由计统部门管理,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有利于其他业务部门集中精力进行深入审核、分析,充分发挥各业务部门的各自业务特长,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税收分析工作质量的提高。
5.减少了中间环节的重复劳动,切实为基层减负。一是统一使用一套税收报表编报软件,减少基层税务人员使用多套管理软件填报税收报表数据的工作量;二是直接由税收报表系统直接上报数据和文字分析材料,提高了工作效率。税收报表管理系统有强大的数据汇总功能,能实现税收报表的自动汇总、报送或抽取,并实现各级税务机关业务部门撰写的文字分析材料与税收报表一起上报的功能,大大减少了中间管理环节的工作量,切实减轻了基层负担。据统计,我区共有14个地市和120个县(市、区),原来每个市(县)的税政、征管、法规、稽查、所得税、计统部门都有一个负责税收报表汇总的人员,现在统一由计统部门负责,汇总人员从原来的*多人减为现在的900多人。
五、进一步改进税收报表集中编报的建议
(一)加强税收业务报表集中编报的调研和质量考核。建议定期组织人员到各地市进行调查,了解各地税收业务报表集中编报开展情况,改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税收业务报表编报工作质量考核,促进税收报表集中编报工作质量提高。
(二)改善税收业务报表指标体系。建议总局在修改完善报表指标体系时要统筹考虑,充分考虑各职能部门间的需求,避免报表指标重复统计,提高税收业务报表的编报效率,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在制定报表统计指标前要进行必要的实际调研,听取基层税务机关对统计指标的看法,了解指标的实际来源状况及可操作性,确保统计指标能够统计上来、数据准确。如有可能,从更高的层次要求出发,总局可以与有关部委联系,就有关的经济运行中的数据采集进行协商,分部门明确职责,加快经济运行中的数据收集处理及共享使用的效率,减轻基层有关单位人员的负担。
(三)进一步完善税收报表管理系统软件。《*地税税收报表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由于研发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税收报表系统难免存在一些设计上的不足。比如存在TRAS重点税源系统软件、通用税收报表系统TAXBLE、企业所得税调查软件、稽查软件等多种税收报表应用软件共存的情况,税收报表系统还未能实现与以上多种软件进行数据接口对接,仍需进一步完善。其次是加紧完善税收报表系统与现有的《*地税信息系统》数据接口,实现税收报表系统与征管系统之间数据资源的共享。为了统一报表管理,建议总局改变现在多种报表软件共存的现状,统一开发报表管理软件,自治区地税局也要加大信息化工作力度,进一步整合各种软件接口,这样多种软件造成的数据接口问题就迎刃而解。
(四)提高税收业务报表质量。影响税收业务报表质量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报表指标的合理性、统计方法、报表的数据来源,其中报表指标的合理性可以由总局在指标体系设计时给予解决,统计方法可以通过构建统一的报表管理平台得以实现。对于报表的数据来源,这涉及到报表指标的具体采集,与我们的征收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只有提高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质量,才会给我们税收业务报表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源。
(五)逐步提高税收报表集中编报人员素质。首先作为区局要组织人员编好和规范税收报表管理软件的操作教程,增加统一的操作手册及视频教材,为各地市做好师资培训。其次各地市要做好基层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是税收报表工作岗位的岗前培训,确保基层人员能够在需要时得到统一规范的培训,大大降低培训成本。
一、价值链概述
价值链这个概念出自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一书,意指厂商为用户提供商品或劳务的过程中所做出的一系列产生价值的行为或活动。从企业的生产活动来说,其各阶段、各部分的价值活动都应该创造出一部分价值,因而各项价值活动都有可能为企业的利润做出贡献,这种价值产生和增值的过程就是常说的价值链。
从内涵来看,价值链有三个特点:首先,企业各阶段、各部分的价值活动是紧密相连的,比如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的密切协调;其次,各项价值活动都或多或少地给企业产品的最终价值做出贡献,这种价值可能是无形的,比如产品的售后服务;最后,企业的价值链活动是一个整体,既包括各种内部活动,也包括外部活动,比如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等等。据此,我们可以将价值链划分为内部价值链(微观)和外部价值链(宏观)。
应用价值链的理论对成本进行分析,可以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战略分析法,它是把企业自身、供应商以及客户的价值链联系在一起,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不足、找寻机会,进而明确企业自身的战略,并据此进行成本管理。二是成本分析法,它是在对价值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控制成本的,它的基本流程是先把企业活动拆分成价值链环节,分析各个环节的价值和成本数额,然后根据各项活动间的关系,对各项价值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降低成本。总体而言,虽然这两种成本分析方法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是建立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战略分析法突出战略的功能,通过实际作业来分解成本和资源,从中发现成本问题,它的成本优势来自于对成本动因及价值链的控制和优化。成本分析法则侧重于具体细致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流程,在企业对内部价值链进行分析和设计时得到了更多的应用。因此企业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机融合这两种分析方法,从而避免错误,取得最佳的效果。
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由于建筑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对施工企业实施成本管理,它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力争实现成本最小化和产出最大化。为此,必须基于施工企业的整体目标和具体项目的要求,切实合理地履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分析等管理活动,从而有效控制并管理施工企业产生的成本。从施工企业的最终产品和生产经营过程来看,其成本管理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第一,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具有独立性、流动性、项目导向等一般特点。首先,建筑产品是多种多样的,但与此同时生产过程又具有单件性,因此施工企业的每一次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都不会是一样的,不论是产品设计、工程造价、施工预算、工程组织还是工作场所都是独立的,致使成本管理的难度增加不少。其次,施工企业的工作场所是不固定,企业必须根据合同到相应的施工场地进行施工,因此组织上有其难处,再加上工程作业难度较大、条件艰苦,成本具有不可预见性,所以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应该因地、因时制宜,而不能像一般的制造业那样采取固定的方法。除此之外,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施工企业是项目导向和项目驱动的,施工企业的成本中绝大部分是工程项目成本,因此管理好工程项目成本,就解决了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第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二元管理问题。首先,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产品是单件、非重复的,必须基于项目来控制成本,所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核心问题。与此同时,施工企业是持续经营的经济组织,必须重视企业层面的成本管理,因为项目在交付建筑产品的时候就结束了,基于项目的成本管理方法和程序也随之结束。可以说,项目成本管理解决了项目层面的成本管理问题,而企业层面的成本管理也必须引起重视,可以采取全面成本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案。
第三,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有其复杂性。在项目管理中,必须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工程质量、工程期限这三个控制基准。这三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依存,也相互影响。因此项目成本管理应该追求工期短、工程质量优、生产成本低三个方面的结合,而不能有所偏废,这才能实现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
我国传统的成本管理思维及做法是有其局限性的,受其影响,施工企业目前普遍采取的成本管理措施具有一定的弊端:首先是没有意识到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目前所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大多局限在企业内部,缺乏大局观,未将原料供应商、客户等产业链纳入其中,因而成本管理效果不佳。其次,只关注生产成本,未重视全面成本管理。施工企业往往将关注点放在控制生产成本,而忽视了经营过程以及对辅助部门的成本控制,割裂了价值创造过程中各项活动的联系,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再次,只重视项目成本管理。这一点在上文关于二元管理的论述中已有提到。最后,成本管理方法和流程欠佳。很多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没有进行事前的计划,而只是侧重事中的核算和事后的审查,另外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信息,如果未能有效地选择和使用信息,就无法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也间接地造成了成本责任归属不清。除此之外,目前有一些施工企业开始实施责任成本管理,这固然对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一种改进,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责任预算的编制过于简单、绩效考核走过场、未能有效地控制责任成本等。
综上所述,现有的成本管理观念、方法和流程已不能满足施工企业的需要,为此需要采用新的方法来加强并完善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
三、价值链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融合
为了更好地对施工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价值链和成本管理的融合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的途径。在价值链理念的指导下,对组成价值链的各环节及其联结加以分析和探讨,可以找到降低成本和增加价值的方法。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施工企业的价值链可以分为外部价值链、内部价值链和项目价值链。
(1)在外部价值链中,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方法
战略成本管理是基于战略管理思想而提出的,也就是施工企业在对成本进行管理时,应该重视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以获取行业或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注重的是“战略”,时间上它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利益和长远发展,强调要规划和设计未来的成本;空间上它强调企业要有大局观念,在区域内、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寻找降低成本的渠道。要实行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必须促进价值链和成本管理的融合,因为价值链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它对施工企业而言意义重大。一方面,从时间上考虑,可以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分析整个行业的价值链以及未来发展潮流,从而做出恰当的战略定位,以决定是进入还是退出,比如是否调整市场布局,是否转向其他领域,或者扩大强势领域等等。根据施工企业的战略定位,就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成本管理方案。另一方面,从空间上考虑,可以扩大战略视野,把其他价值创造环节融合到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当中。施工企业可以行业价值链的联结,以此寻找降低成本的渠道,比如改善与原料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关系,从而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起广泛的合作共赢关系,更大范围地取得成本优势。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从而明确本企业的战略定位。
(2)在内部价值链中,运用全面成本管理方法
首先,根据价值创造活动,将企业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接着具体地细分成若干活动,这些活动既创造价值,同时也损耗成本;其次,界定企业的基本活动(比如投标报价、项目施工、项目交付及后勤服务),这贯穿于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再次,分析辅助活动(包括基建、人力资源投资、工程采购),这覆盖了成本管理的方方面面;最后,在价值链的框架下合并、统一地分析内部活动的成本,将企业全面成本管理转化为内部价值链上活动的成本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除了关注基本的生产活动之外,应该更多地关注辅助活动。在内部价值链的逻辑体系下,可以对施工企业进行有效的全面成本管理,通过分析各个环节的价值创造活动,可以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从内部价值链来看,全面成本管理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责任成本管理的现存问题,因为它的出发点是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是基于作业管理的责任成本管理,并且全面成本管理做到了动态化,有现代信息技术及信息系统的支持。
(3)在项目价值链中,运用项目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的成本主要体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表现为一项项的工程项目。这表明,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有必要着重分析如何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管理,以促进企业的良性持续发展。要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必须在如下三个方面进行控制。首先,选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因为后续的施工进度、用料规划都是建立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它是控制成本的源头。其次,应该分析材料采购的成本,因为材料成本能占到工程成本的一半以上,降低材料成本可以减少现金流出、增加企业利润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最后应该对施工过程中的作业进行有效的管理,以降低成本耗费。
针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三个方面,分别可以采用价值工程法、标准成本控制法和作业成本管理。第一、价值工程法。它的目的在于用最低的成本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它是一项系统的活动,牵涉到多个经济和技术部门,其实质以最终产品的功能以及成本为基础,从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项目经理可以据此进行决策,以决定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实现施工方案的最优化。第二、标准成本法。它是在精确调研、数据分析与技术验证的基础上制定的,用以评价成本、衡量效率的一种成本标准。它以标准成本作为参照对象,与实际成本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核定和成本差异。根据标准成本的计算结果,可以实现成本控制。第三、作业成本法。它以作业作为考察对象,通过资源流动和成本动因,对成本库进行归集并汇总成本费用,再以相应的比例进行费用的分摊,从而汇总计算相应的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它可以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
价值链是一种优秀的理念,它对于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不断推进这两者的融合,才能切实有效地转变成本管理的旧有思想,促进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广军. 建筑企业价值链管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1月版
痕迹调查至今依然广泛应用于调查雪豹。痕迹调查可以服务于两层目标:第一层是判断雪豹有还是没有;第二层是判断雪豹的相对多少。第一层相对简单,第二层则需要严格的设计和分析。至20世纪90年代,雪豹的研究者和保护者还将痕迹方法标准化,期望用以调查雪豹分布区内的雪豹相对多少。然而,资金和人力的不足,使得标准化方法推广不够。
近20年来,技术进步极大更新了雪豹的调查和研究方法,包括:卫星跟踪颈圈(GPS)、红外相机技术和遗传分析方法(DNA)。
无线电遥测方法
至20世纪70年代,无线电遥测方法(给动物带上发射无线电的颈圈,通过监听无线电信号来确定动物的位置)已经成功用于研究狮子、美洲狮等大型食肉动物。1971年夏勒博士试图在巴基斯坦给雪豹佩戴颈圈,然而尝试了一个半月都未能成功。
用于雪豹调查的第一项无线电颈圈研究直到1984年才实现,英国人Rodney Jackson在尼泊尔给5只雪豹佩戴上了i圈。1990年,夏勒博士在蒙古国成功给一只雪豹戴上颈圈,之后碰上苏联解体,直到1993年才由美国人Thomas McCarthy继续这只雪豹的跟踪工作。其实,在高海拔陡峭山地利用无线电跟踪雪豹难度相当大,往往耗时数年,只能获得几百个定位点。
卫星跟踪颈圈
等到1996年McCarthy测试卫星定位颈圈,无线电颈圈自雪豹研究中的应用就无疾而终了。卫星颈圈的效率要高得多。两相比较,就会发现无线电颈圈方法大大低估了雪豹的家域范围。2008年全球雪豹峰会后,McCarthy牵头在蒙古南部启动了雪豹的长期生态学研究。至今已经陆续给20只雪豹佩戴了卫星跟踪颈圈,获得了雪豹活动规律、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大量信息。
不过无线电颈圈也好,卫星跟踪颈圈也罢,在中国还没有用以研究雪豹领域,所以暂时也不用惦记了。
红外相机方法
与无线电遥测方法类似,红外相机技术也是首先成功应用于其他猛兽,特别是印度森林中的老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还是这位英国人Rodney Jackson,第一次将红外相机用于雪豹调查,并总结了操作规程。红外相机能获得隐秘雪豹的大量照片,从照片上可以识别出不同的雪豹个体。因此,这是目前雪豹分布和密度调查中应用最为广泛、 也是最具公众参与潜力的手段。实际上,目前有不少科研机构和环保组织,都在通过培训当地农牧民或者招募志愿者开展红外相机方法调查。
随着技术的进步,红外相机本身的操作越来越简单,简单培训就能掌握相机的设置和布设。在雪豹活动频繁的区域,使用红外相机获得雪豹的影像是相对容易的。雪豹的照片当然讨人喜爱,然而要进一步获得关于雪豹有多少、种群有什么等对保护有帮助的信息,就需要严格的调查设计(多大范围、多少相机、距离多远、放置多久等等),当然还有烦琐的后续数据分析,这些工作往往需要专业人士来完成。虽然国外也有让志愿者来协助判别雪豹个体的情况,但大多数情况下,公众所能参与的是到野外布设和维护红外相机。
遗传分析方法
遗传分析方法的进步,使得动物粪便都能“说话”。动物粪便携带有肠道细胞,在保存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从中提取出动物的DNA,分辨出是什么动物、是公的还是母的,甚至能分辨出是哪一只。雪豹生活在寒冷干燥的地方,粪便上的DNA保存得比较好,正是理想的遗传分析材料。此外,仔细检查雪豹粪便,还可以了解它们到底吃了啥。因此,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和环保组织,也培训当地农牧民或者招募志愿者收集雪豹粪便。愉快的志愿者们自称“捡屎党”。
总结一下,国内有不少科研单位、环保机构以及保护区,有目标、有组织地开展雪豹的调查工作,常用方法有痕迹调查、红外相机和遗传分析。野生动物调查和保护是个技术活。如果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帮助到雪豹,那么有必要考虑如何加入这些机构的调查活动。
雪豹救助方法
那么,雪豹救助呢?我们如何拯救深陷麻烦的雪豹呢?
通过这几年媒体的报道以及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信息,需要救助的雪豹一般是两种情况。第一,“进入羊圈吃羊,吃太饱出不去”。出现这种情况的雪豹,往往是年老体弱或者生病的个体。第二,雪豹被盗猎的夹子和套子抓住,无法脱身。
在第一种情况下,我们看到救助行动往往是老百姓和当地政府部门一起,把雪豹抓到笼子里,请兽医检查,然后放掉。对于第二种情况,在国内野生动物救助体系薄弱的情况下,雪豹往往难以得到及时的救助。雪豹要么死于非命,要么当地老百姓用土办法将之释放,而受伤的雪豹往往难以存活。
因此,雪豹救助的问题不在救助本身。理由有二。
第一,救助受困或受伤雪豹往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损失一部分个体可能不会影响雪豹种群的生存,比如年老体弱的个体。当然,这种观点在情感上难以接受,但在生态学上是有其合理性的。救助受困个体最大的价值,在于通过这些的救助活动以达到宣传雪豹保护的目的,影响当地农牧民以及社会大众对雪豹保护的态度。
第二,对于因盗猎活动而受伤的雪豹,想要救助它们,对公众来说更有效的做法是打击盗猎。不购买雪豹制品,举报雪豹制品的买卖,在野外看到夹子或套子将之清理掉,就是帮助了雪豹。
早在20年前,科学家就对雪豹的处境做出了这样的判断:雪豹分布范围广大,这个物种整体上并没有迫切的灭绝危险,不过确实存在局部灭绝的威胁。这个判断放到今天,应该也是成立的。而特定区域中雪豹种群的长期生存,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前文所提到的“两种雪豹”的关系。雪豹这样的大型食肉动物,其保护意义是全国甚至全球层面的,而承担与雪豹共存的成本的,则是当地居民。雪豹保护区之外的公众,能参与雪豹调查或救助的,其实比例非常低。然而大家的认知和态度,有可能成为雪豹保护的重要砝码。因为唯有内心珍视的东西,人们才会努力去保护。
当文艺青年恋上雪豹
撰文 供图 雪豹守望者
文艺青年和雪豹听起来像是来自不同次元的物种,
二者之间相距甚远,似乎没什么关联,
可是文艺青年们一旦迷恋上雪豹,
美妙的故事就悄悄串联起来了……
雪豹是来自于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极具神秘色彩的大型猫科动物,它们行动诡秘,喜夜间独行,时而威风凛凛,时而腼腆羞涩,与生俱来的神秘气质吸引着爱好者为之倾倒,在野生动物研究领域是个十足的明星物种。和严谨的科研工作者相异,浪漫而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家们在谈及雪豹的时候,又会聊些什么?雪豹孤傲神秘的气质往往给他们源源不断的灵感,当一切印证在具象的艺术作品身上时,我们总能从中感受到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
雪豹守望者的萌芽就是来自一群热爱雪豹的文艺青年,他们聚在一起聊起雪豹的时候,开始忧心环境,忧心人与自然的相处,也许此时说教和科普已经无法最大限度的起到作用,所以想到自身所长或许还可以贡献些力量。当你看到雪豹的形象出现在精致的皮雕中、栩栩如生的画作中,抑或是逼真写实的雕塑中时,大概会更有了解它们的欲望和爱上它们的冲动。
潮酷插画师
雪豹守望者的特邀插画师牛原是个街头感十足的玩儿咖。雪豹守望者第一款纪念T恤中old school风格的雪豹就是出自他的笔下。豹头设计将雪豹的王者风范展现得酣畅淋漓。
牛原拇笱Э始就是位狂热的玩具和街头涂鸦文化爱好者,创办过独立品牌TickTock,曾与凡客诚品推出联名T恤。他的创作灵感来源广泛,风格明显。创刊于2004年的杂志《1626》是中国第一份原创潮流杂志,融合北京、广东、上海、成都四地最新潮流资讯,制造本地最新的潮流文化,引领新一代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牛原曾长期担任杂志玩具专栏主笔。他的作品让圈子里不少朋友对雪豹产生了兴趣,雪豹元素也再一次扩张到不同的领域,影响着年轻人。雪豹身上的王者之气与这群潮流年轻人的性格特点十分契合,雪豹的神秘、霸气、隐忍仿佛是他们内心的信仰指引。
皮雕匠人
孟璐璐是一位来自新疆的手工皮雕匠人,从事皮雕制作3年,有着深厚的国画功底和扎实的平面设计基础。她对作品从来精益求精,作品形式更是丰富多彩。始终执着于梦想,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现代皮雕艺术中,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爱上新疆。她的作品不仅制作精良更融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真正游走于复古与时尚之间的艺术品。
聊起她和雪豹的渊源还得追溯到新疆本地的民间志愿者组织――荒野新疆,这支队伍建立起新疆雪豹专项保护行动,他们的执着付出深深感染着璐璐,让她在自身创作当中不断反思,找到更多灵感。2016年璐璐曾创作一款雪豹肖像手工皮夹,作品十分传神,将雪山之王的灵气展示得甚为淋漓;璐璐将这款钱包以拍卖形式捐赠给了由荒野新疆和雪豹守望者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她说:“是你们的热情鼓舞了我,让我觉得一样可以为野生动物保护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皮具雕刻的灵魂是通过雕刻呈现三维立体效果实现对皮料的再造升华,重新赋予其生命,使之承载丰富的精神内涵,这其中包含了创作者对皮料的认知和把握,对创作内容的理解。反复的观察、论证、推敲、修改,从画稿到浮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历经数次打磨完成一件手工制品,寄予其中的不仅是时间,更重要的是手工艺的传承。
皮雕创作对璐璐而言还有更深刻的意义,她深爱新疆这片热土,迷恋这里的文化艺术,她将草原民族文化灌注到皮雕创作中,渴望更多人通过她的作品了解新疆古老而深远的美。
动物模型雕刻家
如果你是个动物GK模型爱好者,黑色狱鸟的名字一定不会陌生,他专注于大型猫科动物模型创作,在这个极其小众的领域完全撑得起“大神”称号。他的作品把握精准,艺术写实相得益彰,一直深受收藏玩家的追捧。
狱鸟原名毕重隆,是一位职业油画家,动物模型创作是副业,但他花在其中的心思完全不亚于本职工作。狱鸟拥有自己的模型工作室,经营大概有三四年时间,创作主题多以猫科动物为主,而他的雪豹作品尤其受欢迎,目前创作有两组作品,分别为一公一母两只亚成年雪豹和一只成年雪豹。
谈起雪豹,狱鸟滔滔不绝,这些年的实地观察和文献资料学习俨然让他成为专家,“雪豹自身异于其他大型猫科的毛色、神秘气质让它极具魅力,吸引着我的雕塑研究欲望。”狱鸟曾在接受雪豹守望者采访时说到。
狱鸟的雪豹作品表现十分丰满,在写实的基础上赋予作品以故事性;在雪豹体态呈现和生活环境场景设定的基础上,对它们的感情生活展开联想,通过瞳孔不同颜色等细节的传达对动物之间的情愫进一步畅想,营造出亚成年雪豹恋爱生活的浪漫色彩。这组亚成年雪豹作品,设定为一雌一雄,雌豹腼腆静坐,雄豹顽皮乖张,一静一动结合着地台高低起伏独有的造型,展现出雪山之子的特有魅力。狱鸟创作了三组不同场景的组合,分别为寒崖残雪、漉石湿青、冰雪奇缘,故事性和叙事性展现颇为极致。
雕塑作品的创作周期相对较长,每创作一只雪豹模型就会使狱鸟对雪豹有新的认识,这过程中不断翻阅资料以加深对它的理解,能够实现更极致的表现。狱鸟完全醉心于这样不断学习不断创作的过程。与此同时,和收藏者的交流,除了模型制作工艺,更多是对模型科学性的研究,探讨是否符合动物生活习性。
这样尊重自然的态度着实令人敬佩,而当他说自己是个自由艺术家的时候,让我想起山本耀司的一段话:“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誓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模型涂装师
熊猫是个资深野生动物迷,原名冷岳,油画专业毕业,做过支教老师、摄影师,在电视台工作5年,在记者、编导、剪辑、导播、导演之间自由切换,这样的灵魂往往难以被体制束缚,最终他还是辞职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了。现在熊猫是个自由职业者,创造力和行动力的完美结合让他有机会去尝试更多可能,而“热爱”就是支撑他的精神内核,可以为热爱投入全部的自我。
结识熊猫,缘起一只雪豹模型,他是这只模型的涂装师。涂装也是GK模型创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根据原型师塑造的模型尽可能用色彩还原其真实面貌的工艺,文艺一点讲,涂装为模型赋予灵魂。
熊猫说:“其实涂装和画画一样,需要创作灵感,虽然动物涂装是写实类的,但眼神的神韵,主观加入的颜色理解都是创作的一部分,我在涂这只雪豹的时候,心里感悟是这样的:雪豹应该有高冷的气质和雄霸一方的霸气,所以在眼神刻画上带了点英气,虽然是窝在岩石上,但要表现出那种雪中女王的气质。”这只雪豹原型出自原型师狱鸟之手,熊猫重新创作之后传神许多。除了写实的涂装作品,熊猫还是个热衷创新的爱好者,他说:“涂装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正如JK・罗琳创作的《神奇动物》一样。”
熊猫成为涂装师也是偶然,从改造一只看完电影《侏罗纪公园》随手买来的绿色霸王龙模型开始,不断摸索,逐渐深入学习,最终彻底入坑动物模型,成为专业的涂装师。熊猫迷恋的动物很多,最打动他的依然是雪豹。他说:“喜欢雪豹的外形和神秘感,雪豹的平衡能力强得吓人,它的尾巴很长很粗可以帮助它飞檐走壁,我看过一只雪豹在公园的墙上完成360度空翻。感觉雪豹是孤独的存在,给人独立坚毅的感觉。”
优秀的涂装师能够更好地传递原型的灵魂。涂装是个精细的工艺,上色之前要检查模型细节,做除尘处理。要用底漆统一色彩,要找准基础色和明暗结构,要懂得用技法处理高光和阴影的关系……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细心和耐心,当然对色彩的把握一定也要反复练习。如今他继续深入系统地学习关于动物模型的知识,在不断尝试中变得更加成熟。
或许当你专注于一件极度热爱的事情时,任何问题都不会阻拦你,反而是突破的过程更让人享受。
手绘艺术家
荒野新疆志愿者们日常穿着的队服上印着一只眼光深邃的雪豹,经由荒野新疆成员丫丫介绍,我们认识了这位插画师―― 许宁。也许仅称她是插画师略显单薄,她也是个多重身份任意切换的文艺青年:PADI潜水员、设计师、园艺达人、单板滑雪爱好者、野生动物迷、超自然现象爱好者……
许宁说她对绘画的热情很大原因来源于父亲的耳濡目染。许宁的父亲许彦博先生是一位艺术家,毕业于中央美院的研究生,曾任邮票发行局中国邮票总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邮电部邮票印制局主任设计师。在那个平信广为流通的年代,许先生设计的邮票作品广受欢迎,数十套邮票,两次获最佳邮票设计奖,或许你年少时的集邮册里还有许先生的作品。
1、工业经济运行高开稳进。积极落实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举措,工业经济在上年较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了良好发展的势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756.12亿元、增加值445.19亿元、利税257.5亿元、利润16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8%、15.3%、15.7%、18.1%,增幅均居泰州四市前列。实现国税开票销售820.8亿元,增长15.2%,总量在泰州三市一区保持第一。
2、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抢抓新一轮沿江发展机遇,建立沿江一体化发展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出台加快沿江发展的五年推进计划。全年,化工、机电、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实现现价产值1347.56亿元,同比增长23.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76.7%。实施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31个,总投资171.3亿元。实现新兴产业产值312亿元,增长31%,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7.8%,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千企升级”计划加快推进,企业信用贯标工作全面启动,85家企业已申报评审。新浦化学、星光发电机荣获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称号;裕廊与法国阿珂玛实施股权转让;济川药业借壳上市通过审核。
3、重大项目开发扎实推进。完善重大项目综合管理机制,坚持重大项目落户会审和绩效评估,项目质量、效益和进度稳步提升。参与举办上海招商会和金秋经贸科技洽谈会,共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达127.7亿元。完成技改投入221亿元,同比增长22.1%;工业投资223.62亿元,同比增长23.5%。实施亿元以上项目74个,总投资349.6亿元,同比净增12个和82.77亿元。其中,1亿美元或7亿人民币以上的项目22个,总投资256.36亿元。竣工项目20个,总投资98.7亿元,预计年可新增开票销售120亿元、利税10亿元。重大项目的总量、规模、质态均创历史新高。
4、节能降耗力度持续加大。围绕全年节能目标,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节能减排知识电视大奖赛等活动,强化节能降耗宣传造势。严把节能评估审查关,健全能耗统计监测制度,定期通报全市和重点耗能大户能耗指标,推动节能减排工作顺利开展。全年,共对22个新上项目进行了节能评估和审查,限批4个。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小化工企业整治力度,淘汰落后用能设备243台(套)、落后印染产能1000万米、铁合金1.2万吨、铜冶铁1.1万吨,关闭小化工企业4家。完成节能技改项目42个,实现节能量5.2万吨标煤。
5、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全民创业环境。全市净增个体工商户5134户;净增私营企业1614家,其中新增注册资本500万以上的私营企业1232家;净增注册资本105.63亿元。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利税142亿元、利润1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5%,呈现出利润增幅高于利税增幅的良好态势。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推进转型升级,增强企业集聚能力。一是研究出台政策意见。制定出台了《市千企升级工作目标》、《2013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结构调整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并细化目标,落实责任,有重点、有部署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二是强化行政推动。通过政策倾斜、考核激励等,切实引导和支持市“334”企业做大做强,先后组织永昇、南极、爱舍、等企业参加第17届“西洽会”、“产品万里行”合肥、香港、上海等地的展览展销活动;组织等重点骨干企业争创行业首企活动;组织金泰堡公司、华骋科技公司参加省举办现代农业装备产业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会,引导2家企业与省内外农机生产企业配套合作,帮助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企业发展能力;组织企业参加“吉林-经贸合作交流会”,鼓励企业引进来、走出去。联合日报社推出专栏《进企业、看转型》,系列报道济川药业、集团、泰隆集团等十多家推进转型升级工作卓有成效的重点骨干企业,打造一批转型升级的企业典型,引领带动全市“千企升级”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三是加强基地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通过积极推荐申报,市黄桥工业园区被省命名为省提琴产业中小企业集聚示范区,科技孵化园被省评定为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古溪机电园被评定为中小企业创业重点培育基地,兆胜的低低油冷却系统、永昇的矿井用移动式防爆制冷装置、亿尔的医疗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装置等被认定为国内首台(套)重大装备。四是在经济运行监控上求突破。突出抓好“334”企业的运行监控分析,经常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深入工业企业进行调研,对重点企业开展了“问卷式”调研,通过各类调研,及时对企业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指导性的建议举措,受到企业的认可。突出抓好开票销售、入库税收等钢性指标,每月组织对重点园区、乡镇和重点骨干企业开票销售、入库税收指标进行同比、环比分析。针对月度指标波动情况,及时对同比、环比下降的乡镇、部门和重点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并形成分析材料报市有关负责人。五是扎实服务技术创新。围绕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指导帮助泰隆减速机、常隆农化、扬子医药、金江化学、泰来减速机等企业完善企业技术中心资料,2家企业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8家企业通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7家企业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复评。定期组织企业申报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推荐高技术含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参加省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展洽会,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广泛推广应用,不断培育和壮大新品市场,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六是力推工业信息化深度融合。组织开展5.17电信日广场宣传和信息化政策解读活动。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波瑞电气、维凯高分子分别被认定为省级深度两化融合企业,远大家私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深度两化融合试点企业。组织开展星级“数字企业”培训和创建,2012、2013连续两年星级数字企业总数在泰州大市排名第一(2013年亚太泵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五星级“数字企业”,华诚等7家企业被认定为四星级“数字企业”,泰星等35家企业被认定为三星级“数字企业”)。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开展软件产业业务知识培训,全市有3家企业被认定为软件企业,11个软件获得软件产品认定,为历史之最。同时,积极开展示范企业(村)建设活动,电信分公司的五里墩信息化建设项目、广电网络传输公司的广电智慧城市工程项目被认定为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试点项目。
2、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今年来,我委一是高效服务项目审批。坚持主动服务、高效服务,全力以赴做好项目核准备案工作。对本级权限内的项目,指导帮助完善资料,手续齐全,随到随办;对上级权限内的项目,主动对接,全程帮办。年内共办理备案(核准)项目41个、办理进口设备免税3项,落户预审项目43个。二是全力服务重大项目。配合泰州市经信委及国土局、环保局、统计局、人行在经济开发区组织召开5亿元以上项目企业座谈会;采取单独督查、部门联合督查与市委市政府全面督查相结合,组织重大项目“回头看”等督查活动;经常深入项目现场了解达产达效、实施进展和开工准备情况,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提请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从而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全市重大项目的快开工、快竣工、快达效。三是定期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活动。配合纪委效能办,按季度收集整理上传泰州市转型升级“双百”工程18个传统产业升级项目佐证材料,并做好半年、年度考核工作。适时组织开展对国家、省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的督查活动,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对存在问题加强整改落实。治宇、亚太、泰隆等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省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情况较好,基本达到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要求,其中济川药业的川芎清脑颗粒生产线扩产改造项目和亚太泵阀的高效节能型潜水贯流泵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3、推进节能降耗,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强化节能降耗宣传造势。紧紧围绕“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的主题,组织少儿节能书画、书法作品竞赛活动,在城东工业园举办节能新技术推介会,对市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虹桥工业园区低碳城镇化建设“金太阳示范工程”的经验和做法、市淘汰落后产能力促转型升级的典型企业进行了电视系列报道。二是组织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对全市年耗标煤3000吨以上的32家企业进行现场辅导,宣传国家节能项目、高效节能工业产品和淘汰落后用能设备财政补贴政策,对照国家淘汰目录对企业的用能设备进行现场监察;8家企业推进自愿清洁生产审核;9家企业进行能源监测;8家企业进行能源审计;对8家重点企业开展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现场抽查考核。三是切实抓好项目评估和节能项目实施等工作。共对22个新上项目进行了节能评估和审查,限批4个;实施节能技改项目42个,总投资额8.34亿元,节能量5.25万吨标煤。四是切实抓好综合利用和淘汰落后工作。对13家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复审),新增2家;淘汰印染产能1000万米、铁合金1.2万吨、铜冶炼1.1万吨;淘汰落后用能设备243台(套)。五是认真做好有序用电工作。按照企业税收贡献率,科学制定迎峰度夏方案;实行错峰预警分级管理,落实了各预警等级情况下的错峰用电计划,确保全市高温季节有序用电、安全用电。六是切实加大对“五小”化工整治力度。年内关闭小化工生产企业4家。
4、开展系列活动,力克企业发展矛盾有效化解。一是深入开展“重点企业服务行”、“服务企业直通车”活动。组织开展以送政策、送建议、送信息、送服务、送温暖到园区、到乡镇、到企业的“五进五送”活动。组织开展将国家、省今年出台的最新扶持中小企业政策解读活动;每季分组组织对各园区、乡镇、市“334”企业及产业龙头企业和部分小微企业进行工业经济运行、乡镇企业发展情况调研分析,在调研中坚持做到了解情况与帮助指导相结合,分析问题与破解难题相结合,送政策与解读政策相结合,并跟踪了解企业当前生产经营情况,指导企业科学判断发展趋势,及时帮助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切实解决企业面临发展难题,受到了企业的认同和肯定。二是着力开展破解难题活动。针对企业融资难。今年以来,一方面,组织开展了三次政银企融资服务和个性化金融超市融资活动。融资对接项目共50个,协调贷款额10.12亿元;联合市农商行开展了金融超市走进黄桥(东部乡镇)融资服务活动,共达成贷款协议1.1亿元;联合市人行组织了金融超市走进红星美凯龙专场活动,与100多家商户达成融资意向9500万元,现场签约近1000万元;会同泰州人行、中行、交行、南京银行对城区4家工业企业推荐股权融资、短期债券、应收帐款等直接融资工具,开展个性化的融资对接活动。另外,还多次组织企业参加了泰州市金融论坛、经济金融形势报告会、工业重大项目融资储备会等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项立项,争取国家财政专项资金。今年先后帮助泰来减速机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高成长企业;帮助友诚数控等2家企业申报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示范企业;帮助亚太泵阀公司申报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帮助施美康药业、黄桥园区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精心组织企业申报2013年度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引导资金项目,分4批组织专家分别对28个项目进行了专家评审,并上报省经信委。上争项目的申报到位,将为企业生存发展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作用。针对重大项目用地难,帮助项目企业争取“点供”土地,保证了部分重大项目的顺利落户和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召开了高标准厂房建设推进会,全年新增标准化厂房面积35万平方米,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用地难题。同时,针对重大项目推进中的拆迁、用电、用水等突出矛盾,适时召开协调会办督办会议,有效化解了重大项目建设的制约瓶颈。针对企业负责人迫切要求提升能力的问题,我委组织全市部分“334”企业主要负责人赴重庆考察学习,帮助企业开拓视野,坚定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市百企升级总裁高级研修班”每个月正常开班;组织33家中小微企业负责人参加省在泰州市举办“省小企业主管理研修班”。建立市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和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工程资料库,组织企业负责人参加泰州市经信委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先后组织5名企业负责人赴德国考察学习,10名新生代负责人到北大培训学习;100名负责人参加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讲座等。三是利用中小企业服务网站,为中小微企业搭建服务平台。为适应中小微企业发展,充分利用开设的中小企业网站,着力宣传国家、省、市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工业经济、产业集聚、招商引资、技术改造、项目上争的重要通知、活动、信息等,为本市中小微企业搭建起推介产品、人才交流、资源优化、资源共享的有效平台。总之,通过我委一系列的真情服务,积极打造“贴心帮扶、暖企服务”的服务品牌。
三、2014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风险和困难较多的一年。
1、突出工业的主体地位。工业我市经济的主要支撑、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推进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长期坚持,丝毫不能动摇。我们要实现“全面领先苏中、加快融入苏南”的战略目标,首先要实现工业的跨越发展;我们要提高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抓工业经济的能力;我们要创新突破,首先要突破工业经济的难点,在做大做强做优工业上走出新路子。全市上下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工业经济规模大提升、结构大调整、质态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