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48: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网络电话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 现行体制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现行管理机构为中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国内尚未出台中国电信法,这对政府部门作到依法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障碍。目前中国政府对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以管理规范为主,其管理范畴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即准入管理、出口管理、域名注册和安全监督。
准入管理
根据邮电部1993年制定的《从事放开经营电信业务审批管理暂行办法》,计算机信息服务、电子信箱和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均向社会放开经营。这对在1995年后民营网络服务商和网上内容提供商的大量兴起和迅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根据国务院199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业务市场管理意见的通知》,我国境内的共用通信网、专用通信网的有线电、无线电通信业务,一律不允许境外各类团体、企业、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已兴办的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和合作企业经营或参与经营,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吸引外资参股经营。因此,目前中国的网络接入服务商和网络运营商尚不允许外资进入,但信息内容服务商不受此项控制。目前,信息产业部对互联网接入服务商、信息服务商的进入进行许可证管理,经营国内网络电话业务的企业也须首先获得政府颁发的许可证。
出口管理
目前,中国国际互联网的国际出口统一归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管理,电信管理局下设国际通信处具体承担管理事物。管理依据的有关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办法》(1996)和《实施办法》(1997)、《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出入口信道管理办法》。
域名管理
1997年5月20日,国务院信息办制订了《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并成立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负责国内域名的注册事项。该机构是一家非盈利的管理与服务性机构,其宗旨是促进中国互联网络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目前,CNNIC是APNIC的联盟会员,其在业务上受国务院信息办领导和信息产业部的指导,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担了CNNIC的运行和管理工作。
安全监督
中国互联网安全管理由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和国家安全部共同负责。法律依据包括国务院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公安部1997年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上述三部还联合成立了安全监控中心,具体工作由中国电信数据通信处实施,对网上信息的安全进行实时的监视。
1998年7月25日,公安部成立了中国互联网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这家非盈利性的技术支持与服务性机构是中国第一个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机构,是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之一。其服务宗旨是对中国互联网络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和系统,进行公正、客观和权威的测评、评估和认证。该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对国内外信息安全设备和信息技术产品进行安全性检验与测试;对国内信息工程和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提供与信息安全有关的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及人员培训等。目前,该中心已具有ATM、帧中继、TCP/IP等测试环境,并开发出相关的测试工具和测试方法,具备了对防火墙、虚拟专用网(VPN)设备、鉴别设备等安全产品的测评认证能力[2]。
(二) 中国互联网络基础结构体系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构架尚在搭建之中,基础通信网络的绝大部分由国家投资兴建。从市场专业化分工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产业研究涉及到的服务商包括网络供应商、接入服务商、咨询服务商、域名服务商、电子邮件商、在线服务商、评级服务商、平台服务商、搜索引擎和大量针对特定需求用户的信息内容或数据库提供商。中国互联网产业目前实际利用和可利用的网络资源包括国家基础通信网、四大互联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其它一些专线网络。
1.基础通信网
国际互联网虽然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但它主要是在现有的全球电信网络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数据通信设备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联结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电信网是国际互联网构建和发展的网络基础和主要约束。
90年代以来,中国在共用数据通信方面取得了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基本建成的四大公用数据通信网,为中国国际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四大公用数据通信网分别为:
(1)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1993年9月开通,目前已覆盖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和90%以上的县市以及部分发达地区的乡镇,分组交换网端口总容量达到18万个。
一、利用互联网进行药品销售现状
今年2月,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公布2012年制售假劣药品10起典型案例,其中天津塘沽“6.25”跨境利用互联网销售假抗癌药案等4起案件均为通过互联网来销售假药,所占比例之高,是前所未见,其中有的造假团伙的原材料及外包装等也是通过互联网进行采购。2012年,我省滨海、邳州等地也查获利用互联网非法销售假药案件,案值均超千万元。2012年9月,我局查获某药店经营者于某通过淘宝网购得假药,在其经营的药店中销售。全国各省市连续告破互联网销售假药的案件,给我们药监办案人员带来新的思考,一是违法犯罪行为的手段出新,利用互联网使违法犯罪更为隐蔽,发现及侦办都困难重重;二是涉案药品均为假药,给百姓带来的危害巨大;三是涉案货值巨大,利用正规厂家的生产设备,大量生产,危害面广。
目前全国的药品零售额已超万亿,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库查询,截至2013年5月10日,已批准能从事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企业有XX家,从事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共有XX家。有法不依在互联网销售药品的行业内已是普遍现象,在网站上随便输入一个药品名,都能跳出无数个药品介绍的网页,国内网络搜索巨头百度公司也因虚假的药品医疗广告而频频被曝光。可见众多的网上药品销售企业之中,只有极小一部分企业真正有网上药品销售资质,目前大部分网上销售的药品都是没有安全保证。
二、产生互联网销售假药的原因
(一)有法不依已是普遍现象。根据《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从事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提供服务,第二类是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通过自身网站与本企业成员之外的其他企业进行互联网药品交易提供服务,第三类是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在这三类企业中,前二类均为行业内人员之间进行交易,对操作规范性及药品的真假有一定的辨识能力。第三类交易是直接面向消费者,并只能销售非处方药,由于广大消费者不能完全了解网络销售药品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查看证照,所以被非法经销人员利用,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上述案件的发生也是利用了第三类交易,虽然国家药监总局对这类交易做了明确规定,也设定了九条要求,但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正在网上进行药品销售的企业,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企业按规定进行申报,其余的不是未按规定申报,就是根本不进行申报。许多所谓网上药品销售网站根本不按照国家药监总局的规定办事,直接向网络通讯公司申请域名、IP地址,就直接挂牌进行网上药品销售,从而撇开药监的监督和管理,从事不合法的网上药品销售行为。
(二)网络通讯部门审核松散。网络通讯部门是否应当对从事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事项的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核的问题,理论上是要对其客户的身份、资质等内容进行审核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网络通讯部门往往并未对其客户的身份、资质等内容进行审核的,只要求其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为其开通相关的网上服务业务。另外,很多销售假药网站的ip地址来自国外,也给国内通讯部门的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处。
(三)物流业毫不监管。国家药监局与国家邮政局于2005年4月联合发文打击利用邮政渠道寄递假劣药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现在邮政系统对寄递的药品进行了严格管理,但是现在物流业不是邮政一家的天下,快递公司比比皆是,又不受邮政管理,为了揽接业务,往往是只要付钱就给邮递,根本没有按规定对货物进行查验审核。一些快递公司还提供代收货款的业务,这都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从查办的案件来看,不法分子绝大多数是通过快递公司来实现药品的寄递,这就给监管带来了难度。
三、利用互联网销售假药独有的特点
(一)网上销售假药社会波及面广影响大。从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破获的一系列互联网销售假药案例来看,此类案件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受骗群众多、社会反响大,影响政府努力创造的安全用药环境。
(二)涉案金额大,危害性严重。网上销售假药,数量大违法金额高也是此类犯罪的一个特点。同时假药均针对特定患病人群(高血压、关节炎、癌症)等,采用仿冒名牌、进口药品、专科用药等,利用患者急迫治病心理,以“祖传秘方”、“进口良药”、“限量销售”、“专家咨询”、“区域独家销售”等欺骗手段赢得患者青睐;从查获的假药来看,均添加非法成分,对特定病患造成伤害,产生依赖性,贻误病情治疗,后果严重。
(三)违法行为趋向于组织化、系统化、规模化。近年来,查获的甘肃白银罗某等利用互联网销售假药案、天津塘沽“6.25”跨境利用互联网销售假抗癌药案等案件均呈现出犯罪行为组织化、系统化、规模化的趋势:从简陋的假药作坊产销一体的违法经营模式逐渐发展为从原料生产、装瓶、外包装印制、网站运营、邮递发货等违法环节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各营运环节跨省市设置、违法涉案人员单线联系的特点。
(四)制售假劣药品科技含量提升。从拜耳等全国大型药企调研反馈的信息来看,产品包装防伪标示被仿造、药品电子监管码库被盗取等情况也出现了苗头性趋势。而另一方面涉案人员的学历从低等学历参与低级制售假劣药品的模式升级为高端知识分子组织、参与生产销售的模式。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科技含量的提升为基层药品监管工作设置了更多的阻碍。
(
五)作案手段的隐蔽性。从查获的案件看,没有明确的生产厂家地址、经营实体地址,产品包装上所标示的生产厂家都为虚假地址,无源可寻,而网络上虚假标注的实体经营店(咨询点)也是虚假地址,仅凭这些虚假信息进行监管执法,就会完全迷失方向;物流方面,网络销售假药绝大多数选取小型不规范的快递公司,采取单点或多点发货的作案手段,利用虚假身份信息、预留虚假手机号码等手段隐匿物流线索,为监管执法追根溯源带来困难;资金流方面,犯罪嫌疑人多以购买获得的他人身份信息注册银行账号,选取全国各省市县银行监管薄弱缺口进行账务流转,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监管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违法犯罪分子所预留的联系电话多为400开头的网络电话,现在的公安技侦手段很难查实电话使用者地址,其次qq、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更是频繁变化,难以追踪取证,还有一些加密QQ群等群聊工具更是要熟人引荐,组织更为严密,传统的监管侦查手段很难渗入,给执法带来更大的阻力。四、打击利用互联网销售假药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监管思路,注重现场检查。我们的监管方式是以检查实体店为主,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也许不会改变,在现场检查时,注重从细节发现问题,如在角落中的快递外包装盒、没有放在柜台内的药品等。同时,我们要进行网络监管,加强互联网药品网站的浏览频率,特别是有过不良记录的网站,并加强与公安网监大队的联系,获取更多有用信息,注重信息的整理与分析,查看辖区内有无药品经营者上网销售,从而再根据这些具体的信息来开展我们的稽查执法。
(二)认真对待举报,克服畏难情绪。从破获的假药案件来看,绝大多数起源于举报;从网络销售假药的特点来看,点对点的销售又是监管难点,患者邮寄购得假药使监管人员毫不知情,所以,每个执法人员必须认真对待邮购假药的举报。针对无法检验,无法追查上家等困难,我们要个案分析,积极思考对策,充分运用我们的执法手段,以办理大要案的警觉查实查细每一次的举报。
三网融合序幕拉开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三种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已进入关键时期。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会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三网融合为行业创造的巨大市场机遇
1、加速宽带网络建设
在未来,随着三网融合的步伐逐渐加速,电信宽带网络建设也将随之飞速发展,推进城镇光纤到户,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宽带光纤传输网络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它是未来宽带网络的基础,不仅没有速度损耗,而且网速比铜缆宽带提升数十倍。
随着三网融合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新一轮宽带投资热潮已经暗流涌动,有望继去年的3G网络建设之后,成为今年通信信息领域最大的投资亮点。
在骨干网层面,以10G波分系统为主流的设备已经落后于网络流量的需求,正面临向40G为主导的系统升级的压力。从2005年开始,40G系统先后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少数干线上获得试商用,经过几年的磨合,40G系统的芯片、器件等渐趋成熟,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有效验证,预计在今年将获得更多的部署。在承载网层面,以PTN为主流的智能传送平台技术和设备也获得中国移动等运营商认可。由于3G网络业务的刺激,承载网升级改造已经提上日程。建设完毕的TD-SCDMA三期网络已经有少量PTN设备使用,即将开始的TD-SCDMA四期网络的基站承载将以PTN设备为主。3G用户的增长和3G业务的丰富势必带来大容量传输的需求,运营商大力发展3G数据业务,必将带动承载网及其相关系统的升级改造。而在接入网领域,10G无源光网络设备不仅得到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青睐,更将会在中国移动网络上得到进一步应用。2009年12月,中国移动首次 FTTx招标启动,预计2010年第一季度建设量将达300万线。未来几年FTTx建设规模将有望超过4000万线,按每线1500元计算,投资规模将达600亿元,加上相关产业链投资,将成为一个规模超千亿元的产业。(图1)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光纤到户工程”、“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等都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加快建设电信宽带网络已经刻不容缓。
2、实现双向网络改造
广电由原来的低APRU值有线电视业务,进入APRU值较高的宽带业务,具有较大的驱动力。目前广电有1.6亿有线用户,其中94%的用户仍未实现双向网络改造,要实现三网融合,就要完成全国性双向网络改造和整合,其投资规模也将接近1000亿元。
2009年上半年,国务院一份关于进一步推进三网融合的政府内部调研报告初步估算,通过三网融合在未来三年可带动投资和消费6880亿元。其中,电信宽带升级和投资、广电双向网络改造投资、机顶盒产业发展,以及基于音视频内容的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有效投资,估算达2490亿元,
事实上,一些主流网络公司早已参与到有线电视网的改造及建设中。如华为、华三等公司都是参与有线电视网双向改造以及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主力军。根据华为官方网站的信息,作为NGB的核心技术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的参与者,华为提供超过50%以上的实验网设备,是3TNet最主要的技术合作及设备提供商,未来还将加大参与OTN、CPON、新一代交换机等研究项目。
3、增值业务大发展
从未来“三网融合”业务情况来看,最有可能成为杀手级应用的,将在IPTV、手机电视、增值应用、高清电视、VOIP(网络电话)或视频电话、网络视频、终端支付等业务中产生。由于IPTV和手机电视业务目前已有较好的市场基础和认知度,因此,我们最看好这两块业务未来的发展前景。
(1)IPTV
IPTV在中国已有5年的历史,但广电总局目前仅在全国部分地区发放了六张IPTV牌照,其发展远未达到预期。按照美国IPTV占电视家庭的市场份额5%来计算,我国1.6亿有线电视用户,应有800万户IPTV用户,而目前仅400万户左右。未来一旦三网融合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后,该项业务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2-3年将有可能出现50%-100%的快速增长。
据调查显示,在2009年全国IPTV综合使用度达到70%,同比增长10%,IP电视黏性在逐步增强,哈尔滨、上海等地IPTV用户整体开机率已超过70%。开机用户的收视时长平均每天达到3~4.5小时。预计到2013年我国IPTV市场规模将达到847亿元,用户规模为1310万户。其中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较快,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用户规模,为后续业务扩展和精细化运营打下了有益的基础。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公司也将会长期受益于IPTV业务的拓展。
(2)手机电视和互联网电视业务
手机电视眼下仅有中国移动的TD手机独享,终端上的融合只是个开始,将CMMB纳入到3G发展将是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但TD网络的覆盖需要时间,目前手机狭小的屏幕、时而出现的马赛克、网络的中断都成为制约手机电视得到认可的瓶颈,眼下火热的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阅读也成为了“空中楼阁” ,目前手机电视盈利模式仍有待突破,短期对运营商业绩推动作用也是有限的。
预计到2012年我国手机电视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元,互联网电视的增速将超过50%,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而与此相关的产业链包括数据传输、内容制作和维护、运营以及终端等企业有望展开该项业务。同时可以预测,未来的CMMB电视手机首先出现的用户将是对品牌要求不高、看重手机电视功能的相对低端用户,这决定了国产手机会在这一个领域有较大的机会。
三网融合影响产业新格局
1、互联网业务向手机平台转移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逐步普及,传统互联网的业务正迅速向手机平台上转移,搜索、资讯、邮箱、聊天、购物、支付等应用都会在手机上实现。以财付通为代表的支付公司在无线支付领域的努力,能更好地满足第三方厂商的无线互联网应用、电子商务应用的支付需求,有助于解决手机内容缺少收费渠道的问题。
腾讯公司从2000年运营短信业务开始,已覆盖短信、彩信、IVR语音、手机IM等整个无线业务。腾讯目前拥有即时通信活跃账户数达4.849亿,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付费包月用户数为1770 万。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腾讯是最早进入者,也是产品线最丰富、用户数最多的企业。手机腾讯网、手机QQ、超级QQ、QQ游戏等业务在同类业务中遥遥领先。
2、电视业务向互联网和手机转移
手机电视是广播电视网内容“移动”的最佳载体,随着3G无线宽带的逐渐普及,消费者的生活、工作、娱乐将会步入新的世界。全球未来人手一部的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将成为人们的“人体器官”,可以满足人们移动生活、工作、娱乐、休闲的各种需求。但3G应用和内容需要广电网的支撑,在三网融合的号令下,将成为3G需求的重要内容支撑,满足用户的需求,手机电视在7亿多用户平滑向3G过渡的关键时刻,必定会成为广电网业务发展的最佳平台。
手机电视作为广播电视网的内容承载平台的转移,将借助3G的发展,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巨擘的全力推动下迅速发展,踏上高速发展的“3G快车”,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受益者。而中国电信的IPTV依然在抢夺广播电视网的用户。这两者之间的博弈也是未来的看点之一。
3、移动支付大行其道
2009年4月,中国联通率先在上海了其基于NFC(非接触式通信)技术的手机支付业务。但NFC技术只能通过两种形式在终端上实现:使用内置NFC芯片的定制刷卡手机,或者在普通手机外贴上NFC卡。用户要办理中国联通的手机支付业务,要么换掉现用的手机,要么再花几十元办理一张NFC卡。目前愿为单项功能更换手机的用户毕竟在少数,而且到目前为止,中国联通的手机支付业务还只限于公交刷卡,并不能与银行卡绑定。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采用的是RFID技术,即用户只需将现有SIM卡更换成集成RFID的SIM卡。但集成RFID的SIM卡牵扯到发卡权的问题,银行若与中国移动合作,就要把至关重要的发卡权交给中国移动,而目前没有银行愿意这样做。因此中国移动与银行达成合作的难度将大于采用NFC技术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随着3G网络的普及,手机支付市场发展迅速,银行及运营商都纷纷加快手机业务拓展步伐。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达到19.74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8250万人。预计到2010年,我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28.45亿元,手机支付用户总数将突破1.5亿人。如此巨大的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和市场潜力,为移动支付产业提供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市场发展空间。有专家预测,3G时代的手机支付在未来三年将以成倍的速度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将会更加广泛。
目前手机银行用户以学生为主,约占五分之一,其次是事业单位、营销行业以及IT行业人员。学生群体是手机银行的主流用户群体。这一群体的大量存在使得手机银行用户呈现出高学历、低年纪、低收入的特征。目前手机银行用户的收入偏低,以2500元以下为主,这跟学生人群占了较大比例有一定的相关性。学生群体中,工行和建行的手机银行业务知晓度显著高于其他品牌,分别以50.8%和44.6%的知晓度高居前两位,招行以25.8%的比例居第三位。根据调查,最吸引学生群体开通手机银行业务的三大功能分别是缴费/支付、小额转账和财务查询。其中缴费/支付项占到20%。从地域分布来看,已经开通手机银行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用户较少。手机银行用户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占了总体用户的四分之一,这与手机互联网的发展轨迹较吻合。
目前财付通拥有的合作商家已经超过29万户,业务范围涵盖商旅客票、游戏点卡、消费电子、公共事业缴费等各个领域,其支付业务正陆续拓展到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用户不但可通过手机上网查询余额、账户管理,还能购物付款、手机游戏充值、话费充值,未来将可以支持水、电、煤、通信等公共事业缴费;还可以购买地铁票、电影票以及在便利店进行小额购物,通过手机登录购物网在线购买产品也将是常见的方式。
促进三网融合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已进入关键时期。尤其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的关于推进三网融合的决定更是加快了这一进程。虽然我国三网融合体制性政策逐步松动,从宏观到微观全面推进,政策推动效果日益显现,但我国三网融合的相关体制和政策仍存在不完善和相互矛盾之处。
1、推动三网融合体制改革
推进“三网融合”,仅靠高层的协调和不同部门的谈判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最彻底的制度性措施是消除体制,积极调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电总局等政府部门相关职能,推进形成融合统一的行业监管机构。加快调整和合并广电和电信等部门涉及三网融合的相关法律和规章,实现法律层面的融合,以法律融合促政策融合。
2、加强IPTV业务与广电系统的协调
广电系统的传统思维是一直将IPTV作为数字电视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地方广电系统更是如此。这就导致IPTV等融合性业务在很多地方都不能落地,即使落地也不是与当地广电部门合作。与已经获得牌照的IPTV等融合性业务运营商合作则进一步造成了IPTV等融合性业务与当地数字电视直接竞争这一事实。我国的国情以及电信不具有内容竞争力的事实决定了IPTV等融合性业务产业的发展难以脱离广电而单独行进。
随着IPTV等融合性业务的逐渐深入,通过与现有牌照运营商等合作主体开展的试点的成功,所起的示范效应将对产业发展的帮助越来越大。但是,如果不改变地方广电系统的态度,即使电信企业拿到IPTV等融合性业务牌照也难以突破地方广电的束缚。
就在上个月,对于电信期待的IPTV的牌照,广电破天荒地松了口,双方 达成了一致,电信可以进行申请,广电决定是否批准,并允许电信在目前10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向更多的城市扩展和开拓业务。
随着政策向好,电信运营商开始谋划彩电企业深度合作,进一步推广互联网电视。“只要一根网线,你就可以上网,看电视,目前带宽在4M,未来会升级到8-10M,资费会非常优惠。”
1中国对欧美服务外包产业方兴未艾
“服务外包”简而言之就是指跨国公司将软件开发、IT技术支持、财务结算、人力资源服务等非核心业务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提供者。由于服务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对承接国来说吸引力巨大。有数据显示,相比于制造业2%至5%、
最高不超过15%的增值幅度来说,服务外包的增值幅度高达100%。而从收益来看,统计分析显示服务外包对中国经济贡献是来料加工制造业的20倍,但服务外包业的能耗却只有制造业的20%。面对这些优势,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转移这块“鲜美蛋糕”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间拼抢的不二选择。
中国的服务外包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继2007年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共同认定大连、西安、成都、深圳、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济南、武汉、杭州等11个城市作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后,2009年1月22日,商务部又转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同意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深圳、广州、武汉、哈尔滨、成都、南京、西安、济南、杭州、合肥、南昌、长沙、大庆、苏州、无锡等20个城市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这预示着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正在迅速发展,人才需求迫在眉睫。
1.1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发展及人才需求
服务外包是一个迅猛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也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从商务部主办的中国服务外包网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情况如表1所示。
表1示范城市2010年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情况
示范城市 服务外包的发展目标
北京 主要从事金融服务外包、技术研发外包、商务服务外包、物流服务外包、生物医药外包、设计创意外包、财务管理外包、人力资源外包等。服务外包产业从业人员将达20万人;吸纳5万大学生就业,培训5万服务外包所需的实用人才,新增10万服务外包就业岗位。
天津 培训12万大学生,新增14万服务外包就业岗位;全市吸纳10万大学生就业,拥有超过16万服务外包从业人员。
上海 服务外包产业将吸纳10万名大学生就业,培训5万名大学生,新增10万个服务外包就业岗位。届时,上海市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将超过20万。
重庆 推动1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育2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全方位承接国际(离岸)业务,服务外包出口额达到8亿美元。
续表
示范城市 服务外包的发展目标
大连 深化对日软件出口,拓展欧美软件外包的发展,大力加强BPO、ITO、KPO、嵌入式软件、自主产权软件产品的开发及应用。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到14万人。
深圳 努力吸引香港金融机构在深设立地区总部、后方支援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软件从业人员达30万人。
广州 积极承接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重点发展软件开发、电信服务、数据加工处理、后台服务、网游动漫产品设计与制作、药物委托合同研发和加工、第三方检测、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会展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在“十一五”期间,培养和吸收6万名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专业人才。
武汉 面向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接受来自国内一线城市的订单,将服务外包发展重点放在承接业务等后端运营方面,争取绝大多数服务外包业务在武汉交付。培训8万大学生,新增10万服务外包就业岗位;吸纳8万大学生就业,拥有超过10万服务外包从业人员。
哈尔滨 建设一个大型服务外包产业园区、一个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一个服务外包企业共享的软件工具和测试平台。使服务外包企业的整体承接能力显著增强。培养一批服务外包“高端”人才。
成都 服务外包出口5亿美元,服务外包产业经营收入达8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幅45%以上;培育形成一批人员规模达3000人以上、年经营收入超10亿人民币的服务外包企业,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20万人以上。
南京 从软件外包、IC设计、后台服务、财务管理等领域出发,以软件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为基础,进一步拓展研发设计外包、物流外包和金融后台服务等领域的服务外包业务。吸引5万大学生就业,拥有超过20万服务外包从业人员。
西安 在坚持对日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广泛挖掘欧美服务外包的业务,拓展离岸外包市场。力争使西安服务外包产业就业人员规模达到30万人
济南 软件及服务外包业务总额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出口达到5亿美元;吸引150家海内外公司在济南市建立服务外包企业,3000至5000人大型外包企业达到5家,6家企业通过CMM5级认证;吸纳3.5万大学生就业,拥有超过10万服务外包从业人员。
杭州 重点发展软件开发服务外包、金融服务外包、网络与数字增值业务服务外包和电信增值及运营服务外包。积极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扩大高端服务产品出口。吸纳5万大学生就业,拥有超过5万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培训3万大学生(含大专),新增2万个服务外包就业岗位。
合肥 合肥市服务外包业务总额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合肥市服务外包出口达到5亿美元;拥有超过5万名以上的从业人员;吸引100家海内外公司在合肥建立服务外包企业,其中50家取得CMM/CMMI3级以上认证。
南昌 发展呼叫中心,并逐步向以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为核心的高端业务流程外包业务发展。预计在2010年从业人数达到7万,2015年超过25万。
长沙 主要面向离岸发包市场,同时承接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为重点的境内服务外包业务。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
大庆 初步建成一个以石油石化工程技术服务、软件开发与信息处理服务为特色、产业集聚、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
苏州 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到6万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能力超过5000人/年;服务外包年营业收入超过150亿元,其中离岸外包超过10亿美元。
无锡 全市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数达20万人,其中,服务外包中端及实用性人才15万人,吸引大学生就业10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服务外包网网址:
由上表统计出,到2010年,我国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将达到250多万,新增就业岗位不会低于100万。培养能够适应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国际化人才迫在眉睫,中国高校义不容辞地承担着人才培养使命。了解产业发展,预测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教育教学内容是高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当务之急。
1.2中国对欧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
之前,中国的软件与外包业务基本是来料加工式的对日出口,而占全球软件与服务市场85%份额的欧美市场却鲜有中国企业身影。金融危机使长期低迷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中国的对日外包业务大幅缩水,而美国企业界则正在积极采取行动应对危机。
(1) 欧美企业营销方式转变创造更多外包需求
欧美社会对大大小小的经济衰退有着丰富的应对经验和较大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每当经济吃紧,欧美企业首先做的不是龟缩躲避,而是马上加大销售力度,抢客户,抢收入。因为银根吃紧,企业资金链完全依赖自身造血,这个时候每多收一块钱就相当于过去的10块甚至100块;每多发展一个优质客户企业就多一份越过寒冬的可能,这是欧美企业界的共识。
在今天的网络社会背景之下,欧美企业加大销售力度不再表现为单纯的打折或增加销售人员,更多则是通过网络发展客户。欧美企业常采用的营销过程是:通过网络收集潜在客户,方法包括网上搜索,购买在线企业数据服务,在线广告以及传统广告与在线营销手段相结合等;通过虚拟现实,即时通讯和网络电话等技术为客户提供售前服务,促使客户购买;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可以通过网上支付平台直接交易,企业对客户的售后服务也更多的通过在线方式完成。
这些不需要与客户“见面”的营销工作完全可以由离岸营销中心承担,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欧美企业的运营风险。
(2) 欧美企业更多使用海外人力资源降低运营风险
欧美国家的产业结构已经以服务业为主,尤其美国第三产业已占其GDP的90%以上。所以,人力费用已经成为多数欧美企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降低成本,欧美企业普遍采取裁员、减薪的方法,但裁员会降低企业的服务能力,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许多欧美企业选择将工作移向海外。硅谷是这次全球裁员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一位前Adobe高级工程师说,他“下岗”为4位印度工程师提供了生计。只是可惜中国外包服务还不如印度发达,将硅谷研发工作引入中国的步伐还很艰难。
(3)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将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众所周知,欧美国家采购已占中国出口总额的7成以上。然而产品从中国工厂到美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往往要经过3~4个中间环节,这些中间环节分得了产品市场价值的90%以上,它们就是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网络中的“服务链节”,其中包括:产品营销,产品设计,产品分销,供应链外包服务,产品现场服务,等等。金融危机袭来,中国制造业出口受冲击最大,原因就是缺乏服务链节使我们远离欧美市场,只会低头生产,对欧美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浑然不知。
中国制造业要战胜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再创辉煌,就必须建立完善自身的服务链节。这就需要中国制造业与服务外包产业的紧密结合,服务外包产业不仅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搭建起制造业继续国际化服务链节,还将为制造业培养大批国际化营销和企业运营人才,为制造业的全面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服务外包产业已成为国家计划发展的重点产业,其中尤其以开拓占全球85%市场份额的美国和欧洲服务外包市场为重中之重。然而,中美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阻碍了中国企业对欧美市场的开发进程,具体来说就是中国企业(也包括移民美国的中国技术精英)普遍不懂得如何在欧美契约法治市场中经营发展。中国软件及外包服务产业要在欧美市场寻求突破,急需大批懂得欧美市场法治规则和欧美客户契约文化的营销和软件服务人才。
1.3中国对欧美服务外包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根据IDG的统计,北美地区占全世界软件及服务市场份额的50%,欧洲占35%,全亚洲占7%(这里包括日本市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取决于是否能够培养出一批懂得欧美市场规则的营销,技术服务和管理人才。
南开越洋®(ExperExchange Inc.)是中国人拥有的具有20年历史的美国硅谷IT企业,1989年创立于硅谷,是全球三大OCR技术授权和咨询服务商之一。目前,南开越洋®90%的客户群来自欧美市场,但营销和企业运营中心设在中国天津。
南开越洋®在过去20年中的实践,摸索出了一条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成功道路,并从历届大学生中培养出一批立足国内能够领导本企业美国员工征战全球市场的国际化企业运营人才。要在中国国内培养出能胜任欧美市场开发和软件服务工作的人才,南开越洋®在员工教育方面采取了以下几点主要措施。
(1) 英雄不问出处,破除学历、名校迷信
欧美社会崇尚机会均等的自由市场,客户看重的是服务商是否能理解他们的商业模式,并为他们创造出更多价值,并不以人的出身论高低。所以,无论在美国还是国内招聘,南开越洋®一概不考虑应聘学历,所学专业和毕业院校,看中的是人的志向、价值观、能力和潜质。引用两句的诗词:六亿神州尽舜尧;遍地英雄下夕烟。
(2) 环境造英雄,让学员直接接触欧美客户
学习欧美市场营销和软件服务决不能闭门造车,学员必须从第一天开始就进入真实的欧美市场环境,直接与欧美客户沟通,在实践中学习。为此,南开越洋®开发了专门的欧美市场对接平台,将来自公司各个业务渠道的客户信息汇总到这个平台上,学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看到每天最新的欧美客户的项目需求,与欧美客户进行业务洽谈,并实践软件及各类外包项目的实施工作。目前这个平台上每天都有数百个新的欧美客户需求,学员通过这个平台每年可以完成近10万小时的欧美软件及外包服务营销和软件开发实训工作。
(3) 加强欧美契约文化和民商法教育
整个欧美社会是建立在契约精神基础之上的,公民与政府,企业与客户,企业与员工,民众之间的关系都是以契约为纽带的,这与中国以伦理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截然不同。因此,学员必须较为深入的了解欧美社会的历史,文化和法律原理(尤其是民商法和知识产权法),才能知道如何与欧美客户打交道,在帮助欧美客户实现其商业目标的同时,争取并有效保护自己的利益。
(4) 培养中国学员欧美市场营销能力
营销永远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在硅谷许多华人企业的兴衰,其中要害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华人搞技术假手洋人搞营销,结果不是企业倒闭就是改旗易帜,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因此中国对欧美软件及外包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培养大批合格的欧美市场营销人员。目前南开越洋®的营销团队分为中美两个部分,中国营销人员负责潜在客户开发,目标市场调研,客户调查,制订销售策略,编写Proposal和客户关系管理等全部核心营销工作,美国营销人员则充当中国人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主要负责重点客户的面对面沟通,但谈判采取什么策略都由中国营销人员制订。南开越洋®的实践证明只要建立起真实的欧美市场环境加上教导有方,中国人完全可以胜任欧美市场营销工作,从而掌握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命运。
(5) 培养软件服务工程师而不是程序员
我国软件工程人员与印度和欧美工程师最大的差距不是技术水平,而是不知道如何在市场上谋生。
软件服务企业盈利的关键在于留住老客户,所有的新客户的切入项目都没有什么利润,一个公司要持续发展必须有一批忠诚的老客户长期为企业提供服务项目。软件服务项目特点决定了一个项目生命周期中,客户有30%的时间与服务商的营销人员在一起,而70%的时间则是与服务商的工程师在一起。因此,软件服务公司开发新客户靠营销人员,而要留住客户关键则在工程师。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和社会风气过分强调技术能力,却忽略了工程师的商业需求分析和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结果培养出来的都是程序员而不是服务工程师。程序员只管交工,根本不关心做的软件能否满足客户业务需求,更不关系企业盈亏。在南开越洋®对工程师的业绩考核中技术技能只占30%,对客户商业需求的分析能力以及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占到70%。
中国对欧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南开越洋®对欧美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方法给教育部门以启迪。中国要想争得欧美服务外包的“鲜美蛋糕”,必须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倍努力。
2从网络的生命周期看人才培养
以1994年4月20日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互联网的接入时期,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时至今日,仅仅15年时间,网络已经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无处不在。网络从业人员一直是企业招聘热点。
今年我国将会有610万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适逢经济危机,注定了摆在他们面前的将会是一条不平坦的求职之路。但从全国行业职位整体分布来看,计算机、信息服务行业仍以近20%份额占据着招聘热点行业首席。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未来5年,我国对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等新型网络人才的需求将达到60万~100万人。供需缺口十分巨大,除IT企业的巨大需求外,信息化浪潮下传统企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正呈爆炸式增长。
近几年,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需要配备大量的网络应用、网络管理人才,对网络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中国目前有政府、媒体以及各类专业网站,以及1000万家中小企业,它们要跟上信息化发展的脚步,最急需的就是系统掌握网络技能的专业人才。
分析网络生命周期,关注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有利于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有利于保证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对人才要求的一致性,有利于高效率培养适用人才。
2.1网络的生命周期
时至今日,网络的生命周期已经比较健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是网络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规划阶段的高级目标是设计网络最终状态,从而在最佳的可用性和性能状态下为所有业务服务提供支持。有效的规划不仅能够降低业务风险和支出,而且还能最大限度提高项目的成功几率。规划阶段的一般工作包括,网络拓扑分析、网络布局和设计、网络配置标准和策略决定、以及网络变更仿真和建模。
(2) 部署(安装与验收)
这一部分是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网络设备的采购、安装与验收,以及网络上所运行的应用系统的采购、安装与验收。这个阶段包括大量工作,具体数量取决于项目的规模。
(3) 管理与优化
网络在生命周期的90%以上时间是处于管理与优化阶段,就是网络要根据应用的需求变化而进行调整,以保障应用的安全、稳定和速度。这部分恰恰是目前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短板。
(4) 故障诊断与排查
在网络运营阶段,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当出现故障时,如何尽快查明责任和原因,并在最短的时间里排查才是关键。另一方面,如果对于网络和应用了如指掌,明白整个系统的短板,也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性的措施,以保障网络不间断地安全、高速运行。
2.2现有网络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去向
(1) 系统集成商、运营商及专网的代维公司
主要职位是网络工程师,主要职责和工作范围是综合布线和网络的设计、安装、配置、测试、验收、维护工作;网络系统的售后维护及故障诊断;运营商及专网的布线系统、网络设备和网络系统的安装、调试、验收。运营商接入网和代维,包含了不同级别用户网络的维护、测试和故障诊断。
这个职位的工作职责需要工程师能够充分掌握三种技术。
一是综合布线技术。综合布线技术人员不仅仅是会安装、打线、打模块、走线这些初级技术,还要了解国家相关标准(GB50312/GB50311)。具有设计、监理、测试、以及维护能力的综合布线技术人员,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于综合布线技术的多层次技术和管理的需求。
二是网络安装、测试和维护技术。网络维护人员不仅要熟悉网络互连设备的配置安装,还要了解国家标准(GBT21671),以及一些新的工业标准如无线网络802.11n,无源光网络EPON等。熟练掌握网络测试、网络验收、网络故障诊断技术,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于网络开通和维护工作的基本技术要求。
三是对目前最热的网络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与维护技术。数据中心的标准化设计、建设和维护,于几年前在国外开始流行,我国也于今年正式推出(GBT50174)数据中心标准。了解并掌握数据中心的设计、安装、维护和管理优化技术,才有可能真正满足用人单位对于这种新技术的人才需求。
以上技术的掌握是体现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价值的重要指标。
(2) 第三方检测机构或监理公司
主要职位是网络监理师或监理员,主要工作职责是依据各种测试设备和手段,按照相应的国家(国际)或行业标准对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布线从项目的设计、实施流程、设备的入场检测、施工验收、项目验收的全系列的技术把关,责任非常重大。
综合布线的线缆以及网络设备在安装测试完成前都只是半成品,监理师(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保证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保质保量地将半成品转化为满足客户未来应用的成品。目前国内许多楼宇或网络,均采用世界一流的技术及其设备,但其关键应用的稳定性及其可靠性未能达到预期,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理,导致项目的先天不足。随着我国对网络建设的进一步重视,第三方检测和监理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监理公司在国内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往往是一些有名望的老技术专家主导,他们迫切需要已经掌握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新技术的新鲜血液。
(3) 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中心
主要职位是网络管理员,网络维护工程师,主要职责是对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布线系统、网络系统和网络设备进行调试、验收;企业网络的测试和故障诊断;桌面系统网络终端的维护。
只有全面掌握前面所说的综合布线技术,网络测试、故障诊断和维护技术,以及数据中心技术,才有可能满足中小型企业网络管理人员的基本技术要求。
在大型网络或网络依赖性很强的企事业机构里面,对网络的应用性能要求很高,对网络的安全性能要求非常高,那么网络应用分析技术、网络安全取证技术、服务性能分析技术等是毕业生晋级为网络分析员或网络分析师,以至IT架构师的必备技能。
(4) 运营商的数据部门
主要的职位是网络工程师,由于现在互联网技术的流行,基于IP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多,各大运营商现在都在进行着技术转型,将业务转到IP网络上来,这就给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
这个职位的主要职责是各种数据业务的性能评估,集团客户的链路以及服务状况,重要链路的故障诊断、故障排查、日常维护,日常网络的维护和故障诊断分析。这需要从业人员不仅仅要掌握上面所说的基本网络、布线的测试、维护、故障诊断技能,还要掌握最新的网络发展动向,掌握最新的网络技术,才能胜任这个职位。
作为网络结构最大、网络技术应用最先进的行业,运营商的网络还需要高端分析师。全网的应用性能分析与优化、服务性能分析、网络安全分析都是运营商数据信息技术主管或网络分析师(员)的基本技能要求,这些为运营商的网络以及服务的建设、应用的架构优化乃至资费的调整、投资的方向等提供数据支撑。
2.3网络人才培养急需改革
从以上网络生命周期和现有网络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去向分析不难发现,就业市场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首先要求专业定位应更关注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其次要求专业课程的设置能够提升毕业生的技能和知识的实用性及潜在价值,让学生在毕业后面对复杂的网络结构和状况,可以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提升其价值;第三要求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学生毕业后面对不断发展的网络新技术可以迅速理解掌握,成为“即插即用型”人才。
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很强,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练习,将理性的知识和感性的操作结合起来,这点与高职教育特征非常吻合。事实上,上面分析的网络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去向绝大部分都适合高职学生就业。
目前,市场上一方面急需高技能网络人才,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学生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主要原因是学校教育与市场脱节,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不能及时随着市场需求调节。网络的应用与发展呼唤高职院校对网络人才培养的改革,其改革切入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
网络的演进速度飞快,内容繁多,学生不可能在校期间掌握所有的知识,更不可能掌握未来的新技术。因此,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对于网络而言,可以简单地把网络分为三个层面,即应用层、网络层、基础设施层(不能完全与OSI七层协议对应)。无论未来技术如何变化,都是在这三个层面上的不断进化。因此,如果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三个层面的知识点,技能要素,就可以在未来的时间里举一反三,保持知识和技能的与时俱进。三个层面的关系见图1。
图1计算机网络的三个层面
应用层――应更多地关心应用时间的响应以及在各个过程点(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的时间戳,从而判断
应用性能瓶颈或故障出现在什么部位或者是什么原因导致,例如是否由于系统架构设计有问题,或服务器性能不足,或由于网络本身的原因。
网络层――如果网络本身出现故障,应能够判断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故障的发生或性能的下降,如某种流量、某个端口、某条链路或某台服务器出现何种故障导致。
基础设施层――包括承载着网络的铜缆、光纤、无线、移动通信等,如果这些基础设施本身存在着不符合相关标准或规范的情况,则无法保证运行在其上的网络及其应用的稳定、高速和安全。
(2) 专业和课程设置要有预测性
网络专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专业,很多新的技术很有可能在学生上学时尚未听说,而毕业时已经成为主流技术了。因此,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一定要有预测性。考虑到3~4年的培养周期,在学生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学习最新的或即将成为最新的技术。例如,以下的一些新技术已经或即将成为热点:
-无线WIFI; -IPV6
-LAT(局域网验收) -全光网络
-LTE/4G -IP语音和视频
-网络上的关键应用(如ERP等)
(3) 增设“网络分析与测试”专业(方向)
主要面向网络工程师、网络测试工程师(技术员)、网络管理员、网络监理师(员)、网络分析师(员)、IT架构分析师(员)等职业岗位,主要就业方向为:网络集成、安装及故障诊断,网络监理,网络分析维护管理,系统集成网络技术支持、企事业单位网络维护。其课程设置架构如图2所示。该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特点是:
更关注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结构化布线实训要求由第一代的只注重安装阶段提升到第二代的从设计、测试、监理到维护的全阶段培养,提升了学生的基本工作技能,满足了用人单位对于结构化布线方面的多层次技术和管理需求。
在高级局域网管理方面,由早期的只针对单一互联设备的调整和配置实训,提升到包括全网级的依据国家标准进行认证级的测试评估、全网网络故障诊断,以及协议分析基础(协议分析是网络安全分析的基础技术平台)。
新增加的数据中心的管理与维护是目前用人单位IT部门最关注的事项之一,里面涵盖了从布线技术、网络技术、网络和布线测试技术以及电学、热学空调等诸多技术的组合,是目前大型运营商、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建设一个可永续运行的数据中心不可或缺的能力。
图2“网络分析与测试”专业(方向)课程体系
更关注如何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
第二代结构化布线实训以国际标准(TIA568C/ISO11801)和国家标准(GB50312-2007)为依据,从基本的安装、设计、测试,到监理、故障诊断实训,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程度,有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迅速解决现场问题,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价值。
新增加的数据中心管理与维护实训是目前用人单位投入人员、资金、以及资源最多的项目,这个实训是个综合的实训,它覆盖了多种技术,有国家标准(GBT50174)和国际标准(TIA942)支持。基于国家标准的实训可以使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数据中心的维护管理技术,提升学生的就业机会。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新增加的局域网认证测试、故障诊断与协议分析实训可以使学生对网络的结构和数据传输原理更加清晰,面对实际工作中的网络问题,可以迅速使用标准的维护方法和思路,快速解决故障。局域网测试、故障诊断实训是基于国家局域网认证标准GB/T21671进行的多层面实训。网络的故障诊断已经成为当代网络管理人员的必修知识和基本技能。
无线局域网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已经在大型企业用户和运营商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由于无线网络的技术特点,导致其对接入设备的安装地点和容量、频谱规划有特殊的要求。因此,无线局域网的安装勘测、故障诊断和测试也是网络维护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具有技术前瞻性
新加入的网络协议分析是基于网络七层协议分析技术的实训,是网络安全、网络故障诊断的基础技术知识。网络协议分析技术对于网络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网络维护管理非常有意义,网络协议分析也是网络安全及网络分析管理的基本手段之一。
新加入的全网流量与网络性能分析与优化实训、网络应用性能分析与优化实训、IT服务性能分析与优化实训和网络安全认证实训,是针对目前的大型企事业专网和运营商网络的最新技术需求和目前的工作方向而设定的实训课程,剖析了当今网络应用、性能、安全和流量分析管理的概念,对学生上岗后迅速理解网络分析的最新技术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新加入的WLAN无线网络和IPV6网络都是目前主流的网络应用技术和未来的网络发展方向,掌握最前沿的网络技术有助于学生上岗后迅速地融入所在的工作领域,从而提升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潜在价值。
使学生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
不论网络技术如何发展,归根结底,是在基础设施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不断进步而成,而网络测试与分析专业(方向),恰恰使学生掌握了从不同视角去透视整个网络,从而对整个网络了若指掌,当有新的技术或应用时,可以清晰地了解其对整个网络的影响;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利于其掌握最新的技术。
总而言之,“网络分析与测试”专业(方向)不仅可以满足现有的网络技术要求,还可以更紧密的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提升毕业生职业技能的潜在价值,保持了知识技术的前瞻性。
但是,在高职院校独立开设“网络分析与测试”专业 (方向)还有相当的困难,首先,师资就是一个大问题,其次,实训条件需要极大改观。因此,必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考虑将各种特色技术实训整合到现有的网络专业中,作为技术实训的补充,从而提升原专业的技术含量和价值。
网络是一个实时运行的系统,网络建设、监理,运行维护、综合治理,信息安全与保障等,无不对从业人员提出技术的、职业的、道德的要求。对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培养这一领域高技能人才,需要校企高度的紧密结合。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