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驻村工作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0 14:48: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同步驻村工作交流材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同步驻村工作交流材料

篇1

“精准扶贫”不仅在物质上扶贫,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进行扶贫攻坚。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除了当地的自然禀赋,首要的就是基层组织建设、村一级干部的作风和能力建设。大唐新疆发电有限公司“访惠聚”驻村工作组注意发现村干部身上存在的粗办法和村务工作中老经验的不足,从解决问题的角度,与村干部帮扶结对子,对村“两委”分工有但不明确、党支部年度计划有但党建内容少、后备干部有但个别工作不积极上进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村党支部书记反复沟通交流,教方法、说经验,帮助完善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重新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工作分工、重新确定后备干部等,改进村干部的工作方法,改善工作效率。同时,对村“两委”班子的分工进行公示,让村民能够了解分工内容,发挥监督作用,促进村“两委”的有效运转。

与此同时,以换届选举为抓手,加强村级干部梯队建设。制定并实施了《吐格其村干部梯队建设实施意见》,建立吐格其村“十支队伍”信息台账,把工作组、后备干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纳入其中,公开亮相“十支队伍”加工作组、后备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等“10+3”队伍,让每支队伍的责任更加明确,让各支队伍能够接受监督。

二、以“星级化”创建为抓手,建章立制,不断提升村务基础工作

“星级化”创建是这几年村级组织开展各项生产生活工作的总抓手,包含领导核心、科学发展、宗教和谐、先锋模范、民族团结、能力提升、民主管理、平安法治、现代文明、清正廉洁等十方面内容。工作组围绕“星级化”创建工作,一进村帮助村委会完善“”、“两会两票”“三务工开”、“党建带团建”及“星级化”创建等各项制度、协助制定支部全年计划并抓落实,不断规范和提升村务基础工作。针对本村创星工作的薄弱环节,工作组和村委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沟通,制定了《吐格其村“星级化”创建实施方案》,在方案中,工作组成员和村干部一一对应,责任相扣,同步推进,并给他们讲思路、教方法、确保方案的有效落实。通过远程教育进行培训、邀请各类专家进行培训、送出去的方式进行培训,帮助提高吐格其村干部们的履职能力、接受更多现代文化、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时,投资建设党团员活动中心和村民阅览室为平台,强化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自驻村以来,工作组和村党支部把强化各类学习作为推进“星级化”创建工作的有效举措,以学带干,以干促学,不断浓厚党团员的学习氛围,并且加强和创新党团员学习的过程中,针对学习没有固定场所的现实条件,利用村委已有房屋投资8万元建设党团员活动室和村民阅览室。

三、以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为平台,深入落实精准脱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

篇2

当天上午,在率先进行的实际操作竞赛现场,我们见到,20多名参赛选手个个精神饱满,娴熟地展示着平时练就的看家本领。由云霄供电公司几名业务骨干组成的“裁判员”除了严格按照比赛规则认真地为每位参赛选手打分,还当场对各参赛选手的操作技能进行点评。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总经理张世达也亲临现场为参赛选手鼓劲,并就实际操作技能向参赛选手传经送宝。

据介绍,本届“漳江·国家电网杯”技能竞赛活动共设置汽车驾驶技能、营销岗位应知应会知识、配电线路技术、两票填写、安全知识5个技能竞赛项目。近阶段来,随着各个竞赛项目的陆续开展,云霄供电公司掀起了一股岗位练兵新热潮,促进了该公司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学习技术、掌握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以赛代训,以赛促学的良好效果。

海西信息

福州举行“安全月”等竞赛活动

由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福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福州市总工会三家单位主办的福州市2012年“安全月”、“安康杯”竞赛活动暨安全文明标准化、信息化推进会在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此次推进会旨在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安全月主题思想。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党委副书记魏学友、福州市总工会副主席傅春英、福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梁文凌出席现场。

据了解,本次推进会的举办地——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属省市重点工程,项目规划建设主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及网球馆等。主场馆规划占地面积约1100亩,建设总投资约36亿元,总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2015年全国第八届城市运动会赛事主场馆及开、闭幕式场馆。

(叶超 林绿 陈和煌)

漳州市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工作推进会召开

漳州市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工作推进会日前在南靖县召开,漳州市检察院张镇国副检察长、市检察院侦监处工作人员及各县(市、区)院分管侦监工作的副检察长及侦监科长参加了会议。

推进会上,南靖县检察院重点就开展驻派出所检察工作作了汇报交流,该院创新侦查监督工作,进一步延伸监督触角,拓宽监督渠道,在基层派出所设立检察官办公室,通过搭建两个平台开展工作:第一个是搭建业务指导平台,突现为派出所提供法律咨询、指导的职责;主要通过做好一会二课、组织召开案件质量分析会、组织召开典型案件评析会、开展对重大案件介入引导侦查开展驻所检察工作。第二个是搭建重点监督平台,通过对派出所行政处罚、治安处罚进行监督,防止案件降格处理;对派出所刑事案件的侦查进行同步全程的监督,实现驻所检察官办公室对派出所执法行为监督的职责。

(刘巧玲 谢圣忠 陈和煌)

诏安县检察院依法批捕一涉诈案犯

近日,漳州市诏安县检察院以涉嫌合同诈骗罪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张某材。截至案发,张某材共诈骗他人款项3985.6万元至今无法归还。

经查,2010年1月25日,犯罪嫌疑人张某材在香港注册“香港国际佳鑫顺投资有限公司”。2010年5月,张某材利用该公司到诏安县投资并设立了金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5月4日至2011年10月18日,犯罪嫌疑人张某材虚构金福公司工程项目投资十几亿元、公司很有实力的假象,伪造中国银行诏安支行出具的一份金福公司已到资8000万美元的验资证明等多份虚假材料,骗取多家建筑公司的信任,先后将项目工程重复分包给浙江、福建等十几家建筑公司,从中骗取对方支付的施工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

(陈和煌 林保平)

马尾官兵共建警民情

篇3

(一)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效果。

1.压实单位包村任务,强化单位包村职能。

班子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开展工作,广泛收集村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制定包村工作制度、分年度实施帮扶计划。局领导班子成员与村干部召开座谈会,就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如何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探讨。干部职工继续实行脱贫户一季度一走访未脱贫户每月一走访工作机制,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及脱贫设想,就如何帮助已脱贫户发展经济,未脱贫户如何脱贫共商计策。

2.落实干部职工包保任务,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排查。

为切实解决帮扶工作单一化,要求所有结对帮扶责任人结合走访帮助贫困户做一些立竿见影的事情,建立互信互助的帮扶关系,随时掌握贫困户家庭信息变化情况,制定具体有效的帮扶措施。6月份,为全面贯彻落实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县扶贫开发小组要求,全面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用水安全突出问题大排查专项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群众们对包保工作的满意度。

3.深入推进抓党建促扶贫工作,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上半年继续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协助帮扶村选配好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成员,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贫困村积极开展“三变”改革,发展村集体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助力脱贫攻坚。

5.开展访贫慰问活动,以救助帮扶为辅助措施,进行思想扶贫

一方面以救助帮扶为辅助措施,切实解决贫困户困难。针对不同的类型,对造成贫困的对象落实各项救济措施,帮助其渡过难关。结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上半年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等活动,对包保村的贫困户进行慰问。由帮扶责任人自行捐助,为贫困户送去慰问金、米、油、春节对联大礼包,深得贫困户的好评。另一方面加强与贫困户沟通,进行思想扶持。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工作见成效。上半年通过加大力度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与积极性。通过思想教育发动贫困人群积极投身于扶贫工作,通过与各村联合制定的脱贫计划,使更多的贫困户通过自身的劳动取得了“公益岗”岗位,稳定脱贫成果。下半年,将继续加大力度,将通过加强思想交流谈心,促使其增加脱贫信心与参与务工的热情,使其投入劳动来使自己脱贫。

(二)集中力量,全面开展专项整改活动

对照相关文件精神,开展《县脱贫攻坚“抓整改、补短板、强弱项、促攻坚”专项集中行动实施方案》脱贫攻坚工作专项整。自5月初针对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通过开展全面、彻底的查找和逐村、逐户、逐项摸底排查,将查找出来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责任部门与责任人,限定整改时限逐一进行整改,确保全县脱贫质量持续稳定,脱贫成果巩固提升。

1.设立机制、专项排查。局领导班子按乡镇分小组对全县扶贫“十大工程”双基工作道路畅通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局综合规划股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对各乡镇交通扶贫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内业等方面进行专项督查,局财务审计股对扶贫资金投入是否到位、扶贫资金拔付支出是否及时等方面要进行自查,确保扶贫资金拔付使用及时精准。

2.查找问题、限时整改。各小组到分包乡镇主要查看内业资料、实地查看扶贫项目工程整体推进情况及扶贫资金拔付使用情况,本着“实地查找、限时整改”的原则,对各小组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限时销号,整改到位。对排查出来的个性、共性问题都切实加以整改。

二、扶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今年上半年以来,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年初工作计划,扎实推进交通扶贫项目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一)任务及进展情况:

2020年,县交通运输局计划投资2.76亿元,改造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436.49公里。全县实际施工838条,长度436.49公里,涉及20个乡镇(阙店、开发区没有建设任务)。截止2020年6月7日,未招标道路9条28.850公里,占比6.61%;正在招标道路90条53.178公里,占比12.18%;招标完成739条354.462公里,占比81.21%;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建118条71.075公里,占比16.28%;水泥混凝土路面完工512条207.167公里,占比47.46%。

(二)存在问题:

1.乡镇间进展不平衡,部分乡镇施工已接近尾声,部分乡镇仍在招标进度,无实质性开工。

2.程序资料报批不及时,完工道路施工资料与进度不同步等。

(三)经验做法与下半年计划

(1)压实目标、全力推进

紧紧围绕年度目标,提前制定工作计划,督促乡镇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在早、实、快上下功夫。

(2)强化监管、加强调度

为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每个项目在路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前、混凝土施工中都要有技术人员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实现每旬一调度,并将通报发送至县政府和乡镇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扶贫工作微信群”中。

(3)严控质量、督促整改

针对农村公路施工队伍良莠不齐、原材料质量不稳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从材料、施工质量管控抓起,从管理源头抓起,要求项目乡镇尽可能使用商品混凝土,减少质量风险环节。县交通局定期开展质量巡检,22个乡镇(开发区)全覆盖,针对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对照问题,严格整改并反馈结果。

(4)奖优促后、突出考核

年中和年底,按照《县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考核办法》进行打分、排名,将畅通工程考核结果纳入县民生部门对乡镇的考核。对先进乡镇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后进乡镇给予通报批评,以此促进工作开展。

篇4

“感谢检察机关帮镇党委、政府化解了因移民引起的土地补偿纠纷。”12月9日上午,河南省社旗县晋庄镇党委书记带领该镇陈建龙村群众代表和移民新村群众代表来到社旗县检察院,将一幅绣着“深入基层大走访 化解矛盾促和谐”的锦旗送到该院副检察长刘洪波手里。

2009年根据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需要,社旗县晋庄镇陈建龙村作为丹江口库区移民的安置点,占用了该村13组的部分土地。由于部分村民认识不到位,围绕土地征用、补偿问题,该村部分群众多次到镇党委、政府上访。

今年10月,该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叶炼等检察干警在陈建龙村走访时,该村村民一听说是检察院来了解情况,不少村民便踊跃反映问题,并且集中在土地补偿款发放。

通过入户调查发现,2009年第一批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点计划征用陈建龙村13组43户群众的部分耕地。镇政府委托该组推选出的群众代表周某和张某负责征地工作及补偿款发放工作。由于此块土地分布在该组43户群众中,面积各不相同,周某和张某采用原始的丈量方法,确认所征用土地面积为40亩。而移民局后根据卫星定位的丈量方法,确认实际占用土地面积为42.5亩,并按照实际占用面积42.5亩,每亩19760元的补偿标准,将共计839800元补偿款划拨给镇政府。镇政府又将此款如数拨给周、张二人,由周、张二人向群众发放。周某和张某按照每亩19760元的标准向群众发放了40亩共计790400元的补偿款,余下2.5亩的土地补偿款49400元由于群众的发放意见不统一而没有发放,暂存在周某和张某共同管理的账户中。

由于征用的土地已经集中,原来户与户之间的界石标志已荡然无存,无法丈量确定各户的实际亩数,所以这一问题迟迟未能得到合理解决,群众认为有人想侵占这2.5亩土地补偿款,于是,便多次到镇政府反映。

副检察长叶炼当即决定由他和乡、村干部一起逐户做群众思想工作,联系专业的土地丈量技术人员,确定具体、准确的失地面积。经过该院干警的积极协调,将剩余款项交由镇政府保管,按照每户失地面积大小按比例将剩余补偿款予以发放。一直为此多次上访的群众从镇政府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补发的补偿款说:“我们在乎的不是能再补多少钱,而是群众的知情权落到了实处,感谢检察院的同志出面,将公平正义还给了俺们老百姓。”

(文/宋德明 李根)

经验

创新方法解决民行“瓶颈”

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检察院,以创新方法为抓手,畅通群众申诉渠道,积极化解社会矛盾,解决了制约民行检察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去年以来,共受理12件,已办结9件。

一是探索公益诉讼案件办理。该院创新检察监督方式,通过深化民生检察服务,积极探索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今年4月,在被告人魏奇峰涉嫌交通肇事一案中,由于该案的受害者(因车祸当场死亡)是街头流浪人员,不能确认其身份。为保护受害人亲属的合法权益,该院遂向谢家集区民政局发出检察建议书,谢家集区民政局采纳了该院的建议,已向谢家集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是建立联络员制度。案源严重匮乏,曾是制约该院民行工作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个难题,该院畅通申诉渠道,拓展案源,推行了民行检察联络员制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到各个律师事务所、司法所走访,与律师、法律工作者交流、座谈,加强联系,通过他们来宣传,促进当事人充分行使申诉权。还邀请部分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完善,今年该院的联络员已达23人,覆盖了全区每一个乡镇。

三是服务“三农”。该院坚持面向农村,创新工作机制,服务“三农”。以杨公、孙庙、孤堆三个集镇为重点,在辖区内各乡镇的司法所均建立了维权工作站。通过联络员制度,及时受理申诉,反馈案件办理情况,切实解决了基层群众申诉难问题。同时。开辟了“绿色通道”,公布受理申诉的电话,随时接受法律咨询。规定凡是“涉农”案件,优先审理,特事特办,专人专办,快审快结,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文/王来勇 吕庆宁)

做法

强化对人民法庭的法律监督

近日,山东省费县检察院和法院联合出台了《强化对人民法庭法律监督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

据了解,《意见》是根据《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检察工作和人民法庭的工作实际,制定并实施的。

《意见》指出,检察机关对人民法庭立案审理的案件定期监督检查。对人民法庭违反法定程序立案审理的案件,对违反法定程序的提出检察建议,人民法庭应在七日内予以纠正。此外,《意见》还对监督程序、监督方式、监督范围等做了详细规定。

费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出台《意见》是为确保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加强检查机关与人民法庭的协作配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司法公正。”(文/孙龙珍 王继春)

成效

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保障民生

12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召开了2010年重点工作新闻媒体通报会,介绍了海淀区检察院这一年来深入贯彻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

首先,加强民行检察监督。一年来,共受理各种民商和行政申诉案件135件,结案111件,结案率超过80%;向法院提请抗诉17件,通过辩法析理,还促成两件民事案件和解结案。向反渎部门、侦监部门、公安部门移送犯罪线索近20件,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2份,发挥了民行检察工作的监督实效。

其次,探索少年检察工作模式,今年9月该院成立了北京市首家少年检察处,集侦监、公诉、监所、预防等检察职能为一体,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并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犯罪未成年人和在校大学生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形成了海检特色的“4+1+n”工作模式。

第三,针对轻微刑事案件,海淀检察院公诉部门和批捕部门积极推行刑事和解和快速办理两大机制,有效减少审前羁押率和羁押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立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最后,总结民生犯罪特点,针对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电话诈骗、网络盗窃、网络征婚诈骗、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经济犯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非法经营、倒卖车票、医院专家号等涉及危害民生类的犯罪案件,向有关部门发送20余份检察建议。(文/刘丽娜)

观点

使人民监督员制度更具钢性

检察机关正在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在检察机关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笔者认为,为了使人民监督员制度能够充满活力地真正有效地运行下去,应该在进一步实现人民监督员外部选任的基础上,逐步改变人民监督员制度只能由检察机关的内部文件加以规定,职责与监督程序只能由检察机关确定,管理机构只能设在检察机关等种种缺陷,彻底打破“自己请人监督自己”的嫌疑,将未来的人民监督员制度转化为真正的外部监督。

尽管这次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进一步调整了其监督范围,将此前试点阶段的“三类案件”、“五种情形”统一调整为七个方面,简称“七类案件或事项”, 进一步规范了其监督程序,对监督工作的启动、开展和反馈等具体环节作了明确规定。但是,人民监督员制度对检察机关的司法行为并不构成实质性影响,其意见仅具建议、批评、咨询、言谏的性质,总体仍然缺少足够的刚性监督力。因此,笔者认为,要使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更具刚性,更好的促进检察机关的公正廉洁执法,从法律上明确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权力监督”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文/田海滨 潘世芹 王培友)

实务

所外执行是否应计入已经执行的劳教期限

刘某2009年11月26日因盗窃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2日被劳动教养委员会决定劳动教养一年,劳教期限自2009年11月26日起至2010年11月25日止。2009年12月4日,甲市公安局将其送交市劳动教养管理所执行时,劳教所因其患病决定不收容。劳教所决定不收容后,公安机关未作出所外执行决定,刘某回家治病后痊愈。2010年3月22日,甲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作出新的劳教决定,仍对其劳动教养一年,但将劳教期限改为自2010年3月22日起 至2011年3月21日止,并将其送交劳教所执行,未将劳教所决定不收容后公安机关未作出所外执行决定的期间计入已经执行的劳教期限。

劳教所决定不收容后,公安机关未作出所外执行决定的期间是否应当计入已经执行的劳教期限,产生了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不应计入已经执行的劳教期限。依据是:劳教人员在治病期间,既没有劳教执行机关对其执行劳动教养决定,也没有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及居住地街道办事处、居(村)民委员会对其帮教,其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故不应计入已经执行的劳教期限。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当计入已经执行的劳教期限。依劳动教养管理所依据《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第14条、《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执法细则》第五条的规定,在所外执行期间的期限自然应当视为已经执行的期限。

笔者的意见是应当计入已经执行的劳教期限,公安机关应将刘某在劳教所决定不收容后公安机关未作出所外执行决定的期间计入已经执行的劳教期限。

在劳教所对患病的劳教人员作出不收容决定后,公安机关不予办理所外执行的情况下,就产生了两个明显的问题:劳教所因病不收容,劳教决定不能实际执行,使劳教决定成为一纸空文;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及居住地街道办事处、居(村)民委员会因为缺乏所外执行决定,也无法依据所外执行决定对其进行帮教,要求其遵守所外执行的规定,使劳教人员处于脱管失控的状态。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将司法部不收容的疾病标准与公安部所外执行的疾病标准统一起来。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公安机关可以将劳教所的不收容决定作为所外执行的依据,在劳教所决定不收容后及时作出所外执行决定,既防止劳教决定无法落实,又防止劳教人员处于脱管失控的状态,同时也解决了前文所述期限计算的难题。(文/冯玉忠 张军)

科技

网上全程实时监控办案

12月8日一大早,山东省枣庄市检察院案件管理中心检察官刘艳飞,在网上监控到王某抢劫案审查批捕的预警“黄灯”亮了,立即与承办该案的检察官小孙联系,提示期限将满。接到电话,小孙惭愧地说:“我一时疏忽,把案件期限记错了,幸亏你及时提醒。”两天后,犯罪嫌疑人王某被依法批准逮捕。

这是该市检察院案件管理中心运行中的一个实例。枣庄市两级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中心同时成立并全面运行已经一年多,案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对检察机关办理的刑事、民事、自侦等各类案件统一受案、分案和卷宗材料的接收、移交,跟踪监督办案流程,实行问题预警和质量评估等。通过案管中心,建立了统一案件入口和分案、统一流程监控、统一赃款赃物登记管理、统一案件质量评估的“四统一”工作模式。案件进入系统后,检察长、分管检察长和部门负责人可随时登录系统,掌握办案程序是否合法,了解办案进展和案情信息。

案件管理系统还设置了即时预警功能,通过在网上闪动“绿、黄、红”三色灯的直观形式对办案时限进行提示。

在统一赃款赃物登记上,案管中心负责受理本院侦查部门暂扣和公安部门随案移送的赃款赃物,对赃物实物贴上条码拍照后,将信息录入管理系统,并按规定随案移交有关部门管理。中心负责对涉案款物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既避免了赃款赃物的丢失、毁损和随意处理等现象,也有效防范了违纪行为的发生。

今年以来,先后有广东、上海、江苏等26个省市检察院前来学习交流案件集中管理工作经验。

枣庄市检察院检察长于家珍告诉笔者:“集网上办案、网上管理、网上监督功能于一体的案管系统使我们能准确掌握全市检察业务工作的整体情况、个案情况、某个承办人的办案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全程监控改变了原来事后监督的模式,加强了对内部执法程序的同步监督,保证案件的程序公正,有效防范了各类问题的发生。”(文/李晓波)

经验

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对策

近年来,河北省永年县检察院把加强预防涉农职务犯罪作为服务大局的着力点,结合永年实际,围绕查办涉农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在司法实践中,该院提出预防涉农职务犯罪的四个要点。

首先,要建立有效的内外监督制约机制,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尤其是要制定统一的基层财务管理规定,规范财务人员职责,逐级对财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建立健全重要资金物资专项监督管理制度,将农民群众关注的占地补偿、扶贫救灾、低保救济等热点问题,作为检查监督的重点。

其次,要优化资源配置,严把干部选任关。在乡镇基层干部的选拔、选派上坚持择优原则的基础上,要加强对高学历年轻党员干部的培养,特别是要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干部选任上的跨地区化,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第三,要加强思想教育,提升村官素质。要以宗旨意识、荣辱观、法制意识为主要内容,加强对乡镇基层干部的从严从廉教育,强化他们依法办事,“权为村民所用、利为村民所谋”的理念,提升乡镇基层干部的综合整体素质。

最后,检察机关要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力度。要结合办案,突出抓好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农村基层设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同步预防。要认真分析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的发案特点和规律,加强预防对策研究,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预防建议,帮助基层完善管理制度,防止和减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贪污贿赂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文/杨玉民 刘柳)

活动

驻所检察室开放接受群众参观

篇5

2019年以来,XX镇严格落实市、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体部署,紧紧围绕“XXXXXXXXXX”的建设目标,持续开展以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品质提升为重点的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镇域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善。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XX镇基本情况

XX镇地处XX县“北大门”,距县城9公里,与XXX区XX镇、XXX市XXX,位于XXX带的核心地带和重要节点,中河、北河穿境而过,属全县唯一平坝乡镇,地理位置优越。全镇幅员面积XXX平方公里,辖X村X社区XXX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XXX万人。

二、2019年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主要工作

(一)开展道路沿线绿化亮化美化整治。完成了道路沿线绿化提升工作。在场镇树池内移栽木春菊400余平方米,在新增街道安装花箱123个,在XXX、XXX、XXX、XXX4个节点播撒欧洲野花、移栽草本植物约4000平方米,加强了绿化管护。实施了道路沿线亮化工程。在XX村XXX、XXX,双江5、6、7组等村组安装路灯56盏,并加强日常管护维修,保障了群众夜间出行安全。开展了道路沿线美化工作。2019年XXX、XXX、XXX、XXX等26个垃圾桶点位已纳入全县桶点整治范围,已基本建设完成。

(二)加强场镇环境卫生秩序常态化管控。加强了环境卫生日常监管工作。加强对街道、广场、公厕、市场卫生监管力度,高标准完成数字化城管工作。指派专人负责数字化城管处置工作,实现了案件按时处置,无超期无返工数的工作目标。强化了市政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每日组织人员巡查市政设施,对排查出的井盖缺失、道旗移位、工地围挡倒伏等各类问题及时整改,未发生市政设施安全事故。开展了“门前三包”、背街小巷治理、“四大工程”扬尘治理、广告横幅取缔、公厕专项整治、机动车清洗站点排查整治、通讯线路整治等七项专项集中整治工作,整治效果均名列全县前列。

(三)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继续开展农垃分类投放处置工作、院落常态化管理、农村环境卫生巡查整治、最美院落评选活动等工作。对XXXX大院、XXXX村6组等24个院落进行提升整治,同时将彭家、陈家大院等院落纳入整治计划;每月入户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宣传,加深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

三、经验做法

(一)全员参与,凝聚美丽乡村建设合力。

一是多方众筹,保障“整治经费”。资金缺乏,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最大瓶颈。我镇抓住关键环节,争取力所能及的力量,探索出了“村集体主投、镇政府以奖代补、联系部门帮扶、农户适度出资出劳、社会成功人士捐助”的“五个一”经费保障机制,有效整合了农村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植树绿化等涉农资金,打捆使用,集中投入,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是全民公约,激活“参与主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分靠纪律,七分靠自觉。我镇坚持宣传与整治同步,教育与管理并行,采取宣传车、简报、宣传单、标语、公告栏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让农民充分认识到自己才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大的受益者和主导者。同时广泛征求农户意见,建立了从河流到塘堰、从水井到沟渠、从场镇到农村、从田野到家居等方面全覆盖的《XX镇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公约》,并倡议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激活了全镇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广大农民群众从开始的被动,到后来的主动,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全程积极参与,用群众的力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形成了“美丽乡村是我家、建设需要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三是示范带动,树好“先进典型”。身边的先进典型最具说服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最能带动周边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我镇开展了最美院落评比活动,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户室内外环境更加干净,家禽圈养更加规范、杂物堆放更加整齐、车辆停放更加有序,群众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达到了“一个典型激活一片、带动一批”的效果。

(二)建管并重,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联动式机制。成立了以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镇环境整治的部署、协调、检查、督促和考核。同时,配强配齐人员,建立驻片包村制度,做到有专人管、专题协调、协同落实。每季度开展村(社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比,在对比中找差距,在评比中求突破,推动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二是落实捆绑式责任。出台了《XX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镇村组干部考核办法》,明确镇、村、组干部和保洁人员的具体职责,做到工作各负其责、协调配合,构建起从组织、协调到督促、执行、考核纵向全覆盖,从街道、村组到院落、道路、农户(点)横向全覆盖的机制。

三是坚持自治式管理。XX镇共有大小院落共146个,针对院落管理难的问题,我镇建立农村散居院落管理委员会,完善《院落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和《环境卫生管理巡查整治网络管理》制度,探索农村散居院落“六个一”长效管理机制,“标准不下降、持久不走样”,解决了院落管理难的问题。

四是实行销号式整改。突出问责逼效,在制度执行上“真斗硬、真执行”,常态督查,发现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销号整改。对全镇排名、任务完成和进度保持上没有达到要求的,对照考核办法问责,确保目标到点、责任到人、上下同心、共同参与。

篇6

(一)档案法治建设

1、加强档案法规制度建设。贯彻实施档案工作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及时转发并严格执行上级业务规范文件,制定下发了《县档案局“七五”法治宣传教育规划(2016—2020年)》《县档案局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公务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加强县民贸公司档案规范管理的函》《县档案局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认真做好县“8.8”地震抗震救灾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精准扶贫档案片区指导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完善依法行政相关制度。

2、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明确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具体工作的范围、标准、节点,全力做好文件的查阅、利用、服务,确保县政府文件全面清理工作到位。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备案、审查工作,及时清理上报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事项等部门权力清单责任事项,落实责任清单,按时填报行政权力运行情况。及时清理公示本单位机构概况、领导职责、财务信息、法律法规、工作动态、便民信息等政府信息,将档案工作全面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健全执法人员学习教育制度,每年定时进行执法人员审核、培训,要求执法人员做到自己的执法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证据确凿,无越权处罚、变通处罚等问题。

3、深化档案法制宣传。认真贯彻实施省、州《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结合“七五”普法,坚持会前学法,制定年度学习计划,落实学习任务和内容,每年集中学习宪法、档案法规法纪及规范性文件等不少于12次。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依法治县及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结合驻村帮扶、档案业务指导、培训等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活动。结合每年档案法制宣传主题,安排部署“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征订宣传资料,制定下发了宣传活动方案,征文活动通知,发放档案法规宣传资料1000余份。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召开档案法规知识专题学习讨论活动,利用门户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微信、短信等持续发送档案法规知识。进一步健全完善单位“法律图书角”,及时更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涉及法律法规、档案业务、民族政策、惠民知识的书籍、报纸、杂志期刊,为干部职工日常“充电”提供了学法阵地,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知法守法意识。

4、强化档案执法检查。结合重点工作任务,每年开展档案执法检查,组织检查组对全县机关、乡镇开展档案执法检。检查内容包括年度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档案室规范化管理、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和灾后恢复重建档案工作情况等。检查中对存在档案管理方面问题的单位发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限期整改通知书》,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要求,限期进行整改,有效地增强了全县的档案管理意识。目前我县无档案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二)档案资源建设

1、加强档案资源的接收和征集。立足现有的馆藏资源,不断加强民生档案、特色档案、重大活动档案和到期档案资料的接收与征集。十三五期间接收进馆民宗局、财政局、计生局、农水局、永和乡、法院、纪委等20多个单位、乡镇文书档案7832(卷、盒)、会计档案1528盒、项目档案1135盒、诉讼档案2367盒、荣誉、照片、实物、光盘等4000余(张、件),整理接收抗震救灾档案500余盒,整理进馆资料566册。并严格按照纸质档案和数字化副本“双套制”要求进行档案接收。截止2019年12月,县档案馆馆藏档案106个全宗69730(卷、盒)、资料6236册。

2、规范机关档案形成和管理。一是强化日常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工作。每年深入机关单位和乡镇指导督查150余人次。及时转发《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制定下发年度档案工作要点、《县档案局关于加强汛期档案安全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开展档案执法检查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机关档案室规范管理。结合精准扶贫、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档案专项指导督查加强对机关档案室规范化管理工作检查考核,提升档案馆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重点对县人社局、县规划局、县水务局、县卫生局、县防震减灾局等涉民单位进行业务指导督查,帮助修订完善《文件材料收集范围及档案保管期限表》《机关档案分类方案》等档案工作制度,以及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等的规范整理。三是全力抓好机改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档案处置工作。为切实做好机关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的档案处置工作,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档案馆积极作为、靠前工作,主动与县委办、县财政局、县民政局等部门加强沟通,将机改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档案处置工作列入全县区划调整改革议事日程,同研究、同部署。草拟了《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改革中各乡镇、单位档案的归属和流向,处置的范围和内容,强调了档案的鉴定收集归档程序和移交要求,定期开展档案业务制度检查,做到档案应收尽收、应归尽归,有力推进改革进程中档案安全及规范管理。

3、规范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下发《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金融企业业务档案管理规定》等文件,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档案工作,完善以资产为纽带的企业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务。开展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审核,对县自来水厂、大九旅集团、南坪林业局、黄埔电力公司、罗依乡产业园区和高原食品公司等单位进行定期指导督查,并协调组织开展了1期县观光公司档案业务培训。

4、强化重点项目档案的监督管理。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建设项目档案监督指导工作指南》,深化“项目档案工作提升行动”,加强项目主管部门联系协助机制,推进重大项目档案指导、检查、验收工作。针对“8.8”地震,及时制发相关规定、通知,提出工作要求,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做到提前介入,及时协调落实专项档案业务培训、检查,指导项目档案整理、移交等工作,进一步促进项目档案规范管理。组织对县内188个重大项目档案进行了登记,完成了“九寨印象”、水岸豪庭、白水龙水电站移民、鲁能生态旅游、新区市政公共设施提升工程、医药公司商住楼、乡村道路等57个工程项目的档案初验,组织开展了1期专项验收。

5.加强农村档案工作。一是落实《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乡创建以及乡镇、村档案法规、政策的宣讲,积极协调、指导、督查乡、村两级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推进“村档乡管村用”工作,探索解决乡镇、村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巩固村级档案建设成果。结合“双报到”积极开展社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载体为社区提供档案法律法规咨询和业务指导、技术等工作支持,规范社区档案管理。二是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蹲点调研,完成《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对档案部门接收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进馆提出明确要求,安排业务骨干指导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整理归档、检查、验收工作,要求归档材料真实、完整、可靠,整理规范,检索体系齐备。三是部署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结合“驻村帮扶”和“两联一进”开展档案工作调研,完成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调研报告》。转发了《州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实施方案》,与县扶贫移民局联合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文件,对全县乡镇精准扶贫档案检查指导工作全覆盖,指导建立县、乡、村、户减贫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工作,在安乐、勿角试点乡镇开展了重点督导检查。举办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培训会,对全县48个贫困村第一书记,乡(镇)档案专干,22个扶贫专项部门分管领导进行了精准扶贫档案专题培训。

6、档案规范化管理情况。围绕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规范化管理工作,2019年完成县法院档案规范管理晋升“省一级”标准验收认定。县档案馆2012年12月通过“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标准验收。2014年12月县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省级示范县通过验收。目前,县机关档案室工作规范化管理达省级标准83个,村级建档120个村,社区建档4个。

(三)档案利用服务建设

1、推进档案开放工作。制定开放实施细则,对应开放的档案进行认真的鉴定工作,开放了应开放的档案,备有开放档案目录,供利用者自行检索,对利用频繁的重要、珍贵的档案提供了部分复制卷或者副本,坚持利用登记和利用效果,并编制档案利用效果汇编,取得利用实效。

2、强化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提高社会公众服务水平,积极构建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档案馆开馆时间与国家法定工作日数及工作时间相同,并长期坚持采用法定节假日和延时服务方式,积极开展档案、资料的开放提供利用工作,利用形式多样,包括接待来访、咨询、来电、来函代查等利用工作,做到热情服务、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利用群众的满意度。坚持档案便民、惠民理念,积极创新民生档案利用方式,挖掘馆藏资源,编制专题目录,使查阅利用更为方便。认真贯彻《省国家档案馆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办法》,积极协助配合异地查档业务,认真执行利用档案零收费规定,积极为各单位、社会各界利用档案提供优质免费服务,十三五期间为社会各界提供利用档案2917卷次,972人次,为领导决策、低保救助、工龄认定、婚姻认证、房产交易、落实待遇、解决纠纷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原始证据。

3、扎实开展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及时安排部署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完成了《县领导干部职务任免文件汇编(1990-1995年)》《县农村土地经营确权工作文件汇编》《县新城区建设指挥部全宗介绍》《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文件汇编》的编制任务。协助州档案局开展馆藏珍贵档案调研,完成《兰台珍档》一书的素材采集工作。积极提供资料,协助县志办编制完成《抗震救灾志(2008年)》的编制任务。鼓励职工积极写稿,向州局、县委宣传部报送工作信息102篇。结合主题活动,每年编写调研报告、理论文章3篇,为推行政务公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本区域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调研,完成调研报告《关于县级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数字档案建设规划意见,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与本县信息化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向省档案局、县财政争取资金,采购了电脑、复印机、档案密集柜等用品,为调整优化档案管理软硬件环境,搭建数字化档案馆管理平台创造条件。按照年度计划,安排部署馆内档案数字化加工任务,完成文件级目录录入70000余条。进一步完善机关单位电子档案移交接收进馆工作制度,建立电子档案接收平台。积极推广档案管理系统,机关档案室档案管理软件使用普及率达90%,乡镇普及率100%。为档案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五)档案安全建设

县档案馆于2008纳入灾后重建项目,年初施工,2009年底竣工,2010年投入使用。实际使用面积2510平米(其中库房面积1005平米),新馆结构基本合理、配备了一些必要设施设备。“十三五”期间,向县财政争取资金48万余元,增添了档案密集柜和目录柜,为档案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严格执行档案安全保密工作的各项规定,全员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把档案安全保密要求贯穿于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工作的各项环节。深刻吸取国内外重大安全事故教训,进一步筑牢档案安全防线,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档案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管理、档案保密、档案开放与利用等方面对全县17个乡镇、80个部门开展了档案安全大排查。建立了档案安全整改排查台账,健全完善了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及时进行督促整改。县综合档案馆坚持安全消防值班制度、巡查制度、库房温湿度监控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做到每日安全巡查不少于1次,时刻绷紧档案安全弦。档案馆历年无安全事故发生,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六)档案队伍建设

1、抓好党风廉政反腐败工作。结合会前学纪、会前学法和专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求,采取集中学习、自学和送学上门等方式,统筹安排落实学习任务。坚持每周至少1次的政治理论和业务集中学习时间,每年组织集中学习不少于24次,学习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精神,省、州、县各级会议精神,党纪政纪处分规定,以及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部门业务知识规范等内容。通过深入、扎实的学习宣传教育、座谈交流、专题讨论,专项整改活动,切实解决党员理想信念问题,使干部职工普遍武装了头脑,深化了思想认识,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素质能力,单位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工作氛围,为实现“两地一点范、美丽新九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县级部门学习教育要求,结合省、州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积极安排职工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部、人社局、党校、法制办、宣传部等单位举办的培训和知识竞赛。组织职工参加“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网络培训。每年抽派档案馆1-2人参加省、州档案业务培训,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专兼职人员参加省、州档案业务培训。组织单位执法人员参加了网络法治教育学习培训和县普法学习考试。结合年度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专项档案业务培训。举办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培训2期,灾后重建项目档案业务培训1期,县观光公司档案业务培训1期,卫生系统健康扶贫档案业务培训1期,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财政和档案业务培训1期。共计培训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分管人员和档案兼职人员5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档案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有力促进了各单位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县档案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工作亮点

县档案局、档案馆在州局、馆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服务民生为重点,以强化监督指导为手段,以提高档案管理整体水平为目的,全面促进了我县档案事业和谐发展。县档案局(馆),2016年荣获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荣获《省档案》(2016-2017年度)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16-2019年,每年荣获州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三个体系”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文化建设、创新项目、编研等多个单项先进荣誉。在工作中主要抓好了以下几点。

(一)坚持日常业务指导和专项督查相结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每年深入机关单位指导档案业务工作不少于150余人次,并在馆内安排提供整理室,指导乡镇在档案馆进行档案整理归档,档案指导人员及时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解答。结合精准扶贫、机改、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专项工作,及时协调相关单位,组织开展专项档案业务培训和档案督导检查,每年组织1-2次执法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强化为民服务。重点抓好婚姻、社保、医保、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等民生档案的规范管理。及时指导涉及民生档案工作相关部门整理归档,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接收力度,确保民生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保管安全。有序开展馆内民生档案文件级目录录入和民生档案查阅利用检查工具的编制。规范完善查阅利用制度、手续,积极宣传档案法规、政策,切实为群众查阅利用档案提供高质服务。

(三)抓住重要任务,及时部署,早参与、早谋划。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时找准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做到主动出击,早谋划、早参与。比如在灾后恢复重建、机构改革、精准扶贫等工作任务中。档案局及时落实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草拟相关文件,制发管理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举办相关培训,开展专项制度、检查,把档案工作部署落实在前,促进档案工作有法、有规可依,规范管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档案部门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档案工作与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与网络信息时展的新趋势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我县档案工作各项任务按规划得到较好落实,档案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档案馆编制少,人员结构老化,档案专业人员缺乏。二是基层档案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单位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档案人员变动频繁,档案工作稳定性和延续性较差,基层档案工作规范管理得不到持续性保障。三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工作进展缓慢。

篇7

构建包村机制

##县辖25个乡镇、215个村,总面积2200平方公里,人口35万。境内山大坡陡,地薄人多,农民靠天吃饭,增收缓慢,大面积处于贫困状态。2002年初,县委、县政府以学习白河“三苦”精神为契机,果断决策县直部门包村抓产业,从而再度拉开了向贫困宣战的序幕。

部门到一线,四大贫困根源浮出水面。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形成的生物多样性,使产品小而全,难以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二是落后的交通严重堵塞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通道;三是缺少既能吸纳劳动力又能促进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四是没有重点的均势发展,犹于隔靴搔痒,难以实现整体脱贫。

这些来自实际的深入调查和肩负使命的深刻反省,全面触及了##贫困的深层根源。面对久攻不下的贫困,县委作出了以作风建设带动队伍建设,以部门包村促进工作落实,以产业建设推动整体脱贫的新型工作机制。县级领导机关带头,县直部门积极跟进,54个穷村与54个部门“攀亲”,沉寂的村庄出现了部门包村抓产业,干群一心奔小康的和谐发展局面。

为把包村责任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从创新体制入手,常设了考评机构,县委、政府的常务领导分别出任“主考官”,把名目繁多的目标责任制浓缩为业务与包村两块,用40%考核的比例与包村成效挂构。同时悬出重赏奖励包村工作,敲起重锤(惩戒罚单)督促后进部门,使昔日流于形式的包村转化为部门的真抓实干和部门间的包村竞赛。

领跑主导产业

部门包村抓产业走过了“打基础、强优势、提效益”的三部曲。上手第一步,县直部门如猛虎下山般展开茶、桑、羊三大主导产业的基础工作。

山羊产业最“洋”气。20个部门走出“衙门”到乡间,协助村民盖羊楼、买羊羔、务羊草。县农业局率先舞动“羊”头,支持汉王镇安五村建设羊圈200多间,培植牧草1630亩,推广饲草加工机10台,带来了山羊存栏的大提速。县公安局发动干警捐款3万元,扶持燎原乡麦坪村购买基础母羊。县审计局从省审计厅争取资金1万元作为东木乡关庙村发展养羊产业的周转金。得到市民政局和县委组织部扶持的向阳镇银梁村村民杨祥军投资10万元,建起羊舍13间650平方,养羊规模扩大到100只,年出栏30多只,卖羊收入1万余元,最富传奇的是他家饲养的黄羊还返销南江。部门广开财源念“羊经”,累计协调资金500余万元,包帮村内新建羊圈2329间,人工种草3万亩,引进种羊1.2万只,推广饲草加工机械100套,发展养羊大户2000余户,山羊存栏2000只以上的专业大村同步达到20个。像杨祥军这样的养羊大户,把“羊粪蛋蛋”变成其它产业的商品原料,每只山羊还附加产值30元。包帮村养羊产业异军突起,带动全县山羊年出栏聚增至5.6万只,产值翻过2千万元。养羊规模的增大还激活了瓦庙等一批活羊交易市场,成长起一支200多人的“山羊经济人”队伍。如今的##山羊实现了分散饲养,集中屠宰,批量外销。

蚕桑产业添底气。一大批包村部门通过统一规划,高标准实施,扶持包帮村内新建蚕室3456间,新发展桑园5000亩,推动全县年养蚕量平稳升至5.6万张,产茧1989吨,产值3000万元。县林业局一马当先,在包抓的双安乡闹河村兴桑建室置蚕具,一村发种超过1100张,成为全县养蚕第一大村。县纪委巧妙化解退耕还林挤占桑园的矛盾,动员高滩镇百坝村农民将林地中的幼桑集中移栽到好地,紧接着又大规模栽桑50万株。特别是在茧价大跌时,借势建立陕桑305采穗园100亩。这种集约经营,低价位时扩张基地的做法,确保了百坝村在价位高峰时大赚一把。

多轮趋动抓产业,带来了产业基础的迅速扩张,但投资匮乏引发的“刹车”危机,促使包村部门走出第二步——稳二进一强优势。

茶叶产业扬名气。县委、县政府聚焦茶叶产业,果断配套优惠政策,调度了700多万元投入,集中26个部门包抓26个村,连片发展茶园3万亩,占到发展总面积的64%,占到6739亩 无性系茶苗移栽的100%,率先实现了茶叶产业的重点突破,##茶翻过10万亩大关,仅三分之一的开采面积就拿下了6500万元的茶叶产值,古老的茶乡再度绽放异彩。县农办包抓向阳镇合垭村,抢抓退耕还林机遇发展茶园1220亩,全村户均拥有茶园9.2亩,人均达到2.2亩,确保了茶农将主产变主业,实现了生态与产业的有机统一,被市林业、扶贫部门誉为退耕还林促进农民增收的“合垭模式”。县科协两员“女将出征”城关镇塘么子沟村,发展茶园1285亩,创下单村年度发展第一。茶叶产业办包抓向阳镇院墙村,栽植茶园840亩,摘去栽植“桂冠”。

为收获产业成果,走出“只见栽树不见林”的发展阴影,县委、政府首次将农技培训、产业管理纳入包村考评。部门包村科学地踩出了抓管理,提效益的第三步。驻村部门通过送科技下乡、现场培训、专家指导、相互交流和实践探索,走活了农技培训一盘棋,包帮村内2万农户的主要劳动力熟炼掌握了一到两门产业技能。茶叶产业管理过程中,改造低产茶园2.4万亩,培育示范园0.5万亩,新增87个名优茶加工厂。依托标准的建园、管理和制作,##富硒茶在全省第一个通过了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同时高标准管护桑园2万亩、桔园1.4万亩,使桑更壮、桔更甜,农民获利更丰厚。

管与不管大不一样,以茶为例。2002年以前发展茶园9246亩,通过林业部门验收的只有2500亩,存活率为27%。这一情况迫使##决策层思考,一亩茶500元的苗木投入,损失6700亩,就意味着300多万元的农村主导产业投入打了水漂!把管理目标与部门责任捆到一起,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水利局包抓蒿坪镇金石村发展无性系丰产茶园400亩,配套抗旱水窖91口,并定期灌溉追肥,定期定型锄草,把新建园管成了示范园。其他部门借鉴后又添加了补苗措施,确保了全县2008年栽植的4600亩茶苗,棵棵成苗,块块成园。

突破基础瓶颈

“行路难、照明难、饮水难……”正是部门包村初始阶段##农村的真实写照。包村部门倾其自身所有、力求各方支援、发动群众自己动手,演义了贫困群体生存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全新变化。

202公里乡村公路,25座人行桥和100余公里硬化人行路,使党心民心贴紧了,产业基地拉长了,包帮村的产品变俏了,群众的心气变顺了。县工会援建的金川乡桐安吊桥竣工的那一天,沿河两岸的数百名群众拉开喜庆的花鼓调子向包村部门致谢。交通局长出身的工会主席扑下身子发起公路建设接力赛,桐川村的公路实现了外接县道,内连院落,组组通达。人大办包村更是把公路修进了西瓜园,修进了林果园。文化旅游局包村不忘老本行,与焕古镇东红村的农民一道打持久战,把公路挺进了米仓山,久藏深山人未识的陕南佛教中心——东明庵的旅游开发成为现实,而走在政府办包抓的洞河镇马家庄村的梯子路上,恰似到乡间旅游。

225杆公里农电网改造,承载着国家2000多万元的国债投入。2万多农户一年省下100多万元电费支出,并从此与城镇居民同网同价,这不是天方夜潭,而是电力局与驻村部门携手给群众点亮的明灯。县局采用上访人的执着,感动了电力部门,他们在全部改造工程验收阶段,以用于验收“补课”的准备材料,共同促成城关镇楠木村搭上了网改末班车。在这之前,当县委、县公安局、县电力局的领导踏上燎原乡麦坪村这方偏远的土地时,群众照电的凄苦情景和盼网改的迫切愿望,同样打动了领导机关和项目单位,才有了省市对##农网改造项目的一再追加。尽管还没有光顾到所有的村庄,但先改的农户,已从心里亮堂起来。

部门包村三年间,领着群众新修堰渠35km,新修河堤5km,新修水窖4200口,新修农田3700亩,真正把清泉送进了群众的灶台前,把水毁地造成了群众的保命田。

县财政一直是一个“要钱吃饭”的单位,但他们自从包了瓦庙镇房村以后,心里就多了一份牵挂。瓦房村是“7.13特重灾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户人居环境极差。财政局领导多次到省市扶贫、财政部门“要钱支农”,争取到61.3万元的资金投入,保障了70户451人整体搬迁。县环保局包抓绕溪乡红庙村期间,协助散居高山的195户779人整体下移到条件较好的低山居住,创造了省政府肯定的“红庙扶贫模式”。采用扶贫搬迁与救灾迁建相结合,部门包村已促成750户2900人从茅屋和救灾棚中挪出。

促进综合发展

从资金扶贫到产业扶贫,再跟进智力扶贫,部门包村与时俱进调思路,农村综合发展开新篇。

产业的路子走宽了。茶叶产业吸引“主攻手”,其他部门不甘作“陪衬”,千方百计引导包帮村发展魔芋1.1万亩、药材7000亩、秦巴硒菇2.6万平方米、柑桔5千多亩、商品疏菜3000亩,##农村出现了多个既有一村一品特色,又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的经济强村。县委宣传部包抓的洞河镇石家村,农民进城一挑菜,回家一百元,充分享受到务菜的甜头。县纪委引导一村连片发展魔芋600亩,立起了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司法局在广城乡万兴村指导村民成功发展烤烟650亩,使##烤烟在徘徊中露出一线希望。县妇联穿针引来世界宣明会的援助,使包村工作与国际“接轨”。县政协依托当地资源,推行转移农民即富裕农民的新理念,引导城关镇天星村200多名劳动力就近挣大钱。

篇8

统筹规划

由于赛区设置相对分散和涉及跨行政区划,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更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时间紧迫,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和统筹部署。

在组织上,要充分发挥冬奥组委职能,强化三大赛区筹办工作统筹和沟通协调,科学界定各部门、各赛区、各层级政府的职责。加快研究制定2022年北京冬奥会总体规划以及相关行动计划和专项规划,明确各项重大筹办任务、重点建设工程的建设时序、责任单位、时间节点以及资金筹措方案,加强赛区筹办建设、赛时综合保障、赛后利用开发的整体统筹,优化提升交通、环境、服务、安全、应急等全方位保障能力。

在空间上,要站在区域协同发展的视角上,对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崇礼赛区进行整体规划,结合冬奥会赛事需求及赛后利用开发的需要同步考虑对三大赛区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进行适度必要的调整,统筹布设各赛区冬奥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设施、基础配套设施、生态环境设施、应急救援及安保设施等,统一规划跨区域交通、生态、产业等重大项目,合力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带。

在时间上,做好场馆投运、重大配套工程竣工、各项测试赛、冬奥会开闭幕式等时间节点的衔接,倒排工作时序,提前进行赛时运营和赛后利用开发的策划工作,在赛区规划、场馆设计、配套设施布局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和融合体现赛时需求和赛后利用的需要,做好规划设计功能、赛时运营需要和赛后利用开发需求的统一,避免规划设计脱节而导致赛区运营管理和后期开发利用上的不便。

文化引领

冬奥会是集体育比赛、精神传承、文化交汇、价值共享、理念传播等于一体的国际盛会,是举办城市传递发展理念、体现文化韵味、展现精神面貌的重要平台,文化和理念的传承相比赛事本身的影响更为深远。

为确保把北京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强调了“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重要理念。

这些理念如何在冬奥的筹办中得到体现与传承?

在比赛场馆、奥运村、基础配套设施等设计建设上,应注重先进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的集成利用,加大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产品的示范推广,注重设施的赛事保障、生态环保、技术示范等功能融合,力求打造成为集实用和美观、创意和创新等于一体的城市新景观,积极试点建设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更好服务于赛事举办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应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办奥、共享办奥,广泛开展国际交往礼仪、文明行为规范、国际语言交流、城市精神风貌等提升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注重冬奥会相关设施人性化设计,提高设施的文化内涵和便利程度,加快冰雪运动发展和普及,提供国际一流的参赛服务、观赛体验和冰雪普及的软硬件环境,实施赛区周边地区扶贫攻坚计划,带动周边地区尤其张家口贫困人口脱贫摘帽,提高各类人群的获得感。

要加强与国际奥委会及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沟通合作,积极引入国际各方资源,提升在冰雪设施、赛事管理、体育竞技、运动普及、赛后开发等组织能力。促进奥运文化与赛区当地的皇城文化、长城文化、春节文化、民俗文化、冰雪文化等交汇融合,策划以冬奥会为主题的各类活动,积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展示东西方文明成果,营造文化韵味浓厚的冬奥会氛围。同时,以体育赛事为交流媒介和沟通平台,集聚一批国际高端体育资源,拓展国际体育交往中心职能,丰富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内涵。

须积极响应《奥林匹克2020议程》,本着注重实效,精简办赛的原则,精心策划、科学设计和合理组织,不铺张浪费和片面追求宏大场面,注重与区域发展战略融合,加强与世园会相关重大项目衔接,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多建临时设施,尽量减少新建设施和固定设施,严格预算管理,强化过程监督,控制办赛成本,充分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进行建设和赛后利用,提高投资综合效益。

协同融合

筹办冬奥应着眼三大赛区赛事需求和举办城市发展目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切入点,立足三地资源禀赋特色、产业结构差异、经济发展阶段等,在更大时空尺度、更高标准下系统规划和统筹布局跨区域重大交通、能源、生态、科技、产业、冰雪、服务等设施,加快京张高铁及相关支线、兴延-延崇高速通道、官厅-永定河流域治理、环首都国家公园环、陕京四线等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京西北科技创新辐射带、京张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带、延怀葡萄产区、延崇国际冰雪度假区等建设发展,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建共享、产业链式分工协作,共同打造冬奥经济圈。同时,应建立跨区域的赛时保障机制,加强合作沟通和协同保障力度,研究制定冬奥会赛时交通、环境、安保、医疗救急等保障方案,调动各方力量,加强综合调度和组织落实,保障冬奥会赛事顺利进行。

在保障赛事举办需求同时,更要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需要,促进三大赛区与举办城市有效互动,最终实现冬奥会与城市发展目标的全面融合。在北京中心城区,结合冬奥会筹办,要创新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智能化与信息化水平,加快非首都功能疏解,打响治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的攻坚战,以冬奥组委入驻为契机带动首钢园区转型开发,加强冬奥遗产综合利用,加快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延庆要做好冬奥会与世园会全面衔接,促进小海坨场馆群与延庆新城全面融合,提高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质量,合理策划小海坨场馆群赛后综合利用,带动冰雪产业、旅游休闲等冬奥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国际一流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水平。张家口要把握冬奥会契机,强化与首都对接,带动城市形象、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生态质量等全面升级,建设一批特色冰雪风情和旅游休闲小镇,打造冰雪旅游、装备制造、产业服务为一体的冰雪产业链,将崇礼打造成为东方达沃斯,努力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美丽乡村全部覆盖的发展目标。

综合利用

要处理好赛事需求、赛后利用、举办城市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应提前制定合理的综合开发计划,超前考虑比赛场馆、奥运村等设施的赛后利用问题,最大限度盘活利用赛后的奥运资产。

筹办过程中,政府应提前确定各类场馆及非场馆设施赛后利用功能,充分考虑赛后利用和开发方案的个性化和细节性需求,注重后期引入高端商务、休闲度假、体育培训、文化创意、会议会展、冰雪产业等新功能元素,避免规划设计、建设方案与后期利用的脱节。

比如,在滑雪赛地设计上要考虑赛道技术特色、赛后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相融。在筹建奥运村和媒体中心等设施时,要考虑赛后的商业运营,注重引入公寓住宿、商务服务、特色餐饮、购物娱乐等功能元素,要注重综合商业业态的深度开发。

在冬奥组委驻地后续开发方面,要汇聚国际和国家层面的高端体育要素资源,大力发展体育赛事服务、体育休闲娱乐、体育中介服务等为特色的体育服务业功能区,打造国际体育交往中心。

市场运作

冬奥会作为国际重大赛事,具有极大的市场开发价值和潜力,对各类社会资本都具有巨大吸引力,成功的市场开发是多元化筹措冬奥会建设资金和平衡冬奥会投资成本的重要途径,也是冬奥会成功的重要评价内容。

篇9

局党组对今年开展政风行评评议工作十分重视,3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并决定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为契机,全面推进行风建设,提升交通行业形象。我局将评议工作由局机关、局属事业单位延伸扩展到全行业,提出了“统一组织、上下联动、内外结合、面向社会、群众参与、评议系统、覆盖行业、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纠建并举、注重实效”的总要求,作为开展行评的指导方针。

6月2日,我局组织召开交通行业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动员会。参加这次动员会议的不仅有交通系统的干部职工,还有全区道路运输企业、公交及出租车企业、船舶运输企业、港埠企业和重点汽车维修企业的100多经营者。局党组在会上明确要求:局机关和各二级单位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要同正在开展的“双争”活动结合好,主要目的是改进干部的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高队伍素质,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整个行业的行风建设,主要是要求各交通企业同区委、区政府正在组织开展的城市文明创建工作结合好,狠抓软件和硬件建设,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

我局印发了《交通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设施方案》,明确了系统政风行风评议的目标和要求,同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文,在全行业组织开展评选“诚信交通企业、优质文明服务车船、交通文明使者”等评比创建活动。通过这一创建活动,以期达到实现交通运输优美环境、优良秩序和优质服务的目标,全面提升交通行业的服务水平。

动员会后,交通系统13个二级单位层层召开了动员会,做好宣传发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自查自纠;同时,分别组织召开了出租车行业、公交运输企业、汽车维修企业主和港埠企业行风建设动员会,全面部署安排企业行风建设工作。通过深入宣传动员,使交通行评开展真正做到了内外结合,系统和行业整体推进,行风建设拓展到了整个行业。

(二)在征求意见方式上,内外结合进行

我局做到了征求范围广,征求意见全面,认真开展了“八评”。

一是请上级领导评。我们主动向市交通局领导和区分管领导汇报交通系统的行评开展情况,征求区级领导、市交通局及各级主管领导对交通工作提出的意见6条。

二是请代表、委员评。6月29日,我局主动邀请今年提出建议和提案的43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召开座谈会;局班子全体成员分别参加了12个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团组织对交通工作的评议,共征求到关于公路建设,公共交通发展和安全管理方面的意见23条,并及时整改到位17条。

三是请监督员评。从5月份开始,交通系统各单位召开各个层次的监督员座谈会12次,有89名监督员参加了座谈。共征求意见35件,及时整改到位11条。

四是请服务对象评。局机关、运管所、征稽所、客管处和海事处分别邀请出租车司机、运输企业和水运企业代表召开座谈会4次,121人次参加,还印发征求意见1000份,征求意见36条,及时整改19条。

五是请乡镇(街道)和部门评。我局实行党组成员分片联系乡镇,每个成员到各乡镇(街道)征求意见,重点走访征求了区发改局、财政局、公安局、林业局和建设局等部门,收集意见26条,并及时整改22条。

六是请老干部评。通过每月一次的老干部活动,征求离退休老干部意见3条,对老干部提出的解决子女就业、住房维修等问题,全部及时整改落实。

七是请农民群众评。我们组织党员干部到高场、伍厢庙、普溪、背马山、柏家坪等村走访农民群众130户,组织农民代表座谈8次,征求意见25条。

八是请内部干部职工评。通过组织召开民主

生活会、职工座谈、基层支部书记和党员代表座谈会以及交心谈心活动,征求对局党组和各级班子的意见18条。

通过开展“八评”,我局的行评征求意见做到了全面充分,掌握情况准确,为梳理和制定整改措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上下联动,深入推进

在第一阶段,我局主要从三方面上下联动。

一是市和区联动。我局不仅是全区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重点部门,也是全市交通系统和全市交通行业行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征求意见时,邀请了市交通局、市运管处、市公路局和市征稽处领导分别参加局机关和二级单位的监督员座谈会。不仅征求了对我局的意见,也全面了解了全市交通系统和其他兄弟县、市、区交通局的好的做法,掌握了全市交通行业普遍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从而对我们征求意见起到了启发和促进作用。如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和我局共同针对行评中发现的鸦鹊岭新场村硬化村级公路使用劣质水泥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的问题举一反三,从中查找出了当前全市村级公路建设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并迅速研究措施整改,有效加强了全市农村公路质量管理。

二是局机关和基层单位联动。局机关是交通系统的行评工作的龙头。在评议中,我们注重发挥局机关在行风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做到行评组织开展督办到位,方法灵活多样,不走形势,不走过场。局党组主要领导逢会必讲行评,分管领导半月一次会议督办,每周到各单位现场督办一次;局行评督导组坚持每周一督导,每周一通报,宣传先进,促进落后,使基层评议与机关同步跟进。

三是评局长、评班子和干部自评联动。在行评中,我们抓住区人大评议局长李国柏这一契机,认真按照区人大要求,从召开动员会、组织内部评和参加乡镇评到区人大综合评等各个环节,部署周密,程序严密,效果良好。不仅评议了局长个人,也评议了局班子,评议了交通行风,发现了干部群众关注的一些新问题。

同时,我们严格按照区委组织部召开各级班子民主生活会的要求,精心制定方案,要求每个班子成员必须撰写书面剖析材料,特别强调只找思想和作风问题,不说个人成绩,并制定整改措施,使每个干部在行评中查找自身在思想、工作和服务方面的不足,将个人问题和行风问题对照,对号入座。交通系统各单位认真组织开展“五型”干部大讨论,对照“双争”和先进找差距,促进了干部思想作风的转变。

三、查改并举,同步推进

我们通过对收集的意见进行初步梳理,归纳了4个方面的问题,并区分难易,边查边改,查改结合,及时解决好一些突出问题。

(一)抓住农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迅速整改。我们通过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农民群众提出的意见梳理分析,发现有的盼望硬化村级公路,有的对农村公路硬化后养护问题担心,有的感到乘车不便。对此,我局自我加压,将今年的农村公路硬化建设目标由区政府初定的200公里调整到400公里,力争完成500公里,并加大组织引导和资金筹措、项目争取力度,今年争取村级公路硬化项目资金计划和通乡油路改造项目总里程居全市第一位;目前,已经组织完成村级公路硬化212公里。我们还积极争取区政府同意,将我区1000公里的村级路养护纳入财政预算,今后将逐年增加里程和补助标准,解决了农村公路长期养护资金不足的问题;我们争取政府支持,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小鸦路维修和柏临河大桥建设的问题,及时组织农村水毁路的修复,消除了一些通客车公路的安全隐患。我们推行“车头向下、村口始发,四定一挂、程序简化,通村达户、平安到家”的服务理念,降低客运经营门槛,在下堡坪乡开展农村客运试点,总结经验,制定符合夷陵区实际的乡村客运规划,变“堵”为“疏”,实行路、站、运一体化;力求在3到5年内,逐步开通多数通村客运,让农民不仅要走上水泥路,还能坐上安全车。

今年,我们继续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借脑扶智”,为分乡高场村聘请一名农业技术员常年驻村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帮助高场村发展柑橘20__亩;请柑橘专家袁昌忠为农民讲课,印制3000本技术手册送到农民手中;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化肥种子、贫困学生就学、村级公路建设、种养殖业发展、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和解决水污染等许多具体困难,支持该村的发展,帮助农民增收。真诚的帮扶赢得了群众的心,300多名农民群众还联名给区委、区政府递交请功信,送来锦旗,要求为交通局记功。

(二)抓住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迅速整改。我们通过对市民提出的意见梳理分析,发现他们对提高出租车和公交服务档次和质量十分关注。对此,我们积极争取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推动完成了130台出租车车型的更新,对101路公交也实行无人售票,增加城乡结合部的公交班次,并争取区政府支持,上半年将公交纳入财政补贴,解决了老人、残疾人和军人免费乘车的问题;同时,加强驾驶员的教育和管理,加大市民投诉查处力度。如有市民反映金通客运公司一客车将一武汉籍老年乘客甩掉的事件发生后,我局立即责成运管所调查,对该公司罚款20__元,公开道歉,并停止新增线路审批一年。

(三)抓住服务对象关注的难点问题迅速整改。我们通过梳理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重点针对少数交通执法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姜家湾费收站人情车问题、非法运输突出和油价上涨后出租车及客运运价问题进行深度整改。

我们通过案例教育广大职工,促 进行风建设。一是整改执法存在的问题。我局抓住太平溪交管站个别执法人员在收费过程中行为粗暴的问题及过去交通系统行政执法出现的一些反面典型案例,用案例剖析教育全体执法人员,提高了行政执法培训的效果。我们对姜家湾费收站人员进行了大轮换,进一步规范了月票制度。针对黄花交管站代中介组织收费,引起乡镇干部误解的情况,局主要领导及时同乡镇领导沟通,责成黄花交管站整改,确保今后不再代任何组织收费。

二是规范服务,提高效能。在服务观念上,增强全局观念,倡导交通工作“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必须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理念,促进交通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的大转变。在服务机制上,修订了《交通系统三个文明建设考核目标责任制方案》,增强对各项工作考核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交通系统凡能纳入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均纳入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各单位进一步完善了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完善工作程序、服务标准,实行首问负责制,规范服务行为,提高了办事效率。我们还组织到区国税局学习经验,完善各项制度,提高行政效能。

在服务手段上。我们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法,做到诚信服务、便民服务、文明服务。今年,我局改版了交通公众网,搭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使机关工作更加便捷公开、规范高效;海事部门简化办事环节,规范办事程序,推行上船签证;如征稽所每月实行短信告知车主缴费,并在全省率先使用“PDA移动征费系统”,上门服务方便边远山区和不方便前来大厅缴费的车主;运管所成立便民小分队,主动上门为300多家维修业主审验办证,受到服务对象的欢迎。黄花交管站争取下堡坪乡党委、政府支持,将每月8日定为“四小车辆”的“规费缴纳日”,上门到各村村委会集中统一征收规费,让3000多“四小车辆”车主主动在自家门口缴纳各种规费,改变了过去规费入库难和车主缴费难的问题,在方便车主的同时提高了规费的实征率。

在解决具体困难方面。我们积极向上反映,争取对我区出租车、公交车和客车补贴近70多万元,受到服务对象的欢迎。今年,我们进一步整合执法力量,加大了对非法运输的打击力度,在执法过程中坚决做到程序、处罚公开,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说情风,积极配合取缔了“残麻”,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抓住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迅速整改。我们通过梳理内部职工提出的问题,重点针对二级单位和基层干部职工反映的少数班子战斗力不强等和局机关招待费过高等问题认真进行整改。

一是做到公平、公正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局班子成员每个月轮流到各二级单位办公一次,同基层干部职工交流和沟通,了解基层职工思想动态,解决了待遇不公等实际问题。

二是狠刹大手大脚的不正之风。针对20__年机关招待费过高的情况,我局在倡导节约的同时,修订了接待制度,制定机关招待费下降20%的指标,并分解到月进行考核,费用超支不补,使接待费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下降。严格限制交管站公务用车,凡是有2台车的交管站收回一台车变卖,确定交管站工作经费下降20%的控制目标,使人头经费比去年降低5000元。目前,机关正在推行宿舍水电社会化改革,以堵住多年来机关用水用电方面存在的漏洞。

篇10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驻市有关单位:

7月20日至24日,市政府组织3个督查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等方式方法,对各乡(镇、街道)和市供电公司、市工商局、市农机局、市交通局、市经贸委、市质监局、市水利局、市东山工业管理区、市龙岭工业管理区、市规划建设局、市公安局、市公安交管大队、市公安消防大队、市教育局等14个部门和单位今年以来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情况进行了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思想认识方面。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普遍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高度重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和今年“安全生产年”活动特别是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传教育“三项行动”的要求,结合实际组织实施。隆木、横市、麻双、十八塘、凤岗、横寨、赤土、龙回、蓉江、东山等乡(镇、街道)及市经贸委、市公安交管大队、市规划建设局较好地坚持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有部署。

(二)工作责任制方面。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单位普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围绕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以下达文件、签订责任状等方式,层层明确工作责任制。市经贸委、市东山工业园管理区实行领导包片、一般干部蹲点具体企业的方法落实全员工作责任制;市龙岭工业管理区与园区每个企业签订安全责任状;市教育局在全系统实行了学校安全“一票否决”制。

(三)工作计划安排方面。大多数乡(镇、街道)、部门和单位能根据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做到了既有年度、季度的全面安排,也有针对某一项工作、某一问题、某一薄弱环节、某一特定领域进行专项整顿治理的具体布置。市公安交管大队、市规划建设局能紧跟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制定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四)工作基础建设方面。在机构、网络建设上,隆木、横市、大坪、麻双、唐江、三江、镜坝、朱坊、太窝、横寨、赤土、浮石、龙岭、蓉江、东山等乡(镇、街道)基本保障了经费,强化了安监站的建设;市教育局在赣州市教育系统率先设立了安全监察科,专门负责学校安全监管;市公安交管大队加强了3个农村中队的建设,以应对乡村道路交通安全趋于严峻的态势。在业务培训上,隆木、横市、大坪、麻双、龙华、浮石、龙岭等乡(镇)今年组织了2次以上对村(居)安全信息员的专门培训,市公安局组织了2次基层派出所民警的消防安全监管业务技能培训。在信息管理上,横市、麻双、蓉江等乡(镇、街道)和市公安交管大队、市规划建设局建立了对监管对象的较规范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内容,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研判,较好地发挥了信息支撑保障作用;市教育局通过开发、使用“学校安全台账网络管理系统”,提升了对学校安全的动态管理水平。在日常宣传教育上,市公安交管大队在5个职能科室(中队)专门设置了教育室,用于在办牌、办证和违法违规处理等环节中,加强对驾驶员等相关人员的宣传教育,同时,投入1.8万元专项资金,在市电视台常年播放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广告;市交通局通过加强日常的检查,督促运输企业、客运站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全员安全学习活动;市龙岭工业管理区通过在园区、企业设置宣传栏强化了日常宣传教育。

(五)“三项行动”方面。多数乡(镇、街道)、部门和单位能按照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部署和要求,将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传教育“三项行动”摆在重要位置,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加以组织实施。对下一阶段工作,一些单位和部门在总结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制定了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措施。市公安局制定了涉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并计划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治理;市公安消防大队为配合推广东山街办坪塘村家具产业消防安全整治示范点的做法,计划在8月底前制作5000张《危险就在您身边》宣传光牒发放至家具生产企业;市公安交管大队制定了《大力整治交通秩序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市工商局通过进一步把好注册登记关口,强化无证无照的执法治理;市规划建设局根据当前气候特点,制定了高温季节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的专项整治措施。在“7·3”特大洪灾后,大多数乡(镇、街道)、部门和单位进一步强化了防范自然灾害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工作措施。

二、主要问题

从本次督查情况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多数乡(镇、街道)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没有做到日常化、常态化。检查发现,乡(镇、街道)安监员日常工作不是以安全生产监管为主,而是以其他工作为主;一些乡(镇)安监员因工作变动频繁业务不熟,多数村(居)安全信息员往往形同虚 设。这些问题使乡(镇、街道)难于掌握辖区安全生产动态情况,不利于依法依规加强日常管理。

(二)相当部分的乡(镇、街道)、部门和单位开展工作不认真、不扎实、不深入。个别乡(镇、街道)、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还停留在发文、开会层面,在检查档案、资料,特别是检查相关台账中发现,大坪、十八塘、镜坝、朱坊、太窝、横寨、赤土、浮石、龙岭、龙回、东山等乡(镇、街道)各项台账内容不健全、不规范,隆木、坪市、大坪、龙华、唐江、凤岗、三江、镜坝、朱坊、太窝、横寨、赤土、龙岭、龙回、东山等乡(镇、街道)和市经贸委、交通、水利等部门台账内容更新不及时。乡(镇、街道)、部门和单位普遍存在安全生产隐患台账只有查出隐患的记录而没有整改结果记录的现象,对安全生产隐患的治理或督促治理不及时、不彻底。

(三)监管方式方法上仍有诸多的不适应。在组织领导方面,多数单位主要领导日常满足于行政命令和听汇报,深入实地调查研究不够;一些监管部门和单位内部缺乏沟通交流,主动协调配合不够,严重地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宣传教育方面,除依法依规组织任职资格培训教育方面执行较好外,其他宣传教育工作未当作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引起足够重视,工作主动性不强,多数是被动应付,普遍缺乏计划性、持续性。在执法监管方面,对已下达整改指令的但拒不执行的监管对象的处置办法不多、力度不够;各行业领域在查处带有普遍性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中,未树立执法权威性,处置效果不明显。

(四)行业主管和专项监管、部门执法监管和乡(镇、街道)属地监管的联动联管机制难于有效实施。今年只有唐江、浮石、蓉江等少数乡(镇、街道)对自行组织检查发现的隐患(问题)移送1至2次至相关执法部门处理。道路交通、消防、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实施后,一些相关部门未及时调整和履行好监管职责,出现了监管的空档和缺位。执法部门间职权争执和工作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因协作配合不力、监管缺位,造成行业领域安全问题(隐患)突出、源头治理乏力。道路交通领域,农村地区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和摩托车超员现象突出,工程车辆无牌运输、厂内叉车上公路行驶现象突出,机动车超速、客车超员及疲劳驾驶、酒后驾车现象时有发生,公路交通安全“三同步”未按规定实施,增加了隐患治理难度;电力设施保障领域,架空电力线路等设施保护区内兴建建筑物、构建物现象突出,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线三线交越、搭挂现象突出;家具生产、服装行业等行业家庭作坊式企业点多面广、安全保障条件差、员工流动性大且安全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服装行业“三合一”现象较严重,消防安全监管难度大;建筑、特种设备、电力安全等行业劳动组织中,无资质承包、无资格派遣现象十分普遍,造成死亡事故多发。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和单位要以本次督查为契机,全面总结分析今年以来本乡(镇、街道)、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情况,增补措施,提升监管水平。要坚持每月的安全生产例会制度,认真开展查责任落实、查协调配合、查治理成效、查信息管理、查宣传教育的“五查”行动,推进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二)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各乡(镇、街道)、各工业管理区及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消防、学校、电力、民爆器材、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水利、冶金和防自然灾害的防雷、防洪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部门和单位,从本月始到年底,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篇11

2009年5月20日,第十二届科博会隆重召开,几届元老的大用软件再次亮相。从当年的“初出茅庐”的新秀,到今天舞台上的主角,也不过四五年的时间。创新不止、惊喜不断,在这里都不再是传奇,因为,这就是科博会,这就是中关村!而这次不同的是,中关村将以一个全新的形象亮相科博会――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亮相科博会

3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刚刚度过20岁生日的中关村,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承担起了时代和国家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世界第三次科技浪潮中崛起的一批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以打破制度,大胆创业而闻名全国。20年风雨兼程,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创新体系,被称为“中国硅谷”。然而,面对着当前环保、网络游戏、文化创意等一批新兴产业日渐展现出新的生命力,面对着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洗礼,已到盛年的中关村能否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进一步激发创新和创业的活力?如何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如何进行股权激励支持研发人员创业?

“这些问题都正在或即将困扰千千万万个科技创业者的制度障碍,成为困扰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顽石与坚冰。” 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说。

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批复文件释放出鼓励创新创业的强烈信号。文件明确了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的战略定位,发展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并指出支持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8条政策措施,包括开展股权激励试点、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经费中按规定开支间接费用等方面的试点,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研究进一步促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的税收政策,组织编制发展规划,支持北京市开展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试点和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研究机构。

根据《批复》的精神,中关村将力争在以下六个方面做出示范: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创造出数量更多、水平更高的自主知识产权;要发挥科教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推进“产学研”的结合;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做贡献;要在投融资、信用、担保、产权交易、中介服务、政府采购、政府职能转变等机制体制创新方面走在前列,为高新技术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大力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成为首都高端人才就业创业的聚集区;要进一步推动国际化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关村品牌走向世界。

“试点,意味着我们有机会为世界难题寻找中国解法。一旦有所突破,将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戴卫说:“中央将当前困扰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瓶颈作为突破口,鼓励制度创新,大胆尝试,这将鼓舞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热情,对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和国家长远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中关村:危机前大显身手

1999年,还在规划建设阶段的中关村科技园区,首次以“中国中关村”形象组团参加“北京国际周”(科博会前身)。从那时起,中关村以其数不尽看不完的“新玩意儿”,频频成为科博会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给科博会吹来一股又一股新风:

2002年,中关村1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签约第五届科博会,签约总额超过130亿元人民币;

2004年,主题展现中国及国际领先的智能化、数字化前沿科技,中关村确立创新方向;

2005年,“自主创新 中国创造”让人们充分领略“Made by China”的风采;

2007年,改变单一企业参展模式,首次带领“百家创新试点企业”参展科博会,聚焦优势产业;

2008年,在“引领创新・助力奥运・走向国际”的主题下,中关村连续第三次荣获由专业观众评选的科博会“最具人气展区奖”;

……

毋庸置疑,中关村已经成为北京科博会上一张亮丽的名片――他就像一个魔术师,充满了创意和惊喜,从来都不会让观众失望。如果说11年前的初次亮相,目的还在于推介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让人们认识、了解中关村,那么如今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华彩登场,则是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的先锋,全面展示园区在推进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科技竞争力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本次“中关村自主创新成果展”将以“科技保增长,创新促发展”为主题,分为“科技中关村、生态中关村、活力中关村、e中关村”四个主题展区,涵盖了园区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领域。共有150余家企业的近千件高新产品参展,其中既有华旗、汉王、水晶石、科兴、碧水源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又有创毅视讯、北大千方、人大金仓等代表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创新活力的高成长企业。参展产品和项目中,90%以上拥有一项或多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60%以上获得过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重点新产品等荣誉,以及参与科技攻关、863、973、火炬计划等重大项目研发。通过突出展示中关村的关键技术、前沿产品和自主品牌,凸显领军企业的核心价值及带动作用,展示自主创新对优质企业的全面支撑以及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此外,中关村展区还将设立政府采购项目区,突出展示园区推动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试点工作,推介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并纳入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技术与产品。通过科博会这一国际化平台,推广自主创新产品,为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开拓市场,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中关村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同时,设立示范区专区,重点展示《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的内容和主要精神,明确中关村新的战略定位、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建设示范区的8条政策措施,并大力宣传园区帮扶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等。

扛起中国自主创新大旗

中关村尤其注重挖掘“新面孔”,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和成长的沃土。每届科博会都有大量的新兴企业崭露头角,而本次首度亮相的企业比例更是达到了70%。然而,参展企业换了一波又一波,不变的是实在的创新技术。从2004年的“高科技・新生活”,到2005年的“自主品牌・中国创造”,从2008年的“引领创新・助力奥运・走向国际”,再到今天的“科技保增长 创新促发展”――创新成了中关村永恒的主题。

自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计算机汉化起步,中关村的技术创新逐步扩大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等技术领域,并取得了众多重大创新成果。汉字激光照排、联想汉卡、中文搜索引擎技术奠定了我国信息化应用的基础;龙芯、星光、众志等自主知识产权芯片,以及离子注入机、刻蚀机等集成电路制造重大装备的产业化填补了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空白;TD-SCDMA标准使我国第一次拥有了在全球通信领域的话语权;非典疫苗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人用禽流感疫苗的研制与发达国家同步;蓄热式燃烧、脱硫脱硝、高压变频等节能减排技术每年为国家节约大量能源;生物膜污水处理、餐厨垃圾处理实现了污染治理和循环利用;英纳高温超导线材使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

中关村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和项目等领域得到了应用。一批企业参与了“”系列火箭、“神舟”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的技术研发;一批解决方案在国家的电子政务“金字工程”、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核电站建设当中应用;六大类上百项自主创新产品应用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汶川地震中,中关村企业提供了灾区卫星图像、信息分析、移动通信等服务,参与制定实施了堰塞湖解决方案,承担了应急指挥决策的系统建设和灾后重建等任务,为抗震救灾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1988年以来,中关村企业所获得的科技进步一等奖累计已经达到11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20项,国家标准达150余项。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达到了16000件。中关村每年技术交易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60%以上输出到北京以外地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关村完成技术研发后,在外省市建立了产业化生产基地和销售分中心,直接带动各地经济发展。可以说,中关村引领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潮流。

当然,自主创新不单纯是技术创新。根据《批复》指示,中关村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过程中,将开展股权激励、科技金融改革以及民营科技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创新试点;把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研发人员股权激励等当前困扰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瓶颈作为突破口,大胆尝试,进行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鼓励企业探索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创新创业文化发展,从而形成一个促进企业发挥创新活力的独特氛围。

迈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20多年来的创新发展,不仅使中关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创新特色的区域,更让它在国际化的征程上迈开了脚步,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近年来,中关村显示出了更加旺盛的活力,靓丽身影频频闪耀国际舞台。

中国闪联标准正式成为ISO/IEC设备验证国际标准,为我国企业在全球3C协同技术领域赢得了话语权;曙光5000A计算机列席全球高性能计算机TOP500强排行榜第二名,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可以研发生产超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2008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上,联想集团榜上有名,成为首家跻身世界500强的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2008中关村论坛”的胜利召开,让世界更加了解今天创新、开放的中关村,也标志着中关村已成为世界高科技区域聚焦的热点……

篇12

一、统一思想认识,把我市食用菌产业提高到新水平

充分认识食用菌产业的地位和作用。食用菌产业是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加快食用菌产业的升级发展,事关民生,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发展。各级政府要正确认识食用菌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把食用菌产业的升级发展摆上“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按照“稳总产、提品质、优结构、深加工、拓市场、增效益”的原则,明确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品牌与市扬、科技与推广、生产与加工、集约与节约、人才与机制、产品与文化等方面破题,寻找对策,落实措施,全面提升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

明确提升食用菌产业的内涵与目标。要从过去低水平的发展转到整个产业水平的提升上来。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布局产业发展,确定优势产区,形成区域产业优势;转变经营方式,实行集约经营,推进规模化生产,提高食用菌产业化水平;加大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食用菌生产经营效益;实施品牌战略,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增强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真正把*建成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食用菌主产区和食用菌产品集散地。

形成合力振兴食用菌产业的氛围。各县(市、区)要切实加强对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的领导,把这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定扶持政策,建立考核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充实食用菌管理、技术力量。市、县(市、区)食用菌主管部门要明确职责,切实把食用菌技术推广、生产管理、营销服务工作抓好。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与技术推广经费。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服务“三农”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支持食用菌产业的升级发展,形成合力振兴食用菌产业的氛围。

二、建立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增强食用菌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加强行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建设。按照企业运作、政府推动的理念,建立完善食用菌行业协会,健全行业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代表、行业服务、行业协调、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各类食用菌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开展信息传递、技术培训、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服务。各地要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对食用菌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给予必要的扶持。各级职能部门要加强对行业协会和合作组织的管理、指导和帮助,推进和加强行业管理工作的开展。

进一步规范食用菌生产秩序。要切实改变食用菌生产某些环节不规范的状况,按照国家和省关于食用菌管理的要求,加强食用菌菌种、投入品等生产和营销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严厉打击伪劣菌种和原辅材料生产销售行为,防止违反卫生安全操作规程的生产行为发生,严禁劣质食用菌产品进入市场,严格把好食用菌质量安全关,确保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建立食用菌安全生产防范和预警机制,规避生产事故风险。各级政府要通过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对事故的监控和防范。市食用菌主管部门要组织制定食用菌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和食用菌原辅材料质量地方或行业标准,建立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机制,有效地降低菇农的种菇风险和经济损失,确保食用菌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生产和社会的稳定。同时要建立和完善食用菌产业抵御市场风险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食用菌生产保险制度。

三、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食用菌生产向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大力推广集约化规模生产模式。要着力引导食用菌生产从分散经营的传统格局向集约化规模生产方向发展。积极鼓励食用菌生产经营企业、合作组织建设规模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大力推广食用菌生产异地开发模式。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对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对首次获得省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集中连片面积30亩(100万袋)以上的紧密型生产基地,市政府给予3万元奖励。

推进食用菌标准化生产。为提高我市食用菌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大力推进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发挥“庆元香菇”地理标志的保护作用,修订和整合我市现有的各种食用菌标准,完善食用菌(包括生产、贮藏、保鲜、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标准体系,进一步提高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质量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牌产品认证的申报工作。市、县(市、区)政府对首次通过省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认证(认定)的给予表彰奖励。

加强食用菌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建设。食用菌加工和市场营销企业是稳定食用菌产业规模、加快产业水平提升的中坚力量。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营销大户、中介组织和外地客商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促进食用菌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为我市食用菌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创造良好外部环境。食用菌营销服务机构和企业要坚持当地市场开发与国内国际市场拓展同步推进的方针,积极培育新的食用菌营销市场,搞好产销对接,物市对流。促进交易方式的转变与创新,开展网上直销、连锁配送、入驻超市等新型营销方式,把生产者与消费者紧密连接起来,努力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市政府每年进行“十佳营销大户”评选活动,并对大户给予表彰。

四、加大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

加大食用菌新产品开发力度。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各地要根据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加大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使食用菌产业由生产初级菇类产品向着药品、保健食品、营养化妆品、生物制品等多元化方向发展。科技“三项经费”和农发基金要积极支持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

加快食用菌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鼓励市内外个人、企业、科研单位、民间团体投资兴办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和研发中心。各级政府要在土地征用、项目立项、税收优惠、出口奖励等方面予以支持。对已研发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的企业,要继续鼓励支持做强做大。对研发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药字号、健字号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市、县(市、区)政府分别给予各自所属企业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对年纳税额10万元以上、技改贷款50万元以上的食用菌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当年技改项目,按技改投资额给予1.5%的技改贴息2年。对年纳税额5—10万元、技改贷款50万元以上的食用菌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当年技改项目,按技改投资额给予1%的技改贴息2年

五、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为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积极推进科研与技术推广体制改革,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整合市级现有科研资源,农业、科技部门要积极争取建设省级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抓紧筹建拥有重点实验室和完备检测系统的食用菌研究机构;质监部门要加快浙江省食用菌质量检验中心的建设步伐。同时,要加强县、乡、村三级食用菌技术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食用菌专业技术人才。鼓励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参与食用菌技术承包、产品开发。凡参与食用菌技物结合的人员,原单位身份、基本待遇保持不变,创收全额归己。

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食用菌生产重点乡镇要普及推广食用菌技术知识。各县(市、区)要把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纳入“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计划,并在师资、经费、生源上予以保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菇农的生产技能。在继续推广高棚层架栽培等先进实用技术的同时,大力引进国内外食用菌生产新技术,提高我市食用菌生产的科技水平。

加强食用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针对食用菌产业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食用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品研发。每年安排科技三项经费,用于组织实施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品种选育、产品质量安全、精深加工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及药品、保健食品研发重大科技专项。对在食用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各级政府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开源与节流相结合,促进食用菌产业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加强封山育林和菇木林基地建设。正确处理好食用菌生产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科学解决食用菌加工原料问题,促进食用菌生产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要坚持“封”、“造”结合的方针,加大封山育林力度,扩大封山育林面积,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要加快菇木林基地建设,实现森林蓄积量的动态平衡。各县(市、区)要编制发展规划,制定扶持政策,积极鼓励个人、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通过多种形式投资菇木林基地建设。

加速食用菌新资源和新种类开发。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积极开展木腐菌新资源的研究开发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实行开源与节流相结合,使食用菌生产向利用新资源的方向发展。优化食用菌品种结构,充分发挥食用菌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