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0 14:49: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电路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电路教案

篇1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2.强调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即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将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

为了体现这些新的理念,“电流和电路”一节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扩展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教学器材

1.电教器材: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

2.实验器材:两节电池组成的电源,开关,小灯泡,小电动机,小门铃,导线,铅笔,橡皮,金属钢笔帽,塑料笔杆,硬币。(以上器材均为两人一套)

三、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引入课题

设问讨论

问题:(1)世界上如果没有了电,会是什么样子?

(2)你想知道有关电的哪方面的知识?

筛选本节学习内容,告诉学生其他电的知识,以后将逐步学到。

展开联想,积极讨论回答问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电学知识。

创设情景引起注意,激发学习动机,扩展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

电流和电路

学生实验

(1)讨论

提示实验警钟。

巡回指导学生实验。

三次动手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小门铃发声,小电机转起来。

讨论探究,为什么小灯泡会发光,小门铃会发声,小电机会转。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发现用导线将电池、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有了“电”的流淌路径,从而产生电路的概念。

计算机投影演示猜想

演示、点拨学生思路

观看、讨论、猜想.

了解电路是如何形成的。

利用现代化手段使抽象变为形象。

电路的组成

观察讨论

引导学生观察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观察自己所连接的电路,联系自家的家庭电路讨论、回答问题。

培养观察能力

由简单电路联想到家庭电路及其他复杂电路的组成。

电源

用电器

设问学生实验(2)讨论

篇2

2.懂得火线、零线的概念.

3.理解保险丝的作用.

4.了解插座及家用电器的接地.

5.了解测电笔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会解决有关家庭电路的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

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阐述家庭电路的组成,各个组成部分是什么,起什么作用,它们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教材介绍了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教材首先运用学生已有的串、并联电路的知识,根据家庭电路的特点.指出在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并联接入电路的.然后给出家庭电路图和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图,介绍了什么是零线和火线,使学生认识家庭电路.再分别介绍电能表、保险丝、插座的作用、连接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关于电能表,说明了其作用和规格.保险丝与生活用电联系很密切,对其原理教材作了说明.教材详细说明了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以及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要接地的道理,使得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教材最后介绍了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的方法,符合生活实际需要,也为第三节安全用电知识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本节的另一个难点是虽然学生对家庭电路有一定的了解,但家庭电路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应把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教授给学生.

同时也由于现在施工日益注重美观,所以家庭电路中的许多线路都埋在墙内,讲解起来可观察性差,应努力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

教学建议

本节课教学内容可以主要采取问答形式教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情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讲解时避免理论化,要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确实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1.家庭电路的组成,教学时应先演示示教板,让学生观察任何一个家用电器的通断都不影响其他用电器.或者可以依次通断教室内的各盏电灯,看它对其他电灯有无影响.然后可提问学生: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还是串联的?这样连接有什么好处?

2.在讲述电能表时,应让学生观察表盘上的铭牌,从而计算出电能表允许安装的家用电器的最大功率.并举出数字实例让学生分析许多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电能表是否能安全工作?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较深刻的印象.

3.保险丝的作用和原理在本节课里是重点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

(1)保险丝的作用,在电路中的电流增大而超过线路设计的允许值前,能立即自动切断电路,串联在电路中的保险丝就可以起到这种自动切断电路的作用.以保证电路的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2)保险丝为什么能在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呢?这是因为选做保险丝的材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电阻率大.这样电流通过保险丝时发热多,温度能迅速上升;②熔点低.电流过大,温度上升到熔点时能及时熔断,使电路切断.

(3)保险丝的实际应用,这里可以简要说明,保险丝越粗,熔断的电流就越大;实际中应根据电路设计的安全电流,选择合适的保险丝.

(4)保险丝熔断实验,为了使学生对保险丝的作用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可利用示教板演示保险丝的作用.

4.插座的作用是本节的又一要点时,演示家用电器是怎样插到插座上的.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及家电的金属外壳接地的问题,应该用实物、挂图或幻灯投影片予以具体说明,使学生认识电冰箱、洗衣机等具有金属外壳的电器,为什么其电源插头必须使用三脚插头.

教学设计示例

家庭电路

(一)提问引入:

(1)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冬天家里开着电暖器,微波炉也正在工作,突然冰箱启动制冷,结果家里所有电器一下子都停止了工作.有时当你打开台灯准备做功课时,灯泡闪了几下便灭了,但其它电器却仍能正常工作.为什么有时所有电器一起停止工作,而有时某个电器坏了却不影响其它电器的工作呢?

(2)如果你家中所有的电源插孔都被占满了,但又添置了新电器,怎样做才能使新电器也能工作起来?

若能准确回答上述问题,则需要知道我们家庭电路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过程

演示家庭电路组成板.

(1)进户线.

进户线有两极,如图1中所示A和B.其中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家庭电路中的零线一般是接地的,因此零线与大地(地线)之间不存在电压;但火线与零线之间存在220V电压,只是一会儿电流由火线经用电器流入零线,一会儿电流又由零线经用电器流入火线,如此按一定频率变化,即我们家庭电路使用的是交流电.

为了保证某个电器发生故障后不影响其它电器的工作,各个电器都应是一端接在火线上,另一端接在零线上,即这些电器之间是并联关系,一个支路发生故障其它支路仍能工作,所以台灯坏了,并不会影响电视机等其它电器的工作.

(2)保险丝(如图1中的D).

提问:现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购买各种电器,但我们能否无限制地增加家用电器呢?

讲解:

由于各个电器是并联的,同时使用的电器越多,干路(即进户的火线和零线)上的电流就越大.但进户线是有一定规格的,只能允许某个值以下的电流通过,若通过的电流超过此值,就会使电线过热,有可能引发火灾,造成生命财产的危险.在火线和零线上分别串入两根保险丝,就可以在电流超过进户线的允许值时,保险丝自动熔断,切断干路电流,使所有电器停止工作,避免发生火灾,同时提醒用户:你目前同时使用的电器过多了,由此可见,我们在使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干路电流的允许值,不能无限制增加同时工作的电器数量.

提问:保险丝是怎样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的?

讲解: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做成的.当干路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发热很快,温度急速上升,到达其熔点时,保险丝熔断,干路就成为断路,支路上一切电器都停止工作.

因此在供电正常情况下,家中所有电器同时停止工作,往往意味着保险丝熔断了.

有些用户为了自家用电方便,私自将保险丝换成粗的(允许通过的电流大)或干脆换成铁丝或铜丝,这样使用大功率电器时,保险丝就不会断了.但这种做法引起的后果是极其危险的,曾经就有这样的事例;干路中电流大到已使火线和零线成为两条火龙,并且沿着各个支路蔓延开去,而保险丝却安然无恙,根本没有切断电源,起到保险的作用.

(3)插座(见图1中的E)

提问:既然各个电器都是并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我们怎样才能将电器并联上去呢?

在我们房间的墙壁上往往有电源插孔(可看教室中的实物)这就是插座(如图2中的甲和乙).插座的每个孔中都有金属片,若插孔是两个孔的,那么其中一个孔中的金属片连接火线,另一个孔中的金属片连零线.当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头的金属片与插座的金属片相接触,电器就通上电了.

对于三孔插座(如图2中的乙),一般孔“2”接火线,孔“3”接零线,孔“1”接地,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插座呢?我们家中的洗衣机、饮水机等电器的外壳本来是与火线绝缘的,但如果天长日久绝缘被破坏,外壳就会与火线相连,人站在地上,人与外壳间会存在电压,此时一触外壳便会触电.若将电器外壳与地线相连,人与外壳间没电压,就安全了.由于上述原因,这种电器的插头是三脚的(如图2中的丙),最上方的一脚接电器外壳,此脚插入插座的孔“1”,外壳便与地线相连了.

如果多个电器都要用同一个插座,就必须用插座板了(出示实物插座板),这样可以解决多个用电器的用电问题.

观察打开的插座板,提问:

①插座板中哪些地方是导电的、哪些地方是绝缘的?

②怎样安装插座板?

③安装插座板时一定要注意什么问题?(两根导电的弹簧片间必须绝缘)

④插座板外壳上的数字有什么意义?

(4)照明线路(如图1中的F)

①让学生观察线路的接法,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连接?灯和开关的位置能否互换?

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灯与开关互换后,即使开关断开,灯也与火线相连,与站在地上的人之间存在电压,人若触摸电的产绝缘处便会发生危险.

②让学生课后观察螺口灯与卡口灯的灯泡及灯座,分析它们的工作电路,并说明哪种更安全些?

(5)电能表(如图1中的C)

提问:

①电能表能否安装在图1的“E”和“F”之间?

②某电能表上标有“220V,10A”字样,这是什么意思?

③电能表上的“1500r/kWh”字样表示什么意思?

要求学生明确:该字样说明用户用电能1度时,此电能表的转盘会转1500转.

例题某电器单独工作30分钟的过程中,该电能表的转盘转了500转,则该电器的功率应为多少?可否根据此题设计一个测未知功率电器额定功率的方案?需测哪些数据?

(6)测电笔.

讲解:在连接家庭电路时,首先应区分零线和火线.我们可以用测电笔来完成这项工作.

测电笔的构造如图3所示:由金属笔尖、大电阻、氖管和笔尾金属体依次相连而成.在使用测电笔时,用手捏住笔尾金属体,将笔尖接触进户线,若碰到的是火线,则氖管发光.这是因为火线与人所站的大地之间存在电压,而大电阻和氖管的电阻比人体电阻大很多,所以大部分电压加在了大电阻和氖管上,使氖管发光.若笔尖接触的是零线,氖管就不会发光.

测电笔分为高压测电笔和低压测电笔,一般一千伏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我们家庭电路的电压属于低压.千万不要用低压测电笔去测高压火线,因为此时人体按比例分得的电压会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

探究活动

【课题】

探究生活用电中的接地方法

【组织形式】

个人和学习小组

【活动方式】

1.制定子课题.

三相插座如何接地

篇3

l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l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l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l观察简单的电路,尝试用开关控制一个用电器的工作

l尝试用符号来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最简单的电路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电流、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难点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器材

分组:小灯泡、小电动机各一个、一个开关、两节电池(带电池盒)、

一些导线、发光二极管

演示:各种电源

板书设计

第五章第一节电流和电路

注意: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1.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和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2.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3.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4.电流方向:正极用电器负极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和环节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教后感

引入课题

我们生活在电的世界里,也许你会感到它很神秘。为什么收音机通上电就能放出音乐?为什么电视机通上电就能看到影像?为什么电饭锅通上电就能做熟米饭?为什么洗衣机通上电就能转动?

实际上,这些看似复杂的东西都是由最简单的电路组合而成的,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界看一看,试一试吧!

[板]第一章第一节电流和电路

想想做做

请大家看一看,你们的台面有什么器材?你能否将这些器材连接,分别使小灯泡发光、电机转动?看谁做得最快。

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否则会烧坏电池,甚至会发生危险。

学生阅读P90的“要求”后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电机转动。

电流和电路

[问]为什么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灯泡会亮、电机会转动?

[设问]电流是如何形成的呢?从微观上来说,道理是这样的,导线、灯丝,都是金属做的,金属里面有大量电子,其中有的可以自由移动。平时它们运动的方向杂乱无章,可是接上电池之后,它们就受到了推动力,出现了定向移动,于是形成了电流。

[问]从宏观上来说,刚才你们怎样做才能使灯泡和电机里有电流通过?

对,[板]1.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和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但在电路中,若开关是打开的,电路中是否有电流?

对,[板]2.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在物理学中,经常用图来直观地表示物理现象和过程,画图时如果把电池、电灯等物体原样画出来,非常麻烦,所以我们常用符号代表它们,这样画出来的就是电路图。(图5.1-2)

练习:

1.读图5.1-3,完成《一课一练》P44第2题

2.P92想想议议

答:因为有电流流过了灯泡和电机。

答: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和开关连接起来就有了电流。

答:没有,必须将开关合上,使电路闭合才能有电流。

学生完成练习题。

电源和用电器

在前面的实验中我们用电池对小灯泡提供电流,所以电池是一种电源,你知道的电池有多少种?

教师补充:(新型电池)

锌银电池、锂电池、太阳电池、原子电池(图5.1-5)、学生电源(小资料)

【问】在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各是什么样的装置?

【实验】电动机的转速随电源电能的消耗而变慢。

练习:《物理套餐》P82第一题

学生列举:

干电池、蓄电池

答:

【板】3.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导体和绝缘体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听说过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词,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有哪些?请大家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联系实际进行讨论一下。然后完成练习:

《物理套餐》P833(4)、(5)

学生阅读、讨论后回答:

导体是指善于导电的物体;绝缘体是指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学生完成练习。

电流的方向

前面说过电路中有了电流,用电器才能开始工作,电流就象水流、人流一样,是有方向的。电流方向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一找。

回答得非常对。(图5.1-8)

4.电流方向:正极用电器负极

对于灯泡来说,电流在灯丝中无论沿什么方向流动,都能发光。但是有一种叫做半导体二极管的电子元件,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下面请大家通过实验判断一下发光二极管允许电流从它的哪端流入,哪端流出。

学生阅读、找出答案: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学生实验发现:二极管只能单向导电。

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1、2、3题

课堂完成

篇4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在学生的实验桌面上,有电池组,2.5V的灯泡两个,3.8V的灯泡两个,电流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画出有两个灯泡的串联电路图,并把任意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使灯泡发光。

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来,经过灯泡,流回电源的负极。)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二、进行猜想

让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发言,提出自己的猜想。概括起来,有两种相反的意见:

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理由是: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不相等,靠近电源正极的电流大一些。理由是:电流通过灯泡时使灯泡发光,要消耗一些电能,所以电流通过灯泡后会减小。

对两种猜想教师都要表扬,说明学生经过思考,动了脑筋。哪种猜想正确呢?实验是检验对否的最好方法。

三、设计实验

各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各小组的方案主要不同之处是把电流表放在何处,测几个点的电流,用几个电流表去测。

有的组提出测两个点的电流:①电源正极和开关之间的电流;②电灯乙和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流。

有的组提出测三个点的电流:①电源正极和电灯甲之间的电流;②电灯甲和电灯乙之间的电流;③电灯乙和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流。

通过讨论,大多数组认为测三个点的电流较好。(下面电路图中的A、B、C点)

对于用几个电流表去测量,有的组认为同时用三个较好,测一次就能同时看出各点的电流是否相同;有的组认为用一个较好,理由是:不同的电流表测量时可能有误差,同一处的电流用不同的电流表测量结果也可能稍有不同。最后统一意见,用一个电流表分别测A、B、C三点的电流。

四、进行实验

教师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正确使用电流表,把实验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填写在下面的实验记录中,并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也记下来。

*

五、分析论证

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根据测量结果说出得到什么结论?

大多数组测量的结果是A、B、C三点的电流相同(即IA=IB=IC);但有一个组测出的A、B、C三点的电流却不相同。这是为什么?教师请其他组与这个组进行交流,共同寻找原因。各组提出的问题有:

1.是否电流表有问题?建议换一个电流表重新实验;

2.是否电路连成了并联?建议认真检查电路;

3.是否每次测量时用的灯泡不同?建议三次测量时不要更换灯泡;

4.是否电路没有连接好?建议认真检查电路。

这个组的同学认真听取了其他组的建议,经过检查发现是电路连接处有接触不良的现象。实验中用的是插件,有的地方插的松一些或没插好时,电流表的指针就会来回摆动,三次的示数会有不同。

六、再次实验

一次实验不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教师提出:换用不同的灯泡再做实验或者把三个、四个灯泡串联起来,多测几个点的电流,看一看各点的电流是否都相等?

经过同学们的多次实验,自己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七、评估交流

这节课通过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探究了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师特别提出:应该表扬第一次实验中得到的结论与其他组不同的这个组,因为他们实事求是,这是科学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的结果不同,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得到了很多的启示,知道了一些在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这节课,又一次对学生进行了探究问题的方法训练。

最后,教师请学生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和还想知道的问题。

有的学生提出:既然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同,为什么两个灯泡的亮度不一样呢?

有的学生提出:用同样的电源,分别接上两个不同的灯泡时,为什么电路中的电流不同呢?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以肯定,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请学生在课下继续交流探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继续探究这些问题。

点评:

篇5

知识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和电路分析,使学生理解家庭电路中总电流随家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2通过推导把实验结论从理论上加以验证.

3通过演示保险丝被烧断的实验,加深学生对保险丝作用的理解.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建立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搞清电路中有时电流为什么会过大,既能对上一节中保险丝的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使学生懂得避免短路和超负荷用电的道理,也是保证家庭用电安全的一个重要常识.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本节乃至本章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材从实验观察与理论分析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讲解,同时着重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情况,理解原因.使学生掌握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

本节的重点是分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难点是理论推导验证实验结论.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应把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放在首要位置,易采用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组织学生讨论在家庭电路中那些情况容易造成短路,并举出实例.然后讨论如何可以避免短路.

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第一个原因讲解:短路的演示实验

按课本装置进行,可选用较细的保险丝.如手头只有粗保险丝,可用小刀将保险丝削细些使用.为安全起见可以用低压电源来做.

在实验的基础上,画出电路进行分析.提醒学生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支路的电阻.绝大部分电流直接经过导线,可以认为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这一问题运用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的原理分析,学生不难理解.

最后应让学生讨论家庭用电时,在哪些情形下可能发生短路现象?如由于灯座、插座的两个接线柱接线不好,而使得火线与零线相碰;将已损坏的家用电器插在插座上等等.建议用挂图或幻灯投影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日常用电时,应怎样做才能避免发生短路,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

2.家庭电路引起电流过大的第二个原因,仍可以用讲述第一个原因时的装置做演示实验.建议用低压电源演示,这时可以使用直流电流表.此时如果在灯泡两端再并接一个大功率的电热器(如电炉、电吹风等),学生将看到保险丝立即熔断,说明电路中的电流由于用电器的功率过大而过大.

这一现象的理论分析,可按课本中的例题分析进行,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家庭电路中不应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用电器,从而对学生进行节电和安全用电的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一)复习提问

1.三盏灯在图9甲、乙两电路中,连接方法是否相同?

2.乙图中的保险丝和闸刀开关如何在甲图的相应位置上表示出来?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一

1.展现示教板(与(甲)电路图相对应).

2.在干路上串入大电流表.

3.先后闭合、、开关,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提问:从这个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

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提问:为什么电路中并联用电器越多,总功率越大电流就越大呢?

分析:在电路总功率过大情况下:

据并联电路:又据:,所以.

所以

因为一定,所以增大,则增大.

演示实验二

①(甲)电路干路上加保险丝.

②在灯两端并联一段导线.

③闭合干路开关,观察电流表指针示数很大,保险丝烧断,三灯熄灭.

提问:这个实验又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

家庭电路中出现短路也引起电流过大.

提问:为什么出现短路,电路中电流就很大呢?

在短路情况下,据因为一定,很小;所以就很大.

探究活动

【课题】

调查家里的用电器

【组织形式】

个人、学习小组

【活动方式】

1.制定子课题.

自己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

它们的功率各是多大?

电能表的铭牌.

实际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实际生中如何防止电流过大.

篇6

一、编制和使用教学案的迫切性

对口单招是职业学校学生追求高等学校的一条重要途径,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专业学生对口单招综合考试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如何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又能节省时间和精力,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对口单招机电专业,五门专业课程中有一门是电子线路,它占分比不大,为15%,合45分,一般有2道计算题,分值各10分左右。根据考纲要求,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共11章,但课时安排不多,它从高二开始开设,周课时2节,要在一年时间内完成新课的教学,授课的老师普遍感觉教学课时不足,上课时一直不停地在赶进度,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随堂测验或课堂答疑;学生学习起来也感到很吃力,知识点消化困难,解题时准确性不高。

针对以上实际情况,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携同专业组成员,编制一本适合对口单招机电专业使用的电子线路计算题教学案,用它来配合教学,效果较好。

二、如何编制教学案

编写教学案,实际上就是在上课之前根据教材内容,围绕考纲,结合学生实际,预先制定教学策略、教学思路等综合方案。每年市场上的教学参考书、练习册、复习资料层出不穷,教师不能抓过来就用,应该紧密围绕新考纲,钻研教材,提炼纯金。我们的教学案并非一定是最“优秀”的,但它必须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是我们经常仔细琢磨、消化、吸收,经过大胆提炼的“知识”精华,也是学生求知路上的高级“营养品”。

以电子线路第五章第二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为例,根据考纲,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比例运算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分析计算比例运算放大电路。教学内容从题型入手,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要求选择题目,编制教学案。

先通过比例运算电路: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加法运算电路和减法运算电路四种典型运算放大电路的分析,推导出输出与输入电压间的关系,再从例题出发分析一般线性集成运放电路,并从例题中归纳出计算线性运放的“三步走”分析方法。第一步,由虚断,算V+;第二步,从虚短,知V-;第三步,在反相输入端,由∑I=0,算待求量。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只能把解题思路讲清,知识点的巩固和强化,靠的是课后,所以,课后必须留一些题目让学生回家练习,对有些仍不能独立解题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课后继续思考,适当给予课外辅导。

三、编制和使用教学案的好处

编制和使用教学案,配合教学有明显优点:

1.可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在每个计算教学环节中,为完善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常需要补充适当的题目,若把这些题目抄在黑板上,则既会使学生因抄写题目而浪费时间,又减少课堂教学的容量,教学案的配合,克服了这一弊端。

2.可突出重点,能方便学生预习、复习。在课前,将需补充的题目印在教学案上提前发给学生,并布置预习的要求,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预习要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后布置作业,起到复习巩固作用。

3.可讲练结合,顾及全体学生,由于班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有的学生经预习对所学内容早就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时对疑难之处就能重点听讲,只需稍加指点,就能掌握,对这类学生可再配合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并且还可以适当做一些较难的习题,而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基本题也不会,教师可以及时辅导,使他们能掌握当堂课的基本计算,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

教学案是把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二者融为一体的教与学方案,使用教学案教学实际上是为学生设置的一种学习方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其基本内容源于课本,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学习目标,力求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以及发展性,它尽可能缩减了教师的讲授时间而让学生更多地或参与动手实验、或讨论、或相互质疑等活动,所以教学案既是教师的讲稿又是学生的学稿,是教师与学生合作互动的脚本。通过教学案来促进课堂上师生的良好互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为单招电子线路高考取得高分做好充分的准备,也为单招机电专业学生高考获取高分奠定基础。虽然每节课的教学案都是经过精心准备,认真编写的,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出现,只有做好教学记录和反思,才能不断完善教学案,让它在今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优越性。

篇7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首门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中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处理“学时少、要求高”的矛盾,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潜能和动力、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等一直是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课程现状及案例教学的特点

1.1 教学现状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建立一般电路系统的数学模型,训练必要的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分析后续课程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知识点的要求,我们发现该课程是90%以上专业课的基础,也是电气信息类多个学科考研的必考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发展。近年来,电路分析基础的教学方式有了一些创新,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等都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但依然没有脱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了的不会用、有用的没有学、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对具体问题分析能力不足、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

1.2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由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首创。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代表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案例为基本素材,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从知识的被灌输者变成学习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也从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成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型教学方法,能够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及案例设计原则

案例教学法在电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已有应用,由于电路分析基础是基础课,虽与后续课程及实践应用紧密联系,但有目的、有计划且系统地将案例教学引进课堂还不多见。因此明确教学目的、确定案例教学原则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首要问题。

2.1 课程案例教学法的目的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本着教学双方互动的原则,通过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变“灌输式”教学模式为能力培养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和潜在的思维创新能力,解决学了的不会用、有用的没有学的矛盾,以及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对具体问题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提高专业素养,为后续课程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设计原则

案例设计要理论联系实际,具备知识的综合性,采用案例引导来说明理论知识,案例内容选取要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感性认识,能够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案例设计要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因材施教,承上启下;案例内容选取要能够扩大专业视野,要能使学生养成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专业知识的职业习惯;案例设计应反映本学科的重点、难点和前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

3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

依据课程案例设计的原则,选取合适的案例及精心组织教学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中概念、理论、方法较多,因此需要针对出现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研究不同的“教学案例”并引入课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戴维南定理是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比较重要的定理,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最大传输功率就要用到戴维南定理,教材中也有误差分析的案例,通过教材中例题的讲解使学生知道误差形成的原因,是电源的内阻及负载的变化,将这个案例延伸,可以引出电源的带负载能力,后续课程模拟电子技术的射极输出器和跟随器的应用等知识点自然就可以引出,由此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确后续课程学习的方向。

电源是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第一章中的一个知识点,电源串并联可以给负载提供更大功率。电压源并联强调只有电压相等的电压源才能并联,这个内容结合电网的并网,结合现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微网的一些知识,及目前微网并网过程中需解决的难题,可以让学生了解专业的前沿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电桥是电专业应用较多的电路,以前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材及教师授课中只强调电桥平衡的条件,要求学生在复杂电路中能看出电桥。通过设计案例,引入传感器的概念,学生不仅仅对电桥的应用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引入有关电量传感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基础课知识点的重要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串联谐振是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正弦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知识点。收音机如何接收信号?如何调台?调台时到底调的是什么?为什么有的收音机噪音大,而有的却很小?为什么有时会听到几个电台同时广播?信号如何放大……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恰恰是串联谐振知识点的应用,这个案例的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对发散学生思维,引出后续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功率因数提高是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分析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功率因数提高可以充分利用设备容量并降低线路损耗,使学生知道感性电路并联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素,电力工程中无功补偿、电容自动投切,电气照明中的灯具选择、绿色照明等都与这个知识点有关,在此对后续课程做一些展望,在后续课程学习时有初步了解,使学生带着问题、兴趣去学习,由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未知的“黑匣子”,怎样确定其数学模型,即网络函数,以便对其进行分析、设计或改进。我们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在输入端加一个冲击量,从输出端得到的冲击响应就是网络函数。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带着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学习理论知识,使学生加深理解,学会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案例教学法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和潜在的思维创新能力,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除了满足教学条件,学生的积极配合外,教师的主导尤为关键,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学课时不增反减,教学内容不减,教学要求提高。运用案例教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能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不仅对授课课程内容很熟悉,更要了解后续课程对该课程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更要求教师能敏锐地洞察现实中的问题,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出适宜教学的案例。教师要学会并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图片、音响、动画、录像等手段在课堂中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考核、鼓励等适当的方法和措施,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学习能力。适时主动探索、学习、完善是教师毕生永恒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无愧于时代赋予的使命。

参考文献:

篇8

1. 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元素。

2. 知道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闭合的回路。

3. 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用开关控制电流。

4.知道不能用插座电源做实验。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 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3. 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2. 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学习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难点】: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准备】:

课件、每小组小灯座1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1个、记录纸1张等。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唱反调”。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老师给大家设计了五关智力闯关题,希望同学们积极动脑,踊跃闯关。马上开始我们的第一关——猜谜语。

(有秧无叶结白瓜,白天休息夜开花,只因它是亮光瓜,每天都要用到它。猜一日常用品)

学生:灯泡。(师板书)

师:真厉害!(张开手)看,要点亮它,还需要什么材料?为什么需要这些材料?它们各自起到了什么作用?

引导并板书:灯泡:用电器

电池:提供电

导线:传输电

开关:控制电

师:由这些材料组成的电路是最简单的,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简单电路。(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1、生小组讨论如何连接,设计方案,汇报。

师:如果给你们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和两根导线,你们打算怎么连接呢?现在让我们过第二关——设计方案。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连接,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你们能设计出几种不同的方案?边讨论边画出连接方案图,灯泡和电池直接用卡片代替贴在记录单上,用彩笔画线代替导线。现在就请小组长从抽屉里拿出材料袋1,取出灯泡和电池卡片及记录单来设计方案,等会儿老师会请先设计好的同学上台展示他们的方案。

2、学生上台展示不同的连接方法。(还有谁设计出了与他们都不同的连接方法?)

3、全班预测。

师:请大家看黑板,你们认为这些方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呢?先看第一种。

4、小组按图连接实物,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

师:我们保留大家的意见,结果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就让我们过第三关——实验验证。请小组长拿出材料袋2用实验来检验,看哪几种连接方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并把实验结果填在记录单上,不能接亮的方法请改正过来。

5、小组汇报交流、小结。

师:(请大家看黑板,哪些方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呢?)(为什么这些方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呢?奥秘到底在哪里?请先让我们看一幅灯泡的剖面图。)(知道了灯泡里的秘密,再来观察这些能使小灯泡发亮的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电池的正负极要和灯泡的两个连接点连接灯泡才会亮。】这样连接为什么就能亮呢?让我们再来看一下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动的。仔细观察电流从哪里出发,经过哪里,回到哪里。【电流都是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小灯泡的灯丝,再流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通路,所以小灯泡就亮了。】(课件电流流动路径图)(板书:通路)

6、分析不亮的原因。(相机引导电路的短路、断路。)

7、学生再次实验。

师:请没接亮的小组再次尝试接亮小灯泡,已经接亮的小组再尝试其他种连接方式。

8、学会用开关控制简单电路。

师:同学们很棒,把小灯泡都接亮了,但是不能让它总是亮着吧,现在我们提倡低碳生活,不用灯的时候要及时关掉,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请你说。

生:往电路中加入开关。

师:真会动脑筋!刚才我们用手按着才能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很不方便!所以在安装开关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两位好朋友—电池盒用来装电池、灯座用来放灯泡。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及开关的闭合(开)与断开(关)。下面就请大家过第四关——开关控制。请各组长取出材料袋3,把开关加入你们的电路中。并思考:为什么开关能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呢?

师:接亮了吗?能用开关控制了吗?

生:亮了!能!

师:为什么开关能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呢?(指名回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增加开关以后的电流流动路径。【当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开关和灯泡的灯丝,最后流回到电池的负极,电池和灯泡之间形成了电流的通路,灯泡就亮了。当开关断开时,电流流到开关处就断开了,不能流回到电池的负极,电池和灯泡之间没有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就不亮了。】这就是开关工作的原理。

(三)课堂总结

师:好,很快,到了最后一关第五关——总结收获: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9

冷热源机房系统的核心设备即热泵主机的选型,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主机总制冷/制热量能够满足建筑负荷要求;

二是合理优化,最大限度的减低系统初投资及运行费用。

综上所述,我们设计螺杆小型热泵机组一台,型号为GSHP-C0138D,满足该办公楼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的需求。

二、地下换热器造价分析

(一)建筑物冷热负荷及冬夏季地下换热量计算

kW (1)

kW (2)

其中Q1' ――夏季向土壤排放的热量,kW

Q1――夏季设计总冷负荷,kW

Q2'――冬季从土壤吸收的热量,kW

Q2――冬季设计总热负荷,kW

COP1――设计工况下水源热泵机组的制冷系数

COP2――设计工况下水源热泵机组的供热系数

项目 夏季向土壤排放的热量(KW) 冬季从土壤吸收的热量(KW)

1000平米办公 109 55

(二)地下换热器设计

1)热交换器形式的确定综合以下几点考虑:

a、考虑现场可用地表面积

b、当地土壤类型。

c、钻孔费用

d、单位长度换热量

根据以上几点确定热交换器采用垂直竖井双U型管布置方式

2)串联或并联形式的确定

地下热交换器中流体流动的回路形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串联系统管径较大,管道费用较高,并且长度压降特性限制了系统能力。并联系统管径较小,管道费用较低,且常常布置成同程式,当每个并联环路之间流量平衡时,其换热量相同,其压降特性有利于提高系统能力。因此,本系统采用并联同程式。

3)选择管材

一般来讲,一旦将换热器埋入地下后,基本不可能进行维修或更换,这就要求保证埋入地下管材的化学性质稳定并且耐腐蚀。常规空调系统中使用的金属管材在这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且需要埋入地下的管道的数量较多,应该优先考虑使用价格较低的管材。所以,本系统采用聚乙烯(PE)管材,它们可以弯曲或热熔形成更牢固的形状,可以保证使用50年以上。

4)确定竖井埋管管长,本设计按夏季向土壤排放的热量计算埋管总长度。

L= Q1'×1000/50(m)

其中 L――竖井埋管总长,m

Q1'――夏季向土壤排放的热量,kW

分母“50”是垂直埋管每m井深换热量,W/m

该系统竖井总长度:L=109×1000/50=2180m

5)确定竖井数目及间距

N=L/H

其中 N――竖井总数,个

L――竖井总长,m

H――竖井深度,按61m计算

竖井总数:N=2180/61=36个

三、方案对比

项目 地源热泵方案 油锅炉 电锅炉

外换热器 机房

初投资(万元) 52.63 38.45 30.1 21.15

一年运行费用(万元) 冬夏均运行2.54、冬季1.75 5.35 4.24

由以上对比可见,

篇10

一、在审理涉路诉讼案件中公路巡查义务走向前台,成为争议的焦点。

案例:汤××、李××诉××市公路处人身损害赔偿案。XX年4月20日21时23分许,?­告汤××、李××之子汤某驾驶小客车沿新339省道行进时,因避让路中碎石块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汤某当场死亡、车辆不同程度损坏,依据《公路法》、《?­苏省公路条例》的规定,认为公路管理机构未主动、及时、有效的履行保障公路完好、安全、畅通的法定职责,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市公路处赔偿。法院审理中公路管理机构是否履行了公路巡查义务成为案件争议焦点之一。

?­告认为,根据《公路法》、《?­苏省公路条例》的规定,公路管理机构未主动、及时、有效的履行保障公路完好、安全、畅通的法定职责,导致339省道不处于安全、畅通的状态,从而引发了事故的发生。被告认为:公路管理机构在本案中已?­充分履行了公路巡查的法定义务,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根据《公路法》、《?­苏省公路条例》的规定,公路管理机构是负有“保障公路完好、安全、畅通”的义务。但是法律没有同时对此义务的履行作出具体规定。《?­苏省公路路政巡查规定(试行)》第四条规定,受委托管理的国道、省道和省定重点养护路线?­则上确保每天巡查不少于一次,其中夜间巡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市公路处提交的路政管理、日常养护等公路巡查记录证据证明××市公路处已按照规定履行了昼夜巡查的职责。

法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43条虽然规定,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畅通,但该法第35条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因此,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及?­苏省交通厅根据国道、省道的特点,所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应当作为衡量被告是否履行养护义务的标准。事故当天,根据公路巡查记录及证人证言,可以证实被告已按照要求进行了巡查,履行了养护义务。因此,尽管新339省道在巡查之后留有石块,并影响了道路畅通,但只要被告按规定履行了养护义务,被告就不应当承担任何责任,事实上如果要求被告在省道养护中,必须随时清除路面杂物是不可能也是无法做到的。因此,法院判决,驳回?­告汤××、李××要求××市公路管理处赔偿的诉讼请求。

本案中,公路部门能够胜诉,主要?­因就是,××市公路管理处向法院提供了公路巡查记录,证明公路管理(养护)部门已?­按照《公路法》第35条要求以及国务院、省交通主管部门养护管理技术规范履行了义务,该证据?­过审核查明被法院采信。由此可见,公路巡查记录是公路管理(养护)部门履行公路巡查义务的基础台帐,更是决定本案胜败的关键证据。

二、有关公路巡查义务的法律规定和技术规范。

在道路管理(养护)瑕疵致人损害案件中,公路管理部门的公路巡查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同时也有行业管理部门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职责要求。

公路法第35条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保证公路?­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第43条规定:“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公路的保护。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做好公路保护工作,并努力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公路管理水平,逐步完善公路服务设施,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交通部根据公路法第35条授权制定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提出公路养护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此外,《公路管理条例》、《公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路政管理规定》、《?­苏省公路条例》也都对公路巡查做了较为?­则的规定。《?­苏省公路路政巡查规定(试行)》则进一步将路政巡查规范化、制度化,该规定第4条十分明确地提出,受委托管理的国道、省道和省定重点养护线路?­则上确保每天巡查不少于一次,其中夜间巡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受委托管理的县道、乡道按照合理时间间隔确保每周巡查不少于二次,其中夜间巡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这些规定都是衡量公路管理机构是否完整履行巡查义务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执行这些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上级管理规定,全面履行好公路养护管理中的公路巡查义务。

三、防范过错责任风险,公路巡查工作有待完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道路管理瑕疵致人损害应当承担的责任是民事赔偿责任,而非行政赔偿责任。根据该解释的规定,公路管理机构要免责,必须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也就是说,此类案件的归责?­则仍然是过错推定责任,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要承担责任。要避免此类诉讼的风险,笔者认为完善以下几点十分必要。

1、勤勉履行对公路的巡查、维护和管理义务。对任何职责范围内的安全隐患都要及时进行整改。全面、正确、及时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是避免此类诉讼风险的根本所在。面对现阶段公路管理责任扩大化的趋势,管养部门在具体管养过程中,要严格以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为依据,实现超前养护、机械化养护、精细化养护,逐步突破?­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争取达到更高层级养护要求,以适应现代公路管养的历史要求。

2、制订每条养护路段公路小修保养的具体作业标准。特别要结合本地列养公路行政等级、技术等级、路面状况等实际情况,重点明确对列养公路日常养护中的对公路清扫的频率,并做到定期清扫和机动清扫相结合。有条件的要进一步加强机械化清扫力度,提高清扫和养护效率。

3、要做好日常养护记录。日常养护记录作为?­始证据是证明已?­履行了定期清扫义务的重要证据。同时,为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公路涉诉案件需要,对养护日志要按照法院案件审查的要求加以完善,以达到证据确定的效果。

4、制定和完善路政巡查规定。明确路政巡查频率(每周巡查天数、每天巡查次数、每次巡查线路数等)。公路管理机构不可能对公路全线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的监控,只要按规定履行了路政巡查义务,也不能认定为疏于管理。

篇11

前言

今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展开,目前的交通环境得到了有利的改善,交通状况也有所好转,但是统计资料表明,交通安全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由交通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和伤亡人数还在增加。虽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调整了各级公路的设计车速、路基压实度值、桥与隧道的分类、公路的交叉口设计、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与安全指标,引入了运行速度和安全评价的概念,但在公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保证作用上,仍然不完全明确。故本文深入研究了公路设计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与改善方法。

1.事故成因分析

2006年中国交通年鉴统计中公布的关于2005年全国交通事故原因的统计数据表明: 由于意外原因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3.68%,由机动车驾驶员原因导致的事故占94.54%,由非机动车原因导致的事故占0.72%,行人、乘车人原因占0.83%,而道路原因的比例仅在0.06%以内。

然而有关的研究表明,这种简单的将事故原因倾向于人的因素的统计方法与实际情况不符,缺乏科学依据。导致以上数据失真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体制的问题。我国交通事故的数据采集、统计和管理由公安部门负责,除公安系统外,道路部门目前尚无专门用于交通安全研究的交通事故数据库系统。公安部门将事故定义为以上诸类,一方面是由于车辆、驾驶员均有保险,便于事故的后续处理; 另一方面是交通管理部门的一线事故处理人员在处理事故时,只看重事故最后的结果而忽略了导致事故发生的本质,如因道路连续下坡而导致的制动失效的事故,往往归结于驾驶员采取措施不当或机械故障,但主要原因其实是道路设计不当。我国50%以上的交通事故都发生在市郊的事故多发点,其次是交叉口,这就是证明。

2.公路设计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与改善方法

一起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仅是由交通系统中某一个环节的失调所致,而通常是两个或多个因素失调的综合体现。仅仅将事故的原因归结为人的因素是不客观的,公路路线设计因素在交通事故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 视距

道路提供给驾驶人员的视野和视距是最重要的安全因素。良好的视距不仅能够保证驾驶员正确判断道路的行车环境,决定正确的驾驶行为,而且决定了驾驶行为的有效操作时间。行车时注视的位置是在车道的前进中心线上,其目高是以车体低的小客车为标准。在设计中经常用到的有停车视距、超车视距和会车视距。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了不同道路等级的视距标准,但是这个标准在引用时仍然有欠缺: 我国混合车流中,小汽车的比例及数量在逐渐增加、小客车的全高有所降低; 我国驾驶员的身高普遍比较矮,这些因素与视距和设计速度有密切关系; 再有,我国驾驶员对速度的守法意识比国外发达国家要差得多,所以规范中所确定的视距值比较保守。

双车道公路的行车特征是超车时经常要占用对向车道,为保证行车安全,规范规定: 双车道公路应间隔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但对于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的比例,设置形式并没有严格界定。设计中应该注意沿线视野和视距要满足道路条件允许超速情况下行车视距和行车净空的要求; 双车道公路超车路段长度占路段总长度之比,应该满足通行能力、通行舒适性、通行速度基本连续以及驾驶习惯等要求;对于不能满足视距的地方必须设立交通标志或采取强制分道行驶或减速的措施。

2.2 平面线形

平面线形设置是否合理与驾驶员的心理、视觉和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选用曲线半径时,应注意前后线形的协调,不应突然采用小半径曲线。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将车辆速度设计成为车辆在该路段上的自由行驶车速,因为长直线或线形较好路段,驾驶员难以控制到设计车速,一般行驶车速要比设计车速高,所以在连接长直线的曲线段不能采用最小圆曲线半径。从地形条件好的区段进入地形条件较差区段时,曲线的技术指标应逐渐过渡,防止突变。设计中应该注意,当道路条件与交通环境较好时,驾驶员有可能以大于设计行车速度的速度行驶,平曲线半径要能与实际行驶车速相适应;回旋线参数A的选用要符合允许的最大离心加速度变化要求; 连续多个平曲线路段曲线半径的变化要建立在速度平稳运行的前提下; 当地形地物条件受到限制而采取了极限半径时,应同步设计相应的安全措施。

公路线形是在已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考虑的,设计首先应考虑与自然地形相协调,虽然沿自然地形的平滑线形要比以直线为主、填挖方多的公路线形更美观,且可以避免由于修建公路而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从保护自然的角度或从工程费、施工、养护费以及节省劳力的角度看都是好的,但设计连续曲线的线形会使驾驶人员容易疲劳,不能沿着车道有秩序地行车,所以应尽量避免。在长大下坡道尽头应避免设置小半径曲线。如甘肃省针对交通事故多发段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连续下坡超过3km路段的尽头,由于设置较小半径的曲线诱发的交通事故占到相当高的比例。因而在设计中对长大纵坡及较长直线段的尽头,宜模拟车辆可能运行的速度来确定曲线半径,并尽量采用良好的视距。

2.3 纵断面线形

道路的纵断面线形不仅决定着视距,而且决定着汽车动力性能的发挥。多数长、大纵坡都是事故易发路段,对载重汽车、功率小的汽车、超载汽车的行驶均有影响,上坡会使车速减慢,妨碍后续到达的快速车辆,使超车需求增多,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动力性能较好的车辆行驶。由于动力性能较好的车辆无法忍受低速,往往会在视距、道路、通行条件不允许的路段强行超车或会车,增加下行车的制动次数,使安全性降低; 而连续下坡会使刹车过热,制动效能减弱,更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规范对连续上坡和连续下坡路段的平均纵坡进行了限制,同时建议连续上坡路段对载重车辆速度影响到一定程度时宜设置爬坡车道。但是规范对长、大纵坡路段的路肩宽度和紧急停车带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调查表明: 有很多事故是由于车辆在超车视距不足的长、大纵坡上临时停放,在加水、凉闸、修理故障或等待救援时,与下坡车辆追尾所致。另外对下坡路段的事故原因分析表明,超过半数的肇事车辆是由于不能充分估计长、大纵坡的坡度与长度,连续制动导致制动失效而引起的。设计中应该注意纵坡坡度尽量不采取极限值,在不得已采取了极限值时,应该采取提前降低设计车速、设置警告标志和坡段长度、坡度预告标志,加宽路肩和紧急停车带,设置标志提示司机低档位行驶,控制好车速,防止制动器失灵。还可以在路侧设置摩擦系数很大的路面来缓解制动器,在路侧设置安全碰撞设施或者是靠崖停车区域,在长、大纵坡下游设置避险车道等,以防止失控的车辆造成更大的事故。

2.4 平纵组合

篇12

近年来,为适应新的发展,教育领域提出了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有固定套路,也鼓励不拘于格,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须建立有效的课堂。否则,再好的课程,也不能落实到学生头上,一切的教学质量也都是空谈。学生接受知识普遍习惯于一个完整的方式,据此,考虑通过典型生活实例子的引入,让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字电路》课程,就对简单数字电路框架有初步认识,以利于进一步学习。

1.课题引入

例:设举重比赛有3个裁判,一个主裁判和两个副裁判。杠铃完全举上的裁决由每一个裁判按一下自己面前的按钮确定。只有当两个或两个以上裁判判明成功,并且其中有一个为主裁判时,表明成功的灯才亮。

2.教师启发引导

A、B、C:合格―3V―1, F :合格―3V―灯亮―1

不合格―0V―0, 不合格―0V―灯灭―0

图1

3.传感器认识

上述问题图1中,开关电源为传感器部分。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当今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此处,要向学生强调:任何非电量,都必须通过传感器转化成电量,然后才能用电路进行处理。传感器是个统称,它的类型很多。

4.表决电路研究

表决电路特点:表决速度快,有了它,如在“星光大道”等电视节目中,观众具有参与性。设裁判分别为变量A、B和C,表示成功与否的灯为F。表决电路既然是电路,那它就只认电压,如图1,图中开关按钮就

是传感器,把非电量:裁判的合格与不合格判定转化为电路认识的电量;表决电路既然是电路,电路输出也是电量,驱动灯泡发光。

4.1列真值表

表决电路输入通过开关按钮取3V或0V,分别代表裁判合格、不合格;当然表决电路的实际输出,也只能是电位了:高和低,我们亦可设为3V或0V,如图1,3V时灯亮,0V时不亮,分别代表总的裁定:合格与不合格。现在的问题,就是找表决电路了。怎样找出表决电路呢?方法:引入数学(在这里它是找表决电路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数学工具)。由于引入了变量A、B和C及F(在电路中它们分别取3V或0V),为了理论分析方便,3V用1表示,0V用0表示,问题1:我们很容易列出下表,称为真值表。真值表1:对于表决电路输入量A、B和C,分别代表三个裁判员,①当运动员杠铃完全举起,动作完美,他们都会认为合格。②当运动员杠铃完全没举起,他们都会认为不合格。③当运动员杠铃似举非举,动作不完美,可能有的认为合格,有的认为不合格。合格取1,不合格取0,考虑所有情况,三个裁判共有八种组合的裁决,对于问题1,表决电路输出量F,所有裁判员认为合格取1,否则取0。接下来,仔细观察真值表1,我们可以找到F和A、B、C的关系,即F是A、B、C函数,亦即可以写出表达示:F=f(ABC),但有条件,条件就是我们规定的与、或、非基本逻辑关系。(这里变量F和A、B、C取1、0就是为了引入函数,分析方便。)

真值表1

4.2与、或、非三种基本关系真值表及函数式的创建

4.2.1与基本关系真值表及函数式的创建

真值表2 已知真值表2 规定:F=A・B――称为与逻辑的逻辑函数式

条件:真值表中四种情况都满足

0=0・0 即:0・0=0

0=0・1 即:0・1=0

0=1・0 即:1・0=0

1=1・1 即:1・1=1

引入逻辑与运算概念及规则

4.2.2或基本关系真值表及函数式的创建

真值表3 已知真值表3 规定:F=A+B――称为或逻辑的逻辑函数式

条件:真值表中四种情况都满足

0=0+0 即:0+0 = 0

1=0+1 即:0+1 = 1

1=1+0 即:1+0 = 1

1=1+1 即:1+1 = 1

引入逻辑或运算概念及规则

4.2.3非基本关系真值表及函数式的创建

真值表4 已知真值表4 规定:F

引入逻辑非运算概念及规则

以上人为定义后,真值表跟表达式等效,它们是反映同一问题的两种形式,实质一样,表现方式不一样而已。这是英国数学家布尔发明的,就此引入数学,称布尔代数。

4.3写出表达式

在逻辑代数中,任何一种逻辑关系(特点是所有变量只有两种取值)都可以由与、或、非三种关系复合出来。只要写出真值表就可写出函数的与、或、非表达式,这样,上述举重裁决器可写出(具体写法后述课程中介绍):

上述函数表达式由与、或、非三种基本关系复合而成,也就是我们把问题数学化了,对于实际情况,同一功能电路力求最简,有了表达式,可方便化简,这就是数学的魅力,即:数学是一种工具,解决问题的办法、桥梁。得到最简表达式,就可画出电路图了(具体作图方法后述课程中介绍),完成电路设计。

5.结论

本次研究重点,以简单生活实例,力求使学生对数字电路基本构成框架有所认识,明白各物理量的相互转换,建立起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真正领悟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为更好地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以上只是自己多年教学的探索和感悟,希望与广大同行一起探讨,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德渝.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