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理论范文

时间:2023-03-10 14:49: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主义理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社会主义理论

篇1

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革命力量。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依靠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而缓慢发展,对社会发展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自然科学从观察和搜集材料的阶段过渡到认识自然的结构和变化规律的阶段,自然科学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并不断转化为生产技术,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过程中使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及社会关系不断变革的直接原因。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替代物,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形式。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和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

一、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理论是同资本主义相伴而生的。伴随着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了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伴随着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出现了18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伴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出现了19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空想社会主义也经历了从早期的文学游记的幻想到18世纪明确的法律条文,再到19世纪初的理论形式的不同发展阶段,反映了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不断加深。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刚刚产生,还处在与封建主义并存并受制于封建主义的历史阶段,可以说是封建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还没有作为独立的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从封建主义的母体中摆脱出来,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社会主义思想家还不能达到对资本主义的本质认识。批判资本主义,构筑理想社会的材料还不能从现实中得到,就只能从头脑中勾画未来理想社会蓝图,“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即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机器大工业使资本主义彻底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第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基本阶级。随着机器大工业的确立,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阶级分化加快。旧的封建贵族、手工业者和农民日益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利益对立和斗争日益明显。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促进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第三,工业革命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用自然力代替了人力,扯平了劳动者在体力上的天然差别,奠定了劳动者在体力劳动中的平等地位,使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实现人的平等的希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平等提供了条件。以上三点为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客观的现实基础,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要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上。机器大工业的客观性是社会主义理论科学性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对机器大工业所带来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考察基础上,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二、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使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引发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产生了列宁主义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了以电气化为先导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浪潮。由于电力代替了蒸汽成了机器运转新的动力,大大加速了生产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结果是垄断的产生。第二次科技革命最直接的社会结果就是垄断组织的出现,从此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列宁认为,帝国主义的实质就是垄断,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在资本主义变为资本帝国主义的过程中,“经济上的基本事实,就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为资本主义的垄断所代替”。垄断组织对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带来的重大变化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产的私人性向社会性转变。在垄断组织中,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了这样高的程度以致于私有制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个人对生产资料的私有权仅仅限于对生产的监督权和经济活动的受益权,失去了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垄断组织为未来社会主义从经济上做了准备。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预示着政治与经济的高度融合,资本主义的政治权力开始由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镇压职能向主要是发展社会经济的管理职能转变。圣西门关于社会权力将由对人的统治变为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的预言开始有了现实的基础。“政治学就是关于生产的科学,也就是目的在于建立最有利于各种生产事物秩序的科学。”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参与和管理,为社会主义在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经济提供了可资利用的资源,从政治上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做了准备。三是,生产的民族性向全球性转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本从其宗主国向国外输出,使资本主义走向全世界。资本的对外输出和扩张引起资本主义国家争夺市场和瓜分世界的斗争。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仅没有消失,而且由它派生出来的三大矛盾更加尖锐。

总之,第二次科技革命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垄断组织从各个方面为社会主义做了准备,使社会主义理论具有了直接实践的条件。社会主义制度虽然不是建立在垄断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但垄断组织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体现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进步,是人类共同的社会财富,必将为社会主义建立和发展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使社会主义在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迅速发展。现实社会主义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三、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使资本主义从物质生产向智能生产转变,显示了劳动平等向人的平等的发展趋势,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就在于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第一次科技革命所形成的机器大工业对人的体力劳动差别的扯平的事实基础之上的,因而具有客观性。机器大工业的建立预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将实现人的平等的社会发展趋势,而作为在机器大工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一结论还具有局限性。首先,在人的脑力存在重大差别的情况下,如何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物质财富充分涌流;其次,在人的劳动贡献存在重大差别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人的平等,如何使人“各尽所能”;再次,劳动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本身就是生产力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以脑力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基本形式为条件的。因为只有以创新为核心的脑力劳动才能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而繁重的体力劳动不可能成为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

篇2

关键词 军队院校 特色理论 三进入

胡主席在一次全军重要会议上指出,必须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落实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军队院校应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在四个坚持上下功夫,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上求实效。

一、坚持教研互动,打牢政治理论教员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政治教员必须坚持在理论灌输上求“深”,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一是练好内功,打牢基础。政治教员要通过教学活动与开展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认真探索、深钻细研、苦练内功,全面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基本要求和内容实质,不断夯实自身理论基础,确保政治理论课教学完整准确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理清思路,以研促教。通过集体攻关和分工合作等方式开展学术研究,将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以研究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到思路清晰,传授无误。三是摸准情况,有的放矢。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学员在理论认识上的盲点和误区,进一步明确教学中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各种思想问题,力求使教学紧贴时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学员思想实际,让学员在理论上的“真服”,在思想上的“真信”。

二、坚持统筹兼顾,把主体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机融合,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政治教员要围绕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信仰、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树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进行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一是发挥主体课程的重要作用。立足主体课程,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讲透基本观点、基本要求和实践品质,通过科学理论的感召力、充满激情的感染力来激发学员的兴奋点,来吸引和打动学员,进一步调动他们学理论用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挖掘其他各门课程的优势。其他课程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要不断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聚焦。比如,在《基础》中侧重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以及对哲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等观点;在《军队基层文化工作》中侧重阐述军营文化的时代特色,引导学员通过对文学、电影、音乐、美术等艺术的鉴赏,提升审美情趣,增强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动力与活力。三是开设专题讲座。政治教员在课程教学之外开设专题讲座,对学员队干部和全体学员分专题进行辅导,围绕学员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疑释惑。

三、坚持突出主体,把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篇3

认真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将之“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本文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基础课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提高认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是基础课教学本身的内在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是由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决定的

基础课既是一门理论知识课,又是一门思想教育课。作为理论课,基础课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在当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发展的新境界,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因此,教学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最新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到教学之中。

作为思想教育课,基础课必须面对现实,解决学员的思想问题,提高学员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基础课教学要体现思想教育性,增强时代感,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到教学之中。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是本质特征的要求

的教学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本质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1.是实践的理论。早在1845年,马克思就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段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铭文,突出地表现了学说的本质特征。它来源于实践,能动地指导实践,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它既坚持了基本原理,又注重结合中国实际,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我国社会进步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着鲜明的实践特色。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是实践性的要求。

2.是科学的理论。它正确反映了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但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真理发展的道路。坚持的科学性,就要求我们不能把基础当作凝固不变的教条,而要在坚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教学是坚持的科学性、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内在要求。

3.是革命的理论。的革命性集中表现在它的阶级性上,它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服务。坚持的革命性,就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创新的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的创新,在新形势下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课堂教学是的革命性的内在要求。

二、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切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一)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调整教学内容。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总的说,就是以基本原理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红线,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基本原理的有机联系,从继承和发展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基本原理的结合点。

具体说,第一,绪论部分,突出的本质特征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进一步说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充满活力的理论体系,从总体上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实质的具体体现。第二,唯物论部分,突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理论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和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典范。第三,辩证法部分,突出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的辩证法。第四,认识论部分,突出实践的观点和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的科学理论。第五,唯物史观部分,突出生产力观点、文化观点和人民群众观点,突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第六,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典范。

(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1.用通俗的语言增强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形式上讲,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不易被学员直接感知和理解,而科学的理论只有被学员真正感知、理解、接受、认同,才能在他们心中扎根结果,才能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和自愿行为。所以在课堂讲授中,要针对学员的文化水平、理解程度和思维方式,采用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的语言,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代替艰深晦涩的理论文字,用简明扼要的观点代替逻辑的思辨。

2.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学员的感染力

学员对理论的理解和接受,来源于对理论的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之所以产生,来源于具体生动的事例。因此,在课堂讲授中,要选用学员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具体生动的事例。讲改革开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不能只讲过去30多年人均GDP、出口创汇、财政收入翻几番等这些与学员距离较远、关系间接的数字。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学员实际生活所发生的巨大进步中挑选事例,比如从具体收入的增加,住房、家具、通讯、医疗、教育、交通、社保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条件改善说起,用具体生动形象的美好憧憬激励学员,从而增强他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激情。

3.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学员思想的渗透力。

(1)变“说教式”为理论联系实际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联系实际的理论。在教学内容中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的具体要求:一是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赖以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根据;二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武器,直面现实,正确分析、科学回答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对学员中普遍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热点问题进行“冷”分析,对难点问题进行“深”分析,做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回答。

(2)变正面讲授为“问题”剖析法。不要空对空,纯理论,更不要回避问题,回避现实问题的理论必然苍白乏力。我们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创设问题的情境的基础上,分析我们党肩负的新任务、面对的新挑战、面临的新问题,激发学员的好奇心,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引起学员的有意注意和理性思考,进而运用的基本原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做出科学的回答,使教学过程成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员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变单向注入式为学员积极参与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回答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学员关心的问题,也是教学内容必然涉及而在课堂教学中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可采取讨论、演讲、辩论、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调动学员参与课堂,从而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总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员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项工作定会不断取得新成效。

篇4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发展研究”(项目号:AHSKY2014D66)和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动力开发研究”(项目号:2010sk87)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坚持思想理论引导的辩证化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与发达国家交流甚多,文化、思想上也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不仅经济联系密切,同时随着网络的不断快速发展,各国家地区的文化、思想在传播上也比以前迅速,相互间的影响也比以前大。当前我国社会思潮具有多样性,一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多样的思潮影响下,动摇了原本的政治信仰和思想理念。所以,基于此情况必须要处理好我们指导思想与其他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作为指导思想的必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思潮呈多样化是一种必然现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并不意味着在我国只存在这一种思想观点。但是,这也不是意味着让各种社会思潮任意发展、毫不约束。如若不管不问,任由各种思潮随意发展,最终处在主导地位的将不会是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可是,假如社会思潮只有一个思想,社会发展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要正确处理“一元”与“多样”的关系,必须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保证指导思想的一元,即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由去引领,其他各种思想潮流可以并存,人民的选择多样、自由、理性,不是被强制。

二、坚持思想理论言说的艺术化

说话有通俗易懂,也有庸俗不堪。语言只有生动才能起到感染人的作用,才能有效地传递信息,才能把需要宣教的内容转化为群众接受的东西[2]。通俗化是什么?就是简单易懂、不损伤愿意!而庸俗化呢?它使理论降低层次,变得粗俗、低劣,把理论变得不是理论!列宁曾说:“最高限度的=最高限度的通俗化。”我们不能把通俗化和庸俗化划上等号。要使理论能够通俗化的表述出来,那么语言的表达方式就要改变。我们通常在表述的时候偏向政治性,带有很多官方性色彩并且很抽象,不具体,不是普通百姓所能简单理解的,不具有大众化特性。我们必须转变这种说话方式。仅仅让人民群众知道所要表述的是不够的,要使群众在听到的同时能理解它的意思,就是要人民群众可以听得懂然后理解它再进一步掌握它并最终用到实践当中去。如果一种理论最终不能被掌握和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那么它即使再好也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存在的理论,没有太大的价值。

三、坚持思想理论传播的贴近化

篇5

生态社会主义试图把生态学同结合在一起,以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希望找寻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必要需求,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道路,因此在关于经济增长理论方面,经历了由实现经济的零增长到经济适度、理性增长的过程。

一、主张建立“稳态经济”实现经济的“零增长”:20世纪70、80年代

所谓“稳态”指的是,“创造一种使各个个人都在其中既可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损害生态系统;既可同自然和谐一致而又彼此平等交往”的经济模式。”而“稳态经济”(即生态经济)就是指实现经济的“零增长”。 这种经济制度把符合生态原则而不是把利润的大小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20世纪70、80年代的生态社会主义者就是支持这一个观点,力求打破经济不断增长的迷梦,追求经济发展。他们认为这一时期中的人们都是在盲目的追求利润、追求经济的发展,疯狂的开发和摄取自然资源,西德绿党主张——我们根本反对一切数量的增长,特别是当它由于追求利润而受到刺激之时。这种盲目以至于已经超过了自然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最终导致了全球的生态危机,所以他们希望人们能够在这种盲目当中冷静下来,将生产规模和经济发展速度稳定下来,主张建立一种以保护自然和理智地使用自然资源并为后代着想为特征的“稳态经济”,实现经济的零增长。这一主张虽有它的可取性,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南北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由于整个世界的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一味的追求经济的“零增长”只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根本就不可能解决生态危机。而且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它们最根本最基本的权利。而经济的增长是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的唯一途径,一个国家要发展也要依靠经济的增长,所以如果还妄想着在这样贫困的,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国家企图建立零增长的稳态经济,这无异于就是叫他们自杀。实行这种经济政策的后果也只能是两极分化的日益扩大。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现在资源的短缺,生态的失衡,如果我们要解决这种现状,就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对现有的企业进行技术上的改造,而要实现技术的进步,就需要经济的增长,然而在这种零增长的经济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主张经济的适度增长:20世纪90年代

高兹明确提出:“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只能意味着停滞、失业和贫富之间的差距的扩大。”九十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者也逐渐意识到“零增长”几乎是难以实现,他们转而开始反对“稳态经济”,主张经济的适度和理性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是随着人们的需求的增长而增长,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目的,而不是利润,这种增长必须是适度的、合理的。这种经济增长的关键不在于增长速度的快慢,而在于它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理性需求,是否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因此当经济增长慢的时候,并不一定意味着不好;当经济增长过快时,也不一定意味着危险,不正常。也即是说,生态社会主义的增长必须是理性的,为了每个人平等的需求有计划地发展,因此,它与生态环境的要求是相容的。采用这种生态经济模式正是由于生态社会主义者明白是什么造成了全球的生态危机,它的根源是什么,这样有利于社会的更快发展。因此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必须是适度的、理性的,它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为了能够达到每一个人的共同利益,为了每一个的均衡发展,同时也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态社会主义这一经济增长模式选择的转变,正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逐渐趋于成熟的最好验证,同时实行经济的适度增长不仅是人类的合理选择,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结论

我国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了获得经济的增长是通过大量的投入生产要素来扩大生产规模这种方式实现的。而这种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决定了它必要要依靠较高的成本、消耗大量的生产要素来实现自身的经济增长,同时无法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经济效益也低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就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思想。这一思想的转变由最初的“九五”计划到“十五”计划,在十六大以后逐步地完善和丰富。接着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式写入了党的报告。可以说十七大提出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思想的飞跃。十报告再次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难看出,十对此转变方式的重视,并且明确在报告里指出,“发展是关键,经济建设是中心。”在这里我们就需要搞清楚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们不能盲目的把经济增长看成是经济发展,增长看中的是量上的增加,而发展不仅要求量,更要求的是质,而且应该要把质摆在首位,把握各种关系的协调。所以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成效是我们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总的看来,尽管其理论尚有诸多问题,但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我们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方针有许多共通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臧立.马克思恩格斯论环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58-63.

篇6

      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经典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理想社会通过建立公有制实现人们经济地位的平等,而通过普遍提高劳动者劳动能力实现人们社会地位的平等。在以私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由于优胜劣汰竞争机制而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在以公有制为基本制度的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由于能够促进人们劳动能力的普遍发展而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平等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利用公有制的制度优势,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可以通过竞争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通过竞争能够形成劳动者之间平等的局面。

一、平等的劳动能力决定平等的社会关系

关于劳动,恩格斯指出:“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实践也证明,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和社会生活的基础。由于劳动是表现人的本质的最重要的活动,那么劳动能力就最准确地反映了每个人的生命状态。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必须通过劳动体现出来,而劳动也必然反映一定水平的劳动能力。进一步说,不但人的发展本质上是其劳动能力的发展,而且劳动能力的发展程度也决定着社会关系的现实状况。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在各种交换形式背后隐藏着人们之间劳动能力的交换本质。既然交换的原则是等价,那么劳动能力平等的人之间才能进行平等的交换,而不同劳动能力的人之间自然就形成不了平等的社会关系。所以,本文的基本判断是平等以人们的能力平等为其基础。

天赋和教育决定了每个人的劳动能力。关于天赋,哈耶克说:“不论环境如何重要,我们都不应当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个人生来就极为不同,或者说,人人生而不同。”但是,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也就是说,教育比天赋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形成更为重要。罗尔斯说:“教育的一个作用是使一个人欣赏他的社会的文化,介入社会的事务,从而以这种方式提供给每一个人以一种对自我价值的确信。”教育是人们获得某种特定劳动技能的主要途径。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作用就更加明显。随着机器取代了偏重体力的传统劳动技能,信息化带来了劳动过程复杂程度的提高,脑力劳动逐渐成为人类劳动的主要方式,那么,劳动能力的差别就主要是脑力劳动能力的差别。脑力劳动的特征是创造性,而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现代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想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判断,其核心思想就是人们的劳动能力得到了普遍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并非是没有劳动能力差别的人,只是这种能力差别仅仅体现在形式上。也就是说,在本质上,人们的劳动能力是相同的;而在形式上,却各具特色。这些本质相同却形式多样的劳动能力共同形成改造自然、创造文化的人类能力体系,每个人在其中既能感受到人类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能量,也能享受到自己生命自由存在的乐趣。在这样的理想社会,收入分配必然以劳动者作为尺度,而不再以劳动作为尺度。所以,社会主义必须找到普遍提高人们劳动能力的途径。今天,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经济就是一种战略性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不仅仅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而且有望消除人类劳动能力的差别。如果理想社会能够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普通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就可以通过按劳分配的深化逐步抵达按需分配的目标,最终实现由“先富”向“共富”发展的理想。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理想社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其理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但导致经济危机,而且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的结果就是社会成员由地位不平等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构成,他们说:“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7]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抗关系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私有制必然导致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剥削现象的出现就标志着市场在初始阶段所创造的平等竞争的局面被破坏了。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因为商品例如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占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他们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否定市场经济的逻辑是:劳动者在商品生产的初始阶段拥有对自己劳动产品的占有权,但随着劳动能力强的劳动者拥有更多的占有权而劳动能力弱的劳动者减少甚至失去占有权的时候,劳动能力强的人就有可能把部分产品转化为生产资料,通过购买、使用劳动力,最终导致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而普遍雇佣劳动的出现就表明平等竞争局面的结束。这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普遍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能够利用竞争机制提高社会生产率,而且能够解决社会平等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地方,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必定超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原因。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在劳动能力生产方面不但存在着因每个人经济条件不同而接受不同教育的问题,也存在着被动地听命于物质生产需要的问题。那么,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才能够使得劳动能力生 产既显示出高效率也能体现出公平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通过制度优势相对公平地分配个人的消费资料,以防止社会两极分化;另一方面通过平等教育普遍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以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当市场经济因为竞争机制有可能产生贫富差距的时候,社会主义利用公有制发展平等教育又缩小了劳动能力及收入的差距,直至完全平等。

所以,不同的社会制度就使得市场经济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资本主义制度区别了劳动者的能力,而社会主义制度趋近了劳动者的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类对市场经济的利用到达了新的阶段,公有制消灭了人对人的剥削,而竞争的市场机制又促使每个人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体制比任何经济体制能够更好地提高效率,并有效地推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在市场上,任何人都不敢懈怠,提升能力,不断进取,这就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高。确实,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充分激发人的潜能。无论如何,市场经济在形式上给每个人的感觉是公平的,人们在市场中能够感受到相对客观的衡量劳动成果的尺度,这就使得人们专心提高自己的能力。当然,也不能否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关系是典型的以货币为尺度的交换关系,人生的价值往往通过货币来表现。

现实的社会主义要完成通过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任务,就要重视教育,社会主义国家要把教育提升到战略地位。恩格斯说:“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也就是说,理想社会只有通过平等教育才能够推动人们劳动能力的普遍发展,进而形成平等的局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力生产不但具有自发性,而且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工人支出在教育上的东西是微不足道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生产有条件快速发展,因为公有制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劳动力生产提供平等的条件。当每个人都平等地接受了教育,人们的劳动能力水平就有可能趋同。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抓住教育这个关键,就会使得市场经济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37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2.

[3]哈耶克. 自由秩序原理(上)[M].北京:三联书店,1997:10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8.

[5]罗尔斯. 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96.

联系方式:

作者简介:李冬俐(1967—),男,陕西绥德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通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92号天成大厦1306房  邮编:510630

---------------

------------------------------------------------------------

---------------

篇7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但是在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化的新挑战,“自由主义、自我膨胀、自私泛滥”等不断冲击大学生的“三观”教育,为了把好“总开关”,笔者认为可以从休谟政治哲学中关于人性论的预设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爱他人”与“爱自己”

休谟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由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使个人无法维持长久生存,并且很难满足对物质的无限欲望,因此人类只有依赖社会,依靠协作、分工和互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政治社会,建立规则制度共同遵守,以维持正义,保证大家的利益安全。在这里,“爱他人”就等于“爱自己”,但这完全是出于“自身需求”。传统教材中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也是在“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辩证关系中探讨的。哲学在科学地揭示出人的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人的价值的内部关系,全面阐述了人的价值、权利及其实现的条件。人的价值指的是具体的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是离不开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的,是具体的和社会的,脱离社会的纯粹的自我价值是不存在的。人的自我价值(“爱自己”)是个人作为主体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对个人自我需求的满足。自我需求主要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其实现途径其一是个人的自我努力;其二是社会应能提供保证个人尊严、满足个人需要的物质和精神的条件和手段。人的社会价值(“爱他人”)是个人作为客体通过实践满足他人、社会的需要,其实质是个人通过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为他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他们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互相转化的。一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互为前提,表现在社会价值以自我价值为前提,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人的个人价值得到保证,即为满足个人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同时自我价值以社会价值为前提,也就是说个人必须努力对社会尽责,尽可能地奉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人类造福,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通过实践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的,我们主张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在社会实践中,个人不断地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的过程,也就是个人自我价值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在这里“爱他人”就是“爱自己”。

二、人性论预设的反思

休谟的政治哲学是注重人性自私的,但同时“又有有限的同情和慷慨”,此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这里他做了基本预设:在有关人性的基本看法上看整个社会政治。他将追求人性地位放在最前面。

在休谟看来,人性的自私使得市民政府有了存在的前提,人的自私非正义行为造成的后果都会由政府“买单”,促进市民社会的建立。人本着自己的利益而“爱”他人,但“人爱自己胜于爱他人”,否则便不利于社会政治的建立。“我们虽然必须承认人性中具有慷慨这一样美德,可是我们同时仍然可以说,那样一种高贵的感情,不但不能使人适合于广大社会,反而和最狭隘的自然一样,使他们几乎与社会相抵触”。人性论真正的出发点是人性自私和有限的慷慨,因为,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又赋予人无限的欲望,但个人满足这些欲望的自然能力又是很弱的,所以人互相慷慨的同时,既损害了自身利益,又使组织社会的力量弱化了,最终导致市民社会的解体。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似乎只承认人性中“爱”,不承认“自私”。似乎觉得“自私”只有反面没有正面,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私”是对立的,所以早已拒之千里之外。但这样才是真正脱离了“实事求是”的。我们承认人性中的自私,才能让学生看到真实的自己、社会,才可以让学生理解竞争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现实性,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承认“我”与“私”的正当性,并不是要否定“爱”。休谟认为因为自私,社会才有了秩序,有了市民社会、市民政府,“社会秩序才能规范、有效”。在此过程中,协作、互助、慷慨就成了一种可靠的“爱”,这种“爱”就成为约束“自我膨胀”和“自私泛滥”的有效手段。我们研判休谟人性论预设,承认人性的“自私”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使我们能实事求是地探讨人性,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具实效性提供思路。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性阐述的“多”的建议

(一)大学生思想教育理论研究多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武器”多,这个武器指的就是理论。教育工作者要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意识超前,如休谟、霍尔姆次、康德、尼采等,他们的思想理论本身可供借鉴,但关键是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思想武装得更强,要能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时代抵御不良思想文化的冲击,把好大学生“三观”教育的总开关。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合理途径多

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只限于课堂,加之其教学理论思维的线性式、教育内容的平面式、教育关系的单向式等,则必然导致学生厌学。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比如:实践教学可以采取现实实践和虚拟实践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全方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会说话。”注重宣传、善于烘托,弘扬时代精神,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大学生思想高地,不拘一格,全方位、多层次、多样性、多元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渗透到大学生思想建设的各个领域。

参考文献:

篇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创新不仅是实践创新,更需要理论创新。因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提供坚实的精神动力。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坚持理论创新,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理论创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关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的活的灵魂,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中,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重要的思想武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的必然要求。同志在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曾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如此。

理论创新又是推动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生存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力。中国化,是改革开放实践的认识提升和集中体现。实践没有止境,由实践产生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创新也将永无止境。理论中国化,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社会实践基础上而产生的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而且,我们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实践的深化和时代的发展要求,继续推动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当代中国化的就能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辉。

理论创新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又反过来在更高层面上指导实践。伟大的实践孕育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伟大的实践,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法。理论创新又是在继承和发展已有理论成果的过程中实现的,理论创新是继承和发展的有机统一。只有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创新的起点,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才能实现理论的发展创新。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二、用理论创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者与时俱进

理论创新意义非凡,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积极推进理论创新,才能促使社会主体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手段,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大局服务,应该在党的思想指导下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当前就是要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指导,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的创新和发展,使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做,才能推进理论创新,促成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呢?

首先,要用创新机制来确保。抓机制创新就要做到几个方面的"坚持",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坚持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相结合相促进等等。只有做到这些方面才能从根本上保持理论创新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源源不断的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促成主体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来引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创新中,要用核心价值理念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指的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在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中,关键在于塑造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这就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把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或思想素质和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用科学的核心价值理念引导受教育者提升品德认识、坚定品德信念,使其自觉形成正确的、适应时展需求的思想政治品德,摆脱以往错误的、偏离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进而形成持久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习惯。

再次,要用创新的工作方法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教育对象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创新的目标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好的方法理论指导。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服务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报告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创新中,一要注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和精神领域的综合性工作,必须由过去单纯以教育人、管理人、改造人为起点的模式向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满足个人自身发展的全面需求转变。为此,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关注个人的成长进步和个体价值的实现,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要重视人的个性品质的发展。个性作为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基础,是创造力的核心。只有个性得到充分展示,才能使个体独特的潜在资质得到最大限度地显现和挖掘。我们必须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实施分导教育,承认个体需求差异。要坚持智能培养、个性发展和人格陶冶的统一,注意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与开发创造性的智慧相结合,为提高创造能力创设良好的条件。三要重视个人内在潜能的开发。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培养人、造就人,提升人的综合素质,还必须激励人、启发人,释放人的能量。比如实施目标激励。所谓目标激励,就是通过设置和树立理想和目标,激发人们为实现理想和目标而奋斗。人的理想信念,是人能动性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或目的性,能激发个体发挥潜能。关注个体内在潜能的发掘,还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尊重人格,启发自信,发现价值,发展个性,激励成功,使人的智慧潜能、心理潜能、情感潜能、创造潜能都得到深层引爆和发掘,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均衡发展。

只有这些步骤和环节都尽可能地抓紧抓好,才能有效促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提升,推动理论创新,促成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刘新庚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梅荣政.用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篇9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加快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篇10

社会法学基本的范畴是社会权,社会法作为一种法律制度体系可以捍卫与保障社会权,通过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使社会的弱势群体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

一、社会法本体理论

从狭义来说,社会法等同社会保障法,虽具有涵义清晰与外延确定的特点,但难于挖掘新法理;从中义来说,社会法特指法理体系中的部分法理、一个法部门或者一类法律等;从广义来说,社会法与传统公法、私法相对称,是通过加强对社会生活的干预而产生的一种立法。

二、社会权利理论

(一)社会权的范畴。社会权泛指社会弱势群体享有的文化、社会、经济权利需体现社会正义,而社会正义即社会权核心的价值。保护社会权的目的是增强弱势群体的发展与生存竞争力、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确保市场机制与政治安定运转的顺利以及弘扬公正、平等、和谐等理念。

(二)劳动权的保障。劳动权在劳动法学范畴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而社会法学界对其概念界定与理论阐析存在差异。劳动权的认识与解析不宜过于单面化、简单化,应从机能、法益、性质与理念等维度进行透视。在劳动权的法律保护和救济方面,其关注重心是劳动权的法律的保护与救济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公益诉讼、劳动权刑法保护与“三金”适用。

(三)社会保障权。社会保障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疾病或者年老的情况下,可从国家与社会获得一定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包括社会福利权、社会救助权、社会保险权等。

三、和谐劳动关系法律建构理论

(一)更新劳动关系观念。劳动关系作为一种混合型的社会关系,具有人身属性与财产属性;但是,劳动关系在极具伦理色彩的同时,也是一种不平等社会关系,且存在着诸多的法益互动与博弈。在通常情况下,劳动关系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

(二)劳动关系契约化。我国普遍推行的劳动合同制度除了不会使劳动者在法律中的主人翁地位改变,还可以使其按照自己的特长、爱好与意愿来进行岗位的选择,从而使其劳动的自主性、创造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劳动关系契约对劳动法的实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且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三)规制集体劳动关系。我国劳动法制活动与劳动法学理论研究的关注点是个别劳动关系与法律规制,在某些方面对集体劳动关系与相关的法律规制问题存在一定的回避。尽管这是我国劳动法学理论研究与劳动法制建设的鲜明特色,但也是一种缺陷与不足。针对罢工权、结社权、集体合同与集体协商等问题,我国立法应积极探索相关的规制策略。

(四)优化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我国劳动立法确立的劳动争议排解法律途径主要包括诉讼、仲裁、调解与协商,其中调解可以使劳动关系和谐性的要求得到充分体现,调解作为重要的法律原则,其理论主张也较为鲜明;协商因无具体的法定程度要求,缺少相应的理论与制度。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改革重点是诉讼与仲裁程序的设置,学界对此提出了一些构想,例如实行或审或裁的双轨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劳动诉讼制度;设立劳动法庭或者法院等。

四、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障理论

(一)弱势群体的基本理论。在法学层面上,社火弱势群体主要指的是因客观原因造成的、在社会生活中缺乏权利或者实现障碍的、在社会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另外,学界在分析弱势群体成因的时候,通常因着眼点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理论与认识,主要分为竞争论、代价论与责任论。

(二)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理论。劳动者的从属性在我国当下的劳动力市场结构下表现突出,而这主要与劳动者的意志力、经济力、资讯力不足有关,且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了过度失衡,劳动者的素质也普遍低下。以当代视角的审视而言,虽然“弱者理论”存在局限性,且日益暴露出不足与缺陷,但其仍处于当代劳动法学的基石地位,其他各类引鉴或者创新而来的理论只是起到补充与完善的作用。

(三)实现劳动平等权。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劳动平等”,现代劳动法的神圣使命就是反对歧视与维护平等。在劳动法领域,反对歧视与维护平等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部分学者认为应从地方政府的保护角度出发,建立起一定的保障制度,例如最低生活保障;部分学者从立法的角度出发,认为反歧视法可以有效保护社会弱势群体。

(四)保障特殊群体的权利。残疾人、未成年工与女工作为“弱者中的弱者”需给予特殊法律的保护,而我国在劳动法上不仅确立了未成年工与女工的特殊保护制度,而且制定了保护童工、残疾人、妇女的权益保障法等专门立法。近年来,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当代最大的社会弱势群体,为了切实维护该群体的合法权益,需大力开展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切实解决农民工在子女就学、安全生产、社会保障、劳动条件以及报酬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五、结语

社会法的兴起和理论的诞生是我国法律发展与法学繁荣的重要表征与体现,而社会法概念阐释、运用也必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必须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必须始终坚持创新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另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的理论研究者必须做到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批判意识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法的建设与理论研究将面临新任务、新机遇与新挑战,并为法治社会的构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要想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繁荣,就必须响应时代的号召、充分体现现展的趋势、深层次地加强理论体系研究。

篇11

民主不仅是一种包括民主国体性质和民主政体形式的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种文化形态。民主文化具有民主制度本身所无法具有的然而又是民主制度建设所必需的功能和作用:民主制度的诞生,离不开民主文化的启蒙作用和舆论准备;一种民主制度要想充满活力、巩固发展又必须借助于文化的力量来不断地反思自己,提升素质,革故除弊,开拓前进。因此,仅仅有了民主的形式是不够的,真正的民主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个内容就是使民主内化为人的心理定势,变成一种道德的力量和伦理的观念。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伦理观念的民主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因此,对民主的伦理意蕴进行探讨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民主的政治学涵义

在谈民主伦理观之前,我们应先对民主的政治学涵义作一了解。一般认为,“民主”是一个政治概念。民主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一种行为方式、一种观念到一种理论再到一种制度的发展过程。民主作为人类社会的活动,首先是从行为方式开始的。原始社会的民主行为方式被恩格斯称之为“古代自然长成的”民主。(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民主制则一直受到冷落,直到19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才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在欧美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趋完善。20世纪,民主化则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进程,形成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制度。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剥削阶级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民主政治,在反封建专制方面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因此,它代表和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它的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虚伪性。而社会主义民主则是一种高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型民主政治,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是最广泛、全面、真实的民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民主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常用以表示具有平等、自由性质和特征的状态、现象。广义的民主,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且还是一种价值,是人们在评价某种制度和行为时的价值尺度和价值标准。另外,民主还是一种精神状态,具体表现为个体的民主意识(即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于民主的内在结构形成的观念。完整的民主意识包括人们对于民主的一切认识和看法,涉及到国家、社会、个人权利、法律、经济、政治结构、社会一般文化氛围等多方面的内容)和民主精神(即社会成员以一种独立的人格,自主地参与社会活动的品格)。虽然广义的民主拓展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但它仍仅限于对“民主”作政治学的分析。正确分析民主的方法应当是“把民主广义地理解为各种各样的生活领域中自由而平等的关系的原理。”(2)“应当把民主主义理解为涉及从日常生活到生产、分配、政治、教育、文化的广泛的社会一切范围的东西。”(3)只要有社会关系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民主问题。非政治领域民主问题的存在,表明把民主仅仅看作政治范畴是不够的。由此看来,民主不仅是一个政治范畴,同时也是一个道德范畴。

二、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内涵

对于广义民主的政治学分析,也涉及到了民主的某些道德属性。“民主作为一种价值,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就已具备了一定的道德意义。”(4)每一种制度的形成,都是一种观念、思想的外化。只有当民主的观念、思想和意识渗透于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并形成一定的社会道德关系时,才能为规范、制度的产生提供基础。而具有道德内涵的民主,也理应成为道德体系中的一部分,并使之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一种准则。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涵义应当是:在现实社会的民主生活中,人们在尊重人格与权利自主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人们对自己事务的自主决定,依靠人的善恶观念、心理、传统习惯和道德舆论来维系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它是民主内化为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即内心信念、羞耻心、责任感和荣誉感等)的结果。

从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意义上的民主的实质、精髓或基本精神是尊重人格与权利自主即人的主体自主。人的主体自主包涵了两方面的内容,就是使人“成为一个人”和“尊敬他人为人”。首先,“使人成为一个人”就是指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即做人的资格和尊严;其次,是“尊敬他人为人”即对他人自主权的尊重。使人“成为一个人”是“尊敬他人为人”的前提和基础;而“尊敬他人为人”则是“使人成为一个人”的必要条件。二者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但是,作为道德意义上的民主则更侧重于对他人自主权的尊重。

既然在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中,民主的实质是主体自主,那么由此可以引申出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应包括的一些道德内容。首先,主体自主反映出的是道德意志的自由。人的道德意志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只有思想自由才能为实现选择的自由提供前提条件。而选择的意义就在于没有强迫的条件下选取自己所偏爱的行动方案。没有强迫,一个人的行为才能保持完整,实现意志和行为的统一;没有强迫,才会产生责任。

其次,主体自主还反映了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平等。民主把平等待人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内在地包含着对他人人格和权利的尊重以及对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的信念和行为的平等的尊重。只有在别人的自主选择与自己的意愿不一致时仍然予以尊重,才是民主意义的真正所在。

篇12

经济学具有阶段性的特征,眼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古典的经济学到现代的经济学,再从凯恩斯主义到货币经济主义,都深切的反映了经济学的特征。中国经济体系在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时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又经历了从改革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的擅变,包括从经济总量到结构的转换,从改革到发展的转化,并从二元化经济向三元经济的转换,这些改革都是当前经济形式下的要求和国际化的发展来决定。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经济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的模式,使中国经济理论陷入迷茫和混乱的状态,计划经济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在迷茫和盲目中, 国人逐渐的接受并发展了经济学和商品经济,并汲取西方的经济学中的可取成分,在中国实现了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混合所有制、按生产要素分配等方面的合理的成分,认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形成了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一套完整的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体系。

在社会主义经济学形成和改革方面,形成两个鲜明的深远意义:1. 紧扣改革开放的中心和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难点。建立了市场导向的基本思路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这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问题,又是当代社会主义的难题。2.解决的焦点是中国开放中的实际问题,比如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分配问题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