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范文

时间:2023-03-10 14:49: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职业培训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职业培训

篇1

在此次关于职业培训与就业力的调查中,将参与过职业培训与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的人群进行分别调查,但是两个人群都对职业培训对于就业的促进作用给以了充分的肯定。相比而言,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的人对于职业培训能够起到的作用期望值相对更高,将近九成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的职场人都主观认为职业培训将对就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面对新岗位,很难说某个求职者能够单单从过去的工作经验中学习和掌握到新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企业很难招聘到完全匹配现有岗位的人才,企业就越来越重视通过职业培训来使新人更加匹配新岗位。这同时也就说明,此前接受过此岗位相关培训的求职者就自然会在这个就业或者晋升的机会中脱颖而出。

在未参与培训的人群中,女性相比男性对于职业培训对就业的促进信任度更高,超过了90%。智联招聘职业顾问指出,与男性相比,女性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培训的信任度要高于男性,这种趋势在职业培训中也有所体现。在自学能力上,男性与女性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接受培训与考试的能力上女性往往优于男性,因此培训对于女性的吸引力通常情况下大于男性。

从学历上来看,本科及以下学历对于职业培训的认可差别不大,但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对于职业培训的信任度明显降低,只有超过七成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未参加过培训的职场人认为职业培训会对就业产生促进作用。

而事实上参加过职业培训的职场人也比较认可职业培训对于就业所做出的贡献,但是这种评价的比例略低于未参加培训的职场人。在参加过培训的职场人中,83.4%的人对职业培训做出肯定,比未参加职业培训的职场人低了近6个百分比。

可见,经过实践的证明还是有一部分参与了职业培训的职场人没有从中获益。这种结果的产生可能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所造成,一方面是由于培训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种课程的水平参差不齐,参与者需要对培训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做出一个判断。另一方面是由于个人参与培训的盲目性,面对就业压力社会上也曾经一度出现“考证”热,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也是通过考取各种证书希望能够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增加砝码,但结果往往令人失望。

未参加职业培训的职场人有培训计划

尽管对于职业培训近九成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的职场人还是认可的,但是认可与付诸实践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在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的人群中,超过半数被调查者将有参与职业培训的计划,这与认可的近九成的比例还是有一些差距的。尽管如此,也还是能够看到职业培训市场的广阔前景的。

在关于职业培训是不是“多多益善”,李院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承认多多益善,但是他指的多并不是指“证”的数量,而是指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又丰富了的学习经历,这个比证书的数量更重要。他特别指出绝大多数职业考试的证书并不能成为企业的敲门砖。

选择是否参与培训受工作时间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在3年及以上的职场人中选择计划参与职业培训的比例有小幅增加。

可见,随着职业发展路径的明晰化,很多职场人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选择职业培训为自己充电。此时的职业培训多是职场人根据自己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充电,多是技能培训和应试培训相结合,进行比较高级的岗位技能的培训,比如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此时的培训效果不再仅仅针对就业,而主要体现在对于职业发展的帮助。

尽管在对于职业培训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认知上,除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外,其他学历职场人态度差异不大,但具体到参与培训的计划,不同学历间的差距还是较为明显的。随着学历的不断提高,对于职业培训的参与度也相应降低。本科学历的职场人对于职业培训的计划参与比例略低于大专及以下,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计划参与比例则一下降到了不到四成。可见,由于高学历者在就业中的学历优势,职业培训对于高学历职场人的吸引力相对较低。

在各类职业培训中,对于尚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的职场人来说,各类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培训是最具吸引力的。在有参与职业培训计划的职场人中,超过四成人计划参与此类培训。其次是IT类培训,也超过了两成,然后是办公软件培训和外语类培训。可见,直接增加业务技能的培训对于职场人有较大的吸引力。

若是图真正的收获,则有四点参加职业培训的意义:一是拥有了一个学习的环境,会促使求职者踏踏实实的学点东西,二是能够系统化掌握理论知识及补充必要的技能,三是职业培训时与更多人的交流机会,四是同学带给自己的压力,与公司外界的人有所比较,能够更加客观地衡量自己,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参与职业培训者更认可培训有助于晋升

在对于参与过职业培训的职场人的调查中,职场人实际参与的主要培训类型与未参加者计划参与的基本一致,参与最多的是各类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培训。

对于中高层人才而言,参与的职业培训也可以用“专、新、洋”来概括,“专”指的是专业性,比如说注册会计师、律考;“新”指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的岗位,或者是原有的岗位国家给与了职业资格的认定,比如说物流师、营销师,以及一些针对人才开发的项目,比如说人力资源师、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洋”则指的是国际化的一些职业培训。

对于职业培训事实上对就业的影响,近半数的参与培训者答案是肯定的。47.9%的参与过培训的职场人表示自己所参加的职业培训直接促成了自己的就业。

从促成就业的培训情况来看,参与IT类职业培训对于就业的直接促进作用最大,近六成参与IT培训的人认可培训对于就业的直接影响。其次是外语类培训,在参与外语类培训的职场人中也有超过半数的人表示自己的培训行为直接促进了自己的就业。这两类培训参与者对于培训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认可度最高。

篇2

一、职业培训是企业发展的需求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现代经济、现代科技和现代教育培训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支撑点.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支持,形成了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格局。

职业技术培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和产品的质量,影响着企业的兴衰,与企业的利益密切相关。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技术教育培训只有依附行业,依靠行业提供人才需求预测,依靠行业制定人才规格,才能为企业源源不断地培训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

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的目的是改变企业职工队伍的成分,提升企业的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最大经济效益。由此看,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企业的智力投资。本来发展职业培训就是由企业自己提出来的,在工业发展的近二百年的时间里,始终就是由产业界支持着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的发展。

二、国外职业技术培训的启示

新加坡早在八十年代初政府就推行了“技能发展基金”制,规定对月收入低于750新元的工人征收相当于工资4%的技能发展基金,由雇佣这些工人的企业负责缴纳。这个基金主要是为在职工人提高技能培训和为过剩劳动力提供再培训.1986年又举办了技能训练组合课程,这项计划是为希望提高和吸取新技能的职工提供学习和训练的计划。前联邦德国在二次大战之后,只用了三、四十年的时间,就在一片废墟上建成了经济发达的国家,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力发展了职业技术培训教育。

国际经济学界通常认为,日本的企业管理有三大“神器”,而日本企业内的教育培训往往不为外人所重视,其实职业培训是推动日本高速发展的又一私密武器――第四种“神器”。当今世界各国公认:“推动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力量,不是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而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彻底普及和后期中等职业教育的急剧扩大所造就的大批质量均一的优秀劳动力。”六、七十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日本职业教育的鼎盛时期。八十年代初日本不失时机地将经济发展战略从“贸易”之国转向“技术之国”,要求产业结构向着节省能源、节省资源的知识集约型产业转化,以促进尖端产业的发展,振兴科学技术。因此,职业技术培训教育除了具有教育的本质和特征功能外,还具有下列本质:

1.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是实现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

2.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3.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是实现科技进步的桥梁。

三、职业培训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持续、快速发展时期,正在进行“两个转变”,这对于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无论是职前培训,还是在岗培训,任务都十分艰巨,而随着社会分散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职业培训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要求也越来越高。

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平均每增加一年,国民生产总值就增加9%。“10年前的教育是今天的经济,今天的教育是10年后的经济”的说法是不无道理的。因此,企业要千方百计利用培训教育机构及教育制度,鼓励员工通过各种形式的再教育、再培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

篇3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这一战略同样适用于国有企业。当今国有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实现做大做强目标,必须具备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而培训正是企业吸引与稳定人才的重要措施。

一、充分认识员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员工教育培训是企业育才、用才、聚才的需要。

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是企业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发展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我所在企业是一家集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为一体的特大型炼油、化工、化肥、化纤联合企业,始建于1966年,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百强企业、全国企业管理“金马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数十项荣誉称号。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目前存在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等现状,同时还存在工艺设备和人员的老化,人力资源开发的产出效益需要加强。

2、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员工中中级职称者不足3.2%,高级职称只占2.5%,大专以上文化的仅有3%。拿我们所在的国家一级企业来说,员工中(基层管理人员除外)具有中级职称人员占全体员工的13.1%,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占4.27%,大专以上文化的职工有24.26%,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但还应该看到,高中及以下文化的员工还占有16.17%。所以说对于在职员工来说,加强教育培训特别是后续教育是学习知识、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

3、员工培训是培育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凝聚力的关键性工作。

作为要打造国际一流跨国能源公司的石化企业,在对员工的培训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不断地向职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增强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凝聚力及团队精神。同时员工培训是提升员工技术、能力水准,达到人与“事”相匹配的有效途径。岗位人员上岗后也需要不断地进步、提高,使各自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达到岗位规范的高一层标准,以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

二、当前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培训缺乏系统的规划。

虽然当前许多企业治理者能够认识到职工培训的重要性与必须性,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没有长期、系统的教育培训计划,培训工作显示出阶段性、短期性的特点。随着石化行业改革发展进程中具体情况的不断变化,往往就穷于应付,首尾难顾,效果自然不明显。同时对于职工岗位培训还缺乏系统的体系,往往是技术人员讲什么,职工就听什么,形成了缺什么补什么的一种状态,而不是全面系统的培训。

2、对员工教育培训的认识不足,缺乏应变措施

一是由于受经济运行规律和企业文化观念的影响,以及教育培训管理者自身对教育理论、培训方向、方法、内容认识不够,简单的认为企业教育培训就是办办培训班而已,没有把教育培训与企业的发展目标融为一体,没有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热点,生产技术的难点、重点,在培训过程中,常常出现内容、方式、课程与企业总体目标联系不紧密,使培训流于形式。

二是工学矛盾突出。一方面部分企业上至高管层,下至基层管理者没有把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作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支撑,整天忙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拒绝或消极被动地参加教育培训活动。另一方面培训部门安排的培训与生产脱节,造成员工不愿学习,企业浪费资源的状况。

3、企业培训师队伍素质普遍不高。

一是在岗培训中作为培训者的员工,虽然在技术方面有优势,但缺乏培训技巧,效果并不是非常好。二是有些专职教师本身的知识更新,业务进修和技能培训不够,很少有前瞻性的继续教育机会,因而往往是培训课时,教师现学现教,现炒现卖。三是讲授理论课的教师偏多,培训现代新知识、新技能的偏少。

三、做好职工教育培训的实施办法

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主动适应企业改革形式,深化内部教学改革,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1、转变思想观念,营造学习氛围。

企业职工教育的全员化、全面化、终身化,这是企业职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育内容上应有意识、有步骤地全面化发展,把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创业创新精神、企业文化与专业技能的传授融为一体。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拿出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切实抓好教育培训,营造一种“学习是创新的源头,是企业与个人发展的有效途径”的氛围。注重解决特殊群体的人力资源培训发展的问题,从而改变这些领域人力资源的匮乏和质量低下等问题。同时还要鼓励职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根据企业发展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持续提升个人的知识、技能。

2、加大教育内容更新,创新教育培训方法。

篇4

帮助更多的劳动者掌握和提高职业技能。认真落实劳动预备制培训。扩大招生规模,支持职业学校调整专业结构。引导和鼓励初、高中毕业生更多地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创业培训,鼓励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参加创业培训,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特点,重点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和企业经营管理培训,通过案例剖析、考察观摩、企业家现身说法等方式,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同时,强化创业培训扶持政策与服务手段的衔接,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相结合的工作体系,提高创业成功率。

重在突出实效。要结合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职工技能水平的要求。广泛开展在岗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建立在岗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的长效机制。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要切实做到依据岗位需求。通过在岗培训、脱产培训、业务研修、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快提升企业在岗职工的技能水平。同时,创造条件每年在籍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外省市组织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活动。

二、抢抓发展机遇。

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逐步构建和完善以企业岗位提升培训为主体、职业院校培养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参与、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开放式职业培训体系,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增强职业培训能力。统筹利用各类职业培训资源。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需要。坚持高端引领,紧紧抓住地震灾后发展振兴规划、技工学校基础职业能力建设、十二五”技校规划等项目实施的重要机遇。深化技工学校改革。明确功能定位,促进内涵发展,推进实现职业学校和技校招生平等,突出职业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层次,加快推进在建设一所技师学院。加强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审批、指导和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拓展专业设置,增强培训能力。

充分发挥技工学校、中职学校以及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各自的优势。评估确定和建设一批职业培训机构作为职业培训实训基地。此基础上提升改造2-3所公共实训基地。加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三、围绕市场需求。

认真研究职业培训发展的过程和细节。以技能为根本,适应职业培训发展的市场需求和个性化需求。创新职业培训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就业导向的培训模式,引导职业学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面向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城乡劳动者,根据就业市场需求、根据企业岗位实际需要、根据产业发展对后备技能人才的要求大力组织开展订单培训、定岗培训、定向培训。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合理设置培训专业(工种)科学确定培训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完善定点培训机构认定和管理办法。组织专家现场评估、择优认定职业培训机构并向社会公示。严格执行开班申请、过程检查、结业审核三项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补贴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保证符合条件的各类培训机构、企业平等参与。坚持由人社、就业、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强化培训过程监督,坚持就业培训结业考核实操(应会)抽查制度和电话回访制度,确保培训工作实施到位,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建立健全培训补贴资金与培训成本、培训质量、就业效果挂钩的绩效评估机制,制订职业培训质量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统一培训考核指标、考核程序和考核办法,实现对培训工作的全程监管。

打造“广建工”广电工”广核电安装工”昭化妹”汽车维修工”等特色培训品牌和“百花石刻”剑门豆腐”等地方培训品牌。积极促进培训与就业的有机结合,突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并对农村从事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市场营销以及经济信息、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结合我市劳动力职业技能的实际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实际。推动职业培训的科学发展。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四、适应经济结构转型要求。

完善评价使用制度。完善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制度,进一步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强化激励保障措施。进一步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指导企业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积极推进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

继续在职业院校中积极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清理整顿职业技能鉴定秩序。提高鉴定质量,切实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规范鉴定管理。为劳动者提供及时、方便、快捷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在职业培训中的引导作用。制定《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规范我市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选择技术含量高、通用性广、从业人员多、社会影响大的职业广泛开展多层次的示范性职业技能竞赛,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中的积极作用。

探索建立社会化、企业、院校等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为劳动者实现就业、稳定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铺平道路,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加大力度培养、评价高级工和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为我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持。

五、适应扩大培训规模需要。

确保职业培训资金充足到位。按照同一地区、同一工种、补贴标准相同的原则。以职业资格培训期限为基础,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技能人才相对匮乏的实际。根据培训工种技能的难易程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培训补贴标准。坚持培训补贴资金谁审批谁负责和集体会审制度,认真落实补贴培训(鉴定)机构、直补个人、直补企业等灵活多样的职业培训补贴方式,用好职业培训补贴,努力提高就业培训资金的使用绩效。严格培训补贴资金申领、拨付程序,加强培训资金监管。加强培训补贴资金的内部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严肃查处套取培训补贴资金的行为,杜绝骗取、套取、挪用培训补贴资金等问题的发生。

逐步提高职业培训支出比重。有条件的地区要安排专门资金对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包括设施设备)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示范性职业技能竞赛,各县区政府要调整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紧缺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优秀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以及培训教材编研、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教研等工作给予支持。按规定从城市教育附加费中足额安排经费用于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平台建设,重点支持高技能人才培养及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建设。

职工教育经费的60%以上应该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督促企业落实到位。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以及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督促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企业职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所需费用从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每年抽取一定数量的规模以上企业开展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专项检查。可申报政府依法对其职工教育经费实行统筹,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组织开展培训服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