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49: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煤炭考察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南溪、湄潭基本情况
1.南溪基本情况
南溪区位于四川省南部长江上游,是四川省宜宾市的市辖区。万里长江由西向东横贯区境,南溪自古有“万里长江第一县”的美誉,自设区以后改为“万里长江第一湾”,拥有1500多年的建城史和长江上游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古城门。南溪江滩湿地公园连接长江沿线的古城墙和新城,充分利用长江水,引水入沙、引水入滩、引水入城,在江滩上设置生态绿岛,让丰富的长江水资源浇灌着江滩公园,滋润着城市。
2.湄潭基本情况
湄潭县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平均海拔972.7米,是贵州茶叶第一县,全国茶叶第二大县,茶叶总面积达60万亩。从“茶产业大县”跃起为“茶产业强县”,茶产业已成为湄潭的支柱产业,60万亩优质生态茶园托起了数十万湄潭人脱贫致富梦想。
二、几点思考和感悟
一是敢于“打破常规”,善于“无中生有”。南溪交通区位好,城市亲水性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自然资源匮乏,仅仅依赖自身条件难以实现快速发展。为此,南溪充分审视自身实际,在城市建设发展上形成了独特的“南溪模式”,将长江文化、历史文化、休闲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当中,做好“古”和“水”两篇文章。善于推陈出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在河滩地上建新城,目前,已基本建成4.76平方公里的滨江新城。善于画龙点睛,通过打造桂溪古街等亮点景观迅速提升了城市品位。
二是“以地生财,聚财建城”。资金问题是城市建设中的难点,仅仅依靠财政投入推进城市建设难以持续。南溪为适应城市建设资金需求,在原国资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南溪财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搭建起了南溪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平台、政府性融资平台和政府性投资平台。将城市建设项目纳入招商引资范畴,城市管理中凡是能够市场化运作的,一律交由市场管理。
三是人大参与,监督到位。南溪区在城市开发之初重开发、轻保护,部分文物已被损毁。区人大常委会在监督中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按照文物保护法要求,把文物保护和生态发展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及时提出“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建议意见,区政府认真吸取经验教训,采纳了此建议意见,从延续华夏文化,造福子孙后代的角度,开始有意识地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区人大常委会从城市规划开始全程跟踪监督城市建设,确保历史文物安全。
四是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政策。湄潭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的大好时机,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大胆地提出了“退耕还茶”的创新思路。湄潭茶从2000年的不足3万亩发展到如今的60万亩,从一山一岭到千山万岭、绿浪连天、茶香四溢,真正实现了荒山变金山、绿叶变金芽、农民变股东的华丽转变。
五是茶旅融合,促进增收致富。湄潭县以茶叶为中心实现“全面融合发展”,立足挖掘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资源,依托优美的茶区环境、宜人的生态气候、名优的茶叶品质,由单一的品茶、做茶、卖茶向与茶文化和旅游结合的方向发展。为推进茶产业提档升级,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湄潭以茶产业作为主线,走茶旅融合发展之路。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茶旅、农旅一体化发展思路,湄潭县探索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集采茶制茶、农耕文化、乡土风情体验,茶旅、文旅、农旅、体旅为一体的乡村茶旅一体化发展。
六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湄潭全县119个村全部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盘活20多万亩集体山林、土地资源和其他资产、资金,44万农民变成股东参与持股分红。为打造茶旅乡村,实现“全面融合发展”,近年来,湄潭县还在乡村房屋改造方面下了大功夫,从2006年开始,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湄潭县累计挤出近7亿元资金,对改建或新建黔北居民的农户实行财政奖补政策:政府统一规划农户建房用地,统一设计外观风貌,农户自建,政府补贴,建好后每户补贴7000元。现在,七彩部落、田家沟、八角山等茶旅乡村旅游点备受游客青睐。
七是严格公用品牌使用和管理。湄潭县成立的茶叶协会,制定出“湄潭翠芽”“遵义红”系列产品生产标准,注册地域品牌证明商标。同时,每年筹资4000余万元,用于品牌宣传推介,通过茶王大赛、茶艺节活动,国际茶博会等活动,大力提升了湄潭茶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如今,“湄潭翠芽”和“遵义红”已被列为全省“三绿一红”重点品牌,“湄潭翠芽”更获“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地理农产品标志保护品牌,荣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102.17亿元。湄潭全县生产的茶叶只要品质达标都可以使用该品牌,达到“价格相对统一、减少内部竞争”目的。
三、几点建议和意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放思想,成为更新观念的前提;反思工作,作为提升效率的契机;加快发展,成为跨越争先的动力。通过学习,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提几点建议:
一是解放思想实现新突破。在这次参观学习中,干部群众的观念新、思路活,能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能够在挑战中发现和抢抓机遇,能够在不可能中发现可能,以超前的思维、崭新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了地方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退耕还茶”的思路决定了出路,观念就是财富。湄潭县茶叶的发展历程有力的印证了这一点。坚持抓发展的劲头不减,同时也要坚决执行原有的科学规划,南溪城市规划分步实施,提高了城市的总体效益,吸引了更多的招商投资,加快城市的建设,从根本上提速了城市的发展,美化了城市的环境。
【关键词】地质旅游资源;评价;判断矩阵;AHP;Delphi;
新乡地处河南省北部,南临黄河,北依太行,面积8049.45km2,总人口557.2万人。新乡地质旅游资源丰富,有着25亿年的地质演变史的太行山在新乡市域范围内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地质旅游资源优势十分突出,现已开发出关山国家地质公园、跑马岭省级地质公园和凤凰山省级矿山公园等地质旅游景区,是新乡市旅游业发展的主打品牌。
高品位、内涵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为新乡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长期以来资源优势没有转化成产业优势,地质旅游经济规模不大,地文景观资源开发相对落后于周边地市。本文在对新乡市现有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旅游学、旅游地理学、计量地理学、系统论、层次分析法(AHP)和特尔菲法(Delphi)的相关理论,探讨减少地质旅游资源评价结果中主观色彩的综合评价方法,选取14个对旅游资源开发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新乡市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新乡市主要的9个地质旅游资源富集区进行了评价,为新乡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1、新乡地质旅游资源赋存状况
新乡市地质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山区。具体到各景区和景点,地质旅游资源赋存如下表1-1所示:
2、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相关理论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极为广泛,不仅涉及到旅游资源本身,还涉及到资源环境和开发条件等因素[4]。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了旅游开发的功能,关系到该旅游资源的地位、意义、开发规模等级和市场走向,进而影响到开发和保护的前景;资源环境关系到旅游地的接待规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条件直接对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构成影响。
目前各国采用的评价模型来看大体有两类[5]:一类为主观评价,是基于评价者(旅游者或专家)对于旅游资源的质量个人综合体验而进行的;另一类为综合型定量评价模型,是在考虑众多因子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者或专家广泛征求意见,并用数理方法确定各个方面的权重值,建立较为客观的评价模式。如我国北京大学陈传康、中山大学黄进等对丹霞地貌的旅游评价;中山大学保继刚提出的总目标评价模型;南京大学楚义芳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国观赏型旅游地建设的不同旅游资源评价系统。
本文应用系统的理论,采用AHP和Delphi法建立模型来对新乡九个主要的地质旅游资源富集区进行评价。其主要步骤是:
(1)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因子,建立层次模型,构造多目标决策树
首先确定评价目标,采用系统的观念分析影响评价目标的主要和次要因素,确定出不同层次不同组织水平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总目标层之下,划分评价项目层和评价因子层,
不同层次间的各因素构成多目标决策树。
采用特尔菲法对所构造的多目标决策树(层次模型)向评价者发出征询问卷,并根据回收有效问卷进行归纳总结并修改,直至所有评价者对多目标决策树(层次模型)都满意为止,确定层次模型的最终因子。
(2)构造判断矩阵
对于某一评价目标建立的层次模型,采用Delphi法向被调查人发出征询问卷,应用1~9标度[6](见表1)作为量化标准,对同一层次上的各因子对于上一层某项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判断,构造判断矩阵。
A= =
式中 为第i个因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显然判断矩阵有如下性质:
对于 ,有aij>0,aij=1/aji,因此此判断矩阵为正负反矩阵。
对于 ,有,aij=ajk=aik,则称A为完全一致性矩阵。
2、4、6、8 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倒数 前者(fi)与后者(fj)重要性之比为aij,后者(fj)与前者(fi)重要性之比aji为aij的倒数
(3)判断矩阵的计算及层次模型各因子相对权重值的确定
对于判断矩阵进行计算,求取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根λmax。
由于评价者是凭借自己的判断来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难免存在主观性和误差,因此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修正。对判断矩阵修正的依据是随机一致性比率,即利用判断矩阵的完全一致性特征进行一致性检验,求得一致性指标,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对于不具有一致性的判断矩阵,对其进行修正,直至满足一致性指标[6]。一致性检验计算公式为:
一致性指标
随机一致性比率
R.I.为同阶平均一致性指标(见表3),当C.R.≤0.10时,即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当C.R.≥0.10时,即认为判断矩阵不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要对该判断矩阵进行修正,直至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具有满意一致性的判断矩阵,其特征向量即可作为该层评价因子相对于上一层目标的相对权重值。
(4)选取一定的指标对各评价因子进行赋分评价,并乘上该因子的权重值,从而得到最终定量评价结果。
3、新乡市主要地质旅游区资源评价因子的选择及模型的建立
本文根据新乡市旅游市场实际,应用系统和层次分析法(AHP)的理论,采用特尔菲法(Delphi)向被评价者(地理学教授、高校旅游学专业教师和学生、政府机关领导、旅行社负责人和其他旅游从业人员)发出征询问卷,并不断根据回收有效问卷进行归纳总结并修改,最终确定了影响该市旅游资源开发的14个因素,建立了新乡市地质旅游资源评价的层次模型[7](见图1)。该层次模型共有三层:总目标层(O)体现该评价体系的目标;综合评价层(A)为评价目标层的具体化,以资源价值、社会影响、景点规模和旅游开发条件四个要素具体描述评价目标;评价项目层(B)是综合评价层的进一步延伸,是对综合评价层各因子的量化指标。
针对上述模型,建立如下5个矩阵,并计算如下表4-8:
经过数据整理,得出该评价模型同一层次相应因子对于上一层某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值如下表9所示。
从各评价因子的相对权重值来看,资源价值对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最大,而这当中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起着主要作用,历史文化价值次之;社会影响对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仅次于地质旅游资源本身,其中知名度起着主要的作用;旅游开发条件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次于以上二者,区位条件、餐饮服务条件和交通通讯起着主导作用;景点规模对新乡市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4、新乡市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依据评价模型设计了新乡市地质旅游资源评价调查表,各评价因子取自前文建立的模型,各因子总分均以100分计。为减少主观性,参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价标准》,制定了综合评价的赋分标准(表10),向评价者发出征询问卷,对全市9个主要的旅游区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利用前文建立的评价模型各因子权重值和各因子相对得分,得出各景区定量评价结果如下表11所示:
5、结论
通过新乡市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模型的建立,结合定量评价的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1)从旅游资源价值来看,新乡市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或科普教育价值的地质旅游资源较多,部分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从旅游资源的社会影响来看,新乡市的旅游资源社会影响与周边地市景区相比普遍不高,这说明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宣传程度不够。
(3)从景点规模来看,新乡市的旅游资源的形态结构保持较完整,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较大,疏密度一般。
(4)从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来看,主要旅游客源地集中在省内,区内旅游资源与邻近地市有很大的连续性;餐饮住宿条件一般;交通通讯条件一般;反映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开发程度不够;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因此新乡市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最大限制因素主要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资金及其人才短缺。
(5)从旅游开发的方向来看,区内以万仙山、关山为龙头的地质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广阔,这正好与国际旅游发展的潮流――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相合拍。
(6)从旅游开发的前景来看,一方面区内高价值、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有待于转化成高质量的旅游产品,转化成高效益的旅游经济;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这些潜在的旅游资源、重新认定的旅游资源与目前普查认定的旅游资源一起,构筑了新乡市旅游发展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冯祖杰、朱世刚、符光宏等,河南关山国家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R],新乡市人民政府,2007,67
[2]杨涛、赵东力、宋红伟等,河南跑马岭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R],卫辉市人民政府,2007,44
[3]张建斌、张修田、兰自亭等,新乡市凤凰山矿山公园综合考察报告[R],新乡市凤泉区人民政府,2007,49
[4]陶梨主编,《旅游地理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云南,1994.12,p47―68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98-1
冲击地压是一种特殊的矿山压力现象,也是煤矿井下复杂动力现象之一,即地下煤层或岩层,由于开采和地质作用引起的煤岩体应力高度集中,积聚大量弹性变形潜能,当应力超过允许的极限状态时,造成瞬间大量弹性能的突然释放,使煤岩体急剧变形破坏和抛出,并发出巨大的声响、震动,造成巷道冒顶、片帮、堵塞,支架折断,设备破坏等情况,严重威胁井下安全生产,是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严重的灾害之一。
1冲击地压发生的诱因
1.1条件因素。冲击地压形成的原因可谓是复杂多变的,主要是煤岩中应力超过了“容忍度”,从而令煤岩瞬间被破坏产生的能量聚变;还有就是内因的突变造成的瞬间释放应变能。在攀枝花煤矿中的煤质是干燥、中硬的,其抗压强度达200kg/cm2。攀枝花煤矿的地质构造及其复杂,多年的开采令其强度增加,这就造成了煤岩体内能量集中,这是攀枝花煤矿发生冲击地压的原因。
1.2影响因素。调查发现攀枝花煤矿冲击地压全部500米以下,这说明煤层及顶板物理力学性质煤质中硬,脆性和弹性较强煤层易发生冲击地压。统计数据中能发现在开采处接近断层时冲击地压发生次数较多。攀枝花煤矿的冲击地压均都发生在四周采空的圆弧形形煤柱工作面内,这就证明了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因素在于断层。
2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控实证分析
2.1钻屑法
攀枝花煤矿在煤体中钻小直径钻孔,依照钻孔时产生的煤粉找到动力转移规律来进行冲击地压危险发生的检测,这种方法十分的简单和直观,适用于任意一个开采地。攀枝花煤矿根据大量的钻屑检测结果,将煤层冲击危险等级划分为四级:1无冲击地压直接危险;2有一般冲击地压危险;3有中等冲击地压危险;4有严重冲击地压危险。
2.2注水法
攀枝花煤矿采用科学的压力预注水来监控冲击地压,具体使用上令煤体湿润,这样就改变了煤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降低了弹性,增大了塑性,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煤层弹性能的集合,从而减缓冲击地压的骤发危险,在注水的同时还能够起到降尘这样的改善工作环境的作用。根据工作面注水效果检测,钻孔最大深度为120米,最大水压为15.8MPa,注水流量为208.66(t),注水后含水率增加了35%,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煤体的冲击危险程度。
攀枝花煤矿大多数采用静压注水的方法,通过公式计算出注水量:Q=KTW=1.45×10353×1.39%=208.66(t)
其中K为富余系数或水量不均衡系数1.45;T为单个注水孔承担的湿润煤量t;W为合理的含水率增值1.39%;Q为每个注水孔的注水量t;
T=LSMr=42×20×8.5×1.45=10353(t)
其中L为带注煤体沿钻孔轴向的尺寸,m;S为注水孔的间距,m;M为煤层平均厚度,m;R为煤的密度,取1.45t/m3;
2.3观测法
根据研究和以往的经验来看,顶板岩层的断裂是致使冲击地压发生的主要诱因,所以只要能够实时掌握顶板岩层的断裂就能够有效的降低冲击地压的威胁。通过观测法能够,从支架载荷增阻速率和地音参数的变化中加以判断。攀枝花煤矿通过观测支架载荷增阻速率和地音参数的变化及时的预测了生产场所的冲击地压,从而综合的预防了风险,并且成功的回采,可谓是一举两得,基本要在每最大距离为20米处布置监测点,这样数据才更为详实,如下:
2.4爆破法
攀枝花煤矿应用爆破法的原则就是在煤体的高应力带内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立钻孔,在爆破中尽可能的让能量具备弹性,这样能够令应力高峰带向内转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令冲击地压煤层的危险程度转移降到最低。技术上主要是将钻孔垂直的设立在煤壁之上,孔深设置为5米,间距在4米,每孔装药量均值为700克,瞬发引爆的安全距离为120米。
2.5支护强度的增加
冲击低压引起煤层威胁的工作场所必须将支护强度提高,这样才能够增加抗冲击变形的能力。例如攀枝花煤矿具体推行的单体液压支柱就极大的增加了支护的强度,在结构上也一定要保持支架间的结构,令稳定性能够提高。同时尽可能的在支架和煤壁之间配以金属网,这样能够降低煤体的冲能等,从而最大效能的提高安全性。
2.6现场的安全管理
在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从上到下都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理念,尤其是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未经培训禁止上岗。攀枝花煤矿对于现场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的安全教育可谓是做到了无孔不入,时时都在开展安全作业的学习,同时对于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建立了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令煤层危险程度降到了最低。
3结论
煤矿冲击地压对于实际当中的正常生产有着极大的危险,因此为了能够将其风险降到最低就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文章根据攀枝花煤矿在实际生产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个详尽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针对性防控措施,包括了钻屑法、地音联合观测法、煤层注水等科学的处理方法,极大的降低了煤矿冲击地压的危害,同时也提出了综合防治才是未来煤矿开采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信.四川省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和治理[J].矿业安全与环保;1986年.
[2]林韵梅主编.地压讲座[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1.
[3]孙礼春.俄罗斯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考察报告[J].煤炭科技;1996.
[4]唐民成主编.井巷掘进与支护[M].冶金工业出版社,1982.
[5]王文星,岩体力学[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6]董礼,张中,闫庆峰.西安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
[7]陶春玉.孔庄矿水采工作面冲击地压分析及防治措施[J].江苏煤炭:2003.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273-1
有关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问题研究,国内外主要是在煤炭、冶金和交通部门进行,对于英国波、前苏联、兰和中国等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对“三下”采煤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1~3]。
在大量的地表移动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我国制定出了《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巷道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4]。
我国相关的分析方法有附加应力法、力平衡分析法、数值分析法、概率积分法[5、6]。
1工程概况
长岭煤矿位于长春市双阳区长岭乡前双顶子村境内,距长春市区约50km。长岭煤矿开采标高为120m至-60m,矿区开采面积为0.5504km2。矿区地处吉林省低山丘陵区,松辽平原东南部的边缘,区内地形多为丘陵地貌。区域地表形态总体上为南低北高,最高地表高程为264m,最低地表高程为217m,相对高差一般20~30m。
长岭煤矿矿区煤层主要覆存于中生界侏罗系上统二道梁子组,地层倾向南东,呈近于北东~南西向走向,浅部倾角约45°左右,深部延伸后倾角逐渐变缓,一倾角为25°~35°,最小为10°左右,为一套泥炭沼泽~浅湖相沉积,基本上可以划分出上、下两个岩性段:上部为砂岩,粉砂岩夹砾岩含煤段和下部为泥岩夹粉砂岩含煤段。
1.1现状地面塌陷
现状地面塌陷发育在矿区的西南部其东端位于矿区砂石道的西侧,走向287°,长500m左右,宽3~5m,地面塌陷呈条带状形态,最大地面塌陷深度为40cm。
1.2预测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分析
经计算得该煤矿的采厚比为34.6,当上组煤层联合采出后,将会引起岩层移动并波及到地表,部分区域地表变形较严重,会形成较大的塌陷坑或地裂缝。
1.3地面塌陷影响范围的预测
采用工程地质手册中影响角正切tanβ公式来计算地面塌陷影响半径计算求得影响半径约为75m。
根据《建(构)筑物、铁路和水体压煤开采》规定与地表最大移动和变形值计算公式,求得最大下沉值为4.56m。
2METLAB计算参数选取及计算结果
为了METLAB运用软件对全盆地移动和变形公式编程,计算地表变形值,给出计算工作面编号、下沉系数、主要影响角、水平移动系数、开采煤层埋深及厚度。
2.1计算工作面编号
全盆地移动和变形计算公式只适用于计算规则矩形采空区域,考虑到长岭煤矿存在多个采空区,且采空区边界形状复杂,可将采空区分割简化成多个矩形计算工作面。采空区的计算工作面与煤层号一致,计算工作面有1、2、3、4。
2.2下沉系数
下沉系数 是在地表移动和变形分析预测中的重要因素。根据“三下”开采规程中附录4的内容得出:q=0.65
2.3主要影响角正切
参照“三下”开采规程中 的观测站实测数据以及当地经验取0.94。
2.4水平移动系数
反映了地表最大下沉值和最大水平移动值之间的比例称为水平移动系数,本文选取 。
2.5计算结果
经过软件计算后得到,矿区下沉值区间为5.889mm~4472.17mm,倾斜值区间为0.126mm/m~105.83mm/m,曲率值区间为-3.803×10-3/m~3.803×10-3/m,水平移动值区间为18.895mm~1742.01mm,水平变形值区间为-62.593mm/m ~62.593mm/m。
利用概率积分法和METLAB软件计算的最大下沉值为4.47m。
3结论与建议
论文依据矿山实际情况和煤矿开采资料,对长岭煤矿地质条件和采空区特征进行描述,运用概率积分法分析了地面塌陷区的特征,得出以下结论:
(1)长岭煤矿的开采深度为280m,煤层的平均厚度为8.11m,按照平均采深采厚计算,该煤矿的采厚比为34.6。依据“三下”规程,从煤层采深与采厚比为34.6的特征来分析,该矿井继续进行地下开采后,可能加剧现有地面塌陷和地裂缝。
(2)利用概率积分法和METLAB软件计算的最大下沉值为4.47m,与依据“三下”规程计算所得出的4.56m仅相差0.09m,两种计算结果仅相差2%,两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基本符合。
(3)由于长岭煤矿正处于生产阶段,对于以破坏的耕地可采用地面塌陷坑及地裂缝回填的方法,继续对土地进行耕种;而已被破坏的房屋建筑应采取搬迁避让的措施,避免人员生命财产遭到损失。
(4)在长岭煤矿闭坑后,可以采取注浆充填法或局部支撑覆岩法来对采空区进行治理,提高地表的稳定性;如遇土地资源紧张,需保障耕地及其他土地的使用时,可采取利用客土、腐殖土回填地面塌陷坑和地裂缝的方法,保障土地资源的使用。
参考文献
[1]童立元,刘松玉,邱珏,方磊.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7):1198~1202.
[2]颜荣贵.地基开采沉陷及其他地表建筑[M.]1995.
[3]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出国参观考察报告-波兰采空区地面建筑[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