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0 14:49: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校本课程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校本课程计划

篇1

一、情况分析:

国际象棋是一项集益智、娱乐、德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竞技活动。它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品质、智力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思想高尚,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可见,开设国际象棋课程是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另外,国际象棋活动还具有娱乐性,有助于寓教于乐,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我们说,考试考砸了,会遭到父母的责备,下棋也会输棋,但没有哪位学生会因此而受到父母的责备。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所谓“殊途同归。”同样,我们开展国际象棋教育,把国际象棋课程办好,引导学生开展下棋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说,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孩子的特点,本学期中国国际象棋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了解国际象棋,了解国际象棋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2、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3、让学生初步掌握国际象棋的技巧,提高棋艺水平。

三、实施宗旨:以棋育人

、以棋修身、以棋养德

四、教学措施:

教师方面:

1、注意课程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适当调整,提高每次的练习兴趣。授课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积极创设情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进行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

2、本学期课程结束时,对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奖励。

3、积极地组织好每一次的课堂纪律,为下国际象棋提供好的学习环境。

4、多鼓励表扬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国际象棋高手,都能把国际象棋练好。

5、经常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他们的力量去带动孩子们把国际象棋下好。

学生方面:

多留心揣摩,注意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家长方面:

有能力的家庭可为孩子配置棋盘,购买一些国际象棋方面的书籍以便让孩子进一步提高。

积极配合学校国际象棋校本课程的实施。

五、教学内容:

1、国际象棋历史与文化简介

通过向学生介始国际象棋的历史发展以及“棋人棋事”,让学生初步感悟国际象棋的文化魅力。同时,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兴趣。

2、国际象棋入门

让学生初步认识国际象棋,掌握基本方法,结合实战训练加深认识,提高水平。

3、简单的战略战术

本部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悟,提高棋艺,开发智力。同时,通过实战训练切实提高临场应变能力。在训练中,渗透贯穿育人思想,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些活泼可爱、健康向上的孩子们刚开始小学生活,在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方面都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兴趣爱好,诚实守信、尊敬长辈、爱护花草等生活习惯,培养安全意识。

3、营造吟诵儿歌、童谣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4、会赏析、吟诵一定数量的经典儿歌。

5、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儿歌的感受,大胆表现自己,积极培养学习儿歌的乐趣和愿望。

三、教学措施。

1、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节俭及爱卫生的好品德。

2、将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3、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诗、背诗、赏诗中培养读书兴趣。

此外,还要结合本班实际及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活动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富于童趣。

四、教学进度附下表:

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

一、二、三周

讲文明,懂礼貌

四、五、六周

诚实的孩子人人爱

七、八周

我是家庭小主人

九、十周

爱父母,尊长辈

十一、十二周

课间活动守秩序

十三、十四周

专心听讲

十五、十六周

爱护花草树木

十七、十八周

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一年级校本课程计划二:

本学期仍以学校校本课程为依托,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学生心灵成长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实施阅读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些活泼可爱、健康向上的孩子们刚开始小学生活,在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方面都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兴趣爱好,诚实守信、尊敬长辈、爱护花草等生活习惯,培养安全意识。

3、营造吟诵儿歌、童谣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4、会赏析、吟诵一定数量的经典儿歌。

5、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儿歌的感受,大胆表现自己,积极培养学习儿歌的乐趣和愿望。

三、教学措施。

1、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节俭及爱卫生的好品德。

2、将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3、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诗、背诗、赏诗中培养读书兴趣。

此外,还要结合本班实际及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活动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富于童趣。

四、教学进度附下表

一年级校本课程计划三: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

良好的道德修养、道德习惯是素质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面对一年级学生,更应该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他们到底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学校的生活,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我们开设了《与文明同行.》这门课程,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一、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三章;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二、教学目的:

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训练他们善于交往、善于合作、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他们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创业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提高学生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更好地发挥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成为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础。

1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礼仪体验性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2、举行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3、通过评选“文明礼仪之星”,树立榜样,促使学生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三、教学安排

(一)三月份:

教学内容:个人礼仪

具体活动:

教师举行讲座。

四月份:

教学内容:家庭礼仪

具体活动:

1、教师举行讲座

2、礼仪知识答卷一次。

五月份:

教学内容:学校礼仪

具体活动:

教师举行讲座。

六月份:

教学内容:社交礼仪

具体活动:

1、教师举行讲座。

2、组织学生礼仪演讲。

三、实践活动:

篇3

2、乒乓球校本课是以乒乓球项目(乒乓球入门技术及结合技术、提高技术、基本战术)为练习的主要手段。通过乒乓球选修课教学,能够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乒乓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该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从而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提高对乒乓球运动的鉴赏水平,推进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篇4

1、了解十字绣是古典、时尚与美的结合,一切着眼于自己的美丽和自己所追求的美丽,亲身体验刺绣艺术的迷人魅力,以及给现代家居装饰所带来的巨大变革。

2、通过缝制“十字绣”,来锻炼手的灵活性,同时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美的品位。

3、了解“十字绣”不仅可以悦性怡情,还可以大大满足自己的成就感,绣品作为亲手制作的礼物送人是最佳的传情达意的方法,也是最值得珍藏的。

二、课程内容

1、了解“十字绣”的起源十字绣起源于欧洲,最初是在宫廷中风行,后来传入民间。18世纪中期逐渐产生了一些商业组织对它进行不断加工和完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它在国外已经演变为一项涉及多行业的产业。十字绣可以用于很多场合,如:工艺品、家居、装饰等,同时也可以自娱自乐,体现出个人风格。

2、熟悉十字绣的基本材料。十字绣的基本材料是刺绣线和特殊工艺制作的网格面料,只要有设计图稿并掌握基本的刺绣方法就可以进行。

3、掌握十字绣的基本方法。十字绣的绣法非常简单,只需根据设计图稿在网格面料上将线通过十字交叉的方式穿过网格即可。由于已经有几百年的发展,各种颜色的刺绣线被人们编上了号码,每幅图案都被设计师作了特殊处理,每张设计图稿都是按照线号来制作的。即使是很复杂的图案,只要按照设计图稿的位置选用适当的线进行刺绣即可完成。

4、引导学生在欣赏各种“十字绣”作品的同时对十字绣进行创新设计。十字绣可分:卡通类、人物类、风景类、花卉类、动物类等……

三、课程实施建议

1、教师在辅导学生实际制作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作品的构思和制作上,要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科学合理。

2、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协作的关系。

3、在讲授技巧时,要熟练演示,步骤清晰,讲解透彻,点拨精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去完成。

4、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传授一些基本的制作方法,这些方法要有非常鲜明的实践性,要学以致用,尽可能地把理论和知识转化为能力。

5、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是否积极参与,在创造过程中他们合作是否成功,在原有的基础上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6、让学生欣赏大量的优秀“十字绣”作品,是学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活动安排

第二周

了解十字绣的文化历史 十字绣的成品欣赏

第五周

十字绣的品牌与种类 十字绣的材料和工具

第七周

全针绣 半针绣

第九周

四分之一绣 四分之三绣

第十二周

回针绣 勾边

第十四周

十字绣的基本技巧 十字绣的保管

第十七周

十字绣绣布、绣线、绣针的挑选 如何识图

第三周

学绣十字绣

第六周

十字绣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八周

学绣十字绣(请专业人士指导)

第十三-十六周

篇5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它是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和课程计划,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目的,按一定程序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它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学校文化即学校积累和建构起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包含精神、物质在内的学校意识和经验体系。

裴娣娜教授认为,课程是一种文化现象。校本课程强调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继承学校传统并参照学校的发展走向,是学校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组成部分。

高中新课改使学校文化建设进入了课程与教学层面,要求学校文化建设的全部工作着眼于学校的培养目标,围绕教育教学、校本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而不局限于表面化、形式化、短期性、突击性的所谓“文化活动”,从而使学校文化建设不再游离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之外,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生存方式,并使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关注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在广大教师及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是重视不够,理念欠缺。 有的学校不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概念认识不清,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教师自编教材”;有的学校只强调硬件的气派、现代,却未提出适合本校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而没有这些,是不可能很好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

二是校本课程开发表面化。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重新揭示、确认、彰显课程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学校自主性的文化特色,但现实是,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文化的选择与加工完全是技术性的,只单纯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或重新编写,没能使学校文化质变为具有自主性品质的、完整的课程文化,更谈不上体现学校文化的动态性、时代性及整体性。

三是校本课程开发形式化。 在具体开发过程中,有些学校过分注重形式,片面追求数量,认为校本课程越多越好,以多取胜,几百门校本课程让学生眼花缭乱,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缺乏整体规划,课程质量参差不齐,与新课程改革提倡的“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相去甚远,更谈不上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

三、从学校文化建构的高度开发校本课程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范式的革命性转换,因此,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深刻领会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精神实质,充分理解新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和研制的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及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可。校本课程虽然可以由众多内容构成,但必须以一个“核心”为纲,将众多的校本课程组成有机的整体,构成课程系统,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功效。学校文化就是校本课程系统的“内核”,我们必须从学校文化建构的高度去全面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将学校文化视为一种固化的、可组合的东西,而且还须关注其超越性、动态性、时代性及整体性的特点,这样才能避免造成校本课程对学校文化的误读。

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整体规划中就根据我校的文化特点和办学思想,将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拟定为三个领域:大文化课程、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课程、荣誉课程。并从学校文化建构的角度去探寻校本课程开发途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充分挖掘学校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基于学校的实际背景、现实需求与文化传承;必须从师生生命成长和学校文化建构的角度去全面规划;学校文化中已有的特色项目、特色活动、特色环境,可经过文化选择、设计、整合,提炼为学校的校本课程。例如,我校对具有学校特色并形成品牌优势的“兴趣小组”和“德育活动”等进行了系统规范地课程设计,通过选修课程模块化,社团活动目标化,德育活动系列化等途径开发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圆明园的兴衰》(我校地处圆明园),《企业实战模拟》等。

二是坚持教师为主体的多方合作开发模式。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但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所以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帮助和多方人员的积极配合,在交流中相互启发、达成共识,从而捕捉到具有学校文化的“亮点”,并以此作为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的“生长点”。我校就利用教师的爱好和特长,经多方合作开发出了《走进陶艺大世界》、《世界各民族礼仪》、《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等校本课程。

四、以文化构建的方式整体融合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

学校文化构建是一个渐进和复杂的过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如此。校本课程开发是民主、开放的决策过程,需要有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评价体系;需要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强调各方参与者在自我反思、自我体验的过程中,以主体的身份投入到课程的运行、评价过程中,自主地生成、建构一种内在的文化世界。所以,必须以文化构建的方式整体融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反馈中及时修正,通过反复实践,精心打造和完善,形成具有学校特色、体现学校文化底蕴的校本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校本课程真正植根本校、服务本校、体现本校。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将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力图重构学校文化的生存方式:超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逐步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逐步形成师生的合作、对话与分享;逐步形成动态的、开放的课程与教学。因此,“基于学校文化建构”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将从课程与教学的层面全面推进学校文化的建设。

篇6

一、问题原因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科化”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1. 观念陈旧。一些学校仍旧把课程等同于“教科书”。提到课程开发,能想到的就是编写教科书;提到课程实施,能想到的是教教科书。这些观念显然落后于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明显违背新课程旨趣。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学校情境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教科书固然可以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课程内容形态。课程实施也并非是简单地教教科书的过程。简单地说,在新的课程观下,课程内容除了教科书这一内容载体,还可以有教科书之外的其他书籍与电子资料、实物、场景、活动、人物等多种形态的载体。课程实施更多地注重“用教科书教”、动手做、实地考察与主题研讨等多种形式。

2. 课程开发能力不足。相当多学校教师缺乏课程专业训练,对课程目标确定、内容组织、实施与评价等专业性很强的知识所知甚少。以课程目标确定为例,校本课程开发的“文科化”现象,就是以“本土生活内容”本身,替代校本课程所欲达成的学生知识活化、能力提升、方法习惯养成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等目标。从课程理论基本立场出发,课程目标尽管有方法与内容维度的阐述,也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阐述,但知识与能力总是其核心要素,离开这一内核,课程目标将不复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与能力是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依附的主体。尽管方法有一定的独立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有来自文本内容本身,但是围绕知识与能力而应培育的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与过程、理解知识本身内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无疑都是课程目标中最为核心的要素。由于缺乏专业信念与专业技能,以“本土生活内容”替代课程目标,成为校本课程开发“文科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3.行政思维替代专业思维。学校工作层面,很多学校还是比较注重课程开发的形式、成果,注重可评比性、可展示性。在这一思想支配下,学校编写几本教材当然更“拿得出手”,要是还成为印刷精美的正式出版物,当然更多几分自得,这是学校热衷于编写教材的原因。由于这一冲动,加上课程专业素养缺乏,两相夹击,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文科化”现象便成为“情理之中”的事情。

二、现实危害

首先,“学校课程”涵盖的内容当然是学校内所有课程,包括学校内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考虑到《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校本课程所占学校所有课程不到课程总量的五分之一,仅仅在“校本课程”中扩充一些“本土资源,如传说、民俗、掌故、英雄事迹、土特产品或是自然风光”,是难以满足“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要求的。

其次,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划分,只是从课程开发、管理的主体这一视角对学校内所有课程的区分,不是对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角度对学校所有课程的区分。换言之,国家课程包含文科课程,也包含理科课程,还包含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那么,校本课程开发没有理由只开发文科课程,而置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于不顾。这种课程开发“文科化”造成的后果,极大地压缩了课程领域,也必然导致课程丰富的育人价值的窄化。

再次,校本课程开发“文科化”表现出来的教材内容“浅”与“俗”的现状,最终必将使校本课程开发“边缘化”。因为,学校课程的基本功能是育人,基本特点就表现在其所蕴含的知识与能力对学习者有一定的挑战,其知识能力高度要越过学生“现实发展水平”,又在“最近发展区”内。如果课程内容不能越过学生“现实发展水平”,必然无法发挥其真正的育人功能。

三、应对策略

如何克服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文科化”问题,是课程改革向深度推进必须面对的课题。以下是我们近几年的探索与研究,供同仁参考。

1. 确立新的课程观。2013年开始,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学研究”课题组与福建省武平县实验小学合作,展开针对性研究。2013年初,武平县实验小学在与总课题组讨论之后,决定成立“基于客家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的分课题研究。在总课题组支持下,学校组织分课题组核心成员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及各科课程标准,确立新的课程观。不再简单地把国家(地方)课程视为“书面的课程文件,是计划好的课程方案”,把校本课程视为“课程是教育情境与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具有生成性”。课题组认为,学校中的课程,如果各自秉持不同的课程观,必将导致学校课程实施混乱。通过学习与研究,课题组接纳了“课程是学校情境中教师指导的学生学习活动及其体验,包括它的过程与结果”的新的课程观。在这一课程观统领下,国家课程不再简单等同于国家颁布的课程方案、课标与教科书,而包含这些文本课程在内的学校创造性实施过程,校本课程也不再局限于“编写教材”,获得更为丰富的内涵。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在课程观上获得有机统整,在实施环节浑然一体。

2. 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国家课程实施,本质上成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题中之意。以破解校本课程开发“文科化”问题为例,武平县实验小学在国家数学课程实施中,将地域文化资源与国家课程的文本资源有机整合,具体实施中,有课前、课中与课后多种形式。如周先福老师教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时,认识到教材所提供的大数面积,对学生来说非常抽象,学生感知不到这些数究竟大到什么程度。教学前周老师就布置学生调查耳熟能详的武平县文博园和客运中心,要求学生必须先亲自到现场走一走、看一看,并拍一些照片。继而,在图上配上文字说明:总面积或用地面积或占地面积各是多少。在“商不变规律的应用”教学中,周老师课上出示武平县东留乡著名的花卉品种――富贵籽的图片。以下是教学片断:

师:你们认识它吗?1盆富贵籽多少钱?

生:我知道,1盆富贵籽100元,2盆富贵籽200元,4盆富贵籽400元,8盆富贵籽800元。单价100元是不变的。

生:买漾豆腐,3斤36元,6斤72元。1斤漾豆腐的价钱12元,是商,它是不变的。

生:买簸箕{,2盘3元,4盘6元,6盘9元。1盘1?郾5元表示商,它是不变的。

篇7

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回归儿童教育,走向学校课程儿童化、儿童课程校本化,四川省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第十五届“校长论坛”,主题聚焦“儿童课程校本化设计与实践”,旨在突出学校课程的儿童特性、校本特征、时代气息,以兼具丰富性、选择性、品质性的学校课程,促进儿童全面、个性和可持续发展。

探索适宜儿童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系、实践路径和策略探索,论坛主要聚焦:儿童课程校本化的背景与意义;儿童课程理念、内涵、特征与建构方法;学科文化建设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路径;基于学情研判,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探索构建儿童化的校本课程。

经过充分的主题发言、现场互动、专家点评、反思梳理,论坛以兼具理性和饱蘸地气的实践性研究,打开了“儿童课程校本化”的崭新窗户,吹来了一股适宜儿童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新风。

近年来课程校本化研究日益深入,但基于儿童视野的课程校本化研究尚不多见。

过往课程在促进儿童成长的适切性上明显不足:一是成人化,更多的是基于研究者和实施者的认识与经验,强调预设和控制,某种程度上儿童成长成为课程流水线的附属品;二是重叠化,各类课程交叉、重复多,增添了儿童学习负担;三是功利化,以成人标准看待儿童,课程价值被误判;四是程式化,追求共性、统一,儿童个性发展受到阻碍、压抑和扭曲。

儿童天生具有渴望自由、喜欢活动、富有想像力等特质,儿童成长具有双面性,如有的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等,学校课程面临自身变革和儿童成长的双重挑战,探索基于儿童视野的学校课程校本化策略,具有深厚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一、儿童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

我们把小学阶段基于儿童视野的课程叫做儿童课程,儿童课程呼唤回归儿童,尊重儿童,信任儿童,成就儿童。

探索儿童课程就是着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就是让课程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生命尊严、认知基础、兴趣特长、个性差异等,充分了解儿童内心的真实想法与需要;就是要处理好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的关系,既关注儿童现实又着眼儿童未来,达成儿童个性成长需求与社会公共价值需求的统一。

二、儿童课程的主要特征

我们把儿童课程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

趣味性,不同于稍显严肃的传统课程,儿童课程不断契合儿童的生活经历、成长经验,体现情趣、理趣、智趣的结合,好玩、有趣,直抵心灵,更能赢得儿童的喜爱。

生活性,不同于与生活相对脱节的传统课程,儿童课程涵盖儿童生活的一切时空。儿童在主动的生活中获得的新经验可以直接作为课程内容,课程本身也是经过改造的生活。儿童课程提供了儿童生长环境,儿童主动与环境交互,实现经验生长。

多样性,不同于过分强调普适性的传统课程,儿童课程具有内容、形态、资源的丰富性,学习机会、条件的多元性,学校之间的不可复制性,能让不同类型的儿童找到各自的生长点。

选择性,不同于整齐划一的传统课程,儿童课程能提供更多更好的成长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儿童的需要。选择性越强就越有课程张力,越能充实儿童的经验生长。

活动性,不同于死记硬背的传统课程,儿童课程以实践探究为主要特征。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和建构知识与能力。活动让儿童体验、感悟更深刻,更能达成学习预期。

整合性,不同于分科过细的传统课程,儿童课程强调综合化,通过学科内部、学科之间、课内校外等方面的整合,增强整体性、系统性,打破学科本位,树立大课程观,促进儿童更加完整地认识事物。

三、儿童课程的建构方法

有什么样的课程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儿童素质结构,儿童素质发展需求决定课程结构。儿童课程的建构需要展现儿童完整的生命过程,在国家计划范畴内坚持以校为本、系统思考、整体规划。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完善课程标准,明确学科素养目标、内容,立体化建构科学的儿童课程体系。

(一)从功能和价值上建构

根据促进儿童成长的课程功能价值、目标与内容,儿童课程可分为三种类型:育德型,涵盖德育领域,侧重培养儿童价值体验、判断及其实践能力;育智型,涵盖智育领域,侧重丰富儿童知识、文化、学力;育才型,涵盖体、美等领域,侧重强化儿童才能、才干、才艺。三类课程相互融通渗透,形成课程的灵魂与骨架。

对应三大类型分层分类建构儿童课程体系:一是基础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注重培养良好习惯与学习基础;二是拓展课程,以地方、校本课程为主,以巩固品行、增强学习能力与个性为目标;三是研究性课程,以师生共同开发的主题课程为主,突出实践与创新培养。三大领域课程纵向发展,横向衔接,浑然一体,不变总量而优化学习结构与内涵,能够充实课程架构、丰满儿童学习生活。

(二)从方法和路径上建构

站在儿童的立场,将儿童需要与相关内容要素对接,找出方法和路径,以多种建构方式丰富儿童课程的内涵。如资源建构式、社团建构式、文化建构式、班本建构式、引进建构式。如文化建构式是基于学校独有文化建构儿童课程,弘扬学校课程理念和价值,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在互动中熏染文化气息;又如班本建构式是根据儿童在校生活的主场域,建构班集体自主发展性课程,更能突出课程资源的儿童贴近性、课程环境的亲近性。

课程建构的基础是调查,了解儿童的课程需求,在此基础上落实课程申报、编制课程目标计划、设计课程方案、推进课程实施、促进课程完善与推广等。

四、儿童课程的实施路径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突出“儿童现场”

课程的“儿童现场”,是指儿童参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互动、体验充分。需要以校为本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一是依据基础目标要求统领教材;二是依据学生个性化成长目标需求,找准儿童的兴趣点、生长点,进行适度拓展。

变课堂为学堂的主要策略有:一是分层走班,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儿童实际分层制定目标计划,提供不同的条件,进行不同的指导,让儿童走班学习。二是采用体验式、探究式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增加自主实践,生成探究活力。三是加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不同任务下师生充分交流沟通,实现最大程度的个别化学习。

重视学科拓展。根据儿童需要,通过课程选择、改编、整合、补充等,进行学科课程校本化拓展。同一学科的整合拓展,包括随文拓展,以及阶段、学程、分类、综合等拓展方式。

不同学科的整合拓展,有特色拓展、综合拓展等。特色拓展如儿童动漫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结合,形成动漫系列并融入三级课程。综合拓展如结合校情和儿童实际,整体规划学校课程,开展综合实践周或年级自主学习日活动。

(二)地方、校本课程特色化,突出儿童学习的成长个性

整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儿童量身定制非学科类拓展选修课程,促进儿童拓展视野,发展个性、多元成长。

结合儿童个性化需求,设计并申报儿童选修项目,动员各方力量形成丰富、开放的课程套餐。既针对儿童的集中性需求落实必修项目,又针对其差异性需求落实选修项目。鼓励儿童二次选择或者多次选择,鼓励晋级选修和特选:儿童在一个级别的课程组学习到一定阶段,可按学习进展晋级到提高型课程组学习;对某方面发展潜力突出的学生量身定制特选课程,开展有深度的个别化教学。

常规教育课程化,能够丰富儿童生活价值:可以是长期的,如生活实践进课堂;可以是阶段的,如一年级新生准备期课程;可以是每天的,如利用大课间、课外一小时锻炼时段,把儿童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作为锻炼的必选项目,把比较喜欢的项目作为选修项目来安排,满足儿童运动锻炼需求。

(三)研究性课程专题化,突出创造力培养

积极引导儿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采用主题探究、小课题研究等方式,开展开放性的专题课程实践。一是项目团队开放,可以跨年级、班级、跨校组建团队,还可吸纳社区、家庭有关人员参与。二是时间开放,可以一周、几周、一期或更长;三是地点开放。儿童以喜欢的方式观察、记录、分析、交流、展示,教师参与、跟踪和有效指导。

儿童课程三条实施路径是有机联系的,国家课程是核心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性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个性化拓展,有时还相互融合包含。

儿童课程建构、实施的方法路径多种多样,学校应从师资、经费等方面支持,落实培训与指导,如目标把控、内容与方法优化、评价跟进等。

五、儿童课程的评价路径

对儿童课程学习的评价,应突出儿童的主体感受。应尊重差异,关注个性,多元评价,客观全面。将评价主动权交给儿童,以儿童喜欢的方式开展达标和提高评价。

对教师课程实施的评价,应突出儿童视角。围绕是否生动有趣、是否具有人气、是否注重多元合作、是否不断改进等,进行满意度评价,引导教师自我评价,不断激励、调动教师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篇8

从这件事情当中我认识到,语言环境、语言文化和语言学习三者是密不可分的,语言学习一旦脱离了文化背景和实际环境,其交际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在随后的英语校本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接近于实际情况的语言环境,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比较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1营造适当的语言环境以及对英语文化更深刻的理解会促进英语学习,其理论基础是:

1.1"识记材料的性质对识记的效果有影响,直观现象的材料比词的材料好,视觉材料比听觉材料好,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好,有韵律的材料比无韵律的材料好。同时利用多种感观学习能加强记忆。" [1]

1.2张思仲的心理优势论认为:"学生们在学习外语时一旦产生兴趣、热情和动力时就有了巨大潜力。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在他们的外语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要素。"而良好的语言环境会使学生对语言学习产生兴趣,而对语言文化的了解和更深层次的理解使语言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1.3 Krashen 和 Terrel的自然教学法( The Natural Approach )认为学习语言既是生存的需要,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生活在一个富有实际意义的环境之中,在日常生活和交流中,自然"习得"第一语言。"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校里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侧重于语音、语法、句型训练和听写、造句等等。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用"习得"的方式比"学习"的效果好得多。[2]

2在英语校本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以下途径促使学生更多地融入英语环境和接触英语文化:

通过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为学生创设较好的英语环境,为学生多途径、全方位地提供各种生动、有趣、有启发性、有教育意义的英文或中英文双语的学习资料和素材。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学习英语的动机的基础上,不断激励、引导、训练学生,使学生形成在休闲时学习英语的习惯,把学英语作为一种乐趣、一种放松,进而过渡到有计划地、自主地利用零散时间学习英语的状态。做到学英语与休闲、休息、放松两不误,学生不依赖教师能够自主学习的状态。在不知不觉中开阔视野,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学到成功学习英语的经验,转变不正确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观念,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更快乐、有效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3在英语校本课程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学习相对于传统方式学习在以下几方面有更为突出的表现:

3.1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学习兴趣更高,他们更愿意参加英语兴趣小组的活动,即使在中午或者放假期间也非常乐意参加英语活动。而通过基于传统方式学习的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有时在课堂上打瞌睡或看其他科目的课本。

3.2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更注重学习策略在学习中的作用。他们不仅对英语学习策略很重视,还对其他科目的学习认真规划。而通过传统方式学习的大多数学生缺乏整体规划,先考什么就先学什么。

3.3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更强。

3.4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更容易消除学习中的紧张和急躁情绪,学习状态更加自然放松。

3.5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更加集中。

3.6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更强,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减弱。

3.7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更善于积极思考,有更多自己的见解。

3.8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更善于管理学习时间,能够利用零散时间学习。

3.9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更善于寻找和捕捉在实际中应用英语的机会。

结论: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语言环境和语言文化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重视语言文化的学习不但可以学习到更地道的英语,还会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实际意义,从而激发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增强记忆的效果、减轻学习的压力、改进学习策略、增强学习者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篇9

[论文摘 要]教材即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甚至整个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败。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化课程实施的逐步深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为教师拓宽教材选择空间的同时,也必然要求教师必须抛弃过去固有的教材观,并对丰富多样的教材做出选择,在教学中进行合乎本地区、学校以及学生需要的合理运用。

校本化课程实施是相对于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而言的,我国传统的课程实施就属于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即教材由中央统一编制、审定,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教师的任务就是在组织教学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详细规定适当增减教材内容而已,更多的是忠实地实施国家统一的教材。然而随着我国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和关于校本课程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校本”即“以校为本”,也就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成为校本化课程实施最突出的特点。这就要求在对待教材问题上,要根据国家、地方课程及其相应教材对本校的适应程度,对现存的教学材料、整个科目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改编,甚至是完全创新的自主选择和运用。因此对教师而言,就必须抛弃“教材即教科书”的教材观,重新理解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材的含义以适应校本化课程实施,从而能够选择丰富多样的教材并在教学中进行合乎本地区、学校以及学生需要的合理运用,最终实现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材的含义

教材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变化和拓展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教材就是教科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传统的观念被不断打破。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教材作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资源和依据,其涵盖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国内外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教材的广义性和多样性。其中日本的清水厚实将教材的表现形式概括为五类:一是教科书教材,是根据教科书制度特别认可的、兼具行政和专业权威性的教材。二是图书教材,是用纸质印刷品表现和构成的教材。三是视听教材,是借助各种视听媒体表现和构成的教材。四是现实教材,是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转化而成的教材。五是电子教材,是借助电子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教材。

另外,还有人从学力论的角度,将教材分为语言教材、数量教材、社会教材、自然教材、艺术教材、体育运动教材等。然而在校本化课程实施中对教材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教科书,它是根据教科书制度特别认可的、兼具行政和专业权威性的国家课程纲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载体,它集中反映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教育理念,是在学科课程的范畴之中系统编制的教学用书。无论是从对其编制的系统性上,还是从专家或行政权力机构对其审查的权威性上看,教科书都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是教材系列的主体部分,是衡量大部分国家或地区基础教育水准的重要标志。二是与教科书紧密相关或有一定联系的纸质印刷品,前者包括有助于教师、学生理解掌握教科书内容,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纸质印刷品,如教师用书、教师参考用书、图册、挂图等。后者包括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的纸质印刷品,如各种各样的读本等。三是与教科书不紧密相关甚至没有一定联系的纸质印刷品,如为了弥补教科书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具体发展需求,由学校校长、教师、及其联合校外专家及其它帮助力量自行组织编印的纸质印刷品,通常被理解为“校本教材”,但这只是校本教材的一部分。四是视听教材,借助各种视听媒体表现和构成的教材,如录像带、录音带、CD等。五是电子教材,即借助电子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教材,如计算机软机等。六是现实教材,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转化而成的教材,在校本化课程实施背景下,这一类型的教材最具灵活性、适应性,也最能体现和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创造力。如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甚至教师和学生个体本身等。

(二)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材的选择和运用

1.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材的选择。要想澄清在校本化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教材的选择,就必须回答以下这样几个问题:谁来选择教材?选择教材为了谁?教材选择目的在何?教材选择的对象或范围是什么?教材选择其依据是什么?有一定的原则吗?

(1)谁来选择教材?首先,教师即教材选择的主体。其一,这是由校本课程基本的思想和理念决定的。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之下,教师处于权力结构的最低层,教师的课程职责就是执行国家的课程指令,依据规定的时间、进度和内容,遵从学科专家编写的教材及其配套材料。教师一直扮演着“教书匠”的角色,严重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潜能。“鉴于此,校本课程主张给教师赋权增能,强调教师就是课程编制者,教师有权力也有责任对于现存的教学材料或整个科目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改编,甚至是完全的创新。”其二,是由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化课程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机整体,需要教师、校长、行政人员、家长、学生、社区人士以及校外的专家学者或机构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然而每位参与者的投入程度和扮演的角色是不相同的,其中作为最直接面对学生和了解实践的教师,他们始终是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化课程实施中的核心人物和主导力量,一直扮演着决策者的角色。教材选择作为校本化课程实施中的一个环节,其决策主体也必然由教师来承担。其三,教师在校本化课程实施中的便利条件所决定,由于教师直接生活在教育现场,对于学校的教育实践有着真切的感受,对教材服务的对象学生最为熟悉,同时教师与一个个具体的学生“朝夕相处”,可以随时在实践中检验所选教材的有效性,因而教师最具有选择教材的事实基础和实践舞台。另外,学者McLaughlin指出:“由教师依据当地水平开发教材,可以增加教师的自主意识,为其更好的理解新理念提供机会”。其次,其他人员,包括校长、行政人员、家长、学生、社区人士以及校外的专家学者或机构,他们都可以通过建议或意见反馈的方式,向教师提出各自宝贵的意见及建议,以便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开阔思路,集思广益。  (2)教材选择为了谁,其目的何在?选择合适、有效的教材其主旨并不在于选择教材本身,换言之,不是为了选择教材而选择教材,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每个学生能力和个性得到更充分、自由和生动活泼的发展而服务,因此在进行教材选择时要始终遵循为学生发展服务这一宗旨。另外,教材的选择和运用的过程,是教师对教材的再丰富化,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和提升了教师的创造性。所以教材的选择及涉及到的运用,不仅是为了学生个性、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3)教材选择的对象或范围是什么?校本化课程实施背景下,根据国家、地方课程及其相应教材对本校的适应程度,凡是能够达到课程目的、实现课程内容的一切素材和手段都将成为教材选择的对象或范围。教材不再局限于正规的课本或教科书,图书馆、资料中心、网络、电视、报纸以及自然环境、社会现实等等都成了教材选择的来源。

(4)教材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校本化课程实施虽然强调学校本位,但必须不违背国家和地方课程指南的基本精神,必须保证基本的质量水准。所以,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是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必须的依据。不同的学校都有特有的教育哲学、整体发展目标和课程理念。所以,学校自己制定的特有课程纲要、计划也是教师的依据之一。学生的学习需求,包括学生的兴趣、问题、能力水平等,都是教师在教材选择时最主要的依据,尤其是学生的兴趣是教材选择的核心依据。教师的专业发展,或者说教师的个人特征也是必须参考的因素。如动手能力强的教师,可以通过带有操作性质的教材来加深学生所学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教师,可选择一些文字性强的教材,通过幽默、流畅的故事传达所教内容。还有学校教育情境中的优势和劣势条件等因素也必须囊括在内。对于处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师可以选择现代化的设施作为教材,但是处在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地区,教师可将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作为自己的教材。

(5)教材选择的原则是什么?“活”而不乱,不求做最好,只求做最巧。选择和运用的教材再丰富,再花哨只要是为学生发展服务就会有中心,即“活”而不乱;同时教材选择和运用的目的不在教材本身而在于学生,所以教材选择和运用的好坏就在于如何能巧妙地使教材起到为学生发展服务的作用,做到这一点也就是做到了不求做最好,只求做最巧。

2.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材的运用。所谓运用实质上是一个操作、使用的过程,具体到教材的运用,这个过程是指对教材进行选择、分析或处理并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效用,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材运用的实质是指教师“校本”的选择、分析及处理教材并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效用。

综上所述,在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师必须打破教科书就是教材的传统观念,认识到教材不仅限于教科书,围绕教科书的教学资料应当是丰富多彩的,而且要必须认清教材的实质是达到课程目的的“手段”和“资料”,明确教材是在特定的目标下,为特定的教师和学生编制的,教材归根结底必须由教师对现成的教材进行再加工或自主编制,这是一线教师必须拥有的权力,也是必须依靠一线教师才能实现的事实。只有这样,教师在将课程目的和计划转化为学生学习经验时,才能对教材的选择和运用做到游刃有余,心中有数,从而最终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全面、健康发展,使每位教师的专业职能得到有效提升。

篇10

陶行知曾提出生活教育的理论,他认为教育应当在生活中开展,生活中应当贯彻教育。我校提出了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两项生活教育的延伸。社会即学校是指让学生在学校中感受到社会化的生活,使学生受到生活化的教育;教W做合一,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实践来获得生活化的教育,这是强调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生活实践知识的生活教育。本次研究提出了我校生活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1生活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现状

国家在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学校要开展特色化的教育。棠溪小学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小学是人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受到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将会受益终身;反之,小学生未来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才能纠偏不良的行为习惯。棠溪小学把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学的重心,在叶圣陶的生活化教育理念上延伸,建立了一套在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生活化教育观,这套教育观是生活教育课程校本化开展的方向。

棠溪小学提出的生活化教育原则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不同志趣学生可持续发展;打造特色教程,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当前棠溪小学的生活教育特色课程包括安全教育课程、文明礼仪课程、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课程、诚信教育课程。

棠溪小学依照国家的规定开设了生活化教育课程,制定了课程管理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订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订了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与教育课程表,为学期课程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棠溪小学将安全教育课程、文明礼仪课程、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课程、诚信教育课程分为四大版块,每个系列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需要学习的内容。每个年级、每项内容均有4个课时的教育,应用标准化的课程开展生活化教育。

2生活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问题

虽然棠溪小学制订了生活化教育的课程,但是这套课程教学如何贯彻执行,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国家提出了新课程改革,棠溪小学需依照新课改的精神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向的改革。棠溪小学提出,生活教育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思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棠溪小学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组织电视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生活教育课程,这一优化教学改革的举措突破了生活教育课程校本化的教学问题。

3生活教育课程校本化优化的方案

结合新课程的精神,棠溪小学从开展开放性课程、开展项目实践课程、开展校园文化氛围教育这三个方面开展生活教育。

开展开放性课程,是指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教学理念,设置开放性的平台,将教学环节分为自主学习、发展交流、反馈测讲三个环节。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一个学习要求,学生将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合作单位开展学习行为;教师用“课程指南”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习的环节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学生将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差异化的学习,待完成学习内容后,组员对组员要进行“一对一”的评测。棠溪小学应用开放性的课程开展生活教育的理论化教育。比如棠溪小学在一年级开设的学习习惯课中有教育学生自主预习、专心听讲、认真倾听、独立完成作业、规范书写的课程。学生们要一对一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日常重演种为自己的合作伙伴打分,帮助同伴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项目个性化课程,是指教育提出一个“生活教育”项目活动,学生们应用参与生活教育活动主题、阅读交流会、文艺表演、全员参与体卫健康活动的方法开展生活教育实践。棠溪小学一周开设一次主题活动,学生将在主题活动中感受科学、感受知识、感受文化,受到生活化的教育。学生们在参与体卫健康活动中,将获得与亲人互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情感。学生们在阅读交流会中将感受到知识的流动,从而能提高人文素养。学生们在表演活动中,将能整合学过的生活教育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校园文化氛围教育,是指提倡学生把学习的成果应用到校园生活中,应用生活教育理论来优化校园生活。比如棠溪小学提倡诚信教育,那么教师与学生都要讲承信、重承诺。如果教师承诺了在课堂中延长教学时间,教师就要尊重对学生的承诺;如果学生承诺了教师将要做好课前预习,学生就要在学习中遵守承诺。当学生们把教育成果应用到生活中时,棠溪小学就变成了一个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

4生活教育课程校本化优化的成效

生活教育是一种在生活中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的理论。这一教育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提出“去谋适合、谋创造”的追求。这一课程强调学校教育、社会生活、行为习惯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去手脑并用,生活和学习上劳力上劳心。这一课程是对学习教育与社会生活割裂、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的传统教育的反对,这种生活教育体现出一种鲜明的时代气息,培养出具有动脑、动手能力的,可持续成长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洪翠.课程校本化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基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4(12)

[2] 郑霞.化学教学中以校本课程为载体进行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J].软件:教学,2013(3).

篇11

十余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功的探索,但基于生态教育观点设计特色校本课程的研究还不多。面对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在校本课程设计中有效融合生态教育理念,构建生态教育类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将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课程设计研究是把生态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先进理念融入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努力使校本课程内容涵盖生活、环境、能源等生态领域,构建生态教育类系列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将有益于提升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1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理念设计

生态教育(Eco-Education)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其内涵尤为广博。生态教育是一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为宗旨的教育理念,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促进师生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生态教育的课程观强调“多元开放”的课程理念、“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和谐”的价值追求等。把生态意识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生态观的重要途径[1]。基于此,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设计理念将以“提高学生生态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适应时展的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地区特色,体现生态教育理念的、充满活力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体系,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环境、能源、生态类知识和技能,为培养具有良好生态素养的公民奠定基础。

2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目标设计

生态教育类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宗旨是让学生通过了解和掌握化学环境能源与生态类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激发学生欣赏化学,热爱化学的情感;选择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课程模式,使学生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理解化学知识的基本原理;通过化学趣味实验项目,了解实验设计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一定的实验设计技能;了解化学相关学科的科普知识,了解化学前沿科技动态。(2)过程与方法:经历生态教育实践调查过程,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团队合作精神;形成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化学现象和化学问题的意识,学会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探究化学对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感受化学以及化学工业对环境的利弊,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操,正确看待化学与环境、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追求化学为人类服务的目标。

3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是构成课程的要素之一,“选择怎样的课程内容”和“如何选择”是设计与实施生态教育类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核心问题。

3.1课程内容选择范围

为实现高中化学生态类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需遵循一定逻辑联系的线索进行:———学生与自然发展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学生与自我发展的关系。在生态教育理念指导下,“环境、生命、生活”3大主题领域的课程资源构成了生态教育类化学校本课程的内容范畴。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选择可以因地方、学校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各具特色。

3.2课程内容结构设计

依据生态教育理念,将生态教育类化学校本课程内容划分为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环境教育3个学习领域,每个主题领域再分为3个科目,9个科目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出生态教育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3]。在内容选择上,重视化学与生命成长、生活以及环境的联系。每个科目围绕某一学习领域,整合学生经验和课程资源,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生态教育类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9个科目,具体设置如下:

3.3课程内容选择策略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发挥创造性而确定适合的内容。为便于内容选择和组织的操作性,整合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已有经验,提出以下3个内容选择策略:

3.3.1以学科知识为线索,保障内容科学性

校本课程的内容组织既要遵循广域性和适切性的特点,同时又必须有其内在的学科知识逻辑线索,贴近课程标准,正确把握学习要求,有利于学生顺利达到学习目标。校本课程根据内容素材的特点构建相对应的学科知识系统,充分发挥课程内容的科学导向性,为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学习提供科学的保障。经过调查了解,现行的很多学校校本课程内容广域性有余,而科学性尚有不足,这样的校本课程学习必然不利于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在知识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学校化学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要坚持以学科知识为主线,以保障课程内容的科学性。

3.3.2以个性发展为核心,提升内容发展性

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促进生态意识的形成,引导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是高中化学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在化学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大多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进而因校、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内容设计,从而在源头上有效避免了校本课程教育功能的滞后性;其次,课程内容在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之外,还需充分整合课程资源,优化内容章节设计,进而突出课程内容循序渐进的逻辑性和发展性特点,由浅入深、由博而专,层层递进。由此可见,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是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内容设计的核心指向,同时也是有效提升课程内容可持续发展性的重要方面。

3.3.3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促进内容社会性

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地方,学校课程的设计与设置理所当然的要同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选择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技术、化学学科造福社会发展等资源融入校本课程的内容设计,引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通过讨论、调查、实验等学习方式进一步理解化学知识,充分认识化学(科学)在社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学(科学)、技术和社会3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上,不仅要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发展性,更应力争体现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营造一种“课程源于社会生活,课程用于社会生活”的校本课程学习氛围。

4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环境设计

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优美、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尤其是生态教育类化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对校园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可以从学习环境、教室格局和师生关系3个方面对课程环境设计进行探讨。

4.1营造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

(1)要保证教室的环境卫生。(2)确保教室环境安静,教室内外禁止喧闹,老师要培养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3)教室的环境应该具有个性化,教室的布置应该由老师和学生一起亲自布置。(4)教室中的色调要协调。教室的色彩应该符合教学内容,教室最好用冷色调,化学实验室则应该用暖色调。(5)教室的布置应该简洁大方,不能摆设过多的物品,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2设计和谐开放的教室格局

教室里的课桌和教具布置,尤其是学生的座位编排,影响着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影响课堂的教学气氛,进而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造成相应的影响。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特点灵活地调整学生的座位编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对学生座位进行编排时,应该根据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量进行安排,不管是传统的座位编排还是开放的座位编排,都应该注意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课堂上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教学中来。

4.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石。在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中,教师应该充分扮演好学生生活中的引导者、激励者和合作者角色。从教师角度看,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学生角度看,要尊重教师的正确指导,接受教师的教育行为,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积极配合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研究。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将会使课堂的活力得以最大程度地显现;师生之间在没有专制、压力以及怀疑阻抗的情绪中交流和沟通,一起探讨,共同探究,畅所欲言,使校本课程的课堂呈现一种生态和谐之美。

5结语

校本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极富生命力的研究领域,其研究与实践始终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化,并在学校层面上充分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4-8]。以生态教育理念为指导,对高中化学校本课程设计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研究,提出设计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新视角。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索之路永无止境,如何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内涵,强化校本课程特色,优化校本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助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将是教育工作者不懈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作者:蒋建伟 闫蒙钢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闫蒙钢.生态教育的探索之旅.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张宁云,王伟群.化学教育,2009,30(6):19-21

[4]叶波,范蔚.课程与教学,2012(4):49

[5]胡君.化学教育,2015,36(1):6-9

篇12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6-0029-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6.008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有关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的知识使年轻的一代人产生莫名的疏离感,并使更多的年轻人对生养自己的这块土地、其蕴藏的文化、坚守其上的人民,在认知和情感上越来越陌生。此外,新农村建设、乡村特色旅游发展对区域内乡土特色资源的整理、挖掘、提炼、整合、融创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吴俊明教授也提出了“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要注意整合和利用优质的育人教学资源”[1]。

鉴于此,结合我校所处地域现状,融合生物、化学两门学科,以培养学生热爱乡土、理解乡土、接纳乡土、认知乡土等为主要目的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在“农业科技”与“育人功能”上进行了前期尝试和探索。

二、开发背景及目标

农业科技主要是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以及专门针对农村生活方面和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化肥农药的用法、各种生产资料的鉴别、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等几方面。中学范围内,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一定的化学生物知识,对以农业为背景的生产和实践中所形成的知识或技术方面的内容,能够应用一定的生物化学知识或原理去加以理解和思考,并形成一定的间接经验。以农业科技为主线的校本课程建设是中学范围内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

这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可改变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应试导向、千校一面的现象,更可以纠正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现象,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多样化特色化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实践潜能和创造潜能。但是,农业科技类校本课程内容庞杂,与生物化学知识结合点混杂,由于观念和应试的限制,此类课程的开发甚少。现有的开发,也存在内容价值取向不明、课程开发目标不清。因此,如何确立农业科技类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进行这类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的主要问题。

三、农业科技类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1. 课程内容开发视角

通过对“一个核心”、“三个层面”的深度挖掘,而达到对农业生产的“四个维度”的认识。

校本课程建设紧紧围绕“农业科技”为核心,紧密结合中学生所具有的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学科知识,进行对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资源的深度挖掘。例如围绕无土栽培,开发、“蔬菜、花卉种植的无土栽培”、“试管苗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等课程。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对生产、生活有用的技能,注重培养学生农业科技实践,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在关注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传统视角以外,还特别关注“学生看待问题的视角”。因此,在校本课程内容设置中,特别设置“你怎么看?”栏目。此栏目所研究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无答案、无标准的特点。如“耕地改为草地,你怎么看?”,学生在进行观点阐述之前,需进行相关数据、材料的搜集;厘清耕地和草地的概念、特点以及现状等一系列信息,然后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搜集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的提升;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也得到了拓展;倾听别人的述说,也让学生清楚自身的优缺点、别人的闪光点,学会包容和接纳别人,与人融洽相处。

学生通过对农业生产活动中所设计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的贮存”、“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产品及生物环境监测”四个维度进行深度理解,渗透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可以起到丰富学生的立体认知,培养学生严谨、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 课程内容

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农业科技”类化学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挥乡土农业资源的育人功能。通过劳动参与和科学体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养的中学生。

由此,确立了我校“农业科技”特色课程内容。

四、农业科技类校本课程的价值

化学学科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只要我们有德育意识,始终把立德树人渗透于化学知识的教学中,就一定会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在品格上收获更大的进步。

1.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在农业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迈进奇妙、神圣的科学殿堂,让学生去经历、体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体会学习中的乐趣。

2. 以“学科融合”思想培育复合型人才

农业科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具有这样的几个特点:第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到指导作用;第二,面对的问题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但又高于生活实际;第三,学科融合,涉及生物、化学、美术等各个学科知识的融通;第四,思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和各种形式的交流。学科融合思想的渗透,可带动其他类学科的融合,如数理化的理科融合,文史哲的文科融合,乃至文理科的大融合,甚至与艺术的融合。

学科融合性的学习可以是采用基于问题或者基于项目的学,可有机地与现有课程进行整合。关键在于其与学科课程内容融合,是否有利于学生开展研究,将知识与技能应用于解决问题[3],以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意识,有利于发展核心素养。学科融合,将农业资源转换成课程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和空间、突破陈旧的知识学习模式、拓宽学习途径和方式、革新了教学模式;学科融合,可有效促进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扩展创新思维、加强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新型的复合人才。

3. 以“动手实践”为目的培育科学素养

开发农业科技类化学校本课程从上层设计就围绕“开发视角”、“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价值”构建课程体系,旨在为学生成长创建个性化、有品质、有逻辑的学习资源。注重乡土资源的整合、提炼与融创。有效地活跃学习过程、深化知识与农业科技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践意义的角度,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亲自探究生物、化学学科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

同时,可达到培养学生劳动兴趣,树立正确劳动观,掌握一定的农业劳动技能;获得参与研究农业科技、农产品基础知识;发展学生发现农业问题、提出农业问题和分析农村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4];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从而实现科学素养的综合提升。

4. 以“乡土资源”养育乡土情怀

乡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是民族的魂魄,是华夏民族精神寄托之所。乡土社会是以血缘、地缘为基础,以自己人认同为纽带构成的熟人社会。其根源可追溯为祖先文化的崇拜,是对乡土深深的眷恋而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文化的弥散性特征,从内在决定了乡土文化核心的文化价值观――乡土情怀和同根意识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5]。

乡土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可拓宽学生认识家乡的途径,深入了解身边的乡土资源。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利用所掌握的学科知识,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能在过程中发展自我意识,培养社会规则意识、全面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间接了解家乡淳朴的民风、浓厚的乡土人情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发学生灵魂深处的思考,激发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吴俊明.初中化学的育人功能与观念渗透[J].化学教学,2017(2):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