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信息化范文

时间:2023-03-10 14:50: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档案信息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企业档案信息化

篇1

在今天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和唯一选择。对于当今的中小企业来说实现档案信息系统化,是体现档案管理系统功能的基础和手段。档案信息化是需要多种专业人才相互配合,多部门相互协作的系统工程,所以协调组织中各专业人员加以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是十分必要的。如企业落实档案信息化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进而实现档案信息保管、存储、查阅和借用的一体化,使档案资源利用最大化。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档案管理往往因为档案数据冗余、保管条件不佳、档案查找效率低、管理人员知识单一等问题成为木桶效应的短板。要想解决这个短板就必须走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这条路。

1 现阶段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

1.1 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水平和推行动力的缺失 当今各中小企业中档案管理工作很多还停留在手工录入、检索、借阅,认为档案登记不再是以前的纸质的账本而是登记在电脑中就是信息化。但是这样依然会存在登记、录入、检索借用过程较慢,电脑中保存的信息量较小,非档案管理人员无法利用等不足,加之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解,往往会造成档案利用率过低,对现有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缺点。

1.2 信息化进程程度不足 信息化建设乃至云办公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经之路,但很多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足导致很多档案无法实现电子文档化,很多陈旧的档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破损。就算实现档案电子化也需要加以镜像备份、杀毒、加密等软硬件的辅助,如若不然在遭遇病毒、黑客和硬件损坏等情况档案安全会遭受严重的威胁。

1.3 档案管理标准、制度及规范的不足 档案管理信

息化的前提是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计算机硬件型号老旧或参差不齐,软件通用性和实用性不佳很难与其他大型软件系统兼容。档案规范制定的不足或档案编码的不完善导致档案信息交流和使用中不同程度的受到限制。加之没有后续信息技术的投入和支持久而久之会形成信息化孤岛现象。

1.4 档案管理人才的缺失 凡是与管理二字相关的都离不开人才,在档案管理中也是以人才为中心。在档案信息化的实施中需要既懂档案管理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现如今的普遍现象是单一的操作人员居多而懂得系统维护和代码编写的复合型人才匮乏,这使得人才成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2 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加强对档案管理部门的硬件建设 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和逻辑判断能力强等特点,在档案的接收、查找、借阅、归还,以及辩认到期应销毁的文件等档案的归档利用和管理工作计算机的运用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要想快、准、全地使用借阅档案信息就要在硬软件上增加投入,实现档案部门的计算机全覆盖,为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上线软件可对档案自动编目、档案检索、档案存储、档案业务管理以及文档一体化管理等工作职能实施信息化。

2.2 加强档案电子化信息资源建设 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用计算机对企业内各种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加工和整理,使之转化为电子信息供人们利用。随着档案数量的增加和档案存放时间的增长,档案存在自然老化和人为损害等难题,这就需要使用大容量的档案存储载体。利用计算机的磁盘存储和光盘存储,不仅解决档案信息存储难的问题还能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在档案软件使用方面,如果档案软件缺乏通用性。档案部门使用的软件互通性不佳,不便于文件检索和档案信息管理,就不能利用计算机来完成信息管理工作,这将会极大地制约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

2.3 加强档案数据库建设 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去建立一个电子档案系统来管理日益增多的档案,当前企业的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一般多有规范性、开发性、共享性较差这几个特点,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需要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开发档案管理系统,在编制档案的机读目录的同时也可引进条形码编制等辅助系统来加强档案文件的保存。

2.4 创新档案管理制度 制定适应信息化建设的档案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业务流程,明确电子档案工作环节和步骤。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对已电子化的档案实行加密和备份,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2.5 加强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档案信息化建设除了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以外,关键的问题在于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档案信息化意味着档案的归档、检索、信息传递和利用都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完成电子档案的全程规范管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防护知识,以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与信息的安全性。相应的培训部门应有计划地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对于档案管理人员应强化信息化意识,积极参与信息化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才能满足信息化发展对档案工作的需求。总之,企业档案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是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档案部门应在此项工作加大投入,加强档案信息化的利用,为企业的生产建设提供理想的信息共享和利用环境。只有实现企业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才能和企业的发展相协调,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需要,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2

伴随着各行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档案的类别和数量在不断增加,档案信息化的价值也更清晰地显露出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现,第一,提高了企业的效率,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档案信息化通过应用缩微技术、扫描技术、光盘技术等提高了信息的开发利用效率和信息资源开发范围,实现了企业资源的共享,减少了企业的信息成本,并充分运用企业的技术、资金、人力、设备、信息等资源,使企业的效率大范围的提高,并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第二,档案检索更加的便捷。传统的档案需要人工进行目录的翻阅及搜索,费时费力,而信息化档案经过数字化处理实现了即时查询,用户只需要输入相应的关键词,海量的资料便会随之出现,不但包括用户所需的资料,也会出现与之有紧密联系的资料,使客户收到更多的意外惊喜。第三,服务范围更加广泛。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档案所占的空间较大,查询使用也较慢,不利于传输与服务,更难以实现档案的社会化。而档案信息化可以将信息传送到各个移动设备当中,传输的速度非常快,这样就更利用档案信息的利用,是信息能以最快的速度到底需要的人员手中,从而扩大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拓宽了档案的服务范围。

二、当前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档案资料信息化意识不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信息化的意识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很多企业在档案数子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甚至将其纳入了企业未来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中。但是在另外一些企业当中,我们又可以看到另外一番景象,特别是很多中小型生产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档案工作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一些领导认为档案只是简单的誊写和保存,不必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信息化;即使投入也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由于缺少必备的信息化硬件、软件和操作中,致使很多纸质档案资料没有及时地进行数字化保存,最后导致档案资料受到损坏。

(二)企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企业档案制度是根据国家相关的档案法律、法规、标准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而制定的,所制定出的规则和标准是为了企业更加方便的管理提供服务,为了让企业能够在变革和机遇面前更加稳妥地递进与发展。当然,有一个问题却横亘其中,档案的信息化使得原有的法律体系难以与之相适应。原有的法律体系已经不能够对当前的电子文件管理形成相应的约束,国家的法律急需尽快完善,并指导企业的档案制度进行改革,使企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得到规范,使企业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企业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当前,在我国的很多企业的员工队伍当中,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普遍不足。一些人自身能力较差,知识面狭窄,对于新生的信息化技术不够重视,甚至轻视。这使得一些企业的档案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管理上,难以进一步对企业的信息化资源进行开发建设。一些企业虽然有了完善的信息化软硬件系统,但是由于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技术能力较弱,英语水平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好信息化设施,使的档案信息化工作迟滞不前。

三、新时期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信息资源的形成、整理、检索、利用、鉴定、销毁、统计等内容。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发展情况进行建设,要注重系统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信息资源数据库充分发挥作用。企业应当以最前沿的应用软件为依托、以企业门户网站为基础平台,实现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化。另外,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做好系统软件的安全防护,保障电子档案的安全。要定期将具有重大价值电子档案做成纸质档案,这样不仅实现了档案资料的统一性,也使档案资料得到了双重的安全保障。此外,还要重视系统的升级与维护,真正是档案管理更加的安全、快捷、准确和高效。

(二)完善企业内部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国档案分类法》、《电子档案管理办法》、《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一系列国家标准。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完善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这些标准体系的建设要在企业档案数据库和各种软硬件设施完善的基础上,健全企业档案信息管理信息标准、软硬件设施标准、数字化加工标准、数据储存传输标准等。此外,这些制度在完善企业内部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同时,也可以协助企业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档案管理方式,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建设高素质的企业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

篇3

0引言

在全国档案工作“十一五”规划中,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放到突出位置,得到高度重视,但按现状看,档案信息化建设至今仍未全面普及推广,目前只限于政务公开、民生档案建设等层面,中小型企业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际推广实在太少,这种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众所周知,不容忽视,现结合本单位(小型企业)的实际情况,浅析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领导重视不够。每件事情要大力推广,领导们的高度重视是离不开的,但目前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领导都没有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经费上不予以支持,使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

1.2软件不适用。本企业也在推行“无纸化”办公,设立OA平台,把档案的基本信息录入电脑,通过搜索关键字查找所需文件。但由于本企业的OA系统较适用于文书档案,对于科技档案的查找并不便利,所以得不到充分利用,效果并不理想。

1.3存储设备落后。本企业的档案室是2001年建成,当时并未考虑对电子档案进行管理,缺少专门的磁介质档案存储设备,而数字档案对设备的依赖性是比较强的,这对电子档案的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1.4电子文档管理不完善。本企业已使用局域网,电子文件可储存在“资料库”,全体员工根据各自权限读取文件。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渠道,但由于管理不够完善电子文件存放的位置(路径)没有明确规定,甚至有部分员工把文件只存本机,造成档案的不完整,查找不便利。

1.5人员素质未能适应需求。目前本企业的2名档案工作者均为兼职,只通过市档案局的上岗培训,对电子档案处理并无深入学习及参加市档案局组织的培训。档案知识不够专业,对新规定新要求了解不够,信息接收不够及时。这样,不利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施。

2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1加强领导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企业领导应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领导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并且应认识到建设一支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是企业档案自动化的客观要求,同时,加大力度推广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全体员工积极配合。

2.2选择适用于本企业的档案管理软件。目前,市面上的档案管理软件种类繁多,有的偏重于文书档案,有的偏重于科技档案,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需要选择,最好能与开发商协商,量身订造合适的软件。

2.3完善存储设备。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因此,档案装具要齐备、充足,符合规范要求,各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存放科学、合理、有序,既方便日常查找,又能保证突发事件中的及时抢救。

篇4

二、煤矿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改进措施

所谓档案信息化建设是进一步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它是依靠现代化档案人才及现代信息技术两大资源,共同完成。因此,我们要建立创新的档案管理体制,勇于克服建设中所出现的因素,有序的推进煤矿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一)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企业档案真实地记录了企业发展的历史,是服务和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不可替代的信息资源,而档案信息化充分发挥了这一效果。当今信息化的新时代对档案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档案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深厚的档案专业知识,还要信息化建设所要求的计算机信息知识,这样才能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职业技能需求。因此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层及档案人员要高度重视档案工作,要对企业内部专、兼职档案人员的工作进行配合协调支持。同时,我们档案从业人员也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要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提高认识,与时俱进,传统的墨守成规早已不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要主动更新观念,创新管理档案工作方法。

篇5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换言之,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点的转变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档案部门,从而极大地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现代化水平。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企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也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通过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扩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范围,使企业能以降低信息成本实现共享管理成本,充分利用成员企业现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人力及信息资源,节约产品开发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2.检索查询比较方便。档案管理人员在传统的检索方式下,费时费力,档案管理信息化后,可以实现即时查询,管理人员可以从模糊查询、组合查询、分类查询等查询方式中选择最佳方式,迅速在档案库中检索出需要的档案信息。

3.扩大了档案服务范围,因为在信息化的管理中,档案信息可以进行拷贝,总的信息占据的空间较小,而且档案信息的传输比较快,能及时将档案信息传递给需要的人员,为社会了解企业提供了基础,从而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宽了服务范围,档案部门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二、新时期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信息化使企业档案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我国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地加强。

1.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加速了企业的档案管理正在从传统方式向信息化管理方式的转变,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使得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都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并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2.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资源量逐渐增加,开放途径也越来越多,使得信息资源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并趋于成熟。

3.档案管理系统虽然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仍没有形成完善的规模和体系,实现不了对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同时,由于对档案信息化的标准和规范的建设也不够完善,所以无法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档案管理的与时俱进。

4.企业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但在现实中,档案管理人员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知识有限,并且操作能力较低,不利于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三、新时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逐步深入,档案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性工作,但是在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双套制问题

尽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大面积展开并取得相当的成就,但是在人们的档案思维中,依旧是对纸质的档案心存依赖,认为电子化的档案不安全,所以在很多单位甚至国家机关对已经颁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中,都规定要电子、纸质形式双套保存。不解决双套制的问题,是无法推动信息化发展的,信息化发达国家在信息化进程中都强调“无纸化”作为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来积极推动,可见它对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2.企业员工素质有待提高

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的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没有及时的接受现代化的培训以至于技术水平有限,不利于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管理人员既有相当程度的档案管理能力,还必须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能力和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这使得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标准和规范问题

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历史原因,馆室藏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并且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档案信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4.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意识较差

档案信息与其他信息资源不同,多包含密级文件,因此重视对档案的管理就至关重要。在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更加容易被不法分子盗取,并且一旦被窃取很容易在网络环境内大面积传播,这不仅会造成在档案信息管理时重要信息的流失,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档案管理的安全工作是档案信息化的保证,因此,加强档案管理所在网络环境的安全建设就尤为重要。

四、实现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档案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对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予以高度的重视,要切实给予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持,确保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得以有效的实施,使其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针对在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四项主要措施。

1.提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里,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管理工作都处于一个落后的阶段,面对这种局面,应重点加强管理者在观念上的认识。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在商品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档案作为全社会最大的共享信息资源,在经济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加强人才机制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还要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因此必须重视档案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适应信息时代的复合型档案管理队伍。

3.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化标准。档案信息化标准是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它贯穿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要统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必须要依托国家行政的力量,打破各个单位各自为政的局面,统一国家政策法规和各种业务规范。

4.健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制度。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保护屏障。一方面,在企业档案管理的建设初期一定要注意纸质档案的保存,防止档案的遗漏损失,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要充分保障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数据库的自动备份、网络系统的病毒防范、严格的查阅权限和安全的加密保护功能都是企业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五、总结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档案管理信息化已成为经济稳步发展的保障。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需要企业高层从思想、战略、管理、技术等各个角度进行宏观规划和微观操作。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在资本、技术等各方面的优势,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参考文献:

[1]薛文.关于档案信息电子化问题的研究[J].管理方略,2009(12).

[2]王敏,蒋贺.关于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的研究[J].中国商界,2010(12).

[3]王立新.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途径与方法[J].管理科学,2011(04).

[4]孙冬云.新时期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研究[J].信息技术,2011(12)

篇6

关键词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 档案工作人员

引言:这几年来,大力倡导精细化管理的是国有煤炭企业。在迈向精细化管理的经过中,煤炭企业怎样充足整合与运用企业内外部信息变得特别主要。加快煤炭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改变全新的档案管理模式,掌握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并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完成档案管理网络化。所以,只有加快煤炭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才可以推动煤炭企业的安全高效发展。

一、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现状

(一)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进展

为了把粗放的发展模式摆脱,这几年来在信息化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的国有煤炭企业,并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信息技术渐渐使用于煤矿开采加工、运输与销售、企业结构管理等几个程序。详细来看,不少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都建设了比较完善的信息网络,在矿井综合自动化体系在生产程序时使用比较多,在流通程序中运用了运输管理信息体系,在销售步骤中运用了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管理程序中运用了OA办公体系、工程管理体系、财会体系和企业网站等几种方式的现代信息技术。

(二)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首先,不高的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就算国有煤炭企业对于信息技术发生了充分的注重,但是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对于信息技术的配置与运用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很多国有煤炭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总体不足,让信息化的全体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很多国有煤炭企业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不够配置,很难有效的运用与发挥目前的信息技术功能。其次,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缺少全体规划。现在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依据煤炭企业对信息技术的现实要求来配置对应的信息技术设备与人员。最后,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滞后的管理水平。对于很多国有煤炭企业而言,现在普遍只有财务体系与生产监控体系可以完成集团统一的信息化管理,而生产经营中的其他职能部门对于信息的管理依然是割裂的。

二、加快煤炭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高效途径

(一)档案数据库和档案网络要完善

这阶段,档案信息自动化体系还停留在由文件解决向信息管理体系的过渡阶段,对数据库的信息化建设导致严重阻碍。完成档案信息化的关键前提在于完成高效的数据库管理,加强检索服务体系的时效性。经过运用计算机对档案信息的解决技术,能灵活捕捉照片、纸张档案材料,而且把全部的档案信息转换为数字方式,方便长期保存。

(二)完成优化的专业结构,加强队伍建设

档案工作发展与日俱进,不断提高对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所以,档案工作人员一定要继续更新知识构造,主动参加在职培训等每一种方式的再教育活动,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单一的档案管理人员构造已经不能满足档案工作信息化的发展趋向,所以,一定要继续加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三)优化煤炭企业档案数据库系统,实现档案全文数字化

为了完成档案的数字化发展,一定要做好下面几点的工作:首先,建设收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依据单位每一类档案状况,经过著录标引,在计算机中录入单位收藏的文本类、图形图像类与影音类档案型号等,从而建设基本数据库。其次,建设基层报表数据库。在建设煤炭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经过中,继续健全状态数据库和基层报表,同时,经过网络体系把每一个部门需要报送的数据、反馈信息录入建设的数据库中,并实施适当的调整。

(四)以人为本,通过提升档案工作者的素质来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档案管理工作者第一要具备必须的语言文字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只有站在对于每一种知识有所认识的前提下,依据本身的语言能力,才可以简明扼要的对于每一种档案实施分析与归类,才可以第一在入库的经过当中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结果。档案管理的宗旨是提升各种信息资源的运用率,因此在面对较为庞大的信息档案资料的时候,档案人员一定要具备档案的分析,检索,筛选的功能才可以打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信息化管理当中,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很辛苦的,常常要付出很大的脑力劳动,因此必须要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充足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然假如他们的主动性不高,在疲惫的状态之下,也许会造成整个体系运行与更新的停滞,甚至还有安全的隐患。因此作为领导者,与他们实施主动沟通与交流是一定要的,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责任的同时,也必须要让他们感觉得到自己在整个管理事务体系中的主要性。在实施培训与学习的时候,必须要提升培训的规范化程度。

三、结语

煤炭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属于一个长期的经过,牵涉的内容比较广泛。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全体教学教育水平。假如在信息化的前提下对于档案资源实施了充分高效的运用,有助于企业管理提高,对于更好的服务于广大职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篇7

作者简介:刘福红(1966-),女,辽宁大连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培训中心,馆员。(辽宁大连116023)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120-01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电力企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科研等方面的应用,企业大量档案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应用和存储,对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的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网络在企业管理中快速、高效、方便等优势的同时,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保密工作的措施和方法,是电力企业党政综合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的一个新课题。企业管理实践证明,只有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才能保障电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

一、新形势下,企业档案信息管理仍不失其保密原则

1.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呈现出来的新特征

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其实,档案管理绝不是今日才有,它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过去档案管理是政府部门即所谓“官家”的职责,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档案管理才逐渐走进企业。在现代化工业建设中,档案管理的重要地位越发突显,成为整个企业管理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往,档案通常是纸质的文件形式,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档案管理步入了信息化管理状态,即将文字(图表、图纸、照片等)档案转化为数字化状态,经过发达的信息传播媒体,直接用以查阅、利用和存储。毫无疑义,这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新特征是时代的巨大进步,自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

2.走出档案管理的神秘化并不是完全的公开化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档案管理被罩上一层神秘化的色彩,成为一般人不可逾越的,保守档案的机密更成为档案管理人员天经地义的职责。改革开放后,尤其是随着各项新兴技术的飞跃发展,档案管理也经历了开拓性的转变,其宗旨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档案,让档案活起来用起来,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为广大职工服务,这就使得档案信息诀别神秘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公开化。从现实看来,档案信息的公开范围越来越广泛,以往只可让少数人知道的档案信息,现在可以挂在网上,一点键盘,尽可知晓。如政府下发的文件,通过网站一般都可以查阅到。过去中央的涉农“1号文件”也被定为“秘密”,只发到县团级,致使意在给农民实惠的文件,农民却看不到,现在则是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档案管理工作毕竟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任何企业的档案信息管理,都不会达到完全公开的程度,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要做到内外有别。在档案信息的公开和保密两者的关系上,应当从传统上保密主导下的公开,迈向公开主导下的保密。特别是涉及到敏感性的商业机密的档案信息,更是有着严格的保密规定,泄密不仅是工作的失职,严重状态的还要根据具体情节追究其法律责任。

3.党政综合管理部门做好档案信息保密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电力企业从机构设置上划分,档案管理一般归口于党政综合管理部门。基于此,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是企业的神经中枢,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类信息的集散地,是保证企业各个系统正常运行的指挥部,是开展各项接待服务工作的窗口,也是做好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前哨阵地。每一名工作人员在完成正常工作业务的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当然,做好档案信息保密工作同样是“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企业党政领导的具体安排下,以党政综合管理部门为主导,做到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如此才能取得行之有效的结果。

二、深刻认识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1.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今时代下,电力是社会和经济运行的总开关,没有电,一切就会迅速陷入全面瘫痪。2008年初,南方数省所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把中国“煤电运”这种资源依赖性的弱点暴露无遗,充分体现出缺了电就没有正常的社会生活。在现代化战争中摧毁电网就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这绝非危言耸听。因此,电力行业始终是国内外敌对势力窥视的重点,近年来,针对电力企业的档案信息安全攻击的案例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增强档案信息安全保密的自觉性,时刻保持警惕性。

2.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保守商业秘密

多年以来,电力行业始终不渝地进行体制改革,电力企业作为竞争的主体逐步走向市场,以此来焕发企业的生命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优胜劣汰,而竞争的手段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的,其中千方百计地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则是其中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国内外竞争对手出于各方面的考虑,特别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利用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漏洞及失误,窃取电力企业的一些商业信息。事实证明,保护档案信息安全就是保护自己企业的利益。

3.保护知识产权及技术创新成果需要保护档案信息安全

众所周知,电力企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先进的科研设施。结合电力安全运行和规划建设,每年都要开发研制一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科研成果,并形成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通过信息网络,某些竞争对手可以获得电力企业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信息,使电力企业的某些核心技术泄密或为对手掌握。保护档案信息安全,坚持档案信息的保密原则,就是保护企业的技术领先地位与核心竞争力。

4.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局面必须坚持档案信息的保密原则

当我们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机遇期时,同样也进入了各类矛盾的凸显期,电力企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电力企业经营中一些不宜公开的档案信息,如果通过网络外泄,很容易被外界误读,更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添枝加叶,乃至加以歪曲妖化,给电力企业造成不良的甚至是恶劣的影响。如电力行业具有自然垄断的属性,近来来社会对垄断企业的攻击越发强烈,如果不加强档案信息管理,势必为攻击者制造事端而推波助澜。实际上,这样的例子绝非鲜见。电力企业也需要维护其和谐稳定的局面,为此必须在档案信息前严格把关,防止某些档案信息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

三、党政综合管理部门如何加强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

1.增强对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作为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国家保密政策法规和上级有关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部署,学习时事政治,把握国际和国内形势,把握行业改革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的规律,增强忧患意识,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信息网络窃取电力信息保持高度警惕。增强责任意识,把做好电力企业党政综合部门档案信息安全工作,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维护企业形象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研究档案信息化条件下做好保密工作的规律,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应对和解决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安全工作遇到的新课题,推动档案信息安全工作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建设“三集五大”体系和“一强三优”目标的新要求。

2.逐步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

电力企业要根据党政综合部门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建立健全各类保密制度,对原有的保密制度进行必要的修订,保留其合理合法的部分,淘汰其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部分,总之要消除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空白地带。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安全的责任体系,把档案信息安全工作列入企业经营者(集团)经营责任制的考核目标,根据履行责任情况进行奖惩,加强对涉外人员的档案信息安全的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力度,做好对外接待工作中的档案信息安全工作。加强对档案信息安全制度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对违反制度造成后果的当事人的问责。

3.采取技术手段防止企业档案信息泄密事件的发生

篇8

信息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发生、展开与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技术创新是资源重新组合的活动,不仅需要物质与能量资源,而且需要对信息资源的重新配置整合,达到创造新事物的目的。只有积累到一定数量、质量的信息,才能保证创新选择的正确和创新的顺利进行。

1. 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档案信息需求

1.1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产生了很高的信息需求,只有全面了解企业的信息需求,档案信息服务机构才能更好地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档案信息服务,才能确定提供的服务是否有效、适用。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档案信息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信息类型包括:

(1)市场信息。市场信息在企业竞争中起着引领技术竞争、促进技术创新的关键作用。企业从事技术竞争,其着眼点在于进入和占领国内外市场,获取市场信息则是开拓市场的强有力手段。

(2)政策信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依托于国家的国情国力和国际创新趋势等大环境,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控和约束。了解政策信息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

(3)技术信息。为避免因信息闭塞造成重复开发、结构趋同和防止因技术上难以逾越的困难而导致创新的失败,技术创新必须有技术信息的扶持。只有掌握了雄厚的科技信息,才能使本来前景难断的创新项目转变为成功在握的可控工程。

(4)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钥匙。企业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一方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也将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5)人才信息。经济的竞争和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在企业技术创新中,人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没有创新人才,技术创新就无从谈起。企业的人才信息档案应能够反映各种人才的基本情况,如简历、专长、教育背景等。

1.2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档案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是保存与延续企业文化的载体,展示和传播企业文化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目的。档案资源只有通过信息化,建立起多层次、多种类、跨系统的档案信息资源,才能真正实现档案资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使档案信息服务体系满足企业创新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准确、超前和多样性的资料信息,从而提升管理层面,提高企业整体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1.3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企业内部某个部门的信息化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因此,信息化进程中要注重档案信息整合,优化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布局,把档案信息化看作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企业各部门的档案信息纳入相同结构的数据库中进行管理,如 “手册报关核销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等,采取统一的软件对档案及档案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和网络化管理,以整体优势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的企业高层与部门管理环节紧密联系的目的。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应用,不断提高生产、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让企业中高层电脑用户能够在轻松的人机对话中完成计算机任务的管理与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

2. 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档案信息服务

档案信息服务就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在特定时间获取所需要的特定档案信息而采取的服务措施。企业,作为专门的信息用户,满足其创新过程中的信息需求的关键是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提供适当的各种形式的信息,供其选择、使用,这就需要档案信息提供者提供系统化的信息服务。档案信息服务部门应该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的优势和手段,综合集成,充分整合信息资源,增强服务手段,扩大服务内容,开拓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发挥科技信息服务的有效支撑作用。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档案信息数据库开发服务。

(1)在为企业提供文献档案信息服务时,档案信息服务部门拥有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不可能原封不动地传递给企业,因此应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选择相应的服务器。企业内部局域网配备交换机和操作平台,建立有系统、完整的专题档案数据库,以便向用户提供特色服务。例如可以建立文件级开放目录中心,首先由企业确定出需要包含档案信息数据源的范围,然后根据用户需求,从国内外专利数据库中套录企业需要的所有专利信息,制成专利数据文件和图片,最后根据开放档案的有关办法对文件数据库进行审查,编制开放档案目录,把专利文件转换成档案数据库(包括摘要和全文信息)提供给用户。

(2)应用标准化的档案管理系统,企业文书、业务部门可以随时将形成的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归档存储到服务器上。档案部门也可以将原有的档案原件扫描后存储到服务器上。当用户通过身份确定,就可以在企业局域网的任何终端检索、浏览到所需要的档案信息及其全文,不必到档案部门也能查找到档案信息了。标准化的档案管理为企业生产建设提供了快捷、高质量的服务。

2.2 定题信息服务。定题信息服务,是档案信息服务机构根据一定范围内的用户对某领域的信息需求,确定服务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信息的搜集、筛选、整理,以定期或不定期形式提供给用户的一种服务。档案信息服务人员在广泛调查企业创新信息需求的基础上,选择适用面广的主题作为服务课题,然后主动与用户联系,根据用户需求,建立信息用户服务档案,从而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服务;或者根据企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及时有效地向用户推送实用信息,帮助用户有效地解决科研、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一系列难题。当用户将自己所需要的档案信息通过网络向系统数据库提交以后,由专职的信息服务人员确定检索词,搜寻相关网站,经过初步的分析、筛选、归纳、总结,最终形成用户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以一定的语言格式进行有序化整理,编辑成一个或多个方案,并通过E-mail发送到用户邮箱中,或者上传到服务人员个人主页、定题信息服务主页等,方便用户直接上网浏览、下载、打印课题最新文献。

2.3 档案信息咨询分析与情报研究服务。

(1)情报研究和咨询服务是科技信息服务最主要的服务模式之一,也是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中应重点发展的一项服务内容。档案信息服务部门应该利用自身优势,不断跟踪、编译世界各国重大科技计划、政策、管理、创新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最新资料,建设专题数据库,进行基础性情报资料的积累与分析,为开展信息咨询与情报研究工作奠定基础。进而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与开发,包括项目跟踪研究、技术发展趋势预测研究、评估研究、发展对策研究等,直接参与企业的科研生产活动,起到企业经营者的参谋、“耳目”、“尖兵”的作用。

(2)随着企业创新机制的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大,企业档案信息服务部门要相应加强对科技档案和知识产权档案的保护,积极为企业自主创新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促使企业形成持续自主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企业的持续市场竞争优势。而有效利用信息情报在技术创新中相当重要,信息情报的收集、整理、分析和预测已成为技术创新的必要手段。企业档案信息服务部门应调整自身的工作方法和方式,围绕市场经济所关注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开展调查,提高分析水平,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

2.4 提供培训服务。提高员工的信息素质是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档案信息服务部门可以定期举行各种活动,通过开办网上课堂,或是利用电子阅览室定期授课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档案信息技术、信息理论、信息检索等方面的培训,进而提高企业员工的档案信息素质,使其了解档案信息资源的种类、形式和检索方法,掌握档案信息的社会地位、作用、影响,利用档案信息进行科学研究,利用文本和多媒体报告研究成果,从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更有效地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为企业自主创新和实施知名品牌战略服务。

企业档案信息部门要加强学习,摸清家底,开拓进取,超前介入企业管理流程,全方位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将自身融入信息系统,使档案工作与企业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工作流程相衔接,以加强对企业各种类型文件材料运行的监控。还应积极参与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贯标活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企业档案自动化系统,积极主动地从各个渠道获取并综合处理各类信息,编制出有一定水平的综合性、专题性的报告供企业决策者分析和判断,提高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篇9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连续不断地跨越了工业化、市场化,然后进入了信息化阶段,而档案信息化工作又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且信息时代档案事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数字化时代下的企业档案信息具有三个特点:普遍性、集成性和动态性。为适应我国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形势,企业对企业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为档案信息化带来了很多机遇,同时相随而来的也有一大堆问题。

一、档案的信息化进程中所产生问题的探究

1、标准化问题

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档案的前提是标准化的规则。数字化后的档案信息在该行业中通行无阻则需要建立起来行业统一认证共同认可的规则。因此,需要在业务、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1)业务流程规范化。业务流程规范化不仅可以大大地提高档案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而且对行业内处理事务的能力的提高也有极大的帮助。计算机作业,任务是多通道和多对象,这样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并且对于部门和多余人员进行精简和整合。

(2)技术性的规范化。对于技术性的规范化要求,需要在档案信息化过程中软件和硬件两面方面着手。软件方面,包括系统和平台的建设指标和相关的操作规范,软件所需要达到的功能和软件开发进展的规划等信息。另外,档案信息化过程中数据的精度、存储格式及所建的档案网站平台的技术参数等等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定。

(3)企业信息化管理应遵循“先搭台子后唱戏”的法则。传统档案管理由于历史局限存在许多问题,如传统档案收集整理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且还要大量的时间。另外,传统档案的保存不仅占据较大的空间,并且存量增长的需求得不到保证。还有一点,传统档案的安全性保障很低,那些纸质记录时间久了会遭受虫咬鼠啃、火情、雨情、盗情等一系列事情。因此,档案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2、档案职能分类面对的处境分析

(1)类目层次过多,分类过细且职能分类给文件准确定位带来困难。比如,某类文件数量很少,但也需要设一个数据库,而这样计算机的批量检索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另外,由于现代企业职能分工越来越细化,因此有时候无法涵盖一些新的职能活动。

(2)档案职能分类法容易造成企业档案与文件归属管理事实上的冲突,因此职能分类法有碍文档的一体化管理。文件分类其实是按照文件传阅、办理对象来分的。对此,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完全的组织机构分类法,另一种是组织机构与职能联合分类法。在面临分类困境时,要进行仔细考量,对这两种方法择优而行。

3、档案工作职能定位不准确

(1)档案人员,尤其在企业,不少档案工作人员是兼职的,很多时候由于不了解文件的使用价值属性,因此无法准确判定文件保管期限,所以,档案人员划分单位文件的保管期限和密级,不科学,不合理。

(2)鉴定工作在极大的程度上还是盲区,鉴定工作客观性和技术内涵有所欠缺。在分类过程中,对文件没有开展价值的鉴定与分析,档案人员无法从专业技术角度对文件进行全面、真实性的鉴定。

(3)档案管理要求与专业领域规定脱节。例如财务报表的保存,一般月、季度报表,除财务分析报告外,财务部门的规定是三年,但是许多档案管理却要求一律规定为永久保存。

二、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企业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不到位

档案信息化需要消耗大笔资金的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例如: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提升、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安全的防护等等,这些都离不开一定的经费的支撑。还有,档案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也需要一大批多媒体设施的配合。企业领导往往对此不加以重视,在档案建设信息化建设中,减少经费或将一些经费投资在其他部门,而硬件设备以及软件投入滞后则阻碍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2、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处于弱势

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的产生不仅意味着一种新型载体档案的诞生,而且也标志着人类记录信息、承载信息、传达信息、留存信息和开发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是纸张发明和近现代档案学理论的产生,它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运作方式、基本理论及思维观念。目前,不少企业对档案人员配备不全,很多是兼职管理,这些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虽然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可以说与信息时代计算机发展的惊人速度相比,仍处于弱势。

3、信息安全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档案信息的安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下,家喻户晓的病毒入侵、黑客入侵,造成了档案信息的泄密以及相关资料信息损毁等后果。设备本身就要避免那些存在的安全漏洞,然后更加注意的是网络环境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这就要求一定的技术。

4、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相应的标准规范欠缺

对于一些中小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档案部门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威胁,档案工作倍受冷落,比如企业的档案部门受到企业的减员增效所波及。另外,我国的档案信息的建设相应的标准规范欠缺。就我国现在情况,不遵守相应制度的行为已经对档案信息的数字化进程产生了不小的障碍。因此,制定相应标准、规范、法规,馆藏档案数字化和电子文件接收,都应该坚持所制定的规范性原则。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应加强交流协作的精神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手段。各个部门之间实现无成本的即时的信息交流,会大大加快企业档案数字化的进程,提高管理软件的通用性。

三、关于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企业要在信息化建设上加大投入,档案信息化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尤其是对于对于开放型企业来说,它们生存发展的基础就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企业发展需要档案支持,而企业规模和效益决定了其信息化水平。

2、档案数据库和档案管理系统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的软件保证,企业档案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并且,企业应不定期地对档案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各种知识结构,掌握信息和网络运用技能。

3、企业要把档案信息化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强化档案管理,实现档案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和档案业务管理自动化。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升级强化档案管理。

4、改革档案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档案的优势。企业档案主管部门应该掌握主营业务知识人员的专家团队。专家往来灵活机动,处理问题目的性强,效率高,十分有利于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范桂红.知识管理视阈下的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

篇10

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指以档案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将企业内各相关部门业务流程打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档案信息共享,从而有效提高档案存储及查询利用效率,以此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就是在企业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过程中,运用的信息技术及解决方案的总和。例如:使用计算机系统完成档案归集、整理以及借阅利用,建立数据库编制数字化索引目录等,通过上述方法打通企业内部档案信息交流途径,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二、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现状

民营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拥有完全的经营自,相比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政府机关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民营企业自负盈亏,对自身资产具有完全的处置权。在档案管理方面,民营企业同样拥有完全自。民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适合的档案管理方法。

1.民营企业更注重档案的应用价值及开发价值

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法律框架下具有完全自,企业所有资产包括企业档案均为企业私有,在档案管理方面企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具有应用价值及开发价值的档案上面,如企业专利、注册商标等。民营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资料,如有需要民营企业甚至于可以出借其使用权乃至出售其所有权。如江西景德镇市“景德镇华御瓷业有限公司”建立的基础就是一份估价为800万元的“珐琅彩瓷器生产工艺”档案。

2.民营企业对于档案管理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这就决定了民营企业对于各部门在岗位设置、人员安排上更多考虑投入产出比。对于直接创造利润的部门尽可能多的配置资源,而对于诸如档案管理之类的不能直接创造效益的部门,往往不受决策者的重视,许多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甚至不设专门档案管理机构,而将企业档案交由其他部门代为保管。以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省为例,2009年浙江省调查统计,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开展档案工作的仅占总数的50%,而对于1074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已开展档案工作的占81.2%,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的占72.8%。

三、民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

民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推进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如何提高档案管理部门运行效率,还要兼顾与企业内其他信息系统的兼容合作,更要顾及到档案利用部门的实际需要,共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作为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主动参与企业运作流程的塑造,通过及时改变档案管理模式、管理制度来适应企业需要。针对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现状及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实际需要,民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达到如下目标:①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与本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同步,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与其他信息化办公系统兼容;②制定统一的档案信息化标准,实现各门类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统一规范;③实现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实现诸如纸质档案、音像资料等实物档案的数字化转换,进而将新生成的具有统一格式的数字化档案统一存储于专用服务器内;④实现档案信息系统网络化,在企业内部形成共享的知识库,挖掘潜在的集体知识,提高检索利用效率;⑤实现档案资源开发智能化、利用普及化,打破门类限制,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形成统一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强化知识的积累;⑥提高管理自动化程度,节约资源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四、民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1.在信息化背景下理顺档案业务流程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传统的档案管理流程已不能适应当前民营企业提高管理效率的需求,企业应对原流程进行全面分析,融合信息网络技术,对流程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造,设置新的流程并配置适当的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并制定管理规范。档案工作业务流程主要指移交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接、档案管理部门内部对于档案的处理以及档案管理部门与档案利用部门之间的衔接。为了理顺档案业务流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明确各相关业务部门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业务分工;②根据信息化管理的需要,约定档案交接工作的技术规格,如档案格式、归档标准及归档时间等;③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档案的数字化保存形式及利用机制;④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档案开发利用的范围、形式,并建立安全规范。

2.实现各门类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传统以纸质档案为主的档案管理模式,由于缺乏信息化手段,造成了档案库房内大量档案信息“沉睡”,利用效率较低,同时由于缺乏交流也造成了档案工作重复建设。在档案信息化改造过程中,为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应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体系内,使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其他业务信息化建设同步推进、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信息资源有效整合。

3.拓展档案服务能力

民营企业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想要发展壮大不被市场抛弃,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也有相同的要求,想要在民营企业内存在进而发展壮大,就必须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能够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就档案部门来说,想要在民营企业内得到重视,就必须要为企业积累更多的有形或无形的知识储备,并提高知识储备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效率,这就要档案管理部门主动拓展档案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拓展服务内容,数字化信息时代要求信息提供者能够根据客户的需要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就档案服务来说必须改变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改变等档案利用部门上门来查阅档案的服务模式,主动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整合数据,针对具体用户的具体需要提供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资源,实现精准服务。②拓展服务方式,传统的档案服务方式一般包括提供档案阅览、档案借出、档案复印及开具档案证明等,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固定资产,且比较耗时而效率较低。民营企业对于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一般不够,上述工作往往不能有效展开。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依托信息化优势,主动拓展服务模式,向相关部门主动宣传新的高效档案利用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相关操作培训,使各部门充分掌握信息化档案利用方式,从而提高档案信息利用效率。

篇11

随着供电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档案基础业务建设进步明显。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对档案工作也十分重视,建立了完整的档案管理组织结构。办公室设立综合档案室,负责全公司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对各部门、供电所的指导监督,规范档案管理。明确了档案室工作职责和岗位职责,设置了档案归档范围及整理要求,有效地保证了各类档案的齐全完整。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信息化就是把传统的纸介质档案信息资源转换成电子计算机能够接受的数字信息进行管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是整个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其它环节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传统介质档案的管理是以纸质档案为主,而信息化管理则必须把这些纸介质的信息转变为数字化信息。即一方面要把以前的传统档案通过电子扫描转化为数字形式。另一方面要在日常工作中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确保形成的档案以电子文件为主,在档案接收时就实现数字化。

2、档案信息的网络化。以往的档案服务主要是以面对面的形式为主,不仅效率低,也给管理和借阅人员带来诸多不便。实现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后,借阅者可通过网络提交申请,管理人员通过网络审核后即可按规定借阅,借阅者无须亲临档案室,这给服务对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对异地和出差在外的人尤其如此,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

3、档案检索的自动化。在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中检索是依赖大量的档案检索卡片进行的,其效率必然很低。通过客户端从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其速度、效率是传统检索工具无法比拟的。另外这种自动化检索方式还可以建立在基于Web方式的网络服务器上,用户通过网络检索既快捷又方便。

企业档案信息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实现档案信息高度共享。

三、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档案需长期保存,为提高存储环境,每年大量投入文档的保管经费已在所难免。在低档平板扫描仪录入的方式下,大量文档的电子化进程是不可想象和解决的,且大量电子化文档如何管理、查阅、应用有待全面解决。现在主要矛盾不是硬件设备的缺乏,而是硬件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可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无论是从社会各个领域还是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无不彰显其独特的魅力,也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四、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档案信息自动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关标准,推广档案管理应用软件,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做好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积累、保管、利用,保证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齐全、完整、有效,建立、规范、联通各局域网络,建立企业档案信息网络,实现企业馆藏档案数字化、资源共享化、服务对象与需求扩大化。

五、加强档案部门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存贮信息和逻辑判断能力强以及自动进行运算等特点,在文件的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的接收、查找、借阅、归还,以及辨认到期应销毁的文件等。在档案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目录,还可用于库房的管理。因此首先要从硬件上配备电子计算机,提高企业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局域网。使各项工作网络化,加强档案的利用,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六、加强档案电子化信息资源建设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是以馆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为主要物质对象,用计算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为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目前,电力系统已开发出一套档案管理平台软件,加强电子文档资料的归档工作,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把纸质档案数字化,建立全文数据库,以便于检索利用。

七、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

好多企业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需要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开发标准化的档案管理系统,加强档案目录的输入、保存。

八、加强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篇12

一、落实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信息资源网络化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信息资源突破了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数量较少和内容单一的问题,已发展为信息存储量大、内容涵盖面广的基本现状。这样引起更多的企业对于信息资源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从单纯的查找、存档和备案等,已转化为对信息化资源的全方面的综合需求。要想实现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企业发展服务,势必需要采取信息网络化、资源共享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因此,传统的档案管理已根本不能满足于企业发展的需求,档案信息化管理势必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企业日常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

由于受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档案管理难以突破工作环节以及工作步骤的束缚,使档案管理单纯地停留在以业务活动为主的固化式工作流程,导致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低下。而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深化和创新,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依托,加快文档一体化的进程,能极大地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在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业务流程是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文件是信息化系统运作中重要的信息基础,应将两个流程系统有机地融于一起,也就是在文件信息中将业务信息得以体现,亦或将业务信息直接嵌入文件信息中,最终达到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实现。

二、目前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本问题

(一)传统观念使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开展受到局限

基于传统档案管理观念的束缚,使企业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可以短期内比较显性地实现预期效益。在过去传统管理观念的指引下,对于企业档案信息化的管理,重产出轻投入,由于对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缺乏一定的科学认知,而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严重脱离,导致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处于岌岌可危的发展境地。

(二)信息化管理软件已不能满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仍不能完全满足于各种性质、职能不同的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目前还未开发和应用完全适用于各企业发展的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软件。在实际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由于各企业独立开发的软件系统具有不规范的数据接口,不能实现共用和互用,使文件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资源在不同阶段得不到互换和共享,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成果全方位的互通。

(三)基础工作缺乏规范性,制约了档案信息化进程

档案信息化管理涵盖了档案工作的各方面和各环节,其中主要是档案标准的建立和实施,以及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管理。目前在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仍存在档案标准和规范相对滞后的现象,档案信息化系统严重脱离于网络化建设的形式,使信息化资源达不到层次的统一、规范,导致服务性和共享性较差,尤其是各种类型的档案细则缺乏足够的相容性,严重制约了企业档案信息化进程。

(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与企业体制改革、创新缺乏协调性

很多企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运作的,由于企业人事管理部门缺乏先进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观念,尤其是缺乏与企业体制改革、创新协调一致的思想意识,使档案信息化管理不能与体制改革、创新保持同步,严重影响了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五)企业缺乏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长远规划

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长远规划是企业为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目标而做出的战略性规划方针和政策,由于目前很多企业的信息化规划方案都停留于技术规划的角度,没有与企业核心竞争战略做到切实有效地结合,使企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三、强化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摒弃传统观念,追求档案工作的创新

档案工作的创新就是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开拓适合时代要求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一般来讲,主要包含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创新,以理论创新为指导,加强和实践创新有机的结合,最终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档案工作的创新,应遵循档案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认真分析档案工作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严格遵守国家对于档案工作制定的规程和规范,不能和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产生严重的偏离。创新需要企业进行反复的研究和验证,创新成果必须经得起实践的切实检验,确保符合企业自身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建立和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企业档案信息化主要是通过技术、制度和管理等各方面的创新,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企业档案管理要充分利用档案信息化的新思路和新模式,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手段,积极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制度的管理和创新。建立和健全符合现代化企业发展需要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确保企业档案工作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第一,建立企业文件材料管理制度,完善文件的电子化归档方法,使企业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较强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信息资料。第二,扩展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收集范围,依据企业发展要求及时调整档案信息的接收范围,尤其要确保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潜在价值的文件资料的收集工作。第三,建立和健全数字化信息档案管理制度,严格电子档案信息的数据安全和存储安全的相关规定。将企业档案工作和信息化管理进行全方位的衔接,加强对各种类型文件信息资料的有效监控,以确保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一致性。

(三)建立符合信息化要求的档案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很多高科技的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中。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应迎合时展的需求,在企业档案管理中将现代高科技手段得以科学的应用。第一,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充分利用档案管理的硬件和软件系统,比如,档案馆管理系统和小型档案室管理系统等,以确保信息资源整理和归档的实现。第二,缩微技术的应用。通过各种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对具有潜在价值的文件档案资料,进行微缩处理和编辑。能有效节约人力和储存空间,且能确保长期保存。第三,光盘存储技术的应用。基于光盘本身存储量大和信息处理便捷的特点,完全适用于档案信息的检、参考和查询等各种综合服务。第四,现代网络、通讯和视听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化技术,各种通讯技术,广播、电视等视听技术,通过多种渠道将档案信息资源得以,以实现使用者在不同地域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档案信息化进程的发展。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完善的档案管理知识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这是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习和技术培训以及企业间进行经验交流等手段,加强业务知识和技术方法的改进,这样才能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以避免出现失误而引起档案删除或丢失的现象。应加强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中的得以实施,不断积累综合的实践技能。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培训方式是提高人员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另外,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培训,并严格档案管理系统的熟练使用,以确保档案信息化管理健康、平稳的运行。

(五)档案信息进行网上开发,并确保档案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

配置现代化的各种办公设备,积极开发和应用符合行业性质特征的档案管理软件,并实现档案信息的网络化建设,通过网络实现全方位的信息资源共享。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将各种类型文件、档案资料等以文字、数据和图表等载体形式传输入网,并制定访问和检索的权限,以及文件浏览和借阅利用等功能,让各级领导以及广大员工都能通过网络获取参考信息,也能进行各类载体文件的归档,构建信息网络化高速运作系统。另外,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网络化系统仅供内部人员被授予权限的情况下使用,建网时应设置安全防护机制,以确保网络的安全稳定。积极建立档案信息网络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将档案信息网络设置防火墙,安装防病毒软件等,并对主机采取高科技的防护措施。同时,应实现级别控制,将用户访问权限进行级别确认设置,依据级别的不同规范档案信息查阅的具体规定范围,以防止未授权者的违规违章操作。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档案管理工作上的重大突破和技术创新,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并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作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加强思想和行动上有效的配合,积极采取各种先进技术和手段加强企业档案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改进和创新,不断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健康、持续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信息资源的安全保密性。我们要切实保证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迎合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将档案管理工作做的更加完善和具体,以期为企业的健康、高效发展提供快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春波, 孙颖. 省管企业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档案, 2008,(05).

[2] 李燕芬. 浅析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4).

[3] 李连恒,王旭. 对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的思考[J]. 中国档案, 2011,(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