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科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14:50: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标准科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标准科学论文

篇1

在研究学习新教材时要明确两个目标系统的关系:一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目标系统,其二是教法与学法同步发展的目标系统,以教法的转变促进学生学法的转变,形成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

1、把握教材深度和广度,适当引入生活中的素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一定要认真钻研。要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的作用、地位,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从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类型和所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能单纯地教教材,要用教材教。用教材教,教师更需认真把握教材。当然,把握教材的目的不是单纯地教教材,而是驾驭教材,用活教材。教师必须做到认真阅读教材、教参和有关杂志上的相关介绍,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教材编者的意图,了解学生学习这些新知中的已有知识经验,了解教学这些内容的要求、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实际出发,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总之,只有真正把握了教材,才能达到教学的全部目标。

2、加强教法研究,实施因材施教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的片面理解这句话的教师不管学生的年龄特征,不管教学的内容是什么,每节课都让学生动手实践,每节课都让学生小组讨论。《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数学学习的方式有许多,有模仿、记忆,还有接受和练习等;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还应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还有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活动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社会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应当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设计和选择应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内容和班级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知识与技能、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等目标的实现为前提。把握教法,当前还要注意反思、小结以前的一些教法,要从现代教育、教学新理论的角度,从课程改革,从教学实际出发审视自己已经掌握或反复运用的一些教学方法。继承并发扬好的教学方法,纠正或完善一些存在问题或有缺陷的教法。还要注意探索新教学内容的一些新教法。

3、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组织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中学课堂组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找出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并随机应变,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引导。教师要热爱学生,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当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小的问题行为时,教师应有意避开,可对其它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来激励这些学生改正缺点。当学生学习注意分散、产生课堂问题行为时,教师可故意停顿或转换话题或边讲边走近学生座位给信号等方式予以暗示。用丰富多彩的鼓励形式,激励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学习。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不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言词和动作。课堂上教师应有轻松自如的表现,促使并给予学生在积极敏捷的思维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在学生回答问题和观察实验时,教师要认真听取和参与,积极从诸多的反馈信息中发现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技能的缺陷。捕捉能使教学活动深化的机遇。教师精心组织引导,使双边的或多边的研讨话动自然而深入地展开,并得到完满的结论。对于希望让学生掌握的方法和技巧,课堂上教师要示范,然后学生模仿。教师要有训练意识。在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宽松的情境,提供全体学生参与的气氛,给中、后进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要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获得自我反馈的技能,培养学生主动寻求反馈信息,同时进行自我调整的习惯。

4、整合学科资源,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先行者。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规条件的局限,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模拟,帮助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

二.努力探索激发兴趣的途径

激发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金钥匙,这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和各个环节中,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创设开放生动的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极其重要,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注重以下几方面:

1、让爱心充满课堂

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的是教师的博爱。正如陈垣先生教导我们万不可有偏爱、偏恶,万不可讥笑学生,只要教师心中充满爱,就会企望自己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帮助,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尽力给予融入学生血液的鼓励性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数学学科本身很抽象,有时甚至很枯燥,因而课堂教学不应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学科间渗透、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上课热情洋溢,激情似水,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古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应该细心洞察任何一个能给学生乐趣的闪光点。

2、让学生自己当老师

强调能者为师,才能充分体现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表述自己对某知识点的理解与想法,讨论、争论、直至面红耳赤,教师适时、适当地给予解释或分析,这不仅不能埋没教师的地位,更能体现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一题有多种解法,可以采取学生交流,讲解的方法。通过不同学生的不同解法的展示,使学生意识到知识的灵活性;增强了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另外一部分学生的信心,从而对整个班集体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推动。

3、善用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成就的关键因素。教学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有时一个贴切的比喻、一段富有哲理的话、甚至一个眼神、一个无声的手势都会象童话里的魔棒一样,使学生全神贯注,饶有兴趣。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数学学科的情趣及广阔的知识,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

4、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人的认知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本身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学科,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巧设问题,将抽象的知识与实际联系,保证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得到满足,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同时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增强认识能力。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条件。

5、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数学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数学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三、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宗旨,把教会学生会学习作为一项教育目标,古人曾提出过闪光的教育思想“受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也是一个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在中学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做起。

1、要为学生阅读教材创造条件

一方面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了自学能力,才能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才能不断攀登科学的高蜂,另一方面在于平时要多为学生阅读课本创造条件.学生自学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变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一堂课如果一讲到底,学生便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连思考余地都没有,有些问题即使上课讲了,学生也做了练习了,但一考查起来还是不懂,这说明只有教师的讲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己消化才行,另一方面,作业题应少而精,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重要的是精选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

2、根据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

数学课本中既有对问题的描述,又有对问题的分析,概括;既有定量的计算,又有定性的推理,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公式、图象)还有图画“语言”(插图、照片)。看这样的书,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数学的计算及其含义,有时,还得画图等等。学生刚开始是不易读懂,也不习惯的,因此,一开始教师就必须用心的加以引导,要要求学生从头到尾地看,并给予指导,必要时,在课堂上还得边读边讲;重要的句子、结论要求学生用笔划出来,对一些叙述较复杂的段落还要予分析解释。然后要求学生掌握公式的数学意义、适用条件、各数学量的单位以及公式的变形等,经常通过这样的训练,就能逐步的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初中学生不易理解的数学术语,也需要教师通过讨论、比较,帮助学生去认识、了解.

篇2

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习惯好。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说,好象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其实则不然。笔者认为,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一味的顺从和迁就学生,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我们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那,才是”以人为本“最本质的含义。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须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须规范、整洁地写字。必须经常主动习字。习惯是具有迁移性的。还是以写字习惯培养为例来说,在历时数年的”安丘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实验“中,笔者发现,良好的写字习惯就具有极强的迁移性。学生把规范整洁地、有一定速度地写字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其他习惯:如爱惜书本文具,学习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习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来了。

2、热情高。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笔者认为,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一种活态的,有生命的现象。更赞同一种观点,语文课堂要成为生命成长的课堂。因此,离开了学生的感情――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语文课是无法上的,至少是无法上好的。尤其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这样才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落实。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必须进入“角色”,我们常说的:不动感情不读书;拒绝伪读等等,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方面,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这一点并非危言耸听,这种可能随时都可能发生,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感;机械重复的抄写;教师对学困生的歧视等等,都可能导致这种后果。很好理解,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笔者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感情自然也就产生了。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最关键的一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爱,对语文学习的激情,都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有种提法,笔者很赞成:用让大爱温暖课堂!

篇3

1.1应首先以时代性要求作为标准研制的依据

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当然应该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出发,反映出数学课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变化和应达到的目标,诚为G.豪森在《数学课程发展》一书中所指出的:应该将数学课程发展放在历史的,以及更普遍的社今的、教育的背景中去加以考察。"从这一角度出发,至少如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考虑的:

(1)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如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对教育及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变化(如技术性特征的凸现、应用环境的拓展、以数学理性精神及数学语言、思想、方法为核心的数学文化与人的生存更紧密的联系等);

(3)数学教育观的新发展(如数学教育功能、价值的变化;对数学教育过程、本质的新认识等);

(4)数学教育改革的国际、国内时代背景(如怎样适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总要求以及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等)。

应该说,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已敏锐地关注着上述时展要求所赋予的数学教育新的时代特征。如在ICME-8上,我国学者提出了"中国数学教育的范式革命",引起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关注。之后,文[2]进一步从数学教育价值观、认识论观、数学观3个维度组成的框架来描述这种观念的变革。文[3]从"数学素质教育的建设是一项深刻的教育思想改革"的角度对上述观点予以支持。20世纪末连续两年·。在上海举行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不仅对20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的成就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国际比较,还对改革的目标和未来10年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作了展望,作为参与者,深感数学教育的新观念、新思维已成为问题研讨的基础;而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师数学教育年会上,主题报告《数学教育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鲜明反映出在知识经济理念之下对数学及数学教育的新认识。这里还要提及的是以青年学者为主体的"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课题组"围绕"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达6年的实验研究,专家鉴定意见指出:该课题"在数学教育观和数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原则、理论依据方面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新思路"。其主旨报告从重新认识数学、重新认识学生、重新估价我国数学教育现状、把握国际数学教育新方向等方面论述了其研究在未来义务教育中"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思想和实践体系"。

上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活动集中地反映出这样一种共识,即:应该以一种基于时展要求之下的全新的理念来推进数学教育改革,而这也就成了标准研制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

1.2关于《设想》所提出的改革的基本理念

它主要涉及到如下层面:(l)数学观,从数学是模式与秩序的科学,是普遍适用的。技术,是一种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等方面去反映对数学发展的新认识。(2)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观,从中体现出数学教育与国民素质、人的理性思维、自我情感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关系,体现出平等教育、终身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3)围绕"学习的建构",从数学学习的本质、方式、教师作用等方面形成一种新的学习认识论观念。(4)基于以上观念变化,提出新的教育评价观,即建立一种注重过程的、动态的、多样化的数学教学评价机制。

应该说,上述理念基本反映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共识,反映了未来发展的时代要求,为前期研制奠定了必要的思想认识基础。随着研制进程的推进和讨论的深入,研制者对上述理念也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我们不难从文[5]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发现一些变化。

1.3关于标准研制的核心思想

文[6]认为"一个好的数学课程标准还应其有明确的指导思担",它应该有一个核心的思想予以表述,它"事实上构成了新的改革运动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次之改革运动成败的关键因素"。笔者赞同这样的成点,只是认为这种核心理念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本身也是研制的一个成果),它需要对诸多层面的理念予以梳理、贯通、整合及提炼,需要以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基础,它也不仅仅是一种理性思考的产物,更应该能通过课程载体落在实处。

综合研制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种种观点,比较趋于共识的是:新课程标准应注重在素质教育的目标下实现"人的发展",有鉴于此,就必须实现如下转变,即: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从强调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从数学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数学活动中的建构性学习;从仅于数学内部学数学转变到更多地联系数学外部(社会、生活、其它学科等)学数学;从追求特定时限学习目标的实现转变到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养成。

2课程标准研制需要注意的几个策略

由于"标准"的研制在我国尚属首次,加之涉及面广,需解决的问题多,且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研制实验过程,可以说是一项数学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为有效地实施这项工程,应该注意方法、策略问题。笔者曾在1999年10月份召开的北京会议上就此问题发表过意见,现在本文着重就几个问题再谈点个人意见。

2.1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建国以来,我国数学教育经过若干历史发展阶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厚重的历史底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数学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也应该看到,基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数学教育也出现了许多值得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的问题。而如果从前述时展的要求看,数学教育在某些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更应该加快改革进程。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分析,决定了"标准"研制的基本态度应是扬弃加变革,即采取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对数学教育的过去和现状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正视问题,更要以改革的姿态,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应该说,研制者所采取的态度是严肃而科学的,除了注意历史总结,现状剖析和未来需求设计这三者的贯通外,其着力点放在了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上,这也表现了"标准"是一个适应未来的向前看的标准目前有人对标准研制是否充分肯定了我国数学教育的成绩以及目前改革步伐是否迈得过大所表现的忧虑是没有必要的。

另一个需要处理好的是坚持自我特色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数学教育研究历来具有国际协作的传统,而数字化社会的到来,使"地球村"更加成为现实,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使得各国的数学教育更加走向开放和交流。值此世纪之交,各国数学教育研究异常活跃,反思过去、调整现在、思考未来已成为共同的主题。数学教育在这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也呈现出更多带普遍规律性的特征,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国际研究的大好时机。中国作为世界上学习数学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研究应该更多地融入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潮流,一方面吸取别国之长;另一方面也为国际教育界提供自己的经验。正是从局这双向目的出发,在标准研制中,加强国际比较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研制组除了进行"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的专题研究外,还广泛收集了各国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国别研究和其它方面的专题研究。事实证明,这种比较研究对于认清自己国的长处和不足,把握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是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深入下去。

在研讨中,还涉及到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问题。比如,关于计算机(器)的普遍使用能否实现,某些现代内容(如概率统计)的增加是否会造成地区间新的水平差异,在义务教育阶段,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否能落到实处,师资水平能否保证标准的实现,等等。笔者认为,在标准研制中,注意我国国情和现实可能性固然重要,但这种现实可能性一定是放在21世纪发展的背景下加以考虑的,一定是以时代需要为前提的。所谓目标既定,行动使然,课程标准应该在这个意义上体现它的先导性。

2.2吸纳各方力量参与,增强研制工作的开放性

应该说研制工作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一点。除就《设想》在全国普遍征求意见外,还先后召开了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华北地区的座谈会,并通过多种形式,分别听取了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高师研究者、教研员、一线中小学教师及其他各方人士的意见,并调动国内、境外有关学者的力量,进行了5个方面专题的调研,研制工作及有关会议也考虑到了地区性和各个层面的代表性。考虑到标准研制及具体实施、实验还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更需要各方参与、通力合作才能收到实效,因此在研制的开放性上还需加强。应鼓励针对研制及实验有关各层面课题的立项研究,更提倡多方联合对重点问题进行攻关研究。

2.3提倡学术论争,增强研制过程的活力

围绕着标准研制,一段时间以来,在各种期刊上出现了不少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多有观点碰撞。事实上,数学教育研究的多元化格局已是当前发展的趋势,更何况我们是在做过去从未做过的事,如果众口一词,循之一径那才是不正常的事。学术论争必然带来学术繁荣。笔者参加的几次会议,尽管时时感到"火药味",但同时更感到言者的坦诚和成就这一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因标准研制所引发的学术论争是一件大好事,它必然为这一工作灌注强劲的动力。

3关于课程标准的设计

3.l标准水平的定位

此问题曾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引发出应是高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争论),这里要解决好4个方面的问题:(1)要以反映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即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为定位的依据;(2)从上述依据出发,标准应首先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标准,但正如它是致力于"人的发展"的标准,所以这一标准又不应理解为基于当前现状的低标准,而是着眼于21世纪发展要求的高标准;(3)标准在确立规范性要求的同时,应体现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能为标准的实施(教材编制、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手段及地区实际情况差异)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4)3学段(9年级)之间的水平划分也应体现科学性和学段水平之间的递进发展关系,即通过阶段性与发展性的有机结合,来刻画标准的完整水平定位,而这些又是需要一定的研究来予以确定的。

3.2标准的内容与结构

《设想》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反映出如下特点:(1)以基本理念阐释标准制定的时代背景与指导思想;(2)将目标体系分为发展性领域与知识性领域,"虚"实结合、内容与活动结合、知识与素养(能力、态度等)结合、认知与情感结合,通过两个领域的交融、互动,来实现课程的总目标;(3)进一步对实施课程目标从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提出了思路,按此思路可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形成指导性意见。这样。目标体系、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就形成了一个相互贯通,有机结合的体系,应该说这是值得肯定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这之中,目标体系的设计特别是知识领域内容的设计是重点,也曾引发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关于平面几何的改革,关于小学是否引入方程,关于计算机(器)的进入?关于四则运算的要求以及一些具体内容的增、舍等等。此外,关于如何看待数学能力;如何贯穿数学思想方法;如何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关于"证明"限制的程度怎样才合适;在3部分内容(数与式、空间与图形、概率统计)之外如何反映数学的联系(内部及外部联系);发展性目标对知识性目标的导向如何落在实处;如何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与呈现之间的关系等也是引起关注的问题。

3.3对案例的重视

篇4

中学物理教育是科学教育,它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动手动脑相结合的科学活动.上个世纪50年代,在我国流传着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口号曾鼓励多少人去刻苦钻研,攻克难关.对于我国的科研进步和教育发展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但是也使有些人长期陷入科学教育等于知识教育的误区.

改革开放后,发现我国物理教育相对于先进国家存在明显差距:重理论、轻实验,重知识、重习题、轻动手技能,重知识传授、忽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和科学情感教育等倾向相当严重.这种状况表明我们的物理教育在科学教育理念方面还停留在科学等于知识的时代.科学是由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构成的一个整体.《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三维教学目标”全面地反映了科学教育的性质和功能.科学教育仅仅停留在科学知识教育层面上是一个历史时期在认识上的局限性.那种教育,是与科学技术十年、几十年基本不变,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就够用一辈子的传统社会相适应的.当今信息社会、知识爆炸、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科学技术的划时代变化,因而,把科学当作知识的时代已经过时了.回顾20世纪,由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人们曾一次次地欢呼进入“电气化时代”、“原子能时代、”、“半导体时代”、“激光时代”、“计算机时代”,“超导时代”、“纳米时代”、“生命科学时代”等等.面对如此日新月异的世界,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创新的思想、创新能力和探索未知的本领.这就是提出这场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三维教学目标的背景.《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是我国科学教育工作者对社会发展、科学教育本质和青少年心理特性的综合研究的成果,是科学教育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其基本点是把中学物理课程从片面地传授知识转变到以为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学习,强调经历过程与方法,把动手动脑的科学活动作为物理教育的基本形式.

篇5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福建/林华春  黎华兴)

            一、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功能

            1、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一项最主要的工作。课堂教学离不开评价,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亦如此。一堂语文课,其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什么?教师是怎样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教师对教学进程的调控是否得当?等等,对这些方面能否作出科学的准确的评价,不仅直接决定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语文教学标准的落实,还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教学目的、任务,还是教学过程、环节和方法。

    另一方面,近几年的教育改革实践也表明:不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教学改革工作很难全面展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成为一句空话。长期以来,我国总是把考试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方式,把一次考试、几张试卷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一把尺子,这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因为考试仅仅是质量评价的一小部分,用一小部分来代替全部是不科学的,是不能反映出教学的全部质量的。因此,建立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对于克服“片追”现象,克服“高分低能”现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

            2、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以下三大功能:

            (1)改进功能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可以使师生明确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课堂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促进所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积累资料以便提供关于如何才能更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和修改教学目标的依据。

            (2)评定功能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了解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优点和缺点等,以便对教师考查、鉴别,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业、能力、发展水平作出考查和鉴别。

            (3)激励功能

    教育心理学表明:正确的、公平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调动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起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维持教学过程中学生适度的紧张状态,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素的逻辑分析

    对语文课堂教学要素的逻辑分析,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础。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在课堂教学活动这一信息系统中,教师作为信息的载体,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向学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知识信息、语言信息、思想信息和心理信息。在输送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成绩、教学风格以至品行情操,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是检验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如语文技能:阅读、写作、书法、说话、听话等;计划技能:处理教材、选择教法、编写教案、设计板书、制作教具等;实施技能:听、说、读、写的教学技能、学法指导、学习指导技能等)的综合尺度,也是考核师生双边活动效益的主要渠道。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估至少要从五个要素去考虑:目标、内容、方法、进程及效果(预期目标)。

    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最核心的要素,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一节课的灵魂,它影响统帅其他要素(包括内容、方法),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

    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它受目标的制约并为实现目标而规定,是目标实现的物质载体。

    方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另一重要因素,它受制于目标,并为目标服务,同时它又受内容的影响,内容的不同决定了选择方法的多样化。教学目标正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才得以实现的。

    进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学时间是其外在表现形式,教学环节与节奏是其内在要素。

    目标的最终归宿是教学效果。效果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的综合反映,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力的外化形式。

篇6

凉血颗粒是由赤芍、甘草组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该方组方简单,疗效确切,为了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对制剂建立质量标准。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Agilent1100,VWD检测器,双槽玻璃展开槽。

1.2试剂甲醇:色谱纯,美国天地(TEDIA)公司,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鉴别项

取本品3粒内容物,加醋酸乙脂20ml,超声1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缺甘草阴性样品适量,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阴性对照液。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块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7.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硫酸香草醛溶液(1:1),置105℃烘至斑点清晰,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含量测定

3.1实验条件芍药苷对照品(中国生物制品检验所),色谱条件:色谱柱:依利特hypersilC18(4.6nm×250nm,10μm);流动相: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醋酸-异丙醇(67:173:4:4);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30nm。

3.2测定方法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已干燥的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置棕色瓶中,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3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内容物0.4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50ml,超声15min,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

3.3方法学考查

3.3.1样品的分离度吸取芦丁对照品溶液、赤芍药材溶液、阴性对照溶液、供试品溶液按上述方法测定,见图1~4。

图1芍药苷对照品HPLC图

图3阴性对照HPLC图图2赤芍HPLC图

图4供试品HPLC图

3.3.2标准曲线对照品溶液(0.311mg/ml)进样量分别为5、8、10、15μl,按试验方法项下的色谱条件测定。以量(μg)为横坐标,色谱峰的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芍药苷在1.55~4.67μg的范围内,其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388.1X-6144,相关系数r=0.9995。

3.3.3稳定性试验取样品按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测定其峰面积,每隔1h测1次,连续测6次,测定结果RSD=1.7%,样品在5h内测定是稳定的。

3.3.4精密度试验取对照品溶液,分别等量进样6次,按上述实验方法项下的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表明其RSD=0.77%。

3.3.5重现性试验取样品分别为5份,按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分别测定,其RSD=1.3%,样品测定有良好的重现性。

3.3.6回收率试验取已测定含量的供试品约0.2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3.8750mg/ml芍药苷对照品2ml,按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和测定,一式5份,结果表1。

本方法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7.8%,基本符合要求。

4讨论

赤芍的薄层鉴别,阴性对照无干扰,可作鉴别项用。甘草鉴别,已往鉴定甘草中的甘草酸铵和甘草次酸,因样品色谱干扰较大,故只用甘草药材作对照。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文献报道较多[1~3],经过对比实验,采用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醋酸-异丙醇(67:173:4:4),对样品峰的分离效果最好。表1加样回收试验结果

【参考文献】

篇7

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要来自于兴趣。修订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学习注意力易分散,兴趣不稳定。因此,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不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末,都应把激发学生兴趣当作重中之重,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如教《画鸡》一课时,新课伊始,教师可播放《大公鸡》这首歌,让学生听一听、猜一猜唱的是什么动物。这立刻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把他们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又如在学习《夜宿山寺》一诗时,课中当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渐趋分散,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该如何动作配诗,并为学生搭建自由舞台,让学生上台表演朗读。这无疑给课堂带来一泓活水,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又如《梅花》一诗的教学快结束时,教师便让每个学生动手画一枝梅花并涂上颜色,学生在轻柔的音乐中涂鸦,画后再展示画得好的学生作品。这样的做法,不仅检查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情况,而且激活学生对学古诗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课虽终趣未完。

二、以读为本,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低年级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自读后,可指名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然后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诗不下二十遍,学生读得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教师就应这样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篇8

传统的技法课主张你这幅画画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如果一堂课上下来,学生一个都画得不好,一个画得都不像,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如今,我们要摆脱这种坏习惯,我们应该更明确认识到让学生学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润的发展。如学生在学习美术教材第七册《水墨游戏——鸟》一课时,在讲解鸟的头部和身体形状时要求学生画出不同鸟头和身体,要求后一位学生画得不能重复前一位学生的形状,逼着学生求新求异,再让学生对不同鸟头和身体进行比较。本来,只要求学生掌握鸟的特征,通过这一活动,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活动有益于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如想象、联想等打破学生的习惯性思维,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从而摆脱传统技法课的“像”。

二、创作课上突出“变”

创作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也明白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重要性。可是实际运用中往往会碰到比较困难的问题,如遇到有的学生根本想不出你如何的去进行铺设让他想象,他还是“纹丝不动”。又如,遇到有的学生他想创造出立意的作品,可是他画不出,表达不出。在以前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们就让他们随之任之,这样就把学生的想象力给扼杀了。现在我们不一定非要让学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可以采取把好的作品进行改一改、变一变,这样同样是一种想象,一种创作,如在教美术教材第九册《退远的色彩和变化的笔触》时可以把书中的范画进行修改,把大点改成小点,把色彩变一变,暖调变成冷调、冷调变成暖调等等。从而使学生也体会到通过想象得到一副满意的作品,同样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工艺课上要“超越”

小学工艺教学对材料准备的依赖性很强,也就是说,工艺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和学生准备的材料。如果没有材料,工艺课的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所以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不少的孩子怕上工艺课甚至不喜欢上工艺课,不仅仅是因为上一节工艺美术课要准备大量的材料,还因为他们中有不少的同学实在无法达到把作品做成像真正的“工艺品”那样的精致或老师期望的效果。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就要讲究“超越”。常用的方法是这样进行的:让学生准备一只“百宝箱”,专门收集各类材料,可以是一些废旧材料,比如各类塑料瓶、化妆品瓶(盒)、糖纸、旧笔杆等等,也可以是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材料(比如漂亮的彩色纸、各类小珠子、小梳子、小亮片、扣子、小卵石等),这只“百宝箱”就是学生进行工艺创作的源泉。除了“百宝箱”外,还要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工艺作品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还有比制作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超越作品的人的因素,即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以及完成作品以后的整个过程,都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热情、个人的性格爱好等情感因素来赋予作品之中,而不要被制作技巧牵着鼻子走。有些比较困难的制作技巧可以不用或“绕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材料与作品的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让材料发挥超越材料自身的作用。例如教美术教材第九册《实物的联想》时,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超越自我,按自己的喜好进行制作。我讲完之后,学生拿出“百宝箱”开始制作,“百宝箱”中无奇不有,有的学生用半块吸铁石、两个铜板和一小段铁丝竟然做出一辆摩托车,过一会儿又把它变成了一个大炮;有的用扣子、小梳子做成蜻蜓,一会儿又变成蝴蝶;还有利用三角尺铅笔做成飞机再变成手枪等等,他们完全摆脱了制作技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以了“超越”。

篇9

一、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作文状况

当代高中语文课堂中,虽有作文课,但是教师还是以高考为原则教授作文课。高考考什么,课上教什么,学生学习到总是围绕着高考作文写作,从立意,拟标题,写开头,写结尾,文体选择等等方面,一切都是为了高考作文的写作准备着。教师们不关心学生是否感兴趣,怎样理解题意,只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引导加强,使得学生对作文写作越来越没有兴趣,而教师又因为学生们的态度对作文教学越来越没有信心,提不起兴趣去教。

同时,有些学校和教师对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阅读教学中对作文教学的认识和融入也不全面。现在的很多语文课堂,教师大部分的心力都放在了阅读教学中,对作文教学只是略带。学校安排作文课间隔也过长。而教师的讲评,也只是粗略而笼统地概括一些学生写作上出现的问题,只是单单地隔靴搔痒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多少写作上的教导。

高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叛逆,对于教师来说,有些学生就很不好管,对于他们不喜欢的老师,会不理、不闻、不听、不看,更有甚者会在课堂上捣乱。笔者觉得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努力钻研教学教法,以便取得学生们的信服和喜爱,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写作文,学生写不出来或者写不好时,不应该一味地责备学生,教师也应该写一写这些作文,多与学生交流,看看对学生来说写作文的难点和重点在哪里,有利于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学更加合理地计划和调整;而对学生来说,会觉得和教师是平等的,“我们都一样,都要写文章”,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相处和交流,减少学生的对抗心理。

(二)学生学作文现状

教师愁作文教学,学生也焦虑作文该怎么写,面对教师所留的作文题目,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感觉没什么可写的,或者一肚子话却不知道怎样表达,这些都是学生们面对写作文时感觉到的无措和无助。

再看了一些学生的作文和网络资料后,笔者发现学生们的作文有三点缺陷:其一是“假”,感情是假的,故事是假的,甚至思想都是假的,在高考中甚至有考生为了博得阅卷老师的同情心而得高分,编写自己亲人的死亡,这些都是极为不对的;其二是“大”,什么都往大了写,颇有些夸张满嘴跑火车之感,写什么都能够与祖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前进相关联,文章架子摆得很大,中间却是空的;这便是第三点“空”,没有多少让人觉得有价值的意义,也就是说文章是“空洞”的,没有感情,也许文章的辞藻很漂亮,也许结构很新颖,但是就是没有意义,文章可以质朴,可以简单,但是其中必须有感情,有价值,有意义,或是给人以启迪,或是催人泪下,或是让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慢慢地,一些学生因为不知道作文怎么写,从而硬凑出来的文章没有感情,假大空,也就对写作文没有了兴趣,这些也是学校和教师亟须改善的状况。

二、对《新课标》中作文教学的理解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一书,使教师对“新课标”有“法”可依。《新课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修改了原有的课表的情况下,保证了学生应学到的知识的前提下,积极拓展学生们的各项能力,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新课标中认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1]1,这便是语文课程要求学生懂得并拥有的知识和能力,笔者认为语文课程中最能塑造学生这些能力的就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部分,而作文教学就是其中的重点之一,《新课标》里给出了在作文教学中应让教师教会学生的各项语文表达技能: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新课标》中给出了作文教学的各种目标和教学建议,不再桎梏于过去那种僵硬的写作教学模式,不再禁锢学生们的思维与想象能力,让他们自由地翱翔于写作的天空。但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作文教学部分差别不大,但是实际教学操作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而这一点在《新课标》中是没有明确提到的,只能依靠教师的经验去完成衔接,摸着石头过河。

篇10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所体现的理念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因为:“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就是使每一个学生能够挖掘自身潜能,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满足自我实现的人生要求。”具体目标就是要通过课程的实施把学生培养成认识和情感整合发展的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那么,依据这种培养目标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要有爱业的精神、过硬的基础、科学的理念和开阔的胸襟这四个方面作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一、要有爱业的精神

在我国自古就有“干一行,爱一行”之说。只有爱才会用心去做,才能做的好,做中学语文教师也同样要有这种爱的精神。

首先,要爱教育事业。教书是个良心活儿,它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教语文更需要如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教语文要比别的学科更辛苦,如果事先没有相应的心理准备,日后难免会打退堂鼓。因为,今后的语文是要将“语言文字”的语文变为“语言文学”的语文,以更加强调语文的人文性特征。要使学生通过语文课堂树立人文信仰,“语文”可谓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身教胜于言传,要有“献身精神”,做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

其次,要爱学生。做教师不同于别的,它要求教师必须耐心,不厌其烦,十年如一日地去面对一个个性格不同的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的话很难坚持长久,而要想有足够的耐心就必须爱他们。好的老师能塑造学生的灵魂,所以要教育学生,必须要热爱学生。要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尊重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不管是优秀的学生还是暂时落后的学生。这种爱必须是博爱的,不可以是偏爱,更不能有溺爱的成份在内。

二、要有过硬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不了解一个字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检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体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强调的就是要修炼、磨砺,下苦功练习基本功。对于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而言,基本功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能力的高低。在我看来,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除了上述以外,还应该大致包括如下几点:

(一)流畅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是对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在专业能力上的最低要求。流畅自不必言,试想一个语言表达不流畅的教师怎么可能与学生们进行良好的交流,又怎么可能与学生们进行良好的交流,又怎么可能将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呢?从表面上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似乎做到流畅就可以了,至于优美好像纯属锦上添花之举。实则不然,优美的语言有其优美的音节韵律及其形式上的美,这些都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更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另外,中学生是以一个以模仿为其学习途径的阶段,优美的语言课可唤起他们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二)较强的写作能力

这一点其实与前面一点有交叉部分。写作能力其实就是表达能力之一种,只不过前一点指的是口头表达能力,这里指的是书面表达能力。前一种能力的好处前文已述,今就写作能力一项作些分析,行为示范。为人师表是对教师职业的终极要求,也是教师行为的一个纲领性准则。当初沈从文、朱自清都曾用师生同题作文的方式指导学生写作,这种方式便于诱导学生写“下水作文”,并且老师的文章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样板。这样不仅可以促使教本身不断地学习,同时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更在无形之中启示学生去学习模仿教材中的课文,并进而培养其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和兴趣,从而使教材充分地发挥其功用,达到语文教育的目标。因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这些事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这就是课本或选文,然后养成、培植、训练的工作得以着手”。

(三)一话三字

首先要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普通话的推广重任有很大一部分都落在了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身上。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能和自己的学生之间进行无障碍交流,还要能让学生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这就是所谓的要让学生“拿得出手,张得开口”。其次要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让别人一眼看去就知道是语文教师,要让字成为自己的脸面和招牌。其实,认真说来中学语文教师练成一手好字,其意义还不止于此,对于学生而言也有着很大的熏陶、带动和引导作用。

(四)能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现在讲学科渗透,文理交叉,一招鲜早已不能吃遍天了。将多个学科知识融合起来既能提高语文教师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更好的服务态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即时可信的服务。更何况思维在达到一定的高度时是相通的,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都有可能用于语文教学之中去,如政治、历史、地理甚至数学等。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个杂家,努力去使自己具备广博的知识。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要注重培养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

三、要有科学的理念

(一)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

科学的不一定是最时髦的,古代也有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未过时,依然符合现代教育的规律。例如: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等。由此可见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形成需要有一个不断积累、总结、继承和扬弃的过程。总之“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符合这个规律的就是科学的,不符合这个规律的就是不科学的。科学的教育理念都是优秀的古代传统与先进的现代思想相结合的有机合体。

(二)要有科学的教学理念

这一点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语文教学的新趋向,如针对阅读教学的对话互动理念、个性化阅读理念、整体把握的理念等。语文教师只有不断“输血”,更新观念,才能更好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逐步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权威转向“平等的对话者”,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转为平等对话者。对话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关键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长期以来“授受”的教学方式,领会对话教学理念的精髓,与学生在平等地位上以“文本为中介”展开的认识、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四、要有开阔的胸襟

古人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生在世就要不断地学习,而生在这样一个知识更新极快的时代更需要终身不断地学习。作为一个新课改环境下的中学语文教师更要具备合作学习的意识,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真正的学习,对于个人而言涉及人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通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做到的事情,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与我们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通过与别的老师合作会使语文教学工作完成得更加完美。另外还要有能与学生合作的意识。新课改要求要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学生。怎么培养?老师通过与学生合作给他们一个范式让他们去模仿岂不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也有利于和同学们之间增进交流,加深相互理解与感情以便于日常教学。语文很难教,它包罗万象,既要教语文知识,又要考虑思想情感的教育和培养,并且大多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不大。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情感交流,通过情谊引导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又应是中学语文教师应该给予足够重视的着力点。如布鲁纳所言:“教育过程很大程度上包括反思自己的思维从而以某种方式与自己所知道的区分开来的能力。这也是一个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成自我感的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注重方法与过程、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其基本理念主要表现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性和工具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它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同r还要能够积极倡导并切实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朱士泉. 关于课堂教学创新的思考[J]. 教育科学研究,2001(1).

[2] 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王守恒,讼虎.教育学教程[M]. 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4] 李创新. 中学语文创新教法[M].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5] 宁鸿彬. 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6] 祝新华. 语文能力发展心理学[M].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

[7] 杨成章,谢贤扬,李丽.语文创造教育学[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篇11

引导自我教育的动机,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前提。自我教育动机,是培养学生自我参与实践,获得自我认识为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民主化观念,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关系,做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其次要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交往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自我认识,不断增强有信心,从而萌发自我教育的动机。教学中可以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参与活动:①参与拟定教学目标。比如,让学生自读课文,共同确立教学目标。②参与发问。让学生自行探索,提出问题。③参与设计活动。如:自行设计辨析题,使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矛盾心理;自行设计品德行为模拟表演;自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行讨论学习方法、总结经验等等。④参与辩论,从正反两方面展开争辩。⑤参与评价与自我评价活动。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以课外延伸的形式开展某些宣传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等。

二、自我悟理能力的培养

自我悟理能力指学生对品德行为观察、分析,从而正确掌握品德和品德规范要求的能力。它是自我教育的基本能力,对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自我悟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一是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自行寻找品德行为,提高识别能力;二是要抓住品德行为的细微处,分析思想品质;三是要引导学生概括品德概念和品德规范要求。培养说理、评价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说理、评介,可深化学生品德认识,提高学生自我悟理能力。常用的说理方法:①正反说理法,即人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②多重说理法,即针对某一品德行为,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说理。③例证说理法,即从事例证明某一道理的说理方法。④追因说理法,即从某一品德现象引导学生寻找原因得出结论的说理方法。⑤条件说理法,既让学生说明要实现某一品德要求必须创造哪些条件。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辨明是非是深化品德认识的重要一环。教师要通过不同形式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①品德概念的辨析。让学生辨析相近的品德概念,弄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②品德行为的辨析。训练学生将品德规范要求与品德行为实践相联系起来,进行品德评价。③问题情境的辨析。即创设情境,揭示学生的心理矛盾,让学生联系思想实际在具体问题情境中作出正确的行为抉择。

三、品德情感的自我体验

品德情感的自我体验对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常用的方法:①观察中体验。这种体验能直接激发学生的情绪,产生情感共鸣。②说理中体验。学生说理实际上是在相应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说服。③氛围中体验。情感氛围感染力强,教学中应营造情感氛围。方法有: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品德情境;教师自身品德情感外露;榜样感化和学生间相互形成正确舆论等等。④表现中体验。让学生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品德情感。⑤联想中体验。让学生从某一品德行为联想到一系列与之相近的或相反的品德的品德行为,并进行比较,从而产生正确的品德情感。⑥对照中体验。让学生将自己过去的行为与品德规范要求进行对照,从而出现满足情感或不安情感。总之,品德情感的体验是多方面的,学生只有充分地“自我体验”才能有效地实现自我教育。

篇12

本书分为三篇,上篇<学术论文写作基本知识>面向所有研究生及学术论文作者,介绍学术论文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学术论文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意义,对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概述。中篇<社会科学论文写作与规范>主要面向文科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下篇<自然科学论文写作与规范>主要面向理工科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内容不局限于写作层面的技术问题,而是深入到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层面,向学生讲解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注重实例分析,力戒理论空谈,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目录:

前言

上篇 学术论文写作基本知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术论文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学术论文的分类

第三节 学术论文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第四节 学术论文常见问题概述

第二章 学术论文的选题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选题的类型

第三节 选题的原则

第四节 选题的价值

第三章 学术论文的文献资料搜集

第一节 搜集文献资料的意义

第二节 搜集文献资料的工具

第三节 搜集文献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搜集文献资料的方法与技巧

第四章 学术论文的发表与著作权保护

第一节 对发表媒体的选择

第二节 论文中与著作权相关的内容

第三节 中的著作权问题

第四节 论文数字化传播中的著作权问题 中篇 社会科学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

第五章 社会科学论文中常用研究方法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确立

第二节 思辨研究方法应用分析

第三节 实证研究方法应用分析

第四节 解释研究方法应用分析

第六章 社会科学论文的结构

第一节 结构设计原则

第二节 结构设计框架

第三节 层次与段落结构

第四节 内文细节设计结构

第五节 硕士学位论文结构要件

第七章 社会科学论文的常用写作方法

第一节 议论的写作方法

第二节 证明的写作方法

第三节 驳论的写作方法

第四节 说明的写作方法

第八章 社会科学论文的规范化

第一节 摘要的写作与规范

第二节 关键词和分类号标引规范

第三节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规范

第四节 图表的应用与规范

下篇 自然科学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

第九章 自然科学论文常用研究方法分析

第一节 实验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二节 灵感思维法应用分析

第三节 假说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四节 观察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五节 类比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十章 自然科学论文的结构

第一节 理论型论文

第二节 理论应用型论文

第三节 实验型论文

第四节 观测型论文

第五节 综述型论文

第六节 硕士学位论文

第十一章 自然科学论文写作方法

第一节 引言的写作方法

第二节 正文的写作方法

第三节 结论的写作方法

第四节 英文内容的写作方法

第十二章 自然科学论文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第一节 题名、层次和作者署名的规范

第二节 关键词和分类号的标引规范

第三节 图表的应用与规范

第四节 单位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第五节 量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