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14:50: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小学教育论文

篇1

进行教研活动需要得到学校的支持,然后建立相应的教研活动组织,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规则,同时确定明确的分工,为教研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可以将全校内所有的英语教师划分为一个或者多个教研活动小组,小组内明确分工。进行教研活动时需要设定以下职位: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问题员。组长负责对教研、讨论等活动进行组织、调控。记录员负责做好相应的记录,例如讨论情况的记录。发言人负责将具体的情况已经成果进行公布。问题员,主要负责将本组成员的某个方面的问题向学校提出。为了防止在发言环节组员发言时间过长,还可以设置时间控制员,控制小组成员的发言时间。

在教研讨论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规则。在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个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还必须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行为规则与活动规则。行为规则方面,小组成员都必须进行发言,同时还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与他人进行比较,内容包括了发言本人的观点、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观点的不同之处、以及最后的成果等。活动规则方面,需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教研和讨论活动,并接受教研以及讨论的成果,同时还可以进行相互辩论,问题员还需要在后动后,本组还存在的问题想学校进行反应。

(二)通过专题,积极反思互动

学校应该按照学校教师的能力定期制定相应的教研课题。如果学校没有确定教学研究专题,教研小组就应该自己设立符合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形式的专题。

对教学前、中、后这三个过程都应该进行反思。农村小学在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无法赶上城镇小学,无论是师资还是硬件设施。因此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唯一能做好的就是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不断的反思。而教研活动中也应该将反思放在教研重点上。教学前反思,主要是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够利用到的课程资源。农村小孩获得外界信息的途径较少,心思单纯,比较容易相信教师说的话。因此,要注意他们的个差异。同时,教研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要精心设计教案,并在小组间进行研究,探讨教案的可行性,并作出修订。教学中反思其重点在于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反思需要对学生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知识掌握情况、是否存在什么问题以及他们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然后作出改进。同时每个成员都必须要做记录。教学后反思,主要是教学的整体效果、得失进行反思,同时还需要制定出改进的措施,同时教师还写教学后记,以便于交流。

(三)及时的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

在每一次教研、讨论后必须要有相应的总结与记录,以便于分析、评价。评价要以过程评价为主,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总结的内容需要全面,其内容要反映出教研、讨论活动所研究的问题、小组的观点、小组成员的发言情况、讨论的方式已经最后取得的效果。需要将教研取得的成果、积累的经验已经改进的策略进行交流。

二、反思教学教研策略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教师需要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主要对象就是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自我反思的本质上来说,它是对理论与实践的进行对比与分析,同时也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自我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进行反思教学教研策略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所达到的效果进行反思,才能够克服教学的被动型与盲目行,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让教师之间形成互助之风

在教研活动中最重要的还是组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在自我反思的同时,教师还要开放自己,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篇2

二、农村地区教育落后局面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在国家大力投资农村教育的大背景之下, 农村教育 水平逐年提高,凡事不能一蹴而就,农村教育仍然堪忧。 小学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不 容小觑, 在国家和社会努力提高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之 时,我们更应该关注人本教育、素质教育在现有环境之下的具 体实施。 人本主义是强调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理论,强调在教 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性发挥,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要求从根本上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 学习主动性,积极倡导打破传统教育理念对当今教学的束缚, 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 以人本主义理念 贯彻当前教育教学,切实提高教育水平。 尊重小学生天性,促 进小学生素质提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 兴趣和主动性。 党的十明确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 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 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 才。 ”相信在国家、社会、家庭及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农 村小学教育会更适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更有利于小学生 全面发展。 投入到手工创作中。用这种方法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对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及主动性都十分有效。教师还可以将小学生学习内容穿插于此,如可以建议小学生作品中穿插书本知识、工整写字等,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老师对小学生的作品可以进行适当比赛,给予一定奖励,积极鼓励孩子动手行动,可以激发小学生创作积极性。老师积极鼓励学生将教室所有空间都成为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学生学习和交流。教师可以在四壁张贴教学挂图及教师自己制作的教学解释图片。学生和老师根据教学内容随时更换教室布置内容,以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学习。农村小学少有先进教学设备,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制作教学图片和工具等方式,更形象直观地开展学习和教学活动。

篇3

跟据调查显示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学生记、教师写学生抄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在讲课时,只是将课文内容分解成段、句、词、字等一些基本知识点,按照“学生字,给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全文中心思想”这四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无非是抄和背,抄生字、背词语、背段落;解释每段的段落大意、归纳全文的中心思想以及一些写作方法。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完全不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差异,而学生总是处于“要我学”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不是“我要学”的主动学习状态,死记硬背成了农村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扼杀了很多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二)教学资源缺乏

农村地区小学的教育资源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很多农村小学因为教育投资不足,教育经费紧缺,许多小学目前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一盒粉笔”的水平,另外,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也相对缺乏。这里的学生除了学习那几节短暂而枯燥的语文课以外,其课外资源更是匮乏。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观察力。由此可以看出,偏远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急待改善。

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有效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首要问题是加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是合理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充分发挥现有师资力量的长处,并为现有师资力量的作用发挥极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是加大对语文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语文任课教师素质和技能,其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加大对农村语文教师基础语文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培训,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最大功效;二是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培训;三是对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使语文教师对教材有更深、更精掌握。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综合考虑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合理使用,应为教学法虽然可以有效解决某些问题,但是对其他问题可能又不适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宜采取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二是根据课文内容、对象、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方法灵活使用。

1、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习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让学生尽快的掌握新知识,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学习《孔子游春》时,笔者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并思考为什么孔子要组织“游赏泗水”?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们的对话,我们可以学到什么东西?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时候能够更快地融入到相应的情景中去。

2、运用新颖的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探索求知的欲望,让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因此对学生们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多种多样。如在教学《滴水石穿的启示》时,先和学生谈谈各自的理想,营造学习氛围,然后以“实现理想的道路在何方呢?我们即将要学习的课文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探索前进的方向吧。”通过这样的引导既可以让学生思考“我要怎样才可以实现理想呢?”,又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3、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篇4

(二)采取多种形式改变传统德育教学模式

农村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教导把德育理论内化成自己的良好行为。因此在德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首要教学目的就是要注重实效。在教学过程中不讲空话,打破陈腐教条,采取多种形式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做到言行有果。同时,由于农村小学硬件软件的限制,在德育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德育资源,立足于课堂教学主要阵地,从学生基本的行为习惯抓起,由浅入深、循环渐进。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也应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点、连接点、落实点的备课要求切忌贴标签。应使德育有意、有机地落实在教学活动之中,使教育教学活动内容落实、要求明确,为人人都能成为教育工作者搭建舞台,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如可利用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一日早报、升旗仪式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德育观念的灌输渗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扭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篇5

1.教师素质的问题。观念陈腐老套,思想僵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由于部分教师存有急功近利的激进思想,甚至极少数教师对不良现象视若无睹,导致部分学生只顾各扫门前雪,遇危不扶,有难不帮。

2.管理者忽视了群体的作用。管理者应和教师一样,不可忽视各种非常规管理手段的应用。作为学校领导要调动和挖掘教师的工作潜力,做他们的支持者和服务者,才能达到工作合力的目的,否则管理工作就会陷入孤掌难鸣的境地。

3.考核评价机制滞后。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还是看学生的考试分数。由于这种错误的评价观念,学校只注重语数外理化等主科的教学,其它都只是应付,副科的好歹不与教师考核挂钩,长此以往势必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4.师资力量薄弱,队伍欠稳定。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学历达标率低,教师的成长滞后,城乡环境差距较大,综合素质好的教师都升迁进城,严重缺乏学科带头人,无暇顾及教学研究,这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5.教学设备陈旧落后。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设备是质量的根本保障。近几年来,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大部分农村学校的音、体、美、劳技课等设备器材及师资的配备稀缺,严重削弱了农村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力度。

6.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脱离现实。教学内容与一些不良的、丑恶的社会现象相脱节,教师的空洞说教没有说服力,对于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教师的讲解就显得苍白无力,认为教师所灌输的都是空洞的,与社会现实相悖,难以令人信服。

二、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农村学生素质教育的质量,笔者认为首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其次要以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精神为前提,提高管理者水平为关键,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育思想为核心,改善教学设备为保障。实施素质教育,德育要先行,强化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意识,完善评价体系,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

1.精心打造各层级的管理精英。业务与政治素质高的管理者的精神状态、工作态度往往决定了整个师生团队的工作效率。

2.管理者要有教书育人的共识。把教书育人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把育人的落脚点放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上来。

3.革新激励机制。倡导评价机制要公正公平公开,学校要从育人和教研能力方面对教师评价,同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身心素质进行全方位评价,使评价机制得以健康发展。

4.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学校开展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班班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要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以及将教师工作业绩和激励措施固化,常抓不懈,方能调动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对完善管理制度有着重大的意义。

5.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师德修养、刻苦钻研业务打造有良心、有爱心、有信心的教师团队。

6.与后进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威信是靠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延伸、发展建立起来的,只有让后进生对教师信任,才会有一种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达到转差为优的目的。

7.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政治与道德素养。我在平日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历来注重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统一学生思想言行当作第一要务来抓,并落实在行动上。初中学生的道德信念与世界观的形成正处在萌芽时期,可塑性大,观察与思辨能力差。在教学中我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发挥榜样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信、自尊、自律,形成高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篇6

一、农村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建设的主要内容

我们通常所谓信息化硬环境,是指农村中小学校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器件、软件等综合起来可以促进农村教育的环境条件。硬件环境包括各种的教学器材、教学用具以及教学材料等设施,如:电脑、投影仪、交互式白板、电子教室等等,如果没有这些硬件设备,那么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活动也就无从谈起。我们通常所谓信息化的软环境,是指农村中小学校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所需要的非物质条件、无形条件小学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软件环境包括各类的可以观察和记录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监测动态的各类设备、设施,能够记录着教学任务的工具。我们通常所谓信息化的人文环境,是指农村中小学校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人为因素,以及对信息化教育教学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包括学生的现代教育意识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程度等等。硬件环境建设、软件环境建设、人文环境建设三者都是至关重要的,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具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没有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再好的现代教育技术条件,都将难以发挥作用。

二、农村中小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近些年,在我国农村地区实施的“校校通“、“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信息化教育水平,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但是在整个农村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仍存在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诸多问题。经费短缺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每年用于更新信息化教育设备的资金投入仍然不能满足需求,更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信息行业的技术更新非常快,设备的新旧换代日新月异,一些信息化设备往往经过一两年就会淘汰。2.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滞后。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对教学环境信息化的要求不高。教师对网络信息化教育的认识不够、认识的内容不到位,限制了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农村中小学校的管理者普遍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认知上存在几个不足,主要是在信息化建设上存在较多的误区导致产生的学生生源信息上的制约效应,而且也不重视信息化的使用,主要采取的是传统类型的教学观念。因此没有指定的信息化资源利用的具体措施和机制。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于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用传统类型的教学,用一支粉笔、一个黑板、一张嘴来灌输式的教学,而不采取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进行开展教学。

三、加强农村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建设的几点对策

1.保障并逐步加大中小学校信息化经费投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各级财政部门的联系,在农村开展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给予足够的资金保障,并确保每年的信息化教育经费逐年的增加,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教育行之有力的开展,同时学校在使用信息化教育专项经费中也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支,考虑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基础上做好经费使用的规划、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设备的采购等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些的开展,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监督和检查,这样才能够使农村信息化教育有效的落实并顺利实施,也保证资金可以划拨到位和使用效益。2.中小学校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观念要有所更新,素质有所提升。教育信息化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和转变,在现有体制下进行创新、制度上加以改进,同时要进行观念上的有效突破。因此,无论是各级主管部门还是学校职能部门都要进行教育观念上的一次转变,转变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一是教育管理部门的观念要转变。教育的管理在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必须要首先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深入研究国家关于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了解教育信息化的深刻内涵,明确发展思路,为当地教育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二是学校管理者的观念要转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运行、应用需要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学校领导是教育信息化的决策者、开拓者,因此转变校领导的观念是解决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意识和方向的问题,要唤起校领导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欲望,并要使他们知道如何去发展教育信息化。三是教师的观念要转变。教育信息化首先要着力于培养教师应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能力,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四是要把师资培训作为重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针对农村年龄结构偏大的教师,探讨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实际运用现代化信息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3.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促进教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是由问题本身所引起的,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开拓的过程,在不断的更新中可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改变,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的建设路径可以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使其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其自身的环境,从而使学生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总之,农村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有积极作用。对于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体系,更具深远的意义。

作者:张静 单位:兰州市电化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篇7

1.师资不足,专职英语教师缺乏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多是其他学科教师兼教,这些教师英语教学的经验不足,发音不标准,口语差,英语专业知识不足,读音不准及语法错误的现象时有出现,使得英语的教学语言不能适应课堂的教学需要,制约英语教学发展。

2.设备不足,英语教学形式单一

农村小学在英语教学上多采取传统“老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教学形式,教学设备不足,多数学校没有视听设备。且在授课上多数学校一周只有一节课,课时少,课课间的间隔时间长,同语言的学习规律不符合,使得英语教学连贯性差,教学“夹生”现象多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差。

3.意识不足,英语教学重视程度差

当前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上,家长、老师、学生多呈漠视态度。农村留守儿童多,祖辈观点陈旧,对英语一窍不通,加之经济拮据,不能给孩子提高良好英语学习环境。而教师、家长的这种忽视态度也影响到了学生,影响他们英语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差。

4.英语教材不适合农村学生

当前小学英语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多倾向于城市生活,而农村一些教师对教材所描述的场景不熟悉,教学任务完成困难。而且教材中的内容比较零碎,更给农村教师备课、授课带来了很多麻烦。

5.评价方法单一,体系健全度差

当前农村小学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不统一,每个学校对英语重视的程度不同,考试评价的内容不统一,而评价的方法也仅是依赖考试,方法单一。在评价过程中,对考试的结果过于关注,没有对学生各个阶段努力仔细评价,打击了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差,成绩跟不上。

二、 改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措施

为了让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现状得到最大限度改善,应着重做好下列几点: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良好的师资条件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从某种程度讲,教育的差距本身就是教师的差距。因此要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必须要建立出一支相对稳定、数量充足的英语教师队伍。农村小学学校应同地方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让这些院校为学校定向培养专业的英语教师。同时对于当前英语教师应加强培训,纠正发音,练习口语,语音语调,按照农村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培训课程开设,在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小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2.改善教学设备

地方政府应对农村小学加大教学上的资金及硬件投入,为各个农村小学添置英语教学必须的设备设施,让各个学校英语教学设备得到根本上的改善。同时还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英语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给教师提供进修及学科培训机会,让农村教师能够对教育改革新理念、新观念可以及时了解,提高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让此服务体系能够成为教师教学的良好发展支架。

3.应地制宜编写英语教材

当前英语教材不适应农村生活现状,因此要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除了要给学校配置英语学习的硬件设备,加大教师教学培训外,还要对英语教材进行重新编写。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地间的差异(城乡间差异、南北地区差异、沿海同内地间的差异等),因地制宜对小学英语教材进行编写,而不应该将农村小学的英语教材同城市进行“一刀切”,需要紧贴农村生活特点、农村学生特点来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多添加一些同农村日常生活相关的乡土知识文化,这样才能借助这些知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良好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将英语学得更好。

篇8

中图分类号:H319

一、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所谓教学实效性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来,从而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等方面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的一种教学理念。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思维水平,对于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科学构建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对策措施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关于如何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问题,我国广大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且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笔者结合现有的先进经验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一)认真做好教案准备工作,提升备课的实效性

教案准备工作是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础与前提条件。但是,我们许多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忽视了教案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学生作业的批改上,往往认为只要学生的作业能够及时正确的完成就实现了教学的实效性。在教案准备方面,有的教师直接在网上下载现成的教案,有的甚至不进行备课,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临场发挥。这样一来,势必会导致课堂教学的盲目性、机械性,不能有效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开展。所以说,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做好教案准备工作,提升备课的实效性。具体说来,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是我们开展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是评估我们开展每一次课堂教学是否具备实效性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我们在进行教案准备工作之前,首先应当对所教课程的教学目的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然后再根据具体课文进行逐项的落实,从而有效保证课堂教学方向不偏离。

2、认真研读教材文本的内容

认真研读教材文本内容是我们开展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师只有将教材文本进行认真的研读,才能够正确把握文本的内涵,才能够科学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中心思想;只有将教材文本进行认真的研读,才能够恰当的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知识的讲解;只有将教材文本进行认真的研读,才能够在学生提出疑问时进行科学的释疑。

3、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项资源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教材内容的组织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每一项内容都是以所在单元的专题为中心开展的,尤其是每个单元的导语部分具有极强的导学作用,这就给我们进行教案的准备以及课堂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与重点。因此,我们在进行教案准备工作时,应当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除此之外,课后习题也是我们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对我们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衡量标准,我们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课后习题的相关内容进行体现与渗透,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切实保障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积极创新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确保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沿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座位上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具有非常消极的影响。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创新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确保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效性。具体说来,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组织学生有效学习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灵活选择、优化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教师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各种情境与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用心去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2、积极转换教师角色,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自我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周密的安排。从新课的导入、情境的创设、迁移和过渡,到课后练习的设计、活动的组织等都应当精心准备,周密布置,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3、适时全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动机并形成成就感,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催化剂。“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评价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服务,从而使评价成为激励和引导师生发展的手段。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两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对于农村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勇于创新、积极实践,不断探索推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提升的对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安丰梅.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浅谈[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02).

篇9

一、如何提高学生接受性口头语言与表述性口头语言的能力

(1)农村小学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重点是发展学生接受性口头语言与表述性口头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倾听水平与质量,帮助学生正确学习说普通话,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口头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是受特定往环境以及由此引起主观心态、情绪等因素制约。所以要发展学生口头语言,就必须促进学生交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情感,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有话敢说,有话想说,有话会说,有话就说。口头语言不只是发音准确、语法无误就算正确,口头语言是向对方说话,所谓正确使用口头语言,是指必须能正确反映自己和对方关系。粗野口头语言是对对方人格不尊重。尊重对方人格,信赖对方,就要使用适当口头语言去交谈。

(2)他们变得特别爱说话,即使一个人玩的时候也会自言自语地边说边玩,跟学生们或大人在一起时,话就更多。学会同成人或同伴讲话,愿意和别人交谈,能用简短的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是小班口头语言教学要求。由于学生口头语言发展是能听懂口头语言意义向应用口头语言讲行交际发展,但在理解口头语言时往往受直接经验影响,更重要是学生是掌握口头语言关键时期。所以,在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可以通过语音示范教学生学习掌握正确发音,采用直接示范和示范讲解相结合;引导学生多次重复某一言语发音使这一发音得以巩固;及时帮助学生正音;通过发音儿歌教学使学生练习一些较困难发音或相似字音;通过拟声故事,带领学生进行发音练习。由于学生思维具有形象性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大量教具,动作、表情、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

(3)对这个时期学生来讲,他们接触到任何对象都是有生命,天上星星、月亮,地上花草、树木,公园里动物、秋千等,都可以成为他们交谈对象。这个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说话,多注意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让学生和学生们们多进行口头语言上交流,上课时候尽可能多提问学生,学生想象空间是很大的,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思维开发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利用家长会与家长交流怎样更加正确地引导学生说话,让家长在家里能够多倾听学生的口头语言,多与学生沟通。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组织能力

(1)老师最好用普通话与学生交谈,而且要注意口齿清楚,发音准确,语句连贯。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尤其应注意纠正“口吃”的毛病,比较多见的是父母对儿童学说话过于急躁,纠正多而鼓励少,或对做错了事的学生采取恐吓、逼迫的方法,导致儿童在心态紧张时发生口吃,有的是因模仿他人口吃而引起习惯性口吃。矫治口吃主要应消除环境中不良刺激,避免周围人讥笑,并培养儿童从容不迫讲话习惯,循序渐进地加以纠正。这个时期学生大部分时间和老师、学生们在一起,老师和学生交流一定要使用普通话,而且语速不能太快,对于个别有口吃现象或吐字不清学生应该多鼓励并且认真引导。一个人说话胆量大小,说话水平发挥如何?与说话时气氛很有关系。说话时气氛好,人兴致就高,情绪便比较高昂,谈兴也会叫浓,这样便会无拘无束,倾心畅谈。说话时气氛不好,人情绪就低落,当然就不会有好兴致说话。

(2)因此老师组织活动时,一是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他无话不谈亲密朋友,时值得自己信赖可依靠,使学生在心理上战胜自己,有说话勇气;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多采用分组讨论和集体谈话相结合教学方法,尽量给每个学生创造说话机会,让每个学生能够及时感觉到老师关注,从而使学生很自信地站在同伴面前大声讲话。对学生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口头言语训练是行之有效的好方式,因为学生喜欢听生动有趣的故事,自己也会慢慢地学会从容不迫地叙述故事。久之,则可掌握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师可用漫画来引起学生听故事的兴趣,并且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看漫画,锻炼自己讲故事,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语言的连贯性。

(3)这时,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进行尊重对方人格、信赖朋友教育。不允许因自己身体强壮就施展暴力。也不允许因为对方老实就肆意侮辱。也不能因对方在某些方面能力弱,就瞧不起人家。学生是在人相互交往中学习口头语言,如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口头语言,就能用口头语言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了。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行为都影响着学生。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严以律己。早晨见面说“早上好”,回家时说“再见”。不只是走走形式,而是要表示出对人尊重。所以,当老师对学生们说这些话时候,或学生向老师说这些话时候,都必须表现出愉快和尊重情感, 要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别人带给自己快乐。让学生了解如果自己说出话不尊重别人自己也不会得到尊重,教师可以利用口头语言游戏或者扮演故事角色让学生切身体会。切记在学生说话时严厉训斥学生或打击学生,这样会影响学生以后口头语言的表达。

三、如何提高学生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1)那种以为听听广播员标准播音就可以学到正确口头语言看法,是非常错误。挂在墙壁上播音喇叭播出口头语言,不过是一种音调,不是人和人之间关系,没有感情。按照标准语教学生说话并不是口头语言教育。在一般使用方言场合却用标准语敬语去说话,就是抬高对方地位,不是表现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口头语言,有时甚至是一种伪善的表现。所以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当地通用亲切口头语言,如果方言能准确表达思想时,就应该用方言说话。有些学生说话口齿清楚,词语连贯,另一些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差,发音不正确,这种差别多非先天产生,而是在口头语言发展关键期发展情况不同造成。受人类生长发育规律制约,个体在诸多方面发育一旦失去快速期这一良机,往往终生难以弥补。要想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就必须让他尽早掌握口头语言这门技巧。

(2)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

篇10

中学法制教育主要s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使他们知道法律的作用,了解我国法制的原则。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宪法权威的观念和依法享有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的观念。知道公民应依法办事,违法必究,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树立社会责任感。

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清楚地为我们进行中小学校法制教育指明了方向。有些农村中小学校由于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它们没有发达学校所拥有的现代化科技手段、也没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在法制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方式、方法十分有限。在教育过程中要在遵循学校教育的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传递空间,发挥各有关课程教学在进行法制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在教育中尤其重要的是应抓住两点:一、培养法律意识;二、增强法制观念,学生在这两个方面达到了应有的相应程度就可以说法制教育是有效的甚至成功的。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校法制教育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和教师在法制教育中侧重于法律知识的灌输,而学生则着重与死记硬背一些十分枯燥和繁杂的法律条文,以备考试之用。有的学校只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角度理解法制教育,认为只要学生不犯事就没有多大问题。针对以上现象学校要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尝试选用新的、有效的考核方式并以积极的姿态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有的教师被“学校所教的”与“社会所做的”不一样的观点和想法所影响,要引导这些教师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这一现象,但这是暂时的,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深入,这些想象会逐渐得到根治。只有让教师的意识转变过来,才能使他们更好的说服教育学生。最终让学生明白社会上的反面想象是暂时的,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而减少乃至消失。

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主要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更具体的讲是主要通过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中学法律常识课、小学思想品德课、小学社会课等几门课程来进行。这些课程可以说是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还有其它一些学科也可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相应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学校还可以因地制宜地通过课堂以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活动,以下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1.利用每周升国旗的活动向学生进行爱国与遵纪守法教育;2.通过聘请乡镇司法所或派出所的有关同志来校集中作法制教育讲座或报告;3.利用电教设备播放法制教育电影、电视和广播,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真实题材的法制短片;4.每周举办一次法律知识读书日,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开设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主板的法制宣传园地的或板报、手抄报等;5.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开展学法、知法、守法的讨论活动;6.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微机房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网络这一丰富的资源条件自主学习与法律有关的健康的内容。在学校法制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理性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现象的解决这两个方面相互制约的问题。只有两方面更有效的结合才能有利于法制教育的实施。在校园里无论是学校领导、老师还是职工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有的同志在自然、历史的条件下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很容易犯一种错误,就是讲理论时讲得头头是道、条条有理,学生听起来好象很受益匪浅,而一旦学生发生了某些错误现象时,就会出现大声指责、打吗、说一些不礼貌的语言和变相体罚学生。这样的语言和行为使学生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他们又不能采用适当的方式向老师提出异议,而是回家发闷气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甚至还有的学生到社会上请来流氓地痞寻凶闹事,造成不良影响。这要求无论是领导、教师还是职工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农村中小学校法制教育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永远不变的模式,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同时期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式、方法,这就要求法制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在新时期中国梦的指引下持续健康的发展。

作者:章珍祥 单位:鄂州职业大学

篇11

近年来,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非常大,尤其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制定了很多旨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推出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来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个人素养及专业化技能。但培训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问题是培训针对性不强。首先,农村课堂几乎很少存在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其次,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环境与城市学校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应与城市教师的培训有所区别。目前,各级教育机构为了提升教师的素质推出了很多培训课程,但并不都适用于农村教师。由于农村教师所在教育环境不同,他们需要一套针对性强的、符合其教育实际状况的培训课程来进行学习。培训的内容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理想效果。

1.2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要场所通常是县级的进修学校,然而我们发现很多县级进修学校对教师培训的管理十分松散,没有完善的考核机制。教师在培训期间没有一个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对培训教师的奖惩力度都偏弱,不能很好地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这就使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时,教师所在的学校对培训同样重视不够,缺少相应的管理与考核机制。

1.3教师自身原因

首先,农村教师工作量大,尤其是很多偏远山村,一名教师身兼数职,不仅要负责日常教学,还要负责学生安全、校园管理等多项事务,根本无暇进行教师培训。其次,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差,教师培训与个人职业发展、教学质量的关系,乃至对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所以,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教师培训都存有倦怠及侥幸过关的心理,这些都导致教师培训质量不理想。

2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对策

2.1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以往进行的农村教师培训,大多的培训课程都没有针对农村教师的特殊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角色来设置,应从培训内容、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相应调整。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加以研究,设置适合农村教师的培训课程。其次,我们还可以鼓励农村中小学教师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对培训的内容、课程进行选择和安排,使培训更具实际意义,提升培训效果。

2.2设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进行教师培训时都应制定实施完善的培训制度,使培训有章可循。同时,教师所在的学校也应当加大管理力度,对教师培训进行必要的监管和考核。将教师培训的表现纳入年终考核内容,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培训。

2.3坚持以人为本

教师是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因此,整个培训应当以教师为本。由于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因此在培训课程的设立过程中,要注意课程的实践性、培训时间的灵活性。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培训前的教师思想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培训的重要性,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在教师范围内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确保教师培训的效果。

篇12

小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引导并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农村小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以情感作为重要的诱导因素,与学生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而在良性的互动教学中,实现有效英语教学。首先,教师要注重自我情绪的控制,以亲切的口吻、生动的表情,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之中。例如,对于“Nicetomeetyou”中的“nice”,部分学生发音不标准。对此,笔者就变化泛读的语气,专门就如何发音进行了纠正。很快,学生一脸“难以模仿”的神情顿时缓解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也被激发,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其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我学习的空间,在开放的教学形态之下,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进与英语学科的感情。

2.依托情境教学,让学生有话可说

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英语课堂教学比较冷清,学生个个缄口不言,让教学缺乏良好的师生互动。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找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有话可说、有兴趣可导,这样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例如,在“Myfamily”的课时教学中,笔者就针对教材内容,设计了“今天你来做客”的主题会。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放置于主题情境之中。学生的生活在情境中重现,让学生想说话、想表现。而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以“家长”的身份,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觉参与、自主探究,进而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

二、以语言学习规律为依托,引导开放性课堂教学

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实现,是践行“生本”理念最直接的表现。一方面,教师要以语言学习规律为依托,优化传统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学生是独立学习的个体,通过游戏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为有效教学的构建夯实基础。那么,具体而言主要在于:

1.开展游戏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开展游戏教学模式不仅迎合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而且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游戏教学让师生互动教学更加完备,寓教于乐的教学形态更加具体。当前,游戏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语言训练游戏;另一种是交际训练游戏。

1.1语言训练游戏。

对于语言训练游戏而言,其以巩固知识点为目的,强调对词汇等的有效强化。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开展“findyoupartner”、“listeningpicture”等游戏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巩固了知识点教学,具有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

1.2交际训练游戏。

对于交际训练游戏而言,注重鼓励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运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开展“speakitout”、“greeting”等活动,让学生在交际训练游戏中,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而逐渐拉近学生与英语间的实际距离。

2.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起来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开展合作学习教学,一是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的教学形态,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相互促进中不断的优化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性更加密切,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之下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合作学习教学的实现,帮助学生自主探索与交流,也让僵化的教学活跃起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