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研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14:50: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发展研究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社会发展研究论文

篇1

就艺术设计这一创造性的活动而非名称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⑴所以,虽然艺术设计在20世纪以前没有能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没能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出现,但是其上述的一些特点却能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被体现和发挥得淋漓尽致。按照以往的社会发展来看,人们拥有关于衣、食、住、行、乐的各种造物所包含的形式及功能基本能达到相互统一。然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地到来,随着科技进步引发的又一次工业革命地出现,艺术设计所应囊括的各种价值及功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某些偏差和遗漏。至少就现阶段而言,艺术设计所要体现的慰藉功能没有完全得以实现。这是始料未及的。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各类产品都得到极大地丰富,而作为弱小个体的“人”由于被分布在一个节奏飞快、人造物充斥周围的环境中,其心理及生理则难免会出现种种不适。这时,属于上层建筑文化领域的艺术设计应该分担起缓减这一压力的重责。而本文试图将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艺术设计相联系,谈点有关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

丹纳很早就在《艺术哲学》一书中阐述过艺术作品须臾不可与环境分离这一观点。同样的道理,在谈及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之前,我们应该先分析艺术设计正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以及这种环境对艺术设计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毕竟,艺术设计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它应该对社会生活作出反映,同时还要反作用于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学技术跳跃发展的时期。所谓“跳跃发展”是因为当今人类进步呈现出连锁式的阶段性飞跃。由于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不可能始终获取直接经验,只能借助于纷繁复杂的各类知识、信息及技术等间接经验,才能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所以,当一件新的造物出现以后,以该造物为基础的其他产品会应运而生,从而使这个世界以比以往快几十甚至几百倍的速度迅猛发展。人们最熟悉的例子便是建立在大科学和大科技基础之上的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它标志了又一轮科技革命地到来,并始终以其独特地生产方式不断地为现代社会注入发展的活力。而设计的本质是“为人造物的艺术”⑵,它在这种“跳跃发展”中更能体现自己的优越性,不仅可以借助科技成果丰富自己的素材及制作手段,而且还反作用于科技,为其提供具有艺术特征的产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科学和技术对生产方式的改变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日益与艺术设计相联系,与其共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同时,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及应用为艺术在形式及内容的多样性上提供了可能因素。“仅以现代家具为例,就有单元系统家具、塑胶吹气家具、纸板家具、聚脂家具和超高堆积家具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⑶此外,科学技术对思维方式的改变产生了新的设计理念及思维,使艺术设计呈现多元趋势。特别是后工业时代的波普艺术、欧普艺术、幻觉艺术、偶发艺术等等都对现代生活观念及设计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艺术设计在这个时代更能体现风格化创作倾向,同时其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程度也伴随着科技进步而更为加深。

但是,科学技术一直被誉为一把“双刃剑”,它既造福了人类,变革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全球性问题、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布热津斯基说过:“世界正在形成一个‘技术电子’的社会:一个在文化、心理、社会和经济多方面都按照技术和电子学,特别是计算机和通讯来塑造的社会。”⑷所以,如果科技的负面影响波及到整个社会的时候,其产生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一直困扰人类的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膨胀、粮食匮乏等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

艺术设计在这种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就现状而言,很多艺术设计作品给人的印象多是局促、不安、焦躁、机器味过重、多种类设计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尤其是电脑艺术兴起以来,人们更加依赖计算机这种工具,想方设法摆脱传统思维方式和传统手工工艺的设计,制作。尽管在一定时期内计算机与网络艺术创造出了巨大的价值,开拓了多种新的设计领域,但是机器痕迹过于明显的问题一直是电脑与网络艺术挥之不去的阴影。

与艺术设计领域一样,其他艺术创造领域也在不同程度上被这个尖锐的问题困扰着。就拿音乐创作来说,计算机技术赋予其自身主题和风格以过分的焦灼和狂乱。使人与人之间好像产生了机器零件相互摩擦碰撞的特殊感受。例如,西方社会在80~9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一种电子舞曲--Techno,它的诞生使一种动作狂乱、奔放不羁的新舞蹈“锐舞”(Rave)变成人们发泄焦虑不安的渠道。“Techno音乐、昼夜狂舞的Rave舞蹈以及舞场上广泛使用的,给人带来的,是被一些英国作家称为‘集体脑休克’和‘借助化学手段对黑夜无感知’。”⑸但是,无论在哪种形式下的艺术创造领域,这种发泄终归不是一种健康的方式,它那种特有的畸形的性格可能会最终没落社会文化艺术。人类自身已在这个社会下承受了太多的压力,社会进步的步伐迈得越大,走得越快,人们内心的局促、不安、恐慌及压抑的感觉就越强烈。如果再对其精神世界给予缺乏人情味的冲击和刺激的话,人类心理和生理状态必然会相应地产生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变化。

虽然,20世纪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科技的影响下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变革,但是文化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却表现为时不时地利用可能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甚至落后的意识形态阻碍着经济基础的长远发展。因此,缩小到艺术设计领域中看,人们正需要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寻求一种解放自己心灵使身心压力得以缓减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将健康的思维方式投入到正常的物质生产实践中去。这时,设计艺术慰藉功能就应该被立即提上议事日程。

就字面理解,慰藉有抚慰,安慰的含义。功能则是指事物应发挥的作用。但是,要想在较深层面上去了解其含义,先从艺术设计的目的性方面着手分析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艺术设计发展到今天,大概不会有很多人否认其明确的目的性。“不过,这种目的有双重本质:既是具体功利的,又是社会的”。⑹根据设计的本质可以推导出艺术设计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的活动,是一种具有艺术质的造物行为。因此,它所具有的社会目的性是通过作为“人类与世界调解的工具”⑺这一面貌展现的,它具有多种的复合价值。既然是调解工具,艺术设计在满足功利目的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如何实现社会价值。换句话说,艺术设计不仅是通过造物和实现物品的实用性来服务于人类群体,还必须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一类人的情感,并非只就是设计者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则是体现社会价值的一种载体,肩负起就设计领域来说应该具有的抚慰、安慰作用。一方面,人们在享受艺术设计成果时净化解放了心灵;减轻了身心压力;抚慰了焦躁的情绪;舒缓了疲惫的感、知觉。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为达到这一目的(内容)而采用了适应人类心理及生理的功能外在手段(形式)。因此,慰藉功能实际上是内容与形式在为达到统一过程中而努力具备的一种合目的性的理性因素,它的任务是在快节奏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环节中调节人际关系,引导竖立较为正确的生活消费观念,舒展和升华人类灵魂,使人们在体验物质生产发展成果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文化领域的同步发展,逐渐达到人类全面发展,从而既体现人的自我价值,又服务于社会,改善社会发展所具备的综合素质。

艺术设计的目的性决定着其功能性,但这些目的归根结底还源于人类的需求。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所以功能的概念也应该是多层次的。设计者的职责便是将人们朦胧的需求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功能目标。在当今时展中,人类物质需求虽然复杂并且繁多,但对这种要求的功能性满足相对容易实现,且较直观,甚至具有可视性,易于衡量。然而那种在局促焦躁环境中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却不是很直观的,可具体操作的。满足这种需求就要以一种包含在设计作品中的气质或魅力为载体的慰藉功能来实现。诚如李泽厚先生曾经说过:“……吃、穿、用等物质需要都有一定限度,比较起来容易满足。但精神的追求却不是这样,它常常是无限的,不好解决,难以满足。”⑻所以,艺术设计才必须在造物的同时考虑到其产品的精神含量。当艺术设计所体现的精神气质或魅力在目标市场的精神追求中寻求到共鸣时,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就得到了实现。这其实遵循了格式塔心理学派所提出的“异质同构”原则。也就是说,当艺术设计作品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中所定位的目标群体的心理感受能在该或该类艺术设计作品中得到肯定的释放的时候,或者说,艺术设计作品使目标群体在心理和情感上获得一种最简单,最规范和最对称结构的时候,艺术设计才慰藉了目标市场,从而使其在精神上感到满足。说到底,这是一种心理平衡。人类由于前述的各种原因,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或多或少失去了一种内心的平衡机制,而艺术设计则可借助多种手段来平衡人们的内心机制,使其在精神上感到舒适。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讲,艺术设计慰藉功能还是从属于功能实用性的,是其实用功能在精神方面的体现,即因为它可以满足人类精神需求,所以应该是有用的。

不过,艺术设计的这种慰藉功能最终还必须通过物质手段表现出来。这里就涉及到表现方式的多元化。正如李泽厚先生认为的那样:“真理是一个由许多方面构成的整体。因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要求去接近它……”⑼从这层意义上说,慰藉功能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这也进一步丰满了艺术设计作品,从多种角度改善其质量提高数量,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的需求。此外,马斯洛曾经把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种:生理的,安全的,爱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设计的慰藉功能则可通过各种物质手段,根据这五种需求由浅入深地逐一实现,体现不同阶段功能目标。而在这层意义上,慰藉的对象不同,被要求的内容不同,最终导致其表现方式的不同,这也从某种意义上规定了慰藉功能的多样形式。

然而,强调多样性不等于孤立统一性。在保证表达方式由多种语汇构成的同时,还应该将设计作品的品格统一到对目标人群进行心灵安慰及教化这一主旨上来。任何设计都不能以牺牲这一原则为代价来获得谄媚于多样性的途径。如果舍本逐末,脱离其慰藉功能宗旨抽象地谈论多样性,那么结果只能使设计作品得不到共鸣,实现不了其社会价值,而仅仅成为设计者孤芳自赏的个性表现品。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应该找到合理解决科技发展与文化心理之间矛盾的方法,实现自己多种价值结构,服务社会。然而,目前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还未能得以充分体现,这不能不说是艺术设计要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因为,为了实现慰藉功能就必须先了解社会问题,研究造型心理、色彩心理、人体工学等等各类复杂学科。只有从这些方面入手才有可能在一般意义上体现艺术设计对目标市场的抚慰效用。如果要更深地把握慰藉功能的实质的话,还应该研究历史、哲学、民族民俗学等等。这些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更能让人们在作品中得到共鸣,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性研究活动,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不断摸索的长期过程。所以,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所牵涉的问题是很广泛的,它不是单靠一两句话就能完全解释清楚的。但是有一条原则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应该注重“以人为本”,而此处说的“人”并非指单个的人,而是整个人类群体。只有坚持这一理念,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就能起到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更大的价值,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

参考文献:

⑴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13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⑵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65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⑶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535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⑷金元浦,王军,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M],505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⑸金元浦,王军,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M],520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⑹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3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⑺〔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400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⑻李泽厚.美学四讲[M],46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⑼李泽厚.美学四讲[M],20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TheDevelopmentoftheModernSocietyandtheSolacefulFunctioninDesignArt

HANChao

篇2

Abstract:Theenvironmentand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ftherelationshipbetweenveryclose.Ontheonehand,economicandsocialenvironmentisanimportantconstraintontheotherhand,the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ntheenvironmentandimprovethedemandisalsoofgreatsignificance.Alongwiththeprocessofhumandevelopment,environmentaldegradationissuesarereceivingincreasingattention.Forboththecurrent,suchastheUnitedStatesandotherdevelopedcountries,stillarisingstarsuchasJapan,SouthKorea,ChinaTaiwan,aswellassomedevelopingcountries,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willhaveexperiencedtheenvironmentalproblems.Havehadtheexperienceandlessons.ThisisChina''''smodernizationprocessisaveryimportantreferencevalue.

Keywords:environment;socio-economic;developmentexperience;China

引言

环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作用于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特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逐步被认识的。环境问题也是逐步被认识、重视和解决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而转向对于环境的关注。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了“生态发展”的概念;1980年UNEP召开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关系的讨论会,指出这四者之间是紧密联系、互相制和互相促进的,新的发展战略就要处理好这四者之间的关系。1982年2月,《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实现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1982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特别会议提出了新“环境”概念。1992年6月《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发表。到目前环境问题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关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幸福和未来。

1、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1.1.环境问题

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整体。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自然环境创造了人,人又改变自然环境。人以其社会活动影响和改造自然环境。人类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信息交换,以维持其生命过程。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活动是一个引起生态系统变化强有力的因素。当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相协调时,人类的活动就可以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共同优化,反之,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不能协调时,将导致外界环境的恶化,而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近代大工业建立之前,环境对于人类作为一种自然界无偿提供的公共产品存在着,环境问题只是在大工业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才为人们认识。

1.2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普遍性

从大多数国家现代化过程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环境问题。

19世纪80年代,美国第一次意识到自然界赋予的公共环境产品已相对稀缺。在城市中,饮用水也不能免费任意使用。1895年左右,工业废物的排放问题被提到了议会。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出现并引起人们的关注。

日本、韩国也有类似的经历。在“开发的十年”的60年代,韩国的经济出现了腾飞。被称为“汉江奇迹”。但同时,以“汉江污染”为代表,韩国的环境、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日本于战后50年代中期,经过经济恢复之后,进入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平均增长9.8%。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偏重重化工业,这一时期的产业技术整体上具有“重、厚、长、大”和高资源能源投入的特征。巨大规模经济加上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60年代后半期,日本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害大国。

战后台湾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环境保护,在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后,被称为“富裕中的贫困地区”。

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近年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同样出现了环境恶化等问题。

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伴随着经济的增长都出现了环境问题。无论是美国这样的先发展的国家,还是日本、韩国这样的后起之秀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在目前的初步发展中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不能不令我们警醒。

1.3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3.1.由于认识不足。

由于人类缺乏对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等之间的关系的正确把握,认为资源环境的无限供给性,所以往往单纯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安排活动,这样不可避免会打破人与外界环境的均衡,导致环境问题。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当然后起的工业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问题。

1.3.2.从人类的效用偏好分析

我们可以把一切可以给人们带来效用的物品分为环境和非环境两类。由于人类存在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当环境物品非常丰富时,人们对其的边际效用接近于零,而对其它非环境物品的边际效用很大,所以人们往往选择牺牲环境来生产其它的物品,直到两者相等。而在这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牺牲环境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引起环境问题。这在所有的国家都得到了体现。

1.3.3发展过程中一些客观限制

在发展初期,由于技术等的限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另外,由于人口等一些原因也会造成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环境问题,如印度等国家。

1.3.4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国际分工问题,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只能利用环境资源的比较优势,出口初级产品,并接受一些有污染的国外企业。以获得发展。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可以将一些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搬到发展中国家,这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造成破坏。

1.3.5制度失灵

包括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市场机制可以被理解为配置资源的制度。由于现实的市场中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完备等问题,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导致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政府由于不恰当的行动或缺乏行动,也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

2、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治理过程

2.1.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过程和治理过程

在当时的开发年代,包括发达国家都未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环境问题为世人所关心,主要在1972年如开联合国环境大会之后。

美国1899~1948年期间,环境污染在美国尚未成为全局性问题,加上联邦政府的经济实力有限,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力。管制职能主要靠地方政府行使,且侧重于水资源的保护。从整体来说,各个地方的政策成效很不平衡。1948~1970年时期,1948年颁布水源污染控制法,联邦政府开始真正介入环境保护。1970~1980年时期,环境保护政策开始取得成效。1972年颁布了净水法。由于财政经费充足,加上美国各界对污染问题高度重视,环保手段大大强化,进一不提高了环保系统各层次措施的协调配套能力。但是,巨额环保开支成为美国财政赤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厉的管制措施对整个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极大关注。

韩国60年代开始“汉江奇迹”,那时,工厂的烟尘被称为“繁荣的烟尘”。人们陶醉于经济的发展之中。在经济增长至上主义的时代,虽然也有一部分舆论强调环境意识的重要性,但占压倒多数的立场反倒人为经济增长才是维护环境的先决条件。只有经济增长国家和个人才能富裕起来,只有富裕了,才能维护环境。进入70年代,由于经济增长一边倒政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日益暴露,国民也开始切实感受到,经济增长和环境,大体上处于“相抵消”(trade-off)的关系,这时环境问题得到重视,政府和民间都开始行动起来,但力度还不是很大。环境保护的社会意识到了80年代末,才开始初见成果。到了90年代,环境意识在国民之中极大高涨起来。但韩国的环境保护,总的来说仍只停留在“改良主义”的水平上。

日本和台湾也大致经历了相似的过程。所以我们分析,这些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是一个“试验和失误”(trialanderror)。从环境无知的阶段,到环境认识的模糊阶段。然后是知到行的过渡阶段。最后达到环境保护的官民共同行动阶段。

2.2.治理和管理手段、方式

美国环境保护的具体政策措施是多层次的。就整体而言,其特点是以立法为基础,以行政措施为主,辅之以一定的经济手段。主要有:1、直接的行政管制2、自愿管制3、责任赔偿制4、污染税制5、津贴制等。

日本现在强调的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首先在法律和有关政策、计划中明确社会各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第二,把环境考虑纳入政府的政策、计划和重在公共项目。第三,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综合决策。第四,日本民众和NGO的参与及其综合决策活动。

台湾的对策有:1、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保护自然环境。2、对城市与重点经济区、工业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3、推行“清洁生产”。主要措施:1、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正常机制。2、较大幅度地增加环保投入,积极治理污染,加快环境保护建设。3、加强以立法为中心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完善法规,强化法治。4、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促进污染处理。

从这些国家治理和管理环境的手段、方式来看,都强调了政府的干预。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各个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在具体的行动中不尽相同,有各个国家的特色。

3、对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参考意义

3.1.必须清楚认识我国的国情,如资源禀赋,人口众多等问题。

从上面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国家,其资源禀赋不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同样,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手段和方式上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清楚认识我国的国情,选择适合我们的发展道路,采用适合我们国情的环境策略,处理好我国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2.采取适合于我国国情和地位的政策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大问题。我们应当结合国情和发展阶段,将环境问题放在发展的进程中加以解决。综合处理环境和发展的关系。

3.3.注意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即包括有效的利用市场机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利用市场机制方面可以参考新制度学派的产权管理方式。在目前应注意发挥政府的作用。一方面,加强立法和执法。用行政管制手段,通过国家权力强制执行,以禁止、限制或要求经济主体的特定行为。如最低技术标准、排污限额或指标。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主要通过创造一定的刺激方式,将资源环境的成本纳入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从而间接地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如排污收费、污染税、生态环境补偿税、财政补贴、排污权交易等等。

3.4.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也即在决策过程中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从决策开始就要在环境、经济、社会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这样才能使三者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

3.5.政府和民众一起行动。根本在于人们的效用偏好,人们真正认识和感受到环境对自己的效用的影响。

3.6.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大系统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些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中,我们应该吸取经验教训。那就是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大系统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发展目标上,追求单一的经济近期高速增长逐渐转换成追求近期与长远相统一、经济与资源、环境、人口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路径上,主要依靠拼资源、上规模扩大生产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内容上,应该注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Pearce,D.W.andWarford,J.J.,Worldwithoutend:economicsenvironmen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

JapanEnvironmentAgency.NationalActionPlanForAgenda21.

OECDPlanning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CountryExperience.Paris,1995

UNCED.TheGlobalPartnershipfor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AGuidetoAgenda21.Geneva,1992

Bartelmus,PeterEnvironment,GrowthandDevelopment:TheConceptandStrategiesofSustainability.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4

Carew-Reid,Jeremy(etal).StrategiesforNationalSustainableDevelopment:AHandbookfortheirPlanningandImplementation.TheWorldConservationUnion,1994

王金南,《环境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夏光等,《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金炯国,《经济发展过程和环境问题:现代韩国的经验》,《当代韩国》第4期,1994,

张俐萍,《美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外国经济与管理》第10期,1994,

张茂法,《论台湾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1995

陈萍,《台湾经济成长背后的环境代价台湾经济》,《海峡科技与产业》第4期,2000

胡国杰等,《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师》第10期,2002

杨庆发,《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世界经济》,第9期,1994

冯薇,《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及其局限性》,《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1期,2002

许云霄等,《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及政策建议》,《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2002

何全先,《论环境问题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商业研究》,第6期,2002

魏一鸣等,《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集成模型》,《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第8期,2002

篇3

政府监管又称政府规制、政府管制,即政府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进行限制与调控。具体表现在政府对市场与社会的监管,即政府的外部监管,也就是广义上的政府监管,而不包括政府对于自身的监管。它的手段包括经济性监管和社会性监管。所谓经济性监管,是指通过制定特定产业的进入、定价、融资以及信息等政策对主体行为进行有效的调整,以达到避免出现竞争主体过多或过少而引起过度竞争或竞争不足,造成资源浪费或者配置低效率,妨碍社会生产效率和服务供给的公正、稳定。经济性管制主要包括价格管制、进入和退出管制、投资管制、质量管制、信息管制等内容。社会性监管是指政府根据社会发展、运行中存在及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来约束和规范个人及组织的行为。

一、我国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在认识到加强政府监管必要性的基础上,回过头反思当前我国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做到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管有的放矢。

首先,政府职能不清。从总体上看,现代预算制度的缺失、公共审计的不完善、中央和地方事权和财权方面划分不合理,导致了为全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投入不足、分配不公、效益不佳。在管理体制上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很多政府主管部门同时扮演着事业单位的资产所有者、政策制定者、付费者、监管者等多重角色。其根本缺陷是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政府多重角色之间存在严重利益冲突,妨碍了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和效率的改进。

其次,尽管从表面上看来,在社会公共服务各领域都设立了相关的“负责”机构,但事实上,各主管部门的责任或者是模糊的,或者是不合理的,“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非常普遍。僵化、交叉、不透明、不可问责的管理体制导致了目前公共服务出现的价格、质量、效率和覆盖不足等问题。

第三,监管规则不完善、执行机制不健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公共服务的基本法律法规体系。但监管规则体系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两方面:规则体系缺乏统一性,不同位阶和部门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地方法规与国家法规之间存在矛盾;法规体系陈旧落后,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而更大的问题还在于规则的执行机制不健全。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过于密切的关系,使得监管规则很难得到有效执行;政事不分还使得规则执行缺乏公平性;现有的司法体制和行政管理能力也制约了规则的执行能力。

最后,监管治理机制不健全。在政府对公共服务管理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仍然发挥着主导甚至惟一作用,包括行业协会、消费者保护群体、服务提供机构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如媒体的作用未得到有效调动。

二、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的措施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应在完善公共服务体制的过程中加强政府监管。有效的监管体系,对于公共服务事业改革和持续发展,对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完善,对于有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的建立,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第一,应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的法律框架。在宪法层面进一步明确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义务,要求政府采取的措施,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以保障全体公民享受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和完善现代公共财政制度,建立规范的财政供养制度,并通过相应法律,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同时,还应明确政府、公民和不同形式的组织部门在提供消费公共服务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二,要建立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现代监管体系。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形成包括完善的法律环境、专业化的行业监管机构,多种行业自律组织、多级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多渠道的传媒和公众监督在内的现代监管体系。改变政府部门自己制定政策、自己执行政策、自我进行评估的格局。公共服务领域的监管体系建设,应该纳入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安排之中。

第三,政府要公平对待参与市场交易的各种市场主体。而政府监管监管内容必须清楚,监管程序必须完善,监管过程必须透明。建立一支包括行业专家、经济学家、律师、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等组成的稳定的专家队伍。要及时而公平地进行监管执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且监管机构必须独立于被监管主体。

第四,要更加强调对监管者的监督。理论上讲,作为监管者的一个机构、部门或个人,也具有“经济人”属性。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部门及其人也存在追求自身权益最大化的问题,而以前的许多理论,通常是假设政府是社会利益的代表,是全局和长期利益的代表,是正义和公正的化身。而实际上,尽管政府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但其本身作为一个利益集团,也是有自身利益的,同样具备“经济人”属性。如果在制度安排上,不能对监管者进行有效的制约,监管者就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制定出一些不合理的政策,行使一些不公正的监管。所以监管者必须进行信息披露,监管的规则、程序、决策要公开透明,这样社会才能向它监督,否则,老百姓不知道它在做什么,如何监督呢?具体的监督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舆论监督;二是通过行业协会监督,行业协会代表行业的利益,可以监督监管者,对其进行批评、异议;三是监管的重大决策,可以采取听证会等方式;四是审计监督;五是各级人大应常设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对监管者进行监督;六是贯彻落实《行政审批法》、《行政诉讼法》等;七是加强党内监督,比如纪检和先进性教育等。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马英娟.政府监管机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4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生命健康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前提.因此,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特别重视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分析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对该概念的内涵和特性作了初步的分析[Cil.这里,我们进一步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功能、需求、限制等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大家继续赐教.

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与功能

1.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

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区域性是其本质特性Czl.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子系统,它侧重于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健康是其要素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序参数”.

1.1.1人口要素与健康人既是健康的生产者和创造者,也是健康的消费者和享用者.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健康是人口质量的关键指标一方面,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影响着该区域人群的健康观念、健康需求、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区域人群的健康观念、健康需求、健康行为、健康水过来又影响着该区域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没有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2资源要素与健康人类健康的获得有赖于健康需求的满足,而健康需求能否得到及时、足量、高质的满足,又取决于健康资源的供给能力.所谓健康资源(healthresources),是指所有资源中主要用于人类医疗与保健服务、直接指向避免人类健康风险、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那部分资源,主要包括药物资源(具有治疗作用的自然资源,如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保健资源(具有疗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如温泉、矿泉、泥沼、气候等)、卫生资源(提供疾病治疗和保健服务的社会资源,如医院、诊所、医生、护士、病床等).所有这些健康资源,都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1.3环境要素与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3J.而无论是人的身体、精神还是社会状态,都与人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人类健康而言,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对人类健康有益,也可能对人类健康有害.自然环境对人的身体状态(physicalstate)有显著影响,它既是健康资源(如药物资源、保健资源)的载体,也是致病因子的源地,环境化学性疾病(如地甲病、地氟病、克山病等)、环境生物性疾病(如鼠疫、血吸虫病、疟疾等)、环境物理性疾病(如高山病、皮肤病等)都与环境致病力有关.社会环境对人的精神状态(mentalstate)和社会状态(socialstate)有重大影响,社会组织对健康资源(特别是卫生资源)的配置会直接影响到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availability)、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accessibili-ty)、健康需求的可满足性(satisfiability).如果健康资源的配置是合理的、公平的和有效率的,这时的社会环境可能是有益健康的,反之,则可能是无益健康甚至有害健康的.因此,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1.1.4经济要素与健康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健康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川一方面,良好的健康状况是人类福利和生产率的基础Cs7;没有健康的人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Cs7;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目标,必须消除各种普遍存在的、能够削弱人类能力的疾病,并使所有需要消除贫穷的人身体健康叫.另一方面,经济能力是人类健康可持续能力的重要支撑,获取健康资源、享受健康服务、满足健康需求,都倚赖于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水平与健康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先进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预期寿命总是高于落后国家或地区,贫穷地区总是拥有更低的健康水平,贫穷人口总是拥有更多的健康风险.

1.1.5社会要素与健康社会是人类通过各种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形成的具有集体目标指向的人类群落.人类精神状态和社会状态上的完好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取决于人类个体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社会组织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如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开发新的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通过良好的健康管理体制和健康教育系统减少人类健康的风险,通过公平的分配健康资源和提供健康、服务满足全体人民的健康需求.社会制度、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等社会要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社会环境的整体形式对人类心理上、社会上的健康状态发挥影响和作用.

1.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功能

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人类进步的新的发展道路,协调人类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高宗旨川,因此,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和谐、协调、统一的地域系统Cad.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追求人类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同样有赖于这三种关系的和谐.

1.2.1人地关系与健康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生命过程是人体与自然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Cs7一方面,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不断改变着人类健康发展所倚赖的自然环境,并进而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健康资源供给能力;人类不仅有权力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健康发展之路,而且有能力通过改造环境和调适人地关系来实现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环境通过对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不断改变着其环境疾病致病能力,进而影响着人类健康的发展;归根到底,人类身体状态上的损害,都是因为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所造成,只有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造就健康的机体,在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区域里,人类健康是绝对不可持续发展的.

1.2.2区际关系与健康区域是个开放系统,一方面,区域人口健康的获得,并不完全取决于区域本身的特质,它在相当程度上还受制于区域以外的影响;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疫病蔓延等区域环境问题带来的健康风险,可以影响到区域之外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人口健康,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具有外部性(externality).健康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环境污染物质的迁移性,生态破坏影响的放大性,以及人类活动的流动性,决定了区际关系协调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健康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满足健康需求需要区域之间的协作;因为健康风险分布的不均衡,降低健康风险需要区域之间的合作;协调区际关系,是人类在精神上和社会上获得完好状态的重要条件之一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本区域公众健康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其它区域满足其公众健康需求的能力.

1.2.3代际关系与健康协调代际关系、强调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健康需求的能力.如果不顾后代的健康发展,对有限资源掠夺滥用、对环境污染置若周闻、对生态破坏无动于衷,最终会将后代一步步推向无法在地球上安身立命的深渊,人类健康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为了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当代人应该肩负起保护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责任,协调好人地关系和区际关系,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有益于身体、精神和社会健康的良好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需求与限制

2.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需求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s7.健康是人的天赋权利,健康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人类健康需求可分为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三个层次.

2.1.1公众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身体状态完好即生理健康,它是指人体器官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处于无疾病和不虚弱的状态.满足人的健康需求应优先满足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满足“防病于未然”的健康需求.包括维持生理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的足量与均衡摄人);维护生理健康所倚赖的环境要素(如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特别是清纯的空气、洁净的饮水、安全的食品);提高免疫能力所需要的保健产品与保健服务(如保健食品、保健药品、健身房、锻炼场所、疗养设施)。(2)满足“治病于已然”的健康需求.包括治疗疾病所必需的药物资源(如各种各样的中草药、中成药、西药等);治疗疾病所必需的卫生资源(如医院、诊所、医生、护士、病床、医疗器械等).

2.1.2公众确保精神状态完好的需求精神是生命活动的反映,精神状态完好即精神健康,它包括正确认识自我与现实的认知能力、保持良好心态的情绪协调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意志调控能力,具有适宜社会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精神状态的完好既有赖于身体状态的完好,反过来又能促进身体状态的完好.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样化的,确保公众精神状态的完好,关键是要使公众通过自我调控和心理教育来排除不满、克服压抑、舒解压力,形成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精神世界.其主要需求包括:(1)满足感的需求.这是认知方面的需求.俗话说“知足常乐”,但人的需求和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就要求教育公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现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常存知足常乐之心,不怀贪得无厌之欲.(2)愉悦感的需求.这是情绪方面的需求.人有“七情六欲”,无论是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情,还是生、死、耳、目、口、鼻之欲,都是人之常情,但“过则为灾”.这就要求对公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心态.(3)成就感的需求.这是价值方面的需求.公众需要他人和社会对其存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给予关注和肯定,需要有成就感,如果他人和社会不能对其价值给予及时、准确的肯定,就有可能产生扭曲现实、意志消沉甚至心理变态的健康风险.

2.1.3公众确保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社会状态完好主要指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社会角色。美国学者帕森斯认为,“健康可以解释为社会化的个人完成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mo.社会状态完好建立在身体、精神状态完好之上,同时对身体、精神状态的完好起着协同作用。确保公众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就是要使公众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其知识、劳动、创造得到尊重,其自由、财产、情感得到保护,其个性、才于、抱负得到发挥,其权利、价值、地位得到体现,最终获得社会的幸福感.因此,良好的社会风气,公平的社会制度,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确保公众社会状态完好的三大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协调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限制

限制是可持续发展的另一重要概念,可持续发展的限制主要指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川.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而言,经济条件和技术状况、社会组织具有同等重要甚至更加突出的限制作用.

篇5

术论文奖”总结颁奖大会。青海省副省

长、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评

奖委员会主任高云龙,青海省政协副主

席鲍义志,以及省人大、青海省政府、

青海省科协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出席颁奖

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及奖

金。

本年度“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

文奖”整体水平比上一届有很大幅度的提

升,有近90个学会和单位的400余篇学术

论文参与了评选活动,80篇论文入围专家

评审阶段。经过129位专家近5个月的辛勤

工作,最终评选出35篇获奖论文,其中一

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评

选结果在《青海日报》、《青海科技

报》和青海科协网上向全社会进行了为

期15天的公示,期间没有收到任何形式的

异议。本年度获奖作者层次之高,获奖

论文水平之高,获奖作者中女性科技工

作者比例之高均超过上一届。

高云龙在颁奖大会上讲话。他要求

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奉献、开拓

进取、勇于争先,营造争创一流的氛

围,努力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要驱动要素,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

竞争要素,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

效载体;要唯真求实,努力创新,努力

做我省创新文化和科学道德建设的积极

践行者,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与全社会

的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

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与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

践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己的事业发展与

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义不容辞地肩

负起“科教兴青”的历史使命;要奋发有

为,不断超越,大力推动青海省自然科

学基础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基

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

术研究,不断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

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紧围绕事关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的重大科技课题和关键技术难题努力攻

关,紧紧围绕事关我省学术繁荣和学科

发展的瓶颈性难题努力攻关,紧紧围绕

事关我省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提

升的重大技术难题努力攻关,助力全省

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把发现、培养和

举荐人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甘为人

梯,拼搏奉献,努力为科技事业繁荣发

篇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同时,《纲要》指出: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等院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这充分说明高等院校在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才资源强国建设中,在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世纪以来,高等院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许多突出成绩和宝贵经验,其优秀成果的转化应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效益。在新形势新要求下,高等院校如何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 高等院校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等院校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促进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高等院校产学研紧密集合,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服务党和政府决策做出了重要贡献。

1. 推进产学研合作,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进入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新阶段,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对高等院校赋予了新的重要使命。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等院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是我国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为主向内涵式发展为主转变,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这将带动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提升,成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成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2. 推进产学研合作,符合高等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纲要》指出:高等院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近年来,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贡献力度不断加大。高等院校已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奖三大奖项获奖者中有一半出自高等院校。2004年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均为高等院校所摘取,填补了该奖项六年的空白。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高等院校囊括了体现我国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的全部三项一等奖。2008年两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部产生自高等院校。2010年国家科技技术奖中,高等院校获得各类奖项超过70%。

3. 推进产学研合作,符合国际学术影响力扩大的需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正在挑战美国、西欧和日本在科研领域的优势地位。一些新兴国家在全球科研产出中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尤其是我国的科研论文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虽其引用率与数量增长尚不同步,但有明显进步。据报告显示,在科研论文数量上,我国所占比重从4.4%上升到10.2%,超过英国等传统科研强国。在可反映科研论文质量的引用率上,我国也有进步,占全球科研论文引用率的比重从十位以外上升到第七位。另外,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在增强,通过国际合作完成的科研论文占总体的比例从25%上升到35%,且这类论文引用率更高,影响力更大。

篇7

各位理事,各位与会专家学者、老师同学:

我受理事会委托,代表论坛理事会对本届论坛作一个总结,并就今后的工作谈几点意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2年11月)24日至25日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在广西大学校领导和新闻传播学院老师同学的支持下,在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的协助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可以说,我们举办了一届团结、和谐、有成效的论坛。

一、本届论坛的特点

(一)参与踊跃,代表广泛

本届论坛收到论文90多篇,参会人员100多人,能有这样的规模是在座每一位老师同学积极参与的结果。本届论坛实现了民族地区全覆盖,民族院校也大都有代表与会,非民族地区、非民族新闻院校参与人数也比往届有所增加,而且有很多研究生加入,提供了学术论文,这表明:我们的研究团队正在逐渐壮大,后继有人。

(二)主题突出,主线清晰

本届论坛突出了两个主题:一是从第一届会议开始就已确定的“传播・团结・和谐・发展”的主题,二是同志在十报告中对民族地区工作的论述:“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是我们研究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这一前提和背景下,与会人员积极探讨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刻体现了这一主题思想,主线也很清晰。

(三)议题广泛,研讨深入

本届论坛涉及议题广泛,涵括了少数民族研究领域中的各个重要方面。在主题演讲中,美国查普曼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贾文山作了《第一代民族政策模式和第二代民族政策模式并行不悖》的演讲,为大家呈现了中国第一代民族政策理论和第二代民族政策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模型,并且通过分析,提出了可供借鉴的中国民族政策的多元化理论模式。内蒙古日报总编室副主任、《新闻论坛》副主编陈玉文为我们介绍了内蒙古民族信息传播基本情况,以及《内蒙古日报》及其主办的新闻刊物《新闻论坛》的运作情况,并期望能够为少数民族新闻信息传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重要平台。广西日报社副总编辑于起翔,运用《广西日报》新闻报道的具体案例,阐释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经验和启示,强调在民族地区新闻宣传工作中,民族问题无小事,新闻工作者要懂政策,有感情,会常识,抓住民族新闻工作的特点,真正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

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德仓在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方面很有建树,他在《提升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现实话语权》的演讲中指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影响力有限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缺少现实话语权,研究者必须以大众传媒为主要关注对象,直面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现实,实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现实话语权。云南大学新闻传播教学中心副教授杨星星在《电视传播语境中的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建构》的演讲中,以“电视时代”为背景,依托对云南少数民族乡村的田野观察,提出电视是农村文化建构的重要力量,并应从先进文化、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三个层次实现电视传播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整合互动。

(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本届论坛内容丰富,包括大会、分会、专题工作坊和参观考察少数民族博物馆、聚居地等,同时还举行了中国首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1949――2010)》的首发式。该报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而全面梳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历史及现状的著作,阐述了北京、、新疆、内蒙古、广西、宁夏、青海、云南、贵州、四川、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0余个省、市、自治区1949年――2010年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与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今后工作的设想

我们的论坛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每一个理事会成员都是决策者,大家通过协商的方式来共同办好论坛。下面我综合了理事会的意见,加上我本人的一些思考,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供各位理事和全体与会者参考。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目前,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全球经济政治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也是我们从事少数民族信息传播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论坛的认识,对我们所从事的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工作的认识,要站在学科建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少数民族信息传播研究问题。要在民族新闻传播研究领域进行深入地思考与变革,打造优秀团队,形成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的学派。

(二)进一步壮大团队

我们要进一步打造民族新闻传播优秀研究团队,壮大研究力量,拓展研究视野,争取实现民族地区全覆盖、民族院校全覆盖的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格局。同时,要联系全国所有民族地区的新闻院校加入理事会,并逐步实现非民族地区重点新闻院校也进入理事会,以便更好地团结全国的力量来办好论坛,促进我们的研究,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服务。

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加强同社会各界,如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等研究机构、研究团体和研究人员的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工作。

(三)进一步扩大影响

迄今为止,论坛已经举办了4届,并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向社会各界来宣传论坛,积极传播论坛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扩大论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我们还要全方位地加强同社会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做到内外拓展,包括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的拓展、国内和国际的拓展,希望明年有更多非民族地区和国外学者来参加我们的论坛。

(四)进一步提高水平

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包括云南大学、民族学院、广西大学等多个实力很强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主题较分散、重复性成果较多、低水平研究成果较多等。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首先要注意做到主题明确,各位研究者提交论文时要紧密围绕论坛的主题,争取每次都能较为集中地形成一些研究成果,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同时,要深化对基础性理论的研究,在分论坛中可以设置一两个研究基础理论的专题。总之,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强调团队合作,贯彻问题意识、团队意识、学科交叉意识,形成研究系列,提高研究水平。

(五)进一步塑造品牌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重视骨干培养,也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保证质量、维护声誉、扩大影响,最终打造出中国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优秀团队,建立起中国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派。

篇8

中图分类号:G6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6-0087-05

2009年全国在校研究生规模已达140万,接近1999年扩招前本科生在校生规模。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目标定位已经难以适应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那么,什么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什么?怎么改?这些问题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虽然很多高校都普遍面临着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问题,但重点大学与普通高校之间、不同高校之间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差异很大。我们结合本校(聊城大学)实际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行了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内涵与结构

什么是机制?《古今汉语词典》对“机”字的解释有13种,对“制”的解释有9种。我们认为与研究生培养机制密切相关的解释是:“机”指“事物的枢要、关键;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变化的迹象、征兆;时机、机会;事务” [1 ],“制”指“拟定、规定;制度、规章;用强力约束、禁止” [1 ]。“机制”则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机体的构造、功能特性和相互关系等;泛指一个系统的组织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或方式” [1 ]。故理解“机制”的含义应从4个方面来把握:理清事物的组成要素;分析事物发展变化面临的外在环境、时机;梳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相互作用;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及其规律。因此,思考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问题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体分析: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面临的机遇、挑战、问题是什么?改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如何?构成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各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和运行的?研究生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是什么?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研究生培养机制就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由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有机衔接,师资队伍、学科平台、科研平台、管理平台、条件保障等各种影响因素有机组合,依托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形成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构成要素,应包括研究生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导师队伍建设、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地方高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关注,中央财政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支持政策和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强,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硕士学位点和各类研究生的在校生规模在不断增加,学科专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优化,基本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优势较为明显的学位点平台,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也日趋规范,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进入了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重点的新的发展阶段。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当下地方综合性大学传统的、单一的师徒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增长和多样化质量标准的要求;以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为目标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定位,已经不能适应研究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概括起来看,目前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存在10个方面的问题:传统的以学术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已不能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重点大学毕业研究生到基层就业的比例不断增加,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的特色和比较优势不明显,面临重大挑战;导师队伍的结构、质量、水平、管理有待优化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相对滞后;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尚显不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尚需加强;研究生教育和管理的理念、模式比较陈旧,存在管得过细,学院边界意识强,综合性大学多学科资源难以发挥出来的问题;开放式分类培养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能适应人才培养多样性的要求;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意识不强,传统以文理学科为主体的专业结构有待调整优化;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传统的以学术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文理为主体的学位点结构,难以适应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机遇。

面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深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实践问题。

三、改革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思考

针对以上问题,作为地处非中心城市、以文理学科见长的教学型地方综合性大学,其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什么呢?我们认为,应以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为目标,从更新研究生教育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入手,在此基础上,建立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专业和课程建设,推进以习明纳和案例教学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法改革,以前沿性、专深性、应用性为特征深化研究生教学内容改革,推动以提高导师队伍质量、责任感为核心的导师队伍管理机制改革,突出学位论文选题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提高学位论文的过程指导和管理水平等,通过培养机制的全面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 更新研究生教育理念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理念是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学术精英,这种培养学术精英的理念影响着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学位论文选题和评价标准。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个体发展目标出现了多样化选择。据调查,我校(聊城大学)硕士研究生约15%的硕士研究生希望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约15%的在职学习硕士研究生希望进行学历提升,约70%的左右硕士研究生希望毕业后直接就业。近年来,硕士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实际去向主要包括:考取博士研究生的约占10%,考取国家公务员的约占10%,考取中学教师的约占10%,应聘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约占5%,回原单位工作的约占15%,应聘到企业工作的约占50%。但是目前纯学术导向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位论文选题和评价标准,只能适应少数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学生,而在职攻读和期望直接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和研究提高其职业实践能力,因此,两类学生对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选题要求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传统的以培养学术精英的教育理念已经难以适应硕士研究生个体多样化发展的要求,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2 ]《纲要》提出的培养机制改革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而言,在3个层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一是应优化研究生招生培养专业结构,增加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比例;二是通过交叉、融合、嫁接等方式改造传统文理专业方向,形成“基础+应用”的专业方向结构体系;三是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突出“产学研”合作与“理论型+实践型”双导师结合的模式。要实现以上3个方面“调结构”、“转方式”的改革目标,必须更新研究生培养理念,树立多样化的、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3 ]立志献身科学事业的研究生是人才,立志在生产一线开展创造性实践劳动的研究生也是人才。因此,要以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的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等现代教育理念,指导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

2. 优化研究生培养的专业结构,深化课程改革

传统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是“师徒式”,专业方向的设置主要是根据导师的研究兴趣和科研方向,存在“因人设专业”的倾向,在传统的以培养学术精英为目标的时代,这种专业设置模式与社会需求、个人发展志向之间并不矛盾。但是,随着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张,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经济社会发展对研究生培养规格的要求、研究生个人的发展志向有了质的改变,这种专业建设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教育本身的价值功能的实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学科专业的历史延续和传承需要看,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也已足以提供支撑和满足,而且这些社会需求量很小的专业留给地方综合性大学毕业研究生继续进行学术深造的机会也很少。因此,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专业建设模式必须改革,转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的轨道上来。当然,考虑到综合性大学学科生态的建设和部分研究生个人的知识兴趣,通过采取压缩招生规模或隔年招生的办法,保持传统的学科专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必要的。

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进行硕士研究生专业结构调整,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定位,设置研究生专业方向,适当向特色、优势学科积聚;二是研究生专业培养方向、学科建设方向、科研方向要实现一体化设计,使研究生的专业教育有学科和科研平台支撑;三是改造传统文理学科专业,在一级学科平台上,按照“基础+应用”的方式使所设专业方向形成相互支撑的内在逻辑结构;四是研究生专业方向要有清晰的导师团队建设规划,引进人才和在职教师进修要与导师团队建设规划保持一致。

课程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是研究生形成良好知识结构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进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建设,需关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问题。在宏观层面,要注重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主要涉及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与跨学科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科学素养课程与人文素养课程等课程模块的设置,以及每个模块、每门课程的学时、学分、开课顺序的安排,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在微观层面,主要涉及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质量评价等方面。教材建设主要包括选用先进的教科书(或自编高质量的讲义)、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开发先进的教学课件等。教学内容的改革集中在课程内容要反映本领域的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教学方法的改革要集中在采用习明纳、案例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促进研究生开展自主性、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等方面。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积极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先进的多媒体课件等方面。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关注充分利用导师团体、研究生团体等人力资源,以及科学实验室、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库等物质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库,形成不同课程、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校间课程资源的共享机制,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和自主学习研究的需要。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要突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适合研究生教育规律,采用闭卷、开卷、课程论文、技能测试等多样化的方式,有效促进研究生的知识、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3. 建立研究生导师分类选择和管理体系

导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提高导师队伍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导师队伍管理体系,把导师队伍的内在潜力发挥出来。根据研究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基础与应用学科专业的特点,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不同的培养目标,应建立导师分类聘任遴选标准和考核管理办法,把适合的、高学术水准的教师聘请到导师队伍中。拥有充足的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并不必然带来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关键是建立有效的机制,提高导师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提高导师对研究生指导的过程质量。这需要学校建立良好的学术文化,导师队伍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精神的力量固然重要,在现实的管理中,学校还应制订完善的导师岗位职责标准和考核办法,加强导师指导研究生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加大绩效考核和奖励力度,发挥好导师履行岗位职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导师和导师组在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科学研究、课题指导、学位论文指导、质量控制等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导师和导师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自,向导师尤其是导师组赋权,逐步扩大导师组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和管理中的自。

4. 建立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

把学科资源、科研资源有效转化为研究生教育资源,建立学科、科研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效互动共享机制,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实现这个目标,一要理清学科资源是什么,盘点清楚有形载体的学科资源,如经费、科研人员、仪器设备等,以及无形载体的学科资源,如学术精神、学术文化氛围等;二要建立有效机制实现学科资源向研究生教育资源有效转化,首先把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方向与重点学科、科学研究方向一体化设计,形成重点学科、科学研究支持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发展反哺重点学科、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机制;三是在核定招生计划时,通过增强加权系数,向重点学科倾斜,向承担省部级重点课题并有充足经费的导师倾斜,让学科资源、科研资源转化为研究生教育资源;四是在培养过程中,通过建立导师与研究生双向自主选择平台,发挥好重点学科领军人物、优秀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增强研究生培养的积聚效应,以实现学科资源、科研资源与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有效转化,形成共享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5. 注重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的养成和管理

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是构成大学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4大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其以求真、求善、求美为核心的文化内核是国民素养共通的人格品质。学术道德涵养学术精神,学术精神维护学术道德,二者是相互支撑的。研究生作为国民教育系列金字塔结构中最高层次的青年群体,理应成为国民道德素养提升的引领者、示范者,养成高尚的学术道德、良好的学术精神是承担这种社会责任的基础。培养出有才无德的人既是大学的悲哀,也是社会的祸害。

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一靠教育,二靠管理,从细节做起。首先,要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的认知水平,制定学术道德规范,制定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格式、撰写、评审、答辩等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让研究生知道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的内涵、标准、要求是什么。第二,要把树立良好的学风、坚守学术诚信、杜绝学术造假、养成正直诚信、恪守科学道德、献身科学事业精神的行为目标要求明晰化,使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化、日常化、具体化、有效化,在课堂研讨、课程论文、学位论文撰写等日常学术活动中全过程强化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精神的养成,“无论是在准备哪一种类型的学术论文,包括口头发言稿、平时作业、考试论文等,都必须明确地指出文章中有哪些观点是从别人的著作或任何形式的文字材料上移人或借鉴而来的。” [4 ]第三,要建构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精神养成的多途径、立体化教育模式。不仅要在课程教学、科学实验、论文的过程指导中加强学术道德教育,而且在日常的师生交流、入学教育、学术报告、社团活动等环节中渗透学术道德教育。第四,要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养成中的主导地位。导师和课程教师是学术道德教育的主体,其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是实施学术道德教育、养成学术精神的最有效的途径,“无论是在引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方面还是应对学生的学术失范行为,教师都毫无疑问起着重要的作用。斯坦福大学鼓励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学生规范地做研究,达特茅斯学院则明文规定了教师的三项职责:持续地向学生提供怎样才是‘学术诚实’的指导;改善能够增强学生学术荣誉的程序和环境;经常性地审查荣誉守则的执行效果。” [5 ]

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认知水平的提高,只是实现了让学生知道了应然的学术道德、学术精神的状态。但现实中的许多学术抄袭剽窃,故意捏造篡改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引用资料弄虚作假,故意夸大研究成果的价值等学术不道德和违反学术精神的行为,是明知道是不道德的学术行为而坚持做了的,在加强正面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惩戒制度的建设,依法加强学术道德管理。因此,必须建立全面有力的学术不端监控机制,同时对学术不端行为严格惩戒,一票否决,不搞下不为例,通过有效、有力的教育和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古今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异步教学研究,2010,(4):23-26.

篇9

主管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2204

国内刊号:11-3979/C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以来,对于城乡统筹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大量专家学者在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但是针对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差异度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并且在评价指标复权上要么采取主观复权,要么采用AHP法,致使评价结果很容易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评价方法上采用改进的TOPSIS法规避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城乡差异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客观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在城乡经济发展、城乡居民、城乡社会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通过差距的计算以求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城乡发展中的差异性。

2、系统性原则。城乡统筹发展中城乡差异度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各个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总目标层,即城乡发展差异度;第二层为子目标层,即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城乡社会发展差异、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异;第三层是在第二层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第四层是具体指标层。(表1)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相关资料数据的可获得性及便捷程度,使所有数据具有方便可靠的数据来源,对于难以获取的用相关的指标代替或者尽量舍弃。

(二)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差异度评价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层指标值的确定:首先计算城乡之间相应指标的差异系数,然后转化为具体指标层的相对应指标的指标数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代表城乡之间i指标的发展差异值,ai代表农村的i指标值,bi代表城市的i指标值,ai/bi(或者bi/ai)代表城乡之间的差异系数,所以Xi值越大代表针对i指标的城乡之间的差异越小,反之,则城乡之间的差距越大。

二、TOPSIS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一)TOPSIS法的基本原理。TOPSIS法是一种距离综合评价法,通过测度各指标评价值向量与评价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排序。它的的优点在于利用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评价对象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且测度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可以假定这个理想解,即以2020年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作为理想解,通过测度各年份指标值与理想解的距离,从而确定与完全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距离。

(二)TOPSIS法的基本步骤。假设有N个评价对象,每个评价对象有P个评价指标,P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向量W=(w1,w2,…,wp),Xij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评价指标值。

STEP1:列出对N个评价对象的P个指标的数据矩阵A:

STEP2:指标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本文涉及的指标都属于效益化指标,即指标的数值越大,越靠近理想解,城乡差异越小。对A矩阵中数据进行规范化:

三、改进的TOPSIS法在重庆市城乡差异度评价中的应用

(一)子系统差异度的计算。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理想的状况不是消灭农村,而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本文以重庆市1999~2007年的数据资料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城乡发展需要达到的目标为理想目标值,即引入指标评价的最理想解Z+=(0.9,0.995,0.95,…,0.99)。应用TOPSIS分别求取城乡经济差异、居民差异、社会差异三个子系统的各年份差异度,(各子系统的指标权重见表1)。

Di+(经济)=(0.681,0.691,0.699,

0.742,0.722,0.557,0.655,0.676,0.619)

Di+(社会)=(0.417,0.428,0.568,

0.531,0.483,0.489,0.574,0.633,0.673)

Di+(居民)=(0.768,0.782,0.789,

0.815,0.842,0.848,0.845,0.859,0.878)

(二)城乡总体差异度计算。在城乡经济差异、居民差异、社会差异三个子系统的差异度基础上,差异度的最理想解为:(0,0,0),应用TOPSIS法计算城乡总体差异度:

Di+=(0.591,0.602,0.660,0.666,

0.600,0.648,0.663,0.698,0.705)

(三)数据结果分析

1、重庆城乡总体差异度比较大,并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重庆市确立为城乡改革试验区之后,上升的趋势明显减缓,这与重庆市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背景条件下进行改革是相吻合。在2004年差异度出现了一个低谷,主要原因是由图1所示的经济差异度和社会发展差异度的降低造成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以及收入差距的减小也验证了这一点。(图1)

2、重庆市城乡居民的差异度总体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处于上升趋势。重庆市城镇居民尤其是主城区居民与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贫富差距、人口素质等发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城乡居民之间的综合差异度会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进而促使城乡综合差异度处于较高水平。

3、重庆市城乡经济差异度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以及城乡三次产业之间的合理转化,这种较高的差距水平将会逐渐减小。

4、城乡的社会发展水平在波动中上升,总体差异度仍然较高。虽然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等保险向农村发展,但是相对于城市的发展速度还是相当缓慢。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秦寿康.TOPSIS价值函数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03.

[2]张颖超,卢艳.基于改进的AHP―TOPSIS法的和谐社会综合评价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8.

[3]陈鸿彬.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

[4]李岳云,陈勇,孙林.城乡统筹及其评价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5]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6.

[6]Hwang C L.Yoon K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1981.

[7]郭翔宇,颜华.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机制、对策[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8]杨建涛.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测度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篇11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篇12

一、内容栏目

本刊主要发表科学学、科技战略与政策、创新系统与集成、科技创新与创业、科技人力资源研究、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及经典案例研究等,省级以上软科学计划项目研究、学术论文和综述报告等优先刊发,旨在进一步促进省级以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

主要栏目为:战略研究(科学理论与方法、区域科学发展、创新系统与集成)、技术预见、产业技术创新、情报科学、科技管理、企业发展研究、数字人文等。

二、约稿细则

1.理论研究成果,上述内容的最新研究成果、典型案例、创新方法工作战略研究成果等,应具有原创性,引用重质率不得高于30%,思想新颖、观点鲜明、文字精练、数据可靠、图表清晰、论证严谨,符合学术论文刊发规范(包含准确的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省级以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金项目等课题号、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2.来稿字数一般应控制在1万字以下(不低于4500字),包含作者简介(即姓名、出生年、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和联系方式等要素,以方便编辑联系商榷稿件和寄赠样刊;发稿周期为50天。

3.为鼓励加强理论研究,凡优质稿件,经本刊专家编委会委员评审,均给予稿费酬劳,其中,省级以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金项目文章优先予以刊登。另外,期刊集团每年将定期评选优秀论文奖,并颁发证书。

4.凡着重于科技与经济宏观发展研究、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科技投入与科技金融研究、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科技预测与评价研究、农村科技与区域发展研究、产业技术政策研究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我国科技与河南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前瞻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原创性研究报告等优秀文章,除在《创新科技》刊登外,经本刊编委会同意,优先刊发于由河南省软科学研究会、期刊集团《创新科技》杂志社和河南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联合出版的内资出版物《研究报告》中,这是河南省唯一一本由三家机构和省会部分知名专家学者联合选稿编审的内部参考资料,以供决策层参考。

三、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