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50: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圆的认识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当我遇到书面问题时,拿出字词典查查就解决了;当我写作绞尽脑汁时,写作书给我提了个醒……我闲着时,书给我解闷;我伤心时,书帮我分担;我生气时,书让我懂事。总之书就是我的“私人助理”。
读了《木偶奇遇记》我知道了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读了《名人的故事》我知道了只要努力、奋斗就能成功。读了《爱的教育》我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
职业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凡事当遵循其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教育更是如此。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有着它的独特性。总结起来,职业教育的本质至少应该包含四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因材施教,三是科学管理,四是文化塑造。
以人为本,一是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以校为家、以教为乐、以师为荣的浓厚氛围。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有的学校让学生去担任班主任助理、校长助理,积极主动、科学民主地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就是极富创新的尝试,既可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参与意识,又可提高学生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这本身就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职业院校教师是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群体,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不同于普通学校的教师。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大致分为学术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对人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因此同一类型的教育往往难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种类型的人才,这就需要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明确的目标定位。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一定理论水平的熟练劳动者及各种实用人才为主。职业教育的定位决定了职业院校教师的下列特点:
一是非定向的特点。职业教育专业门类的繁多性与发展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非定向性。
二是“双师型”的特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既懂理论又有技能,既懂专业又有知识面,既会管理又善协调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从事此类教育的教师应该是集理论、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双师型”教师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能够将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教育学生。
三是成长过程的特点。教师的成长是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其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过程,也是作为职业人的教师从初任教师到有经验的教师,直至成为实践教育家的过程。
然而职业院校教师忙于应付繁重的理论教学任务,许多专任教师缺少行业一线的工作经验,实际操作技能缺乏,实践教学能力薄弱,职业院校的教师往往是其理论知识水平强于实践能力,甚至有个别的职业院校教师变成了纯“理论型”教师,完全失去了职业院校教师的意义,这样在教学效果上要大打折扣,教学质量也难以提高,学生求学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难以达到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符合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企业技术人员在企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动力。企业技术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企业决策,二是技术引进,三是自主研发。
目前,与我国北方相比,南方很多职业院校已经走在了校企合作的前列,学校聘请企业中的优秀技术人员到校授课,同时学校又向企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校企合作最终达到了双赢的效果。企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任教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企业技术人员掌握着当前专业技术领域最前沿的信息
作为企业的技术人员,需要做到与国内外市场的紧密联系,同时掌握当前市场的行业动态。例如汽车行业,由于近几年汽车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不断有新技术、新产品、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汽车专业技能人才需求旺盛,直接导致了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方面要紧跟市场趋势,摒弃陈旧落后的知识观念,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总是能够掌握最前沿的专业技术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
2.企业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企业技术人员在企业中经过多年的拼搏摸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种宝贵的经验财富正是职业院校学生所需要的,使他们能够顺利的完成从学生到社会需要的人才的转型,使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岗位的需要。
3.优秀企业技术人员的奋斗经历也可以作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模本
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但可以从企业技术人员那里学到专业知识,而且还可以了解如何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立志教育,给学生以希望,让学生懂得要想成功,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拼搏才能实现。
4.企业技术人员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传播者
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对于提高生产力和员工素质具有导向、凝聚、协调、规范、鼓励的功能。企业文化无形地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企业培养能够实现文化对接的未来人才,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渗透入教学,长期浸润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
5.企业技术人员可以把企业的场地、设备等丰富的企业资源带到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具有一些教学资源,但与企业里面的资源比较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企业技术人员的到来,不但可以解决职业院校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为职业院校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还可以把学生带到企业里面去,让学生到企业中身临其境的去学习。
参考文献:
1、应届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下岗失业人员、中高级技工、返乡农民工。
2、正在承担国家、省重点工程、科研项目的技术和管理的主要人员,未经单位或主管部门同意的;由国家统一派出而又未满轮换年限的赴新疆、西藏工作的人员;正在从事涉及国家安全或重要机密工作的人员;有违法违纪嫌疑正在依法接受审查尚未结案的人员;法律、法规规定暂时不能流动的其他特殊岗位的人员。
(来源:文章屋网 )
张幼仪名嘉玢,1900年出生江苏宝山,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生前曾任外语教师、职业经理,张幼仪一生情感都十分坎坷。
1918年,张幼仪生下长子徐积锴,同年徐志摩前往美国读书,次年徐志摩则转往英国伦敦;1920年,张幼仪前往欧洲与丈夫团聚,此时的徐志摩与林徽因坠入情网,并于1921年要求与幼仪离婚;1922年,张幼仪于柏林产下次子,并与徐志摩正式离婚;1926年,返回中国;1927年,在东吴大学教授德文;1928年,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1949年,移民香港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