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51: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研究性学习的结题报告形式多样,有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等,但基本格式大同小异,一般由标题、摘要、研究背景、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⒈⒈标题
标题是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在整篇论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标题名称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引人注目。题目要新颖,醒目得体,能准确表达研究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切忌“体会” 、“浅谈” 、“管见”之类用语,否则显得肤浅、俗气。⑵简练明了。标题字数要少,直奔主题,使人一目了然。若标题偏长,可增设副标题。⑶便于分类。标题要表明研究的主要变量,能看出研究内容的学科范围和课题类型。
⒈⒉摘要
摘要是课题研究的内容提要和研究成果的简短总结,能直接说明研究的问题、方法、过程和主要结论。使读者看了摘要后能了解结题报告的概况,以决定是否值得阅读全文。摘要撰写要短小精悍、准确完整、严谨流畅,一般不要越过300字。
⒈⒊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又称提出问题、前言、引言,这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 ,其重点是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说。引言的逻辑结构为:阐述问题的前后联系提出研究问题形成研究假说。其主要内容:⑴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阐述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未解决的问题及研究进展。⑵简介本课题的研究方法。⑶概述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⒈⒋正文
正文是研究者表达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的主体部分,在研究报告中占绝大部分篇幅。要求详细阐述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过程,说明产生结果的条件及相关因素,对一些不容易了解的地方要给予明确的解释。正文主要包括方法、结果和讨论三部分。
⒈⒋⒈方法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现的心理动机和探索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充分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构建,有利于塑造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勇于探索、敢于超越的学习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智能水平与实践能力。
一、课题实施的背景、意义
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提出新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而探究性学习则是扭转这种局面的一剂良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去对待新知识,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其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问题意识强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培养。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及推广价值
进行本课题研究的依据是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目标的确定不完全是由教师来决定,教师给了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权利和机会,同时,对于采取什么方式学习,教师也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本课题的推广应用在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改变了以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陈旧模式,其价值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积极探究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开创精神,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探索。亲身经历以探索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探索式学习,看重的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这同时也意味着把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运用,凭借这些知识让学生经历数学探索的活动,使他们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也锻炼了他们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2.研究学生在课堂中的合作交流。合作交流就是在学生与老师信息交流的同时,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易于与师生之间的沟通。他们有着本能的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有共同的语言,他们之间能踊跃发言、大胆置疑、敢于想像,能相互取长补短,从而培养其合作精神,产生一种同伴效应。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实施的过程及主要做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及研究过程
该课题的研究对象是2003年9月接手的初一年级学生。研究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2003年10月——2004年1月)课题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04年3月——2004年7月)实验探索阶段》。
第三阶段(2004年9月——2005年7月)课题验证总结阶段。
(二)具体做法
1.营造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氛围
营造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氛围就是指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对课堂产生安全感和愉悦感,从而真实地表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才能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将自己对数学的探究内化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和一种强的内驱力。要在数学课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善于激趣。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1.通过本课题研究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实验老师所带的学科在历次统考中均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2.通过本课题研究所教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3.通过研究,摸索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4.通过研究,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5.提炼并撰写出了相当数量的案例、心得和论文等。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本着认真、扎实、有效的原则,积极开展研究与实验,摸索了一些好的做法,也提炼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体会,为今后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资料和素材。
七、对课题的思考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贯彻启发式原则,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等教学思想的具体论,解决课堂教学统一施教,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考与学协调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得到真正实施。实践证明这一课题的探索是可行的,它确实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束缚,教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生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地位提升到主动学习的地位。这一课题的实施不仅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八、课题组织
黄强(中教一级)主要负责课题的组织和论文的撰写。
吴道明(中教一级)主要负责课题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胡学权(中教一级)主要负责课题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关键词:问题解决方法;学习者自主性;行动研究
Abstract
The ultimate aim of action research on learner autonomy is how to help learners to become more autonomous and better in language learning. The article reports an action research on fostering the students’ learner autonomy by using the problem-solving method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 interview and theclassroom observ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strategies such as task-awareness, attribution, input and output, motivation, analysis and deduction, self-belief, motivation and self-concept are quite strong, but their risk-orientation, self-awareness, asking questions, self-monitor, self-evaluation, self-monitor, reinforcement and co-operation are quite weak. It is also found that society; cultural psychology, language competence,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language learning materials influence the students’ learner autonomy. In order to foster the students’ learner autonomy, a series of class scaffolding activities are designed and used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for one and half a year according to Howard Gardner’s theory and Dr. Bilash’s Success-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 Model. The majo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ents’ learner autonomy is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ir language knowledge and skills are enhanced.
Keywords: problem-solving method, learner autonomy, action research
1. 引言
外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只是一个教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近年来,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从客体转移到了主体,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者在外语学 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作用已得到母语习得研究 和外语学习研究的证实。在贯彻“以人为本”和“终生教育”理论的大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 外语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培养“学习者自主性”(learner autonomy)的重要性。此外,不少研究 表明,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许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此,如何促进外语 学习者自主性以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外语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也是今后外 语教学的新趋势。
在国外,著名学者Benson(2001:111)围绕两个关键问题,即“与学习者自主性有关的实 践是如何促进学习者自主和如何提高语言学习的?”,把促进学习者自主性的方法归纳为以 下六种:第一种是基于学习材料的方法(resource-based approaches);第二种是基于教育技术 的方法(technology-based approaches);第三种是基于学习者的方法(learner-based approaches)
;第四种是 基于课堂的 方法 (classroom-based approaches) ; 第五种是基 于课程的方 法 (curriculum-based approaches);第六种是基于教师的方法(teacher-based approaches)。他同时 指出,到目前为止,许多与学习者自主性有关的研究大多基于反思和推理,很少有基于对数 据的系统分析的研究。因此,基于数据的行动研究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国内学者对“学习者自主性”的讨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徐锦芬等,2004),所 有学者都肯定了培养“学习者自主性”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自主学 习能力的培养途径。目前,国内对“学习者自主性”的研究主要介绍国外的有关理论知识,只 有一些研究者如:王笃勤(2002)、徐锦芬等(2004)开始探讨一些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证研 究。何晓东(2004)认为,今后关于外语“学习者自主性”(LA)的研究应过渡到以实证研 究为主,同时,应紧密结合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开展研究、讨论。综观国内外学者的研
究成果发现,对如何促进“学习者自主性”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大纲和课程设置、课堂教学
、外语学习环境、专门的策略培训、自主学习中心、多媒体辅助教学、远程教学等。 许多研究表明,“学习者自主性”与学习策略密切相关。“问题解决”是学习策略的一种形
式,是近年来国际教育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问题解决”要求教师为学生 创造具体环境,启发和激发学生独立提出探索性及求证性问题,形成多向思维的意识,寻找 在不同的条件下的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探索可能出现的多种答案。因此,“问题解决”是培 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
那么,学生在课堂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呢?任课教师如何发现这些问题 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呢?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探索学生英语学 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目的是促进外语学生的“学习者自主性”,最终的 目的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 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 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行动研究法产生以来,人们除 了公认行动研究法是一种扩展的螺旋式结构外,对于实施的具体步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本人主要采用六步骤模式。六步骤模式具体步骤为:预诊——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拟定 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1、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2、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 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 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
3、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 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
4、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 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5、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 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 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6、总结评价: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 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 释和评价。
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六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 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 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三是在整个研究过 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背景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级英语教育专业三个班级共91名学生,课程为《综合英语 课》,行动环境为实际课堂教学,使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英语教程》第 一、二册。执行者为本人。项目时间:2006年9月至2008年1月。
2.2 预诊
在2006年秋季学期初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虽然对综合英语教学很感兴趣,但是绝 大部分学生不能主动地预习和复习功课,不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不能按时提交作 业且正确率很低,没有什么学习计划,合作学习的能力差。根据学生的表现提出了一下假设
:绝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设,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访问与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
查和访问使用了张立新和李霄翔(2004)设计调查问卷和问题,抽样调查了26名学生。通过 问卷调查、访问和课堂观察,试图发现本项目研究者所教的学生在哪些方面自主能力欠缺, 哪些方面较强,发现其中的原因。课堂观察主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包括语言表现、对提 问的反应、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课堂讨论的情况等等。
表1问卷调查结果(按照均值从小到大排列)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整体能力较强项 学生在以下几方面较强(接近或超过4分):任务评价、归因、输入输出、分析推理等、自
我信念、动机,自我信念,自我效能。
(2)整体能力较弱项 从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学生在以下几方面有待加强(低于3分):冒险,自主意识,提问
,自我监察,自我评价,加强,合作。
(3)课堂观察和访问结果 为了探索以上问卷调查初步发现的自主能力差异的原因,我们进行了课堂观察和访问
,结果发现,社会、文化心理、语言能力、教学管理等因素会影响自主学习能力。
(4)确认问题: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社会、文化心理、语言 能力、教学管理、语言学习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策略没有得到全面均衡发展。
2.3 拟定总体计划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项目研究者基于美国学者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加拿大Bilash博士的“成功语言教学模式”,并根据英语教育 专业的特点,从备课、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语言吸收和巩固、语言的输出、形成性评价和终 结性评价等五个方面,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级设计了 一系列的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 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2.4 制定具体行动计划
第一步:建立个人档案,通过个人档案获得学生信息和对学生做出评价已经成为重要 的趋势。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及其策略和方法 等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同时,学生在其档案中可以进行比较,了解自身发展的进程。 为了了解和掌握所教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英语学习经历,项目研究者参照《多语和多元文 化的欧洲》(1997-2000)和《欧洲语言档案手册》(European Language Portfolio-Junior version)
,制定了每个学生的个人档案,主要包括语言通行证(Language Passport),语言传记(Language Biography),和语言档案(Language Dossier),主要用于让学生自我了解各阶段学习情况 和记录学生语言技能发展,供下一阶段学习或教学参考。
第二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项目研究者分四个等级(初 级:elementary, 中下级:lower intermediate, 中级:intermediate和高级:advanced)设计了语 言文字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数学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视觉 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乐旋律智能
( Musical intelligence )、人际关系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和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等七大类的课堂教学活动, 如:Getting to know one another, Biographical, Bingo, Idioms, Noticing, Roll the dice,A fu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ctivity,English songs, Teaching
activities, Dictation activities, Spring festival, The year of 12 animal signs, Jigsaw reading activities, Self-study in the computer center, Matching pairs activities, Home reading and retell
activities,Posters, Advertisements等。每个具体的课堂活动都有一系列的步骤构成。
第三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交替实施具体的七大类课堂活动,使学生从教师完全控 制逐步向学生自主地完成所有的课堂活动过渡,最终实现学生完全自主的完成任务。
3. 结论与讨论
我们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收集经过三个学期的行动研究教学效果,并得出以下结论:
3.1 个人档案
通过分析所教班级学生的三个学期的个人档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学生语言通 行证中的学习进步表格的填写上看,有44%的学生听、说、读、写等水平从A1-Grade 2 升到
B1-Grade 8, 有31%的学生听、说、读、写等水平从A1-Grade 1 升到B1-Grade 7, 有25%的学 生听、说、读、写等水平从A1-Grade 3 升到B1-Grade 9。这些数据表明,经过三个学期的课 堂教学活动,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第二、从学生语言通行证中的学 生跨文化的经历看,大多数学生从原来的不敢、不愿意与外国人面对面、E-mail、信件、贺 卡交流等方式交流转变到了愿意、敢与不同文化的外国人进行交流活动。第三、从学生的语 言传记来看,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方法和策略得到了极大的转变,在语言学习方面 的进步也非常显著。第四、从学生的语言档案来看,学生不仅积极参与具体的七大类课堂活 动,而且在课内外都能够组织和运用这些课堂活动,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扩展。
3.2 课堂学习记录
从课堂学习记录可以看出,从第一个学期的第三周开始,85%以上的同学能按时预习和 复习功课,并积极参与老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合作学习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79%的学生 能按时提交作业。
3.3 考试成绩
从三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看,所教的三个班级综合英语成绩平均分比同级别同类专 业的班级高了7分。
3.4 调查问卷
从三个学期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学生在冒险,自主意识,提问,自我监察,自我评 价,加强,合作等方面得到了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3.5 反馈练习结果
从每次上课后的反馈或反思的练习结果看,87%的学生成绩都达到良好以上,对课堂 活动的评价和任课教师的评价也比较好。
3.6 存在问题
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行动研究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计划周密、 教学设计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大部分同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专业技能得到了训练和 加强。对教师来说,行动研究中学与教、教与研的互动,提高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水平。
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男女授受不亲”思想的影响下,如何使男女学生融入 到同一个课堂活动中?组织小组活动过程中如何监督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检测设计的课 堂活动的难度?仍有 7%左右的同学各方面进步不大,这些同学大都性格内向,语言能力和自 控能力差,大多不愿意参加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不积极主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内外作业,
如何培养这些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等。这些问题为我们下一步的行动研究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Barbosa, I. & Paiva, M. Action research: a way to teacher and learner autonomy? [A] In F. Vieira, M. A. Moreira, I. Barbosa & M. Paiva (Eds.), Pedagogy for autonomy and English learning: Proceedings of the 1st conference of the working group – Pedagogy for autonomy [C]. Braga: University of Minho, 2002.
Benson, P.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 2001.
Burns, A.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CILT, European Language Portfolio for Adult and Vocational Language Learners, retrieved from cilt.org.uk/qualifications/elp/adultelp.htm on November 14, 2007.
Smith, M. K. (2002) 'Howard Gardner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encyclopedia of informal education,
infed.org/thinkers/gardner.htm. Last updated: December 28, 2007.
Wallace, J. M. 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华维芬. “学习者自主”探析[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何晓东. 国内自主英语学习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外语界,2004,(4):10-14.
兰昌亲,曾洁. 对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思考[J]. 外语界,2004,(4):24-30.
彭金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问题研究[J]. 外语界, 2002,(3).
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魏玉燕. 促进学习者自主性:外语教学新概念[J]. 外语界, 2002,(3).
辛自强. 问题解决研究的一个世纪:回顾与前瞻[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
2.在英语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主,“知识”在教师那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单向“求学”,是知识的接受者;研究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负责完成,它赋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同时也承担达到目标的义务。
3.英语教学偏重于学生通过记忆、练习、重复等方式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达到简单应用的目的;研究性学习重视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4.英语教学活动一般在课堂上进行;而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不局限于课堂,它根据问题的需要走向开放的社会,向社会索取知识。5.英语学科教学的评价方式一般是以分数为手段的标准化考试;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一种综合的、定性的方式,它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活动以及体验为依据。
二、英语研究性学习与英语学科教学是有联系的
从我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来看,1.课题的提出基于英语教学,根据学科教学内容中的问题、方法、规律等提出探索性课题。如:英语语法学习和词的用法总结,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不同,英语学习方法的研究以及从教学内容延伸出的课题等。2.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运用已学英语知识查阅因特网上、图书馆中的大量英语材料;运用英语与外籍人士交流,对他们进行调查访问。3.学生运用已学的英语知识完成部分课题的结题报告。4.在答辩过程中,课题组学生得运用英语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阐述。
三、如何进行英语研究性学习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实施计划
1.课题:(1)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异同(2)美式与英式英语的不同(3)英语学习方法的研究(4)东西方身体语言的异同(5)讲英语国家的概况(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6)汉英句子结构的异同(7)语法的学习和词语的用法总结(8)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目标:(1)增进学生对西方国家政治、历史、人文、地理、餐饮文化、风俗习惯等的了解。(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英语基础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探索创新精神。(4)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群体意识。(5)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意识。
3.计划:第一步:选题以及论证阶段四周时间第二步:资料收集阶段十二周时间第三步:结题阶段六周时间第四步:成绩评定阶段四周时间第五步:总结与展示阶段三周时间
4.预计到的障碍:(1)缺乏资料来源(2)对西方文化无亲身体验(3)在遇到困难时可能出现畏难情绪(4)指导教师是否具有驾驭能力5.对策:(1)指导学生查询资料,利用因特网、图书馆、报刊杂志等查找所需资料。(2)近可能多地联系外籍人士,对他们进行调查采访。(3)注意研究过程中反映出的情况,及时调整计划,针对问题借鉴他人经验及时解决。(4)加强理论学习和方法学习。
【摘 要】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网络环境下得以实现。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内容问题化、学习过程探究化和学习活动网络化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重视学习任务的设计、学习组织形式的设计、学习基本步骤的设计和教师指导策略的设计。
【关键词】 网络;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1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在运用网络优势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学生在教师指导与支持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是比较适合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网络能解决研究所需的大量资源,能帮助学生建立小组协作,能使教师实现个别化异步指导,能使学生与校外专家、研究者建立有效、快速的联系,能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网络环境下得以实现。具体表现为:一、网络技术有利于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理想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这类技术为学习者主体地位的落实、学习主动性的激发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与行为方式的基础。二、网络信息资源的海量化较好地解决了研究性学习材料缺乏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如何使用、发挥其作用的问题。三、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和强大的检索功能,使得学习者可以更为高效地检索有关信息,并获得信息判断、筛选等能力的锻炼,从而有效保证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四、网络的交互性为研究性学习者提供了更为开放的互动对话环境,并使每一个独立个体的话语权得到尊重,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现实。五、网络的超时空性,迫使课堂格局发生质的变化,学生能够实现弹性更大的自主学习,教学民主有可能发展为必然。
一、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网络只是环境,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1. 学习内容问题化。根据各学科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由教师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研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2. 学习过程探究化。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它的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学习过程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
3. 学习活动网络化。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习惯。
二、网络环境下研究性教学的设计
1. 学习任务的设计
(1) 解决问题的设计。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主题式研究性学习方式,选择与儿童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表达交流成果。教师通常提供一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者内外部世界的积极互动,养成属于他们自己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真正把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行为习惯。
(2) 真实性任务的设计: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提倡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选择真实性任务。真实性的任务可以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习者用“真实”的方式应用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他们是相关的和有意义的,这也是维持学习动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2. 学习组织形式的设计
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通常有个别学习、小组学习、群体学习几种,小组学习是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的较好组织形式。实践显示,学生在具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小组中学习,其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班级组织形式。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每组3-6人。各合作小组在选择研究问题时,完全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决定。各小组研究课题互不重复,其成果丰富多样,经交流展示,将拓宽同学的视野。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讨论研究方案、分配研究任务、收集整理资料、参与实践活动、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等。在研讨交流阶段,合作小组或对自己的成果补充内容或征求别人的意见,或对别人的成果提出建议,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启发、交流补充,各抒己见,使每个小组的成果更完善。
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良性机制,将传统教学的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3. 学习基本步骤的设计
在实践中,我们对基于网络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第一部分:激发兴趣,确定研究的范围
活动目标:一、小组成员商议确定本组的研究范围,确定本小组研究的课题方向。二、学会用搜索引擎,用网络寻找信息。三、小组成员确定个人所承担的主要任务。
主要活动计划:一、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二、学生参与后,让其自行组织成各个活动小组,推选出组长。三、学生学会用搜索引擎,进行网络搜索。
第二部分:进一步收集信息,澄清问题
活动目标:一、学生学会对资料的检索与分类,粗略整理搜集的资料。感受到网上收集资料的乐趣,主动参与探索问题、研究问题。二、学生学会在BBS留言,自己的观点。三、引起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注意,激发严谨地研究问题的热情,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愉快。
主要活动计划:一、各课题组在课题文档留下课题的初步研究方向。二、学生网上收集、摘录、保存网上的信息资料,并对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还可对网上的信息、资料进行筛选,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三部分:制定课题方案
活动目标:一、撰写各小组课题的开题报告。二、展示各小组课题的课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主要活动计划:一、教师指导开题报告的基本样式,提供有关学生所做的研究报告供学生学习参考。二、学生学习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在公众场合(现实与网络)展示开题报告,听取大家的意见,进行改进。
第四部分: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活动目标:一、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并着手实施。二、学会调查、记录、采访,进一步细化整理各类相关资料。三、培养学生执著精神,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主要活动计划:一、实地考察访问有关研究的内容。二、访问有关部门,听取专家的意见。三、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分析。四、指导学生拓宽思路,通过更多途径获得有关知识。
第五部分:撰写结题报告
活动目标:一、完成结题报告和研究性学习的体会文章。二、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习惯。
主要活动计划:一、确定结题报告的框架及所需资料。二、撰写结题报告和活动体会。三、将结题报告上传给网上的指导教师,请求指导。四、汇总各方面的建议,修改结题报告。
第六部分:结题与总结评价
活动目标:一、举行结题活动,展示研究成果。二、宣传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校更多的学生和老师加入研究性学习的队伍。
主要活动计划:一、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结题报告、课件的制作和展示。二、把有关论文和活动体会及活动记录制作成网页,进行网络展示。三、进行论文答辩。四、组织汇报活动,向全校师生汇报。
4. 教师指导策略的设计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常要求学习者自己决定解决问题的策略,而教师可以帮助学习者最大限度地使用自己的认知资源和知识,作出适当的决策。
其次,教育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有必要事先告诉学生,还要通过讲座或其他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如何确定适合本小组的研究课题、如何进行人员分工、如何确定开题报告和课题研究方案、如何收集、分析和处理相关资料、怎么进行研究活动来得出结论、怎么表达和交流研究成果等等。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只能简单说明,不要用教师的思路固定住学生的自由研究,也不能盲目统一要求,以免失去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再次,在研究性学习开展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动员,通过向学生讲解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了解以往国内外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成功案例、邀请教育专家结合目前大多数人关注的教育问题为学生们进行讲座,目的是开阔与拓深学生的思路,为研究性学习实施阶段自主选择课题做准备。
2.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施阶段
第一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们结成结构合理的课题研究小组,所谓结构合理是指在小组内部每个成员都担当起适合自己的角色(如联络员、记录员、检查员等),都可以取长补短,加强小组的整体工作能力。
第二步,学生在选择自己研究的项目时,教师要加以关注,使其所选既科学又可行,并具备创造性。
第三步,定题后,学生结合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和相关知识与研究方法,再根据选题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这可以使课题研究更有目的性、计划性。
第四步,进行开题报告。各小组派一人陈述本组开题报告———课题的由来、意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所选择的研究方法、计划进度及人员安排。由教师与学生组成的评审组根据各组陈述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2.在英语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主,“知识”在教师那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单向“求学”,是知识的接受者;研究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负责完成,它赋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同时也承担达到目标的义务。
3.英语教学偏重于学生通过记忆、练习、重复等方式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达到简单应用的目的;研究性学习重视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4.英语教学活动一般在课堂上进行;而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不局限于课堂,它根据问题的需要走向开放的社会,向社会索取知识。5.英语学科教学的评价方式一般是以分数为手段的标准化考试;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一种综合的、定性的方式,它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活动以及体验为依据。
二、英语研究性学习与英语学科教学是有联系的
从我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来看,1.课题的提出基于英语教学,根据学科教学内容中的问题、方法、规律等提出探索性课题。如:英语语法学习和词的用法总结,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不同,英语学习方法的研究以及从教学内容延伸出的课题等。2.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运用已学英语知识查阅因特网上、图书馆中的大量英语材料;运用英语与外籍人士交流,对他们进行调查访问。3.学生运用已学的英语知识完成部分课题的结题报告。4.在答辩过程中,课题组学生得运用英语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阐述。
三、如何进行英语研究性学习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实施计划
1.课题:(1)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异同(2)美式与英式英语的不同(3)英语学习方法的研究(4)东西方身体语言的异同(5)讲英语国家的概况(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6)汉英句子结构的异同(7)语法的学习和词语的用法总结(8)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目标:(1)增进学生对西方国家政治、历史、人文、地理、餐饮文化、风俗习惯等的了解。(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英语基础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探索创新精神。(4)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群体意识。(5)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意识。
3.计划:第一步:选题以及论证阶段四周时间第二步:资料收集阶段十二周时间第三步:结题阶段六周时间第四步:成绩评定阶段四周时间第五步:总结与展示阶段三周时间
4.预计到的障碍:(1)缺乏资料来源(2)对西方文化无亲身体验(3)在遇到困难时可能出现畏难情绪(4)指导教师是否具有驾驭能力5.对策:(1)指导学生查询资料,利用因特网、图书馆、报刊杂志等查找所需资料。(2)近可能多地联系外籍人士,对他们进行调查采访。(3)注意研究过程中反映出的情况,及时调整计划,针对问题借鉴他人经验及时解决。(4)加强理论学习和方法学习。
6.预期成果:(1)总结报告、调查报告、论文、心得体会等(2)按照实施计划进入选题以及论证阶段,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研究课题,由课题指导组进行分组,此时课题组的学生和教师已打破了原来教学班的界限,如:我指导的课题组“东西方餐饮文化的异同”由来自同一年级四个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课题组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写出开题报告,课题指导组进行开题评审工作。(3)资料收集阶段。该阶段是整个研究性学习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在每一次活动前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填写好活动安排表。每次活动之后作好记载,学生互相交流心得体会。(4)结题阶段。作为指导教师应开设讲座,让学生懂得撰写总结报告、论文、调查报告等的格式,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工合作写出结题报告初稿,交各小组讨论,对初稿加以补充、修改、完善,最后定稿。(5)成绩评定阶段。首先根据课题组的开题报告、活动资料(包括笔记、资料、照片、活动情况记录、阶段总结等)、结题报告、小组答辩情况,由评审组打分,然后课题小组再根据得分情况、参考小组成员在整个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出小组成员的等级。(6)总结与展示阶段。学生对自己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活动情况进行反思、总结,互相交流学习,并展示研究成果,必要时邀请家长参加。 四、实施英语研究性课程的体会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处于中心地位。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学生才是整个活动的中心,教师在很多情况下是以协调者或协助者的身份出现,协助学生解决他们在活动中遇到的麻烦。
2.教师不再是权威,对教学内容不再具有垄断。不是教师说的就是标准答案,课题所需的各种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很多知识已经超出了教师的专业范围,如本课题中涉及到的烹饪、营养等。
3.教学方法不像课堂教学那样有较为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它更具有灵活多变性。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研究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缺乏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师。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普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构建起高师院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育学》是高师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选择该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影响到更大范围内的师范生,促使各学科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积累经验、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为将来任教奠定基础。
一、研究性学习概念界定
一般人们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广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狭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是为充分展开“研究性学习方式”所提供的有计划的、相对独立的学习机会。
本研究中,笔者将高师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来理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社会及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去建构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
(一)研究性学习前期准备
学生们由于长期处于接受式学习的思维定式中,所以在首次接触研究性学习时,很可能会表现出困惑、茫然和无所适从。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需要通过讲座等形式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作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实施过程和方法
第一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职责分工。
课题研究组人数一般以4~8人为宜,便于合作与集中。组员在小组中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负责不同的研究任务,此外还要有不同的职责分工,例如,负责记录研究进展和活动情况的“记录员”、负责小组与教师以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的“联络员”等等。
第二阶段: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教师指导学生要注意选择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这是学生选择既有价值又适合自己的课题的必要条件。
第三阶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制订的是否合理决定了课题研究效率的高低。研究方案应包括课题的名称、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实施步骤与进度、成果的表达形式、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在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课题内容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法。
第四阶段:进行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组成评审小组,所有课题小组参加。第一步由小组汇报:课题的由来、课题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计划进度及人员安排;第二步由评审小组和全班学生对其开题报告提出质疑,小组成员针对问题进行答辩;第三步是评审小组评议,综合各方意见,决定能否开题;第四步是向各组提供修改意见,组织学生丰富和完善其研究方案。
第五阶段:小组实施课题研究。
在本阶段,学生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展研究,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整方案,使课题得以完成。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进行分工合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开展调查、走访专家和有经验的实际工作者等方法收集相关方面的教育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判断信息的真伪,识别信息的价值;将资料整理、归纳,使其条理化、逻辑化;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六阶段:成果交流,结题报告。
学生将本组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课题研究报告发表在网上,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审,同时,各组可以在对别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质疑和评论中进行充分交流。
在成果交流之后,召开结题报告会。由每组汇报人员在限定的时间内简要汇报开题后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以及在研究中的体验与收获。
(三)总结评价
研究性学习评价在研究性学习中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关系到研究性学习意图能否实现。对高师院校学生实施教育学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应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多视角化、评价全程性、评价激励性原则,在研究性学习的前、中、后期进行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研究性学习以研究问题为目的,没有死板的教材制约,这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更多的创造空间。从研究问题的提出,资料的获得,到研究结果的得出,都突破了原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由学生自己完成,注重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注重研究过程。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改变以往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或信息分发者,更应是学习共同体中的参与者与帮促者。教师“对”学生的师生关系将转换成教师“与”学生,甚至可能是“伙伴一伙伴”的关系。
2、以协调组织为主要方式
研究性学习特别要强调组织管理。学生的活动带有很大的流动性、自主性和灵活性。教师是研究过程中的组织管理者,一方面保证学生的研究工作不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掌握学生的活动动态,还可以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所得,研究性学习集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于一体,指导教师要协调各学科老师对学生研究工作的支持,教师应是研究过程中的协调者,学生要外出调研,要走向社会,他们没有经验,没有社会阅历,调查时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时需要教师出面帮助解决。
3、以促进发展为最终目的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反思活动。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其对新、旧知识的反思,促进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迁移。教师不再完全是教学的发起者和控制者,而在更大程度上作为学习者的伙伴而参与到沟通活动中,并在其中促进学生勇于实践探索,要通过对问题诸要素的分析、学生内部准备状态的诊断,帮助学生从“困惑”到“问题”,从“问题”到“课题”。认真追踪研究活动的进展,根据学生遇到的具体困难,或提供各类咨询、或安排相应的技能发展、知识深化活动。
二、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实践的有效性
1、从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上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突破
实践性的基础在于实践活动本省具备的科学性,在高中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要实现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先要处理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探究的阶段目标,本着循序渐进的培养原则,可根据能力发展来具体定位阶段目标,在初级阶段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根据《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提出问题、围绕问题收集信息;发展阶段培养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应用信息技术工具主动获取、选择、整合、加工信息的能力,在高级阶段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能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突出研究的实践性
首先要保持学习活动空间、学习途径、学习结论开放,教师主要起组织、关心、指导和评价作用。学生主动选择课题题目,课题方案的设计、实施、解决以及课题结题报告,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组织学生研究课题,可以围绕某个专题组织多方面或跨学科的知识,以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加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例如网上购物、网络诈骗、垃圾邮件等,特别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其次在研究中,注重实践性,对计算机硬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计算机硬件方面的课题,对网络比较熟悉的同学,可以就网络文化进行研究。让学生从校园到走向社会,通过网络、图书馆、报科电视等媒体,走访社会有关部门、单位,采访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等多种途径学习,学生在开放情境中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小组合作与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沟通,以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注重学生研究过程及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自身体验与收获。学生自主研究的研究课题,要能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资料,加工处理信息,学会以恰当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结题报告。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提炼,确定总结的内容,撰写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选择课题研究过程、成果中的精华,展示宣传研究成果。
三、实现研究性学习效率提升的有效性
1、注意研究性学习兴趣与深度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条件要求相对更高一些。它将整个探究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研究性学习者通过亲历实践,尝试与他人交往和合作,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因此研究性学习具有一定的时间维度、理解和研究的深度,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兴趣等内在学习动机更高,需要学习者具有更高水平的学习策略和技能,有更强的学习意志自控力以及较好的信息素养能力,同时还要求教师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等,需要更高的物质资源保障。这样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结果才会有价值。
2、注意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和指导性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为构成元素,在内容上、形式上、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具有开放性,但是学生又是研究经验不足,组织协调能力尚欠成熟的群体,如果太开放而疏于管理,必定影响研究目标的实现,而且很有可能失去研究、探索过程中的意义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如果管理太死,开放不够,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对于项目能否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性学习必须有教师的具体指导,这种指导包括研究途径和方法方面,包括研究性学习理论方面,也包括具体学科知识方面。同时,学生探究性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液需要长期有序的训练。
3、注意研究性学习中的有效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0―0083―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发展,研究性学习已成为了高中阶段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但在农村高中,由于师资紧张、观念落后等许多原因,仍有许多地方不能开展研究性学习,有的即使开设了,也没有专职教师指导,形同虚设。尤其是一些政治教师对其不够重视且缺乏引导性,使学生丧失了对学政治的兴趣,至于研究和探索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下面笔者就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农村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客观要求
1.政治课教材明确提出的教学原则之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明确指出,教学要密切联系国际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这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上,要求要使学生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提高适应时展、社会进步和社会实践的能力。这些教学目标为教学提出了一个明确要求,使理论联系实践原则能够得到真正贯彻执行,注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政治课教材的每一个教学基本要求中,在联系实际比较紧密的一些重点内容上,均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从而非常明确地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效地鼓励和引导。
2.深化政治课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农村高中,课改程度不如城市,在政治课教学中,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方式还很普遍。政治课的教改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学习方式要有所改变,以创造性学习取代维持性学习,以参与性学习代替被动式学习成为一种必然,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农村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而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恰好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它的实践性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性学习在农村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课堂内开展研究性学习。
(1)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教材,就教材内容形成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发现问题。教师不给提纲和思考题,学生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想象力。
(2)提出问题。学生在自学、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其问题可能是对概念、原理和针对社会现实提出的问题,也有可能是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甚至是与教材内容较远的。或者出现的问题是:学生提不出问题,这时该怎么办?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验证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可让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解答自己同学的疑问。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可参与讨论,但只是参与者、合作者、服务者、引导者,教师可有目的地将讨论的问题引导到课文内容上来,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答疑解惑,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当学生仍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适当指点。
2.课堂外开展研究性学习。
(1)研究性学习实施类型课题型。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某一问题,特别是农村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开展研究,如“农民收入情况调查”等。
(2)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有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全班合作研究等形式,以小组合作研究方式最为普遍。
(3)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
准备阶段(进入问题情景阶段),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有何意义”、“如何开展”等,把学生带入研究性学习的情境中。
了解学生情况: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等,以便于组织和协调研究的力量。成立合作研究小组,包括研究小组成员名单,小组成员的分工,确立指导教师等。
课题立项:学生申报学科课题,教师筛选,课题确立后即可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包括课题名称、立题依据、研究目标、预期成果、课题实施计划等。本阶段是实践体验阶段,可用科学方法动手实验或进行社会调查。
一、农村高中研究性学习优势
农村高中研究性学习与城市学校相比,实验室条件没有城市的好,如没有3D打印机、基因测序室、植物组织培养室、丰富的网络资源等,但农村也有研究性学习的独特优势:农村有着丰富的地域优势: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蕴含着丰富的资源,这里有古老浓厚的乡土文化,有迅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在这里遍地开花,产业结构形式多样,自然物种丰富,民俗风情各异,这些都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内容。其次农村高中生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熟悉农村。农村学生淳朴,能吃苦耐劳,对学习执着,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较强,农村的学生,对农业、林业、渔业、家畜饲养、种植养殖业十分熟悉,甚至有的人还非常精通,本身就是行家里手。只要我们抓住农村研究性学习的这些优势,因地制宜,因人而宜,联系生活实际,注重生活经验,身边小事,科学选题,同样会将农村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我们在指导研究性学习方面,认真调查研究当地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科学制定研究课题,积极实施研究计划,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如根据渭源当地农作物种植的实际,确定了《小麦、柴胡、马铃薯两年三茬套种试验》,此课题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主动划出地让同学们做试验田,通过两年的精心实验,取得了良好收成,并在当地推广。《地膜覆盖甘草人工种植的对比试验》将野生甘草4~5年成材入药的年限缩短为2~3年,此研究成果获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二等奖。《探究不同土壤对小麦发芽的影响》通过不同土壤对小麦发芽的影响的研究提出了用城市垃圾做肥料变废为宝的应用前景,《纯木质悬臂拱桥――渭源灞陵桥承重探究》通过对渭源灞陵桥承重探究,展现了劳动人民无限的智慧和力量,两项作品获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二等奖。《渭源县地方文艺形式调查》通过走访、资料查阅等方法对渭源县地方文艺的各种形式进行搜集、整理、汇总,为挽救渭源古老传统的地方文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上这些课题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到了知识,而且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可以看出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存在城市优势和农村优势问题,只不过是研究方向角度不同而已。
二、农村高中研究性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方面
(1)对研究性学习只是政策方面的宣传介绍,没有系统深入地研究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依然流于形式,只是在相应学段结束后,学生填一张学分认定表直接由教师给出该生该学段研究性学习的学分,未将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2)没有组织过选题、开题、结题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及研究性学习开题、结题报告会。
(3)办学条件不足,实验设备、网络资源、图书杂志等资源不足,且班额大,不能切实有效地进行研究性学习。
(4)教师教学任务重、课时紧张,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5)仍然以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手段,没有出台鼓励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政策,导致教师对活动的关注度、参与度、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对学生提供的有效帮助少。
2.学生方面
(1)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没有问题可探究;学生不会撰写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研究性报告、不会科学地设计实验、不能够及时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等;没有养成动手实践、及时总结收集整理资料的习惯。
(2)学生从小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探究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思维不够活跃,不善于或不敢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观点;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总怀疑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怕遭别人反对或讥笑。
(3)查资料的途径少甚至不会查阅资料。
(4)学生合作意识不强,参与意识淡薄,不愿意与别人合作。合作与讨论意见不统一时,认为争论浪费时间或没有时间参与讨论或认为没有必要讨论等。
(5)学生虽然对研究性学习兴趣浓厚,劲头也足,但由于学生文化课学业负担重,每天陷在题海中,课外实践活动少,没有时间进行研究性学习。又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及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研究性学习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6)大部分农村学生是寄宿生,信息来源少,很少看电视、接触网络,知识大多来源于课本,对课本以外的知识接触少,因此知识面窄、眼界不开阔。
3.家长方面
有些家长不了解研究性学习,甚至怕影响文化课学习,不赞成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有些家长怕学生上网浏览不健康的内容,不赞成学生使用网络资源等。
三、农村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对策及建议
1.学生有时间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校按国家课程标准和省上的各科教育意见指导书,安排开设课程,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如甘肃省教育厅规定:双休日不准补课。这样使学生有时间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阅读书籍;学生有时间走向社会、走向农村、走向工厂、走向自然;有时间干一些属于哪个年龄段孩子自己想干的事情,自己能干的事情,享受一下那个年龄段的乐趣;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体验感悟一些课堂、书本、教师讲授中学不到的东西。
2.学生会进行研究性学习
高一级学生一入学就进行有关研究性学习方面的专题讲座或播放光盘或印发详细资料,使学生一入学就了解研究性学习,会选题、研究、撰写结题报告、搜集整理资料等,就开始进行研究性学习,使研究性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保证高中三年研究性学习15学分的落实,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3.学生有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加强学校信息化资源及其它学习资源(如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的建设,按全国教育信息化要求,建设好“三通两平台”,提供信息资源。可在宿舍楼、教室接上因特网,方便学生查阅资料、也可尝试一周开一节信息资源课,让学生查阅一些资料或者看一些视频资料,以补充家庭学习资源不足的情况。延长学校图书室、资料室的开放时间,同时安装电子阅览室便于学生查阅资料。
4.教师乐于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校制定出台鼓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政策,把教师的这部分工作计入工作量,肯定他们的这部分劳动,调动教师研究和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5.及时交流评价激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以班级或指导教师指导的项目为主组织研究性学习的开题、结题活动。研究性学习评价中开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学分记录系统》,构建学生个人、学习小组组长、班主任、辅导教师的多元评价体系,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中既关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更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既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又强化评价的导向、激励、诊断、调控、反思、发展等多种功能,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己。
6.高考录取参考研究性学习
目前,一些学校不重视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原因,是对学校的评价仍然以高考升学率为唯一标准,导致学校不重视研究性学习,对研究性学习没有安排充足的时间和经费,其次与领导的认识水平思想观念有关。但应试能力和考试分数替代不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考为导向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机制没有完全改变的情况下,通过高考录取参考研究性学习,倒逼学校、家长、学生重视研究性学习,不失为良策。如果能把研究性学习的成果纳入到高考录取中,从制度上形成像抓高考一样抓研究性学习,破除简单的、单一的以文化课成绩评价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标准,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校、学生、老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这项工作就能够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二、案例
《嘉善高级中学高一(12)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1、自由选题,充分发挥班级的集体作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同样可以要说,好的选题是研究性学习成功的一半。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如何让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活动有个正确的认识,并投之以热情,是至关重要的。开始时,指导教师作好正确引导,进行全班动员,并尽可能让家长参与,宣传开展这门课程的意义和要求,介绍省内外其他兄弟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一些成绩、经验和成果。组织学生收听学校根据总课题的需要聘请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作的专题讲座,了解有关知识背景、信息,以及一些有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向班级学生作一些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研究成果固然令人眩目,但它总是和艰辛并存的,让学生明白,只有加强学习,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悉心钻研,勇于实践、探索,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让各位同学充分发挥自主性,进行自由选题,选题时尽量与本班同学保持一致。
经过前阶段的有关介绍、指导,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知识,查找相关资料,自由提出研究课题,并填写《研究课题申报表》,班主任汇总。情况表明,学生提出的课题范围极为广泛,涉及到社会、政治、天文、体育等各个领域,针对此实际情况,指导教师在进行了归类分析后,进行了研究讨论,确定了下阶段实施方案。
2、科学分组,发挥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
由于是首次开展研究性活动,学生提交的课题很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筛选、整理、归类、合并,最后确定了7个子课题,分别为:《魏塘镇街头小吃的调查与研究》、《关于中学生消费的调查》、《修正液成分及对人体影响选题》、《西塘旅游资源的探索与展望》、《嘉善三所高中校园文化的研究》、《魏塘太阳能的利用的调查与研究》、《体育运动与物理知识》。这样,既避免了选题的盲目性,而且促进了课题的趋同性,有利于课题的实施。作为指导教师,为实现我们的管理职能,在班内再次进行了相关指导,同时正确协调了同学的课题分散性,实现相对集中。接着让学生第二次选题,同学们在相互讨论、彼此了解后,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课题,然后我们根据同学的特长及能力,进行了综合协调,尽量一组里各方面的人才都有,最后将全班51名同学分为七组。分组后,各小组讨论,推荐了组长,并在组内进行了分工,落实好谁负责上网检索相关资料、谁担任材料整理任务、谁担任公关员、谁负责撰写论文、谁负责打字、谁负责摄影等。
同时各小组成员进行了对本课题的构想、实施方案的商讨,组长听取了各组员的意见后,最终确定本小组的具体研究方向、内容。如《魏塘镇街头小吃的调查与研究》小组经讨论后,觉得本小组课题应是针对街头小吃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对管理方面、市容市貌方面、环境卫生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又觉得课题较大,涉及面广,要完成它似乎有一定的困难,但这一问题又是当前嘉善县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嘉善县目前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在小组成员彷徨之时,指导教师给予了必要的帮助,肯定了同学们的想法和能力,共同探讨开展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式与策略。该课题小组的研究内容、方面初定为:魏塘镇上目前小吃店早点车的种类、分布现状,小吃的消费者类别;小吃的品种、式样;同时研究、调查街头小吃的社会需要和制作原料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当前对街头小吃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的优劣和可行性、合理性;哪些小吃目前最容易造成危害等方面。该课题小组内的分工:组内成员根据调查的对象、自己的兴趣及优势进行自由组合、选择,明确了各自在活动中的具体任务:如联系、提问、记录、拟卷、打字、拍照、录像、录音、统计等。
又如《中学生消费的调查》小组,小组成员在讨论具体实施时,觉得从何处下手有意见分岐,在十字路口,我们指导教师又参与了进来,与课题组成员一起拟定内容、方案,初步把范围圈定在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目的、消费手段、中学生消费的经济来源、家长商家对中学生目前消费的看法等方面,研究方式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口头实地采访等。
再如《体育运动与物理知识》课题组经指导圈定研究方式为实验、查阅相结合,重点研究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投掷”(结合物理学科中的抛体知识)、“排球”、足球中的“香蕉球”、“拨河比赛”中决定胜负的因素,跳高的原理等……
3、研究过程中,各小组互相取长补短
各小组在研究方案、研究内容确定后,就按计划分头进行了研究活动,首次活动后,我们组织各小组在班上进行了总结,总结活动中的得与失,对碰到的困难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访谈调查时,都或多或少地碰到了一些不很合作的调查、访谈对象。以《魏塘镇街头小吃的调查与研究》课题组较为典型,由于他们接触的是“小吃”的消费者(有上班族、打工族、学生)和生产者, 面广人杂,尤其是一些生产者,似乎都不乐意接受访谈,甚至进行驱赶,同学觉得很尴尬,对此,我们指导教师及时给予了分析与帮助。教给他们进行调查访谈的一般程序和技巧:①注意采访的时间,切忌在顾客吃兴正浓时提问;具体采访某一顾客时要节奏紧凑,不能耽误其时间(按心理程度,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②讲究采访的语言,做到文明礼貌、谦逊得体,要学会说“对不起”、“能否打扰您一下?”、“刚才耽误了您的宝贵时间,实在抱歉”、“非常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等交际口语。③改变问卷的形式,将常规情况下直接发给顾客填写的做法改为“学生提问——顾客回答——学生填写”的形式,以减少对顾客造成的其他不便和麻烦。④增强问卷或谈话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问题的排列要遵循同类组合、先易后难、先次后主、先一般后特殊、先封闭后开放的原则,从而让被访对象很乐意配合回答,以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在以上基础上,我们指导教师和该课题组成员商讨了下阶段的实施内容、操作方案:由成员分组分别到防疫站、工商所、环保局、城建局、卫生局、人民医院、街头等再次进行采访、调查。
这样,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不断实践、探索、碰壁、修改、再探索,指导时有面又有点,既面向全班又突出重点,同学们经常了解邻组的进程,互相取长补短,从而加快了各组的进展速度。在活动中段时恰逢2002年3月23日在嘉兴市开展市校研究性学习阶段性成果展示,本班课题《魏塘镇街头小吃的调查与研究》被学校选派为代表,同时代表了整个嘉善县,在市研究性展示会上进行了展示,获得好评。回来后,其他小组都不约而同向该组各成员讨教,该组同时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其操作的过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环节安排及问题的解决办法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其他各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在不知不觉中指导了其他组的开展。这种指导作用顺其自然,比老师指导更有效,因为它就在身边,没有虚假,只有真实。于是,各小组取长补短,在实践路上相对走得更通畅。之后,我们指导教师又帮同学给课题的研究注入了一些理性成分,让课题更具科学性、合理性。这样一来,班上各课题成员干劲更足,继续实践、探索、讨论、再实践,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在5月份进入了结题阶段。转贴于
4、结题阶段,进行总结交流,经验收获共享
进入结题阶段时,面对手上众多的材料、数据,各课题组成员都兴奋不已,但要汇总写成一份报告,激动之余又开始犯疑了。如何写?如何把所得的材料合理地写进报告?此时,我们指导教师及时加入,给予了指导和帮助。如《魏塘镇街头小吃的调查与研究》课题组,该小组经过努力,研究报告初稿完成了,指导教师看后觉得,报告根据采访、调查等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说明了魏塘街头小吃的经营现状、分布情况、食用对象、管理情况等,使读者对街头小吃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报告仅仅停留在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及对调查现象的描述上,而且对有些资料有遗漏,明显缺乏“研究”的理性成分,课题组实践的内容在报告中没有很好的体现,于是,我们又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我们遵循激励性原则,首先肯定了各成员的团结合作以及在进行课题研究中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然后指出最后的结题报告要能充分体现课题组成员付出的劳动,同时又要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全面、深度的剖析,譬如:报告初稿中没有体现出街头小吃的制作原料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没有体现出分析得到的实际数据及现状分析,没有提出整合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方法的方案等,在报告中一定要体现。课题组各成员再次共同努力,对第一份研究报告进行了大的改动手术,经过讨论,为更好体现研究的成果,大家决定把题目更名为《街头小吃的调查及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一周以后,拿出了研究报告第二稿,然后成员们再次讨论、修改,最终完成了结题报告。
待全部完成结题报告后,组织各小组在班上宣读报告,交流经验收获,教师适当点评,这样,宣读者有成就感,听者有收获感。
5、班级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效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件新鲜事物,作为学生的一个团体——班级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地位又是一件新的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通过辛勤的实践,其成效是显著的,同学们感觉收获是巨大的,他们在相互交流心得时无不畅所欲言。现摘要如下:
“在访谈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人交谈,如何进行提问。”
―――章章
“研究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有的对于一个十七岁的孩子来说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但我们还是克服了,研究性学习增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使自己进一步了解了社会,接触了社会,体验了社会,在与路人的问答中,锻炼了我们的胆子和应变能力,在资料分析整理中,培养了我们的分析能力。”
―――沈振鹏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学会了搜集、概括资料,学会了筛选信息……学会了分析事理,学会了如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懂得并不是所有的先进发明,都会给人类带来利益,利和弊往往同时存在,做为学生的我们,就应该从现在起,认真地学习科学知识。”
―――支红艳
“虽然我们并没有得了很专业、很详细的成果,只是这儿一些,那儿一点,凤毛麟角,但我们尽力了,毕竟这是第一次,我们记住了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我们已提出了问题,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收获。”
―――陆冬清
“通过理论研究与活动,我们积累了经验,个人综合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活动,班里、小组里纷纷涌现出一批批特长明显的同学,活动带给同学们的不仅是新奇及知识,最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们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一次证明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同学们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在待人处事上有了更深刻的转变,意志品质、个人素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马乐佳
“研究性学习使同学真正学会了乐于学、善于学,真正做到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同时懂得任何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学习也如此,它锻炼了我们不怕苦的精神,让我们知错就改,在挫折困难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使我们懂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张加澄
“在本次实践中,我明白了如果想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必须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既提高了自己的口头表述能力,又锻炼了自己的胆量以及处理突发事件时的能力,……此过程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精神,同时活动成功与否,组长的协调、分工组织很关键。”
―――蒋莉琳
“通过活动,让我更明白:只要坚持不懈、有耐力,就会把事情办好,学习也如此。”
―――王凯英
“首先,它锻炼了我们每个人的动手能力。其次,它增加了我们的知识面。再次,它还锻炼了我们的合作精神。”
―――陈亚贤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重要的是完善了自己,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胆识,为我们今后更好地踏上社会奠定了基础”
―――张琳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