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0 14:51: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生物八知识点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物八知识点总结

篇1

八年级生物知识总结1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具有日周期节律活动,这个核团是体内日周期节律活动的控制中心。破坏动物的视交叉上核,原有的一些日周期节律性活动。

体温调节

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在下丘脑以下横切脑干后,其体温就不能保持相对稳定;若在间脑以上切除大脑后,体温调节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现已肯定,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前部是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所在部位,它们感受着体内温度的变化;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的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以保持体温稳定于一定水平。

摄食行为调节

用埋藏电极刺激清醒动物下丘脑外侧区,则引致动物多食,而破坏此区后,则动物拒食;电刺激下丘脑腹内

侧核则动物拒食,破坏此核后,则动物食欲增大而逐渐肥胖。由此认为,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而腹内侧核存在所谓饱中枢,后者可以抑制前者的活动。用微电极分别记录下丘脑外侧区和腹内侧核的神经元放电,观察到动物在饥饿情况下,前者放电频率较高而后者放电频率较低;静脉注入葡萄糖后,则前者放电频率减少而后者放电频率增多。说明摄食中枢与饱中枢的神经元活动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这些神经元对血糖敏感,血糖水平的高低可能调节着摄食中枢和饱中枢的活动。

水平衡调节

水平衡包括水的摄入与排出两个方面,人体通过渴感引起摄水,而排水则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活动。损坏下丘脑可引致烦渴与多尿,说明下丘脑对水的摄入与排出均有关系。

下丘脑内控制摄水的区域与上述摄食中枢极为靠近。破坏下丘脑外侧区后,动物除拒食外,饮水也明显减少;刺激下丘脑外侧区某些部位,则可引致动物饮水增多。

下丘脑控制排水的功能是通过改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完成的。下丘脑内存在着渗透压感受器,它能感受血液的晶体渗透压变化来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渗透压感受器和抗利尿激素合成的神经元均在视上核和室旁核内。一般认为,下丘脑控制摄水的区域与控制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核团在功能上是有联系的,两者协同调节着水平衡。

调节腺垂体激素分泌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小细胞能合成调节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肽类化学物质,称为下丘脑调节肽。这些调节肽在合成后即经轴突运输并分泌到正中隆起,由此经垂体门脉系统到达腺垂体,促进或抑制某种腺垂体激素的分泌。下丘脑调节肽已知的有九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生长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促黑色细胞激素释放抑制因子,催乳素释放因子、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对情绪反应的影响

下丘脑内存在所谓防御反应区,它主要位于下丘脑近中线两旁的腹内侧区。在动物麻醉条件下,电刺激该区可获得骨骼肌的舒血管效应(通过交感胆碱能舒血管纤维),同时伴有血压上升、皮肤及小肠血管收缩、心率加速和其他交感神经性反应。在动物清醒条件下,电刺激该区还可出现防御性行为。在人类,下丘脑的疾病也往往伴随着不正常的情绪反应。

八年级生物知识总结2一、昆虫的发育

1.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并经过卵幼虫蛹成虫这种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金龟子。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蜕皮是外骨骼,蜕皮是因为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

4.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5.昆虫发育若是经过四个时期消灭的时期是卵期;

发育经过三个时期的消灭是在若虫期。

6.要想得到更多的蚕丝应在幼虫时期更好的喂养。

7.蚕宝宝指的是蚕的幼虫。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

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低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八年级生物知识总结3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

还有菜青虫取食。

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3、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

(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

4、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初二生物考点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

5、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

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6、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可产生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吸引雄虫来交尾。

据此,可以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或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7、探究《蚂蚁的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1)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2)作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

在设计实验时,在离蚁穴较远的地方放的一些食物中,应既有肉食又有植食。因为蚂蚁的种类很多,食性也不尽相同,有的为肉食性,有的为植食性,有的则为杂食性。在饲养蚂蚁时也需注意它的食性,蚂蚁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是19~29,10以下冬眠,洞内要求空气湿度为90%~95%,饲养沙土含水量为10%---15%。

(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支持假设。蚂蚁初二生物考点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

八年级生物知识总结4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

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

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

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9、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10、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2、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

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

氧气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13、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水中生活;

体表被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4、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60107

高中生物是一门“理中文”的学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且繁杂,这需要有良好的记忆技巧。在此,笔者介绍几种常用的记忆技巧。

一、联想记忆

利用事物间的联系,通过联想进行记忆。比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中提到,摘除葡萄梗时,需要先清洗,再去梗,以防止微生物感染。这一知识点可以联系生活中洗菜的方式。洗菜时也应当先洗,再择菜,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又如,在记忆糖被具有、保护的功能时,可联系平时吃火锅:很烫的食物进入有糖被的食道后,并未将食道烫伤,这可能就是食道表面糖被的保护作用。再如,记忆胡萝卜素是橘黄色时,可联系生活中的胡萝卜是橘黄色来记忆。但这种方法需要注意选择好联想的中介,且有时并不完全准确,但可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此外,这种方法还需要注意生活经验的积累。

二、口诀记忆

把识记材料编成“顺口溜”,通过口诀形式记忆。比如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实验中,滤纸条上的颜色从上到下可记为:胡(胡萝卜素)叶(叶黄素)a(叶绿素a)b(叶绿素b)。在记忆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时,可采用以下口诀:甲携来一本亮色书。而微量元素的口诀可用:铁很凶猛(锰),碰(硼)上了新(锌)买的木(钼)桶(铜)。

又如,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可描述为:前期,仁膜消失现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三、规律记忆

通过总结规律进行记忆。例如在“必修一”中学到:凡是大分子物质水解为小分子物质,就肯定需要水,该过程释放能量,是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储存在ATP中。故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关。

以上方法主要应用于对零散知识的记忆。但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还必须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及时归纳总结,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解题时才能游刃有余。

四、图示记忆、列表记忆、概括记忆

图示记忆,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知识画概念图。通过绘制概念图,了解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每学完一章后,将这部分的内容回顾一遍,系统地梳理出大致的内容和结构。比如在记忆蛋白质一节的内容时,可绘制以下概念图帮助记忆。

列表记忆的方法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比如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异同点。

概括记忆。对知识点及其内在联系要学会概括。例如总结产生水的细胞器: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再如概括仅含有C、H、O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有糖类、脂肪、固醇。又如在课本“必修一”中首先学到构成细胞的元素,它们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紧接着就学习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再由化合物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再到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以及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

篇3

生物化学是利用物理和(或)化学方法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揭示生命现象的一门科学,又称生命的化学。分子生物学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农学、医学和食品科学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手段,推动了这些学科的长足发展。

生物化学作为医学基础学科,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广泛用于其他医学学科,是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医学相关国家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医学相关的主要国家考试生物化学科目所占比例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口腔临床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口腔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临床医学和基础硕士研究生西医综合考试约占15%、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西医综合约占15%。虽然一些考试生物化学所占比例不高,但也容易丢分,因为生物化学是学生公认的难学学科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教学以适应国家考试,值得教师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研究国家考试大纲和学校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教学的纲要,是教师执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一门课程而言,不同的学校大纲要求不尽相同,没有全国性的标准,一般根据教材改版情况进行修订,相对稳定。另外,各学校使用教材不一致,因此教学的侧重点亦不尽相同。而国家考试大纲是依据的国家规划教材,内容要求相对统一,每年约有微调。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对每年各类考试大纲进行认真研究,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和学校自己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融合,再确定授课内容。

2研究考试考点

不管是哪一类型考试,都不会脱离考试大纲,而且有些考试题目在同一考点反复出现,只是出题的形式不同而已。如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部分,关于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相关考试题从1992~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出现了12次,几率为50%;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动力学特点出现了4次;Km的概念及意义出现了4次;Chargaff规则相关内容亦出现多次;基因信息传递章节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出现4次。这些内容在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中同样经常出现,根据考试大纲和考点知识,授课时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阐释和重点强调,尤其是出现频次较高的知识点。

3研究考试题型

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型为A、B、X型题三类,A、B型为单选题,相对容易些,X型题难度较大,错选漏选均不得分,考查学生知识牢固程度,要求学生对题干相关知识较熟悉。执业医师考试题型为A1、A2、B1、A3、A4型题等,A1、A2为单选题,不同的是A1型题以知识点为题干,A2型题以简要病历为题干,B1型题为配伍题,A3型题叙述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情景,然后提出2个~3个相关问题,A3型题一个以单一患者或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情景,然后提出3~6个相关问题,执业医师资格考核临床题目更多,基础题目相对要少。根据不同的考试题型,对一些知识点进行课堂设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比如针对B1型题,代谢途径的细胞定位,在教学时应进行必要的总结,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根据下表,学生掌握后,很容易选出合适的答案,见表1。

4帮助学生记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学生学习难度大,记住所学知识更难,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适应考试,也是值得教师下工夫的地方。做法如下,以供参考。

4.1列表总结比较相关知识点 在总结物质出入线粒体的方式时,列表如下,将出现在不同章节的知识点汇总,学生更容易理清思路,容易记忆,见表2。

4.2记字头 熟悉内容记住第一个字即可,这种方法记忆简便,省时省力。如酶的分类记为"氧转水裂异合"六个字,代表六大类酶;"丝甘色组"代表能产生一碳单位的四种氨基酸等等。

篇4

开学初,学校召开了教研组,备课组会议,总结了上学期的成绩与不足,做出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和目标。针对学科特点为了更好的开展八年级的备考工作,为了在2017年的会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八年级生物备课组制订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让每位教师任务明确、进度明确、目标明确、措施明确。

二、过程有序

1、全力以赴,狠抓备考复习

按照本组制定的备考计划有序的进行复习:第一轮分册复习,串讲知识点并让学生过关,学生通过练习?中考新航线? 巩固知识点,老师有选择性的讲解,每复习一册课本后要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反馈的信息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第二轮专题复习,主要以?中考总复习?为指导,精讲上面习题;第三轮综合复习,主要是训练综合题,包括历年的中考题,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本组一共考了约20套综合试卷,不断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2、以教带研,以研促教

按照学校教导室的安排,听取了向云老师的展示课,同时各组员不定时的也分别听取了其他老师的随堂课,教师们都虚心相互请教教学方法、经验,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学习新的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积极配合市教研室,在我校开展了第二片区生物复习研讨会。我们全组成员积极行动,认真打造了一节复习研讨课(田合云老师讲课),为本次复习研讨会提供了研讨材料;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认真研究《生物新课程标准》和研读《2017年恩施州生物中考考试大纲》,细读近年的中考试题和双向细目表,制作试题,探讨、修改再探讨,团结协作,不辱使命,高质量地完成了本次命题任务,获得了教研室领导的高度好评。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