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14:51: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标准化基础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标准化基础论文

篇1

(1)增强档案意识,建立高校档案领导体制

近年来,凡申报考评的学校基本建立起相应的档案工作领导体制以及与学校整体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机构。一些高校档案馆的建立,表明高校档案工作地位正稳步提高,标志着档案工作迈出了与学校整体建设同步发展的第一步。多数高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领导对档案工作进行决策、监督、执法、调控的力度,如成立校级档案工作委员会等。多数学校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的中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之中,为学校档案工作的发展创造了良性发展的环境。

(2)加强队伍建设,档案管理形成网络

随着学校对档案工作认识程度的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得到重视,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人员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知识层次及专业素质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多数学校已形成由学校领导分管、校办主任主管,专职档案人员负责,兼职档案人员配合的档案工作网络体系。为学校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与此同时,各校建立了相应了岗位责任制,与考核制度互为制约,将档案工作“目录管理”融入学校的“目标管理”中,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公共环境。因而有效的保证了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全过程的实施。

(3)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与档案工作进程保持同步发展

由于档案工作程序日趋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的修订、完善、更新的任务日渐艰巨、为适应档案工作快速发展变化的特点,各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将档案规章制度重新修订后汇集成册,制订特色档案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了学校档案管理方法和程序,档案材料的系统性得到制度保证,同时档案人员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对档案进行实时控制成为可能。

(4)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步入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高校档案工作“目录管理”将传统的档案管理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自此,打破了传统模式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工作标准而出现的分散管理局面,提出了科学、规范、标准的操作方式。部分高校档案部门据此展开各具特色的有益尝试。此外,档案部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参与学校科研成果鉴定、基建项目竣工、设备开箱验收等重大活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档案工作和学校主要职能活动的同步管理。档案分类日趋势科学、合理,逐步形成了适合学校档案工作实际的档案分类方案,并在实体分类的基础上,开始多途径的尝试信息分类的实践。多数试点高校在经历了整改过程的“短期阵痛”后,已开始步入良性发展阶段。并为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5)引入现代化手段,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高校档案部门在积极探索利用途径,不断丰富检索工具的基础上,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分析档案需求信息,编制出大量适合当前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档案编研资料。转换被动服务方式,突出主动服务特色。依托现代科技,制备出多层次档案编研成果,不仅满足了利用者的需求,而且深化了档案编研的层次。

2其实施效果给档案部门带来双重收益

(1)硬件设施地更新、充实,使档案管理条件和信息开发手段得到改善。

高校普遍增加了对档案工作的投资份额,为档案部门单独配备或更新了现代化设备,并配备了与之相应的专业人员,辅助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并已取得可喜成果。

(2)软件收益显著提高:

领导档案意识加强,为档案部门解决了大量现实问题。通过“目标管理”使档案部门获得与其他教学部门等同的位置,接授档案专业考评,其考核过程和结果在校内引起关注和重视,客观上提高了档案部门在学校的知名度,为档案工作在学校综合管理中赢得了相应的地位。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在实践检验中全方位得到锻炼。考核和提高。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档案信息开发成果倍出,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其整体收益不难看出,高校档案目标管理不仅是对高校档案部门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核,而且是帮助高校档案部门从档案管理的初级阶段步入中、高级发展阶段的转折点。

3从推进程度分析其实施过程的难点“目标管理”推广实行后,一些学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某些实际情况和“目标管理”的有关条款不兼容的难题,突出体出在档案工作与学校整体工作要求保持“四同步”发展等问题。究其原因,高校档案“目标管理”是从档案工作发展角度出发,对档案工作的主体环节及周边方面加以规范,力争使之尽量合乎标准。然而,档案管理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其承载内容涉及各个领域,管理方式渗透到多个层面。如果将档案作为一个隔离体研究,则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同样,档案工作作为一种动态的存在方式,应考虑到它与周边介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上述问题的主要症结是“目标管理”的设置初衷没能找准档案工作的位置——服务性、辅,过分夸大了档案部门的职能和作用。其基础性、局域性表明它无法与学校整体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并举,更不能单方面越级协调学校的整体规划和片面干预教、科、研工作的实施过程。相反,如果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高校“目标管理”的难点,站在管理者的高并,与平等级别的管理机关协调和处理档案工作及周边关系,相对而言则简单些。从所周知,横向协调和纵向隶属的关系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显然是不同的。据此可见,如欲加快高校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推进速度,应当采用“最小阻力法”,将问题的难点由制发机关与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协商解决。以此保证其下行的通达性,加强实施的可操作性。

4从高校档案部门对考评工作的反馈意见分析其可能产生的中期影响

篇2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毕业论文模板化的探索与应用范围拓展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19-19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3日

一、引言

高校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该问题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21世纪以来,高校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经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证明教学模板化是一种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二、模板

模板一词应用于许多不同领域,分别给予了不同的解释。最常见的模板概念是浇筑混凝土成型用的模板。该系统由模板、支承件和紧固件组成,常用的模板有多种类型。浇混凝土成型用的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它能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准确,装拆方便,可多次使用,并且施工成本低、效率高。

模板是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积淀,是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播、传承的载体。使用模板可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要做的事情。模板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总结和积淀形成的一种具有规范结构、内容与版式的文档,是个人与组织学习成果组织内转化或社会化转化的一种方式。模板化的含义有二:一是模板的设计、应用、总结、完善的循环过程;二是模板系统应用范围拓展的过程。

三、教学模板: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将上述模板概念引用到教学中就形成了教学模板。教学模板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成功的教学经验进行优化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规范的结构、内容与版式合一的文字载体。教学模板的功效:一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有效方法;二是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方法;三是老教师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积淀与传承的工具,是培养年轻教师的一种有效方法;四是保证和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市场营销专业常用的模板有:1、毕业论文类模板,如市场开发策划书模板、商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等;2、课程设计类模板,如市场调查报告模板、产品调查分析模板、价格调查与分析模板、分销渠道调查报告模板、广告策划书模板、营业推广策划书等模板;3、作业类模板,如门店调查与分析报告模板、营销案例分析模板、广告分析模板、价格分析模板、思考题答题模板等;4、实习类模板,如毕业实习报告模板、实习证明模板等;5、学生竞赛类模板,如创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职业生涯规划模板等;6、其他类模板,如学生学习情况记录册模板、试题模板、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模板等。

毕业论文模板是涉及内容最多,完成难度最大的模板。毕业论文模板在我国高校早已使用。目前普遍见到的毕业论文模板是结构型模板与版式型模板组成的二合一模板(可用于教师指定题目和学生自选题目的论文写作)。市场开发策划书模板、商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是由结构型模板、版式型模板和内容型模板(内容要求到二级目录和具体分析与写作方法)组成的三合一模板。这样的模板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实用的市场开发策划书、商业策划书、营销策划书的结构和内容及写作技巧,还可以从技术层面有效地解决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抄袭现象、写作功底薄弱、选题过大过宽、论文格式不符合标准等问题。

“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毕业论文模板化应该是毕业论文规范化的有效方法。毕业论文模板化的优点十分明显:1、易控制选题范围;2、便于教师的指导;3、便于毕业论文的评价;4、可预防论文的抄袭;5、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6、有利于解决教师不足或教师能力不足等问题。

毕业论文模板化适应于各个专业,每个专业可以设计多个难易程度不同的模板(难易系数不同)供学生选择,毕业论文模板化的关键是模板的设计。毕业论文的适宜性、难易程度能否实现论文写作的目的,决定于毕业论文模板的设计。毕业论文模板设计的原则应该是:1、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2、具有现实的实用性与未来的发展性;3、具有知识运用的综合性;4、具有主要方法的应用性;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毕业论文模板化可以很好地实现毕业论文写作的作用与意义:“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四、教学模板的设计

(一)教学模板的主要类型。文档模板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即结构型模板、版式型模板和内容型模板。教学模板一般是二合一或三合一模板。教学模板从内容和用途划分,可分为毕业论文类模板、课程设计类模板、作业类模板等。

教学模板还可以按照知识的广度和内容的深度两维坐标来划分。知识的广度分为课程、专业和综合。课程是指单门课程的知识;专业是指两门及两门以上的专业课程的知识;综合是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综合知识。深度分为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创新。这样,教学模板就可分为九种类型。(图1)

课程学习模板是难度最低的,难度最大的模板是综合创新型模板。毕业论文一般应采用创新类模板,如营销策划书、创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等;课程设计、综合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应采用应用类或专业学习类或综合学习类模板;日常教学应采用课程学习或课程应用类模板。

(二)教学模板设计流程。教学模板设计的起点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用量最大的教学模板是课程学习或课程应用类模板。课程学习或应用类模板设计的流程,见图2。(图2)

1、确定专业的核心能力。专业的核心能力是一切教学模板设计的依据。每个专业都应明确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依据社会需要和专业特点确定),以此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2、确定课程的核心能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是市场开拓能力。支撑市场开拓能力的是营销策划能力和推销能力。就市场营销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是营销策划能力。

3、确定课程的核心内容。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有三:一是营销战略组合(包括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二是营销目标的确定;三是营销策略组合(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

4、设计课程教学模板。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模板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学习类模板,如营销案例分析模板、广告分析模板、价格分析模板等;第二类是应用类模板,如市场调查报告模板、产品调查报告模板、价格调查报告模板、分销渠道调查报告模板、促销调查报告模板等;第三类是创新类模板,如营销策划书、推销策划书、广告策划书、渠道策划书、营业推广策划书等。

5、教学模板的不断完善。在使用前要进行模板的检查和修订;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改;使用后要进行总结和完善,以保证模板的质量水平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教学模板的标准结构。标准的教学模板不仅仅是一个三合一(结构型、版式型和内容型模板的组合)的结果型模板,还应包括指导模板使用的技术路线和评价标准。技术路线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模板,可以指导年轻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评价标准可以提示学生使用模板的主要关注点,还可以指导年轻教师如何进行作业的评价。

(四)教学模板的系统化设计。这是从最终培养目标出发,设计一个最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的综合创新型的毕业论文模板,以毕业论文模板指导各个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模板,形成一个密切关联、子母支持的模板系统。(图3)

市场营销专业可将营销策划书作为毕业论文模板。但仅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营销策划书是很困难的。我们可以按营销策划书的内容进行分解,将分解的部分内容落实到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各个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也就是用营销策划书的内容统领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各个教学和实践环节,这样就把毕业论文的写作与事前的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完成了市场的调研、分析与预测,毕业论文只需完成策划部分的内容即可。

五、从模板化到标准化的思考

教学模板化的过程是确定学生学习目标的过程,是保证和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是培养年轻教师的方法和过程,是实践教学科学发展的过程,也是探讨教学标准化的内容与方法的过程。

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脸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GB/T 2000.1-2002)。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标准化的明显优点是奠定基础、满足需要、保证质量、避免重复、统一协调、节约高效和快速学习。

“美国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发起了‘标准化教育’的改革运动。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比较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课程及其相匹配的教育评价系统。改革迄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学生学术课程的考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在不影响教师和学生个性、特色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教学过程的适度标准化,应该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模板化是标准化教育实现的一种有效方法。

六、结论与建议

教学模板的形成是依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和培养学生能力需要的交集,教师及教学团队进行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优化积淀;教学模板对学生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和知识转化能力的高效方法;教学模板对年轻教师的作用是知识、经验、技能和教学模式传承的载体;教学模板对学校的作用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与持续提升的方法。

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有许多,如有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的问题,模板化能从技术层面解决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从毕业论文模板化到各个教学环节模板化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还要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教学模板化;我国可以将教学模板的质量、数量和系统性作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观测点。

主要参考文献:

篇3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质量问题

由于高校持续扩招和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提升的影响,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结合我校2009年以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毕业论文选题问题。如选题的范围、难度过大,导致论文工作量过大,论文不能按时完成;或者是选题偏易、重复、陈旧,工作量不足;或者选题偏离专业方向;或者课题研究无理论或应用价值;或者课题的名称不规范。

(2)毕业论文写作问题。如缺乏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不合理,缺少理论分析和深度,没有联系实际,参考文献的引用、标注错误,论文题目和中文摘要的翻译错误等。

(3)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如论文抄袭严重,论文结构混乱,文题不符,无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编写不规范,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差,篇幅过短等。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管理方面的原因。质量管理大师戴明说过“80%的质量问题是管理者的问题”。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①没有制定毕业论文主要过程(或关键控制点)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毕业论文的主要过程包括:选题,开题,文献综述,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②没有对毕业论文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监督检查流于形式。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对毕业论文的影响:如前导课程设置不当,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环节等。

(2)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是对学生直接提供教育服务的人员,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教师方面的主要原因有:①教师的责任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②教师指导能力的欠缺:如部分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整体素质有待提高。③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压力较大,时间不充裕等。

(3)学生方面的原因。①学生对毕业论文课程不重视,认为课程的意义不大;②学生急于找工作或忙于考研、考公务员等,没有充足的时间;③学生自身能力欠缺:如专业能力、写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不足。

(4)环境方面的原因。①学校内部环境:如学校教风和学风较差,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科技文献数据库等基础设施不完善;②学校外部环境:如社会上的就业压力,科研论文弄虚作假等。

3.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高校应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具体质量问题,通过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明确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基于标准化原理,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制定毕业论文主要过程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

对毕业论文主要过程中成熟的重复性技术事项和管理事项,完全可以制定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对不成熟的重复性事项或临时事项,可以制定为管理制度或管理规定。如毕业论文格式标准、毕业论文质量评定标准、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评定标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标准或奖惩制度、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毕业论文选题指南、毕业论文编写规定、毕业论文前期检查、中期检查和最终检查制度、毕业论文评阅和盲审制度、毕业论文资料归档制度等。

(2)认真组织实施毕业论文的有关标准或制度。

学校、院系有关职能部门应认真组织毕业论文有关标准或制度的宣贯和培训,使指导教师和学生了解有关标准或制度的意义、内容和相关要求,并严格按标准或制度实施。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应以应用性研究课题为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并限定在企业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劳动法规、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

(3)对毕业论文标准或制度的实施进行检查或监督。

学校、院系有关职能部门应对毕业论文进行阶段性检查,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毕业论文标准或制度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如我校以开题、毕业论文撰写、毕业论文归档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为基础,对毕业论文进行前期、中期和最终检查。检查的主体是学校督导团和院系两级主管部门。

(4)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指导水平。

一是采取激励措施,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二是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挂职锻炼、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或培训等,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指导水平。

(5)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一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二是在大一到大三阶段,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为毕业论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6)主动应对环境压力。

一是为应对学生的就业压力,缓解学生时间不充裕的状况,毕业论文时间可以适当提前。如我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课程设置在第八学期,但毕业论文的选题提前至第七学期中期进行,甚至可以提前到第六学期末进行。二是为了防止毕业论文抄袭现象,可以利用系统对毕业论文进行防抄袭的抽查检测。

篇4

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由卫生部、有关部委、部分卫生厅(局)、高等学校、社团组织和医疗卫生机构的代表及专家组成。

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的任务是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对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开展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研究;拟定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规划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执行委员会决议,落实委员会确定的各项工作,处理日常事务。办公室设在卫生部科教司。

为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推动我国血液学、体液学及临床输血水平的提高,加强检验与临床的结合,扩大对教学、科研、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办、湖北省医学会承办的全国“血液学、体液学、输血学”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4月中下旬在美丽的东湖之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

大会将邀请血液学、体液学、血栓与止血、输血等著名专家做专题学术报告,并从会议投稿论文中遴选出优秀论文进行大会专题学术交流。录取论文的参会代表可获得论文证书,所有参加会议的代表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学术会议征文要求

(一) 征文领域

血液学检验 体液学检验 血栓与止血

临床输血 基因诊断 质量管理

实验室管理与认可

(二) 征文的主要内容范围

1.血液学检验

常规检测标准化及质量控制

新的检测方法及指标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应用

血细胞镜检规则的制定及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质量管理

贫血与白血病的形态学特征

关于血液病的基础研究

2.体液学检验

尿液常规检测标准化及质量控制

脑脊液、胸腹水常规检验与形态学

常规检验与遗传学分析

其他体液检验与质量控制

3.血栓与止血

新的检测方法在血栓与止血检验中的应用

项目的优化组合用于血栓病与出血病的筛检

关于质量控制,检测标准化

关于血栓与止血的基础研究

4.临床输血

临床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

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和管理

临床输血新技术、新进展

免疫血液学

5.基因诊断

细胞遗传学检验

疾病的分子学诊断

6.实验室管理及其他

医学实验室认可

医学实验室的现代化管理、检验结果的溯源性和检验过程的规范化

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及实验室质量管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循证检验医学

计算机网络化、信息化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检验与临床的沟通

检验医学教育的新技术、新进展、新方法、新经验

(三) 大会征文摘要格式要求及投稿方式

1.未公开发表的原创研究性论文、综述、工作报告、经验交流等,来稿请寄全文和800字以内的摘要各一份。

2.论文摘要语言为中文或英文,以Microsoft Word编辑,DOC文件格式,A4纸打印。中文用宋体,不超过800字;英文用Time New Roman字体,不超过300字,单倍行距。

3.论文提交方式:

(1)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至下列E-mail地址:

192.168.0.省略 ;有关本次会议的动态信息请上网查阅:jinyi.省略/

(2)如电子邮件发送方式确有困难的,也可将论文打印稿及软盘用邮件方式邮寄。

篇5

二、成高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的新理念

美国高等教育界认为,学校可以通过仔细控制的管理改革来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他们相信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可以成功地移植到教育中来。

将教学和全面质量管理有机地结合,就会产生一个全新的理念――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笔者以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全面质量管理同样可以运用到成高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期将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问题提升到成高教学发展战略层面上,以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为中心,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

三、成高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TQM是通过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来实施各项管理活动。成高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来实施各项管理活动――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监控、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因此,该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质量体系策划、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结构、形成质量文件三个阶段。

(一)质量体系策划

1.明确成高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三者相互衔接、逐步提高。

(1)近期目标,可定位在建立、健全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标准化运行程序和质量评价体系,规范管理、严格控制、保证质量,确保其质量能顺利通过教育部授权的相关质量认证。

(2)中期目标,可定位在保证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标准化运行程序和质量认证标准,为实现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方针和目标作可靠保障。

(3)远期目标,可定位在参与创建我国成高标准化运行程序和质量评估体系,主持或参与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及其相应的质量技术领域中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并能在质量评审、认证工作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确立在成人高教体系中的地位。

2.明确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指的是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地考察质量保障活动的各要素和要素关系。

(2)目标性原则:指在建立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要围绕质量控制过程,合理选择要素,组织协调各种保障力量,来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3)规范性原则:指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质量保障活动的进行要有依据,克服随意性,使教学和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4)持续性原则:指要从持续提高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发展管理观出发,持续地管理和不断地改进,从体系的组织制度上确保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结构要素的确定与分析

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精髓,笔者从教学的过程及多年工作经验来尝试构建成高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始于学生,根据学生的需求,学校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策划并做教学输入,进而开展全员性的教学过程,期间不断地进行教学质量的测量与控制,并进行教学质量的分析和提出改进的措施,最后输出教学结果,让学生得到满意,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其中教学全过程(包括教学输入、教学过程和教学输出)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全过程(包括教学质量策划、教学质量控制和教学质量改进)彼此相连,相互作用,共同运动,从而构成了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运动体系,使其教学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保障和持续改进。

1.学生。学生连接着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首末两端。学校管理者依据学生的需求确定教学质量管理策略,并通过教学质量管理作用于教学全过程。教学部门依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质量管理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通过教学全过程提供教学服务和教学效果。

2.战略与领导。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战略主要包括学校需完成的任务、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战略对策四个方面,从抽象到具体,从视野宽到视野窄,从操作性低到操作性强,它们之间形成递进关系。领导主要指方针目标的制定者,在整个质量管理过程中,对各层次的教学质量活动起着指挥、组织和协调的作用,同时担负着教学资源的提供和保障作用。

3.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管理。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两个典型的动态过程,即教学全过程和教学质量管理过程。教学全过程包括教学输入、教学过程、教学输出。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包括教学质量策划、教学质量控制和教学质量改进。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运行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决策基础上,这种决策强调以事实为依据。因此,必须加强对成高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过程的周密设计、监控和调适,以保证各个环节的质量,从而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质量。

4.持续改进。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是为了不断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和效益。由于成人教学的每一个层面都有可能存在一些质量问题,所以每个人、每个层次、每个部门都有改进的职责。它具有前瞻性,计划性。

5.全员参与。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追求全员参与的意图在于承认并发挥每个人的积极作用,这里的全员包括教职工,也包括学生。具体地说,全员参与一般是通过授权和决策让教职工和学生为质量管理做贡献。

四、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戴明环(PDCA)运行

戴明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重要一部分,又称其为“PDCA循环”。PDCA循环是一项工作从头至尾有效进行的保证,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流程,在质量管理方面具有相当大的适用性,它分别代表Plan,Do,Check,Action四个英文字母的首字母,即代表着计划、执行、检查、行动(总结处理),四个阶段。

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戴明环(PDCA)运行是按照已经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结构和要素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和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其运行是按照预先制定的管理程序,不断循环,不断修正质量目标和完善质量管理的环节,也就是遵循PDCA循环的方式,从而不断提高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育教学质量。

(一)P阶段(教学质量体系策划)

由教务部门制定总体毕业设计(论文)的策划方案,规定详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制订一系列管理文件,用于规范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制订详细的质量检查评估标准,建立科学的、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综合评价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是进行检查评估的依据,是指导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标准和达到的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制定、完善教学文件。

2.建立监管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3.动员布置。

4.确定毕业实习地点和指导教师。

5.落实选题和毕业实习工作计划。

(二)D阶段(教学质量管理运行)

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过程。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撰写二部分。

1.毕业实习。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毕业实习计划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收集、调研、测试、分析汇总等工作,同时,完成毕业实习工作日志、毕业实习工作总结、学生实习鉴定表和读书笔记等。

2.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对于大部分成人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可能是第一次,在学生眼里是不可及的东西。教学重点应侧重于让学生了解学术规范、论文写作程序,为以后开展相关工作打基础。同时,鼓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认识和体会。在撰写阶段,指导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撰写能力。指导教师从论文构思、拟定撰写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到打印成册等环节严格把关。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是否符合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保证按工作计划进行,是完成任务的前提。符合规范的毕业设计(论文)方能参加评审和答辩。因此该阶段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三)C阶段(教学质量评审)

包括两项工作:一是由成立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评审每个阶段的阶段性成果;二是将检查结果与原“计划”比较,没有达到计划要求,是什么原因?需要采取的措施;形成阶段性检查报告;提出整改意见、建议;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保障。

篇6

关键词: 本科毕业论文;影响因素;论文质量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hesis;influencing factors;quality of papers

中图分类号:D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221-02

1 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

1.1 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确定 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小组的讨论,基于本科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的思想,鉴于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涉及本科培养、选题、资料搜寻、写作、定稿、答辩与论文评价等阶段,因此确定了毕业论文质量的24个相关影响因素,见表1。

1.2 分析模型的选择及数据选取 因子分析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将众多的原始变量表现为较少因子的线性组合,以少数因子来概括和解释错综复杂的线性组合,以少数因子来概括和揭示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建立起能揭示出事物之间最本质关系的简洁数学模型。基本模型如下:

设有P个原有变量x1,x2,x3,…,xP,且每个变量(或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现将每个原有变量用k个因子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则有:

x■=a■f■+a■f■+a■f■+…+a■f■+ε■x■=a■f■+a■f■+a■f■+…+a■f■+ε■…x■=a■f■+a■f■+a■f■+…+a■f■+ε■(1)

式(1)是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aij(i=1,2,…,p;j=1,2,…,k)称为因子载荷,是第i个原有变量在第j个因子上的负荷;ε■为特殊因子,表示原有变量不能被因子解释的部分,其均值为0,相当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的残差。

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财经类毕业生及毕业论文为研究基础,发放调查问卷。按照分从抽样将从提划分为30个次总体,然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样本,以保证研究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92份,回收率达到98%,其中剔除无效问卷27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1%。在问卷中,通过上文的论文质量因素指定调查量表作为调研工具,积分方式采用李克特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的5点积分法,采用同质信度所分析问卷的α系数为0.872,表明量表的新都可以接受,能够比较全面反映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的影响因素。

2 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2.1 相关性检验及原始数据的处理 本文采取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检验来分析变量是否具有相关性。表2显示,KMO测度值的计算结果为0.726,说明适合因子分析。Bartlett的球星度检验的概率值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表明原假设被拒绝,适合做因子分析。

2.2 因子提取及命名解释 根据标准化后的数据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等,从而得到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因子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表3)。从结果来看,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的5个公共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9.145%,能够充分反映原始数据提供的信息。故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相应提取5个公共因子。便于公共因子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释,我们对载荷矩阵进行了因子旋转,选用方差最大化法,经过5次旋转后,得到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4)。从计算结果看,第一个公共因子FA在上f1-f8上载荷值较大,主要反映了学生在论文写作前的财经知识储备、写作经验的积累和在论文写作中的必备能力,因此可以将第一个公共因子命名为基础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在f9-f12、f18上载荷值较大,表现了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态度,因此可以认为FB为态度因子。第三个公共因子FC在f16、f17、f19、f22-f24上载荷较大,反映学生论文质量亦受外界环境与压力影响,故将FC命名为环境与压力因子。第四个公因子在f13、f14、f15上载荷较大,集中反映了自主选题情况,命名为题目因子。第五个因子FD在f20和f21上载荷较高,反映了学校及老师对论文写作的管控,因此把该因子命名为管理监督因子。

3 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3.1 基础因素及其控制 在基础因子的8个原始变量中,财经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越好、财经专业技能储备的越多,毕业论文质量才越有保障。同时,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各种能力的高低对论文质量有显著影响。

3.2 态度因素及其控制 在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态度直接影响质量。在态度因子的3个原始变量中,论文写作态度对论文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它直接决定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的投入多少以及毕业论文格式的规范化程度。另外2个变量说明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毕业论文题目的老师介入以及论文写作时间的科学安排,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师生的良好互动有助于论文质量的提高。

3.3 环境与压力因素及其控制 在涉及环境因素的3个原始变量中,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助于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学院文献提供水平较高会使得学生毕业论文的论证有夯实的基础;指导老师自身的学术水平比较高才能指导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3.4 题目因素及其控制 题目因素是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在因素。题目因子的3个原始变量中,论文题目是否自选、论文题目是否感兴趣、论文选题是否新颖是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因内因素。

3.5 管理监督因素及其控制 管理监督因素主要反映在指导教师的态度上和学院毕业论文监督管理。论文指导教师的态度也影响了论文质量。独立学院教师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独立学院师资上的特点造成了教师指导论文的经验不足,指导质量有待提高,责任心不是很强,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加强对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明确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坚持选拔有一定学术水平、责任心较强的教师担任独立学院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并且完善指导教师指导论文的培训制度。独立学院应基于毕业论文全过程加强论文质量管理,建立问责机制,及时发现和参与解决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7

要提高整个毕业论文中的图表绘制水平,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达到学校规定的图表的基本要求。现在每个学校毕业论文都会有形式各异的instruction。我觉得能做好上面的每一条关于图表的要求就会使你的图至少看起来不low.并且按照这些要求修改图表你会发现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例如上面说的,单位、字体、坐标、legend等,这个instruction是很好的规范以及训练的要求。

篇8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标准化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同类事物达到统一,并获得最佳秩序和综合经济技术及社会效益。从这里可看出,标准是组织产品生产、工程施工的依据。随着标准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标准在科研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因此标准资料的管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人们普遍认为:标准化工作是三分技术,七分资料,可见标准资料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它人们可以观察和了解到整个标准化领域的信息和知识,为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提供必备条件;另一方面各级标准每隔3~5年就要修订或复审确认一次,若不及时掌握这些动态,或随时注意新的标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企业标准化工作就会处于被动局面。因此,为了更好地为产品设计、工艺、制造、检验等各种技术工作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必备依据,企业必须重视标准资料的收集、整理、传递和服务工作。现就上述工作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1做好标准资料的收集

标准资料是一个统称。它一般包括:标准正文、标准的制(修)定说明、标准贯彻的宣讲材料、标准的出版发行和更改信息、标准化期刊、标准化的论文等。标准资料的收集主要是对以上这些文献的收集。但重点是收集标准的正文和与其相关的配套标准。收集的方法主要有外购、与有关单位进行交换、复制或向对方索取,以及通过标准化信息网络进行收集。收集的前提条件是:要及时掌握标准的和更改等信息;经常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发行部门、各地新华书店和各级标准情报机构取得联系;确保收集、采购的标准是最新有效版本。

标准资料的收集要从行业和企业的实际出发,并保证重点,既要收集国内外先进的标准资料,也要收集历史资料,同时还要收集标准发展的信息资料。在收集标准资料的同时,要注意捕捉信息,利用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要把信息摆到企业发展的大局中来。从标准化的角度来说,就是使信息能确保企业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并能随时作出正确的决策。这就要求我们勤于与各方面沟通,善于捕捉信息的源头,然后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信息。

1.1信息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所掌握的大量标准信息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整理,汲取其中对本企业有用的信息,以此来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扩大营销市场,使信息变为财富,为企业增加效益。

1.2信息是标准化活动的基础

企业标准化工作主要是结合企业实际,贯彻实施各级各类标准,制(修)定本企业标准,在这些活动中,标准信息始终是其工作的基础。企业应侧重那些与产品标准化密切相关的信息,并确保其及时性、真实性、典型性和连续的规律性。

2标准资料的管理

2.1分类

根据行业特点和科研生产的需要,将标准资料按级别、类别或专业分类管理,并建卡、建账、编目、上架,以利检索查询。随着办公设备的现代化,目前已有很多企业利用计算机辅助资料管理工作。当企业采用计算机辅助资料管理时,应尽量多输入一些信息,比如标准历代替换的情况,标准在企业贯彻的情况,标准底图状况,标准的归口管理部门,标准分况等等。这样做不仅便于检索和查询,而且可以指导设计、制造、检验等部门正确贯彻和运用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标准在科研生产中的作用。

2.2汇编

将同一专业、同一部门、同一场合使用的标准或主体标准与配套标准汇编成册,以方便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使用。

2.3动态管理

对已被更改、代替与作废的标准,及时地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以防止“废止”标准在生产现场使用,保证生产现场所使用标准的有效性。

3标准资料的传递和服务标准只有通过贯彻实施,才能使企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应把收集整理过的标准资料按类别及时传递给不同的使用对象,使他们尽快地了解和掌握标准的内容,以促进标准早日地贯彻实施。为达此目的,标准资料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有关标准资料管理的规章制度,确保资料传递规范化、制度化,做到资料管理、借阅、查询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2)定期或不定期地资料信息通报,及时地将标准资料收集整理的情况通报给有关部门和人员。

篇9

QC小组活动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其活动深入持久健康地开展,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班组建设的巨大动力。笔者结合供电企业推进QC小组活动和班组建设工作实际,试就班组建设及QC小组活动的概念、QC小组活动对班组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QC小组活动与班组建设结合的重要途径三个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正确把握班组建设、QC小组活动的内涵与关系

班组建设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强根固本的基础工程。自1986年工业企业整顿后,国家经济委员会要求围绕企业升级使班组逐步由“单纯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管理结合型”;1991年,能源部、水利电力工会全国委员会又联合下发《电力企业班组建设规定》,明确采取定级晋升的模式来加强对班组的管理及其组织领导体制;2009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班组建设工作力度,下达了一系列加强班组建设的指示和文件,国家电网公司更明确提出了“班组建设三十条重点要求”,要求从基础建设、安全建设、技能建设、创新建设、民主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班组长队伍建设八个方面加强班组建设。

二、QC小组活动对班组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QC小组活动提高班组现代科学管理水平。QC小组活动过程需要充分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严格遵循PDCA循环理论,运用排列图、因果图、调查表等统计分析工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改进对策;对于经过实施证明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需要小组成员运用标准化管理知识,对其以标准或制度的形式予以固化,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小组活动结束后,小组还须按照要求整理出成果报告和准备成果的PPT材料,这还需小组成员掌握一定的信息化知识和具备一定的文字总结能力。通过QC小组整体活动流程的开展,不但运用到了5S现场管理、PDCA全面质量管理、精益化管理、目标管理、标准化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而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班组信息记录、标准规范、专业技术培训以及促动小组员工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等职业行为养成等基础工作,进一步推动班组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由单纯的生产封闭型向面向用户的开放型转变,不断地提高班组的现代科学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班组建设水平。

(二)QC小组活动有效激发班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引导班组员工以现场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为课题进行研究,尤其对于涉及新产品、新工艺、新领域的课题,通过组织技术攻关型或创新型QC小组,遵循PDCA循环原理,首先从当前工作迫切需要出发,提出方向性的技术攻关或创新型课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方法,提出不同解决方案,逐一进行实验,从中选择最优方案,据此制定对策及实施,及时做好技术创新成果的巩固,对其予以制度化、标准化加以固化和提高,并推广到生产中加以应用。通过QC小组活动的开展,促动小组成员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并对现有技术不断进行探索、改进和更新,不断地探索新的领域,使小组成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持续提高,并有效增强小组成员的创新意识和节能减排意识,提高班组的自主创新能力,使班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持续进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QC小组活动进一步增强班组凝聚力。QC小组活动是一项班组全体成员为了共同解决班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开展的团队活动。QC小组成员在工作中甚至利用业余时间,自发组织、潜心钻研,为了解决问题而各抒已见、努力攻关、解决难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小组全体成员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是一致的,为了共同的目标,打破岗位界限,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专长。这种团结的气氛和合作的精神,给员工极大归属感,同时也拉近了成员间的距离,构建了和睦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增强了班组团队意识,有效激活班组成员积极性、创造性。

(四)QC小组活动打造高绩效班组。解决工作现场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质量的改进是QC小组活动的基本特征,QC小组活动的目标主要围绕提高工作(产品)质量(效率)、降低消耗、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方面,而这些也正是班组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对策和实施,不断地提高生产、服务效率,节约物资的消耗,提高物资资源的利用率,不仅带来直接降低消耗的效果,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小组成员的效率意识与节约意识,强化了小组成员爱惜资源、节约资源消耗的自觉性。

由此得到结论,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思想、管理目标最终要落实到班组。QC小组活动是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开展,通过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这与班组建设以至企业发展的目标是根本一致的。QC小组活动是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将QC小组与班组建设有机结合推进,有利于提高班组管理绩效水平,有效激活班组积极性、创造性和凝聚力,将进一步推动企业班组建设的良性健康向上发展,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秀敏. 加强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的思考[A]. 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 2016 .

[2] 叶文. 广西电力线路器材厂“五星”班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3] 颜景鲁,刘金标. 如何夯实班组标准化建设工作[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4] 顾捷. 以守规文化提升班组建设水平[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迅速崛起,管理规范诚实守信的章丘市大成机械有限公司随着经济的快速升温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经过十年的努力,该企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章丘市名列前十名的企业,其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经济运行如此稳健,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都得益于在企业内部大力推行ISO9000族质量体系认证和TS16949认证等现代化管理方式。该公司投资300万元成立了产品质量和性能中心检验站,检验站设立有色金属化验室、黑色金属化验室、计量室、性能检测室等,对进厂的各种原材料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和配件不准入库,上道工序检验不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并逐步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以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标准体系;建立起以岗位职责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标准体系,企业在全公司内部按照国家3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的要求进行管理和考核,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免费论文,科技创新。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又要以技术进步为先导,产品标准是衡量产品是否合格的法定性技术文件,企业要保证产品质量就必须对产品标准作深入的研究,对于不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标准制定既符合市场要求又符合企业实际的性能指标严于国标、行标的企业标准经当地质监部门备案后作为组织生产和出厂检验的依据、而上述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又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标准的制定和数据的验证又离不开准确的计量检测和产品的检验,也就是说,企业只有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在企业内部各环节推行标准化管理,才能使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标准化良好行为地推行就是将标准的规定以及企业先进经验归纳后制定三大标准体系代替原来泛泛的难以操作的规章制度,以工作流程来管理企业,建立起一套适合“大成”自身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企业管理内外井然有序,上下协调一致。

“大成”初期的1998年,以生产摩托车配件为主,继而生产建筑用塔机到生产罗茨鼓风机的跨越式发展;年销售额由1998年的50万元,到2008年的逾亿元;产品销路由以“大成塔机”“帝成风机”逐步覆盖全国塔机和鼓风机市场,2008年“大成”产品以优质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顾客满意度以及广泛的市场占有率被济南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济南名牌产品,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只要走进全国任何一个新农村建设基地,走访任何一个常用“大成”产品的客户都认为“大成”品牌的产品是名副其实质量上乘的产品。

近几年来,章丘市大成机械有限公司的转型着眼于紧紧抓住塔机制造产业升级的契机,重新确立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具体概括为六个方面的工作,人力资源方面,让事业成就人才;运营体系方面,主要对企业全过程管理,有效实现技术、销售、市场相结合,各流程环节紧密配合快速提供并传递组织价值,创造市场效益;组织流程方面,主要通过内部机构、岗位设置,业务流程等的优化再造,形成自己的竞争实力;营销方面,主要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营销转变,要从标准化、制度化的层面来实现,组织从“业务型”向营销型转变;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培养一部分高素质人才,以文化助推企业再造;组织学习是“大成”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把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当做企业生存、创新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当做培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由此大成开始了从单一的摩托车配件产品到塔机和风机主导产品的国内一流管理先进的建筑系列产品的龙头企业。

加大促进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如果一个企业不推行标准化管理,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百年企业更谈不上百年品牌,这是大成职工的一句口头语,大成人在近十年来认识最深的就是没有技术创新就不能长久占领市场,这也是大成企业管理者,科研技术人员和普通技术工人常说的一句话。大成是从引进自动生产线和产品走进摩托车配件机械行业的,从这个阶段,大成成功把液压制动产品做到市场第一,当我们成为第一的时候,技术创新尤为重要,用“大成”总经理的一句话说:“大成的研发队伍在不断壮大,”大成还不断引进国外技术人员为我所用。免费论文,科技创新。免费论文,科技创新。他们根据研制任务的需要,成立项目小组,围绕项目需要引进人才,这样引进的人才适应企业的发展,研发的产品也能符合市场需求。“大成”公司总经理程官正说:“今年大成提出的科技创造价值,以科技引领消费市场,以技术创新打造百年品牌。推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才能使企业长盛不衰。

“做百年企业,和许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演变而来的企业一样,大成对品牌的认识也经历了一段过程,最初的认为是一个为摩托车车制造、农用车制造的零部件配套厂家,品牌不品牌无所谓,所以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一段时间内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逐步失去竞争力,产品销售一路处于低迷状态,通过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经贸局等专家一起分析找出企业市场销售的原因所在。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一个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要靠自己的品牌和质量去打开市场,走以质取胜的道路,才能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导者,因此大成总经理程官正说:“我们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的搞科技创新,确保产品质量,从而将自主创新成果逐步转化为企业的标准;推行标准化管理以标准化管理企业,推动企业的发展”。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为打造品牌打下基础。因此通过大成人几年的努力,使大成公司生产的帝成牌塔机在2008年荣获“济南市名牌产品”。并逐步占领了国内市场,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免费论文,科技创新。

2007年大成牌商标被山东省工商管理局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同年被章丘市经济贸易委员会评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免费论文,科技创新。2008年被省经贸委评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之所以在当前低迷的市场条件下,能够站稳脚跟,继续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就是在企业内部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将制度转化为标准,以标准管人,以标准管事的严格的企业管理的标准化战略,才使企业有如此稳健的发展后劲,到目前为止,公司先后申请国家专利73件,其中发明专利20件,保护了公司的知识产权,开发新产品300余件,其中国家级扶持的新产品项目有30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有15项,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由1998年的年产值不足50万元,到2008年的年产值逾亿元的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市县10强企业之一。免费论文,科技创新。

篇11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 国际间学术交流愈发加强。标准、科技论文和科技图书涉及物种名称时,通常在物种名称的中文名后附加拉丁学名[1]。拉丁学名在食品、农业、林业、生物、医学、检验检疫、海洋、地质和考古等方面的标准、科技论文和科技图书中经常出现,但很多出版单位的做法各异, 甚至同一刊、同一出版社的不同编辑处理方式也不尽一致。采用国际公认的、准确的命名方法来规范编排拉丁学名,有利于物种信息的准确表达,避免了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现象造成的错乱,从而能更好地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信息共享。

在标准、科技论文和科技图书日趋国际化的形势下,拉丁学名如何表示才是规范的,很有讨论的必要;标准的起草人以及科技论文和科技图书的作者和编辑工作者应关注并重视这一问题,这有利于我国学术和科技走向国际化。

一、拉丁学名标准化的编排要求

为了克服生物名称的混乱现象,生物学家们经过常年不懈的探索,采用一种国际公认的学术语言(即拉丁文),给每种生物取一个相对稳定统一的、国际公认并通用的名称,这便是生物的拉丁学名。

拉丁语是一种源自文艺复兴时期拉丁文及其他古语的古老而稳定的语言,语法不会再发生变化,比较固定,也较容易被各国接受,且语法严谨,不会发生混乱,也不会产生国家或民族的误解或偏见。这是当今科学界依旧推崇采用拉丁语的重要原因。

拉丁学名的命名有双名法和三名法两种。

1. 双名法

双名法由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倡导。双名法为“学名=属名+种加词(种名、种本名) + (首次命名人) +现命名人+命名年份”[2]。后三部分是非强制性的。属名在前,用斜体表示,且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在后,斜体,全部小写。然后附上首个命名者的名字和命名的年份,这些都用正体字。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sureus Rosenbach 1884。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时,后面的正体字部分可以省略。

随着分类学的不断深入,常会发生种转属的情况。如:Weldin在1927年把原来的猪霍乱杆菌(Bacillus cholerae-suis Smith 1894)这个种由杆菌属转入沙门氏菌属,定名为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这时就要将原命名人的名字置于括号内,放在种名之后,并在其后再附以现命名人的名字和年份,即:Salmonella choleraesuis(Smith)Weldin 1927。

如果是新种,则要在新种名之后加“sp. nov.”(二者均排正体,其中“sp.”为物种species的缩写,“nov.”为novel的缩写)。如:Methanobacterium espanolae sp. nov.,即,埃斯帕诺拉甲烷杆菌,新种。

有时在对某个或某些分离物进行分类鉴定时,属名已确定,但种名由于各种原因一时尚难确定,可在属名后暂加“sp.”或“spp.”(“spp.”是物种复数的简写)。如:Methanobacter sp.,一个尚未确定其种名的甲烷短杆菌物种,即一种甲烷短杆菌;Methanobacter spp.则表示若干未确定种名的甲烷短杆菌物种[3]。

若出现两个命名者,两命名者之间加“et”或“ex”,排正体。“et”是拉丁文“和” 的意思,表示由两个命名者共同命名。如:紫草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ex”表示“从”或“根据”。如一拉丁学名由甲命名,但尚未正式发表,后经乙描述代为发表,则种名之后加最初命名者甲和后来命名者乙,两命名者之间用 “ex” 连接。如:藏报春 Primula sinensis Sabine ex Lindl.。

2. 三名法

有时, 根据某些特征, 种下又分为亚种(subsp.,为亚种subspecies的缩写,排正体)、变种(var.,为变种varietas的缩写,排正体)、偶然变种、变型(f.,为forma的缩写)等, 这时, 在双名法的基础上种名后还加上亚种、变种、型的名称, 这就是三名法[4]。“亚种、变种、型”等加于属和种名之后,其后再附上亚种的名称(排斜体)。如:苏云金芽孢杆菌蜡螟亚种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galleria;再如钻天杨的学名: PopulusnigraL. var. italiea Koehn.。

二、拉丁学名编排上经常出现的问题

1.拉丁学名中属名第一个字母未大写

属名首字母须大写,种和种以下分类单元的学名首字母须小写,这往往被忽视。如:赤藓糖醇(生产用菌株: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li polytica),其中“candidali polytica”应改为“Candidali polytica”。

2.拉丁学名的正斜体问题

(1)属名、种名等拉丁学名没有采用斜体,这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即使是在论述拉丁学名正规写法的论文、图书里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如:大蒜油 Allium sativum L.,其中“Allium sativum”应排斜体;短苞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var. brevibrac teatus, 其中 “Hibiscus syriacus”、“brevibrac teatus”应排斜体。

(2)人名本应排正体,结果排成了斜体。如:Coydalis remota Fisch. f. uncata Skv.,其中“Fisch”.(命名人缩写)、 “f.”(“变型”的缩写)、 “Skv. ”(命名人缩写)等均应排成正体。

(3)“变种、亚种”等缩略词排成了斜体。如:中国水仙的学名 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其中“var.” 应排成正体;唾液乳杆菌唾液亚种的学名: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subsp. salivarius,其中“subsp.”应排成正体。

3. 人名的缩写和变种、亚种等缩略词后面没有加“.”

人名的缩写和变种、亚种等缩略词后面均应加“.”,“.”比较小,经常被作者或编辑忽略掉。如:梨 Pyrus communis L,其中“L”应改为“L.”,为林奈Linnaeus的缩写;黄皮树的一变种峨眉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ld var omeiense Huang,其中“var”应改为“var.”。

4.第一次出现某物种的拉丁学名时,属名就采用缩写

通常情况下,应将物种的属名写全,但是,如果在一处有同一属名的多种物种,可将第一个物种的属名全写,后面的属名缩写。如:菜豆Phaseolus vulgaris、小豆P. angularis、绿豆P. radiatus、饭豆P. calcaratus,等等。但有些时候第一次出现某物种的拉丁学名时,属名就采用缩写,这是不正确的做法。

5. 拉丁学名中“&”的误用

有些文献在两个命名者共同命名的拉丁学名中,在两个人名中用“&”。字符“&” 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最早是拉丁语 “et ”的连写,但在拉丁学名中应使用“et”。如:Burtt & Hill,应该改为Burtt et Hill。

三、出现不规范编排问题的原因

(1)有的作者撰稿时只重视自己关注的专业性问题,拉丁学名都附在物种名称的后面,以至于使作者忽略了拉丁学名标准化编排的重要性。

(2)有的作者对拉丁学名表示方法不清楚,往往从网上搜查资料,有些资料中符号本来就不规范,经过拷贝、粘贴,作者也就将错就错;或者录入参考资料时,没有关注拉丁学名的编排格式。

(3)编辑出版部门对拉丁学名的编排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和统一规定。

(4)编辑在自己专业的学习中不涉及拉丁学名,自然也就不了解拉丁学名的规范编排。

(5)编辑未重视拉丁学名的标准化编排,对作者交来的稿件不作相关的修改和规范。

四、建议

(1)区分是不是拉丁文。要做好拉丁学名的编排工作,首先要能区分是不是拉丁文。不要一见到微生物或寄生虫的术语,就用斜体表示,如将Drosophila (果蝇) 排成斜体Drosophila。这个名称并不是拉丁学名,而是英文名称,故应使用正体[5]。如果不能辨别一个名称是否来源于拉丁文,可以在有关词典中查找。

(2)有关部门应对编辑进行拉丁学名编排格式的培训与强化,提高编辑对拉丁学名的认识与关注度,了解并掌握拉丁学名的编排规范。

(3)编辑应注意与重视拉丁学名的规范化加工。

(4)编辑参加标准审定会时,起草期刊征文启事或图书编写要求时均应对拉丁学名的标准化编排提出要求,以引起标准起草人及作者的注意与重视。

(5)建议在修订有关国家标准时,将拉丁学名纳入。

(6)建议将拉丁学名的规范表达纳入标准、科技论文和科技图书审读和评奖内容。

参考文献

[1] 吴伟根,章晓光.中文期刊论文中物种拉丁学名的表述问题[J].编辑学报,2003,15(4):257-259.

[2] 吴伟根,周莉花,章晓光.生物拉丁学名中的符号及用法[J].编辑学报,2008, 20(5):336-338.

篇12

 

由于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从事标准化工作多年,因而对标准化方面的问题很是关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某地级市的“某某市地方标准”,不免有些疑惑。在翻阅有关资料后,对标准化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结合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就本人对标准化的理解,对近年来在标准化工作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人类创造了社会、创造了文明,一部人类进化史就是一部人类同自然界搏斗、在劳动中进化的发展史。在原始社会,由于生存的需要,在劳动中逐步形成了带有标准化色彩的工具和原始语言基础上的符号、记号。这种无意识的标准化虽然处于萌芽状态,但是人类第一次伟大的标准化创举,而有意识的符号和记号就是原始社会的标准。在古代社会,由于人类社会进行了两次大分工,人类才有意识的制定普遍遵守的准则,古代标准化也随之产生。随着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完成,人类进入了近代标准化阶段。近代标准化是人类有意识的主动开展标准化活动、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进入了现代管理的新阶段,标准化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展现了新的特点。标准化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生产力发展到哪个阶段,就需要相应的标准化与其相适应,只有相应的标准化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免费论文参考网。

GB/T20000.1—2002规定了标准化的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条款的活动。标准化作为一项工作,就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可见,标准化的工作对象就是标准。

什么是标准?根据GB/T20000.1—2002规定: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并有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就是标准。免费论文参考网。我国的标准具有强制性和非强制性(推荐性)两种。根据标准的定义,不但文字符号、记号是标准,单位的规章制度是标准,我国的法律、法规也应该属于标准的范畴。只不过法律、法规是人类的生活、行为活动准则,比其他的标准要求更为严格。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就象人和动物一样,人具有动物的一切特征,但是人会使用工具,会劳动,这是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法律、法规同样也具备标准的一切特征,比一般的标准更具有强制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法规都属于标准的范畴。判断一种规范性文件是不是标准,必须看它是否符合标准的特征,根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标准的定义:由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相关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可见国际标准都是非强制性的,并且制定国际标准的目的单纯是为了产品。因此我们可以判定,象《国际法》之类的国际法规一定不属于标准之列。

在工作中,我们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人员听到过企业“内控标准”这个词,在一次解决质量纠纷的事件中,我曾经遇到过。我县的一家饲料厂生产的饲料提供给附近的养鸡户使用,养鸡户使用后发现效果不但与厂家保证的相差甚远,而且还不如一般厂家的饲料。因此要求厂家赔偿经济损失,并且向我们投诉。接到投诉后我们到饲料厂进行检查抽样。厂家倒很热情,企业的老板是高级畜牧师,对饲料方面可以称得上是专家,他向我们介绍了生产情况,并拿出一系列的材料。由于饲料没有国家强制性标准,我们要他提供这种饲料的标准,他却说他生产的饲料是刚刚研制的,根据配方生产,属于企业内控标准,是企业的技术性机密,拒绝提供。对这类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处理呢?这就需要对企业内控标准要有明确的认识。

首先,应该了解到什么是产品标准。产品标准,就是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免费论文参考网。产品可以是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或服务。产品标准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产品交付标准和产品内控标准。产品交付标准系产品生产、交付检验、验收和仲裁检验的依据,是对顾客和社会的承诺。产品内控标准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制定的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已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的内控标准。该标准只作为企业内部质量控制使用,不作为交货的依据。

企业内控标准就是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劳动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最佳秩序制定的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重复使用的文件,这种文件只在企业内部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六条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必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同时规定: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使用。由此可知,企业内控标准是在有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没有这个基础,也就谈不上企业内控标准。一种产品,要判定它的质量,就必须要有判定它的依据,没有依据也就无法判定质量的高低。企业内控标准不作为企业检验验收的依据,但是,必须有个检验验收依据才能判定产品的质量。既然他不能提供,也就只好判定是无标准生产。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标准即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都是在上级标准化法律、法规、本企业的标准化规定和本企业的方针目标及各种相关法规的指导下形成的。企业可以制定标准在企业内部使用,只有产品标准按照规定必须备案外,其余的标准都不需要对外公开。如果企业内控标准作为交货依据,该标准必须备案,同时该标准也是监督检查的依据。也就不能再称为企业内控标准了。

我县废旧棉收购点很多,他们把废旧棉经过简单加工就对外销售,我们把这经过简单加工的废旧棉叫做再生棉。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规范市场,避免再生棉出售给棉被、床垫生产企业成为黑心棉,县政府要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这方面的标准。我接到任务草拟好标准让领导审阅,因为我曾经学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知道起草的标准不能叫地方标准,就参阅《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中对市、县制定的标准的叫法,叫作地方规范。局一位领导刚刚看了封面就把我叫去,说:“领导让你制定地方标准,你怎么制定地方规范,你怎么这么逞能,地方规范是由政府制定的,你有权制定地方的规范吗?”这位领导把地方规范理解为地方的规章制度,地方规章制度质量技术监督局当然无权制定。既然某些领导都有这种观点、由此可知系统内不少人对标准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由于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并报国务院有关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实施条例》我们可以知道,只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才能称为地方标准。如果标准封面上写的是“某某市地方标准”这个“市”就是“直辖市”。而市县两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是无权制定地方标准的。既然市县无权制定地方标准,那么他们制定的标准就不能叫作地方标准,应该怎么叫法?根据《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规定:除农业地方标准外,市县也可以制定农业规范。可见市、县也可以制定本区域内的农业标准。我们是否可以依据《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规定,来称呼市县制定的标准为地方规范呢?

标准化工作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标准化工作水平的高低,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当代,随着我国加入WTO,标准化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而要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就需要我们加强标准化队伍建设,加强素质教育,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标准化工作人对标准化的认识。只有标准化队伍加强了,才能搞好标准化工作,才能更好的与国际标准化接轨,削弱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才能使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着更强的竞争力,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实施条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