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51: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公共艺术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构成城市形象的要素一般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是具有主导性的,其他环境构成要素都沿着它布置并且与它相联系。因而,街道在城市中绝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观光游客沿着街道观察了城市,认识了城市,当地的居民习惯性地在街道上活动并感受着街道及其周围环境,商业设置也大都布置于街道两侧。一个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街道上的景观,街道上的尺度,街道两侧建筑物的体量和风格,色彩各异的广告牌匾和指示标牌,独具特色的绿化,小品,设施,以及街道上穿梭的车流,或漫步或急行的人们,或驻足聊天或看热闹的市民……这些城市街道上的情景往往成为这座城市景观的代表。
1 目前街道环境存在的问题
1.1 街道场所“人性化”的消失
路易斯•康说过“城市始于交流场所的公共开放空间和街道,人际交流时城市的本源”,这体现了大师对于场所感的认同。而在现代工业社会,城市中的传统街道为了适应汽车及它新型交通工具的行驶而逐渐被改造,街道放宽,断面变得复杂,沿街高楼林立,地上地下管线交叉,出现了现代的快速路,立体交叉,地铁等新的形式。人在街道中的地位逐步让位于汽车,摩托车等快速交通工具。而“街道”这个词,也逐渐被“道路”所代替,由于城市人口大量聚集,城市道路上车辆拥挤,交通事故,交通污染日渐严重。
1.2 街道建设缺乏个性
千楼一面,千街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过去人们批评‘方盒子’,今天又不管城市的历史背景,不看城市而整体风貌,又出现了到处模仿欧式建筑的现象,使得街道失去了个性。
1.3 街道景观附属设施的“非人性化”
结合我国许多城市中的道路交通环境现状,仅仅考虑道路交通队路面的基本要求,忽视了街道各种附属设施的建设,如交通标志缺乏系统的精心设计,以及其他提供人使用的各种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正常使用需要。街道照明满足不了交通需要,步行道地面铺装材料耐久性差,施工质量低下,不能满足步行者的行走要求。缺乏为残疾人,老人,推车儿童的妈妈提供方便的无障碍设计。辅助设施严重缺乏,为街道上行人服务的设施,如公共车锁,街路标牌,交通图展示板,公共电话亭即必要的休息空间等严重缺乏,街道设施缺乏系统化,标注化设计,整体性较差,与城市面貌的改善不能同步。
2 城市街道环境的复兴
城市中心区的一个重要措施积极营造以人为中心的环境和空间,以人性化的街道景观增加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魅力,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吸引力和活力。复兴被认为是新城市主义的重要举措,并把人行系统视为完整的网络,强调其连续性。为了鼓励步行,利用安全步道,商业中心及步行街等组成的人行系统把各个广场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的公共空间网络,从而改进城区的现状交通。
3 城市街道空间景观人性化设计
城市街道可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商业步行和其他步行用道。它们要求都有自己的景观特性。但他们又有许多共性,即方便性,可识别性,可观赏性,安全性,适合性。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3.1 街道绿化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3.1.1 街道绿化的作用
绿化是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软质景观,是城市美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街道绿化的基本作用防护作用、交通组织和街道景观三个方面的作用。行道树是街道上最容易让人产生深刻印象的街道特征。行道树能对街道空间进行有效的限定和分割,能有效的改善街道品质,而且设计和实施相对简单。在具体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城市自然和人文环境等方面。如罗马的许多街道采用松树,佛罗里达的海滨城市多栽植棕榈树,深圳街道上椰榈树则体现南国的风光。隔离绿带在有条件的道路上,应当尽量以绿化的方式解决道路空间,交通组织,人车隔断等功能要求,隔离带易采用草坪、灌木、绿篱相结合的方式。
3.1.2街道绿化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久居都市的人们大都有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要求,街道空间的绿化建设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更多地把自然引入城市,让城市的阳光更亮些、空气更清新些、树木更茂盛些。然而,当前各地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令人焦虑的非人性化的现
象:城市街道越来越宽,绿化越来越少,有的街道上一棵大树都没有。到了夏天,这些街道由于缺少遮阳的树木,街道环境极为恶劣。绿色环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公共艺术品得以生长的主要载体。它不仅通过这些公共艺术品来体现,更是凭借城市的一草一木来述说。许多城市都是以其特有的乡土树种、花卉而留给旅游者深刻的印象的。最后绿化对改善局部小气候也有显著的效果。
3.1.3街道铺装的人性化设计
人行道以行人步行舒服、方便为目的,由于场所的要求不同,所使用的表层
材料也有所差别,但防滑性是首要的。
车道铺装则要求所用材料应比人行道使用的材料有更大的抗压强度和耐磨
性,市区的车行道路可以不必保持路面铺装的连续性,可利用凹凸、夹缝、材质
等变化丰富路面铺装效果。
3.1.4 街道座椅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除了那些在一定程度上是为消遣性小坐而设计的基本和辅助座位之外,还要
充分考虑到对歇息性座椅的需要,这些座椅应按照一定的间距布置到城市各处。
因为从体力上来说,大多数人能够或乐意行走的距离是很有限的,对于大多数人
而言,在日常情况下步行四百至五百米的距离是可以接受的,对于儿童、老人和
残疾人来说,合适的步行距离通常要短得多,所以对于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坐下歇
息的处所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是迫切需要的。创造良好的城市或居住环境的一条
重要经验,就是应按一定间距,比如每隔100m,设置一处合适的歇息场所。
3.1.5 街道信息识别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信息识别设施是为在城市中活动人们确定位置与方向服务的。它包括城市的地图系统、道路标识系统等。道路标识,要使人一看就知这条路上有哪些单位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汽车拥有量很多,因为要保护旧城区,所以道路都很狭窄,不过,其交通却能做到井然流畅,做法很多,其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道路上指路牌很多、并且还很大,而不象我们道路上多的是广告牌、大的也是广告牌。
3.1.6 街道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服务设施是为了使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更方便而设置的,主要包括垃圾箱、电话亭、用水器、售货机等。它们的设计首先要满足设计总则,另外还有其他的特别要求。例如电话亭的透风性、挡雨性和私密性要求,电话机放置高度需考虑不同年龄层的使用者的需要;用水器应该选在城市人流密集地带及休息场所;在交通要道节点、人群集中和自动售货机地点附近,要适当设置垃圾箱以保持环境整洁、卫生,设置的垃圾箱位置与距离适当,便于市民使用,垃圾箱的机能应是简便的,特别在开启盖子设计方面应注意便利性、易操作性。
3.1.7 街道装饰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街道装饰设施主要包括雕塑、小品等以供人观赏为主要目的的公共设施,它是赋予街道空间环境以生气的工具,是构成空间环境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文化的表现形式。成涛主编的《城市环境艺术》中,把雕塑称作是“空间的变形虫”,它既可通过自身形体的扩充填补空间的空洞,又可通过自身的压缩、镂空来包容空间,增加空间的深度。按照环境张力的理论,要使一个地方的环境张力平衡,可通过调和与对比的方法,街道观赏性设施可以在街道的空间塑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公共艺术所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一切具有公共性,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形式都能被称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只有与城市的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协调一致才是最适宜的,从大环境和系统的角度认识公共艺术景观是很有必要的。
淄博市文化中心处于淄博新城区核心区,核心区由四部分组成,从北至南分别为行政办公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和体育中心。贯穿南北的“金带、蓝带、绿带”将4个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是整个新城核心区的建设联系纽带,同时也是市民公共生活的纽带。文化中心西侧为三组建筑共同组成的城市文化论坛,中部为与政府形象呼应的中央景观轴线,东部是休闲公园和大剧院。这三部分功能分区明确,与自然和城市公共空间有机融为一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休闲舞台。
一、公共景观艺术设计的人文性
淄博市文化中心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为淄博市提供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文化生活平台。
公众参与的程度是艺术的公共性的重要方面,建筑、设计、雕塑、壁画等是具有大众性的艺术,他们直接向公众展开,不论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它们都与公众构成一个共同的公共空间。在艺术的公共领域,作为公共景观的设计艺术应该面对公众的反应,它是大众的、通俗的,这样正好映证了格林伯格的说法:“任何古典的艺术都是通俗艺术。”
在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无不注重城市文化景观艺术的环境建设,它能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当我们看到巴黎、汉堡、纽约的美景,都无不为它那既有传统文脉又有现代美感的市容所感动。其中城市公共景观艺术创造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所达到的高度已成为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国际上,户外大型公共艺术通常称为景观艺术,像大地艺术、纪念性大型构筑等,许多优秀的景观公共艺术作品也成为该地区或者国家的标志之一。
现今,一些地方的城市广场、公园由于设计中忽视景观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导致许多“尺度巨大,夏无遮荫之地,冬无御寒之所,无人问津”的废空间产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要使这样的现象不再发生,就必须强调设计结合人的行为需要,充分运用多种人性化设计手段来塑造多样化的环境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最终有效激活环境空间的诸多功能,形成富有情趣和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在我们的周边都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如何使之更愉快、舒适、有意义、是我们的艺术应该扮演好的角色和任务。
淄博市文化中心满足城市文化交流和展示的需要,为淄博市建立了一个城市级的文化交流场所展示平台,促进和实现文化资源共享;注重文化和内涵,为市民提供雅俗共赏的文化交流展示平台,体现文化内涵和参与性,融入其他功能以增加文化中心的持续活力,结合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景观要求,合理确定建筑布局,处理好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功能相近或有使用关联的建筑可以灵活组合。建筑造型独特新颖,建筑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标准适当超前,整体协调。
在设计中我们分析了景观四个特征,开放与公共、连接与沟通、台上与台下、简洁与硬朗,平台上简洁大气,平台下通透生态。项目定位为营造简洁、大气、通透、生态的城市客厅。我们把整个园区内统一考虑,全盘布局,将水、绿、人、气自然的沟通形成整体。从园林景观规划的角度,我们认为建筑不应简单直白的与环境和人对话,我们更愿意通过绿化的软化和过度,将建筑周边形成掩映、变化丰富的空间,最终使建筑最美的一面展现在游人面前。金带体现的是连接与汇聚而不是割裂。除了要将自然引入建筑空间外,文化同样应从建筑空间延伸到自然中。
二、公共景观艺术设计的地域性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公共景观艺术也发展迅猛。面对现代城市发展中“千城一面”的尴尬局势,再来谈及公共景观艺术的地域性关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设计之中,只有做到充分的地域特性关怀,才能让作品保持并彰显不同城市所独有的文化韵味,同时也才能让作品本身散发出公共艺术的独特魅力。
不同的城市在不同地域发展出不同的地域性。所谓地域性,是指由某一特定区域不同的地形地貌、民族种属、文化习俗、历史沿革等因素经过长时间的统一定性而形成的认识事物的独特视觉及心理感受。地域性内涵丰富,主要包含地域独特的历史地理、物种及由此衍生的地域独特文化。所谓地域性关怀,就是对地域性特征的充分尊重和适应。在城市公共景观的设计和实施活动中,只有尊重并顺应这个城市的地域特性,才能创造出适合当地大众需要的公共景观,才能让公共景观艺术作品更好地服务于大众的生活,并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载体。
像世界上许多大城市,例如巴黎和纽约一样,淄博将会有许多好建筑,并且有自己的地标。淄博市文化中心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美好的远景和许多期许。如此大规模的综合项目将会给这座城市带来深层次的变革。不同的地标代表淄博的历史和其独特性,由多个区域及其基于古典文化元素的特别设计的建筑组合而成。
因此,地域性不仅能体现不同城市的风格特征,也是体现不同城市独特文化面貌的重要因素。地域性关怀重在对广大群众心理需求的关怀,城市公共景观是城市社会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的创作中,只有注重对作品存在环境的调研,注重公众的参与与沟通,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充满地域特色的公共景观作品
三、公共艺术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在公共艺术领域,开放性使公共艺术景观涉及到全民的生态意识,涉及城市用地、水资源绿化等众多环境,涉及人们的生产消费观念,涉及到历史遗产保护等问题,因此,公共艺术景观体现的生态、人文意识使得很多艺术家都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着绿色生态和人文的和谐。
淄博市文化中心与核心区中轴线金带及绿带休闲公园相结合,提供一个全新的体验。这里新鲜的空气和生态的绿洲,为淄博居民提供最好的日常户外活动场所。结合剧院音乐厅的大型公共活动在夜晚和周末呈现出夺人的效果,成为淄博文化娱乐的核心。
(一)绿色生态
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的设计、实施,绝不应脱离对城市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思考。如果没有适合人类生存很愉悦生命精神的环境,而仅是纯粹的艺术物件,或者以破坏和失去前者为代价,那么艺术的魅力及其内在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细心地将公共艺术创作设计,融入到其地区的生态及景观维护中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人文遗产
优秀的公共艺术景观与本地域的人文规划设计是分不开的,它建立在城市规划、自然形态及人文基础之上,并对自然和人性深度关怀。公共艺术不仅是装点城市中心区域及广场,而是使其在城市分区规划中融入,成为不同形态社区文化和居民生活场景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变迁,给我们留下很多非常珍贵的人文遗产,这些都是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资源。
四、结语
在进行本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中,我们正在呼唤着公共艺术时代的到来,这首先需要大众的自身意识和行动。应该说,在当今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不能仅停留在某种宏大的纪念性、歌颂和宣传的模式中,而应该使公共艺术与景观的设计,更多地深入到市民百姓的社区生活空间中去,并以亲和、自然、愉悦的伴侣的姿态公众对话,引发互动的审美效应。城市的发展意味着人与自然的梳理,人的生存与环境、生态、紫园的冲突。城市是文明的象征,人与环境的关系在根本上也反映着人与文明的关系。
“伟大的艺术家从来不是迎合观众,二是征服观众。”这句话可以用来评价美术史上的历代大师,但公共空间面对的并不是主动接受艺术的观众,而是任何可以进入特定场所的普通市民,他们的意见足以毁掉任何和他们的趣味相违背的东西。
现代的公共艺术景观范围更为宽广,是一个更为开放和自由的空间,甚至整个大地都能成为其展示的舞台,也体现在景观规划师、城市建筑学和艺术家之间的融合。公共艺术景观与大自然城市、建筑密切联系在一起,它融于和属于整个城市,因此设计师有责任通过自己的设计将公共艺术景观融入城市,改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江苏美术出版社.南京.2003.8.
[2]鲍诗度等著.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6.
[3]翁剑青.公共艺术与公共精神.2002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公共艺术对公民美学的意义
庄子说:“道:艺。不可言,言而非也”,所以,艺术是无法定义的。艺术含有人为意义的审美活动,要追求最高美的心意,脱离有形推进到无形“美”的自身,所以观念美是为表达形式完美的典型。艺术品并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它只表示艺术家对情感形式的了解,这就是艺术的意义。而艺术的功能,使灵魂平静,心灵与永恒的律动中,透过辨证,而逐步接近永恒美的理念。接受美的陶冶,可以纯净化人类的灵魂,达到绝对美的境界,可使宇宙间的事物导向正确、和谐、幸福,激起人类高级理性的快乐,促进精神动力的开展。
“美学”是研究艺术中美的科学,美与人的工作、生活相关,研究美学,要科学的总结人类的审美经验,揭示各种审美活动的规律也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从而推动美的创造;促进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发展,史人类的活动更美、心灵更美、环境更美。“艺术源自于生活”是众所皆知的一句话,但事实上艺术跟生活还是有一段差距,而公共艺术也是公民美学的表的,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责任。“美学”同“艺术”与民众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一般民众在生活上已经开始重视到环境清洁及休开娱乐的安排,然而生活可及之处“艺术”及“美学”无所不在,而生活美学则建立在逐步提升全民美感意识。
二 、公共艺术与城市
人类是城市生活的主体,而公共艺术是城市的的艺术,与城市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建设不仅仅只是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它的真正魅力在于良好的生活设施和丰富的文化活动,于是,人们开始追求情感上的愉悦及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在全球城市化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起文化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城市公共艺术处于艺术向生活渗透的边缘地带,与传统相比,由于艺术受众、媒材、艺术展示的空间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它需要新的评价标准:首先,就公共艺术必须为一般群体的理解特性看,它不适于艺术意义的深度承载和表现,而更重要的是要强调一目了然的直观性。其次,就公共艺术的鉴赏与环境的关系看,传统鉴赏建立在对艺术对象进行审美孤立的前提下,艺术品被放在画室、画廊或者是美术馆的中心位置,它因为与周围的事物不同而强化了他自身的存在感,从而使自己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但恰恰相反的是,公共艺术往往被视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强调它的分离性,而是强调它的融合性。由此,能否与周围环境共构一个和谐的景观,就成了对其艺术价值做出评价的重要尺度。
三、公共艺术的设计要同城市公共空间相符合
在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中公共艺术已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公共艺术设计并不像单纯的在工作室或者展览馆里所创作的作品一样,这种艺术作品必须要融入公众的审美要求并满足于公共空间的综合性要求才具有意义和价值。
由于现在社会人口的密集,城市空间被慢慢吞噬,那么矗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就更应该具有人性化,同时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满足公众的审美要求。这样才能保证不浪费城市公共空间的资源去建设那些其实没有多大意义的作品。我们要提倡在我们城市公共空间中矗立具有公共性、艺术性、开放性的公共艺术作品,提出公共艺术设计的出现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新的价值取向,公共艺术是为人们的审美生活、休闲娱乐等需求所设计的,所以它要满足公众的意愿,如果连公众的意愿都没办法满足,那么这种公共艺术 作品只能说是对公共空间的一种浪费,不但没起到任何价值,反而却影响了公众对于公共艺术这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四、公共艺术与人、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1、环境对人的作用取决于人对生活环境的多种要求,因此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广泛的探讨,其中吴良先生在《城市美的创造》一文中所谈及的美好城市的型态,包括清晰性、可达性、多样性、选择性、灵活性、卫生等和美好城市要素中的邻里感、乡土感、私密感和繁荣感等美感范畴向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展开,反映了人与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因此环境对人的作用有以下五个要素:
1.1亲切感:在环境处理上使人感到安全便利、体贴入微的自尊自爱,他体现在环境功能、氛围以至细部构造的若干层面。
1.2认同感:人们对环境感受的共识性和归属感,它体现于环境的性质、方向和领域等亦向的明晰。
1.3指认感:人们对环境感受的差异性和新鲜感,它体现环境的个性,予以人们探索和期待的意识。
1.4文化性:环境实质通过造型、色彩、质地以及空间处理、环境的过渡等传达较高层次的文化价值和予以人们愉悦的美感。
1.5适应性:以上各要素在环境不断变化过程中,或在长时间内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公共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紧紧相扣的实质现象,譬如:艺术品与基地的关系、艺术品对公众的关系、艺术品既有的现象。这些正显示整个社会与“公共艺术”间的相互关联,就以下三点分析:
①、艺术品与基地的关系:公共艺术品与其所处的环境的关系分别有各种可能。有时艺术品的取向与特殊基地的特性无关。此一类型的作品基本上是因作品带有艺术作品的价值而存在,与基地无任何关联。作用上纯粹为了美化装饰基地。作品可因本体的特性而被纳入纯为美化基地为目的之任何个案。
②、艺术品对公众的关系:公共艺术的一个根本现象就是以艺术品为标的物。艺术品与公众的关系,诱发公共艺术与社会互动的关系。大致就其性质约略做为有审美的作品、赋有象徵意义的作品、扮演教导性的作品以及具有机能性的作品。
③、公共艺术的现象:谈论公共艺术,最重要的共识是无所谓的进步或退化,也无需刻意划分,把公共艺术品逼向是非题。公共艺术是一个不稳定、且持续发展中的观念,它的诸般样相识相应于时代与社会的互动。公共艺术虽不限于立体造型物,但仍以户外、雕刻、大型造型物为多,甚至因空间开发的有限与压力,讲究多元的利用与机能的致用。公共艺术除非实用构筑外,追求致用程度的都市俱也成为一个斟酌的范畴。
当人们对建筑与空间的反省时所思考者还是以建筑的本位为主,但倾近则有相当大的转换,公共艺术的规划执行倾向偕同工作的方式。简单的说法:即是建筑师或规划师与艺术家在一开始时即共同工作。不像以往由建筑师先行规划后再邀同艺术工作者续行补白或添景美化,而是再一开始即融合双方意念来工作,并无主从配属的分别。 公共艺术与社会互动的多样性及设置性质有不同的背景,但依其标地物本体的机能来看大多属于无特定目的,而不管是何种项目的艺术品设置,大都以美化环境空间为前提。
结束语:
公共艺术在设计的时候不光要符合大众文化,同时要符合人性化的需求,在当今城市人口密集、人地关系紧张等各种城市化问题突出的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的出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潮流。
参考文献:
1 概述
当全球快速的发展,人类的价值观及对环境的感知也相对改变,目前我国正处于多元文化激荡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变迁,全球化时代的洪流正考验着我们,唯有艺术仍是不变的价值[1]。在我国公共艺术施行至今已有十余年,但普遍大众对它的认知还是处于陌生及不了解的状态,而当公共艺术融入于都市环境中,对环境及对民众的生活是否有加分的效果?至今仍有许多课题尚待探讨。就公共艺术的内涵,除了标的物的存在之外,还涉及更深刻的思量,可称为是一个尚在发展中不稳定的观念。
2 公共艺术的内涵与特质
公共艺术的意涵不断地变动发展、与时俱进。大体而言,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应该是将艺术概念和公众生活结合的艺术创作。民众经由艺术家的引导,学习以不同角度的思维和观察重新审视日常生活,以拉近自身与艺术的距离;艺术家则以此创作机会进入公共领域,不仅扩增创作题材及关怀面向,亦可发展出更为宽广的创作空间。公共艺术犹如一面明镜,透过创作过程的反映及最后作品的照射,引发艺术家与民众的双向沟通互动。
3 公共艺术的发展
公共艺术在当代我国艺术界和文化界,无论在实践和理念建设方面,尚属起步阶段,其理论体系的大片领域还处于近乎空白的情形。这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更是如此,这都是不争的事实,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之初,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逐步开放和改革,并伴随着城市经济和城市化(包括当代城市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广义的公共艺术的称谓及其概念,由经济和社会文化较为发达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大城市及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得已传播和推广[2]。客观上说,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初步的实践在我国当代的登场,首先有赖于国家和文化渐趋开放的大环境,以及国际间文化艺术的引进和民间的文化往来;其次,有赖于国内城市建设及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再则,得益于以艺术及教育为中心的一些大学及相关的学术界、知识界的推动。
4 现有公共艺术设置的手法
4.1 公共艺术于都会空间的角色定位
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观念的进步,人类对城市环境的不断认识,都会空间里的公共艺术须技巧性以自身存在与外界产生关联,成为烘托背景或视觉交点的意识形态,以超视觉经验以及具有思维辩证符号的意义存在,倾向以观念性的现代艺术表达一种写实的内容,任何公共艺术品都应有其适当的功能来满足美的要求,故当观众在与公共艺术擦身而过时,其背后的产生意涵却可以提供了无穷的诠释可能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存在主意中的意境,公共艺术不像现实主义中的无中生有,创造出现世不存在的情境,即使天天接触仍会有种疏离感,而是会让观众产生移情作用,人们对公共艺术品产生的心理、行为及社会思考,借由时间与空间的感觉呈现区别性及差异性,若将艺品追溯到一般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艺术家的艺术世界是与外在环境分开,所呈现的也是属于内省和自我的独白;第二类是来自外在环境的冲击,其作品自然反映历史的痕迹与时代的流动性面貌。
4.2 公共艺术与人、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环境对人的作用取决于人对生活环境的多种要求,环境对人的作用有以下五个要素:①亲切感:在环境处理上使人感到安全便利、体贴入微的自尊自爱,他体现在环境功能、氛围以至细部构造的若干层面。②认同感:人们对环境感受的共识性和归属感,它体现于环境的性质、方向和领域等意象的明晰。③指认感:人们对环境感受的差异性和新鲜感,它体现环境的个性,予以人们探索和期待的意识。④文化性:环境实质通过造型、色彩、质地以及空间处理、环境的过渡等传达较高层次的文化价值和予以人们愉悦的美感。⑤适应性:以上各要素在环境不断变化过程中,或在长时间内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公共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紧紧相扣的实质现象,譬如,艺术品与基地的关系、艺术品对公众的关系、艺术品既有的现象。
4.3 公共艺术对公民美学的意义
艺术含有人为意义的审美活动,要追求最高美的心意,脱离有形推进到无形美的自身,所以观念美是为表达形式完美的典型。艺术品并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它只表示艺术家对情感形式的了解,这就是艺术的意义[3]。而艺术的功能,使灵魂平静,心灵与永恒的律动中,透过辩证,而逐步接近永恒美的理念。接受美的陶冶,可以纯净化人类的灵魂,达到绝对美的境界,可使宇宙间的事物导向正确、和谐、幸福,激起人类高级理性的快乐,促进精神动力的开展。
美学是研究艺术中美的科学,美与人的工作、生活相关,研究美学,要科学地总结人类的审美经验,揭示各种审美活动的规律也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从而推动美的创造;促进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发展,史人类的活动更美、心灵更美、环境更美。艺术源自于生活是众所皆知的一句话,但事实上艺术跟生活还是有一段差距。
5 结论
公共艺术的设置有助于提升自我美感作用,公共艺术介入都市环境有助于提升公民美学且具有美化环境提升视觉的美感功能,在心理层面让人产生艺术感、优雅感,甚至产生对地方的归属感。建议公部门设计在征件内容中能加入此一设置主题,让创作者不再只是从自身观点创作而忽略作品实际使用机能,并能提供创作性兼具可接近性的作品,有助于人们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再者公共艺术品大抵设置于户外空间,亦应加强教育一般民众对作品认同保护的心态与使用行为。
参考文献:
1发展现状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名片,在塑造城市独特性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已成为构建当代城市多元文化、传播公共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视觉艺术形象,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着城市的文化。其设计既应满足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又应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数字媒体打破传统的单项公共艺术交流模式,使观者不自觉地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与之形成互动。数字媒体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晶,是一种直接的信息传播方式,活跃于公共服务领域。在英国,数字媒体产业的产值约占GDP的7.9%,是第一大产业;在日本,电子游戏、动漫卡通、网络游戏等产业成为仅次于汽车业的第二大产业。国内数字媒体产业也在飞速发展,近几年,数字媒体技术与公共艺术设计的融合较为普遍。数字媒体具有公共性和人情味,不仅传播符号多样,而且反馈灵敏、调整迅速,对消费者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
2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的意义
城市公共艺术在设计中越来越多地与影视广告、三维动画、网络游戏、网络艺术、数字音乐等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相结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凸显公共性
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设计,以视频艺术、音频艺术、编码艺术、交互艺术、网络艺术等手段为基础,将艺术与技术巧妙结合,产生了全新的动态艺术表现形态,丰富了公共艺术的内涵。在城市广场公共艺术设计中,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的独特传播方式有利于广场氛围的营造,趋向大众化,具有亲和力,增强了公共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凸显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质。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中的皇冠喷泉(CrownFountain)就是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完美融合的典型实例。设计者将媒体艺术巧妙融入公共艺术,将喷泉的背景设置为多媒体屏幕。由电脑控制的多媒体显示屏交替播放着代表芝加哥的1000个市民的笑脸,以此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隔一段时间,多媒体屏幕上从市民的口中会喷出水柱,为观众带来一阵阵惊喜,加强了媒体公共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凸显了公共性。
2.2增强互动性
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设计,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公众营造出网上虚拟空间。随着数字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交流,互动性增强。为纪念遇难同胞而建的“国家公祭网”就是很好的例子。网友可通过网络媒体为遇难同胞点蜡烛、献花,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国家公祭网”设计色调以血红、黑色和白色为主,凸显了“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的主题。目前,该网推出了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中文版主要分为公祭资讯、海外公祭、在线公祭、公祭回音、公祭教育、公祭知识和网上史料馆等七大板块。英文版和日文版均分为在线公祭、公祭资讯、公祭知识、论坛互动等四大板块。媒体艺术的应用不仅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高科技的设计平台,也丰富了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
2.3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多媒体公共艺术作为动态艺术表现形式,通常以动态的形式与公众进行互动。通过动态媒体艺术手段,融独特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与现代城市的气质于一体,可以彰显城市个性,营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在部分欧美国家,公共艺术已发展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例如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不仅形象地记载了城市的历史,而且体现了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策划者运用数字媒体艺术方式将各个国家的国旗以超大电子屏动态传播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给观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3南京公共艺术设计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六朝古都、十代都会。远古文化、六朝文化、明文化、清()文化与民国文化交相辉映,悠久的历史为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奠定了南京特有的文化底蕴。而目前真正能够体现出城市地域文化特征,且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公共艺术设计很少。南京公共艺术的设计大多没有与数字媒体艺术相融合,形式单一,不能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公共艺术设计要想体现出一座城市独特的审美价值,就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
3.1数字媒体在南京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数字媒体技术以“智能化”为主要特色,结合平面媒体、网络交互、影视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得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2014年南京青奥会上大量采用了数字媒体技术,让南京在交通疏导、安全保障、休闲购物、旅游住宿、文化及运动场馆建设等公共空间的现代化设计方面均展现了世界一流水平,从而给各国游客留下了美好印象。南京多数公交站台的上方设置了显示“XX路公交车离本站还有几站”字样的多媒体电子屏。等候者可以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清楚地了解等候的时间。
3.2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的对策
3.2.1视频和音频取代传统媒介借助视频和音频等新媒体表现方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塑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可以在南京城中心地段设置多媒体大屏幕,交替播放南京的文化、历史、娱乐、美食。在城市公交站台橱窗中,可以结合数字媒体手段,交替展示两幅广告,用多媒体动态广告代替静止、单一的传统广告。另外还可以在站台旁设置MP3播放器,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播放不同的音乐作品。3.2.2WIFI全面覆盖城市中心三年内实现无线宽带全面覆盖市中心,加快推进城市网络数字化系统建设。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与他人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数字媒体技术结合网络交互艺术,由WIFI向游客提供手机定位导游。公众可以借助无线网络交互艺术,参与网络问卷调查,及时反馈信息,与他人互动,与公共艺术品互动。
4结语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公共艺术设计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的融合,有利于增强城市环境的趣味性,增强公共艺术与公众的交流互动。这种互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文化,提升城市的品质,凸显城市的个性,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马骏,张新宇.浅析当代城市广场公共艺术与媒体艺术跨界设计[J].装饰,2012,(3):139-140.
[2]唐丽.唤醒城市的记忆———六朝文化背景下的南京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2,(3).
[3]陆明明.浅谈数字新媒体公共艺术的互动性[J].大众文艺,2012,(10).
公共艺术在上世纪90年代从西方进入中国,从我国初认识再到广为运用,现已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更加关注城市的环境建设、文化艺术,公共艺术是会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城市作为公共艺术设计的载体,与其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不断的提高,公共艺术设计趋势和表现形态发生着变化。人们更加关注公共艺术的发展。艺术逐渐走向更广的人群,而公共艺术更近距离的靠近人群。以往的人们会将公共艺术定义为,一尊造型独特的雕塑,而如今的人们意识到,雕塑、壁画、园林景观、影像、水景、声光作品、特殊设计的街道铺面等,皆可归纳为公共艺术设计的范围中。公共艺术被李永清定义为,“以人的价值为核心,以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对象,运用综合的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行为。公共艺术既不是一门学科,也不是特指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看待公共艺术就应该以对多维度的角度去看。以下将从人文的视角阐述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
一、关于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
人们经常会认为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就是雕塑,但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并不仅仅如此。它既可以以园林景观的形式呈现,以环境而存在,也
可以是行为艺术、临时性表演,一种情感的宣泄。不论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都可以表现出所想表达的内涵。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结构、功能、色彩、尺度、比例、体量、造型等等都具有其独特性,它们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空间的环境。针对空间环境场地的各个因素,会出现不同材质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常见的木头、金属、陶瓷等材质,还有以水为媒介的喷泉,新媒介互动装置的混合型材质,花草树木为创造素材的特定园林景观等等。在公共艺术的创作中,体现以人为核心做为主体,往往跟人的生存环境、人文精神有着密切联系,表现了作品的公共性、当代性以及互动性。公共性是公共艺术设计中重要的元素,具有社会属性,也是作品创作的前提,在公共空间中向公众表达进行共享。公共艺术作品多以能够与公众产生共鸣,能够反应社会生活的作品具有当代性为主题,并且作品在与公众的交流中产生互动性。
二、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人文价值
公共艺术是一个与大众交流的艺术创作,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是要经过对创作作品的文化背景的研究,找寻作品与公众之间的契合点,将公众的需求作为作品的框架结构,充分的实现公众的话语权。公共艺术其公共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包含着文化学和社会学概念。公共艺术作品出现在公众生活环境中,能够拉近公众与艺术的距离,从生活中实现艺术的价值,是公共艺术人文价值的体现。公共艺术设计的人文价值的实现是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确立人为主导地位,承担着创作公众空间活动的任务。公共艺术强调的是体现社会公众的一种诉求,为满足公众需求,通过与公众的互动,希望能够使公众能参与其中,从而实现公共艺术设计人文价值在社会和文化价值的实现。公共艺术设计它真正的价值并非是实用,而是它产生的人文价值。公共艺术作品绝大部分体现着人文关怀与公众的平等交流,作品使用的表达方式多为能让公众产生共鸣的视觉语言,并且为不同层次的公众预留解读空间,从而拉近了作品与公众的心理距离。公共艺术设计使公众在生活中提升审美,输出公共艺术应当表达出的精神内涵,文化生活、社会价值等。公共艺术设计的人文价值是公共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公众生活的一种表现,它不同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呈现了人类文化和生活环境。
三、人文关怀对于公共艺术的重要性
随着这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走进大众的视野中,作品多了起来但是能撑上优秀的作品却还是少数。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上,就是作品没有体现人文关怀,很少考虑公众的需求,还停留在单一的雕塑形式,只提供展示功能,而没有提供可以与公众的交流互动的可能。公共艺术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公众的视觉,也影响着公众的心理感受,应当强调人文关怀,重视公众的心理需求。在不同的环境中,公众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公共艺术创作就是要把握公众的心理需求,把公众的心理感受作为设计作品的的创作依据和出发点,才能够设计出能够体现人文关怀的作品,当公共空间具有人文关怀精神才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阶段。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应当考虑到三个方面,第一,艺术家在设计中要把握好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对设计的作品要定位准确。必要的前期调研,后期的功能与视觉的结合,设计的细节对公众的打动。第二,充分体现出对公众的关怀,注意公众的感情接受度。要考虑到作品的观众,会涉及到的不同人群(弱势群体,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会涉及到的不同,会涉及到的不同地域习惯等等。第三,公共艺术作品对环境的影响。作品材质的选择、安置地点以及作品的最终的处置,杜绝污染环境及资源浪费。艺术家应当把设计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公共艺术设计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公共艺术在上世纪90年代从西方进入中国,从我国初认识再到广为运用,现已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更加关注城市的环境建设、文化艺术,公共艺术是会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城市作为公共艺术设计的载体,与其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不断的提高,公共艺术设计趋势和表现形态发生着变化。人们更加关注公共艺术的发展。艺术逐渐走向更广的人群,而公共艺术更近距离的靠近人群。以往的人们会将公共艺术定义为,一尊造型独特的雕塑,而如今的人们意识到,雕塑、壁画、园林景观、影像、水景、声光作品、特殊设计的街道铺面等,皆可归纳为公共艺术设计的范围中。公共艺术被李永清定义为,“以人的价值为核心,以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对象,运用综合的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行为。公共艺术既不是一门学科,也不是特指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看待公共艺术就应该以对多维度的角度去看。以下将从人文的视角阐述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
一、关于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
人们经常会认为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就是雕塑,但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并不仅仅如此。它既可以以园林景观的形式呈现,以环境而存在,也可以是行为艺术、临时性表演,一种情感的宣泄。不论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都可以表现出所想表达的内涵。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结构、功能、色彩、尺度、比例、体量、造型等等都具有其独特性,它们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空间的环境。针对空间环境场地的各个因素,会出现不同材质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常见的木头、金属、陶瓷等材质,还有以水为媒介的喷泉,新媒介互动装置的混合型材质,花草树木为创造素材的特定园林景观等等。在公共艺术的创作中,体现以人为核心做为主体,往往跟人的生存环境、人文精神有着密切联系,表现了作品的公共性、当代性以及互动性。公共性是公共艺术设计中重要的元素,具有社会属性,也是作品创作的前提,在公共空间中向公众表达进行共享。公共艺术作品多以能够与公众产生共鸣,能够反应社会生活的作品具有当代性为主题,并且作品在与公众的交流中产生互动性。
二、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人文价值
公共艺术是一个与大众交流的艺术创作,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是要经过对创作作品的文化背景的研究,找寻作品与公众之间的契合点,将公众的需求作为作品的框架结构,充分的实现公众的话语权。公共艺术其公共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包含着文化学和社会学概念。公共艺术作品出现在公众生活环境中,能够拉近公众与艺术的距离,从生活中实现艺术的价值,是公共艺术人文价值的体现。公共艺术设计的人文价值的实现是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确立人为主导地位,承担着创作公众空间活动的任务。公共艺术强调的是体现社会公众的一种诉求,为满足公众需求,通过与公众的互动,希望能够使公众能参与其中,从而实现公共艺术设计人文价值在社会和文化价值的实现。公共艺术设计它真正的价值并非是实用,而是它产生的人文价值。公共艺术作品绝大部分体现着人文关怀与公众的平等交流,作品使用的表达方式多为能让公众产生共鸣的视觉语言,并且为不同层次的公众预留解读空间,从而拉近了作品与公众的心理距离。公共艺术设计使公众在生活中提升审美,输出公共艺术应当表达出的精神内涵,文化生活、社会价值等。公共艺术设计的人文价值是公共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公众生活的一种表现,它不同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呈现了人类文化和生活环境。
三、人文关怀对于公共艺术的重要性
随着这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走进大众的视野中,作品多了起来但是能撑上优秀的作品却还是少数。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上,就是作品没有体现人文关怀,很少考虑公众的需求,还停留在单一的雕塑形式,只提供展示功能,而没有提供可以与公众的交流互动的可能。公共艺术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公众的视觉,也影响着公众的心理感受,应当强调人文关怀,重视公众的心理需求。在不同的环境中,公众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公共艺术创作就是要把握公众的心理需求,把公众的心理感受作为设计作品的的创作依据和出发点,才能够设计出能够体现人文关怀的作品,当公共空间具有人文关怀精神才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阶段。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应当考虑到三个方面,第一,艺术家在设计中要把握好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对设计的作品要定位准确。必要的前期调研,后期的功能与视觉的结合,设计的细节对公众的打动。第二,充分体现出对公众的关怀,注意公众的感情接受度。要考虑到作品的观众,会涉及到的不同人群(弱势群体,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会涉及到的不同,会涉及到的不同地域习惯等等。第三,公共艺术作品对环境的影响。作品材质的选择、安置地点以及作品的最终的处置,杜绝污染环境及资源浪费。艺术家应当把设计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公共艺术设计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平面构成中,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只具有位置及长度,不具有宽度与厚度。作为以长度为特征的型材,线可以分为水平、垂直与斜线,又可分为直线与曲线等。在教学中,基于直线构成的设计可以与渐变构成结合起来,这将在后面详述。用曲线构成的关键在于明确选择何种形式法则:简约还是繁复,水平还是垂直,基于审美经验还是基于数理逻辑。无论选择何种法则,各个视角的优美形式都是曲线构成型公共艺术设计成功的关键。这种不规则曲面的视觉观感及类似雕塑的空间深度把握都是设计专业学生平时接触不多,需要弥补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认真对待的。同时,线构成型公共艺术作品的具体尺度往往需要参照周边建筑环境而定,但囿于形式,体积较小是其普遍特征,需要提醒学生设置较高的基座加以配合。在这方面,美国艺术家约瑟•德•里维拉(JosedeRivera)1967年落成于华盛顿美国历史与技术发展史国家博物馆的《无限大》运用带有张力的曲线来限定空间,用线虽然简单却形态优美,从而在各个角度都形成了符合黄金比例及其他形式美法则的轮廓与内部结构,可用作教学范例。
二、基于面构成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
在几何学中,面是线移动的轨迹。面构成在某种程度上是线构成的发展。运用面构成的公共艺术创作方式主要包含两种,一是面材的插接,二是面材的卷曲。面材之间的组合、插接能够产生优美、多变的形式感,起到活跃环境的艺术效果。这些作品往往单体尺度较小,强调插接、咬合、扭转关系,环境适应性好,便于布置到已完成设计的硬质都市环境中。在面构成公共艺术方面,瑞士艺术家马克斯•比尔(MaxBill)利用拓扑学著名现象———单侧莫比乌斯环创作的《无尽的面》成为经典。这件作品不但以艺术形式反映了数学、几何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本身也具有优美的形式感,轮廓完整、风格厚重,铸铜材质的运用更为作品增添了历史感,是最适合的教学范例。
三、基于渐变构成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
渐变即有规律的变化,是形式美基本法则之一。当渐变运用于构成时,意为基本型或骨格有规律的变化,具有明显的节奏感。利用渐变的形式法则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有这样几点需要重视,首先是基本元素的选择,这一基本元素自身必须具有形式美感;同时元素之间具有统一性和秩序感;其次需要准确定位轴线;最后准确把握基本元素间的距离即旋转方向,否则难以实现预期的形式美感。在这一部分,美国艺术家赫伯特•拜尔(HerbertBayer)1973年落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阿尔科广场的作品《红色双向螺旋形楼梯》(亦称《双重阶梯》)以长方体为基本造型元素,采用规整的造型手法力争与周边密集的建筑环境形成统一、对比和呼应关系,利用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形态变化为所在建筑环境带来了热情与活力,是渐变构成型公共艺术作品中的经典之作,适合运用到教学中。
四、基于重复构成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
重复构成是相同或近似的形态和骨骼连续、反复、有秩序地出现的构成方式。重复构成包含重复基本形单元反复排列,单元兼空格反复排列,重复基本形的错位排列等类型,并以秩序、整齐、壮观和力量为美感特征。重复构成运用于公共艺术作品时需要保持基本元素在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的一致性以达到视觉效果的整齐感与秩序感。在这一部分,美国艺术家索尔•莱维特(SolLewitt)的作品最具代表性。他使用严格计算边长的立方体为基本元素创作《未完成的立方体》系列。美国艺术评论家罗伯特•C•摩根将这一系列作品描述为“系统艺术的视觉化”,并指出“这一视觉系统基本建立在格子式的立方体单位基础之上。”莱维特位于法兰克福环形公园办公楼前的大尺度室外公共艺术作品体现了其一贯的造型法则与主题观念,是最佳的重复构成型公共艺术教学范例。
五、基于对称与均衡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
对称是点、线、面在上下或左右由同一部分相反复而形成的图形。它表现了力的均衡,是表现平衡的完美形态。对称呈现或庄严肃穆,或安静平和的美。但完全对称也会给人以呆板和单调的感觉。因此,在艺术中往往追求不完全对称但是轴线两侧形体面积、体积相近而产生的均衡感。对称与均衡也由此组合成为一条重要的形式美法则。在对称与均衡的具体关系上,一般来说对称的形象、形体必然是均衡的,但均衡的形象、形体不一定对称。在平面设计或服装设计中,设计师追求的往往是视觉上的均衡,但是对公共艺术创作来说,当作者采用不对称构图后,往往还要实现各个角度物理意义上的均衡,从而降低作品的工艺难度,避免个别节点受力过大而降低稳定性。在这方面,美国艺术家亚历山大•利伯曼(AlexanderLiberman)取得了很大成功。他以不同直径的金属管件斜切后得到的断面为基本元素,综合运用统一、对比、变化、均衡等形式美法则进行组合,落成的作品如《冒险》等色彩鲜艳明快、形态变化丰富、充满活跃的张力,为呆板生硬的都市环境注入了难得的生气,作为教学范例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六、基于节奏和韵律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
节奏意指同一现象或形体有规律地、周期性地反复或交替出现。现代设计越来越多地通过形体尺度、形状和色彩有规律地不断反复交替出现以产生形式美感。当节奏不断反复出现并加上高低、长短、起伏等变化时,就出现了韵律。韵律是节奏的深化形式,巧妙运用能够在艺术设计作品中取得更好的效果。运用节奏、韵律这一形式美法则进行创作的公共艺术品往往在水平方向上展开,形体坚实有力,块面转折明快硬朗,尺度对比经过精心计算以符合黄金比例,给人的视觉观感犹如音乐艺术中的抑扬顿挫一般,是现代都市和自然环境中的硬派艺术。极少主义代表人物托尼•史密斯(TonySmith)惯于运用简洁的节奏感去表现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观念。他为美国华盛顿劳工大厦设计的《必须服从她》就是这样一件成功作品。这件作品主要的弯折点选在全高的三分之二处,接近黄金比例。同时作品还从视觉上和物理意义上实现了不对称的均衡,既稳定又富于动感,适合作为教学范例运用。
七、基于对比与调和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
对比与调和是重要的形式美法则之一,在设计艺术中,对比往往指作品形态、色彩、尺度等打破过分统一的手法,可以打破呆板僵化的局面。但过分强调对比又会使作品不同部分相互对立,因此就需要将对比的两方面加以协调统一,确立支配与从属的主次关系,以使作品达到臻于完美的境界。在这方面,克莱门特•麦德摩尔(ClementMeadmore)弯折几何形体的手法在都市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几何形态的公共艺术作品与周边的建筑相统一,带有有机感的弯折又与横平竖直的建筑形态形成对比,从而保证了作品在建筑环境中既对比又调和的完美艺术效果,是最适合的教学范例。
1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分类
公共艺术(PublicArt)一词,在上世纪9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传入中国。它主要存在于公共空间中,并服务于大众。公共艺术是使人们在公共合作和广泛参与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公共艺术的方式使社会与市民之间在各领域产生积极的互动效应,开拓以艺术方式为媒介的公共舆论空间,传播多样的文化艺术精神,由此提高人们生活的精神状态,更好地展示城市生活及城市文化。公共艺术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知名度、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更能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1]。公共艺术的涉及范围从形式上包括摄影、园艺、雕塑、壁画、广告影像、表演、装饰、音乐等多种表现形式;从功能上可分为纪念性的公共艺术、装饰型的公共艺术、休闲型的公共艺术、实用型的公共艺术、游戏型的公共艺术以及庆典型的公共艺术[2];从空间布局分为立体和平面、室内和室外。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对于城市文化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巨大,并且城市公共艺术又是当代人文精神的体现和发展。
2我国公共艺术存在的现状
2.1我国城市整体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度的逐年加快,在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的同时,公众将精力投入到对衣食住行四大要素的科学配置中来,政府部门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用于公共设施、街道设施和绿化等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层次的方向上,这使得许多城市的整体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开放的公园和广场多了,现代都市的气息得到张显[3]。但部分城市外部空间与场所环境的整体建设水平不高,盲目建设缺乏规划性,不能充分发挥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环境建设上的作用,对其缺乏有效的认识,造成了城市建设松散风格模糊,功能区分混乱的现象。对于自然、文化产生建设性破坏,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被抹杀或遗忘缺失,国际化建筑风格成为趋势。由于城市建设中不重视文化内涵,许多城市建设进入到死循环中。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同城市在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公共艺术的作用,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从中寻求长期发展[4]。
2.2我国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作品的现状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基于不断进步的物质文明,更加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各地不断兴建文化广场。建成的实例中好坏良莠不齐。一方面所在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公共艺术作品的建设水平不相符。出于政绩需要,个别地区不顾实际情况,强行建设一些不符合当地实际的公共艺术项目,既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同时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造成了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和城市环境无法匹配的状态[5]。另外,目前城市环境中缺少具有前瞻性和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据相关部门的统计,上海市大大小小雕塑共一千余座,却没有一个能够作为上海标志性的作品,上海作为国际时尚大都市也没有一件前卫性作品。我国某些公共艺术品,形式粗陋、工艺粗俗、体量突兀,追求速度忽视质量和艺术效果,从而缺乏了对于构建城市审美观和对公共艺术的发展态势的考量,对目前的城市审美观和城市精神产生了不良的影响[6]。
2.3当前城市公共艺术人才积蓄和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高校中开设“公共艺术”专业的比例较多,作为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方面是件益事,但在人才培养和实际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和困难。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要求从业者具备一种综合修养,在不断扩充知识面的同时,对环境艺术中的专业内容要全部掌握,这是一个新兴专业,对于设计家和高校教师都需要通过借鉴国外成功教学经验和自身的不断摸索来提升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标准和质量[7]。
3对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城市公共艺术有其特殊的社会性和公共性,这是同其他艺术形式最本质的区别,为追求公共艺术更好的发展,将社会发展与公共艺术两者相互平衡,建议从社会、公众和设计师三方着手开展工作。
3.1社会
公共艺术首先具有明确的社会属性,公共艺术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是建立完善的公共艺术制度。在国外很多国家的公共艺术已具备较为完善的法律规定,而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有关于公共艺术的法律规定。比如美国,政府引导专门成立了国家层面的艺术委员会、基金会和基金,专业部门来推进包含公共艺术中的视觉艺术及相关艺术类型的发展规划[8]。推动我国建立艺术管理制度与机制,制定公共艺术审批办法,既有利于公共艺术设计优秀作品的不断涌现,又是促进公共艺术作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保证,最大限度地避免不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公共艺术作品的产生。
3.2公众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具有公众属性,要求公众的参与性,是以公众的行为和意识来维系的,公共艺术的氛围是由公共艺术设计来营造的,将公共的公德心、公益心和参与感进行内化并形成良好的行为轨迹,最终将社会与艺术形成互动良性效应[9]。
城市公共空间,顾名思义,它是指城市中供人们活动的公共场所。与私有空间不同,公共空间是一个“共同性”的范畴,它能够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以及社交的场所,也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并具有景观、宗教、商业、社区、交通和休憩性活动等城市性功能。现如今,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其在为广大市民提供社会和生活服务的场所外,还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并体现城市的魅力,展现一个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并构建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因此,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空间美感,对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个城市的独特之处,离不开这座城市在发展历程中所保留下来的历史岁月,而旧建筑、旧街区、旧历史文化等,都是这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之处,也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因此,在设计时,应挖掘和利用城市历史发展中那些宝贵的人文景观资源,保护好完整的历史信息,并以相应的设计手段对周边环境加以设计,使其与历史人文景观融合在一起,在保留和延续城市传统文化特征的同时,彰显城市特有的个性,使其能成为本市市民的生活基地和外地游客的旅游景点。这样,不仅激发了人们对城市的深切情怀,还能使城市呈现出地域性。
但是,共设施艺术化不等同于多摆放些雕塑,但公共设施却包括雕塑。雕塑是公共设施的一部分。生态观念的介入,为雕塑家提供了新的题材和新的方式,产生了一种新颖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雕塑――生态雕塑。它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更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这里以大连城市公共设施为例加以说明。大连以广场多而著称,在广场上或广场周边都会有小议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公共设施艺术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同样,每座城市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城市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而城市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市民的生活质量。
二、当前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过度的空间比例和尺度古今中外比较著名的建筑设计都不仅仅只是靠其自身的雄伟抑或是华丽而闻名,建筑需要与周边的环境和空间相得益彰才能体现出它的美感。公共环境的设计也是如此,它需要与周边建筑物的呼应,不能因为一个设施而破坏了整个空间的布局。当代城市往往因喜欢体现出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喜人面貌而大兴土木建造面积庞大的公共景观,有的甚至为了做好面子工程而耗费大量的资金,设置大型雕像或者是其他无用的东西。这样不仅起不到美化城市和提高城市精神文明的作用,还会增加群众的生疏感。公共环境的设计在尺度和比例上一定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需求和实际鉴赏水平,如果设计脱离了群众,即使空间再大、设施再华丽也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设计符号任意使用环境设计的精髓都靠设计者所使用的符号来体现,符号表明了一个设计者所要体现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理念。通过符号人们可以快速的理解设计中的涵义,不同类型环境的功能和它所要体现的美学意义都是通过设计符号来传达给大众。但是现在很多城市的规划者由于对地域文化的不了解和过度的崇洋媚外,导致了中国的设计符号与外国的设计符号的随意拼贴,使得公共环境变得杂乱无章。例如在某些城市的旧区改造中,设计者为了创新而一味的引进西方元素,将原本就有浓郁中国色彩的建筑换成了欧式园林风格,有的甚至在中国式的庭院中加入几根科林斯柱子。设计者忽视了环境本身的文化内涵,只注重创新,而使建筑失掉了它原本的意义,失掉了民众对它的热爱。
设计材料的浪费不同的材料由于其特殊的颜色、质感、肌理等能够为建筑增添一份独特的味道,使得公共环境的设计产生了千差万别的艺术效果。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公共环境是要直接与人接触的,很多城市在设计时就只一味追求材料的高档和美观,而不注重民众的实际需要,造成材料的严重浪费。例如:抛光的大理石虽然看起来比较气派和高贵,但是它受潮后易滑,不便于老人和小孩行走;某些城市为了创造独一无二的环境,花巨资从热点引进珍稀植物,但是这些植物却不能适应中国的气候,一到冬天就必须用麻袋包裹起来,效果适得其反。
三、总结
总而言之,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物质空间的载体,其作为城市外部空间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部分,是当今城市设计的焦点问题之一。它依附于城市的建筑实体而存在,它的设计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市民在公共空间娱乐、休憩时的舒适感,也直接影响到城市自身的魅力与对外的形象。为此,从这点上来看,在进行城市生活空间的设计时,不能单纯地从纯设计理论去考量,而应从城市自身的特色、市民的需求等等方面去考虑,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展现出公共空间的美感。在本文中,由于篇幅的关系,笔者仅就从3个方面去谈了如何在设计上去凸显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美感。但由于每个城市存在着环境、区域及历史特征等因素,这就需要建筑师、城市设计师和规划师等,在具体设计时要因地制宜,运用自己娴熟的技巧,从外在整体和内在规律上去把握城市的特性,从而真正使所设计出来的空间感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一、公共艺术对公民美学的意义
庄子说:“道:艺。不可言,言而非也”,所以,艺术是无法定义的。艺术含有人为意义的审美活动,要追求最高美的心意,脱离有形推进到无形“美”的自身,所以观念美是为表达形式完美的典型。艺术品并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它只表示艺术家对情感形式的了解,这就是艺术的意义。而艺术的功能,使灵魂平静,心灵与永恒的律动中,透过辨证,而逐步接近永恒美的理念。接受美的陶冶,可以纯净化人类的灵魂,达到绝对美的境界,可使宇宙间的事物导向正确、和谐、幸福,激起人类高级理性的快乐,促进精神动力的开展。
“美学”是研究艺术中美的科学,美与人的工作、生活相关,研究美学,要科学的总结人类的审美经验,揭示各种审美活动的规律也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从而推动美的创造;促进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发展,史人类的活动更美、心灵更美、环境更美。“艺术源自于生活”是众所皆知的一句话,但事实上艺术跟生活还是有一段差距,而公共艺术也是公民美学的表的,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责任。“美学”同“艺术”与民众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一般民众在生活上已经开始重视到环境清洁及休开娱乐的安排,然而生活可及之处“艺术”及“美学”无所不在,而生活美学则建立在逐步提升全民美感意识。
二 、公共艺术对公民美学的作用
1、自然环境作用:融入自然景观规划设计中符合发展需求,满足环境满载。
2、社会功能作用:集合有关各种社会因素资料。
3、地域作用:空间品质确定,为地域、道路、轴点之分划。
符号提炼及抽象:透过空间、造型符号传达空间、生活、情感等意象。
5、设计手法:多方讨论解决限定因素和提升创作意涵;设计要求:政府、大众、业主、建筑师、艺术家。
6、活动意象:环境自然特徵、内涵意象,环境社会特徵。
7、价值观感:人的行为、心理需求及多方观念。
三、 公共艺术于都会空间之角色定位
公共艺术代表著城市化发展的结果,城市整体环境架构,其现实与历史、今日与未来、地方与外邻间的过渡与衔接,公共艺术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当广泛性和文化自发性的文化生活介入,一些广场周边的建筑性质、环境条件、交通条件等往往不能支持和适应公共空间的服务需要,使得公众休开、娱乐、展览、学习、餐饮、购物等活动无从落实,而以公共艺术的构成多元性来活络视觉形式的构成,在形、色、质量、空间环境等外在条件等在各地域中形成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之下,如商家的橱窗展示设计及招牌的色彩造型、霓虹灯光的绚烂,都呈现了艺术设计无比张力,它们的形成和延续包容著丰富的内涵,蕴含著一种表现力和独特风格魅力。
公共艺术不像现实主义中的无中生有,创造出现世不存在的情境,即使天天接触仍会有种疏离感,而是会让观众产生移情作用,人们对公共艺术品产生的心理、行为及社会思考,藉由时间与空间的感觉呈现区别性及差异性,若将艺品追溯到一般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艺术家的艺术世界是与外在环境分开,所呈现的也是属于内省和自我的独白;第二类是来自外在环境的击,其作品自然反映历史的痕与时代的流动性面貌。
四、公共艺术与人、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环境对人的作用取决于人对生活环境的多种要求,因此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广泛的探讨,其中吴良先生在《城市美的创造》一文中所谈及的美好城市的型态,包括清晰性、可达性、多样性、选择性、灵活性、卫生等和美好城市要素中的邻里感、乡土感、私密感和繁荣感等美感范畴向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展开,反映了人与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因此环境对人的作用有以下五个要素:
1、亲切感:在环境处理上使人感到安全便利、体贴入微的自尊自爱,他体现在环境功能、氛围以至细部构造的若干层面。
2、认同感:人们对环境感受的共识性和归属感,它体现于环境的性质、方向和领域等亦向的明晰。
3、指认感:人们对环境感受的差异性和新鲜感,它体现环境的个性,予以人们探索和期待的意识。
4、文化性:环境实质通过造型、色彩、质地以及空间处理、环境的过渡等传达较高层次的文化价值和予以人们愉悦的美感。
5、适应性:以上各要素在环境不断变化过程中,或在长时间内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二) 公共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紧紧相扣的实质现象,譬如:艺术品与基地的关系、艺术品对公众的关系、艺术品既有的现象。这些正显示整个社会与“公共艺术”间的相互关联,就以下三点分析:
1、艺术品与基地的关系:公共艺术品与其所处的环境的关系分别有各种可能。有时艺术品的取向与特殊基地的特性无关。此一类型的作品基本上是因作品带有艺术作品的价值而存在,与基地无任何关联。作用上纯粹为了美化装饰基地。作品可因本体的特性而被纳入纯为美化基地为目的之任何个案。
2、艺术品对公众的关系:公共艺术的一个根本现象就是以艺术品为标的物。艺术品与公众的关系,诱发公共艺术与社会互动的关系。大致就其性质约略做为有审美的作品、赋有象徵意义的作品、扮演教导性的作品以及具有机能性的作品。
3、公共艺术的现象:谈论公共艺术,最重要的共识是无所谓的进步或退化,也无需刻意划分,把公共艺术品逼向是非题。公共艺术是一个不稳定、且持续发展中的观念,它的诸般样相识相应于时代与社会的互动。公共艺术虽不限于立体造型物,但仍以户外、雕刻、大型造型物为多,甚至因空间开发的有限与压力,讲究多元的利用与机能的致用。公共艺术除非实用构筑外,追求致用程度的都市俱也成为一个斟酌的范畴。
当人们对建筑与空间的反省时所思考者还是以建筑的本位为主,但倾近则有相当大的转换,公共艺术的规划执行倾向偕同工作的方式。简单的说法:即是建筑师或规划师与艺术家在一开始时即共同工作。不像以往由建筑师先行规划后再邀同艺术工作者续行补白或添景美化,而是再一开始即融合双方意念来工作,并无主从配属的分别。 公共艺术与社会互动的多样性及设置性质有不同的背景,但依其标地物本体的机能来看大多属于无特定目的,而不管是何种项目的艺术品设置,大都以美化环境空间为前提。
五、总结
公共艺术于都会空间之角色定位是多种复杂交错的结合,端看观众以何种情绪及角度解读,用心态去改变整个生态与环境,姑且不论其动机是为何种机制产生的公共艺术,其角色应是让人产生赞许、愉悦舒适并具有教化人心的作用,任何放弃与观众沟通的公共艺术作品,就如同都会空间强迫视觉而无可奈何的毒瘤。
作者简介:宋艳茹 1975年生 河北师范大学 硕士 从事室内外设计建筑装饰与装修 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十几年
参考文献
二、具体改革建设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公共艺术设计方向已经在国内各大美院中兴起,也逐渐开设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和研究,通过借鉴和教学研究和实践,也逐步地开始系统的建立学科体系,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培养了一些从事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创新学科人才。但是在艺术专业理论课程建设方面还是比较薄弱和滞后,很多学院都没有系统的设置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只是照搬环境艺术设计或者展示设计、雕塑设计、纯艺术设计这一类学科的课程。这些造成了大部分院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对公共艺术这个专业型学科的不理解和概念模糊。
(一)缺少完善性和统筹性公共艺术现状是一门新专业、新概念,在课程体系建设上面缺少完善性和统筹性,它不像传统美术专业、国版油雕等学科较明确的概念和专业性质,并且这些专业也经过了长期的积累和发展,沉淀了许多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公共艺术专业需要大量的理论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对于公共艺术这门学科,社会已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已经提到了社会的“时代性”上。公共艺术在较小的学术范畴内,理论进展相对迟缓,对公共艺术这一名词和内涵本身还欠缺一些具体的认识。究竟艺术作品中什么叫做公共艺术,什么不算是公共艺术,这些都是模糊不清的,往往被随意扩大或者缩小,对公共艺术的案例以及解析也常常出现分歧,其权威性和理论支撑还比较薄弱。现今中国高校的公共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还是较为空洞,照搬国外西方理论而来,但是国内与国外的社会环境以及语言社会背景的差异,导致照搬是不可性的,如:东方艺术的公共性、公共艺术的政治性。
(二)创新性和公共性、政治性、社会性、时代性美术院校的教师多处于带徒弟传教育的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阴影下,强调技能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对艺术本身学科的创新性和公共性、政治性、社会性,缺乏培养和滞后。对专业的理论课程建设和培养往往比较忽视。就学生而言,受美院专业传统学习方法的影响,更加专注于对具体的技能课程的学习和提高,对本身专业的自发性和思考性以及社会影响力还尚未重视,这样设计就显得更加空洞,无法与社会以及区域经济相结合,设计出的作品往往苍白无力,没有市场。这也是理论课程未得到系统培养和重视的原因。对于公共艺术专业本身而言,它其实是一个跨学科多元化复合性和政治性的学科,所以必须强调公共艺术的专业理论课程建设进程。
(三)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实施计划及可行性分析从教学方向以及就业方向延伸,无论是专业教育体系还是教育教学的本质,都是更强调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但是大学教育并不是单单的教育和培养出来一个工匠来这么简单,理论学习是艺术学习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向。重视技能是对的,但是不打好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不熟练地掌握艺术理论,设计还是比较空洞和缺乏时代性。公共艺术专业理论课程群设置是整个公共艺术专业课程体系逻辑性和完善性的一个体现,专业理论学习对于专业学习同样有着重要性,通过专业理论学习,让学生对专业本身认识更加清晰,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更加具有目的性,让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思想认识更有深度,创作作品更加丰富。有助于学生学习思路的清晰,专业学习和发展的明确性。学生首先要了解公共艺术是什么,公共艺术如何发展,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性和发展性,如果这些概念都模糊不清,更何谈公共艺术?所以相关理论课程群的建设有待系统化、具体化。
三、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伴随着公共艺术在国内外的兴起,关于公共艺术学科的讨论和国内理论的研究实践广泛增多具体理论课程群的建设可依照相关学科细化进行详细构建。
(二)可采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王洪义教授编写的《公共艺术概论》为主导理论以及孙振华教授2003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公共艺术时代》,孙振华、鲁虹主编,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2004年编写的《公共艺术在中国》,马钦忠2004年出版的《雕塑空间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设计》等相关书籍为导向进行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课程群的支撑,配合《城市规划学》《公共设计艺术经济学》《公共艺术政治学》《区域经济》等宏观的辅助理论课程进行搭配,使公共艺术设计理论学科更加丰富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