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出人才的事例范文

时间:2023-03-10 14:51: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逆境出人才的事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逆境出人才的事例

篇1

一个人是否成才,决定于每个人的内在因素??即他能否勤奋读书。只有勤奋读书才能成才。

人的经历是有限的,我们的经验、感受也都是有限的。而读书,则能让我们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而超越这种局限。

读《水浒传》,我看到了农民的力量,也找到了其失败的原因;

读《西游记》,我看到了鬼怪的可怕,也感受到了正义的伟大;

读《红楼梦》,我看到了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真情,也懂得了封建家族灭亡的道理。这难道不是读书而懂得的吗?

红楼是女娲补天的石头缘;

断桥是千载一逢的人蛇缘;

聊斋是人妖相恋的狐人缘;

梁祝是比翼双飞的蝴蝶缘;

难道我们就不能成为一个清华园吗?

既然我们能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何必非要做一根野草;

篇2

指立定志向。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二、拼搏

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容国团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4、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5、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三、勤奋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徐特立

5、王羲之与“墨池”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6、达·芬奇画蛋(具体事件略)……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7、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8、天才来自于勤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9、“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的。”——鲁迅

反例:10、方仲永就是因为没有勤奋学习从天才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四、毅力

指坚强持久的意志。胜利的鲜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用荆棘编织,排除万难,坚定不移,成功属于意志坚定者。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英·狄更斯

2、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法·居里夫人

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德·马克思

4、张海迪砺志成才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5、成就与汗水

①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②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③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

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⑤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6、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不怕嘲笑,力纠口吃;李白遇老妇,“铁杵磨成针”;司马迁的事例。

五、逆境

指困难,多指不顺利,甚至很恶劣很不幸的境遇。它使人忧愁、痛苦,但也能磨炼意志。杰出人才几乎都经历过艰难险阻,成为生活的强者。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同上)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举的事例。

4、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

5、经受磨练,方能“称王”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成败

就是指成功或失败。成功指事业或工作获得预期的结果;失败指遇到挫折,或在斗争、竞赛中被对手打败。人人渴望成功,但在失败时千万不要气馁。

1、失败是成功之母。2、成败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转化的。

3、胜不骄,败不馁。

4、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霍奇斯

5、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6、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失败是个未知数》)

七、时间

我们的生命由时间构成,哪怕是浪费一点点时间就是虚掷部分生命。

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2、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跟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鲁迅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白日莫闲过,光阴不再来。——陶渊明

5、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具体事件略,可参见“勤奋”中的几例,或自己整理。

八、积累

指事物逐渐聚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

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7、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8、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九、团结

指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是战胜困难的保证。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篇3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112-02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在其成长道路上,难免要经历挫折与失败的考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严峻挑战,每个人都必须具备敢于战胜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品质,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一、挫折教育的迫切性

挫折教育是时展提出的要求。当今社会,由于家长的娇纵、溺爱,孩子很少有“苦”“难”的磨炼,个性品质非常脆弱,往往经受不住任何困难和挫折。据调查,当前我国儿童普遍具有心理承受能力弱、耐挫折能力差等特点,必需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对挫折的认识,培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能力。

众所周知,现在的孩子大多争强好胜、个性十足,但又经不起任何挫折和困难;好话赞歌听得进,批评逆语受不了;一旦遇到挫折的环境,就自怨、自责、放弃人生等。有的小学生,由于承受不住老师或家长的批评,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轻生自杀。出现这些情况,其原因是复杂的,但缺乏“挫折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我们的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都想把美好的东西教给孩子们,这是应该的,但是也要教会他们认识到人生的道路上必然会面临许多挑战和挫折,教育他们要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能力。然而,我们在这方面就显得比较欠缺。未来社会更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既然有竞争,就必然有挫折乃至失败。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树苗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经不起艰苦磨难的人更不能成为栋梁之材。

顺境往往难出人才,逆境是造就人才的重要条件,在逆境中经过挫折锤炼成长起来的人才其优势才更为明显。许多名人都经历过挫折,中国历史上的例子是人所熟知的,“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因此,为了孩子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迫在眉睫,意义深远。

二、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的策略

对儿童的“挫折教育”,就是对儿童进行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教育,培养儿童的坚强意志。在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教师)必须从受教育者(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区分他们遭受挫折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尽快地战胜挫折,走出困境。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树立正确的挫折教育观念

挫折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能否深刻认识挫折教育。首先,挫折是普遍存在的。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地从一个环境进入到另一个更复杂的环境中去。因此,社会生活的纷繁复杂决定了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而儿童发展的好坏与否和其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变化与挑战密切相关。其次,挫折有利于儿童的成长。真正的自信是来自于克服困难之后的成功体验。大家知道,回避挫折的儿童进步较慢,能够很快克服挫折的儿童进步较快。教师应当认识到挫折对于孩子成长的积极意义,如果孩子畏惧困难和失败,教师就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勇敢面对挫折,培养他们的毅力和自信心。

2.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挫折教育

教学活动是学校挫折教育的主渠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课程设置具体化。增强课程教学中挫折心理知识的含量,将学科知识学习与耐挫折学习、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相关知识的传授。第二,教学活动难度要适度但又不能过度。按照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教学任务的难度应该是“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多反思、多体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独立性和坚强力,将学生的求知欲逐渐内化为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耐挫折能力。第三,改变传统“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教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

3.利用真实的挫折情境进行适宜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高儿童排解生活中挫折的能力。因此,挫折教育应当坚持真实性原则,以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挫折情境为教育契机,为儿童提供锻炼的机会,强化儿童的抗挫折能力。学生的课外学习与生活有许多培养其坚强意志品质的真实情境,我们应积极充分利用好这些挫折情境,进行适宜的挫折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抵抗挫折的品质。

三、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的实践

儿童所遭受的挫折,通俗地讲,就是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这些事有大有小。可它们对孩子来说,尽管是小事,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灵伤害,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根据我平时在学校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同学们所经受的挫折,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针对每种情况的不同特点,教师采取了不同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1.“小太阳”地位的失落

这是城市小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一年级学生小刚,是家庭中三代单传的男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把他看做心肝宝贝,在家里要啥有啥、一呼百应。上学以后,学校的纪律、学习负担、同学之间的平等地位,使它由“小太阳”一下变成了一颗普通的小星星。于是,感到很不适应,成天闷闷不乐,拒绝完成学习任务,甚至不愿上学,面对这种状况。家长十分焦急,但又不知所措,老师了解情况后,没有对小刚施加任何压力。而是通过一些有趣的集体活动吸引小刚主动加入活动的群体,经过一段时间,小刚从各种活动中认识到自己也是集体中的普通一员,从而自觉地放弃了“小太阳”的优越感,和大家一道过上了愉快的学习生活,逐渐成为一名优秀学生。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帮助小学生走出“小太阳”地位失落的困境,应该从正面引导入手,重视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并通过各种有趣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初步正确认识同学之间、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消除头脑中的“自我中心”观念。

2.“意外事件”袭击

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的袭击,大到家庭中的天灾人祸,小到自己的竞赛失败,考试失利,这些都将会给他们稚嫩的心灵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会影响他们健康成长。面对这种种情况,也要求教师进行正确地引导。

小英子是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在二年级上学期的一天,无情的车祸夺去了她心爱的妈妈的生命,飞来的横祸使小英子悲痛欲绝,一连几天不吃不喝,痛哭流涕,夜里在梦中吵着要妈妈,对学习完全失去兴趣。班主任老师得知这个情况后,一方面自己用慈母一般的爱去关心照顾小英子,并向她讲述人生的道理和英雄人物战胜挫折与不幸的故事。另一方面组织同学日夜陪着小英子,和她一起玩耍,和她一起做功课。没多久,教室里又响起了小英子欢快的笑声。

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当学生遭受“意外事件”袭击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遭受打击的程度,学生的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采取适当方式,帮助他们尽快地从挫折中解脱出来。

3.“屡遭失败”的打击

篇4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教育家布鲁纳也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些都说明了一点: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不竭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才能积极动脑,主动思考,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优化教学结构,寓教于乐,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欲。好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使枯燥的课堂教学更生动形象,启发学生想象,开启学生思维之门,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领悟知识的真谛。在教学中我善于将寓言、歌曲、漫画、视频、图画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活跃的思维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创造意识。

二、巧设疑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智慧的窗口,是学生探索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精心设计,巧妙提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与结果,让学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享受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培养。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趣味性、引导性,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考,学生才能乐于参与到问题中来。如在教学“什么是商品”这一内容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引导学生思考,我设计了这样具有层次性的问题:1.超级市场里卖的衣服、食品、学习用品等是不是商品,它们是怎么来的?2.大自然的阳光、空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3.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吗?这样层层推进的提问更便于学生深入理解与记忆,更容易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更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注重学生全体参与、全面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传统教学中,教师严格控制着课堂,学生只是课堂的听众,习惯于听与答,是典型的满堂灌,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知识只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单向传递,这样的课堂教学与现代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提倡把课堂的主动权与学习的自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会教,而且要会引导学生学,不在于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如在讲述“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内容时,我把课堂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课前多渠道收集资料,看在现实中有哪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准备得也非常充分,课上学生举出了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如旅游区发生的缆车事故,商场欺骗消费者以次充好等等。这些事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学生对此相当熟悉,这样更便于学生的全体参与,同时引导学生增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

四、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篇5

中学思想政治课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一种需要。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首先教师应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把认识的对象和任务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形成和强化内部动机,引起学生的兴趣。具体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把理论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引用科学和生活中的新鲜事例,丰富和充实教材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可组织学习上的探索活动,做教学游戏、开展学习方面的争论等各种活动;在教学手段上可以运用录音、录像、投影、挂图、统计等多种教学媒体,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在课外学习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组织多个兴趣小组和课外讲座,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的课外学习,以学生课外活动来巩固和补充课内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培养情感,保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情感是创造的动因,现代教学理论指出,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间知识输出―输入的认知过程,而且是师生间人际情感的交流过程。教育实践证明,师爱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条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有取得心灵沟通,使学生对教师感到亲切,才可能无顾忌地质疑,才敢于独立思考,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一个平时对学生漠不关心、冷若冰霜、不尊重学生、动辄训斥挖苦讽刺的教师是无法通过情感传递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进而推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然而过于强调师道尊严则是开展创造性教育的绊脚石。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目的的现代教育是建立在师生完全平等的地位上的新型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同教师进行争论,才乐于与教师展开讨论,才能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受到教师情感的影响,而且与其自身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最近一次调查表明,我国学生心理素质存在诸多问题,如不会“爱人”,缺乏顽强的意志,这些都制约着他们创造力的发挥。为此,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感。道德感的中心是义务感,即对国家、对人民、对集体、对社会负有责任的情感,道德感和义务感是创造冲动的源泉。只有心中有国家、心中有人民、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社会,社会需要才会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并引导学生不断突破小我的狭小圈子,积极开展创造性思维,投身创造实践。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性格。

三、巧妙设问,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手段,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因此巧妙的设问,讲究提问艺术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关键之一。在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用一些巧妙的设问导入新课往往能够马上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求知欲和积极性。用问题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设问的方法很多,如可用流行歌曲设问,可用漫画情境设问,也可根据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设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热烈争论的问题,创设一个“愤”、“悱”的情境,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潜伏状态导入活动状态,使全体学生都积极思维,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学过程的优化。在课堂提问中,尤其要注意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综合性。所谓发散性就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蕴涵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可以灵活、迅速地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可使人有目的、有条理、有步骤、有次序地扩大思路,不断突破,从多方面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

篇6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297-01

现代教育界认为:学习活动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其中,非智力因素起着更为重要作用。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着激活、引导、维持和调节等方面的功能,这种功能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向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靠近,调动一切心理因素,最终有效的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情感培养、能力发展。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在非智力因素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动机在学习过程中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树立远大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完成求知欲望等作用。动机能够调动学生一切心理因素为实现理想而积极努力。那么,怎么样培养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

加强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会实现它而奋斗,我们应促进学生领悟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从现阶段整个教育状况出发,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与科技现代化、与未来生活和未来职业,与个体发展和个人理想等方面关系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紧迫性。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培养良好学习动机。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其意义是非常明显的。语文教材中不少人物形象和典型事例都是培养陶冶学生情操最佳的材料,具有正面引导作用。

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变“苦学”到“乐学”的转变,促其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生活中处处体现语文知识的学习,走出课堂,将学生引到“大语文”的课堂。举办语文知识讲座、介绍名篇名著、组织语文知识擂台、自办语文小报、开展与语文相关的竞赛等等,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走进了社会,关心生活,提高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已有兴趣迁移。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授课时,可以从学生们已有的兴趣入手。教师在学生缺乏兴趣的情况下,利用他们已有的喜欢看电视、玩游戏、听故事或其他活动,把它迁移到学习上来。如从电视剧《红楼梦》验证《林黛玉进贾府》中主人翁的性格、从诗歌朗读比赛到诗歌鉴赏,引发学生对文学名著、诗歌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三、调动学生学习情感,调节学生学习情绪

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语文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是最大限度满足每个学生的态度体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激活学习思维、驰骋学生想象力、开掘学生创造潜能。语文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情感,调节学生学习情绪。首先,赏识学生,激励学生。语文教师多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其次,营造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迸发出想象力、创造力的火花,主动探讨和研究问题。再次,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教材优势,中学语文课本中文情并茂文章比比皆是,它包涵着自然、人情、社会、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其中有着丰富的形象意境,如呈现雄伟泰山自然河山的《雨中登泰山》,流露挚爱深情人间真爱的《背影》,深邃透彻照出丑恶社会的《祝福》,创造具有动态艺术美《荷塘月色》等等。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情感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四、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学生没有坚强的学习意志,是不可能学好知识的。如何帮助学生在遇到困难问题时努力去寻找答案,直到把问题解决,不半途而废,是教师把面临一个重要课题。

榜样激励,培养意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深入描述和评价语文课本中杰出人物的行动和意志。

树立理想,锻炼意志。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正确学习动机的培养和远大理想的树立,这样才能为实现远大的目标表现出坚强的意志。

挫折教育,磨练意志。古人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挫折教育,就是故意设置一些障碍和困难,通过一些教育、磨练,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在心理上形成对挫折心境的适应机制和对挫折可能带来的伤害的抗拒能力。

语文教学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更为学生学好语文拓展了空间。因此,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途径,使学生非智力因素得到全面平衡发展,从而更好地协调智力因素,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水平,因此,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智力因素无法替代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把握时机,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不断提高育人质量,造就和谐发展人才。

篇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教育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在实践中探求新知,并且另辟蹊径,能够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来制定有关的教学事宜,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从而培养、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创新意识的种子:兴趣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总结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密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动力之源,是创新能力的先导,是取得成功的前提。人们的创新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的魅力吸引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索、积极创新。

思想品德课教学如果流于形式,照本宣科,而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往往会陷入死记硬背的境地,最终导致学生不重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让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勤于积累材料,巧妙设计教学情境,善于驾驭语言,将发人深省的寓言、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漫画及万众注目的时政新闻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事事新、时时新、处处新。教师不只要传播知识,更要教给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的思路,构画出一幅思路“框图”,以便学生能够独立地分析、推导和探索。进行思路引导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手段。从教师引导思路到学生自己理清思路的渐进过程,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是相当有帮助的。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触动、新的发展,会保持浓厚的兴趣、活跃的思维,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例如:2010年6月南方九省市遭遇特大洪水灾害,造成山体滑坡,桥梁道路被洪水冲毁,数百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究其原因,学生们认为是森林砍伐、植被破坏、草地三化(退化、沙化、碱化)、温室效应等环境破坏造成的,并且就如何保护资源环境提出很多合理的新设想。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美化环境。教师引入事例,师生共析,最终达到教育目的。总之,只要教师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用新颖的方式去引导、提高学生的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随之萌生壮大。

二、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设疑

学而不思则罔;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通过疑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时,得到的不仅仅是胜利的和喜悦,更重要的是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教师要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和具体学科的特殊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那么,何种疑问最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教师应多设计几套方案,经过认真筛选,找出最佳方式。如发生在2010年1月美国向台湾出售战机一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霸权”、“和平”、“发展”、“竞争”、“科技”、“当前国际关系”、“综合国力”等方面展开讨论。其标准是:能联系实际,发人深思,给人启迪;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学生分析、综合、观察、想象等思维能力的提高。问题要由浅入深,由直接到间接,由易到难,问题面由窄到宽,通过循循善诱使学生能触类旁通,同时,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博性、创新性等都得到锻炼。

三、学生独创精神的催化剂:求异

好奇是人的天性,学生的表现更为突出,遇事喜欢求异,凡事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对此,教师应要有耐心,加以鼓励,给予正确引导。人类发展史表明,思维的求异往往是创新的开始。爱因斯坦由于对伟人牛顿宏观物理学有关规律的求异,于是就有了“相对论”的问世;等同志由于对俄国“城市中心论”的求异,于是就有了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因此,教师要允许、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甚至“胡思乱想”,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独创精神。

求异思维是多向思维,立体思维,是发散―聚合―求证―扬弃―发散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思维过程。例如,环境与成才的关系,又既有“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又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既有顺境出人才,如新时期的莘莘学子,也有逆境出人才之证,如伟人鲁迅、等。通过几番比较,几番思考,学生们可以得出结论:成败关键在自己,环境只是辅助条件,不起决定性作用。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使学生学会变通地独特地解决问题。

因此,思想品德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求异,让学生懂得不唯书、不唯师、不盲从、不满足现有的方法和答案;要让学生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能做到用理论紧密结合生活实践;要鼓励学生去怀疑,去创新,去超越,去做具有独创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四、学生创新能力的磨刀石:实践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去实践。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充分给学生创造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探索、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设计师,学生疑问的引路人;教师也不是课堂教学的权威,而是课堂讨论的参与者,启发学生的引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中心,老师只是助手,老师的责任在于授之以渔,在于指导学生会“学”,在于教育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我好学”再到“我乐学”的转化,所以要围绕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来开展教学工作。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往往长于知识的接受、贮存和输出,缺乏必要的创新,思维方式、思考内容同化趋向严重。而以实践为核心的自主性、探究式教学则真正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做中学,从学中做,不断从实践中去总结,去开拓,去创新。

篇8

结合思想政治课哲学教学和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背景、可能性、策略及做法,谈谈思想政治课哲学教学与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些看法。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如乐观热情、活泼开朗、自立自强、自尊自信、坚定顽强、有恒心、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胆量、富于想象等。本文主要是从利用教育教学中一切可能的因素的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笔者在高二《生活与哲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切入,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哲学是世界观、人生观的学说,是人们对世界的本质看法。因此,哲学与学生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找准教材中哲学理论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切入点,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如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这一节课中,根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所构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心理素质教育目标”:通过教学,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实践活动;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引入,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及健康的心理品质。

 

在讲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时,可引入“甲同学与乙同学在讨论问题,甲同学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乙同学则坚持与甲同学相反的观点,双方互不相让,两个好朋友从此反目。这件事情你怎么看待?” 有的学生回答:“他们都有不对之处,当认识正确与否很难判断时,应该把它回归到实践,由实践来检验!”有些则认为:“坚持自己的原则和观点是正确的,当发生分歧时应该据理力争!”从学生的不同回答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时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容纳不同意见的胸怀。

 

在总结不同看法的基础上,学生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这两位坚持自己意见的做法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真理并不是仅由自己的认识来检验的,而要由实践来检验。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和谐的关系,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只是列举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个别事例,教材中还有很多可以切入的角度和发挥的地方,值得我们研究。

 

二、采用多种教育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升心理素质

 

1.进行时政播报,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在《生活与哲学》教学过程中,笔者坚持在授课班级进行时政播报活动,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收到不错的效果。时政播报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近期发生的时事政治进行播报,并结合课本知识点对其进行分析的活动。具体做法是:第一,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组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负责人,但人数最好控制在3-6人之间,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收集资料,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第二,合理安排。每周安排一个小组负责收集相关的时政资料,周末组员讨论、修改,下周一上课时让该组成员或其代表在课堂上用3-5分钟时间进行播报、分析。(每周抽出一节课进行)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协调好人际关系,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自我调节能力和胆量。

 

有些学生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进行播报时,情绪很紧张,言行举止很拘谨,而在第二次、第三次的播报活动中,这些学生渐渐适应,情绪和心理状态都有所好转。这说明时政播报在锻炼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及胆量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三,播报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时政播报的内容主要以最近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为主,除此以外,一些与哲学教材知识点相关的寓言、成语、故事、文章等,也在我们播报的范围之列。时政播报的形式也不是单一、固定的,学生可以根据本组人员或时政材料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形式进行。如有些播报组模仿一些新闻栏目的形式,一个组员扮演主持人的角色,另一个组员扮演专家的角色,用访谈或对话的形式进行;有些播报组采用小品表演的形式,把寓言、成语故事很直观地展现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然后由点评员进行点评。这些形式都是由组员自己设计、想象,然后讨论决定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和提升。

 

2.举行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辩论赛对学生的要求是必须有一种独立思辨的能力,不能先入为主,靠喜好,凭感觉,无根无据,胡言乱语;不能不尊重对方观点,肆意歪曲,断章取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辩论赛的好处就在于让学生养成一个习惯,一种凡事都要问为什么的习惯;让学生学会一种本领,一种通过分析、思辨找到真理的本领。它要求辩手不能只是装有一些固定软件的机器人,而是具有强烈求知欲望,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尊重他人的不同的个体。在哲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如一次在某个班级,笔者组织学生进行“顺境易出

 

人才”还是“逆境易出人才”的辩论,在自由辩论的阶段双方辩手情绪都很激动,眼看一场辩论赛即将演变为吵架赛,这时笔者马上让主持人提醒辩手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超越规则。经过主持人提醒,辩手们恢复了冷静,调控好自己的情绪,使辩论赛回到正常轨道上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辩论赛在锻炼辩手心理素质和情绪调控方面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三、注重与学生之间的课外交流

 

课外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可以让我们发现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及时、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疏导,以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课外交流可采用与学生个别谈心或通过周记、纸条等方式进行交流。有一学生,因父母吵架准备离婚而遭受重大创伤,她在学习过程中流露出一种极端消沉的情绪,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父母都不要自己了,不关心自己了,正是这种心理支配下,原本比较喜欢政治课的她上课老是走神,成天精神恍惚,毫无活力。后来在与她的一次课后交谈中她讲出了反常的原因,并希望老师帮帮她。在征得她的同意后,笔者把这件事告诉了该班班主任,班主任和笔者通过给她父亲做工作,让她父亲多关心她,此后该生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渐渐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

 

篇9

随着中国社会整体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活动不断出现新变化,产生新问题。以大学生的住宿方式为例,“校方如何安排和管理才合适”就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目前校方提供给学生的住宿方式主要有两种:要么按同一班级人住,而不考虑学生及其家庭之间的经济差异;要么打破院系和班级编制,按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而选择不同收费档次的公寓或宿舍。这类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如马斯诺所谓的“最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如果推而广之,实际上关涉大学管理者如何理性决策,而其关键在于大学管理者如何把握公共决策中的公共性维度问题。

就大学生的住宿方式问题来说,管理决策至少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判断:

一、管理对象的属性认定

为什么会产生大学生到底按班级住宿还是按经济能力安排的纷争,这里首先涉及大学生的身份认定问题,即管理对象的属性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与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强制性义务教育性质不同,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既带有教育性质,又带有服务行业商品化的性质。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就是这种商品化服务、经济性质的体现。我们通常在探讨教育的基本属性时,会说教育的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但它的本质属性还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基于此,大学生相应地就具有双重身份属性—既是大学的客户,又是高等教育的对象和产品,是教育的对象和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对于大学生的这种双重身份,视角和侧重点不同,相应的价值观和采取行动的抉择也不同。

二、管理目标的价值认同

对于大学生身份属性的不同认定,由此也引导出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平等和效率的矛盾对立。

教育平等和民主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我们所理解的高等教育平等的含义,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教育平等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等有密切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平等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教育平等的概念只有放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确定出它的准确含义;第二,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理想,任何人都不受限制地享受高等教育的各种权力和资源,任何人为的障碍(个人的经济收人和社会地位的差异)都是不合理的,人们甚至还试图借助高等教育平等达到消除社会差异的目的。“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包括三个方面:(一)进人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二)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三)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后结果平等。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所追求的是绝对平等。然而,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平等”只是相对的,不平等则是绝对的。目前,任何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都未能实现理想的平等,高等教育存在着各种不平等的事实:城乡之间的不平等、贫富家庭之间的不平等,等等。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平等”的实现程度可以不断提升,但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绝对的平等。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不断增长,使得高等教育平等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教育平等主张每个人不受外部条件限制平等地享受教育权利(包括人学机会、各种教育资源等),而教育效率又涉及到投人和回报的比例关系,教育效率它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追求投人与回报的利益最大化。显然这两种价值取向总是处在相互矛盾之中。把大学生当作客户,必然要追求高等教育的效率;把大学生当作受教育的对象和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必然要追求高等教育的平等。是高平等低效率,还是低平等高效率?面对这种矛盾,到底是更注重其一还是兼顾两者,如此,抉择就需要依据。

三、管理抉择的依据选判

上述大学生的住宿方式问题,就管理对象的公众性、管理目标的社会性特征,无疑使对其管理成为一个公共决策的过程。英国政治哲学家戴维·米勒在《社会正义原则》一书中谈到了公共决策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问题。他按组织、社区、群体和共同体的结合紧密程度,划分如下三种“公共性维度”:第一种是团结型社区(家庭、宗教团体、职业协会等紧密结合的小团体),其正义原则是按需分配;第二种是工具性联合体,如公司、社区等经济性关系,其正义的标准和原则是“应得”—所得与贡献相等;第三种是公民身份的联合体,如国家、民族等,其正义原则是“平等”,特别是“法律上的平等”,对应的主体是“公民的主体。”

戴维·米勒的理论核心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公共性维度”是进行“公共决策”首先要考虑的前提条件。根据这个“公共决策”的原理来看大学,大学是第二种和第三种公共性维度的复合体,也就是说既有“工具性联合体”的特征,又具有“公民身份的联合体”的特征。相应地,大学在对学生的住宿安排和收费方式等问题上,是更注重“应得”地效率原则还是教育平等原则,取决于该大学的“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如何。

我们知道,国有大学和私立民办大学在“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由大学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国有大学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社会的投人,更多地反映为社会公众的共有性,而私立民办大学在创立之初主要依靠私人资本的注人,并依赖于办学维系其滚动发展,社会公众性较低;其二,尽管两者的培养对象都是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具有“工具性联合体”的一致性,但国有大学的工具目地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因此其“工具性联合体”的特征实际很大程度上具有公众性,而私立民办大学因其生存、发展的需要,比较偏重于办学的工具性效益。而当大学的工具性特征比重偏高时,其“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就会相应降低。

由此可见,大学的公共性维度不同,进行公共管理的抉择和采取的行为方式也就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国有大学来说,应注重高等教育平等的考量,特别是精英大学,它的“公共性维度”的瞩目性及其自身作为优质资源的稀缺性,更加强化了高等教育平等的要求,一则是社会公共资源的倾斜要求公正、平等地分享国有精英大学的高等教育机会;二则是作为社会教化的重镇,也理应将公正、平等的理念落实于平常的管理活动中,熏陶现在的学子,未来的公民。而不能按家庭出生背景、经济条件等将尖子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对于私立民办大学,它更加注重对高等教育效率的追求来获得紧缺的办学资源,这也无可厚非。 转贴于

四、管理决策的现实考最

然而,理性的决策离不开对现实的考量。决策的过程关键是达到一种合理与现实折中的平衡。对两种相互矛盾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抉择时,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还是“平等优先兼顾效率”,要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办学实力等具体国情而定:其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都还相当落后,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而国际竞争又相当激烈,这些都必须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从而实现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其二,要正视高等教育过程中各种不平等的现实,兼顾“平等与效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最大可能的平等: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另一方面,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因而对于不平等的地方,则只能用现实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而高校收费制度(住宿费只是其中一项)可以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因此,现实选择与总的趋势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这也是大学作为一种复合体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其“工具性联合体”的效用要求偏重于其公民身份联合体平等诉求的妥协与调整。

篇10

随着中国社会整体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活动不断出现新变化,产生新问题。以大学生的住宿方式为例,“校方如何安排和管理才合适”就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目前校方提供给学生的住宿方式主要有两种:要么按同一班级人住,而不考虑学生及其家庭之间的经济差异;要么打破院系和班级编制,按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而选择不同收费档次的公寓或宿舍。这类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如马斯诺所谓的“最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如果推而广之,实际上关涉大学管理者如何理性决策,而其关键在于大学管理者如何把握公共决策中的公共性维度问题。

就大学生的住宿方式问题来说,管理决策至少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判断:

一、管理对象的属性认定

为什么会产生大学生到底按班级住宿还是按经济能力安排的纷争,这里首先涉及大学生的身份认定问题,即管理对象的属性问题。WwW.lw881.com问题的实质在于:与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强制性义务教育性质不同,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既带有教育性质,又带有服务行业商品化的性质。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就是这种商品化服务、经济性质的体现。我们通常在探讨教育的基本属性时,会说教育的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但它的本质属性还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基于此,大学生相应地就具有双重身份属性—既是大学的客户,又是高等教育的对象和产品,是教育的对象和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对于大学生的这种双重身份,视角和侧重点不同,相应的价值观和采取行动的抉择也不同。

二、管理目标的价值认同

对于大学生身份属性的不同认定,由此也引导出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平等和效率的矛盾对立。

教育平等和民主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我们所理解的高等教育平等的含义,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教育平等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等有密切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平等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教育平等的概念只有放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确定出它的准确含义;第二,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理想,任何人都不受限制地享受高等教育的各种权力和资源,任何人为的障碍(个人的经济收人和社会地位的差异)都是不合理的,人们甚至还试图借助高等教育平等达到消除社会差异的目的。“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包括三个方面:(一)进人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二)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三)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后结果平等。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所追求的是绝对平等。然而,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平等”只是相对的,不平等则是绝对的。目前,任何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都未能实现理想的平等,高等教育存在着各种不平等的事实:城乡之间的不平等、贫富家庭之间的不平等,等等。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平等”的实现程度可以不断提升,但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绝对的平等。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不断增长,使得高等教育平等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教育平等主张每个人不受外部条件限制平等地享受教育权利(包括人学机会、各种教育资源等),而教育效率又涉及到投人和回报的比例关系,教育效率它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追求投人与回报的利益最大化。显然这两种价值取向总是处在相互矛盾之中。把大学生当作客户,必然要追求高等教育的效率;把大学生当作受教育的对象和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必然要追求高等教育的平等。是高平等低效率,还是低平等高效率?面对这种矛盾,到底是更注重其一还是兼顾两者,如此,抉择就需要依据。

三、管理抉择的依据选判

上述大学生的住宿方式问题,就管理对象的公众性、管理目标的社会性特征,无疑使对其管理成为一个公共决策的过程。英国政治哲学家戴维·米勒在《社会正义原则》一书中谈到了公共决策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问题。他按组织、社区、群体和共同体的结合紧密程度,划分如下三种“公共性维度”:第一种是团结型社区(家庭、宗教团体、职业协会等紧密结合的小团体),其正义原则是按需分配;第二种是工具性联合体,如公司、社区等经济性关系,其正义的标准和原则是“应得”—所得与贡献相等;第三种是公民身份的联合体,如国家、民族等,其正义原则是“平等”,特别是“法律上的平等”,对应的主体是“公民的主体。”

戴维·米勒的理论核心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公共性维度”是进行“公共决策”首先要考虑的前提条件。根据这个“公共决策”的原理来看大学,大学是第二种和第三种公共性维度的复合体,也就是说既有“工具性联合体”的特征,又具有“公民身份的联合体”的特征。相应地,大学在对学生的住宿安排和收费方式等问题上,是更注重“应得”地效率原则还是教育平等原则,取决于该大学的“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如何。

我们知道,国有大学和私立民办大学在“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由大学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国有大学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社会的投人,更多地反映为社会公众的共有性,而私立民办大学在创立之初主要依靠私人资本的注人,并依赖于办学维系其滚动发展,社会公众性较低;其二,尽管两者的培养对象都是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具有“工具性联合体”的一致性,但国有大学的工具目地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因此其“工具性联合体”的特征实际很大程度上具有公众性,而私立民办大学因其生存、发展的需要,比较偏重于办学的工具性效益。而当大学的工具性特征比重偏高时,其“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就会相应降低。

由此可见,大学的公共性维度不同,进行公共管理的抉择和采取的行为方式也就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国有大学来说,应注重高等教育平等的考量,特别是精英大学,它的“公共性维度”的瞩目性及其自身作为优质资源的稀缺性,更加强化了高等教育平等的要求,一则是社会公共资源的倾斜要求公正、平等地分享国有精英大学的高等教育机会;二则是作为社会教化的重镇,也理应将公正、平等的理念落实于平常的管理活动中,熏陶现在的学子,未来的公民。而不能按家庭出生背景、经济条件等将尖子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对于私立民办大学,它更加注重对高等教育效率的追求来获得紧缺的办学资源,这也无可厚非。

四、管理决策的现实考最

然而,理性的决策离不开对现实的考量。决策的过程关键是达到一种合理与现实折中的平衡。对两种相互矛盾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抉择时,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还是“平等优先兼顾效率”,要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办学实力等具体国情而定:其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都还相当落后,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而国际竞争又相当激烈,这些都必须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从而实现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其二,要正视高等教育过程中各种不平等的现实,兼顾“平等与效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最大可能的平等: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另一方面,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因而对于不平等的地方,则只能用现实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而高校收费制度(住宿费只是其中一项)可以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因此,现实选择与总的趋势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这也是大学作为一种复合体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其“工具性联合体”的效用要求偏重于其公民身份联合体平等诉求的妥协与调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