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4: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节能减排工作要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工作目标
(一)节能目标。“十二五”节能目标:力争“十二五”期间辖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19%,其中,第二产业万元增加值收入能耗下降20%,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收入能耗下降19%,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人均电耗下降19%左右;2013年节能目标:力争辖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4.5%,其中第二产业万元增加值收入能耗下降5%,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收入能耗下降4.5%,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人均电耗下降4.5%左右。
(二)减排目标。完成区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和任务。
二、工作要点
1、签订节能减排责任书。协调督促辖区34家年用电50万度以上重点用能单位与区政府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各重点用能单位要根据节能减排责任状相关要求,严格控制能耗增长、减少污染物排放。根据目标责任累加制原则,2013年企业未完成任务将累加到下一个年度目标责任中,以确保“十二五”期间节能总任务有效完成。
2、加强节能减排基础管理。督促各重点用能单位开展“六个一”节能工作法,即“一份节能责任书、一个节能领导机构、一套节能管理制度、一份节能计划书、一份能源利用台账、一名能源管理员”,开展能效水平对标工作,提高重点用能单位经营者节能环保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节能减排自觉性。
3、加强有序用电管理。根据区有序用电预案和要求,建立区域有序用电联合巡查队伍,加强对公共机构、商务楼宇、大型商场和重点用能企业等用能单位的检查,力求街道、社区、责任单位三级联动,确保供用电的正常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4、加快淘汰落后产品、产能。配合区环保分局在9月底前完成3个单位4台煤锅炉(见附件1)共计7蒸吨的改造工作。加快推进S7变压器淘汰,明确8家单位(见附件1)S7变压器的淘汰任务,协助区节能减排办制定S7变压器淘汰工作方案,并根据相关政策给予财政补助。
5、推进企业开展节能改造。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改造,做好市游泳俱乐部市级重点节能项目的落实工作。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以楼宇节能示范工程为突破,通过合同能源管理,逐步推广对辖区楼宇的节能改造积极。
一、切实增强做好节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抓好上贸领域的节能工作,不仅有利于商务事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全区节能工作的重要方面。各商贸企业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完善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二、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活动
在全市“节能宣传周”活动基础上,各相关企业要通过组织学习、举行节能知识竞赛、举办展板展示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重点普及节能减排知识,解读相关政策,推介新技术,全面提高我区商贸领域节能意识,形成弘扬节能的良好氛围。
三、落实节能措施,严格节能标准。
市妇联启动“绿色家庭.节能减排”行动为宣传普及节能减排知识,树立节能环保新理念,实现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生活新方式,8月6日,由市妇联与中国人寿*分公司联合开展的“绿色家庭.节能减排行动”在欧洲新城社区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将深入全市百个社区,全面普及节能减排知识,组织节能减排专家、家庭环保志愿者等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和咨询活动,以及举办环保知识竞赛和节能减排模范家庭、示范社区评选表彰活动。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妇联已通过开展“参与节能减排,共建美好家园”主题宣传活动、“拒塑行动”等专题活动,以及向社区家庭发放《致全市家庭的一封公开信》、环保布袋及宣传品等形式,为我市社区居民树立节能环保理念、养成环保节约的生活新方式打下了良好基础。
市环保局环保“大篷车”驶入一面坡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使“节能减排、共建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能够深入农村、深入农户,近日,市环保局宣教中心组织党员干部,来到尚志市一面坡镇开展了环保“大篷车”巡展活动,并组织表演了“节能减排、共建生态文明”文艺晚会,同时向观看演出的群众发放了600余本环保知识手册。他们还到一面坡镇中心小学校,为学生送去了500余册科普图书,并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向一面坡镇5个村的20多位种植、养殖专业户代表宣传了生态文明知识。
总结“十一五”期我市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并对节能减排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按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2011年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的通知》(皖交运〔2011〕101号)精神要求,切实做好全市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利用多种方式开展节能减排宣传,重点宣传国家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法规。利用全国性的节能宣传周、科普宣传周等活动,着力强化节能减排责任意识,提高节能减排管理业务水平。适时组织专项节能宣传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社会氛围。
二、综合建设
积极推动综合运输体系发展,体现综合运输系统化、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发挥涡河、茨淮新河等内河水运优势,构建江河联运、水陆联动综合运输网络;加强站场与高等级道路网、城市公交、公路客运的衔接,提高站场的集散效率和辐射能力;积极培育公、水、铁联运市场;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场站建设,促进中长距离出行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大宗货物和长距离以水运为主,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效能,促进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隙衔接。
三、细化责任
广泛动员交通运输系统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建设,充分调动各单位节能减排积极性。以“车、船、路、港、航”为主要载体,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管理措施等手段,着力在交通运输设备更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行业高效管理方面,达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一)车辆节能减排。一是在初始机动车营运性驾驶员上岗证培训和考核环节增加节能内容,强化营运车辆驾驶员的节能培训管理工作,提高营运驾驶人员节能培训普及率,进而全面提高营运驾驶员的节能意识与操作水平。二是认真执行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客运运力调控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贯彻意见》,继续严格执行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投放新运力的规定。三是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和高油耗营运车辆提前退出运输市场制度。要按照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和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要求部署,严禁不符合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的车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推广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辆,鼓励和引导城市区间客运和城乡公共客运使用新能源环保型车辆。四是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和市政府有关文件要求,配合市环保部门督促油罐车实施油气回收工程改造,加强油罐车年度营运审核。五是认真贯彻落实省交通运输厅与省发改委等单位联合的《转发交通运输等五部门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皖交公运〔2010〕61号)精神,推广甩挂运输体系建设,优化运输组织结构,促进公、水、铁等多式联运发展,完善配套功能,培育市龙头物流企业。
(二)船舶节能减排。一是开展船舶驾驶员的节能培训工作,把节能减排内容纳入船员培训、考试的必修内容;二是认真实施市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程,深入贯彻执行《省老旧船舶拆解改造工作规范》,加快落实老旧运输船舶拆解的经济鼓励政策步伐,完成本年度拆解工作任务;三是引导督促船舶靠岸后尽量使用岸电,减少船舶靠岸后燃料消耗;四是强制安装船舶油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回收设施,并提高溢油防控能力和重大污染发生的应急能力建议;五是开展涡河、茨淮新河重要航段沿线电视监控系统建设,实现辖区重要渡口远程电视监控系统全覆盖,减少使用车、艇巡航。
(三)公路节能减排。一是提升道路网络结构,形成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相互配套,城乡一体、区域协调的立体公路网,提高网络通达程度,建设绿色公路,改善行车环境。二是加快农村客班车停靠站点建设,保障农村路网通畅安全。三是加强公路施工新工艺研究运用,增强路面层间粘结性,优化路面结构,减少沥青混合料温度散失,减少路面层间粘结材料的使用,降低施工噪音,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路面抗变形能力,降低路面维修成本。四是推广路面材料再生技术应用,国省道改造和路面大修工程要优先使用。
(四)港口节能减排。一是提高港口防污染处置能力,抓好内河港口建设工程在工艺流程、场区建设、生产照明、生态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开源节流工作;二是建设完善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推广船舶靠岸后尽量使用岸电,在建设新码头根据泊位情况配套建设岸电设施。
(五)航道节能减排。充分发挥内河航运能耗低、污染小、占地少、运能大的优势,挖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实施能力,发展和培育内河航运经济体系。一是加快实施涡河航道整治工程,提高涡河通航等级。二是建立涡河水上服务区岸电设施,更大程度地满足船舶用电需求,让岸电成为航道节能减排新亮点。三是加强水上交通管理力度,开展水上联合巡航,更好地为广大水运企业和船民服务。
四、发展公交
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城市公交投放力度,有序发展出租车客运,提高公众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分担率,倡导绿色出行。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清洁能源公交汽车,推广运用新能源车型。结合本次出租车扩容,做到出租车年底全部完成双燃料改造工作;推广城市客运、农村班线车辆“油改气”等节能减排技术;改善出租车车型,建立以安全、环保、节能、舒适的新型出租车为主体车型,逐步提高节能环保等新型城市客运车辆的使用;建立出租车调度中心建设,强化叫车服务功能。
五、和谐环保
(一)注重创新设计。充分发挥前期设计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纽带作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注重综合效益,设计出具有功能性、环保性、生态性的先进作品,提高交通建设项目的资源利用综合效益;合理选择公路、航道线位和走向;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港口岸线资源,保障港口岸线的科学利用。
(二)强化施工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港航工程建设要避免或减少对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改变、破坏及对海岸的非正常侵蚀,严格疏浚土的处置,加强对废弃渣土、物料等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消纳;公路建设要科学调配土石方,在经济运距内尽量做到挖方和填方的平衡,减少废弃土石方占地;合理设置施工临时用地,便道和各种料场、预制场,尽可能设在建设用地范围内或荒坡、废弃地内,尽量减少施工临时占用耕地;建设项目要更加重视天然植被、生态敏感区(点)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大力推进施工节能、节水和原材料节约,并有效防止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中主要产品和材料的质量监管,鼓励使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
(三)提倡科学养护。通过科学养护,提高交通设施完好率和抗灾变能力;大力推广使用沥青温拌、废旧沥青和水泥路面再生等技术;实施公路沿线绿化,加强公路边坡、航道护坡生态化建设,有条件的公路边坡、航道护坡及路肩的植草绿化工程探索采用覆盖塑料地膜养生技术、对于道路中央分隔带的树木绿化工程尝试铺设塑料水管实施自动喷灌技术,以节约养护用水、保障作业安全。
六、科技优先
加大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推进交通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的转化应用;研究推广节能船型、城市公交新能源汽车,推广节能驾驶技术、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技术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交通运输设施设备建设,支撑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引领交通运输经济和谐发展。
七、落实目标
局属各单位各科室要认真开展节约型示范单位建设活动,切实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增强责任意识、节俭意识,交通运输行业务必在节约用水、用电、用油、用材等环节上下功夫、见成效。
八、监测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