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3 11:04: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医药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医药调查报告

篇1

一、对医药物流公司内部成本基本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在医药行业流通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同类型企业太多,规模不一,所以整体来说我国医药企业采用的基本上都是分散的物流体系,在运作上主要依靠人力,与国际医药同业相比差距很大。医药物流公司的内部成本基本情况是是如此。在现阶段,医药物流公共的物流作业基本上是以人工作业为主,因此,完善、高效的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去除物流作业流程中的冗余环节,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差错和人力浪费。而在医药物流公司的物流系统中,信息系统软件上不能支持对药品的“批次管理”,不能支持对药品存储的“整零分开”,无法支持货位管理,导致差错较高;另外,库区布局的不合理、流程设计的落后也导致物流成本高:该医药物流公司的配送仓库分布在多个楼层,其出库单传递流程采取“接龙”模式,导致单据丢失、低效等诸多问题。医药物流公司的职工的工资支出方面,包括维持自身运转中合理支出,包括办公室采购、货物运输费用、员工和临时搬运工的保险费等这些都是合理损耗成本上做的比较好。而医药物流公司在营销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包括制作和播出的广告费、参加大型展会的费用、获得各种营销渠道的信息费方面,重视度不够。

二、针对医药物流公司产生长期存在问题的分析

1.竞争性因素

在中国药物物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对于这类医药物流公司,规模化的物流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就在于以合理的物流成本使用最少的仓储面积存储最多的药品,为医药门店提供最佳的药品配送服务。而现阶段医药物流公司由于发展规模不够大,物流管理更不上层次,竞争力不够强大,导致物流成本增加。

2.时间、空间因素:

空间因素是商业物流中心,制造业相对于目标市场或仓库或供应商的位置关系体系比较偏远。所以此类企业在购买物品的方向、目标市场定位应该有一个清楚的物流成本的核算概念。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还有时间。物流流通速度更快,更快的流动。一方面必然减少,如缩短另一方面通过减少资本积压,提高订单周期,库存,运输路线设计合理,营业额可以降低物流成本,降低了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从物流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时间空间的合理配置间接降低了成本。而医药物流公司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完善。

3.资金成本因素:

医药物流企业向各个医院销售药品,医院会有1-5个月的帐期,所以就会造成物流企业的资金回笼缓慢,有些甚至会造成年终呆账现象,所以资金成本的管理很重要。

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外,影响成本的因素还包括医药物流公司的资金利用率、货物的保管制度、物流管理合理化程度、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单纯地加强某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产生对另一种因素的制约。所以说,物流成本的控制并不仅仅是各个因素简单地相加,而是一个复杂的平衡、协调过程。

三、提出解决建议

针对目前医药物流公司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呢?我的建议如下:

首先,宏观上合理规划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微观上合理规划物流配送路线。企业一定要制订严格的、科学的费用预算制度,并将其作为控制日常管理费用的标准,当运输费用出现异常或者与企业的实际经营出现差异时,及时给予关注,从制度上来约束运输费用的不合理。在制定费用预算制度的同时,应合理规划企业的配送模式,如按地理区域与不同的物流公司签订运输协议,按照客户群描绘配送曲线,不允许擅自更改区域配送路线,不允许业务人员私自签订运输协议或与没有资质的运输公司合作等。

同时,整合行业内外部资源,最大程度地少物流成本。另外,就是要应用先进的科技设备、流通技术,使设备科学化、组织规模化、经营行为科学化。从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应用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技术、合理运用科技化是未来医药流通领域的发展潮流。一些中小型医药商业公司将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惨遭淘汰,从国家的政策上也能看到这一点。

四.总结体会

篇2

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县人民政府及卫生等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主线,积极稳妥地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思想认识统一,组织领导有力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重大民生问题,倍受群众和社会关注。为此,县人民政府及各个部门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上形成广泛共识和高度统一,坚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工作和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及公平正义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健全组织体系,完善落实推进机制。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编制、药监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重大事项,着力解决突出难题。建立和落实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行政领导负责制,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形成了政府主导、卫生部门主抓、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坚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纳入全县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范围,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跟踪督查,为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科学制定方案,改革有序推进

改革启动前县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全县各级医疗机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提出医改的具体方案和办法。在此基础上,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借鉴试点地区经验,以人人享有医疗服务为目标,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为重点,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科学制定了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并根据全省年度阶段性工作部署制定工作推进方案,保障了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稳步有序推进。2009年11月,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工作方案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2010年1月31日起全县乡镇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3月31日起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2011年10月31日起全县村级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011年上半年我县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三年目标任务中期评估。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均等化等四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部推进到位,同时也在公立医院改革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准备。

(三)保障政策落实,群众得到实惠

认真落实和执行中央、省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大财政投入、配套投入和医疗援助的力度,保障了各项改革顺利实施。县财政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强改革经费保障,2011年县级财政投入达到2457万元。严格按要求落实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建立和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财政补偿方案,2011年对基层医疗机构补偿达737.5万元,并有效落实了村医各项补偿制度,年平均综合补偿标准为每人2.54万元。同时,增加配套投入,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原来每人每年15元提高到28元。按要求推进医疗救助,2011年,发放资助资金43万元帮助12293名困难群众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发放住院救助资金208万元进行住院救助5448人。同时探索开展了门诊定额救助,提高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比例,加大了精神病医治救助力度,启动了医疗救助“即时结算便民工程”等,推动了困难群众享有医疗服务保障。特别是严格按照全省统一安排,在规定时间内在基层医疗机构全部推行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住院治疗相关报销标准,患者医疗成本大幅下降,“看病贵”问题得到大幅缓解。群众从改革中得到了实惠,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普遍表示拥护和支持。

(四)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医疗水平

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把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放在十分重要位置。通过积极对上争取项目,先后改造更新了两家县级医院,对所有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新建、改造或提档升级。按照“六室一房两间”的标准推进村卫生室建设,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加大医疗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了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与各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援机制,对村卫生室全部实行了“六统一,两独立”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改观。同时,围绕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全县99.3%的人口建立了电子化信息档案,对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服务进行严格的年度考核,确保了基本公共服务让群众真正受益。

我县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此项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二是基本药物品种不能满足群众需要;三是乡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亟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卫生人才需求矛盾突出;五是医疗经费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二、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全县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调查组特提出以下建议:

篇3

(一)医药商贸企业销售毛利下降,增值税减少。部分药品价格下调,进销差价降低,医院药品竞标采购,医药销售行业终端市场毛利率为5%-7%。医药零售行业为了占领市场,实行连锁经营,分支机构迅速增加,导致库存增加,当期应纳税额减少。由于经营方式及经营品种不同,传统药品和新特药品毛利率差别较大,也造成同行业间税负高低不一。

(二)企业自身会计核算和申报不实,导致税款流失。主要表现为多计成本,少计收入,销售药品不开具发票;利用计划生育用品用具免税,中草药低税率的税收优惠政策,人为扩大这两项商品的收入;部分商品体外循环不计购进,取得购货方折扣折让后不扣减进项税额;将当期销售收入后移,减少当期申报销售额,不如实反映当期应纳税金;变相出卖药品经营资格证书,形成假连锁,假统一核算,财务管理混乱,核算体制不健全,对其分支机构疏于管理,这都造成了税收流失。例如,某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下设分支机构7家,为了避税形式上注册成立多家分支机构向税务机关分别纳税,其实质是统一核算,规避高税负。多数分支机构以挂靠、租赁、承包形式存在,总公司只收取管理费,没有统一核算,增加了税收征管难度。

(三)管理手段不足,监管不力。医药商贸企业改制后经营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税务机关以及医药监管部门没有及时适应变化,调整管理方式,信息没有进行交流共享,对企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研究不足,对医药行业日常管理不到位。

(四)医药来源混乱,质量难以保证,且管理难度大。目前我市医药经营单位的供货渠道众多,有本地医药公司供货的,也有企业供货的,供货企业多以不开发票,低价让利为惠手段占领市场,导致本地正规经营的医药批发企业销售份额急剧下降,连年亏损,无法生存。另外,供货企业多采取直接送货到门方式进入市场,即不出具发票,又没有专业人员认真验收,也规避了医药监管部门的监管,给伪劣假药的流入造成了可乘之机,药品质量难以保证,也保证不了我市老百姓吃上放心药。

二、加强管理的建议

篇4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186-02

Abstract:To learn about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mprove it in HeChua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We used methods,like randomsampling,questionnaire,collectingstatisticsby investigating.The citizens have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daily life but not sufficient on the concept,they may have the confidence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while it is too poor.The paradoxical realization fo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ill exists with the highly interest though limited access to acquire the knowledge related,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Medicine is influenced by the regional factors, especially teenagers know little about the common sense of Chinese medicine.We can see from the conclusion that Chinese medicine has a huge space for development and it can not be taken apart from the government's strong support and social recognition.

Key Words:He chuan;People;Chinese medicine;Recognition

中医学是从实践中产生的, 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成功经验,并在历代医家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中使之升华。我国是中医文化的发源地,几千年来,中医学在中华民族的祛疾治病、养生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炎黄子孙的智慧结晶。而中医学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面临着新的挑战,它的传承与发扬问题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健康事业的发展。一千多年以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学、中药学等中医学科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成长,有着及其鲜活与旺盛的生命力。该调查旨在了解合川区市民对中医药认知情况,希望可以为提高市民中医药认知度、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地方

合川区各个医院,包括合川中医院、合川人民医院、合川保健医院、合川城关镇医院,主要地点为合川中医院。

1.2 对象

各随机抽取5所医院的市民100名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50份,有效425份,回收率90%,有效率85%。

1.3 调查内容

自行设置合川区市民对中医药认知度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合川区市民对中医药基本认识和兴趣、对中医药的态度及对中医药发展现状的建议。

1.4 调查方式

以5个医院的患者为单位,各随机抽取若干的100名市民,如实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和填写注意事项,问卷当天收回。

1.5 分析工具

用Excel录入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 statistics 进行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对中医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

92.31%的市民认为中医是一种治病方法,7.69%的市民认为中医辅助西医治疗,全部都认为中医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2.2 对中医药优缺点的认识

在对中医药优点的看法上(此题为多选),市民认为中医药的优点在于“副作用小”的比例最高,达到88.46%,其次是认为中医药“能根除”人数比例占73.08%,认为“价格比西药低”的人数比例占50.00%,认为“疗效好”的人数比例占34.62%。而在对中医药缺点的看法上(此题为多选),84.62%的被访者以“味道不好”为中医药的缺点之一,其次有73.08%的被访者认为其“煎服不方便”,另外有73.08%的被访者认为中医药“服用时间长”,65.38%的被访者认为中医药“不能治疗急诊”。

2.3 中西医对比下对中医的重视度

当自己或亲人生病时,73.08%的人选择中西医结合,15.38%的人选择西医,11.54%的人选择中医。对于中医和西医的发展前景,被访者中过半人(57.2%)认为未来中西医发展趋势是中西医结合。综上所述,大家最为看好的是“中西医结合占主导”这种医疗方式。

2.4 获取中医药知识的途径(此题为多选)

65.54%源自课本报纸,61.54%的人源自医生介绍,61.54%源自亲友介绍,42.31%源自电视广播,34.62%源自其他途径。

3 分析

(1)合川区市民对中医药的日常应用有一定了解,但对中医药理念认识不足。由于我国小学、中学、高中的基础教育主要是以西方现代知识体系为基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比例不足,特别是中医文化在基础教育中更为鲜见。市民对中医缺乏了解,同时在青少年卫生保健知识教育方面多侧重现代医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少年与祖国传统医学文化的隔膜。

(2)合川区市民对中医药的信任度不够,但对中医药未来的发展有信心。调查中发现,被访者中选择生病时先看西医人数是先看中医的1.33倍,说明合川区市民对西医的信任度高过中医。然而在对中西医未来的发展前景的看法上,57.2%的被访者认为“中西医结合占主导”,说明大家对中医未来的发展有美好的憧憬与充足的信心。造成这种思维的可能原因有:①目前社会医疗环境大都以西医为主,客观上造成了中医的弱势状况。②近几年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态势良好,政府开始加强关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有助于提升人们对中医药发展前景的期望。

(3)合川区市民对中医药的兴趣较高, 但他们获取中医药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依然是课本报纸、家人或朋友。造成这种现象可能因为:①中医在养生调理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②市民接触到中医药知识的方式较少,多为医生、家人或朋友。③中医古籍晦涩难懂,文言文功底浅显者不易明白其中道理,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4 讨论与建议

(1)对市民认为的中医药缺点进行改进,不仅要在中医药治疗急性病的应用和推广上加大力度,还应改进中药口味和整顿中医药市场,更多地投入到对中成药的开发中,更好地发挥中药简便廉验的优点,加大中药市场的管理力度,加强药品价格的监察力度,保证中医药健康发展,以此来提升人们选择中医药的心理趋向。

(2)增加中医药知识的基础教育和加大中医药知识的宣传,政府应对充分认识当代教育不可忽视古代文化的重要性,提高普通市民的语言文字功底,尤其是文言文水平。在教科书的编写上引入正确的中医观念,在语文课本中适当添加一些中医故事,如“神农尝百草、钱乙一味黄土救太子、扁鹊见齐桓公洞察入微的中医望诊”等,它具有故事性与文学性,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趣味的方式来了解我国灿烂的传统中医文化,提高学习传统中国文化的兴趣。也可通过接受度较好的电视广播进行与中医药有关的电视节目(如:拍摄纪录片、电视剧、综艺节目“养生堂”)等形式的宣传。同时,随着网络的普及,通过互联网宣传中医药也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方式之一,比如开设相关的官方微博,宣传一些中医药知识,向大众普及简单易懂的中医基础知识。

(3)医生在患者就医时应多向患者宣传中医,向患者普及一些中医知识,诸如:养生、保健之类的;多组织义诊活动,面向所有市民,利用外用宣传橱窗等载体深入社区及周边地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政府应倡导出版社严格审核,发行最接近原文意义的医古文翻译本(即白话文版本),使其不失其义。同时引入正确的中医观念,揭开中医的神秘面纱,使中医药文化平民化、大众化,纠正大家对中医的偏见、更快更好地将中医药推向合川区市民。

5 结语

从该次调查来看,中医药的发展前景是很可观的。但其需要政府加大对中医的投入和重视,大力倡导,建立强有力的政策和方针,让中医得到足够的经济支持,增设中医研究机构。同时也需要对市民加大宣传力度,将中医药文化投入到青少年的教育中,使中医药的发展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 陈少仕,邱晓堂,谢小曼,等.海南省社会公民对中医的认知和需求现状调查[J].新中医,2010,42(8):147-148.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