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5: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三语文备课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本届高三学生语文基础较为薄弱,从期末考试看来,学生对考纲规定的高考考点知识掌握得还不够牢靠。许多学生对高考考什么,怎么考,仅有一点模糊印象。另外,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也为今年的高三语文复习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共有5位成员,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和新教师,大家决定同舟共济、群策群力、齐心协力打好高考这场大硬仗。
二、复习指导思想
在围绕《大纲》的基础上,依据高考《考试说明》,结合本届学生实际情况,复习备考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既要对语文基础知识作系统的切块复习,又要重视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复习时据不同阶段的特点,把专题复习和语文综合训练有机结合,教给学生相关考点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三、复习阶段划分
根据我校高三复习工作的整体安排,结合我校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本学期语文复习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2006.2,23-3.23
以学习第六册文言文单元及文言文阅读复习为主,中间安排适量的语文综合训练,点面结合。综合训练每周一次,周末进行。
2006.3.27-5.5
以现代文阅读及写作训练为主。对第一轮复习内容进行认真的反思、回顾,做好语文基础知识复习的查漏补缺工作。综合训练每周一次。
2006.5.9-6.5
用这个时间对一模、二模进行反思、分析,做好语文知识的查漏补缺工作,然后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关注高考的最新信息,对高考热点进行重点训练。
四、具体做法和措施
1、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深入研究高考试卷,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2、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打团体战,精心备课,确保质量。
3、切实提高练习质量,讲求语文教学效益,注重语文复习的实效性。
4、坚持做到精选、精讲、精练、精评,抓牢抓实备课、上课、课外辅导等复习工作的各个环节,力争做到一着不让,
五、本学期使用的复习资料
1、《世纪金榜》 延边大学出版社
2、《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 西苑出版社
3、《最后冲刺----模拟试卷》 江苏人民出版社
六、复习工作的具体安排2、结合高考热点,进行重点强化训练。
附计划表
时间内容分工2.20-2.26《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华岩、王桂香
2.27-3.19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潘少波、周晓伟、华岩、王桂香、詹志清
3.20-3.26强化训练及一模
3.27-4.16文学作品阅读专题复习潘少波、周晓伟、华岩、王桂香、詹志清专题复习王桂香、华岩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研究,认真开展读书活动,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和教学素养。
1、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精神,继续做好课程改革研究工作。以新理念研究新教学。重视双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继续围绕教学改革中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科研。
2、组织教师系统学习一、两种教育教学论著(《共同应对》《校本引领发展》),认真通读一、两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深入开展读书活动,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养。
(二)抓好教学常规,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1、加强备课组建设。抓实抓活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重视第二次备课,因材施教。开设阅览课,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佳作,做好读书笔记,开展征文竞赛活动,指导学生发表习作。更好的组织小记者活动,扩大影响。
2、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编写、完善高中校本教材,积极有效地开展“教材教法研究”培训和研究活动,以推广先进经验。
3、组织好校级、区级公开课活动。各备课组平时加强随堂听课、评课活动,扎实开展好公开课评课活动,以研促教,营造浓厚的教研风气。保证区级公开课的优秀率。
4、加强对本组教师的培养。发挥“青蓝工程”的作用,师徒结对互学,促进青年教师迅速胜任教学。师徒之间互相听课一周不少于2节,青年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得失。在校“青年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展示自己风采。
(三)、强化教学科研意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1、继续围绕区级课题“高中作文生活化、创造性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开设实验课,突破我校阅读和写作教学。
2、围绕校级课题“高中语文课外活动的开设”进行研究,各备课组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促进我校的语文教学。
3、教师自身加强教学科研,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扩大我校教研成果。
(四)、加强对毕业班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指导。
1、组织好初三年级复习教学的公开课研讨活动,学习、落实“中考研讨会”精神。
2、高三年级:做好20xx年高考信息的收集工作,组织参加全区的高三备课组长会议,分析高考动态,全面安排好复习备考工作。认真做好三月、四月两次模考的复习迎考工作,并及时做好考后分析工作。参加全市高三语文学科研讨活动,借鉴别校经验,提高复习效率。
三、主要活动
1、制订好教研组、各备课组工作计划。
2、学校对高三教学进行调研。
3、高三部分教师参加九县市高三复习研讨活动(张家港)
4、校级公开课(华岩、詹志清)
三月份
1、编写、完善校本教材及深入开展课题活动。
2、高一年级教学调研。
3、校级公开课及评课活动,理论学习。(推选出对外公开课名单)
4、区级高三语文备课组长会议,并参加苏锡常镇扬五区高三复习备考会议。
5、苏锡常镇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潘少波)
四月份
1、各备课组充分准备区级公开课。
2、各备课组按计划开展学生竞赛活动。
3、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做好期中复习迎考工作。(吴燕芬)
五月份
1、对高二年级教学情况调研。对各备课组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2、九年级教学调研测试。
3、高三二模情况分析和高考信息交流活动。
4、校级公开课活动。(吴燕玉、袁莉娜、施孝丹)
六月份
1、各备课组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制订好期终复习计划。
本人奉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温良恭谨,与人为善。以校为家,恪尽职守,勇挑重担,超工作量满负荷运行,常常为工作而废寝忘食。热爱学生,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不仅在课堂上坚持德育渗透,而且注重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学生,在学生评教中深受学生的敬重与欢迎,年终被评为“师德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
(三)以科研带课改,提高实验质量和水平
(四)抓好课题研究,进一步优化作文教学
(五)抓好毕业班工作
(六)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七)主要活动安排
在新的学年里,中学语文教学教研工作将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准绳,以学习、贯彻《语文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我市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加强学习,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1.各样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语文教师继续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充分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以正确的思想指导语文教学。
2.各中学要继续组织初一、高一年级的教师在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有关精神的基础上,用好新教材,开设一定量的研讨课,共同切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确保这个起点年级的语文教学质量。
3.遵循语文学习规律,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自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和实施,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1.各校语文组要组织教师特别近年来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学习语文教学常规,重点抓好备课、上课两个重要环节,并开展检查督促工作,使实施常规成为所有教师的自觉行为。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要求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以学生为主体,合理而科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促使其语文能力的提高。
3.结合新教材,积极开展各类语文活动,调动学生学语文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要充分利用与课本配套的自读课本和语文读本,想方设法为学生开辟阅读空间,尽可能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视野开阔,素养全面。
4.继续开展"四个一"的语文活动。
三、以科研带课改,提高实验质量和水平
关于课改工作,为保证课改实验的质量和水平,要以科学研究的精神对课改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现象予以分析研究,特别是加强对"评价"的研究、对"新课标、新教材验证"的研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使"实验"真正成为自己的事。
四、抓好课题研究,进一步优化作文教学。
在前几年的基础上,继续落实课题研究,不断完善课题方案,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五、抓好毕业班工作。
1.初三年级:
(1)发动全体语文教师研究分析中考走向,以中考要求指导初三语文教学工作。
(2)组织初三语文复习研讨活动,使中考语文复习有序进行。
2.高三年级:
(1)关注高考动态,加强校际交流,为高考复习备考做好前站工作。
(2)结合四、五月份的两次模拟考试,做好相关的阅卷、分析工作。
六、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1.各样要继续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发挥先进教研组的示范作用,使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活动实在有效。
2.学校对新上岗教师要为其配好指导教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听课,使其能尽快成长。
3.开展各类专题研讨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力量,为搞好语文教学献计献策。
4 .继续加强与初中语文联系组的交流活动。
七、主要活动安排:
1.初中写作教学课题研讨活动。(3月、5月各一次)
要备考语文,一定先要分析高考试卷的结构、题型、考点和命题规律,做到“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看路”,这样才可以把握重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备考,指导好学生的复习工作。纵观近几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卷,字形、标点已不再作为选择题单独出现,而是放在作文中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别留心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错别字,将它们整理出来,让学生进行听写,引起他们的注意,以期改正;拼音、成语,题型稳定,每年必考,对它们的复习锁定在常见的易错上,剔除生僻不常用的,减轻学生负担;名句名篇默写为四选三,高中为主,初中为次,初中的默写备考又可以或抓古文或抓古诗,而不需面面俱到;语用题一般有两题,一题为常规题型,另一题为创新题型。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扩展、压缩、仿写句式、选用变换句式、图文转换等常规题型的复习,同时让学生多读、多看一些创新题型的练习,做到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至于作文,广东高考作文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在审题上不为难考生。从2007年的“传递”到2011年的“回到原点”,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命题一般以短语为主,命题的导向一是日益重视让考生面对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写体验、体悟,二是重视考生思辨能力与对哲理现象的体验、体悟,其次,广东高考作文不跟风,更力避社会的热点,而从社会生活更广阔的视觉进行命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常规的应考作文训练中,要把短语类作文训练好,另外可以再训练一些新材料作文。要多做写作思路的训练,拿到一个作文题,要能从几个角度来构思。同时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生活现象,养成对生活现象体验、思考、认识的好习惯。
二、技巧点拨法
语文也有做题的门道,有做题的方法规律。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可以让考生在语文学习上少走弯路,使自己的语文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高三语文教师就是要尽可能地总结出做题的方法规律,授予学生“渔”,让学生入其门,从而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比如文言文阅读题,可分三步走:1、通读全文,把握大概,这一步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读懂六七成即可;2、细看题目,研读字词,落实最后一道选择题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题文对照,还可帮助理解原文;3、再读全文,加深理解,逐题解答,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做纠正。
三、科学记忆法
语文是一门记忆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要向学生适当灌输一些科学记忆的方法,以求做到事半功倍。1、及时复习。从记忆角度看,遗忘是我们人类最正常的现象。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也就是说要养成及时复习的良好习惯。若复习间隔时间太长了,因已遗忘了材料的72%以上,这时复习的知识感觉好像是新知识似的,那么复习起来就会“事倍功半”。懂得这一规律,就要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这一规律,切莫以为什么时间复习都一样。2、反复记忆。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是重要的知识点,越要反复。3、巧妙记忆。记忆有许多技巧,如关键词记忆、联想记忆、比较记忆、形象记忆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记忆兴趣,激发其读书热情。
四、拓展延伸法
高三的复习课如果仅仅是做题、讲题,教师照本宣科地讲答案、讲技巧,那学生是会感觉枯燥、乏味的。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觉得高三的复习课可以在习题上适当做点拓展延伸,这样效果会更好些。例如:“忧”其中的一个义项是指父母的丧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可以讲讲古代的“丁忧”制度,告诉学生,丁忧就是指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孝三年的制度,如果已经回家丁忧,但期限还没满就紧急召回朝廷的,称为“起复”。丁忧的对象是“古代有官职的人”,平民们死了老爹老妈是没有丁忧一说的,就叫平常的“守孝”。文言文除了讲字词翻译,还要讲古代文化现象,这样学生才听得进去。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可以讲作家,做到知人论世。例如做阅读题欧・亨利的《心与手》,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作品《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提起这个人,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明确他是美国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特点是善于制造悬念……通过对做题材料的拓展延伸,学生的听课热情高涨了不少,也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五、板块轮动法
我们可以将高三语文教学内容的各个专题看成是一个个板块,如:正确辨析常用汉字的读音,正确使用实词、虚词,正确使用熟语,辨析修改病句,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从授课角度看,高三上学期主要是专题(板块)训练,高三下学期主要是套卷训练。在进行专题(板块)训练时,很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只讲一个专题(板块),学生易疲劳,老师也很辛苦,早也备课,晚也备课,且由于训练单一,月考成绩总是不理想。针对这种现象,采用“板块轮动法”。比如高三补课一开始,我课堂上讲练的是文言板块,早读、晚修安排的是成语板块,即“以讲知识点为主的板块”与“以读为主的板块”交错进行。当然,每星期还要有作文训练。这样每星期都有三个板块在互动,避免单一训练带来的疲劳;早读、晚修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复习能力,效果良好。为什么成语板块与文言板块要交错进行呢?那是因为现存的成语中保留有很多古义,我们在讲文言实词时可以借助成语释义。
六、“一减二加”法
平日里,总能听到不少语文教师埋怨,这些内容我不知强调了多少遍了,可一考试学生还是不会,你说气人不气人,为什么我的付出与收获不能成正比等等诸如此类的抱怨。是不是老师课堂上讲得越多,效果就越好?是不是学生大搞题海战术,成绩就能提高?当然不是。我们要做的是把时间适当留些给学生,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做出有针对性的准备。教师不包办代替,就像艺术中的“留白”,以求达到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效果。多年来我坚持采用“一减二加”法。“一减”指教师减去讲课时间,坚持“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看书读懂的不讲,讲了再多也不明白的不讲。
七、检测落实法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科新课程标准,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学习,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深深体会到: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守旧的教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改革教学方式势在必行;认识到必须要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并把课改精神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
2、学习交流课改经验:利用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教研组活动的时间,探讨交流《晋江一中课堂教学法100条》《课堂教学工作方法与常见教学法》的实施办法和心得体会。
3、外出学习开阔课改视野:组织语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高三全体语文老师到高一、高二的语文老师也分别到季元中学、养正中学、泉州城东中学观摩听课。高三语文老师和高一、高二的语文备课组长多次参加了课程改革培训会,高考信息会,聆听专家教导。这些外出听课学习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每次学习观摩都有新收获,都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加强了教师的课改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水平。
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质效。
语文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我们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十分重视用课改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用课改理念完善备课组活动:每周开展一次备课组会议,做到“四定一交流”,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交流探讨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以达到“资源共享,同伴互助;探究问题,沟通交流;目标方法,操作共识”的目的。真正使备课组活动成为新课改理念的试验田,成为“新教师经验积累、老教师知识更新”的个人专业化成长的渠道。
本人奉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温良恭谨,与人为善。以校为家,恪尽职守,勇挑重担,超工作量满负荷运行,常常为工作而废寝忘食。热爱学生,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不仅在课堂上坚持德育渗透,而且注重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学生,在学生评教中深受学生的敬重与欢迎,年终被评为“师德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
信守“以学习者身份从业,以思想者姿态施教”的工作准则,在勤于学习、耕读不辍的过程中苦练内功,在教学上不断超越自我。订阅专业杂志5种,全年购买业务书籍40余册,潜心研读;精心选购优秀的高三语文教辅资料15种,兼收并蓄,取精用宏。被评为浏阳市“百名读书积极分子”。正是在这样的读书背景下,本人立足于践行课程改革新理念、追踪把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在教学设计上博观约取,追求“用教参而不囿于教参”的个性化处理,总是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前提下精心选材备课,形成了“纵横拓展,浅入深出,知能并重,激思启智”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所教语文课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可见、可感的良好发展,教学效果好。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多次面向校内外同行上教研公开课和示范课,所授公开课得到醴陵二中、浏阳一中等同仁的好评。被市教育督导室、市教科所选调,陪同教研员赴六中、一中等校参与高三教学调研并评课,并在全市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对公开课作点评。
立足“大语文大阅读”教学观,创造性开发语文校本教材。团结并指导本校5位青年语文骨干教师,主编并正式印刷出版了语文校本课程《悦读 怡情拓智(第二册)》。该书针对农村高中学生的学业基础、情感特质和文化底蕴,精心选文,由我确定全书的编排体例、章节设置、篇目选定,五位老师分别承担某些章节的导读设计和具体篇目的赏读分析,历经一年半的反复删改、修订,终于在2010年底完成了这本涵盖了十个专题章节、选文超过150篇、内容总计28万余字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编写。该书在青年同学中大受欢迎,并得到县、市语文届知名同行、特级教师、专家的一致好评。
荣任“核按钮”和“热点重点难点”两种知名教辅品牌的语文编审,参与编写两本高三语文复习用书《高考语文核按钮·201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用书·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论文《在课程资源自主开发过程中践行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获长沙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优秀论文一等奖。课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长沙市it节课件专项评比二等奖。
11月,被推选赴清华大学参加“长沙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首期培训,获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结业证书。12月,“长沙市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清华班”的优秀代表,被推举在“昆明市—长沙市教育交流合作研讨会”上,在雅礼中学主会场多功能厅,面向两市教育届领导、专家及骨干教师,上展示课《汪曾祺小说〈侯银匠〉文本细读》,教改理念鲜明,个性特色突出,得到好评。而本人也在同伴互助中开始了教学的整合反思,从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用语的锤炼、课堂局部精彩向整体厚重提升几大方面寻求新的自我突破。本人被长沙教育学院评为“长沙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优秀学员”。
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积极承担青年教师培养任务,对张晓玲、周辉等青年教师的教学经常给予评点,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两位分别已担任备课组长、教研员,并有多项论文在省市县各级发表或获奖)。
担任学校教研处主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力推进“科研兴校”。工作认真、务实,讲求科学,积极创新,负责了常规教研工作、课题研究、师训工作、电教管理、校本课程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教学、管理工作双丰收。一年来,本人累计听课77节,在听评课过程中加强教研督导,与授课教师一起真诚探讨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在教研管理思路上,由“统”到“分”,由“管”到“导”,注重粗线条地布置全校各学科组的教研工作,分工明确,突破方向的指点到位,有利于各学科特色的自由释放。地理教研组被评为长沙市先进教研组。老师们你追我赶的教研氛围更深厚了,论文正式发表和参编正式出版物的教师达52人次。
课题研究方面,本人现担任《高中语文、化学学科信息化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中学卫星远程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研究》、《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中小学教师良好气质修养研究》三项“十一·五”省级课题的课题组长。各课题有序开展,进行了阶段性督查,相关论文成果不断提交。本人所撰课题中期报告《〈中学卫星远程教育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的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获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学卫星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总课题组论文评优一等奖。【1】
本人奉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温良恭谨,与人为善。以校为家,恪尽职守,勇挑重担,超工作量满负荷运行,常常为工作而废寝忘食。热爱学生,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不仅在课堂上坚持德育渗透,而且注重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学生,在学生评教中深受学生的敬重与欢迎,年终被评为“师德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
信守“以学习者身份从业,以思想者姿态施教”的工作准则,在勤于学习、耕读不辍的过程中苦练内功,在教学上不断超越自我。订阅专业杂志5种,全年购买业务书籍40余册,潜心研读;精心选购优秀的高三语文教辅资料15种,兼收并蓄,取精用宏。被评为浏阳市“百名读书积极分子”。正是在这样的读书背景下,本人立足于践行课程改革新理念、追踪把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在教学设计上博观约取,追求“用教参而不囿于教参”的个性化处理,总是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前提下精心选材备课,形成了“纵横拓展,浅入深出,知能并重,激思启智”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所教语文课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可见、可感的良好发展,教学效果好。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多次面向校内外同行上教研公开课和示范课,所授公开课得到醴陵二中、浏阳一中等同仁的好评。被市教育督导室、市教科所选调,陪同教研员赴六中、一中等校参与高三教学调研并评课,并在全市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对公开课作点评。
立足“大语文大阅读”教学观,创造性开发语文校本教材。团结并指导本校5位青年语文骨干教师,主编并正式印刷出版了语文校本课程《悦读怡情拓智(第二册)》。该书针对农村高中学生的学业基础、情感特质和文化底蕴,精心选文,由我确定全书的编排体例、章节设置、篇目选定,五位老师分别承担某些章节的导读设计和具体篇目的赏读分析,历经一年半的反复删改、修订,终于在2010年底完成了这本涵盖了十个专题章节、选文超过150篇、内容总计28万余字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编写。该书在青年同学中大受欢迎,并得到县、市语文届知名同行、特级教师、专家的一致好评。
荣任“核按钮”和“热点重点难点”两种知名教辅品牌的语文编审,参与编写两本高三语文复习用书《高考语文核按钮·201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用书·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论文《在课程资源自主开发过程中践行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获长沙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优秀论文一等奖。课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长沙市it节课件专项评比二等奖。
11月,被推选赴清华大学参加“长沙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首期培训,获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结业证书。12月,“长沙市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清华班”的优秀代表,被推举在“昆明市—长沙市教育交流合作研讨会”上,在雅礼中学主会场多功能厅,面向两市教育届领导、专家及骨干教师,上展示课《汪曾祺小说〈侯银匠〉文本细读》,教改理念鲜明,个性特色突出,得到好评。而本人也在同伴互助中开始了教学的整合反思,从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用语的锤炼、课堂局部精彩向整体厚重提升几大方面寻求新的自我突破。本人被长沙教育学院评为“长沙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优秀学员”。
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积极承担青年教师培养任务,对张晓玲、周辉等青年教师的教学经常给予评点,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两位分别已担任备课组长、教研员,并有多项论文在省市县各级发表或获奖)。
担任学校教研处主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力推进“科研兴校”。工作认真、务实,讲求科学,积极创新,负责了常规教研工作、课题研究、师训工作、电教管理、校本课程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教学、管理工作双丰收。一年来,本人累计听课77节,在听评课过程中加强教研督导,与授课教师一起真诚探讨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在教研管理思路上,由“统”到“分”,由“管”到“导”,注重粗线条地布置全校各学科组的教研工作,分工明确,突破方向的指点到位,有利于各学科特色的自由释放。地理教研组被评为长沙市先进教研组。老师们你追我赶的教研氛围更深厚了,论文正式发表和参编正式出版物的教师达52人次。
我所教的是两个文科平行班,当中有比较优秀的学生,对语文有较浓厚的兴趣,但这些是相对于兴趣而言的,对应试而言则有很大的能力欠缺,况且,文科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较强的上进心,面对高考,这些无疑造成了进入高三时期绝大多数学生还存在着严重的学习上的隐患。
1.学习极其被动。
2.缺乏应有的基础,知识面比较狭窄,知识点欠缺,综合做题能力差,应试能力弱。
3.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答题不规范,书写不过关。
4.学习不注重科学方法,不能及时落实复习、巩固提高,不善于自己纠错总结。
5.写作缺乏文采和思想的深度。
二、高三时期复习训练的具体措施。
鉴于上述学习背景及实际情况,高三时期我与备课组的各位同事在学期初就制定了针对高三全年的复习计划,并扎扎实实地加以落实:
(一)用好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不直接取材于课本,因而有人对课本的作用产生怀疑,对课文的教学不感兴趣。其实,高考命题虽不取材于课本,但考查的知识大多是课本直接或间接涉及的内容,这一点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高三阶段结合教材我重点抓了必修教材的文言文复习及诗歌复习,一方面要求学生利用早读扎扎实实地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准确背诵名句佳篇;另一方面通过练习检查督促。利用教材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各种必要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发展学生的文言知识迁移能力。不但如此,对文句优美、意蕴深厚的现代文,我要求学生进行词语积累,语言揣摩,佳句仿写。
(二)落实考试说明,研讨高考真题,分段过关。
考纲规范了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三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说明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对高考复习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尤其是对首届进入新课改的我们,因此,必须首先要吃透说明。比较近两年课改区的说明,2012年考试说明较之2011年考试说明变动不大,只是说法和名称有了改变,表达更准确、更科学。根据考试说明的变动,我将说明要点分解成若干个小点,这样课堂教学更加有的放矢,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使学生心中有数,不再因语文的面广量大、漫无边际而生畏难情绪,从而增加了学好语文的信心。其次,在复课过程中,我以近三年高考试题为例,参照2011年课改区如海南卷、浙江卷、山东卷,认真研究题型、题点、命题规律、答题技巧,将知识点的复习与例题训练有机结合,在考点训练前,让学生对照考试要求对必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储备于脑,以便用时提取。如面对浩如烟海、大海捞针般的字音字形及熟语的复习,我抓住命题规律、考点落实等方法,化繁为简。最后落实到能力训练上,摘编一系列习题让学生练习,让学生形成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方面的工作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化知识为能力就得到了有力的保证。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重积累。
本届高三毕业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离不开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教育局主要领导和校领导参加了几乎所有的高三工作会议,认真听取级长、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汇报并作出指示,在物质上和精神都给予高三师生很大的支持。春节刚过,教育局刘局长和章书记就亲身来到高三课室和级组办公室来看望寒假中回校补课的师生,临考前又向高三全体师生作热情洋溢的动员报告;校长**天天都要过问高三备考情况,教研室主任**和教务处主任**也多次对高三工作给予指导;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同时也是高三(4)班语文科任老师,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也亲自担任了高三(3)班的语文教学……
今年的高三级组,是一个以中青老师为主的群体,十八名教师中,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只有五人,其余的都是为二三十岁的青年教师(有的还是第一次教高三),为增进大家的团结协作,级组做了几方面的协调工作:(1)班科协调:定期召开级教师会和班科的联系会,分析学生现状,研究治理和教学对策,班主任除了治理外,还要对学生整体复习备考的指导,协调与师与生之间的各种关系,平衡各科间的复习量与练习量。科任教师除搞好本科教学的同时,密切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治理和个别的思想工作,人人管教管导,目标一致,形成合力。(2)同科协调:同备课组教师在教学上统一计划、进度,共同制定结合学生实际的练习内容等。提倡互相学习交流,形成了老教师主动热情指导,新教师认真虚心学习的良好氛围。备课组定期进行复习备考研究,及时对高考信息资料、改革动态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和统一每一阶段复习的目标和具体做法,做到集思广益,提高的教学效率。(3)师生协调:教师认真深入学生实际,通过召开学生调查会,找学生谈心,畅通师生信息反馈渠道,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心理和学习动态,收集学生对教学的要求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对策。这样不仅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目标一致,而且使教学和治理更趋针对性,也更为有效。(4)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协调:一年来共组织召开了五次全体学生家长会和八次分班分层次家长会,向各位家长通报子女在校的思想学习情况,级组复习备考计划及其他工作情况,征集家长对子女学习和教师教学意见,指导家长根据实际科学合理地督促子女的学习。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与学校的目标一致,形成共识,化为合力。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之下,一年来我们在团结协作、增强凝聚力方面所作出的种种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的整体意识好,师生关系融洽,家长社会认真配合,教、学双方都能注重各科平衡发展,高三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为取得最终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研究备考对策,讲求备考实效。
开学初,高三级组就通过工作会议成立了由副校长**牵头、高三级长和班主任共同组成毕业班中心小组,并对高三全年的复习备考工作,分别提出了总体和阶段性的目标、要求与计划。整个复习备考工作分三步走:从各科进入高考复习至市“一模”为第一阶段,即系统复习阶段。要求各科教师在本阶段复习中做到全面系统、稳步推进,做到面要到、点要清、线要明,点与点、线与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要明晰。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并妥善处理好会考与高考的关系。从“一模”到“二模”为第二阶段,即综合练习阶段。教学上要求打破原有的各科知识条框,按照高考要求整体练习,侧重培养能力,指导学生在巩固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正确地理解、迁移、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二模”后到高考前为第三阶段,即模拟提高阶段。要求在巩固发展前两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高考目标,适应规范化考试要求,提高应考能力,培养健康的应考的心理,强化非智力因素。整体计划与阶段性计划的提出与实施,保证了整个复习备考工作的科学有序,重点突出。为教师(非凡是青年教师)的备考复习提供了明确方向。
此外,级组还要求每一科都要加强集体备课,积极研究各科高考的新动向,精心组织安排各科的备考工作,讲求实效,教师对每一节复习课的内容、实施办法都要做具体周详的考虑,宁可多花老师一个钟,也不让学生浪费一分钟。根据今年高考改革的新特点,级组经研究确立了以语、数、英、综合四科作为主攻方向的目标,并成立了以颜洁老师为备课组长,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六科科任老师为组员的综合科备课组,加强综合科的教学、备考研究,为我校这四科最终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奠定了基础。
三、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培养学生健康的应考心理。
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高考竞争压力,高三毕业班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些心理问题;如何在高三阶段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大限度的排除不良心理因素对高考成绩的影响,是我们高三治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高三毕业班治理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看作是提高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排除学生智力发展障碍和成才障碍的要害。在高三阶段要教会学生学知,学做,学会共同发展,必须相应地提高学生的情感智力(情商)。情感智力包括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品格,有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坚韧性,富有同情和关心他人的善良,具有善于与人相处,善于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因此情感智力是学生终身学习和成才的发展要素。在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中,我们对毕业班学生心理教育采取的是“教练式的严格要求+母爱式的和风细雨朋友式的平等相待”的综合教育模式。在具体操作中:首先是心理调查摸清情况,发动班主任分别采用问卷法,谈话法,家访法,了解学生的爱好,爱好,理想,特长,气质,性格,习惯,人际关系等。其次是认真分析学生有无学习障碍,行为障碍,品行障碍,以及非凡障碍,并建立心理跟踪档案。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心理教育:
1.结合教学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计划中,有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的措施和方法,在备课中有具体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2.结合德育法德育也同时具有培养学生道德心理品质的功能(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因此德育与心理教育是相互渗透的关系,我们也要求各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的教育和适当的心理疏导。
3.经验介绍法我们曾邀请几位校友回母校与毕业班的学生开座谈会,给学生们作提高心理素质方面的经验介绍,这种做法贴近学生实际,较受学生欢迎。
4.心理咨询法在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同时,年级设立心理问题对策小组。另外我们还请华南师大心理系的郑希傅教授和本校心理室的陈玉玲老师给高三学生作了几场报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寓于活动法毕业班的学习及其紧张,坚持开展一定量的活动很有必要,非凡是适量的体育锻炼,对增强学生体质,舒缓学生心理都极有好处。因此,不管学习多么紧张,我们都坚持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6.优化环境法在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促进良好级风,班风的形成。充分发挥学校,家长,社会的合力作用。营造心理教育的物质环境和文化心理环境。
四、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狠抓临界生的转化工作。
我校一直以来是一个生源中等的学校,能否在高考中达到猜测的工作目标,实现大面积的丰收,大批临界生的状态如何将成为高考成败的要害。事实上,今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能突破一百大关,与级组重视临界生的转化工作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复习备考中,级组的全体教师始终把临界生工作作为重点。市“一模”后,毕业班中心小组在分析总结会上认真分析了全市及本级的形式,提出了“狠抓临界生,提高上线率”的口号,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1.准确分析,科学分类:市“一模”后,级组根据市教研室分析的基本猜测线,根据学生“一模”中的成绩,结合以往各次考测的情况,以及对学生今后发展努力的评价,认真细致地进行个体分析,迅速准确地确定了在“省本”、“省专”分数线四周的临界生,逐个分析原因,分析其短期内可能冲线的潜力,然后把名单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位任课老师,使他们明确了自己的工作对象和目标。
2.多方鼓励,树立信心:临界生的出现的原因,就大体而言,一是学科发展不平衡,有“跛脚”现象;二是复习方法不当,效率不高;三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自信心不足、心理不稳定、拼搏精神不足、学习上缺乏动力等。高三级组根据这一情况,采取了各项措施去排除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消极因素,调动其积极因素。一方面注重面上的思想教育鼓励工作,校长**、级组长姜正洁分别向各班主任和科任布置临界生的转化工作,同时各班主任、科任老师与临界生多次谈心,把鼓励和期望送到每个临界生的心坎上,使很多学生在后阶段复习中摆脱了来自自身的或外部的各种干扰和阻力,集中精力奋力拼搏。如高三(5)班的陈少苹同学,“一模”中排名123名,其英语单科成绩74分,“跛脚”现象严重。曾一度信心受损,意志消沉。为了拯救她,班主任陈珂老师及科任老师郑艳平在最紧时的五六月份,多次与其谈心,耐心开导,消除其思想顾虑,终于使她丢掉包袱、轻装上阵,在高考中考出了606的好成绩,英语单科达到619分。
一、分层备考策略提出的背景
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连南县)地处粤西北群山中,是瑶、壮、汉族混居的民族地区,交通不便利,经济不发达,中小学教育相对落后,致使学生(约60%是瑶族或壮族)进入高中后,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加之教学硬件相对落后、师资水平整体不高等原因,多年来连南县考生的语文高考成绩都不是很理想。
二、分层备考策略的理论基础
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注定不能混在一起备考。“一锅煮”的话,将来语文高考成绩肯定不能令人满意,为此,笔者自然就想到分层备考。
分层备考的理论基础源于孔子“因材施教”教育理念,源于“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也就是要求教育者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分层备考策略的尝试
近两年笔者利用担任高三语文备课组长的有利条件对我校语文高考备考作了些尝试:分层备考——对教学对象和教学资源多角度分层备考。
四、分层备考策略的具体操作和意图
1.学生分层——培养目标分层
把学生分层的目的其实就是确立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使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在其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体验成功的
快乐。
(1)根据测试成绩引导学生粗略分层分班
因为学生语文学力差异大,进入高三后,年级就根据学生高二期末测试和高三摸底测试成绩划分ABCD四条分层分班线,学生根据自己成绩自愿选择某一类班级,年级适当调配组成ABCD和体育艺术类(以下简称E类班)五类班级。这大体上把学生分成不同学力的层级,以便开展与之相适应难度的教学。
(2)班内分组取长补短精细分层
分班只是根据总成绩粗略分层,大体上区分了语文学力层次不同的学生。分班之后每个班级中学生语文学力的差距也还是较大的,为了让全体学生的语文在高考备考中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每个班的学生继续分层,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组六至七人,每个学习小组内,语文学力优、良、中、差各层学生都搭配有,以优秀促进中下,“以兵教兵”,让中下层学生分散在各个小组中突破,提升语文水平;让优秀生在“教”的过程中更深刻掌握知识和能力,更加优秀。
2.教师分层——师资优化组合,人尽其能的分层
为了取得更好的备考效果,分层备考不能只给学生分层,还得给高三任课的语文教师分层。高三语文备课组根据各位教师的年龄、教学经验、能力水平、性格特点,大致把教师分成老中青三层,并让教师们相互结对子,让一个骨干教师指导一至两个年轻教师,以老带新,以新促老。
具体教学工作的安排上,优秀的骨干老师任教A班和D、E班语文,一是为了培养优秀生,二是为了消除D、E类班学生“被遗弃”“被淘汰”的误解,切实帮助底层学生提高语文高考成绩。教过高三,有一定教学经验日趋成熟的中层教师任教B或C类班语文,年轻教师在骨干教师指导下任教C类班语文。这样,学生和教师都会得到最佳的发展。
3.备考内容分层——核心分层
分层备考的核心在于对备考内容分层辅导,以期取得最佳的
高考备考效果。针对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备课重难点、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测试、阶段测试都应分层处理。
首先,给各类班级学生“诊断”,从学生问卷调查、约谈和统计作业测试错误率等反馈中分析出学生需要什么,找到五类班级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和水平的“最佳发展区”。然后,确定各层类班级高考备考的重点。
(1)D、E类班抓基础
D、E类班绝大多数学生语文基础极差,在高考中能考上80多分就是突破,那么备考的重点就定位为抓基础。在整个备考复习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夯实汉语拼音、词语辨析和运用、病句辨析、识记名句名篇、语言运用等语文“双基”。测试训练不按高考模式命题,删去高考题型中的选考题、文言文试题等难度大的题型;让学生在能力范围内考出成功感,考出信心。
(2)C班加强能力,提高难度
C类班学生除加强语文“双基”外,再加强较浅易文言文和论述类文章的阅读能力,指导其写出合格的各类文体作文,练习测试题适当加大难度,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让有富余学力的学生尽力发展,向AB层类学生靠近,以期高考时语文能得90~100分。
(3)A、B类班突破难点
A、B类班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较好,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和写出优秀的各类文体作文,争取高考语文能上
110分或120分以上。
备考内容分好层后,备考过程中,备考重难点并不是不变的,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断调整或修正。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培优辅差上分层,有针对目标生的语文通病进行集体辅导,也有针对目标生个人实际情况量身定做的“订单式”辅导;有课内辅导,也有课外辅导,以期获得最佳辅导效果。
五、分层备考效果比对
分层备考前的2010年我校语文高考平均分为82.5分,清远市平均分为91.6分,低9.1分;分层备考后的2011年我校语文高考平均分93.5分,清远市平均分99.1分,低5.6分,两者比较,我校语文高考成绩进步是明显的。从优秀生角度看,2010年我校语文高考最高分是120分,1人;清远市最高分132分;2011年,我校语文高考最高分130分,120分以上有12人,清远市最高分139
分。我校语文高考成绩也是有明显进步的,说明分层备考是有一定效果的。
陈桂生在《“集体备课”辨析》一文(载《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9期)中说:“集体备课不过是备课的一种方式。但由于我国学校中存在教研组这种组织,因而集体备课变成目的就成为可能:把集体备课作为教研组不可或缺的日常工作来做。”这确实是现行集体备课的不自觉状态。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备课组”是“集体备课的组织”,“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的组织”;从划分标准来考虑,备课组是根据年级和学科来形成,如“高一语文备课组”、“高二语文备课组”,而教研组是按学科来划分;从研究对象上把握,前者关注的是集体性地准备课堂教学,而后者研究的是包罗万象的“学科教学”。
一、创新环节,带着问题去备课
通过比较,发现“备课组”在具体行动实践和实际承担功能上的背离,用公式表示为:高一语文备课组+高二语文备课组+高三语文备课组≠高中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备课内容是模糊的,片面的,僵化的。没有扩展到对“具体年级学科的教学”,更谈不上多角度地展开对“课”的集体性反思活动。众所周知,教学实践后的反思是教学智慧的重要来源。而当下的集体备课往往只备课前,对课后的反思,要求是很低的。哪怕集体备课时偶尔提及的反思,往往也只是简单地记录一些教学现象。
当然,每位教师有个人独立的教学见解和教学风格,有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即使身处同一备课组,面对的学生群体和个体也不同,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在统一基础上进行灵活的个性教学。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对青年教师有引领作用,青年教师活跃的思维也能促进集体备课时思维的交流和碰撞,在此基础上营造轻松和谐团结互助的氛围,有利于集体中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集体备课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若部分教师因此惰性日涨,不去独立地思考,只是一味地“克隆”集体备课的结果,结果只能是自己被“集体克隆”了。“集体克隆”的教师再去把鲜活的学生集体克隆。周而复始,交替循环,即使不需要“克隆”时也只会“克隆”了。因此必须转化和改进,沿袭至今的传统集体备课才有望向教研型、思考型的集体备课调整。
二、创新形式,带着问题再备课
近十年来,教育形势在不断变化,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集体备课基本上作为教师备课、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就集体备课的成果如何转化为教师课题的上课方案,目前,大致有四种形式。
一是“主备”,一般来说针对常规课的集体备课,一周一次,一次一人主备,组内共享,主要解决下周教学内容和方式。成果呈现一般来说是“四大宝”:一份“学案”,一份“教案”,一个“PPT”,一套作业。
二是“磨课”,磨课,是指结合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并集中组员智慧,对课堂设计反复推敲以及试讲的过程。一般是针对青年教师开设公开课,在上课之前,由青年教师说课,然后教龄较长的有经验的教师(一般为备课组长和资深教师)进行指导,确定教学过程,不断试讲,不断修改。一个“磨”字道出了其中的反反复复的修改斟酌和教师耗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磨课”是集体备课的继承与延伸,一个老师经历过一次磨课,对教学的诸多要素会产生新的认识和反思。
三是“辩课”,“辩课”是浙江省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叶立新首先提出来的,是在说课、评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的是教师在备课、上课或者说课的基础上,就某一主题或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问题,展开辩论。以加深对教学重点、难点或者热点问题的理解,真正促进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的共同提高。
四是“洗课”,“洗课”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杨九俊先生首先提出,洗课就是对教案进行再思考――这一过程被杨九俊教授形象地称为“洗课”,就是说像洗菜去除泥沙,淘米去除杂质一样,教师在明确“教什么”的同时,还要明确“不教什么”,学生能做的,教师决不包办。即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经过“洗课”,教师将课后反思的过程置前,减少课堂的“冗余”,还学生以学习空间的自由。
在实践过程中,这四种形式构成了“一主三辅”的格局,即以“主备”为主要形式,以“磨课、辩课、洗课”为辅助形式,磨课、辩课一般来说是针对特定的教学需要而开展的,而“洗课”往往更多运用于集体备课形成的学案和教案之后的“二次备课”之中。
三、创新标准,建立量规思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