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5: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湖湘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文化,是一个广义的范畴,既包括物质财富,又包括精神财富。[1]两者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有机联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文化。所以我们要深入地了解湖湘文化,也要从一个宏观全面的角度去审视它。
(一)湖湘文化的定义
湖湘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分支,它经过多年来的丰富与发展,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文化特质。从时间跨度上说,湖湘文化是自两宋时起发展到近现代的一种地域性文化;从空间跨度上说,湖湘文化是指湖南省境内的区域文化。在前人对于文化的定义语境下,湖湘文化可以被定义为是一个自两宋到近现代的湖湘人民在本地区创造的风俗、道德、艺术、知识、实物、信仰和其他在社会上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的复合体。湖湘文化自成一派,有着丰富复杂的文化系统。具体来说,其内涵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湖湘文化中的生活民俗和日常习惯,即湖湘人民对于家庭生活、考学升官、生老病死、节假庆祝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然后是湖湘文化中的物质财富,即反应湖湘人民的观念变迁的历代物质载体。如各种湖南的古代文物、流传下来的湘式建筑风格、生活中的劳作工具等等,都在向人们传达着湖湘文化的广博与绚烂;最后是湖湘文化中的精神特质。湖南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价值观念等表现湖湘人民精神世界的内容,也是展现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湖湘文化的源头
想要了解湖湘文化的形成原因,就要从它的历史人文和地理环境的源头来追溯。首先是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双重作用造就了湖湘文化。中原文化即儒家思想和行为准则经过多年的渗透和影响,成为湖南地区的正统思想;而以屈原闻名的荆楚文化则代表着本土文化,群苗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虽蛮野刚烈,却血性十足,有着强烈的本体特色。儒雅清俊的中原文化与刚强野性的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磨合,便形成了湖湘文化刚毅、倔强的独特风格。其次是湖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湖湘文化的重要影响。地域文化的形成与所处环境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湖南地区一面临湖,三面靠山,其内部也多是群山,交通很不发达,信息比较落后。而且因地理环境关系,其夏季十分炎热,到了冬季则异常寒冷。春秋两季同样时冷时热,骤晴骤雨,十分易变。在古代时期因其气候条件的恶劣,成为历代官员的放逐之地。尽管后来湖南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发展,成为丰足的“鱼米之乡”,但是这种地理和气候环境的恶劣还是将湖南人民锻造出憎恶分明,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
二、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与文化展
现室内空间设计是一个西方概念,是完完全全的舶来品。对于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强调的是整体性,是从整个建筑群落的角度下对其进行评断,很少强调建筑室内空间的独立性。而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我国的建筑领域也开始注重起室内空间的设计感和文化内涵。
(一)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
室内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伸,它建立在建筑本体之上,是对建筑的二次完善和再设计。[2]所以室内空间设计与建筑设计十分相似,但又有些许不同。相同之处在于,两者在设计时都要考虑工艺、材料、造价、功能性等方方面面的可行性,有很强的技术性和科学性。不同之处在于,建筑本体注重的是整体性和宏观性,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而室内空间设计则更注重细节,在意的是各个构造之间的连贯与合理,保证满足人在室内的舒适度和情感需求。可以说,在室内空间设计的语境下,人本位的思想更为突出。此外,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还应考虑到一个重要的因素,即设计风格。风格是风度与品格的结合。它体现的是设计师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造诣,更多的强调其精神性。一个好的设计风格能够触动人心,不仅要有艺术的外在形态,也要有艺术的内在韵味。可以说,风格是一个成功的室内设计案例的关键所在。
(二)空间室内设计的本土文化展现
虽然室内空间设计是一个外来概念,但是为了让西方设计思想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生根发芽,首先应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奉行的是宗法制,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家的概念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一直是集体大于个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例如中国最典型的四合院,其空间布局就严格按照辈分资历进行设计,体现出中国的伦理文化。具体来说,空间设计所展现的本土文化构成分为三类。首先是室内空间的布局和外形,与西方的空间设计理念不同,中国的传统建筑强调的是生活的趣味性与艺术性,对于功能性要求不高。其次是室内空间的结构。即构成空间的框架,这就涉及到建造人民的材料选择、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等方面。例如,中国人偏爱木材,他们认为,木材吸收了大自然的灵气,会使居住的人生活更加富足美好。这其中也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后是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装饰。恰到好处的美化装饰可以为空间设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对美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空间的装饰充分体现了民族特点。
三、湖湘文化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在室内空间设计领域中,地域的差异往往会带来文化表现的不同。[3]近年来,随着湖湘文化的崛起,学术领域的研究者纷纷将目光转向它。如何将湖湘文化的特色和文化精髓很好地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成为每个设计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以下试举两例,来展示湖湘文化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应如何应用。
(一)心忧天下思想在空间设计中的展现
湖湘文化的核心思想即是“心忧天下”,无论是古代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还是近代的“救中国必从湖南始”,湖南人一直对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抱有着一腔奉献的热血和极高的责任感。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忧天下”的精神一直贯穿始终。这种精神同样适用于室内空间的设计理念,我们在进行空间设计时,同样应抱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为他人着想的使用感。如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兴起的“绿色设计”理念,即是强调保护环境与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放在设计首位,避免材料的浪费,尽量使用环保材料,以减少对居住者的人身损害和对环境的污染。这与“心忧天下”的核心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二)实事求是精神在空间设计中的体现
在湖南的文化殿堂——岳麓书院中,高悬着一块“实事求是”的牌匾,这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精神指导。古往今来,在湖南地区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在实事求是精神的指引下进行了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成功改革。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空间设计中,则可以体现为设计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作为一个考虑全面的设计师,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不能一味只追求视觉上的绚烂和不切实际的美感,还应求真务实,考虑到材料的造价、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居住者在此空间中生活的便捷度和舒适度。才能在符合预算预期和实用性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高水平艺术风格的室内空间作品。
1太原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在春秋时代,太原已建有城邑,称晋阳城。后相继为赵国都城、秦汉重镇、北齐别都、盛唐北京,以及后唐、后汉、北汉的宫阙之地,素有“龙城”之称,太原有史可考的历史已有2500年。从宋朝初年毁晋阳城而重建,至今已有1000年历史,这1000年城市发展的空间就在于旧城。历史赋予旧城丰富的遗产,纯阳宫、文庙、督军府等文物古迹众多,传统民居和宁化府、清和元、开化寺等老字号,记录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城西水系、拱极门遗址等古迹传承着历史的记忆。这些文化遗存完整地展现了太原历史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反映出地方文明的进步历程,这些历史文化遗存不仅对现代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后代也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在旧城改造中,开发商片面追求土地及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大拆大建已造成反映太原特色的居民区几乎消失殆尽;见缝插针现象屡禁不止,使原保护规划中的视线走廊造成阻碍;城内部分文保文物历史建筑仍被一些单位占有,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周边建筑在高度、体量、色彩方面,从不考虑协调;部分文保单位和历史街区,因旧城改造的需要而被当做破旧建筑拆除,如八路军办事处、裕德里民居、上肖墙民居等。清代的开化寺民居被数十户居民当做住宅;古关帝庙、圆通寺、以及散布在市区大量寺庙都处于无人问津的废弃状态,年久失修,日益破损,绿化建设严重缺乏。在太原旧城出现的大规模改造热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旧城居民的居住水平,对城市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城市建设在某些方面的短期性致使名城保护处于被动和消极的状态。不仅给城市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而且对旧城的历史文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性破坏。作为省会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其发展速度较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同时对旧城改造的进程也加速了,在这种背景下,旧城更新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就变得尤为紧迫。
2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的编制
1)依据“先急后缓”的原则,明确主城区的紫线控制范围。从历史和现代情况分析,太原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主要分布于主城区;从规划管理的角度,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即主城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规划层次;从城市建设的趋势分析,主城区范围是建设量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地区,也是保护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故紫线规划控制范围为太原市主城区范围内已公布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主城区范围以外的部分将来作为二期陆续进行编制。
2)通过现状调研和分析,从历史遗存的集中度、风貌的整体性以及规模的完整性方面进行了初步评价,结合与其他城市历史街区的对比,认为应将文庙历史文化风貌区、钟楼街传统商业街和坝陵桥街区作为三个历史街区。
文物建筑属于历史建筑的范畴,历史建筑还包括一些非文物的古建筑和优秀的近现代建筑。优秀近现代历史建筑的界定一般是指从l9世纪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建设的,能够反映城市发展历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包括反映一定时期城市建设历史与建筑风格、具有较高建筑艺术水平的建筑物,以及重要的名人故居和曾经作为城市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建筑物。对它的评价标准为建成三十年以上,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可以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a.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b.反映太原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c.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d.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e.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优秀历史建筑。这样主城区范围内划定73处历史建筑。
3)根据《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将历史街区紫线保护范围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核心保护区;指历史街区中由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应最大限度、尽可能地包含历史街区中保存着历史信息的遗存及载有真实历史信息的传统建、构筑物。建设控制区:指为确保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控制的地区。在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危及历史建筑安全的设施,不得修建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与历史街区的环境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将历史建筑紫线保护范围分为绝对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绝对保护区指历史建筑本身,包括历史建筑本体及其围合的院落和必要的通道。划定的73处历史建筑的绝对保护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围合院落式建筑,一类是相对独立的建筑。前者多为文物单位,以传统建筑为主,采取建筑围合庭院的布局,此类建筑的绝对保护区必然包括建筑本体和院落空间。后者多为近现代建筑,采取现代建筑的设计理论,以独立式建筑为主,其绝对保护区应包括建筑本体和相对围合的空间(如工人文化宫),以及必要的通道和外围空间(如原市政府办公楼)。在划定绝对保护区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许多历史建筑l临城市规划道路,有些城市道路红线与历史建筑本体有冲突,考虑到历史建筑的不可再生性,依据紫线优先的原则,建议局部调整红线或调整规划道路断面设计,缩窄人行道。2)个别历史建设与规划道路红线存在严重矛盾。如校场巷工程师楼、川至医院、博爱医院等。规划综合考虑规划道路的层次及调整的可能性,依据紫线优先的原则,采取了调整规划道路或历史建筑整体迁移保护的方式解决。3)对于其他矛盾,如历史建筑保护与危旧房改造等问题,依据紫线优先,抢救第一的原则,严格划定绝对保护区。风貌协调区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只重视历史建筑本体保护,而忽略周围环境,整体风貌协调的问题,主要考虑历史建筑的外部环境,控制一定范围内新建建筑与历史建筑的协调,保证历史建筑景观不受破坏而划定的区域。风貌协调区的划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索:
2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内容
我国对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区分不同层面的保护,至少应在非物质层面与物质层面开展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社会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和风俗习惯的总和,是乡村社会人类生产与生活的总汇,影响和支配着乡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乡村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非物质形态的(比如,乡规民约、民间故事与传说、乡村文体活动、民间手工艺术、乡土农事活动等),而乡村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物质形态的(比如,乡村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乡土服饰等)。在非物质层面,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又分为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思想层面包括:乡村生活的独特价值、乡规民约、宗族组织与文化、孝文化、民歌与民谣、民间故事与传说等;行为层面包括:农耕方式、乡土农事活动、民间文体活动、民间手工艺术、传统节庆活动等。在物质层面,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包括:乡村自然风貌、乡村传统聚落、乡村历史建筑、不同地域的传统乡村服饰和民族服饰等。
3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思路
3.1寻求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与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协调
从经济角度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经济发展关系复杂。在物质生活水平低下的年代,出于满足生存之需,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往往让位于经济发展;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消费越来越受到重视,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经济价值逐渐展示出来,保护与传承和经济发展之间维系一种互促关系就成为可能。从生态角度看,乡村传统文化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挖掘这些智慧有助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实现乡村绿色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在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多重作用,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意义重大。总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乡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但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之下,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一种互促关系,能实现在乡村经济发展中保护与传承、在保护与传承中促进发展。
3.2探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
比较与借鉴发达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吸收国内不同地域保护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成功经验,探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科学规律、利益平衡杠杆、有效发展路径和政府承担的角色以及干预的手段等,归纳总结出保护与传承我国乡村传统文化的新模式。具体可以通过选择典型乡村开展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新型模式,以促进我国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3.3构建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机制
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地加以研究。在探寻保护与传承的新型模式的基础上,还要针对多重目标构建多重机制,并进一步确立政策支持体系和具体政府建议。针对乡村传统文化破碎化和主体性逐渐消失的现状,要构建乡村传统文化认同的重建机制;针对城市文化等外来文化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冲击,要构建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机制;以维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乡村经济发展的互促关系为目标,要构建以乡村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机制;针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果会逐渐被周边村镇效仿并分享经济利益的现实,要构建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果的地域共享机制;针对政府在引导我国乡村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要构建政府在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机制。
Theinfluencesofnursingculturalconstructionuponpatient’ssatisfaction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relationsbetweennursingculturalconstructionandpatient’ssatisfaction,identifythefactorsthataffectpatient’ssatisfactionanddiscusstheapproachestoimprovepatient’ssatisfaction.MethodsThehospitalizedpatientsduringOct.2002toAug.2003andOct.2003toAug.2004inourdepartmentweredividedintooneoftwogroups(groupAandgroupB).GroupAwastreatedbeforethenursingculturalconstructionwhilegroupBwastreatedafterthenursingculturalconstruction.Thedegreeofsatisfaction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nurses’attributesandselfimageweresignificantlyimprovedafterthenursingculturalconstruction.ThedegreeofsatisfactionofpatientsingroupBwasmuchhigherthanthatingroupA.ConclusionCulturalconstructionofnursingcanpromotethedegreeofsatisfactionofpatients.
【Keywords】nursingculturalconstruction;affect;satisfaction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疗卫生与疗养保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而泌尿外科疾病多涉及个人隐私及身体隐私部位,且老年患者较多,心理障碍较为普遍,针对这一就医群体,在护理上应更注重“人性化”,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障碍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了解患者的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以平静的心情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给患者更好的照顾和更大的心理支持。将现代的人文关怀融入护理服务中,营造高层次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使患者真正获得温馨、便捷、优质的保健服务。
经过建立泌尿外科病房接待、护理操作用语规范,形成一套标准化护理程序,对全体护士进行培训,护士的护理观念得以改变,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实施护理文化建设前相比,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所选患者为2002年10月~2003年8月与2003年10月~2004年8月我科的住院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65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制订方案确立人文关怀护理的范围和标准,从营造人文氛围、注重文化素质到强化服务行为,重视全程护理;直至规范语言行为,体现关爱尊重。
1.2.2实施于2003年10月始建立我科病房接待、护理操作用语规范,形成一套标准化护理程序,营造人性化的泌尿外科病房护理文化环境。由医院民主行风办每月随机抽取住院患者15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方式采用无记名自填,患者无法完成则由家属填写,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65份,回收165份,回收率100%。
1.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
2结果
见表1。
表1开展护理文化建设前后患者满意度对比
3讨论
3.1人文关怀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护人员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良好的就医环境是提升医院服务文化的重要环节。目前,我科在美化环境、方便患者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已经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当然,美化环境的同时还要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
3.1.1营造人文氛围在病房,我们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性、人情味的,以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如:给每一位住院患者发放温馨服务卡、治疗提示卡,在每一间病房配备一本《便民服务指南》,建立病房病员家属互助制(如:给术后患者家属发放陪人证、陪人床),护士作为组织者、服务者和参与者,尽可能发挥患者及家属的互助互帮的积极性,使患者、家属、护士之间形成十分融洽的家庭式的关系,护士从患者或家属中了解某一患者存在的问题和顾虑,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以解决。
3.1.2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是整体护理必需的背景知识,是人文精神在为患者护理服务中得以体现的必备条件和工具。难以想像一个虽已熟练各种护理操作技术,但缺乏社会、心理、伦理等起码知识的护士在整体护理中会有所作为。因此,临床护士应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地丰富这方面的知识,用好这些知识。为此,我们制定了电话礼仪规范,接待各类患者礼仪规范(站立接待),医、护、患间三者及交接班礼仪规范,护理操作基本用语规范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用语规范等,并定期对本科护士进行培训收到良好成效。
3.2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3.2.1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人力配备严重不足在目前人员紧缺、护理分工以任务为主的情况下,难以向患者提供主动的、连续的护理,而与患者缺乏交流是常见的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大约75%决定的想法是被工作人员的态度和缺乏相应的交流而激发[3]。因此,应加大护理人力资源的投入,切实保证临床一线护士的数量和素质,按照临床实际工作需要、满足患者护理要求和保障患者医疗安全需要配备护士。
3.2.2对护理工作内涵的理解不全面护理工作除了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外,还应当注重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健康要求,主动为患者提供身心方面的照顾与帮助。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与需求、患者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它既可体现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显现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它是一种对护理真善美追求过程的认识和情感,也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为和规范。而现在的护士都很年轻,生活阅历不够,怎么和患者交流、沟通,怎样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等方面的知识尚欠缺。针对这一现状,应加大对护理人员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力度。
3.3加强科学化管理当今,医疗市场竞争激烈,谁赢得了患者,谁就赢得了市场。所以,在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应更优化我们的服务。依靠服务手段,在竞争中求得胜利,站稳脚跟,求得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医院的人性化服务显示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湖相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组成特征是识别其来源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一般将分散在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划分为干酪根(不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和可溶有机质两大类(肖贤明等,1990)。孢粉学家将干酪根划分为藻质、无定形、草质、木质和煤质5种组分(表1)。藻质和无定形组分均来源于水生浮游生物;草质组分由孢子、花粉、角质层、叶子表皮和植表1湖相沉积物中不溶有机质的组成特征Table1Compositionandsourceofinsolubleorganicmatterfromlacustrinesediments孢粉学煤岩学有机质来源藻质、无定形腐泥组主要来源于水生浮游生物草质壳质组高等植物的孢子、花粉、角质层等木质镜质组高等植物的木质素、纤维素等煤质惰质组高等植物的木质素、纤维素等物细胞构造所组成,大部分来源于陆地;木质组分呈易辩认的长形木质构造的纤维状物质,来源于陆地高等植物;煤质组分是陆地天然碳化的植物物质和再沉积的碳化物质。煤岩学家将干酪根划分为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及惰质组4种组分。腐泥组包括了藻质体和无定形体,主要来源于水生浮游生物;壳质组由孢子、角质、树脂、蜡组成;镜质组由泥炭成因的腐殖质组成,惰质组由碎质体、菌质体、丝质体、半丝质体组成,它们主要来源于陆生植物。有机地球化学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沉积物中的可溶有机质,并根据其分子、原子、同位素等组成特征推断有机质的来源、保存条件和演化历程等。
1.2湖相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
湖相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有2种来源,分别为外源的陆生植物和内源的水生生物(Meyersetal.,1999)。不同来源有机质的含量受控于沉积物形成时的古大气温度、湿度、CO2浓度和生物属性等物源条件,河流、大气流动、生物活动等搬运条件,以及沉积水体的盐度、pH值、Eh值等保存条件。
1.2.1外源有机质湖相沉积物中的外源
有机质主要是指陆生植物。按照光合作用固碳方式和初级产物的碳原子数不同可将其划分为C3、C4和CAM植物。C3植物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为三磷酸甘油酯;C4植物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为四碳二羟酸;CAM植物属于中间类型(Attendornetal.,1988)。目前,有确凿依据的C4植物出现的最早记录前推至晚中新世(Thomassonetal.,1986),至于是否存在更早的C4植物,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不同类型植物的光合作用固碳方式有较大差异,所以其生理习性和同位素分馏效应也不相同。碳同位素在C3植物中的分馏模式可用下式表达(Franceyetal.,1982):δ13pC≈δ13aC-a-(b-a)cica(1)ci=ca-Ag(2)式中δ13pC为C3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碳同位素值;δ13aC为大气中CO2的碳同位素值;a为大气中13CCO2与12CCO2扩散速率的差值,约为4.4‰;b为C3植物中1,5-二磷酸核糖酮羧化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值,约为30‰;ci为细胞间的CO2浓度;ca为大气中的CO2浓度;A为CO2的吸收率;g为植物叶片表层和气孔的CO2导通系数。可见,C3植物的碳同位素值(δ13pC)主要受控于大气中CO2的浓度(ca)、植物细胞间的CO2浓度(ci)和大气中CO2的碳同位素值(δ13aC)。在特定的地质历史时期,大气中CO2的浓度和碳同位素值变化较小,可认为是一常数,那么这一时期C3植物的碳同位素值就主要受控于植物细胞间的CO2浓度。在暖湿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的新陈代谢旺盛,细胞间的CO2浓度升高,代谢产物的碳同位素值(δ13pC)减小;在暖干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对CO2的吸收率增加,同时为了维持生命减少水分的损耗,将关闭部分气孔,导致CO2导通系数降低,从而使细胞间CO2浓度降低,代谢产物的碳同位素值(δ13pC)增加;在冷湿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的新陈代谢活动缓慢,CO2的吸收率降低,由于不需要减少水分蒸发而关闭部分气孔,导致CO2导通系数相对增加,从而使细胞间CO2浓度相对升高,代谢产物的碳同位素值(δ13pC)减小;在冷干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的大部分气孔关闭,细胞间的CO2浓度降低,代谢产物的碳同位素值(δ13pC)增加。尽管C3植物的碳同位素值会随着气候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发生在一定范围之内(表2)。几乎所有的树木,大部分灌木、草本植物、喜冷牧草和莎草属于C3类植物;暖季型牧草和莎草是最主要的C4类植物;肉质植物如仙人掌等属于CAM类植物(Cerlingetal.,1993)。C4类植物是在距今7~5Ma才开始繁盛的,可能与大气中CO2浓度的逐渐降低有关(Cerlingetal.,1993)。C3植物主要生长在温度较低,日照不强,高降雨量和高土壤湿度环境;C4植物则不同,温度越高,日照越强,生长越茂盛,较偏爱干旱的低土壤湿度环境;CAM植物类型较少(例如仙人掌科),其典型生长环境为干旱环境(彭红霞等,2003)。
1.2.2内源有机质湖相沉积物中的内源
有机质主要是指来源于湖泊中的动植物在死亡之后与陆源碎屑共同沉积埋藏在汇水盆地中的有机质。可根据在湖泊中的分布位置差异,将水生植物划分为挺水植物、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三类。挺水植物的根或根茎生长在湖泊的底泥之中,茎、出水面。它一般直接利用大气中的CO2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与陆生植物的碳同位素特征相近,特别是与陆生C3类植物的δ13C具有很好的可比性,通常为-30‰~-24‰(Aravenaetal.,1992)。沉水植物整体没于水面以下,系营固着生存的大型水生植物。它主要利用湖水中的HCO-3作为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由于在普通的湖水温度条件下,HCO-3的δ13C值比溶解CO2的δ13C值要偏重7‰~11‰,因此沉水植物的δ13C比挺水植物的δ13C值重,变化范围为-20‰~-12‰,平均约为-15‰(Meyersetal.,1993)。浮游植物是指在水中以浮游方式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就是指浮游藻类,包括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隐藻门和裸藻门8个门类的浮游种类。若浮游藻类利用与大气保持平衡的湖水中溶解的CO2作为光合作用的碳源,则其δ13C值与陆生C3植物的δ13C值接近,最小可达-35.5‰;若湖水中溶解的CO2严重亏损,浮游藻类将主要利用湖水中的HCO-3作为碳源,则其δ13C值显著偏正(Meyersetal.,1993),通常比利用湖水中溶解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获得的有机质δ13C值大约高7‰~8‰(Smithetal.,1971),如某些藻类的δ13C值可达-24‰~-12‰(刘强等,2005a)。
2湖相沉积有机质中蕴含的古环境地球化学信息
2.1第四纪湖相沉积有机质中蕴含的古环境地球化学信息
2.1.1长链烯酮不饱和度与古气温的关系
长链不饱和烯酮广泛存在于现代海洋沉积物中,其母源是金藻门的超微单细胞远洋颗石藻类,包括赫胥黎藻和大洋桥石藻(Brasselletal.,1986)。长链烯酮不饱和度是指存在于沉积物中的两种结构相似的长链烯酮丰度的比值,一般用UK37表示。Bras-sell等(1986)首先提出了UK37指标,公式如下:UK37=[C37∶2-C37∶4][C37∶2+C37∶3+C37∶4](3)Prahl等(1988)将UK37指标简化为UK'37,其公式如下:UK'37=[C37∶2][C37∶2+C37∶3](4)式中C37∶2、C37∶3和C37∶4代表碳链长度为37,分别有2个、3个和4个不饱和键的烯酮类化合物(Sikesetal.,1991)。实验室藻类培养试验和海洋沉积物样品检测分析均显示,UK'37与温度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可在4~25℃范围内较灵敏地反映古海水表面的温度变化,且计算结果与根据有孔虫氧同位素计算的结果吻合很好,因此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古温标(Jasperetal.,1989)。UK'37在重建古海水表层温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Mangelsdorfetal.,2000;Rosell-Meléetal.,1995;Sikesetal.,1991)。这主要是由于(孙青等,2010):①长链烯酮在海洋中广泛存在;②海洋中长链烯酮的母源比较清楚,只有少数的几种藻类能合成长链烯酮;③通过实验室对单藻种的控温培养以及全球海洋表层沉积物的研究,建立了UK'37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方程。长链不饱和烯酮不仅存在于海洋沉积物中,而且还广泛存在于陆相湖泊沉积物中。湖泊中长链烯酮的母源可能与海洋中的不同,具体表现在湖泊沉积体系与开阔海洋体系的长链烯酮分布模式不同,湖泊沉积物中C37∶4长链烯酮的含量很高,而海洋沉积物中,只有在海水温度非常低(<4℃)的特殊情况下C37∶4长链烯酮的含量才较高(孙青等,2002)。尽管湖泊沉积物中长链烯酮的母源还未确认,且湖相环境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较多,但是中国学者在利用长链烯酮不饱和度恢复古湖水表层温度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例如,有学者在研究扎布耶湖古温度时,探讨了UK37和UK'37恢复古湖水温度的差异(Wangetal.,1998),并在随后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郑绵平等,2007);有学者指出咸水湖和盐湖中长链烯酮不饱和度(UK'37)与湖区年平均温度相关性最好(孙青等,2004)。
2.1.2新的古水温恢复指标
TEX86TEX86是由古菌的一个分支MarineCrenarcha-eota产生的一组生物标志物(GDGTs为glyceroldialkylglyceroltetraethers的缩写)的比值。培养实验、水体颗粒物及大洋表层沉积物的研究结果都显示,温度是TEX86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盐度、营养盐等其他环境因子对TEX86指标无明显影响(Wuchteretal.,2004),且该指标与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相关性很好(Wuchteretal.,2005)。与通常用的UK'37古海水温度指标相比,TEX86指标可以应用在高于29℃的高温海域,其恢复的温度范围为5~35℃。TEX86及其与温度(T)的关系式如下(Wuchteretal.,2004):TEX86=[Ⅲ]+[Ⅳ]+[Ⅵ][Ⅱ]+[Ⅲ]+[Ⅳ]+[Ⅵ](5)TEX86=0.015×T+0.28(6)式中Ⅱ、Ⅲ、Ⅳ、Ⅵ分别代表含有1~4个五元环的GDGTs,T为古海水表层年平均温度(℃)。陆源物质中也含有少量GDGTs,可作为湖区古水温重建指标加以开发利用,这将进一步丰富研究古环境和古气候的技术手段(Herfortetal.,2006;Powersetal.,2004;Weijersetal.,2006)。
2.1.3有机质碳同位素与古气候的关系———温度和湿度
古气候是古温度和古湿度的综合反映,可分为暖湿、暖干、冷湿、冷干四种气候类型。由于在不同的气候类型条件下,生物的新陈代谢速率、方式以及产物特征和保存条件不同,导致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在丰度、元素组成和同位素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并能据此反演古气候的变化规律和演化趋势。由于任何一种单因素参数受控的影响因素较多,在反演古气候变化规律时存在多解性,所以需要将多个单因素参数综合应用,得出的结果相互校验,以期获得较可靠的古气候变化规律和演化趋势的认识。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org)是分析古气候变化时较常用的有机地球化学方面的主因素,以此为核心,综合利用沉积物粒度、有机碳(TOC)、有机氮(TN)、孢粉、碳酸盐、磁化率等特征来识别古气候(表3)。由于陆源和湖泊内源有机质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可能有不同的δ13Corg特征,所以在应用该参数时,首先需要确定有机质的母源特征。通常TOC/TN值在蛋白质含量高的藻类等水生植物中为4~10,在纤维素含量高的陆生维管植物中大于20;湖水中硝酸盐的δ15Norg值为7‰~10‰,浮游植物吸收湖水硝酸盐而使其中δ15Norg值升高到约为8‰;大气中的氮气δ15Norg值约为0‰,陆生C3植物主要利用大气中的氮气而使其δ15Norg值平均约为1‰(Meyersetal.,1999;Watanabeetal.,2004)。源于菌藻类低等生物的正构烷烃碳数主要集中在C20以前,多以C17或C18为主峰,且无明显的奇偶优势;源于高等植物的正构烷烃高碳数占优势,多以C27、C29和C31为主峰,且在C23~C33范围内有明显的奇偶优势。菌藻类低等生物的一元正脂肪酸具有≤C20碳数分布,主峰碳在C16或C18;高等植物除了C16和C18之外,还具有主峰碳在C24或C26的高碳数(>C20)一元正脂肪酸,并具有明显的偶奇优势(郑艳红等,2007)。此外,如前所述:研究沉积物中有机显微组分的组成特征也可有效地区分有机质的母源特征。暖湿的气候条件,植物的生产力较高,沉积物中有机质相对富集。此时,若陆源有机质的贡献相对较强,则δ13Corg值明显变轻。若内源有机质的相对贡献较强,则视其母源利用碳源的差别δ13Corg发生变化的趋势不同,利用湖水中饱和的CO2为碳源时,δ13Corg值将变轻,利用湖水中溶解的HCO-3为碳源时,δ13Corg值将变重。冷干的气候条件,植物的生产力较低,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丰度相对减少。此时,若陆源有机质的贡献相对较强,则δ13Corg值明显变重。若内源有机质的相对贡献较强,则δ13Corg值发生变化的趋势同样与其母源利用的碳源相关。暖干的气候条件,陆源C4类植物相对繁盛。若湖相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地,则δ13Corg值将变重。这样的气候条件会导致湖水面相对缩小、湖水相对变浅,在滨湖地区适合挺水植物的发育,若它对沉积物中有机质的贡献相对较高,则δ13Corg值将变轻。冷湿的气候条件,植物的新陈代谢缓慢,合成有机质的能力显著降低。陆源植物可能主要以耐低温的高大乔木为主,也可能是以喜冷的牧草为主,它们同属于C3类植物。湖泊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若以陆源植物为主,则δ13Corg值将变轻。内源植物可能以浮游藻类为主,其δ13Corg值的轻重同样取决于所利用的碳源。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负相关,且低温条件下浮游藻类利用CO2的速率降低,所以冷湿的气候条件下,湖水中可能含有浓度相对较高的CO2,从而导致内源有机质的δ13Corg值变轻。例如,现代温暖海水中浮游植物的δ13Corg值在-20‰左右,较冷海水中浮游植物的δ13Corg值可达-30‰(Sackettetal.,1986)。从上述分析可见,当湖泊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地时,δ13Corg值偏负反映了湿润的气候条件。若为暖湿气候,则沉积物中TOC相对含量较高;若为冷湿气候,沉积物中TOC相对含量较低。δ13Corg值偏正反映了干旱的气候条件。若为暖干气候,则沉积物碳酸盐的δ18O值偏负;若为冷干气候,则沉积物碳酸盐的δ18O值偏正。内源有机质的δ13Corg主要受湖水饱和CO2程度、生物利用碳源的种类及其新陈代谢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判识古气候时需结合其他资料。
2.1.4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是生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物质,包括藻类、原生动物、部分高等植物、细菌等在内的生物体,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倾向于合成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以维持其体内细胞膜的流动性(Marretal.,1962)。Kawamura等(1981)在研究日本琵琶湖沉积物上部20m岩芯时指出,较高的C18:2/C18:0对应于较低的环境温度。其中,C18:2为含有2个双键18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C18:0为含有18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
2.2成岩后有机质中蕴含的古环境地球化学信息
沉积物中的有机质经历了成岩演化之后,酮类、脂肪酸类和烯烃等不饱和或富氧组分多被降解消耗,可获得的有机地球化学信息主要富集在饱和烃和芳烃中。根据古环境的研究目的不同,这些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可用来反映有机质来源,另一类可用来反映有机质的保存环境。通常,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的正构烷烃主峰碳在nC25~nC35之间,呈明显的奇偶优势;来源于藻类和细菌等水生低等生物的正构烷烃主峰碳在nC17~nC23之间,无明显奇偶优势(Volkmanetal.,1990)。高碳数正构烷烃若是以C27或C29为主峰,则其母质主要来源于木本植物;若是以C31为主峰,则其母质主要来源于草本植物(王红梅等,2001)。此外,奥利烷、γ-羽扇烷、芒柄花烷、补身烷、C27/C29甾烷、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三环萜烷/17α(H)-藿烷、规则甾烷/17α(H)-藿烷、卡达烯和惹烯等参数也常被用来判识有机质的来源及其相对贡献(刘洛夫等,1997;田金强等,2011;孟江辉等,2011)。Pr/Ph、伽马蜡烷指数、长链三环萜烷比值ETR、β-胡萝卜烷等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是判识沉积水体盐度和氧化还原电位时常用的饱和烃生标参数(Fuetal.,1990;Haoetal.,2009;Irwinetal.,1990;王传刚等,2006)。有研究指出(傅家谟等,1991;1992),来源于咸水湖泊环境的沉积物通常具有如下特征:可检测出β-胡萝卜烷;未检出重排甾烷;藿/甾值极低;相对富集伽马蜡烷,有时伽马蜡烷可成为m/e191质量色谱图中的主峰,伽马蜡烷指数为0.19~2.65,平均为1.04;升藿烷的相对含量具逆序特征(C35>C34>C33……);Pr/Ph比值为0.2~0.5。高盐度湖泊中的主要生物是极亲盐型古细菌和亲盐型藻类(李任伟,1988a),受此影响,沉积物有机质中的正烷烃以nC22为主峰,C25规则类异戊二烯链烷烃和伽马蜡烷的含量较高,具有强烈的植烷优势(李任伟,1988b;李任伟等,1986;1988)。蒸发岩环境中,有机质通常具有偶碳优势,伽马蜡烷的含量也较高(傅家谟等,1991;李任伟,1988a),伽马蜡烷指数接近1.0或大于1.0,藿/甾值最低,一般均小于1.0,例如,冀中坳陷晋县赵兰庄盐湖相生油岩,该比值仅为0.02(傅家谟等,1995)。来源于淡水湖泊环境的沉积物中多出现4-甲基甾烷,且含量较高,个别样品的4-甲基甾烷指数高达3.4;正烷烃分布显示出明显的奇碳优势,CPI值为1.1~2.9;主峰碳一般为n-C27或n-C29;藿/甾值较高,一般为3.0~6.0,个别样品高达12.8;升藿烷的相对含量具正序特征(C31>C32>C33……)(傅家谟等,1991)。芳烃化合物中硫芴/氧芴的值可指示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性,通常还原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其硫芴/氧芴的值较高;三芳甾烷的丰度和C26/C28(20S)三芳甾烷比值的高低能够反映沉积水体的盐度,高盐度环境中相应的参数值较高(孟江辉等,2011)。有学者研究表明,干酪根在成岩演化过程中,随着地层温度的增加和演化程度的增强将稍富集13C,但是变化范围较小(小于2‰)(Lewan,1983;Petersetal.,1981)。傅飘儿等(2013)通过生烃热模拟实验证实:随着成熟度增加,Ⅰ型、Ⅱ型和Ⅲ型干酪根热解产物中残余有机质与沥青质碳同位素组成变化很小。所以,沉积物固结成岩后有机质碳同位素继承了原始有机质的特征,应具有相应的古环境意义。
二、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重构教学内容
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的关键步骤是将原来学科体系下的课程内容按照能力本位的导向和项目化的思路遴选项目,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序化。德国职业教育家Paetzold指出“:课程似乎是建造了一个存放和重现经验与知识的书架,书架不同隔层的划分使得整理与重获更加容易,它极大地减轻了记忆负担。”本课程项目设计的依据是以老年人为主体,通过护理干预,延缓衰老和减少各种危险因素给老年人带来的消极影响,消除或减少老年人自我照顾的限制,加强老年人自我护理,实现其最佳的功能状态。鉴于此,通过与行业专家共同分析社区养老机构和家庭老年护理的典型工作任务后,提炼了以下9个能力训练项目(见下表),能力训练项目的设置体现了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和护理需求,以任务引领学习,并使老年人护理岗位工作程序化。在每个项目下分别设定若干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模块,而应用到的理论知识则穿插于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如在完成“老年人饮食的护理”项目任务中,我们把“老年人的营养需求”“老年人常见疾病与饮食的关系”等理论知识融入“指导老年人制定合理的食谱”操作技能训练中;在完成“老年人排泄的护理”项目任务中,把“排泄形态障碍的常见危险因素”“排泄形态障碍的护理”等理论知识内容融入“指导腹肌、膈肌、盆底肌的锻炼”“排尿功能训练”“自我间歇导尿”等技能训练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也解决了工作导向课程重构的最大难点重实践轻理论,整门课程内容从知识导向转向了行动导向。
三、课程的目标设计
使学生掌握老化的特点,能应用护理程序评估老年时期这一特定阶段存在和潜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问题;并能应用专业知识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护理,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康复护理;能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以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从而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状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四、教学过程的实施
在老年护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改变,教师作为社区医院护士长,学生分4组(每组5~6人)作为社区护理工作小组,每组设有责任护理组长,负责每次工作的分配,安排工作进度,协调整个项目实施,组织人员完成具体项目。每个教学单元基本上就是为了解决一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四个不同的工作任务,每组护士完成一个工作任务。
【作者简介】王 军,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法社会学教学与研究。
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所有成果,是人类为了求得生存所创造出来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俗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它是人类生活的象征物,包括指示性象征物,如语言、文学、文物、文献等等以及抒情性象征物,如宗教、美术、音乐、舞蹈等等。文化无所不在,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文化。文化分为三个层级:一是表层文化(又称为物质文化);二是中层文化(又称为制度文化),包括风俗、礼仪、制度、法律、宗教、艺术等;三是底层文化(又称为哲学文化),就是人们个体和群体的伦理观、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第一个层次主张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意味着人类第一次能够根据自己的有利条件来改变环境,他们还能够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条件”[1]。文化为人类提供了适应各种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同时,文化本身也就成为人类环境中的一种力量,这种文化环境无论从范围上还是从影响力上都变得和自然环境一样重要,作用于我们的社会以及社会中的个人。
人格,源于拉丁文的Persona,是面具的意思,它是个性心理结构要素的总和。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特征,尽管不同学者对人格有不同的理解,但都是从社会生活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外部世界的反应方面来解释人格的。所以,可以说:人格是一个人的信仰、情操、价值观、态度、兴趣、习惯和气质的总和,是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的基本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它可以用一系列稳定的行为模式来表现。
个体人格尽管与生理活动密切相关,但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或本质,个体人格的形成总是与一定的文化模式相联系,特定人格往往是特定文化模式的必然结果。而个体人格在不断吸纳社会文化的同时,又不断外化和再现社会文化,从而又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一、特定文化塑造特定人格
人生存在文化环境中,特定文化必然造就出特定的个体人格。这个是动态的,包括为人们提供一个完整的价值观、意义体系和行为规范,影响人们对自身身份和角色的认同,塑造人们的心理、气质和态度等。文化的变迁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影响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影响其生活方式与习惯,使人们不断认识自己,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稳定的人格,反过来选择、吸纳和传承并创造文化。
文化对人格的塑造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首先,是对人格中生存与发展功能的塑造。人降临到这个世界第一要务就是谋得生存,这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但人毕竟不同于动物,在生存需要满足后,他还会有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有四种:其一是娱乐的需要。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要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一种社会角色都要承载一定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所以,角色卸载之后,难免会有身心疲惫、劳累紧张的感觉,于是便有了娱乐的需求。其二是审美的需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喜欢美的事物,是人的天性。观赏或欣赏美的事物,可以陶冶性情、愉悦身心、净化精神。其三是认知的需要。对周围世界的探求、认识,是我们改造世界的前提,我们生存的世界需要我们去了解、认知,探寻未知之谜是人类心灵王国永远的冲动。其四是创造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人的精神境界一旦达到一定高度,就不会仅仅满足于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个只会享受的过客,给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印迹,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来影响世界甚至改变世界会成为他的追求。要满足这些需要,学习、消化既有的文化资料是必然的途径。人对特定文化资料的学习、消化过程,就是特定文化对特定个体人格的塑造过程。其次,社会化塑造。永不磨损的机器和永不衰老的人都是不存在的,一个社会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要不断地预备新人来接替上一代人由于死亡或退伍所产生的缺位,这个过程无论如何不能缺少文化的作用。原因很简单,任何人刚刚出生时,都只是一个无知无识的自然人,没有技能、没有人格、没有社会性、没有自己的精神心理世界,这些全部要靠其后长期的社会化过程才能慢慢掌握或形成。社会运用特定的文化,通过对自然人进行一系列必要的教育、训练、培养,使其掌握了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具备了完整的人格,具备了社会性,这样人们才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承担一定的角色。要培养这样的新人,对其实施社会化教育,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个人社会化最有力的工具和杠杆。人的社会性及其精神世界如何,与他们所受的文化影响甚大。不同的文化乳汁哺育了不同的人格,特定人格总是由特定文化塑成。文化的这种影响人格形成和变异的作用便是文化的社会化功能。第三,社会控制塑造。社会控制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A.罗斯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社会组织体系通过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或群体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从而协调社会关系的各个部分,维持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社会控制的具体方式包括法律、道德、舆论、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教育、个人理想、礼仪、艺术、人格、启蒙、社会价值观、伦理法则等等控制工具。不难看出其控制工具无一不蕴含着社会的主流文化,文化是贯穿所有控制工具的主线。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F.莫菲所言:“文化是一个人类生存的机制系统,但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现实定义。我们生在文化之中,自身和命运均受到文化的制约。”[2]
文化的控制功能首先表现为它对个体行为的导向作用。人和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人的行为的目标性特征,具体而言,人行为的目标包括两个不同的层次,一个是具体行为指向的具体目标;另一个是整体行为指向的整体目标。具体行为实施的具体目标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整体目标则是由文化主要是价值文化直接决定或引导的。其次,文化的控制功能还表现在对个体行为的指挥作用。文化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帮助人们设计行为的具体步骤、方式和程序,准备各种条件,预测、评估行为的结果,考量行为的影响。这就是它对行为的指挥作用。据此,人们可以尽量减少行为的盲目性,增加其科学性和可行性。这是文化对个体行为的积极控制。再次,文化对人们的行为还具有一种整合作用。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不同个体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欲望和要求,他们不仅相互区别,还相互摩擦,甚至冲突,但整个人类生活却能一直保持着一定的秩序,这正是文化尤其是规范文化对人们的行为整合作用的结果。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各种行为规则与模式,也设置了不能涉足的,不仅如此,它还通过奖励与规范相符的行为,惩罚与规范不符的行为来保证人们对规范的遵从和执行,使人们相互之间在行为上保持某种统一性,适从社会秩序的要求。这是文化对个体行为的消极控制。另外,文化的控制功能还表现在,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或摩擦作用。文化赋予人们的审美观、审美意识,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精神上的疲劳与饥渴,改善人们的心境,鼓舞人们的士气,调动人们的激情,减少乃至消除行为的精神阻力,从而使人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生活,这便是它的作用。反之,文化也可以加重人们的精神心理负担,窒息人们行为的激情和意志,增加人们行为的精神心理阻力,使之不能顺利进行,这就是它的摩擦作用。
特定文化都有一整套社会规范与行为准则,它们建构起了特殊的文化模式,就其对人格的影响、塑造而言,构成了人格发展的阈限。宏观上,不同民族在不同时代都有自己的性格,这种性格的差异性正是特殊文化阈限塑造的结果。微观上,一个群体或一个家庭等等,由于文化氛围不同,同样可以塑造出迥异的人格。一个鲜活的人格正是在这种特定文化模式的宏观浇铸与微观雕饰下,兼有了隶属民族、群体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从而形成现实的、社会化了的个体人格。
二、文化对人格的再塑造
文化塑造了人格,然而,人格不是一经形成就不可改变,随着成年人继续社会化的延展,人格也在不断的悄然改变之中。究其原因,当然离不开文化的作用。文化一边塑造人格,同时也对一个人的人格进行价值衡量与评判,判定个体人格的社会价值,由此也就构成了鉴定人格和再塑人格的文化反馈系统。
文化对于人格再塑造的反馈系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文化的区别功能系统。不同个体与群体是不一样的,区别的标志多种多样,而文化是其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文化反馈系统是由一系列标志性规范组成的,对于个体人格许多方面的特点诸如职业、社会地位、文化水平、个人修养等等都能显示,并且按标识规范归类、分层,进行区别。任何社会都有一系列人格,什么是正常人格?什么是反常人格?在不同社会文化中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对于任何文化来说,界定正常行为的标准都是由那个文化本身决定的”[3]。例如,满族最突出的饮食禁忌即为禁食狗肉,据传是因为一义犬曾救助过满族祖先。而同处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却喜食狗肉,与满族截然相反。这说明不同文化规范对同一种行为的界定是不同的。所谓精神障碍或变态行为等反常人格的判断标准也是与特定的文化标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在崇尚“巫术”的社会里,人们不会对“巫师”身上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感到奇怪,反而认为这是“巫师”与神灵的互动沟通,而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则普遍会认为是反常行为。可见,文化对正常人格与反常人格是有界定和区别功能的。界定或区别的结果必然是有上有下、有高有低。这样,被社会文化界定为低下的以及反常的人格就有可能被社会文化进行再塑造。二是文化的群体功能系统,它包括一系列的角色规范和职业规范,构成了人格评判的环境因素。个体与群体的组合是否和谐是评判个体人格的重要标尺。社会群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任何个体的活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进行的。群体使个体与社会发生联系,它也是个体实施其活动的场所,个体通过归属群体而归属社会,通过参与群体的活动而参与社会生活。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各种不同的群体中展开的。不同群体根据社会给定的不同任务、规范,结合其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特殊利益,对其成员提出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要求,每个成员总是按照自己的角色岗位,自觉不自觉地履行和遵守群体的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尤其是作为群体亚文化的非正式规范,并培养和发展参与这些群体活动的能力,从而帮助实现所属群体的目标与任务。那么说明个体与群体的组合是和谐的,否则,个体必然会受到群体的挤压、排斥,他(她)将难以融入群体,这样的个体人格要想融入群体、融入社会,社会文化对其进行再塑造是必须的,也是唯一的途径。
作用于人格的文化反馈系统,它的主要作用实际上就是对个体人格进行遴选。把符合要求、达到标准的个体,提交社会;把不符合要求、未达到标准的个体重新交给社会文化再行塑造。这个过程与人格的塑造过程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结的完整机制,通过对人格的塑造――反馈――再塑造――再反馈……如此循环往复的雕塑过程,最终造就出能够得到社会主文化肯定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完整的、正常的人格。
三、人格再现社会文化,并促进了
社会文化的发展
社会文化的最终体现要通过一系列的物质或精神载体,个体人格便是其中之一。个体人格既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影响了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人格也会影响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当然有赖于社会文化的塑造,然而在文化面前个体人格绝不总是消极被动的,人们在个体人格的形成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创造活动能够改变环境,能够创造和发展社会文化。虽然人格的形成过程直观表现为对既有文化的吸纳和内化,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个体对社会文化的主观能动作用。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不同个体的气质和人格能够限制文化影响个体的程度,即文化对个体人格的影响、塑造,会因个体人格气质的不同而异,相同的文化氛围对不同的个体人格会有不同的作用。同时,不同人格的个体,对于内化何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主动选择的并非永远都是被动地接受,其已经形成或尚未完全形成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他对吸纳何种文化的选择与取舍。另一方面个体人格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外现其已经吸纳、内化的文化,使相应的文化接受社会的检验、评判,影响或改变既存的社会文化,进而影响社会生活。
一般而言,人格的形成过程从形式上看就是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塑造过程,而客观上通过这一过程社会又实现了其文化的传播、延展和积累。前者表现为接受社会文化,使之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理想和信念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顺利完成,只是为人类个体提供实现社会人的一种可能性,还不能把它看作现实性。在其现实性上,必须要通过人的社会交往、人的实践活动,把已内化的社会文化外化、表现、发挥出来。即文化的延展、积累和丰富必须依赖于已经内化了文化的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通过社会交往、社会互动能够给文化注入新的血液,把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人格对文化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创造性再现,它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复杂的认识客体,人类运用社会文化对这些新的认识客体所进行的每一次肯定或否定评判,都会进一步丰富固有的社会文化,为社会文化添加新的内容。
总之,文化与人格的关系,是相依相存、相互作用并相互促进的。人格的形成依赖于文化的塑造;而人格又是文化传播、延展的载体,可以使既有的社会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因此,我们在探讨文化与人格的关系问题时,应当注意克服片面强调文化对人格主导作用的倾向,应当从总体上把握文化与人格交互作用的机制,充分认识作为社会文化聚合物的个体人格对既有文化的影响和推展作用。以科学的态度,客观看待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注释:
[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100页,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2]罗伯特.F.莫菲:《文化和社会人类学》第12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8年版。
[3]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53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年版。
参考文献:
1.蒋京川、何汉江:《文化与人格研究述评》,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5期。
2.罗伯特.F.莫菲:《文化和社会人类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2008年版。
3.B.R.赫根法:《现代人格心理学历史导引》,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4.E.T.霍尔:《超越文化》,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5.易法建、倪泰一、杨丹燕:《心理医生》,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太湖襟带三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文坛上涌现了一批描写太湖及太湖流域的诗歌作品,本文称之为太湖诗。太湖诗以描摹太湖及太湖流域的自然美景、特有物产及风俗民情为主要内容,其内容涉猎广泛,多方面地向我们展现吴地风貌。太湖作为吴地的一部分,太湖诗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吴地文化的影响,吴地自古有好游、隐逸的传统,加之道教文化的兴盛,影响了太湖诗的创作。
本文所研究的太湖诗是指以太湖为题材或以太湖的景点为题材的诗歌。以太湖为题材的诗歌主要指诗歌内容直接与太湖有关的诗歌作品,其大多描摹太湖的自然风光、物产风物、风俗人情。而以太湖中的具体景点为题材的诗歌主要是指以描写太湖中为人熟知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为题材的诗歌,本文所提及的太湖流域主要指苏州、无锡、常州、湖州等地区。
这些描写太湖及太湖流域的诗歌散见于太湖流域郡县地方志中的“山水”与“艺文”部分,本文以地方志如《苏州府志》、《常州府志》、《湖州府志》、《松江府志》、《无锡县志》、《震泽县志》、《无锡金匮县志》等,以及《太湖备考》、《太湖旅游诗》、《太湖诗词选》、《吴都文粹》、《吴都文粹续集》为依托,从中直接选取以太湖或太湖景点为题材的诗歌为研究对象,论述吴地文化对太湖诗创作的影响。
一、吴地好游的传统对太湖诗的影响
吴地山水秀丽,有许多供人游玩的风景名胜,形成了吴地好游的传统。宋代范成大在《吴郡志》卷二中对吴地好游传统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吴人好游,以有游地,有游具,有游伴也。游地,则山水、园亭,多于他郡。游具,则旨酒嘉肴,画船箫鼓,咄嗟而办。游伴,则选伎声歌,尽态极妍,富室朱门,相引而入,花晨月夕,竞为胜会。见者移情”[1]。太湖流域著有“七十二峰”,且有许多遗留下来的吴地人文历史遗迹,为游人提供了大量可供游玩的地方。吴地有悠久的舟船文化,为了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各种船只应运而生,其中包括专供游玩的画舫。文人墨客多以画舫为具,或携妓,或与友人同游,作诗娱乐。
吴地美丽的山川,好游的传统,也吸引了大批吴地之外的士人来此一游,丰富了太湖诗的创作。唐代诗人皮日休就是受其影响较深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在《太湖诗并序》中介绍了他自身喜爱游玩,且游览之地很多,“然而未能放行者,抑志于道也”[3]直至“尔后闻震泽、包山,其中有灵异,学黄老徒乐之,多不返,益欲一观,豁平生之郁郁焉”[3]被太湖美景所吸引的他,写下了二十首的太湖组诗,虽然先前皮日休也有不少游玩之作,但大多是出于政治目的的写作,希望通过写作诗歌引起统治者的注意,而太湖组诗中无论是对景物的描摹,还是对传说故事的叙述都可看出他对太湖是真正的喜爱,“三万六千顷,千顷颇黎色。连空淡,照野平绝隙。好放青翰舟,堪弄白玉笛”(唐皮日休《初入太湖》) [3]的太湖生活,让他忘却了仕途坎坷的愁思,在自然山川中他寻找着人生的真正乐趣。为了与皮日休唱和,陆龟蒙也挥毫写下了二十首的太湖组诗,以作回应之作。
二、吴地隐逸的传统对太湖诗创作的影响
吴地隐逸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太伯、仲雍奔吴。《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
受吴地隐逸传统的影响,太湖诗的创作群体中就有不少的隐逸之士。陆龟蒙,自号江湖散人,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也有涪翁、渔父、江上丈人等多种称号,从其号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性格中对于自由的向往。受吴地隐逸传统影响的他“不乘马,无事时乘小舟,设篷席,赉束书、茶灶、笔床、钓具、船郎而已”[7],不为功名利禄所动的他享受着自由的隐居生活,陆龟蒙这种只愿与山林、草木为伴的隐逸思想在其写作的太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如“此时空寂心,可以遗智识”(唐陆龟蒙《雨中游包山精舍》)[7]、“万籁既无声,澄明但心听”(唐陆龟蒙《三宿神景宫》)[7],诗人希望通过在静谧的林间静心思考,去除争名夺利的世俗之心,充分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诗人间隐逸情结也是相互影响的,皮日休与陆龟蒙是好友,两人经常结伴出游,两人作品多唱和之作,太湖组诗就是其代表作品。受陆龟蒙隐逸思想的影响,皮日休的太湖诗作品中也带着浓烈的隐逸思想,如“如何事于役,兹游急于传。却将尘土衣,一任瀑丝溅”(唐皮日休《雨中游包山精舍》)[3]、“空羡坞中人,终身无履袜”(唐皮日休《桃花坞》)[3]等直抒胸臆,一吐为功名利禄所累的不快与隐逸山林之乐。
受吴地隐逸文化的影响,许多诗人将太湖看作适宜居住的世外桃源,使诗文不自觉地带上了隐逸色彩。“倘许茱茆向林屋,桃源更访洞中春”(清凌如焕《洞庭西山纪游》)[9] 、“捕鱼野叟放舟入,仿佛武陵溪上逢秦人”(明蔡《蔡仙乡》)[9]等都用到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人机缘巧合误入桃花源的典故,桃花源也因此被作为隐逸的一种象征,其在太湖诗中的频繁出现,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隐逸情结。
三、吴地道教文化对太湖诗创作的影响
太湖流域道教文化兴盛,道教主张通过人大脑的主观幻想构建令人向往的神仙及其所居的仙界,受其影响的太湖诗中经常出现“蓬莱”、“瀛洲”、“仙都”、“仙人关”、“方丈”、“蓬岛”、“瀛岛”、“蓬”等道教仙境的意象,此外,“绿书不可注,云笈应无钥”(唐皮日休《晓次神景宫》)[3]等作品中的“玉笈”指用以收藏道教经典的玉饰书箱,“腰下配金兽,手中持火铃”中的“金兽”、“火铃”都是与道教有关的用具,“道客巾履样,上清朝礼仪”(唐皮日休《三宿神景宫》)[3]则讲述的是道教的礼仪。
道教的修行除了隐逸山林外,还可以通过外在的修行方式,如服食仙草与丹药,部分太湖诗涉及到了这类内容,带有道教色彩。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仙药》卷十一中罗列了“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有菌芝,各有百许种也”[10]。这些仙草在太湖诗中曾几度出现,“坛灵有芝菌,殿圣无鸟雀”、“空中悉羽章,地上皆灵药”(唐皮日休《晓次神景宫》)[3]、“次到炼丹井,井干翳宿莽。下有蕊刚丹,勺之百疾愈”(唐皮日休《游毛公坛》)[3]等作品中记载了关于仙草、丹药的内容,且介绍了其神奇的功效。
然而太湖诗中所体现的道教隐逸思想或是服食仙草、仙丹的求仙思想,都只不过是受道教影响的诗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摆脱现实世界。当满怀抱负的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仕途坎坷或者生活挫折,无法排遣内心忧思的他们或通过自身调节如隐逸山林,在自然山川中感悟人生道理,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逐,或希望借助外在事物的帮助如通过服食仙草、仙丹羽化成仙,畅想自己悠然自得地生活在另一个无忧无虑的神仙世界。这两种方式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其实质都是相同的,都是诗人逃避现实、急于出世的行为表现。遭遇仕途坎坷的文人将此作为逃避现实的方式,致使大量受道教影响的太湖诗出现。
参考文献
创意阶层是新经济条件下,基于经济发展对于创意的渴求,从而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的阶层,主要由来自从事科学和工程学、建筑与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的人们构成,工作的核心是创造新观念、新技术或新的创造性内容。美国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在其《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指出:创意在当代经济中的异军突起表明了一个职业阶层的崛起。在他看来,美国社会已分化成四个主要的职业群体: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和创意阶层。创意阶层所共有的精神气质使他们同周围人有些不同。这种气质也影响并决定了他们对居住地、工作方式等的选择。优质的教育、文化、自然、新闻、出版等城市软件,既是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更是培育创意阶层的前提条件。宽容的社会、独特的城市人文精神对创意人才的吸引力更是无法估量的。
一、湖湘文化与湖南城市人文精神
(一)湖湘文化的基本特征
湖湘文化是在湖湘大地特定的地理背景、经济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胡宏和张先后在南岳和长沙的岳麓书院、城南书院讲学,在湖南培养了一批人才,形成了宋学中的一个颇具特色的学派,后来人民便把这个学派称之为湖湘学派。由于湖湘学派在宋学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对后代湖南许多重要思想家的深远影响,所以近现代许多研究湖南历代思想发展史和传统文化的学者,便把湖南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称之为湖湘文化。
不同学者对湖湘文化的根本特性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提出了很多不尽相同的答案。彭大成将它概括成五个方面,即:哲理思维与诗人才情的有机统一、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与力行践履的道德修养、气化日新、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群体参政意识、运筹决胜、平治天下的军政谋略。丁平一的概括则是:强烈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精神、求新求变的变易精神、重践履重实学的经世致用学风、卓励敢死勇为天下先的士风民气、流布湖湘的程朱理学。王继平则认为:湖湘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经世致用的学术价值取向所派生的积极面世的精神,取笃实践的实干精神和爱国主义的精神。田中阳的提法是:以政治作为人生的第一要义,以经世致用作为治学和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郭汉民的概括是经世、爱国、务实、奋斗等等。有关于湖湘文化的特征的研究论述还有很多,但如果要用八个字概况的话便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二)湖湘文化的精髓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舍我其谁的大无畏气概,指的是湖南人的一种勇于探索、追求创新的精神,一种独立根性和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敢为人先就是要勇于探索、追求创新,这指的是一种强烈的求新求变、大胆革新除旧追求新生事物的首创精神。胡宏发挥《周易》的理论,首先提出日新不息的思想;“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王船山又进一步倡导了造化日新的理论。
从此这种充满辩证法的日新思想就激励着数代湖南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使他们能在近代中国变幻剧烈的政治风云之中,顺时而动,遇机而发,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成为时代的弄潮儿。魏源首先以创新精神编撰了《》,提出了睁眼看世界思想,成为最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中国人。、左宗棠进一步把魏源的思想付诸实践,倡导了历时30年的。在洋务派中独具一格的郭嵩焘则是一位较早坚定主张对外开放的政治家,他的对外开放思想开拓了近代思想的先河,是他第一个打破世俗偏见,突破传统文化的藩篱,从世界的角度认识中国。谭嗣同可谓是敢为天下先和极具新思想的典型,他所著《仁学》的宗旨,就在于冲决网罗,极具新思想和自创风气的文化精神也成为湖南近代以来维新和辛亥志士的整体精神,更是湖南维新运动独步一时和英雄群起的深层原因。
(三)湖湘文化精髓的现代诠释
就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来说,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所以比较迅速,重要的就是思想解放,观念创新,在全国率先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当各地还在提倡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时候,湖南就提出了发展文化经济、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的思路。早在1989年湖南省委做出了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20世纪90年代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时期又相继制定了规划和建议。
一步为赢,步步为赢。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一方面是湖南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气质在具体产业发展上的体现,另一方面,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湖湘文化在新世纪、新时代的发展。
二、厚植湖湘文化精神,培育湖南文化创意阶层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意阶层的支持,这就要求湖南人民建设、打造优质的城市生活质量;形成更具有特色的独特的湖湘文化气息的城市风格;培育宽容的城市文化;营造宽松社会文化氛围。让湖南的城市更有魅力、有活力,成为吸引创意人才、培育创意阶层的创意城市。
(一)建设优质的城市生活质量,构建创意生活圈
“文化创意”的主体是有文化见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卓越人群。因此,要吸引创意人才就必须营造优质的城市生活环境。这里提到的生活质量不仅仅是对城市硬件基础设施的要求,重要的是创意生活圈的构建。硬件基础设施指的是建筑物与制度所形成的连结,包括研究机构、教育、文化设施、会议场所、以及相关的支持服务,如交通、医疗保健等。而软件基础设施指的则是社群结构与社会网络的系统,有助于个人之间与制度之间观念的交流。优质的教育、文化、自然、新闻、出版等城市软件,将一方面为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夯筑基础,另一方面他将为湖南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广泛罗致一流创意人才。
(二)营造宽松的社会氛围
近代以后的湖湘文化充满了与时俱进,创开时代风气之先;打破世俗偏见,突破传统文化的藩篱,从世界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开放思想。这种极具新思想和自创风气的文化精神也成为湖南近代以来维新和辛亥志士的整体精神,更是湖南维新运动独步一时和英雄群起的深层原因。然而这种敢于失败、敢于创新的湖湘文化精神绝不是凭借一人一时之气能够开创的,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是这种敢为人先、求新求变、大胆革新、追求新生事物的首创精神折射出的湖湘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侧面:宽容。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社会对失败的宽容,让人人都成才更需要社会对失败的容忍。“失败也是一种创造”。在一个充满宽容和理解的社会中,如果我们都能够以这种创新思维去对待那些敢于越雷池、敢于失败、敢于创新的人,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必然增强,人人都成才的步伐必然加快,人才的能量必将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无疑,成功是我们谋发展、干事业的最大愿望。但许多事情,走老路、循旧规,便难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所以必须不断地改革创新。而要改革创新,就免不了既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如果只讲改革创新必须成功,而讳言失败,那么,就失去了改革创新的本意,也会变成一句空话。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对探索性失败不予苛责,则有利于拓展改革创新的空间,有利于人们放开胆子去突破,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宽容的社会氛围对湖南创意阶层的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湖南人民不仅仅应该把湖湘文化精髓:“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一面发扬光大,还应该将湖湘文化的另一面,即宽容作为湖南城市文化的重点内容加以弘扬。将宽容失败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人文精神,同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精神一并大力倡导。
(三)厚植独特的城市人文精神
一个人有人格魅力,一座城市也有城市魅力。人格魅力在于这个人崇尚真、向往美、追求善所修炼出来的精神气质;而城市魅力则体现在这座城市所特有的风貌、风格以及所蕴含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品位。显然,城市魅力的精髓是人文精神。
在制度层面,这种人文精神往往衍化为一种理念和风范;在技术及其产品层面,它又是一种价值取向和心理认同的反映;在物质层面,它表现为一座城市的整体建筑式样和综合风貌;在日常生活层面,却又展现了一座城市的人们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等。
综观国内外城市发展史,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魅力的源泉。一座缺乏人文精神的城市是没有生机与活力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的城市。发展经济尤其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发扬。纵观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城市,无不是用自身独特的城市人文精神将创意人才笼络过去的,创意阶层也无不是凭靠这独特的城市人文精神培养起来的。
事实上,人文精神塑造是离不开深厚的历史渊源。自古以来,湖南人民凭着自己的聪慧和灵动,为湖南赋予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富于创新、诚实守信、讲求实际、重商重教、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不守陈规等等独特的人文精神,促成了湖南一次又一次地把握住机遇。从古自今都体现出了湖湘人民豪爽之气为忠勇爱国的英雄主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开放兼容的胸襟气量、豪爽幽默的乐观性格,“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人文精神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已构成湖南人文精神中较独特的内核。近现代数代湖湘学人,开数代风气之先,人才辈出,灿若星河,他们凭着“心忧天下”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壮丽的辉煌。当今时代同样需要这种“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只有“心忧天下”,才能跳出狭隘;只有“敢为人先”,才能破除一切阻滞发展的条条框框,以科学发展的精神捕捉发展的先机。
20世纪末,湖南人以敢为天下先的时代精神,创造了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先发优势。进入21世纪,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湖南人文精神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如:放眼世界的眼光,海纳百川的气度,应对竞争的危机感,增创优势的使命感等。“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是湖湘文化的精髓之所在、是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有力的人文优势。也应该成为厚植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彭大成.湖湘文化与[M].湖南出版社,1991.
2、丁平一.湖湘文化传统与湖南维新运动[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我国现有各种类型水库8900余座,总水面超过200万公顷,占淡水总水面的11.5%,其中可养鱼的水面估计超过180万公顷,占全国淡水可养水面的32%。水库是农业灌溉、人畜饮水、渔业养殖的主要区域,网箱养殖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适合大水面的渔业方式,具有投资少、产量高、见效快的特点,水库网箱养殖能够最经济和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水库资源。但是随着养殖规模和养殖强度的扩大,网箱养殖对水库生态环境的影响凸现,养殖残饵、排泄物、渔药、死鱼、生活废物等严重破坏水库生态系统,2006年初至2007年底,我们对广西的水库网箱养殖进行了实地调研,初步探讨了水库网箱养殖与水质变化的相互关系。
一、网箱养鱼对水库水环境的影响
水库水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箱养鱼后将会打破原来的系统平衡,对投饵式养殖而言,系统在增加鱼群体总量的同时,还大量投入饵料;对非投饵式养殖而言,系统增加了滤食性鱼群体总量,消耗掉大量的浮游生物量。因此,网箱养鱼对水库水环境的影响因水库自身的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既有积极有利的作用又有消极抑制的作用。我们对广西龙滩水库网箱养鱼调研表明,至2008年初库区内共有网箱约3万箱,其中95%以上是放养滤食性鱼类,利用水库丰富的浮游生物进行养殖(俗称为生态养殖),放养吃食性鱼类仅600箱左右,年产鱼量约2万吨。2008年3月在水库上游2000m和3000m处曾对水样进行抽检,结果COD浓度为10mg/L、总P浓度为0.11mg/L、总N浓度为2.1mg/L、石油类为0.02L/L、高锰酸盐为2.4mg/L,除因船舶航行有局部水域受石油类污染外,尚不存在其他严重污染问题,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地表3类水质标准。但受库区移民就业压力和眼前利益的驱动,库区的网箱养殖将迅猛发展,3~4年内库区的浮游生物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到那时养殖模式势必转为人工投料养殖。据刘潇波研究认为,每投喂1t饲料就有100~150kg散失于水中。按现有网箱规模,每年将有2000t的残饵进入库区水体,龙滩水库水质将受到严重污染。孟红明等曾对我国主要水库的富营养化现状调查,认为水库水质总体状况堪忧,被评价的135座水库中贫营养型水库38座、中营养型水库40座、富营养型水库57座,分别占调查水库总库容的17.6%、45.4%、37.0%,如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水体富营养化将日趋严重。
二、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溶氧量(DO)的影响
溶解在水中的氧称为溶解氧(DO),DO以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DO量是水库水质重要指标之一。水库水体DO含量受到2种作用的影响:一种是使DO下降的耗氧作用,包括好氧有机物降解、生物呼吸;另一种是使DO增加的复氧作用,主要有空气中氧的溶解、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在藻类丰富的水体中,光合作用放氧也可能使水中的氧达到过饱和状态,好氧和复氧作用使水中DO含量呈现出时空变化。在水库中进行网箱养殖,部分散失在水体中的饵料和鱼类排泄物增加,若其耗氧速度超过氧的补给速度,则水中DO量将不断减少。另外,网箱养殖的鱼类呼吸要消耗大量的DO。因此,网箱区水体中的DO通常低于无网箱区。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时,水中DO量甚至可接近于零,这时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就出现腐败发酵现象,使水质严重恶化,可造成鱼类浮头、死亡。水库水体中DO的数0,除了跟水体中的生物数量和有机物数量有关外,还与水温和水层有关,底层水中一般DO较少,深层水中甚至完全无氧,水体中的溶解氧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少是一个普遍现象,网箱养殖可使这一现象加剧。水质良好的水体DO量应维持在5~10mg/L,2006年10月26日11时我们对南宁横县西津水库的米埠坑上、中、下游水体进行抽测,其DO分别为7.04mg/L、4.16mg/L和3.84mg/L,显然米埠坑中游和下游断面的DO已低于安全界限4.9mg/L,这是由于人类的网箱养殖活动造成的。
三、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生化需氧量(BOD)的影响
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消耗水中DO的量,称生化需氧量(BOD),BOD是表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其降解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是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氨和水,第2阶段是氨进一步在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即硝化过程。BOD一般指的是第1阶段生化反应的耗氧量。在水产养殖中通常采用20℃条件下经5d培养后测得的BOD作为水中有机物的耗氧量。水库网箱养殖产生残饵和排泄物等有机物通常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分解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给微生物需要,部分有机物氧化不完全,容易产生H2S、NH3等有毒气体,危害养殖鱼类的健康,严重时会引起养殖鱼类的大量死亡,所以在DO较高的水库有机物分解的较好,鱼类的发病率较低。一般认为BOD小于1mg/L,表示水体清洁;大于3~4mg/L,表示受到有机物污染。据刘顺科等对水磨滩水库网箱养殖的水质研究表明,网箱养殖区的生化耗氧量高于对照区,网箱养殖使水库水体的生化耗氧量明显增加。
四、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
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称为化学需氧量(COD)。水中各种有机物进行化学氧化反应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化学需氧量只表示在规定条件下水中可被氧化物质的需氧量的总和。COD与BOD比较,COD的测定不受水质条件限制,测定的时间短,COD不能区分可被生物氧化和难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机物,不能表示出微生物所能氧化的有机物量,而且化学氧化剂不仅不能氧化全部有机物,反而会把某些还原性的无机物也氧化了。所以采用BOD作为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较为合适,在水质条件限制不能做BOD测定时,可用COD代替。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COD的影响与BOD相类似,其使水库水体的化学耗氧量增加。
五、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pH值的影响
pH值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pH值是水库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网箱养殖鱼类的生长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对网箱养殖而言,pH值7.5~8.0的微碱性条件是较为理想的酸碱度。通常由于水库的水体较大,为天然的缓冲系统,因而其pH值变化幅度较其他参数小。水库的pH值变化主要与工业污染、酸雨(广西近年降水酸度pH值平均为4.9左右)、水生生物的活动、水温、空气中CO2分压的变化和底质中有机碎屑的腐解有关,正常的网箱养殖对pH值的影响不大,但在养殖活动中大量使用药物(如生石灰、漂白粉、盐酸等)、大量死鱼或富营养化发生水华等情况下,养殖区的pH值会升高或降低。2006年10月26日11时我们对南宁横县西津水库的米埠坑上、中、下游水体进行抽检,三断面pH值无明显差异。
六、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总氮(TN)、总磷(TP)的影响
水体中的氮主要以3种形式存在:可溶性无机氮、有机氮化合物及溶解的分子态氮,TN通常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有机氮主要存在于各种有机细屑和鱼类的排泄物中;无机氮指溶在水中的各种无机化合物中的氮,主要是三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和铵态氮。水体中的磷几乎都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在各项水质指标中,氮和磷是水体富营养化最主要的诱因。水库富营养化程度与水体TN、TP浓度密切相关,随着其浓度的升高,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剧,TN在0.5~1.5mg/L之间为富营养型,TP超过0.01mg/L时,就可能引起富营养化发生,在网箱养殖水域,散失的饵料和养殖对象的排泄物是投饵网箱养殖水体中磷的主要来源,高密度的投饵网箱养殖造成水体中磷浓度的增加。我所于2006年对西津水库网箱养殖对水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养殖区的无机磷和TP分别是非养殖区的1.25倍和1.67倍,网箱区水层中总TP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加,是P沉积的结果,这在有跃温层的水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2007年区环保部门对施行网箱养殖的龙滩水库、岩滩水库、大王滩水库和青狮潭水库水质的检测结果是:水库水体为Ⅳ类水质,但是TN和TP超标、富营养化趋势明显。网箱养殖产生的废物增加了水体营养物的总浓度,降低了水体的透明度,导致水体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在龙滩水库的不投饵网箱养殖,主养品种以鲢、鳙鱼为主,对网箱区及上下游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不投饵网箱养殖能改善水体透明度,降低BOD、COD含量,对降低TP也有一定的作用。
七、讨论与分析
2006年,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调查评价,我国主要水库中约1/4的水库水质状况劣于III类标准;6.4%为劣V类,污染严重,水体功能基本丧失。其中中南、华东地区水库水质状况较好,西北、西南和华北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最差。水质超标项目主要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酚等,说明我国水库水体污染主要为耗氧有机污染。我国水库水质状况恶化有多种原因,其中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点源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降雨径流造成的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由水产养殖造成的内源污染正逐步显现,形成了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共存、污染物类型多样的复杂态势。水库网箱养殖是内源污染的主要形式,其对水库水质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投饵、排泄等原因造成水体中TP、TN增加,DO量减少,COD、BOD升高,而对水体的pH值、水温等影响不大。
八、建议
(1)积极开展水库水环境演变机理及水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根据水库不同的水质类型,建立相应的负载力模型,限制养殖规模,合理布局网箱养殖区域。
(2)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避免长时间养殖带来富营养化和污染,保证水库水环境处于良性生态平衡状态。目前,我国水库中真正监测水质状况的不多,只有一些大水库有监测,但数据是不公开的,要遏制水库水质的恶化,必须加强水库水质的监测、监管和信息制度。
(3)推行健康养殖。选择合理的养殖品种,吃食性鱼类和滤食性鱼类搭配合理;选择优质的饲料,注重饵料的投放量和投喂方法,减少残饵对水体污染,提高饵料利用率;提高疾病预防意识,严禁使用违禁渔药。
(4)加强对养殖户的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让大家都认识到水资源并非“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如果违反自然规律,无节制地索取水资源,最后必将得到自然界的报复,自觉树立“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刘潇波,高殿森.浅析淡水网箱养鱼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9(6):50-5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企业、工会和全体职工群体都担负着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为使组织更好行使自身的职能,就必须不断改进工作的指导思路,使企业、工会、职工群体在具体工作和社会生产的实践中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推动我国企业改革和经济进步,为此,进行建设好职工文化、工会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一、职工文化、工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为深入理解职工文化、工会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必须认识职工文化、工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职工文化是先进的职工群体所创造的、以职工群体为根本、为广大职工群体所提倡的、在职工群体的社会实践中被深刻践行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以劳动模范为代表,展现了先进职工群体的道德追求、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在社会主义大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工会文化是工会组织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点,为工人群体的利益和主体地位而创造的思想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工会组织为职工群体最关心的最切身的利益问题展开各种活动,以维护工人群体的基本权益,[1]激发工人群体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的热情。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追求经济利润和效益发展而创造的思想理念,这其中包括了企业进行经营生产管理的核心理念,以及普遍被企业内部成员认可并共同遵守的行为主张与道德准则,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自身历史文化的产物,通常带有鲜明的个性与特色,根据企业文化的指导,企业成员共同组织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二、职工文化、工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关系
从内涵的角度进行解读,职工文化、工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职工文化是由职工本身所创造的,职工文化直接反映了职工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工会作为我国党与广大工人群体相互连接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其文化由其组织的性质决定,是为保障工人权益;企业文化则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沉淀下来的经历主张和价值准则。在这一方面,职工文化与工会文化的存在目标都是为满足职工群体的利益和精神文化需求,在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两者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着企业文化的进步。
企业是为了获取利润而进行生产经营的组织,从生产要素、生产工艺到产品本身和产品的销售过程,企业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细节。企业要想在市场中长期稳定地发展,企业文化必须合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这表明企业文化是伴随经济活动而生的文化形态,具有很强的经济性。[2]但企业中进行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是企业中的职工群体,因此企业文化又是一种管理文化,为促使生产过程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企业文化通过规则对职工群体的思想与活动进行管理与约束。但正因为企业的价值取向与职工群体的利益和精神需求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使得三种文化形成了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企业为进行经济建设,就必须关注职工群体,根据职工文化的取向进行协调;职工作为企业的重要部分,职工文化又给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工会文化在促进职工文化不断发展繁荣的过程中,推动了企业文化不断改善。[3]三者之间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三、进行职工文化、工会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同建设的方法
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繁荣发展必须进行职工文化、工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共同建设,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企业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型
工会可通过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监督,切实维护职工的民利,促进企业进行民主化的管理,对于歧视现象要通过合理方式维护职工的利益;职工本身应积极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行使好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企业要进行民主化的管理,这包括公开奖惩和职务任免等,在生产经营的决策中认真听取职工群体的意见和建议。
(二)企业和工会应关心职工的工作与生活状况
企业应自觉保证不拖欠职工的劳动收入,不能忽视职工的利益,企业经营带来的经济效益,应充分与职工分享,同时应对职工进行技能和文化的培训,促进职工技能提升的同时,加深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四、结语
职工文化、工会文化与企业文化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形成了辩证统一的矛盾关系,为促进三种文化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企业、职工以及工会组织,都应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共同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众所周知,“非遗”不仅仅是具备较强遗存价值,而且还具备较强的经济价值,走进新时期之后,大众以及研究学者多将目光集中在了“非遗”遗存价值保护之上,却忽略了挖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这对于“非遗”更好的融入现代生活起到了阻碍作用。基于此,当前就需要通过旅游开发的形式促使“非遗”实现经济价值以及遗存价值共同提升,而针对壮族区域“非遗”来讲,旅游开发对其影响则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展开阐述。
一、初探旅游开发基于壮族“非遗”保护实际影响之弘扬民族文化
壮族区域“非遗”具备的文化价值可以说是为深层次旅游资源的良好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能够将广西民族传统中蕴含的文化精华充分的展现出来,当然还可以赋予自然资源更强的文化吸引力和文化内涵,这对于国内以及众多的国外游客而言无疑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极高享受。通过对壮族区域“非遗”予以旅游开发,则壮族独特民俗以及多彩节庆歌舞和丰富的竞技运动等等均能够展现在游客眼前,游客在该种环境背景下不仅能够感知壮族“非遗”,而且也能够很大程度上起到文化传播者的作用对壮族“非遗”进行广泛宣传,长期以往壮族本民族文化也能够实现良好弘扬。
二、探析旅游开发基于壮族“非遗”保护实际影响之可持续发展
对于壮族区域“非遗”保护应该是关注两方面,其一是对“非遗”外在形式予以良好保护,其二就是对“非遗”人文以及历史双重环境予以保护,基于这两方面的保护才能真正的促使壮族区域“非遗”在新时期实现可持续有效发展。现今社会生活变迁以及城市化建设加快,壮族区域“非遗”原生环境也面临威胁,而旅游开发无疑是为壮族“非遗”提供了可持续良好发展的重要条件,其能够促使濒临消亡的文化以及相应的传统工艺等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以及认同,从一定程度上开发则是变相保护,也是变相的发展。基于旅游业快速发展趋势以及大众旅游较高需求,已经或者是趋于灭绝的壮族歌舞以及壮族技艺等得以被积极开发以及挖掘,从当地推广到更多的区域省市,进而实现壮族“非遗”可持续有效发展。
三、探析旅游开发基于壮族“非遗”保护实际影响之增强民族自豪感
近些年众多少数民族濒临失传相关的“非遗”在旅游开发的背景下重获新生,壮族“非遗”也不例外,可以说旅游开发很大程度上将壮族“非遗”背后的创造力以及智慧良好的展现了出来,更将壮族区域民族成员对于自身民族历史发展的记忆唤醒,促使壮族人民对于自身文化历史抱有较强的自豪感以及自信心;而众多的旅游者也能够依托于旅游开发建立对壮族民族新的文化认知,并对其文化抱有肯定以及承认的态度。此外壮族“非遗”商品化更加推动了壮族文化在新时期的复兴,这对于新时期壮族人民重视自身的“非遗”同时更好的保护“非遗”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四、探析旅游开发基于壮族“非遗”保护实际影响之提供资金支持
旅游开发基于壮族“非遗”保护实际影响除了体现在弘扬民族文化以及增强民族自豪感等三方面之上,还体现在资金的良好提供上,任何一种“非遗”保护并非是口头上的简单宣传,更多的是应该付诸于行动,从行动上进行良好维护以及保养,而无论是维护还是简单保养均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如果仅仅是靠壮族当地居民筹集资金保护显然并不现实。因为壮族多生活在大山之中,人民经济能力极为有限,针对该种状况,依托于旅游开发则能够实现经济利益的获取,这也是对壮族“非遗”经济价值的充分挖掘,而有了资金之后则能够更好的壮大壮族“非遗”相关规模,也能够对“非遗”予以更好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