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农民先进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3 11:05: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脱贫攻坚农民先进材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脱贫攻坚农民先进材料

篇1

一、由五人组成的第二组成员相互让步,相互学习,相互支持,自觉遵守制度。这次专项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到目前为止,小组成员中没有违反制度的情况,群众的响应和领导建议证实了这一点。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这次专题宣讲团组建以来,从筹备阶段到现在,各个要同志们的协调配合,互相团结,一起学习进步很好,但是,在初级阶段,也就是在材料学习阶段,一些宣传存在着材料不能融会贯通的问题,但随着宣讲场数量的增加,这些问题也不断得到改善。

三、在宣传能力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好。突出了宣讲时的重难点,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宣传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宣传内容与实际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生活,但实际事例也就是人民群众能理解、能接受,但是自己身边的实例不够。

篇2

   20xx年**,**市水利局机关事务科科长郑建刚同志,被组织选派到**镇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全面摸排掌握村情,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积极投身到驻村帮包工作中。

   一、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性为推手,扎实开展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落实“党员积分制”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完善和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开好“”,监督村级班子议事、决策程序、村务公开等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积极协调落实项目

   根据新山村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积极协调申报落实项目,改善民生。申报的项目有新修建9组--10组生产道路项目、新山村贫困户安全饮水项目、新山村主干道安装路灯项目、架设高压线路工程等。其中生产道路项目、新山村主干道安装路灯项目工程已完成施工,其余项目正在实施当中。

   三、精准施策精准帮扶

   根据精准帮扶“一户一策”的帮扶原则,在分析贫困户家庭收入来源,贫困程度状况,致贫原因,脱贫致富需求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张风祥之子张林海在郑州调味品市场找到工作,解决了就业问题。帮助新山村的所有贫困户积极申报“七改一增”改造项目。帮助其家里有养殖的贫困户,通过自己单位的同事和自己的朋友来解决销售问题。

   四、守岗履责为民服务到村上工作以来,郑建刚同志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有关规定每天都吃在村上住在村上,以便更好的为民办事,如需入户调查或宣传扶贫政策,必定首当其冲,尽量做到21户贫困户户户到、户户清。经常为了工作加班至深夜,却从无怨言。

   作为新山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他在工作中积极摆正位置,找准坐标,分清职责,掌握分寸,做到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工作到位而不越位,求实而不死板,积极配合村“两委”开展工作,以为农民群众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态度和蔼,热情服务,真心诚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受到了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2    近年来,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按照市委市政府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围绕大局,履职尽责,狠抓落实,着力“托底线”,切实“救急难”,充分发挥了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具体承担了市民政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任务,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市社会救助年度工作计划,将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负责人员。二是全面研究部署全市社会救助脱贫攻坚工作,明确区县社会救助部门兜底脱贫的目标任务,做到定时间、定任务、定措施、定人员、定责任,精细管理,倒排工期,高效推进。三是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出台政策、收集通报进度等形式,加强对脱贫攻坚低保兜底的组织领导。四是全处同志单独或陪同局领导,多次深入区县,对尚未脱贫验收的16个贫困区县的社会救助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整改措施。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查漏补缺,巩固低保兜底成果。

   二、因地制宜,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低保兜底政策。加强扶贫制度和低保制度在认定标准上的有效衔接,会同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出台了《关于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发挥低保兜底作用的通知》,明确了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要求将丧失劳动力,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无法通过生产扶持、就业发展、搬迁安置和其他措施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兜底范围。二是完善医疗救助脱贫政策。会同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计委、市扶贫办出台《关于农村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有关事宜的通知》,将农村建档立卡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对象范围。同时,报请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意见的通知》,对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有关资助参保、普通疾病医疗救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进行了规范。三是出台民政脱贫攻坚政策。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省级民政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xx市民政局关于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从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援助、社会组织和基层组织等方面,对主动作为、统筹推进民政系统脱贫攻坚作了进一步安排和部署。

   三、突出重点,深入抓好兜底保障。对任务重、动作迟缓的区县,通过向主要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年度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召开各种会议讲道理、教方法等形式,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截止今年7月底,全市有20.1万名扶贫对象纳入了农村低保,月发放低保金3276万元,切实保障了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有30.8万名扶贫对象纳入了医疗救助,有效减轻了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3

   “我是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党员干部,过过苦日子,能为贫困群众实实在在做点事,让贫困家庭摆脱贫困,是我最大的心愿。”----这是***同志常说的一句话。

篇3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年启动以来,农业农村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并按照《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的要求,从站点选择到信息员培训到益农社建设、运营,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各项工作逐步推进。目前,共建成益农信息站点413个,其中标准站104个,专业站192个,简易站117个。413个益农信息站点目前运转正常,通过开展公益服务、便民服务、培训服务、电商服务四类服务,帮助农民办理买、卖、推、缴、代、取等六大业务,正在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农村电商等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切实做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

农业农村局接到市局转发的农市便函[2020]106号《关于做好2020年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有关工作的函》后,局党组高重视,认真进行了组织,于8月20-26日,开展了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全县至少500个行政村、居委会进行了集中学习,参训20万人次,培训内容丰富,富有新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农民进一步搞好农业生产、乡村振兴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深受农民群众好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搞好电商扶贫知识培训。

为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电商扶贫知识,农业农村局于7月1日与商务局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电商扶贫知识培训,全局干部职工参加了培训,内容涉及电子商务基础知识、防止网诈骗、如何开网店、直播带货等,切实丰富了全局干部职工电子商务知识,提高了服务农民的本领和技能。

4.做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申报工作。农业农村局接到市里关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后,广泛进行了宣传并实地察看,遴选了4家基础相对较好,申报积极的单位报到市里,市局领导及相关科室人员也对这4个单位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目前这4个单位正在积极完善设施,准备申报材料。

5. 组织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

6.组织好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工作。

篇4

兰蛇坡全村800人全是苗族同胞,祖祖辈辈以种苞谷为生,贫困发生率超过80%。而全县的情况是,贫困发生率超过50%,意味着几乎每两个晴隆人就有一个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改变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开开会,喊喊口号就可以解决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真正落到实处还是要靠行动。一次次到地里、猪圈、羊圈了解真情况,一次次苦口婆心动员村民改种,一次次掰着手指头给老百姓算账,这些都是姜书记去兰蛇坡的工作,同时也是教干部们在贫困村怎么工作。如今,兰蛇坡有近一半的土地种上了经济作物烤烟,许多农户靠养殖翻修了旧居,盖了新房。

身为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姜书记工作强度很大,白天频繁下乡、调研,晚上看材料、开会。扶贫联系点上的特困户,每家都要走到;基础设施建设,每个环节都要仔细斟酌。

采访中我听到一个细节,一次下乡回来,疲惫的姜书记抬起一条腿架在凳子上休息,周围的同事都笑出了声,原来,他的鞋底已经磨穿了,而他却浑然不知。一个磨穿鞋底的县委书记,没人知道他总共下了多少次乡,爬了多少座山。

提灯行一路,照亮身后人。我们相信,更多的“姜书记”将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他们将带领干群在脱贫攻坚中攻坚拔寨,他们将带领干群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脱贫攻坚铸忠魂

王 琴(晴隆县委副书记)

作为书记的助手,我见证了他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在异常贫瘠的土地上耕耘坚守。

2010年,姜仕坤任晴隆县县长。上任伊始,姜书记说:“越是接近年关,越要走访贫困户。”在大田乡董箐村,姜书记走了一家又一家,当目睹一位老乡家里只有一口半边锅时,姜书记含着眼泪从兜里摸出两百元钱递给老乡,他说:“买口锅回来,先把年过了,过完年我们一起想办法。”

第二天,姜书记带着相关工作人员,先后到上级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汇报工作,争取得到支持。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全县所有的贫困村。

晴隆山高坡陡谷深,修路成本高。姜书记带领大家四处奔走筹集资金,跑遍了省内所有银行。终于,有两家银行被他执着的精神所打动,给了13亿基础设施建设贷款。6年来,姜书记带领大家改造、新建城乡道路2000公里,许多边远村寨都通了车。县城人口、面积都翻了一倍,城镇化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

晴隆因地理、气候的优势,出产上乘茶叶,高端成品茶可卖到几千元一斤,而农民出售的茶青1斤仅能卖20多元,茶农收益不高,没有积极性,茶产业难以规模化发展。

姜书记深入调研后通过建茶青交易市场,引导市场调节,提高茶青收购价等一系列举措,很快收到成效。老百姓的收益提高了,种茶的积极性高涨,全县每年新增茶园过万亩。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4.7万亩,茶农每年收入超过亿元。

姜书记带领大家乘势而上,大力发展“羊、茶、果、蔬、烟、薏”六大产业,老百姓的收益大幅增长。6年来,改良、种植草地78万亩,羊出栏100万只,群众收入翻了一番,贫困人口减了一半。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姜书记提出旅游脱贫的工作思路,将二十四道拐打造成知名景点。近年来,在大小黄金周,晴隆的餐馆、旅馆全部爆满。

如今,晴隆的基础设施改善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旅游脱贫有成效了,主要经济指标稳健增长。在这关键时刻,姜书记却累倒了。

我心中的好书记

贺伯果(晴隆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刚到晴隆的第一天,我送姜书记到宿舍,他看着两只大水桶,问我这是干什么用的。我说:“县城是分时段、划片区供水,这是用来装水的。”他看着大水桶自言自语地说:“县委书记住的地方都没水,老百姓的家会是什么样?”第二天他就到水厂调研,一个多月的时间,跑遍全县56个贫困村。

为了找对致富的门路,他走遍晴隆的山山水水,先后解决了老百姓最关心的水、电、路问题,有力推动了羊、茶等六大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每次姜书记下乡都要问养羊的情况,进村入户总是先钻进农民的羊圈里,无论再忙,一个月都要跟养殖专家见上几面,三天两头通电话,半夜想到问题还打电话探讨,最后想出了以吊脚楼的结构做成“羊宿舍”,治好了潮湿导致的羊腐蹄病。短短的六年时间,草地畜牧业飞速发展,种草养羊脱贫致富的农户不断增加,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姜书记的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唯独少了他自己。多次出现身体不舒服,我们劝他去医院看看,回答总是那句话:“等忙完这阵再说。” 姜书记就这样坚持着,可是谁都没有想到,他还是没有扛过去,永远离开了我们。

爸爸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田姗灵(姜仕坤同志女儿)

每晚10点50分的下课铃声响起,我总会飞奔回宿舍,去接听爸爸的电话。爸爸的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管我。从初中开始,我便寄宿学校,所以约定每天晚自习后他和我通个电话,因为学校规定晚上11点30分关电话,怕错过约定时间,就在手机上设置晚上10点55分的闹钟,提醒和我通话。这个约定一直陪伴了我在中学的六个年头。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