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5: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德育建设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究竟怎样认识德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会的专家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在这种观点看来,德育学是从德育的现实出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德育的本质问题,并运用从实践中总结来的德育规律去指导实践,其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学是具有多种性质、多种功能的学科群,包含众多具体的德育学科,比如德育社会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工艺学等,不同的具体学科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1、问题的提出
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状态和特征,常用体格、体能。适应能力与精神状态等多方面的指标来衡量。经常对学生体质进行测试评定,利于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有助于学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2、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校92级女生五十名以后每年新生中女生五十名。
2.2研究方法:从1992年起,运用观察,测试法,座谈法和常规统计法。对身高(cm)、体重(kg)、胸围(cm)、肺活量(ml)、50。跑(秒)、立定跳远(cm)、800跑(秒),原地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cm)等8项的数据用ibm-486微机进行处理,主要执行软件spss+v3.1。
3、结果与分析
3.1测试结果
据考勤统计,换季期间一个班上课因病请假者92级,达15%,93级占28%。94级占28%。
因精神状态不能上体育课92级无,93级94级各占2%
3.2原因分析
连续三年的测试结果显示,新入校女生与在校女生的体质一年不如一年,表明其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非正相关。简析原因如下:
①主观原因:大多数女生不愿从事体育活动,不愿上体育课由来己久。几十年传统的中国体育只重视运动技术的教学而轻视强身健体,在体育课中多是传授运动技术与技能,而绝大多数女生不具备当运动员的条件,所以她们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抵触情绪,此其;。其二,由于大学生非常爱美,常用节食来达到苗条身段的目的;普遍胆小怕羞,喜静不好动,大多体力差、肌肉力量弱,月经期更不敢轻举妄动,也不愿运动。
②客观原因
A全民体育意识,健康意识较差,必须影响学校女生。
B全社会对青少年体质状况关心不够,学校体育倍受冷落。
C没有一套大、中、小学体质监测系统。
D多数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有些中学高三时就砍去体育课,让文化课取而代之,不借牺牲学生的身体来换取高升学率。
E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无法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G独生女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H体育教师受经济浪潮的冲击,转行跳槽者渐多,不安心本职工作、热衷于第二职业者多,且大部分在职体育教师知识老化,素质下降,难以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
4、建议
①依据女生心理、生理特点。应适当增加形体健美内容,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她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②更新观念,强化全民健身意识,培养正确的体育健康观和审美观。采取有力措施使全民健身计划,首先在学校贯彻落实。
1.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网络德育意识,丰富校园网络文化资源,随机对高校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是当代大学生上网查资料和看新闻的占多数,游戏、交友、聊天、音乐、视频的学生不到五成。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大学生喜欢利用网络学习。
2.大学生综合门户网站栏目的喜欢比例。
依然对这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喜欢的网站是时事论坛、热点追踪、考试资讯和就业考研资讯等专栏。
3.目前高校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以下几种问题值得深思。根据对学生进行调查,反馈出来学生认为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较弱,缺乏专业网络技术技巧, 学 生网络自律性和自建意识较弱,网络管理和舆论队伍不健全,网络互动平台太少,网络文化含金量太低,网络德育论坛少……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现状
1.栏目设置完备。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栏目设置都比较完备,一般都有“学校概况”“管理机构”“院系设置”“招生栏目”“考研通道”“学生管理”“名家讲台”“心理咨询”“新闻视点”等栏目。各高校的网站基本能够满足不同专业的信息交流、教学教研、思想政治、校内信息共享等需求。
2.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学校的网站由于栏目设置较多,内容丰富,充分发挥了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全面性等特点,栏目集教学、管理、教师、学生生活为一体,信息量大,尤其是新闻、公告等栏目的点击率最高,成为广大师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动态的平台。有的高校还链接了图书馆,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寻找自己喜欢的资料、有的还开设了校长信箱、书记信箱等栏目,让网络成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平台,方便快捷,实用性强。图书馆的中、英文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和试用数据库这四个数据库系统较大地满足了师生的需要,书刊检索、信息通报又方便了受众办理手续。另外,通过图书馆链接的世界各地资料库和多种报刊数据资料库也让大家查阅十分快捷和方便。
3.德育渗透不到位。
不少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德育渗透不到位,有的只是在首页中出现了校训、校徽等可以用来展示高校特色和精神的办学精髓。但是在二级网站上的德育渗透就很少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仍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和开创新栏目的必要。
4.学校网络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投入明显不足。
网络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是电脑,电脑是更新最快的电子产品,任何学校都不可能及时更换。所以就可能出现部分电脑设备陈旧、网络信号不好、网站不稳定、网速过慢等打不开网页的情况。经常打不开网页,势必影响师生上校园网的心情,这给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导致学生不善于利用校园网络下载资料的情况。
5.校园网络的管理有待加强。
学校在创建校园网络的时候,充分考虑了网站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网站所涉及到的内容多、信息量大,这就需要一批技术过硬的专业的管理人才,才能甄别来自于各方面的信息,从而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创新。由于网络互动需要管理人员的参与,尽管互动效果好,但是由于人力不足,管理能力有限,还不能开设更多的互动。另外,学生希望开设更多的新颖的栏目,拓宽交流空间,缓解精神压力的渴求也还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从事网络工作的专职人员太少,很多学院都是兼职管理员。网络管理工作的负荷重、工作量大,而且专业知识和业务都不够扎实,网络管理责任、分工也不是很细化,这些都是影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优化
(一)基于校训,创设更多特色网页
自从有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成为一个学校的标志,是一个学校的品牌,更是办学理念的彰显。因此,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具有历史传承、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对于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校训就是校园精神的提炼,反应了师生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校训是德育的综合体现,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高校在制定校训的时候必须要全方位地考虑自己的思想定位、办学目标等方面的问题,综合提炼出能够充分体现办学特色的校训。高校的首页设计要清爽简洁,重点突出,浏览方便,设计合理。通常校训作为学校办学的宗旨都会出现在页面上,附上一些具有代表性能够宣传学校的图片,首页中能轻松的点击到第二级网页。第一级网页的创办,德育思想都以其独特性而贯穿于整个页面。第二级网站的德育往往是现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各栏目组应该根据自己栏目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德育思想。比如学生会的“团结、拼搏、合作、诚信”等可以作为德育的核心内容;教师栏目多以“师德师风”为主题的德育内容来设计;教育科研以学校的长足发展理念来作为德育内容……总之,每一级网站都应该充满浓郁的德育气息,充分体现出大学教育的特色、个性和专业化的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网页的任何地方接触到德育的熏陶。另外,校徽也是每个学校德育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所以在网站的某个醒目的地方,都应该出现校徽,让学生看到亲切的校徽能够精神倍增,努力学习。
(二)学校应加大投资,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比如开设“德育讲堂”、“道德底线”、“我身边的行为”等栏目,尽量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入手,收集德育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讲出来,或者展开评论。如果发现了身边德育使者,应该及时让他的故事传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吸取成长的正能量。如果发现了身边不道德的事情,也可以第一时间到网络上,让学生以之为镜,反观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不是也曾有过类似的想法,或者已经实施过行动。这些举措,都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好方法。学生通过参与互动,可以让他们获取成长有用的价值观,为成为高尚的人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网站内容应新颖独特,实用性强
现在的各高校都很注重网站的实用性和方便性,所以网站内容一般都会涉及到对师生便利的公告、消息、教研平台、互动平台等栏目。在一些点击率高的栏目更应该加强德育思想的渗透。比如可以每天换一句赋有哲思的至理名言,或者在醒目的位置传递着拼搏、诚信、奋斗、明理等德育精髓。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如果做到了,学生们一定可以变得更为理智,大学生活会因为精神食粮的充足而更为有意义。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我校也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进行网络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开设具有历史沉淀、时代特色和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系。这样的体系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拼搏的学风,对增强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师生全面良性发展,提高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才能让学院具有有别于其他大学的优势资源,这样,网络文化建设的目标就达到了。
(四)加大投入,优化网管
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各高校应该加大投入,加强培训,让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专业人员来对网络进行管理和维护。管理上去了,网站的更新就快了。所以,学校应该提供给网络文化建设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为营造健康、向上、优质的网络文化做好坚强的后盾。
二、加强学生道德行为培养
小学生是我们的未来,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德育教育,让孩子们在未来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优良的道德行为是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世界最终还是他们的,只有他们具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了优良的道德行为,才会在未来的生活学习过程中拥有这个世界。为了加强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在我校先后组织开展了“节约粮食,从我做起”活动、“浸润经典、立德树人———践行《弟子规》”活动、“德育十大快乐套餐”活动,并且申请了国家三育九养研究课题,根据我校实际德育教育情况结合现今小学生生活学习特点,编制了《三育九养课题研究教师指导手册》和《学生成长规划活动》校本教材,为加强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学生体会到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弟子规》中蕴藏的中华传统美德,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奠定了坚定基础。
因此,班主任要首先做好修身自律,还应扮演好几种角色。
首先,要投入真挚的感情,爱如慈母。
作为班主任,在接纳新生之后,要尽快熟悉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尽快叫出新生的姓名,使学生对班主任自然就多了份亲近感,少一份陌生感。有时出可根据学科的特点(如英语课)把每个学生的名字和英文全部叙述一遍,使学生们觉得他们已在老师的注视关切中了,也让他们在心理上对班主任产生尊敬和信赖,这样就可在短时间内建立一种互相平等、信任,相互关注的师生关系,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对他们多一份爱心,多一些谈心接触的机会。从感情上贴近他们,精神上支持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尽可能地传递给他们来自班主任的温暖,使他们感到并不孤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性格。
其次,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管如严父。
德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德育课程改革是由传统的“说教课”、“讲大道理课”转变为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德育课程的实用性,增强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使教育内容具体化、生活化。校园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人为创造、长期形成的所有有形与无形的客观存在、可深层反映学校特点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当前德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笔者谈了4个方面的体会。
1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校园大环境的建设
德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德育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是确立以育人为背景,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即在教育中确立素质教育观念。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环境,首先必须是从“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即提升校园的育人能力,是否能真正建立、形成一种和谐、健康、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从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人的生活环境做起。
建设校园大环境应着手于优美的校园、整洁的环境、典雅的建筑物、恰到好处的宣传栏、精美的雕塑、繁茂清馨的花草树木、规范整洁的教室、美观整齐的实验室和实习场所、富有朝气和生活气息的宿命园区,充分体现着校园特有的人文风格;校园内人员整洁的仪容仪表、谦和得体的言谈举止、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及特有的待人接物的习惯等,则反映出人员的精神面貌。优美的校园大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地影响、同化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所以,美丽的环境氛固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它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是德育的教育观念——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做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重要途径。
2努力拓展校园文化空间。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发展
学校文化环境是指校园内操场和行政办公楼上的五星红旗、校园内的雕塑、楼台亭榭的对联、校园内的文字标语、墙壁上的书画、碑林、学校师生的书画作品展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变精神”,作为育人场所,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学生在学校活动的时问非常长,如果耳濡目染优良的文化,可以洗涤心灵,潜移默化地获得优良文化意识的渗透。拓展校园的文化空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2.1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
学校应该着力建设“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宣传窗、黑板报、校史陈列室、阅报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合理地在校园里布置“警句”、“雕塑”、“校训”等。校园文化渗透各个角落,小则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则一座建筑物,如校园中随处可见的“糖甜一口,心甜一生”、“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不摘果子是高尚的”等温馨警句,让学生看了产生会心一笑的感觉,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2.2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
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全校性的文化主题活动,让整个校园动起来。
2.2.1结合德育的有关课程,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开展以“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祖国在我心中”教育活动;以优良公民教育为宗旨的“做个优秀公民”的教育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主题的“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活动等,作为促进优良校风形成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这些活动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原则,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从点滴的事情做起,从平凡的事情做起,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
2.2.2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在德育课程
改革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是德育、教学、学生就业三者有机的结合。应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学术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举办“护士节”、“读书节”、“科学节”等。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逐渐感受到“合格+特长”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学生的学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品位。因此,学校在扩大办学规模,加大硬件建设的同时,不要忘了校园文化阵地的建设,为学生创设进步、文明、健康、高尚的校园氛围,以满足他们正常的精神需求。
3加强精神文明环境建设。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主体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精髓,具体到德育更是如此,没有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再好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也只能是低效的。我们在十分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还给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地位,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而校园精神文明环境的建设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3.1提高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
我们重视开展“争三好、创优秀”和“文明班级”的评选,为学生树立起身边的榜样。让学生可以看看别人,对照自己,对学生自身完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2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加强班集体的建设,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往群体和环境条件。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健康、有序的班集体活动可以使学生走进群体,多与同学沟通交流,可以提高集体荣誉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3为学生搭好自我展示的舞台
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形成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我们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中努力把学生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参与组织评价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参与开展学校的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实现教师指导下的自我管理。如开展文化艺术节、学生辩论赛、校运会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
4完善心理健康环境建设。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学业与社会经验的丰富,逐步开始确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但是由于现代社会与经济的转型、外国文化的移入、就业形势的严峻等因素影响,造成大学生价值体系建立的复杂性与多维性,甚至出现了价值困惑。
一、当代大学生主要价值困惑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白面书生”了,而是与社会进行信息、能量、物质交流的“准社会人”。尚未成熟的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不能理性地分析其本质和发展趋势,产生了价值观的困惑。
1.大学“学什么”?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认知体系的建立是以系统接受一定的信息为前提的。如果一个人接受的信息是零乱的,在建构认知体系时就要受到一些不利影响。大学是大学生建立合理认知体系的黄金时期,因而必须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大学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均与中学截然不同,中学的目标极为明确——那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就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感觉。而且他们感觉到学习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就没有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处于茫然和无所适从的状态中,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2.活着“为什么”?
“人活着为什么”是一个古老却不断翻新的话题,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目的何在的问题。人生目的是规范和引导人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目的那只能是“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无所事事地终其一生。如今,这个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急促加大。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害怕毕业,不知道人活着除了读书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他们原以为读到大学,怎么也会混个一官半职,月薪在几千元之上。这才能达到自己的标准,才能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如果不是这样那活的就没意思,也没面子见“江东父老”。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所以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着是困惑许多大学生的一个难题。
3.人生“信什么”?
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人生的航标。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信仰,就不会有明确的生活方向。因而,信仰是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起到中坚作用的精神力量。但是许多大学生不明白自己到底该信仰什么,不知道该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真理与金钱到底哪个是自己该追求的,奋斗和命运到底哪个是自己该相信的。而且在这其中还存在着到底到哪里寻找真理,到哪里赚更多的钱的实际问题。一个人的幸福和成功是奋斗得来的,还是命中注定的。所有这些问题使他们不知何去何从。
4.做人标准“是什么”?
任何人都要有自己做人的标准,这个标准时刻都在激励人、监督人、规范人、提升人。正是有这样那样不同做人的标准,才有这样那样不同的人,才在现实生活中有各不相同的接人待物的方式。
现代社会为大学生掌握信息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渠道,使他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大多数信息。面对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加之大学生自身甄别能力有限,判断和认识信息的方法和结果也就不同,并且不断地、反复地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做人原则,使他们难以确立正确的、合理的做人标准。
二、促进德育建设,重新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1.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基本要求
高校明确了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价值取向,还要搞清楚如何发挥其功能,实现其价值的问题,即要探讨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优化融合的基本要求。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特别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环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举国上下贯彻落实《公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的契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人才。
2.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
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就要使高校校园文化成为加强德育的最佳载体,这是由其自身的内涵所决定的。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就其内容而言,它主要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高校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沉淀的专业精神与传统作风,形成该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
3.突出高校德育建设的主导功能
新时期高校德育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牢牢把握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权,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4.大学生文化素质、大学教师文化素质、校园文化理念,三者合一的协调教育
“素质是指人们由先天察赋与后天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形成的,是人们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其支撑要素是知识、能力、态度和体魄;它涵盖了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业务能力和心理体格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它自身的结构要素。其中主体要素,主要指校园的师生,师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或影响着新一代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校园文化中的客体要素,主要指校园中的文体环境,是师生在校园建设过程中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理念成为大学师生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高校办学的灵魂。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校园文化理念,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进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全面发展。
德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德育课程改革是由传统的“说教课”、“讲大道理课”转变为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德育课程的实用性,增强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使教育内容具体化、生活化。校园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人为创造、长期形成的所有有形与无形的客观存在、可深层反映学校特点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当前德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笔者谈了4个方面的体会。
1 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校园大环境的建设
德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德育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是确立以育人为背景,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即在教育中确立素质教育观念。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环境,首先必须是从“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即提升校园的育人能力,是否能真正建立、形成一种和谐、健康、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从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人的生活环境做起。
建设校园大环境应着手于优美的校园、整洁的环境、典雅的建筑物、恰到好处的宣传栏、精美的雕塑、繁茂清馨的花草树木、规范整洁的教室、美观整齐的实验室和实习场所、富有朝气和生活气息的宿命园区,充分体现着校园特有的人文风格;校园内人员整洁的仪容仪表、谦和得体的言谈举止、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及特有的待人接物的习惯等,则反映出人员的精神面貌。优美的校园大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地影响、同化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所以,美丽的环境氛固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它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是德育的教育观念——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做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重要途径。
2 努力拓展校园文化空间。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发展
学校文化环境是指校园内操场和行政办公楼上的五星红旗、校园内的雕塑、楼台亭榭的对联、校园内的文字标语、墙壁上的书画、碑林、学校师生的书画作品展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变精神”,作为育人场所,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学生在学校活动的时问非常长,如果耳濡目染优良的文化,可以洗涤心灵,潜移默化地获得优良文化意识的渗透。拓展校园的文化空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2.1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
学校应该着力建设“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宣传窗、黑板报、校史陈列室、阅报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合理地在校园里布置“警句”、“雕塑”、“校训”等。校园文化渗透各个角落,小则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则一座建筑物,如校园中随处可见的“糖甜一口,心甜一生”、“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不摘果子是高尚的”等温馨警句,让学生看了产生会心一笑的感觉,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2.2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
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全校性的文化主题活动,让整个校园动起来。
2.2.1结合德育的有关课程,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开展以“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祖国在我心中”教育活动;以优良公民教育为宗旨的“做个优秀公民”的教育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主题的“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活动等,作为促进优良校风形成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这些活动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原则,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从点滴的事情做起,从平凡的事情做起,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
2.2.2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在德育课程
改革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是德育、教学、学生就业三者有机的结合。应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学术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举办“护士节”、“读书节”、“科学节”等。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逐渐感受到“合格+特长”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论文关键词:德育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
论文摘要:本文就德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从确立素质教育观念、努力拓展校园文化空间、加强精神文明环境建设、完善心理健康环境建设四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德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德育课程改革是由传统的“说教课”、“讲大道理课”转变为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德育课程的实用性,增强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使教育内容具体化、生活化。校园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人为创造、长期形成的所有有形与无形的客观存在、可深层反映学校特点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当前德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笔者谈了4个方面的体会。
1 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校园大环境的建设
德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德育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是确立以育人为背景,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即在教育中确立素质教育观念。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环境,首先必须是从“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即提升校园的育人能力,是否能真正建立、形成一种和谐、健康、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从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人的生活环境做起。
建设校园大环境应着手于优美的校园、整洁的环境、典雅的建筑物、恰到好处的宣传栏、精美的雕塑、繁茂清馨的花草树木、规范整洁的教室、美观整齐的实验室和实习场所、富有朝气和生活气息的宿命园区,充分体现着校园特有的人文风格;校园内人员整洁的仪容仪表、谦和得体的言谈举止、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及特有的待人接物的习惯等,则反映出人员的精神面貌。优美的校园大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地影响、同化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所以,美丽的环境氛固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它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是德育的教育观念——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做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重要途径。
2 努力拓展校园文化空间。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发展
学校文化环境是指校园内操场和行政办公楼上的五星红旗、校园内的雕塑、楼台亭榭的对联、校园内的文字标语、墙壁上的书画、碑林、学校师生的书画作品展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变精神”,作为育人场所,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学生在学校活动的时问非常长,如果耳濡目染优良的文化,可以洗涤心灵,潜移默化地获得优良文化意识的渗透。拓展校园的文化空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2.1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
学校应该着力建设“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宣传窗、黑板报、校史陈列室、阅报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合理地在校园里布置“警句”、“雕塑”、“校训”等。校园文化渗透各个角落,小则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则一座建筑物,如校园中随处可见的“糖甜一口,心甜一生”、“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不摘果子是高尚的”等温馨警句,让学生看了产生会心一笑的感觉,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2.2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
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全校性的文化主题活动,让整个校园动起来。
柯布西耶后期代表作品法国孚日山区的朗杳教堂,给人第一眼的感觉是一种虔诚和肃穆的感觉,它通过比喻,把教堂的外观形式设计成一个像一双正在祈祷的手,以此来表现其教堂的主题。多重的象征和新奇创造,内部小巧的空间与开阔的室外环境利用,使这个教堂独具魅力。美国建筑师莱特设计的唯一教堂,同样是教堂,它也是三角形式的建筑,外形也像是一双正在祈祷的一双手,但是它的风格和朗杳教堂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橙色的运用,给人以活力,其相交的角度比朗杳教堂要尖锐一些,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好象是有种直接聆听上帝教诲的感觉。同样是教堂,同样可以找到祈祷的手的象征的意义,但是两种在颜色和外形的运用上的差异,使这两个教堂给人的感觉大有不同。
浪漫性的表现是离不开现实性基础的,科学的发展给建筑的表现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当地的人文基础,民族传统,风俗习惯还有环境条件等都影响了建筑的发展。
古希腊的建筑,多用柱子,其柱式美丽端庄,肃穆大方,表现了古希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的艺术精神,人体美和美丽的神话都深深的影响了古希腊的建筑。到了古罗马,随着券拱和券柱式的出现,有了像万神庙和凯旋门这样的通过几何和宏伟的外型来表现伟大建筑。帆拱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拜占庭的建筑,像圣索非亚大教堂和圣马克教堂,通过帆拱技术来构筑大空间,给人以广阔的感觉。以后的罗马风,歌特以及以后的现代建筑,建筑的每一部发展都是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
在2001年12月~2002年1月进行的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国际设计竞赛中的最佳方案——穿越银屏,由RTKL国际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一所合作设计。此方案通过光线、材料及其空间变化把电影从拍摄、制作和上映的各个特点充分体现出来,总体上透着电影的虚拟性特点。而其与绿色的全面结合,既融入了环境,体现了生态概念,又用了绿色将生命的概念植入电影这一人为艺术中,成为“生命之树长青”理念的载体。
可见,浪漫性是建筑的性格和活力的体现。它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寓意,都体现了建筑师的特点和风格,也体现了历史,科学和社会的特点。
2建筑的现实性
这里所说的现实性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建筑的技术和材料,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一个脱离了现实的建筑就算多么的浪漫和多高的艺术性也不会被人们所接受,进一步说,脱离了现实的建筑是不会具有多高的艺术性的,那是梦幻中的空中楼阁。先看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国家电力调度中心”,作为长安街上的建筑,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以其典雅、内在的气质和古都的城市环境相协调,结合地域性的特征,能充分考虑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在对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的融合,室内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上做了积极的尝试。以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力求充分体现当代的先进科学水平,以期形成以艺术、人文、和谐、技术为特征的当代建筑的风格,来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和首都风貌。它是浪漫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的体现。
2.1建筑与科学
科学是建筑的技术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建筑设计提供了许多方便和新的思路。例如上海黄浦江上的南浦大桥,这种斜拉丝悬索桥只有在近代的钢丝和结构力学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出现的。
出生于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就是把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的典范。他对建筑设计的研究涵盖着科学分析、数学论证、仿生演绎等,以其学识和想像力把雕塑、建筑与结构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一种解决建筑问题的新思路,其作品堪称科学与艺术想结合的典范。他的这种思路和风格体现了建筑应该是“科学+艺术>建筑”的时代体现。
建筑与科学的结合就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是抽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相结合的体现。科学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而艺术又给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建筑与环境
建筑总是和周围的环境一起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于是,在这里景观的协调成为中心。和谐是主要的思想,而建筑和背景以及其他建筑的关系成为影响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主要因素。
E·H·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一书中提出了背景秩序的问题,他认为背景秩序的建立,需要弱化该形象对人的视觉造成的刺激,最主要的原则是要避免“视觉显著点”的形成,从而维护背景环境的整体秩序。背景环境需要保持相对低平的景观位势,就其中的某一个背景元素来说,需要采取与周围建筑统一的设计手法,即在实势因素(高度、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作出呼应,减少彼此间对比,达到“背景协同”。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莱特的流水别墅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人民英雄纪念碑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与周围的人民大会堂等建筑和广场上人流的环境氛围结合起来,既作为了广场的一个标志,又给人一种宏伟,肃穆的感觉。
2.3建筑与人
大家都知道建筑要以人为本,从人们的真正需要出发,来进行设计,在“以人为本,融于环境”的前提下,再进行艺术的创造,美的勾画。
西萨·佩里建筑师事物所设计的工程项目包括世界金融中心、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美国驻东京大使馆、马来西亚KLCC大楼、华盛顿里根机场等。他们坚持“回映建筑”的思想。这个思想特别强调对特定条件的全面回应的重要性,而获取最佳设计。特别关注业主的需求、造价、技术和环境。他们为日本的森大厦业主设计的作品“爱宕青山”通过精巧的设计,高效的高层塔楼和最大程度的开放空间,尽可能保持所有的自然环境,也是他们“回应建筑”的体现。
3总结
目前发达国家的竞技体育已高度职业化和商业化,体育活动自始至终都渗透着金钱的魔力和实用主义思想。现实利益成为参与者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其唯一的体育道德标准,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在大型国际比赛中获胜的运动员,可以一举成名,并带来滚滚财源;同时其教练员、俱乐部老板及经纪人的前途和经济利益,也与运动员的成绩直接相关。正是在这种小团体利益的驱动下,为了确保实现其目标,必然会产生一些有悖于体育道德的行为。
1.2重视个人主义忽视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是我国体育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集体的力量是通过每个个体的努力来实现。在体育领域里人们崇尚自我奋斗、自我完善、实现其价值,但因此也会滋生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忽视和否认集体的力量,导致集体主义群体和谐蜕变,甚至丧失。
1.3多元价值取向和利益的驱使
传统体育道德中那种讲求奉献、重在参与的价值取向在引导人们行为时缺乏力度,进而使得多种价值取向并存,导致人们在体育行为的选择中缺乏强有力的道德依据。一方面社会对成功者的评价皆以成败论英雄,忽视了体育真正的价值是在于过程而非结果,造成对体育的价值评定失衡,影响运动员对自身价值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体育明星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与号召力是其他公众人物难以比拟的。部分运动员、教练员正是受此影响,期望通过比赛而一举成为明星人物,享有其特权和地位,因而不惜在比赛中采用弄虚作假的不道德行为。
1.4片面看待竞争意识,失去尊重他人的道德理念
体育比赛鼓励人们树立健康向上的竞争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是竞技体育的宗旨。但是,“和平、友谊”是体育追求的更高境界,如果片面看待竞争意识,就会使“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失去意义,把对手看作敌人,使得传统体育讲求的“礼、让”等伦理道德规范在功利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而球场斗殴、辱骂甚至殴打裁判、利用比赛进行报复和伤害对方等非正常现象屡见不鲜。
1.5职业道德和技术水平不高
有些运动员和教练员一旦取得成绩以后就以此为砝码,要待遇、讲条件,把集体和领导的关心当作理所当然,而对训练则应付了事,失去了继续拼搏的体育精神;有些运动员境界不高,缺乏体育道德,比赛中不讲精神文明、消极怠工、故意放水等;有些裁判员把个人情绪带进比赛,在出现错判、误判后不但不能正确对待,甚至搞起平衡手法,造成错上加错。
2以德治体是体育发展的根本途径
2.1体育运动的特点是要求良好的道德保障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也在不断提高。体育对人类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月体育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不断跃上新台阶。无论是群众体育还是竞技体育的发展,其自身的特点都要求有良好的道德保障。
2.1.1体育活动的群体性
体育活动中有许多群体运动,如篮球、足球、排球、接力等,这些运动的特点是参与人数多,整体性强,要求每人各其职、积极配合。要完成一个动作,打好一场比赛,都必须努力完成自己的职责,失职便意味着要加重队友的负担,也就谈不上配合,就会影响集体的成绩,并最终使自己遭到淘汰。
于集体项目的体育运动强调群体性、合作性,参与这些体育运动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必须是集体,而决非是个人,个人的存在只是如何使集体更强大,更有战斗力,可以摒弃过分自负者的个人英雄主义,从而加强道德修养的培养。
2.1.2体育竞赛的公平性
竞争是体育运动的特征之一,体育运动常以竞争的形式出现,因此有人称它是现实社会竞争的转型。但竞技体育比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更为公平、公正,在体育竞争中人们更能体会到竞争的公平和快乐。人类热衷于体育竞争,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严格、公平的竞争规则。然而随着现代体育逐渐走向市场化、职业化,竞技体育中的某些方面已背离了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的“和平、友谊、进步”的理想,取胜变得比参与更重要,于是很多不正当手段就应运而生,黑哨假球等体育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地扰乱了体育竞技秩序公然地违背了公平比赛的道德原则。竞技体育的公平性,要求必须有相应的体育道德来维护。
2.1.3体育运动主体的年轻化
体育运动的参与者是不分年龄、性别,但由于竞技体育要求不断挑战极限,使参加者多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朝气蓬勃精力充沛,但心理尚不成熟,控制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差,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体育市场中的不道德问题。年轻人是体育的主力军,是国家的未来,但是现今体育道德中的腐败现象严重影响年轻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强化体育道德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2体育事业健康发展需要正确的道德指导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复杂多变。如何做到既考虑社会利益、他人利益,又兼顾个人利益,以利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这不仅是体制管理问题,更是体育道德的考验。另外,在体育运动的具体行为中,也同样存在遵循与道德规范的问题,如裁判员吹黑哨是否符合道德,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是否正当等等。在竞争激烈、充满变数的竞技体育中,运动员、裁判员只有清醒地认识自身的道德责任,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才能真正地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认为,道德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下,通过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以及个人的自觉锻炼、修养而逐步形成的。由此看出,要加强竞技体育中的道德建设,就必须从加强教育、道德自律和改善社会环境3个方面着手。3.1建立道德教育系统工程
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是举世公认的。体育本身就寓于教育中,而道德教育是教育的一个核心而重要的内容。19世纪初,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所用的“教育”概念是一个同培养道德性格有关的概念,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他提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教育在教育系统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乃是由道德在体育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1992年4月17日,顾拜旦在《致全国青少年运动员书》中说:“当今世界充满发展的极大可能,但同时也存着危险的道德衰败。为防止这种道德衰败,顾拜旦大力倡导道德教育应成为体育运动的核心。从个体的角度讲,要实现一个人的生命价值,要使其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和受尊重的人,要使其人格尊重得到彰显,就必须是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即必须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这是做人和处世的根基。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教育不仅要建立完备的知识传授体系,更要把道德教育放在核心位置,无论是在体育教学中还是在体育竞赛中,既要掌握竞技知识和技巧,提高运动水平和技能,使其“学会做事”,更要对他们进行完整的道德教育,使其“学会做人”。这就需要建立道德教育系统工程,这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正确的道德观的形成也不是很快就能达到的,我们必须进行锲而不舍的探索,将这项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和途径,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这时更应十分注意道德教育的系统性,由浅人深,有计划地长期进行,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道德教育很难达到提高运动主体道德境界的目的。
3.2加强道德自律
在体育运动实际中,为了促进体育竞技的健康发展,人们利用各种手段对体育竞赛进行调节,如法律手段、行政手段、道德手段等。法律手段是维护竞争秩序必不可少的,如中国足球的打黑、打假,就在努力争取司法的介入。但我们应看到,无道德根基的法制手段是不牢靠的,因为法律是人制定的,人的道德水平不高,法律、行政手段就只能如浮萍一般,缺乏根基,不会长久。特别是当法制不健全时,一些道德素质较低的人就有可能钻法律空子。事实证明,道德素质低下,往往是体育竞争秩序混乱的根源。只有加强道德自律,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因为道德是超越法律、行政调节手段的一种特殊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从约束人的行为角度看,法律、行政手段是一种强制性的“硬约束”,在市场化条件下,当求利所激发的个人私欲冲破道德堤坝时,“硬约束”尽管可以收到明显效果,但毕竟是短时的,只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它往往未能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这在效果上可能形成一种“暂时性效应”,一旦体育竞技中出现“障碍”,原有的秩序就会有被冲破的危险,法律条文、行政干预也就成为一纸空文。原因何在,就是因为这些人丧失了应有的道德良知。所以,最关键的调节手段还是加强道德自律,因为道德是以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运动行为。它主要是通过教育的方式,逐渐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竞争中的善与恶、美与丑,从而把正确的道德原则、规范变成内心信念,自觉抵制各种非道德的体育活动,从而达到体育竞争行为的道德化,收到“持久性效应”。从调节范围看,道德的功能比法律、行政的功能广泛得多,在体育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有些领域还需要道德来调节,靠每个人自身道德的调节和约束。它完全克服了法制手段的滞后性和消极性,它深入到社会生活每一个角落,直接影响人的内部精神世界。保证体育的健康发展,必须提高体育参与者作为道德主体的自律意识,使其时刻以道德为准绳,约束自己的言行。
3.3优化体育社会环境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而且是一种社会活动和行为实践,社会实践环境对于运动主体思想道德健康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唯物史观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状况和可能的道德拓展空间是他们存在于其中的环境所决定的。环境对个体道德的决定具有偶然性,任何社会都有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而要使社会群体道德获得提升,则必须使环境条件得以改善,因而社会环境对道德的决定具有必然性。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社会环境,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体系,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倡导体育竞争的基本规范,使运动主体在从事体育竞争活动中遵循公平、公正、守法的道德原则,随着体育竞争活动的频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增多,使得一贯遵循的道德准则会出现多元化的现象,造成原有的具有权威的价值体系发生危机,成为空洞的训条,这时,应加强体育道德立法和体育道德监督。体育道德立法就是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等,将部分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给体育市场主体以相同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判,使其明确权力与责任的关系;道德监督就是要通过社会舆论营造出主导性的道德价值判断标准,协调存在的多元价值取向,倡导正义道德,传播先进思想,弘扬社会正气,加强对运动主体的正面教育和引导,使其知耻辱、有良心,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外界舆论和行为结果反省、调整自己的行为。并注意引导竞争主体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道德熏陶,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汲取道德营养,在平时的职业行为中自觉受到道德教育,从而具有一颗高尚的道德之心。只有这样,顾拜旦所倡导的“和平、友谊、进步”和“更快、更高、更强”体育精神才能永远发扬光大。
4参考文献
[1]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编.奥林匹克[M].詹雷译.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95.
[3]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熊斗寅.体育文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5]车洪波.市场经济的道德评价与建设[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8(2):6.12.
[6]杜培.当代中国道德失范及道德嬗变探源[J].甘肃理论学刊,1998(4):20—22.
[7]冯亚平.试论体育道德的形成与发展[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18(S1):109—1l1.
一、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着偏差:高速公路管理局09年整合之后,无论是高管局还是服务管理中心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而且采取一系列的举措,正是由于加强了文化建设,使服务区无论是内部管理、服务经营、形象建设等方面的水平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特别是高管局在2010年举行的大型职工运动会,充分体现了文化建设的内涵,也是推动职工体育运动的重大举措,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从中体会和认识到了基层体育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观念上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体力劳动可以代替体育锻炼,其实不然,体力劳动是对人体的一种消耗,长期的体力劳动会给人体带来这样和那样的损害,而体育锻炼则是对人体和精神的调节,也是对人体各个器官的加强与补充,所以说体力劳动绝对不能代替体育锻炼,二是有些人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没有锻炼的必要,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身体好的时候是最佳锻炼时期,可以使人的身体更加健康,当一旦身体出了问题的时候再想起健身,为时已晚,如果你对照大街上那些中过风的人在寒风或酷热的天气里手脚画着圈艰难抗争、期盼恢复健康的情景,你定会有所感悟。
三、在审美问题上不够全面,在观看奥运比赛时,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优秀的运动员,哪个不是向人们展现着健康的体魄,谁不会对他们那种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所倾倒,而我们之间确有着一部分人却过多地注重时髦的服饰和化妆,而缺乏对健康内在美的认识,稍加注意便可看到我们周边绝对不乏年纪青青就大腹便便或者骨瘦如柴弓腰驼背者,更有甚者年龄不大都浑身的老人病,所以说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美好时光,把自己塑造成具有健康美又有外在美的高速员工,为我们伟大的高速事业多做贡献。
四、不能很好的分配自己的时间,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及员工经济收入的增长,业余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更加广泛,在分配业余时间时,一些人往往的过多的把自己放在电视机旁、电脑桌边或者酒杯里,而经体育锻炼的时间却非常吝啬,长此以往必然会损害自己的身体,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每天远离一会儿电脑、电视和酒杯,肯定会有不同的感觉。
五、客观因素的限制。大多服务区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体育健身器材和场地相对较少,甚至有些服务区连一块青年人喜欢篮球场地都没有,虽然说不用器材也可锻炼如:走步、慢跑等,但这相对说比较枯燥,不利于培养职工体育运动的兴趣,这种状况与当前现代生活不相适应,像城市的区民小区,农村的广场大众户外健身器材都已非常普遍,所以说改善客观环境也是非常的必要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有些服务区的职工体育文化建设与服务管理中总体发展的要求是有差距的,为弥补这个差距,我建议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以工会、共青团为主导,积极指导广大职工参加各项业余体育活动,采取集中组织和引导职工自娱自乐相结合的方式,使服务区的体育文化建设成为服务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常态化工作。
什么是生态文明呢?指人类在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中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党的十面向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划,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后者放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的突出位置,这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战术。“农村天地,广阔有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既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有机组成,又是其中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重要内容。而农村社区教育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推力。就是说,加强农村社区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互交融,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简析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相对于生态平衡与和谐社会来说,人既是一种建设性力量,又是一种破坏性力量”。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多是由于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而要融洽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帮助人类及其社会群体的人们提高相应的思想认识,进而把正确认识转化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自觉。《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强调提出:“教育对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态度行为是不可缺少的,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本文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如下理念:努力推动生态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通过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逐步把生态保护变成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而这种理念与社区教育的基本服务功能是完全一致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同样是社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如果农村社区教育能够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对促进当地乃至区域化“五位一体”的各类文明建设将发挥生力军作用,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简析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性
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社区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功能等都是相似的,都需要地方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高度重视、人心关注、积极参与和共同协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相互兼容是完全可能的。
1.充分发挥政府及部门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首先要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导作用,把之纳入中长期和年度发展规划之中,并引导纳入社区教育计划之中。其次,在政府的有效主导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团体等既是社区培训项目的指导者,又是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推进者,要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带动并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把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乡村”建设、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单位争创、文明社区评创和“星级家庭评选”等活动相结合,切实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教育的先导作用。随着科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是由于人们对生态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比较薄弱,对“地球村”的认识程度比较浅显,直接导致生态危机现象不断加重。为了有效遏制并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通过生态教育活动完成使命。鉴于此,对于人数较多、破坏现象严重的广大农村地区,要坚持以社区教育为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生态教育活动,从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带动的“双带”促进作用。通过多样载体形式,着力开展如下教育活动:生态知识普及教育,生态文明观念推进教育,强化生态环境法制教育,生态文明技能教育,加强各类产业转型培训等。通过培训教育,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常态内容和主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