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13 11:05: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操作教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操作教学

篇1

操作是一种活动,是有利于知识的获得和素质提高的一种重要的活动。而数学教学中的操作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重要方法。学生在操作中,通过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从而形成鲜明的表象、感受、知觉、印象等思维的源泉,学生在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理解和记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具体可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操作中,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非常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应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而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将学生从繁重、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操作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如:在“有

趣的算式”一课,我让每个学生自备一个计算器,通过探索活动,分别逐步闯过“奇妙的宝塔”、“奇怪的142857”、“神奇的9”及“寻找神秘的数”这四关。学生在利用计算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发现、归纳出算式的特点,并找到了相应的规律。因此学生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感。又如:在“观察与测量”中,对于长度单位的学习,我让学生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去测量课桌的长度。有的学生用铅笔测量,得到6支笔长;有的学生用文具盒测量,得到3个文具盒长;有的学生用手柞测量,得到4柞长……然后,鼓励学生交流各自的测量结果。在比较中体会到建统一的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最终,达到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空间与图形课程的核心目标。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活动经验的积累、图形性质的体验等,都是在数学实践中进行的。为了促进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和把握,仅仅靠平面图形是不够的,应该设置与学生经验密切相关的空间的内容。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中的“搭一搭”的活动,我让每位学生自带橡皮泥,动手捏成若干个小方体,并搭成课本中几种立体图形。最后,根据相应的摆设从正面、上面、侧面分别观察是几个正方形,并准确地画出平面图形。又如,在学习“图形的变换”活动中,教材要求学生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度后的图形。所以在练习时,我让学生先把原图描出剪下来,然后一边以这个图形的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90度,一边把旋转后所得的图形描画下来,这样每个学生就都能得到相应题目所要的要求,同时也建立起了图形变换的表象,从而提高空间想象力。

三、在操作中,丰富感性认识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224-01

示范操作是生产实习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用形象的语言、规范的动作,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它能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理论问题感性化,深奥问题通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为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示范操作安全第一

厂矿企业安全第一,技工学校实习教学也要安全第一。因此必须把安全始终如一地贯彻在示范操作当中。示范操作一是防止自伤,如减速器伞齿轮压铅丝时,左手旋转一轴,而右手伸进箱体前必须扣好或扎紧袖口并且脱去手套,这样伸进箱体的手既可以感觉到铅丝的下落,又不致被齿轮绞伤。二是防止他伤或伤他,如打击工件时一要检查工具(如榔头与把的安装可靠性);二要检查工件夹持、固定程度和工件即将离体时的趋势、去向,严防飞出或坠落伤人;三要有足够的操作距离,严防相互挤碰。三是防止拆装时损坏工件,要放好位置,选好工具,根据结构和工艺要求进行拆装。四是电气带电、误送电、未放电操作等,液、气压带压、未卸荷操作等。

二、做好示范操作的前提

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做好示范操作的前提。技工学校是传授操作技能,培养合格的中、高级技术工人的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具备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高级工以上的操作技能,两者缺一不可。如果仅有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就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把理论上的具体要求,通过示范操作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仅有实际操作而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就不能把操作技能、技巧的深刻内涵体现出来,就不能生动地做好示范操作。

我们技校实习指导教师有的是留校学生或大、中专院校的分配生,有的是来自厂、矿单位的技术工人或工程技术人员。他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如何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素质是做好实习示范操作的一大课题。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1.有计划地开展教学规范的训练。根据技术等级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标准,结合教学内容,按时间和工艺等方面要求制定各层次实习教师具体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然后由主管部门评定,在训练的过程中提高操作技能。

2.开展教师业务素质的交流。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各不相同,但各有优势。在安排任课时,应根据教师的素质和特点合理搭配,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3.定期培训。一是抽出一段时间在校内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基本功。二是有计划地组织实习教师下厂、矿了解企业生产状况,学习现场经验,使学校与现场紧密结合。三是到先进的职业院校或现代化企业参观,学习新工艺,掌握新技术,更新知识,开阔视野。

三、做好示范操作的必要条件

掌握实习教学规律是做好示范操作的必要条件。实习教学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实习教师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教学指导》等教学理论。在示范操作中充分发挥实习教师的主导作用,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各种示范操作要灵活运用、相互协调,要掌握示范操作的广度和深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模仿作用,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操作技能。

四、提高示范操作效果的重要保证

充分集中学生注意力是提高示范操作效果的重要保证。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提高示范操作的效果。当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仅是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方面,而是要使其有效地分配在示范操作中。一是从时间上分配,让学生把主要时间集中注意在主要目标的同时,不断的抽出较少时间注意其它有关方面;二是从感官上分配,让学生的不同感官分别注意不同的情况;三是从动作上分配,使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活动的变化方向上。教师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要组织好学生的观看位置,使每个学生均能看清楚示范操作。如:凿岩机示范操作过程中,让学生不但观看拆卸动作,还要看清气路和水路的走向,并对拆装技巧加以讲解,这样就可以把注意有效地分配到示范操作中,提高示范操作的效率。

五、提高示范操作的根本保证

步骤清晰、动作准确是提高示范操作的根本保证。在示范操作过程中实习教师的操作动作一定要规范,要掌握好示范操作的准确性、协调性、操作速度、自动化程度、技巧程度,切忌遗漏、多余和不规范动作。实习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由示范―模仿―练习―熟练―创造的过程,没有模仿就没有学习,没有学习就没有创造。如果教师的示范操作有多余动作、遗漏动作或不规范动作,学生模仿后将给留下一个难以改正的缺陷。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284-02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和控制程序执行的一种系统软件,它直接扩充裸机,为程序执行、用户的使用提供良好的平台。《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涉及较多硬件知识的计算机系统软件课程。在计算机软硬件课程的设置上,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特点是概念多、较抽象和涉及面广,其整体实现思想和技术又往往难于理解。学好操作系统课程对于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系以及掌握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着重就操作系统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展开讨论。

一、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很多高校在制定操作系统教学计划时,没有充分考虑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没有做充分的调研工作,一味照搬别的高校的教学计划,造成操作系统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以致产生教学效果差等严重后果[1]。

2.教学内容侧重理论,实践环节薄弱。操作系统课程要有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现一个具体操作系统实例。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就要掌握汇编语言、C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等方面的基础,而且还需要学生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该实验上。这样的要求学生不易做到。因此现有的教学过程往往重点偏向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论教学,对学生的实践环节不是很注重[2]。

3.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匮乏。主要采用课堂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形成一种“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思考比较少,只是被动的接受。很多教师的电子教案也只是单纯地播放理论知识课件,教学内容不能做到与实践联系紧密,使得学生感觉到课程枯燥难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复杂计算问题求解过程或复杂逻辑推导过程,只是僵硬地采用电子教案讲解,并没有结合实例[3]。至于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得就更少。课上缺乏互动,课后缺乏实践。

二、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明确培养目标,规范学习要求

为加快各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步伐,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究”课题项目。该课题项目共设有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程序设计和操作系统等八个核心课程研究组。其中操作系统课程研究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各高校的实际,为应用型、工程型和科学型三种类型人才的培养确定了该课程的课程培养目标,规范这三类人才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目标和学习要求,同时在实验环节,对不同层次人才提出了相应的实验技能要求[1]。依据该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制定了适合我校学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培养目标,同时规范了学习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特点、设计技巧和方法,了解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硬件的关系,了解操作系统与其他软件的关系,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和一般管理方法,掌握它是如何组织和运作的,为以后程序设计中如何优化使用系统资源、程序并发操作、进程间通信等软件编程和操作系统管理打下基础。

(二)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是所有其他程序设计和实现的基础。程序员如果能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就能够编写出更好的中间件和应用程序。此外,无论是为新设备编写驱动程序、创建新的微内核服务器,还是提供能够高效处理发展需求的新系统等,都需要理解操作系统原理和技术。操作系统课程本身具有的理论抽象性和鲜明的应用性,这决定了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这门课程的实践环节。通过动手实验练习,把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从而加深对现代操作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在开始每一个实验之前,教师首先介绍一下各个实验的知识背景,知识背景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也和实验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避免了理论和实践内容的脱节。完成实验后,要求学生把感受、认识、意见、建议等表达出来,这样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以和教师进行积极的交流。对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现在实验的基础上,在程序设计方面做出一些要求和指导,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潜能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入门向导,在形式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注意,充分利用多媒体,力争把课件做得新颖,可以方便地链接到各种图片及影音文件,并可自由往返以前所讲的章节进行巩固和复习。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使用对学生理解一些抽象概念很有帮助,能够避免以往课件只是单纯的教材内容的复制粘贴,单纯地播放理论知识,使学生感到枯燥难学的现状。

2.改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启发式、任务驱动式、讨论式教学成为常态。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意学生的参与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授课时不拘泥于教材内容的排序,注重对各知识点进行重组和精练。对于课程中的抽象原理,我们利用“至顶向下”、“由外而内”的分析方法,使用案例引导学生的思考,例如在讲文件系统管理时,结合学生熟悉的Windows XP/7中的文件系统进行讲解;在讲进程同步问题时,我们利用分苹果等实例进行讲解。同时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把实例操作进行了屏幕录像,上课时给学生播放,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一个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网站,内容包括教师课件、屏幕录像、视频点播、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作业布置及提交、答疑、题库、通知等,同时同学们还可以利用QQ、电子邮件等和教师进行交流,将课程学习延续到了课堂之外,构建了一个良好与快捷的学习平台。并且将国内外操作系统研究的最新成果到网站上,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在网站上给学生介绍一些文献读物,让学生自行查找相关文献,使他们时刻与前沿技术保持同步。

4.开展课后教学与讨论。鼓励基础好、有兴趣的同学成立操作系统学习小组,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并积极引导学生到企业进行实战演习,不仅为学生学习操作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也提高了他们在科研开发方面的竞争力。

三、结语

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各高校操作系统课程改革应首先从高校本身及学生的特点入手,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特色的教学目标,不应盲目照搬其他学校的教学目标。注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改革教学方法,使用一切有益于教学及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手段,把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为适应新形势下信息社会加速发展的需要,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必须大胆创新、敢于实践。探索出一条符合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邓红卫,徐雨明,王樱,等.《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65-169.

[2]朱小军.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价值工程,2010,(28):164.

[3]林欣.试谈操作系统教学改革[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24):151-152.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Operating System Course

LI Dan,ZHAO Yan-qin,FAN Da-peng

篇4

(Xi’an Aegotechnical College, Xi’an Shaanxi 710077,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operating system”teaching should continue to develop, the operating system is the most important system software in a computer system, is the core course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Starting from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operating system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main operating system platform, to explain the core content for students, so that studentsmaster the knowledge of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Key words】Operating system; System software; Computer technology

1 《操作系统》开设的必要性

计算机已遍及各行各业,掌握全面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控制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指挥和管理中心和灵魂。对于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来说,是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

2 《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任务

在学习《操作系统》这门课程之前,先修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以及计算机原理。

操作系统本身的主要任务是对计算机系统的处理机、存储、设备和文件等各种资源的管理方法和技术的讲解。核心是其工作的原理和设计方法,而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与技术,对认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在讲授过程中必须注重的。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需要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工作过程;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结构、模型;掌握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为基础的各个子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并用典型的操作系统为例,对理论知识进行强化。

《操作系统》面向我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课程,由于教学模式为纯理论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这对于我们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 教学模式

3.1 教材的选取

在选取教材方面,我们首先要以教学大纲为主,在其基础之上尽量扩充知识面,根据现实情况,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增加典型的实例,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枯燥的理论内容。而同时,可以参选操作系统实例较多的教材,把几种不同界面的操作系统相互进行对比,因为操作系统在设计的本质上都是相通的。

3.2 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

在《操作系统》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网络和多媒体手段相互结合起来。第一,利用多媒体投影仪,让学生一目了然课程内容,尤其是重点和难点;第二,利用多媒体可以更加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及时解决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三,利用网络平台,在网络上下载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相关知识,或者在课堂上直接登录互联网,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课程相关内容。

3.3 教师主体地位的体现

课程的讲解,主要靠教师在讲台上的每一句话去传授,这样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操作系统》多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就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强硬的教学素质,在授课过程中要出彩。而且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程度,控制好教学内容的深浅和进度。

首先,利用网络,教师在课前应告诉学生下一次要讲授的内容,或者在本次授课结束后的几分钟时间里,提前告知下一次学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预习,甚至自学,发现问题,便于及时解决;第二,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通过讲解,自然很容易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碰到的问题,教学效果会更好。

3.4 利用实验机房

实践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应用的技能,从最基础的入手,逐渐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上机的作业,也应该难易适中,尽量覆盖课堂上的重点理论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便能把学生的能力尽可能大的挖掘出来。并且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一一讲解,典型的问题,可以通过控制软件,展示到每一个人的电脑上,让大家一起观摩处理过程。甚至可以把好的作业带进课堂,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解,使学习过程开放。

3.5 重点、难点如何对待

任何课程都有自身的重点和难点,对重要的理论知识,可以采用举例的方法,使之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容易理解。

3.6 以学生为本

这主要包括:(1)预习。学生在课堂之外,根据自身能力,结合图书馆、网络等教学资源,对课程进行预习;(2)充分抓住课堂时间。课堂时间有限,要让学生意识到,如何抓住课堂时间,对课程学习的重要性;(3)自我创新。《操作系统》作为一门重要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它的内容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中提供很大的帮助;(4)以问题带动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遇到很多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这样对他们的能力是一个不小的提升。

4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在网络或者校园服务器上建立相关课程的教学资源库,教师事先上传所有的教学资料,也可根据需要,陆续上传,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及时掌握教学动态。也可为学生推荐相关的学习网站,及时快捷的吸取最新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获取、鉴别、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方法的锻炼奠定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