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3 11:05: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考察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考察报告

篇1

一、凝聚合力,提升专业学识,形成最具活力的办学团队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学校的管理层的素质越高,越具有办学特色;我校的校级领导可以说全是教育专家(高学历,高素质),内行领导内行,保证学校按教育规律良性发展,领导层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意识,这是取胜的法宝。名校、名校长、名老师的三名工程,在我校体现得十分充分。学校以树立先进的办学思想,培养一流人才为理念,高师强徒,师生共同奋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领导班子建设的加强

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大事原则、小事引领、宽容理解、团结、干事、一直是校长带班子的风格。自建校以来,校长带领全体班子成员始终坚持学习,通过学习促进修养,在完善领导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同时又构建了领导述职及评议制度,增强了班子成员的全局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了领导在教师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从而得到了教师的信任和尊重。

2.加强专业引领,提升师德水平

做为校长,要把学校做大、做强、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师的成长,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一直坚持少一些评比,多一些引领,创造宽松的工作氛围,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工作的快乐和职业的幸福感,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引领教师学会反思,通过找遗憾发现问题,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如今,学校已成为教师才能充分展现的舞台,成为教师专业得以迅速成长的空间。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快速提升。

在xx年年4月,我校通过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验收,被长春市教育局和长春市语委办评为“长春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合格单位。12月,我校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的验收,被长春市教育局评为长春市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

二、规范引领,强化安全意识,构建自主德育的基本体系

1.突出自主管理,完善德育运行机制

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先成人后成材的育人思想,建立了由校长负总责的德育工作机制,今年又认真研究了我校学生的特点,提出为他们一生发展奠定品行基础的自主性德育,通过“中学生养成教育达标制度”,“班级自主管理方案”以及“学生自主管理目标实施方案”的践行,让学生感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让他们带着依恋、带着母校给他们的勇气和智慧去搏击自己的人生。为此,学校政教处和团委定期深入学生中间去,参加他们组织的演讲、辩论、竞赛等各种社团活动,家长会、年级组会、学生座谈会的召开以及各项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上进心、自强心,更主要的是激活了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我校在“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方面有了跨越式的进步。

2.强化安全意识、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积极完善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和设备,建立安全保卫制度和组织,对师生经常加强安全教育,经常自检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8月份,我校在省市食品卫生安全应急演练中成绩突出,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xx年,学校举进了三次安全教育讲座,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整治”、“平安校园“创建、“消防安全演习”等活动,极大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排除了各种安全隐患,校园内无任何事故发生。

三、重视教研、优化教学过程、彰显丰硕的教学成果

1.立足校本研修,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高素质教育的渴望以及教育自身激烈的竞争,从xx年开始,我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给合校内外资源提升教育素质。一直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专题讲座、教学设计、示范课、评优课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和促进每一位教师按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论的要求去改进和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成功地构建了德惠四中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新模式。被德惠市教育局评为“德惠市新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和“德惠市首批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校”。

2.倡导效率教学,取得喜人的教学成果

大家都知道,我校无论初中还是高中,生源都比较差,面对差距,校长经常坚持“不求抓一手好牌,但求把手中的牌打好”的理论,针对我校的实际,制定出了适合我校发展的教书育人方案,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xx年,我校中高考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8月份德惠市政府召开的“德惠市教学质量总结表彰”大会上,初高中双双获得“德惠市初中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和“德惠市高中教学质量优胜单位”的称号。值得一提的是,高考继xx年、xx年连续两年获得“长春市高考质量评估b组一等奖”之后,xx年又稳获此殊荣。

篇2

一、办学基本情况

1、师生规模。该院现有专职教职工90多人,在册学生4万多人。学院是开放式的,占地面积较不大。学生学习也是自由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很好,该院的师资主要依靠加州大学,也聘请其它有实际经验的老师,教育管理专业较大,有学员1.5万人,教育对象都是大学后的职业培训。各种年龄层次的学生都有。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影响越来越大,汉语言专业在美很流行。该院的不少教师都想学汉语或正在进修汉语,有不少人能用汉语同我们打招呼、问好!

2、办学理念。倡导终身教育,尽力为各类人员提供继续教育项目。他们认为,只有提供给社会需要的大量优质教育项目,学校才能得到发展。

3、开设专业。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法学、医学、教育管理科学、国防军事等各种领域。其中教育系统就有19种培训项目,7种教师资格认证。比较突出的教育项目有:

1)教育设施规划培训项目。主要培训校园规划、设计、建设等知识和能力。

2)教育财政管理官员培训项目。

3)教育心理测量与成长规划项目,根据心理测量的结果,提前规划设计教育计划和方法,做到有针对性,分层次教育,该项目曾在中国介绍,很受欢迎。

4)教育技术项目。

5)法学护理项目。美国规定每家医院必须配备1—2名懂得刑事法律的护士,以鉴别病人是否受到过人身伤害。

6)计算机技术及广播人才、电视人才等。

7)市场营销及经济类项目。

8)草坪培植与整修专门人才项目。

4、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利用双向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交互式教学;开辟自主学习空间和环境,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条件下交流讨论;网上学习、作业,网上讨论等。

5、教学资源丰富。网上为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根据实际编写教材,由自己出版。

6、考试方法。不是考学生有多少书本知识,而是考察实际应用知识和能力。多数是网上考试,要求搞出一个××设计方案。也有面试,学生较分散、较远,须面试和答考卷的,委托学生所在地的高校集中考试。

7、重视合作办学。

1)已在北京建分校,即将挂牌。

2)与美军队合作,利用军队广播中心开展远程教学。

3)与其它高校及企业合作办学。

二、办学的主要特点

1、把考试项目设计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和基础。该院认为,应十分重视开拓设计实用而又是社会所需的教育培训项目。如,草坪培植专业,教育财政管理官员培训项目、市场营销项目等。

另外,他们还特别重视开拓新的培训项目,而且是其它高校所没有的,不少项目在全美甚至世界上都是唯一的教育项目,这些专业虽然学校所在地生源有限,但因为是独特的,外地、外国都来选学,既能保证生源,又有社会知名度。

2、设立自主学习室。学习室宽敞舒适。类似茶坊式、咖啡屋。配备大量书籍、计算机等,学习环境和条件很好。

3、采用符合成人教育实际的考试评价方法。重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不搞死记硬背,采用网上考试。

4、重视合作办学。专设国际事务部,为军队培训人才。

三、对电大办学的启示

1、努力开拓非学历教育的空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学历后教育培训需求量增大,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电大应在终身教育体系方面,走在前面,抢占先机,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才能发展。

2、要探索考试改革。应主要考察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篇3

按照党委的统一部署,我参加了南方教育考察组,从10月21日起,利用一周的时间,先后参观考察了南京百家湖小学、百家湖中学、无锡市沁园小学、上海番禹中学、万航渡小学、浙江海宁实验初中、海宁实验小学等七所学校,近距离地了解了南方经济发达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动态。谈起感受,宛如春风拂面,耳目一新。令我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找到了差距,明确了奋斗的目标,可谓受益非浅。

此次南方之行,我得到了三点启示:

(一)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治校之本。

纵观这七所学校,都有着先进的办学理论,如百家湖小学提出“以人为本、发展为本、创新为本”的管理思想和“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对民族未来的进步负责”,“让课堂焕发出教师和学生的活力”,“没有太阳,花草就不会开放;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激励,就没有创新”的教育思想;无锡沁园小学提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培养目标;上海万航渡路小学提出了建设研究型教师群体的管理目标;浙江海宁实验小学提出了构建从教育理论-->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的系列教育改革新格局的思路。

这些先进的教育观念体现了前瞻性和科学性。可以说,以上学校的崛起首先得益于校长崭新的办学观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正因为这些学校的校长很好的实践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才真正找准了学校管理的切入点,从而实现了从经验型、业务型向思想型、研究型的根本转变。尤其是上海万航渡小学的张校长在这一方面表现了更为突出。他提出,21世纪的教师要准备跨越四道门坎:一是双语教学,即非外语类学科要用外语教学,既用母语又要穿插外语对话,这是应对21世纪和国际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培养更多的国际人才;二是学会运用现化信息技术,不仅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而且学会用现化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三是人文素质,要求教师必须有相当厚的人文底蕴,有人格魅力;四是有较高的师德修养。他的观念表现了很强的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很值得我们深思。

(二)要想建设名校,必须以科研为先导,勇于抢占现化教育制高点。

正如南京百家湖小学校长许一鸣所说:“学校的提升和发展靠科研,同时必须以科研为先导,人人要有科研意识。校长必须把科研思路贯穿于教学管理之中,要有一个大的课题来整合小课题,使之网络化,从而带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整体迈上新的平台。”在参观考察中,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几所学校浓厚的科研氛围,如百家湖小学准备申报的“十五”课题:“儿童文化建设研究”,沁园小学的“激励教育在小学阶段运用”,上海番禹中学的“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万航渡小学的“学会参与”教育,浙江海宁中学的“课程改革实验”等,都给我们在教育改革方面以深刻的启迪。

(三)要想建设名校,必须大力发展学校特色。

在参观考察中,我越来越强烈意识到,要想在众多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也就是创出自己的特色。正像一位同行所说:“学校如同一架钢琴,像一支交响乐队要演奏出动听的音乐,必须由不同的琴键或不同的乐手奏出不同的声音。如果大家都发出同一个音,这个交响乐就奏不出来了。”学校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坐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有了特色,就有了生命力。我们考察的学校都是特色鲜明,如上海番禹中学的研究性课程(建筑模型与艺术)、科技教育,万航渡路小学的“研究型群体教师建设”,浙江海宁中学的特色班、实验班,海宁实验小学的课程改革、各种活动训练基地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合我校实际,在对南方教育的考察中我有三点体会:

(一)办学观念必须进一步升华并不断丰富其内涵。

先进的办学观念是治校之本,而先进的办学观念的提出,必须建立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而且要符合各自学校的实际,必要时采用“拿来主义”,但更可以采用“改良主义”,可以触类旁通。我校注重对教育观念进行提炼升华,逐步确立探索三维教育,构建全方位、立体型、多层互动的教育新格局,促进了学生主动和谐全面发展。在实践中,我们觉得,这种办学模式还是非常符合我校实际的,只是必须进一步丰富其内涵,使其更加完善,同时,我们决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尝试:

一是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组织广大学生和家长评选“我最喜爱的老师”;在学生中评选学校“形象大使”;在家庭建立家庭小书屋,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并写出读书心得或读后感等等,然后评选“十佳文化家庭”。二是实现德育网络化,要求教师、学生、班级和有条件的家庭长建立自己的网页和电子邮箱,引导师生之间、家长和教师之间在网上开展谈心交友活动,并设立网上“小荷聊天室”,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德育工作的整合。三是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和新教材试点学校的前期准备工作,认真组织好校本课程的编写工作(我校拟定每年级开设一门校本课程),大力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认真做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重点科研项目“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实验学校立项申报工作和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研究课题“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立项申报工作。一扫传统教育的弊端,建立平等互动的民主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合作能力的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充分的自由,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素质教育利用课堂渠道扎扎实实推进。

(二)一所学校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更新自我,坚持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

首先校长必须时时以先进的教育观念指导全校工作,而且必须把先进的教育观念内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素质教育不能仅停留在领导层面上,应该使上下成为一部和谐的机器,通过中枢系统指挥,“让每个齿轮都转动”。如何使每一位教师学会研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作为校长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一位干部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使全体干部教师都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中,投身于教育科研中,并不断地丰富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素养。为此,我们必须像上海万航渡路小学那样,致力于研究型群体教师的培养,并建立健全培养培训评价激励机制,努力探索研究型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为名师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篇4

广东电大以学校党委副书记梁英同志为团长的赴西欧远程教育考察团共15人(详见附件)于2004年3月19日至4月4日考察了西欧八国。考察团于2004年19至23日重点访问了英国开放大学、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现就这三所大学的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感受

英国是国际上举办开放大学最早,开展远程教育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英国开放大学作为远程高等教育的典范,以其完善而独特的组织管理体制,媒体教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等,始终领先于国际远程开放大学,成为各国发展远程教育的榜样。

伦敦大学早于1858年就成立了校外课程部(University of London External Programme),通过校外课程为未能在一般情况下就读全日制伦大学位的学生提供远程学习,堪称传统的普通高等学校开展远程教育的先驱,其学位及科研工作的质量受到广泛的认可及尊敬,众多的毕业生已在政府、工商界、及世界各行各业的行列中担任具影响力的职务。

在伦敦,我们还考察了牛津大学城。参观了牛津大学最古老的学院——建于1263年已有700多年历史的Balliol College,参观了牛津大学的自然科学历史博物馆。领略了牛津大学城优美的风光,感受了牛津大学悠远深厚的学术传统。

二、考察状况

先说英国开放大学。英国开放大学总部位于伦敦市西北郊区的Milton Keyenes –MK7 6AA,大致在以伦敦城、剑桥和牛津两镇为三角形地区的中央部分。2004年3月22日一早我们于预定的时间到达英国开放大学,在Michael Young Building 一楼,联系人Babette Oliver小姐将我们一行热情迎到三楼会议室,Dominic Newbould (Visitor and Community Relations Manager)先生、Vicky Amos (Business Implementation Director) 小姐、以及Knowledge Media Institute 的 Research Fellow 李博士等就英国开放大学的总体情况、国际推广部(The Open University Worldwide Ltd)的情况及其项目向我们作了比较详细精彩的报告。

英国开放大学依据批准的皇家法令于1969年6月正式成立,是一所有权授予学位的独立的自治的大学。1971年开办正式招生,注册第一批大约24000名学生,2004年在册学生达20万人。自开办以来至今共培养出2百多万名学生,其中研究生30多万人。目前,开放大学是全英最大的大学,拥有欧洲最大的商学院,共有6个系部,2个学院,2个研究所,13个地区中心,总部4000多教职员工,在全英共8000多兼职辅导教师(多为博士生和退休教授)。开放大学以其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科研实力仍然跻身全英高校前十名。2004年3月22日这一天,英国的一个教学评估组正好在开放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工作,据介绍开放大学的教学质量已跃居全英前五名。

Dominic Newbould先生具有教学、研究、商业、出版的丰富经历和背景,他特别强调了开放大学在教学上的开放和创新;强调完善的支持服务和多种多样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其别强调“面对面辅导”的重要性,虽然他们的学生大致每周至少用10—14小时学习课程,而“面对面辅导”只占10%,90%为自学;关心“出校”而不是关心“入校”(Exit Levels More Important Than Entry Levels),与传统的高校对比,强调开放大学虽然在教学方式上不一样,但在研究上是一样的,必须保持高水平的科研水平,如英国开放大学在生命科学探测方面享有国际声誉。为了建立声誉和得到承认,开放大学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Dominic Newbould先生还专题介绍了英国开放大学的课程资源建设,创立了课程资源建设的课程组(Course Production Team)模式。课程组模式确保了每门课程资源的高品质出品,成为开放大学的一大特色。高质量的媒体教材是英国开放大学的一大特色,不仅在英国本土深受好评,而且得到国际远程教育界的一致推崇,这与开放大学实行的课程组组织创作模式是分不开的。为确保高质量的媒体教材,英国开放大学可谓不惜重金,一门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系统性教材大约需投入一千万英镑。完整的课程媒体主要包括:文字教材、录音带、录像带、CD—ROM、DVD、网上教材,以及直观实物、实验箱等。课程组成员包括:课程组主席,课程编写人员,出版编辑人员,教育技术专家,媒体设计人员,外聘评估专家,软件设计人员,课程管理者,辅导教师,电视多媒体生产商,图书馆文献支持人员。他们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其良好的运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有较好的民主气氛;二是每个成员有最大的自由和责任心;三是成员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四是有一个具有领导能力的课程组主席。另外,课程组成员具有一定的学术声誉等等。

Vicky Amos(Business Implementation Director) 小姐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国际推广部(The Open University Worldwide Ltd)的情况及其项目。国际推广部的主要工作包括下面五个方面:1、帮助世界其它教育机构建立OU的远距离教育中心; 2、颁发OU的证书(学OU的课程,通过OU的考试);3、更可能的合作是购买使用OU的课程(未必要用英语,当购买版权后可翻译使用);4、课程评估与认证服务;5、项目策划与指导实施(派出人员指导课程设计)。Vicky Amos(Business Implementation Director) 小姐介绍了OU与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成功合作的经验和需要注意的有关文化背景不同可能引起的问题。OU现在有了专门的人员负责阿拉伯大学的合作项目。2003年OU与北京的一家公司签署协议,作为OU在中国的项目。OU很想与中国合作。

我们还就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师生比、OU与其它大学学分互认、考试如何监控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

再说伦敦大学校外课程。2004年3月23日访问伦敦大学。伦敦大学校外课程部对我们的到访非常重视,为交流与合作作了精心的准备。首先Gavin Jones (Communications Manager)带我们简单参观了伦敦大学中央事物处大学理事会大楼、图书馆、信息中心等,然后由伦敦大学校外课程部总监John McConnell ,学术部主任Rosemary Cardell ,教务主任James Matheson 带领的共有15人组成的接待团与我校党委副书记梁英带领的15人组成的学习考察团就两校在远程教育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伦敦大学建立于1836年,位于伦敦市中心,为英国最悠久及最庞大的大学之一,共由18间学院和11间研究所联合组成。若干为专科学院(如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 伦敦卫生及热带药物学院),其它为多学科学院(如Royal Holloway 皇家贺鲁韦,King’s College London 伦敦国王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伦敦帝国学院)。

伦敦大学于1858年成立校外课程(University of London External Programme),通过校外课程为未能在一般情况下就读全日制伦大学位的学生提供远程学习。根据英国[大学章程第66(2)条]“获得学位或其它奖章的攻读生,不论学习的方式、地点,或考试程式,均达到同一的学历。”虽然校外学生的学习经验不一样,伦大并不对授予他们的学位的质量作出区别。所有的毕业生,不论他们在学校内的学院或研究所,或者通过校外课程就读,均可取得伦大相同的学位。伦大的学位及科研工作的质量受到广泛的认可及尊敬,众多的毕业生已在政府、工商界、及世界各行各业的行列中担任具影响力的职务。

校外课程部管理大部分伦敦大学提供的远程课程。其职能组成有两个部分:一是管理功能,大部分位于伦敦大学中央事物处大学理事会大楼;二是学术工作,位于各学院及研究所。行政人员和教学人员日常有紧密的联系。校外课程的管理主要包括市场推广及宣传、学生的招收及注册、课程课件的准备及分发、统筹考试、颁布结果、学位审核及发展。学术水平及各学位、各文凭的完善监管则为教师的责任。他们计划学科的结构及内容,拓展课程及编写课件,确定考试命题及阅卷评分,提供个别辅导支持于若干学位课程。同一的教师和学者教学及评核学校内和学校外的学生,以确保教学质量和优秀水平。此相等公平原理为国家大学章程所规定,为伦敦大学所遵守。

伦敦大学校外课程学生的背景及经验范围广阔,部分学生中学毕业直接进校,部分为成人学生,或因个人兴趣,或意愿行业进修而就读。年龄、背景、种族皆不成障碍,任何学生只需适合伦敦大学入学的标准,均可注册就读,在规定的有效学习年限3—8年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现时,伦敦大学校外课程学生超过32000名,分布在197个国家,最高龄的学生92岁,最年青的17岁,40%为异国居住的不同国籍的人士。远程学习提供很大的灵活性,学生能超越他们居住或工作地点的限制,能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最近,有一位学生给伦大写信,可以说是总括了一般学生的心声:“通过校外课程学习,就正如接到了我生命旅程的金钥匙。”

伦敦大学校外课程提供“本科攻读(Undergraduate Sdudy)的学士学位课程”,“研究生学科(Postgraduate Progrmmes)的硕士学位课程”,“个人及行业发展(Individu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的单科短期进修课程”。很多研究生都来参加一些短期课程班进修,非常受欢迎。除传统远程教育手段外,现在伦大致力于支持在线学习,1997年建立了虚拟学习环境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VLE),学生通过这环境可以享用伦敦大学图书馆,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可以享用相关学科专业的学习资源,可以提问并按学校规定能在两天内收到老师或管理员的答复。

伦敦大学校外课程学生一般应就近选择伦敦大学的校外教学机构学习,这些教学机构向伦敦大学校外课程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并按《伦敦大学教学机构简章》的要求进行建设和开展工作。

伦敦大学已通过英国驻中国使领馆尝试在中国的合作项目,如通过香港公开大学介绍教育项目到复旦大学。伦敦大学很希望中国官方学校的学生通过合作、通过学习伦敦大学校外课程能获得伦敦大学的毕业文凭。John McConnell 说他明天(3月24日)将去北京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交流并探讨可能的合作项目。考察团为此也提出了希望伦敦大学在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设立伦敦大学学习中心的愿望,并就双方建立进一步的合作和交流进行了探讨。

三、收获启迪

此次短暂的考察,我们对英国开放大学在教育和教学方面的创新、高效的组织管理系统、完善的课程媒体制作系统、以及具有国际声誉的科研水准等方面感受非常深刻,很受启发。英国开放大学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开放办学的理念:Open as to people (学习对象的开放,向所有愿意学习并且有一定学习能力的人开放);Open as to places (学习地点的开放,不论学习者何时何地,都可以学习);Open as to methods (方法、技术的开放,一切有用和有效的方法技术都予采纳);Open as to ideas (思想观念的开放,吸纳一切先进的思想和理论为已所用)。伦敦大学校外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在远程教育方面的先进思想、高质量标准、以及严格规范的管理和及时完善的支持服务。所有这些,对我们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如何更好的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把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广东开放大学都会有很多有益的启发并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执笔:陈显强)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赴西欧考察团

二零零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附件:广东电大赴西欧远程教育考察团成员名单

1.梁 英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

2.陈显强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处长

3.梁士荣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处长

4.丁 胜 深圳电大沙头角分校副校长

5.梁 宏 深圳电大南山分校副校长

6.杜志巨 湛江电大副校长

7.欧鑑昌 清远电大副校长

8.蔡宗伟 韶关电大校长

9.钟运其 河源电大校长

10.曹仿基 广东电大电力分校副校长

11.张 敏 南海电大副校长

12.谢家超 佛山电大副校长

篇5

前言:

由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学校长境外培训班,于2002、4、11——2002、5、10对德国小学、中学、大学(含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进行考察,内容涉及“德国的教育体制”、“德国的教师培训”、“课程计划”、“课堂教学理念与实践”等14个专题;形式有专家讲座、中德校长座谈,中国校长与德国教师座谈,与学生座谈以及参观学校、访谈家长、中国留学生,顺利完成了省厅布置的任务。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办学体制及管理

(一)办学体制

德国由16个州组成,每个州相对独立,各州的教育状况略有差异,但大致相同。

德国法律规定:德国的教育均为免费。凡年满6周岁的小孩都要进入小学学习,小学学制四年。4年后,学生根据老师的建议选择到不同的中学学习;成绩好的进文理中学;成绩略次一点的到实科中学;成绩有困难的到普通中学;中学的学制至少为三年,但每个学生有两年的适应期。(两年中觉得不适合还可重新选择学校,如男孩子有的开窍晚一点,稍大一点学习成绩有所变化,可以到文理中学,但这必须经过老师的推荐。)这样,中学的年限实质上成为五年。文理中学主要的任务是为高校输送大学生;实科中学的学生既可上大学,也可上职专;普通中学的出路主要为职校输送人才。为避免过早分流以至埋没人才,近几年又出现了综合中学,介于上述几种学校之间。但这种办学模式目前在德国尚处在试验期,没有定论。

一般到九年以后(个别也有10年),中学的生活基本结束;实科或普通中学的学生分别投向职业专科学校,学习三年;而要考大学的学生,再进入文理高级中学读三到四年,一般为四年,通过毕业考试(俗称AbeTu,由学校出AB卷,州教育部抽一份进行考试),根据个人成绩、教师建议进入高等学校。

(二)课程计划

德国的课程计划由联邦政府(教育部)制定,开设的课程有:德语、外语(英语或法语)、数学,这三门为每位学生的必修课;社会学、宗教、体育、艺术(美术、音乐)、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等为基础课,每个学生必须选修其中的六门,个别优秀的学生可以选修到七门;学生毕业证书里有主修课、基础课、毕业考三部分成绩记载;

德国中学每周28——30节课,每节45分钟;

教材由州教育学院具体编制,各学校可以选择本州提供的教材,也可选用外州的教材;对此,州教育管理部门没有具体的指令;但根据联邦教育部的课程计划,大多数学校在州范围内开设的课程及选用的教材大致相同,有差异也只是在个别的选修科目的开设上。

(三)管理体制

在德国,教育的各级政府及学校的职能是十分明晰的;

(1)联邦政府(国家教育部)的职责主要是协调16个州的工作,探讨制定国家教育发展的计划;

(2) 州政府(州教育部)主要提供课程标准、计划;教师录用考核(证书),校长的选配,教师的进修计划,教材的提供,工资的发放;

(3)城市教育局负责学校硬件的投入,监督是否执行了州的计划,专款是否专用;

(4)学校的工作主要是执行州的计划(课程计划),正常的教育工作;

总的说来,上级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分明,也比较单一,且比较宏观。

在上级行政部门里,有相应的许多机构,各自干着自己的事,互不干涉、扯皮。比如:教育学院隶属于州教育部,其三大任务为①编写教材,②出一本教师培训计划,里面有300多个专题。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参加。在每个州的城市,大都设有培训点。以黑森州为例:全州有12个培训点。③出三期教育信息方面的杂志;这些工作由40个专人负责;德国政府对教育十分重视,投入巨大。以黑森州为例:州财政收入每年200亿,投入教育(基础)25个亿;另外还有城市这一级的投入(学校的硬件,房子、操场、计算机、桌子等);据当地的官员介绍,每年投在基础教育方面的经费达40几个亿;这是令我们十分羡慕的。

(1) 校长的选拔及教师的配备

当某一学校出现校长职位的空缺,由州政府向社会公示,凡具备相应条件(如有管理经验,任教一定年限,接受过管理培训)的人均可报考,然后由州派人考察:听课、面试(谈话),最后由州教育部任命。

德国的校长为终身制,基本上不流动。

教师必须上大学4——5年,毕业后考取教师资格证书,然后到学校实习两年后再考一次,合格后为正式教师,也是终身制,视为公务员。校长无权解聘教师,实在不认真工作的人要由州一级教育部来解聘。

由于教师的入口很严,因为教师队伍的素质是相当不错的。

二、从学习和考察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为人的成长提供多种选择

如前所述,从小学四年级毕业后,学生就进入不同的中学了。有的进文理中学(成绩较好的);有的进实科中学(成绩一般的);有的进了普通中学(成绩较困难的);有的进入了综合中学(一时拿不定主意的);为了避免过早地分流埋没了学生的才华,德国的中学一般设有两年的适应期;两年之后再进行选择,这样就避免了过早分流带来的盲目性;即便这样,中学的三年后还可进行选择,比如有的学生过早地选择了实科中学或普通中学,他还可以经过申请、考试推荐以后到文理中学以备今后上大学;如果在实科中学已经毕业,他能通过补习等渠道得到AbtTu考试,他也可和文理中学的学生一样进入大学;在大学期间,如果因基础课不过关,学生有权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专业,(但将来找工作相对难一点,薪水低一点)。总体说来,教育体制给学生提供了不同年龄层次选择的可能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来选择的可能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趋向。实际上,不能要求他们接受同一水准的教育,按其特点不断分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他适合的水平基础上去发展,应该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的好办法,或者说,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合理地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使其学有所用、所用其才。其实,这是一种教育平等的思想。也十分有利地引导家长合理、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举一个例子:某公司的老板有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不算好,他便让孩子选择了实科中学。当很多人说他:你的家庭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上文理中学,而要去实科中学呢?老板说:孩子成绩一般,他也不是上大学的料。让他上实中,再上职校,学点谋生的本领吧。现在,孩子在银行工作,已经挣了几年的工资了,而他的同龄人还在大学应付考试。对此,老板十分满意。像这类事情,在德国有很多。反观我们的做法是:千军万马都去挤普通高中,去挤高考这座独木桥,带来了大量的不合教育规律的问题,结果是:学生学得死,教师教得死,大批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又没有合适的工作可做,高不成低不就,生产的第一线缺乏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工人,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从德国战后几十年经济崛起的事实,我们应当看到德国的教育培养了大批熟练的高级工人有关。这一点必须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补充一点:在教师培训上,他们也是遵循“选择”这一宗旨来为老师服务的。具体做法是:由教师进修学院提前一年让老师“早知道”,把要培训的内容来个“安民告示”,每年列出有三、四百个专题,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提前做好计划。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培训方面的服务意识,而不是搞临时突击,搞所谓的创意。顺便提一下:德国有专门的教育培训法。这点经验值得我们汲取。

(二)小班化设置,使教师有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受教育者;

德国法律规定:小学每班不得超过25人,中学每班不得超过33人;其道理在于尽可能让每一个教育对象能得到教师的关爱。由于近几年来德国人口出现负增长,我们所到的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班级生数均在法定线以内。因此,我们看到的情形时,学生动手做题、游戏时,老师都能和每个学生说上话,老师都能帮上忙。

由于学生少,班级的空间大,教室里堆满了各种教具,教室的布置十分生活化:墙上挂的是学生的图画,四周堆满了书架,摆上文具;还有洗手池、沙发、游戏的地方。这样,孩子到学校来感受到的是“乐园”,比家里更有趣,学生怎么不喜欢学校来呢?

中学高年级的教室当然没有玩具,但他们很多教具就堆放在教室的后面。由于学生少,凡是动手的作业,一些辅助材料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去拿、去放,显得也十分井井有条;如果我们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拿、去放,光整顿纪律都得十来分钟。

应该说,小班化是教育平等的一个发展趋势,无论小学还是中学,有条件的地方应该试一试。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我们所参观的学校里,教师十分尊重学生。从我们听课的课堂上看不到老师厉声叱喝,也看不到老师有什么“尊严”。我想,德国人没有必要在我们面前装出一幅上公开课的样子。在课堂里,如同在家里一样,老师有时会和学生一起坐在桌子上和学生讨论。学生进出教室也十分随便,但没有看到学生做一些与学校要求相去甚远的行为;有时学生有说话现象,老师也只是一个动作、一个暗示,最多让大家静一下,学生实在静不下来,老师也不吹胡子瞪眼;学生回答问题,往往是坐在凳子上,而且随时打断老师的发言;下课后,学生围着老师问问题,老师也不厌其烦地给以讲解;由于我们这一行“外国人”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好奇,有的学生就跟着我们进了接待室,校长通知开会了,有的学生还不离去,校长也不再赶他们走;据家长介绍,学校组织的活动是不多的,但老师经常自己组织班里的学生搞活动,往往是自掏腰包,而老师过生日,学生往往发愁几天不知给老师送什么礼物?从我们观察的以及听来的,使我们感到:德国的老师把学生当做一个活生生的平起平坐的人,老师在学生面前没有半点“师道尊严”,倒是学生有几分“学道尊严”,教师是一种职业,是一种服务,他的服务对象就是学生,从这个意义出发,老师就必须尊重学生,建立一种互动的良性的师生关系,进而共同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这种认识与实践,值得中国的同行借鉴、吸收。

(四)贵在养成

凡是到过西方的人都会感到西方人文明、行为规范到位;红灯停、绿灯行,在中国很难做到的事,在西方做得很好;不乱扔纸屑这是中国校长头痛的问题,在西方的学校不存在;公共场所说话小声这在中国是“不可理解的行为”;上楼梯右行也是他们十分自觉的行为。难道这是西方人天生的素质?显然不是,教育的养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的玩具里,交通规则积木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通过游戏内化了他们的交通意识;还有州地图积木,通过游戏,进行了爱乡教育;还有国家地图积木,通过游戏,进行了国际(主义)教育。

在小学中学,见了客人要主动问好;课前老师将客人介绍给学生,鼓掌欢迎;下课后,学生会主动搭话,显然,这不是一次两次的引导,而是多次的教育养成;在学校里,孩子们个个都很大方、很大胆、很主动,善于表现。

学生说话声音大了,老师会暗示,学生的声音就会小许多;

上楼梯,见了客人都鞠躬问好,都让道右行;

在中学,学生自己搬运实验器材,井井有条,而这些在中国是需要老师帮助的;

在课间休息时,有学生在打扫卫生(用夹子夹拾地上的纸屑——整个校园并没有几片)。

我想,这与德国的学生在学校感到学习很快乐有关系,因此,老师家长要求的,他能做到的他一定去做,做不到的老师也不要求;从德国的养成教育看,它很实在,也很简单;而中国的学校教育,什么都统,什么都管,且有的口号提得过响,“游戏”太多,标准提得过高。结果呢,到了大学还得补小学的一些常识课,还得从头抓行为规范。德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这是永久不变的。只有符合实际的、简单的、才是最有利于执行的。现在看来,我们学校教育要求过多过高也不利落实;有的违背孩子心理发展;因此到了一定的年龄有逆反心理;再加上社会的不良影响,家庭的负面教育,学校的教育就显得弱不禁风,效果甚微了。

(五)教学中的民主教学思想

前面谈到,德国的老师没有“师道尊严”,师生间的关系十分融洽,这为民主教学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教学中老师讲的时间绝不会超过10分钟,大多数时间都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做、一起探讨、一起商量。即使是小学,老师也只是起一个组织者的作用,而绝非代替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听众、容器,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永远感到有人在帮他,而不是给老师“打工”,而不是为完成教师的任务而压力重重。提前完成作业的学生,可以到游戏区里游戏,也可以帮同学做,也可以去做别的事,老师绝不干涉;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学生一是没压力,二是可以抓紧做完作业玩游戏,何乐而不为呢?

由于近几年来,德国移民很多,每个班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国家,而这些国家的孩子们不论肤色相处都十分愉快,我想,这与教育界的民主教学、平等教育思想多少有关吧。德国的同行认为:教师和学生配合好,学习才有动力,才有可能提高教育质量;不仅如此,他们还提出:社会、家庭和学校都要积极创造一种促使学生学习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进步。再者,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某一种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的身心和谐地发展,没有民主的学习氛围,孩子的成才将是十分不利的,从这个意义上去分析,德国同行的认识与实践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是多的,难度也是很大的,可是学生是和谐地发展吗?学生找不出问题,学生不敢大胆提问,学生常常怀疑自己,大学毕业后不能将自己推销出去,是不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比较少,忽略了这方面的培养有关呢?

缺乏民主的教育是一种僵死的教育;缺乏民主的师生关系提高不了教学质量。

在学校管理中,每个学校都有校务委员会,由校领导和教师代表组成,学校里的财务开支,均由校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最终由校长来执行。对教师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由校务委员会的老师或校长来帮助提高、听课、讨论、商量。总的说来,在学校管理中,民主管理的思想贯穿整个管理过程之中,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都十分融洽。校长和教师都能处在一种宽松的氛围里愉快地工作。

(六)教会不如会学——德国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国教育思想里也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且今天也正在被许多教育工作者们实践着。问题是:教材的繁、难、偏、旧;高考的沉重压力使得学校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自己学,教师还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主要演员,教学还是“一言堂”。让学生学会学习还停留在少部分人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追求与行为;而在德国,从小学到大学的确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实践;就我们听过的课而言,老师上课自己讲不到10分钟,剩余的时间就是学生动手做,或作业、或实验;老师只是指导、启发,或动手和学生一起做,学生和学生协作做;到大学,老师(教授)不讲课,只是听学生讲,问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那样,一个题总要尝试不同的解法;或者是看你能提出什么有质量的问题;因此,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始终在一种自己找“食”、自己开“锁”的一种情景和氛围之中。我想,学生学会多少倒是次要的,这种教学实践促使了、促进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现在新课程改革倡导“过程的体验”应该是十分科学的理念,应该坚持下去。据教育进展评估组织对世界上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但是孩子们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中小学生认为自己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占倒数第五,这个事实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应该认真地反思我们的教育并让它回到它的起点上。德国同行告诉我们:要让学生提高自学的能力与兴趣,不仅要从课本上学,还要从社会中去学,从家庭中去学;这样才能获得一种学习的能力。

(七)关于音乐课的改革

最近德国教育部要求所有的中小学音乐课必须聘请音乐家到校上课;因为他们认为,德国是一个音乐家辈出的国度,而近几十年来成绩很小,没有出现贝多芬这样的大家,有一种紧迫感;二来他们认为音乐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做出这一重大改革。而我国的很多学校把音乐、美术砍掉来冲刺中考、高考,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将会给我们的未来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从人的努力发展来看,音乐能给人以良好的素质,能帮助提高审美志趣与水平。德国同行的举措,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学校间中高考的竞争,有时是不择手段,音乐课没了,美术课没了,校园里没有歌声,晚会上占主导的只是情呀哥呀妹呀之类的流行歌曲。真正的好的作品、传统的作品学生根本看不懂,难道这就是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们天天喊素质教育,喊如何如何创新;却没有把最基本的课程开齐、开好。关于素质教育,最起码是要扎扎实实地把国家颁布的课程开齐、开好;不能因为多考几分而与国家的要求背道而驰。

(八)实事求是地发展硬件

德国的经济在世界上排名第三,相当于英、法两国的总和。但德国的学校操场比不上中国的重点中学,电脑比不上一般的中学,有体育馆的更是了了无几,其他设备也很一般;校长们开玩笑说,德国的中学很少能评上二级达标校。但是德国的硬件很实用,比如中小学里玩具、教具应用尽有,这些东西又能花几个钱呢?每一节课他们总能用上那么一两件与教学有关的东西。其实,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就是看教具的准备,换言之,也就是用什么样的教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我们呢?似乎不太注重这方面的“建设”,倒很热衷于“电脑”,试想,哪一个学校的电脑是充分发挥了效能?百万元的电脑有30万的效益吗?我们教育部门制定的评估措施、政策适不适合中国现有的国情?大量的学校教育经费不足,而有的学校大量的设备闲置,岂不是太大的浪费?小平同志告诉我们“我们党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我们教育界做到了吗?

(九)人人羡慕的职业——教师

在德国,教师这一职业是令人羡慕的,稳定,收入不错,压力也不是太大。每天上半天课;早晨8:30——13:30;每周上五天;学校没有任何强硬任务;什么高考、中考、课操、教研组活动、开大会,写论文、组织学生社会实践等等;即便是参加培训(要求每年两周,可分散也可集中完成)吃住也是由政府解决。学生中出的问题,该由青少年局管的就由青少年局管,该由家庭管的就由家庭管,学校没有大包大揽;相比之下,中国的教师工作量太大了,班数大,人数多,压力大,应付的面很多;承担了许多不是由学校承担得了的工作——且没有什么效果;当然,有的工作由于国情不同不能照搬,但丞待确实应该给老师减负,不能把老师、校长拖垮了,不能给他们太多太大的压力了。在口口声声抓素质教育的环境下,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市县领导还津津乐道中高考排名,这怎么利于减负呢?抓了一年的中小学减负,现在不仅回潮,且愈演愈烈,初中生补课补到下午6——7点,这分明是摧残人才,摧残教师;学生和教师都处在一种十分浮躁的工作氛围之中,加之班额大,工作矛盾多,极不利形成良性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氛围。在德国的学校,我认真仔细地观察了一个情形,即德国学生近视率不到5%;而我们却高达40—50%以上,触目惊心哪;难道让下一辈都戴着眼镜去开飞机?去当兵?去保卫国防?去建设祖国?

(十)大学体制的严格保证了大学生的质量

本来,大学的办学不属于我们的考察范畴,但既然是搞教育,了解一下也是对我们的工作有益的。

德国的大学是典型的宽进严出。

什么是宽进呢?凡是过了AbeTu的都可以根据教师的推荐上大学;但是上大学并不等于人人都能毕业。拿工科的学生来讲,仅基础科就有60%的人被淘汰;而及格过关的分数仅为30分;那么这些过了基础科的人,继续本专业的学习,前后经过6——7年的努力,方可得到大学的毕业证;而基础科毕不了业的同学,则可以选择相对好念一点的理科大学、文科大学;或者降到理科类的专科级学校。虽然,最终大多数人也能拿到一个大学的牌子,但在就业时,由于所读年限不一,专业不一,薪水也不一样,这种严格的考试,一是保证了大学生的质量,二则为中学的分流创造了条件,既然上大学毕业这么难,不如去学个职业,学一技之长,早早出来工作,这样,就避免了千军万马挤大学这个独木桥的现象。

小学松、中学略紧、大学严格这种体制的合理性在哪里呢?做为小学,则是学生当玩的年龄,学生轻松一点理所当然;到了中学,人长大一点,多一点任务是合理的;到了大学,人相对成熟一些,理应认真严肃地对待上大学这件事,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正三角关系。而中国的情况则相反,小学中学的学生压力很大,尤其是中学,整天有做不完的题,没有时间去做一些适应学生身心的事情,使得学生的发展很不健全,除了做题,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到了大学后,压力没有了,自控力差一点的学生,连基本的行为准则都不能遵守,逃课、旷课、违纪,最后还是毕业,害了谁呢?一是自己,二是社会。

中国的大学也可以搞“宽进严出”,以缓解高考的压力,问题在于中学、大学的教师是否有诚信来保证推荐质量和毕业成绩。德国的教师、教授十分看重自己的声誉。不会拿自己的声誉开玩笑。我们的中学、大学如果也能做到这一点,减少一点关系学,多一点学术道德才能保证大学的“宽进严出”的质量。

如果我们的大学能借鉴德国大学的经验,真正做到宽进严出,而不是宽进宽出,那么,对于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对中学课堂上教师把更多地时间用来引导学生,组织学生学习,那么,中学生的素质会大大得到提高。

(十一)、校长职责及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

在德国,校长的职责就是负责学校的教育日常工作。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选择教材、执行国家的课程标准、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没有额外的任务;

上级行政部门的职责负责校长、教师的选配,教材的提供,教师的培训,教育计划;对学校办学状况的抽查;

反观我国的校长,一年到头疲于奔命,不仅要解决校内的矛盾,还要应付周边的关系,完成上级不断派下的任务,什么安全要管,计划生育要管,盖房子要管,内部奖金的分配要管,高考要管,中考还要管,每一个校长的头上,都有若干个领导小组组长的头衔,忙忙碌碌、碌碌无为,整天处于应付之中,结果该管的事没管好,该做的事情没做好。没有时间充电,没有时间反思总结。加之“政绩”的功利思想,显得比较浮躁,不能坐下来认真地研究教育规律,也不敢去按“规律”办事。教育行政部门也过多地承担了社会责任。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不可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社会系统比如社区、关工委、团委、家长应有的工作不应由学校、教育部门来承担。

(十二)社会、家庭对教育的重视

在德国,除学校外,还有一个专门为青少年服务的机构:青少年工作局。其职责一是监督社区落实教育法规;二是帮助学校解决学校解决不了的困难和问题。举例说,学生在校不写作业或逃学,经学校教育不思悔改者,青少年工作局将出面协助学校做学生家长的工作。这样,学校不至于被几个不学习的学生搞得鸡犬不宁。

整个国度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满高的。由于社会规则的到位,很大程度上人们遵守得不错,比如交通规则、卫生意识、待人接物、女士优先、公共场所不吵闹等等。据当地的同行介绍,大人的举动很大程度上是有意识“做给孩子看的”。在他们看来,自己做的错事被孩子看到了,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在德国,我们亲自看见一行人穿越红灯,旁边的小孩就问大人,他为什么要闯红灯。而这个大人被搞得很狼狈。因为,小孩看到的与大人教的不一样。而违规者常常被家长、老师视为最没道德、修养的人。在这种大家都比较自觉遵守规则的社会里,孩子得到的是学校与社会一致的教育,她的行为习惯就会逐步形成。当然,德国也有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如青少年学生的吸烟现象、怀孕现象,可能由于法律没过多的限制,在他们眼里,这些都属于正常吧。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学校一方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德国同行在这方面的认识和我们大致一致,但我们在动员社会、家庭参与,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德国教育之不足:

2002年元月,教育进展评估组织对世界上几十个发达或不发达国家学生阅读能力的检测中,德国排在倒数第几位。对此,德国同行这样解释:(1)移民子女过多,而这些子女很多德文都没有过关;(2)测试只局限在语文阅读能力方面不能反映德国教育的真实一面。而我们认为可能存在有这么两个方面的原因:1、教材的难度及每节课的知识容量偏少,平时没有考试;2、计算能力偏弱;3、每天学生在校时间过短,自觉性强的学生好一点,自觉性差的学生回到家里可能温书的时间不会多;4、学校对教师没有考核,管理过于松散,全凭教师的自觉性,也不利于教师的发展、提高;5、学生中吸烟现象严重,这可能与法律的某些规定有关。

三、感受

为期一月德国之行结束了,它给我们留下许多思考。过去,虽从报刊上也看到过一些文章介绍(经验),但毕竟没有眼见,没有亲历,这次培训,一听专家讲座,二到学校听课,给了我们许多直接的经验。主要体现在:

1、 德国同行对教育的认识与实践给了我们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主要有:(1)学校教育的功能的定位;(2)校长的工作责任与权力的定位;(3)教师的地位与作用;(4)教师的培训工作及要求;(5)社会对教育的支持;(6)不求硬件,只求实用;(7)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实践;(8)小班化教学;(9)养成教育。

2、 借鉴要符合中国的现状,不要照搬;

虽然德国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但也有许多我们认为不适宜的。如:对教师长年没有考核;学生出了校门基本与学校无关,即使学生犯罪也无关学校的事;课本的知识容量过小,以及小班化教学都不太适合中国的国情。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定要符合校情,千万不能“邯郸学步”,丢了我们自己的长处。

3、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不能仅从某一个层面做,而是整个社会都必须关注的。比如基础教育的改革,必须要改革高考,否则,素质教育永远是一句空话;又比如,学生的分流(不是淘汰),就必须对教育结构从小(学)到大(学)做巨大的调整;还要丞待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否则,学校里教育的行为规则,学生回到家里不如父母的几句话,结果把学生培养成两面人。德国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完全是德国经济以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存在都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中国教育的发展当然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合理吸收他们的一些经验,尤其是课堂教育中的一些理念,对于促进我们的素质教育有非常直接的借鉴意义。

四、建议:

通过培训,我们有以下建议:

1、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树立“人”的教育的观念至关重要。

2、 积极推进新一轮课改,这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3、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要抓到底,不能仅为了考试,而毁掉学生的身心。

4、 上级部门在制定某些条例方面要实事求是。应该将学校建设的重点引导在软件上。

5、 学校功能及校长的职责要有明确的定位。学校不能承担不该学校承担的工作,尤其是其他行政部门摊派给学校的工作。对学校的各种评议、考核应有度。

6、 教育经费要做到充分有余,不能做到的也要做到逐年增长。

7、 制定有关法规,划清意外伤害学校应承担的责任。

8、 九年义务教育的模式不能过于单一,借鉴德国分流的做法,建议在初一可做探索、加强一点技能培养、训练,结果可能会比单纯地学文化好一些。

9、 高考改革要起到引导基础教育改革的作用。

10、 对全社会重教宣传(包括教改)要加大力度。

11、 加大对外宣传、联系的力度,尝试办一些中外合作办学体。

篇6

1、师生规模。该院现有专职教职工90多人,在册学生4万多人。学院是开放式的,占地面积较不大。学生学习也是自由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很好,该院的师资主要依靠加州大学,也聘请其它有实际经验的老师,教育管理专业较大,有学员1.5万人,教育对象都是大学后的职业培训。各种年龄层次的学生都有。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影响越来越大,汉语言专业在美很流行。该院的不少教师都想学汉语或正在进修汉语,有不少人能用汉语同我们打招呼、问好!

2、办学理念。倡导终身教育,尽力为各类人员提供继续教育项目。他们认为,只有提供给社会需要的大量优质教育项目,学校才能得到发展。

3、开设专业。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法学、医学、教育管理科学、国防军事等各种领域。其中教育系统就有19种培训项目,7种教师资格认证。比较突出的教育项目有:

1)教育设施规划培训项目。主要培训校园规划、设计、建设等知识和能力。

2)教育财政管理官员培训项目。

3)教育心理测量与成长规划项目,根据心理测量的结果,提前规划设计教育计划和方法,做到有针对性,分层次教育,该项目曾在中国介绍,很受欢迎。

4)教育技术项目。

5)法学护理项目。美国规定每家医院必须配备1—2名懂得刑事法律的护士,以鉴别病人是否受到过人身伤害。

6)计算机技术及广播人才、电视人才等。

7)市场营销及经济类项目。

8)草坪培植与整修专门人才项目。

4、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利用双向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交互式教学;开辟自主学习空间和环境,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条件下交流讨论;网上学习、作业,网上讨论等。

5、教学资源丰富。网上为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根据实际编写教材,由自己出版。

6、考试方法。不是考学生有多少书本知识,而是考察实际应用知识和能力。多数是网上考试,要求搞出一个××设计方案。也有面试,学生较分散、较远,须面试和答考卷的,委托学生所在地的高校集中考试。

7、重视合作办学。

1)已在北京建分校,即将挂牌。

2)与美军队合作,利用军队广播中心开展远程教学。

3)与其它高校及企业合作办学。

二、办学的主要特点

1、把考试项目设计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和基础。该院认为,应十分重视开拓设计实用而又是社会所需的教育培训项目。如,草坪培植专业,教育财政管理官员培训项目、市场营销项目等。

另外,他们还特别重视开拓新的培训项目,而且是其它高校所没有的,不少项目在全美甚至世界上都是唯一的教育项目,这些专业虽然学校所在地生源有限,但因为是独特的,外地、外国都来选学,既能保证生源,又有社会知名度。

2、设立自主学习室。学习室宽敞舒适。类似茶坊式、咖啡屋。配备大量书籍、计算机等,学习环境和条件很好。

3、采用符合成人教育实际的考试评价方法。重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不搞死记硬背,采用网上考试。

4、重视合作办学。专设国际事务部,为军队培训人才。

三、对电大办学的启示

1、努力开拓非学历教育的空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学历后教育培训需求量增大,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电大应在终身教育体系方面,走在前面,抢占先机,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才能发展。

2、要探索考试改革。应主要考察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篇7

团结湖三中在韩希文校长带领下,坚持“人文精神、和谐发展、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五年规划》和《八项工程》为抓手,突现“出名师、育名生、创名校”的办学目标。确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提高质量,培养人才”的办学策略,发扬“奉献、和谐、全力、发展”的校园精神,团结奋进提质量,务实创新求发展,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一)注重校本课程建设,构建学习+特长的班集体。

团结湖三中把具有共同爱好、兴趣的同学集中编班,以学习为主、辅助特长,配备有实力的教师指导,使学生的能力与思维品质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创建优秀班集体,形成了团结湖三中的一大办学特色:开设了乐团、棋类、科技、英语等特长班,并开设了拓展课、选修课、活动课等课程,由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全体学生自由选择(每人至少参加一项)。拓展了教学领域和学生活动的空间、时间,开阔了学生视野,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团结湖三中在管理上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国家要求,适应学校师生的规章制度,使学校群体达到“奉献、合力、和谐、发展”。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全面发展一切学生,倡导“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JIP理念,构建学习+特长的班集体,弘扬个性,发展个性,把人文与素质落实到行动中去,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思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关爱每一个学生。以人为本,一切从教师出发,不拘一格推名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一切有利于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一切有利于发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一切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待遇。强调“班子、质量、队伍、团体、待遇”的十字要领和“质量是生命线、科研是水平线、队伍是基础线”的三线标准。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开创了团结湖三中可持续与稳定的发展的新局面。

(三)多层次、高层次、深层次的德育工作格局。

(1)坚持德智一体化办学思想。

团结湖三中以德育的实效性出发,针对不同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认识结构,对初一到初三学生实施分层系列教育。初一注重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初二注重做人教育与法律常识教育;初三注重社会发展与国情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为培养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建设者奠定了根基。

加强日常常规管理,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训小干部参与日常管理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德知体综合测评制度,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篇8

1000多个专题讲座和1000多个展览室,展现了当代早期幼儿教育发展趋势、最新的理论发展动态与教材、教玩具的技术。研讨会上夏秀蓉主任作了“上海学前教育发展动态”报告,朱家雄教授作了“当代中国幼儿教育发展概况”报告,孔琪校长作了“香港学前教育发展特点”的报告。与会者(特别是外国人和境外华人)对中国幼教发展的现状表现出十分的关注和极大的兴趣。他们认为,中国幼教世界在改革中前进,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东、西方学前教育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是大会的宗旨之一。

在期间,代表团深入12个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学习与考察。有瑞吉欧学校、High-Scope学校、蒙台梭利学校、Bank-Street学校等,对当今在世界学前教育界颇有影响的几种课程类型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较深入地学习。

学习与考察取得了圆满成功。

记得一位留博士在《素质教育在》一书中曾发表这样疑惑:“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到了都那么出人头地?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中国的科技落后?”那么,学前教育呢,中之间到底有没有差异?处在世纪之交,正在建构学前教育课程方案的上海学前教育工作者能在教育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呢?为此,我们将赴获得的一些有价值的见闻与思考做一概要的报告。

一、一百种语言与一种语言

在大举行的幼儿教育周年研讨会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理论热点,便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学前教育界关注的瑞吉欧学前教育方案(90年代初曾被最具影响力的杂志--《新闻周刊》评为世界十大最佳学校之一)。会议期间,我们有幸观摩了瑞吉欧《儿童一百种语言展览》(《Thehundredlanguagesofchildrenexhibit》)。丰富的图象资料,生动地展现了瑞吉欧的教育信念。

“会活动的影子”,孩子自主地探索光源、物体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仲夏夜的梦”,用各种色彩去表达孩子对一个事物的理解。

“脚的故事”,幼儿以两只小脚的动态表达,编织了一个有趣的“独幕话剧”。

“猫和雨”,反映了两个2岁半儿童用游戏语言表达对生活的理解。

……

瑞吉欧认为,儿童可用一百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东西,表达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的感受。包括用真正的语言符号和大量的非语言符号,诸如身体、叶子、鸡毛、笔头、叉子等各种替代物。瑞吉欧的教育理念就是通过符号表征系统促进儿童的成长,鼓励儿童运用各种可用作表达的、交流的和认知的语言去探索环境和表现自我。也许,这就是学前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在洛杉矶“EvergreenCommunityCollegeLebSchool”,这是一所专门实验“瑞吉欧教学法”的幼儿园。园长近十年来,四次赴意大利学习、研究瑞吉欧教育系统,并在自己幼儿园内成功地演绎了瑞吉欧教育思想。我们看到了一个典型的以玩沙与水为主题的“方案”。活动中,孩子们以各自极富个性的“语言”,去探索沙、水及物体坡度之间关系。他们的行为与表现是如此自然、自由和自主,反映了一个个真实的自我。

儿童是用一百种抑或更多种“语言”来表达、表现的。这也许是儿童的天性。学前教育的价值究意是什么,是支持儿童的表达,让其在表达中探索、在表达中发展呢?还是用成人的东西去灌输经验、规范行为,以至于幼儿从小班进来时是“一百种语言”,到大班毕业时只剩“一种语言”呢?一百种语言与一种语言,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教育取向与教育效果。瑞吉欧教育系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

二、谁是第一位

在今天的幼儿教育中,以幼儿利益为先,以儿童发展为本,已日益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在幼儿园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究竟以谁为先、为本,谁是真正的第一位,这次之行,让我们又获得了许多感慨。

在纽约“Bank-Street”幼儿园,一进门,园长就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观摩幼儿活动的规则:每班只能进两位老师观摩活动;在教室里观摩者必须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不能走动影响孩子;孩子活动时不能拍照,不能议论等等。孩子成了真正的“上帝”。

在期间,我们共考察了12所幼儿园。所到之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所幼儿园,接待来访者的“会议室”、“接待室”都是那么简陋。没有沙发,更没有豪华的装修与装饰,有的幼儿园甚至连专用的大人会议室也没有。而对幼儿的生活环境、幼儿的玩具材料、幼儿的作品物品等,却能不惜一切代价以追求最好的。在“HighScope”课程实验基地,我们看到了幼儿园花了不少钱对孩子们那极不“显眼”的绘画作品进行“烧铸”,使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信,一种被重视的满足。在“BankStreet”幼儿园,为了让孩子们享受“感恩节”的快乐,幼儿园发动全体教师、家长为孩子制作丰富的食品和有趣的礼物。在洛杉矶长青幼儿园,为了让孩子们在活动区里能更自主地探索、学习,幼儿园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活动材料。活动材料架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仿佛是一个个专业的小商店:“五金店”、“颜料店”、“书店”、“钮扣店”、“布料店”等,应有尽有。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快乐地、自由地活动着、成长着,他们享受着真实的“第一位”的待遇。

三、创造力能教吗

在考察,所到的几个城市给我们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一个城市一种风格:华盛顿的肃穆、纽约的繁华,迪斯尼之乡奥兰多的童趣,以及好莱坞之都洛杉矶的风情等等,每个城市都透着个性,蕴含着创造的魅力。

城市建设需要创造,教育发展需要创新,人的培养呢,更需要有创造力的素质。那么,创造力能教吗?

创造力是不能教的。然而,教育者如果营造了良好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幼儿创造力的种子便会破土而出,会开花结果。在的幼儿园中,我们感受到这样一种良好的环境条件。

纽约的“MasterSchool”,是一所为4-18岁学童而设的私立的好学校,它是东部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着重艺术教育。在那儿,我们看到儿童各种艺术作品,有绘画、泥塑、剪贴、纸制品等。儿童的作品,没有范例,没有“象不象”的标准,每个孩子的每件作品在老师的眼里都是珍品--不管他如何涂鸦、怎样随意。在这所学校里,我们还看到了幼儿在积极地探索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的功能,探索不同国籍的特点。用图画、表格、照片、文字等来大胆地表达与表现。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幼儿的活动是自主的,幼儿的意志是自由的,幼儿的表征更是大胆的、富有个性与创造力的。

在纽约一所享有培育“天才”誉的幼稚园中,园长介绍了他们实施课程目标的“三步曲”:学习应用创造。而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是他们课程实施的最终目标。

在瑞吉欧《儿童一百种语言》展览厅里,我们看到了学前儿童创造力“登峰造极”的表现。幼儿画的嘴巴千姿百态:唱歌的嘴、说话的嘴、接吻的嘴、说疯话的嘴、愤怒的嘴、打架时的嘴、争论时的嘴、能发出高兴声音的嘴……;幼儿画的眼睛各具特色:哭泣时的眼睛、柔和微笑时的眼睛、打瞌睡的眼睛、梦见好东西时的眼睛、爸爸愤怒时的眼睛……。

我想,当一个民族在思考它未来命运时,不能不把培养一代人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来履行。同样,学前教育也应当承担起这样一种责任--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会学习、学会表达、学会创造。

回首之行,在报告所见所闻之余,仍留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关于多元化的问题。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在学前教育中也反映出这一特点。幼儿园办园类型多元化,有民办的、私立的、政府资助的、也有各种类型合资办园的等等。幼儿园的课程也呈现多元化的情况,有奉行行为主义理论的课程模式,也有尊从人本主义观点的课程模式;有实施瑞吉欧教育方案,也有推行"BankStreet"教育方案、"HighScope"教育方案、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等等;有以语言教育为重的幼儿园,也有以艺术为特色的幼儿园……。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教育方案能适合各种文化背景中的所有儿童。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学前教育多元化的趋势,在学习中发展,在借鉴中完善,使多元化与本土化相得益彰。

第二、关于学具与材料的开发问题,曾经多次向幼儿园教师请教“你们幼儿园用什么教材?"的同行在一脸惊讶之余,认真地告诉我们:孩子的发展水平就是教材,幼儿园的环境与材料就是教材。由此我们理解了为什么幼儿园如此重视幼儿操作的材料,重视幼儿园的环境。在我国,在上海,开发幼儿的学具、玩具和操作材料是大有作为的。

篇9

2008年4月,我们根据开展“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需要,受北京市教委委托,前往美国进行了专项考察。

美国天才儿童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ifted Children)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具有很强专业背景的非政府组织,它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家长、教师、教育研究者和社区等各方力量,共同关注具有天才潜能的儿童青少年群体,关注他们的特殊教育需求,通过提供适当的教育服务,支持并帮助这些天才学生发展其潜在的超常能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美国天才儿童协会已经开发了一系列与其职能相呼应的天才儿童甄别标准、课程体系、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以及天才儿童教育项目成效评价标准,对美国的天才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认为,美国天才儿童协会正在引领美国天才教育的发展潮流。

美国天才儿童协会的多年研究和开展的各种项目,已经从某种程度上促成了美国天才教育发展的三个转向:一是从“什么是天才”转向“如何培养天才”;二是从天才教育领域的相对独立转向与公共教育的相互融合;三是从天才教育的率性发展转向标准驱动。

一、天才之“成”――秉持天才养成论

虽然美国各级政府及各类教育机构对天才儿童的定义不一,但总的说来,对天才儿童的判断主要集中在三个核心问题:(1)如何确定和甄别少年儿童的超常能力或者潜质;(2)天才特指哪些领域,如智力、创造力、艺术、领导力、学业水平等;(3)天才儿童与其他儿童比较具有哪些差异性特点,如普通班的、同龄的、其他有相同学术兴趣的儿童,或者在相同环境里成长的儿童等。美国天才儿童协会认为,目前关于天才教育问题大都主要关注天才儿童的判断与甄别,而忽略了天才儿童对教育的特殊需求。大多数天才最终成就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他们是否接受了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培养。

美国天才儿童协会的研究表明,所谓儿童在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超常能力或者潜力,最初只能称之为“天赋”,主要是一些天生的、较突出的才能。只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的学习和培训,这些“天赋”才能逐渐发展成为真正的、持久的超常能力,实现由“天赋”向“天才”的转变。这种转变过程往往同时受到各种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影响,随时可能产生正向或者逆向的转变。因此,必须向这些“天才的种子”提供科学的、适合其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的、连贯一致的教育服务,这就是美国天才儿童协会一直秉持的“种子苗子尖子”的天才养成论。

在整个天才儿童养成过程中,美国天才儿童协会一直主张多部门协同,即协调科学的、适合高潜质儿童学习的教育服务、师资培训、家庭教育、社会宣传等因素,使得各种因素成为天才儿童“天赋”逐渐拓展的催化剂。

二、天才之“性”――

正确认识天才儿童的基本学习特性

美国天才儿童协会认为,天才儿童的基本能力水平、学科能力、学习兴趣、学术倾向、学习动机和个人性格特点都各不相同,单一的、传统的教育服务常常无法满足天才儿童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开展天才教育服务,首先要正确认识天才儿童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此,美国天才教育初步形成了以下特点。

第一,美国许多州立法规定,特殊教育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两类群体,即被鉴定为学习困难的儿童和被鉴定为具有天才潜质的儿童,而不可能对兼有两种倾向的儿童提供特殊教育。但是,近年的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和天才很有可能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一个人可以在一些方面表现出杰出的天才,而同时在另一方面则有着明显的学习障碍。这部分具有学习困难特征的天才儿童,在一些学科表现出突出的天赋、才能,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又在另外一些学科表现出学习障碍和学习成绩落后。因此,需要针对这些个体制定个别化的教学计划,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第二,天才儿童能够在特定领域达到远超其同龄人的成就水平,有时,甚至能达到成人的水平。鉴于他们一般具有超常的学习能力,因此,需要为其开设全方位的、超出常规的学习课程,如缩短学习进程、跳级学习、导师单独辅导等。

第三,天才学生需要具有挑战性的、加速或者内容丰富的、多样化课程。

第四,天才学生需要那些接受过天才教育培训的教师或者专业人员的教学指导,以保证其学习具有挑战性,从而激发他们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

第五,天才学生一般具有这样的性格特点:追求完美、敏感、易紧张等,这就要求有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自我认识、人际交往、生涯设计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三、天才之“管”――

明确每一个管理者必须熟知的十大原则

天才儿童的教育应借鉴以下原则进行管理。

1.差异性原则

天才学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他们的基本素质、特定领域学科能力、兴趣、性格等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必须提供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2.合作性原则

天才儿童往往能够从与同龄人的合作中获益良多,尤其是在跟智力水平接近的同龄人的合作中常常能够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要指导他们学会合作。

3.加速性原则

天才儿童由于具有超常的学习能力,需要制订有整体性的加速课程或者教学方案。

4.创新性原则

天才儿童在其擅长的领域常常会有创造性的表现,如,一个四年级的儿童就能够完成让专家啧啧称赞的解决污染的方案。

5.挑战性原则

天才儿童一般具有远超同龄人的智力水平,只有不断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才能够不断激发他们的持续兴趣和学习动力。要明确他们不同于一般人的最近发展区,提供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丰富的课程,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6.导引性原则

天才儿童需要有专业人员、导师的帮助和指导,及时准确地发掘其个性化需求,安排合理、适切的课程,以促进其天赋的不断展开。

7.阶段性原则

小学阶段,天才儿童需要有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以及灵活的课程安排表,以适应此时天才儿童天赋渐显时期的需求;中学阶段,就需要将水平相近的天才儿童进行独立编班,让他们在相互竞争、合作中快速发展。

8.协调性原则

相比于一般儿童,天才儿童的心理需求更需要关注。由于他们大多在智力、思维、能力方面高人一筹,人们常常关注他们在学业成就水平上能够到达什么样的高度,而容易忽略他们心理发展方面的需求,从而有可能导致天才儿童认知、心理、情感发展的不协调。在中学阶段,应至少为一个天才班配备一名心理咨询师。

9.发展性原则

天才儿童一般是完美主义者,做事专注,争强好胜,但是如果遇到挫折又常常容易变得敏感而脆弱。因此,要正视天才儿童这种发展的特点,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干预,使其发展不至走偏。

10.适应性原则

大多天才儿童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喜欢交往,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能够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研究证明,这种社会适应性在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往往能够决定一个儿童今后的发展水平。因此,要珍视并逐步培养天才儿童这种社会适应性。

总之,天才教育的管理者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一方面,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喜欢冒险,喜欢创新,喜欢不拘一格,喜欢打破常规,但又常常因失败变得敏感而脆弱;另一方面,他们对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推动某一学科领域发展创新的贡献力是其他群体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作为教育管理者,就应切实关注每一个天才儿童的实际发展,把握上述原则,提供多样化、适切性的教育服务。

四、天才之“育”――

研制标准,推动天才教育的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逐步展现出“以最佳实践为标准”的发展特点,在天才教育领域倡导基于成功实践确定标准,依据标准进行评价引导,进而推动天才教育的发展,这一实践方式已经成为美国天才儿童协会的主要工作方式。天才能否“养成”,“天赋”能否逐步展现,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天才儿童所接受的教育服务的质量。美国天才儿童协会对全美范围的各级各类天才教育项目开展和实施展开了长期追踪和研究,研制出了一系列标准,并在全美推广。

1.面向所有学区,设立项目标准

1998年,美国天才儿童协会了《幼儿园至高中天才儿童培养计划评价标准》(下称《标准》),用以指导所有学区对本学区内天才儿童培养计划进行评价和监控。

《标准》涉及7个领域3个层面。7个领域分别是:课程与教学、项目管理、项目设计、项目评价、社会-情感指导与咨询、专业发展、学生甄别;3个层面分别是:指导原则,最低标准,较高标准。限于篇幅,以下仅以项目管理为例加以说明(见表1)。

2.面向所有教师培养、培训机构,设立教师培训标准

美国天才儿童协会联合美国超常儿童委员会(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经过三年的研究,完成了《天才教育教师知识与技能标准》,并于2006年由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认定通过。《天才教育教师知识与技能标准》共设立十项标准。在此,仅对标准作一简要介绍。

标准一:天才教育的基本理论。天才教育的相关理论涉及哲学、人类社会学、政策等,这些因素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甚至是左右着整个天才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作为教师要掌握这些基本理论。

标准二:天才儿童的发展与个性特征。必须珍视每个儿童不同的心理发展和学术性向,判明不同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具有哪些教育需求。教师还应该明确家庭和社区应该以何种方式对不同学习特性的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标准三:影响儿童学习的相关因素。教师必须知晓哪些因素(如语言、社会、家庭背景、性别等)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品质,进而影响其学业成就。在明确上述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给不同的儿童设置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使他们都能够面对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标准四:教与学策略。能够根据不同儿童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善于运用策略,激发和增强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感;善于运用策略让儿童的创新性思维、批判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得以提高;善于运用策略,促使儿童的知识与技能能够随着环境的改变而迁移。

标准五:学习环境与社会交往。教师应积极创设安全的、富有激励性的学习环境,以有效增强儿童对文化的理解,社会意识的健康发展以及与其他儿童的交往与合作。

标准六:语言与交流。教师能够深刻理解语言与交流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能够运用教学策略,通过适当的方式促进学生提高口头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能够根据不同儿童的话语系统,适时调整自己的交流策略。

标准七:课程与教学规划。课程与教学规划是天才教育的核心,教师应该制定长期的、能够衔接公共教育与天才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计划,能够根据不同儿童的特点,设置不同的短期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选择、组织、开发各种课程资料。

标准八:学生发展评价。评价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学生的学习特性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获得的评价信息可能是多样化的。教师要能够整合和分析这些信息,能够熟知各种测量学知识,要明确不同文化、语言、经济背景的儿童在不同评价方式中的表现倾向;同时运用评价结果来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运用各种反馈,促进儿童的发展。

篇10

我们考察的三所学校属于风格各异的类型。山东外事翻译中专是民办学校,以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优异的教学质量、科学的管理模式,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好评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也是民办学校,以短期培训为主,办学早、规模大、专业多、设备全、质量高、管理严,享誉齐鲁,又以唐国强等为本校形象代言人,驰名华夏。胶南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非常影响的公办综合性职业学校,处在蓝色经济开发地区,教育现代化程度很高,教育理念也相对较为先进。

二、考察实录

(一)用管理提高声望——山东外事翻译中专

先进理念: 多年来,始终坚持“以教书育人为中心,以安置就业为龙头”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为企业培养优秀学生、为学生提供优秀企业”的办学宗旨,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低收费”的办学定位,实行“军事化、企业化、法制化、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推行“产教结合、订单培养、合同保证、安排工作、跟踪服务、毕业退费”和“双学历、双专业、多证书“的办学模式。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学校的快速发展,为优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办学风格:一是风气正。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大局意识强,扎扎实实地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积极进取,团队意识强。十一年来,全体教师奋力拼搏,不讲价钱,不讲待遇,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把树立学校的精神和形象放在第一位。领导理念是,用事业统一思想,用修养调节矛盾,用感情维系和谐,用制度保证工作。二是意识强。强调三种意识:大局意识——团结协作,整体成长;争先意识——样样争先,事事争先;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是制度好。在集体成长上做文章,提倡个人提升,集体合作,整体建构,合力成长。四是思考勤。不断地创新,不停地思考,认真纠正前期工作中不合理的做法。与德国奔驰、美国通用、法国雪铁龙等世界顶级汽车商交流、探讨合作,成立荣都汽车技术教育中心。他们抬头看路,埋头拉车,务实高效,厚积薄发。五是管理细。认真提高服务水平,学校食堂一年365天保持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油渍,由此可见一斑。

篇11

20*年,县教委坚持把“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内容来抓,确定主题教育工作的侧重点为:让德育走进学生的交往生活,以国际交往礼仪为中心内容,开展“情系奥运,做有修养的中国人”主题教育活动。各校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着力于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

篇12

5月14日、5月15日连续两天,由四位专家做了四场报告。报告内容分别是:*教科院教育管理研究所所长程振响做了题为《校长的现代化思维方式与学校发展战略管理》的报告、*教育学院副院长周成平教授做了题为《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的报告、*教育学院徐建成教授做了题为《走进新课程》的报告、*教育学院系主任王铁军教授做了题为《教育改革与校本科研》的报告。四位专家分别从不同侧面给我们分析了现代教育的形势以及新形势下校长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教育发展与教师的关系等。特别是程振响所长做的报告对我们的意义重大。

程所长首先分析了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管理重心从外控走向校本;教育目标从一元走向多元;社会要求从数量走向质量;学校发展从知识应用走向以问题解决为本的学习(管理者是学习者,管理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学校行政从物的管理走向文化管理。又向我们说明了20*—20*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接着程所长又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报告:(一)现代校长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工作思路,从而决定出路,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以笛卡尔为代表的传统“机械论”思维方式的基本假设包括三个方面:①认为所有事物可以分解为要素,并且要素可以由其它事物代替。②所有的要素加到一起,便可得到事物的整体。③如果解决了各个要素的问题,就相当于解决了整体的问题。这种思维的本质是机械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支配下进行的学校管理,解决问题一般有以下四个步骤:确认问题;收集、分析数据;确定“毛病”出在哪里;将出了“毛病”的要素替换或除去。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机械、死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不是积极地去参加而是防御的参加。而现代思维是基于东方的整体论和西方的系统论的整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笛卡尔思维“从事物的分析开始”,思维方式是内向的;现代思维“从整体看事物”,思维方式是外向的;现代思维是预防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作为当代校长,必须具有多维性、开放性、超前性、综合性的系统思维方式。(二)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理论:“第二曲线”理论是1996年美国扬•莫里森提出的。他认为,第一曲线代表着传统的、现实的发展状态,是指一个组织在熟悉的环境中开展工作所经历的生命周期;第二曲线则代表着组织或个人未来的发展状态,是一个组织面对未来的新技术、新的服务对象、新的市场所进行的一场彻底的、不可逆转的变革并由此而展开的一次全新的组织生命周期。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是在办学成功或陷入困境之后,学校管理者为了寻求新的突破,达到一种新的办学目标而实施的一种面向未来的学校发展战略。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理论实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实现第二曲线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战略管理的过程,是不断寻求学校发展策略的过程。在学校发展中,校长要不断寻求新的生长点。(三)学校发展的战略管理:所谓学校发展战略管理,就是为谋求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对学校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由学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制定学校发展战略管理目标,拟定、优选战略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和控制的动态活动过程。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层次性的特征。程所长还详细介绍了学校战略管理的运作方式,首先是对学校发展从环境、资源以及环境和资源的平衡及方面进行战略分析,再从中择优选择战略管理方案,最后再积极组织战略实施。在学校发展战略实施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立足地方实际,凸现发展特色;把握战略重点,突破管理难点;抓住关键点,创造新的生长点。他以世界各国知名学校的办学特色为例,说明这些学校和教育机构之所以被认为是世界教育的成功典范,并不因为这些学校各个方面都很好,而是他们在某方面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和成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赢得发展和声誉。

二、参观的四所小学,都独有特色。

(一)*市*中心小学的办学特色:*市*中心小学82年建校,现有21个教学班,1100多名学生,60多名教职工。一进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绿树鲜花,假山喷泉,对称的教学楼围成了一个紧凑的校园,优美的环境使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人心情舒畅。这个学校的一大特色就是“少儿京剧”和“书法”。该校成立了“小小京剧团”,开设了京剧特长训练课,经常参加市级和省级的演出,不止一次得到市委、省委领导的接见,许多小演员都跟大腕明星同台演出过,深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该校也被*市确定为“*市京剧艺术研究会少儿京剧培训基地”。该校的书法特长也成果斐然,小学生书法作品多次在*市、*获奖。有一名学生的书法作品还被*书法协会选中,并作为纪念诞辰一百周年的珍品,献

给北京纪念堂。

学校在教师成长的管理上有独特之处——教师成长档案袋就很有特色。

特色之一——档案袋内容个性化:教师的成长充满独特的个性,*小学不要求教师档案袋的内容全面、统一模式化,而是充分体现教师自身特点,发展优势,展示特长。只规定总体的方向和目标,自己命名、设计、收集整理资料。“乘课改东风,上九天揽月”、“倾听花开的声音”、“繁星点点”,一个个独具匠心的名称展示了青年教师们的创新、开拓。某数学老师以“我的长宽高”作为档案袋的名称,分别从掘之以“长”,采之以“宽”,省之以“高”,构成他的“长方体”素质;体育教师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以游戏为切入点,以“学与玩”作为档案袋的主题,首先自己学习,摘录大量的游戏,其次自己编写室内、室外、棋类、体育谜语等多种形式的游戏,最后整理出学生在游戏中的感悟以及自身的反思改进,使之在课改中找到了一个新颖实际的载体,学生在玩中学、教师本身也在自编、自练、自悟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信息技术课教师把档案袋命名为“鼠标点击出的精彩世界”,特色鲜明,其档案目录更是体现信息化的特征:“资源在线”、“教研E时代”、“课改连接”、“足迹浏览器”记载了他在改革中学习、实践、反思和成果;美术老师以“七彩的阳光,多彩的世界”为名,在档案中收集了自己一系列精美的绘画作品,每一个作品都详细介绍了创作意图。

特色之二——关注“高原带”(小教高级)教师:针对小学高级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要求他们进一步研究,深入思考形成独特的风格。“耕耘”、“教育教学永远的梦”、“我与课改轻舞飞扬”、“春风化雨,快乐育人”命名的档案袋以及丰富的学习材料,深入的理性思考,丰硕的成果展示,都显示出了小学高级教师身后的积淀和不懈的追求。他们分别记录了自己在课改中成功的经验,以及对青年教师的指导情况。

特色之三——评价的多元化:①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是成长的最佳途径,成长档案袋展示成绩的同时,也记录老师不断回想取得成绩的过程和方法,从理论学习、课堂学习、课题研究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从中找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②学生、家长评价,通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对本班任课教师从师德、教学方法、教学成绩及方面进行评价,加强双向交流,促使教师提高。③年级组、学科组互评,教师在参观其他教师档案袋的同时,发现别人长处,找出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找到与别人的差距,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④学校评价,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学校定期对每位教师客观评价,帮助教师认识自我,找准位置,最优化地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二)*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办学特色:教育学院附小独特之处就是在课改理念指导下,构建了新型作业。他们从*年开始探索,一改以往那种形式单一、内容繁琐枯燥、学生深感头疼的作业模式,而是构建了人文交互性作业评价机制,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形成了“以程序性自主学习为主线、以师生人文信息互动为主体”的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我们参观者打开一本本作业,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他们的作法是:①变单一作业为多元作业,为儿童展示其才华、能力、独特性、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改进为包括“选择性作业”、“设计性作业”、“艺术性作业”、“表演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多种类型的作业,鼓励学生在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甚至是手工制作、植物叶片等等来表达,极具个性化。如,学习《第一朵杏花》中有一段,“春天来了,春风吹皱了河水,吹绿了小树,吹鼓了花苞……”让学生用画画、诗歌、乐曲等形式来表现这一段所描写的景象,学生兴趣高昂,由作业的奴隶变成了主人,作业不再局限于老师让我做什么怎么做,而是我愿做什么怎样做,效果很好。我们在参观的学生作业中,看到不少这样的例子,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②工具作业变作业,写作业也学习做人;从批改走向对话,架起了师生心灵的桥梁,为师生相互交往、彼此了解和情感的沟通提供良好的渠道。一位学生摘抄了一段描写海棠花的美文,全段用优美的语句尽显海棠的亭亭玉立和娇美,段的最后一句:“但这盆花美中不足——没有香味”。老师批改时觉得这句话破坏了整段的情趣,应该删去,可第二天学生就在老师的评语后反驳了:“海棠花不是十全十美的,加上这一句让人更了解它!”这是多深刻的师生交流呀!还有的学生在作业中摘抄了几句名人名言,后面紧接着在落款处写上自己任课老师的名字,让老师也写上自己的名言,并且还给老师评价;还有的学生在作业上画上图画,让老师给配上有关诗句,有的学生把班级里发生的事写在留言板栏目里,征求老师意见……这是多么平等的师生关系呀!过去作业是学生完成后交给老师,教师单方面地在上面批上一个“优”或“良”字,现在师生可以同在一本作业上畅谈、交流、谈论事件,师生之间互敬互爱、情意融融,似知己朋友,达到了心与心的交融。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实现了教书育人的双重作用。③变任务作业为自选作业,走自主学习之路。过去的作业多位老师课后布置,数量、难度以及完成的时间老师有着决定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附小的老师们给学生很大的自主选择权。例如,象抄写生字词等基础性作业由学生自己定量完成;同类作业实行难度选择制,把较难的问题或者小练笔,改成两三个难易不同但训练类型相似的题目,形成梯级,让学生选择其一,很好地照顾了个别差异;他们还让学生自己添加附加题,并给附加题起一个好听的栏目名称如“名人名句”、“小小评论员”、“一句话新闻”、“好诗大家读”、“班级小故事”、“说给老师的话”等。学生们在作业的设计上都与众不同,独具匠心。作业积极性空前高涨,效果很好。

(三)*白云园小学的办学特色:小班化教学是白云园小学的办学特色。这个学校打破了传统的的课堂教学形式,几十个学生围坐在一起,老师没有讲台,就穿插在学生中间上课,采用的是“两自一归纳”教学模式,即:自学、自教、老师归纳。几年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以和谐的进行,校园内的墙壁上、楼梯口等悬挂的都是学生们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学生的个性得以尽情的张扬和发展。

(四)*小学的办学特色:*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老校,现在的*已经在北京等地创建了自己的分校,打出了*品牌。学校一直把科研当做立校之本,并作为*的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始终凭借课题研究开展教科研工作,也正是由于一个个扎实的课题研究,才使*永保兴旺发达。自20*年起,*小学开始了“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在此过程中,建立了缜密的科研组织网络、课题研究网络、科研管理网络,规范了教科研工作的运行流程。通过科研带来了师生的很大变化:(一)科研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科研唤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科研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科研赋予了学生宽松愉悦的学习体验;(二)科研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意境:科研升华了教师的教学关注;科研更新了教师的角色定位;科研激活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变教案为学案、作业设计尊重主体需求、变革了评价观念)在这股科研的氛围中,人人都参与,人人都思考,人人都成长,*的教师就是用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走在教育的前沿,也带领着他们的学生走进广阔的天空,并获得了非凡的享受。*小学还十分重视数字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近年来投资150万元,建成了千兆网络系统,校园网络中心、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创作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图书室、视听阅览室、演播中心等。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实现了网络备课和网上互动教学(教师自行设计、制作师生互动网络交互平台)。这种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同时,学校还引导各班级建起了各自的班级网站,甚至学生个人网站,在班级和个人网站上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和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三、考察后的反思:

通过几天来的学习和实地考察,总结出*几所学校的办学经验如下:

(一)学校都具有超前的办学理念。无论是聆听几所学校校长的讲话还是深入参观他们学校,都能感觉到他们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都有“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人本发展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