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5: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电视新闻频道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电视传输手段的改进和电视频道的增加,观众每天面对几十个电视台和电视频道,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为了提高电视台和各节目的收视率,各媒体不但注重传播内容,而且还意识到电视包装的重要性。当今社会是“眼球经济时代”,好的电视节目包装对于电视节目的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极富震撼力的画面和音效能先行引起观众注意,甚至给整个频道带来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电视包装的重要作用
目前电视包装以成为电视台和各电视节目公司、广告公司最常用的概念之一。
说到包装,人们一般会想到是对产品进行包装的意思,起到装潢和美化产品的功能。之所以把包装拿过来用到电视上,是因为产品的包装和电视的包装有共同之处。包装如同让频道穿上一件漂亮且合身的衣服,在频道包装上,长相可以比做电视节目的内容,而打扮则是频道的包装。这件衣服如果不经常去整理和维护,它的外表和颜色随时有可能会被遗弃。如果这件衣服维护得好,它会越穿越合身,这也就是说电视媒体不但要重视节目内容,也要重视节目的包装。
包装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电视节目、栏目、频道成熟稳定的一个标志。现在许多媒体从各方面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适合自身特色的整体宣传风格。比如湖南卫视的包装推行“橙色与灰色”系列的组合,无论是频道各种版式,还是宣传片,都是一贯坚持这种“时尚、年青、靓丽”的风格组合。再如中央电视台形象视觉的文化定位是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同时又以蓝色为基调统一色,在统一色中变化、演绎、传承,气势宏大,文化底蕴厚重,体现了大台风范。
二、如何使电视频道包装脱颖而出
电视频道、节目的包装能有效树立频道整体形象,彰显频道风格特色和吸引观众,那么如何使电视频道包装脱颖而出呢?
1.突出其个性。电视频道的包装不仅要定位准,还要有表现民族或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能够彰显自己的个性,打好特色牌,才能在众多的频道中站住脚。因此各频道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文化背景、民族民风来包装自己,这样才能避免电视频道包装相互间的雷同。中央台作为国家台,代表党和国家的形象,它必须突出庄严、大气、恢宏的特色。凤凰卫视的两只挥动双翼旋转燃烧的凤凰图案构成了凤凰卫视最核心的形象标识,红色、黄色和橙色是凤凰卫视最显著的频道颜色。
2.坚持“变”与“不变”的原则。这里的“变”指的是频道宣传片、ID、节目导视菜单、收视宣传片可以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更新与包装,以激发观众的新鲜感,保持频道包装对观众的吸引力。对于频道的LOGO,则要保持长期不变,由于频道包装的目的是为了树立频道品牌形象,所以应该确立长期稳定的标识;频道的形象宣传片、色彩风格和音乐也应是保持稳定一些。
【中图分类号】 G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167-2
一、背景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电视媒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传媒巨头、国家电视台等大规模的电视机构,国内研究也多集中于省级电视台,对于市一级的电视台较少关注,但城市电视台才是我国的基层媒体,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背景和环境上,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媒介和传输、接收手段层出不穷,“后电视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昔日拥有绝对传播优势的电视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电视所处竞争环境的变化使中国电视传媒,在顷刻间被划归到“传统媒介”的行列。
不过,不少学者并不对此感到悲观,相信只要能利用好发展机会,反而会变成机遇,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新的媒介环境必然导致传统媒体退出舞台。
二、浅析几个概念
2000-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直接以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生产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约46篇,有关于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所面临现状分析的,有关于媒介融合下城市电视台创新发展的,有关于后电视时代城市新闻改革的,也有关于城市台新闻频道的定位及竞争战略的等等,在研究范式上主要以理论为主。以“后电视时代”为关键词共搜出文献38篇,题材基本为对后电视时代现象进行分析和预测,研究角度比较单一。在阅读这些文献之前,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
(一)后电视时代
在李新民《关于“后电视时代”的思考》一文中,他指出,“后电视时代”,指的是当下我国传媒界正在经历的一种以高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电信、电脑、电视的融合以及电子媒体和纸质媒体的整合为主体,随着数字电视、IP电视、高清电视和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媒介的兴起而形成的崭新媒介格局。
在这个格局下,电视行业传统的制作、播出、传输、接收方式受到颠覆,电视内容提供者与内容消费者的地位实现了动态转换。后电视不仅是一种线性的接收终端,而且成为一种综合性、互动性、适时性、个人性更强的新型媒体形式。这个始于20世纪末的新媒介时代才刚刚开始,并正以加速度向前发展着。
在这里之所以用“后电视”来定义这个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叱咤风云的时代,除了有与“前电视”、“(现)电视”相对应,以维护前后概念系统完整性的考虑之外,还基于一种电视从业者所独有的电视本位视觉,立足于转型之中电视人的眼光,旨在为新形势下的电视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二)城市电视新闻
王仁忠在《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增强竞争力的思考》中解释道,城市电视新闻应该是“地方知识”,它应该“致力于对一个城市,它居民中的种族、民族和社会关系的深度了解。它所建立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实体生态学,而且是一个地方和居民区的人文生态学”。
城市电视新闻应该是“研究传播、交通、定居与移民、社会关系与政治机构等城市各个方面的社会学,它力图通过每个居民区、每条街道、每个人口普查街区、每个群体、每个工种或行业,以了解这个都市的全部”。这就是城市电视新闻的绝对知识和绝对状态。
三、目前城市电视新闻现状
许敏和李子文在《西部城市台新闻频道的定位及竞争战略_以南宁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为例》中对于目前城市电视台新闻频道现状写到:随着数字电视整体转制不断推进,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市场的不断蚕食和国外传媒巨头的逼近,西部城市电视台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随着频道专业化的不断推进和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频道间在内容、定位、形式等方面都面临趋同的尴尬,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争夺受众的注意力,满足广大且异质性高的受众需求,就必须在节目及频道属性上力求明确的区隔和定位。同时他们也指出,对西部地区的城市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而言,只有实施品牌定位和竞争战略,在观众心目中树立鲜明的频道形象,才能形成频道自身的差异化优势,进而为频道赢得发展空间。
究竟在“后电视时代”电视新闻会遭遇怎样的冲击,该如何面对呢?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曾祥敏、陈丹丹在《现代传播》2012年第5期的《中国电视民调新闻的历史体察与发展探究》中提到,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全民记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新闻媒体更需要专业化的信息整合。电视媒体如果未能有效地整合民意信息,那么势必与民意渐行渐远,电视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将面临质疑。电视媒体的民意调查是媒体根据确定的主题,定位科学的设计问卷,也是一种获取独家新闻的方法。从数字即新闻的角度,独家解读也避免了同质化的诟病。这种兼得民意信息和独家新闻的可操作性对电视新闻有着重要意义。而谭天在《以升级促转型―――城市广播电视发展的战略思考》中认为,城市台的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都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其亟待从三个方面大力推动媒体的升级:由播出平台向媒介平台升级、由内容生产向综合服务升级、由城市媒体向文化产业升级,通过升级促进转型。余志为在《电视会消亡吗?论新媒介格局下电视媒体的未来》中说,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媒介生态,传统广播意义上的电视也面临挑战。新媒体不仅改变了电视的节目内容,分化了传统意义上的观众,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电视的性质与内涵。(连少英《互联、互动、融合、增值“三网融合”时代我国有线通信电视发展趋势分析》,《现代传播》2012 年第 5 期)可见,传统意义上电视的“权威”地位将不再由政府主导,而代之以市场主导,它将同其他媒介包括新媒体一样,被投放到市场中重新审视。这就要求电视必须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受众意识,才可能赢得用户的青睐。
四、面对“后电视时代”,何去何从
面对这样的境地,《浅论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创新策略》中李勤勇、赵霞乐观的认为,挑战即是机遇,电视业应“通过对节目内容、形态的不断深化与创新,提升节目品质,抢占舆论高地,整合平台优势,赢得核心竞争力,寻求与新媒体的共荣共生、相互融合之路,已经成为传统电视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王露、范文霈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传播模式的探究》中也认为这将是双赢的机会,“电视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的整合,一方面将拓展传统电视节目的外延,另一方面把电视的影响力平移到互联网、手机上,在新的平台上创造二轮三轮的付费机会。丰富的内容资源在新媒体的技术平台上能够多次、复合使用,实现内容的增值服务。”
在《关于“后电视时代”的思考》中李新民还提到电视在“后电视时代”的趋向。首先,在管理和生产方式方面。后电视时代崭新的电视产业链要求从业机构真正能以市场主体的身份融入其中。其次,在运营模式方面。随着电信、电视、电脑三网融合的实现,电视产业链拓展必将涌现出新的盈利模式。在《“后电视时代”,向网站买节目?》中,李鸥甚至认为在未来电视将向网站购买节目。“水涨船高的版权采买费用终于导致各家视频网站纷纷推出自制内容,电视媒体如果不能在这样的争夺中及时调整自己的位置,那么将来电视人要向互联网人购买内容了。”
在《浅谈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创优》一文中,葛长庚认为应坚持“广告办台,新闻立台”。办好新闻节目,是电视媒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办活、办好地方小台的电视新闻,提高收视率,扩大传播效果,已成为地方电视台的宣传工作重心。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他认为从受众出发,加强策划,突出地方特色,创办一批精品板块栏目,打造一支过硬的采编队伍,是地方新闻节目创优的有效途径。在《浅谈城市电视台新闻栏目思考与定位》中浙江大学盘剑教授就认为,媒体越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就越容易与受众产生距离,而这种距离并不会产生“美”。相反,只有真正地与观众零距离接触,才会得到认同。我认为,如何推进“本土化”战略应从以下几点做起:1.与当地文化结缘;2.让当地区域文化在电视上唱主角;3.把电视文化深入当地文化之中;4.利用电视影响力,创造文化活动,提升电视文化的价值;5.加大介入地区社会生活的强度等等。
参考文献:
[1]邹晶.地方电视新闻节目的新趋向――民生新闻-公益新闻-公共新闻[J].青年记者,2006,(6).
[2]朱玲.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发展之困境与突围[J].新闻记者,2012,(03).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5月14日专门就抗震救灾报道在总局“收听收看日报”上批示,称赞“上海台此次地震报道表现很好。重视、准备充分、认真”。广电总局在5月15日发出的《关于做好抗震救灾报道工作的通报》中,对上海东方卫视迅速反应、调整节目、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引起强烈反响给予表扬。
为了总结推广SMG抗震救灾报道,提高SMG对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的水平,6月7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上海市广播电视学会在上海联合召开SMG抗震救灾报道的研讨会,对东方卫视此次新闻直播进行评价。以下是发言要点: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林罗华:人们常说新闻记者是国家这艘航船上的t望者。
在灾难发生时,媒体应该让受众像通过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一样,真实地感知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样的灾难。同时,媒体也是大众监督社会的公器,更应该通过对灾难及时、全面、科学、负责的报道,正确引导舆论,树立其公信力,维护其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塑造本国良好的形象。
我们这次地震报道应该说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从而引发了我们许多的思考:比如在突发事件面前,媒体应该承担怎么样的社会责任,如何以更加专业和更加有效的传播方式来引导舆论。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天会议要探讨的话题。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多提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和新闻宣传的质量。
SMG新闻中心主任袁雷:5月12日下午,四川发生地震后半小时,我们就派出了第一路的记者,携带便携式的卫星设备和海事电话赶往灾区,接着又陆续派出9组记者跟随上海的消防队和医疗队赶往灾区。从5月12日到25日,SMG新闻中心直播特别报道板块强度达到了256个小时,通过各方资源,收集提供的相关报道大概将近2000条,其中前方特派记者发回了250条,卫星连线达到201次,驻站记者是293条,跟抗震救灾消防队、医疗队等嘉宾的连线206次。
同时SMG电视新闻中心还充分利用央视这个平台,及时播报上海各方面积极支持救援灾区的新闻报道。据统计,在特别报道的时间,中央电视台采用上海的新闻有175条,其中有16条在央视新闻联播中播出。
另外,我们的抗震救灾的特别报道还跟网络开展了紧密的合作。东方网、文广集团网、新浪网都是24小时视频同步直播我们的报道,流量最高的单条新闻视频点击超过100万。
SMG广播新闻中心主任乐建强: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以后,SMG广播新闻中心在第一时间迅速反应,派出了精干的采访力量,分批前往灾区,及时报道抗震救灾的情况。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了旗下的东广新闻台20分钟滚动播出的形式,及时刷新抗震救灾的情况,990早新闻和东方电台的早新闻,在地震发生的次日就推出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专题报道,大幅度、多角度地报道灾区的抗震救灾情况,及时播发抗震救灾的消息,将抗震救灾情况在第一时间带给上海的听众。据统计,从5月12日到6月2日,东广新闻记者连线报道超过了450个,播发各类从前方发回的消息470多条,早新闻录音报道105个,消息530多篇。
东方卫视总监蒋为民:这次抗震救灾直播,得益于我们集团在2007年对东方卫视的定位描述:高端引领、大台风范、国际视野、东方立场,也体现了集团在管理上的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战略、策略,集团化的作战方式所产生的合力是全国其他地区电视媒体所不能企及的。
同时,是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在整体的包装和内容的选择上,都非常注重细节的完美,力求从细节上给观众一个非常清晰的品牌形象。另外,品牌大于销售,影响力大于收视率。当我们的记者在汶川和四川整个灾区报道的时候,当地群众知道他们来自东方卫视时,打的是免费的,不能进去的场合,东方卫视的记者可以去。我感到这种口碑是任何商业投入所买不来的,东方卫视的管理理念真正体现到品牌上了。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童兵:作为SMG旗舰的东方卫视从建台之初就以新闻立台为目标和口号。当汶川大地震突然降临的关键时刻,东方卫视没有辜负人们的期待,全台新闻生产与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进入抢新闻的状态,在第一时间主动奔赴震中一线,并在以后很长的一个时段里,以“聚集四川汶川地震特别报道”为新闻主题,每天组织长达近20小时的大信息量集中报道。东方卫视在这一时段里也成为引起全国乃至世界一些国家传媒注目的新闻大台。东方卫视的新闻立台优势,再一次得到最充分的展示。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光有央视一个新闻频道是不够的,上海要成为世界比较有名的大都市,应该有自己的主要播新闻的频道。而能够发挥影响力的,是东方卫视。所以要坚定不移把主要的新闻资源放在这上面,不要犹豫。新闻立台应该是我们的方向,至少应该是SMG的方向。东方卫视加油,SMG加油!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刘康:这次电视传媒的地震报道对国家形象的塑造立了大功,东方卫视尤其突出。电视三架马车,央视纵览全局,四川台一线视角,东方卫视则充分表现了现代化的中国、世界泱泱大国的中国所拥有的从容大度和国际化的视野及胸怀。东方卫视的新闻专业素质修养在这次报道中,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刚才蒋为民总监说得好,收视率第二位,品牌才是第一的。东方卫视以前卫、超前的视野给中国传媒打造了新的品牌形象,也提出了新的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非常重视这次研讨会,虽然因故不能前来出席,但他专门提交了论文。他写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的电视媒体表现差别很大,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等作出快速反应,半小时内就了大地震发生的消息,以及相关的权威信息。而此时有的卫视还在按部就班地播放电视剧,面对突发事件表现得不适应、不专业。在各省卫视中,东方卫视表现得尤为突出:前方,40多名采编、技术人员奋战在地震灾区,力争在真实现场获得第一手新闻;后方,集团统一部署于5月13日在省级卫视中率先推出大容量的特别报道和全天候直播,运用现场连线、嘉宾访谈、连续报道、字幕消息等多种形式反映抗震救灾的进展,普及防震自救的知识……这一切都依赖于一支业务过硬、富有专业精神的采编队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喻国明:地震是个大考,在考验我们传媒的品质。很早以前我就有一个想法,在中国香港有一个凤凰卫视,以一个县级电视台的规模,居然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为什么在中国内地没有一个和凤凰卫视同样影响力的新闻频道出现呢?
我在这次地震报道当中的一个感慨,幸亏境外有了凤凰卫视,境内有了东方卫视。真要由衷地感谢东方卫视的同仁们为我们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因为我知道这些努力都是克服了诸多的困难来实现的,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尊重。我觉得东方卫视是以新闻立台的新闻机构,要善于从不断的灾难性或者说突发性事件考验当中,使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清华大学教授陆地:这次地震报道只有几家被媒体、被学界人士经常提及的,除了中央台、当地的四川台,应该说就是东方卫视。中央台是中央媒体,四川台是近水楼台,东方卫视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占优势,但在众人的心目当中却是属于无可非议的胜家。所以我今天发言的主题就是“力量与启示”。从收视率和市场份额来说,这次地震报道东方卫视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分别提高到了1倍和1.5倍以上,这是很大的进步。东方卫视实力、能力和影响力的提升,除了客观的原因以外,我觉得还有一些主观的因素,就是体现了我们东方卫视的一种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就包括作为一个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人文精神,这是一种责任意识,也是一种精神。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这次赈灾应该说震出了国威,也震出了电视的形象和声誉。在这次赈灾的报道当中,电视传媒形成了三架马车的格局:就是央视、四川卫视和东方卫视。地震发生的那天,我正好在台湾,走的时候,还真是听了一耳朵,就是台湾电视媒体采集东方卫视的信息,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电视的光荣,也是我们的尊严所在。就像喻国明老师所说,3・14是教训大于经验,这次更多是经验大于教训。我非常感兴趣的是,上海的广播和电视联手进行抗震救灾报道,而且跟东方卫视这个平台的协作非常顺畅,包括娱乐、文艺一些部门的编导和记者,也充当了新闻记者。我觉得这样一种资源充分整合,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创造。
一、媒介生态学概述
半个多世纪以来,生态学已经呈现出由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乃至其他人文科学渗透扩展的轨迹。“生态学”,已经不再仅仅是一门专业化的学问,它已经衍化为一种观点,一种统摄自然与社会、生命与环境、物质与文化的理论观点,一种新型的世界观①,而“生态”观念也随之渗透到传播研究领域。媒介生态学分为两大部类,一个是以媒介为中心,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另一个是以人类为中心,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存在问题。
国内关于媒介生态的研究也已经出现,邵培仁教授最早发表了媒介生态研究的论文《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等。这些论文开了国内媒介生态研究的先河。孙旭培教授发表《文态平衡诸理论》,讨论新闻出版与整个社会文化领域的五种“文态平衡”理论。张国良教授也开展了媒介生态方面的课题研究。例如《上海市民接触大众媒介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上海市民与媒介生态”抽样调查报告》。童兵教授在论及中国传媒市场格局的文章中也使用了媒介生态的概念。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对媒介生态颇有见地的观点和思考②。
在媒介生态学的观点看来,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和发展是顺应了其所处的整个生态系统变动的内在需求,然而当电视民生新闻出现后,其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过程暴露出了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总之,从媒介生态学的视角解读电视民生新闻就是把研究民生新闻的着力点放在整个社会这一复合生态系统上,探讨不同类型的民生新闻的发展特色和它所产生的诸多问题,为民生新闻更好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山东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特色
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不同媒体之间的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多种媒体的包围上。报纸、广播、互联网,它们都以各自的优势与电视争夺着有限的受众与广告资源。除了这些外在的媒介环境中存在着如此多的竞争者外,电视新闻频道最大的威胁来自电视本身,电视同行间的竞争几乎到了白热化的境地。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内外部生态环境,电视民生新闻只有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住自己特定的受众,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山东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在受众定位、栏目理念、播出方式等方面有以下特色:
(1)组合播出,维持高收视率
齐鲁频道推出“新闻接力100分”的理念,将《新聊斋》、《拉呱》和《每日新闻》3档新闻节目在17:00~18:40接力播出,形成了固定的新闻节目时段。《新聊斋》以评说时事为主,《拉呱》则更关注省内老百姓的家长里短,《每日新闻》则以“青春形象、新锐思想、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理念,用较为轻松的方式播报国内外的新闻。
公共频道从17:55~19:30播出《民生直通车》、《新闻女生组》和《民生三人行》3个新闻栏目,也形成了固定的节目组合。《民生直通车》的宗旨是“为百姓办事,替政府分忧”,关注的新闻主要以省城为主,辐射全省及周边地区。《新闻女生组》以记者参与的方式讲述百姓的情感故事,展开“情感援助行动”;《民生三人行》注重挖掘趣味性的事件,进行故事化讲述。
这些时间段并非通常意义上的黄金时段,但是通过捆绑销售的方式,这两个频道现已形成各自固定的新闻时段,逐渐培养了受众收视习惯。各个栏目利用组合的模式,在频道中都维持了相对稳定的高收视率。
(2)采用“说新闻”的形式拉近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
在生活快节奏给人们带来较大压力的今天,受众更喜欢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心情愉悦地接受新闻信息,而不喜欢主持人正襟危坐、字正腔圆地“播”新闻方式。“说新闻”充分运用了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再到人际传播解读的效用,使受众产生“拉家常”的亲切感和收视愉悦,拉近了栏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在受众心目中树立了栏目的“亲民形象”。正是由于这种富有亲和力且风格独特的“说”新闻的方式,使受众对主持人产生了亲切感。
主持人是节目的代言人,也是节目的重要识别标志。拥有一个形象气质与节目内容、性质相符的主持人是一个成功节目必备的要素之一。这样的主持人更容易得到目标受众的认可和接受,也更容易调动观众参与节目的热情和积极性。《拉呱》不仅在新闻素材的选择上追求与受众欣赏口味的吻合,在主持人的选择上也大胆地起用相声演员出身的“小么哥”。使主持人的形象气质更接近节目的目标受众。在这些民生新闻栏目中,主持人都一改过去新闻主持人西服、领带,正襟危坐,表情严肃的形象,他们在主持节目时都表现出十足的幽默感与亲近性,用娓娓道来的方式为观众说新闻。这种“侃大山”、“聊家常”的新闻播报方式对于讲述“身边新鲜事、稀罕事”的民生新闻节目来说非常合适。它不仅使观众们感觉到这是一个讲述自己身边事的节目,更是一个自己人在讲述自己身边事的节目,更进一步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增加了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
(3)为民办事,增强节目的服务功能
与传统新闻相比,电视民生新闻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资源。当媒体关注市民生活的同时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的时候,市民对媒体的信任度就会增加,这种信赖成为电视民生新闻生存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为民生新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诸如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建设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平、教育学习不轻松、环境保护不到位、就业形势严峻等等,这都是广大市民生活中或多或少遇到的困顿与难处,针对弱势群体面对的这些难题,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都逐渐树立服务意识,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对一些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不公正现象尽量作追踪报道,监督问题的解决。
《每日新闻》栏目中设有一个专门的 “为您办事”版块,该版块的主持人被誉为“小侠女”,专门为百姓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在观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此外,其他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也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帮忙”版块,如《生活帮》节目中,主持人被称为“帮主”,记者被称为“帮办”,栏目的宗旨也强调一个“帮”字。每天的节目中,观众可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以短信的方式发给节目组,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主持人会为大家解答这些疑难问题,同时这一栏目也设有一个类似于《每日新闻》中 “为您办事”的版块――“小鹿帮忙”,专门为群众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媒介生态学把媒介看是活的生物,生存在适合其生存、发展、繁衍的生态环境之中,在媒介生态理论中核心的思想是生态位。用生态学中生态位的观点看,任何一种媒体都必然有其特殊的时间与空间上的生态位,亦有其特殊的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和条件,以及它在这一状态下的特有行为和作用。
虽然电视民生新闻相对于其他民生新闻来说,占据了独特的生态位,但是,电视民生新闻本身之间抢夺同一生态位的竞争异常激烈,各省台、市台陆续开办民生新闻节目,导致民生新闻节目过多过滥,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问题。
(1)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
跟风一直都是中国电视行业挥之不去的阴影,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目前也是这样一种状况。由于电视民生新闻相对其他新闻类节目的高收视率,各个电视台及频道纷纷开办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省台、市台互相竞争,市台内部也在竞争,新闻素材雷同,版本却多样,对观众造成误导。同质化意味着多样性的丧失,传播环境失去了传播品种的多样性,传播生态将遭到严重破坏,进而导致传播市场结构性失衡。作为省级电视台的两个频道,齐鲁频道和公共频道有着相似的覆盖区域和受众群,以及近似的新闻来源,栏目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栏目版块类似、栏目性质相近、风格雷同等问题比较突出。加之两个频道的新闻时段重叠,频道间竞争激烈。
(2)内容肤浅,市井新闻充斥其中
新闻是“为读者、听众和观众提供关于重要事件的知识和理解,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力,还有助于增加他们的判断和行动能力③。而现实的电视民生新闻却时常背离了这一本质。通过观看节目,笔者发现,山东电视台的各个民生新闻节目中充斥着大量并不具备新闻价值的市井小事、奇闻怪事,大量十分琐碎且日复一日存在的如邻里争吵、街头打架、家庭纠纷、夫妻矛盾、被盗被骗等所谓的“市民喜欢的新闻”。相似的内容如果每天都在屏幕上出现,会使观众感到节目缺乏新意。而且,这种报道只是对小事情进行简单重复的报道,而较少去思考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3)越俎代庖,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
电视民生新闻表现出来的太过浓厚的百姓代言人意识背离了、超出了它应有的地位与职责,对公众社会意识的形成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媒体的职责是反映问题,而不是代替相关部门解决问题。现实中一些民生新闻媒体和记者总是以“青天”自居,自诩为“正义的化身”、“无冕之王”,以强势者的身份来为百姓“讨公道”、“讨说法”。《每日新闻》中的“为您服务”版块就经常出现一些记者为百姓讨说法,百姓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找记者帮忙的情况。《生活帮》栏目更是如此,由于栏目重在“帮忙”,许多观众有一点问题,不是去找相关部门解决问题,而是找记者。小区的路不好走、等公交车困难这样的事都找记者帮忙。久而久之,会给百姓造成了一种错觉,找媒体比找相关部门更能解决问题,甚至有些市民在给节目打电话请求帮忙解决某一问题的时候,就直截了当地说,媒体比我们老百姓说话更有力、更有用。这不应是新闻传播所追求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②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新闻大学》,2001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