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评分标准细则范文

时间:2023-03-13 11:06: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四级评分标准细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一、本《标准》所称大厦,是指按城市统一规划建设、基础设施设备齐全、建筑面积在4万平方米以上、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入住率达60%以上的高层住宅小区、住宅组团;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使用率达80%以上的办公楼、写字楼或其它经营性大厦或大厦组团等。

本《标准》所称大厦管理,是指对大厦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整治。

二、本《标准》适用于评选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大厦。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大厦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本《标准》制定。

三、本《标准》总分值为100分,按各条款分解。考评中,对不符合《标准》条款要求的部门,按评分细则扣除相应分值。

四、各地向部申报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大厦前,由大厦管理单位认真填写《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大厦申报表》,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签署预评预验意见并加盖公章,于每年7月30日前申报到建设部房地产业司。

篇2

台湾;作文教学;自我体验;积累

近年来,台湾地区作文教学呈现出由划一化趋向弹性化,从泛政治化趋向民族化本土化,由文雅化趋向休闲化,由注重模仿趋向注重创造的特征。同时教材注重符合学生心智发展,密切配合其社会环境和生活经验。段心仪老师的《102作文轻松学》作文指导课,体现出台湾作文教学所呈现的这种状态。

[课堂速描]段心仪老师的这节课,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如何根据台湾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分六级)将考场作文升格。课分两个进程,第一进程,段老师给学生展示了台湾中考作文的评分的四面向和四级分(中卷)的评分细则。评分的四面向即是四个评量项目:字形格式、遣词造句、结构组织、立意选材。四级(中卷)的评分细则:1.立意取材,能依据题目及主旨选取材料,尚能阐述说明主旨。2.结构组织,文章结构大致完整,但偶有不连贯、转折不清之处。3.能正确使用语词,文意表达尚称清楚,但有时会出现冗词赘句,句型较无变化。4.错别字、格式及标点符号:有一些错别字及格式、标点符号运用上之错误,但不至于造成理解上太大困难。第二进程,段老师首先通过《那一刻,真美》这篇作文的升格,从“用词精确”、“能进一步阐述说明,以凸显文章之主旨”两个方面比较了五级分和六级分的要求重点不同。然后教给学生作文中创造亮点的方法(1.字词句精准优美;2.描摹细节;3.强化对比;4.适当例证;5.想象丰富),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作文指导的实效与高效。

[视点透析]段老师这节课给听课的老师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高效。

1.目标明确。这节作文课目标明确,那就是根据评分标准使自己的作文升格。如何升格呢?初中学生一般只知道优秀作文好,至于好在哪里,很少有学生能说得清楚,更谈不上使作文升格了。段老师这节课就是让学生明白作文的升格就是在于“用词精确”“凸显主旨”和“创造亮点”。在这节课中,如果学生实实在在学到其中的一种方法,就可谓受益匪浅了。试想,一节课能让学生弄懂一个问题,那么初中三年,学生将学会多少东西啊。到初中毕业,想写不好作文都难。

2.过程简洁。段老师这节课按“熟悉标准— 对比升格—方法应用—形成能力”四个版块展开教学:先让学生熟悉中考四级分以上的评分标准;然后通过具体习作对比五级分和六级分的重点不同;最后教给学生作文升格的方法。整节课紧紧抓住“升格 ”这一重点学习和运用。从教学进程上看,通过具体习作“对比五级分和六级分的重点不同”这个环节几乎占整堂课的大半时间。这一教学环节,遵循认识规律,从感性到理性,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条理明晰,指向明确,有效、高效是可想而知的!这种“目标明确、简化程序、细化过程”的教学处理,不失为作文指导的好办法。

3.方法实用。有人说,天才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方法无疑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方法,也就在学习中掌握了主动权。段老师这堂课没有新颖的教法,没有精美的课件,也没有翻新的花样,只是运用了平实的比较法。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认识世界上的一切的。”段老师就是这样在对比感知中,让学生逐渐地领悟用细节描写来“凸显主旨”的魅力,达成教学目标的。比较法使学生辨明是非、清楚优劣、增强分析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 牢靠。

一、反思我们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写作内容泛化、情感虚化、形式僵化、语言刻板化等弊端,教学中呈现出“少!慢!差!费!”的局面。

1.就课程而言。真正的写作教学课程应该有具体的课程标准、写作目标、教学程序、写作示范、写作训练、训练检测。从课程设置来看,长期以来一直是阅读本位,写作则成了附庸。现行教材作文训练明显编排不足。1.按单元编排,突出阅读对写作的指导作用,但线条粗,自由度大。2.缺乏完善的训练体系,重点不突出。3.作文评价上存在主观性强,随意性大等误区。

2.就学生而言。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文化的陌生,缺少传统的传承;学业的超负,缺少生活的积累;感情的矫作,缺少悲悯情怀;滋养的缺位,缺少文化的底蕴;语言的苍白,缺少文学的素养。具体表现为:(1)在语言方面,语言跟不上内容表达的需要,语言不过关,缺少朝气和活力。错别字、病句较多;词汇贫乏,词语乱用,甚至生造词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书写不符合要求;书写不工整。(2)在内容方面,内容空洞,缺少灵气,编说假话,情感消极。这样的作文在学生中占绝大多数。

3.就教师而言。教师对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缺乏理性的、系统的指导。重感觉,轻课标;重技法,轻感悟;重数量,轻思维;重主导,轻主体;重功利,轻积累,重模仿,轻独创。具体表现为:(1)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作文,造成学生谈作文而“色变”;(2)评价标准迷失,导致学生作文“八股化”,挫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3)本末导致,重“怎么写”,忽视了“写什么”,导致以讲,技巧凌驾于思想之上。(4)认识误区,把写作视为知识系统,以为作文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二、借鉴台湾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

1.聚焦“情境”:关照学生的自我体验。段老师的课堂呈现出来的是:平等、自主、开放和温暖。让学生在教师温情的行为中张扬情趣。教师真正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教师营造让学生感到温暖的课堂气氛,于是学生放松了,课堂也就活跃了。不仅要关照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要关照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情境往往最易让一个人获得某些深刻的体验,情境也可以带来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弥补学生生活的单纯单调。而情境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正是学生作文所必需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要努力构建情境的平台,关照学生的情感体验,体验越多越深,作文也就越真切越有感染力。

篇3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2012年6月六级作文真题。

Directions: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entitled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Your essay should start with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icture.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50 words but no more than 200 words.

命题特点

本次六级写作题目的命题形式具有以下两个特点:①题目延续了2011年12月六级写作全英文的命题形式,即全部使用英文来表达写作要求;②题目中出现了图画,要求考生对图画进行简要描述。这种命题形式一方面体现了六级与四级写作在难度上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命题形式的创新和发展,它改变了“英文指令(Directions)+汉语提纲”的传统命题方式。

本次六级写作的命题形式与考研英语(一)的大作文相似,但又有所不同,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考研大作文往往不会给出文章标题,也不要求考生自拟标题;六级写作则给出文章标题,这显然降低了考试的难度,因为考生在标题的指引下更容易把握图画的含义;②考研大作文图画的文字一般为汉语,而本次六级写作图画中的对话则为英文。因此,虽然本次六级写作题目与2009年考研英语大作文话题接近,但考生不能完全照搬2009年考研大作文的写法,毕竟其评分要点不同。

命题趋势预测

近两次六级写作的命题明显有“反押题”的趋势。2011年12月的六级写作题目以全英文形式考查了引语评论式作文,2012年6月的六级写作题目又以全英文形式考查了图画评论式作文。这两次写作题目的要求都让部分考生感觉“不适应”“吃不消”或“茫然”。但这些命题形式都是考试大纲中所允许的,因此建议考生做到全面复习。笔者认为,全英文的命题方式将会在今后的六级写作中延续下来。在话题方面,再考与“成功或人生哲理”有关的话题(如2011年12月六级写作)的可能性不大,以后的六级写作可能更倾向于考查贴近实际生活的话题(如2012年6月六级写作的“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希望考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

审题三要素

针对具有上文所述特点的六级写作题目,考生审题时应该关注三个要素:①体裁(essay)和英文标题(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②写作要求(start with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icture);③字数限制(150~200 words)。审题时,忽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失分。在本次作文评卷中笔者发现,考生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对第二个要素的把握不当,在下文中我们将一一分析。

得分要点详解和审题失误枚举

根据官方提供的写作评分原则及标准,六级写作采用总体评分法(Global Scoring),即阅卷人就总的印象给出奖励分(Reward Scores),而不是按语言点错误数目给分。作文满分为15分,分为五个分数档次(2、5、8、11、14分),之后转化为710分制标准分。其中14分作文的评分标准为“切题;表达思想清楚;文字通顺,连贯,基本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根据以上要求,六级写作的得分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①内容切题;②表达思想清楚;③语言质量。此外,从阅卷者的角度看,赏心悦目的工整书写有助于提升作文在考官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得分。针对本次六级写作,官方给出的评分细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考生写作时应紧扣写作要求提到的“start with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icture”。如果考生没有对图画内容进行简要描述,作文扣2分。很多考生审题时不够仔细,首段没有对图画内容进行描述,造成失分。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5-0119-05

口译测试与评估是口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评估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以及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然而有学者通过多种途径调查发现,我国部分高校口译测试工作存在测试内容不科学、测试方法偏简单、测试手段较落后、评分标准偏主观等问题。[1]根据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基于本科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测评样本,尝试探讨本科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测试的目标定位、形式方式、题型内容和评估标准,进而构建出规范化测评体系,并以此反拨口译教学。

一、测试的目标定位

课程测试的具体定位应该取决于课程的教学目标,口译测试也是如此。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年修订)(以下简称《大纲》)的课程描述中就明确提出了本科英语口译课程的教学目标:“口译课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英语基本技能课程。通过讲授口译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训练口译的基本技巧,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技能,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公众演讲技能,以求学生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对译。”另外《大纲》规定:英语六级水平的学生应能担任外宾日常生活的口译,英语八级的学生应能担任一般外事活动的口译。根据《大纲》要求,本科英语口译课程测试的目标可以简要归纳,见图1: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本科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测试的三大要素是以口译技能为核心建构的,因此在口译测试中必须体现这一点,从而区别于其它以语言能力为中心的测试。

二、测试的形式和方式

通过样本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本科英语口译课程测试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半直接型录音口译考试,即考试在语言实验室内进行,教师播放考试内容的录音材料,学生根据要求将所听内容相应地译成目标语,学生的口译内容则被录制下来,考试结束后教师听学生录音评分。另一种是直接型口译考试,也就是现场口译考试,学生逐个进入考场,面对教师进行口译考试。相比之下,采取前一种方式进行口译考试的居多,主要原因就是半直接型录音口译考试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而且教师可以反复听学生的口译结果,有利于提高评分的准确性。但在这种形式下考试考生可能会互相影响,面对设备口译和面对观众口译的效果不一样,真实性不如现场口译考试,而且无法观察到考生的仪态举止。不过考虑到当前现实条件,对于本科英语口译这种初级考试来说,半直接型录音口译的测试方式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译前准备工作问题,虽然这一点是译员能力的重要质量参数,[2]但对于本科英语口译而言,《大纲》对此没有特别要求,而且鉴于考试内容主要是普通常见话题和日常生活口译,本身就没有太多专业性的背景知识和专业术语,篇幅较短,大多是独立段落,并且和平时训练的主题相关性大,所以没有必要为学生提供口译考试的主题关键词并让他们做译前准备。不过在平时的口译训练中,需要灌输培养学生的译前准备意识和习惯。

三、测试的题型和内容

从测试效度的角度来看,通过样本可以直接观察分析的是口译测试的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和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表面效度指的是从表面来看测试是否达到预先设想的衡量知识或能力的程度。就卷面而言,口译测试样本主要包括两大题型:英译汉段落口译和汉译英段落口译各若干段,虽然很多采用的是半直接型录音考试的形式,缺乏一定的口译现场真实性,但基本具有表面效度。内容效度则是指测试能否充分测出所要测量的技能的程度,也就是测试内容是否充分体现了准备考查的要素和技能。按照上文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目标的要求,本科英语口译课程测试应该参照图1的各项要素进行考查。样本中只有英译汉和汉译英段落口译,即单向演说型段落口译,缺乏双向对话口译或联络口译这种涉及日常交际技能的口译测试。而根据上述《大纲》要求,这一方面能力的考核应该是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测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就认为语言测试应该是多重组合的,[3]所以样本中口译测试的题型和内容都相对单一,存在一定的内容效度问题。另外,段落口译的语篇数量偏少,话语类型比较单一,而且每段长度较短,不足1分钟,有的只有30秒,不太符合口译专家提出的初期训练要求。刘和平提出口译练习的讲话长度一般从意群开始,即一个完整思想的表达,时间掌握在1.5~3分钟,然后适当增加长度,最长不超过5分钟。否则语篇太短容易形成逐句翻译,而逐句翻译又容易造成语言翻译。[4]这样无法考查学生的口译技能,也无法体现口译技能在口译教学中的核心地位。蔡小红也提出原则上语篇长度必须超过人记忆语言的能力,即2分钟以上。[5]综合专家的建议,考虑到是本科阶段的口译初级课程,笔者认为测试语篇长度控制在1.5分钟左右比较适宜,这样既能反映学生的语言水平,也可以通过译文质量初步考查学生的记忆、概括、笔记等基本口译技能。语速方面则可适当降低难度,英译汉语速可参照大学英语四级短文听力理解的语速,约为130~150词/分钟,汉译英语速可相应保持在120~140词/分钟左右。

四、测试的评估标准

样本中口译测试的评估标准非常模糊,有的甚至没有具体描述,只有英译汉和汉译英各部分的分值比例。而且,口译试题的参考译文中有些是笔译的结果,不太符合口译的实践特点。笔译的参考译文往往经过反复推敲,译文比较精彩,相形之下,学生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做出的口译结果就容易显得逊色,这样以笔译译文为参照标准给口译测试结果打分,对评分结果无疑有失公平。另外,评分人基本上由口译教师本人担任,很多是凭总体印象(global impression)打分,成绩评定中主观因素比例很大。当然,口译测试本身就属于主观性测试,灵活性较大,标准不易确定,更不易掌握。于是便出现了评卷信度(scorer reliability)问题。评分标准对于任何一项测试都是至关重要的,口译测试也不例外。为了避免测试中由于人为因素或主观因素可能造成的不公平,必须制订一套具体可行的评分标准,以规范统一考试标准,确保测试的客观、公正、准确。评分标准应根据测试目的、命题原则与命题方法、考试大纲等因素加以确定,必须体现口译的特点,考虑到时间限制等。评分标准如果定得科学合理,不仅可以保证口译测试的信度,体现测试目的,还可以确保正确的导向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分标准定得不当或缺乏统一标准,不仅无信度可言,而且还会对教学质量产生消极的影响。那么,本科英语教学中的高年级口译课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评分标准或采取哪种评分体系呢?

关于口译标准,国内外口译专家有过不少论述。例如口译专家李越然提出口译的标准应该是“准、顺、快”。[6]口译理论研究者鲍刚认为,口译标准可以概括为“全面、准确、通畅”。[7]巴黎释意学派认为,口译是一种解释性翻译,它的唯一宗旨是“达意”,因此相对应的翻译质量评估应该以“释意准确”为标准。[8]这些标准虽然符合口译的特点,但比较宽泛,难以把握。口译测试评估中总体的专业判断虽然必要,但系统的测试设计和评估方式、标准化的测试参数或测试方法的多维化以及更加透明的评估标准与程序,仍是保证测试效度和信度最大化的有力措施。[9]一些学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评估程序、参数和标准。

Bühler研究了用户对口译质量的期望值,16个口译质量评估标准中包括与原语信息的一致性、话语的逻辑连贯性、语法的正确性、传译的完整性、流畅性、地道的口音和悦耳的声音等等。[10]Mackintosh提出的语义评分系统(semantic scoring system)采用错误计分制(error coding system),但由于不能评价声音音调、停顿的恰当与否等传译特点而无法总体衡量口译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1]Gile则认为没有绝对的质量标准,因为口译活动牵涉到许多因素和方面,而这些因素和方面都可能对口译活动,包括口译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2]后来Gile进一步提出区分口译训练评估与口译实践评估,前者要以过程评估为主,后者则应以结果评估为主。[13]Moser-Merser提出了三种口译评估模式:评估(evaluation)、测量(measurement)和判断(assessment),并指出口译质量评估的理由和目的不尽相同,因此所采取的评估方法也应该有差别,而以口译教学为目的、对学员水平进行评定时,则应采用判断模式。[14]Marquant根据口译教学与职业口译中评估重点的差异,提出了综合性口译质量动态评估模式,囊括了表现和能力两个方面。[15]另外几位学者,如Longley,Dubrovsky & Weller和Roberts,则不赞成设计过于细化的评分系统,认为经验丰富的译员做出的整体专业判断更值得肯定。[16]综合各家之言,好的口译一般都要求做到准确达意、意思完整、通俗易懂、地道自然、发音清晰、节奏流畅、反应灵敏,关键在于如何实施评测标准。笔者认为,为了提高大学英语口译测试这种分散阅卷、主观性较强的测试的评卷信度,体现公平和规范,应该采取以量化评分体系(detailed scoring system)为主、总体判断(holistic approach)协调互补的模式,总体判断可以为量化评分体系提供弹性调节的空间,保障了整个模式动静结合,既客观又灵活。

关于量化评估标准的论述也为数不少。在“全面、准确、通畅”的口译质量评估标准基础上鲍刚制定了便于量化操作的评估参值表,考核要素包括:内容、隐含意义、数字、专有名词与头衔、译语表达和沟通效果,每个考核要素又相应细分为几个等级。[7]刘和平提出的口译测试评估表采取三种测试方式:中译外、外译中、视译。并按百分制计算,将测试考查的方面分为四项:反应速度(15%)、理解(35%)、表达(35%)和心理素质(15%)。[4]杨承淑把口译专业考试评分表的评分标准划分为:忠实(50%)、表达(30%)、语言(20%)、时间控制(±2%)。[17]厦门大学提出的口译评分标准为:信息转换或完整性(30%)、准确程度(30%)、语言表达(10%)、流利程度或速度(10%)、清晰程度(10%)、应变能力(10%);对外经贸大学的考核标准为:准确性(60%)、流利程度(30%)、总印象(包括语音、语调、声音大小、仪表仪态)(l0%)。[18]此外,英国纽斯卡尔大学的标准为:忠实与完整占80%、表达占20%;美国蒙特雷学院口译专业考试采用的评分表列有三项评分标准:意义与清晰度、风格、表达,每个标准都以4种等级评定,并有详细的评分说明。[19]

从上文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口译评估研究大多是针对职业口译或者口译专业的口译教学,评估方法与手段正在形成体系,趋向于多模化、动态化和量细化。而对于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评估的研究却较少。不过本科英语口译教学评估可以借鉴口译专业教学评估的方法与手段,只是两者培养层次、目标定位不同,因而测试命题的深广度和评估标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参照上述各种评分体系,结合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目标定位、师生情况以及实际可操作性,笔者尝试设计出一份适合本科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成绩测试的测评表,仅供参考,具体见表1。

根据表1各测评项目的分值比例,可将计算口译质量分数的表格其转化为公式,[20]如下:Sq=■CiSi=C1S1+C2S2+C3S3+…+CnSn公式中Sq代表口译质量总分的加权平均值;Ci代表重要性系数;Si代表在某一个因素方面的分数;i代表个别因素的项号;n代表要考虑的因素个数,n9。

另外,在表1的基础上,测评前必须对口译测试的语篇原稿标注评分单位信息点及其分值,以便“信息忠实度”一栏打分。“信息忠实度”可以重点反映学生的记忆、笔记和概括能力,此处可以参照英语专业八级的口译评分细则,[21]但信息点的分值不能按字数平均分配,关键信息点的分值要相应提高比重。其实关于口译信息单位或“意义单位”的确定,鲍刚曾有过这样的论述:“它们实际上表现为语篇层次上一些所谓的‘要点’并有着交际意义上的即席性‘约定俗成’的特征。译员所要传达的,都不过是这些‘要点’而已。这些要点在构建语篇的语义结构时起到的是决定性的作用,是语篇的‘主干’,而另外一些信息则是‘枝叶’”。他同时也指出,这些评分单位“无法使用机械式的精确计算方法”来测定,但可以通过“使用集合专家群体(奇数,3个以上)意见+统计学处理方法,先予以‘定性’测定,然后再做出一定的数学分析”。他提出的具体实施方法是:“先请若干专家在某话语语篇找出主观判定的信息要点X若干,并通过抽掉X以观察是否引起理解缺失或困难的初步方法予以一次确认,同时给X以1~10个分值,要求专家对X的重要程度打分,再统计结果,通过取中值、平均值等方法予以二次确认。”这样计算得出的要点分值就会更加科学可信。[7]不过这种计算方式比较费时费力,一般适用于大型口译资格水平考试,而对于大学本科口译成绩测试是否具备可行性,要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而定。

口译测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口译教学基础工作,不仅对于规范口译测试、提高口译测试质量具有意义,而且对于提高口译教学质量也会起到良好的反拨作用。本研究是针对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成绩测评进行的一个尝试性规范化体系设计,分别论述了测试的目标定位、形式方式、题型内容和评估标准,并重点讨论了测评标准问题。由于条件有限,没有展开大规模的取样分析,在这方面提供更多的数据来补充论证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另外,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测试的规范化设计也有待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反馈,并不断修正完善。

参考文献:

[1]冯建中.论口译测试的规范化[J].外语研究,2005,(1).

[2]黄敏.谈口译资格认证考试的规范化设计[J].中国翻译,2007,(5).

[3]Bachman,L.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4]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5]蔡小红.口译评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6]李越然.论口译的社会功能――口译理论基础初探[J].中国翻译,1999,(3).

[7]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8]Seleskovitch,D.& Lederer,M.(孙慧双译).口笔译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9]Sawyer,D.B.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in Interpretation Education:A Case Study[D].University of Mainz,2001.

[10]Bühler,H.Linguistic(Semantic)and Extra-Linguistic(Pragmatic)Criteria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and Interpreters[J].Multilingua,1986,(5).

[11]Mackintosh,J.Relay Interpretation:An Exploratory Study[D].University of London,1983.

[12]Gile,D.Regads sur la recherche en interprétation deconférence[M].Lille: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Lille,1995.

[13]Gile,D.L'évaluation de la qualité de l'interprétation en cours de formation[J].Meta,2001,(2).

[14]Moser-Mercer,B.Quality in Interpreting:Some Methodological issues(陈穗湘译)[A].口译研究新探,(C),香港:香港开益出版社,1996.

[15]Marquant,H.Formation à la traduction technique[J].Meta,2005,(1).

[16]Franz,P.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7]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18]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篇5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中强调指出:广泛开展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活动,使技能竞赛成为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和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重大工作创新。借助职业技能大赛的导向和引领作用,通过实施竞赛型实训教学,实现职业教育“导向就业、对接企业、强化技能、重视综合素质”的发展目标,在实训课程、评价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开发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开发“竞赛型”实训课程

由专业带头人牵头,组建包括企业专家、骨干教师和比赛指导教师在内的实训课程开发小组,综合研究本地区企业实践专家讨论提炼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大赛相关项目的知识点、技能点、考核点,合理分解和组合,开发能够按照社会和企业需求、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实际的实训课程。把技能大赛的要求融入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培养目标,使岗位任务教学化的可操作性更强,实训目标更科学、精准,这种培养目标是实现与企业、行业要求无缝对接的重要保障,更是培养受企业欢迎的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建立“竞赛型”评价机制

重视加强技能大赛制度和精神的宣传,逐步建立和完善“竞赛型”评价机制,完善实训教学评价指标,改进实训课程考核方式,以赛促学,以赛代考,营造比、帮、赶、超,人人争先的实训学习环境。“竞赛型”评价机制将学生实训成绩分为四级评价,依据四级评价结果来综合评定。

四级评价依次为以下方面。

一级评价

通过实训项目教学竞赛评定。竞赛的形式根据不同的实训项目分别采取班级内分组竞赛、个人竞赛的办法;竞赛的目标是重点考查学生对实训课程阶段培养目标的达标情况;竞赛的评价由任课教师、小组成员和竞赛优胜选手共同担任。优胜选手参与评价,协助老师做技术指导,不仅营造班级内“崇尚技能”的氛围,还积累了其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使专业能力提高更快。

同时,对实训项目的评价制定评分细则,借鉴国赛的评分标准指标,既注重过程考核,又注重结果考核。评分细则的制定一方面完善了实训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考核对技术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的基本理论,更加强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基本要求融入考核标准,体现了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要求;另一方面也使教师的“实训教学竞赛”更具操作性。

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培养学生重视精度、质量、安全、责任、团队、环保、创新等工程意识,实现职业资格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完全融合。通过这种学习和体验,学生就业后很快就能适应企业岗位生产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顶岗生产。

二级评价

通过开展校级专业技能竞赛评定。职业学校通过举办校级专业技能竞赛,一方面是弘扬“竞赛文化”、“工匠精神”,营造“崇尚技能”人才成长氛围,提升全校师生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也为一年一度的省(市)级竞赛选拔苗子。在竞赛形式与评价的主体上,校级竞赛与实训教学中进行的竞赛几乎相同,但竞赛的目标则是重点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本职岗位应具有的职业素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更强调应用性和综合性。校级竞赛成绩累入实训成绩。

三级评价

通过组织省市竞赛选手选拔赛评定。按照两倍于省(市)级竞赛的参赛名额组建赛前集训队,队员包括校级技能竞赛中选拔的优秀选手和实训项目教学竞赛中涌现出的低年级后备选手,后备选手作为参赛选手的助手,观摩和协助参赛选手的训练,熟悉大赛要求,感受大赛氛围,形成选手培养梯队。利用赛前课余时间,组织集训队成员进行一定强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并定期开展选拔赛逐步缩小集训队规模。选拔赛成绩累入实训成绩。

四级评价

通过学生参加省市及以上级别职业技能大赛的成绩评定。

通过实施四级竞赛评价机制,形成了普遍性、经常性的技能比武氛围和良好的培养选拔制度,实现了技能竞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的转变。

三、实施“备赛式”教学模式

职业技能大赛来源于生产实际,重在实践技能精益求精。因此,引入竞赛理念的学校实训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师讲、学生做,变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钻研、切磋技艺、专家能手讲座指导的“备赛式”教学法;工作任务的完成以学生实践为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备赛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

四、打造“竞赛型”师资队伍

职业学校要注重大赛对教师成长的影响,把教师接受大赛的锤炼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之一,制定相关制度,将教师参加大赛的成绩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并以此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为教师参与技能大赛创造良好的环境:如给予经费保障,支持各专业参加各级技能竞赛;统筹协调有带赛经验的老教师组成团队,协助和指导年轻教师开展大赛辅导工作,帮助青年教师迅速融入专业氛围,成长为优秀教练;积极承办省(市)技能大赛,使教师从组织者的角度透视大赛,深层次挖掘大赛成果,丰富经验等。

五、开发“竞赛型”教学资源

职业学校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分为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模块,其中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模块的课题开发,按照基本技能与核心技能统一,规范性要求与解决问题能力要求统一的原则,在课题任务中完善适宜的关键技能,增加相应的操作规范、工艺要求,优化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课题内容;综合技能模块的课题开发,则鉴于技能大赛赛项的设置、赛事的技术规范要求是立足生产中的真实工作情境、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而设计的,课题优先选择综合实践性强、与学校实训设备配套的竞赛题目整理而成。

职业技能大赛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助力,搞好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部分。实施“竞赛型”实训教学,是将职业技能大赛的理念和作用贯穿于职业教育的日常教学活动,有效推动全体师生技能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改革,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搭建更具体有效的平台,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中国教育新闻网,2010年6月20日。

篇6

《学位条例》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是高校学士学位授予的宏观框架,是一种原则性、宏观性的规定,但其不够具体、可操作性差。各高校在这个“大厦”标准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房屋内部装修”,制定了自己的标准。但因各个学校办学层次、学校类型、学校特色等方面的差异,标准不尽统一。

国家宏观框架提出了优秀授予的标准,而各高校因考虑到就业、声誉等因素,把授予标准变成了合格授予。中国计量学院2014届毕业率为92.95%、学位率为92.02%,材料化学、应用物理学、药学三个专业的毕业率、学位率均高达100%。

1.2 学术性标准和非学术性标准兼容并包

学术性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学分绩点标准、英语计算机成绩标准等。目前,116所211高校、39所985高校中,我们抽取了49所211高校,22所985高校有关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为研究样本。我们研究发现,学术性标准中,东北三省和云南、四川、广西三省该种高校对获得学位应满足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学校规定的大学英语四级分数线的比例分别是20%、25%。

非学术标准主要包括:遵纪守法、道德品行、文艺汇演、竞赛获奖等。学位作为一种法定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得滥用这种权利以损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其基本内涵有:①不得损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②获得学位的行为要合乎道德。

1.3 授予性标准和不予授予标准相辅相成

授予性标准包括:学生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完成培养计划各项要求,达到学分绩点要求,具备相当的专业技术理论和能力。

不授予标准包括:学生在校期间有违法、违纪和不道德的行为。我们研究发现该标准主要有:①在校期间受到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的;②平均学分绩点未达到2.0;③结(肄)业者或不具备毕业资格者;④反对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德或政治立场有严重问题;⑤在校期间被行政拘留或构成刑事犯罪的;⑥未取得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或补考、重修课程超过规定门次的;⑦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考试未通过的;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为不应授予的。

由此可见,多种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在“211”、“985”高校和其他普通高校中普遍存在,授予标准已然由优秀授予,变成了合格授予。

2 高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存在的问题

2.1 授予标准悬殊,缺乏灵活性

学位授予标准悬殊,它同:①在校期间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及补考或重修课程数相挂钩;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相挂钩;③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水平相挂钩;④在校期间所受的处分相挂钩。综合来看,这些标准可以表述为“只要不怎样,就可授予学士学位”,而非有怎样的资格才可授予。这使得各高校在制定细则时,标准偏差甚大,授予率和授予质量悬殊较大。

2.2 学位授予质量,屈从就业风向

学位授予应贯彻“顺水行舟”,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达到授予条件,且无不予授予情形,方可获得学士学位。然而,现实中许多高校则有例外地贯彻“逆流而上”。毕业季,某些不具备授予学位条件的学生,如学分绩点不足2.0,因找到了较好的工作或者考上研究生,就业考核、学生前途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在重(补)修课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教师的评分标准被无形放低。这种“倒逼”的状况,严重影响学位授予的质量。

2.3 学位授予率高低,过度被攀比

高校主要使命是育人育才。在当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真正意义上的象牙塔并不存在,社会对一纸文凭的关注,学校对教育水平排名的热衷,本科教育质量的好坏同学位授予率高低直接挂钩,无形之中把学校声誉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很多高校担心学位授予率低,会被认为教育质量低。

2.4 学术品德好坏,鲜少被关注

大学教育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兼顾德育与智育,不可使两者偏废而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2011年11月,教育部出台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规定:“学位申请人员的学位论文出现购买、由他人、剽窃或者伪造数据等作假情形的,学位授予单位可以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但是在我们研究的样本中,没有一个学校在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中对学生的学术品德好坏有明确的规定。

学士学位授予标准还存在“是否补授学位”“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是否纳入标准”等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学士学位授予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弊端,亟需寻找途径加以解决。

3 完善高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建议

针对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

3.1 尽快出台《学位法》,明确学位授予标准和条件

现行《学位条例》及《实施办法》分别出台于1980、1981年,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渐建立及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进程,相隔35年的授予标准显然与当前形势不适。国家应尽快出台《学位法》,通过具体条文,明确学士学位获得者应有的能力和特点,体现本科生的学术水平,以此来改变当下标准的模糊和不统一。

3.2 注重教学相长,授予标准应强化学生专业能力

教学,一方为教,一方为学。教不好,师之过。学不好,生之责。大多数高校“重科研,轻教学”,评职、加薪……样样以科研为必要条件,而教学方面则相形见绌。正如《弟子规》所言:“求为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通过科研提升学校层次,轻视教学,反倒是有些“误根本为枝末”的意思。

研究样本中,100%高校均有平均学分绩点的要求,但多数为2.0,在直辖市、东北、西南和中东部地区样本高校中只有五分之一的对学位课程成绩有75分的要求。这种要求过于宽松,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可借鉴同济大学、宁波大学相关规定提高平均学分绩点或学位课程成绩。

3.3 有的放矢,加强新生入学学位授予标准和条件的宣贯教育

学位授予标准存在屈从就业和互相攀比情形,多数情况下,是在标准宣贯和执行中存在问题。建议在新生入学时就明确宣贯获得学位必须达到或具有的基本标准,在进行毕业审核时,必须严格执行入校时告知学生的条款,不能因考研、工作、授予率而随意更改授予标准、违反授予程序。

篇7

专利资助是政府运用公共财政资源鼓励自主创新和促进专利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市相继出台了专利资助政策,这些政策对鼓励发明创造和专利申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还存在政策导向不明确、专利申请质量不高、政策监督不力等问题。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1月专门颁发了《关于专利申请资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知发管字[2008]11号文件),要求各地按照指导意见精神,适时制定或修订当地的专利申请资助政策.

开展科学的政策评估是专利资助政策制定、继续或调整的前提和依据,但是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还很少见①。只有姜胜建简要分析了我国专利资助机制的不足及改进的建议[1];管煜武从专利价值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市专利资助政策实施的效应[2],这些文献并没有设计系统的政策评估指标体系,也没有涉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重要环节的评估;其他文献主要是介绍各地出台的专利资助政策的内容,或者对专利价值的评估(例如:万小丽、朱雪忠对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3]),并不涉及政策评估的问题.

即使是知识产权政策评估这一更宽泛的领域,国内的研究也还刚刚起步,现有文献大多是对知识产权政策的介绍和述评[4][5],或者对知识产权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例如:黎运智、孟奇勋介绍了韩国知识产权政策运行的绩效[6],齐欣、张继东评价了政府支持企业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政策的效果[7]等,这些研究只针对知识产权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评估面过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规范的政策评估。从实践操作来看,政府相关部门主要是统计每年用于专利资助的金额、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的变化,缺乏对资助政策制定、实施及其效果等政策全过程的系统思考。可见,必须从知识产权政策与公共政策评估交叉的理论视角,尽快构建专利资助政策评估的理论体系并积极开展评估实践活动,这对规范各地政府资助申请知识产权工作、充分发挥专利资助政策的作用、提高公共财政资源配置的效率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设计了专利资助政策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并且以上海这一全国较出台专利资助政策的城市为例,分析十年来上海市专利资助政策的变迁,通过现场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对上海市实施专利资助政策十年来的绩效展开全面评估,分析该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建议.

1 专利资助政策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的设计

1.1 专利资助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指标的设计:(1)系统性原则。专利资助政策目标及效果的多重性决定了评估指标应当是多层次的体系,能够衡量该政策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综合绩效,将描述政策结果的常规静态指标和反映政策制定及实施的动态过程指标相结合。(2)实用性原则。应充分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可度量性,协调各种数据源,做到“来源可靠、度量一致”,避免评估主体实施评估时的主观随意性。此外合理控制指标体系的规模,兼顾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3)兼容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具有适当的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不同层级或地域的政府部门、不同的评估要求和评估阶段灵活地增加或删减指标.

为确保质量,设计专门的流程来建立指标体系(见图1)。首先界定专利资助政策评估的目标:对专利资助政策的制定、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估,为专利资助政策的去向(继续、调整、终结)、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随后,在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依据知识产权理论(尤其是专利制度)、政策过程及政策评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多种理论,深入分析专利资助政策过程、政策绩效的形成机理和绩效特征,并据此建立指标体系。设计时主要借鉴三类逻辑框架:(1)“4E”评估框架[8],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2)“输入-转换-输出”的系统论逻辑框架;(3)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结果及其影响的政策过程框架[9]。这三类框架渗透于各个评估指标中.

图1 专利资助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流程与方法

依据指标设计原则和逻辑框架,构建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及初步的二级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进行修正,再逐层细化到三级和四级指标。随后,将初步建立的指标体系制成专家咨询表和访谈提纲,采用邮寄信件、电子邮件、现场访谈等方式,邀请来自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相关专家进行筛选①,删除隶属度低于0.4的指标,并综合专家意见进行指标调整,最终确定评估指标体系。此外,为每个四级指标建立指标操作系统,阐明指标的含义、权重、评估主体、评估方法及评分标准等,以便于实际操作.

1.2 专利资助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依据上述设计流程,最终建立“五层叠加、逐层收敛”的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其结构如下:第一层为总目标层,描述专利资助政策的综合绩效水平.

第二层为一级指标层,反映专利资助政策绩效的外显特征,包括专利资助政策的制定(A1)、专利资助政策的实施(A2)、专利资助政策实施的效果(A3)三个指标。第三层至第五层分别为二至四级指标层,将一级指标逐层细化为可测的指标,以反映政策制定、实施及效果的状况。整个指标体系共设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13个,四级指标39个。从指标类型看,成本指标与业绩指标相结合、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

专利资助政策制定(A1)指标评估专利资助政策程序(B1)和政策方案(B2)两个方面。政策程序主要考察制定该政策的依据(C1,理论依据、政策问题严重程度、制定该政策的必要性等)、政策方案的拟制及论证情况(C2,调研及论证的充分性、参与制定人员的代表性、政策合法性等);政策方案主要考察政策目标的合理性(C3,目标的明确性、具体性、可行性、一致性等)、政策方案的具体内容(C4,方案的完备性、易理解性、公平性、政策手段的有效性等).

专利资助政策实施(A2)指标评估专利资助政策的实施机制(B3)、政策实施成本及效率(B4)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考察专利资助政策的传达(C5)和政策落实的情况(C6,政策配套程度、信息系统建设、政策手段、政策主客体的素质、政策稳定性等);后者主要考察政策监督与反馈(C7,政策监督机构、政策主体反应能力和纠错能力等)、政策资源投入(C8)(尤其是人力、财力投入)、资源利用效率(C9)等情况.

专利资助政策效果(A3)指标主要评估专利资助政策的直接效果(B5)和政策附带效果及效应(B6).

前者主要考察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C10,如专利申请及授权量的变化等)、政策问题的解决程度(C11);后者主要考察专利资助政策的综合影响(C12,政策对地方综合竞争力、市场竞争机制、公众知识产权意识等多方面的影响)、政策各方的满意度(C13,政策客体、政策实施主体、公众等对政策的满意度).

1.3 专利资助政策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通过层次分析法[10]确定前两级指标的权重。将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O(专利资助政策绩效)和若干准则层(如按指标层次分为A、B层)。采用1~9标度标准,综合考虑来自高校、知识产权局等8名专家的意见,构造O-A判断矩阵和A—B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再进行层次总排序得出前两级指标的权重。(2)通过专家评定法[8]确定三、四级指标的权重。由于指标数量较多,为便于操作采用专家评定法。先拟订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评价表(五等级,A很重要、B比较重要、C一般重要、D不太重要、E完全不需要),再请专家进行选择。将专家分为理论组和实务组两类,理论组包括来自高校和知识产权局的专家共8名,实务组包括来自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负责人10名。将对照结果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取平均值并检查误差,结果显示两组专家评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信性。将全部专家评价累加求平均值,并取整处理,得出三、四级指标的权重(结果见表1).

2 上海市专利资助政策的评估

上海市1999年首次出台专利申请费资助政策,并于2001、2003、2005、2007等年度进行了多次修订①,今年将对政策再次修订。此政策对提高上海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专利资助质量、效率和公平性等方面也引起了一些质疑。作为国内最早出台专利资助政策的城市之一,对上海市十年来实施该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估,可以为政策的再次调整提供依据,也可为其他城市的政策制定或修改提供借鉴.

2.1 上海市专利资助政策评估的方法

评估组站在第三方的中立立场,通过资料和数据查阅、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

调查对象包括三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负责人、知识产权和政策评估方面的专家、政策制定及实施部门的相关人员②。问卷中为各个四级指标制定了详细的五级评分标准③,以方便做答。问卷回收及访谈结束后,对三类对象的调查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证实调查结果可信。对各类信息和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四级指标的评分,经加权汇总后得到总分。随后,在对各指标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查找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2 上海市专利资助政策评估的结论

经过评估,上海市专利资助政策的整体绩效良好,总评分为83.40分,前三级指标的评分见表2.

(1)对“上海市专利资助政策制定”的评价。此项指标的最终评分为80.73分。从政策程序(B1)看,制定该政策的理论依据和调查论证比较充分,程序合法。但是参与政策论证的对象主要是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小企业和专利申请的个体代表参与不足。近年来该政策问题的严重程度有所缓解,1999年政策首次出台时上海的经济发展居全国前列,但在激励知识产权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相对滞后①,近几年上海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稳定在全国第五名左右,政策问题严重度有所下降。此外,有专家指出,该政策与上海市其他系统的创新激励政策有所重叠,而且创新是企业或个体的自主行为,不需要过多地给予专利资助,尤其是专利申请资助费.

从政策方案(B2)来看,该政策目标清晰明确、政策方案比较完备,可行性较强。但是政策目标定位中对专利申请的质量考虑不足,政策方案的易理解性和公平性也有待提高。例如:有70%的调查对象认为该政策在专项资助对象的选择上对科研能力强的企业过分倾斜,造成对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不公平.

(2)对“上海市专利资助政策实施”的评价。此项指标的最终评分为79.40分。从政策实施机制(B3)来看,该政策出台后宣传效果较好,政策目标群体认知度较高;制定了实施细则等配套政策,建立了基本的信息沟通机制,门户网站具备政策查询和表格下载功能,但整体服务功能有待提升;政策主体主要通过受理窗口、电子邮箱、信函、专题会议等方式了解相关的意见或建议,反馈速度较快,但是并未设立单独的监督机构;政策执行主体和客体的素质及表现均属于中上水平;此外,虽然政府能够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但两年一次的修订频率表明政策稳定性较差。从政策实施成本及效率(B4)来看,目前配备的工作人员基本能够满足需要,办理资助事宜的效率较高、态度好;在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方面,该政策实施以来上海市专利申请数量从1999年的4605件大幅增加到2007年的47205件,每项专利申请的资助费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再加上专项资助金额,以及主管机关在政策制定、宣传、实施等环节中支出的实际成本,政策总成本非常高。如此高的资金投入与产出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资金的使用效率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3)对“上海市专利资助政策效果”的评价。此项指标的最终评分为86.45分。从政策直接效果(B5)来看,该政策实施以来,上海市专利申请量由1999年的4605件增长到2008年的52835件,年均增长率高达35.66%,专利授权量由3665件增长到24468件(各年度专利申请及授权的情况见下图),充分体现出该政策在促进专利申请与授权,尤其是职务专利申请方面的促进作用(职务专利年均增长率高达41.56%)。虽然这一结果是多种政策交互作用、政策对象自身努力的结果,但是该政策功不可没。政策实施十年来,已经较好地解决了上海市专利申请及授权量不高的问题。对于长期政策问题解决程度的预期,有75%的调查企业认为该政策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②,但是绝大部分专家认为此政策的作用会逐渐减少,长期实施还可能产生负作用。此外,此政策对中小企业关注度不够,对专利申请质量的把关不足,有可能引发新的政策问题.

从政策附带效果及效应(B6)来看,79%的调查对象认为此政策对提高公众知识产权意识有一定的或积极的影响,且对改善上海投资环境、提高综合实力等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满意度指标看,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该政策的内容基本合理,比较容易理解,但一些地方仍需完善。政策客体对政策执行情况及结果的满意度调查中,选择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及很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22%、56%、22%.

2.3 上海市专利资助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利申请的质量难以保证。目前该政策面临的主要困境就是如何在促进专利申请数量提升的同时保证专利申请的质量。虽然2007年将发明专利的申请资助费由原来的每件2000元调高到3000元,但是单凭此政策仍然无法保证专利申请的质量.

例如:1999-2008年上海市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低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近九个百分点。由于缺乏对质量的把关,有些单位或个体盲目申请,造成质量低下的专利申请较多,资源低效使用和浪费,偏离了真正的政策目标。此外,由于未能兼顾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策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足、每两年就要调整一次政策的局面.

(2)重复资助难以预防。此政策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防止专利的重复申请。据调查,目前重复申请的现象仍然较多,包括一案二申请(将一个专利分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利进行申请)、一案多申请(一个专利项目同时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重复申请等,影响了专利资助资金的有效利用。虽然2007年在政策修订中专门增加了相应的条款,但是该问题仍然无法消除,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专利申请信息难以共享;二是专利申请的保密性和对审核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使得对专利申请难以开展审核.

(3)专项资助设定有失公平。目前上海市的专利资助主要分为普通制的申请费资助、优惠制的专项费资助两种。专项资助的范围包括:自愿申报并经有关政府部门认可的企事业单位;承担国家或本市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企事业单位;有关政府部门组织的重大创新活动的参加单位。这种专项资助上的差别待遇(即对示范企业和重大项目的倾斜)①,反映了上海市政府为提高本市综合竞争力、重点支持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政策导向,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小企业等迫切需要资助的对象,造成对这些客体的不公平待遇。专利资助政策本质上是一种补的、鼓励性的政策,其关注的对象不仅是重点企业,更应关注有创新潜力的中小企业或个体②.

(4)对申请国外发明专利的资助力度不足.

《办法》第五条规定只有在国外或港澳获得授权后的专利才能得到资助,且资助金额有限(上限分别为3万元和1万元)。这一规定主要是考虑到申请国外发明专利的费用高、风险较大,在未获授权前给予过多资助可能造成财力的浪费。实际上,相比数量庞大的专项资助而言,这一资助力度并不算高.

调查结果显示,相当的企业或个体因为难以负荷申请前期的高成本和高风险,放弃了向国外申请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2008年《关于专利申请资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向外国的专利申请应该作为专利资助的重点,因此,上海市可以考虑给予更大力度的资助或奖励③.

(5)专项资助初审的质量有待提高。在2005年修订的政策中就增加了专利申请初审的规定,现行《办法》第九条规定:申请专项资助的由有关政府部门初审后,再报市知识产权局审查办理。这一规定有助于主管部门及时了解本系统的专利申请动态,并减轻市知识产权局的审核压力。但是从初审的实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负责初审的人员大多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难以准确判断申请专利的质量,而且负责初审的部门为了鼓励专利申请,对初审采取宽容的态度,导致初审流于形式,难以起到过滤的作用.

(6)政策的易理解性和便利性不足。现行政策包括《上海市专利资助办法》和《上海市专利资助办法实施细则》①,这两份文件在内容安排上不够合理,初次阅读政策的人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找到目标内容,对于不同的申请对象也难以实现一查即明的效果。而北京市2008年出台的专利资助政策在内容编排上以申请对象为划分依据,在快速查询相关政策内容方面效果良好,一查即明,大大方便了政策对象.

2.4 国内其他城市专利资助政策的经验借鉴

(1)广东省的专利资助政策。广东省在2000年颁布了《广东省发明专利申请费用资助暂行办法》,并于2003年进行了修订。作为国内专利申请数量榜首的广东省,其专利申请资助政策在资助优先权、资助范围、资源分配等方面均有其独特之处:①列入各级政府计划的科技项目申请发明专利的,以及民营科技企业申请发明专利的,均可优先获得资助。②对科研单位、医疗机构和相关企业有关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明专利申请,由省知识产权局给予申请费、实质审查费全额资助和费资助。其他专利申请需先申请本地资助(市级或更低),而且资助范围仅限申请费和实质审查费。③对经济实力发展不等的地方给予不同程度的资助,对经济实力相对越弱的地方给予越大的资助力度,这对于各地区专利申请的平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专利申请资助政策在鼓励科技创新、鼓励医疗专利发明、平衡地区专利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

(2)北京市的专利资助政策。北京市于2007年修订出台了《北京市专利申请资助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对以下项目申请给予优先权:列入本市重点发展计划以及重点发展领域的项目;高新技术、技术改造项目;北京市专利试点单位、示范单位的项目;发明专利。该政策对不同的对象设定了不同的资助力度,重点扶持专利研发条件好的企业。例如:北京市专利示范单位可享受到的每项发明专利最高资助标准为5000元人民币,但非专利示范、试点的单位或个人能够享受到的最高资助标准为申请费950元人民币,实质审查费1200元人民币。在国外专利申请方面,北京市的单项资助力度比上海低(每项最多资助2万元,而上海市为3万元),但是最多可以资助5个国家的部分费用(上海的上限为3个国家)。此外,北京市为向国外申请专利的单位设置了最高资助限额(50万元),但上海市并未设置最高资助限额.

(3)浙江省的专利资助政策。浙江省于2006年修订出台了《浙江省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该办法的鲜明特点是采取补助而非资助的办法来支持专利申请,并且只对发明专利授权予以补助,即只有当企业、团体和个人等在取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或国外发明专利授权后才可以得到相应的资助。此外,该办法对授权后的专利实施过程中会给予补助,以促进专利技术的转移和专利产业化。该政策还规定专利专项资金的来源多样化,用途也并不仅限于专利的补助,还可用于对表现突出的单位或个人的奖励、关系浙江省行业或者产业重大利益的涉外专利诉讼案件协助调查、应诉准备等事项的补助等多个方面.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的政策也较有特色,例如:湖南省每个年度的专利申请资助情况会在省知识产权局网站上予以公示。这一透明、公开资助金额的做法受到资助对象和公众的好评,也便于社会监督;四川省专利资助政策资助的重点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优秀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和重大的涉外专利申请;天津市近年来致力于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创建工程,因此其专利资助政策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重大发明专利申请给予奖励,金额不受最高资助限额限制等等.

2.5 完善上海市专利资助政策的对策建议

(1)完善政策目标,注重参与政策制定主体的多元化。国知发管字[2008]11号文件明确规定了专利申请资助工作的目标为:促进专利申请质量的提升、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促进我国国外知识产权拥有量的提高、促进公众对专利制度的了解和运用。可据此对现有的政策目标进行修订,兼顾专利质量和数量的提升,才有可能真正提高政策的前瞻性和稳定性。目前该政策每两年进行一次修订,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召开联席会议,并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听取专家、企业体表(除大型企业或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外,应包括中小企业的代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社会团体、专利申请个人代表,甚至部分公众代表等不同主体的意见,充分借鉴其他地方相关政策的可取之处,增强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2)按比例资助、以比例差异体现政策倾斜.

国知发管字[2008]11号文件明确指出,专利申请资助工作应遵循“部分资助”的原则,坚持以实际发生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资助,但上海现行的政策对专利申请实行全额资助,因此建议改为按比例资助,并通过比例的差异体现对重点扶持对象的倾斜。①对专利申请中实际发生的费用,采取申请人和政府共同承担的方式。为减少政策的不稳定性,建议短期内政府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申请的资助比例分别为70%、60%、50%,延续一定年限后再调整比例。②对资助对象进行细分,在基本比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对申请专利质量高的重点单位的发明申请专利资助比例可提高到80%;对涉及地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国计民生的专利申请,可采取全额资助的方式等。还可考虑重点资助以下对象:向国外的专利申请(包括香港和澳门);承担国家或本市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或参与本市重大创新活动的企事业等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或上海知识产权局认定的、知识产权示范、试点、专利示范、试点类的部分企事业单位(需根据对这些单位的动态评估决定资助额度);发展势头良好、创新能力较强的部分中小企业;专利质量高但经济上确有困难的个体申请者等.

(3)逐步调整专项资助的内容,重视后期的补助与奖励。专项资助是专利申请实际发生费用之外的补助,不符合“部分资助”的原则,且该政策公平性不足,建议进行如下调整:第一,短期内(如五年)保留专项资助,但必须对资助对象进行细分和动态评估,不应将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培育企业,或有关部门认可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作为认定的条件,而是对这些单位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未来科技创新计划及实力等进行综合评估,培训专项资助初审人员的培训,加强专利资助初审的质量,采取有差别的、动态的资助额度。此外,应逐步将部分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民营企业纳入专项资助的范围。第二,从长期来看逐步取消专项资助项目,将事前的专项资助改为事后的补助或奖励。例如:对取得发明专利的企业,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补贴其实施专利技术和产业化项目;对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科技含量,已实现产业化并取得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尤其是在国外取得发明专利授权、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单位,或者在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适当的奖励等等.

(4)改变资金的发放程序,改进政策文件的表述方式。目前国内专利申请的专利费资助在提交申请阶段即可获得全额资助,容易造成有些企业和个人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行为,而国外专利申请的资助费用要在获得国外专利授权后才可取得。为此,在专利费资助的程序上可以采用分次发放的方法.

例如:对于国内专利申请,在专利申请阶段只发放第一笔资助费(按照一定的比例资助专利申请中实际发生的费用,如给予计划资助总额的50%),待专利申请获得授权之后再发放其余的专利资助费用(不能低于计划资助总额的20%)。此外,政策文件应考虑政策服务对象(申请资助的单位和个人)使用的便捷性,可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按照政策客体进行分类整理,将针对不同对象或类型的政策规定单列出来,通过政府网站等渠道予以公布。使单位和个人、申请国内和国外专利的不同对象,能够根据自己所属的类别,快速查询到相关政策内容.

(5)建立有效的监督与反馈机制。尽快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对政策制定及执行人员的工作绩效、资助资金的发放管理、政策实施情况等进行检查和监督。监督机构的成员构成应多元化,适当引入专家学者、公众代表、企业代表等。应建立对政策客体违反政策行为的惩罚机制。例如:发现重复资助的,在后续申请资助时首先要抵扣掉原先的资助额度.

还可以建立举报奖励政策,对举报重复资助或其他违规行为的单位或个体,一经查实,可以从追回的资助金额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对举报人的奖励。此外,必须增强政府网站的相关服务功能,例如:在网站上除了现有的政策查询、申请表格下载功能外,逐步提供网上申请预约、专利申请资助办理情况查询、在线问题解答、资助资金额度的及时公布等服务功能.

3 结 语

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各自的专利资助政策,但是对这些政策制定及实施的绩效却较少关注,国内也很少有专利资助政策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科学的政策评估是专利资助政策制定、继续、调整或中止的重要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08年专门发文要求规范政府资助申请知识产权工作,以充分发挥专利申请资助政策的作用。本文从知识产权政策与公共政策评估交叉的视角,基于“4E”理论、政策过程等逻辑框架,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和39个四级指标的专利资助政策评估指标体系,采用AHP方法、专家直接评定法等确定指标的权重,并且运用这一指标体系对上海市专利资助政策实施十年来的绩效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评估结果表明,本指标体系可操作性较强,能够较好地应用于专利资助政策评估的实践。当然,由于不同地域、不同层级政府出台专利资助政策的背景、实施环境等存在较大的差异,资助政策的目标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难以设计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专利资助政策评估指标体系。实际运用时,可以此指标体系为基础,根据特定的评估目标、政策环境、资源限制等因素,灵活地选择和增减指标,调整指标的权重,并且选用恰当的评估模型与方法,才能真正科学地评估专利资助政策的绩效.

参考文献

[1] 姜胜建.专利资助机制的分析与思考[J].今日科技,2006,(9):5-7.

[2] 管煜武.基于专利价值的上海专利资助政策效应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8,(7):102-106.

[3] 万小丽,朱雪忠.专利价值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J].科研管理,2008,(2):185-191.

[4] 郭丽峰,高志前.我国鼓励自主专利资助政策措施评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7):31-35.

[5] 彭茂祥.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体系的构建[J].知识产权,2006,(5):15-18.

[6] 黎运智,孟奇勋.经验与启示:韩国专利资助政策的运行绩效[J].中国科技论坛,2008,(8):140-144.

[7] 齐欣,张继东.政府支持企业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政策效果评价[J].现代财经,2008,(2):42-45.

篇8

一、 明确培养目标,调整教学计划,突出技能训练,提高动手能力

我们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建筑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结合实践经验,制订出详细的教学计划,把技能训练摆在重要地位,明确建筑专业毕业生所应达到的技能目标,如技能类型、目的要求等等,从而制订出相应的技能等级考核细则。

我们制订的建筑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学生毕业时必须具备“四会”:会测量、会绘图、会砌砖、会编制预算,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这些技能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为此,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增加了技能训练操作时间。在考核中,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划分出几个等级。例如,在测量考核中,把考核内容分为应知和应会两部分。应知部分考核又分口答和笔试,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应会部分即实际应用操作能力的等级考核,包括“水准仪的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经纬仪的使用”“测设一幢简易房屋”等等。

二、 落实措施,注重实践,让学生在训练中提高

有人认为,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是些考不上普通高中的三流学生,智力素质差,是不可能雕的“朽木”。这种看法把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全部归结到智力差的因素上,为自己教育失败寻找理由,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实,职业技术教育除了具有普通中学的教育规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职业中学的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课,更应该学好专业课,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较高的动手能力。就大多数学生而言,智力差异并不悬殊,而导致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兴趣是否得到了激发。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均有许多闪光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其动手能力并不一定差,因此,我们应多方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不断提高。在制定相应的技能等级考核细则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扩大学生的兴趣范围,寻求教与学的最大效果。

1、 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技能训练项目。

是否有动手能力是衡量技术学校毕业生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职业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前二届毕业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先定出测量、预算、制图、砖瓦工艺、钢筋工艺、抹灰工艺等的技能等级考核细则,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四项技能进行训练。在具体操作上,学校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条件,如测量的技能训练,学校的仪器室随时向学生开放;砖瓦工艺训练,学生随时可到实习场进行砌砖、扎钢筋、制作半成品构件等,这样既培养了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学生们一有空就往实习场地跑,开展自己确定项目的训练。过去那种空余时间东跑西窜、无所事事的现象不见了,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技能水平大大提高。

2、 组织技能竞赛,促进技能训练质量的提高。

我校从2000年开始,每一学期都组织一次技能大比武活动,建筑专业有测量、砌砖、制图、预算等等项目。竞赛时,每种技能比赛每班随机各抽3-8人参加竞赛,每种工种设立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集体奖按年级各取一名。明确比赛规则,以测量比赛为例,我们规定了比赛要求、操作内容和方法、评分标准,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通过激烈紧张的技能大比武,涌现了一大批新的技能标兵,学生的技能整体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可喜局面。

3、 走生产实习之路,提高学生技能操作的实践能力。

学生掌握技能,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多动手勤用脑,反复练习、逐渐积累。课堂学习、小范围的训练和大范围的操作实践,与技工要求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呢?走教学与生产实习之路,是提高学生实战能力的有效途经。为此,我们常常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在建的教学楼工程,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建筑工地去实习,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叫学生测量学校的地形图,使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技能都得到锻练。通过生产实习,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实战经验,使他们一出校门就能顶岗上班,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三、 加强等级技能考核,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篇9

——精细管理,完善机制稳定基础

南阳城区出租车市场启动于1995年4月,到1996年5月,已经发展到1100辆黄面的。2009年,中心城区人口已经从当年的三四十万激增至近百万,城区面积成倍增长,可再也没有增加过一辆出租车。市运管局以增车为契机,通过政策引导,将弱小的32家出租公司整合为8家,统一规范企业管理的硬件、软件标准,建立起更加科学、高效的企业经营机制,城区出租车行业开始迈入发展快车道。更新车辆强化管理。市运管局因势利导,出台报废更新优惠政策,使老旧的绿轿的提前退出历史舞台,一批崭新的出租车成为街头靓丽的风景。每年对1800辆出租车进行综合性能检测,为市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出行服务。

明确层级精细管理。市运管局在全行业推行“层级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主管部门管公司、公司管车队、车队管班组、班组管司机的四级管理层次。各公司按每30~50辆车建立一个车队,车队内每10辆车成立一个小组,分别选出队长、组长,协助公司加强对车容车貌、驾驶员经营行为的管理,建章立制,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科学发展,提供优质出行服务

市运管局乘势而为,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积极引导中心城区出租汽车行业融入城市的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之中,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便捷、安全的出行服务。推广节能环保出租车。本着节能减排、经济环保、适应城市发展的原则,市运管局在推荐车型中选择了现代伊兰特、东风爱丽舍两款双燃料汽车和大众捷达柴油汽车,并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建设车用天燃气加气站,解决了双燃料汽车加气难问题。目前中心城区1295台双燃料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727吨。根据天然气和汽油比例换算,每年可为出租汽车司机增收5680万元,对稳定出租汽车行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开展行业服务质量考核工作。出台《南阳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细则》,制定出了详细的评分标准。建立了违章信息报送、车辆日常检查等制度,安排专门人员,每月到公安车管部门,统计汇总公示后,把出租汽车的违章、事故、车辆检查结果向全行业进行通报并直接计入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

——拉高标杆,共建和谐行业新风

市运管局借助我市“两节一会”、“四城联创”、“六创一迎”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积极组织引导整个行业深入开展以“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行业形象”为主题的各类文明创建活动,拉高行业标杆,以人为本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积极引导行业文明风尚,使出租车行业涌现出一大批雷锋式的好的哥、好的姐。 突出培训教育。连年坚持对中心城区4000余名出租汽车驾驶员进行培训,选聘大专院校教授、文明办相关领导授课,培训实行指纹签到;专门编印《南阳市出租汽车驾驶员培训读本》,内容包括安全驾驶、南阳人文地理、服务礼仪等,培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组建文明车队。对出租汽车行业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及时进行总结、上报和表彰,经层层筛查,马启凤被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王进平被市文明委、市委宣传部表彰为“文明市民”。在获得这些荣誉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以先进典型为楷模,先后成立了“马大姐、臧峰、雷锋、文明使者、先锋号”五支文明车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在驾驶员中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

成立出租汽车行业协会和行业工会联合会。连年来,出租汽车行业工会组织夏冬两季向驾驶员发放人丹、无酒精霍香正气水、毛巾洗衣粉、护肤品等降温、劳保用品,年底还组织人员到生活困难的驾驶员家中慰问,组织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外出考察,引导广大出租汽车司机自编自演开展各类联欢会,在相互交流中行业的凝聚力和从业人员归属感得到了提升,推动形成规范有序、公平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出租汽车行业和谐劳动关系。在全国出租汽车行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推进会上,我市出租汽车管理工作受到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的肯定。

人本化的音符越强劲,城市文明的乐章越动听。以人为本的行业管理模式,增添了城市的底蕴,也给人春风化雨般的温暖。在出租车行业“管理难”沉疴待解的情景下,它更显难得可贵,以演变为城市发展中普遍的文明驱动力。

篇1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是借鉴国外档案立卷标准和方法,结合我国机关档案立卷的经验,经过反复修改和试点运行而出台的。这是我国文书立卷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新形势下档案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标准。传统的立卷方法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它为我国档案工作立下了不朽的功绩。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卷”为单位的操作方法有了时代的局限性,不能适应计算机管理、保密、复制等的管理要求。为了促进我国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以及信息时代对档案信息价值的更高要求,提出了“文件级”的整理方法,即:以“件”为整理单位的操作方法,极大地促进了机关档案工作“办公一体化”进程。十大类档案中只有其中四大类即: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科学技术管理类这四大类进行了立卷改革,其它类档案实际上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各类档案的标准、规则也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各成体系,缺乏统一。比如:前四类以“件”为整理单位,后几类以“卷”为整理单位;有的规定保管期限用红、黄、绿标识,有的则用字母或汉字标注;有的备考表落款一处是“整理人”,有的是“立卷人”;有的左上角打号,有的右上角打号等等,使档案工作者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建立档案数据库系统中,经过立卷改革的文书档案在数据库档号构成中只需设四级,建立一层库。而基建、产品等档案仍以“卷”提供利用,在复制、借阅、保密等方面存在问题,建库时档号都需要设五级,建立三层库。由此,本文探讨干部档案的目标管理,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促进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组织、人事服务。

一、实施干部档案目标管理的意义

1、增强领导干部的档案意识

干部档案是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的真实记载,是选贤举能、知人善任、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虽然如此,在实际工作中它确实并非处于第一线,是一项服务性的幕后管理工作,大多数单位的领导干部不可能象重视第一线工作那样重视档案工作。实行干部档案目标管理,明确要求必须有主管领导亲自挂帅,对主管档案的领导干部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其年度考核与达标情况相挂钩。这无形中形成一股驱动力,促使领导将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主动地了解关心档案工作。

2、推动改善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看起来是操作方法的改变,实质是观念的转变和突破。传统文书立卷工作以“案卷”为档案保管单位,文件的整理达到“案卷级”。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由于传统的立卷方法相当繁琐、复杂,随意性比较大,在案卷质量上很难把握。每年的文件整理工作时间长,投入的人力、物力多,组卷负担相当沉重。“案卷”的集约形式,使得档案的保密、复制及计算机管理受到很大的制约,影响了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进程。干部档案工作需要相应的档案基础设施作保证,基础设施是硬件,硬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干部档案工作质量的高低。过去,由于多种原因,不少单位干部档案保管条件较差,库房狭窄、潮湿,“六防”设施不全,使用木质档案柜,没有相应的通风条件,其结果导致纸张变质,字迹褪色,甚至出现虫蛀、霉烂、火烧等现象,严重地影响档案的寿命和安全。干部档案实行目标管理,对基础设施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一般单位会在办公经费比较紧张,办公用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按照目标管理的要求为档案部门配置相应的档案基础设施,购买铁皮档案柜,增添防盗、防潮、防光、防火等设施,实行库房、办公、阅览三室分开,极大地改善了档案基础设施建设,为档案工作的管理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3、促进管理制度的健全

干部档案管理,是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实现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干部档案实行目标管理,明确提出必须制定8项制度,即:第一,人事档案借阅制度;第二,档案材料收集制度;第三,送交档案材料移交制度;第四,人事档案转递制度;第五,人事档案检查核对制度;第六,人事档案保管保密制度;第七,档案材料鉴别归档制度;第八,统计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各样的登记簿,如借阅登记簿、归入档案材料登记簿、转递登记簿、销毁材料登记簿等。使干部档案管理从静态变为动态,从传统管理转变为制度化管理,避免了丢失档案,归档不及时,管理无程序等漏洞,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既能合理解决干部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关系,又能确保使干部人事档案更好地为组织、人事部门服务。

4、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

实施档案目标管理,能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干部档案工作良性发展。干部档案目标管理,考试等级采取由低到高逐级进行,且等级证书不是终身制,实行统一的考核指标和详细的评分标准。改变以往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无量化,检查空对空,评比走过程和一评定终身的弊病。在每年考试的基础上,对申报等级的单位确定级别,对管理水平下降的单位降低或撤消原定级别,这就避免了为达标而进行的短期行为,保证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持久性,迫使管理人员为克服“惰性”积极行动起来,心甘情愿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干部档案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做好干部档案目标管理的措施

1、把向领导作宣传作为工作重点

干部档案目标管理涉及面广(资金、房子、人力),包含内容多,要求又严格,能否开展得顺利,取得预期效果,领导的重视程度是搞好档案目标管理活动的关键。因此,必须积极主动地向领导作宣传,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作宣传时可采取以下几种办法:一是把上级部门有关档案目标管理的文件让领导传阅,促使领导领会其精神实质,认识到档案目标管理势在必行,不但要做,而且要做好。二是书面呈送材料或口头向领导陈述干部档案实行目标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三是介绍兄弟单位档案目标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在向领导作宣传时要审时度势,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尽量避开领导繁忙的工作时间。在宣传前,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语言的表达上言简意赅、击中要点,选择那些最能说服人、打动人的论点、论据。在宣传过程中应克服胆怯心理,放下思想包袱,理直气壮地宣传,最终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2、成立目标管理考评领导小组

建立档案目标管理达标升级活动领导小组,由处长亲自挂帅任组长。对照目标管理考评的指标,逐项检查、对比、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工作程序,提出操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并逐项分解落实,实行定岗、定责、定人,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达标过程中有领导带头,能较好地协调各方关系,发现问题及时得到解决,确保档案目标管理达标测评活动顺利开展。

3、扎扎实实做好基础业务工作

篇11

根据麦可思公司近几年独立调查,大型国企是高校毕业生首选。尤其对于中国海油这类国家大型央企,其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更大,同时受中国海油和渤海油田良好发展前景的吸引,优秀毕业生纷至沓来。根据近几年调查结果,渤海油田招聘的录用人数与投简历人数比例超过1:20甚至更高,这给了渤海油田充足的机会去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近几年渤海油田研究院录用人员普遍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截至2012年底,渤海油田研究院员工队伍中硕士学历及以上达到78%,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员工超过50%。

一、知识型员工及职业发展问题

根据彼得・德鲁克、弗朗西斯・赫瑞比和我国学者王兴成等人对“知识型员工”的定义,渤海油田研究院近年招聘的毕业生均属于知识型员工。他们普遍具有高学历、高素质,同时也存在知识型员工的共性,即独立性强、成就感强和流动性强的个性特点以及创造性、不确定性和专业性的职业特点。根据员工学历和职称构成特征,渤海油田研究院属于知识型员工密集企业(或部门)。

根据Barney资源观,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尤其是拥有高价值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和能力,称为战略性资产。毫无疑问,知识型员工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战略性资产,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知识型员工的共性决定了他们在工作中希望有更大的决策权力和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使得传统的职业管理方式难以适应这类员工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出现较多问题,凸显在知识型员工密集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员工职业发展领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岗位类型单一,选择渠道较少。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员工职业不断发展,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单一的弊端逐渐显露。由于发展通道单一,很多知识型员工在30-35岁即进入职业发展瓶颈期,高级职称后难以再有发展。第二,岗位分级不够,激励制度缺乏。目前多数公司尤其国有企业,对管理岗即机关人员普遍实行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等多级,而对于技术岗仅对应助工、工程师、高工三级,每个层级都有一定年限,但年限内薪酬待遇并不发生任何变化,这使得激励制度普遍缺乏。第三,受国企“官本位”思想影响,行政化倾向突出。“学而优则仕”,技术岗位员工普遍热衷于进入机关部门,走行政管理路线。第四,晋升岗位有限,科室内部竞争激烈。由于每次的岗位晋升多采用差额择优方式,且每次晋升岗位较少,造成同部门或同科室同事之间竞争激烈,互相之间勾心斗角,充满敌意,轻则影响员工间和谐,重则严重影响团队或企业绩效。第五,“大锅饭”、“齐步走”现象普遍。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贡献大小一个样,能力高低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弊病,“只要不犯错,就跟大家齐步走”,把企业以人为本的公平当成“大锅饭”,也因为部分员工工作不积极造成团队内聚力严重下降。

综合以上多种原因,表明传统的职业发展通道不适应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需求,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员工思想波动、队伍不稳定等多种弊端,影响团队内聚力,从而导致企业绩效下滑。

二、内聚力与职业发展

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组织心理学中称之为内聚力。内聚力是指团队成员之间关系的一种状态,表示成员之间相互被吸引的程度,是团队行为的强预测因素。Ensley(2002)、王重鸣(2009)、汤学俊(2010)等都对内聚力与团队或企业发展做了深入研究。Bollen和Hoyle给内聚力重新下了定义,其范围相比以前仅适用于小群体的范围更广,指的是群体中某一个体的属性,直接反映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具有内聚力的团队成员会对别的成员表现出更深厚的感情、更多的信任和更高的满意度,会对整个团队表现出情感性的吸引力。

内聚力影响企业绩效和企业发展是多数学者一致的观点。Mullen和Copper通过49项研究,发现内聚力对企业绩效影响非常大 。Keller对32个团队进行研究发现,团队内聚力可以预测同期绩效,也可以预测一年后团队发展。

根据Barney资源观的观点,员工内聚力作为一种力量或能力,同样是企业的无形战略性资产,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强烈的影响。员工内聚力强的企业,员工士气感和归属感必然强,也会转化成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针对知识型员工管理特点分析,如何有效规划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是影响企业尤其是国企内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职业发展通道顺畅,员工内聚力将相对较高,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由于国企特有的企业背景和管理模式,也使得自上而下推行职业通道改革相对顺利,同时这也是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举措。

三、渤海油田研究院职业发展通道构建与内聚力实证

国内部分学者对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与内聚力做简单分析。基于知识型员工对职业发展通道的需求及对企业内聚力的影响关系,同时为促进渤海油田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完善内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晋升通道,近年来渤海油田对研究院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通道进行了重新构建。

1.职业发展通道构建与实施

按照中国海油的战略发展目标和生产经营状况,针对科研技术的需求情况,结合渤海油田科研、生产实际设置统一规范的技术人员岗位序列,确定岗位名称、岗位等级和岗位级别。技术序列设置四个岗位等级:首席工程师、资深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

对资深工程师之上的人员设置不同的职业晋升渠道:部分具有优秀管理才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资深工程师-首席工程师-油田总师”实现岗位等级的晋升;其他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通过“资深工程师-油田级专家-总公司专家”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同时为保证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通道顺利实施,渤海油田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实施办法和量化评分细则,并对特别优秀人员破格晋升做了规定。这保证了岗位晋升的公平、公开,去除了员工之间的不信任因素,为增强内聚力扫除了一大障碍。

2.职业发展通道的保障机制

(1)培训与开发

为保障每一位员工享有均等的职业晋升通道,渤海油田首先在培训与员工开发做足工作。渤海油田研究院采取“分层培训,重点培养”的原则,对不同层级科技人员采用不同的培训课程,对优秀科技人员创造多种渠道重点开发。近几年每年组织管理类培训、专业技术培训、野外地质考察超过30余项,每年参与培训超过1200余人次,平均每人两次以上。

在培训方式上,渤海油田研究院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激发员工兴趣。在培训手段方面,以激发员工的培训兴趣为根本出发点,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通过邀请专业机构、行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现场授课,以及网络学习或采用公司外派学习培训等丰富培训方式。借鉴国外的案例教学法、模块培训法和讨论法等模式,制定蓝色、红色、绿色管理培训课程体系,并积极做好培训效果评估。

(2)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不同于绩效考核,它是一个管理循环过程。渤海油田借鉴国际其它知名公司绩效管理制度,并在系统梳理公司全员业绩考核现状基础上,制定研究院员工绩效考核管理规定,加强绩效考核与员工职业发展挂钩力度,提升了导向作用。通过四级绩效管理制度(即直接上级-首席工程师-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最终确定员工个人绩效考核分数。个人绩效分数排名前15%的员工享有职业发展的优先。渤海油田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绩效考核推动全体员工共同进步,是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之一。

(3)职业发展规则

为保证员工职业发展的公平,渤海油田制定了详实的职业发展规则。各技术等级岗位实行油田编制管理,由渤海油田人事委员会按照满足科研生产需要,坚持总量控制、按需设岗、构建梯队的原则制定各等级技术岗位编制计划,并进行动态调整。每年根据复合晋升条件科技人员的数量和公司工作量确定晋升名额,避免了“僧多粥少”、多人竞聘一个岗位的弊病。

员工职业发展主要根据各项工作定量评价求和排序,排名往前的具备晋升条件。员工定量评价总分:

其中V总代表各项指标求和得分,Vi代表单项指标得分,n代表列入统计的n个指标,包括工作业绩、科研成果、科技奖励、人才培养等对公司和个人发展有益的多项工作各自加权得分,其中每项指标都有具体的评分细则。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分标准确定员工是否具备职业晋升条件,避免了领导意志决定员工职业发展,也避免了暗箱操作和员工之间不正当竞争晋升岗位,同时也使每一位科技人员有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当所有员工不用担心个人职业发展通道时,其力量便全部集中于企业工作目标,此时企业的绩效随之变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随之变强。

3.职业发展通道对企业绩效的推动

2005年至今是中国海油渤海油田上产3000万吨和“二次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渤海油田研究院所承担的科研任务也是异常繁重的。自2005年渤海油田上产1500万方后,在5年时间内完成从1500万方到3000万方的跨越,同时在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情况下连续稳产3000万方,勘探、开发生产研究工作量是巨大的。勘探要按时完成每年储量替代率,开发生产要保证每一个新油田按时投产、老油田降低递减率,科研工作量不是简单的两倍,甚至是几倍工作量。但与工作量数量级增长的同时,却面临着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根据笔者2012年的工作量统计,每个前期勘探目标投入人员平均为1.5-2.5人,每个在生产油气田的研究人员平均为4.4人,大大低于国际和国内同类油田公司人力资源投入。这其中,渤海油田研究院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对提高企业绩效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重新构建,渤海油田研究院培养了一支团结、高效、创新的科技队伍。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年龄仅有31岁,其中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占比例达74%,在很多类似的知识型员工密集企业,如此大规模的青年科技人员密集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就是恶性竞争,造成高离职率,但在2011、2012两年间渤海油田研究院共离职5人,大大低于其他同类企业。同时培养出一批行业内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渤海油田研究院职业发展通道的构建促进了全体员工内聚力的增加,使得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勘探、开发研究成果显著,为中国海油“二次跨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渤海油田职业发展通道与内聚力的实证证实,理顺职业发展通道,为全体科技人员解除个人职业发展后顾之忧,团队内聚力自然不断提高,团队核心竞争力也就得到最大程度增强。

四、结论

随着渤海油田发展,今后一段时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科技人员加入,知识型员工比例将进一步增加,但同时竞争也会更加激烈。有竞争就必然存在不和谐,如何去除不和谐因素,增加团队内聚力,这永远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针对知识型员工独立性强、成就感强等特点,除了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之外,必须让他们有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让每一位员工都有自己发展的“快速路”。好比一棵大树,无数根树枝都有自己的生长方向,但其最终必然归向树干,树干就是大树的最终内聚力方向。而我们也必须不断摸索适合知识型员工的个性和特点,不断创造机会让他们安心、静心,不断增强企业内聚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绩效。

未来近十年将是中国海油和渤海油田发展的关键十年,中国海油“二次跨越”的目标需要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员工加入,共同实现这个伟大的“海油梦”。但是不可避免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员工进入工作岗位,现阶段的职业发展通道可能不会满足其需求,今后知识型员工对职业发展的需求必将出现新的特点。

同时,随着近几年就业难度的加大,知识型员工密集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需要管理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为知识型员工构建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才能增强其内聚力,使企业战略性资产不断升值,企业绩效不断增加。

参考文献

[1]王兴成,卢继传,耀宗.知识经济[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Barney J.B..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

[3]Ensley M.D.,Pearson A.W.,Amason A.C..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New Venture To p Management Teams:Cohesion,Conflict,and New Ventur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2,17(4)

[4]王重鸣,刘学方.高管团队内聚力对家族企业继承效益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10)

篇12

高校德育评价对于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的评价成分,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导致德育的实效性差。鉴于此,高校亟待对德育评价体系进行改革。笔者认为,评价理念、评价过程和评价内容应是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点。现分别予以探析。

一、评价理念人性化

目前,一些高校德育评价习惯于一刀切,不管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成长规律,也不考虑市场经济带给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因素,对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追求整齐划一,过于强调统一性,用一个标准要求评价对象,这严重违背了德育的客观规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这样的名言:“对一个学生来说,5分的成绩是标志,而对另一个孩子来说,3分就是了不起的成绩,教师要善于确定自己的孩子在此时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这说明,不同的个体在同一接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具有差异性的。在德育评价过程中,我们应重视人的差异性。这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基本要求。

学生个体之间在道德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根据我国心理学界的研究成果可知,青少年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存在四级水平:不理解,或观念的重复;停留在现象的认识上;从初步揭示实质,上升到从基本要求上加以认识:从理解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的实质,提高到从社会道德风尚上加以认识。同样,在道德情感方面也可以分为三种水平:情绪反应,即直觉的情绪体验;道德形象所引起的情绪体验,即良好的道德形象激发起忘我精神和利他责任感;伦理道德的情感体验,它由道德认识支配,并清晰地认识到道德伦理要求。在意志行为的表现上,一般也存在着从无律―他律―自律―自动这样几个阶段。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有的可能已经能够理解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的实质,并且达到了自律水平,而另一些学生在这方面则可能才刚刚起步。

从德育实践来看,不仅个体独特的心理背景会导致他们在接受教育时的原则性差异,而且他们心理背景中不同因素的差异,也会对教育的接受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评价者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他们的道德水平,要正确认识人,认识人的本质,认识人应该有做普通人的权利,应以平常的心态去倾听学生的声音,以平常的心态去观察学生、分析学生、评价学生。平庸与缺点是人之常态,平庸的人、有缺点的人并不因之而失去存在的依据。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要允许其犯错误,允许其改正错误。人往往是在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正缺点错误的过程中成长的,德育评价的前提就是要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德育工作者要学会对学生的“赏识管理”。在对学生的道德评价过程中,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服务,以此促进学生自觉改进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足。

在注重学生的差异性的同时,高校德育评价更应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博士在论发展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教育学生不仅仅是“学知识,而且要学做事,学做人,学会与他人相处”。教育的人文精神是使人实现自我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主人,成为主宰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而不是使人成为只具备科技能力的工具。人性化的评价是出于对人本身的尊重。不仅体现在重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方面,还体现在注重自我评价与过程评价的作用方面。评价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关注学生主体的感受、体验、主体性及潜能的发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自信和前进的动力,获得帮助解决问题、提高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的判断能力。突出人的主体性,是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所在,这也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根本要求。

德育评价要突出人的主体性,其过程就需要民主,要注重教师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努力才能获得,通过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使之积极地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这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能使他们在评价中发现自我的不足和缺点,不断反思自我,有利于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也可以使评价结果更能起到促进作用,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成功,获取进步的力量,从而实现成才目标。在现实的高校德育评价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较为被动的被评定的地位,学生德育评价往往注重“他评”,而忽视学生对自身德育状况的“自评”,没能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所以,教师应将评价对象当作一个平等合作的伙伴来对待,克服传统德育评价中评价者“高高在上”的做法,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尊重和激发学生在德育评价中的自主性,突出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通过德育评价从只重视“他评”到既重视“他评”、也重视“自评”的转变,积极引导学生把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启动功能和激励功能。

二、评价过程动态化

高校德育评价过程动态化,是指德育绩效不仅要从静态上来评价,而且要从动态上来评价。当然,动态与静态是相对而言的。高校德育绩效从静态上评价,就是高校采取考试、德育工作者主观判断的手段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终结性检测和评定。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评价注重静态取向,重视的是评价的判断、鉴定功能,并进一步异化为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以终结性评价结论来区分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高校德育绩效从动态上评价,是指需要在一定的时空背景和环境背景下了解评价对象过去、现在的道德素质状况,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纵横向的比较中全面、客观地作出评价。这是一种掌控性评价。其特点就是在德育进程中定期对学生阶段的、单元的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指标进行目标参照测量,目的是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段方法。事实上,评价不仅仅是为了判断、鉴定、甄别、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学生哪些德育目标已经达到、哪些德育目标尚未达到、哪些方面还存在难点等信息,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品德习得过程中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从而对德育工作及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甚至重新构建,改进德育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学生均达到

应该达到的道德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未定型,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状况都将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的影响,处于成长的动态的过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应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指引他们看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方向: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动机,而不仅仅是学生的行为,因为行为具有外显性,动机具有内隐性,学生的行为和动机有时表现为脱离的情形。如有的学生不是出于对道德评价目标的自觉遵守,而是为了躲避扣分,争取高分,而这样的唯学生行为结果的评价,对学生会起误导作用。要克服这一问题,静态性评价显得无能为力,只有采用动态性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时调整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手段,才能最终实现高校德育的评价目的。正如美国著名的课程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所论:“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实践证明,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只有在长期的熏陶、感染、实践中才能形成,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才能逐步提高和升华,其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高校只有在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变化的过程中,及时反馈信息,做出诊断,进行调节,才能帮助学生不断进步。显而易见,这种与学生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的、关注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贯穿于整个德育过程之中的动态性评价,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所以,高校德育只采取静态的评价方式是不适宜的,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固然需要发挥静态性评价的功能,但更需要发挥动态性评价的功能。高校德育评价应在静态性评价与动态性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以动态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各个侧面的发展变化。

实施德育动态化评价,应注意以下两个关键点:

一是要求评价是在德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上展开的全面评价,而不仅仅是在德育活动结束后进行的终结性评价。实际上,没有德育活动展开以前的评价,德育活动结束后的评价的实际意义就大打折扣;没有德育过程中的评价,我们就不能及时改进德育工作,就会失去尽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机会。为此,我们应当把评价活动贯穿于整个德育活动的过程之中,将评价活动的起点设在德育活动的起点上,在德育活动的初始阶段,就让学生学习理解、选择制定评价指标,明确德育要求和评价要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是要重视评价标准的与时俱进。德育评价的标准应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其绝对性是指具有客观性、无条件性、普遍适用性和不可改变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标准也具有相对性。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转型,过去那种同计划经济高度默契的统一化、政治化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和多重价值选择的局面。由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会不断地扩展,评价的目的也会有所改变,价值观会在多元化环境下不断冲突整合。因此,标准的时代性启示我们,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评价的作用也只有在德育的动态实践中才能逐渐显现出来。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不断调整价值评价标准,制定一个具有内在感召力且催人不断向上的价值目标,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成为21世纪的时代课题。鉴于此,高校德育评价的指标就要根据新时期德育的要求和特点而不断调整、充实、完善,评价的程序应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评价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评价的方法也应在动态的评价实践活动中不断改进。总之,我们要抱着与时俱进的心态,不断向构建动态的、科学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方向而努力。

三、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内容多元化决定于以下两个因素:首先,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每个学生均处在各种社会关系错综交织的网络之中,他们必然要受到来自国内外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击,这使得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对这种态势,高校德育评价必须承认也必须面对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其评价内容也必须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拓展。其次,高校德育的载体日益丰富多彩。目前,高校德育的载体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外,还有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科技文化艺术节、志愿者服务活动、节日纪念活动等,学生思想道德表现在这些活动的方方面面。因而,要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就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从单纯重视道德认知成绩的评定转向对学生的“德”和“能”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上来。以实现大学生德育评价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

现阶段,高校设计德育评价内容时要做到“五结合”,即课程学习与自主德育实践相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学习考核相结合;闭卷笔试、开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重在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学习包括课堂表现(听课情况与讨论、辩论、演讲、提问等发言情况)、作业情况(常规作业、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是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情况)、考核情况(期末考核和平时测验情况)和出勤情况。自主德育实践即学生把德育意识转化为德育行为的情况。

由此,我们可以将高校德育评价内容的构成设置为:德育评价结果=德育理论学习+学生自主德育实践+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德育不仅是一种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活动,同时还是一种塑造学生心灵、雕琢学生情感与性格,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活动。如果学生只懂得理论知识,而不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那样的德育是毫无意义的。因而,学生自主德育实践分在总分中应占最大的比例,可占40%:德育理论学习分、学生自评分、学生间互评分、教师评价分四项之和不宜超过总分值的60%,具体分值、比例视学校具体情况而定。

应强调的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深刻理解德育评价内容构成成分的内涵:

第一,德育评价必须包含由政治课、道德课、人文素质课教学承担部门得出的理论课学习学分。大学生德育过程,是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政治课、道德课、人文素质课是通过理论学习、榜样引导、文化艺术熏陶,给予学生一个他律标准的教育过程。之后学生在实践中,将外在的道德规范、素质要求逐步内化为内在的道德意志和自身素质,并逐步养成行为习惯,使遵规守纪、自我约束等等成为下意识的、自觉的反应,也即形成自律。对学生德育理论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其结果,更要注重德育理论学习中的情感、态度的评价。因为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涨的学习热情是学生健康学习的根基,是学生后继学习的动力。积极开展这方面的评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可以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交流,会给学生的学习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

第二,学生自主德育实践主要包括提高以下五个方

面素质的实践:(1)政治素质(政治信仰、政治活动);(2)思想素质(进取精神、创新精神);(3)道德素质(社会公德、自身修养);(4)法纪素质(法纪意识、安全意识); (5)身心素质(性格意志、情感机能)。学生的自主实践分还可以视学生的表现做适当的调整。如:有重大立功表现者可以大幅度加分,有严重的道德错误、违法行为者,应当降分直至不及格。为了使实践分更加客观,高校可以建立学生道德个人档案制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