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8 19:34: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医疗安全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不断加强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用正确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树立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与崇高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自觉主动地投身于政治教育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时刻要求自己要以整洁大方的外表、诚恳的言语态度来面对医患,想法设法为他人提供便捷,始终以“病人至上”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医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完全影响其工作质量,面对压力大、任务重、责任大的医务科工作必要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行业的宗旨,改善服务态度和作风。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在处理医患纠纷时,尽量满足患者的正当需求,努力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与理解,将医疗纠纷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更好的服务他人,我也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丰富专业知识,积极吸取工作中经验教训,多于专业人士交流学习。我深知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增强政治思想觉悟,增强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努力做到政治上清醒,理论上成熟,信念上坚定,实践上自觉。我给自己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并找出自己在思想、工作上的不足与差距,努力整改,为以后出色地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开创医务处工作新局面
(一)防范医疗事故,保障医疗安全管理
1、认真执行医疗质量监控和考评机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医务处责无旁贷的担任起这项工作,医务处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抓医疗质量,尽量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医务处不断完善内部医疗质量监控和考评机制,协调人员分配,坚持贯彻“医疗质量”为唯一考评标准。不断健全核心医疗规章制度,任何人必须按规章办事。在执行医疗质量监控与考评机制时,我处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统一标准、统一执行、统一考核。通过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来强化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组织学习有关医疗法律法规条例,有利增强了全院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对于执行医疗质量监控和考评工作,我作为医务处人员一直谨慎细心,认真做好医疗质量的考核工作,决不,严格按照医疗处规章制度办事,落实考核制度与处罚规定。通过这些措施保障了医疗安全,有效防范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2、加强医患沟通,降低医疗纠纷事故。从处理医疗纠纷事故中我得出一条黄金原则:加强医患沟通、强化服务意识、采取合理措施等等。在处理医疗纠纷事故中,我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与质量,注重与医患沟通,避免使用刺激语言或词语,留意患者与家属的情绪和需求,努力使自己做到“多理解、多解释、多安慰、多帮助”。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双方沟通,及时有效地化解了医患矛盾和纠纷,增强了病人对医院的信任,维护了医院的形象。经过医务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院的医疗事故纠纷大大降低,这有力的保护了医患双方的利益,保证了医院秩序的正常运转。
(二)做好医疗纠纷的调解、鉴定以及应诉等工作
1、履行职责,合法合理解决医疗纠纷。本年内,医务处在院领导正确指导下,密切与其他科室联合协作,运用正确的手段和策略,妥善化解了许多可能导致双方矛盾激化、纠纷扩大的事件。在解决患者和家属意见较大的几个案例,我注重引导他们理性对待,理清其中各种利益得失,努力将双方的医疗纠纷控制在对话范围,成功避免了恶性事件发生,未影响医疗秩序的正常进行。对于那些无法调节解决的医疗纠纷事故,做好充分的法院开庭准备,尽可能地将案件结果控制在双方可接受的程度。
2、努力协调各种关系,将医院损失降到最低。在处理医疗纠纷事故时,如何协调好各种利害关系是处理好医疗纠纷事故的关键。在解决医疗纠纷时,我努力协调各种利害关系,全面考虑影响事故解决的所有不利因素并找出合理有效的方法将其完满解决,耐心倾听相关当事人的要求,做好双方的思想工作。我贯彻维护医院合法利益的宗旨,维护医院形象,努力将医院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在今年医疗纠纷事故应诉中,法院的判决结果在医院可接受的范围内。2014年受理法律诉讼新案件件,法院开庭次,全年医疗事故鉴定5起,鉴定为医疗事故的0起,法院调解起。
3、认真对待每次医疗事件论证工作,对院内医疗纠纷积极听取院内医疗事件论证委员会意见,对责任科室和责任人的处理做到有理有据,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在每件医疗纠纷处理后,给予总结,要求科室作出书面整改意见。
(三)组织医疗安全培训,定期进行考核
1、重视员工培训,加强在职职工的医疗安全意识。员工培训是医院管理和医疗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员工法律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基础工作,是员工掌握医疗质量控制、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防范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医务处对新进职工进行岗前医疗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加强对新进职工在我处轮转过程中的培训,要求了解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体会医疗纠纷的困难性,从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医患沟通技巧,并汲取教训,提高临床安全意识。医疗处还经常邀请律师对在职职工进行医疗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全院范围内开展多形式、多层面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全总结和医疗纠纷处理技巧》和《医疗纠纷预警制度》进行宣讲。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加强医疗纠纷防范意识,学习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相关规章制度。我充分利用医院每年组织医务处外出学习的机会,我共参加培训次,通过培训学习有效的提高了我的医疗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医务处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全院掀起了一股学习医疗安全知识的热潮,大大降低了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我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医疗安全培训活动也学会了许多医疗安全知识,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管理水平。
2、加强医疗安全督导,落实核心制度,促进医疗质量。(1)参加每周定点科室晨间交班。了解参加人员是否完整,对夜间处理患者的用药和方式是否正确有效。和科主任及护士长保持沟通,对科室急需解决的医疗安全隐患问题,尽量做到及时就地解决。(2)不定时进行全院临床科室安全督导和夜查房,全年达余次。重点落实十六项核心制度,核对医务人员资质,杜绝无证上岗等。督查后医务处将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及时反馈到科室,要求整改,并跟踪监督科室落实情况。
回首这一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难免会出现工作上的不足:
(一)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加大对医疗法律法规新理念的研究
处理错综复杂的医疗纠纷案件时,牢固的法律知识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增加法律理论知识才能更好更快捷的解决医疗纠纷事故。我深知自己的素质能力还不能更好的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式,思想观念更新不够快速。为以后更好地完成工作,我制定了一系列学习计划,自觉学习新的医疗法律法规,深层剖析法律法规新精神。
1.前言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医院购置大量的医疗设备,应用到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在现代医学仪器领域,评价一台设备性能好坏主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是评价其在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有效性,二是评价其在操作过程中安全性。安全性主要涉及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特性、过量辐射危险防护以及生物相容性等方面内容。电气安全是指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由医疗设备自身缺陷或使用不当等因素引起的,对设备本身或使用人造成电损失。在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和病人经常要和各种电气设备打交道,医疗设备电气安全关系到患者和设备操作人员生命安全,因此在医疗设备电气化日渐提高趋势下,确保设备电气安全尤为重要。
2.电气安全模糊综合评价
2.1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隶属度或隶属函数来描述中介过渡的模糊信息量,考虑与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浮动地选择因素阈值,作比较合理的划分,再利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出评价结论。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反映评价对象的各因素的层次性,同时又可以避免因素过多时难以分配权重的弊病,它比单层次模型更加精细,更能正确地反映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因此,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更好地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使评价内容得到全面考虑。
2.2电气安全模糊评价模型的建立
综合论事故模式基本观点认为,事故是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生产中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后果。基于此,将安全评价中危险因素分为物质的、管理的、环境的以及人为原因。建立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系统危险因素综合评价体系如图1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如图2,结合调研数据资料选用层次分析法。
图1 电气安全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图2 电气安全系统危险因素综合评价体系
2.3建立评价因素集
1)W11的单因素评价,安全装置是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问题时自动启动的,用来防止电击等事故,是防止事故发生最后一道屏障,可包括连锁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3个等级,得到单因素评价结果为W11=(0.14 0.58 0.27);W31的单因素评价同上,评价结果为W31=(0.52 0.28 0.19)。
2)W1的单因素评价。医疗设备固有安全性能直接影响了设备电气安全状况,在评价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现状时,把电气设备固有安全性放在重要地位,主要应从设计安全、防护性能、安全装置3个方面来衡量,得到单因素评价结果为W1=(0.16 0.59 0.25)。
3)W2的单因素评价。这里所指电气环境是对电气安全有影响的自然及非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雷电、静电等;非自然因素主要指电气系统工作场所环境因素,如电磁辐射;易燃易爆、潮湿、腐蚀等特殊场所。本文将电气环境分成静电、雷电、特殊环境、电磁辐射4个等级,得到单因素评价结果为W2=(0.15 0.07 0.5 0.24)。
4)W3的单因素评价。安全管理可包括安全检查、人员素质、规章制度建立和执行3个等级,得到单因素评价结果为W3=(0.1 0.26 0.28)。
5)W的单因素评价。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系统现状评价因素划为固有安全、电气环境、安全管理3个等级,得到单因素评价结果为W=(0.48 0.12 0.2)。
2.4单因素隶属度的确定
根据电气安全评价体系中各层因素安全性或好、危险性或坏进行评价和分级。确定评价语集V=﹛①安全(好),②较安全(较好),③安全性一般(一般),④较危险(不好),⑤很危险(差)﹜。
在单因素模糊评价中,隶属度确定很重要。在进行设备电气安全评价时,通过以下方法确定指标因素隶属度:首先,由多个专家根据现场检查情况,以安全检查表形式对检查表中给出的被评价因素隶属度做出估计并给出数值。值越高,则评价因素所反映电气安全程度越高;反之则安全程度越低。而后,通过求和平均值处理各指标因素隶属度。
由Delphi法可得W11和W31的3个因素的模糊权重分别为:
得到一级综合评价结果为:
B11 = W11 A11 = (0.11 0.30 0.24 0.13 0.07)
B31 = W31 A31 = (0.08 0.28 0.18 0.17 0.31)
由Delphi法可得W1、W2和W3的3个因素的模糊权重分别为:
得到二级综合评价结果为:
B1 = W1 A1 = (0.08 0.23 0.29 0.12 0.19)
B2 = W2 A2 = (0.23 0.24 0.23 0.19 0.07)
B3 = W3 A3 = (0.04 0.09 0.19 0.12 0.16)
同理,由Delphi法可得W的模糊权重为:
得到三级综合评价结果为:
B = W A = (0.09 0.18 0.23 0.13 0.17)
2.5确定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权重集。根据电气安全系统危险因素结构分析、电气安全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和评价因素集的确定,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被评价对象所对应评价等级为3级—安全性一般。
3.分析与讨论
医疗设备运行大多与电有关,在医疗过程中,人体经常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设备带电部分,如果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或者使用和防护不当,会给患者或操作人员带来危险,为了确保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安全,需要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及时采取措施。
1)确保引进医疗设备达到了安全标准。医疗设备在设计和制造时需要严格遵循、执行相关通用或专用安全标准,医疗设备在整个使用生命周期中必须达到相关标准中安全基本要求。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0601国内制定了医用电气设备安全国家标准GB9706.1-2007。
2)确保电气设备使用人员使用操作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电气设备使用制度。正确操作使设备是安全保障重要环节,设备使用人员应熟悉所使用设备、使用前准备工作、安全使用和警告标志以及设备维修保养情况。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操作资格,应按规定条件、时间、范围、程序和方法严格审核。
3)对影响电气医疗设备正常使用各环境因素加以识别和控制,减少医疗设备电气安全事故。做好防尘管理,电气线路之间积满灰尘会使导线之间发生漏电,所以要采取相应措施。医疗设备属于精密电子仪器,对防雷措施提出了严格要求,要保证设备供电系统防雷且保证接地线始终与医疗设备接地端接触良好。
4)为保障应用安全,需定期对医用电气设备电源电压、保护接地阻抗、对地漏电流、外壳漏电流、绝缘阻抗、患者漏电流以及整机外壳安全性等指标进行安全检测。电源线长期通电,设备金属外壳氧化,设备内部线路接地点氧化等都可导致接地阻抗过大,应定期对医疗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尤其是一些使用年限较长的设备。
4.结论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关系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生命安全,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电气安全检测,有效防止电气安全事故发生,保证医疗设备发挥效能;在规范工作场所中使用,排除使用环境影响;对医疗设备使用人员进行设备正确操作培训和电气知识培训,使应操作失误引起电气安全事故降为零;制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要求医院切实有效地进行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特性检测与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医疗设备安全性,有效降低医疗风险。
参考文献:
[1] 张虎军,李北强,李小凯,等.医疗仪器设计中的电气安全标准与电击防护措施[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11):57-5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 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1创建安全组织机构
系统的安全运行不是单纯依靠某个人的力量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内部配置专业的工作者,负责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形成一套规范化的安全监管系统,建立责任制,将具体的责任和任务都要落实到人,进而保证系统能够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中运行。这一专业机构的大体任务包括:创建具体的工作规范、安全管理模式以及详细的规章制度,再经过各个专业人士的审核通过后严格执行;开展网络信息建设工作,通过安全检测的方法来监督系统安全,通过浏览安全保护方面的信息文件,来探讨科学的安全措施,以达到对安全系统的维护;做好平时的管理、监督工作,全面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并做好日常的安全总结,并将这些总结形成文件资料,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同时要积极配合国家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对于安检部门的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要积极采纳。
1.2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功能与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套健全、科学的制度予以保障,只有在制度的规范约束下,才能确保各项工作都顺利有效、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才能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才能实现信息系统内部的稳定性。因此,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安全组织机构内部要创建一套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机构内部的各项工作,具体的制度规定至少要包含下面一些内容:第一,计算机工作中心的安全管理制度。也就是机器所在地环境要保持整洁、稳定和安全,要确保计算机系统配置在一个安全稳定、无闲杂人员流动,制定具体的计算机工作中心安全维护制度,使整个机房内的一切工作都在安全制度规定范围内完成。第二,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分清部门,并具体配置每一个部门的责任人,全面负责这一部门的安全工作,形成安全责任机制,使安全问题同责任人的薪酬待遇以及职权的任免形成联系,这样才能实现整个安全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实现其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第三,网络系统安全威胁监管制度。要制定具体、详细的安全应对制度,当系统出现问题时,根据这些制度规定来得出解决方案,达到系统安全维护与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同时也要积极完善其他方面的管理制度,例如:人员操作权限管理、用户等级制度等等。
1.3加强安全技术的引进与使用
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除了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与健全的管理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安全技术,合理的安全技术是维护系统正常运行,确保网络功能合理发挥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先进安全技术的引进与实施,增设更多的安全技术约束项目,来维护系统的安全,例如:口令保护。可以通过对口令设置密码;身份确认机制,也就是通过设置验证码、数字证明等来进行身份认证;不断更新升级各种杀毒软件,创建牢固的防火墙系统,病毒扫描仪等来保护信息系统;将用户的主要信息,例如:通讯号码、网络信息等收录下来,并创建预警机制,全面监督网络信息系统安全。
2建设与维护安全信息系统中的注意事项
2.1要在安全的基础上来分享信息资源
信息网络系统运行的目标与作用就是实现信息的方便传输与共享,然而,不能因为单纯为了维护系统安全,就避免信息的分享,失去了分享功能的信息系统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了解除这些问题,可以以部门为单位实行权限管理,也就是说每个部门只有权力对自身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查询、更改与更新,每个部门的数据库都要设置专业科员与部门领导,在二者的共同制约监督下,维护本部门信息安全,当出现其他部门要求信息分享时,必须经过领导以及各层科员的审核,这样就更加维护了信息的安全性。
2.2创建紧急避险策略,应对危机
信息系统虽然为人们带来了便利,解除了人工工作的困难和不便,然而,机器运行下的系统管理也难免会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威胁,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甚至会造成信息系统数据的丢失,或者整个信息系统的崩溃,使正常的工作无法有效开展起来。因此,要提前制定一系列应对危机的紧急措施,做好应急准备,确保灾难或危机发生时,能够积极应对。
1.1创建安全组织机构
系统的安全运行不是单纯依靠某个人的力量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内部配置专业的工作者,负责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形成一套规范化的安全监管系统,建立责任制,将具体的责任和任务都要落实到人,进而保证系统能够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中运行。这一专业机构的大体任务包括:创建具体的工作规范、安全管理模式以及详细的规章制度,再经过各个专业人士的审核通过后严格执行;开展网络信息建设工作,通过安全检测的方法来监督系统安全,通过浏览安全保护方面的信息文件,来探讨科学的安全措施,以达到对安全系统的维护;做好平时的管理、监督工作,全面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并做好日常的安全总结,并将这些总结形成文件资料,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同时要积极配合国家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对于安检部门的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要积极采纳。
1.2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功能与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套健全、科学的制度予以保障,只有在制度的规范约束下,才能确保各项工作都顺利有效、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才能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才能实现信息系统内部的稳定性。因此,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安全组织机构内部要创建一套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机构内部的各项工作,具体的制度规定至少要包含下面一些内容:第一,计算机工作中心的安全管理制度。也就是机器所在地环境要保持整洁、稳定和安全,要确保计算机系统配置在一个安全稳定、无闲杂人员流动,制定具体的计算机工作中心安全维护制度,使整个机房内的一切工作都在安全制度规定范围内完成。第二,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分清部门,并具体配置每一个部门的责任人,全面负责这一部门的安全工作,形成安全责任机制,使安全问题同责任人的薪酬待遇以及职权的任免形成联系,这样才能实现整个安全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实现其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第三,网络系统安全威胁监管制度。要制定具体、详细的安全应对制度,当系统出现问题时,根据这些制度规定来得出解决方案,达到系统安全维护与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同时也要积极完善其他方面的管理制度,例如:人员操作权限管理、用户等级制度等等。
1.3加强安全技术的引进与使用
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除了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与健全的管理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安全技术,合理的安全技术是维护系统正常运行,确保网络功能合理发挥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先进安全技术的引进与实施,增设更多的安全技术约束项目,来维护系统的安全,例如:口令保护。可以通过对口令设置密码;身份确认机制,也就是通过设置验证码、数字证明等来进行身份认证;不断更新升级各种杀毒软件,创建牢固的防火墙系统,病毒扫描仪等来保护信息系统;将用户的主要信息,例如:通讯号码、网络信息等收录下来,并创建预警机制,全面监督网络信息系统安全。
2建设与维护安全信息系统中的注意事项
2.1要在安全的基础上来分享信息资源
信息网络系统运行的目标与作用就是实现信息的方便传输与共享,然而,不能因为单纯为了维护系统安全,就避免信息的分享,失去了分享功能的信息系统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了解除这些问题,可以以部门为单位实行权限管理,也就是说每个部门只有权力对自身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查询、更改与更新,每个部门的数据库都要设置专业科员与部门领导,在二者的共同制约监督下,维护本部门信息安全,当出现其他部门要求信息分享时,必须经过领导以及各层科员的审核,这样就更加维护了信息的安全性。
2.2创建紧急避险策略,应对危机
关键词:防范;护理差错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20-01
护理工作是通过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贴心的、专业的护理服务,从而使其成为健康的人。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自身专业的学习,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就医过程中要极力维护自身的权益,从而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出现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逐步上升,在此纠纷中患者抓的是护士的“护理差错”[2]把柄。实际上,在大量的护理工作中不仅因为客观实际的医疗发展水平限制,还由于护理人员个体上存在思维判断能力、业务技术水平、道德水准及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护理差错事故的时有发生[1]。因此,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是迫在眉睫的。
就个人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简言之。前几年,我还在儿科工作时,有一次给一个患儿“发多酶片”,只号而未叫姓名,碰巧别的患儿刚转到这床而我不知,却发错了药,幸好及时发现才得以纠正。就此例差错发生原因,莫过于在操作中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还有一次给患儿静滴穿琥宁,配置好泡沫未曾消失就输上了,致使家属“心有疑惑”。现在想来,原本很正常(刚配好的穿琥宁有泡沫,静置片刻后消失)的事儿却出了差错,真不知我的责任心当时跑哪去了!在值班过程中,因工作量大,导致超负荷运转时,造成了服务不到位等等一系列差错的发生,倘若没有及时的发现纠正,那么最终可能铸成终身大错,甚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所以就我个人认为,对护理差错的防范是必然重要的。
做为一个护士,在工作中若能做到如下几点,护理的差错隐患是可以清除的:
第一,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各项规章制度。这是防范护理差错的根本保证,也是杜绝护理差错的关键。所以护士要养成审慎、周密、谨慎的工作作风,在护理工作中要一丝不苟,严格查对,做到准确无误。
第二,加强业务学习,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加强职业道德规范。护士通过大量业务学习,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尤其是“慎独”素质,加强职业道德规范,是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中护理差错的发生往往与护士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护士应从这三个方面加强,努力规范言行,给予患者更好的服务。
第三,加强工作责任心。护理应本着对病人极度负责的态度,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在自己的工作权限范围内,积极寻求为其提供帮助的好办法。
第四,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服务意识。在家属焦急的情况下,更应注意和蔼的态度和耐心的解释工作,把服务意识提到第一,要做到热情、周到,还要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第五,实行护理安全总结。每一位护士都应对自己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护理差错进行总结,分析定性,并制定整改措施,。
第六,提高法律意识,维护医院及个人的正当权益。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医疗纠纷已被提上日程。我们护士也应该多掌握些法律知识,再遇到护患纠纷时,便可以正确维护自身权益。我院发的那本《医疗事故处罚条例》就是最切实的法治内容。不防我们每个人逐字逐句地学习其中相关的内容,以作警示。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稍不留意和违反操作过程就会造成差错事故引起事故纠纷,一旦出现,造成人力、精力、财力、物力等的耗费及精神创伤是不可低估的。护理差错的发生,不仅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也加重了护士的心理压力,甚至还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因此,护士应遵守职业道德,敬业爱岗,加强自我修养,谨慎细致加强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护士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以扎实的基础理论,以规范的、精湛的技术水平,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才能把护理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也才能控制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我们每一位护士都能做到上述几点,我想,我们不仅会远离法律殿堂而且还能看到患者最惬意的微笑。
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重点之一,是指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认真实施护理计划,确保精神病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心身安全[1]。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是引发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精神科患者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缺失,在幻觉、妄想支配下,易出现冲动伤人、自伤、他伤,这些临床特点决定了其为高风险专业之一,极易引起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减少医疗护理纠纷,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能力,是精神科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
1 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主要不安全因素
1.1 护理方面因素
1.1.1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不及时 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经常有突发性事件,如冲动、自伤、自杀发生,护理人员只顾及抢救而未能及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与医疗记录不一致,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就无法说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失。护理记录应真实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由于患者住院时间长短差别大,有些护士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提高病历的表面质量或应付检查而把没有实施的护理计划、没有观察到的护理内容与没有及时评价的治疗,护理效果做了想象性的记录。这样与医师的医疗文书记录就可能产生不一致。
1.1.2 护理操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有些只注意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名称与剂量,而对辅助治疗的催眠药不能严格把关。如有些患者在用奋乃静治疗时因为多了1 mg艾司唑仑而造成患者头晕、血压下降,给患者造成恐惧心理而不能配合治疗。精神科病房规定15 min巡视1次病房,有自杀自伤行为的患者必须时刻在护理人员视线之内,如果因为护理人员未尽到监护责任而造成患者自伤、自杀,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1.1.3 缺乏工作责任心 患者出现异常先兆不能及时发现,缺乏警惕性与预见性。有些护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参加工作以来,从未出现过任何医疗差错,凭经验办事,对精神病患者这个特殊群体随时可能发生意外事件认识不足。
1.1.4 护理人员少,不能满足工作基本要求 少数护理人员在人员少、工作量增加时,只忙于具体的技术操作而放松了对重点患者的看护,这给患者造成的不安全影响或隐患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发生医疗差错与事故中重要因素之一[2]。
1.1.5 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偏低,对各种仪器使用方法不熟练或不能正确操作,经验不足或协作能力不高,造成损伤或延误抢救时机。
1.1.6 自我保护意识缺乏 在患者家属法律意识普遍增强的情况下,部分护理人员却没有正视这种现实,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治疗、护理措施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同时,护理人员言语、行为不当或过失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或不安全结果。
1.2 患者方面因素
精神病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特别是受幻觉、妄想支配,认为有人要害他,感觉极度恐惧,没有安全感。有强迫症或主观失眠的患者,感到十分痛苦而焦虑、坐立不安而发生意外。对精神病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自己有病,学习、事业和经济遭到重大损失,生活上缺乏目标,感觉生活单调,无法正确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缺乏,认为家里有一个精神病患者是一个包袱,患者住院期间,家属从不探视,或忽冷忽热,容易造成患者心理压抑,产生被遗弃感,而出现意外。社会上仍有歧视精神病患者现象,瞧不起患者,看见精神病患者避而远之,更谈不上关心和关怀,患者患病后时刻有调岗或下岗的危险,患者感觉被社会抛弃,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而采取自杀以解脱自己。
2 加强精神科护理安全性管理措施
2.1 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针对精神病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环节,结合我院实际工作,制定了《医院奖罚细则》、《护理安全措施》、《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护理部还根据卫生厅医政处编写的《护理管理与基本技术规范》,规范我院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成立医院二级质量控制网络,由护理部牵头组织全院护士长进行每月全院质量和安全检查的一级网络;二级网络里由科室护士长及质控护士组成,进行每周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寻找发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2.2 加强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
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前提[3]。因此,我们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平时利用各种会议、查房、讲座、培训班、质量分析会进行安全教育。坚持每月一次安全总结会,加强对潜在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对每一起护理缺陷和差错一查到底,明确责任,使当事者和护理人员受到教育,并在护士长例会上通报,并警示大家,使全体护理人员明确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从而自觉地履行职责。
2.3 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
我院护理部对护理人员专业培训比较重视,尤其精神科护理方面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对新毕业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理论和操作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以后每月进行1~2项护理操作考试,每季度进行“三基”理论考试。每年由护理部和科室制度定学习计划和操作计划,选送护理班骨干参加各类专业学习讲座、学习班、进修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2.4 加强精神科患者组织管理
患者的组织管理是精神科病房管理的基础,是顺利开展医疗护理工作的关键。精神病患者由于认识、情感、意向、行为等精神活动过程常有障碍,故其行为可危害自身,又可影响他人,以致无法自理日常生活,若没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工作,就会形成混乱,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精神科病房的患者组织管理以护理人员为主,在患者中挑选病情稳定、作风正派、关心集体、在患者中有威信、有组织能力、热心为病员服务的人员组成休养员委员会,并根据委员的特长爱好和兴趣分工,有计划进行学习、娱乐和劳动。
3 结语
精神科护理风险和护理安全管理是一个永恒而艰巨的任务,要想确保患者住院安全和精神科护士的自身安全,在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中要充分认识精神科病房潜在的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事故的发生,确保住院患者和护士自身的安全。
参 考 文 献
一、计算机实训课前准备
(一)教师的准备
实训课程的指导教师应在实训前做好计算机的安全检查准备、安全教育提示、实训课程设备安全运行等各项保障工作,管理制度提前审核挂在墙上。上课前应向学生讲明本实训课程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并根据实训内容做好设备的安全演示和调试。
(二)学生的准备
学生实训课程前认真预习课程内容,明确实训目的,进入实训机房前带上预习报告,严格按照实训课程内容实习,不做与实训课程无关的事情,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尊重实习指导教师,服从安排。实训课程前检查清理好所需的用具,如有缺损,应立即向教师报告。严禁吸烟、吃东西、随地吐痰、乱扔脏物等不文明行为,保持安静整洁的实训环境。
二、实训课程实验室规则
(一)进入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实训场所内,禁止食物进入,水放在板凳旁边的地下,或者自己的包里。衣衫不整,背心、拖鞋等不符合实训课程穿着的同学,禁止进入实验室。
(三)明确实训目的,不做与实训课程无关的事情。
(四)实训室公用物品用完之后放回原处,不得擅自带到其它实验室,参照实训室5S管理规范。
(五)实训期间,爱护计算机,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不得使用与实训无关的软件和设备。计算机发生故障、损坏等特别情况,应立即向实训教师报告。严禁擅自拆卸、搬弄计算机,因个人原因造成的设备损坏,应做出书面检查,等候处理。
(六)实训中要注意安全,如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气昧、打火、冒烟、发热、响声、振动等现象,应立即向教师报告。个人需要使用非计算机用电源时,必须经过教师的同意方可使用。使用电器设备时,严防触电,远离开关电闸,有需要告诉老师,如设备或仪器发生故障或意外事故,应立即停机,并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以便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七)熟悉安全器械的所在及使用方法(紧急喷淋,灭火器等),讲解安全疏散的地点和方法。
(八)每次实训课程结束,学生应负责将设备整理还原,桌面、凳子收拾整齐,按要求整理好实训仪器设备及工具,关闭电源和窗门,将个人物品和废纸杂物带离实训室,并由实训指导教师安排同学留下打扫实验室卫生,经教师检查确认后方可离开,给下一个班级留下良好的实习环境。
三、实训课程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要贯穿于实训的全过程,实训前集中动员教育,实训过程中注意事项提示,实训结束后进行安全问题总结。每一个班级实训课程前安排安全教育谈话,由实训课程的实习指导教师利用上课前十分钟,讲解计算机实训课程相关的安全知识。对学生实训安全管理贯彻“教育为先、明确责任、管防并举、确保安全”的方针,努力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妥善处理好实习实训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
(一)实训过程中注意事项的提示
在按实训操作规程、实习计划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实训指导教师结合每一次实训课程的具体要求,制定出相应的安全要点,利用课间或课余时间,宣传教育到每位学生,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下课前五分钟谈安全总结
由实训课程的实习指导教师进行总结,表扬和提出整改的意见,为下一次实训课程做指导。
四、实训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采取如下应急处理措施
(一)当发生学生人身伤害时,在场指导教师应立即联系实训部门的负责人和医疗机构进行紧急救治,并及时报告学院及有关部门。
(二)当发生一般财产损害时,在场指导教师与学生应保护好现场,立即报告实训部门并视情况报告学院及有关部门,请求调查处理。
(三)当发生火灾事故时,在场指导教师与学生首先要报告消防机关,请求救援;同时视事故发展动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必要救灾。
(四)当发生重大事故时,系部应第一时间向学院领导报告,并会同实习单位和相关部门做好事后处理工作。
(五)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原因或自然灾害而发生的事故,其责任鉴定及处理程序,按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因违反实训纪律和安全规定而造成自身伤害者,责任由学生本人自负;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伤害的,由学生本人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一、现阶段医院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领导对于安全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
尤其是代表医院安全工作的医院领导,是对全院的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但是医院作为一个以医疗服务为主的场所,他的核心工作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医院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医疗活动展开的。因此医院的领导对医院所隐藏的隐患所造成的影响估计不足,所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医院弱化安全保卫部门对安全工作的影响
安全工作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组织,会使得安全人员的工作受到削弱,统筹安排将会变得被动。一旦事情多了、杂了,会使得安全人员对工作各个方面的考虑就少了,不全面了,这样一来极有可能形成安全隐患检查上的盲区,使得这些盲区不能及时的被发现和排除。由于弱化了安全保卫部门,会使得医院缺少专业的安全管理部门,这样会使得医院在对各部门安全制度的落实上出现管理松懈现象。
(三)缺少医院领导的强力支持
因为医院对于安全管理的投入从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效益,在运行安全管理时好坏都是一个样了,这样就使得医院的领导产生思想上的麻痹。实践证明,医院的安全管理工作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从入防队伍的建设到技防设施的投入必须有医院领导的支持,从医院制度建设到医院安全管理同样也必须得到医院领导的强力支持。
二、重视医院安全管理的几个关系
(一)管理与安全的关系
安全管理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分单位大小。要把安全管理工作当成分内之事,给予应有的重视。领导的重视应该体现在:责任意识,把安全纳入议事议程且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性;落实督查,发现问题后要立即着手解决且要经常亲临现场进行检查;引导启发,要懂得用典型来提高安全意识。
(二)职工素质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从以往的事故放生的原因来看,与医院一线职工的自身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医院的一线职工的素质好,就会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相反,如果医院的一线职工的素质低下,就会使得很多本不必要的问题产生,对此,医院安全部门要加强安全管理的培训,提高医院一线职工的自身素质和规范操作。
(三)职工意识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医院安全管理工作能否做好,首先应当看的是全体职工是否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从以往的实例来看,安全意识与事故的发生是呈正反比例关系的。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则安全事故就发生的少,否则就多。也就是说,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是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总的来说就是抓基层打基础、抓纪律反违章、抓现场除隐患是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医院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
(一)安全责任制度的建设
为了能够使得人人按责禁止,以形成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事事将安全、时时讲安全的局面,为此医院应建立起安全责任制度,主要的内容是依照职责分工,确定工作范围,划分安全任务,赋予工作权限,明确安全责任。落实方法是依据能级管理的原则,把安全管理这个大工作层层分解,最终落实到人,建成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
(二)安全分析制度的建设
分析制度的建设是为了能够及时的发现隐藏的隐患,并及时的解决问题,争取把安全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分析制度的内容包含三部分,一是分析当前医院安全工作查找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二是根据本单位的现实情况,提出一系列有预见性的防御措施。三是根据上级的通报或者是其他信息,结合现状,查找隐藏的隐患,并最终提出具有建设性安全措施。
(三)安全检查制度的建设
检察制度的建设是为了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检察制度的内容包括四查,一查思想是为了检查职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是否正确;二查执行是为了检查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三查制度是为了检查医院的各种安全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定期执行等;四查隐患是为了检查医院的安全措施是否具体和切合实际等。为提医院高职工做好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医院应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安全总结。
四、结束语
虽然从医院所发生的安全事故的表面来看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可控性,但是,事故的发生又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和规律性,我们只有认真研究分析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针对各种情况采取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和防护措施,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医院安全管理所追求的理念应该是将安全意识扎根在每一位职工心中,使医院安全成为每位职工的责任和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王俊.浅析医院安全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05:147149
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据2007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对全国3765所医院(其中:三级以上663家:三级以下31O2家)进行信息化现状调查显示,超过80%的医院建立了信息系统…。随着信息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疗和管理工作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信息系统所承载的信息和服务安全性越发显得重要。
1、医院信息安全现状分析
随着我们对信息安全的认识不断深入,目前医院信息安全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1.1信息安全策略不明确
医院信息化工作的特殊性,对医院信息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医院信息安全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些医院只注重各种网络安全产品的采购没有制定信息安全的中、长期规划,没有根据自己的信息安全目标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安全管理策略,或者没有根据网络信息安全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及时调整医院的信息安全策略。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医院信息安全产品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和适当的优化,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1.2以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为代表的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危害日益严重
病毒泛滥、系统漏洞、黑客攻击等诸多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营。目前,多数网络安全事件都是由脆弱的用户终端和“失控”的网络使用行为引起的。在医院网中,用户终端不及时升级系统补丁和病毒库的现象普遍存在;私设服务器、私自访问外部网络、滥用政府禁用软件等行为也比比皆是。“失控”的用户终端一旦接入网络,就等于给潜在的安全威胁敞开了大门,使安全威胁在更大范围内快速扩散。保证用户终端的安全、阻止威胁入侵网络,对用户的网络访问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保证医院网络安全运行的前提,也是目前医院网络安全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1.3安全孤岛现象严重
目前,在医院网络安全建设中网络、应用系统防护上虽然采取了防火墙等安全产品和硬件冗余等安全措施,但安全产品之间无法实现联动,安全信息无法挖掘,安全防护效果低,投资重复,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孤岛现象。另外,安全产品部署不均衡,各个系统部署了多个安全产品,但在系统边界存在安全空白,没有形成纵深的安全防护。
1.4信息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制度不健全
从许多安全案例来看,很多医院要么未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要么制定后却得不到实施。医院内部员工计算机知识特别是信息安全知识和意识的缺乏是医院信息化的一大隐患。加强对员工安全知识的培训刻不容缓。
2、医院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医院信息安全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根据当前信息安全的现状,医院信息安全应该是安全策略、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完美结合。
2.1安全策略
医院信息系统~旦投入运行,其数据安全问题就成为系统能否持续正常运行的关键。作为一个联机事务系统,一些大中型医院要求每天二十四小时不问断运行,如门诊挂号、收费、检验等系统,不能有太长时间的中断,也绝对不允许数据丢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和巨大损失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各部门的应用,使得各类信息越来越集中,构成医院的数据、信息中心,如何合理分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泄露以及恶意的破坏等信息的访问控制尤其重要:PACS系统的应用以及电子病历的应用,使得医学数据量急剧膨胀,数据多样化,以及数据安全性、实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医院信息系统(HIS)必须具有高可用性,完备可靠的数据存储、备份。医院要根据自身网络的实际情况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制订有关网络操作使用规程和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制定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等,建立适合自身的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整体的问题,需要从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高度,制定与时俱进的整体管理策略,并切实认真地实施这些策略,才能达到提高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的目的。
在网络安全实施的策略及步骤上应遵循轮回机制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制定统一的安全策略、购买相应的安全产品实施安全保护、监控网络安全状况(遇攻击时可采取安全措施)、主动测试网络安全隐患、生成网络安全总体报告并改善安全策略。
2.2安全管理
从安全管理上,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规范和机制,切实加强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制定网络安全应急方案等。
2.2.1安全机构建设。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信息科的相应责任职责,严格落实信息管理责任l。领导小组应不定期的组织信息安全检查和应急安全演练。
2.2.2安全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训等渠道,建设一支高水平、稳定的安全管理队伍,是医院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保证。
2.2.3安全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包括:物理安全、系统与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工作有序进行。
2.2.4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应急演练
依据医院业务特点,以病人的容忍时间为衡量指标,建立不同层面、不同深度的应急演练。定期人为制造“故障点”,进行在线的技术性的分段应急演练和集中应急演练。同时信息科定期召开“系统安全分析会”。从技术层面上通过数据挖掘等手段,分析信息系统的历史性能数据,预测信息系统的运转趋势,提前优化系统结构,从而降低信息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另一方面,不断总结信息系统既往故障和处理经验,不断调整技术安全策略和团队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应急流程的时效性和可用性。不断人为制造“故障点”不仅是对技术架构成熟度的考验,而且还促进全员熟悉应急流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实现了技术和非技术的完美结合。
2.3安全技术
从安全技术实施上,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漏洞检测和分析,针对检测和分析的结果制定防范措施和完整的解决方案。
2.3.1冗余技术
医院信息网络由于运行整个医院的业务系统,需要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不因网络的故障或变化引起医院业务的瞬间质量恶化甚至内部业务系统的中断。网络作为数据处理及转发中心,应充分考虑可靠性。网络的可靠性通过冗余技术实现,包括电源冗余、处理器冗余、模块冗余、设备冗余、链路冗余等技术。
2.3.2建立安全的数据中心
医疗系统的数据类型丰富,在不断的对数据进行读取和存储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丢失,数据被非法调用,数据遭恶意破坏等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能够很有效的杜绝安全隐患,加强医疗系统的数据安全等级,保证各个医疗系统的健康运转,确保病患的及时信息交互。融合的医疗系统数据中心包括了数据交换、安全防护、数据库、存储、服务器集群、灾难备份/恢复,远程优化等各个组件。
2.3.3加强客户机管理
医院信息的特点是分散处理、高度共享,用户涉及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因此需要制定一套统一且便于管理的客户机管理方案。通过设定不同的访问权限,加强网络访问控制的安全措施,控制用户对特定数据的访问,使每个用户在整个系统中具有唯一的帐号,限定各用户一定级别的访问权限,如对系统盘符读写、光驱访问、usb口的访问、更改注册表和控制面板的限制等。同时捆绑客户机的IP与MAC地址以防用户随意更改IP地址和随意更换网络插口等恶意行为,检查用户终端是否安装了信息安全部门规定的安全软件、防病毒软件以及漏洞补丁等,从而阻止非法用户和非法软件入网以确保只有符合安全策略规定的终端才能连入医疗网络。
2.3.4安装安全监控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可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网络和安全投资,随时监控和记录各个终端以及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识别、隔离被攻击的组件。与此同时,它可以强化行为管理,对各种网络行为和操作进行实施监控,保持医院内部安全策略的符合性。
2.3.5物理隔离
论文摘要:分析了目前威胁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结合网络安全与管理工作的实践,探讨了构建医院信息安全防御体系的措施。
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据2007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对全国3765所医院(其中:三级以上663家:三级以下31o2家)进行信息化现状调查显示,超过80%的医院建立了信息系统…。随着信息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疗和管理工作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信息系统所承载的信息和服务安全性越发显得重要。
1医院信息安全现状分析
随着我们对信息安全的认识不断深入,目前医院信息安全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1.1信息安全策略不明确
医院信息化工作的特殊性,对医院信息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医院信息安全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些医院只注重各种网络安全产品的采购没有制定信息安全的中、长期规划,没有根据自己的信息安全目标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安全管理策略,或者没有根据网络信息安全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及时调整医院的信息安全策略。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医院信息安全产品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和适当的优化,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1.2以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为代表的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危害日益严重
病毒泛滥、系统漏洞、黑客攻击等诸多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营。目前,多数网络安全事件都是由脆弱的用户终端和“失控”的网络使用行为引起的。在医院网中,用户终端不及时升级系统补丁和病毒库的现象普遍存在;私设服务器、私自访问外部网络、滥用政府禁用软件等行为也比比皆是。“失控”的用户终端一旦接入网络,就等于给潜在的安全威胁敞开了大门,使安全威胁在更大范围内快速扩散。保证用户终端的安全、阻止威胁入侵网络,对用户的网络访问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保证医院网络安全运行的前提,也是目前医院网络安全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1.3安全孤岛现象严重
目前,在医院网络安全建设中网络、应用系统防护上虽然采取了防火墙等安全产品和硬件冗余等安全措施,但安全产品之间无法实现联动,安全信息无法挖掘,安全防护效果低,投资重复,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孤岛现象。另外,安全产品部署不均衡,各个系统部署了多个安全产品,但在系统边界存在安全空白,没有形成纵深的安全防护。
1.4信息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制度不健全
从许多安全案例来看,很多医院要么未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要么制定后却得不到实施。医院内部员工计算机知识特别是信息安全知识和意识的缺乏是医院信息化的一大隐患。加强对员工安全知识的培训刻不容缓。
2医院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医院信息安全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根据当前信息安全的现状,医院信息安全应该是安全策略、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完美结合。
2.1安全策略
医院信息系统~旦投入运行,其数据安全问题就成为系统能否持续正常运行的关键。作为一个联机事务系统,一些大中型医院要求每天二十四小时不问断运行,如门诊挂号、收费、检验等系统,不能有太长时间的中断,也绝对不允许数据丢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和巨大损失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各部门的应用,使得各类信息越来越集中,构成医院的数据、信息中心,如何合理分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泄露以及恶意的破坏等信息的访问控制尤其重要:pacs系统的应用以及电子病历的应用,使得医学数据量急剧膨胀,数据多样化,以及数据安全性、实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医院信息系统(his)必须具有高可用性,完备可靠的数据存储、备份。医院要根据自身网络的实际情况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制订有关网络操作使用规程和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制定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等,建立适合自身的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整体的问题,需要从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高度,制定与时俱进的整体管理策略,并切实认真地实施这些策略,才能达到提高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的目的。
在网络安全实施的策略及步骤上应遵循轮回机制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制定统一的安全策略、购买相应的安全产品实施安全保护、监控网络安全状况(遇攻击时可采取安全措施)、主动测试网络安全隐患、生成网络安全总体报告并改善安全策略。
2.2安全管理
从安全管理上,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规范和机制,切实加强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制定网络安全应急方案等。
2.2.1安全机构建设。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信息科的相应责任职责,严格落实信息管理责任l。领导小组应不定期的组织信息安全检查和应急安全演练。
2.2.2安全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训等渠道,建设一支高水平、稳定的安全管理队伍,是医院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保证。
2.2.3安全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包括:物理安全、系统与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工作有序进行。
2.2.4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应急演练
依据医院业务特点,以病人的容忍时间为衡量指标,建立不同层面、不同深度的应急演练。定期人为制造“故障点”,进行在线的技术性的分段应急演练和集中应急演练。同时信息科定期召开“系统安全分析会”。从技术层面上通过数据挖掘等手段,分析信息系统的历史性能数据,预测信息系统的运转趋势,提前优化系统结构,从而降低信息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另一方面,不断总结信息系统既往故障和处理经验,不断调整技术安全策略和团队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应急流程的时效性和可用性。不断人为制造“故障点”不仅是对技术架构成熟度的考验,而且还促进全员熟悉应急流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实现了技术和非技术的完美结合。
2.3安全技术
从安全技术实施上,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漏洞检测和分析,针对检测和分析的结果制定防范措施和完整的解决方案。
2.3.1冗余技术
医院信息网络由于运行整个医院的业务系统,需要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不因网络的故障或变化引起医院业务的瞬间质量恶化甚至内部业务系统的中断。网络作为数据处理及转发中心,应充分考虑可靠性。网络的可靠性通过冗余技术实现,包括电源冗余、处理器冗余、模块冗余、设备冗余、链路冗余等技术。
2.3.2建立安全的数据中心
医疗系统的数据类型丰富,在不断的对数据进行读取和存储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丢失,数据被非法调用,数据遭恶意破坏等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能够很有效的杜绝安全隐患,加强医疗系统的数据安全等级,保证各个医疗系统的健康运转,确保病患的及时信息交互。融合的医疗系统数据中心包括了数据交换、安全防护、数据库、存储、服务器集群、灾难备份/恢复,远程优化等各个组件。
2.3.3加强客户机管理
医院信息的特点是分散处理、高度共享,用户涉及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因此需要制定一套统一且便于管理的客户机管理方案。通过设定不同的访问权限,加强网络访问控制的安全措施,控制用户对特定数据的访问,使每个用户在整个系统中具有唯一的帐号,限定各用户一定级别的访问权限,如对系统盘符读写、光驱访问、usb口的访问、更改注册表和控制面板的限制等。同时捆绑客户机的ip与mac地址以防用户随意更改ip地址和随意更换网络插口等恶意行为,检查用户终端是否安装了信息安全部门规定的安全软件、防病毒软件以及漏洞补丁等,从而阻止非法用户和非法软件入网以确保只有符合安全策略规定的终端才能连入医疗网络。
2.3.4安装安全监控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可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网络和安全投资,随时监控和记录各个终端以及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识别、隔离被攻击的组件。与此同时,它可以强化行为管理,对各种网络行为和操作进行实施监控,保持医院内部安全策略的符合性。
2.3.5物理隔离
供应室医护人员长期处于职业污染的危险因素中,对于工作人员加强医院污染知识的培训、教育和宣传,建立并遵守规范化操作程序、加强检查,督促工作人员坚持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工作中发生针刺伤及锐器损伤,可有效地降低职业危害。
1 危险因素
1.1 工作人员自身因素 工作人员的自身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工作人员在操作中无菌观念不强,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改变工作程序,不能有效地利用防护用具来很好的保护自己,没有形成很好的防护意识和行为习惯,都有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如刺伤、灼伤,甚至是病毒感染。
1.2 生物因素 即经过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感染机会。主要发生在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环节,被污染过的玻璃注射器、枕头、穿刺针头、手术器械及沾有血迹、液体的器具、布类,穿透工作人员皮肤黏膜而感染上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艾滋病等经血液传播性疾病。
1.3 化学因素 供应室在消毒灭菌过程中,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接触到多种化学消毒剂,如果使用不慎,可造成皮肤粗糙、皮肤过敏及毒性反应。
1.4 消毒灭菌器具 医院灭菌经常以高压蒸汽灭菌为首选,对于蒸汽不能或不宜穿透的,则选用煮沸或干热灭菌。在灭菌过程中,稍有不慎,即有被灼伤或烫伤的可能。使用灭菌压力锅不正确或设备出现故障还有爆炸的危险。常用的紫外线辐射灯消毒,接受光源直接照射会对人的皮肤和眼睛造成损伤,还可以引起呼吸加速、胸闷、咳嗽等中毒症状。
1.5 工作环境及噪音 空气是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供应室污染区工作人员每天接触被污染用品。如不注意防护,将成为直接感染者。环境的高温、高热、湿、噪声、空气闭塞及电器使用等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也有危害。长期受噪声刺激可造成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条件反射异常,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和脉率加快[1]。
2 安全防护措施
2.1 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 进行医院内感染知识教育,提高理论水平,学习有关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危害、预防措施,提高防护意识。进行损伤后急救处理措施的教育。培养普遍预防意识,对回收污染物品一律以传染性物品对待,防患于未然。严格遵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各项操作规程,加强自身防护,避免血液传播性疾病,给工作人员造成院内感染。收集有关安全防护信息,每月组织供应室人员学习,并做安全总结,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2.2 供应室人员穿戴及操作注意事项 严禁戴首饰及留长指甲,严格洗手或戴手套及手消毒,注重个体防护,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消毒及隔离制度。注意皮肤的防护,操作时做到忙而不乱,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提高技术操作水平,改革护士不安全的操作行为,使用改良的医疗器材,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2]。
2.3 工作人员防护用品的配备 配备防护用品,根据医院的条件及危害因素制定计划,从预防出发,储备足够防护用品并单独存放。配备的常用防护用品有塑胶手套、防水围裙、套袖、套靴、口罩、面罩、防水衣、洗涤用品及皮肤消毒剂等,同时增加备用呼吸道防护器及预防意外的急救药品及用品。
2.4 预防器械伤害 供应室所回收的物品应在临床科室先进行初步处理。在回收及处理前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工作中要谨慎、小心,动作要轻、慢,严防尖锐物品刺伤、划伤。如出现意外,应立即用肥皂、流水冲洗伤口,做消毒处理并包扎。还应做预防注射,并报告相关部门,以做相应感染的追踪调查。
2.5 预防化学制剂致人损伤 常用化学消毒剂对人体都有一定的刺激及毒性。在配制、消毒、浸泡前,需穿戴好防护用品。操作过程中宜谨慎,防止漏溅及吸入人体内。存放处要做到阴凉、避光、加盖保存、容器表面有明确标志,使用中轻拿轻放。操作完毕,对所在区域及物品用流水冲洗干净,必要时用中和剂,打开通风设备。如被化学消毒剂刺激眼睛、皮肤黏膜等,立即用清水冲洗,严重者立即就诊。
2.6 预防高压电器伤害 经常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用电知识讲座,机械及线路要安装良好,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用毕应切断电源,再进行整理,地面保持干燥,防止漏电。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机械性能良好。供应室工作人员要经过正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使用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前后要例行检查,专人负责,避免事故的发生。
2.7 预防保健 制定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每半年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接种乙肝疫苗,提高机体抵抗力[3]。应不断改善供应室高温、高热、潮湿的工作环境来预防其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3 小结
通过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有关知识的学习,从而增强供应室工作人员责任感和成就感,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既保证工作质量,又保证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使全院医疗护理工作井然有序。
参 考 文 献
[1] 黄子杰,徐志峰.施琼等职业性物理因素与疾病.预防医学,2001,1(4):15-16.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有关药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着力整治当前中药饮片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排查系统性、区域性风险隐患,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高中药饮片质量,进一步强化中药饮片监督管理,持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二、组织实施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县局”)成立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食品药品安全总监任组长,县局检查大队大队长任副组长,县局药品化妆品监管股、县局法规股负责人为协调小组成员。专项整治协调小组负责组织中药饮片专项整治的综合协调工作。
职责分工:
县局药品化妆品监管股负责督促指导各乡镇市管所开展中药饮片流通使用单位监督检查工作,汇总报送有关材料和数据,配合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中药饮片抽检工作,并适时组织开展抽查督查;负责汇总上报本辖区专项整治工作进度月报表和总结等相关内容的报送工作。
县局检查大队负责对重大案件进行查办或挂牌督办,县局法规股负责协调指导行刑衔接工作。
各乡镇市管所负责组织实本辖区内中药饮片流通使用环节的专项整治,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立案查处;负责收集本辖区企业自查整改报告;负责上报本辖区专项整治工作进度月报表和总结等相关内容的报送工作。
三、工作重点
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药品管理法》,聚焦中药饮片存在的顽疾,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如下:
(一)中药饮片经营使用单位检点
1.检查的重点对象:单体药店、个体诊所;投诉举报较多以及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被立案查处过的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
2.检查的重点问题:
(1)检查是否存在销售非法加工、非法分装或贴签销售中药饮片的行为;
(2)检查是否存在从无相应资质单位购进中药饮片的情况;
(3)检查是否存在违规经营中药饮片、超范围经营毒性中药饮片的行为;
(4)检查是否存在非法加工、掺杂使假、染色增重、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经营中药饮片的违法违规行为。
(5)检查是否按要求对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储存、养护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并做好记录。
(二)中药饮片抽检和案件查办工作
1.配合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加大中药饮片抽检力度。确定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加大抽检频次,提高抽检的针对性,对抽检不合格的中药饮片严格依法处理。
2.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购进、加工中药饮片的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3.加大公开曝光力度。对查处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及相关企业进行公开曝光,对被实施资格罚的自然人依法纳入“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四、进度安排
此次专项检查工作原则上划分为“动员部署、企业自查、集中检查、督导检查、全面总结”五个阶段,可结合工作实际合理安排时间,各阶段可交叉进行,确保专项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4月)各乡镇市管所将本通知精神及时通知本行政区域内中药饮片经营使用单位,根据本方案的要求,统一思想,协同行动,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对具有中药饮片经营范围的零售企业以及使用单位,依据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情况合理覆盖,覆盖率不低于30%。
(二)企业自查阶段(2020年5月—6月)
各乡镇市管所督促辖区内中药饮片经营使用单位对照新修订《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和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开展全面自查和整改,并负责收集自查整改报告汇总到县局药品化妆品监管股。
(三)集中检查阶段(2020年7月—2021年6月)
各乡镇市管股所组织对行政区域中药饮片经营使用单位进行认真检查。集中检查期间,监管部门的检查与企业整改可交叉进行,边检查边督促,推动企业自查自纠。对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开展自查自纠、主动报告、主动整改的从轻处理;对隐瞒不报、对抗检查的依法从重处理。
(四)督导检查阶段(2021年7月—8月)
县局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工作,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查处。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和漏洞完善工作机制和相关管理制度;配合市局开展督查工作。专项检查工作中,对查处重大案件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对监管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或重大案件处理不到位的,给予批评并责令改正。
(五)全面总结阶段(2021年9月)
各市管所须在2021年8月25日前完成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并报送县局药品化妆品监管股,由药品化妆品监管股负责汇总形成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上报市局。总结内容包括检查和抽检情况、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案件查办情况、取得成效和工作建议等。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工作,强化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经费保障,统一组织精干力量,明确工作重点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严格履行职责
各单位要提高专项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务求发现问题、消除隐患、防范风险,对于发现的线索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在监督执法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坚决防止地方保护,坚决杜绝有案不查、重案轻办、以罚代管、以罚代刑等问题。对于在执法办案中为企业说情、干扰办案的一律记录在案,并依法依纪处理。
(三)加大查处力度
各单位在专项整治中发现中药饮片经营使用单位不符合相关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依照新修订《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坚决采取告诫、约谈、限期整改、暂停销售、使用以及罚款、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等处理措施,对相关责任人按规定进行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加强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