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6: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专德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要立足于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崇高的理想必须与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相结合,必须与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要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相结合。要让学生懂得,要把自己追求的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如可以教育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对待本职工作。教育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积极参与企业改革,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在企业发展的同
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二、要努力拓宽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面
要改变过去那种学生道德教育只靠思想政治课的片面认识,注重挖掘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德育因素,拓宽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面,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比如可以在学校开展、勤俭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反对奢侈浪费,禁止学生抽烟、喝酒、女学生禁止涂口红、佩戴金银首饰、穿袒胸露背的奇装异服等。
1.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单靠职业道德课是不够的,要让所有教学分担教育任务,在各科教学中全程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育人效果。比如,会计专业教师在传授会计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反复强调会计岗位是一个特殊的岗位,会计人员直接同金钱打交道,处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特殊位置上,不仅要掌握各种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更需要有高度的原则性和专业精神,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专业特点,开展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在带领班学生春游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爱护环境教育,引导学生用眼睛去欣赏美,用心灵去感受美,用感情去体会美,让情操得到美的熏陶。祖国山水是美,可是近年间由于种种原因环境污染严重,有的山不再青翠,水不再碧绿,花不再芬芳,草不再茂盛,天空不再蔚蓝,……借此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爱惜祖国山水,做环保的卫士。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努力创造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在美丽的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名言警句以及科学家肖像使学生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比如,我们在全校范围开展了“做文明学生,树文明形象”活动,要求着重抓文明礼貌用语及仪容仪表,在全校范围内张贴文明用语口号,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积极引导宣传。班主任会同学生科对仪容仪表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此项工作持续了很长时间效果很明显,它有利于严肃校风,整顿校纪,规范校貌,使“树文明形象,做文明学生”成为大部分学生的自觉要求。
三、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1.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把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实践是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职业学校的显著特点,职业道德教育要以实践为落脚点。只有通过实践,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才能使学生体验到职业道德标准的意义,并予以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他们更好、更多地观察了解社会各个方面,使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转化为行为。比如,我校教务处组织学生参观汽修厂,了解该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的事迹,我们还请已任经理厂长、修理技师的毕业生回校作报告,用其亲身的经历论证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进步和成才的重要条件的道理。这些生动、直观的报告加深了学生对钻研务、提高技能的必要性的认识。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学会了思考和探索,提高了对职业道德的深层次认识。
2.根据学校办学的总体目标和各专业特点及学生思想素质,与实习单位或联办单位签订协议,团结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讨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办法和措施。在实习中,加强职业教育理论与职业道德实践的紧密联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受到良好的职业道教育和熏陶。我校在制订学生实习前的教育计划、实习中的指导计划和实习后的总结时,都要把职业道德的教育列入计划之中。实习前,学校举办了关于“职业道德”的专题讲座,分别邀请参加过实习的老师、企业领导、已经工作的毕业生对参加实习的学生介绍业对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实习中,班主任深入到各个实习单位,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习情况,尤其是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情况,给每一个学生写出实习中期评价。实习后,每一个参加实习的同学都上交“职业道德”的作业。从学生的实习报告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开始把职业道德的理论内化为自身行动要求。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教学内容入手,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体察作者的情感,获得真正的审美体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一部好的教材,应该在向学生提供知识信息的同时,传递丰富的情感,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人生之美等。在文学作品的选择上,要让中专生学习具有时代性和富有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真正的对话和交流,引导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与意蕴,培养学生积极积累文学语言的热情。而古今中外名篇精粹都是作者情感的喷涌结晶,在教学中要注意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的情感脉搏,挖掘文章蕴藏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学习中身临其境,如沐春风,达到忘我的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广采博览,力求了解作者的方方面面,了解创作的背景,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文学作品主要是抒情言志,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理”,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途径。
(二)通过有表情的朗读,引导学生领悟情感美。
朗读,必须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课文中无法用文字体现的情感变化读出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言语,以声传情,从而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和深层含意,用有声的语言,把作者描绘的形象、画面再现出来,朗读要有景有情,有声有色,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观其人,陶醉于作品的意境之中,充分体验到课文中的情感,引起感情上的强烈共鸣。在诵读中理解、感悟,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关于审美兴趣的激发问题。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联结点,对学生的审美意识作正确引导。教师可以采用以训练语文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也可以实行开放式教学法,让学生走出课堂,到阅览室去,到多媒体中去,到生活中去;也可以主动参与教材改革,在课堂上结合教材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一些短小精悍的散文、诗歌。用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只有千方百计地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冲动,抢占激发审美兴趣的制高点,他们才会带着一颗心去阅读。可见,激发审美兴趣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切入点。
(二)关于尊重学生审美体验的问题。
由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阅读实际、个性特征、知识结构、智力及能力状况不同,以及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他们的审美视角、审美体验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种差异,尤其是对学生的真情告白,教师要持尊重、包容、接纳的态度。这种正视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有创见,让学生有各抒己见、发表言论的安全感,实现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第二,对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要作出正确的辨析与评判。对切合实际的见解,教师在肯定其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其审美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对情感不健全、态度不端正、价值观歪曲的错位见解,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其对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伦理价值关系作出正确选择,及时地认识自己,纠正自己,超越自己;对片面性的见解,教师在肯定其答案中的合理性的同时,重点引导其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全面思考,培养审美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在整个教学进程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求知的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也正是在不断的情感体验、态度修正、价值观提升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思想的陶冶,实现了人格的升华。
三、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情感教育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情感,也随时演绎着情感的人生。亲人离别时难割难舍的是情感;亲人团聚时哭断衷肠的是情感;英雄凯旋时赞颂褒扬的是情感……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情感教育,那么如何实现情感教育呢?
让学生走出教室,把学生带入生活的情感课堂。平时的节假日、双休日等可以让学生体验与亲人团聚时的情感;寻找特定的场景,如亲人离开人世、感受当事人的悲哀与忧伤;同学聚会、商考状元的恹意、参军青年的兴奋,体验欢笑与快乐的情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目的是将情感体验的理解和感悟化为学习课文的动力。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中的人是社会主体的人,重视社会中的人的尊严感与价值性,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关怀,关心人的各种需求与自我价值实现,追求自由与人的解放,其中的人是现实的人。德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塑造学生的内在修养,是一种重要的专门教育活动,与社会活动有重要的现实联系,担负着对学生的现实行为进行引导与评价的重任,对人生意义进行正义角度的解答。在德育教学中加强人文关怀的诉求是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题中之意,是现实中需要特别加以强调的地方,对于学生积极人生观与世界观建立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德育教学中贯彻人文关怀对社会人文素养的促进、对民族人文的传承,以及对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兴国战略的实施具有深远影响。中专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应有的自由发展空间,同时注重其技能实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与道德素养。让学生体会到学校对学生现实的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德育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二、中专德育教学中人文关怀不足的原因
(一)部分德育教育工作者自身人文关怀素养不高
德育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自身的人文关怀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自身人文关怀素养并不是很高,因此无法保证在中专生中开展德育教育时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德育教学时展现的关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首先,教育对象方面,中专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如今的中专德育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师生之间无法实现有效的思想交流和深入的情感沟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对待。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灌输知识,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受教育的对象,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尊重,无法起到帮助和引导学生的作用。其次,从教育方法来看,思想教育过程中对中专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够重视,工作方法不灵活,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无法在情感和思想上使学生得到充分认识。传统思想教育模式过于僵化,对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无法深入了解,无法真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无法有效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严重妨碍学生个性发展。
(二)不重视德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实际效果
对中专生德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进行检验,最主要的就是看其效果。为了增强教育效果,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最重要的就是对教育方法和方式进行转变,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但是有一些教育者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不够重视,为了取得较好的成绩,不惜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对其进行高强度训练,严重违背以人为本、注重过程、注重实效这一人文关怀的重要要求。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无法改善学生的状况,相反使学生负担加重。
三、中专院校德育教学融入人文关怀的途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学校应从教育改革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思想政治人文关怀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副组长,党政其他领导、党委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有关技术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思想政治人文关怀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人文关怀教育相关工作,制订相关规划,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组织开展评价考核工作,营造领导重视、社会参与、教师落实、学生接受的德育教学育人环境,不断丰富和完善人文教育内容和方法。
(二)确立学生主体建构的目标理念
首先,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只有当人的主体意识增强、个性得到充分展现的时候,才能在为了满足自身各种需要进行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潜能,促使学生主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主要包括自尊自重、自强自立的自主精神,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团结互助、积极合作的协作精神等。再次,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教学教学活动,开展对社会热点问题分析讨论、辩论演讲、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最后,重视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向善性、自主性等人格品质,这是中专院校德育教学人文关怀的重要使命。
(三)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监测、评估和预警工作,成立专门业务机构,负责具体咨询、调研、组织、实施、反馈、评价及考核等相关工作。中专院校要将学生心态监测、评估、预警及处置纳入学生生活全过程,新生进校就要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归纳分析,重点关注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对他们进行疏导,促进学生心理平衡、健康,避免学生不良心态聚集、恶变。学校要有意识地将心理监测、预防等渗透于学生课堂、社团活动、主题班会及团组织生活会中,促进学生自身心理健康。中专院校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纳入中专素质教育,将其列入整体规划之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名人论坛、现身说法,用鲜活的案例带动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直面心理问题,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班级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班集体风气的好坏,对学生成绩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班级德育工作除了要以活动如学校组织的运动会、文艺演出、劳动基地等作为载体外,关键在于班主任是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从班级工作的细微处寻找教育的最佳契机,以求得教育的最佳效果。笔者做班主任的理念是:心灵的沟通是师生交流的最美方式。
一、向贫困学生捐款进行艰苦奋斗教育
许多学生从小就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在教室里有许多同学吃零食,这种习惯不仅花费了家长的大量金钱,又易使学生养成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习惯。此时老师的空洞的说教,可能不仅起不到很好的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如何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一直是我开学后比较头痛的一件事。正在我苦苦思索之时,一件事让我茅塞顿开。大约在开学后二个月左右,有一老师向我了解一件事,说我班有一个叫小丁的同学捐款资助一个河北太行山区的失学女童,我感到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于是,我把小丁同学找来向她了解有关情况。原来她资助的是河北涞水县一个叫孟帅的女童,并且在去年暑假到河北太行山区去了一趟,对当地的经济情况和学校情况有所了解。接着,我就把这个情况和班级干部讲了,并和他们商量,能否由我们班级来资助这个女童,班干部们一致同意。我们一起制定了一个实施方案,首先请小丁同学向同学们介绍了太行山区的基本情况和孟帅家庭的实际情况,接着进行一次募捐活动,为孟帅同学筹集下学期的学费。我还发动全班同学生给孟帅同学写信,并将她的回信在教室里朗读。当同学们得知我们的捐款给了孟帅很大的帮助时,从同学们脸上满意的微笑中我知道,教育的效果达到了。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说教都不可能起到的,但教育的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二、用心交谈温暖心灵
班主任工作中最有效的要数谈心工作了,它细腻、实用、有人情味。我在发现学生的问题时,一般不会粗暴地乱批评一顿,而是找学生耐心谈话,以心交心,如我班的A同学,本学期成绩明显下降,我了解情况后发现,均是由于父母闹离婚而引起的。我一面与家长沟通,一面多方面关爱孩子,使学生稳定了情绪,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状态。
另外,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督促的方法也要讲究艺术。如当前初中生中存在着早恋问题,对班主任来说,也很棘手,但我处理的方式是:不堵而导。因为在和学生的接触谈心中我了解到,现在的学生的早恋更多的是出于尝试,寻找刺激,出于虚荣等。交往的随意性和游戏性是其特征。其实学生在中学阶段对异性的好感非常正常,教师不能在男女学生的频繁接触中轻易去判断是谈恋爱,而应与学生细细分析早恋利弊,争取减少对学业的影响,尽力完善人格。给予学生关注、重视、多方引导,以心交心,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三、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的结合
热爱学生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教师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同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形成一种求学上进的热情。一般说来,当一位热爱体贴学生而又被学生爱慕和尊敬的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乐意接受他的情感传递,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教师的思想感情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总是能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做到从爱出发,从严出发,去教育学生。爱学生,不等于纵容放任学生,只爱不严,不是真爱;相反,只严不爱也无法真严。要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必须坚持爱严结合。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正在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灵魂,在我任教的学生中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个案例:
学生小宁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自幼跟随母亲生活,母亲对他十分宠爱,养成了他任性,急躁的性格。一次他母亲来校找我,反映了小宁学习不刻苦,迷恋游戏机等情况。冷静下来分析,觉得批评、发火无济于事,象小宁这样的事例带有普遍性,如何以此为契机,来教育和启发小宁及全班学生应是我必须抓的一个重要工作。为此,我首先详细地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小宁进行谈心,我耐心听他说完所有的理由后,有针对性地发表了我的看法:母亲唠叨,母亲不给你自由,出发点是什么?作为儿子,母亲含辛茹苦把你培养,是多么不容易,你想到过为母亲做点什么吗?谈到这里,小宁脸上出现了羞愧的神色,头也低下来了。这时候我知道谈话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已开始“入耳”“入心”了。接着我又找他母亲,帮他母亲分析小宁发脾气的原因:无非是爱面子,觉得母亲到校找老师告状,丢了他的面子。我也因此和他母亲交换了在家庭中如何学会和孩子沟通并因势利导做好孩子思想工作的体会,他母亲十分感激。晚上,小宁母亲打电话高兴地告诉我:小宁回家主动和母亲打招呼,母子俩已和好如初。
四、尊重学生与平等信任共行
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事实上,教师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
尊重学生,平等信任,后进学生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纯真的爱。他们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他们对外界的反映和评价常抱有一种戒备和警惕的心理。教师善意的一语一笑,都能产生极佳的心理效应。反之,一旦他们发现有人轻视自己或不尊重自己时,马上就会产生“敌意”,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有一些学生的厌学、弃学行为有时就由此而来。
通过班主任和学生的心灵相通,班级的凝聚力加强了,学生的自律能力提高了。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任何成功的管理不在于教师做的多与少,而恰恰在于能否调动大家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这就是优化的过程。在班级管理中,特别重视过程管理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就能实现个人发展与班级前进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研究结果
2.1护理专业学生医德素质现状
(1)医德认知程度不高.调查“选择就读医学专业的主要目的”结果显示,有114人选项“当一名合格的医生,救死扶伤”,占49.3%,这部分医学生有明确的神圣使命感;68人选项“医生的职业好,比较稳定”,占29.4%,这部分医学生认为护士工作非常地稳定;14人选项“收入和社会地位高”,占6.1%,这些医学生认为护士的待遇和被尊重程度比较高;选其他选项的35人,占15.2%.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学生在择业时,主要看重的是该职业的实用性和利益性,把护士这一身白衣当成谋取物质的一种手段,以此来满足个人的欲望和声望.
(2)医德素质不容乐观.调查“怎么看待当前部分医生存在的收受“红包”和“回扣”现象”的结果显示,有126人选项“不应当,这是违背医德的行为”,占54.5%,这部分学生表示医护工作者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作为医护工作者在任何场所都决不应该收取患者“红包”和厂商“回扣”.但调查同时显示,29人选项“很正常,是医生劳动价值的体现”,占12.6%;45人选项“医生劳动强度大,工资低,收些红包也应该”,占19.5%;31人选项“无所谓,给了就收,不给不要”,占13.4%.这些数据在一定层次上反映出医学生的医德素质状况.调查“在发生重大危害公共安全的传染病时期,作为医务人员志愿到一线开展救护工作,对此观点有何看法”,结果显示,129人表示,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履行自己的天职,占55.8%.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产生矛盾心理,在个人利益和患者利益面前过多地考虑前者,数据显示,26人不赞同(11.3%);63人矛盾,有点担心自己(27.3%);还有13人选择其他(5.6%).正因如此,在学习、工作过程中时常出现患得患失、犹豫不决、小错连连等问题.这与医学生的基本医德素质相差甚远,亟待提高.
2.2护理专业学生医德素质现状原因分析
(1)医校道德教育实践能力弱.护理专业学生对当下的医校道德教育实践基本满意,上学期间定期地参加见习实习,但学生仍期待着实践时间有所延长.目前,大部分医学生对当前的医德教学有很大的意见,强烈反映授课内容陈旧、授课方式单一.受医校现行教育模式影响,传统的理论性“填鸭”方式已经不能引起医学生学习的兴趣.
(2)受社会医风影响.医学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单单凭借教师和课堂上能够形成.在现行的医学道德教育系统中,各环节并没有达到互相合作、共同协作的水平.护理专业学生医德素质现状与教科书上的标准有很大的差距,这与受社会医风影响有关,社会环境对护理专业学生医德素质的形成产生极大影响.
(3)对医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院校只重视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认为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而忽略了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素质;甚至部分专业课教师存在认识上的偏见,觉得只要把专业课教好就算工作完成,至于其他方面(如德、体、美等)都是政治课、体育课、艺术课或或辅导员的教育范畴,从而对学生的医德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专业培养,轻医德教育的状况.
(4)学生对医德修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医学生迫于就业的压力,受社会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熏陶,想在短短的大学期间达到最大的收益比,然后放弃人文社科类课程,把与进修读研和职业技能无太大关系的课程学习时间用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从而出现很多学生刻苦钻研医学专业知识,对人文课程置于一旁,甚至利用人文学习时间学习专业知识现象,不注重自身人文修养的提升.
3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医德教育的策略
3.1创建一支具备高尚的医德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民办高校医德教育的领导者,必须及时做到更新观念,紧跟医学发展前沿.在学生的医德教育和思想工作上,把医德教育作为“一号工程”进行实施,尽最大努力打造一支高品质、高效率、高质量的医德教育师资队伍,这是提高民办医护学校水平的关键.学校应大力宣传医德高尚的教师和学生,加大培养“双师型”思想教育的力度,让所有师资力量在学生医德教学工作方面拧成一股绳,保证医德教育的有效性.
3.2尝试新型医德教育教学方法
(1)实践教育方法.护理行业属于服务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学生最后都要对自己的服务对象一对一地护理服务.因此,尽早模拟护理工作,长时间地从事实践操作,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就业环境,使学生及早地意识到只有单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将无法做这项工作,必须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才能胜任.
(2)自我修养法.我国古代很多思想家提倡自我修养,并信仰“修身养性”,具体方法记载的有很多.通过医德教育教学让学生学会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如自我反思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以往的思想及行为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深刻地进行理性思考.自我反省法,让学生学会有规律地写周记或个人总结等方式记录自己在过去的时间里的得与失,通过阅读记录文字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提升自我认知水平.
3.3学校要加强对医德教育的重视
建立民办高校医德教育工作督导制度,把民办高校医德教育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和评估与检查中,明确责任,监督指导,定期检查,互相交流,才能提高医德教育工作的质量.
专利与垄断有着很深的渊源,世界上第一部现代含义的专利法-1623年英国专利法就称为《垄断法规》。虽然许多国家有禁止私人垄断的反垄断法,但专利法却是积极地允许垄断,从而在反垄断法上开了一个大洞。(注:吉藤幸朔著,宋永村、魏启学译:《专利法概论》,专利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从专利制度的实质看,它要求发明人将其发明公开,作为对价,国家允许发明人在一定期间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独占权,即对发明有权实施合法的垄断,但这并不意味着专利领域不存在反垄断问题。当专利权人行使权利的行为超出了专利权允许的界限范围,构成专利权滥用时,应受到反垄断法的禁止。在专利实践中,专利权人在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专利时,附加限制是一个通常的做法,如附加使用限制、区域限制等。这些限制本身往往属专利权内容的一部分。当限制减少了竞争或构成不公正交易或歧视时,反垄断法不能轻易判其违法并予以禁止。不过,当专利权行使使所附加的限制“不合理”地损害了竞争时,仍然有受反垄断法谴责的危险。(注:曾士兵:《反垄断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不难发现,对专利权授予一定的垄断与反限制竞争之间存在着统一和冲突,两者既相生又相克。
首先,从两者相生方面看,作为专利权客体的智力成果,往往是初始权利人为竞争目的或在竞争过程中的创造。对这种成果采取独占的方式加以保护,可以使经营者能够事先根据法律将可能赋予的独占程度,比较明确地预期其技术开发和创新投资的回报,从而鼓励其通过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更好地释放其竞争潜能。而每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也必将激励竞争,这势必给国民经济和公众利益带来好处。其次,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其同一权利客体可以同时为许多主体所占有和使用。通过专利法加以保护,可以保护正当公平的竞争秩序。再次,竞争经济的另一重要目标,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对专利权的保护也常常能达到这一点。(注:陈芳:“试论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两种不同的法律现象”,《法学评论》1997年5月。) 例如通过对假冒专利和冒充专利的禁止和查处,使消费者真正享受到专利产品所带来的益处。因此,实践中的专利法是推进竞争的,并未因给予专利权人的垄断性权利而阻止了竞争,正如1985年一位美国反托拉斯官员所言:“反托拉斯部门早期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敌对似乎是一种基本上不正确的认识的结果,即认为在反托拉斯法的目标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目标之间有一种内在的经济冲突。”“当对竞争作出更完全的经济分析时,很明显知识产权保护会推动竞争,它可以鼓励公司通过发展新技术而促进竞争,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提供更新更好更便宜的产品。”(注:刘茂林:《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其次,从两者相克方面看,专利权与经济竞争之间,又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冲突,时常陷入二难境地。第一,专利权是一种排他性的独占权,因而是一种受保护的法律意义上的垄断。但如果不正确的行使这种垄断权,则会对发明创造成果的传播与实施造成障碍,不仅不能使智力资源合理分配,还会阻碍技术成果的推广实施。如一些科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家唯恐先进的新技术破坏了他对某项产业已经取得的垄断地位,常常高价收买专利,然后束之高阁,不予实施,以达到其攫取最大利润的目的。第二,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专利权的垄断会成为某种经济垄断的重要因素乃至关键因素。(注:曾山金:“论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4月。) 这往往成为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斗争的焦点。技术、经济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实行专利制度,除了为提高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经济外,主要目的在于吸收新技术,将专利发明应用于本国的产业实践,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而发达国家则希望利用在发展中国家申请专利和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来控制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发展,继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因而,发达国家虽积极在发展中国家取得专利,但往往并不愿意在专利授予国实施专利。第三,由于专利赋予的“特权”,有些专利权人甚至以非法行使专利权的形式,达到其反竞争的非法目的,行使超出权利允许的界限范围的权利。例如通过许可他人使用但附以反竞争性的限制性商业条款。这类条款主要有:不质疑条款、单方独家回授条款、一揽子许可、指定技术来源、指定进货或销售渠道、货物搭售、不竞争条款、产量质量或价格限制、客户和地域限制、期满后的使用限制、自动延期条件、按无关产品计算许可使用费等。
专利权的垄断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法鼓励的经济竞争之间,无论从立法本意和具体执行情况来看,既存在着本质上的统一,又包含着不可避免的冲突。这种冲突,集中体现为对专利合法垄断权的不正当行使-滥用专利权。
二、滥用专利权的定义及其他
(一)滥用专利权理论的演变历史
滥用专利权理论起源于美国,“滥用专利”这一理论与美国联邦反托拉斯法的原则有密切联系。滥用专利权作为一项原则产生于衡平法。衡平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原告人须清清白白地行使他的专利权。滥用专利从广义上说,属于一种不公正、不清白的行为。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一理论的产生只有50多年的时间。该问题最早提出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从美国国会和法院对该问题的态度看,该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世纪末-1931年。在此阶段,很多法院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根本不承认被告以专利权人滥用其专利作为辩护;当被告以专利权人的行为违反联邦反托拉斯法进行抗辩时,法院一般认为在专利诉讼中,专利权人不应以违反专利法以外的其他法律而受到起诉。此阶段专利权人处于有利的地位。
2.本世纪30年代-1952年美国新《专利法》颁布。在这一阶段,“滥用专利”理论已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成为被告重要的辩护理由之一。
1931年美国最高法院审理的卡倍克案件是美国专利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该案中最高法院首次认可了“滥用专利”行为应受到法律的禁止。卡倍克案件涉及到对非专利产品的搭售问题,原告卡倍克公司在专利许可时要求被许可人在接受许可的同时必须购买不属于专利产品的干冰,将购买干冰作为专利许可的先决条件。被告出售可用于原告专利产品的干冰,并在对方向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后以原告滥用专利进行抗辩。最高法院认为专利权人的这种搭售条件属于不正当行为,是企图将其专利的保护范围扩大到非专利产品上,专利权人的行为与专利法和联邦反托拉斯法中所体现的公共政策相违背,专利权人无权取得任何形式的补偿(包括法律救济和衡平救济)。(注:孟庆法、冯高义编著:《美国专利及商标保护》,专利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在卡倍克案件之后,美国最高法院在另两起案件中又分别就“滥用专利”问题作出解释,“滥用专利”行为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许可行为和商业惯例进行判断。从而奠定了该理论的法律地位。
3.美国新《专利法》颁布至今。1952年美国国会颁布了现行的美国《专利法》,该法的规定从某种程度上对当时不断被扩大使用的“滥用专利”理论起到了一种平衡作用。该法第271 条中关于同谋侵权的补充性条款(d)款,对专利滥用学说进行了限制,从而有利于专利权人。
根据(d )款之规定:“专利权人在其他情况下有对于受侵害或同谋侵害请求补救的权利,不能因有下列一项或一项以上的行为而被剥夺这种请求补救的权利,或者被认为有滥用或不法扩大其专利权的罪责:(1)从某种行为中获得收入, 而该行为如由他人不经其同意而实施,将构成对专利的同谋侵害;(2 )签发许可证授权他人实施某些行为,而该行为如由他人不经其同意而实施则将构成对其专利的共同侵害;(3)企图实施其专利权以对抗侵害或同谋侵害。”(注:迈克尔·n·米勒著,孟庆法编译:《国外专利诉讼》,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从判例上看,最高法院在专利权滥用理论上走过了由完全否认到全面承认,再到加以适当限制的承认这样一个演变发展的历程,由于专利权是特殊的合法垄断,因此专利交易中会出现一些涉及合法与非法垄断之间复杂关系的问题。适当地处理专利权与垄断的关系始终是美国专利法及其司法实践的“主旋律”。(注:张乃根:《美国专利法判例选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二)滥用专利权的定义及其构成要件
滥用专利权系指专利权人或独占实施的被许可人不正当行使其权利,采取不实施或利用其优越地位,不正当地限制交易或采取不公正的交易方法的行为。
滥用专利权是一种法律行为,它的构成必需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其行为主体为专利权人或独占实施的被许可人;(2)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过失不构成滥用专利,主观上行为人必须有实施滥用专利的故意;(3 )客观上采取不实施或不正当地限制交易或采取不公正的交易方法的行为;(4)侵犯了他人或公众利益。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滥用专利权现象-行为人以非法手段获得专利,并依此垄断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即行为人明明知道自己的专利申请不符合专利法关于专利性的规定,但是为了独占实施权,借助于专利法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不进行实质审查的规定,获得专利权,并转让、许可或指控他人侵权,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注:黄相君等:“浅议滥用专利权的构成、防范对策及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赔偿问题”,《知识产权》1995年6月。) 这种滥用也是目前专利实践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滥用专利行为。行为人利用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不实审的漏洞,明知自己的技术方案早已公开,甚至是他人已公开的技术,而为获得竞争优势、垄断市场,将这些现有技术申请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获得授权后,行使独占权利,并控告别人侵权。现有技术依法原本是社会公众可自由利用的技术,一旦被行为人申请了专利又获授权后,社会公众就不得自由利用,这显然是对公众利益的侵犯,应依法对这种滥用行为予以制裁和禁止。
(三)滥用专利权的行为划分
对滥用专利权的行为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尤以美国的划分较为合理和实用:
1.属于“自身违法”的专利实施(许可)比较典型的情况有:
(1)搭售(tie-in);
(2)不允许被许可人经营竞争产品专利许可(tie-out);
(3)“一揽子许可”(package licensing)。
2.其它“自身违法”的情况有:
(1)固定价格;
(2)在许可合同中规定这种独占性回授或权利转让的条款;
(3)许可人在其专利过期或无效后仍要求对方向其支付提成费;
(4)被许可人要求对专利权人其他许可进行控制;
(5)在合同中规定被许可人不得对专利的有效性提出反对;
(6)“可能违法”的专利实施(许可)。
在专利许可中“可能违法”的情况又称为专利许可的“合理原则”(rule of reason),此时法院要依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判断专利权人的行为是否属于违法。美国司法部将“合理原则”的判断依据归纳为两方面:1.专利许可中的有关规定(如限制性规定)必须是依附于专利许可协议中合法的主要目的;2.限制范围不得超过为达到这一主要目的所必须的合理范围。在满足这两方面情况下,则视为专利权人的许可行为是合理的,否则属于违法。使用上述标准的前提是许可的主要目的是合法的,否则该标准不能适用。
3.属于“可能违法”的情况有下列几种:
(1)许可中的地域限制;
(2)再出售限制;
(3)以控制市场为目的的专利交易;
(4)非独占性回授规定;
(5)拒绝许可;
(6)交叉许可;
(7)对具体专利使用范围的许可;
(8)对被许可人顾客的限制;
(9)压制专利的实施行为。(注:孟庆法、 冯高义编著:《美国专利及商标保护》,专利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这种划分标准易于区别和操作,在构建我国反垄断法律体系时,可资借鉴。
三、世界各国相关法律、 法规和国际条约对滥用专利权的防范和规制
(一)各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对滥用专利权的规制及司法实践
现代反不正当竞争法是19世纪末产生的,采用的是包括垄断在内的广义概念。初期的立法是就广义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笼统的立法,其代表为美国。美国的《谢尔曼法》、《克莱顿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等,均不对垄断、不正当竞争加以区别,而是统一作出禁止性规定。而其他一些国家则采取严格区分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分别立法的方式,如德国、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既有健全的反垄断法律,也有较完备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但就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问题都无一例外地作了适用除外的规定。(注:林燕平:“反垄断法中的适用除外制度比较”,《法学》1997年11月。) 如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平交易法》第7章附则第45条规定,“依照著作权法、商标法或专利法行使权利的正当行为,不适用本法之规定。”日本《不正当竞争防止法》第6 条规定:“…,对于认为是依专利法的实用新型法、外观设计法或商标法行使权利的行为,不适用。”其《禁止垄断法》第23条又规定,对于被认为行使著作权法、专利法或商标法所规定的权利的行为不适用。德国《反对限制竞争法》第20条“特许合同”规定,获得或使用专利权、实用样式权或两种保护权的合同,让与人或许可方不得超出该保护权利的内容,否则该合同无效。
在美国,由于知识经济的崛起,政府更加重视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反垄断问题。作为联邦政府的反垄断机构,司法部反垄断局竭力强调反垄断执法的作用,就在于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创新及其成果一旦在生产领域中得到应用必然形成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从而有可能导致对有关产品产业市场的某种垄断,(注:陈晓波等:“美国反垄断法及其政策述评”,《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5 月。)为此,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1995年共同制定了《知识产权特许反托拉斯准则》( antiturs guidelined for licensing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该准则提出了三条重要原则:(1 )出于反垄断的分析目的需要,执行部门把知识产权与其它类型的财产加以比较;(2 )执行部门不假定知识产权创造了反垄断背景下的市场力量;(3)执行部门认为知识产权特征一般来说是支持竞争的。这三项原则,与80年代以来,美国司法界缩小专利许可中应用限制性条款范围相适应。其立法观点认为,许可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应根据“合理原则”具体分析,以区别于简单地贴上“本身违法”标签的做法,其范围为:1.除非这种限制涉及到与知识产权无关或无根据的贸易限制;2.或用于协调相互竞争知识产权所有者之间的卡特尔;3.或是压制竞争性知识产权的产生和发展。如出现上述问题,法院亦可根据“合理原则”进行审理。
由于在司法实践中,美国采取了较“有利于”专利权人的尺度,可见预见,在未来的知识经济年代里,美国反垄断机制将会面临一系列新的复杂问题。(注:陈晓波等:“美国反垄断法及其政策述评”,《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5月。)
在日本,1968年由公正贸易委员会颁布了《日本国际许可证贸易的反垄断法》。该法第1 条规定:在专利权或新式样权(以下统称专利权)的国际贸易协议中,凡属于以下情况可视作不公平交易做法,即对专利引进方生产的产品:(1 )限制出口地区(除独占性许可等三种情况外);(2)限制出口价格和数量;(3)限制生产有竞争性的产品;(4)限制原料购买来源;(5)限制产品的销售途径;(6 )限制再销售的价格;(7)限制买方将使用技术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告诉卖方; (8)对未使用许可证技术生产的产品收取费用;(9)限制原材料、零部件以及专利产品的产量。一般认为,凡属于上述行为,应适用禁止垄断法第6条的规定, 即禁止以不公平交易作法为内容的国际协议或国际合同。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各国大都在其专利法中规定了强制许可的条款以对抗权利人对专利权的滥用(不实施或不许可他人实施),同时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对滥用专利权等其他行为作了限制。
(二)《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对发明创造进行不适当的垄断性实施,滥用专利权,亦是违反国际法准则的。《巴黎公约》规定了强制实施许可制度以革除该弊端。该公约第5条a款规定:“本联盟各国都有权采取立法措施规定授予强制许可,以防止由于行使专利所赋予的专有权而可能产生的滥用,例如:不实施、除强制许可的授予不足以防止上述滥用外,不应规定专利的取消。”上述规定适用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一次调查,在131个国家中,大多数国家明文规定了强制许可制度,并且强制许可的含义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在具体制度上略有差异。在类别方面,有些国家只规定了适用各种理由的强制许可;有些国家则根据颁发程序的不同,规定了更多的强制许可证;在强制许可的颁证理由方面,有的国家只规定了不实施一种,有的国家规定了不实施和依存专利两种;有的国家列了不实施、依存专利、公众利益三种;在强制许可的适用对象方面,有的国家只适用于发明专利,有的国家同时适用于发明和实用新型,很少有国家把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同时作为适用的对象。
在专利制度的国际协调中,各国对强制许可制度的认同得到了不断的加强。1981年9月10 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巴黎公约》第二次外交会议上,达成了《巴黎公约》第5条a款关于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条款的修改协议及增强工业产权领域中反垄断力度的共识。
(三)《关于与贸易有关的包括假冒商品贸易在内的知识产权协议》(即《trips协议》)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关贸总协定也首次将知识产权问题纳入了“乌拉圭回合”的谈判中,并形成了《trips协议》。 在该协议中清楚地体现了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内涵。在该协议的第2编第8章中,以“合同许可中,对反竞争行为的控制”为标题就该问题的有关内容作了规定。如该章中的第40条之1 规定:缔约国同意一些限制竞争知识产权许可行为或条件可能对贸易以及技术的转让与传播带来不利影响。”该条文又特别规定,缔约国可在他们立法实践中详细规定构成滥用知识产权或对有关市场竞争有副作用的许可合同(如单方回授条款、不质疑条款及强制性一揽子许可等等)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止或控制这类做法。
由该协议不难看出:1.知识产权的垄断性与国际上自由贸易已形成冲突;2.目前这种冲突主要由各国内国法来处理;3.目前公众迫切需要对有关知识产权许可合同方面的反竞争行为作出规范。
四、我国法律、法规适用于反专利权垄断的有关规定
专利领域中的反垄断问题在我国还处于理论研究的起步阶段,国家还没有一部法律、法规对这一问题作出专门统一的规定,但是,与此相关的问题并非完全没有法律调整,相反,多部法律、法规从不同的角度涉及到这一问题。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有:
1.技术合同法
《技术合同法》第21条规定:下列技术合同无效:“(一)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二)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的;”技术合同当然包括专利技术合同,凡是滥用专利权的许可行为当受此法调整。
2.专利法
《专利法》第51条规定:“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求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人实施其专利,而未能在合理长的时间内获得这种许可时,专利局根据单位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该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第52条规定:“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专利局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3.民法通则
《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尊重社会公德, 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第58条规定,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当为无效。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的行为属于民事行为,理当受此法调整。
4.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
《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第9条规定, 供方不得强使受方接受不合理的限制性要求;未经审批机关特殊批准,合同不得含有下列限制性条款:
(1)要求受方接受同技术引进无关的附带条件, 包括购买不需要的技术、技术服务、原材料、设备或产品;
(2)限制受方自由选择从不同来源购买原材料、零部件或设备;
(3)限制受方发展和改进所引进的技术;
(4)限制受方从其他来源获得类似技术或与之竞争的同类技术;
(5)双方交换改进技术的条件不对等;
一、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文化是社会现象的体现,各个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语言是文化的传播工具,文化要靠语言来传承,文化因素是影响语言理解的重要因素,英汉文化差异直接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内容和目标。
二、文化渗透的内容和目标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就语言内容教学目标而言,通常涉及的领域和范畴包括生活领域、教育领域、经济领域、科技领域、娱乐领域、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等等。一切与人类关注的问题都可以包括进去。文化教育是英语教学的必要因素,它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语言的精髓,准确运用语言。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涵盖了多方面的,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以语言知识的教学为中心,体现英语教学的特点,同时又要兼顾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文化理解力的培养,既要以学生的英语水平与理解接受能力为基础,又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
三、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中对文化渗透的意识不够强
在英语教学中,许多老师本身对跨文化理解不到位,接触英美文化不够多,因此,学生从老师的教学中能够汲取的文化知识就非常有限。目前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还是以讲单词、讲句子和语法为主,教学方法和模式没有改变,对外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对外国文化的讲授方法比较简单而且不能深入和扩展。
2、学生对跨文化学习的认识不足
只强调语言形式和内部结构的结构主义教学,割裂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及功能的联系。用这种方法学习语言的学生可能很会做专测语法形式、结构的试题,但必然缺乏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应试学习是当今学生学习的一大观念问题,从上学初始,老师和家长都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从中学开始就为考重点高中、考大学而学习,考上大学后,又有各类职业证书的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学生的学习关注点在拿证书,为考证书而学习。证书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学生为考试而学,因此,学习造成了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虽然学生在四六级考试中也涉及到了阅读与写作,但是他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词汇、语法和句型的掌握上,很少去关注外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涉及到英语国家历史、人物、经济、地理、文学作品等方面,学生几乎答不上来,知识面窄,不理解文化的学习对语言的学习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语言学习只停留在文字本身而没有涉及到文化内涵。
四、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策略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使用语言,就不得不关注语言的语用性。过去的外语教学只注重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或正确性,教学以语言的形式为主。以语用学为指导的外语教学则注重语言的功能及语言使用的适当性和得体性,要避免“语言准确”而“语用不准确”的现象就必须了解文化的差异性,在英语教学中就必须有文化的参透。
语言习得与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由J.Schumann创立的文化移入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是现代外语学习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就是文化移入。Schumann在阐述其文化移入模式时指出:“外语习得是文化移入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文化移入将决定他对该语言的掌握程度”。在文化中学语言,将外语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是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建议采用的策略是:
1、英语教学目标中要增加文化性、社会意念项目,特别是那些与学生本族语所依存的社会文化差异大的,例如文化行为和文化心理项目。文化行为项目又为分介入性文化行为项目和非介入必文化行为项目。属人际关系的介入性文化项目,如称呼、招呼、问候、寒暄、介绍、邀请、拒绝、拜访、约守、帮忙、送礼、告别等,是中西文化差异较大的区域,不能只教语言形式和用法,而应同时介绍语用规则和文化习俗。
2、注重文化心理方面文化差异性。如社会价值观、个人本位与集体本位、竞争与顺从、等级与平等;伦理价值观以及文化信念和民族心理,如颜色、数字、手势、动植物、物品的文化联想等。
3、在课程内容上增加目标语文化、中国文化和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如思维差异,中西文化受不同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具有诸多差异性。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因而借助于直觉体会,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只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而不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与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哲学思辨。而西方思维则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又如教育差异,体现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一系列教育环节上。教师通过所教教材内容渗透不同领域的文化差异性比较,使学生能更多地了解,从而更加正解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
4、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阅读、翻译、比较、对比、注释、讨论、案例分析、观察、调查、采访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掌握相关或必要的文化知识、语言功能和交际策略,如跨文化语用、思维、心理、判断、推论等交际知识和技能;又如跨文化谈判、经营、贸易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等。
五、结语
文化渗透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除了英语课堂上文化知识的传授,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文化学习。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英文报刊杂志,收听英文广播,欣赏英文电影,浏览英文网站等多种方式丰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考试作为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也是语文教学不可忽略的环节。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只强调外部评价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而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教学就难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思维及自我教育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重要品质。有考试就必然有试卷讲评,但试卷讲评的质量不容乐观。
我曾经做过这样检测,头一天把测试成绩不怎么理想自认为讲评得到位的试卷,第二天再拿来考,依然有不尽人意之叹。之后自我反省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因为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下,学科测试常常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知识识记水平的考查上,因而试卷讲评强调的也是知识点的掌握,却忽略了讲评课中作为主体的学生的作用,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这样的讲评课往往没有多大的效果,学生不是早早地把这些曾经做过的试题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张试卷利用两节或三节课,费时又费力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实在是令人头疼。
现在新课标中的“评价的基本原则”由原来的“知识与能力”一个维度增加到了三个维度,评价的功能又由原来的注重检测、甄别与选拔增加了反馈、激励和发展等。既然评价原则改变了,那么试卷讲评的方法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不然就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我认为如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在语文试卷讲评课中遵循“角色转变”理念,让学生也参与到讲评中来,在讲评中真正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那么语文试卷讲评课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教师统筹安排下,给学生试卷讲评权,让学生有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更能使他们主动去复习教材,查阅相关资料,纠正答题错误,掌握规范正确的答题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何“还权给学生”,又如何“让学生使用这个权利”呢?
一、做好讲评前的准备工作。
分析试卷前,教师对本次考试的情况作简要的分析、总结,使学生明确各个题目的答题要求和答题思路以及评分标准。例如:
1.诗歌鉴赏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6分)
这首诗的答题必须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分)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2分)第三步,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具体答题如下: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2.仿写句子题:
以“关爱”为开头,仿写两个句子。要求:两句都要与例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第二句还要跟后一例句的修辞方法相同。
[例句]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幸福。
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
例句把“关爱”比喻为眼神、春风,接着写其给人的感受。仿写的句子仍以“关爱”为本体,要求仿写喻体,仿写时要注意第二句与喻体的关系。再按照句式一致、字数相等的要求,可仿写出: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关爱是一杯热茶,给人无限的温暖;关爱是一个微笑,给人浓浓的爱意等句子。
二、合作探究,互相讨论,明辨是非,明确评分标准。
这个环节可以这样操作:以前后4位同学为一个学习小组,共同探讨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错题。可以由错题者提出问题,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其他同学讨论评价,分析其不正确之处,指出解决办法;也可以由答题较好的同学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把自己的思路方法经验与大家交流;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某个讨论组中,了解学生情况,适当点拨。这样,组内每个同学都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对于多数的题目,如字音、字形、病句、诗歌鉴赏、名著欣赏、语言运用、作文主旨等问题,通过探讨,他们一般能解开疑惑,明辨是非,理解知识要点,梳理解题思路,找到解题方法。
受知识能力的影响,必然会有一些争议较多、无法统一意见或大家都比较困惑的问题。这类问题由组长做好记录,提交老师,在班上统一解决。
试卷讲评课上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改变了过去由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互相碰撞,经验得到交流,方法得到提高,实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教师发给答案,但答案设计一定要有让学生质疑的空间和余地。
也就是说,在一些地方特意设计不太恰当或者有误的答案。学生根据答案结合刚才的讨论对照得失分数情况,教师要鼓励学生指出教师答案中存在的问题。
这样可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交流的开展,由于每个学生都要肯定自己的答案又要纠正同学或教师的答案,他们需要复习教材或者查阅以前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材料才能完成。这个环节不仅使学生对所考试的题目和内容有质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从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自豪感,继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
四、鼓励发言,记下讲评中的不足,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
教师根据学生的试卷分析情况,由学生自由或指定学生上台讲评普遍性的错误,重点分析自己在考试中是如何想的,出错的原因何在。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充分地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不足,接受经验教训,从中学会正确的语文思维方法。教师在学生讲评发言中记下存在问题,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
五、教师点拨,总结规律。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点拨。”语文点拨教学的精髓是相机诱导,适时点拨。试卷讲评课上,教师的点拨应注意:
1.对疑难问题,教师要点拨思路
学生通过前面的自查自改、合作探究后,已经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但有些疑难题目一时难以找到思维的突破点。教师这时就应进行点拨调控,开启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发生质的飞跃,完成对题目或知识点从感知到认知,从表象到理性的认识,取得良好的效应。
2.点拨要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放得开了,更注意收得拢”,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试卷讲评又何尝不是?学生试卷讲评时的“合作、探究”环节,可以说是学生“天高任鸟飞”的时候,但因为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可能会参差不一,在自我试卷讲评中出现的问题就会有“共性”和“个性”。教师点拨就应该结合各类学生试卷自评中出现问题进行。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058-01
如何正确看待学困生,是关系素质教育能否真正实现的关键。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如果小学生学习困难这一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就会给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小学老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观察,对待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因材施教。
1.转化 "学困生 "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转化"学困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我们还要努力使中等生成为优等生,并在优等生巾培养英才的苗子。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应理解为: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地或较好地达到新课标规定的要求;少数学生也能达到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而少数尖子学生甚至可以超过新课标的要求,超过越多越好。总之,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破除了"学困生不可避免"论,才能树立起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的信心,从而去研究、改进教育和教学方法,使"学困生"得到转化。另一方面在抓紧学困生工作的同时,不放松对中等生、优等生的教育,使他们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树立正确评价学生的观念
长期以来,学校评价学生时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认为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在学生集体中总是呈正态分布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有优、中、差的等级之分,而且中等生是大多数,有少数是优等生,同时也必然有少数学困生。因此,出现学园生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因为"正态分布"是随机现象的一种常见分布,而教学是有控制的行为,教学工作做得好不好,可以使分布曲线产生右偏或左偏。尤其要说明的是我们学科所指的"学困生"是指不能达到新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而新课标是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性而制定的,也就是说,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也证明,他们所教的班级大部分学生数学成绩优良,少数学生成绩也在及格线之上,没有"学困生"。由此可见,学困生的存在,不是必然的规律,如果我们的工作做好了,是可以不产生学困生的,即使有了学团生也是可以转化的。
3.培养学习兴趣
理解能力差、对知识和能力感到乏味并且没有兴趣是学困生的共同特点。学困生绝大部分是基础水平很低。为此,教学中要合理控制教学进度,减少难度,降低坡度,循序渐进地教学。语文教学以实用为基础,不像数学可以"举一如例题反三如做训练"、"举少胜多",而常常是"举十反三"、"举多胜少"。教学中应指明语文学习特殊而具体的日标,要求学困生掌握、运用一定数量的词汇,会说基本的交际口语,会选择能表达真情的话赞赏别人,会写一些常用应用文如请假条、留言条、通知等,使其感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激励,产生学习和实际运用的兴趣。课堂上学困生的表现和练习测试的结果等,都给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反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及深浅度,对学困生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恰当地纠正,并有针对性地辅导答疑,有效缩小学困生数量。这是转困的基础。
4.尊重"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学困生一般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上课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或应付了事;考试成绩不理想。如果作为教师只看到学生不能完成作业或成绩不理想就予以否定,这将大大地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严重的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如果想真正帮助"学困生"得到进步,就不能因为他成绩不理想而歧视他,相反,而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我现在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位头脑灵活,性格十分活泼好动的男生,他上课控制力差,常搞小动作,所以影响了学习,上期语文成绩分数是最少的。这学期开学,我把这位坐在最后面的学生调到了最前面.并对他说:"你上课老搞小动作,把你放在最前面是想监督你。希望你有所改变。其实最重要的是,你很会说话,我想看到你在上课时第一个把手高高的举起来。明白吗?"当时他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后来只要是他上课没搞小动作,积极举手,下课时,我都会对他说一句"你真是学习语文的一把好手!"每每听到这话,他都能露出自信的笑容。这学期,连续两次小考他都打了"优"。我想作为教师。只要平时把更多的关心洒在他们的身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困生"也能成优生。
5.持之以恒,弹好"尾声"
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先天性智力低下、家庭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学习方法不当等,再加上受性格、年龄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往往具有很强的反复性。今天学习的东西,明天就会忘记,刚刚得到老师表扬,紧接着又做错事。语文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点,不厌其烦地、耐心地引导,允许"学困生"多次反复犯错误。事情的向前发展往往会有反复和曲折,"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一样,我们在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时,不能企图只通过几次交谈、辅导、家访就收到成效,对他们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反复要客观地加以分析,明确反复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持之以恒地做好小学生"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弹奏出意犹未尽的"尾声"。
学困生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到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虽然本文从教学内部这个层面研究学困生,但学困生的出现并不单是内部教学因素造成的,因而仅从教学内容研究对策是不够全面的。学困生的出现是由学校、社会、家庭综合教育失误造成的,至于实际如何操作还有待一线老师去改进与完善。我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加上老师们对影响学困生的内因和外因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必定会给学困生的转化带来一片光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318-02
中学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是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听与说教学两个板块的完美整合。它的出现是社会进步和语文基础教育改革,顺应时展的必然结果。
过去教学中的,“听”、“说”分离往往不符合我们真正的教学情况,常常出现学生的“高分低能” 。就拿与人交流来说,有的学生只要在人多的场合或是在陌生的场合里,就显得手足无措,说话就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不能将内心的想法明确地表达出来。而有的则沉默寡言、一声不吭。这种情况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当今社会,不仅需要学识渊博的人才,更需要人才能在实际情况中灵活应变,巧妙应对。
《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就中指出:“当今的世界竞争永不停,科学技术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的竞争,民族的素质的竞争,,, ,,,而这些实则也正是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竞争。”哪一个国家在基础教育上做的好,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最高,那么它的国家发展也就相对要迅速。由此我们相当关注基础教育,并提出以下的教育的目标:为培养大量的有良好的劳动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打下基础;为培育出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各层次、各类别的初级和中级人才打下基础,为打造具有创新意识的社会主义高级人才打下基础。如此一来,我们的学生,将毫无疑问地在他们未来的路上遇到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竞争,能不能在未来竞争中成功立足?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口语交际的作用都可以说是不容小觑的,从小处看,这关系到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从大处,这更是关乎一个民族进步甚至存亡,从这点上讲,口语表达也的的确确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是比书面表达要重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以及新的教育理念的逐步施行,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也愈发被当代语文教育所重视。将“听”、“说”整合的口语交际适应了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口语交际教学在培养合格社会人才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虽然口语交际教学的优势与必然性显而易见,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因为两者结合的时间较短、教学者课参考的经验不足,所以也还存在许许多多的缺陷与不足。譬如,会有一些语文教师因为觉得口语交际教学对应试无用,于是就不积极进行口语教学活动,使得口语交际教学只是课改的口号,事实上却是“有名无实”;也会有一些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因为从前教师主体的习惯,使得口语交际这一互动教学变成了单向的“满堂灌”;也有的教师只一味关注教材,泛泛而谈,完全不结合实际;还有的教师只追求热闹的形式,对语言的真正训练却达不到。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有效地解决,否则口语交际教学就只是纸上谈兵,语文的教学在效率就难以整体提高,这样一来,有效的语文口语教学就是一句套话、空话。
想要落实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性,有效地解决在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所常见的问题,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解决好教师角色这一关键点就是相当有必要的。随着时展,新课程的标准也在不断改革,然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的的作用却一直是不可替代,意义重大的。同时教师作用的展现与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又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分辨清楚自己何时需要扮演何种角色,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处理好角色间的灵活转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有所学、有所悟、进而更好地去适应我们当下的社会变迁。
一、教学分析――研究者的角色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到底是怎样,又是如何完成的?这是教师首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口语交际教学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的一项新而重要的教学内容,怎样才能使这项新的教学内容出彩、出色、有效,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思考,即在此过程中转换角色为一名:研究者。
教师能否在教学中成功转变成一名研究者,对教师本身以及那些被教育者都是意义重大,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的:“若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日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既单调又乏味的义务,那么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他的教学这条幸福的路上来”。因为通过研究,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提升自身的学术修养,改变长期以来人们头脑中所形成简单的“工匠型”的教师,蜕变为具有探索精神的“学者型”的教师。
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教学又灵活自如不能生搬硬套的学科,这些,都使得外来的研究者对实际教育的教学以及学生本身的理解都较浅显,提出的建议也并不容易切入重点,我们的语文教师恰恰相反。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与学生这个群体天然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他们更加理解口语教学情境中会有很多复杂的变数,也就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牢牢树立起研究者的角色,发挥研究者的作用,就能找到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方法,让口语交际教学变得生动而又切合实际。
二、课前准备――设计者的角色
有了以上的教学分析,我们可以进入第二个步骤:设计者的阶段。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是要为整个教学过程做一个合理的规划,也就是当好教学设计者这一角色。如何才能胜任这个角色呢?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把握好新教学理念的实质所指。
我国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中,就已总结出了诸如,启发与诱导学生、师生在教学应教学相长以及藏息相辅等优秀的教学原则和理念。如今的教学理念继承了传统的精华并结合时代更重视学生主体性。落实到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上,可以概括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素质以及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教学并非生搬硬套就能够教好和学好的。所以在教学理念上我们就应该明确:要想让学生从口语交际教学中真正有所收获,使口语交际教学发挥实际效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就一定要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由此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并激发他们将已有的经验融合于学习中去。
第二,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教学中发挥着引导者、指挥者和评价者的作用。口语交际教学自然也要明确教学目标,即通过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我们想让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以《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我们可以把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1、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及应对能力;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3、懂得尊重他人、说话文明;4、学会演讲”。
课标是权威的,但却太过粗枝大叶,作为一名学者型的教师,我们应该做的是分析这几点该通过怎样的方式达到,何时可以达到。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内的语文交际课程辅之以教师通过课标研究的能够帮助学生交际活动进步的其它活动,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才能够真正有完美。
第三,明确教学方法和策略。
每一门知识的学习都有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也是如此。口语交际教学就是一个让学生逐步从敢说到愿说再到会说的教学过程,因此,我们就要选择让学生敢说、愿说和会说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口语交际教学是具有阶段性的,一步接一步,万万不可想一出是一出或者急功近利。从敢说到愿意说再到擅长说,这是一个类似阶梯式的进步。
首先,教学中我们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开放的良好氛围。自有这样的氛围存在,学生在心理上才没有顾忌,才能大胆去说,放胆去说,说出自己想说的和愿意说的话。
如今的教学理念是,教学相长,于是教师作为对话者这一教师角色也日益受人关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本身就注重对话技能。中国社科院的滕守尧教授就曾指出,“真正的对话,是建立在平等关系上的自由交流,是扫除了一切正规性与严肃性之后的随意性和不拘一格的交谈。”而如此一来,口语交际中语文教师所需要营造的民主、平等、开放氛围也才有了保证,才会使更多学生勇敢地迈出“敢说”,这一关键一步。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师傅引进门,修行看个人。”话虽简单,但却颇有道理。现代教学中都讲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即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接下来还需学生自己钻研和讨论。语文口语交际作为一门主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较好的判断能力、理解能力、言语的组织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的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光靠听、光靠看固然是不可行的,我们应该更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他们更多机会参与练习。为此,我们应该在口语交际中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教学远离学生生活,使其缺乏真实和实用性;2、避免教学处于单向交互模式,使其缺乏互动;3、避免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使口语交际局限于学生中的“小众”;4、多给予丰富的锻炼方式和机会。
结合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交互活动让学生真正寓教学于实践,全名参与和多的方式与机会,俗话说:熟能生巧,也可以让学生有机会也有更多乐趣去进行口语课程。
新的教育课程理念倡导一种教师不断根据具体情况向学生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并且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不断进步与成长。实现从敢说到愿说,再到会说,学会一步一步的跨越。
其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选择话题,进行示范(这里主要针对的是低年级学生)。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成为教师作用的经典解释,即使在现在学生主体性地位日渐提高的情况下,教师作为传授者的存在,依然具有其不可取代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的知识传授,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乃至一言一行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不论是怎样的教学,我们在其最开始的阶段,都应该展示给学生一些优秀的范例。比如对刚刚入学的新生可能会用到的介绍类的交际训练,我们就可以先给学生一个好的模板:全班同学七人为一小组。要求学生十分钟之内,按叠罗汉的方式大致了解每个成员的基本信息,并自由选出组长,起一个大家一致认可的组名。
例:A:我的名字是A,我毕业于,,, ,,,,我最爱做的事是,,, ,,,;B:他的名字是A,他毕业于,,, ,,,,他最爱做的事是,,, ,,,。我叫B,我毕业于,,, ,,,,我最爱做的事是,,, ,,,;C:他的名字是A,他的家乡是,,, ,,,,他最喜欢做的事是,,, ,,,;她叫,她毕业于,,, ,,,,她最喜欢做的事是;我叫C;我毕业于,,, ,,,,我最喜欢做的事是,,, ,,,。
结束之后让组长交上组名和组员,并提问学生:“这十分钟,你们认识了几个人?”“有没有来自同一个地方或者同一个学校以前却不认识的呢?”“有没有有相同喜好的呢?”
当然传统的传授法虽然也是有优点的,例如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过度使用此教学方法,又势必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单调、乏味且机械。
最后,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而不局限于某一种或两种。比如介绍类、独白类、交往类、讨论类,,, ,,,这样交替的使用,不仅让学生接触了更多形式的学习形式,而且保持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教学中秩序的维护和学习的引导――组织引导者的角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这样的定义是有深刻含义的。虽然新课改一直强调师生平等以及师生间角色的互换,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同样需要有人去建立和维护一个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秩序,即组织。因此,要搞好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语文教师还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教师自身素养向“学者型通才”方向转变
素养是一种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们自身的素养是搞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小学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有着“教书匠”之称。但在新课改背景下,为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解答小学生所提的问题,尤其是文本以外的问题,进而引导他们探究文本以外的知识、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要博览群书,由传统的“教书匠”向“学者型通才”的方向转变。因为语文学科是母语,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其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师施教的重要性。既要能对小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惑,又必须要求说得清楚、准确,不能搪塞和误导。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挖掘小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质疑能力。为此,在科技发达,网络信息灵通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博览群书,重视信息搜寻,使自己变成一个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型通才”,更好地解惑、为搞好本职工作服务。
2 教学思想向“以生为本”方向转变
教学思想是指教育者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一堂小学语文课教学能否取得高效,能否顺利完成教师拟定的教学目标,其中教师的精心备课、熟练运用教学方法驾驭课堂固然重要,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眉飞色舞,讲解仔细,层层深入,重难点也非常突出,但教学收效并不理想。而在另一方面,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讲得很少,但收效良好。究其深层原因就会发现,前者其教学过程的重点放在自己的“教”上,忽略了学生的“学”。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理念产生了认知上的偏差,没搞清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谁的问题。新课改背景下,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关键环节不在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因此,我们小学教师的教学思想需要转变,要向“以生为本”的方向转变,确保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3 教学方法向多样化方向转变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新一轮的课改精神重点之一就是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转变教学思想外,更重要的是要转变教学方法。心理学相关研究证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要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高效课堂,就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意识,在互动中完成教学目标。为使教学方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并且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灵活采用合作教学法、小组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新课改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要让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建构认知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使用“合作教学法”可做到这一点,使小学生在小组中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①再如,在“班班通”工程实施以后,小学语文教师可制作多媒体课件辅佐教学,此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有音频、视频,可以将所学的相关知识背景及教学重难点很直观地展示给小学生,且图文并茂,信息比黑板承载量大,要比教师讲述的效果要好上百倍。同时,教师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时,要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4 教学过程向“最优化”方向转变
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教师遵循学生认知基础和教学规律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综合运用一整套娴熟的教学手段、方法与技巧而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创造性教学实践活动。它可分为教学内容的组合优化、教学情景的创设优化、课堂教法的多面优化、层次分组的培养优化等各个方面。因为小学的语文课堂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学习场所,它还是学生进行生活体验的乐园,只有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先构建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此氛围中,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实现师生良性互动,做到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可以快速地运用到实践,使小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领略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教学效果才能明显提高。②
5 教学评价向多种评价体系方向转变
教学评价的功用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反馈。在小学语文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中,往往都是由期末考试一锤定音。期末考好了,平时课堂表现和平时考试可以忽略不计,评语向好的方面多写一些。完全忽视了小学生平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认真程度、进步幅度、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不仅背离了新课改精神,且渐行渐远。首先,小学生的生理特征不同。从生理学上讲小学生的遗传素质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一样,由多种原因造成了小学生大脑发育水平的差异,就造成了对语文学科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上的差距;其次,入学的基础也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评价方面不能通过期末考试一锤定音来填写评语。教学评价要向多种评价方法转变。目前,部分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没养成、纪律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差,不认真学习爱捣乱,很让教师头疼。细想一下,他们可塑性强,适当予以评价和鼓励,引导小朋友正确归因,向现代教育理论中的育人方向发展。为此,评价时,首先是教师评价,小学语文教师可依据小朋友的平时学习表现,参照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结合每单元测试考分,综合来给小学生一个“中肯”的评价;其次,结合他人评价,例如同桌的评价,其他科任教师的评价等,也可通过本学习小组的成员对其评价;第三,教师指导,自己评价。总之,运用多种评价体系对小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对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成功动机非常有效。
6 结语
综上,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领悟和贯彻基础教育新课改精神,树立小学新课程语文教学观、转变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反思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能力,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
一、当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现状
在世界文化丛林中,中国传统陶瓷的原创意义洋洋洒洒,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内涵,并且文脉明晰,在逐步的演进中传承与转换,从而形成了自身独有的陶瓷文化。中国陶瓷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及时代精神,它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更新着自身的面貌。中国陶瓷文化的文脉在传承与转换中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秦汉气魄、六朝风韵、大唐气象、宋人心态、元明清趣味,无不闪耀着各个时代独有的傲人的光辉。它是民族精神的物态化和结晶体,并把自身的价值发挥得如此辉煌灿烂。
当代中国陶瓷艺术虽然和其它门类的当代艺术一起(实验水墨艺术、展现时代精神的布面油画、影像等新媒体艺术、观念行为艺术),正在极力地探寻自身在当代和未来的多种可能性,达到重新定义的目的,也试图超越时代精神和时性,用技术的手段呈现精神的诉求,为其显现新的生命力量。但是,其文化艺术形态的成长,不可能在脱离外在影响的情况下闭门造车,纯自身地建构。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原因,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在成长过程中处于尴尬的境地。
近年来,在与西方为主的外来文化艺术的渐进接触中,特别是在国际性陶艺交流会中,当代中国陶瓷艺术越来越多地面对着蔚为壮观的西方陶瓷景观(包括日本、韩国),它们无论是在形式语言、艺术和技术手段、个体精神取向及观念表现等方面,还是在媒介和材料表现的多样化及对材料非单纯可视性和在公共环境中的运用等方面的成就,都大大地超出了陶瓷艺术几千年来的中国样式和中国经验。这使得中、西方当代陶瓷几乎到了无法对话的地步。
而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现状如何?三年前的中国“瓷都”之争,体现了中国瓷都——景德镇的没落。地摊货大量出现,泥古不化的仿古瓷充斥市场,一些所谓的陶瓷工艺大师所制作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材料与技法的呈像,但在陶瓷的内涵与审美深度及文脉和根性上却缺乏转换和生命力。正所谓:“形而下,谓之器,形而上,而谓之道也。”
西方的唯美主义、个人艺术自由化的表现主义、极简主义等思潮席卷整个大陆艺术界。一夜之间民族文化看来是穷途末路;表现在造型艺术上的极简模仿,在审美情趣上的唯美主义、表现主义模仿,在个性上的怪诞模仿。它们以西方的评判标准为准,只要被西方评论界接受的东西似乎全是最好的。
在近二十年的全球化进程中,当代中国陶瓷似乎架起了与西方陶瓷对话的平台,但是,却找不到自身的本土根性和文化价值,没有建构起自身的文化体系。近二十年来,当代中国陶瓷的大部分成果被编织在西方价值体系内的“异国风情”之中,被当作国际文化餐桌上的一碟小菜,就像在当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西方艺术界对《收租院》(由蔡国强“翻版”)的认可并获奖。试问:究竟是谁的价值观在起作用?
正如著名艺术批评家河清在《艺术的阴谋》一书中提到的:“国际当代艺术”既非“国际”,亦非“当代”的艺术,而是一种战后美国人在世界上强行确立的“美国式艺术”。战后,美国动用强大的文化宣传和艺术市场的力量,把原先非艺术的日常物品和行为确认为艺术。美国人以“反艺术”、“反绘画”的名义,宣告欧洲古典艺术“过时”,而把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波普”、“行为”、“装置”、“概念”等宣告为“当代艺术”,由此强行把世界艺术中心从巴黎迁往纽约。美国人标举“时代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当代艺术”;同时标举“世界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国际艺术”,以消解其它国族文化艺术存在的合法性。由此,美国取代了欧洲,美国主导了世界,美国式“国际当代艺术”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国际”,势将“美国式艺术”推行于全世界,这便是“艺术的阴谋”。河清以一种独立的“非主流”的立场,揭示出所谓“国际当代艺术”的另一面。
在西方文化后殖民的现实中,在本土艺术差不多处于一种失语状态的今天,在当代中国陶瓷发展的道路上,布满了体现西方陶瓷价值观的参照物,稍不留神,就会掉进别人成果的陷阱里,消解掉自身的意义,这就是文化的侵略性、艺术的阴谋。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是全球的文化大同,更不是全球的文化太平。当代中国陶瓷的发展格局在纳入全球化背景中时,其自身的文化体系和价值体系还没建立,难以避免被西方价值体系“殖民”。自身文化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建立和“话语权”的拥有,日益成为当代中国陶瓷的历史重任。
就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整体状态来看,玩观念,不如西方,总是拾人牙慧而成山寨大王;玩传统,不如古人,要么止于高仿,要么拾漏补缺,加之心浮气躁而难得有所超越。目前,可以说,面对西方蔚为壮观的当代陶瓷盛况,中国的做陶人始终处于追赶的状态,被动的追赶状态最终导致自身价值取向的迷失。
当代中国陶瓷的发展取决于对自身价值观和文化根性的明确认证。在当代中国陶艺家的创作中,深藏着两大毛病,第一就是对个人主义的盲目夸大,所谓陶瓷大师精英的泛滥,显示出对严肃高尚艺术法则的无知和颠覆。一个时代的大师是高山仰止的、不可复制的,陶瓷大师泛滥,大家都是大师,也就说明大家都不是大师。这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精英文化和形式语言被无辜地重复滥用,使得艺术创造缺少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切入自我生存的感受。这是中国“当代性”对个人主义的承认与发展所带来的弊端。第二就是依然对技术和观念的盲目追求,呈现出为材料而材料和为观念而观念,却隐藏不了作品精神的苍白空洞、不知所云和辞不达意。陶瓷材料本身与艺术没有直接与必然的联系,尽管对陶瓷材料的探索是必要的、无止境的,显然要建构当代中国陶瓷新的文化艺术体系,就不能一直停留在泥与火的材料实验上,更重要的是要在“形而上”上多下功夫。
二、文脉的传承与转换在当代陶瓷艺术中的重要性
(一)文脉的传承与转换是时代的召唤
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应该探究自身的文化根性和梳理文化脉络,并且明确指向当代和未来。
著名艺术批评家陈孝信先生,从2003年起先后策划与主持了“中国版本——超写意新艺术邀请展”(深圳雕塑院,2003年10月)、“中国版本——沪、宁、杭超写意艺术现象展”(上海东大名路仓库,2004年2月)、“中国版本——2005北京邀请展”(北京酱艺术中心,2005年4月)、“文脉当代——中国版本2007北京当代艺术展”(北京今日美术馆,2007年5月)、“文脉精神——中国版本2009南京(青和)当代艺术展”(南京青和美术馆,2009年11月),在当代艺术领域竖起了一面“文脉当代——中国版本艺术”的大旗。
作为“文脉当代——中国版本艺术”的一名参与者,笔者在与众多艺术家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做自己民族的当代艺术是大家的共同心声和艺术探寻的方向。但同时,笔者发现很多人对“文脉当代——中国版本艺术”的理解还不甚全面,认为它就是带着“中国符号”的当代中国艺术或认为还是多年前闹了好一阵子的中国艺术民族化问题的“翻版”。因而,“中国版本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尚未引起艺术界足够的重视,也未能产生应有的广泛影响。
“中国版本”非“中国符号”,“中国版本艺术”的核心是当代艺术中的“文脉”问题。当代中国艺术要有自身鲜明的“文化个性”,就必须有一条明晰的“文脉”。所谓“文脉”,即是在长期的艺术积累中扎根于自身土壤吸收、传承与转换,形成并已体现出来的艺术的“内核”。它是文化上的脉络、文化的承启关系及文化中生生不息的优良根性,而非劣根性。文脉是一个民族的魂脉,从根本上说,更是一个民族的命脉,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
文脉是文明演化的历史血脉、指令信息和基因,也就是本文所强调的文化根性,是在自身的文化土壤中吸收、优胜劣汰,形成庞大的根系而长出的茁壮的当代文化艺术之树。一个没有文脉的民族,就像一个没有自卫能力的国家。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防,是注定要灭亡的。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脉,在各种文化的激荡和碰撞中就会被更强盛的民族文化所融合、同化。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绵延千万年而不绝,就是因为中华文明没有中断,中华文脉没有枯竭。
文脉的概念外延包含我们常说的“传统”这个概念,但又比它更深刻、更本质。传统的不一定是落后的,乡土的不一定注定要淘汰,它们可能会带给我们传承与转换的密码。破解它们、在传承与转换中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当代文化艺术形态及属于中国自己的当代文化艺术之话语权和话语方式,而不是被西方的后殖民文化侵略,被“艺术的阴谋”所操纵,这才是传承文脉、转换升华文脉的终极目标。
而所谓的“中国符号”艺术,恰恰是不重视积累、扎根、传承与转换的。精神的匮乏使许多艺术家像个“盗墓者”,不是拿“秦俑”来开玩笑,就是把“永乐宫”的人物造型换上当代人麻木的头,或者让当代以时尚审美为标准的“美眉”穿上清代服饰配以明清家具、青花瓷器等,还有大量的艺术家用油画的材料玩起“笔墨”,画着“山水”、“荷花”,空有其形式而无其精神……华夏五千年文脉就这样被后代子孙“砍头”、“挖心”、“割手”、“去尾”,被掠夺性地粗暴拼接、包装之后,俨然当成了当代艺术作品展示、抛售。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丧失殆尽。这一切都跟中国的现状密切相关,为了发展经济,进行掠夺性地生产和透支资源,破坏环境,市场上充斥着假冒伪劣和山寨产品。城市建设在高速“水泥化”的同时,却因缺失“文化个性”而千“城”一面,等等。同时,有些作品运用符号及当代中国发展不良现状的“中国符号”表现对现行体制的不满、调侃,如所谓的“政治波普”、“玩世现实”、“艳俗艺术”等等。它们也暗合了批评家河清提到的西方后殖民时代“艺术的阴谋”,并且操纵艺术市场,使这些艺术品市场行情“看涨”,导引众多艺术家跟风和收藏机构及媒体的追捧,进而达到改变中国政治文化艺术及意识形态的目的。所谓的“中国符号”艺术成了一盆看似鲜活的插花盆景,但终因缺乏根系而没有生命力。
在文化艺术活动中,人们所受到的限制是符号方面的限制,不是人们驾驭符号,而是符号驾驭人。而所谓的精通文化,在符号层面上起码应该做到能娴熟地操作构成该文化的符号系统,而不是符号本身。其实,“中国符号”本身是外在的,笔者认为与其纠缠着“中国符号”不放,不如去研究“中国元素”。“中国元素”是文化中的细胞核,是自内而外散发出的文化基因,而有关文脉的传承与转换的奥秘就在“中国元素”这细胞核的变异之中。必须提到的是,现在很多人打着“中国元素”的口号所搞的创作和设计,其实还是外在的“中国符号”的显现。
当下中国文化形态,引诱的是欲望,追求的是时尚,操作的是游戏,满足的是娱乐,刺激的是消费。这造成了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横流,由此而生的“焦虑”和“纠结”促使中国人的精神危机到了临界点。人们渴望重新找回人本的、诗意的、清宁的精神家园。
当代艺术在获得空前多元、自由、活跃的同时,又出现了空前的时尚化、平庸化、过度市场化。空前的“泡沫性”的繁荣不仅败坏了艺术市场,也腐蚀了自身文脉的良性发展。传统的陶瓷工艺在急功近利中,耗尽了残余的一点文化资本,将市场彻底做烂,也陷入了全面衰退的境地。因此,做回自己民族的当代文化艺术称为大家的共同心声和艺术探寻的方向。
中国传统艺术的“文脉”虽然在逐步衰微,但并没有衰亡。“文脉”的兴旺需要一批有识之士来开掘、归纳、概括和阐发,需要全民意识的觉醒,使“文脉”在新时代的时空和语境中搏动起来,获得新的生命力。
西方文化在科学和理性的发展中迸发出的竞争精神,以其强烈的愿望征服自然,主宰宇宙。在这种文化精神的支配下,西方人由崇尚知识、技能、自然科学而发展到把“一切知识变成毁灭性的技巧。”
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取向之文脉根本是:“静”——虚静为本,安妥心斋;“净”——简约为本,净化心灵;“敬”——虔诚为本,提升心境。同时,中国陶瓷艺术也自根性生成 “素”(形质素净)、“宁”(气息宁馨)、“远”(含蕴深远)。在急剧当代化而空前浮躁与焦虑的当下文化语境下,这一源自中国人本根性的审美感受倾向,正化为一种“文化乡愁”式的吁求。这为当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或许正是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在红遍大江南北的同时,也唤醒了中国人对中国陶瓷的注意和重视。人们重新体验传统文化,仔细品味中国的陶瓷文化。青花瓷造型简洁、明快、素雅、瓷质温润如玉,是一种古典的诗性的表现,具有水一样的韵律和阴柔的特质。无论是从器形,还是从器具的内质以及器具上的装饰语言都符合传统儒家“中庸”即“合度”的要求,具有中国传统艺术“把玩”的美学意味。正如歌词中唱的“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青花瓷淡雅、清纯,又不失高贵之气,历经几个世纪,魅力依然。
(二)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在传承与转换中建构的多元性与可能性
中国需要有强烈时代特征的陶瓷艺术。从半坡、庙底沟、大汶口、马家窑、秦兵马俑、唐三彩、宋代青瓷,到元明清时代的青花、景泰蓝、粉彩……一个个陶瓷艺术文脉传承与转换途中的里程碑,留下了非常明显的时代印迹。
我们讲求中国陶瓷艺术文脉的传承与转换,不是要复古、仿古。复古、仿古是不能起着传承与转换中国陶瓷艺术文脉精神的作用的,最多达到与古人在艺术与韵味上的有限接近。当代中国陶瓷需要的,不是直接临摹和高仿,而是在传承中转换。我们需要在传承与转换中创造出具有当代人鲜活思想和观念的当代中国陶瓷艺术。
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在文脉的传承与转换中形成了简约、自由、合心性的美学基质,讲究以虚静为本,以一当十、天人合一。但长期以来,受主流意识形态和西方文化潮流的双重影响,当代中国艺术界一直在做加法,唯视觉冲击力和展览机制是问,求变、唯新论泛滥,失去了文化边界和中心,失去了素宁内敛的文化根性。现在我们该回过头来重新做减法了,要在“简约”上下功夫,以一当十、四两拔千斤。
多年来,通过陆续考察龙门石窟、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大足石刻、乐山大佛、永乐宫壁画等等,笔者形成一个认识,那就是古人的“静气”。今天的艺术家大多过于急功近利,很少像古人那样静下心来,别无挂碍地把一个洞窟年复一年、尽善尽美地做到极致。在当代浮躁、粗制滥造、假冒伪劣、山寨成风的历史阶段,我们的艺术家如若能守得住“静气”,回到修养,进而以文养心,以心养陶,无疑对当代中国陶瓷文脉在传承与转换上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观陶赏瓷,外行看器形、纹饰,内行品气息、内涵。当代陶瓷艺术如没有深厚的文脉气息和精神内涵,只能是空有其表的“形而下”之器也。今人不能做古人,必须在当下的语境和情境的时空中,去表达当代中国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对于当代陶瓷艺术家来说,这意味着要在当下情境和语境中给传统陶瓷注入新的活力。传统陶瓷外在形式的模仿,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尊重。历史遗留下来的古陶瓷的价值在于它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形式的模仿只能含糊或抹杀当代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当代陶瓷艺术充斥“地道式模仿”、“改良式模仿”以及“符号式的模仿”等众多作品,这些作品丧失了时代精神和文化根性。如何对当代中国陶瓷中进行传承与转换?多年来一直是当代陶瓷艺术关注的焦点。
人的生命需要相同的血脉得以延续,中国陶瓷的延续发展也需要其独有的“血脉”使其永生。我们在走向世界,融入地球村的同时,已经丢失了太多的东西,我们不能留给后人一个被切断的历史。这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思考,在文脉中注入新的活力,赋予当代中国陶瓷以新的内涵。
当代陶瓷文化艺术正走上全球化的趋势,各个国家、民族、地域的陶瓷文化相互融合、共生、互动。互联网信息时代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科技的力量缩短了地球各个角落之间来往的空间距离,但缩短不了历史的时间跨度,也泯灭不了不同文化地域间因巨大差异而形成的有着自身文脉特性的文化带和生态圈,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更具有了相互间的吸引力。
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我们要在传承转换自身文脉的基础上,临风淡定、坐怀不乱;要立足于本土,着眼于世界,面向于人类,站好位、找到切入点,以多元化的角度寻找、创造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要执守我们优良的文化根性,去除劣根性,吸收本土和西方的优良肥料,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中破土而出,投向阳关与蓝天的怀抱。
位于上海浦东、曾经是中国第一高楼的金茂大厦,就是从传统文化艺术中提炼出的、适用于现代都市生活的、转换成功的空间结构造型。金茂大厦提炼中国传统“塔”的形意,以外形柔和的阶梯韵律勾勒出刚劲有力的轮廓线,运用高技术手段来表现中国古塔的韵律,是“得其意而忘其形”的经典之作。它没有从形式、空间层面上进行具象传承,而是从更深层的文化美学上寻找交融点,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髓。从建筑布局和细部处理等多个方面都可以看到一些传统建筑形态语言的传承与转换,体现了中国文化艺术上的融会贯通与一脉相承,留给我们较多的思索与启示。
传统和当代既是对立的,又是和谐的,对立的是时间和观念,和谐的是历史与延续,没有传统的对比就无从去谈当代。当代陶瓷艺术是传统陶瓷艺术的拓展和延续,无论是材料还是工艺手段,它都是由传统而来并在传统的基础上转换、更新。但当代陶瓷艺术在本质上还是有别于传统陶瓷艺术的,它与当代中国的文化情境和语境息息相关。
如今,都市街头巷尾的“陶吧”,把人们从解读传统官窑经典之作的负担中解放出来。由当代陶艺带动的陶艺的平民化过程,使制作和欣赏陶瓷成为轻松愉快的生命体验,中国的陶瓷走进了更多中国人的心灵,充分论证了即便是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但是生命依然是鲜活的。这也为当代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大的可能。这种在人际中开启民智的生效,成为当代陶瓷最人性化的成果,是艺术终极的实现,是其它任何当代艺术种类都不能比拟的对全民的贡献。如果说当代中国陶瓷的价值观建设,在学术的层面上尚未起步,那么,至少在全民的生效上正走在路上。
文脉的传承与转换不是依靠某一人或一部分人的努力就得以实现的,还需要靠全民的共同创造,我们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陶瓷本身,而是超越陶瓷物质本身的需要,创造能产生共鸣的、体现这个时代的鲜明特质的精神世界——当代中国陶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