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6: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三农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2大部分农科类大学生认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收获不大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调查“您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时,20.65%选择了“收获很大”,70.19%选择了“有收获,但不大”,9.16%选择了“没有收获”。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农科类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一定的收获,但是收获不大。同时,在问卷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学生认为参加实践活动最大的收获是锻炼了自己的组织、沟通能力,仅有35%以内的学生认为增强了自己的专业运用能力,这说明高校在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没有将学生专业特长和当地农村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致使农科类大学生不能真正深入到基层,不能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在生产实践中得不到检验和提高。
2影响农科类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分析
2.1思想认识不到位农科类大学生作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对于实践活动重要意义,如何与自身的学习、就业相结合等问题没有深入的思考和实际的行动,从而导致农科类大学生参与率低,参与动机有偏差,参与实际效果不理想;部分高校专业教师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认识偏差,认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团委、学生处、院系等部门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自身教学任务没有关系[1];社会各界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够重视,有些地方政府不能主动、积极地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2.2活动形式缺乏创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开展以来,一直秉承“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一些传统的内容和形式成为制约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瓶颈因素。1)“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还是以社会调查、公益活动为主,不能满足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应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特点,积极探索各种新形式;2)当代大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思维方式和行动特点呈现多元化,传统的实践形式难以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3)没有将学生专业特点和活动形式有机的结合。往往开展难度较低、操作性较强的参观、走访等形式的活动,却忽略了为大学生搭建平台,导致学生不能提高专业技能。
2.3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农科类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作为前提,以保证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与蓬勃发展。但是大部分高校缺乏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机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从而制约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1)缺乏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的高校并不多,大多数高校只是将社会实践作为学校整体教学的一部分。学生是否参加社会实践和毕业无直接联系,导致学生思想上不重视,直接影响实践活动的实效性。2)缺乏完善的实践指导机制。一方面缺乏实践项目制定方面的指导,实践项目制定不合理必然导致实践活动开展不顺利,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缺乏实践内容的指导,不同的实践阶段需要相应的技术、政策指导,这直接关系着实践活动的成败。3)缺乏科学的考评机制。目前农科类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实践活动考核成绩大多依据活动总结及媒体报道的影响力界定,对学生是否学以致用、服务地方、服务程度等方面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直接造成“重媒体报道,轻实际效果”的现象。同时,没有合理的评价标准也使得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工作不能得到合理评价,没有明确的奖罚措施,直接打击了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3提高农科类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对策
3.1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共识,为活动达到实效性提供思想保障农科类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高校的一项工作任务,更需要引起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重视。各级宣传部门要把农科类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列入计划,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协调新闻单位开辟专题、专栏,组织精干力量深入一线采访报道,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地方政府、高校、学生形成共识,形成全社会支持农科类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局面,以更好地为农科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平台和条件[2]。第一,地方政府要认真落实文件精神,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具体办法,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活动的组织工作,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把社会实践活动与经常工作结合起来,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二,高校要把农科类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到整个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建立完善的领导机构和组织体系,全面负责社会实践的开展与建设问题;第三,从思想上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参加实践活动的主动意识,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通过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为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在博士生培养方面,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亟待解决的问题,也确实是患有“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体制环境下的‘慢性病’”。但在体制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有博士点的学院以及博导们是否可以认真做些什么,以对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有所推动呢?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不可否认,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与理工农医等所涵括的学科,在博士生培养方面是存在诸多差异的;但无疑也存在着共通之处。提高培养质量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点是: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在这一点上,可说是毫无二致。
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涉及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及考核、平时研习与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研究与写作、论文预答辩及正式答辩等一系列环节。其中,哪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博士生教学是相对自由和开放的,如果在课程阶段除了授课就别无相应的安排,博士生教学就很容易流为“放羊”或“放养”。而无论是“放羊”还是“放养”,均与疏于指导无本质区别。
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制度,与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制度差异甚大。我国无资格考试一说,博士生培养中一般不讲淘汰率。在没有淘汰或基本不淘汰的情况下,如果导师平时疏于指导,博士生的质量实在无法保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加大人才培养“后端”的抽查力度,在博导及授权点的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剑,这不能说没有效果(此举的震慑力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更为积极的办法是,鼓励和推进博士生培养单位及博导们在人才培养的“前端”增加投入,围绕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这一重要命题,探讨如下问题:确立哪些理念,通过何种路径,如何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从而使这一并不简单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因为种种原因,以自己的授权点招收和培养博士生,起步较晚。客观地说,尚缺乏积淀和经验。但近期学院在虚心学习兄弟院校成功经验基础上的某些创新之举,旨在有效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值得重视。
自2013年10月始,学院每周举办一次具有沙龙性质的“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第一季已举办25期。这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个极具特色的学术交流平台,主要以2013级全体博士研究生为核心志愿者”①。《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18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第一季)》则是其25期内容精髓的集成。
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自四面八方的嘉宾,纷纷做客“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他们的报告可谓异彩纷呈。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程曼丽教授,作了题为《新闻史研究心得――以〈蜜蜂华报〉研究为例》的学术报告。“程教授从回答‘为什么要研究《蜜蜂华报》而不是别的报纸’为由头,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起,这里面既有导师方汉奇老先生的钦点和期许,也有自己补白新闻史研究的志向和抱负。选题确定后遭到了很多人的不解,在资料搜集中也遇到过不少麻烦,写作过程中曾因领域较新而无法和同行交流,幸好在导师的支持与鼓励下才最终完成了这一论文生产过程。”
时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的张志安教授,作了题为《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南方都市报〉个案研究(1995-2005)》的学术报告。他“首先介绍了研究问题的寻找和确认,提出要有辨别真问题和假问题的能力,并从否定性视角出发,从资料搜集、对象、概念、理论和对策等方面去辨析伪问题的种种表现。他强调博士论文写作要注意四个研究层次,即描述、阐释、应用和追问”“在研究方法上,他谈到了田野观察时的入场身份确认、信任关系建立、观察范围选定等经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刘海龙副教授,作了题为《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的学术报告。他从“一般的‘宣传’的观念在什么语境下产生?中国的宣传观念如何产生及发展?宣传的支持者如何使之正当化?宣传是否会消失?”等四个问题出发,开展了自己的学术研究。他发现,宣传的话语分为日常话语、操作话语、政策话语和学术话语四个层次;而话语本身又具有文本维度、话语实践维度和社会实践维度等三个维度;关于宣传有两种知识存在着,一是宣传技术的知识,二是将宣传正当化的知识。
1.2理论著作主要侧重于收集和整理一些对“三农”问题有重大指导意义的论文、杂志和书籍,如: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纲》,这本书是一批专家学者历时半年多的时间广泛调杳,潜心研究,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好独到的见解。
1.3家谱、村史、乡规民约、地契、房契家谱,村史,乡规民约,地契,房契等均为原始的第一手的历史文献,比其它文献材料更为真实可靠,总体而言,是历史的真凭实据。这些原始的历史记录,对于我们了解当地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情况等都有很大的作用。此外,利用原始的房契、地契不仅可以确定部分土地、房屋的归属权,还可帮助部分民众明辨是非,消除疑虑,密切彼此间的关系。
2建设“三农”档案馆的意义
2.1了解我国“三农”问题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人民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建设乡镇“三农”档案馆,可以帮助农民更好的了解国家这些年来针对“三农”问题所作的种种努力,了解国家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增强农民对发展新型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
2.2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材料;档案馆(室)保存的档案都是原始的文献,真实可靠,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借鉴参考保存的真实档案,不仅具有说服力,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进一步搞好“三农”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2.3为政府制定和完善政策提供了依据;建成乡镇“三农”档案馆后,政府部门可依据农民对档案的利用状况以及农民利用后的反馈情况,了解政府工作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更好的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让农民更多更公平的享受发展的成果。
2.4有利于弘扬农业文化,发展农业产业;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国自古始终以农也为本,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文化,建设乡镇“三农”档案馆,不仅有利于人民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可帮助农民借鉴前人的经验,结合现代先进科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农民创造更大的财富。
2.5“三农”档案信息的开发,有利于强服务“三农”的能力;将各类“三农”档案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可以让档案更好地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致富服务。
3“三农”档案馆建设可能面临的问题
3.1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不足;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在过去五年内有关“三农”的专项资金也达到达4.47万亿,但很大一部分政策和资金主要倾向于对农民种粮的补贴以及用于新农村建设,而对“三农”档案的收集和保护以及相关“三农”档案馆(室)的建设不够重视。
3.2缺乏专业人才,队伍素质薄弱;目前,我国有28所高等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设置了与档案管理有关的本科专业,有17所高等院校(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等)设立了硕士点。因此,很多人会以为我国并不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但现实却并不是如此,很多地方领导对“三农”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档案工作纳人工作安排与考核范围,认为档案工作做与不做,做好做坏无关紧要。因此,很多乡镇档案馆是的管理人员并不是档案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而是选派一些临近退休的人员或是通过每年的公务员考试招聘几个非档案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管理档案馆(室)。
3.3档案库房建设滞后;同样由于人们意识上对档案的不重视,在档案馆建设的选地以及档案的日常维护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再加上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造成了一些档案的损毁。
3.4档案利用率低;由于农民档案意识的淡薄,以及受获取信息习惯的制约,再加上档案馆室的“重藏轻用”,人们对档案的利用率变得很低。
有学者发现,“自我”概念能够通过学习环境适应和学习环境的中介作用影响自主学习[10]。浙江农林大学实施了辅导员制与班主任制相结合的本科生导师制。笔者在对学校部分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访谈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近年来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汇报材料发现,他们都注重促进本科生“自我”概念的提升,对学生“自我”概念的引导过程具有明显的梯度延伸特征。梯度延伸特征具体包括:①在大学一年级阶段,注重对学生行为能力的测试,尤其是注重学生环境适应性的培养,通过搭建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以“传帮带”的方式使低年级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②在大学二年级阶段,组织本科生开展“成长、成才计划”系列活动,巧建“家校联培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胜任力;③在大学三年级阶段,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大学生“成长、成才方案”,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归因效应,使学生对学业、职业能够科学地定位和正确地认识;④在大学四年级阶段,加强对本科生的就业指导,特别是强调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辅导员是“距离学生心灵最近的人”,班主任被誉为“塑造青年学生灵魂的工程师”[11]。通过实施辅导员制与班主任制相结合基础上的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兼顾对学生思想动态和情感动态的关注,从而通过心灵的启发和行为的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和情感观,培育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推进学生在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特点、学习难度和学习性质等方面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中期论文制度是指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调查和撰写论文,最后导师对论文质量进行考核的制度。中期论文设计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由具备资格的教师(具有讲师及其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专业导师,新引进的博士或只有助教职称的教师必须有教授的指导才可以担任本科生的专业导师。同时,中期论文的导师名单要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拟定。中期论文的选题策略注重多渠道,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与农林经济相关的课题,导师在对学生进行选题指导时注重引导学生思维的延伸和知识的拓展。中期论文选题可以来源于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或者相关的学科竞赛,也可以来源于导师的研究课题。中期论文的研究内容注重实用性。在中期论文撰写环节方面,强调运用多样的学习策略工具,如Spss、Stata等应用工具,以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期论文成果最终以PPT讲解的形式展示。此外,导师还强调学生要在交流中丰富学习策略,要求所指导的学生每2周向自己作一次学习汇报,并在汇报过程中进行前瞻性问题的探析、相关学术问题的交流,从而通过学生的讨论及时发现其在科研中的不足。同时,导师还会在学生的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问题,以提高学生在科研中的严谨意识、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丰富学生学习策略的形式。与中期论文制相似,毕业论文制是一项建立在中期论文制基础之上的专业性制度,是对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梯度引导。毕业论文制度旨在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报告打下良好的基础。通常,导师会在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调查和撰写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和调节。在从中期论文到毕业论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控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外在强化的学习策略也逐渐内化为自身的科研能力。以专业综合实习为平台,提升自主学习中的专业应用能力笔者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体现在认知和学习策略的运用方面,还体现在与专业要求相适应的应用能力上。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的形式主要采取农户入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为此,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成立了由系主任、专业教师和研究生组成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以下简称“综合实习”)导师组,对本科生开展相关的指导。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层级差异性[15],所以综合实习的负责人在对本科生进行实习分组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梯度,以使不同层级的学生之间能够互助合作,彼此进行智力启迪与补充。导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求各实习小组先设计实习方案,然后在综合考评实习方案可行性的基础上,要求各实习小组独立地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综合实习小组每个成员的态度、能力和调查策略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调查成果。在开展综合实习的过程中,各实习小组要独立自主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且每天通过电话向导师汇报实习进度等相关情况。综合实习的最终成果以RRA报告、专题报告等形式展现,而且这些成果经过汇总、校正后最终要编制成册,与县(市)、乡(镇)相关部门共同分享。学生的综合实习成绩由导师根据学生的工作量、实习态度、实习成果审核情况等评分。同时,导师对综合实习的指导也要以工作量的形式记入当年的考核结果。从1996级学生开始,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每年组织一次为期半个月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迄今为止,先后有707人次参加了综合实习,足迹遍布浙江省24个县(市)的96个乡镇、192个村、3 840个农户,累计形成300余万字的文字资料,并建立了拥有丰富的农户调研数据的相关数据库。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使学生在基层开展调查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提高了主动发现问题、多渠道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明显的加强。以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和专业协会活动为特色,凝练自主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心理学家洛温菲尔德(L.Lowenfeld)认为,创造力主要包含问题的敏感能力、想象力、隐喻思维能力、发现缺失信息能力、注意问题不同方面的能力等8个方面[16]。这些特征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界定十分密切,所以笔者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其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浙江农林大学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实施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组织开展了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创业广场活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专门为参加相关创新项目的学生安排了导师,保证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学生在选题、项目申报、调查、实验、论文撰写以及项目评审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导师的指导;同时,也为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学生配备了导师。导师在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别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在一些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上与学生一起攻坚,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全国林业经济论坛、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等学科竞赛和学术活动的学生人数逐年攀升。此外,由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带头人指导创建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协会、“三农”研究协会已成为汇聚兴趣相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培养特色人才的基层组织,进一步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根据Prntrich等学者的研究,笔者从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元认知能力、学习策略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突破和思维训练能力3个方面,对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的实施成效进行分析,以期为更好地开展本科生导师制提供借鉴。强化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其元认知能力内在动机因素主要包括兴趣、价值观、自我效能感和目标定向等,对人的行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5]。通过实行辅导员和班主任相结合的导师制,对大学生的情感、心理进行积极的引导,有利于帮助低年级学生进行角色转化,引导其适应新的环境,促使其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同时,通过加强对高年级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规划的指导,帮助其确立成长、成才的目标以及正确的职业目标和方向。元认知能力是指时间和努力的自我管理能力、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及自我监测和评价能力[17]。内在动机性因素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并与元认知能力有着很强的联系。学生在遇到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困惑时,通过主动寻求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帮助,可以有效地疏解自己的情绪,从而逐渐提高情绪自我调控能力。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职业规划,可以促使其进一步明确阶段性的学习目标。通过“朋辈督导”和学生定期汇报等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评价能力。引导学生使用学习策略,提高其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学习资源的能力显著提升。中期论文制度和毕业论文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论文撰写等专业能力,使学生掌握了全面、快速和有效地查阅并筛选文献的方法;同时,在论文撰写中强调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工具分析问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以学业救助等形式灵活解决各种问题,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2007—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论文入选校级优秀论文的达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同时,学生在校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论文撰写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实行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制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运用社会性资源的能力有所提高。以问卷调查、访谈和二手资料搜集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获取信息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进行农村调查的能力和水平。在基层实习期间,学生掌握了与基层群众交流的有效方式,增强了从当地相关部门收集农林类信息的能力,丰富了甄别调查信息真实性的方法。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先后受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等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委托,参加了多次基层调研。例如,2009年4月,受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委托,10名学生参加了在浙江省义乌市、江山市等5个县(市)的农村进行项目调查;2010年7月和2011年7月,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其绩效评估”课题组分别选调18名学生担任调研员,赴浙江、安徽、山东、云南等4省9县市的林区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查。在上述调研过程中,学生均受到了专家、教授的一致好评。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其创新突破能力认知策略特别强调批判性策略,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科研训练项目、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等,创新思维得到不断激活,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科研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都是具有一定科研周期的活动,包括科研团队的组建、科研方案的制定、科研难题的攻破等,需要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要求学生必须注重全局和要点、凝练创新思维、运用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意识上的突破。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有多名学生获得了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论坛一等奖等荣誉。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成功申报科研、创新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项目6项,占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申请到的省级创新项目的54.55%;同时,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完成的“浙江省公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调查”等多个项目被评为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优秀项目。此外,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协会和“三农”研究协会等专业协会作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基层组织,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使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以活动为载体、以专业为特色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作者:翁智雄 沈月琴 林建华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大批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和造就农业高层次人才的基地,高校农科教育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就应当致力于培养“三农”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使得大学和经济、社会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高校的培养目标要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适应,农科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要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实践教学在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高级人才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农科专业大学生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综合性训练环节。实践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必须加强同理论教学的结合,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管理乃至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行彻底的创新。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实践教学被摆到次要位置。这种观念造成培养的学生创新思维欠缺、专业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终身学习意识淡薄、继续学习能力差,从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应用性极强的农科专业,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农科专业应该将教育观念由传统的专业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树立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教育理念,学校领导和教学院(系)要充分认识加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组织和领导。同时建立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制订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突出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基本场所,是对大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的基本保证。国外许多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都要求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在工厂企业进行,毕业设计题目也都是工厂企业的实际课题。学生从拟定方案到成本估算、设计、制作、检验等各个环节都要一一经过,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国内高等农业院校应当借鉴这种做法,加强与工厂、企业、科研部门的联系,建立稳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到工厂、企业、科研单位自选课题,完成毕业设计,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日益改善,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还是个薄弱环节,不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要求,当前在高等农科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保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条件。
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校外两部分,校内实践基地主要是指校内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和建立在校内的其它一些用于实践教学的场所。实验室是校内实践教学的主要阵地,学校应设立实验室专项基金,增加投入,努力改善实验室条件,逐步淘汰和更新仪器设备,同时,鼓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自制仪器,要以实验室建设为基础,提高各类实验的开出率。在实验室建设中,应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添置的仪器、设备应尽可能贴近生产实际,既能满足教师教学科研的需要,又能满足相关专业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教学的基本需要;二是以整体优化为出发点,满足相关专业内涵与外延拓展的需要。校内实习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场所,要充分利用发挥校内实习基地的作用,使之成为学生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和科研示范基地。
在做好校内实践基地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地开拓和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条件无论多好,都不能取代社会的教育功能。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批高水平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为了保证学生在实习单位能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和毕业论文,达到提高能力、锻炼水平的目的,必须对实习基地的标准作出规定。一般认为,实习基地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管理正规、严格,具有较高的信誉,愿意与学校签定毕业生实习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学生的待遇等。(2)实习基地应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实习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组织开展好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3)实习基地愿意支付合理的费用。由于高校经费有限,这就需要实习基地(单位)为实习生提供住宿及科研等方面的方便和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在这方面,长江大学农学院已经有了较好的做法,该院建立了40多个具有较高规格的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与所在单位签订了互惠双赢的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教师开展科研合作、学生实习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此,必须根据新时期农科人才的培养要求,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首先要搞好各类实验室的管理,完善与规范现有的实验室、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仪器设备管理模式。既不能完全按照原来农科院所、实验实习场的传统模式管理,也不能照搬一般实验室的管理方式,要结合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较为完整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使校内实习基地的日常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其次,要通过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方案合理的实践环节教学基地,形成农科专业系列实验室、系列实训室和系列实训基地,从而发挥整体培养优势,完成专业所有必要的技能训练,成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障。第三,开放实验管理。开放教学实践基地,能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可探索自主实验管理形式,可先将实验室所具备的仪器、设备和科研条件介绍给学生,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选实验题目、自己采集材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集体答辩。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已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设计和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制订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该计划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主要内容应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的考核等,满足学生4年不间断、多形式的实践教学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也便于组织和实施。在实践教学计划中要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不断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其次,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农科专业的特点,建立适合农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例如,长江大学农学院根据农科专业特点和社会对农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经过探索,形成了“两基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将大学4年全学程中所有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整合为三个阶段,即课程教学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见习三个环节。第一阶段为课程教学实习,在校外基地和校内基地上进行,如农学专业的课程实习主要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一般在第4~5学期完成,学生以班为单位,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某一农作物的农田耕整、底肥施用、选种育苗(秧)、田间管理、收获等全周期生育观察与管理。第二阶段为合作教育型专业综合实习,主要是在校外基地进行,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其特点是时间长、专业性强、实习内容多、任务重。此阶段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的3月下旬或4月上旬横跨暑假至第7学期初,时间约5个月左右。学生在专业综合实习过程中除了进行专业技能的实践和熟悉农业生产技术环节外,还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实践,包括文献检索和综述、选题与开题答辩、科学实验及学术交流等综合训练,最终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或文本框架。第三阶段是合作教育型毕业见习。主要是到合作教育就业基地进行为期3~5个月的工作见习。此阶段参加见习的学生已成为准就业人员,见习单位支付见习报酬或薪金,并通过见习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最后确定录用与否;学生在本阶段可谓查漏补缺,进一步弥补专业技能和社会知识的不足,为正式踏入社会调整好心态。三个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时间段的实习互相衔接构成具有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完整的合作教育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了农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优化整合了实践教学环节,科学合理地调整了教学进程,确保了实践教学环节落到实处;将专业综合实习由传统的劳动生产型模式向科研创新型模式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对促进农科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实验课教学要开设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科研密切相关,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实验项目,以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毕业后能更好地服务“三农”。同时,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开展创新竞赛活动,建设创新实验室等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第四,要依托基地平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校内外基地建设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要充分利用各类实践教学基地的条件,把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实现互惠双赢。
五、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建设,提高实践教学师资建设水平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效果,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因此,高等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一要为教师发展提供条件,到知名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学习或挂职锻炼,为教师开展科研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机会,使他们尽快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聘请科研单位、校外基地、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三要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为教师更新知识、了解和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提供方便。这样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实践教学队伍中拥有大量的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及掌握教育规律的“双师型”教师。此外,学校还可以考虑聘请校外实习基地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学生作学术报告,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讨论交流,不断巩固双方合作的基础。
六、实行实践教学多样化,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实践教学除抓好实验课教学和实习之外,还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第二课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强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专业能力的提高提供锻炼机会。可以通过科技文化活动、实地见习、野外实习、社会调查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产生活实践,增加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面对和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才能促使大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重新进行思考,提出疑问,在解决中进行创新,从而促进知识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体,对于农科专业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活动应突出专业性,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学生还要注重与“三农”紧密结合,了解当前新农村建设之所需,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自身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郝建平,王成涛.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03).
[2]洪林.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2).
[3]覃广泉,陈平.面向“三农”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5(04).
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院校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等农业院校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结合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阐述了如何就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来培养动物科技人才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动物科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加入WTO以及动物科学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对高等农业院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动物科学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从而能用动物科学理念和专业技能解释和解决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二是要求所培养的人才了解动物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适应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三是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能明确动物科技在畜牧业生产上的应用,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学科交叉不断加快,在专业设置与布局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仍面临着学科结构单一,专业范围狭窄,教学质量较低,招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无竞争优势等的困惑。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这也向我们农科高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新世纪新形势下,在借鉴国际通用的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和一切好的经验的基础上,动物科学高素质人才培养必须努力实现)在科学视野上,要从狭窄的专业教学层面转到以动物科学为背景的教学上,从而使学生具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在知识结构上,要从分得过细转到注重整合综合上,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在能力结构上,要从注重专业技能转到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增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注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动物科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畜禽生产、动物繁殖与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环境保护及畜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动物科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有动物科学相关的专业素质又有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人才,即培养能独立从事畜禽生产”动物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等科学领域及畜牧业经营管理,又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
三,动物科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措施
社会和科技发展要求大学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它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创新精神和能力”身体和心理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素质体系,只有通过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和进步,才能培养出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因此,培养动物科学高素质人才,应结合本专业特点,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素质教育,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一个优秀的动物科技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树立大学生学农爱农服务于农的思想,学校可通过举办一些本专业专家教授的讲座和一些本专业学术”科研成果展览等活动,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学科,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前景,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学校还可聘请公司集团的一些优秀企业家开座谈会,如一些成功的饲料企业”现代化养殖场等的专家,他们对于本行业的发展”市场前景更具有发言权,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以更新的角度和更高的思想层次认识和了解本专业,另外,社会实践和实习是大学生转变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学校可利用假期”节假日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热爱本专业的思想,其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除基本的知识修养外主要是指做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崇高理想和信念,缺乏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大学生会是一个学习刻苦”知识丰富的人。我们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人不仅应是精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专家,而且他们首先应该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而目前一些大学生,他们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不辨是非,他们缺乏自信心与自觉性,常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这不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通过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水准人才。
总之,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还可能从这里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来,成为创新之源”所以,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必须重视教学与科研、生产、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切实落到实验、学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活动中去;当然,要完成这项任务,也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加速实验室建设,加强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与一些条件好的畜牧场签定协议,挂牌设立教学实习基地,并鼓励各专业课老师为教学基地服务,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学生的培养,又给教学基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改革奖学金的评定制度,如设立多种优秀学生单项奖,鼓励那些单科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重点奖励那些在学习、科研以及在各项活动、工作中有创新精神,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高等农林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江西作为地处我国中部传统的农业大省,是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区,主要农作物产量均位于全国前列,是建国以来全国两个从未间断向国家贡献粮食的省份之一。江西省土地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31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711万人,其百分之九十的国土面积是农村,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农民。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总体上客观评价,江西的农业比重偏大,2007年农业占三产比重为16.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江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7124元,是2000年的2.4倍。目前江西农业与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三农”矛盾相对突出,城乡统筹难度大,农业和农村经济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也是薄弱环节,建设新农村面临着诸多困境,建设任务艰巨和繁重。
大学走出“象牙塔”,强化其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性潮流。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大学具有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参与作用;既需要有强大的财力支撑,也需要有先进的科技支撑、优质的人才支撑。高等院校校特别是高等农林院校则以其特殊的功能和地位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其经济功能、育人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为江西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2江西高等农林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现状
江西目前主要的高等农林院校有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原赣州林校)
和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近两年,江西高等农林院校立足江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院校
通讯作者:陈飞平(1979—),男,江西农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新农村规划建设研究。
都积极投身到江西新农村建设中,为“三农”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贡献各自的力量。
江西农业大学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源头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深入基层,面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最紧迫的科技问题。
近两年,江西农业大学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100多项,科研经费1.1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04项。学校积极面向江西经济建,狠抓项目不动摇,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二年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近50亿元,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江西农业大学开展一系列的送科技下乡、科技扶贫活动,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2006年在星子县蓼花镇胜利村积极开展包村扶贫工作,指导村民种植了70亩南方早熟梨,建立了广播站、党员活动室、群众阅览室,并在当地小学筹建了机房。学校教师多次到村检查扶贫项目的执行情况,巩固完善已经实施的扶贫项目,科技培训农户8场,共350人多人次,走访贫困家庭12户,提高了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快了村民的脱贫步伐。2007年,江西农业大学投入资金40万元,派出专家30余人次到柘塘村开展扶贫工作。工作重点已由当初的“学校校舍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科技救灾与灾后恢复、支教与帮扶”转为现在的“饮水工程建设、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公路硬化工程建设、山洪灾害防护工程建设”。
2008年,江西农业大学开展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相关研究工作,学校主持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和功能区划研究”在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10个招标课题中中标,目前该项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还积极开展了雪后救灾工作,参加编制了《江西省科技救灾恢复生产实用技术手册》,并派出专家、技术人员近100人次奔赴江西受灾严重地区指导减灾和灾后重建。另外,土地资源管理及园林绿化等学科科研人员在全省30余个县(市)实施了县、市级小城镇规划,促进了江西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此外,江西农业大学注重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把学生社会实践列入“立足三个实践,实现三个结合,培养服务‘三农’为主的创业人才”办学特色的重要内容,每年都开展主题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在寒暑假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来,学校先后共有30余万人次参与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农科院校学生专业优势,切实为服务“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每年根据当前农业现状,开展各类农业(农学、园艺、农业机械等)培训,为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做好知识、技能和人才的培训工作。每年培训人数如下:
年份
培训人数
2007
86
2008
106
2009
时隔十年,如果说当年融人人文关怀的社会学调查和中国农村研究《黄河边的中国》是浓墨重彩的油画,那么不久前出版的集曹锦清历年讲座、访谈、论文和报告的《如何研究中国》就是“深描浅绘”的工笔画。而其中一以贯之的。是对“典型”的寻求,以及从学术到政策两个层面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与关怀。
“深描”的是方法论(该书第一部分“中国研究的方法”)和政策建言(第三部分“中国转型向何方”)。因为主要是在与农村研究相关的教学和科研机构的讲座、学术期刊的访谈和研究报告,单篇中点睛的穿透力和整组文章铺陈开来的张力交织在一起,印刻出的是作为论域的农村研究的沟壑,以及中国研究共时性研究的底色。
一、引言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阶段,国家正在重点进行传统农业的改造,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时期,形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刻。而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
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
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当前我国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但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还不能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匹配,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体系未与农业现代化相调整。在各个大中院校中,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类似,技能特长与现代农业发展和需求相距较大。
(二)轻实践重理论
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还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理念,最明显的就是农业试验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的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难落实,如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等难以有效落实。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设置中毕业实习一般设置在最后一期,学生忙于择业求职,导致实习内容流于形式,实习论文缺乏实地调查,实习报告参差不齐,缺乏严谨、规范的实践教学和实习监督,造成学生难以掌握农业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无法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农业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的大中院校培养出的农业经管类毕业生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自身缺乏爱农、兴农和强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学生家长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力,更使得他们不愿意从事涉农领域。在学校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引导正确的就业和从业观念,也使得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就业率在各专业的排名靠后,就业率低下和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反过来也影响了招生质量,形成了农业专业招生和毕业的恶性循环。
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农业的大中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所处区域优势,并结合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期望,突出高校的自身农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如浙江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重点是培养熟悉食品国际商务流程、具有全球视野、食品企业运作管理的高级涉农商务人才。除了学校角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还要专业层面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的创新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在农业专业层面上制定针对传统农业、新兴农业、农业应用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业专业内容上制定各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农业经济管理的课程体系、内容设计和培养方案都要适应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要求。在学校、专业、课程这三个层次的农业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辅相成,无论哪个层面,都能够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仅掌握社会、人文、农村经济、农业管理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运用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解决和发现农业问题,独到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去服务和建设“三农”,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农业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中,要从整体上对农业经理管理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优化。坚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用化、综合化、精简化、多样化,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整。一是注重农业科技与生物技术、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注重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将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渗透到农业课程中;二是合理安排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农业公共课程的比例,在扩大学生农业专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也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和脱节的情况;三是加强农业经管类的核心课程建设,不断凝练和更新农业课程内容,增设能够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精简教学内容,在核心课程上增加学分占比。
(三)完善教学方法
大学生最佳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是第一学年,而不是像很多大中院校第二学年或者第三学年学生自行选择专业的方向,因此应尽早为学生创造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就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如农业经营与管理,农村发展与管理、农村经济产业化等农业经管类的专业方向,并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是根据学生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特点,适当增加案例、分组讨论,改变单一的教授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师生互动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意识。二是,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并加强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高实习基地的质量,增加学生实践调研的机会,将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农业经管类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应用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创新开展“班村共建”模式的第二课堂,农业经管专业的学生与基层组织的村级对接,学生科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推广农业技术、扩展农村产品销售、筹建农村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逐步使得学生爱农、并愿意扎根农村,培养强农意识的有效途径,也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得他们发挥一技之长,在农村事务中也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可适时开展农业科技的学术竞赛,通过对农业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报告、创业设计大赛、农业管理论文比赛、农业技术科研立项等活动,在实践和竞赛活动中强化农业理论知识和合作意识,发挥学生高效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郊翔宇,崔宁波,庞金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M].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
近年来,吉林农业大学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服务“三农”为切入点,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学校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干队伍和一支以班主任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助队伍”的发展口号。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学校通过高起点选聘、鼓励在职研修、注重培训交流等措施,全面优化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梯队结构。对于学生工作队伍,坚持“高进”原则,严把入口关,把“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作为选人留人标准;坚持学习提高,建立政治理论学习与交流制度,对教育、管理、服务等内容进行学习研讨;强化队伍研究能力,通过设立专项课题等措施,鼓励学生工作人员开展理论研究;通过开展“辅导员岗位练兵”、“十佳辅导员”评选、学生工作先进集体评比、学风建设先进学院评比等活动,提高队伍工作能力,激发工作积极性;通过岗前培训、“导师制”、培训研修等方式不断提高学工人员综合能力。对于党团队伍,学校进一步明确了育人职责,努力形成了“书记校长上讲台”等制度,激发党团干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辅助队伍,学校不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鼓励专业教师、机关干部担任班主任,使班主任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股重要力量。同时,在班主任的基础上,打破班级和年级界限,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探索关工委跟进教育制度和校内外党政干部担任特约辅导员的工作模式,充实了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与时俱进 拓展三个课堂
为了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与时俱进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吉林农业大学将形势政策课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成立形势政策领导小组和形势政策教研室,建立了形势报告会制度,大力拓展三个课堂,丰富完善了四项机制。
在强化“第一课堂”中,学校创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实施专题化教学,创设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开放式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学校充分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通过课内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文化育人,以培育精品社团为载体,打造特色精品校园文化;坚持实践育人,以“三下乡”、志愿服务为载体,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坚持管理育人,以行为管理和日常管理为载体,促进大学生养成教育;坚持服务育人,以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和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为载体,促进大学生成才就业;坚持环境育人,以校园环境和景观为载体,创设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为了延伸“第三课堂”,学校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了以“学工在线”、大学生就业网、心理咨询网和学生资助网等网站为骨干,以辅导员博客和网络团支部为依托,以QQ群、飞信等为补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开辟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事实证明,通过“三个课堂”的互融、互补、互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就业创业相结合,逐渐形成了面向“三农”、各环节联动,多点辐射、立体交叉,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完善四项机制 构建五个体系
近年来,学校建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他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大学生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各院系建立与学校相适应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学校有统领、部门有部署、学院有落实”的组织保障体系。
为了建立并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学校通过机制建设、制度保障等措施,为学生工作队伍职业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激发学生工作人员工作干劲与激情。
具体而言,建立并完善物质保障机制,不断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费投入,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经费逐年递增机制,不断加大思想政治教育软硬件设施建设,包括体育运动场、剧场、图书馆、体育馆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等,为学生拓展知识、娱乐健身提供了充分保障,建立学科建设促进机制,坚持以学科建设促进教学提升,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内容的硕士学位点建设,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改革,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制定理论学科建设规划,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新跨越。建立大学生参与科研机制,为培养大学生服务“三农”的专业意识,端正专业思想,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实验室研究、成果推广等,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科研实践中,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专业能力、科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产学研全过程,等等。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构建了主题教育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实践育人体系、典型培养体系和就业创业体系五个体系,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例如,在构建主题教育体系中,学校一是抓主题活动,促思想引领。通过开展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的主题教育活动,激励学生刻苦成才,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抓特色文化,以各类精品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全面深化校园文化内涵,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三是抓科技创新,通过开展“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全面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
一、农林类高职高专学生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林类高职高专学生选择创业与否,项目的选择,规模、形式的界定,等等,都是自身创业能力的不断体现和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但是,通过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等近500名学生,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国家性示范高职院校近3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主要表现在:
(一)缺乏一定的创业意识。
通过对农林类高职高专学生的创业意识调查发现,71%的学生没有创业意识,只有5%的学生存在创业的想法或意识,其他学生则选择可以培养。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创业难度预估值过高。没有创业意识或者对创业不感兴趣的同学普遍感觉创业的难度较大,成功率不高,他们没有或缺乏承担创业风险的能力。
2.创业企业的规模定位过低。一部分高职高专学生认为创业是谋生的一种手段和形式,只要能够维持生存即可,不少小商小贩摆地摊都可以做到,他们一定能够做到。
3.创业价值观有偏差。调查中有70%以上的高职高专学生选择自己创业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没有从未来及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大多数创业的学生都或曾有过一次及以上短暂的创业史,说明他们在确定创业项目时具有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二)缺乏一定的创业能力。
农林类高职高专学生的创业能力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创业机会获取、创新思维等方面。
1.创业机会获取能力低。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和创业项目选择的情况来看,高职高专学生对创业机会的识别、把握和获取能力相对较低。以2012年“仙林科学城?挑战杯”江苏省第七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奖情况为例,竞赛共评选出227件作品三个级别奖项,其中本科组187件创业计划作品获奖,占获奖总数的82.38%;专科组40件创业计划作品获奖,占获奖总数的17.62%。从江苏省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数量和学生人数比较,两者相对接近,但在获奖比例中存在明显差距。
2.创新思维活跃程度低。创新思维测试比较发现,高职高专学生在分析和思考问题等方面存在不足,无论是其思维能力还是知识结构,都很难将问题分析和思考全面,同时缺乏一定的创新思维。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学生的创业计划作品没有创意,且含金量不高,根本无法满足创业过程的长远发展需要。
(三)创业资源条件不够充分。
农林类高职高专学生受内、外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对创业环境的了解不够、资源的获取成效相对较低。
1.创业环境认知不足。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现有的创业资源认识不够全面,如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系列培训等,其中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对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有所了解,一般都是接受过SYB、KAB、GYB等项目培训的学生。多数同学由于对创业环境的不了解和认知的不足,所以对创业根本不感兴趣,而不愿意参与其中,还存在一部分同学担心与工商、税务等部门接触,办理手续等相对比较麻烦,而不考虑自身创业。
2.创业条件准备不足。创业资源中几个要素:人才、技术、资本和信息等都是重要条件,但高职高专学生显然不存在优势,特别是人才和技术的弱势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创业项目的选择。
二、农林类高职高专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内容研究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思维等的观念教育,让他们在知识面、判断力、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能够满足创业的需要,做好创业的思想、心理准备。
(一)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业意识包括创业的需求、动机、理想和信念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毕业生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那么,我们必须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能力培养、引导和辅导,让他们意识到具备创业能力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大势所趋。
(二)创业知识的积累。
创业知识的积累是创业成功的必要因素。高职高专学生不但要掌握相关创业的理论、创业的步骤、创业方法和技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手段,同时,需要关注创业的相关要点和难点,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财务税收知识,等等。
(三)提升创业实践能力。
学院通过提供平台、场地、资金等不同形式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比如,2009年,学院投入26万元提供了模拟创业的孵化平台,在校内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打造了一支创业预备役,现有应时鲜果、插花等12家模拟型创业社团入驻,锻炼了我院高职高专学生的模拟实体运营能力。
(四)提高创业心理素质。
创业的心理素质不仅包括情感和心理品质,还包括自身评价、风险意识、应变能力、耐挫折力等。高职院校通过邀请相关专家举办系列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三、我院培养创业创新人才模式的探索
提高大学生创业的能力主要围绕创业价值观、创业能力、创业资源三方面进行,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导向,不断改进和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为学生创造形式多样的实践机会和平台,确保人才培养机制有效运行。
(一)以创业教育为抓手,将创业教育融入第一课堂。
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我们尝试将创业教育融入第一课堂。以学生的主要创业岗位为核心,确定创业教育项目,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理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院围绕主干专业首批选择了专业性强、创业成功率高的园林绿化设计、无公害蔬菜、宠物保健、食品加工等10大创业教育项目,探索项目式教育的经验。在项目式创业教育的实施中,带动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了48个创业项目,有力地支撑了学院的创业教育发展。
立足长远,学院在“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要以创业项目为核心,重构相关课程体系,着力打造农林特色的强势专业群,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以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核心,保障学生创业实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必须紧紧依托实践平台。近年来,学院形成了校内、校外两大创业孵化平台,实施了“双轮式驱动”。
1.校内平台――“两园一企一街”。“两园”。一是万亩连片的大学生创业实践示范园区――江苏农博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核心区2500亩,辐射区8000亩,拥有宠物犬、食用菌、室内净化植物、设施园艺等15个创业实践全真教学工场和实训中心,相对应的15个学生创业社团全面入驻。二是占地1850亩的江苏茶博园。围绕茶叶、草坪、有机农业等产业进行建设,规划建成拥有“一院、二所、三馆、四园、五场”,集教学实训、科研开发、创业孵化、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学生又一个创业实践的摇篮。
“一企”。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种业50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即将成为上市企业。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掌握种业生产和营销技能,创业技能得到显著提升,在公司进行创业实践的学生达1500人次。
“一街”,即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为法人型创业社团提供平台,直接面对市场,实现从“田头”到“街头”的全程对接的创业一条街。目前已有园林规划设计中心、动物医院等5个法人型社团进驻一条街,成为学生创业的对外经营窗口。二是大学生创业园,学院投入资金提供了模拟创业的孵化平台,在校内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三是农博园内展销中心,主要是农、林、牧、生四大专业板块成立的生产实训型创业社团把生产的大学生创业产品直接在里面销售。
2.校外平台――产业示范基地、联姻企业。建立了“草坪草”、“彩叶苗木”、“生猪”、“马铃薯”等5项产业示范基地,依托省政府挂县强农战略,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泗洪、溧阳、句容等地,开展技术和产业推广,在实践中强化了专业能力。校外合作企业,其中有光明乳业、红太阳集团等知名大型企业在内的300家创业实践基地。学生通过在校外创业实践基地锻炼,创业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三)以创业文化为引领,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
学院依托多种形式的校内硬件资源,形成了励志文化、社团文化、活动文化的总体格局,营造了浓郁的校园创业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激励学生提高自身创业素质。
1.励志文化。为培养学生服务农业的志向,在农博园内建成面积2700平方米的农耕文化馆,让学生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近代农业发展历史,感知发展现代农业的历史使命。为充分发挥典型激励作用,学院投入50多万元在校园内开辟了“励志广场”,首批选拔了72位近年来在就业创业、技术服务、管理岗位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典型校友,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
2.社团文化。学生创业社团是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现在我院已形成了生产实训型创业社团38个、法人型创业社团5个、模拟型创业社团12个、兴趣型创业社团36个等百花齐放的校园创业文化格局,所有学生都参加了一个创业社团。
3.活动文化。校园内无形的创业活动文化方兴未艾,每年都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业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典型报告会等活动,特别是学院科技产业处、学生工作处、教务处联合举办的“禾木杯”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在校园内产生了轰动效应,充分展示了学生创新创业的风采。创业创新大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意识,而且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四)以生产性实训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延伸第一课堂创业教育链,建成了食用菌、有机大米、畜禽产品加工等生产实训型创业社团38个,依托校内实训基地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开展生产经营创业实践。通过这些创业实践,他们当中有回乡承包荒山创办生态农业园的园艺专业毕业生郭翔;有把学院实践基地当做自己创业的试验田的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陈斌斌;有曾经的学生插花社团会长变成今日花店老板的园林绿化专业毕业生刘华;有立志毕业回家养猪建全省最大养猪基地豪情的创业典型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付伟;有拥有三家凯利蓝宠物连锁店的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丁晓兰;蘑菇大王郁宝锋、养殖能手赵林军、宠物美容创业武智斌、华众传媒创办者杨士航……
(五)以服务“三农”为平台,培养学生亲农爱农情结。
The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course to practice the educational model innovation to explore and to practice――Take northwest farming and forestr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as example
Niu Hongtai
Abstract: Constructs the higher education powerful nation under the Chinese popularity educational background,must first from promotion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obtaining.But promotes the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to have to rely on the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 reform.Northwest farming and forestr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inherits and develops glorious produces study grinds the close union the outstanding schoo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tradition,from reform practice teaching obtaining,went out a new tim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new pathway.
Keywords: The practice educational model Education innovation Top layer design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system Quality monitors and appraises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001-05
1.农林大学本科实践教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近1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依靠合并、升级和扩招等措施的推动,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随着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迫切需要通过有效制度和机制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进行建设和监控,确保其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此,教育部于2001、2004年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主旨是培养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作用已日益彰显。2009年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并在该校听了五节课,下午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说,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想通过改革来努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纵观全国高校的实践教学现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1 实践教学普遍不足,学生动手能力差。这一则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二则由于中国的基础教育设施普遍不足,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多数没有动手或很少动手做过实验或参与实践,基本上是“出了学校门,再进学校门”、在书桌上面度过的。
1.2 新入校的大学生和部分年轻教师,受中国教育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对新时期实践教学在培养创新、创造、创业“三创型”人才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实践教学环节长期得不到各有关方面的足够关注。
1.3 校内实践环节多具封闭性、延后性和被动性。中国大学的校内实践环节,一般都是成熟的实践内容,且多为验证性实践,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加之社会需要的前沿技术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体系封闭,新知识内容想要成为成熟案例,要经过较长时期的整理,造成信息延后。更有一些大学实践教学内容多年一成不变,学生科研能力得不到足够训练,长期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1.4 校外实践环节效率普遍比较低下。大学校外实践环节的设置本身即出于校内实践长期保持之不足,如果校外实践环节能充分而完整地实施,就能够完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的人才培养需求。但自1999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本科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反映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尤为明显。而且学生就业压力大,实践教学教师数量有限,造成校外实践质量下滑,效率偏低,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践培养目标。
1.5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践成本高。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开展与完成,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而长期以来由于各大学实践教学经费普遍不足,加上物价上涨等因素,致使实践教学开支不断增大,造成实验室和校内实验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理想甚至难联系,严重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稳定保障与提升。
1.6 未能构建起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原有的实践教学各环节大多围绕理论教学设置,成为理论教学的简单验证或重复,加之实践教学安排分散,各环节之间缺乏科学、有效的衔接与整合。
1.7 实践教学基地难以保证。一是一些实践教学接受单位鉴于技术和管理的保密性,担心学生会教学使其商业或技术秘密泄露,不愿接受;二是高校安排的实践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与接受单位所要求的时间较长形成矛盾;三是实践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接受单位正常的工作进程。四是安全隐患的存在和责任分担不明确,导致实践教学接受单位产生无形压力。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如何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加快教学基地建设,促进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是中国各高等院校需要认真面对和研究、探索的新课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以来,连续设立专门研究项目,资助必要的研究经费,开展此项研究探索与实践,取得积极成效。
2.农林大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探索
2.1 改革探索的总体思路。
面对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认识到新世纪要求高校培养的本科人才不再是过分强调“知识型”为主的“专门化”人才,而是要培养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与实践的着眼点是从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入手,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抓手,以提高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2 改革探索的基本内容。
2.2.1 从顶层设计入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发挥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作用的体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索构建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四大模块(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十大环节(军事训练、课程实验、教学实习、专业劳动、生产劳动、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论文)、三个层次(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且成龙配套的实践教学新体系。这个体系的构建既遵循了教育要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律,又涵盖了从课程到专业进而开展综合实践的全面实践能力的培养。
2.2.2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①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整合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等课程教学实习,形成生物学综合实习。
②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工程意识以及适应现代化工程制造、研发为目标,全面开展“工程训练”实习。
③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目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2.3 加大投入,统筹规划,搭建满足各层次各类专业需求的“三类”实践教学平台。
“三类”实践教学平台是,以学生基础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基础实践平台;以满足学生专业基础与初步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以加强学生综合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综合生产实践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具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优良传统。学校在选址上充分利用杨凌 “三级”环境优势,形成了旱地―半干旱地―水地三类实践教学区分布,立足于西北干旱地区开展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建立了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以及水地农业实验站,充分满足了各类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随着学校多学科格局的逐渐形成以及当今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该校近年来又根据不同学科提出了“以生命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优势农科专业”、“以现代工程技术提升传统工科专业”以及“以社会科学定位观测加强经管文法等专业”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基础实践教学平台进行了资源重新配置,提出了“立足校内、联系区域、拓宽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
2.3.1 立足校内、以满足学生基础实践为目标,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系统整合各类实验室,建立了语言、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遗传工程、电工电子、测绘、微生物等9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和38个院级教学实验室。初步形成了完整配套的校内基础实践教学平台。
② 在校内新建或改建农业与生命科学教学实验园区、动物生产教学实验园区、林学与园林教学实验园区、工程训练中心、新天地设施农业科技园、博览园、社会科学定位观测站等,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基本认知实践教学和部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2.3.2 联系区域,以满足专业实践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化实践教学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充分学利用学校位于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的区位优势,积极加强与杨凌示范区的合作,为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创新、创业训练搭建了平台。各学院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与对口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就近进入工厂、企业了解生产实际,参与企业生产等全过程。目前在本区域内共建立了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1个。如该校机电学院与杨凌天工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工工业设计研究所”,该校动科学院与陕西省饲料厂、杨凌本香集团、绿方生物公司等13家企业共建了动物科学与医学实践基地,该校园艺学院与鼎天济农公司、绿嘉农业商贸有限公司、新绿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
2.3.3 拓宽校外,以满足综合生产实践为目标,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技术服务为纽带,在学校所在地杨凌区以外分层次、分区域,按专业特点建立校企合作基地,目前已在全国16个省(市)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60个。该校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充足、学科专业覆盖面广的优势,把学生的创业创新训练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接触生产一线,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就业渠道,经风雨、见世面、增才干、长能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创新训练真正落到了实处。
2.4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为使实践教学真正发挥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目标,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至关重要。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加强“过程监控”,以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农林大学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初步效果
3.1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3.1.1 按照办学指导思想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和改革。调整实践课程学时、学分的对应关系,将实践教学课程学时与学分对应关系由原来的18∶1调整到32∶1,同时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课程实验学时在32学时以上的单独设课;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上,要求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例不得低于30%,其中综合性实践不得低于20%。集中进行的综合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科研训练等,1周记1学分。实验学时达到80% 的课程,按照实验技能课程对待。并要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应占开设实验课程总数的90%以上。与此同时,为了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将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从2004级本科生试点、2005级全面推行本科生修够创新与技能8学分方可毕业。
3.1.2 形成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四个模块、十大环节、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
3.1.2.1 按照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四个模块,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进行整合,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大类课程之一,独立设置了课程模块,从而把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落到了实处。
3.1.2.2 将实践教学环节划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生产实践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与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合理匹配。基础实践层次主要结合学生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安排,以课程实验为主,重点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释能力,主要在1-2年级完成。专业实践层次主要结合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安排,进行教学实习和技能训练,强化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在2-3年级完成。综合生产实践层次主要结合专业综合训练、毕业论文(设计)安排,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在3-4年级完成。
3.1.2.3 通过将军事训练、生产劳动、专业劳动、社会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十大环节作为培养方案的大类课程之一,从而把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落到了实处。
3.1.3 系统整合课程教学实习,实施综合化教学实习。将每学年第二学期末期与暑假定为“实践教学周”,各专业一至三年级在实践教学周至少安排1-4周综合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践周数不得少于10周。
3.2 创新“模块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必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培养能力为本位,以适应市场为原则,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建立“厚基础、宽专业、强技能、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基本要求指导下,建立了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等四个实践教学模块。
3.2.1 课程实验模块按照实验内容、性质及目标,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重点对基础科学各类课程中的重要定理、现象、过程进行验证性和事实说明性实践,从而使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理科专业课程教学中,都安排了大量的基础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重点对基础科学、专业技术科学各类课程中涉及的综合性、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安排综合性实验。在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农学类、动物科学类专业生产课程教学实验进行全面整合,开设了植物生产学和动物生产学综合实验,同时将生命科学类、食品科学类专业的专业生产课程教学实验整合为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良好。
设计创新性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实验方案、过程、结果分析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根据近年来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计划及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生物技术类专业积极开展了设计创新性实验。
3.2.2 教学实习模块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载体,以更新实习内容为核心,积极探索各类专业实习教学模式。
3.2.2.1 整合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等基础课程教学实习,实施生物学综合实习。
增设综合性强的生物学课程教学实习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该校将植物学、生态学、气象学、土壤学以及动物学野外教学实习进行总体调整,实习内容由单纯的植物学课程实习改为以植物学实习为主,包括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和气象学等课程的部分内容,形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实习。这样既丰富了课程实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应用综合性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节约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本。这一改革从2005年起步试行,2006年全面实施。2008年,该校共有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植保、制药工程、园艺、设施、环境科学、水土保持、资环、草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科学、林学、园林共17个专业56个班级1661人进行了这一生物学综合实习。通过对这一改革进行跟踪调查,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实习效果很好。
3.2.2.2 全面开展“工程训练”实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工程意识。
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以培养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制造、研发为主和以培养非工科类学生的工程意识为主的工程训练实习,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年来在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中迈出的一大步。根据专业学科不同,该校对所有本科专业增加不同层次的工程训练实习项目,并纳入实践教学环节,每周记1学分。将工程训练分为甲(4周)、乙(2周)、丙(1周)三个层次,其中甲层次主要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机械工程类工科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制造、研发能力为主;乙层次主要面向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非机械类工科专业,以培养学生工程操作和一些工程制造能力为主;丙层次主要面向非工科专业进行认知实习,以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为主。
3.2.2.3 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培养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目标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得到有效延展和深化,逐步扭转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的现状。结合该校的实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大规模的假期主题式返乡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要求紧贴社会现实生活和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以研究和服务“三农”为核心,充分利用寒、暑假这两个假期,组织学生进行大规模的返乡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中深入调查、参观访问,从事各种服务和生产劳动。为了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该校在培养方案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独立设课,设为3个学分,同时形成了“社会实践以学校为主导,校园实践以学院为主导,课程实践以教师为主导”的工作机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撰写报告等不同环节,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提高了大学生的国情意识和人文素质。
3.3 全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训练、生产实习、专业劳动、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科技创新等教学活动的安排,鼓励学生创新实践,通过教师专门指导、参与教师的科研、推广、社会服务活动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科研与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几年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中,在确定一名主要指导教师的同时,配备了一名科研指导教师,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参与教师科研或推广活动的比例由原来的不足20%达到了目前的70%。
该校还将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创新与技能8学分”制,即学生必须通过参加课外科技创新、科技竞赛、发明创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活动修满8个学分方可顺利毕业。
为了更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实践创新热情,该校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从2007年开始,该校每年设立科技创新基金100万元,资助500个校内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2007-2008年该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资助80项,获批教育部资助经费60万元,学校配套资助100万元,参与项目的学生人数为160人。2001-2006年期间共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651项,资助金额210万元;2003-2006年设立校内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397项,资助经费总额为54.9万元。这一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005年以来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科技研究论文700多篇。
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初步取得良好效果。如该校最近几年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保送、考取中科院系统和综合性大学的比例稳步上升。2008年生物技术专业(不含基地班)45名学生具有保送研究生资格,创历史新高,占2005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总数(不含基地班)的34%;占该校生命科学学院保送学生总数的49.5%,占全校农理科保送生的9.6%,居农理科专业首位。2008年生物技术专业有2名学生被保送到浙江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5名学生保送到中科院系统。生物技术保外学生占生命学院保外学生总数的63.6%,占全校农理科保外学生总数的43.8%,位居该校农理科专业第一。2008年生技052班考研率为90%,上研率为72.7%,其中985、211院校和重点科研单位占到91.6%。2006年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27篇,占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总数的55.1%。其中张军林同学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4篇,合作发表研究论文4篇。2007和2008年生物技术专业主持和参与“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占生命学院主持和参与学生总数的56%;主持项目数占生命学院主持项目的55.6%;系统的理论与实验体系和扎实的实验素质与技能使中科院及许多综合型大学的同行们感到难以置信,积极认可了该校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使该校学生在名校学生云集的复试过程中脱颖而出。马庆林同学报考南开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初试排名十一,扎实的实验技能使其复试排名跃居第一。毕引歌同学报考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组织再生专业,初试排名第五,复试过程中她针对导师的提问对答如流,复试排名位居第一。李驰同学报考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免疫学专业,初试排名第六,由于她出色的表现,最终复试排名第二。
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提供条件。各专业均建立了创新实验室,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带项目进行科学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定了《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开放的内容和范围,按照协作、共享的原则,对全校各类教学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开放范围覆盖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各实验室在不影响正常实验教学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场地、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实验技术支持、安全防护措施等,同时配备了一批业务素质高的实验队伍。实验室实行定时开放和预约开放,学生可根据实验内容自行确定时间并进行预约。同时,学校要求有条件的科研实验室也实行开放式管理,允许学生带项目、课题进入开展试验研究。通过实验室开放,实现了资源共享。
3.4 有效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创业实践模块是一种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特点和性质的模块。通过设置针对性、操作行性极强的创业设计、企业运营的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利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的契机,开展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同时,利用该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以及科研和科技产业优势,聘请创业指导教师,加强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将企业项目纳入人才培养过程,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实现学习与创业结合,积极推动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和创业活动。
3.5 构建“专家指导学生,学生指导农民”的新型实践教学机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第一所由教学和科研单位合并的学校,学校具有独特的科研、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传统和资源优势,建立有白水苹果、闫良甜瓜、秦岭北麓(眉县)猕猴桃、西乡茶叶、安康水产、清涧红枣、山阳核桃板栗等9个科技推广试验示范站、50多个科技示范基地和36个专家科技推广大院。学校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和特色,探索出了一条“专家指导学生、学生指导农民”的实践教学机制。通过积极与学校推广处、科研处合作,组织学生深入科研推广站、基地、大院,参与科研推广活动,使学生的实践教学与科研、科技推广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充分参与生产实际,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然后通过自己的实践再去指导农民和相关企业等。目前我校农科类专业的学生基本都能与学校的科研推广基地形成对口关系,形成了学生从知识、理论到实践再到生产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